CN110033162A - 一种核保和问答规则生成方法、装置及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核保和问答规则生成方法、装置及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33162A
CN110033162A CN201910147358.XA CN201910147358A CN110033162A CN 110033162 A CN110033162 A CN 110033162A CN 201910147358 A CN201910147358 A CN 201910147358A CN 110033162 A CN110033162 A CN 11003316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surer
disease
answer
rule
co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14735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033162B (zh
Inventor
柴博周
袁自诚
徐旭
连琨
杨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dvanced New Technologies Co Ltd
Advantageous New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filed Critical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147358.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033162B/zh
Publication of CN1100331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3316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03316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3316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7Strategic management or analysis, e.g. setting a goal or target of an organisation; Planning actions based on goals; Analysis or evaluation of effectiveness of goal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40/00Finance; Insurance; Tax strategies; Processing of corporate or income taxes
    • G06Q40/08Insurance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Economic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Finance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Marketing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Technology Law (AREA)
  • Financial Or Insurance-Related Operations Such As Payment And Settlement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核保和问答规则生成方法、装置及设备。该方法包括:对于投保人投保过程中选择的至少一种疾病,先基于投保人所选保险人的核保规则,得到至少一种疾病对应的投保问题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及每个投保问题的不同答案信息对应的决策项,以形成至少一种疾病对应的问答规则;然后,基于该问答规则向投保人发起提问,并确定基于投保人的答案信息,以供决策出核保结果。

Description

一种核保和问答规则生成方法、装置及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核保和问答规则生成方法、装置及设备。
背景技术
核保是指保险人对投保人的投保申请进行审查、核定和选择风险的过程。
目前的核保方案一般包括:投保人阅读健康告知后,若选择“部分不满足健康告知”,则进入“智能核保”过程,以根据投保人所选的疾病,展示相关问题,并根据投保人的回答决定承保/拒保。
因此,需要更加灵活的核保方案。
发明内容
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一种核保方法,用以解决保险人的核保规则多样性的问题。
本说明书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核保方法,包括:
确定投保人选择的至少一种疾病;
解析所述投保人所选保险人的核保规则,得到所述至少一种疾病对应的问答规则,所述问答规则用于描述投保问题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及每个投保问题的不同答案信息对应的决策项;
基于所述问答规则,向所述投保人提供投保问题并确定所述投保人的答案信息对应的决策项,以供决策出核保结果。
本说明书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问答规则生成方法,包括:
获取保险人提供的核保规则,所述核保规则用于描述对疾病的审核标准;
解析所述核保规则,确定每种疾病对应的投保问题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及每个投保问题的不同答案信息对应的决策项;
基于该种疾病对应的投保问题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及每个投保问题的不同答案信息对应的决策项,生成该种疾病的问答规则,以进行核保操作。
本说明书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核保装置,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投保人选择的至少一种疾病;
生成模块,用于解析所述投保人所选保险人的核保规则,得到所述至少一种疾病对应的问答规则,所述问答规则用于描述投保问题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及每个投保问题的不同答案信息对应的决策项;
问答决策模块,用于基于所述问答规则,向所述投保人提供投保问题并确定所述投保人的答案信息对应的决策项,以供决策出核保结果。
本说明书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问答规则生成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保险人提供的核保规则,所述核保规则用于描述对疾病的审核标准;
解析模块,用于解析所述核保规则,确定每种疾病对应的投保问题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及每个投保问题的不同答案信息对应的决策项;
生成模块,用于基于该种疾病对应的投保问题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及每个投保问题的不同答案信息对应的决策项,生成该种疾病的问答规则,以供基于所述问答规则进行核保操作。
本说明书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处理器;以及
被安排成存储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所述可执行指令在被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执行上述的方法的步骤。
本说明书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的方法的步骤。
本说明书实施例采用的上述至少一个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解析投保人所选保险人的核保规则,得到投保人选择的至少一种疾病对应的问答规则,以描述至少一种疾病的投保问题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及每个投保问题的不同答案信息对应的决策项;然后,基于该问答规则,向投保人发起问答并确定所述投保人的答案信息对应的决策项,以决策出核保结果。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解析核保规则构建出适用性较强的问答规则,以达到满足不同保险人的多种问答形式、决策策略的目的。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说明书提供的一种应用场景的示意图;
图2为本说明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核保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说明书一实施例提供的步骤260的一种实现方式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说明书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核保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说明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决策树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说明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问答规则生成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说明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核保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说明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问答规则生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说明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说明书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申请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结合背景技术部分陈述的,现有的核保方案一般包括如下两种:
第一种、投保人阅读健康告知后,若选择“部分不满足健康告知”,则进入“智能核保”过程;在该“智能核保”过程,根据投保人所选的疾病,展示相关问题,并根据投保人的回答决定是否承保。
其缺陷包括:1、该“智能核保”只允许投保人选择单个疾病,对于患有多种疾病的投保人,则无法支持。2、核保结果只支持“承保”和“拒保”,不支持“除外责任承保”,而智能核保的目的是帮助患有某些疾病的投保人以除外责任的形式承保,显然是违背了“智能健告”的初衷。
第二种、投保人阅读健康告知后,若选择“部分符合条件”,则进入“智能核保”过程;在该“智能核保”过程,根据投保人所选的疾病,展示相关问题,并根据投保人的回答决定承保、拒保或除外责任承保。
其缺陷包括:未过滤非被保人性别和年龄的疾病,导致“智能核保”过程中展示的疾病列表中,包含非被保人年龄和性别的疾病,干扰用户选择。
基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核保方法,通过解析投保人所选保险人的核保规则,得到投保人选择的至少一种疾病对应的问答规则,以描述至少一种疾病的投保问题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及每个投保问题的不同答案信息对应的决策项;然后,基于该问答规则,向投保人发起问答并确定所述投保人的答案信息对应的决策项,以决策出核保结果。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解析核保规则构建出适用性较强的问答规则,以达到满足不同保险人的多种问答形式、决策策略的目的。
其中,投保是指投保人与保险人(通常是保险公司)订立保险合同,并按照保险合同支付保险费的过程,根据中国《保险法》规定,投保人是指与保险人订立保险合同,并按照保险合同支付保险费义务的人;智能核保是指通过用户所患的疾病、以及目前患病程度,决策出除外责任,使得用户在患有某些疾病的情况下能够继续投保,从而帮助那些因有疾病不能承保的用户获得保障;除外责任亦称“责任免除”,是指保单规定的保险人不负赔偿责任的灾害事故及其损失范围;承保是指保险人对被保险人的选择,即保险人决定接受或拒绝投保人投保的行为;拒保是指保险人的身体健康状况或所从事的职业为保险公司核保标准所不能接受而拒绝投保人投保的行为。
下面参见图1对本发明的应用场景进行示例性说明。
本应用场景包括:投保人终端111、服务器112和保险人数据库113,其中:
投保人终端111,是指投保人用来投保的终端,其用于基于投保人的操作进行投保申请,包括:选择保险人、选择已患疾病、选择保险产品等等;
保险人数据库113,用于存放保险人提供的保险数据,包括:保险产品及其核保规则等等;
服务器112,是指保险人的服务器或者第三方投保平台,其用于接收投保人终端111发送的请求,并从保险人数据库113中抓取相关的数据并返回给投保人终端111;对投保人终端111提交的投保数据进行核保处理,以确定投保人是否满足保险人的核保规则,从而得出拒保、承保、除外责任承保的结论,并返回给投保人终端111。
其中,投保人终端111可以为安装有与服务器112相对应的客户端的PC端、移动终端以及自助投保终端;移动终端或者叫移动通信终端是指可以在移动中使用的计算机设备,广义的讲包括手机、笔记本、平板电脑、POS机甚至包括车载电脑,但是大部分情况下是指手机或者具有多种应用功能的智能手机以及平板电脑。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申请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
图2为本说明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核保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可由图1中的服务器112执行,参见图2,该方法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220、确定投保人选择的至少一种疾病;其一种实现方式可以为:
投保人通过投保人终端向服务器发起投保请求,由服务器返回健康告知;若投保人选择“部分不满足健康告知”,则进入“智能核保”过程,由服务器返回疾病列表,供投保人从中选取被保人已患的疾病。
其中,被保人亦称“保户”,是受保险合同保障的人,可以是投保人本人,也可以是其他人,例如:父亲作为投保人为儿子投保,则儿子为被保人;若父亲为自己投保,则被保人和投保人均为父亲。
可选的,为便于投保人选择疾病,在向投保人终端返回疾病列表之前,还指示投保人提供被保人的核保数据,并确定出与被保人的核保数据相匹配的疾病,供投保人选择。
其中,核保数据可以包括所选保险种类、保障利益(例如:购买多少年限的疾病保险、护理保险等),以及被保人的身份信息(例如:性别、年龄段等)。
基于此,可过滤不符合被保人核保数据的疾病,从而降低投保人的选择成本,提高投保效率。
进一步地,在执行步骤240之前,还可先分析至少一种疾病,以确定是否满足执行步骤240的条件,分析步骤具体可以为:
检测所述至少一种疾病中每一种疾病的种类;若检测出其中存在拒保疾病,则直接返回拒保提示;若未检测出其中存在拒保疾病,则执行步骤240。
其中,拒保疾病是指保险人的核保规则中记载的可直接拒保的疾病;拒保疾病之外的疾病还有承保疾病和除外责任承保疾病,前者是指可无条件的承保的疾病,后者是指需要免除一定范围的责任方可承保的疾病。
步骤240、解析所述投保人所选保险人的核保规则,得到所述至少一种疾病对应的问答规则,所述问答规则用于描述投保问题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及每个投保问题的不同答案信息对应的决策项;
其中,保险人的核保规则是指不同保险人制定的、对投保人的投保申请涉及的不同疾病的审核标准;由于不同的保险人所制定的审核标准不同,因此核保规则存在多样性。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240的一种实现方式可以为:
步骤S1、解析所述投保人所选保险人的核保规则,得到所述至少一种疾病中每种疾病对应的问答子规则;具体可以示例为:
解析所述投保人所选保险人的核保规则,得到所述至少一种疾病中每种疾病对应的投保问题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及每个投保问题的不同答案信息对应的决策项;基于该种疾病对应的投保问题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及每个投保问题的不同答案信息对应的决策项,生成该种疾病对应的问答子规则。
步骤S2、基于预定组合规则,对每种疾病对应的问答子规则进行组合处理,得到所述至少一种疾病对应的问答规则;其一种实现方式可以为:
确定所述投保人选择所述至少一种疾病中的每种疾病的选择顺序;建立第一疾病的最后一个投保问题和第二疾病的第一个投保问题的逻辑关系,以将所述至少一种疾病中的每种疾病的投保问题进行组合;其中,第一疾病的选择顺序在第二疾病的的选择顺序的前一位。
其中,所述问答子规则可以为以投保问题为节点、不同答案信息对应的决策项为该节点对应的决策项的决策子树,所述问答规则为基于每种疾病对应的决策子树生成的决策树,参见图5。
步骤240、基于所述问答规则,向所述投保人提供投保问题并确定所述投保人的答案信息对应的决策项,以供决策出核保结果。参见图3,其一种实现方式可以为:
步骤302、基于所述至少一种疾病对应的投保问题之间的逻辑关系,向所述投保人提供投保问题;
其中,逻辑关系可以包含按照事物或事理的内部联系及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来安排说明的顺序,例如:投保问题1-投保问题2-投保问题3的逻辑顺序,基于此逻辑顺序,先向投保人提供投保问题1,再提供投保问题2,最后提供投保问题3。
步骤304、基于该投保问题的不同答案信息对应的决策项,确定所述投保人的答案信息对应的决策项;
其中,决策项包括:拒保决策、承保决策和除外责任承保决策,拒保决策是指对投保人的答案信息的核保结果为未通过,承保决策是指对投保人的答案信息的核保结果为通过,除外责任承保决策是指对投保人的答案信息的核保结果为有条件的通过,该条件即为除外责任条款。
可选的,为拓展多种形式的问答规则,在接收到投保人的答案信息之后或之前,指示投保人提交答案信息的证明文件并审核,以证明投保人的答案信息的真实性;若确定答案信息和证明文件不匹配,则认为投保人的答案信息有问题,并发出告警提示,以指示投保人更正答案信息或证明文件。
其中,证明文件可以为体检报告、症断证明、病历等等。
步骤306、判断决策项是否为拒保决策;
若是,则执行步骤312;若否,则执行308;
步骤308、判断是否为最后一个投保问题;
若是,则执行步骤310;若否,则执行步骤302,以决策出下一投保问题并提供给所述投保人;
重复执行上述步骤302至步骤308,直至出现所述投保人的答案信息对应的决策项为核保未通过,则确定核保结果为拒保,或者,直至所有投保问题对应的决策项均为核保通过,则确定核保结果为承保。
步骤310、核保结果为承保;
其中,承保包括:直接承保和除外责任承保;对于前者,若答案信息符合直接承保的标准,则答案信息对应的决策项为承保决策;对于后者,若答案信息符合除外责任承保,则答案信息对应的决策项为除外责任决策。
进一步地,为便于投保人了解除外责任,在确认除外责任决策时,还向投保人展示除外责任决策条款,以供投保人查看并选择是否接受,所述除外责任条款用于描述保险人对所述至少一种疾病不负赔偿责任的范围。
步骤312、核保结果为拒保。
可见,本实施例通过解析投保人所选保险人的核保规则,得到投保人选择的至少一种疾病对应的问答规则,以描述至少一种疾病的投保问题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及每个投保问题的不同答案信息对应的决策项;然后,基于该问答规则,向投保人发起问答并确定所述投保人的答案信息对应的决策项,以决策出核保结果。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解析核保规则构建出适用性较强的问答规则,以达到满足不同保险人的多种问答形式、决策策略的目的。
图4为本说明书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核保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参见图4,该方法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402、基于投保人操作,进入投保页并点击投保按钮;
步骤404、展示健康告知;
其中,健康告知是指各保险人在接受投保人的投保申请时,关于被保人健康情况的真实告知。
步骤406、判断投保人是否同意;
若是全部同意,则进入投保流程,由于投保流程属于较为成熟的技术,此处不做介绍;
若是部分同意,则执行步骤408,以进入“智能核保”流程;
步骤408、确定投保人选择的疾病;具体可以示例为:
首先,获取被保人性别和年龄,查询疾病分类与疾病,过滤不符合被保人年龄和性别的疾病,以提高投保人的选择效率;然后,将过滤后的机泵展示给投保人,供其选择。
步骤410、判断选择的疾病是否包含拒保疾病;
若是,则确定拒保,不再进入问答阶段;若否,则执行步骤412,进入问答过程;
步骤412、生成选择的疾病对应的问答规则,以依次提问;
其中,问答规则包括:投保人所选疾病对应的投保问题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及每个投保问题的不同答案信息对应的决策项;
步骤414、确定投保人做出的答案信息,并决策出下一步动作;
其中,下一步动作取决于答案信息对应的决策项,包括:拒保决策、承保决策和除外责任承保决策;对应的,若下一步动作是“拒保”,则终止决策流程,并选择性地提示拒保原因;若下一步动作是“承保”,则提示核保成功,进入投保流程;若下一步动作是“除外责任承保”,则展示除外责任,若投保人同意除外责任承保,则进入投保流程。
优选的,本实施例可使用决策树的数据结构支持上述步骤402至步骤414,该决策树由若干决策节点构成,每个决策节点包含多个决策项。在智能核保过程中,根据投保人所选的疾病构建决策树,并根据用户所选的答案信息决策下一个决策节点。具体实现方式可以为:
第1部分、构建决策树,具体过程如下:
步骤S1、判断投保人选择的疾病中是否包含直接拒保疾病,若包含直接拒保疾病,则终止决策树构建流程;否则,执行步骤S2;
步骤S2、加载投保人所选保险人或者所选保险人的保险产品的核保规则,将规则中的问题转换成决策节点;将问题对应的答案转化为决策项,每个决策项包含三种决策结果:拒保、承保和除外责任承保。
步骤S3、依次遍历投保人选择的疾病,重复步骤S1和步骤S2,直到完成所有疾病决策树的构建。
其中,构建完成的决策树可以参见图5,该决策树包括:多个决策子树501-504,每个决策子树可以对应一种疾病,多个决策子树501-504之间的顺序与投保人选择疾病的顺序相对应;对于每个决策子树,其中的每个节点对应一个投保问题,决策子树中各节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取决于该疾病的投保问题之间的逻辑关系,例如:决策子树501-504示例了3种不同的逻辑关系。
第2部分、基于决策树进行问答及决策,结合图5,其具体过程如下:
步骤S4、基于图5所示的决策树,向投保人提供决策子树501的第一个节点对应的投保问题;
步骤S5、获取投保人对该问题的答案信息,并将答案信息转化为决策项,以搜索当前决策项的下一步决策动作;包括:
若下一步决策动作是“CONTINUE”,则搜索决策树中下一个决策节点,并将其转化为问题的形式提供给投保人;若下一步决策动作是“ACCEPT”,则流程终止,将决策结果转换成“承保”,并判断决策项中是否包含附加信息,若包含,则将其转化成除外责任向用户展示;若下一步决策动作是“REJECT”,则流程终止,将决策结果转换成“拒保”。
可见,本实施例通过对不同保险人提供的多样性的核保规则进行解析,并将问题抽象成决策树的决策节点,将答案抽象成决策树的决策项,并构建决策树模型的智能核保流程,在满足满足不同保险机构问答形式、决策策略的多样性的同时,使得智能健告将不局限于问答的形式,例如:可指示投保人上传病历、诊断证明等文件;而且,本实施例还实现了除外责任承保,通过除外责任承保的形式,帮助原本因患疾病无法投保的投保人获得健康保障;能够过滤不符合被保人性别和年龄的疾病,降低投保人的选择成本;支持多种疾病的选择,已满足不同群体的健康保障需求。
图6为本说明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问答规则生成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参见图5,该方法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620、获取保险人提供的核保规则,所述核保规则用于描述对疾病的审核标准;
步骤640、解析所述核保规则,确定每种疾病对应的投保问题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及每个投保问题的不同答案信息对应的决策项;
步骤660、基于该种疾病对应的投保问题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及每个投保问题的不同答案信息对应的决策项,生成该种疾病的问答规则,以进行核保操作。其一种实现方式可以为:
基于该种疾病对应的投保问题之间的逻辑关系,生成以投保问题为节点的决策树;基于每个投保问题的不同答案信息对应的决策项,为每个节点配置决策项。
对于上述步骤620至步骤660,由于其实现方式与图2对应的实施例中的步骤220至步骤260相似,故,此处不再赘述。
可见,本实施例通过解析保险人的核保规则,得到各投保相关疾病的投保问题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及每个投保问题的不同答案信息对应的决策项,以构建问答规则,为后续智能核保提供数据支持,达到满足不同保险人的多种问答形式、决策策略的目的。
另外,对于上述方法实施方式,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发明实施方式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发明实施方式,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均属于优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动作并不一定是本发明实施方式所必须的。
图7为本说明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核保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7,该装置具体可以包括:确定模块71、生成模块72和问答决策模块73,其中:
确定模块71,用于确定投保人选择的至少一种疾病;
生成模块72,用于解析所述投保人所选保险人的核保规则,得到所述至少一种疾病对应的问答规则,所述问答规则用于描述投保问题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及每个投保问题的不同答案信息对应的决策项;
问答决策模块73,用于基于所述问答规则,向所述投保人提供投保问题并确定所述投保人的答案信息对应的决策项,以供决策出核保结果。
可选的,装置还包括:
疾病过滤模块,用于获取所述投保人提交的被保人的核保数据;确定与所述被保人的核保数据相匹配的疾病,供所述投保人选择。
可选的,装置还包括:
核保模块,用于若检测出所述至少一种疾病中存在拒保疾病,则确定核保结果为拒保。
可选的,所述解析模块,具体用于:
解析所述投保人所选保险人的核保规则,得到所述至少一种疾病中每种疾病对应的问答子规则;基于预定组合规则,对每种疾病对应的问答子规则进行组合处理,得到所述至少一种疾病对应的问答规则。
可选的,所述解析模块,具体用于:
解析所述投保人所选保险人的核保规则,得到所述至少一种疾病中每种疾病对应的投保问题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及每个投保问题的不同答案信息对应的决策项;基于该种疾病对应的投保问题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及每个投保问题的不同答案信息对应的决策项,生成该种疾病对应的问答子规则。
可选的,所述解析模块,具体用于:
确定所述投保人选择所述至少一种疾病中的每种疾病的选择顺序;建立第一疾病的最后一个投保问题和第二疾病的第一个投保问题的逻辑关系,以将所述至少一种疾病中的每种疾病的投保问题进行组合;
其中,第一疾病的选择顺序在第二疾病的的选择顺序的前一位。
可选的,所述问答子规则为以投保问题为节点、不同答案信息对应的决策项为该节点对应的决策项的决策子树,所述问答规则为基于每种疾病对应的决策子树生成的决策树。
可选的,问答决策模块73,具体用于:
基于所述至少一种疾病对应的投保问题之间的逻辑关系,向所述投保人提供投保问题;基于该投保问题的不同答案信息对应的决策项,确定所述投保人的答案信息对应的决策项;基于所述投保人的答案信息对应的决策项,决策出核保结果,或者,决策出下一投保问题并提供给所述投保人,直至得到核保结果。
可选的,问答决策模块73,具体用于:
若所述投保人的答案信息对应的决策项为核保未通过,则确定核保结果为拒保;若所述投保人的答案信息对应的决策项为核保通过,则决策出下一投保问题并提供给所述投保人,直至出现所述投保人的答案信息对应的决策项为核保未通过,则确定核保结果为拒保,或者,直至所有投保问题对应的决策项均为核保通过,则确定核保结果为承保。
可选的,问答决策模块73,还用于:
若核保结果为承保,则展示除外责任条款;
其中,所述除外责任条款用于描述保险人对所述至少一种疾病不负赔偿责任的范围。
可选的,问答决策模块73,还用于::
获取所述答案信息的证明文件;若确定所述答案信息和所述证明文件不匹配,则发出告警提示。
图8为本说明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问答规则生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8,该装置具体可以包括:
获取模块81,用于获取保险人提供的核保规则,所述核保规则用于描述对疾病的审核标准;
解析模块82,用于解析所述核保规则,确定每种疾病对应的投保问题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及每个投保问题的不同答案信息对应的决策项;
生成模块83,用于基于该种疾病对应的投保问题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及每个投保问题的不同答案信息对应的决策项,生成该种疾病的问答规则,以进行核保操作。
可选的,生成模块83,具体用于:
基于该种疾病对应的投保问题之间的逻辑关系,生成以投保问题为节点的决策树;基于每个投保问题的不同答案信息对应的决策项,为每个节点配置决策项。
可见,对于图7和图8对于的实施例,通过解析投保人所选保险人的核保规则,得到投保人选择的至少一种疾病对应的问答规则,以描述至少一种疾病的投保问题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及每个投保问题的不同答案信息对应的决策项;然后,基于该问答规则,向投保人发起问答并确定所述投保人的答案信息对应的决策项,以决策出核保结果。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解析核保规则构建出适用性较强的问答规则,以达到满足不同保险人的多种问答形式、决策策略的目的。
另外,对于上述装置实施方式而言,由于其与方法实施方式基本相似,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方式的部分说明即可。而且,应当注意的是,在本发明的装置的各个部件中,根据其要实现的功能而对其中的部件进行了逻辑划分,但是,本发明不受限于此,可以根据需要对各个部件进行重新划分或者组合。
图9为本说明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9,该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内部总线、网络接口、内存以及非易失性存储器,当然还可能包括其他业务所需要的硬件。处理器从非易失性存储器中读取对应的计算机程序到内存中然后运行,在逻辑层面上形成核保装置。当然,除了软件实现方式之外,本申请并不排除其他实现方式,比如逻辑器件抑或软硬件结合的方式等等,也就是说以下处理流程的执行主体并不限定于各个逻辑单元,也可以是硬件或逻辑器件。
网络接口、处理器和存储器可以通过总线系统相互连接。总线可以是ISA(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工业标准体系结构)总线、PCI(PeripheralComponent Interconnect,外设部件互连标准)总线或EISA(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Architecture,扩展工业标准结构)总线等。所述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9中仅用一个双向箭头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存储器用于存放程序。具体地,程序可以包括程序代码,所述程序代码包括计算机操作指令。存储器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和随机存取存储器,并向处理器提供指令和数据。存储器可能包含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RAM),也可能还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至少1个磁盘存储器。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存放的程序,并具体执行:
确定投保人选择的至少一种疾病;
解析所述投保人所选保险人的核保规则,得到所述至少一种疾病对应的问答规则,所述问答规则用于描述投保问题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及每个投保问题的不同答案信息对应的决策项;
基于所述问答规则,向所述投保人提供投保问题并确定所述投保人的答案信息对应的决策项,以供决策出核保结果。
上述如本申请图7所示实施例揭示的核保装置或管理者(Master)节点执行的方法可以应用于处理器中,或者由处理器实现。处理器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处理器可以是通用处理器,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网络处理器(Network Processor,NP)等;还可以是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处理器读取存储器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骤。
核保装置还可执行图2-5的方法,并实现管理者节点执行的方法。
基于相同的发明创造,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当被包括多个应用程序的电子设备执行时,使得所述电子设备执行图2-5对应的实施例提供的核保方法。
图10为本说明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0,该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内部总线、网络接口、内存以及非易失性存储器,当然还可能包括其他业务所需要的硬件。处理器从非易失性存储器中读取对应的计算机程序到内存中然后运行,在逻辑层面上形成问答规则生成装置。当然,除了软件实现方式之外,本申请并不排除其他实现方式,比如逻辑器件抑或软硬件结合的方式等等,也就是说以下处理流程的执行主体并不限定于各个逻辑单元,也可以是硬件或逻辑器件。
网络接口、处理器和存储器可以通过总线系统相互连接。总线可以是ISA(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工业标准体系结构)总线、PCI(PeripheralComponent Interconnect,外设部件互连标准)总线或EISA(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Architecture,扩展工业标准结构)总线等。所述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10中仅用一个双向箭头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存储器用于存放程序。具体地,程序可以包括程序代码,所述程序代码包括计算机操作指令。存储器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和随机存取存储器,并向处理器提供指令和数据。存储器可能包含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RAM),也可能还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至少1个磁盘存储器。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存放的程序,并具体执行:
获取保险人提供的核保规则,所述核保规则用于描述对疾病的审核标准;
解析所述核保规则,确定每种疾病对应的投保问题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及每个投保问题的不同答案信息对应的决策项;
基于该种疾病对应的投保问题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及每个投保问题的不同答案信息对应的决策项,生成该种疾病的问答规则,以进行核保操作。
上述如本申请图8所示实施例揭示的问答规则生成装置或管理者(Master)节点执行的方法可以应用于处理器中,或者由处理器实现。处理器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处理器可以是通用处理器,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网络处理器(Network Processor,NP)等;还可以是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处理器读取存储器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骤。
问答规则生成装置还可执行图6的方法,并实现管理者节点执行的方法。
基于相同的发明创造,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当被包括多个应用程序的电子设备执行时,使得所述电子设备执行图6对应的实施例提供的问答规则生成方法。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系统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上述对本说明书特定实施例进行了描述。其它实施例在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在一些情况下,在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动作或步骤可以按照不同于实施例中的顺序来执行并且仍然可以实现期望的结果。另外,在附图中描绘的过程不一定要求示出的特定顺序或者连续顺序才能实现期望的结果。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多任务处理和并行处理也是可以的或者可能是有利的。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在一个典型的配置中,计算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CPU)、输入/输出接口、网络接口和内存。
内存可能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非永久性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或非易失性内存等形式,如只读存储器(ROM)或闪存(flash RAM)。内存是计算机可读介质的示例。
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永久性和非永久性、可移动和非可移动媒体可以由任何方法或技术来实现信息存储。信息可以是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的模块或其他数据。计算机的存储介质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相变内存(P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其他类型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快闪记忆体或其他内存技术、只读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多功能光盘(DVD)或其他光学存储、磁盒式磁带,磁带磁磁盘存储或其他磁性存储设备或任何其他非传输介质,可用于存储可以被计算设备访问的信息。按照本文中的界定,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暂存电脑可读媒体(transitory media),如调制的数据信号和载波。
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7)

1.一种核保方法,包括:
确定投保人选择的至少一种疾病;
解析所述投保人所选保险人的核保规则,得到所述至少一种疾病对应的问答规则,所述问答规则用于描述投保问题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及每个投保问题的不同答案信息对应的决策项;
基于所述问答规则,向所述投保人提供投保问题并确定所述投保人的答案信息对应的决策项,以供决策出核保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在确定投保人选择的至少一种疾病之前,还包括:
获取所述投保人提交的被保人的核保数据;
确定与所述被保人的核保数据相匹配的疾病,供所述投保人选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在解析所述投保人所选保险人的核保规则之前,还包括:
若检测出所述至少一种疾病中存在拒保疾病,则确定核保结果为拒保。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解析所述投保人所选保险人的核保规则,得到所述至少一种疾病对应的问答规则包括:
解析所述投保人所选保险人的核保规则,得到所述至少一种疾病中每种疾病对应的问答子规则;
基于预定组合规则,对每种疾病对应的问答子规则进行组合处理,得到所述至少一种疾病对应的问答规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解析所述投保人所选保险人的核保规则,得到所述至少一种疾病中每种疾病对应的问答子规则包括:
解析所述投保人所选保险人的核保规则,得到所述至少一种疾病中每种疾病对应的投保问题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及每个投保问题的不同答案信息对应的决策项;
基于该种疾病对应的投保问题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及每个投保问题的不同答案信息对应的决策项,生成该种疾病对应的问答子规则。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基于预定组合规则,对每种疾病对应的问答子规则进行组合处理包括:
确定所述投保人选择所述至少一种疾病中的每种疾病的选择顺序;
建立第一疾病的最后一个投保问题和第二疾病的第一个投保问题的逻辑关系,以将所述至少一种疾病中的每种疾病的投保问题进行组合;
其中,第一疾病的选择顺序在第二疾病的的选择顺序的前一位。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所述问答子规则为以投保问题为节点、不同答案信息对应的决策项为该节点对应的决策项的决策子树,所述问答规则为基于每种疾病对应的决策子树生成的决策树。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基于所述问答规则,向所述投保人提供投保问题并确定所述投保人的答案信息对应的决策项,以供决策出核保结果包括:
基于所述至少一种疾病对应的投保问题之间的逻辑关系,向所述投保人提供投保问题;
基于该投保问题的不同答案信息对应的决策项,确定所述投保人的答案信息对应的决策项;
基于所述投保人的答案信息对应的决策项,决策出核保结果,或者,决策出下一投保问题并提供给所述投保人,直至得到核保结果。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基于所述投保人的答案信息对应的决策项,决策出核保结果,或者,决策出下一投保问题并提供给所述投保人,直至得到核保结果包括:
若所述投保人的答案信息对应的决策项为核保未通过,则确定核保结果为拒保;
若所述投保人的答案信息对应的决策项为核保通过,则决策出下一投保问题并提供给所述投保人,直至出现所述投保人的答案信息对应的决策项为核保未通过,则确定核保结果为拒保,或者,直至所有投保问题对应的决策项均为核保通过,则确定核保结果为承保。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若核保结果为承保,则展示除外责任条款;
其中,所述除外责任条款用于描述保险人对所述至少一种疾病不负赔偿责任的范围。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在确定所述投保人的答案信息对应的决策项之前,还包括:
获取所述答案信息的证明文件;
若确定所述答案信息和所述证明文件不匹配,则发出告警提示。
12.一种问答规则生成方法,包括:
获取保险人提供的核保规则,所述核保规则用于描述对疾病的审核标准;
解析所述核保规则,确定每种疾病对应的投保问题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及每个投保问题的不同答案信息对应的决策项;
基于该种疾病对应的投保问题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及每个投保问题的不同答案信息对应的决策项,生成该种疾病的问答规则,以进行核保操作。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基于该种疾病对应的投保问题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及每个投保问题的不同答案信息对应的决策项,生成该种疾病的问答规则包括:
基于该种疾病对应的投保问题之间的逻辑关系,生成以投保问题为节点的决策树;
基于每个投保问题的不同答案信息对应的决策项,为每个节点配置决策项。
14.一种核保装置,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投保人选择的至少一种疾病;
生成模块,用于解析所述投保人所选保险人的核保规则,得到所述至少一种疾病对应的问答规则,所述问答规则用于描述投保问题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及每个投保问题的不同答案信息对应的决策项;
问答决策模块,用于基于所述问答规则,向所述投保人提供投保问题并确定所述投保人的答案信息对应的决策项,以供决策出核保结果。
15.一种问答规则生成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保险人提供的核保规则,所述核保规则用于描述对疾病的审核标准;
解析模块,用于解析所述核保规则,确定每种疾病对应的投保问题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及每个投保问题的不同答案信息对应的决策项;
生成模块,用于基于该种疾病对应的投保问题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及每个投保问题的不同答案信息对应的决策项,生成该种疾病的问答规则,以供基于所述问答规则进行核保操作。
16.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处理器;以及
被安排成存储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所述可执行指令在被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17.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CN201910147358.XA 2019-02-27 2019-02-27 一种核保和问答规则生成方法、装置及设备 Active CN11003316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47358.XA CN110033162B (zh) 2019-02-27 2019-02-27 一种核保和问答规则生成方法、装置及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47358.XA CN110033162B (zh) 2019-02-27 2019-02-27 一种核保和问答规则生成方法、装置及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33162A true CN110033162A (zh) 2019-07-19
CN110033162B CN110033162B (zh) 2024-03-08

Family

ID=672349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147358.XA Active CN110033162B (zh) 2019-02-27 2019-02-27 一种核保和问答规则生成方法、装置及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033162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48106A (zh) * 2019-08-15 2020-01-03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健康保障项目的提醒方法以及装置
CN110674266A (zh) * 2019-08-15 2020-01-10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健康保障项目中的答案处理方法以及装置
CN111292060A (zh) * 2020-02-03 2020-06-16 支付宝(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1651568A (zh) * 2020-04-17 2020-09-11 世纪保众(北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在线核保知识自助问答的方法和装置
CN112700336A (zh) * 2020-12-29 2021-04-23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保险核保方法和系统
CN113590791A (zh) * 2021-07-30 2021-11-02 北京壹心壹翼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核保问询策略优化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57014A (zh) * 2016-12-28 2018-07-06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核保流程创建方法及装置
CN108460692A (zh) * 2018-03-23 2018-08-28 深圳市慧择保险经纪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健康险的线上核保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8846764A (zh) * 2018-06-12 2018-11-20 泰康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核保方法、装置、介质和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57014A (zh) * 2016-12-28 2018-07-06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核保流程创建方法及装置
CN108460692A (zh) * 2018-03-23 2018-08-28 深圳市慧择保险经纪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健康险的线上核保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8846764A (zh) * 2018-06-12 2018-11-20 泰康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核保方法、装置、介质和电子设备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48106A (zh) * 2019-08-15 2020-01-03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健康保障项目的提醒方法以及装置
CN110674266A (zh) * 2019-08-15 2020-01-10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健康保障项目中的答案处理方法以及装置
CN110648106B (zh) * 2019-08-15 2023-10-10 创新先进技术有限公司 健康保障项目的提醒方法以及装置
CN111292060A (zh) * 2020-02-03 2020-06-16 支付宝(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1651568A (zh) * 2020-04-17 2020-09-11 世纪保众(北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在线核保知识自助问答的方法和装置
CN111651568B (zh) * 2020-04-17 2023-08-08 世纪保众(北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在线核保知识自助问答的方法和装置
CN112700336A (zh) * 2020-12-29 2021-04-23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保险核保方法和系统
CN113590791A (zh) * 2021-07-30 2021-11-02 北京壹心壹翼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核保问询策略优化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590791B (zh) * 2021-07-30 2023-11-24 北京壹心壹翼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核保问询策略优化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33162B (zh) 2024-03-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33162A (zh) 一种核保和问答规则生成方法、装置及设备
US20180268015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locating errors in documents via database queries, similarity-based information retrieval and modeling the errors for error resolution
TW201905738A (zh) 車險業務的資料處理方法、裝置及系統
CN108921566A (zh) 一种基于图结构模型的虚假交易识别方法和装置
CN104965844A (zh) 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7993146A (zh) 金融大数据的风控方法及系统
CN109272362A (zh) 一种风险保障产品的推送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8305055A (zh) 支付测试方法及装置
CN110750530B (zh) 一种业务系统及其数据核对方法
CN110503435A (zh) 基于区块链的交易预警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1639690A (zh) 基于关系图谱学习的欺诈分析方法、系统、介质及设备
CN112561535A (zh) 交易纠纷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232637A (zh) 基于区块链的保险理赔系统、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3205402A (zh) 对账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JP6199958B2 (ja) ユーザー推奨方法および装置
CN110008986B (zh) 批量风险案件识别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0046235B (zh) 一种知识库评估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2527402A (zh) 结算方法以及相关装置
CN108492112B (zh) 判定虚假资源转移及虚假交易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Hoogendoorn et al. An improved integer L-shaped method for the vehicle routing problem with stochastic demands
CN112348420A (zh) 储位信息获取方法及系统、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10490748A (zh) 基于订单的项目推荐方法以及装置
KR102270332B1 (ko) 영업기회정보 추천 서버 및 그 방법
US11777874B1 (e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conversation engine
CN108510302A (zh) 一种营销决策方法及交易服务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40010766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922

Address after: Cayman Enterprise Centre, 27 Hospital Road, George Town, Grand Cayman, British Islands

Applicant after: Innovative advanced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Cayman Enterprise Centre, 27 Hospital Road, George Town, Grand Cayman, British Islands

Applicant before: Advanced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Ltd.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922

Address after: Cayman Enterprise Centre, 27 Hospital Road, George Town, Grand Cayman, British Islands

Applicant after: Advanced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A four-storey 847 mailbox in Grand Cayman Capital Building, British Cayman Islands

Applicant before: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