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31073A - 多通管件重量确定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多通管件重量确定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31073A
CN110031073A CN201910181179.8A CN201910181179A CN110031073A CN 110031073 A CN110031073 A CN 110031073A CN 201910181179 A CN201910181179 A CN 201910181179A CN 110031073 A CN110031073 A CN 11003107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model
volume
pipe
model
pipe fit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18117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031073B (zh
Inventor
陈建华
许晓明
李军
申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U XINXING NEW MATERIAL INDUSTRIAL PARK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Xinxing Hebei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nxing Hebei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nxing Hebei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181179.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031073B/zh
Publication of CN1100310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310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0310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3107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GWEIGHING
    • G01G19/00Weighing apparatus or methods adapted for special purpose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group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7/00Digital computing or data processing equipment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functions
    • G06F17/10Complex mathematical operations
    • G06F17/11Complex mathematical operations for solving equations, e.g. nonlinear equations, general 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 problems
    • G06F17/13Differential equation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Analysis (AREA)
  • 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 (AREA)
  • Pure & Applied Mathematic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lgebra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计算机领域,提供了一种多通管件重量确定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接收用户输入的多通管件的参数信息,所述参数信息包括管路尺寸信息以及材质密度信息;先根据所述管路尺寸信息建立第一管道与第二管道的连接模型;并根据所述连接模型以及基于微分法建立的微分模型确定所述连接模型的体积;最后根据所述连接模型的体积以及所述材质密度信息确定所述连接模型的重量并输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多通管件重量确定方法,只需要输入简单易获取的多通管件的参数信息,自动建立相应的管件模型,并确定出所述管件模型的直接,最终根据输入的材质密度信息即可直接输出相应的重量,相比于现有技术需要人工进行大量的计算,十分的方便快捷。

Description

多通管件重量确定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多通管件重量确定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排水领域,需要用到各式各样的管道,在很多时候需要将多个管道进行组合得到多通管件,而在使用时,也需要对多通管件的重量进行计算。
然而现有的管道重量都是基于手动计算确定的,对于结构较简单、形状规则的管道,可以直接利用公式确定管件的重量,然而对于那些结构复杂的多通管件,由于交界处结构复杂,且没有相应的计算公式,因此多通管件的重量很难直观的获取。
可见,现有技术中,对于多通管件的重量确定方法十分复杂,无法直观的获取结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多通管件重量确定方法,旨在解决现有对于多通管件的重量确定方法中存在的复杂、无法直观获取结果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多通管件重量确定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接收用户输入的多通管件的参数信息,所述参数信息包括第一管道、第二管道的尺寸信息、第一管道、第二管道的材质密度信息以及第一管道与第二管道的连接位置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管道、第二管道的尺寸信息以及第一管道与第二管道的连接位置信息建立第一管道与第二管道的连接模型;
根据所述连接模型以及基于微分法建立的微分模型确定所述连接模型的体积;
根据所述连接模型的体积以及所述第一管道与第二管道的材质密度信息确定所述连接模型的重量并输出。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装置,包括:
参数信息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多通管件的参数信息,所述参数信息包括第一管道、第二管道的尺寸信息、第一管道、第二管道的材质密度信息以及第一管道与第二管道的连接位置信息;
连接模型建立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管道、第二管道的尺寸信息以及第一管道与第二管道的连接位置信息建立第一管道与第二管道的连接模型;
连接模型体积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连接模型以及基于微分法建立的微分模型确定所述连接模型的体积;
管件重量信息输出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连接模型的体积以及所述第一管道与第二管道的材质密度信息确定所述连接模型的重量并输出。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如上述所述的多通管件重量确定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如上述所述的多通管件重量确定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多通管件重量确定方法,通过接收用户数输入的多通管件的参数信息,所述参数信息包括第一管道、第二管道的尺寸信息、第一管道、第二管道的材质密度信息以及第一管道与第二管道的连接位置信息,并根据上述参数信息建立第一管道与第二管道的连接模型,在建立连接模型后即可确定所述连接模型的体积,再通过将所述第一管道、第二管道的材质密度赋予值所述连接模型上,即可获取所述连接模型的重量,所述重量即为由所述第一管道与第二管道组成的多通管件的重量。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多通管件重量确定方法,只需要输入简单易获取的多通管件的参数信息,即可建立相应的管件模型,进而确定所述管件模型的体积,进而根据输出的材质密度参数信息直接输出管件模型的重量,相比于现有技术需要人工进行大量的计算,十分的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通管件重量确定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另一种实施例提供的多通管件重量确定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2a~图2d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连接处的子模型的样式图;
图3为本发明又一种实施例提供的多通管件重量确定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确定子模型体积的步骤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通管件重量确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另一种实施例提供的多通管件重量确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又一种实施例提供的多通管件重量确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子模型体积确定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通管件重量确定方法的步骤流程图,详述如下。
步骤S101,接收用户输入的多通管件的参数信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参数信息包括第一管道、第二管道的尺寸信息、第一管道、第二管道的材质密度信息以及第一管道与第二管道的连接位置信息,其中所述第一管道与第二管道的尺寸信息具体包括第一管道与第二管道的内径与外径。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应当理解,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多通管件重量确定方法并非是仅仅用于二通管件,即所述第一管道、第二管道并非具体指所述多通管件仅仅由两个管道组合而成,事实上,对任意的多通管件,都需要输入完整的管道尺寸信息。
步骤S102,根据所述第一管道、第二管道的尺寸信息以及第一管道与第二管道的连接位置信息建立第一管道与第二管道的连接模型。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接收用户输入的多通管件的参数信息之后,即可建立相应的三维立体多通管件模型。
步骤S103,根据所述连接模型以及基于微分法建立的微分模型确定所述连接模型的体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基于微分法建立的微分模型可以直接确定所述三维立体模型的体积。
步骤S104,根据所述连接模型的体积以及所述第一管道与第二管道的材质密度信息确定所述连接模型的重量并输出。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重量等于体积与密度之积,在确定所述连接模型的体积之后,根据第一管道与第二管道的材质密度信息即可确定所述连接模型的重量并输出。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多通管件重量确定方法,通过接收用户数输入的多通管件的参数信息,所述参数信息包括第一管道、第二管道的尺寸信息、第一管道、第二管道的材质密度信息以及第一管道与第二管道的连接位置信息,并根据上述参数信息建立第一管道与第二管道的连接模型,在建立连接模型后即可确定所述连接模型的体积,再通过将所述第一管道、第二管道的材质密度赋予值所述连接模型上,即可获取所述连接模型的重量,所述重量即为由所述第一管道与第二管道组成的多通管件的重量。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多通管件重量确定方法,只需要输入简单易获取的多通管件的参数信息,即可建立相应的管件模型,进而确定所述管件模型的体积,进而根据输出的材质密度参数信息直接输出管件模型的重量,相比于现有技术需要人工进行大量的计算,十分的方便快捷。
图2为本发明另一种实施例提供的多通管件重量确定方法的步骤流程图,详述如下。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与图1示出的一种多通管件重量确定方法的步骤流程图的不同之处在于,在所述步骤S102根据所述第一管道、第二管道的尺寸信息以及第一管道与第二管道的连接位置信息建立第一管道与第二管道的连接模型后,还包括:
步骤S201,根据建立的第一管道与第二管道的连接模型获取连接处的子模型。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处的子模型包括第一管道的去除部分子模型、第二管道的增加部分子模型以及增加的外圆倒角子模型。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两个管路相连通时,其中主管路上侧壁被穿透,即此时去除了一部分,即第一管道的去除部分子模型,而额外附加了分支管的部分,即第二管道的增加部分子模型,为保证连接处的圆润,需要增加倒角,即外圆倒角子模型,所述连接处的子模型、去除部分子模型、增加部分子模型以及外圆倒角子模型的具体样式图请参阅图2a~图2d及其解释说明。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多通管件的复杂之处在于连接处的结构过于复杂,而剩余部分的结构相比比较规则,容易计算确定,因此,通过获取连接处的子模型,并对此部分的子模型单独计算重量,剩余部分通过简单计算确定,可以明显地降低运算量,有效的提高了确定多通管件重量的效率。
所述步骤S103根据所述连接模型以及基于微分法建立的微分模型确定所述连接模型的体积的步骤,具体为:
步骤S202,根据所述子模型以及基于微分法建立的微分模型确定所述子模型的体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子模型仅仅为连接处的模型,相比于整个连接模型,运算量相对较低,确定重量的效率提高。
步骤S203,根据所述子模型的体积确定连接模型的体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除去连接部分的子模型外,剩余部分模型可以通过简单的圆柱公式计算确定体积,将连接部分子模型的体积与计算确定的剩余部分模型的体积做简单的加减运算即可确定所述完整的连接模型的体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多通管件重量确定方法,相比于图1示出的一种多通管件重量确定方法,通过获取所述连接模型中连接部分的子模型,即将不规则的模型取出,单独计算体积,剩余部分模型利用简单的数学公式确定,相比于确定整个连接模型的体积,有效降低了运算量,提高了确定多通管件重量的效率。
图2a~图2d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连接处的子模型的样式图,详述如下。
图2a为连接处的子模型的样式图,图2b为去除部分子模型的样式图,图2c为增加部分子模型的样式图,图2d为外圆倒角子模型的样式图。
图3为本发明又一种实施例提供的多通管件重量确定方法的步骤流程图,详述如下。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与图2示出的一种多通管件重量确定方法的步骤流程图的不同之处在于,在所述步骤S202根据所述子模型以及基于微分法建立的微分模型确定所述子模型的体积前,还包括:
步骤S301,判断是否存在与所述子模型对应的体积信息,当判断不存在与所述子模型对应的体积信息时,执行步骤S202;当判断存在与所述述子模型对应的体积信息时,执行步骤S302。
步骤S302,根据所述子模型与子模型的体积的对应关系获取与所述子模型对应的体积信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判断是否存在与所述子模型对应的体积信息,当判断存在与所述子模型对应的体积信息时,即表明所述子模型已预先确定过体积,此时,根据所述建立的关系可以直接读取所述子模型对应的体积信息。
步骤S303,建立所述子模型与子模型的体积的对应关系。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将子模型与确定的体积建立对应关系,使得后续重新获取相同的子模型后,无需重复计算,可以直接读取相应的体积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多通管件重量确定方法,相比于图2示出的另一种多通管件重量确定方法,通过在每一次输出体积之后,建立所述子模型与所述子模型的体积的对应关系,使得后续再次获取子模型后,先通过判断是否存在相应的体积关系,在不存在相应的体积关系后,再基于微分法建立的微分模型确定所述子模型的体积,当存在相应的体积关系,直接根据所述模型与体积的对应关系读取相应的体积,优化了体积确定的过程,无需重复计算,进一步提高了效率。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确定子模型体积的步骤流程图,详述如下。
步骤S401,将包含所述子模型的矩形空间划分为多个同样大小的矩形块。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划分的数量可由用户预先设定,其中所述子模型划分的矩形块数量越多,则确定出的子模型重量精度越高,优选的,所述划分的矩形块数量不低于10000。
步骤S402,判断所述子模型占所述第一矩形块的比例是否大于预设的阈值,当判断所述子模型占所述第一矩形块的比例大于预设的阈值时,执行步骤S403;当判断所述子模型占所述第一矩形块的比例不大于预设的阈值时,执行步骤S404。
步骤S403,将所述第一矩形块确定为体积块。
步骤S404,将所述第一矩形块确定为非体积块。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判断子模型占所述第一矩形块的比例确定子模型的体积,当所述子模型占所述第一矩形块的比例超过预设的阈值时,即可认为所述子模型包括所述第一矩形块;当所述子模型占所述第一矩形块的比例不超过预设的阈值时,可认为所述子模型不包括所述第一矩形块。
步骤S405,确定所述体积块的数量。
步骤S406,根据所述体积块的数量以及所述矩形块的体积确定所述子模型的体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微分法建立的微分模型确定子模型体积的步骤流程图,通过将包含所述子模型的空间划分为多个同样大小的矩形块,并判断子模型是否包括所述每一个矩形块,通过获取子模型包括所述矩形块的个数以及每个矩形块的体积,从而确定所述子模型的体积。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通管件重量确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与本发明实施例相关部分。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多通管件重量确定装置包括参数信息接收单元501、连接模型建立单元502、连接模型体积确定单元503以及管件重量信息输出单元504。
所述参数信息接收单元501,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多通管件的参数信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参数信息包括第一管道、第二管道的尺寸信息、第一管道、第二管道的材质密度信息以及第一管道与第二管道的连接位置信息,其中所述第一管道与第二管道的尺寸信息具体包括第一管道与第二管道的内径与外径。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应当理解,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多通管件重量确定方法并非是仅仅用于二通管件,即所述第一管道、第二管道并非具体指所述多通管件仅仅由两个管道组合而成,事实上,对任意的多通管件,都需要输入完整的管道尺寸信息。
所述连接模型建立单元502,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管道、第二管道的尺寸信息以及第一管道与第二管道的连接位置信息建立第一管道与第二管道的连接模型。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接收用户输入的多通管件的参数信息之后,即可建立相应的三维立体多通管件模型。
所述连接模型体积确定单元503,用于根据所述连接模型以及基于微分法建立的微分模型确定所述连接模型的体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基于微分法建立的微分模型可以直接确定所述三维立体模型的体积。
所述管件重量信息输出单元504,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管道与第二管道的连接模型以及第一管道与第二管道的材质密度信息确定所述连接模型的重量并输出。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重量等于体积与密度之积,在确定所述连接模型的体积之后,根据第一管道与第二管道的材质密度信息即可确定所述连接模型的重量并输出。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多通管件重量确定装置,通过接收用户数输入的多通管件的参数信息,所述参数信息包括第一管道、第二管道的尺寸信息、第一管道、第二管道的材质密度信息以及第一管道与第二管道的连接位置信息,并根据上述参数信息建立第一管道与第二管道的连接模型,在建立连接模型后即可确定所述连接模型的体积,再通过将所述第一管道、第二管道的材质密度赋予值所述连接模型上,即可获取所述连接模型的重量,所述重量即为由所述第一管道与第二管道组成的多通管件的重量。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多通管件重量确定方法,只需要输入简单易获取的多通管件的参数信息,即可建立相应的管件模型,进而确定所述管件模型的体积,进而根据输出的材质密度参数信息直接输出管件模型的重量,相比于现有技术需要人工进行大量的计算,十分的方便快捷。
图6为本发明另一种实施例提供的多通管件重量确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与本发明实施例相关的部分。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与图5示出的一种多通管件重量确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的不同之处在于,还包括子模型获取单元601,所述连接模型体积确定单元503具体包括第一子模型体积确定模块602以及连接模型体积确定模块603。
所述子模型获取单元601,用于根据建立的第一管道与第二管道的连接模型获取连接处的子模型。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处的子模型包括第一管道的去除部分子模型、第二管道的增加部分子模型以及增加的外圆倒角子模型。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两个管路相连通时,其中主管路上侧壁被穿透,即此时去除了一部分,即第一管道的去除部分子模型,而额外附加了分支管的部分,即第二管道的增加部分子模型,为保证连接处的圆润,需要增加倒角,即外圆倒角子模型,所述连接处的子模型、去除部分子模型、增加部分子模型以及外圆倒角子模型的具体样式图请参阅图2a~图2d及其解释说明。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多通管件的复杂之处在于连接处的结构过于复杂,而剩余部分的结构相比比较规则,容易计算确定,因此,通过获取连接处的子模型,并对此部分的子模型单独计算重量,剩余部分通过简单计算确定,可以明显地降低运算量,有效的提高了确定多通管件重量的效率。
所述第一子模型体积确定模块602,用于根据第一管道与第二管道的材质密度信息确定所述子模型的重量。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子模型仅仅为连接处的模型,相比于整个连接模型,运算量相对较低,确定重量的效率提高。
所述连接模型体积确定模块603,用于根据所述子模型的体积确定连接模型的体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除去连接部分的子模型外,剩余部分模型可以通过简单的圆柱公式计算确定体积,将连接部分子模型的体积与计算确定的剩余部分模型的体积做简单的加减运算即可确定所述完整的连接模型的体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多通管件重量确定装置,相比于图5示出的一种多通管件重量确定装置,通过获取所述连接模型中连接部分的子模型,即将不规则的模型取出,单独计算体积,剩余部分模型利用简单的数学公式确定,相比于确定整个连接模型的体积,有效降低了运算量,提高了确定多通管件重量的效率。
图7为本发明又一种实施例提供的多通管件重量确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与本发明实施例相关的部分。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与所述图6示出的一种多通管件重量确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的不同之处在于,还包括判断模块701、第二子模型体积确定模块702以及子模型与体积对应关系建立模块703。
所述判断模块701,用于判断是否存在与所述子模型对应的体积信息,当判断不存在与所述子模型对应的体积信息时,转至第一子模型体积确定模块602;当判断存在与所述述子模型对应的体积信息时,转至第二子模型体积确定模块702。
所述第二子模型体积确定模块702,根据所述子模型与子模型的体积的对应关系获取与所述子模型对应的体积信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判断是否存在与所述子模型对应的体积信息,当判断存在与所述子模型对应的体积信息时,即表明所述子模型已预先确定过体积,此时,根据所述建立的关系可以直接读取所述子模型对应的体积信息。
所述子模型与体积对应关系建立模块703,用于建立所述子模型与所述子模型的体积的对应关系。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将子模型与确定的体积建立对应关系,使得后续重新获取相同的子模型后,无需重复计算,可以直接读取相应的体积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多通管件重量确定装置,相比于图6示出的另一种多通管件重量确定装置,通过在每一次输出体积之后,建立所述子模型与其体积的对应关系,使得后续再次获取子模型后,通过判断是否存在相应的体积关系,在不存在相应的体积关系后,确定所述子模型的体积,当存在相应的体积关系,直接根据所述模型与体积的对应关系读取相应的体积,优化了体积确定的过程,无需重复计算,进一步提高了效率。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子模型体积确定模块的结构示意图,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与本发明实施例相关的部分。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子模型体积确定模块包括:
子模型划分次模块801,用于将包含所述子模型的矩形空间划分为多个同样大小的矩形块。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划分的数量可由用户预先设定,其中所述子模型划分的矩形块数量越多,则确定出的子模型重量精度越高,优选的,所述划分的矩形块数量不低于10000。
比例确定次模块802,用于判断所述子模型占所述第一矩形块的比例,当判断所述子模型占所述第一矩形块的比例大于预设的阈值时,转至体积块确定次模块803;当判断所述子模型占所述第一矩形块的比例不大于预设的阈值时,转至非体积块确定次模块804。
体积块确定次模块803,用于将所述第一矩形块确定为体积块。
非体积块确定次模块804,用于将所述第一矩形块确定为非体积块。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判断子模型占所述第一矩形块的比例确定子模型的体积,当所述子模型占所述第一矩形块的比例超过预设的阈值时,即可认为所述子模型包括所述第一矩形块;当所述子模型占所述第一矩形块的比例不超过预设的阈值时,可认为所述子模型不包括所述第一矩形块。
体积块数量确定次模块805,用于确定所述体积块的数量。
子模型体积确定次模块806,用于根据所述体积块的数量以及所述矩形块的体积确定所述子模型的体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子模型体积确定模块的结构示意图,通过将包含所述子模型的空间划分为多个同样大小的矩形块,并判断子模型是否包括所述每一个矩形块,通过获取子模型包括所述矩形块的个数以及每个矩形块的体积,从而确定所述子模型的体积。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如上述图1至图4所示出的实施例所提供的多通管件重量确定方法的步骤。
示例性的,计算机程序可以被分割成一个或多个模块,一个或者多个模块被存储在存储器中,并由处理器执行,以完成本发明。一个或多个模块可以是能够完成特定功能的一系列计算机程序指令段,该指令段用于描述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装置中的执行过程。例如,计算机程序可以被分割成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提供的多通管件重量确定方法的步骤。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计算机装置的描述仅仅是示例,并不构成对计算机装置的限定,可以包括比上述描述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例如可以包括输入输出设备、网络接入设备、总线等。
所称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 (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 (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 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所述处理器是所述计算机装置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计算机装置的各个部分。
所述存储器可用于存储所述计算机程序和/或模块,所述处理器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所述存储器内的计算机程序和/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内的数据,实现所述计算机装置的各种功能。所述存储器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比如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手机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比如音频数据、电话本等)等。此外,存储器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硬盘、内存、插接式硬盘,智能存储卡(Smart Media Card, SMC),安全数字(Secure Digital, SD)卡,闪存卡(Flash Card)、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
所述计算机装置集成的模块/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也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可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的步骤。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可以为源代码形式、对象代码形式、可执行文件或某些中间形式等。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能够携带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的任何实体或装置、记录介质、U盘、移动硬盘、磁碟、光盘、计算机存储器、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电载波信号、电信号以及软件分发介质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多通管件重量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用户输入的多通管件的参数信息,所述参数信息包括第一管道、第二管道的尺寸信息、第一管道、第二管道的材质密度信息以及第一管道与第二管道的连接位置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管道、第二管道的尺寸信息以及第一管道与第二管道的连接位置信息建立第一管道与第二管道的连接模型;
根据所述连接模型以及基于微分法建立的微分模型确定所述连接模型的体积;
根据所述连接模型的体积以及所述第一管道与第二管道的材质密度信息确定所述连接模型的重量并输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通管件重量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根据所述第一管道、第二管道的尺寸信息以及第一管道与第二管道的连接位置信息建立第一管道与第二管道的连接模型的步骤后,还包括:
根据建立的第一管道与第二管道的连接模型获取连接处的子模型,所述连接处的子模型包括第一管道的去除部分子模型、第二管道的增加部分子模型以及增加的外圆倒角子模型;
所述根据所述连接模型以及基于微分法建立的微分模型确定所述连接模型的体积的步骤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子模型以及基于微分法建立的微分模型确定所述子模型的体积;
根据所述子模型的体积确定连接模型的体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通管件重量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根据所述子模型以及基于微分法建立的微分模型确定所述子模型的体积的步骤前,还包括:
判断是否存在与所述子模型对应的体积信息;
所述根据所述子模型以及基于微分法建立的微分模型确定所述子模型的体积的步骤,具体包括:
当判断不存在与所述子模型对应的体积信息时,根据所述子模型以及基于微分法建立的微分模型确定所述子模型的体积;
所述多通管件重量确定方法还包括:
当判断存在与所述子模型对应的体积信息时,根据所述子模型与子模型的体积的对应关系获取与所述子模型对应的体积信息;
建立所述子模型与所述子模型的体积的对应关系。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通管件重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子模型以及基于微分法建立的微分模型确定所述子模型的体积的步骤,具体包括:
将包含所述子模型的矩形空间划分为多个同样大小的矩形块;
判断所述子模型占所述第一矩形块的比例是否大于预设的阈值;
当判断所述子模型占所述第一矩形块的比例大于预设的阈值时,将所述第一矩形块确定为体积块;
当判断所述子模型占所述第一矩形块的比例不大于预设的阈值时,将所述第一矩形块确定为非体积块;
确定所述体积块的数量;
根据所述体积块的数量以及所述矩形块的体积确定所述子模型的体积。
5.一种多通管件重量确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参数信息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多通管件的参数信息,所述参数信息包括第一管道、第二管道的尺寸信息、第一管道、第二管道的材质密度信息以及第一管道与第二管道的连接位置信息;
连接模型建立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管道、第二管道的尺寸信息以及第一管道与第二管道的连接位置信息建立第一管道与第二管道的连接模型;
连接模型体积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连接模型以及基于微分法建立的微分模型确定所述连接模型的体积;
管件重量信息输出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连接模型的体积以及所述第一管道与第二管道的材质密度信息确定所述连接模型的重量并输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通管件重量确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子模型获取单元,用于根据建立的第一管道与第二管道的连接模型获取连接处的子模型,所述连接处的子模型包括第一管道的去除部分子模型、第二管道的增加部分子模型以及增加的外圆倒角子模型;
所述连接模型体积确定单元具体包括:
第一子模型体积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子模型以及基于微分法建立的微分模型确定所述子模型的体积;以及
连接模型体积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子模型的体积确定连接模型的体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通管件重量确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模型体积确定单元还包括: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是否存在与所述子模型对应的体积信息;
第二子模型体积确定模块,用于当判断存在与所述子模型对应的体积信息时,根据所述子模型与子模型的体积的对应关系获取与所述子模型对应的体积信息;
子模型与体积对应关系建立模块,用于建立所述子模型与所述子模型的体积的对应关系。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模型体积确定模块包括:
子模型划分次模块,用于将包含所述子模型的矩形空间划分为多个同样大小的矩形块;
比例确定次模块,用于判断所述子模型占所述第一矩形块的比例是否大于预设的阈值;
体积块确定次模块,用于当判断所述子模型占所述第一矩形块的比例大于预设的阈值时,将所述第一矩形块确定为体积块;
非体积块确定次模块,用于当判断所述子模型占所述第一矩形块的比例不大于预设的阈值时,将所述第一矩形块确定为非体积块;
体积块数量确定次模块,用于确定所述体积块的数量;
子模型体积确定次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体积块的数量以及所述矩形块的体积确定所述子模型的体积。
9.一种计算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多通管件重量确定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多通管件重量确定方法的步骤。
CN201910181179.8A 2019-03-11 2019-03-11 多通管件重量确定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003107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81179.8A CN110031073B (zh) 2019-03-11 2019-03-11 多通管件重量确定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81179.8A CN110031073B (zh) 2019-03-11 2019-03-11 多通管件重量确定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31073A true CN110031073A (zh) 2019-07-19
CN110031073B CN110031073B (zh) 2020-11-17

Family

ID=672358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181179.8A Active CN110031073B (zh) 2019-03-11 2019-03-11 多通管件重量确定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031073B (zh)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32371A (zh) * 2002-12-23 2006-02-08 肯尼思·沃冈 用于显示与不规则形状物品部段体积相对应的数值的装置及方法
JP4193519B2 (ja) * 2003-02-27 2008-12-1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物体識別方法および物体識別装置
KR20110088076A (ko) * 2010-01-28 2011-08-03 현대제철 주식회사 원료 재고량 측정 방법
CN103593540A (zh) * 2013-11-28 2014-02-19 中南大学 多源信息融合确定高炉软熔带根部位置的方法
CN103758502A (zh) * 2013-12-31 2014-04-30 宁波威瑞泰默赛多相流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紧凑型glcc分离增压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04766524A (zh) * 2015-01-22 2015-07-08 中国石油技术开发公司 一种钻机安装模拟系统的软件总体构造
CN105424157A (zh) * 2015-11-20 2016-03-23 苏州易瑞得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模具重量的称重器材筛选方法及系统
CN105956229A (zh) * 2016-04-20 2016-09-21 黄时浩 承重木结构设计辅助分析工具及辅助设计方法
CN105973149A (zh) * 2016-07-21 2016-09-28 北京机械设备研究所 一种用于测量液压管路空间尺寸的方法
CN106874636A (zh) * 2017-04-12 2017-06-20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管材液压成形的快速预测方法
CN107449494A (zh) * 2017-07-12 2017-12-08 云南省环境监测中心站 一种固体废物堆体总质量的测定方法
CN107577863A (zh) * 2017-08-31 2018-01-12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 一种基于catia的零件真实重量计算方法
CN108763691A (zh) * 2018-05-18 2018-11-06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基于三维模型的船体结构重量统计方法
CN108959695A (zh) * 2018-05-18 2018-12-07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基于三维模型的船舶管路系统重量分布统计方法
CN109074037A (zh) * 2016-06-22 2018-12-21 沙特阿拉伯石油公司 用于快速预测管线、压力容器和管道系统中的氢致开裂(hic)并采取与其相关的行动的系统和方法
CN208282912U (zh) * 2018-04-27 2018-12-25 马鞍山顾地塑胶有限公司 一种管件自动称重翻料架

Patent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32371A (zh) * 2002-12-23 2006-02-08 肯尼思·沃冈 用于显示与不规则形状物品部段体积相对应的数值的装置及方法
JP4193519B2 (ja) * 2003-02-27 2008-12-1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物体識別方法および物体識別装置
KR20110088076A (ko) * 2010-01-28 2011-08-03 현대제철 주식회사 원료 재고량 측정 방법
CN103593540A (zh) * 2013-11-28 2014-02-19 中南大学 多源信息融合确定高炉软熔带根部位置的方法
CN103758502A (zh) * 2013-12-31 2014-04-30 宁波威瑞泰默赛多相流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紧凑型glcc分离增压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04766524A (zh) * 2015-01-22 2015-07-08 中国石油技术开发公司 一种钻机安装模拟系统的软件总体构造
CN105424157A (zh) * 2015-11-20 2016-03-23 苏州易瑞得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模具重量的称重器材筛选方法及系统
CN105956229A (zh) * 2016-04-20 2016-09-21 黄时浩 承重木结构设计辅助分析工具及辅助设计方法
CN109074037A (zh) * 2016-06-22 2018-12-21 沙特阿拉伯石油公司 用于快速预测管线、压力容器和管道系统中的氢致开裂(hic)并采取与其相关的行动的系统和方法
CN105973149A (zh) * 2016-07-21 2016-09-28 北京机械设备研究所 一种用于测量液压管路空间尺寸的方法
CN106874636A (zh) * 2017-04-12 2017-06-20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管材液压成形的快速预测方法
CN107449494A (zh) * 2017-07-12 2017-12-08 云南省环境监测中心站 一种固体废物堆体总质量的测定方法
CN107577863A (zh) * 2017-08-31 2018-01-12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 一种基于catia的零件真实重量计算方法
CN208282912U (zh) * 2018-04-27 2018-12-25 马鞍山顾地塑胶有限公司 一种管件自动称重翻料架
CN108763691A (zh) * 2018-05-18 2018-11-06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基于三维模型的船体结构重量统计方法
CN108959695A (zh) * 2018-05-18 2018-12-07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基于三维模型的船舶管路系统重量分布统计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洪学娣: "直埋热力管道热力耦合的有限元分析",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工程科技Ⅱ辑》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31073B (zh) 2020-11-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190296B (zh) 一种基于bim的预制装配信息统计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8566420A (zh) 用于区块链的数据处理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493016B (zh) 流量业务计费方法及装置
TWI718379B (zh) 針對使用共享物品的使用者評估方法、裝置及設備
CN110335068A (zh) 一种商户聚集区域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07229559A (zh) 针对业务系统的测试完整度的检测方法和装置
CN106371546A (zh) 一种整机柜功耗限制方法及装置
CN110413286A (zh) 一种应用部署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0060424A (zh) 一种共享汽车还车方法
CN109859477A (zh) 一种拥堵数据的确定方法和装置
CN108260112A (zh) 一种近距离定位方法、系统及终端设备
CN108459621A (zh) 基于无人机的施药系统
CN110020775A (zh) 一种风险交易管控方法及装置
CN109559218A (zh) 一种异常交易的确定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0031073A (zh) 多通管件重量确定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4376084B (zh) 路径相似度计算方法和装置
CN109657893A (zh) 业务数据分配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783782A (zh) 电子合同模板的生成方法、设备、存储介质及装置
Bretti et al. An easy-to-use algorithm for simulating traffic flow on networks: Numerical experiments
CN106162668A (zh) 确定网络参数的方法和装置
CN108733478A (zh) 三维图像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0270265A (zh) 尿素溶液的制备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和处理器
CN114399173A (zh) 一种5g基站站址的评估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8021478A (zh) 一种图形处理器鲁棒性测试方法
CN108509773A (zh) 一种源代码加固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917

Address after: 241000 No. 2, chunzhou Road, Sanshan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Wuhu City, Anhu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WUHU XINXING NEW MATERIAL INDUSTRIAL PARK Co.,Ltd.

Address before: 056000 No.2 century street,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Handan City, Hebe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XINXING HEBEI ENGINEERING & RESEARCH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