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25321A - 一种心理压力评估方法及相关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心理压力评估方法及相关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25321A
CN110025321A CN201910216114.2A CN201910216114A CN110025321A CN 110025321 A CN110025321 A CN 110025321A CN 201910216114 A CN201910216114 A CN 201910216114A CN 110025321 A CN110025321 A CN 11002532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sychological pressure
pressure
psychological
user
acti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21611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025321B (zh
Inventor
傅小煜
许培达
李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216114.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025321B/zh
Publication of CN1100253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25321A/zh
Priority to EP20774467.3A priority patent/EP3918996A4/en
Priority to PCT/CN2020/079153 priority patent/WO2020187144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02532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2532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002Remote monitoring of patients using telemetry, e.g. transmission of vital signals via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 A61B5/0015Remote monitoring of patients using telemetry, e.g. transmission of vital signals via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characterised by features of the telemetry system
    • A61B5/0022Monitoring a patient using a global network, e.g. telephone networks, interne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2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pulse, heart rate, blood pressure or blood flow; Combined pulse/heart-rate/blood pressure determination; Evaluating a cardiovascular condi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using combinations of techniques provided for in this group with electrocardiography or electroauscultation; Heart catheters for measuring blood pressure
    • A61B5/024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pulse rate or heart rate
    • A61B5/02405Determining heart rate variabilit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2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pulse, heart rate, blood pressure or blood flow; Combined pulse/heart-rate/blood pressure determination; Evaluating a cardiovascular condi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using combinations of techniques provided for in this group with electrocardiography or electroauscultation; Heart catheters for measuring blood pressure
    • A61B5/024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pulse rate or heart rate
    • A61B5/02438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pulse rate or heart rate with portable devices, e.g. worn by the patien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16Devices for psychotechnics; Testing reaction times ; Devices for evaluating the psychological state
    • A61B5/165Evaluating the state of mind, e.g. depression, anxiet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40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for evaluating the nervous system
    • A61B5/4029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for evaluating the nervous system for evaluating the peripheral nervous systems
    • A61B5/4035Evaluating the autonomic nervous system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Cardiolog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Pathology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Surge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ysiology (AREA)
  • Psychiatry (AREA)
  • Neurology (AREA)
  • Child & Adolescent Psychology (AREA)
  • Developmental Disabilities (AREA)
  •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REA)
  • Hospice & Palliative Care (AREA)
  • Psychology (AREA)
  • Social Psychology (AREA)
  • Neurosurger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easurement Of The Respiration, Hearing Ability, Form, And Blood Characteristics Of Living Organisms (AREA)
  • Measuring And Recording Apparatus For Diagnosi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心理压力评估方法及相关设备。其中,一种心理压力评估方法包括:确定目标用户的第一心理压力差;确定目标人群的第二心理压力差;根据第一心理压力差与第二心理压力差,确定目标用户的心理压力状况。本申请实施例首先通过针对性的确认目标用户在两个不同类型活动下的心理压力差,再确定目标用户所属人群在上述两个活动下的心理压力差,最终精准的判断目标用户的心理状况,降低了个体差异性的不准确性,也提供了一种更为有效的心理压力评估方法,来提高心理压力评估的准确性。

Description

一种心理压力评估方法及相关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心理健康应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心理压力评估方法及相关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多地面对着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如果人们长期处于这种压力环境之下,不仅会给人的心理健康造成严重影响,甚至会威胁人的生命。因此,人们为了保证自身的心理健康,及时了解自身的心理状态,通常会采用统计学模型的心理学相关测试方法(例如:使用心率变异性结合固定的统计学模型测试法和量表法等等)进行心理压力评估,又或者,求助于心理医生进行心理健康评估等。
然而,现有技术中,由于心率变异性具有个体强相关性,因此,使用心率变异性结合固定的统计学模型来进行心理压力评测的方法,虽然能够根据相关生理特征值得到心理压力值,但是其所采用的固定统计学模型由于其模型本身的局限性,很难与个体实际情况有较好的匹配。但是,求助于心理医生评估方法往往又会受到心理医生和被测者主观因素的影响,因而,会常常出现心理压力评测结果与自身感受不符的情况。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更为有效的心理压力评估方法,提高心理压力评估的准确性,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心理压力评估方法及相关设备,以提高心理压力评估的准确性。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心理压力评估方法,可包括:确定目标用户的第一心理压力差,所述第一心理压力差为第一心理压力和第二心理压力的差的绝对值,所述第一心理压力为所述目标用户在第一活动下的心理压力值,所述第二心理压力为所述目标用户在第二活动下的心理压力值,所述第一活动和所述第二活动为不同类型的活动;确定目标人群的第二心理压力差,所述目标人群为所述目标用户所属的人群,所述第二心理压力差为第三心理压力和第四心理压力的差的绝对值,所述第三心理压力为所述目标人群在所述第一活动下的平均心理压力值,所述第四心理压力为所述目标人群在所述第二活动下的平均心理压力值;根据所述第一心理压力差与所述第二心理压力差,确定所述目标用户的心理压力状况。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在心理压力评估方法中,首先确定目标用户在第一活动和第二活动下的第一心理压力差,然后再确定目标人群在同样两种活动下的第二心理压力差,最终根据第一心理压力差与第二心理压力差,确定该目标用户的心理压力状况。本申请实施例考虑到用户的个体差异性以及用户人群的相似性,也即是基于用户本身在不同活动下感受到的心理压力是不一样的,但用户所属人群中的成员在同一活动下感受到的心理压力往往是相似的,因此,首先通过针对性的确认目标用户在两个不同类型活动下的心理压力差,再确定目标用户所属人群在上述两个活动下的心理压力差,最终精准的判断目标用户的心理状况,降低了个体差异性的不准确性,也提供了一种更为有效的心理压力评估方法,提高了心理压力评估的准确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心理压力为根据第一时间段内的心跳间隔序列T1确定的心理压力值,所述第一时间段为所述目标用户在进行所述第一活动期间的时间段;所述第二心理压力为根据第二时间段内的心跳间隔序列T2确定的心理压力值,所述第二时间段为所述目标用户在进行所述第二活动期间的时间段。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过用户在不同的活动期间的心跳间隔序列来确定活动对应的心理压力的方法,例如,先获取用户在进行某种活动期间的时间段内的多个心跳间隔序列,再进一步的根据该多个心跳间隔序列的波动情况,来准确评估用户的心理状态,提高了心理压力评估的准确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心理压力的计算公式为:Y=Δd+α*f(X),其中,Y为所述第一心理压力,Δd为预设压力校准值,α为目标压力增益因子,所述目标压力增益因子用于表示所述目标用户相对于所述目标人群的心理压力的变化程度,f(X)为与生理参数X相关的函数,所述X由所述第一时间段中的M个心跳间隔序列T1确定,所述X表示所述目标用户在所述第一时间段内心跳间隔序列的变异性,M为正整数。可选的,第二心理压力的计算公式与上述计算公式相同,第二心理压力对应的生理参数X由上述第二时间段中的M个心跳间隔序列T2确定。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过用户在不同的活动期间的心跳间隔序列来确定活动对应的心理压力评估方法,具体地,首先根据多个心跳间隔序列确定用来表示心跳间隔序列变异性的生理参数X,再根据该生理参数X与心理压力的映射关系,确定在该生理参数对应的心理压力,再根据用户的用于表示心理压力的变化程度的目标压力增益因子来修正该心理压力值,以便能够准确评估出针对于用户的心理状态,提高了用户心理压力评估的准确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目标压力增益因子根据个压力增益因子确定,其中,表示在G个不同类型的活动中的任意两个活动的组合数量,所述压力增益因子为第三心理压力差和第四心理压力差的比值,所述第三心理压力差为第五心理压力和第六心理压力的差的绝对值,第五心理压力和第六心理压力为所述目标用户在进行所述G个活动中的任意两个活动下分别对应的心理压力值,所述第四心理压力差为第七心理压力和第八心理压力的差的绝对值,第七心理压力和第八心理压力为所述目标人群在进行所述任意两个活动下分别对应的平均心理压力值,其中,所述G个不同类型的活动中包括所述第一活动和所述第二活动,G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根据目标压力增益因子确定目标用户的心理压力评估方法,该方法考虑到用户的个体差异性,即用户本身在不同活动下感受到的心理压力是不同的,因此可以首先通过确定多个不同类型的活动中的任意两个活动的压力增益因子,将上述多个压力增益因子通过加权平均法确定适用于任意活动类型下的目标压力增益因子,最后再根据目标压力增益因子确定目标用户的心理压力。而且,随着用户参与的活动类型增加,参与的活动时长增长,目标压力增益因子与用户的相关程度也会提高,因此,最后通过该目标压力增益因子确定的心理压力值的准确度会随之提升,也使得用户心理压力评估更加准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确定目标人群的第二心理压力差之前,还包括:根据所述目标用户的用户信息,确定所述目标用户所属的所述目标人群,所述用户信息包括职业、年龄、性别、身高、体重、每日平均睡眠时长中的一种或多种。可选的,目标用户可以属于多个目标人群。可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可以通过用户信息对人群进行分类,当用户信息越详细时,所述目标人群分类越准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根据目标人群确定目标用户的心理压力评估方法。由于用户群体间的相似性,所以目标用户相较于不同类型的用户,与同一类型的用户的心理压力更为相似。因此,当目标人群相似度越高时,对于用户的参考价值也越大。所以本申请实施例通过用户的用户信息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人群划分后,使得在户信息越详细时,用户所属的人群相似度越高。因此,在利用该分类方式确定的目标人群后,得到的该目标人群的平均心理压力更加准确,进一步的,使得根据该平均心理压力确定的用户心理压力也更加准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目标人群包含N个用户;所述第三心理压力为根据第三时间段内所述N个用户的心理压力值确定的平均心理压力,所述第三时间段为所述N个用户在进行所述第一活动期间的时间段,N为正整数;所述第四心理压力为根据第四时间段内所述N个用户的心理压力值确定的平均心理压力值,所述第四时间段为所述N个用户在进行所述第二活动期间的时间段。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根据目标人群确定目标用户的心理压力评估方法。该方法考虑到用户个体的差异性,所以人群中即使相似度很高的用户之间,在相同活动类型下的活动中的心理压力也是不同的,因此根据人群中的多个用户的心理压力值确定人群的每个用户的平均心理压力,进一步的,再利用该平均心理压力确定目标用户的心理压力,使得用户心理压力评估更加准确。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心理压力评估装置,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确定目标用户的第一心理压力差,所述第一心理压力差为第一心理压力和第二心理压力的差的绝对值,所述第一心理压力为所述目标用户在第一活动下的心理压力值,所述第二心理压力为所述目标用户在第二活动下的心理压力值,所述第一活动和所述第二活动为不同类型的活动。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确定目标人群的第二心理压力差,所述目标人群为所述目标用户所属的人群,所述第二心理压力差为第三心理压力和第四心理压力的差的绝对值,所述第三心理压力为所述目标人群在所述第一活动下的平均心理压力值,所述第四心理压力为所述目标人群在所述第二活动下的平均心理压力值。
第三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心理压力差与所述第二心理压力差,确定所述目标用户的心理压力状况。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在心理压力评估装置中,首先通过第一确定单元确定目标用户在第一活动和第二活动下的第一心理压力差,然后再由第二确定单元确定目标人群在同样两种活动下的第二心理压力差,最终再根据第三确定单元通过第一心理压力差与第二心理压力差,确定该目标用户的心理压力状况。由于用户的个体差异性,所以用户本身在不同活动下感受到的心理压力也不会是统一的,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心理压力评估装置首先通过针对性的确认目标用户在两个不同类型活动下的心理压力差,再确定目标用户所属人群在上述两个活动下的心理压力差,最终精准的判断目标用户的心理状况,降低了个体差异性的不准确性,提高了心理压力评估的准确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心理压力为根据第一时间段内的心跳间隔序列T1确定的心理压力值,所述第一时间段为所述目标用户在进行所述第一活动期间的时间段;所述第二心理压力为根据第二时间段内的心跳间隔序列T2确定的心理压力值,所述第二时间段为所述目标用户在进行所述第二活动期间的时间段。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过获取在进行某种活动期间的时间段内目标用户的心跳间隔序列,再进一步的根据该心跳间隔序列确定目标用户的心理压力值的心理评估装置,该装置可以准确的评估目标用户的心理状态,减少最终的评估结果因目标用户主观因素造成的影响,提高了心理压力评估的准确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心理压力的计算公式为:Y=Δd+α*f(X),其中,Y为所述第一心理压力,Δd为预设压力校准值,α为目标压力增益因子,所述目标压力增益因子用于表示所述目标用户相对于所述目标人群的心理压力的变化程度,f(X)为与生理参数X相关的函数,所述X由所述第一时间段中的M个心跳间隔序列T1确定,所述X表示所述目标用户在所述第一时间段内心跳间隔序列的变异性,M为正整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目标压力增益因子根据个压力增益因子确定,其中,表示在G个不同类型的活动中的任意两个活动的组合数量,所述压力增益因子为第三心理压力差和第四心理压力差的比值,所述第三心理压力差为第五心理压力和第六心理压力的差的绝对值,第五心理压力和第六心理压力为所述目标用户在进行所述G个活动中的任意两个活动下分别对应的心理压力值,所述第四心理压力差为第七心理压力和第八心理压力的差的绝对值,第七心理压力和第八心理压力为所述目标人群在进行所述任意两个活动下分别对应的平均心理压力值,其中,所述G个不同类型的活动中包括所述第一活动和所述第二活动,G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第四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目标人群的第二心理压力差之前,根据所述目标用户的用户信息,确定所述目标用户所属的所述目标人群,所述用户信息包括职业、年龄、性别、身高、体重、每日平均睡眠时长中的一种或多种。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目标人群包含N个用户;所述第三心理压力为根据第三时间段内所述N个用户的心理压力值确定的平均心理压力,所述第三时间段为所述N个用户在进行所述第一活动期间的时间段,N为正整数;所述第四心理压力为根据第四时间段内所述N个用户的心理压力值确定的平均心理压力值,所述第四时间段为所述N个用户在进行所述第二活动期间的时间段。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中包括处理器,处理器被配置为支持该终端设备实现第一方面提供的心理压力评估方法中相应的功能。该终端设备还可以包括存储器,存储器用于与处理器耦合,其保存该终端设备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该终端设备还可以包括通信接口,用于该终端设备与其他设备或通信网络通信。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用于储存为上述第二方面提供的一种心理压力评估装置中的处理器中所用的计算机软件指令,其包含用于执行上述方面所设计的程序。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括指令,当该计算机程序被计算机执行时,使得计算机可以执行上述第二方面中的心理压力评估装置中的处理器所执行的流程。
第六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芯片系统,该芯片系统包括处理器,用于支持网络设备实现上述第一方面中所涉及的功能,例如,生成或处理上述心理压力评估方法中所涉及的信息。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芯片系统还包括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保存数据发送设备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该芯片系统,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含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背景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或背景技术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进行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户A和用户B的心理压力变化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心理压力评估系统架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示例性的客户端202的界面示意图。
图4A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心理压力评估方法流程的示意图。
图4B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户A在散步时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4C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户A在睡觉时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4D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户A在蹦极时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4E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确定目标人群时的界面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心理压力评估装置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心理压力评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描述。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所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和“第八”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在本说明书中使用的术语“部件”、“模块”、“系统”等用于表示计算机相关的实体、硬件、固件、硬件和软件的组合、软件、或执行中的软件。例如,部件可以是但不限于,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进程、处理器、对象、可执行文件、执行线程、程序和/或计算机。通过图示,在计算设备上运行的应用和计算设备都可以是部件。一个或多个部件可驻留在进程和/或执行线程中,部件可位于一个计算机上和/或分布在2个或更多个计算机之间。此外,这些部件可从在上面存储有各种数据结构的各种计算机可读介质执行。部件可例如根据具有一个或多个数据分组(例如来自与本地系统、分布式系统和/或网络间的另一部件交互的二个部件的数据,例如通过信号与其它系统交互的互联网)的信号通过本地和/或远程进程来通信。
应当理解,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相关联列出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组合以及所有可能组合,并且包括这些组合。
首先,对本申请中的部分用语进行解释说明,以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
(1)脉搏波,脉搏波是心脏的搏动(振动)沿动脉血管和血流向外周传播而形成的,因此其传播速度取决于传播介质的物理和几何性质--动脉的弹性、管腔的大小、血液的密度和粘性等,特别是与动脉管壁的弹性、口径和厚度密切相关。实验发现动脉血管的弹性越大(即顺应性越大),则脉搏波的传播速度越小;动脉管径越小,速度越大。故通常沿主动脉到大动脉、再到较小动脉,脉搏波的传播速度越来越大。
(2)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ECG),是心脏兴奋的发生、传播及恢复过程的客观指标。
(3)心动周期(Cardiac Cycle),指从一次心跳的起始到下一次心跳的起始,心血管系统所经历的过程。心率增快时收缩期和舒张期均缩短,但以舒张期缩短的比例较大。心室的收缩是推动血流的主要力量,习惯上以心室舒缩的起止作为心动周期的标志,把心室的收缩期叫做收缩期。心室的舒张期叫做舒张期。一个心动周期所经历的时间是由心率决定的。若心率为每分钟75次,则完成一个心动周期经历的时间为0.8s
(4)心率(Heart Rate),用来描述心动周期的专业术语,是指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以第一声音为准。心率,现代汉语将心率解释为"心脏跳动的频率"。频率就是在单位时间内,某件事情发生的次数。两种解释合起来就是,心脏在一定时间内跳动的次数,也就是在一定时间内,心脏跳动快慢的意思。
(5)组合的定义及其计算公式,从n个不同元素中,任取m(m≤n)个元素并成一组,叫做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一个组合;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m≤n)个元素的所有组合的个数,叫做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组合数。
(6)心理压力,心理压力是个体在生活适应过程中的一种身心紧张状态,源于环境要求与自身应对能力不平衡;这种紧张状态倾向于通过非特异的心理和生理反应表现出来。压力是压力源和压力反应共同构成的一种认知和行为体验。人的内心冲突及与之相伴随的情绪体验是心理学意义上的压力,也叫精神压力。
(7)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是指逐次心搏间期的微小差异,它产生于自主神经系统对心脏窦房结的调制,使得心搏间期一般存在几十毫秒的差异和波动。心率变异性是指逐次心跳周期差异的变化情况,它含有神经体液因素对心血管系统调节的信息。心率变异性是反映自主神经系统活性和定量评估心脏交感神经与迷走神经张力及其平衡性,从而判断其对心血管疾病的病情及预防,可能是预测心脏性猝死和心律失常性事件的一个有价值的指标。
(8)有氧运动,是指任何富韵律性的运动,其运动时间较长(约15分钟或以上),运动强度在中等或中上的程度(最大心率值60%至80%)。有氧运动是一种恒常运动,是持续5分钟以上还有余力的运动。
(9)无氧运动,是指肌肉在"缺氧"的状态下高速剧烈的运动。无氧运动大部分是负荷强度高、瞬间性强的运动,所以很难持续长时间,而且疲劳消除的时间也慢。当从事的运动非常剧烈,或者是急速爆发,例如,举重、百米冲刺、摔跤等,此时机体在瞬间需要大量的能量,而在正常情况下,有氧代谢是不能满足身体此时的需求的,于是糖就进行无氧代谢,以迅速产生大量能量。这种状态下的运动就是无氧运动。
其次,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以下具体分析本发明实施例所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以及对应的应用场景。在进行心理压力评估的过程中,绝大多数都采用以下两种测试方案
方案一,采用统计学模型的心理学相关测试方法(例如:使用心率变异性结合固定的统计学模型测试法和量表法等等)进行心理压力评估。方案二,求助于心理医生进行心理健康评估等。其中,
方案一使用心率变异性HRV结合固定的统计学模型来进行心理压力评测。例如,在下面所述的应用场景中:一位25岁从不锻炼且严重缺少睡眠的IT从业人员A与40岁经常锻炼睡眠良好的退伍军官B,在经历了相同的锻炼-午休-考试活动过程,请参考附图1,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户A和用户B的心理压力变化示意图。由图1可以明显的看出,使用目前的心率变异性HRV结合固定的统计学模型来进行心理压力评测时,IT从业人员A与退伍军官B的压力评测结果曲线可能相同,然而,事实上B的抗压能力大概率强于A,因此B实际感受到的压力波动会比A小。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上述示例在计算IT从业人员A与退伍军官B的心理压力时,是通过测量IT从业人员A与退伍军官B的脉搏波PPG或者心电图ECG,即获取心电图中的R波,进一步的,再根据该R波确定心跳RR(瞬时心率)之间的时间间隔,将心跳RR之间的时间间隔确定为一序列的数列,然后获取IT从业人员A与退伍军官B对应的生理特征值,最后再通过机器学习的方式,获取相关压力计算模型,进而计算得到IT从业人员A与退伍军官B对应的心理压力值。该方法虽然能够根据相关生理特征值得到心理压力值,但是其所采用的固定统计学模型由于其模型本身的局限性,很难与个体实际情况有较好的匹配。进一步的,由于心理学问题的特殊性,心跳RR也具有显著个体差异性,也就是说,相同的心跳RR所对应的心理压力值Y也与个体强相关,并不能通过一个单一模型所描述。
然而,目前所普遍使用的统计学模型多为固定模型,故个性化程度不足,导致压力评测结果与主观感受存在偏差,因而常常出现心理压力评测结果与自身感受不符的情况,无法精准的确定用户的心理压力状况。
方案二求助于心理医生进行心理健康评估。由于用户的个体差异性,同样的症状对于不同的用户来说可能是不同的心理压力,而且由于每个心理医生都有不同的专业方向,工作经验等等,所以,对于同一个用户相同症状,不同的心理医生的判断结果也许是不同的。因此,也会常常出现心理压力评测结果与自身感受不符的情况。进一步的,心理医生因为并不能随时随地,时时刻刻的观察用户的心理状态,所以无法及时的对用户的心理状态作出评估。
因此,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主要解决的问题为在固定的统计学模型测试心理压力的基础上,如何针对不同属性特征的用户在不同的状态下,提供一种更为精确和客观的心理压力计算方式,使得在计算用户心理压力时更加准确有效。
以下示例性列举本申请中心理压力评估方法所应用的场景,可以包括如下两个场景:
场景一,帮助用户及时了解自身的心理压力状态,维护自身的心理健康:
现代医学证明,心理压力会削弱人体免疫系统,从而使外界致病因素引起肌体患病。压力超出了心理承受能力,就会导致心理失衡、引起抑郁、焦虑等心理疾病,还可能使人出现以下症状:心跳过速、手心冰冷或出汗、呼吸短促、头痛胃痛、恶心呕吐、腹胀腹泻、肌肉刺痛、健忘失眠、自卑、多疑、嫉妒、消沉、思维混乱、脾气暴躁、过度亢奋、喜怒无常等等。如果能够准确的获取到心理压力,并进行实时无感知监控,在压力高的时候及时提醒报警,或者进一步的,根据用户的需要定制相关的心理健康服务,使其能够在心理压力尚未给身体带来损伤时候及时进行调整,对于保持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所以用户需要及时了解自身的心理压力状态,维护自身的心理健康。
场景二,根据人民群众的心理健康,了解民生民情帮助国家发展:
假如根据一定周期内的心理压力状况判断出用户的心理健康程度,可以使相关团体了解该团体的成员在其所属于的人群中的心理压力状态是否处于正常水平,进而及时关注成员的工作生活,引导其成员及时调节自身的心理健康。又或者,可以帮助企业、学校等相关团体或相关研究人员了解不同地区、不同用户在工作、学习中的心理健康需求等,以便其能够及时发现成员的心理问题,避免因心理压力过大而造成悲剧发生。进而,甚至可以根据人民群众的心理健康,了解民生民情帮助国家发展。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两种应用场景的只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几种示例性的实施方式,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应用场景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上应用场景。
下面结合本申请中提供的心理压力评估系统架构,以及基于心理压力评估系统架构提供的一种心理压力评估方法流程,针对上述方案中所出现的技术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和解决。
参考附图2,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心理压力评估系统架构示意图。在心理压力评估的应用场景中,该系统可以包括心理压力评估装置201和客户端202。其中,心理压力评估装置201和客户端202之间可通过有线或者无线的方式或者其他通信方式进行通信。在本系统中,心理压力评估装置201,担负主要心理压力评估功能,主要用于确认用户的心理状态。如附图2。其中,
心理压力评估装置201可以是具备部分计算功能、可连接智能终端或各类终端设备的以便携式可穿戴配件形式存在的终端设备,例如,以手腕为支撑的Watch类(包括手表和腕带等产品)的可穿戴设备(Wearable Device),以脚为支撑的Shoes类(包括鞋、袜子或者将来的其他腿上佩戴产品)的可穿戴设备,以头部为支撑的Glass类(包括眼镜、头盔、头带等)的可穿戴设备,其他以耳机、项链、智能服装、书包、拐杖、配饰等形式存在的可穿戴设备,也可以是具备部分计算功能、可与随时测试心跳等生理参数的各类设备连接的终端设备,例如,移动电话、无绳电话、平板设备、具备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计算设备、车载通信模块、智能电表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等。还可以是安装于或运行于上述任一一设备上的功能模块等。当心理压力评估装置202为智能穿戴手环时,心理压力评估装置201可以确定目标用户的第一心理压力差,第一心理压力差为第一心理压力和第二心理压力的差的绝对值,第一心理压力为目标用户在第一活动下的心理压力值,第二心理压力为目标用户在第二活动下的心理压力值,第一活动和第二活动为不同类型的活动;确定目标人群的第二心理压力差,目标人群为目标用户所属的人群,第二心理压力差为第三心理压力和第四心理压力的差的绝对值,第三心理压力为目标人群在第一活动下的平均心理压力值,第四心理压力为目标人群在第二活动下的平均心理压力值;根据第一心理压力差与第二心理压力差,确定目标用户的心理压力状况。
客户端202可以是通信终端、移动设备、用户终端、移动终端、无线通信设备、便携式终端、用户代理、用户装置、服务设备或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等计算机网络中处于网络最外围的设备,主要用于数据的输入以及处理结果的输出或显示等,也可以是安装于或运行于上述任一一设备上的软件客户端、应用程序等。例如,终端可以是移动电话、无绳电话、智能手表、可穿戴设备、平板设备、具备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计算设备、车载通信模块、智能电表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等。请参考附图3,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示例性的客户端202的界面示意图,包括:客户端--用户心理状态评估结果的显示界面和客户端--根据评估结果提供相关帮助的显示界面。当客户端202为智能手机时,客户端202可以根据心理压力评估装置202发送的用户心理压力状况进行相关心理压力健康分析,或者,进一步的将该用户心理压力健康分析通过一定的手段分享到相关的平台,以便相关人员在平台内获取大量的用户心理压力健康分析进行相关分析研究。例如,客户端可以根据一定周期内的心理压力状况判断出用户的心理健康程度,使用户了解在该用户所属于的人群中是否处于正常水平,进一步的及时推荐用户调节自身的心理健康,或者,客户端可以根据用户的心理压力健康直接推荐相关的心理健康服务,保护用户的心身健康。
可以理解的是,图2中的系统架构只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示例性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系统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上系统架构。
参考附图4A,图4A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心理压力评估方法流程的示意图。可应用于上述图1中的系统,下面将结合图4A以执行主体是心理压力评估装置201为例,从心理压力评估装置201的单侧进行描述。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S401-步骤S404。
步骤S401:确定目标用户的第一心理压力差。
具体的,心理压力评估装置可以根据第一心理压力和第二心理压力确定目标用户的第一心理压力差,第一心理压力差为第一心理压力和第二心理压力的差的绝对值,其中,所述第一心理压力为目标用户在第一活动下的心理压力值,所述第二心理压力为目标用户在第二活动下的心理压力值,第一活动和第二活动为不同类型的活动,且活动的类型可以包括有氧运动、无氧运动、静态运动、动态运动中的一种或多种。例如:步行、游泳、慢跑、快跑、体育竞赛、工作、学习、考试、睡眠、瑜伽等等。考虑到用户的个体差异性,即基于用户本身在不同活动下感受到的心理压力是不一样的,所以本申请实施例针对性的确认了目标用户在两个不同类型活动下的心理压力差。例如:心理压力评估装置可以分别确定用户A在跑步时的跑步心理压力和睡觉时的睡觉心理压力,进一步的,再根据跑步心理压力和睡觉心理压力的差的绝对值确定跑步和睡觉的心理压力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心理压力的具体确定方式为:根据第一时间段内的心跳间隔序列T1确定的心理压力值,其中,所述第一时间段为所述目标用户在进行所述第一活动期间的时间段,心跳间隔序列为在单位时间内,每两次心跳时的时间间隔组成的序列;所述第二心理压力为根据第二时间段内的心跳间隔序列T2确定的心理压力值,所述第二时间段为所述目标用户在进行所述第二活动期间的时间段。例如,先获取用户在进行某种活动期间的时间段内的多个心跳间隔序列,再进一步的根据该多个心跳间隔序列的波动情况,评估用户的心理状态,可以理解的是,当心理压力评估装置确定用户在进行第一活动下的第一心理压力时,可以根据用户在该活动期间的时间段内的心跳间隔序列T1确定该心理压力值。例如:当心理压力评估装置确定用户的第一心理压力,即确定测试用户A在跑步时的跑步心理压力时,可以首先预设测试用户A在开始跑后每经五分钟的跑步时间,测试一分钟的心跳间隔序列,再根据这多组心跳间隔序列确定测试用户A跑步时的多组心理压力值,此时的心理压力值为在心跳间隔序列对应的一分钟时间内测试用户A的心理压力值,然后确定该多组心理压力值后,可以再根据该多组心理压力值确定测试用户A在跑步时的跑步心理压力。例如,可以根据该多组心理压力值采用平均法确定跑步心理压力值;或者根据测试用户A的跑步时长的不同以及该多组心理压力值,确定该跑步心理压力在一定的范围内等等。可以理解的,在确定用户在进行第一活动下的第一心理压力时,可以确定多组第一心理压力后,再根据例如加权平均法等进一步的确定在进行第一活动下的平均第一心理压力。其中,在日常的情景下,可以使用手环等有心率采集器或者其他心跳传感器等的心理压力评估装置,对用户身体参数数值级别进行评测和跟踪;又或者,可以使用手环等有心率采集器或者其他心跳传感器等的装置,对用户身体参数数值级别进行测量和跟踪后,发送给心理压力评估装置,心理压力评估装置再进一步的根据该参数做心理压力评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心理压力的具体计算公式为:Y=Δd+α*f(X),其中,Y为所述第一心理压力,Δd为预设压力校准值,α为目标压力增益因子,该目标压力增益因子用于表示所述目标用户相对于所述目标人群的心理压力的变化程度,f(X)为与生理参数X相关的函数,所述X由所述第一时间段中的M个心跳间隔序列T1确定,所述X表示所述目标用户在所述第一时间段内心跳间隔序列的变异性,M为正整数,其中,心跳间隔序列为在预设时间内,每两次心跳时的间隔时长组成的序列,因此在第一时间段中,可以有M个心跳间隔序列T1,这些M个心跳间隔序列T1可以是取自连续的预设时间,也可以取自有一定的时间间隔的时间段。可选的,第二心理压力的计算公式与上述计算公式相同,第二心理压力对应的生理参数X由上述第二时间段中的M个心跳间隔序列T2确定。不难理解的,心理压力评估装置在使用该公式确定第一心理压力时,可以首先根据多个心跳间隔序列确定用来表示心跳间隔序列变异性的生理参数X,其中,生理参数X可以指逐次心跳周期差异的变化情况,例如,该生理参数X可以表示为心率变异性;然后再根据该生理参数X与心理压力的映射关系f(X),确定在该生理参数对应的心理压力;最后再根据Y=Δd+α*f(X)确定第一心理压力。一般来说,心率变异性的分析主要分为:时域、频率和非线性分析。时域方面为全部窦性心搏RR间期(简称NN间期)的标准差SDNN:单位为ms,正常参考值:141±39,另一种标准值是141.7±29.2。频率方面为RR间期平均值标准差SDANN:单位为ms,正常参考值130.9±28.3。非线性方面为相邻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正常参考值39.0±15.0,相邻NN间期之差>50ms的个数占总窦性心搏个数的百分比PNN50:正常参考值:16.7±12.3。例如:当根据在第一时间段内的多个心跳间隔序列确定心率变异性HRV后,对该用户A确定的心率变异性进行分析,最后获得SDNN=141ms,SDANN=130.9ms,RMSSD=39.0和/或PNN50=16.7,进一步的,根据映射关系f(X)计算确定出用户A的心理压力值为50(假设心理压力值为50时为正常)。此时,获得的心理压力值是根据用户A在某一活动类型下的心理压力值,进一步的,在结合用户的自身状态的情况下,根据用户的目标压力增益因子来修正该心理压力值,最后根据修正后的心理压力值确定第一心理压力,因此,在不同的活动期间的心跳间隔序列来确定活动对应的心理压力用于表示心理压力的变化程度的,能够准确评估出针对于用户的心理状态,提高了用户心理压力评估的准确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目标压力增益因子根据个压力增益因子确定,其中,表示在G个不同类型的活动中的任意两个活动的组合数量,所述压力增益因子为第三心理压力差和第四心理压力差的比值,所述第三心理压力差为第五心理压力和第六心理压力的差的绝对值,第五心理压力和第六心理压力为所述目标用户在进行所述G个活动中的任意两个活动下分别对应的心理压力值,所述第四心理压力差为第七心理压力和第八心理压力的差的绝对值,第七心理压力和第八心理压力为所述目标人群在进行所述任意两个活动下分别对应的平均心理压力值,其中,所述G个不同类型的活动中包括所述第一活动和所述第二活动,G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例如,确定第一压力增益因子,第一压力增益因子用于表示所述目标用户在进行所述第一活动和所述第二活动时的心理压力的变化程度,第一压力增益因子为所述第一压力差与所述第二压力差的比值;确定第二压力增益因子,所述第二压力增益因子用于表示所述目标用户在进行第三活动与第四活动时,所述目标用户的所述心理压力的变化,其中,所述第一活动,所述第二活动,所述第三活动和所述第四活动为G个不同类型的活动中,即,若所述第三活动与所述第一活动的活动类型相同,则所述第四活动和所述第二活动的活动类型不同,若所述第三活动与所述第二活动的活动类型相同,则所述第四活动和所述第一活动的活动类型不同;然后再根据所述第一压力增益因子与所述第二压力增益因子确定目标用户的目标压力增益因子。不难理解的是,目标压力增益因子可以由多个压力增益因子通过预设规则(例如,加权平均法)确定,而压力增益因子可以通过在G个不同类型的活动中任意选择两个活动计算用户的心理压力差,再根据用户所属的人群在上述两个活动的心理压力差,最后通过用户的心理压力差与人群的心理压力差比值确定。例如:请参考附图4B,图4B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户A在散步时的应用场景示意图;请参考附图4C,图4C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户A在睡觉时的应用场景示意图;请参考附图4D,图4D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户A在蹦极时的应用场景示意图。在有三个不同类型的活动:散步、睡觉、蹦极时,首先确定用户A在散步和睡觉时的心理压力差为5,用户所属的人群在散步和睡觉时的心理压力差为4.8,则在散步和睡觉时用户A压力增益因子为5/4.8;其次确定户A在散步和蹦极时的心理压力差为83,用户所属的人群在散步和蹦极时的心理压力差为80.8,则在散步和蹦极时用户A压力增益因子为83/80.8;然后户A在睡觉和蹦极时的心理压力差为78,用户所属的人群在睡觉和蹦极时的心理压力差为76,则在睡觉和蹦极时用户A压力增益因子为78/76;最后根据上述三个压力增益因子确定目标压力增益因子为[(5/4.8)+(83/80.8)+(78/76)]/3=1.0317。该目标压力增益因子用于表示所述目标用户相对于所述目标人群的心理压力的变化程度。可以理解的,随着用户参与的活动类型增加,参与的活动时长增长,目标压力增益因子与用户的相关程度也会提高,因此最后通过该目标压力增益因子确定的心理压力值的准确度会随之提升,也使得用户心理压力评估更加准确。需要说明的是,心理压力评估装置在初始评估时,因为还没有获得足够多的用户数据(例如,参与活动时的心跳间隔序列),所以可以将目标压力增益因子根据相关的研究数据设置一个初始值(例如:目标压力增益因子=1),后续再根据获得的目标用户的用户数据更新目标用户对应的目标压力增益因子。
步骤S402:根据目标用户的用户信息,确定目标用户所属的目标人群。
具体的,心理压力评估装置根据目标用户的用户信息,确定目标用户所属的目标人群,其中,用户信息包括职业、年龄、性别、身高、体重、每日平均睡眠时长中的一种或多种,还可以包括目标用户的身体健康状态等等。请参考附图4E,图4E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确定目标人群时的界面示意图,包括:客户端--用户信息显示界面和客户端--用户所属目标人群显示界面。可选的,若心理压力评估装置为以便携式可穿戴配件形式存在的终端设备时,可以和客户端进行连接(如:蓝牙、WiFi等),方便其用户在客户端输入目标用户的用户信息,确定目标用户所属的目标人群。可理解的是,目标用户可以在属于一个目标人群时,也可以属于另一个目标人群,即一个目标用户可以同时属于多个目标人群。例如,一个65岁的男性游泳爱好者B,身高体重比为28(例如:身高体重比为体重(单位为:Kg)除以身高(单位为:m)的平方,男性正常的身高体重比为20-25)、每日平均睡眠时长为7小时。因此用户B既可以属于经常锻炼的运动人群中,也可以属于年龄较大的体重超重的人群中,还可以属于经常锻炼的年龄较大的体重超重的人群中。又由于用户群体间的相似性,目标用户相较于不同类型的用户,与同一类型的用户的心理压力更为相似,所以,当用户信息越详细时,所述目标人群分类就会越准确,相似度越高,进一步的,当目标人群相似度越高时,对于用户的参考价值也越大。所以,本申请实施例通过用户的用户信息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人群划分后,使得在户信息越详细时,用户所属的人群相似度越高。进一步的,在利用该分类方式确定的目标人群后,得到的该目标人群的平均心理压力更加准确,使得根据该平均心理压力确定的用户心理压力也更加准确。可选的,目标用户的用户信息可以实时或周期性更新,以便可以比较精准的对目标用户所属人群分类。比如,随着年龄的增长,经历的事情变多,用户的心理承受能力也会变强,其用户所述的人群也会发生改变。
步骤S403:确定目标人群的第二心理压力差。
具体的,心理压力评估装置确定目标人群在两种活动下的第二心理压力差,所述目标人群为所述目标用户所属的人群,所述第二心理压力差为第三心理压力和第四心理压力的差的绝对值,所述第三心理压力为所述目标人群在所述第一活动下的平均心理压力值,所述第四心理压力为所述目标人群在所述第二活动下的平均心理压力值,其中,上述两种活动为步骤S401中确定目标用户的第一心理压力差时的活动。用户所属人群中的成员在同一活动下感受到的心理压力往往是相似的,因此,再确定目标用户所属人群在上述两个活动下的心理压力差,最终精准的判断目标用户的心理状况,降低了个体差异性的不准确性,提高了心理压力评估的准确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目标人群可以包含N个用户;所述第三心理压力为根据第三时间段内所述N个用户的心理压力值确定的平均心理压力,所述第三时间段为所述N个用户在进行所述第一活动期间的时间段,N为正整数;所述第四心理压力为根据第四时间段内所述N个用户的心理压力值确定的平均心理压力值,所述第四时间段为所述N个用户在进行所述第二活动期间的时间段。考虑到用户个体的差异性,所以人群中即使相似度很高的用户之间,在相同活动类型下的活动中的心理压力也是不同的,因此,心理压力评估装置可以根据人群中的多个用户的心理压力值确定人群的平均心理压力后,再确定目标人群的第二心理压力差。例如:目标人群包括除目标用户A外的3个用户,这3个用户分别为用户B、用户C和用户D。假设用户B的第三心理压力为44,第四心理压力为55;用户C的第三心理压力为48,第四心理压力为59;用户C的第三心理压力为45,第四心理压力为54;则目标人群的第二心理压力差可以为|(44+48+45)÷3-(55+59+54)÷3|=10.333。可以理解的,平均心理压力并不仅仅可以通过简单的平均法求得,还可以通过其他相关算法求得,只要能够合理的代表目标人群在某一活动下的心理压力都可以作为目标人群的平均心理压力。例如,可以根据调研的方式确定目标人群在某一活动下的心理压力的压力范围,再根据目标人群成员数量,取在该压力范围中的压力值的众数或平均数作为目标人群在某一活动下的平均心理压力。然后再利用该平均心理压力确定目标用户的心理压力,使得用户心理压力评估更加准确。
步骤S404:根据第一心理压力差与第二心理压力差,确定目标用户的心理压力状况。
具体的,心理压力评估装置根据第一心理压力差与第二心理压力差,确定该目标用户的心理压力状况。可选的,目标用户的心理压力状况可以包括目标用户的心理压力值;或者根据目标用户在一定周期内的心理压力值确定目标用户的心理健康报告,以便帮助用户及时了解自身的心理压力状态,以维护自身的心理健康。例如:根据用户的需要,定制相关的心理健康服务等等,或者,将该用户心理压力状况通过一定的手段分享到相关的平台,以便相关人员在平台内获取大量的用户心理压力状况后,可以进行相关的群体心理状况的分析研究等等。又因为,第一心理压力差为目标用户在两种活动下的心理压力差,第二心理压力差为目标人群在该两种活动下的心理压力差,所以考虑到用户的个体差异性以及用户人群的相似性,也即是基于用户本身在不同活动下感受到的心理压力是不一样的,但用户所属人群中的成员在同一活动下感受到的心理压力往往是相似的情况,心理压力评估装置在确定目标用户的第一心理压力差时,可以根据用于表示所述目标用户相对于所述目标人群的心理压力变化程度的目标压力增益因子确定。因为目标压力增益因子会随着用户参与的活动类型增加,参与的活动时长增长,与用户的相关程度提高,所以最后通过该目标压力增益因子确定的心理压力值的准确度会随之提升,也使得用户心理压力评估更加准确,降低了个体差异性的不准确性。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心理压力差与所述第二心理压力差,确定所述目标用户的心理压力状况,包括:根据所述第一心理压力差与所述第二心理压力差,确定所述目标用户的心理压力,所述心理压力由训练/更新后的目标压力增益因子确定,所述训练/更新后的目标压力增益因子为用户参与多种活动类型的活动,参与的活动时长达到一定值后的,与用户的相关程度提高的压力增益因子。
总的来说,本申请可以通过在心理压力评估方法中,首先确定目标用户在第一活动和第二活动下的第一心理压力差,然后再确定目标人群在同样两种活动下的第二心理压力差,最终根据第一心理压力差与第二心理压力差,确定该目标用户的心理压力状况。本申请实施例考虑到用户的个体差异性以及用户人群的相似性,也即是基于用户本身在不同活动下感受到的心理压力是不一样的,但用户所属人群中的成员在同一活动下感受到的心理压力往往是相似的,因此,首先通过针对性的确认目标用户在两个不同类型活动下的心理压力差,再确定目标用户所属人群在上述两个活动下的心理压力差,最终精准的判断目标用户的心理状况,降低了个体差异性的不准确性,也提供了一种更为有效的心理压力评估方法,提高了心理压力评估的准确性。
上述详细阐述了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下面提供了与本申请实施例的相关心理压力评估装置。心理压力评估装置可以是具备部分计算功能、可连接智能终端或各类终端设备的以便携式配件形式存在的终端设备,也可以是具备部分计算功能、可与随时测试心跳等生理参数的各类设备连接的终端设备。请参见附图5,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心理压力评估装置示意图,心理压力评估装置10包括第一确定单元501,第二确定单元502和第三确定单元503,还可以包括第四确定单元504。
第一确定单元501,用于确定目标用户的第一心理压力差,所述第一心理压力差为第一心理压力和第二心理压力的差的绝对值,所述第一心理压力为所述目标用户在第一活动下的心理压力值,所述第二心理压力为所述目标用户在第二活动下的心理压力值,所述第一活动和所述第二活动为不同类型的活动。
第二确定单元502,用于确定目标人群的第二心理压力差,所述目标人群为所述目标用户所属的人群,所述第二心理压力差为第三心理压力和第四心理压力的差的绝对值,所述第三心理压力为所述目标人群在所述第一活动下的平均心理压力值,所述第四心理压力为所述目标人群在所述第二活动下的平均心理压力值。
第三确定单元503,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心理压力差与所述第二心理压力差,确定所述目标用户的心理压力状况。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心理压力为根据第一时间段内的心跳间隔序列T1确定的心理压力值,所述第一时间段为所述目标用户在进行所述第一活动期间的时间段;所述第二心理压力为根据第二时间段内的心跳间隔序列T2确定的心理压力值,所述第二时间段为所述目标用户在进行所述第二活动期间的时间段。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过获取在进行某种活动期间的时间段内目标用户的心跳间隔序列,再进一步的根据该心跳间隔序列确定目标用户的心理压力值的心理评估装置,该装置可以准确的评估目标用户的心理状态,减少最终的评估结果因目标用户主观因素造成的影响,提高了心理压力评估的准确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心理压力的计算公式为:Y=Δd+α*f(X),其中,Y为所述第一心理压力,Δd为预设压力校准值,α为目标压力增益因子,所述目标压力增益因子用于表示所述目标用户相对于所述目标人群的心理压力的变化程度,f(X)为与生理参数X相关的函数,所述X由所述第一时间段中的M个心跳间隔序列T1确定,所述X表示所述目标用户在所述第一时间段内心跳间隔序列的变异性,M为正整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目标压力增益因子根据个压力增益因子确定,其中,表示在G个不同类型的活动中的任意两个活动的组合数量,所述压力增益因子为第三心理压力差和第四心理压力差的比值,所述第三心理压力差为第五心理压力和第六心理压力的差的绝对值,第五心理压力和第六心理压力为所述目标用户在进行所述G个活动中的任意两个活动下分别对应的心理压力值,所述第四心理压力差为第七心理压力和第八心理压力的差的绝对值,第七心理压力和第八心理压力为所述目标人群在进行所述任意两个活动下分别对应的平均心理压力值,其中,所述G个不同类型的活动中包括所述第一活动和所述第二活动,G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第四确定单元504,用于确定所述目标人群的第二心理压力差之前,根据所述目标用户的用户信息,确定所述目标用户所属的所述目标人群,所述用户信息包括职业、年龄、性别、身高、体重、每日平均睡眠时长中的一种或多种。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目标人群包含N个用户;所述第三心理压力为根据第三时间段内所述N个用户的心理压力值确定的平均心理压力,所述第三时间段为所述N个用户在进行所述第一活动期间的时间段,N为正整数;所述第四心理压力为根据第四时间段内所述N个用户的心理压力值确定的平均心理压力值,所述第四时间段为所述N个用户在进行所述第二活动期间的时间段。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心理压力评估装置10中各功能单元的功能可参见上述图4A中所述的方法实施例中步骤S401-步骤S404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如图6所示,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心理压力评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20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201,至少一个存储器202、至少一个通信接口203。此外,该设备还可以包括天线等通用部件,在此不再详述。
处理器201可以是通用中央处理器(CPU),微处理器,特定应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或一个或多个用于控制以上方案程序执行的集成电路。
通信接口203,用于与其他设备或通信网络通信,如以太网,无线接入网(RAN),核心网,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WLAN)等。
存储器202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或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静态存储设备,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者可存储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动态存储设备,也可以是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只读光盘(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光碟存储(包括压缩光碟、激光碟、光碟、数字通用光碟、蓝光光碟等)、磁盘存储介质或者其他磁存储设备、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但不限于此。存储器可以是独立存在,通过总线与处理器相连接。存储器也可以和处理器集成在一起。
其中,所述存储器202用于存储执行以上方案的应用程序代码,并由处理器201来控制执行。所述处理器201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202中存储的应用程序代码。
存储器202存储的代码可执行以上图4A提供的心理压力评估方法,比如确定目标用户的第一心理压力差,所述第一心理压力差为第一心理压力和第二心理压力的差的绝对值,所述第一心理压力为所述目标用户在第一活动下的心理压力值,所述第二心理压力为所述目标用户在第二活动下的心理压力值,所述第一活动和所述第二活动为不同类型的活动;确定目标人群的第二心理压力差,所述目标人群为所述目标用户所属的人群,所述第二心理压力差为第三心理压力和第四心理压力的差的绝对值,所述第三心理压力为所述目标人群在所述第一活动下的平均心理压力值,所述第四心理压力为所述目标人群在所述第二活动下的平均心理压力值;根据所述第一心理压力差与所述第二心理压力差,确定所述目标用户的心理压力状况。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心理压力评估装置20中各功能单元的功能可参见上述图4A中所述的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S401-步骤S404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前述的各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申请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申请,某些步骤可能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是本申请所必须的。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可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上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或其它的形式。
上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上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为个人计算机、服务端或者网络设备等,具体可以是计算机设备中的处理器)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上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其中,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可包括:U盘、移动硬盘、磁碟、光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缩写:ROM)或者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Memory,缩写:RAM)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6)

1.一种心理压力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目标用户的第一心理压力差,所述第一心理压力差为第一心理压力和第二心理压力的差的绝对值,所述第一心理压力为所述目标用户在第一活动下的心理压力值,所述第二心理压力为所述目标用户在第二活动下的心理压力值,所述第一活动和所述第二活动为不同类型的活动;
确定目标人群的第二心理压力差,所述目标人群为所述目标用户所属的人群,所述第二心理压力差为第三心理压力和第四心理压力的差的绝对值,所述第三心理压力为所述目标人群在所述第一活动下的平均心理压力值,所述第四心理压力为所述目标人群在所述第二活动下的平均心理压力值;
根据所述第一心理压力差与所述第二心理压力差,确定所述目标用户的心理压力状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心理压力为根据第一时间段内的心跳间隔序列T1确定的心理压力值,所述第一时间段为所述目标用户在进行所述第一活动期间的时间段;
所述第二心理压力为根据第二时间段内的心跳间隔序列T2确定的心理压力值,所述第二时间段为所述目标用户在进行所述第二活动期间的时间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心理压力的计算公式为:
Y=Δd+α*f(X),其中,Y为所述第一心理压力,Δd为预设压力校准值,α为目标压力增益因子,所述目标压力增益因子用于表示所述目标用户相对于所述目标人群的心理压力的变化程度,f(X)为与生理参数X相关的函数,所述X由所述第一时间段中的M个心跳间隔序列T1确定,所述X表示所述目标用户在所述第一时间段内心跳间隔序列的变异性,M为正整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压力增益因子根据个压力增益因子确定,其中,表示在G个不同类型的活动中的任意两个活动的组合数量,所述压力增益因子为第三心理压力差和第四心理压力差的比值,所述第三心理压力差为第五心理压力和第六心理压力的差的绝对值,第五心理压力和第六心理压力为所述目标用户在进行所述G个活动中的任意两个活动下分别对应的心理压力值,所述第四心理压力差为第七心理压力和第八心理压力的差的绝对值,第七心理压力和第八心理压力为所述目标人群在进行所述任意两个活动下分别对应的平均心理压力值,其中,所述G个不同类型的活动中包括所述第一活动和所述第二活动,G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
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任意一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目标人群的第二心理压力差之前,还包括:
根据所述目标用户的用户信息,确定所述目标用户所属的所述目标人群,所述用户信息包括职业、年龄、性别、身高、体重、每日平均睡眠时长中的一种或多种。
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任意一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人群包含N个用户;
所述第三心理压力为根据第三时间段内所述N个用户的心理压力值确定的平均心理压力,所述第三时间段为所述N个用户在进行所述第一活动期间的时间段,N为正整数;
所述第四心理压力为根据第四时间段内所述N个用户的心理压力值确定的平均心理压力值,所述第四时间段为所述N个用户在进行所述第二活动期间的时间段。
7.一种心理压力评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确定目标用户的第一心理压力差,所述第一心理压力差为第一心理压力和第二心理压力的差的绝对值,所述第一心理压力为所述目标用户在第一活动下的心理压力值,所述第二心理压力为所述目标用户在第二活动下的心理压力值,所述第一活动和所述第二活动为不同类型的活动;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确定目标人群的第二心理压力差,所述目标人群为所述目标用户所属的人群,所述第二心理压力差为第三心理压力和第四心理压力的差的绝对值,所述第三心理压力为所述目标人群在所述第一活动下的平均心理压力值,所述第四心理压力为所述目标人群在所述第二活动下的平均心理压力值;
第三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心理压力差与所述第二心理压力差,确定所述目标用户的心理压力状况。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心理压力为根据第一时间段内的心跳间隔序列T1确定的心理压力值,所述第一时间段为所述目标用户在进行所述第一活动期间的时间段;
所述第二心理压力为根据第二时间段内的心跳间隔序列T2确定的心理压力值,所述第二时间段为所述目标用户在进行所述第二活动期间的时间段。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心理压力的计算公式为:
Y=Δd+α*f(X),其中,Y为所述第一心理压力,Δd为预设压力校准值,α为目标压力增益因子,所述目标压力增益因子用于表示所述目标用户相对于所述目标人群的心理压力的变化程度,f(X)为与生理参数X相关的函数,所述X由所述第一时间段中的M个心跳间隔序列T1确定,所述X表示所述目标用户在所述第一时间段内心跳间隔序列的变异性,M为正整数。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压力增益因子根据个压力增益因子确定,其中,表示在G个不同类型的活动中的任意两个活动的组合数量,所述压力增益因子为第三心理压力差和第四心理压力差的比值,所述第三心理压力差为第五心理压力和第六心理压力的差的绝对值,第五心理压力和第六心理压力为所述目标用户在进行所述G个活动中的任意两个活动下分别对应的心理压力值,所述第四心理压力差为第七心理压力和第八心理压力的差的绝对值,第七心理压力和第八心理压力为所述目标人群在进行所述任意两个活动下分别对应的平均心理压力值,其中,所述G个不同类型的活动中包括所述第一活动和所述第二活动,G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
11.根据权利要求7-10所述任意一种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四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目标人群的第二心理压力差之前,根据所述目标用户的用户信息,确定所述目标用户所属的所述目标人群,所述用户信息包括职业、年龄、性别、身高、体重、每日平均睡眠时长中的一种或多种。
12.根据权利要求7-10所述任意一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人群包含N个用户;
所述第三心理压力为根据第三时间段内所述N个用户的心理压力值确定的平均心理压力,所述第三时间段为所述N个用户在进行所述第一活动期间的时间段,N为正整数;
所述第四心理压力为根据第四时间段内所述N个用户的心理压力值确定的平均心理压力值,所述第四时间段为所述N个用户在进行所述第二活动期间的时间段。
13.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以及通信接口,其中,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信息发送程序代码,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所述心理压力评估程序代码来执行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4.一种芯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存储器和接口电路,所述存储器、所述接口电路和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过线路互联,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中存储有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得以实现。
15.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16.一种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指令,当所述计算机程序被计算机执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910216114.2A 2019-03-20 2019-03-20 一种心理压力评估方法及相关设备 Active CN11002532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16114.2A CN110025321B (zh) 2019-03-20 2019-03-20 一种心理压力评估方法及相关设备
EP20774467.3A EP3918996A4 (en) 2019-03-20 2020-03-13 PSYCHOLOGICAL STRESS ASSESSMENT METHOD AND ASSOCIATED DEVICE
PCT/CN2020/079153 WO2020187144A1 (zh) 2019-03-20 2020-03-13 一种心理压力评估方法及相关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16114.2A CN110025321B (zh) 2019-03-20 2019-03-20 一种心理压力评估方法及相关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25321A true CN110025321A (zh) 2019-07-19
CN110025321B CN110025321B (zh) 2021-08-31

Family

ID=672364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216114.2A Active CN110025321B (zh) 2019-03-20 2019-03-20 一种心理压力评估方法及相关设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3918996A4 (zh)
CN (1) CN110025321B (zh)
WO (1) WO2020187144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187144A1 (zh) * 2019-03-20 2020-09-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心理压力评估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3288149A (zh) * 2021-06-17 2021-08-24 深圳市爱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用户心理压力区间的方法、装置及可穿戴设备
CN113918818A (zh) * 2021-10-21 2022-01-11 海信集团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心理辅导内容推荐方法及装置
WO2023097535A1 (zh) * 2021-12-01 2023-06-08 河南省安信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基于ppg分析技术预防考试发挥失常的监测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69116B (zh) * 2021-03-29 2022-11-29 山东齐鲁心理健康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面向部队官兵的群体心理测评系统、设备及介质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40005947A1 (en) * 2012-06-28 2014-01-02 Korea Electronics Technology Institute Health care system and method using stress index acquired from heart rate variation
JP2014140398A (ja) * 2013-01-22 2014-08-07 Lion Corp 生活日用品使用時に感じる快適感や気分の評価方法
CN104173064A (zh) * 2014-09-04 2014-12-03 西双版纳生物医学研究院 基于心率变异分析的测谎方法及测谎装置
CN104490407A (zh) * 2014-12-08 2015-04-08 清华大学 一种可穿戴式心理压力评测装置及方法
US20150112208A1 (en) * 2013-10-23 2015-04-23 Quanttus, Inc. Medication management
CN105193431A (zh) * 2015-09-02 2015-12-30 杨静 一种人体精神压力状态分析装置
CN106388834A (zh) * 2016-09-21 2017-02-15 清华大学 一种测试心理压力的处理方法及服务器
CN106934199A (zh) * 2015-12-31 2017-07-07 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一种心理压力评估方法及装置
CN106923846A (zh) * 2015-12-31 2017-07-07 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一种心理压力评估与反馈系统
CN107874750A (zh) * 2017-11-28 2018-04-06 华南理工大学 脉率变异性和睡眠质量融合的心理压力监测方法及装置
CN108135548A (zh) * 2015-06-15 2018-06-08 Medibio有限公司 用于监测压力状态的方法和系统
CN108601566A (zh) * 2016-11-17 2018-09-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精神压力评测方法和装置
US10213145B1 (en) * 2015-10-01 2019-02-26 Cerner Innovation, Inc. Context-aware post 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monitoring and intervention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639235B2 (en) * 2011-05-20 2020-05-05 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Systems, apparatuses, devices, and processes for synergistic neuro-physiological rehabilitation and/or functional development
WO2015142046A1 (ko) * 2014-03-19 2015-09-24 주식회사 메디코아 자율신경 균형 및 조절능력의 평가 장치 및 그 제어 방법
CN110025321B (zh) * 2019-03-20 2021-08-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心理压力评估方法及相关设备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40005947A1 (en) * 2012-06-28 2014-01-02 Korea Electronics Technology Institute Health care system and method using stress index acquired from heart rate variation
JP2014140398A (ja) * 2013-01-22 2014-08-07 Lion Corp 生活日用品使用時に感じる快適感や気分の評価方法
US20150112208A1 (en) * 2013-10-23 2015-04-23 Quanttus, Inc. Medication management
CN104173064A (zh) * 2014-09-04 2014-12-03 西双版纳生物医学研究院 基于心率变异分析的测谎方法及测谎装置
CN104490407A (zh) * 2014-12-08 2015-04-08 清华大学 一种可穿戴式心理压力评测装置及方法
CN108135548A (zh) * 2015-06-15 2018-06-08 Medibio有限公司 用于监测压力状态的方法和系统
CN105193431A (zh) * 2015-09-02 2015-12-30 杨静 一种人体精神压力状态分析装置
US10213145B1 (en) * 2015-10-01 2019-02-26 Cerner Innovation, Inc. Context-aware post 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monitoring and intervention
CN106934199A (zh) * 2015-12-31 2017-07-07 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一种心理压力评估方法及装置
CN106923846A (zh) * 2015-12-31 2017-07-07 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一种心理压力评估与反馈系统
CN106388834A (zh) * 2016-09-21 2017-02-15 清华大学 一种测试心理压力的处理方法及服务器
CN108601566A (zh) * 2016-11-17 2018-09-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精神压力评测方法和装置
CN107874750A (zh) * 2017-11-28 2018-04-06 华南理工大学 脉率变异性和睡眠质量融合的心理压力监测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187144A1 (zh) * 2019-03-20 2020-09-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心理压力评估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3288149A (zh) * 2021-06-17 2021-08-24 深圳市爱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用户心理压力区间的方法、装置及可穿戴设备
CN113918818A (zh) * 2021-10-21 2022-01-11 海信集团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心理辅导内容推荐方法及装置
WO2023097535A1 (zh) * 2021-12-01 2023-06-08 河南省安信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基于ppg分析技术预防考试发挥失常的监测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918996A4 (en) 2022-04-20
CN110025321B (zh) 2021-08-31
EP3918996A1 (en) 2021-12-08
WO2020187144A1 (zh) 2020-09-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25321A (zh) 一种心理压力评估方法及相关设备
US11547297B1 (en) Correlation of bio-impedance measurements and a physiological parameter for a wearable device
JP6679006B2 (ja) 生体情報分析装置、システム、及び、プログラム
JP7303128B2 (ja) 着用者の衣類のセンサプラットフォームを使用する装置の作動方法、及びデータ処理システム
CN102281816B (zh) 用于确定危重护理参数的方法和设备
CN106037702A (zh) 生物体信息处理系统、生物体信息处理装置及终端装置
US20160321403A1 (en) Data collec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3957783A (zh) 精神平衡或失衡估计系统和方法
CN107427267B (zh) 用于导出主体的精神状态的方法和装置
CN109529304A (zh) 一种智能训练方法和系统
EP3238611B1 (en) A method and device for estimating a condition of a person
CN107016225A (zh) 个人穿戴装置持续检测生理信息轨迹及建立防治疾病方法
JP2022523631A (ja) 心拍数測定システム
WO2017160186A1 (ru) Способ непрерывного контроля уровня напряженного состояния человкеа
AU2018267284A1 (en) A system and method for monitoring human performance
Gomes et al. Are standard heart rate variability measures associated with the self-perception of stress of firefighters in action?
JP7033362B1 (ja)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サーバ、情報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Pramanta et al. A study on the stress identification using observed heart beat data
JP6919959B1 (ja)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サーバ、情報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Mau et al. Method and system for assessing of sportsman’s physiological reserves during physical exercises
US20230139627A1 (en) Method for determining psychological stress
CN106537399A (zh) 物理特性转换器
CN108597575A (zh) 瑜伽运动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11779282B2 (en) Method for determining degree of response to physical activity
KR102342775B1 (ko) 심전도 신호 처리 방법 및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