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24343B - 在多载波系统中发送和接收参考信号的方法及其设备 - Google Patents

在多载波系统中发送和接收参考信号的方法及其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24343B
CN110024343B CN201680091219.4A CN201680091219A CN110024343B CN 110024343 B CN110024343 B CN 110024343B CN 201680091219 A CN201680091219 A CN 201680091219A CN 110024343 B CN110024343 B CN 11002434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carrier spacing
frequency subcarrier
reference signal
wireless device
network n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9121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024343A (zh
Inventor
罗伯特·巴尔德麦尔
盖博·福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Original Assignee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filed Critical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Publication of CN1100243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243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02434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2434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14Peak power aspects
    • H04L27/262Reduction thereof by selection of pilot symbo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02Signal structure
    • H04L27/261Details of reference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26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transmitter only
    • H04L27/2646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transmitter only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er for adjusting OFDM transmission parameters, e.g. transmission timing or guard interval leng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14Three-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23Time-frequency-spa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04L5/005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of common pilots, i.e. pilots destined for multiple users or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4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 H04W72/541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using the level of interferen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04B7/0452Multi-user MIMO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202Channel estimation
    • H04L25/0224Channel estimation using sounding signals
    • H04L25/0228Channel estimation using sounding signals with direct estimation from sounding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02Signal structure
    • H04L27/2605Symbol extensions, e.g. Zero Tail, Unique Word [UW]
    • H04L27/2607Cyclic extensions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移动通信中的参考信令,涉及通过调整用于传输参考信号的参考单元的子载波频率间隔来在多载波系统中发送和接收上行链路参考信号。本公开还涉及用于执行所提出的各种方法的对应设备和计算机程序、以及包含所述计算机程序的载体。本公开提出了一种方法,用于无线设备传输参考信号。该方法包括,接收用于指示频率子载波间隔的信息,基于所接收的信息确定参考信号序列,以及,将参考信号传输至网络节点。本公开还提出了一种方法,用于网络节点通过以下操作接收参考信号:获取用于指示频率子载波间隔的信息,将所获取的信息传输至无线设备,以及从无线设备接收参考信号。

Description

在多载波系统中发送和接收参考信号的方法及其设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移动通信中的参考信号。更具体地,所提出的技术涉及在多载波系统中发送和接收上行链路参考信号。本公开还涉及对应的设备和用于执行所提出的方法的计算机程序,也涉及包含所述计算机程序的载体。
背景技术
第五代移动通信和无线技术在3GPP内部仍然还未完全定义,只是处于早期的提案阶段。5G无线接入将通过长期演进——LTE的演进而实现,LTE针对现有频谱与新无线电接入技术的结合,这些新无线电接入技术主要以新的频谱为目标。由于可用频谱缺乏,位于更高频率范围(相对于目前已经用于无线通信的频率而言)的频谱,诸如10GHz及更高,被计划用于未来的移动通信系统。因此,向5G演进包括针对新无线电(NR)接入技术(RAT)的工作,这种技术也被称为5G或下一代(NX)。NR的空中接口针对范围从小于1GHz(低于1GHz)直至100GHz的频谱,这些频谱的最初部署预期处于不被LTE使用的频段。一些LTE术语在本公开中使用时具有前向兼容的意义,从而涵盖等同的5G实体或功能,尽管这些实体或功能在5G中可能被规定为了不同的术语。至今为止,5G新无线电(NR)接入技术协议的总体说明包含在3GPP TR 38.802 V0.3.0(2016-10)之中,其中已经将提案作为R1-1610848公开。最终规范及其他相关内容将来可能会以诸如3GPP TS 38.2**系列的形式公开。
无线通信网络中所使用的RAT的物理资源可以在时间和频率上按照可以被视为时频网格的方式进行调度。例如,RAT LTE的基本下行链路物理资源可以被视为如图1所示的时频网格。LTE在下行链路使用正交频分复用(OFDM),而在上行链路使用被称为单载波频分多址接入(SC-FDMA)的预编码形式的OFDM。LTE使用OFDM在许多窄带载波(每个窄带载波通常是180KHz)上传输数据,而不是将一个信号扩展至整个5MHz的载波带宽,也就是说,OFDM使用了大量窄带子载波来进行多载波传输以承载数据。因而,OFDM是一种所谓的多载波系统。多载波系统是将预定频率的多个正弦波作为多个子载波使用的系统。在多载波系统中,数据被划分到一个发射机的不同子载波上。相邻的两个子载波的频率之间的差被称为频域子载波间隔或简称子载波间隔。OFDM符号被分组为所谓的物理资源块(PRB)或简称为资源块(RB)。LTE中的基本传输单位是RB,其最常用的配置中包含12个子载波和7个OFDM符号(1个时隙)。LTE中的资源块在频域上的总带宽为180KHz而在时域上为0.5ms(1个时隙)。时频网格中的每个元素被称作资源单元(RE),包含一个符号和一个子载波。每个1ms的传输时间间隔(TTI)包含两个时隙(Tslot),通常由14个OFDM符号来表示。LTE下行链路传输被组织成10ms的无线电帧,每个无线电帧包含长度Tsubframe=1ms的等长的十个子帧,如图2所示。LTE中的资源分配通常按照资源块来进行描述,其中每个资源块对应于时域的一个时隙(0.5ms)和频域的12个连续的子载波。资源块在频域上从系统带宽的一端以0开始进行编号。
新的RAT NR将使用与LTE相似的物理资源结构,在频率上使用多个子载波以及在时域上使用多个符号,以定义物理资源块的资源单元。NR中的物理资源参数可以改变。例如,载波可以跨越可变的频率范围,载波之间的频率间隔或密度可以改变,所使用的循环前缀(CP)也可以改变。子载波之间的频率间隔可以被视为子载波中心与相邻子载波之间的频率带宽,或者被视为每个子载波在频段上所占据的带宽。
参数集(numerology)定义了基本的物理层参数,诸如子帧结构,而且还可以包括传输带宽、子帧持续时间、帧持续时间、时隙持续时间、符号持续时间、子载波间隔、采样频率、子载波数目、每个子帧的RB、每个子帧的符号数、CP长度等。在LTE中的术语参数集包括,例如,下列元素:帧持续时间、子帧或TTI持续时间、时隙持续时间、子载波间隔、循环前缀长度、每个RB的子载波数、带宽内的RB数(不同的参数集可能会导致相同带宽内具有不同的RB数)。
不同RAT中的参数集元素的准确值通常由性能目标驱动。例如,性能需求限制了可用子载波间隔的大小,例如,可接受的最大相噪限定了最小子载波带宽,而频谱的慢衰落(影响滤波复杂度和保护频带的大小)则有助于在给定载波频率下更小的子载波带宽,而且所需的循环前缀则限定了给定载波频率下的最大子载波带宽以保持低开销。然而,至今为止,现有的各种RAT中所使用的参数集相当固定,且通常能够由UE简单地获得,例如,通过与RAT、频带、业务类型(例如,多媒体广播多播业务(MBMS))等之间的一对一映射的方式来获得。
在基于OFDM的LTE下行链路中,用于正常CP的子载波间隔是15kHz,而用于扩展CP的子载波间隔则是15kHz和7.5kHz(即,缩小的载波间隔),后者仅仅允许用于MBMS专用子载波。
已经同意将针对多种参数集的支持应用于NR,可以针对相同或不同的UE在时域和/或频域上对各种参数集进行复用。在基于OFDM的NR中,将针对一般操作提供多种参数集的支持。考虑使用一种缩放方法(基于缩放系数2^n,n∈N_0)来获得NR的备选子载波间隔。目前所讨论的子载波带宽值包括3.75kHz、15kHz、30kHz、60kHz等。以ms为单位的特定参数集的时隙持续时间随后能够基于子载波间隔来确定:(2^m*15)kHz的子载波间隔,m是整数,这准确地给出了1/2m0.5ms的时隙,在15kHz参数集时的时隙是0.5ms。目前正在针对NR讨论最大至少为480kHz的子载波间隔(所讨论的最大值对应于基于微波的各种技术)。支持在相同NR载波带宽上复用不同的参数集也已经获得了认同,并且可以考虑对FDM和/或TDM进行复用。使用不同参数集的多个频/时部分来共享同步信号也已经获得了认同,其中的同步信号是指信号自身和用于传输同步信号的时频资源。而另一项约定是可以不依赖于频段来选择所使用的参数集,但是假定了在非常高的载波频率下将不会使用非常低的子载波间隔。
NR中由网络节点(也被称作gNB)传输的单载波传输带宽可以大于UE的带宽能力、或者大于所连接的设备(UE等)的接收机配置带宽。每个gNB还可以使用不同的时分复用(TDM)或频分复用(FDM)参数集来进行传输。
参考信号,也被称为“导频”或“导频信号”,能够在无线通信中使用,以估计无线电信道的特性。用来辅助进行信道估计的参考(导频)信号是广泛使用的技术,使得无线接入点和UE能够获取发射机和/或接收机信道状态信息(CSIT/CSIR)。当利用空间复用在相同或重叠的时频资源上对多个UE进行复用时,正交参考或导频序列被用于获取每个UE的CSIT/CSIR。通过正交序列来表示基本上不重叠、不相关、或者在数学意义上独立、以及在作为信号进行传输时不彼此干扰的序列。
为了保证UE之间的高度正交性,必须使用足够长的参考序列或导频序列。在具有空间复用的多个无线设备或UE的系统中,例如在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MU-MIMO)系统中,正交参考序列允许多个用户(UE)在相同或重叠的时/频资源上进行空间复用,只要这些UE的参考序列在码域上能够分离即可。正交参考序列的数目以及MU-MIMO用户(UE)的最大数目受限于参考序列的长度。
例如,在LTE系统的上行链路中,UE使用正交解调参考信号(DMRS)来使基站(BS)获取CSIR。DMRS通过循环移位的Zadoff-Chu序列来构建,这些序列被映射至物理资源块(PRB)中的特定单载波频分复用(SC-FDM)符号的预定资源单元(子载波)上,在所述物理资源块(PRB)上调度了UE。
一种必要的权衡涉及用于参考序列构建和传输的资源单元(复符号)的数目、以及在其上调度了UE的PRB中的固定数目的全部可用资源单元中可用于数据符号的资源单元的数目。当BS配备有大量天线时,它们能够支持许多用户的空间复用,只要这些用户能够被分配接近正交的参考(导频)序列即可。在多载波系统中,诸如在用于多小区MU MIMO的OFDM系统中,大量用户可以同时被相邻小区服务。当不同参考(导频)序列的长度以及数目受限时,参考(导频)序列必定需要由相邻基站重用。这些系统因而被称作“导频复用-1”系统,因为相同的参考(导频)序列集合在相邻小区中被使用。在导频重用-1系统中,当多个UE使用相同的参考(导频)序列时,这些UE在BS上会引起彼此之间的干扰。这种干扰通常被称作导频污染(PC)。导频污染降低了信道估计的质量(对于CSIT/CSIR二者都成立),这又导致了上行链路/下行链路(UL/DL)吞吐量的降低。
因此需要提供更长的参考序列,从而能够服务于使用正交序列来同时进行空间复用的更多用户。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以单独方式或以组合方式来设法减少、减轻、或者消除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缺陷和缺点的方法和设备。
该目标通过多载波系统中的无线设备所使用的将参考信号传输给网络节点的方法来获取,该多载波系统支持无线设备的空间复用。该方法包括:接收用于指示至少一种频率子载波间隔的信息,该频率子载波间隔至少基于多载波系统中被调度进行空间复用的无线设备的数目;至少基于所接收的信息来确定参考信号序列,以及,使用所接收的信息在参考信号承载符号的资源单元上将参考信号发送至网络节点。所提出的解决方案允许通过改变子载波间隔来灵活调整给定频率范围内的子载波的数目,其中,参考信号承载符号中的子载波数目可以根据进行空间复用的设备的数目进行调整。一个符号中的子载波(RE)数目对应于该符号中可以容纳的参考序列的复符号的数目,更多数目的子载波因而能够提供(render)更长的参考序列。参考信号承载符号是时域符号,诸如OFDM符号,其容纳参考序列并且由此在传输时携带参考信号。
根据某些方面,确定参考信号序列包括:确定参考信号序列,使得该序列相对于多载波系统中的其他参考序列是正交的。进行空间复用的设备的数目确定了所需要的正交参考序列的数目,并且由此确定了使序列正交所需要的参考序列的长度,该数目对应于子载波的数目,子载波的数目又依赖于子载波间隔。
根据某些方面,该方法还包括,使用所接收的信息将参考信号序列映射至参考信号承载符号的资源单元。参考序列被映射至具有由所接收的信息所指定的频率间隔的参考信号承载符号上。
根据某些方面,接收用于指示频率子载波间隔的信息包括:从网络节点接收该信息,其中,所接收的信息是至少一种参数集,以及,将参考信号序列映射至参考信号承载符号的资源单元包括:将序列映射至使用所述参数集的频率子载波间隔的参考信号承载符号的资源单元。
根据某些方面,所接收的信息或参数集指示缩小的(reduced)频率子载波间隔,该频率子载波间隔相对于基准频率子载波间隔或预先配置的频率子载波间隔而言被缩小,或者相对于基准参数集的频率子载波间隔被缩小。在一个方面,所有符号的频率子载波间隔都被缩小。所接收的子载波间隔因而适用于所有符号,包括数据符号和参考承载符号。在另一方面,使用多种参数集并且仅仅在参考信号承载符号中缩小频率子载波间隔。
根据某些方面,本公开提出了支持无线设备空间复用的多载波系统中的网络节点中所使用的方法,用于接收来自无线设备的参考信号。该方法包括,获取用于指示至少一种频率子载波间隔的信息,该频率子载波间隔至少基于多载波系统中被调度进行空间复用的无线设备的数目,将所获取的信息发送至无线设备,以及,接收来自无线设备的参考信号,该参考信号是从使用所指示的频率子载波间隔的参考信号承载符号的资源单元上接收到的。网络节点将频率子载波间隔发送至无线设备,无线设备随后使用该频率子载波间隔来将参考信号序列发送至网络节点,网络节点接收应用了所发送的频率子载波间隔的时域信号中的参考信号。
根据某些方面,该方法还包括,从无线设备接收用于指示测量报告、无线设备能够使用的参数集、以及无线设备的速度中一项或多项的信息,其中,获取信息至少要基于所接收的信息。无线设备因而能够向网络节点发出可作出关于频率子载波间隔的决策所依据的信息。
根据某些方面,所获取的信息是至少一种参数集,而获取用于指示至少一种频率子载波间隔的信息包括:确定该网络节点的至少一种参数集或接收来自另一节点的至少一种参数集。网络节点由此可以利用来自其他节点或无线设备的信息自主地确定频率子载波间隔或参数集,或者可以由另一节点(如另一基站或云节点)作出决策,并且随后将所述决策发给网络节点(或由其获取),网络节点随后将所确定的频率子载波间隔或参数集发送给无线设备。
根据某些方面,该方法还包括,使用所接收的参考信号来进行信道估计。网络节点可以使用该参考信号来进行上行链路信道质量的估计。
根据某些方面,本公开提出了支持无线设备空间复用的多载波系统中的无线设备,该无线设备被配置为向网络节点发送参考信号。该无线设备包括通信接口和处理电路,被配置为,使无线设备接收用于指示频率子载波间隔的信息,该频率子载波间隔至少基于多载波系统中被调度进行空间复用的无线设备的数目,至少基于所接收的信息来确定参考信号序列,以及使用所接收的信息在参考信号承载符号的资源单元上将参考信号发送至网络节点(20)。
根据某些方面,本公开提出了支持无线设备空间复用的多载波系统中的网络节点,该网络节点被配置为,接收来自无线设备的参考信号,该网络节点包括通信接口、处理电路,被配置为:使网络节点获取用于指示至少一种频率子载波间隔的信息,该频率子载波间隔至少基于多载波系统中被调度进行空间复用的无线设备的数目;以及被配置为向无线设备发送所获取的信息并接收来自无线设备的参考信号,参考信号是从使用所指示的频率子载波间隔的参考信号承载符号的资源单元中接收到的。
根据某些方面,本公开提出了包含计算机程序代码的计算机程序,当在无线设备中执行该代码时,使无线设备执行下文和上文所描述的方法。
根据某些方面,本公开提出了包含计算机程序代码的计算机程序,当在网络节点中执行该代码时,使无线设备执行下文和上文所描述的方法。
根据某些方面,本公开提出了包含计算机程序的载体,其中,该载体是电信号、光信号、无线电信号、或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之一。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可以视为时/频网格的LTE下行链路物理资源。
图2示出了LTE时域结构的示意图。
图3示出了基准参数集的基准子载波间隔的示例。
图4示出了承载参考序列符号的OFDM/SC-FDM符号使用更密的子载波间隔(以及更长的符号时间)的示例。
图5示出了被服务的UE及其服务BS之间的消息交换示例的信令图。
图6示出了用于传输参考信号的示例性过程的流程图。
图7示出了用于接收参考信号的示例性过程的流程图。
图8示出了说明被配置为发送参考信号的无线设备的框图。
图9示出了说明被配置为接收参考信号的网络节点的框图。
图10示出了被配置为发送参考信号的无线设备的可选框图。
图11示出了说明被配置为接收参考信号的网络节点的可选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本公开的各个方面。本文所公开的装置和方法能够以许多不同的形式实现且不应被视为被限制在本文所阐述的这些方面。全文中附图中相似的数字表示相似的元素。
本文所使用的术语仅仅用于描述本公开的特定方面,不是旨在对本公开进行限制。如本文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个”、“一种”和“这一个”旨在同时包括其复数形式,但是在上下文中明确说明的除外。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使用了非限制性的词语“UE”。本文中的UE可以是任何类型的无线设备,其能够通过无线电信号与网络节点或另一UE进行通信。UE还可以是无线电通信设备、目标设备、设备对设备(D2D)UE、机器类型UE或能够进行机器对机器通信(M2M)的UE、配备有UE的传感器、iPad、平板电脑、移动终端、智能手机、膝上型嵌入式设备(LEE)、手提式电脑安装设备(LME)、USB安全设备、用户驻地设备(CPE)等。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使用了通用术语“网络节点”。网络节点可以是任何种类,可以包括无线电网络节点,诸如基站、无线电基站、基础收发器站点、基站控制器、网络控制器、gNB、NR BS、演进Node B(eNB)、Node B、多小区/多播协调实体(MCE)、中继节点、接入节点、无线电接入点、远程无线电单元(RRU)、远程无线电头端(RRH)、多标准BS(也被称为MSRBS)、TP(传输点)、TRP(发送接收点)、核心网络节点(例如,MME、SON节点、协调节点、定位节点、MDT节点、等等)、或甚至外部节点(例如,第三方节点、当前网络之外的节点)等。网络节点还可以包括测试设备。
本文中的参考信号指代事先知晓的信号,该信号对于发射机和接收机都是已知的。参考信号通常由特定符号或符号序列(一个或多个符号序列)来表征。接收机监视无线电信道以搜寻这些事先知晓的信号(符号序列),并在发现匹配时检测到参考信号。由参考信号所承载的符号序列可以被称作参考信号序列、参考信号的序列或参考序列。每个RE中可以容纳这样的一个复信号,例如,一个12个RE(12个子载波)的(OFDM)符号可以容纳12个复符号长的参考序列。参考信号被传输至网络节点,参考信号承载了参考序列,参考序列被映射至诸如OFDM符号的时域符号中的RE上,OFDM符号有时也被称为参考信号承载符号。
在使用正交频分复用(OFDM)的系统中,所传输的信号的高峰均比(PAPR)可能是个问题,因为峰均比太大会导致性能下降,例如,当信号通过非线性功率放大器时。功率放大器的非线性能够导致信号失真和带外辐射以及邻道泄露。
用于减轻PAPR过高效应的可行方法是限幅,其中包括有意在放大之前对OFDM信号进行限幅。限幅能够减小PAPR,但也会导致带内和带外干扰且会降低子载波之间的正交性。作为替代或补充技术,可以使用编码技术来选择减小物理信号的PAPR的码字。
用于描述时域中波形的峰度(peaky)的另一种度量是立方度量(CM)。CM涉及保持在功率放大器的线性区所必须应用的功率回退,所述功率放大器主要由三阶非线性主导。UE的功率放大器通常通过三阶非线性来进行近似,因此在UE传输时经常结合CM一起使用。
所提出的技术基于在所确定的频率带宽上使用密集的子载波间隔的构思,这增加了所确定的频率带宽上的子载波的数目而无需增加带宽自身,从而将参考信号从无线设备传输至网络节点。用于容纳参考信号的参考序列的符号使用缩小的子载波间隔提供了在所述符号中创建更长的参考序列的可能性,因此提供了数目更多的正交参考序列而没有增大PAPR。
例如,考虑同时进行空间复用的多个无线设备的多载波系统,诸如MU-MIMO系统,人们希望在其中提供长的正交导频序列从而允许在码域上分离进行空间复用的用户。出于说明的目的,使用了OFDM或SC-FDM系统的上行链路,通过在所调度的物理资源块(PRB)的资源单元(子载波)上映射的导频信号的辅助来在该上行链路中获取CSIT/CSIR。在下文中将OFDM作为多载波系统的示例来使用,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该技术适用于任何其他的多载波系统(例如,通用滤波多载波(UFMC或UF-OFDM)系统、滤波器组多载波(FBMC)系统、滤波/加窗OFDM系统)或预编码多载波系统(例如,单载波频分复用(SC-FDM)系统、离散傅里叶变换扩展OFDM(DFTS-OFDM)系统、尾部补零离散傅里叶变换扩展OFDM(ZT-DFTS-OFDM)系统、或正交时频扩展(OTFS)系统)。因此,所使用的符号不一定是OFDM信号,只是将OFDM符号作为了示例使用,而且这些符号在本公开中因而可以被称作“时域符号”或简称“符号”。
用于提供更长的导频序列的现有技术是使用多于一个OFDM符号。例如,在单个OFDM符号的情况下,其中使用了例如12子载波来承载导频序列,理论上在码域中最大12个正交码可以完全正交。如果使用了具有良好的PAPR/CM特性的序列,诸如Zadoff-Chu序列,那么对应的OFDM时域信号就具有低的PAPR/CM。为了增大序列复用的空间,可以将更长的序列——例如,24个单元的序列映射到两个OFDM符号上。在这个例子中,24个序列单元中的12个被映射到第一个OFDM符号上,而剩余的12个序列单元则被映射到第二个OFDM符号上。也就是说,每个OFDM符号都映射了序列的一半,这导致当变换到时域上时具有高的PAPR/CM。这会导致误比特率和频谱效率性能的下降,显著减小了通过所支持的MU-MIMO用户数目的增加而可能获得的增益。在MU-MIMO系统中确保足够多的正交导频序列——相对于所同时服务的用户数目而言,并且保持低PAPR的导频信号通常都是个问题。
一种可选方式可以是在一个OFDM符号中分配两倍的子载波用于导频传输。然而,上述方式倍增了所分配的带宽并且在初始分配的带宽接近整个系统带宽时甚至可能是不可行的,这在具有许多天线的MU-MIMO中是常见情况。
在示例实施方式中,当需要创建更长的导频序列并且由此支持数目更多的正交序列时,子载波间隔相对于基准方案在频域上被缩小了。子载波频率被减小,从而增加了给定频率块(chunk)内的子载波数目而无需增大所述频率块。只要子载波间隔相对于UE工作的(移动)环境中的多普勒频移保持足够大,则减小子载波间隔(增大频域中的子载波密度)就是可行的技术手段。
所提出的技术因此增加了由单个OFDM符号所支持的导频的序列长度,考虑传播环境的限制。因为现在将完整的导频序列(例如,Zadoff-Chu)映射到一个OFDM符号上,所以保持了序列的特性且对应的时域波形具有低PAPR/CM。
例如,如果基准方案使用15kHz的子载波间隔以及每个OFDM(PRB)符号12个子载波,则7.5kHz的更密集的子载波间隔能够在相同带宽的PRB上实现24个子载波。通过所提出的解决方案,扩展了导频序列的长度而没有增大PAPR/CM。而且,在相同的CP开销的约束下,循环前缀(CP)的持续时间会增加。因为在具有许多天线的系统中的导频污染成为主要损害,所以更长的CP是有益的。如果在CP之外接收到(由于过长的传播延迟),即使是正交的参考(导频)序列也会干扰。使用更长的CP,就增大了在该CP内依然接收到参考(导频)序列的距离,即,即使参考(导频)序列从很远的地方传输过来也仍然保持正交。因此,如果CP更长,则参考信号序列可以从距离更远的位置传输过来并且仍然在CP内被接收到,并且将因此避免彼此之间的干扰。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只是缩小了用于承载参考信号的OFDM符号的子载波间隔。例如,如果“常规的”子帧包含14个等间隔的OFDM符号,那么具有优化的参考信号结构的子帧可以包含12个等间隔的OFDM符号以及一半子载波间隔宽度作为两倍时长的2个OFDM符号(其承载参考信号序列)。在该实施方式中的子帧持续时间由此得到保持。在更密集的子载波间隔结构中,在一个OFDM符号中因此存在两倍的子载波,这就为构建在一个符号内承载更长的导频序列提供了可能性,避免了在2个OFDM符号之间分割一个长导频序列。因此,在子帧内(在第2个时隙中)的第二个OFDM符号可以被用于重复相同的导频序列,这提高了信道估计的质量。
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子帧中的所有OFDM符号都使用缩小的子载波间隔。在这种情况下的子帧持续时间相应地改变。
上述实施方式通过正确和动态地选择用于承载导频序列创建所使用的资源单元的符号的参数集,使无线系统适应于所必须支持的MU-MIMO用户数目方面的主流需求,并且能够考虑源于多普勒频移、相位噪声或无线信道的延迟扩展的特定环境限制。该技术手段允许在无需增大参考信号的PAPR的情况下通过创建足够长的参考序列来支持数量极大的MU-MIMO用户。
上述实施方式的各方面包括用于传输参考信号的无线设备,其中,至少参考信号承载符号要使用密集的子载波间隔。子载波间隔可以是从网络节点发送至无线设备的参数集配置部分。密集的子载波间隔相对于基准方案、基准参数集方案、缺省参数集或先前使用的参数集的方案而言是缩小的子载波间隔。
用于说明上述基本构思的说明性的具体示例由图3和图4示出。用于参考符号的子载波间隔的调整的基本基准方案可以参见图3。图3示出了基准参数集的基准子载波间隔的示例,其与LTE系统的上行链路中所使用的示例类似,通过使用每子帧中的2个符号(1/时隙)来创建解调参考信号(DMRS)。该图使用每时隙7个OFDM(SC-FDM)符号作为示例,类似于LTE的时隙结构。然而,NR中所使用的基准参数集可能具有其他基准参数,诸如LTE中所通常使用的180kHz之外的另一种PRB带宽和15kHz之外的另一种子载波间隔。图3是类似于LTE上行链路中所使用的典型设计,例如,通过BS所能够使用的解调参考信号(DMRS)来获取CSIR以解调PHY上行链路共享信道信号。
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参见图4,其示出了针对承载参考符号的OFDM/SC-FDM符号使用密集子载波间隔(以及更长的符号时间)的示例。在该示例中,子载波间隔是图3中用于导频子载波的子载波间隔的一半,即7.5kHz。该方案使得单个符号和PRB的带宽上的资源单元的数目翻倍(用24个资源单元代替了12个资源单元)。需要注意的是,用于承载数据的符号上的子载波间隔和资源单元的数目(12x15kHz)相对于图3是不变的。
在基准设计方案中(图3),在时域上示出了一个子帧中包含2x7=14个OFDM符号的情况。在这种结构中,每个符号的每个PRB都具有12个子载波,子载波间隔为15kHz,构成了12x15=180kHz的资源块。在这种设置中,承载12个资源单元的符号可以容纳最大为12个复符号长的正交导频序列。作为对照,图4的示例中所使用的参数集在频域上使用了半个子载波间隔(7.5kHz)从而允许OFDM符号中的24个子载波(资源单元)用于导频序列构建(图4)。根据为用户的参考序列所分配的资源块的数目,参考序列子载波的总数会是N*24而常规子载波的数目则会是N*12,N是所分配的资源块的数目。
如图4所示,符号的持续时长翻倍且图4所示的示例中的每个时隙中的符号数目是5+1=6。
需要注意的是,图4所示的子帧结构针对导频和数据符号使用了混合的参数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清楚的是,自适应子载波间隔也能够被应用于数据符号。这将允许导频和数据符号使用同质的参数集。
图5示出了被服务的UE及其服务BS之间进行消息交换的示例。需要注意的是,可选地,BS可以交换关于所服务的用户数目以及所服务的用户的测量报告的部分和/或在服务小区中优选使用的参数集的信息。“要使用的参数集”可以指代参考信号参数集(如果参考信号和数据使用不同的参数集)或者可以指代参考信号和数据所使用的共用参数集。
在图5中示出了执行被服务的UE所要使用的参数集的配置的步骤。BS可以使用周期性的广播消息或专用(例如,无线电资源控制,RRC)消息来将该BS的小区或覆盖区域中的UE所要使用的参数集通知给被服务的UE。UE也可以将其能够使用的参数集指示给BS。
另外,UE向BS发送定期的测量报告,这使得BS能够估计传播信道的主要特性以及UE速度,并得到诸如多普勒效应或延迟扩展的相关参数和特性的估计。BS能够使用已有的技术来确定被同时调度的MU-MIMO用户的期望数量并最终得到参考序列的最小长度。
基于此信息,BS从可能的参数集中得到优选的参数集并将该决策结果(decision)传达给UE。UE随后使用此信息和其他可能会用到的信息,诸如物理小区标识或UE标识,来得到在小区内正交的唯一参考序列(例如,Zadoff-Chu基序列索引和偏移量)。一旦UE确定了所要使用的参考序列,UE就能够将该序列映射至小区当前所使用的具体参数集的导频子载波上。参考信号(参考信号序列)随后被传输至网络节点,网络节点能够将所接收的参考信号用于例如进行信道估计,如估计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
这一过程能够被周期性地重复或基于事件驱动,例如,由UE新发来的测量报告所触发。
该方法也可以被用于多小区场景中。当足够长的序列可用时,相邻小区能够使用正交序列来避免或减少导频污染效应。为了在相邻小区之中实现参考序列的不重叠设置,相邻BS可以使用网络节点之间的信令(例如,X2信令)来互相通知优选参数集或当前使用的参数集和/或其所使用的参考序列集合。
示例操作
现在将参考图6和图7来更详细地描述所提出的各种方法。需要了解的是,图6和图7包括用实线框示出的一些操作和模块、以及用虚线框示出的一些操作和模块。用实线框示出的操作和模块是范围最大的示例实施方式所包含的操作。用虚线框示出的操作和模块是在范围更大的示例实施方式的操作和模块之外可以采用的其他实施方式中可包含的示例实施方式、或者是其他实施方式的一部分的示例实施方式、或者是其他实施方式自身的示例实施方式。需要了解的是,这些操作不需要按顺序执行。还需要了解的是,不需要执行所有操作。
图6示出了在无线设备中执行的方法,该设备是支持无线设备空间复用的多用户多载波系统的组成部分,用于向网络节点传输参考信号。多载波系统可以是任何类型的多载波系统,诸如OFDM系统或类似系统,多载波系统被配置用于MU-MIMO传输,支持在空间上同时复用多个无线设备。参考信号可以是由无线设备传输的任何类型的参考信号,诸如DM-RS等。该方法包括:S10,接收用于指示用于上行链路传输的物理资源块(PRB)的至少一种频率子载波间隔的信息,频率子载波间隔至少基于多载波系统中被同时调度进行空间复用的无线设备的数目。无线设备进行上行链路传输所要使用的时域符号的频率子载波间隔被接收,该频率子载波间隔与进行空间复用的用户的数量有关,进行空间复用的用户的数量是系统负载的一种度量。该方法还包括:S11,至少基于所接收到的信息确定参考信号序列。无线设备确定参考信号序列,即,基于所接收的信息来确定由参考信号所承载的复数序列。所接收的信息指示了频率子载波间隔且可选地还指示了由无线设备所使用的参数集,并且还可以包含有关基准参数集或缺省参数集以及基于空间复用用户数量的参考序列的优选长度的信息。一方面,确定参考信号序列可以包括:确定参考信号序列,使得该序列相对于多载波系统中被同时调度进行空间复用的设备的其他参考序列是正交的。系统中的所有空间复用用户(无线设备)都应该优选使用正交或接近正交的序列以不相互干扰,这需要特定的序列长度,所需要的序列长度依赖于用户数目。
该方法还包括:S13,使用所接收的信息中的频率子载波间隔在参考信号承载符号的资源单元中向网络节点传输参考信号。无线设备在应用了所接收的频率子载波间隔的参考信号承载符号中的PRB的RE上将参考信号传输至网络节点。该方法还可以包括:S12,使用所接收的信息将参考信号序列映射至参考信号承载符号的资源单元上。组成参考序列的复数序列被映射至参考承载时域符号的RE上,其中的RE数目对应于使用所接收的频率子载波间隔所得到的子载波数目。
根据某些方面,接收用于指示频率子载波间隔的信息包括:从网络节点接收该信息。一方面,所接收的信息是至少一种参数集,以及,将参考信号序列映射至参考信号承载符号的资源单元包括:将序列映射至参考信号承载符号的资源单元,所述参考信号承载符号使用所述参数集的频率子载波间隔。参数集定义了将由无线设备使用的多个参数,诸如频率子载波间隔等,而所接收的频率子载波间隔可以是所接收的参数集的一部分。一方面,所接收的信息或参数集指示了缩小的频率子载波间隔,该频率子载波间隔相对于基准频率子载波间隔或预先配置的频率子载波间隔被缩小了,或者相对于基准参数集的频率子载波间隔被缩小了。这种缩小因而是针对基准或缺省频率子载波间隔或参数集、以前使用的或预先配置的频率子载波间隔或参数集,例如,之前进行系统连接时(attach)获取的频率子载波间隔或参数集,即,无线设备进行初始接入并读取系统信息时获取的频率子载波间隔或参数集。无线设备在此时接收预先配置的频率子载波间隔或参数集。也可以在将缩小的频率子载波间隔或参数集发给无线设备之前不久,将基准或预先配置的频率子载波间隔或参数集发给无线设备,或者,在用于指示缩小的频率子载波间隔或参数集的同一信息中对其进行接收。在某些方面,相对于预先配置的或基准的配置而言,在保持子载波总频率带宽的同时也增加了子载波的数目。
根据某些方面,使用了多种参数集且仅在参考信号承载符号中缩小了频率子载波间隔。诸如数据承载符号等的其他符号仍然应用预先配置的或基准的频率子载波间隔或参数集。在其他方面,在PRB的所有符号上都缩小了频率子载波间隔。在应用缩小的频率子载波间隔或参数集时也可以保持或改变子帧持续时间。如果在任意(参考或数据承载)时域符号的子载波间隔相对于初始缺省(基准)的子载波间隔被减半时保持子帧持续时间,那么时域符号(例如,OFDM符号)的持续时间将被倍增(Tofdm=1/Df),Df是频率子载波间隔。可以通过改变子帧内的OFDM符号的数目来使子帧持续时间保持恒定,反之,人们亦或可以保持OFDM符号的数目不变而改变子帧持续时间。
在某些方面,所接收的信息或参数集指示了无线设备将要使用的循环前缀(CP),其中在保持CP开销的同时增大了CP的持续时间。这允许更好地接收参考信号,因为这样减小了导频污染。
在某些方面,基准或预先配置的频率子载波间隔是15kHz而缩小的频率子载波间隔是7.5kHz。基准参数集可以是针对特定频率的,例如,特定载波频率所使用的缺省或基准频率子载波间隔或参数集可以改变,例如,在6GHz以下的载波频率的基准频率子载波间隔可以是15kHz。对于其他的载波频率,基准频率子载波间隔或参数集可以不同。基准可以是针对指定频率范围的预定子载波间隔。
现在将参考图7来描述在网络节点中执行的、用于接收参考信号的对应方法。图7示出了支持无线设备空间复用的多载波系统中的网络节点所使用的方法,用于接收来自无线设备的参考信号。该方法包括:S1,获取用于指示至少一种频率子载波间隔的信息,频率子载波间隔至少基于多载波系统中被调度进行空间复用的无线设备的数目。网络节点获取用于指示至少一种频率子载波间隔的信息,其中,所获取的至少一种频率子载波间隔的信息中的一个定义了无线设备用于传输参考信号的频率子载波间隔。可选地,网络节点还获取基准频率子载波间隔或将用于数据承载符号或不同载波频率上的另外的子载波间隔。所获取的信息是至少一种参数集,而获取用于指示至少一种频率子载波间隔的信息包括:确定该网络节点的至少一种参数集或接收来自另一个节点的至少一种参数集。获取频率子载波间隔或参数集因此可以由网络节点自身确定,或者可以由另外的网络节点或云节点确定并将其发给网络节点。
该方法还包括:S2,将所获取的信息传输至无线设备,由此传输无线设备所要使用的频率子载波间隔以便传输参考信号。一方面,将所获取的信息或至少一种参数集传输至无线设备包括:通过专用信令或广播向无线设备进行传输。
该方法还包括:S3,接收来自无线设备的参考信号,参考信号是从使用所指示的频率子载波间隔的参考信号承载符号的资源单元中接收到的。
在一些方面,该方法还包括:S0,从无线设备接收用于指示测量报告、无线设备能够使用的参数集、以及无线设备的速度中一项或多项的信息,其中,获取信息至少基于所接收的信息。所确定或所获取的频率子载波间隔或参数集因而可以基于从无线设备接收的信息。
在某些方面,该方法还包括:S4,使用所接收的参考信号来进行信道估计。网络节点可以使用参考信号进行上行链路信道估计等。
在某些方面,在至少一种所指示的频率子载波间隔或参数集中的至少一种中,所指示的频率子载波间隔相对于预先配置的或基准频率子载波间隔缩小了,或者相对于基准或预先配置的参数集的频率子载波间隔缩小了。至少一种所获取的频率子载波间隔或参数集将由无线设备用于传输参考信号,且所述频率子载波间隔或参数集相对于基准或预先配置的频率子载波间隔或参数集将会缩小。可选地,可以获取另外的频率子载波间隔或参数集,其可以是基准或预先配置的子载波间隔或参数集,或者是数据承载符号要使用的频率子载波间隔或参数集(如果数据承载符号与参考信号承载符号使用的频率子载波间隔或参数集不同)。因此,相对于预先配置的或基准的频率子载波间隔或预先配置的或基准的参数集中的频率子载波间隔,在保持了所获取的信息或至少一种参数集中的子载波总频率带宽的同时也增加了子载波的数目。
一方面,使用了多种频率子载波间隔或多种参数集,且仅在参考信号承载符号中缩小了频率子载波间隔。另一方面,所有符号的频率子载波间隔都被缩小了。
在一些方面,所获取的信息或参数集指示了循环前缀(CP),其中在保持CP开销的同时增大了CP的持续时间。
在一些方面,预先配置的或基准的频率子载波间隔是15kHz,而缩小的频率子载波间隔则是7.5kHz。
在一些方面,多载波系统是配置为用于进行MU-MIMO传输的系统。
示例节点配置
现在参考图8,其为说明被配置为获取标识的无线设备的示例实施方式的一些模块的示意图。无线设备被配置为实现结合图6所描述的方法的各个方面。
无线设备10包括被配置为与网络节点进行通信的无线电通信接口(i/f)11。无线电通信接口11可以适于通过一种或若干种无线电接入技术来通信。如果支持若干种技术,则该节点通常包括若干通信接口,例如一个WLAN或蓝牙通信接口和一个蜂窝通信接口,包括LTE或NR。
无线设备10包括可由能够执行计算机程序代码的任何合适的中央处理单元CPU、微控制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等构成的控制器CTL或处理电路12。计算机程序可被存储在存储器MEM 13中。存储器13可以是读写存储器RAM和只读存储器ROM的任意组合。存储器13还可以包括持久存储设备,其例如可以是磁性存储器、光学存储器、或固态存储器、或甚至是远程安装的存储器中的任意单一一个或组合。根据某些方面,本公开涉及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括当执行时使无线设备执行以上和以下描述的方法的计算机程序代码。根据某些方面,本公开涉及保存上述计算机程序的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计算机可读介质。处理电路可以进一步包括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的存储器13和被配置为执行计算机程序的方法的处理器14。
处理电路12被配置为使无线设备10接收用于指示频率子载波间隔的信息,频率子载波间隔至少基于多载波系统中被调度进行空间复用的无线设备的数目;被配置为至少基于所接收的信息来确定参考信号序列,以及被配置为使用所接收的信息在参考信号承载符号的资源单元上将参考信号传输至网络节点20。
根据某些方面,处理电路12被配置为使无线设备10使用所接收的信息将参考信号序列映射至参考信号承载符号的资源单元上。
根据某些方面,接收用于指示频率子载波间隔的信息包括:从网络节点(20)接收该信息。
根据某些方面,确定参考信号序列包括:确定参考信号序列使得该序列相对于多载波系统(100)中的其他参考序列是正交的。
根据某些方面,所接收的信息是至少一种参数集,以及,将参考信号序列映射至参考信号承载符号的资源单元包括:将序列映射至参考信号承载符号的资源单元,该参考信号承载符号使用所述参数集的频率子载波间隔。
根据某些方面,所接收的信息或参数集指示了缩小的频率子载波间隔,该频率子载波间隔相对于基准频率子载波间隔或预先配置的频率子载波间隔被缩小了,或者相对于基准参数集的频率子载波间隔被缩小了。
根据某些方面,相对于预先配置的或基准的配置而言,在保持子载波总频率带宽的同时也增加了子载波的数目。
根据某些方面,使用了多种参数集且仅在参考信号承载符号中缩小了频率子载波间隔。
根据某些方面,所有符号的频率子载波间隔都被缩小了。
根据某些方面,所接收的信息或参数集指示了循环前缀(CP),其中在保持CP开销的同时增大了CP的持续时间。
根据某些方面,基准或预先配置的频率子载波间隔是15kHz而缩小的频率子载波间隔是7.5kHz。
根据某些方面,多载波系统(100)被配置用于多用户多输入和多输出(MU-MIMO)传输。
根据某些方面,处理电路12或无线设备10包括被配置为执行上文描述的方法的模块41-44。上述模块如图10所示。用硬件或软件或其组合方式来实现这些模块。根据一方面,这些模块被实现为在处理电路12上运行的存储器13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
根据某些方面,无线设备10或处理电路12包括接收器模块41,该接收器模块被配置为接收用于指示频率子载波间隔的信息,频率子载波间隔至少基于多载波系统中被调度进行空间复用的无线设备的数目。
根据某些方面,无线设备10或处理电路12包括确定器模块42,该确定器模块被配置为至少基于所接收的信息来确定参考信号序列。
根据某些方面,无线设备10或处理电路12包括映射器模块43,该映射器模块被配置为使用所接收的信息将参考信号序列映射至参考信号承载符号的资源单元。
根据某些方面,无线设备10或处理电路12包括发送器模块44,该发送器模块被配置为使用所接收的信息在参考信号承载符号的资源单元上将参考信号传输至网络节点20。
图9示出了包含上述某些示例实施方式的网络节点20的示例。图9公开了被配置为用于接收来自无线设备10的参考信号的网络节点20。如图9所示,网络节点20包括被配置为在网络内接收和发送任何形式的通信或控制信号的无线电通信接口或无线电电路21。应当理解,根据某些方面的通信接口(无线电电路)21包括任意数量的收发、接收和/或发送单元或电路。还应理解,无线电电路21可以例如具有本领域已知的任何输入/输出通信端口形式。无线电电路21例如包括RF电路和基带处理电路(未示出)等。
根据某些方面的网络节点20还包括与无线电电路21进行通信的至少一个存储器单元或电路23。存储器23可以例如被配置为存储接收的或发送的数据和/或可执行的程序指令。存储器23例如被配置为存储任何形式的上下文数据等。存储器23可以是诸如任何适当类型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并且例如可以是易失性类型和/或非易失性类型等。
网络节点20还包括处理电路22,该处理电路被配置为使网络节点20获取用于指示至少一种频率子载波间隔的信息,频率子载波间隔至少基于多载波系统中被调度进行空间复用的无线设备的数目;被配置为向无线设备10发送所获取的信息,以及被配置为接收来自无线设备10的参考信号,参考信号是从使用所指示的频率子载波间隔的参考信号承载符号的资源单元中接收到的。
处理电路22是诸如任何适当类型的计算单元,例如,微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专用集成电路ASIC或任何其他形式的电路。应当理解,处理电路不需要被提供为单个单元,而是根据某些方案被提供为任何数量的单元或电路。处理电路因此可以包括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的存储器23以及处理器24,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计算机程序中的方法。
根据某些方面,控制器CTL或处理电路22能够执行计算机程序代码。计算机程序例如被存储在存储器MEM 23中。存储器23可以是读写存储器RAM和只读存储器ROM的任意组合。在某些情况下,存储器23还包括持久存储设备,其例如可以是磁性存储器、光学存储器、或固态存储器、或甚至是远程安装的存储器中的任意单一一个或组合。应当理解,处理电路不需要被提供为单个单元,而是根据某些方案被提供为任何数量的单元或电路。根据某些方面,本公开涉及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括当执行时使网络节点执行以上和以下描述的方法的计算机程序代码。
根据某些方面,处理电路22被配置为,从无线设备10接收用于指示测量报告、无线设备10能够使用的参数集、以及无线设备10的速度中的一项或多项的信息,其中,所获取的信息至少基于所接收的信息。
根据某些方面,所获取的信息是至少一种参数集,而获取用于指示至少一种频率子载波间隔的信息包括:确定网络节点20的至少一种参数集或接收来自另一节点30的至少一种参数集。
根据某些方面,处理电路22被配置为使用所接收的参考信号来进行信道估计。
根据某些方面,将所获取的信息或至少一种参数集发送至无线设备10包括:通过专用信令或广播向无线设备10进行发送。
根据某些方面,在至少一种所指示的频率子载波间隔或参数集中的至少一种中,所指示的频率子载波间隔相对于预先配置的或基准的频率子载波间隔被缩小了,或者相对于基准的或预先配置的参数集的频率子载波间隔被缩小了。
根据某些方面,相对于预先配置的或基准的频率子载波间隔或预先配置的或基准的参数集中的频率子载波间隔,在保持了所获取的信息或至少一种参数集中的子载波总频率带宽的同时也增加了子载波的数目。
根据某些方面,使用了多种频率子载波间隔或参数集,且仅在参考信号承载符号中缩小了频率子载波间隔。
根据某些方面,所有符号的频率子载波间隔都被缩小了。
根据某些方面,所获取的信息或参数集指示了循环前缀(CP),其中在保持CP开销的同时增大了CP的持续时间。
根据某些方面,预先配置的或基准的频率子载波间隔是15kHz,而缩小的频率子载波间隔是7.5kHz。
根据某些方面,多载波系统被配置为用于多用户多输入和多输出(MU-MIMO)传输。
无线设备包括模块(41-44),模块(41-44)可操作地用于:接收用于指示至少一种频率子载波间隔的信息(模块41),频率子载波间隔至少基于多载波系统中被调度进行空间复用的无线设备的数目;至少基于所接收的信息来确定参考信号序列(模块42);以及使用所接收的信息在参考信号承载符号的资源单元上将参考信号传输至网络节点(模块44)。
网络节点包括模块(51-55),模块(51-55)可操作地用于:获取用于指示至少一种频率子载波间隔的信息,频率子载波间隔至少基于多载波系统中被调度进行空间复用的无线设备的数目(模块52);将所获取的信息传输至无线设备(模块53);以及从无线设备接收参考信号(模块54),该参考信号是从使用所指示的频率子载波间隔的参考信号承载符号的资源单元上接收到的。
根据某些方面,网络节点20或处理电路22包括被配置为执行上文描述的方法的模块。用硬件或软件或其组合方式来实现这些模块。上述模块如图11所示。根据一方面,这些模块被实现为在处理电路22上运行的存储器23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
根据某些方面,网络节点20或处理电路22包括第一接收器模块51,该第一接收器模块被配置为从无线设备接收用于指示测量报告、无线设备能够使用的参数集、以及无线设备的速度中一项或多项的信息,其中,所获取的信息至少基于所接收的信息。
根据某些方面,网络节点20或处理电路22包括获取器模块52,该获取器模块被配置为获取用于指示至少一种频率子载波间隔的信息,频率子载波间隔至少基于多载波系统中被调度进行空间复用的无线设备的数目。
根据某些方面,网络节点20或处理电路22包括发送器模块53,该发送器模块被配置为将所获取的信息发送至无线设备。
根据某些方面,网络节点20或处理电路22包括第二接收器模块54,该第二接收器模块被配置为接收来自无线设备的参考信号,参考信号是从使用所指示的频率子载波间隔的参考信号承载符号的资源单元中接收到的。
根据某些方面,网络节点20或处理电路22包括用户模块55,该用户模块被配置为使用所接收的参考信号来进行信道估计。
本公开的内容由此实现了对小区内使用的参数集的调整,从而实现了在创建同时服务多个MU-MIMO用户所需要的足够长的参考序列时、没有增大参考信号的PAPR,同时也在将CP开销与基准配置保持在同样水平的基础上实现了更长的循环前缀(CP)。
参考附图(例如框图和/或流程图)描述了本公开的各个方面。应当理解,附图中的若干实体(例如框图中的模块)以及附图中的实体的组合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指令来实现,所述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并被载入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可以提供给通用计算机的处理器、专用计算机和/或用来产生机器的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使得该指令经由计算机的处理器和/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执行时创建用来实现方框图和/或流程图模块中指定的功能/动作的装置。
在附图和说明书中,已经公开了本公开的示例方面。然而,可以在不显著偏离本公开的原理的情况下做出对这些方面的许多变化和修改。因此,本公开应被认为是说明性而非限制性的,并且不限于上文讨论的具体方面。因此,虽然使用了特定术语,但是其仅用于一般性或描述性意义,而不用于限制目的。
已经给出了本文提供的示例实施方式的描述以用于说明的目的。该描述并不旨在是详尽的或者将示例实施方式限制于所公开的精确形式,并且考虑到上面的教导,修改和变化是可能的,或者可以通过实现所提供的实施方式的多个替换方式来获取这些修改和变化。选择和描述本文讨论的示例以便解释多个示例实施方式的原理和属性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以多种方式并且使用适合于所设想的特定使用的多个修改来使用示例实施方式。可以用方法、装置、模块、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所有可能的组合来组合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的特征。应当理解,本文呈现的示例实施方式可以彼此以任何组合来实践。
应当注意,词语“包括”不一定要排除所列出的那些元件或步骤之外的其他元件或步骤的存在,并且元件之前的词语“一”或“一个”不排除存在多个这种元件。还应当注意,任何附图标记不限制权利要求的范围,可以至少部分地通过硬件和软件的方式来实现示例实施方式,并且可以通过相同的硬件项来表示多个“装置”、“单元”或“设备”。
在方法步骤或过程的一般上下文中描述了本文描述的各种示例实施方式,其在一个方面可以由体现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实现,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由网络环境中的计算机执行的例如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可移动和不可移动的存储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光盘(CD)、数字通用盘(DVD)等。通常,程序模块可以包括执行特定任务或实现特定抽象数据类型的例程、程序、对象、组件、数据结构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相关联的数据结构和程序模块表示用于执行本文公开的方法的步骤的程序代码的示例。这些可执行指令或相关联的数据结构的特定序列表示用于执行这些步骤或过程中描述的功能的相应动作的示例。
根据某些方面,提供了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括当在无线设备中执行时使无线设备执行上述无线设备中的方法的计算机程序代码。
根据某些方面,提供了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的计算机程序,当计算机程序代码在网络节点中执行时使网络节点执行上述网络节点中的方法。
根据某些方面,提供了包含任一上述计算机程序的载体,其中,所述载体是电信号、光信号、无线电信号或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的一种。
缩写
3GPP 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
5G 第5代移动网络或第5代无线系统
AGC 自动增益控制
A-MPR 附加最大功率减小量
BS 基站
BSR 缓冲区状态报告
BTS 基础收发器站点
CA 载波聚合
CS 载波感测
CCA 空闲信道评估
CSI 信道状态信息
CSMA 载波感测多址接入
DAS 分布式天线系统
D2D 设备到设备
DL 下行链路
HPN 高功率网络节点
LAA 授权辅助接入
LEE 膝上型嵌入式设备
LBT 对话前监听
LTE 长期演进
LPN 低功率网络节点
MCS 调制与编码方案
M2M 机器对机器
MPR 最大功率减小量
MTC 机器类型通信
NW 网络
OFDM 正交频分复用
PAPR 峰均功率比
PCell 主小区
PDA 个人数字助理
PDCCH 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
PH 功率余量
PHR PH报告
PHY 物理
PRB 物理资源块
QAM 正交幅度调制
QoS 服务质量
QPSK 正交相移键控
RA 资源分配
RAN 无线电接入网络
RAT 无线电接入技术
RRH 远程无线电头端
RRM 无线电资源管理
RRU 远程无线电单元
SCell 辅小区
SC-FDM 单载波频分复用
SI 自干扰
SNR 信噪比
SINR 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
SR 调度请求
TLM 业务负载图
TDD 时分双工
TH 阈值
TN 传输节点
TP 传输点
UE 用户设备
UL 上行链路
UL-SCH 上行链路共享信道
USB 通用串行总线。

Claims (54)

1.一种多载波系统中的无线设备中使用的方法,用于向网络节点发送参考信号,所述多载波系统支持无线设备的空间复用,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S10)用于指示至少一种频率子载波间隔的信息,所述频率子载波间隔至少基于所述多载波系统中被调度进行空间复用的无线设备的数目;
至少基于所接收的信息确定(S11)参考信号序列;以及
使用所指示的至少一种频率子载波间隔在参考信号承载符号的资源单元中向网络节点发送(S13)参考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使用所接收的信息,将所述参考信号序列映射(S12)至参考信号承载符号的资源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接收(S10)用于指示频率子载波间隔的信息包括:从网络节点接收所述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确定(S11)所述参考信号序列包括:确定所述参考信号序列,使得所述参考信号序列相对于所述多载波系统中的其他参考序列是正交的。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接收的信息是至少一种参数集,以及,将所述参考信号序列映射(S12)至所述参考信号承载符号的资源单元包括:将序列映射至所述参考信号承载符号的资源单元,所述参考信号承载符号使用所述参数集的频率子载波间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接收的信息或参数集指示缩小的频率子载波间隔,所述频率子载波间隔相对于基准频率子载波间隔或预先配置的频率子载波间隔被缩小,或者相对于基准参数集的频率子载波间隔被缩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相对于预先配置的或基准的配置而言,在保持子载波总频率带宽的同时增加了子载波的数目。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使用多种参数集且仅缩小参考信号承载符号中的频率子载波间隔。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有符号的频率子载波间隔都被缩小。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接收的信息或参数集指示了循环前缀CP,其中,在保持CP开销的同时增大了CP的持续时间。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基准或预先配置的频率子载波间隔是15kHz而所述缩小的频率子载波间隔是7.5kHz。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多载波系统被配置用于多用户多输入和多输出(MU-MIMO)传输。
13.一种多载波系统中的网络节点中使用的方法,用于接收来自无线设备的参考信号,所述多载波系统支持无线设备的空间复用,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S1)用于指示至少一种频率子载波间隔的信息,所述频率子载波间隔至少基于所述多载波系统中被调度进行空间复用的无线设备的数目;
向所述无线设备发送(S2)所获取的信息;以及
接收(S3)来自所述无线设备的参考信号,所述参考信号是从使用所指示的频率子载波间隔的参考信号承载符号的资源单元中接收到的。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从无线设备接收(S0)用于指示测量报告、无线设备能够使用的参数集、以及无线设备的速度中一项或多项的信息,其中,获取(S1)信息至少基于所接收的信息。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获取的信息是至少一种参数集,并且获取(S1)用于指示至少一种频率子载波间隔的信息包括:确定所述网络节点的至少一种参数集或从另一网络节点接收所述至少一种参数集。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使用(S4)所接收的参考信号来进行信道估计。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向所述无线设备发送(S2)所获取的信息或至少一种参数集包括:通过专用信令或广播向所述无线设备进行发送。
18.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指示的所述至少一种频率子载波间隔或参数集中的至少一种中,所指示的频率子载波间隔相对于预先配置的或基准频率子载波间隔被缩小,或者相对于基准或预先配置的参数集的频率子载波间隔被缩小。
19.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相对于预先配置的或基准频率子载波间隔或预先配置的或基准参数集中的频率子载波间隔,在所获取的信息或至少一种参数集中在保持子载波总频率带宽的同时增加了子载波的数目。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中,使用多种频率子载波间隔或多种参数集,且仅缩小了参考信号承载符号中的频率子载波间隔。
21.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有符号的频率子载波间隔都被缩小。
22.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获取的信息或参数集指示循环前缀CP,其中在保持CP开销的同时增大了所述CP的持续时间。
23.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中,预先配置的或基准频率子载波间隔是15kHz,而缩小的频率子载波间隔是7.5kHz。
2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多载波系统被配置用于多用户多输入和多输出(MU-MIMO)传输。
25.一种无线设备,被配置为工作在支持无线设备的空间复用的多载波系统(100)中,所述无线设备被配置为向网络节点(20)发送参考信号,所述无线设备(10)包括:
通信接口(11);以及
处理电路(12),被配置为使所述无线设备(10)执行:
接收用于指示频率子载波间隔的信息,所述频率子载波间隔至少基于所述多载波系统中被调度进行空间复用的无线设备的数目;
至少基于所接收的信息来确定参考信号序列;以及
使用所指示的频率子载波间隔在参考信号承载符号的资源单元中向网络节点(20)发送参考信号。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无线设备(10),其中,所述处理电路(12)还被配置为:
使用所接收的信息将参考信号序列映射至参考信号承载符号的资源单元。
27.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无线设备(10),其中,被配置为接收用于指示频率子载波间隔的信息包括:从网络节点(20)接收所述信息。
28.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无线设备(10),其中,被配置为确定所述参考信号序列包括:确定所述参考信号序列,使得所述参考信号序列相对于所述多载波系统中的其他参考序列是正交的。
29.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无线设备(10),其中,所接收的信息是至少一种参数集,以及,将所述参考信号序列映射至所述参考信号承载符号的资源单元包括:将序列映射至所述参考信号承载符号的资源单元,所述参考信号承载符号使用所述参数集的频率子载波间隔。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无线设备(10),其中,所接收的信息或参数集指示缩小的频率子载波间隔,该频率子载波间隔相对于基准频率子载波间隔或预先配置的频率子载波间隔被缩小,或者相对于基准参数集的频率子载波间隔被缩小。
31.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无线设备(10),其中,相对于预先配置的或基准配置而言,在保持子载波总频率带宽的同时增加子载波的数目。
32.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无线设备(10),其中,使用多种参数集且仅缩小参考信号承载符号中的频率子载波间隔。
33.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无线设备(10),其中,所有符号的频率子载波间隔都被缩小。
34.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无线设备(10),其中,所接收的信息或参数集指示循环前缀CP,其中,在保持CP开销的同时增大了CP的持续时间。
35.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无线设备(10),其中,基准或预先配置的频率子载波间隔是15kHz而缩小的频率子载波间隔是7.5kHz。
3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无线设备(10),其中,所述多载波系统(100)被配置用于多用户多输入和多输出(MU-MIMO)传输。
37.一种网络节点(20),被配置为工作在支持无线设备的空间复用的多载波系统(100)中,所述网络节点配置为接收来自无线设备(10)的参考信号,所述网络节点(20)包括:
通信接口(21);以及
处理电路(22),被配置为使所述网络节点(20)执行:
获取用于指示至少一种频率子载波间隔的信息,所述频率子载波间隔至少基于所述多载波系统中被调度进行空间复用的无线设备的数目;
向无线设备(10)发送所获取的信息;以及
接收来自无线设备(10)的参考信号,所述参考信号是从使用所指示的频率子载波间隔的参考信号承载符号的资源单元中接收到的。
38.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网络节点(20),还被配置为:
从无线设备(10)接收用于指示测量报告、无线设备(10)能够使用的参数集、以及无线设备(10)的速度中一项或多项的信息,其中,所获取的信息至少基于所接收的信息。
39.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网络节点(20),其中,所获取的信息是至少一种参数集,并且获取用于指示至少一种频率子载波间隔的信息包括:确定所述网络节点(20)的至少一种参数集或从另一节点(30)接收所述至少一种参数集。
40.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网络节点(20),还被配置为:
使用所接收的参考信号来进行信道估计。
41.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网络节点(20),其中,被配置为向无线设备(10)发送所获取的信息或至少一种参数集包括:通过专用信令或广播向无线设备(10)进行发送。
42.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网络节点(20),其中,在所指示的所述至少一种频率子载波间隔或参数集中的至少一种中,所指示的频率子载波间隔相对于预先配置的或基准频率子载波间隔被缩小,或者相对于基准或预先配置的参数集的频率子载波间隔被缩小。
43.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网络节点(20),其中,相对于预先配置的或基准频率子载波间隔或预先配置的或基准参数集中的频率子载波间隔,在所获取的信息或至少一种参数集中在保持子载波总频率带宽的同时增加了子载波的数目。
44.根据权利要求42所述的网络节点(20),其中,使用多种频率子载波间隔或参数集,且仅缩小参考信号承载符号中的频率子载波间隔。
45.根据权利要求42所述的网络节点(20),其中,所有符号的频率子载波间隔都被缩小。
46.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网络节点(20),其中,所获取的信息或参数集指示循环前缀CP,其中,在保持CP开销的同时增大了CP的持续时间。
47.根据权利要求42所述的网络节点(20),其中,预先配置的或基准频率子载波间隔是15kHz,而缩小的频率子载波间隔则是7.5kHz。
48.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网络节点(20),其中,所述多载波系统被配置成用于多用户多输入和多输出(MU-MIMO)传输。
49.一种无线设备(10),被配置为:
接收用于指示频率子载波间隔的信息,所述频率子载波间隔至少基于多载波系统(100)中被调度进行空间复用的无线设备的数目;
至少基于所接收的信息来确定参考信号序列;以及
使用所指示的频率子载波间隔在参考信号承载符号的资源单元中向网络节点(20)发送参考信号。
50.根据权利要求49所述的无线设备(10),被配置为执行根据权利要求2-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51.一种网络节点(20),被配置为:
获取用于指示至少一种频率子载波间隔的信息,所述频率子载波间隔至少基于多载波系统中被调度进行空间复用的无线设备的数目;
向无线设备(10)发送所获取的信息;以及
从所述无线设备(10)接收参考信号,所述参考信号是从使用所指示的频率子载波间隔的参考信号承载符号的资源单元中接收到的。
52.根据权利要求51所述的网络节点(20),被配置为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4-2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53.一种存储计算机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在无线设备中执行时,使所述无线设备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54.一种存储计算机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在网络节点中执行时,使所述网络节点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3-2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680091219.4A 2016-11-30 2016-11-30 在多载波系统中发送和接收参考信号的方法及其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002434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SE2016/051185 WO2018101863A1 (en) 2016-11-30 2016-11-30 Adaptive subcarrier spacing for reference signals in a multiuser mimo system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24343A CN110024343A (zh) 2019-07-16
CN110024343B true CN110024343B (zh) 2022-01-21

Family

ID=575891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91219.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0024343B (zh) 2016-11-30 2016-11-30 在多载波系统中发送和接收参考信号的方法及其设备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412745B2 (zh)
EP (1) EP3549317B1 (zh)
CN (1) CN110024343B (zh)
WO (1) WO201810186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70701B (zh) * 2016-05-11 2020-05-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信号的方法、发送端和接收端
CN107733563B (zh) 2016-08-12 2019-08-1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参考信号的发送方法及装置
EP3720034B1 (en) 2016-09-30 2021-12-08 Motorola Mobility LLC Flexible radio resource allocation
WO2018106731A1 (en) 2016-12-05 2018-06-14 Cohere Technologies Fixed wireless access using orthogonal time frequency space modulation
CN108282315B (zh) * 2017-01-06 2020-11-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时隙类型指示方法、确定方法及装置
US11284303B2 (en) * 2017-02-06 2022-03-22 Apple Inc. Network resource model to support next generation node B
US10326576B2 (en) * 2017-04-28 2019-06-18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using long-term evolution (LTE) reference signals for nested system operations
CN108809587B (zh) 2017-05-05 2021-06-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确定参考信号序列的方法、终端设备、网络设备
WO2019010808A1 (zh) * 2017-07-12 2019-01-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控制方法及装置
WO2019095265A1 (en) 2017-11-17 2019-05-23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Device and method for signal processing in licensed assisted access radio system
US10277297B1 (en) * 2018-02-28 2019-04-30 Sprint Communications Company L.P. Carrier aggregation (CA) control based on multi-user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MIMO) usage
US11082279B2 (en) 2018-09-27 2021-08-03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Facilitation of reduction of peak to average power ratio for 5G or other next generation network
US10659270B2 (en) 2018-10-10 2020-05-19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Mapping reference signal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to avoid repetition
US11418992B2 (en) 2018-11-02 2022-08-16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Generation of 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s in advanced networks
WO2020124485A1 (zh) * 2018-12-20 2020-06-25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1431829A (zh) * 2019-01-09 2020-07-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序列的信号处理方法与装置
WO2020143032A1 (en) * 2019-01-11 2020-07-16 Nokia Shanghai Bell Co., Ltd. Common signal structure for multiple numerologies
KR20200113856A (ko) * 2019-03-26 2020-10-0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안테나 집합체를 구비한 전자 장치 및 상기 전자 장치의 전력 백오프 제어 방법
US20200374067A1 (en) * 2019-05-20 2020-11-26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Reference signaling for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WO2021128299A1 (zh) * 2019-12-27 2021-07-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确定参考信号的方法及装置
EP4094379B1 (en) * 2020-01-21 2023-10-25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Sr handling for analog beamforming
JP2023513513A (ja) * 2020-02-05 2023-03-31 ノキア テクノロジーズ オサケユイチア 高密度サブキャリア間隔でのセルエッジスケジューリング構成
EP4128623A1 (en) * 2020-03-31 2023-02-08 Sony Group Corporation Methods for reference signalling, transmitter nodes and receiver nodes
WO2021195975A1 (zh) * 2020-03-31 2021-10-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参考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CN112087247B (zh) * 2020-08-04 2021-10-08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大规模mimo-otfs的径分多址接入方法
WO2022073191A1 (en) 2020-10-09 2022-04-14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lexible reference symbol pattern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WI827939B (zh) * 2021-06-09 2024-01-01 光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網路實體及資源配置方法
CN114726492B (zh) * 2022-03-09 2024-04-12 芯翼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解调参考信号的峰均比修正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7294565A (zh) * 2022-06-17 2023-12-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确定参考信号的符号的循环前缀长度的方法和装置
CN115173905B (zh) * 2022-07-28 2023-11-21 江苏科技大学 一种降低多用户mimo-ofdm系统峰均比及带外辐射的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37437A (zh) * 2012-01-16 2014-11-05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发送和接收参考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WO2016004634A1 (en) * 2014-07-11 2016-01-14 Mediatek Singapore Pte. Ltd. Method for enb, ue uplink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0720559D0 (en) 2007-10-19 2007-11-28 Fujitsu Ltd MIMO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194623B2 (en) 2008-06-27 2012-06-05 Ntt Docomo, Inc. Evolving-type user resource structure/channelization with enhanced diversity for OFDMA based time-varying channels
US8428018B2 (en) 2008-09-26 2013-04-23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of transmitting reference signal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having multiple antennas
SG171738A1 (en) * 2008-11-14 2011-07-28 Panasonic Corp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erminal apparatus, wireless communication base station apparatus, and cluster constellation setting method
US8730925B2 (en) * 2009-04-09 2014-05-20 Motorola Mobility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reference signals for accurate time-difference of arrival estimation
US8238496B1 (en) 2010-05-18 2012-08-07 Applied Micro Circuits Corporation Multiuser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MU-MIMO) channel estimation for multicarrier communications
US8428008B2 (en) 2010-06-30 2013-04-23 Mitsubishi Electric Research Laboratories, Inc. Implicit channel sounding for closed-loop transmission in MIMO-OFDM wireless networks
KR20190017994A (ko) * 2016-06-15 2019-02-20 콘비다 와이어리스, 엘엘씨 새로운 라디오를 위한 업로드 제어 시그널링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37437A (zh) * 2012-01-16 2014-11-05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发送和接收参考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WO2016004634A1 (en) * 2014-07-11 2016-01-14 Mediatek Singapore Pte. Ltd. Method for enb, ue uplink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R1-162172 "General design principles for 5G new radio interface: Key functionalities";Samsung;《3GPP TSG RAN WG1 #84bis R1-162172》;20160401;全文 *
Uplink interference alignment for OFDM systems;M. R. Kheirabadi, A. Ghiamatioun and S. N. Esfahani;《2011 18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elecommunications》;20110511;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549317B1 (en) 2021-07-21
US20180302905A1 (en) 2018-10-18
WO2018101863A1 (en) 2018-06-07
EP3549317A1 (en) 2019-10-09
US10412745B2 (en) 2019-09-10
CN110024343A (zh) 2019-07-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24343B (zh) 在多载波系统中发送和接收参考信号的方法及其设备
US11637721B2 (en) Methods and arrangements for channel estimation
US9735947B2 (en) Transmitting device and transmitting method
CN110214466B (zh) 基站装置、终端装置、通信方法和集成电路
CN110249599B (zh) 基站装置、终端装置、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US9723603B2 (en) Radio base station apparatus, user terminal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CN110050452B (zh) 基站装置、终端装置、通信方法及集成电路
AU2019242360B2 (en) Base station apparatus, terminal apparatu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integrated circuit
EP2991238B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signal
JP2020010072A (ja) 基地局装置、端末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EP2533590A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base station device, mobile station device,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EP2734000B1 (en) User terminal, wireless base station devic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JP2020520590A (ja) 無線通信のためのヌメロロジー依存の物理アップリンク制御チャネル構造
JP2019216295A (ja) 基地局装置、端末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WO2013067475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pping control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20130182673A1 (en) Base station apparatus, mobile terminal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JPWO2016021713A1 (ja) 基地局装置、端末装置および方法
WO2020066852A1 (ja) 基地局装置、端末装置、通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JP6588018B2 (ja) 基地局装置、端末装置および方法
JP2020141279A (ja)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JP2019145869A (ja) 無線送信装置、無線受信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012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