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22823A - 吸收性物品 - Google Patents

吸收性物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22823A
CN110022823A CN201780061780.2A CN201780061780A CN110022823A CN 110022823 A CN110022823 A CN 110022823A CN 201780061780 A CN201780061780 A CN 201780061780A CN 110022823 A CN110022823 A CN 11002282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reeping chill
absorbed layer
dosage
absorbent
per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6178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022823B (zh
Inventor
益井大和
木村真由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a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Ka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ao Corp filed Critical Kao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00228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228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02282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2282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4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 A61F13/47Sanitary towels, incontinence pads or napkins
    • A61F13/472Sanitary towels, incontinence pads or napki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female us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53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absorbing medium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L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IN GENERAL;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CHEMICAL ASPECTS OF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 A61L15/00Chemical aspects of, or use of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 A61L15/16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or physiological fluids such as urine or blood, e.g. sanitary towels, tampons
    • A61L15/42Use of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unction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A61L15/44Medicament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matology (AREA)
  • Absorbent Articles And Support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吸收性物品,其具有纵向(Y方向)和与该纵向正交的宽度方向(X方向),且具有吸收层(3),沿着纵向具有包含与穿着者的排泄部相对的液体接受区域(C1)的中间部(C)、位于该中间部(C)的两端侧的前方部(F)和后方部(R),吸收层(3)从前方部(F)到后方部(R)含有冷感剂,在中间部(C),吸收层(3)所含有的每单位面积的冷感剂量与前方部(F)和后方部(R)相同或比前方部(F)和后方部(R)多,在中间部(C)具有低冷感区域(34),该低冷感区域(34)中吸收层(3)的肌肤侧面(3A)所含有的每单位面积的冷感剂量比前方部(F)和后方部(R)少。

Description

吸收性物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经期卫生巾、失禁护垫、尿布等吸收性物品。
背景技术
在经期卫生巾等吸收性物品中,有在排泄液较多时或长时间使用时等产生闷湿或黏腻而使穿着者感觉到不适的情况。对此,现有技术中提出了通过使吸收性物品含有清凉剂等冷感剂而消除该不适感并提高穿着感的技术(例如专利文献1~3)。冷感剂挥发而刺激穿着者的肌肤的感觉神经细胞的TRPM8或TRPA1等而使感受器的阈值发生变化,由此使人感觉到清凉感。
专利文献1记载的吸收性物品为了应对冷感剂因排泄而被消耗的问题,使与穿着者的排泄部抵接的区域中的冷感材料的量比除此以外的区域多。此外,专利文献2和3记载的吸收性物品为了应对给穿着者带来由清凉剂所致的过度的刺激的问题,在物品的平面方向上,相比于与穿着者的排泄部抵接的区域,增加除此以外的区域中的清凉剂的量。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0-23403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10-234028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特开2010-234027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吸收性物品,其具有纵向和与该纵向正交的宽度方向,且具有吸收层,该吸收性物品中,沿着所述纵向,具有包含与穿着者的排泄部相对的液体接受区域的中间部以及位于该中间部的两端侧的前方部和后方部,所述吸收层从所述前方部到所述后方部含有冷感剂,在所述中间部,所述吸收层所含有的每单位面积的冷感剂量与所述前方部和所述后方部所含有的每单位面积的冷感剂量相同、或比所述前方部和所述后方部所含有的每单位面积的冷感剂量多,在所述中间部具有低冷感区域,该低冷感区域中,所述吸收层的肌肤侧面所含有的每单位面积的冷感剂量比所述前方部和所述后方部所含有的每单位面积的冷感剂量少。
本发明的上述内容和其他特征和优点可适当参照附图根据下述记载而进一步明确。
附图说明
图1是在使作为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的优选的一实施方式的经期卫生巾伸长的状态下从肌肤抵接面侧示意性地表示的局部缺失立体图。
图2是吸收层的平面图。
图3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吸收层的截面图,(A)是表示沿着图2所示的吸收层的纵向的A-A截面的截面图,(B)是表示沿着图2所示的吸收层的宽度方向的B-B截面的截面图。
图4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吸收层具有高克重部的方式的截面图,(A)是表示具有高克重部的吸收层的沿着纵向的截面的、与图3(A)对应的截面图,(B)是表示具有高克重部的吸收层的沿着宽度方向的截面的、与图3(B)对应的截面图。
图5是对于图1所示的经期卫生巾的T-T截面,示意性地表示吸收层具有吸收性片的层叠构造的方式的截面图。
图6(A)~(D)是表示中央吸收性片的折叠构造的其他优选的例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涉及能够长时间地维持对穿着者的肌肤的适度的冷感效果的吸收性物品。
在调配有冷感剂的吸收性物品中,穿着者的所谓敏感区(排泄部)的肌肤因角质层少而容易强烈地受到冷感的刺激。此外,在与该敏感区对应的卫生巾的液体接受区域中容易因排泄而导致冷感变得过分有效。
如专利文献1记载的吸收性物品那样,若仅在与穿着者的排泄部相对的区域(液体接受区域)增加冷感剂的量,则有会伴随疼痛而带来不适感的情况,反而可能有损穿着感。另一方面,如专利文献2和3记载的吸收性物品那样,若将冷感剂较多地配置在与穿着者的排泄部相对的区域(液体接受区域)的外侧,则难以使容易闷湿的部分的充分的冷感效果持续。
对此,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能够长时间地维持对穿着者的肌肤的适度的冷感效果。
以下,参照附图对作为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的优选的一实施方式的经期卫生巾(以下也称为卫生巾)10进行说明。
在本发明中,只要未特别声明,则将与人体接触的一侧称为肌肤侧或肌肤抵接面侧或者正面侧,将与此相反的一侧称为非肌肤侧或非肌肤抵接面侧或者背面侧。关于不具有与人体接触的面的部件,这些用语也用作表示吸收性物品的部件结构中的相对的位置关系的用语。此外,将在穿着时位于人体的前侧的方向称为前方,将位于后侧的方向称为后方。将吸收性物品的正面或背面的法线方向称为厚度方向。
如图1所示,卫生巾10具有液体保持性的吸收层3。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吸收层3的肌肤抵接面侧配置有正面层1,在吸收层3的非肌肤抵接面侧配置有背面层2。正面层1具有将液体送入至吸收层3的液体透过性,背面层2具有对液体的防漏性。正面层1和背面层2具有覆盖吸收层3的两面且向吸收层3的外缘外侧延伸出的大小。进而,在正面层1与吸收层3之间,包括具有液体扩散性的中间纤维层4。此外,在正面层1的肌肤抵接面侧的两侧层叠有侧部片5。侧部片5与背面层2向吸收层3的宽度方向外侧延伸出,形成作为向衣服等的固定部件的侧翼部6。在侧翼部6和背面层2的非肌肤抵接面侧,具有用于将卫生巾10固定于衣服的粘接部(未图示)。在该片的层叠构造中,卫生巾10的外周缘成为没有设置吸收层3地被接合的外周封合部9。
卫生巾10也可包含其他构成部件,且也可以是不具有中间纤维层4或侧部片5等除吸收层3以外的构成部件的方式。进而,也可以具有从正面层1至吸收层3压缩而成的防漏槽和正面层1上的多个压纹等。此外,也可以使侧部片5与正面层1接合并且在比正面层1的两侧靠内侧的位置留有自由端部,也可以在所述自由端部配置弹性部件等而构成防漏翻边。
卫生巾10是在俯视时具有纵向(Y方向)和与该纵向正交的宽度方向(X方向)的纵长形状。此外,吸收层3与卫生巾10同样地为纵长形状。纵向对应于穿着卫生巾10时的连接穿着者的腹侧部、裆部和背侧部的方向。宽度方向对应于连接穿着者的胯裆部的左右腿的方向。在本说明书中,纵向(Y方向)和宽度方向(X方向)表示卫生巾10的俯视时的方向,同时表示吸收层3的俯视时的方向。
卫生巾10沿着纵向(Y方向)具有包含与穿着者的排泄部相对的部位(下述液体接受区域C1)的中间部C、位于该中间部C的两端侧的前方部F和后方部R。前方部F与穿着者的下腹部侧相对地配置,后方部R与穿着者的臀部侧相对地配置。
在中间部C,在宽度方向中央部分具有与所述排泄部相对且直接接住排泄液的液体接受区域C1。如图2所示,液体接受区域C1所处的“宽度方向中央部分”是指从宽度方向的中心线L向左右扩展的规定宽度的范围,是指比吸收层3的宽度方向两端缘39靠内侧的范围的部分。具体而言是指在卫生巾10的从宽度方向的中心线L向左右扩展的区域、且相对于吸收层宽度为40%以上且60%以下的范围的部分。另外,中间部C、液体接受区域C1、前方部F和后方部R表示卫生巾10的划分,同时也表示与其对应的吸收层3的划分。
中间部C、前方部F和后方部R的划分位置能够根据基于使用目的等设定的吸收性物品的长度来适当设定。在具有向短裤的胯裆部弯折而固定的侧翼部6时,存在该侧翼部6的沿着纵向的区域成为中间部C。本实施方式的卫生巾10表示了被设定为日用等的形状的例子,将纵向的长度三等分而设定前方部F、中间部C和后方部R,在为不具有侧翼部的日用卫生巾时,中间部C遵循该设定。一般而言,不论卫生巾10为哪种形状,中间部C均能够被设定为处于与前方部F相距一定距离的位置的部位。进而,关于成人用或者幼儿用的尿布等、或吸尿垫等,将纵向的长度三等分而设定前方部F、中间部C和后方部R。
吸收层3含有冷感剂。
具体而言,在吸收层3的俯视(参照图2)时,冷感剂从前方部F到后方部R包含在吸收层3中。冷感剂是挥发而刺激穿着者的皮肤和/或黏膜表面的温度感受器,无需使皮肤和/或黏膜表面上的温度变化,便能够使穿着者感觉到冷感、爽快感的化学剂。
在中间部C,吸收层3中所含有的每单位面积的冷感剂量与前方部F和后方部R相同或比前方部F和后方部R多。此处所规定的中间部C、前方部F和后方部R各自的每单位面积的冷感剂量是将纵向划分出的各区域的遍及吸收层3的宽度和厚度整体的部分的含量。冷感剂包含于吸收层3的纵向整体,被划分为中间部C的吸收层部分与被划分为前方部F和后方部R的吸收层部分相比,所含有的每单位面积的冷感剂量为同等以上。
由于中间部C的每单位面积的冷感剂量与其前后相比为同等以上,对于穿着者的任一部位均能够使冷感效果持续。尤其是,当吸收层3的中间部C的冷感剂量相对多时,能够对容易闷湿的穿着者的排泄部附近比其他部位相对长时间地赋予冷感。另外,在本说明书中,有时将各部位所含有的“每单位面积的冷感剂量”简称为“冷感剂克重”进行说明。
在中间部C所含有的每单位面积的冷感剂量(M1)比前方部F所含有的每单位面积的冷感剂量(M2)、或后方部R所含有的每单位面积的冷感剂量(M3)多时,两者的比优选处于以下范围。
即,就排泄部附近的冷感效果的持续性的观点而言,冷感剂克重(M1)相对于冷感剂克重(M2)或(M3)的比(M1/M2)或(M1/M3)优选为1.0以上,更优选为1.10以上,进而优选为1.15以上。此外,就穿着者容易适度地感觉到排泄部附近的冷感的观点而言,所述比(M1/M2)或(M1/M3)优选为2.0以下,更优选为1.9以下,进而优选为1.8以下。
作为冷感剂,如下所述,优选是水不溶性或水难溶性的,更优选为薄荷醇或薄荷醇衍生物。特别优选为包含薄荷醇和乳酸薄荷酯。另外,在冷感剂包含乳酸薄荷酯时,因为乳酸薄荷酯具有较高的冷感持续性,所以所述冷感剂量根据有无含有乳酸薄荷酯和含量进行评估。
(每单位面积的冷感剂量的测量方法)
能够利用溶剂从吸收性物品的对象部件或对象部位萃取冷感剂,利用气相色谱法(GC)对萃取溶液进行分析。测量利用安装在气相色谱仪的氢焰离子化侦测器(FID)进行,例如能够用安捷伦科技(Agilent technologies)制造的7890A进行测量。预先将构成冷感剂的化合物的浓度与峰面积的关系进行校准曲线化,基于该校准曲线进行测量作业。
以冷感剂包含乳酸薄荷酯和/或薄荷醇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使用甲醇作为溶剂从对象部件或对象部位萃取乳酸薄荷酯和/或薄荷醇。预先准备浓度不同的3~5个阶段左右的乳酸薄荷酯溶液和/或薄荷醇溶液,根据GC的色谱图计算出各个浓度的峰面积,使用n-戊醇作为标准试样,对于标准试样的浓度将其峰面积进行绘图而得到校准曲线。通过以与得到校准曲线的分析相同的条件进行萃取液的分析,将所获得的峰面积应用于校准曲线而计算出乳酸薄荷酯量和/或薄荷醇量。通过将所获得的乳酸薄荷酯量和/或薄荷醇量除以预先选用的产品部位的面积,能够求出每单位面积的冷感剂量。
为了明确产品的构成部件或每个部位的冷感剂量,能够通过在5℃的腔室内将产品分解并将进行测量的材料部位取出而予以分析。若为如下述吸收层构造(1)或(2)那样的层状的吸收层,则在5℃的腔室内按各层将吸收层分解,对作为测量对象的层测量冷感剂量。另一方面,在为下述的吸收层构造(3)时,在中间部C和其周围,使用如镊子般的前端尖细的抓手在吸收层的厚度1mm为止的范围中尽可能均匀地取得最靠表面的部位,进行冷感剂量的测量。
吸收层3在中间部C具有低冷感区域34,该低冷感区域34中吸收层3的肌肤侧面所含有的每单位面积的冷感剂量比前方部F和后方部R少。如图3(A)和(B)所示,低冷感区域34是满足吸收层3的肌肤侧面的上述冷感剂量的条件的、遍及吸收层3的厚度整体的部分。换言之,低冷感区域34包含:吸收层3的肌肤侧面的满足上述冷感剂量的条件的部分;和存在于比该部分靠非肌肤侧的位置的吸收层3的厚度部分。低冷感区域34在吸收层3的厚度整体含有冷感剂、且肌肤侧面34A所含有的冷感剂量比平面方向上的前后的肌肤侧面少。即,吸收层3整体的肌肤侧面3A中的、低冷感区域34的肌肤侧面34A所含有的每单位面积的冷感剂量比前方部F的肌肤侧面FA和后方部R的肌肤侧面RA所含有的每单位面积的冷感剂量少。
吸收层3的肌肤侧面表示吸收层的表面部分,是根据吸收层3的构造基于下述(1)~(3)的定义划分的部分。这对于吸收层3整体的肌肤侧面3A、低冷感区域34的肌肤侧面34A、前方部F的肌肤侧面FA、后方部R的肌肤侧面RA的任一者均适用。
(1)在吸收层3为多个吸收性片的层叠体时,将位于最靠肌肤侧的位置的吸收性片的部分设为肌肤侧面。
(2)在吸收层3为用包芯片覆盖将纸浆等液体吸收材料积纤所得的吸收性芯而成的部件时,将位于最靠肌肤侧的位置的包芯片的部分设为肌肤侧面。
(3)在吸收层3为使所述吸收性芯露出的结构时,将该吸收性芯的从最靠肌肤侧的表层部分至厚度1mm为止的部分设为肌肤侧面。
基于该定义,“肌肤侧面”所含有的每单位面积的冷感剂量是指以下部位中的含量。即,在所述(1)的情况时,是指位于最靠肌肤侧的位置的吸收性片所包含的冷感剂量。在所述(2)的情况时,是指位于最靠肌肤侧的位置的包芯片所包含的冷感剂量。在所述(3)的情况时,是指从最靠肌肤侧的表层部分至厚度1mm为止的部分所包含的冷感剂量。
关于吸收层3的优选方式将在下文进行叙述。
低冷感区域34配置在处于纵向的中间部C且至少包含与穿着者的排泄部相对的液体接受区域C1的平面区域。在本实施方式中,低冷感区域34仅配置在液体接受区域C1。但并不限定于该方式,低冷感区域34也可以配置在跨吸收层3的宽度方向两端部39、39的中间部C整体。此外,低冷感区域34并不限定于跨中间部C的纵向的长度整体配置的情况,也可以配置在比其短的区域。
吸收层3在中间部C具有低冷感区域34,由此,与前方部F和后方部R相比,可相对弱地感觉到对穿着者的敏感区(排泄部)的冷感效果,从而缓和刺激感。尤其是,由在低冷感区域34中的冷感剂量少的部位是肌肤侧面34A,因此能够从卫生巾10的穿着初期起便缓和对敏感区的刺激。由此,从穿着初期的肌肤尚未适应刺激的阶段起,便能够赋予适度的冷感。此外,如上所述,中间部C整体所含有的每单位面积的冷感剂量与前方部F和后方部R相比为同等以上,由此,对穿着者的敏感区的适度的冷感效果容易长时间地持续。即,通过不减少中间部C的冷感剂量地仅抑制低冷感区域34的肌肤侧面34A的冷感剂量,能够抑制对肌肤一次赋予的刺激,且长时间地对肌肤赋予适度的冷感。此外,在长时间穿着卫生巾10时,即便有对敏感区赋予的冷感在中途变强的情况,也会与穿着初期不同,穿着者会因长时间的穿着而适应冷感,冷感剂的强刺激感容易被抑制。如此,通过抑制穿着初期阶段的冷感效果并长期地赋予冷感效果,能够使穿着者长时间地感觉到适度的冷感。
就容易对穿着者赋予适度的冷感的观点而言,低冷感区域34的肌肤侧面34A所含有的每单位面积的冷感剂量(M4)相对于前方部F的肌肤侧面FA所含有的每单位面积的冷感剂量(M5)和后方部R的肌肤侧面RA所含有的每单位面积的冷感剂量(M6)的比(M4/M5)和M4/M6)优选为0.4以上,更优选为0.5以上,进而优选为0.6以上。此外,就与前方部或后方部相比,穿着者容易感觉到排泄部的适度的冷感的观点而言,所述比(M4/M5)和(M4/M6)优选低于1.0,更优选为0.95以下,进而优选为0.9以下。
优选在低冷感区域34中,肌肤侧面34A所含有的每单位面积的冷感剂量相比于非肌肤侧面34B较多。在低冷感区域34中,以如上方式调整冷感剂量,由此穿着者能够在穿着时迅速感觉到适度的冷感,而对冷感的感受方法赋予速效性。
此处所提及的肌肤侧面34A是根据所述定义而划分出的部分。非肌肤侧面34B是根据吸收层的构造基于下述(1)~(3)的定义而划分的部分。
另外,下述所定义的非肌肤侧面不仅能够应用于低冷感区域34的非肌肤侧面34B,也可以应用于吸收层3整体的非肌肤侧面3B、前方部F的非肌肤侧面FB和后方部R的非肌肤侧面RB的任一者。
(1)在吸收层3为多个吸收性片的层叠体时,将位于最靠非肌肤侧的位置的吸收性片的部分设为非肌肤侧面。
(2)在吸收层3为用包芯片覆盖将纸浆等液体吸收材料积纤所得的吸收性芯而成的部件时,将位于最靠非肌肤侧的位置的包芯片的部分设为非肌肤侧面。
(3)在吸收层3为使所述吸收性芯露出的结构时,将该吸收性芯的从最靠非肌肤侧的表层部分至厚度1mm为止的部分设为非肌肤侧面。
基于该定义,“非肌肤侧面”所含有的每单位面积的冷感剂量是指以下部位中的含量。即,在所述(1)的情况时,是指位于最靠非肌肤侧的位置的吸收性片所包含的冷感剂量。在所述(2)的情况时,是指位于最靠非肌肤侧的位置的包芯片所包含的冷感剂量。在所述(3)的情况时,是指从最靠非肌肤侧的表层部分至厚度1mm为止的部分所包含的冷感剂量。
就迅速地赋予适度的冷感的观点而言,低冷感区域34的肌肤侧面34A所含有的每单位面积的冷感剂量(M4)相对于低冷感区域34的非肌肤侧面34B所含有的每单位面积的冷感剂量(M7)的比(M4/M7)优选为1.1以上,更优选为1.3以上,进而优选为1.5以上。此外,就冷感剂容易适度地转移至非肌肤侧面34B的观点而言,所述比(M4/M7)优选为3.0以下,更优选为2.7以下,进而优选为2.5以下。
在吸收层3的非肌肤侧面3B中,所含有的每单位面积的冷感剂量优选为在前方部F侧和后方部R侧比低冷感区域34多。即,优选为使前方部F侧的非肌肤侧面FB和后方部R侧的非肌肤侧面RB各自所含有的每单位面积的冷感剂量比低冷感区域34的非肌肤侧面34B所含有的每单位面积的冷感剂量多。通过如此对冷感剂量设置差异,冷感剂容易随着时间经过而从前方部F和后方部R转移至低冷感区域34,从而提高从低冷感区域34感觉到的冷感的持续性。
就长时间穿着时的冷感的持续性的观点而言,前方部F的非肌肤侧面FB所含有的每单位面积的冷感剂量(M8)和后方部R的非肌肤侧面RB所含有的每单位面积的冷感剂量(M9)各自相对于低冷感区域34的非肌肤侧面34B所含有的每单位面积的冷感剂量(M7)的比(M8/M7)和(M9/M7)优选为1.5以上,更优选为1.75以上,进而优选为2.0以上。此外,就在穿着者的排泄部赋予适度的冷感的观点而言,所述比(M8/M7)和(M9/M7)优选为3.5以下,更优选为3.25以下,进而优选为3.0以下。
所述吸收层3的每单位面积的冷感剂量的关系能够通过适当设定冷感剂的涂敷位置或涂敷量、吸收层的克重、吸收层的密度、吸收层的构成材料和层叠构造等而决定。
接下来,参照图4(A)和(B)、图5和图6对吸收层3的优选方式进行说明。
如图4(A)和(B)所示,吸收层3优选在低冷感区域34具有高克重部33,该高克重部33的吸收层克重大于低冷感区域34的前后的吸收层克重。高克重部33能够设为比周围蓬松,且在厚度方向上分散有冷感剂。由此,能够将低冷感区域34的肌肤侧面34A的冷感剂量适当设定为所期望的范围。就将冷感剂量控制为所期望的范围的观点而言,优选在肌肤侧面3A配置有含冷感剂的液体的涂敷部。所谓含冷感剂的液体是指将冷感剂与溶剂混合而成的涂敷液,是为了使得在卫生巾10中含有冷感剂时被使用的液体。含冷感剂的液体的涂敷部是在制造步骤中最初使得含有冷感剂的部位。
例如,在吸收层3的肌肤侧面3A,从高克重部33向前方部F和后方部R在纵向上涂敷含冷感剂的液体。含冷感剂的液体容易通过溶剂的浸透、扩散而从吸收层3的肌肤侧面3A在厚度方向上移动。在高克重部33中,由于与前方部F和后方部R的克重的差异,与前方部F和后方部R相比较多的含冷感剂的液体在厚度方向上移动,肌肤侧面的冷感剂量变得更少。由此,在高克重部33形成低冷感区域34。作为所述溶剂,能够采用通常使用的各种溶剂。例如能够列举二丙二醇等。
高克重部33优选与低冷感区域34对应地配置。具体而言,优选配置在中间部C的液体接受区域C1,更优选配置在包含液体接受区域C1的规定范围。高克重部33能够根据吸收层3的方式,通过各种方法形成。例如,在吸收层3具有将纸浆等液体吸收材料积纤而成的吸收性芯时,通过使液体吸收材料的积纤量比周围增加,能够形成高克重部33。此外,在为下述吸收性片的层叠体时,通过使吸收性片的片数比周围增加,能够形成高克重部33。
高克重部33以如上方式形成为比周围蓬松且比周围厚。优选该高克重部33是厚度部分比周围更向肌肤侧突出的形状。由此,高克重部33处于液体接受区域C1且排泄液(体液)的液体吸收性高,从而提高了对卫生巾10的正面层1的液体残留的防止性。此外,卫生巾10的具有高克重部33的部分贴合于穿着者的肌肤,且不使排泄液漏出地直接吸收排泄液,因此也提高了对液体泄漏的防止性。此时,在贴合肌肤的高克重部33存在低冷感区域34,因此能够抑制对肌肤的过度的刺激,且能够长时间地持续赋予适度的冷感效果。
吸收层3优选具有吸收性片的层叠构造。在吸收层3具有吸收性片的层叠构造时,所述高克重部33优选与其前后相比,使吸收性片的层叠数较多。
吸收层3具有吸收性片的厚度方向的层叠构造,由此容易很好地控制高克重部33的冷感剂的转移。即,在高克重部33中能够形成低冷感区域34,该低冷感区域34中使肌肤侧面的冷感剂适度地残留并在厚度方向上分散,使冷感剂量比前方部F和后方部R的肌肤侧面FA和RA少。此外,高克重部33的层叠构造适度地抑制层间的冷感剂的渗出量,而防止高克重部33的非肌肤侧面的冷感剂含量过剩。由此,能够形成更优选的低冷感区域34。此外,能够在吸收层3的层间暂时储留冷感剂的挥发成分,从而更长时间地对肌肤赋予适度的冷感效果。
吸收性片是在包括亲水性纤维的2个片状的纤维层间夹持高吸收性聚合物材料并固定而得的厚度较薄的片体。在形成吸收性片时,高吸收性聚合物能够利用因湿润而呈现的黏着力或另外添加的粘接剂或粘接性纤维等粘合剂而一体化。制作能够通过通常所使用的各种方法进行,可通过湿式、干式的任一方式进行。吸收性片将厚度抑制为3.0mm以下且使高吸收性聚合物材在片的平面方向上分散配置,因此不易发生凝胶且具有较高的吸收力。例如能够列举日本专利特开平8-246395号公报的段落[0019]~[0131]中所记载的内容等。
在吸收层3具有吸收性片的层叠构造时,优选具有如图5所示的层叠构造。
即,优选如图5所示,吸收层3具有在肌肤侧吸收性片31A与非肌肤侧吸收性片31B之间包含中央吸收性片32的层叠构造,作为吸收性片的层叠构造。更优选该层叠构造形成高克重部33,且该层叠构造处于低冷感区域34。
肌肤侧吸收性片31A、非肌肤侧吸收性片31B和中央吸收性片32优选均含有冷感剂。所含有的每单位面积的冷感剂量优选的是,在上述三种片中的中央吸收性片32最多。通过使中央吸收性片32包含较多的冷感剂,能够在高克重部33配置低冷感区域34而抑制对肌肤的过度的刺激,且容易将冷感剂供给至肌肤抵接面侧,使适度的冷感持续更长时间。
在图5所示的方式中,肌肤侧吸收性片31A与非肌肤侧吸收性片31B是将1片主体吸收性片31折叠后配置在肌肤侧的部分和配置在非肌肤侧的部分。但是,肌肤侧吸收性片31A与非肌肤侧吸收性片31B并不限定于由如该方式连续形成的吸收性片构成,也可以由单体的独立的吸收性片构成。
以下,对图5所示的吸收层3的构造进行详细叙述。
图5所示的吸收层3具有将主体吸收性片31与中央吸收性片32折叠而成的层叠构造。
主体吸收性片31具有在背面层2侧使宽度方向的两端部重叠而折成三折而得的折叠构造。主体吸收性片31具有从中间部C至前方部F和后方部R的长度,且形成为吸收层3的外形形状。
中央吸收性片32具有在正面层1侧使宽度方向的两端部重叠而折成三折而得的折叠构造。中央吸收性片32在折叠后的状态下,与折叠后的主体吸收性片31相比宽度较窄,且与主体吸收性片31相比纵向的长度较短,配置在中间部C的宽度方向中央。中央吸收性片32收纳在主体吸收性片31的折叠构造的内部。
在上述层叠构造中,主体吸收性片31的处于比中央吸收性片32靠肌肤侧的位置的部分成为肌肤侧吸收性片31A。此外,主体吸收性片31的处于比中央吸收性片32靠非肌肤侧的位置的部分成为非肌肤侧吸收性片31B。在非肌肤侧吸收性片31B,包含主体吸收性片31的折叠端部的重叠。肌肤侧吸收性片31A和非肌肤侧吸收性片31B是所述吸收层3的肌肤侧面3A和非肌肤侧面3B。若将主体吸收性片31与中央吸收性片32的层叠部分设为低冷感区域34,则该层叠部分的肌肤侧吸收性片31A和非肌肤侧吸收性片31B成为低冷感区域34的肌肤侧面34A和非肌肤侧面34B。
吸收层3在上述层叠构造中具有中央吸收性片32,由此,在中间部C的宽度方向中央具有比周边厚的高克重部33。在高克重部33的位置,卫生巾10容易贴合于穿着者的肌肤面,穿着者更容易感觉到冷感,因而优选。此外,吸收层3能够通过高克重部33处的片的层叠构造而抑制层间的向厚度方向的冷感剂的渗出量。由此,能够在中间部C的区域,在吸收层3的相对靠近肌肤的位置贮存冷感剂所挥发的成分并送入至肌肤。此时,由于层叠构造的部分为低冷感区域34,因此能够抑制对肌肤的直接的过度刺激,且长时间持续对肌肤赋予适度的冷感效果。
在吸收层3中,就能够没有对肌肤面的不适感地使用的观点而言,高克重部33以外的部分的厚度(H2)相对于高克重部33的厚度(H1)的比(H2/H1)优选为1/5以上,更优选为1/3以上。就服贴性的观点而言,所述比(H2/H1)优选为4/5以下,更优选为2/3以下。
此外,在吸收层3中,就防止排泄液吸收时的液体扩散的观点而言,高克重部33以外的部分的克重(N2)相对于高克重部33的克重(N1)的比(N2/N1)优选为1/4以上,更优选为1/3以上。就防止由高克重部与低克重部的刚性差所致的褶皱的观点而言,所述比(N2/N1)优选为7/8以下,更优选为2/3以下。
作为中央吸收性片32的折叠构造,并不限于图5所示的方式,能够为各种构造。例如也可以为如图6(A)~(D)所示的折叠。图6(A)是表示将中央吸收性片32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部分别向肌肤抵接面侧和非肌肤抵接面侧回折而折叠成S字状的方式。图6(B)是表示在宽度方向上对折的方式。图6(C)和(D)是表示以在宽度方向上折成三折的各部分的长度相等的方式折叠的方式。
主体吸收性片31的折叠构造并不限定于图5所示的方式,能够为各种构造。例如,也可以为与作为中央吸收性片32的折叠构造示出的图6(A)~(D)相同的结构。此外,也可以是将分为肌肤抵接面侧和非肌肤抵接面侧的2个片层叠而成的构造。进而,并不限定于在主体吸收性片31的折叠构造的内部内包中央吸收性片32的方式,也可是不内包而在主体吸收性片31的折叠构造的非肌肤抵接面侧层叠中央吸收性片32的方式。
但,若为在主体吸收性片31的折叠构造的内部内包中央吸收性片32的方式,则更容易贮存冷感剂的挥发成分,因而优选。
优选的是,不论吸收层3具有哪种层叠构造,吸收性片的重叠部分均没有被接合。由此,容易形成吸收层3的层间的空间,且所述层间的开闭性提高。其结果是,能够使冷感剂的挥发成分向肌肤的送入更容易表现出来。
在本实施方式中,就抑制对肌肤的敏感部分的刺激的观点而言,优选所述侧部片5从吸收层3的宽度方向外侧跨吸收层3的宽度方向两端缘39在纵向上延伸出。此外,优选至少在中间部C,侧部片5的内侧端处于比低冷感区域34靠宽度方向外侧的位置。由此,能够抑制侧部片5的冷感剂的挥发成分直接刺激穿着者的腹股沟部的附近。此时,就提高对肌肤刺激的抑制效果的观点而言,优选侧部片5比正面层1的透气性低。透气性能够通过对此种物品所使用的方法而适当设定。例如,在侧部片5由无纺布形成时,能够使纤维间距离变窄或选择所使用的油剂而抑制透气性。透气性优选在通过JIS(Japanese IndustrialStandards,日本工业标准)L1913的“6.8.2格利(Gurley)形式”进行测量时,侧部片5的透气度低于正面层1的透气度。另外,在侧部片5小至无法利用该格利形式测量的程度时,将侧部片5贴附在具有小于其大小的开口的非透气性的膜材(优选为KOKUYO制造的OHP膜等)而进行测量,将开口面积值换算为由该格利形式规定的面积(642mm2)。
此外,优选所述中间纤维层4在正面层1与吸收层3之间,处于与低冷感区域34俯视时重叠的区域。由此,在正面层1的非肌肤抵接面侧,贮存冷感剂所挥发的成分的层间的空间增加。此外,通过插入中间纤维层4,能够使适当的冷感持久。此时,冷感剂既可以包含在中间纤维层4,也可以不包含在中间纤维层4。就长时间有效地维持适度的冷感效果的观点而言,优选与中间纤维层4相比,低冷感区域34的肌肤侧面34A的冷感剂量较多。
中间纤维层4优选用在宽度方向上间隔性地配置的沿纵向延伸的多个粘接剂与正面层1接合。同样地,中间纤维层4优选用在宽度方向上间隔性地配置的沿纵向延伸的多个粘接剂与吸收层3接合。粘接剂的宽度方向上的间隔性配置能够通过对此种物品所使用的各种方法进行。例如能够列举将热熔型等的粘接剂以线状、螺旋状、Ω字状、山顶状等进行间隔性涂敷。此时,能够使用槽缝式涂覆枪、螺旋喷枪、喷枪、点涂枪等各种器件进行涂敷。
由此,所述粘接剂能够抑制冷感剂向宽度方向外侧扩散,能够维持所期望的位置的冷感效果。
此外,就确保吸液性(液体透过性)的观点而言,所述粘接剂的涂敷面积占吸收层3的肌肤侧面的面积的比率优选为20%以下,更优选为15%以下,进而优选为10%以下。另外,此处所提及的“粘接剂的涂敷面积”是指在将粘接剂以线状、螺旋状、Ω字状、山顶状等间隔性涂敷时,除去涂敷后的部分之间的非涂敷部分以外的面积。此外,就抑制所述冷感剂的向宽度方向外侧的扩散的观点而言,所述粘接剂的涂敷宽度相对于中间部C的吸收层宽度的比率优选为45%以上,更优选为60%以上,进而优选为75%以上。另外,此处所提及的“粘接剂的涂敷宽度”在粘接剂在宽度方向上间隔性地配置时,是指各涂敷部分的粘接剂的宽度的合计。
进而,中间纤维层4优选是包含热塑性纤维的无纺布。中间纤维层4由于是此种无纺布,液体扩散性高。由此,不论是冷感剂包含于中间纤维层4和包含于吸收层3的肌肤侧面的任一者,均能够抑制冷感剂向非肌肤侧面过剩地在厚度方向上渗出,容易更长时间地维持冷感效果。
此外,中间纤维层4优选纤维密度高于正面层1。由此,利用疏密梯度而抑制冷感剂向正面层1的移动。其结果是,能够抑制对肌肤的过度的刺激且更长时间保持冷感。
就使排泄液有效地扩散的观点而言,中间纤维层4的宽度方向的长度W1相对于吸收层3的宽度方向的长度W2的比率优选为60%以上,更优选为65%以上,进而优选为70%以上。此外,就防止排泄液的泄漏的观点而言,所述比率优选为90%以下,更优选为85%以下,进而优选为80%以下。
构成卫生巾10的部件的形成材料能够无特别限制地使用此种物品所使用的材料。
作为冷感剂,能够使用刺激穿着者的皮肤和/或黏膜表面的温度感受器,无需使皮肤和/或黏膜表面上的温度变化,便能够向穿着者传递爽快感的各种化学剂。例如能够列举环己基衍生物、环己醇衍生物和甲酰胺类等日本专利特开2015-12918号公报的段落[0006]~[0086]中所记载的材料。
其中,就由香味带来的爽快感与速效性、持续性的观点而言,优选是水不溶性或水难溶性的。水不溶性或水难溶性的冷感剂不易与体液一起向非肌肤抵接面侧转移,因此冷感容易持续。作为水不溶性或水难溶性的材料,优选乳酸薄荷酯、薄荷醇。此处所提及的“水不溶性或水难溶性”是指对1L的25℃的水为1g以下的溶解性,尤其是“水不溶性”是指对1L的25℃的水为0.1g以下的溶解性。
冷感剂能够通过各种方法而包含在卫生巾10中。例如既可以在溶解于溶剂的状态下包含在卫生巾10中,也可以不使用溶剂而包含在卫生巾10中。此外,冷感剂也可以伴随包入至微胶囊等传递手段而包含在卫生巾10中。作为所述溶剂,能够采用通常使用的各种溶剂。例如能够列举二丙二醇等。
作为冷感剂,就会使冷感效果在穿着后迅速地被感觉到并且较为温和且提高持续性的方面而言,特别优选包含薄荷醇和乳酸薄荷酯。就相同的观点而言,薄荷醇与乳酸薄荷酯的含量以前者/后者的质量比计时优选为0.01以上,更优选为0.02以上,此外,优选为0.2以下,更优选为0.15以下。
作为吸收层3,只要能够配置所述低冷感区域34,则能够无特别限制地采用通常被用作吸收性物品的各种方式的吸收层。例如,也可以用亲水性的被覆片覆盖亲水性纤维的积纤体或亲水性纤维和高吸收性聚合物材料的混合积纤体而得的结构。此外,也可以由在包含亲水性纤维的2个片状的纤维层间夹持并固定着高吸收性聚合物材料的薄吸收性片构成。
作为构成吸收层3的亲水性纤维,能够列举将疏水性纤维进行亲水化处理所得的纤维和其自身为亲水性的纤维。尤其优选其自身为亲水性且具有保水性。作为后者的亲水性纤维,能够列举天然类纤维、纤维素类再生纤维或半合成纤维作为优选例。作为亲水性纤维,尤其优选为纸浆、嫘萦,进而优选为纸浆。进而,也可以使用使纤维素纤维的分子内和/或分子间进行交联所得的交联纤维素纤维、将木材纸浆进行丝光化处理而获得的蓬松性纤维素纤维。作为纸浆,能够列举针叶树牛皮纸浆或者阔叶树牛皮纸浆等的木材纸浆、木棉纸浆或者稻草纸浆等天然纤维素纤维等,但并不限定于此。这些纸浆能够使用1种或2种以上。
作为构成吸收层3的高吸收性聚合物材料,例如能够列举使以丙烯酸或丙烯酸盐为主要成分、视情况添加交联剂而成的水溶性的乙烯性不饱和单体聚合所获得的水凝胶材料。此外,能够列举聚环氧乙烷、聚乙烯吡咯烷酮、聚苯乙烯磺酸和聚乙烯吡啶的交联物、淀粉-聚(甲基)丙烯腈接枝共聚物的皂化物、淀粉-聚(甲基)丙烯酸接枝共聚物、和淀粉-聚(甲基)丙烯酸酯接枝共聚物的水解物等。这些高吸收性聚合物材料能够单独使用1种,或组合2种以上使用。作为高吸收性聚合物材料,优选能够吸收、保持自重的20倍以上、尤其是50倍以上的纯水且可凝胶化的材料。
高吸收性聚合物材的形状能够无特定限制地使用能够在吸收层3使用的各种形状。例如能够列举球状、粒状、纤维状、袋状和块状等。
正面层1能够使用具有液体透过性的各种片。若考虑肌肤触感的优良性,则优选为亲水性的无纺布,更优选为热粘无纺布,特别优选为热风无纺布。构成正面层1的无纺布的纤维是经亲水化处理的热塑性树脂纤维,且该纤维优选是进行了2次卷曲或3次卷曲等的立体卷缩了的纤维。具体而言,构成正面层1的无纺布的纤维在制成聚乙烯、聚丙烯、聚酯、尼龙和它们的复合纤维,将其切割为规定长度而形成切断纤维之前的阶段,通过涂敷各种亲水化剂而亲水化。作为亲水化剂,能够使用利用以α烯烃磺酸盐为代表的各种烷基磺酸盐、丙烯酸盐、丙烯酸盐/丙烯酰胺共聚物、酯酰胺、酯酰胺的盐、聚乙二醇和其衍生物、水溶性聚酯树脂、各种硅酮衍生物、各种糖类衍生物和它们的混合物等通常使用的亲水化剂的亲水化处理。
作为背面层2,能够使用具有防漏性的各种层。例如能够使用单独的非透湿性或者透湿性膜、或将膜与无纺布贴合而得的层、和拨水性的无纺布(SMS、SMMS等)。就成本方面或与防偏移粘接剂的匹配等而言,最优选使用单独的透湿性膜作为防漏件。作为此时的透湿性膜材料,能够列举使将热塑性树脂和与其无相溶性的无机填料熔融混练并挤出而成的膜以规定的尺寸延伸而打开微细孔的膜、或本质上水分的相溶性高而像浸透膜那样能够排出水蒸气的无孔性的膜。
作为中间纤维层4,优选具有亲水性且液体扩散性优异。能够列举包含热塑性纤维的无纺布等。作为无纺布,能够使用通过各种制法所获得的无纺布。例如能够使用利用热风法在通过梳棉法或气纺法所获得的纤维网形成有纤维彼此的热熔接点的热风无纺布、利用热轧法在通过梳棉法所获得的纤维网形成有纤维彼此的热熔接点的热轧无纺布、热压纹无纺布、水刺无纺布、针刺无纺布和树脂结合无纺布等各种无纺布。
作为侧部片5,优选拨水性的无纺布,能够从通过梳棉法制造的无纺布、纺粘无纺布、熔喷无纺布、水刺无纺布、热轧无纺布和针刺无纺布等中使用拨水性的物质或进行了拨水处理的各种无纺布。特别优选使用例如纺粘无纺布、纺粘-熔喷(SM)无纺布、纺粘-熔喷-纺粘(SMS)无纺布等。
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并不限于所述实施方式的经期卫生巾,例如能够适用于卫生护垫、失禁护垫、吸尿垫、一次性尿布等。此外,并不限于经血,除经血以外,对尿、阴道分泌物和软便等也有效。此外,除所述构成部件以外,也可以根据用途或功能适当组装部件。
此外,关于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在为经期卫生巾或卫生护垫等每一产品被放入包等中而携带的物品时,优选单个包装。具体而言,优选以正面层成为内侧的方式在纵向上折叠,制成由单个包装用的外包件包住而成的吸收性物品单个包装体。通过制成单个包装体,能够保护与肌肤接触的正面层(使用面)的卫生,且能够成为携带性高的物品,提高使用者的便利性。
关于上述实施方式,本发明进而记载以下的吸收性物品。
<1>
一种吸收性物品,其具有纵向和与该纵向正交的宽度方向,且具有吸收层,该吸收性物品中,沿着所述纵向,具有包含与穿着者的排泄部相对的液体接受区域的中间部以及位于该中间部的两端侧的前方部和后方部,所述吸收层从所述前方部到所述后方部含有冷感剂,所述吸收层所含有的每单位面积的冷感剂量在所述中间部与所述前方部和所述后方部相同、或比所述前方部和所述后方部多,在所述中间部具有低冷感区域,该低冷感区域中,所述吸收层的肌肤侧面所含有的每单位面积的冷感剂量比所述前方部和所述后方部少。
<2>
如所述<1>记载的吸收性物品,其中,在所述低冷感区域中,肌肤侧面所含有的每单位面积的冷感剂量比非肌肤侧面所含有的每单位面积的冷感剂量多。
<3>
如所述<1>或<2>记载的吸收性物品,其中,所述低冷感区域的肌肤侧面所含有的每单位面积的冷感剂量(M4)相对于前方部的肌肤侧面所含有的每单位面积的冷感剂量(M5)和后方部的肌肤侧面所含有的每单位面积的冷感剂量(M6)的比(M4/M5)和(M4/M6)为0.4以上,优选为0.5以上,进而优选为0.6以上,此外,低于1.0,优选为0.95以下,进而优选为0.9以下。
<4>
如所述<1>至<3>中任一项记载的吸收性物品,其中,在所述低冷感区域具有高克重部,该高克重部的吸收层克重大于其前后的吸收层克重。
<5>
如所述<4>记载的吸收性物品,其中,所述高克重部以外的部分的厚度(H2)相对于该高克重部的厚度(H1)的比(H2/H1)为1/5以上,优选为1/3以上,此外,为4/5以下,优选为2/3以下。
<6>
如所述<4>或<5>记载的吸收性物品,其中,在所述吸收层中,高克重部以外的部分的克重(N2)相对于高克重部的克重(N1)的比(N2/N1)为1/4以上,优选为1/3以上,且为7/8以下,优选为2/3以下。
<7>
如所述<4>至<6>中任一项记载的吸收性物品,其中,所述吸收层具有吸收性片的层叠构造,与所述高克重部的前后相比,在所述高克重部中该吸收性片的层叠数较多。
<8>
如所述<7>记载的吸收性物品,其中,作为所述吸收性片的层叠构造,在所述低冷感区域中具有在肌肤侧吸收性片与非肌肤侧吸收性片之间包含中央吸收性片的层叠构造,在该低冷感区域的层叠构造中,所述中央吸收性片所含有的每单位面积的冷感剂量最多。
<9>
如所述<1>至<8>中任一项记载的吸收性物品,其中,在所述吸收层的非肌肤侧面,在前方部侧和后方部侧所含有的每单位面积的冷感剂量比在所述低冷感区域所含有的每单位面积的冷感剂量多。
<10>
如所述<9>记载的吸收性物品,其中,在所述吸收层中,前方部的非肌肤侧面所含有的每单位面积的冷感剂量(M8)和后方部的非肌肤侧面所含有的每单位面积的冷感剂量(M9)各自的相对于所述低冷感区域的非肌肤侧面所含有的每单位面积的冷感剂量(M7)的比(M8/M7)和(M9/M7)为1.5以上,优选为1.75以上,进而优选为2.0以上,此外,为3.5以下,优选为3.25以下,进而优选为3.0以下。
<11>
如所述<1>至<10>中任一项记载的吸收性物品,其中,所述冷感剂是水不溶性或水难溶性的。
<12>
如所述<11>记载的吸收性物品,其中,包含乳酸薄荷酯作为所述冷感剂。
<13>
如所述<12>记载的吸收性物品,其中,包含薄荷醇作为所述冷感剂。
<14>
如所述<13>记载的吸收性物品,其中,所述薄荷醇与所述乳酸薄荷酯的质量比是,前者/后者为0.01以上且0.2以下,优选为0.02以上且0.15以下。
<15>
如所述<1>至<14>中任一项记载的吸收性物品,其中,在所述吸收层中,所述中间部所含有的每单位面积的冷感剂量(M1)相对于前方部所含有的每单位面积的冷感剂量(M2)或后方部所含有的每单位面积的冷感剂量(M3)的比(M1/M2)或(M1/M3)为1.0以上,优选为1.10以上,进而优选为1.15以上,此外,为2.0以下,优选为1.9以下,进而优选为1.8以下。
<16>
如所述<1>至<15>中任一项记载的吸收性物品,其中,所述低冷感区域的肌肤侧面所含有的每单位面积的冷感剂量(M4)相对于所述低冷感区域的非肌肤侧面所含有的每单位面积的冷感剂量(M7)的比(M4/M7)为1.1以上,优选为1.3以上,进而优选为1.5以上,此外,为3.0以下,优选为2.7以下,进而优选为2.5以下。
<17>
如所述<1>至<16>中任一项记载的吸收性物品,其中,在所述吸收层的肌肤抵接面侧具有正面层,在所述正面层与所述吸收层之间,在与所述低冷感区域在俯视时重叠的区域具有中间纤维层。
<18>
如所述<17>记载的吸收性物品,其中,所述中间纤维层与所述吸收层用粘接剂接合,所述粘接剂的涂敷面积占该吸收层的肌肤侧面的面积的比率为20%以下,优选为15%以下,进而优选为10%以下。
<19>
如所述<17>或<18>记载的吸收性物品,其中,所述中间纤维层与所述吸收层用粘接剂接合,该粘接剂的涂敷宽度相对于所述中间部的吸收层宽度的比率为45%以上,优选为60%以上,进而优选为75%以上。
<20>
如所述<17>至<19>中任一项记载的吸收性物品,其中,在所述正面层的肌肤抵接面侧的两侧层叠有透气性低于该正面层的侧部片。
<21>
如所述<1>至<20>中任一项记载的吸收性物品,其中,具有向所述吸收层的宽度方向外侧延伸出的侧翼部。
<22>
如所述<1>至<21>中任一项记载的吸收性物品,其中,该吸收性物品是经期卫生巾。
[实施例]
以下,基于实施例更详细地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
在图5所示的构造的经期卫生巾中,以使纵向长度成为180mm且使宽度方向长度成为75mm的方式制成主体吸收性片,以使纵向长度成为90mm且使宽度方向长度成为35mm的方式制成中央吸收性片。遍及吸收层的主体吸收性片的肌肤抵接面侧全长(180mm),以成为薄荷醇5.2mg、乳酸薄荷酯52mg的方式涂敷冷感剂,在收入至气密性的容器内的状态下,在室温(23℃)静置3周。对该吸收层测量中央吸收性片的宽度方向长度的范围内的、在前方部、中间部和后方部中每单位面积的总冷感剂量(吸收层的厚度整体的冷感剂量,M1~M3)、以和位于肌肤侧的主体吸收性片和中央吸收性片的每单位面积的冷感剂量(M4~M6)。
另外,关于吸收层,作为主体吸收性片和中央吸收性片,基于日本专利2963647号的实施例2制成。其中,使用Weyerhauser Paper公司制造的High Bulk Additive HBA(高蓬松添加物)作为交联处理纸浆,使用日本触媒公司制造的Aqualic CA作为高吸收性聚合物。
对在实施例的经期卫生巾中测量出的存在中央吸收性片的宽度方向长度的范围内的每单位面积的乳酸薄荷酯量(M4~M6)如下所述。在肌肤侧的主体吸收性片(为肌肤侧吸收性片,吸收层的肌肤侧面)中,在前方部和后方部为3.5g/m2(M5、M6),在中间部为2.9g/m2(M4)。此外,在位于中间部的中央吸收性片为4.0g/m2
另一方面,存在中央吸收性片的宽度方向长度的范围内的遍及吸收层的厚度整体的每单位面积的总乳酸薄荷酯量(M1~M3)如下所述。在前方部和后方部为6.8g/m2(M2、M3),在中间部为8.2g/m2(M1)。
在本实施例中,遍及吸收层全长地涂敷有均匀量的冷感剂,但由于存在中央吸收性片,因此推测如下:冷感剂从前方部和后方部向中央吸收性片移动,在吸收层的厚度整体,中间部的冷感剂量比前方部和后方部的冷感剂量多。此外,同时推测如下:涂敷在吸收层的肌肤抵接面侧的冷感剂在厚度方向上浸透、扩散,与前方部和后方部相比,在中间部,肌肤抵接面侧的每单位面积的冷感剂量较少。因此,就本实施例的经期卫生巾的制造方法而言,认为即便遍及吸收层全长地涂敷均匀量的冷感剂,也能够实现本发明的结构,就制造的容易性的观点而言优异。
当然,也可代替为,个别地进行在吸收层的肌肤抵接面侧在前方部和后方部涂敷比中间部多的冷感剂的步骤,和在吸收层的非肌肤抵接面侧涂敷冷感剂的步骤,由此,使中间部的冷感剂量为前方部和后方部的冷感剂量以上,且在吸收层的肌肤抵接面侧,将中间部的每单位面积的冷感剂量配置得比前方部和后方部少。
将本发明与其实施方式和实施例一并进行了说明,但只要本发明者未特别指定,则说明的任何细节均不对本发明者的发明进行限定,认为应在不违反权利要求范围所示的发明的精神与范围的前提下广泛地进行解释。
附图标记说明
1 正面层
2 背面层
3 吸收层
31 主体吸收性片
31A 肌肤侧吸收性片
31B 非肌肤侧吸收性片
32 中央吸收性片
33 高克重部
34 低冷感区域
34A 低冷感区域的肌肤侧面
34B 低冷感区域的非肌肤侧面
4 中间纤维层
5 侧部片
6 侧翼部
10 经期卫生巾。

Claims (22)

1.一种吸收性物品,其具有纵向和与该纵向正交的宽度方向,且具有吸收层,该吸收性物品的特征在于:
沿着所述纵向,具有包含与穿着者的排泄部相对的液体接受区域的中间部以及位于该中间部的两端侧的前方部和后方部,
所述吸收层从所述前方部到所述后方部含有冷感剂,
所述吸收层所含有的每单位面积的冷感剂量在所述中间部与所述前方部和所述后方部相同或比所述前方部和所述后方部多,
在所述中间部具有低冷感区域,该低冷感区域中,所述吸收层的肌肤侧面所含有的每单位面积的冷感剂量比所述前方部和所述后方部少。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低冷感区域中,肌肤侧面所含有的每单位面积的冷感剂量比非肌肤侧面所含有的每单位面积的冷感剂量多。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低冷感区域的肌肤侧面所含有的每单位面积的冷感剂量(M4)相对于前方部的肌肤侧面所含有的每单位面积的冷感剂量(M5)和后方部的肌肤侧面所含有的每单位面积的冷感剂量(M6)的比(M4/M5)和(M4/M6)为0.4以上且低于1.0。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低冷感区域具有高克重部,该高克重部的吸收层克重大于其前后的吸收层克重。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高克重部以外的部分的厚度(H2)相对于该高克重部的厚度(H1)的比(H2/H1)为1/5以上且4/5以下。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吸收层中,高克重部以外的部分的克重(N2)相对于高克重部的克重(N1)的比(N2/N1)为1/4以上且7/8以下。
7.如权利要求4~6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收层具有吸收性片的层叠构造,与所述高克重部的前后相比,在所述高克重部中该吸收性片的层叠数较多。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作为所述吸收性片的层叠构造,在所述低冷感区域中具有在肌肤侧吸收性片与非肌肤侧吸收性片之间包含中央吸收性片的层叠构造,在该低冷感区域的层叠构造中,所述中央吸收性片所含有的每单位面积的冷感剂量最多。
9.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吸收层的非肌肤侧面,在前方部侧和后方部侧所含有的每单位面积的冷感剂量比在所述低冷感区域所含有的每单位面积的冷感剂量多。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吸收层中,前方部的非肌肤侧面所含有的每单位面积的冷感剂量(M8)和后方部的非肌肤侧面所含有的每单位面积的冷感剂量(M9)各自的相对于所述低冷感区域的非肌肤侧面所含有的每单位面积的冷感剂量(M7)的比(M8/M7)和(M9/M7)为1.5以上且3.5以下。
11.如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感剂是水不溶性或水难溶性的。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包含乳酸薄荷酯作为所述冷感剂。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包含薄荷醇作为所述冷感剂。
14.如权利要求13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薄荷醇与所述乳酸薄荷酯的质量比是,前者/后者为0.01以上且0.2以下。
15.如权利要求1~14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吸收层中,所述中间部所含有的每单位面积的冷感剂量(M1)相对于前方部所含有的每单位面积的冷感剂量(M2)或后方部所含有的每单位面积的冷感剂量(M3)的比(M1/M2)或(M1/M3)为1.0以上且2.0以下。
16.如权利要求1~15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低冷感区域的肌肤侧面所含有的每单位面积的冷感剂量(M4)相对于所述低冷感区域的非肌肤侧面所含有的每单位面积的冷感剂量(M7)的比(M4/M7)为1.1以上且3.0以下。
17.如权利要求1~16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吸收层的肌肤抵接面侧具有正面层,在所述正面层与所述吸收层之间,在与所述低冷感区域在俯视时重叠的区域具有中间纤维层。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间纤维层与所述吸收层用粘接剂接合,所述粘接剂的涂敷面积占该吸收层的肌肤侧面的面积的比率为20%以下。
19.如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间纤维层与所述吸收层用粘接剂接合,该粘接剂的涂敷宽度相对于所述中间部的吸收层宽度的比率为45%以上。
20.如权利要求17~19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正面层的肌肤抵接面侧的两侧层叠有透气性低于该正面层的侧部片。
21.如权利要求1~20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具有向所述吸收层的宽度方向外侧延伸出的侧翼部。
22.如权利要求1~21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该吸收性物品是经期卫生巾。
CN201780061780.2A 2017-11-08 2017-11-08 吸收性物品 Active CN11002282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7/040267 WO2019092809A1 (ja) 2017-11-08 2017-11-08 吸収性物品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22823A true CN110022823A (zh) 2019-07-16
CN110022823B CN110022823B (zh) 2021-10-15

Family

ID=650205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61780.2A Active CN110022823B (zh) 2017-11-08 2017-11-08 吸收性物品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6452907B1 (zh)
CN (1) CN110022823B (zh)
TW (1) TWI761567B (zh)
WO (1) WO2019092809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52570A (zh) * 2020-01-31 2022-09-13 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吸收性物品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910157Y (zh) * 2006-03-27 2007-06-13 李建安 一种纳米银自动清洁舒爽的卫生巾及护垫
EP2208485A2 (en) * 2001-05-14 2010-07-21 The Procter and Gamble Company Wearable article having a temperature change elment
CN102378612A (zh) * 2009-03-31 2012-03-14 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吸收性物品
CN102378610A (zh) * 2009-03-31 2012-03-14 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吸收性物品
CN102378611A (zh) * 2009-03-31 2012-03-14 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吸收性物品
CN103596600A (zh) * 2011-06-16 2014-02-19 宝洁公司 凉爽组合物以及包含它的吸收制品
JP2015012918A (ja) * 2013-07-03 2015-01-22 花王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0418533A (en) * 2003-03-26 2004-10-01 Yi Chia Bao Biochemical Technology Co Ltd Additive for sanitary napkin
JP6416516B2 (ja) * 2014-06-30 2018-10-31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
JP6045655B1 (ja) * 2015-06-30 2016-12-14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208485A2 (en) * 2001-05-14 2010-07-21 The Procter and Gamble Company Wearable article having a temperature change elment
CN2910157Y (zh) * 2006-03-27 2007-06-13 李建安 一种纳米银自动清洁舒爽的卫生巾及护垫
CN102378612A (zh) * 2009-03-31 2012-03-14 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吸收性物品
CN102378610A (zh) * 2009-03-31 2012-03-14 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吸收性物品
CN102378611A (zh) * 2009-03-31 2012-03-14 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吸收性物品
CN103596600A (zh) * 2011-06-16 2014-02-19 宝洁公司 凉爽组合物以及包含它的吸收制品
JP2015012918A (ja) * 2013-07-03 2015-01-22 花王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52570A (zh) * 2020-01-31 2022-09-13 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吸收性物品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9092809A1 (ja) 2019-05-16
TWI761567B (zh) 2022-04-21
JPWO2019092809A1 (ja) 2019-11-14
CN110022823B (zh) 2021-10-15
TW201922187A (zh) 2019-06-16
JP6452907B1 (ja) 2019-0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375551B (zh)
KR101778808B1 (ko) 흡수성 물품
CN105828764B (zh) 包括吸收容量不同的区域的吸收垫
CN103607990A (zh) 用于吸收制品的吸收结构
JP7036674B2 (ja) 吸収性物品
CN109419586B (zh) 温感物品
CN105828763A (zh) 包括吸收容量不同的区域的吸收垫
CN112334101B (zh) 吸收性物品
EP1151735A2 (en) Absorbent core for use in a sanitary absorbent articl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CN110520085B (zh) 温感物品
JP6715811B2 (ja) 吸収性物品
CN110022809A (zh) 吸收性物品
CN110022823A (zh) 吸收性物品
WO2019093267A1 (ja) 吸収性物品
US7431715B2 (en) Absorbent article
JP6637001B2 (ja) 温感物品
CN110022808A (zh) 吸收性物品
JP3236316U (ja) 吸収性物品
JP3238739U (ja) 吸収性物品
US20020161347A1 (en) Absorbent article
JP3229293U (ja) 温感物品の個包装体
TWI711436B (zh) 溫感物品
JP7339863B2 (ja) 吸収性物品
JP2022036277A (ja) 吸収体及び該吸収体を備えた吸収性物品
JP2023087482A (ja) 吸収性物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