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19511A - 通信方法及其通信设备 - Google Patents

通信方法及其通信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19511A
CN110019511A CN201710916010.3A CN201710916010A CN110019511A CN 110019511 A CN110019511 A CN 110019511A CN 201710916010 A CN201710916010 A CN 201710916010A CN 110019511 A CN110019511 A CN 11001951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session
data
list
service identifi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91601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019511B (zh
Inventor
李岩
吴晓波
朱方园
辛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916010.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019511B/zh
Priority to PCT/CN2018/107337 priority patent/WO2019062710A1/zh
Priority to EP18863523.9A priority patent/EP3683714B1/en
Publication of CN1100195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19511A/zh
Priority to US16/824,859 priority patent/US11451286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0195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1951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2Standardisation; Integration
    • H04L41/024Standardisation; Integration using relational databases for representation of network management data, e.g. managing via 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 [SQ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8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using different training sequences per antenna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2Indexing; Data structures therefor; Storage structures
    • G06F16/2228Indexing structur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5Integrating or interfacing systems involving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7Replication, distribution or synchronisation of data between databases or within a distributed database system; Distributed database system architectures therefo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04B7/0426Power distribution
    • H04B7/043Power distribution using best eigenmode, e.g. beam forming or beam steer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95Replication or mirroring of data, e.g. scheduling or transport for data synchronisation between network n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14Session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10Scheduling measurement reports ; Arrangements for measurement repor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18Selecting a network or a communication servi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1Allocation or use of connection identifi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0Wireless network protocols or protocol adaptations to wireless operation
    • H04W80/08Upper layer protocols
    • H04W80/10Upper layer protocols adapted for application session management, e.g. SIP [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50Network service management, e.g. ensuring proper service fulfilment according to agreements
    • H04L41/5041Network service management, e.g. ensuring proper service fulfilment according to agre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ime relationship between creation and deployment of a servi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通信方法、数据库网元、数据分析网元、控制面网元和用户面网元。该通信方法包括:数据库网元获取训练数据,训练数据包括业务传输数据和网络数据;数据库网元向数据分析网元发送训练数据;数据库网元从数据分析网元接收第一信息,第一信息包括第一特征索引列表集合、第一特征索引列表集合中的每个特征索引列表对应的业务标识和业务标识对应的DNN。本申请提供的通信方法、数据库网元、数据分析网元、控制面网元和用户面网元能够在支持大数据的通信网络中,识别业务类型。

Description

通信方法及其通信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通信方法、数据库网元、数据分析网元、控制面网元和用户面网元。
背景技术
在通信网络中,通过识别业务类型,可以实现入侵检测、差异化服务、流量监控、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保障、计费管理等等。随着多用户、多业务、多业务场景等的爆炸式发展,如何在支持大数据的通信网络,如第五代(the 5th generation,5G)通信网络中实现业务类型识别成为了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方法、数据库网元、数据分析网元、控制面网元和用户面网元,能够在支持大数据的通信网络中,应用大数据分析技术,识别业务类型。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该通信方法包括:数据库网元获取训练数据,训练数据包括业务传输数据和网络数据;数据库网元向数据分析网元发送训练数据;数据库网元从数据分析网元接收第一信息,第一信息包括第一特征索引列表集合、第一特征索引列表集合中的每个特征索引列表对应的业务标识和业务标识对应的数据网络名称(Data Network Name,DNN)。
第一方面中,由数据库网元获取训练数据并发送给数据分析网元,使得数据分析网元可以根据训练数据执行业务类型识别的后续步骤。
此外,由于数据库网元在部署实现上可以采用分布式部署方式,并靠近业务服务器,利用数据库网元的数据同步技术,有助于降低获取训练数据的时延。
同样的,分布式数据库网元在部署实现上也可以靠近控制面网元,因此,由数据库网元从数据分析网元接收第一信息,有助于降低数据库网元后续向控制面网元发送特征索引列表集合的时延。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数据库网元收集业务传输数据可通过如下方式实现:数据库网元可以从运营商平台、第三方业务服务器、垂直行业管控中心收集业务传输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数据库网元收集的业务传输数据可以包括:IP五元组、数据包的大小和时间、业务类型、业务体验、扩展字段。其中,IP五元组可以包括终端的IP地址和端口、业务服务器的IP地址和端口、传输协议。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数据库网元收集网络数据可通过如下方式实现:数据库网元可以从终端、接入网设备、核心网网元等设备获取网络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获取网络数据的核心网网元可以包括接入和移动性管理功能(Access and Mobility Management Function,AMF)网元、会话管理功能(SessionManagement Function,SMF)网元、用户面功能(User Plane Function,UPF)网元、统一数据管理(Unified Data Management,UDM)网元、应用功能(Application Function,AF)网元、包流描述功能(Packet and Flow Description Function,PFDF)网元中的至少一种。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网络数据可以包括终端的IP地址和端口号、终端类型、终端位置信息、时间、DNN、网络拥塞状况中的至少一种。
训练数据包括网络数据和业务传输数据,有助于数据分析网元根据训练数据得到更为准确的第一信息,进而有助于提高业务类型识别的准确率。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数据库网元收集业务数据与网络数据之后,数据库网元可以将业务数据与网络数据进行关联,以获取训练数据。
数据库网元获取训练数据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包括:数据库网元收集业务数据和网络数据之后,数据库网元根据业务数据中的IP五元组、时间信息,确定包含相同的IP五元组、时间信息的网络数据,从而将业务数据和网络数据关联,关联之后的业务数据和网络数据可作为完整的训练数据保存在数据库网元中。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数据库网元接收第一信息之后,数据库网元存储第一信息可通过如下方式实现:数据库网元可以将业务标识作为数据索引信息,存储每个业务标识所对应的特征索引列表以及每个业务标识所对应的DNN。
在另外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数据库网元接收第一信息之后,数据库网元存储第一信息可通过如下方式实现:数据库网元可以将DNN作为数据索引信息,存储每个DNN所对应的业务标识、以及每个业务标识所对应的特征索引列表。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通信方法还包括:数据库网元向控制面网元发送第一信息。这样,控制面网元可以根据第一信息执行业务类型识别中的后续步骤。
结合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信息还包括第一特征索引列表集合中的每个特征索引列表对应的以下至少一种信息:网络切片类型、会话和业务连续性(Session and Service Continuity,SSC)模式、分组数据单元(Packet DataUnit,PDU)会话类型。
也就是说,第一信息可以包括每个特征索引列表对应的业务标识、每个特征索引列表对应的业务类型的DNN以及网络切片类型、SSC模式、PDU会话类型中的至少一种。
其中,网络切片类型、SSC模式、PDU会话类型中的至少一种信息有助于数据库网元将第一信息发送至控制面网元后,控制面网元可以根据第一信息以及用户面网元所支持的网络切片类型、SSC模式、PDU会话类型,为用户面网元确定更为准确的第二特征索引列表集合,从而有助于提高后续业务类型识别的准确率。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通信方法还包括:数据库网元从控制面网元接收第一会话的DNN;数据库网元根据第一会话的DNN,从第一信息中查询得到第二信息,第二信息包括与第一会话的DNN对应的第二特征索引列表集合以及第二特征索引列表集合中的每个特征索引列表对应的业务标识;数据库网元向控制面网元发送第二信息。
数据库网元根据控制面网元的请求,从第一信息中获取第二信息,并向控制面网元发送第二信息,以便于控制面网元可以执行业务类型识别中的后续步骤。
结合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信息还包括第一特征索引列表集合中的每个特征索引列表对应的以下至少一种信息:网络切片类型、SSC模式、PDU会话类型。
结合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通信方法还包括:数据库网元从控制面网元接收第一会话的以下至少一种信息:网络切片类型、SSC模式、PDU会话类型。其中,数据库网元根据第一会话的DNN,从第一信息中查询得到第二信息,包括:数据库网元根据第一会话的DNN和第一会话的所述至少一种信息,从所述第一信息中查询得到所述第二信息。
数据库网元除了根据第一会话的DNN,还根据第一会话的上述至少一种信息,从第一信息中查询第二信息,有助于提高第二信息的准确性,进一步有助于提高业务识别的效率。
结合第一方面或上述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数据库网元向控制面网元发送第一信息之后,该通信方法还包括:数据库网元从用户面网元接收第三信息,第三信息包括第一业务标识集合;数据库网元根据第一业务标识集合中的每个业务标识从第一信息中查询得到根据第一业务标识集合中的每个业务标识对应的特征索引列表;数据库网元根据第一业务标识集合中的每个业务标识对应的特征索引列表从网络数据中查询得到第一业务标识集合中每个业务标识对应的网络数据特征值列表;数据库网元向用户面网元发送第一业务标识集合中每个业务标识对应的网络数据特征值列表。
由于数据库网元在部署实现上可以采用分布式部署方式,并靠近用户面网元,当数据库网元根据用户面网元的请求,为用户面网元提供用于识别业务类型的网络数据值时,有助于降低网络数据值传输的时延。
结合第一方面或上述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通信方法还包括:数据库网元从用户面网元接收第三信息,第三信息包括网络数据特征索引列表;数据库网元获取网络数据特征索引列表中的特征索引对应的网络数据值,得到网络数据特征值列表;数据库网元向用户面网元发送网络数据特征值列表。
由于数据库网元在部署实现上可以采用分布式部署方式,并靠近用户面网元,因此,当数据库网元根据用户面网元的请求向用户面网元发送网络数据特征值时,可以降低网络数据值传输的时延。
可选地,网络数据特征索引列表中包括的是无重复的特征索引。
结合第六种或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三信息还包括以下至少一种信息:用户面网元接收第一会话的业务传输数据的时间、第一会话的会话标识、第一会话对应的终端的标识、第一会话对应的终端的IP地址、第一会话对应的终端的端口、第一会话对应的业务服务器的IP地址、业务服务器中与第一会话对应的端口、第一会话对应的业务数据的业务传输协议。
其中,数据库网元向用户面网元发送的网络数据值,是数据库网元还根据上述至少一种信息确定的,这样可以提高网络数据值的准确性,从而有助于提高业务类型识别的准确率。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该通信方法包括:数据分析网元接收数据库网元发送的训练数据,训练数据包括业务传输数据和网络数据;数据分析网元根据训练数据确定第一信息,第一信息包括第一特征索引列表集合以及第一特征索引列表集合中的每个特征索引列表对应的业务标识和业务标识对应的DNN;数据分析网元向数据库网元发送第一信息。
第二方面中,由数据分析网元根据训练数据获取用于识别业务类型的特征索引列表,以便于后续步骤中可以根据该特征索引列表识别业务类型。
此外,数据分析网元获取特征索引列表所依据的训练数据是从数据库网元接收的,基于数据库网元可以在部署实现上采用分布式部署,并靠近训练数据的来源,第二方面的通信方法中,有助于降低数据库网元获取训练数据的时延。
数据分析除了根据业务传输数据,还根据网络数据确定第一信息,有助于提高业务识别的准确性。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信息还包括第一特征索引列表集合中的每个特征索引列表对应的以下至少一种信息:网络切片类型、SSC模式、PDU会话类型。
第一信息还包括上述至少一种信息,使得数据库网元或者控制面网元可以根据这些信息确定用户面网元支持的特征索引列表,有助于提高为用户面网元确定的特征索引列的准确性,进而有助于提高业务类型识别的准确率。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该通信方法包括:控制面网元从数据库网元接收第一信息,第一信息包括第一特征索引列表集合以及第一特征索引列表集合中的每个特征索引列表对应的业务标识和业务标识对应的DNN;控制面网元根据第一会话的DNN,从第一信息中查询得到第二信息,第二信息包括第二特征索引列表集合和第二特征索引列表中每个特征索引列表对应的业务标识;控制面网元向用户面网元发送第二信息。
该通信方法中,由控制面网元从数据库网元接收第一信息,并确定用户面网元对应的特征索引列表,以便于用户面网元能够继续执行业务类型识别中的相关步骤。
此外,分布式数据库网元在部署实现上可以靠近控制面网元,因此,控制面网元从数据库网元接收第一信息,有助于降低第一信息传输的时延。
可选地,从数据网元接收第一信息的控制面网元可以为SMF网元或策略控制功能(Policy Control Function,PCF)网元。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信息还包括第一特征索引列表集合中的每个特征索引列表对应的以下至少一种信息:网络切片类型、SSC模式、PDU会话类型。其中,控制面网元根据第一会话的DNN,从第一信息中查询得到第二信息,包括:控制面网元根据第一会话的DNN和第一会话的网络切片类型、SSC模式、PDU会话类型中的至少一种信息,从第一信息中查询得到第二信息。
控制面网元除了根据第一会话的DNN,还根据第一会话的上述至少一种信息确定第二信息,有助于提高第二信息的准确率,进而有助于提高业务类型识别的准确率。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该通信方法包括:控制面网元向数据库网元发送第一会话的DNN;控制面网元从数据库网元接收第二信息,第二信息包括第二特征索引列表集合和第二特征索引列表集合中每个特征索引列表对应的业务标识,第二特征索引列表集合中的每个特征索引列表对应第一会话的DNN;控制面网元向用户面网元发送第二信息。
第四方面中,控制面网元向数据库网元请求得到第二信息,并向用户面网元发送第二信息,使得用户面网元可以根据第二信息执行业务类型识别中的后续步骤。
此外,分布式数据库网元在部署实现上可以靠近控制面网元,因此,控制面网元从数据库网元接收第一信息,有助于降低第一信息传输的时延。
可选地,从数据网元接收第一信息的控制面网元可以为SMF网元或PCF网元。
结合第四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控制面网元从数据库网元接收第二信息之前,该通信方法还包括:控制面网元向数据库网元发送第一会话的以下至少一种信息:网络切片类型、SSC模式、PDU会话类型。
控制面网元除了向数据库网元发送第一会话的DNN以外,还发送第一会话的上述至少一种信息,有助于数据库网元确定出更准确的第二信息,从而有助于提高业务类型的识别准确率。
第五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该通信方法包括:用户面网元从控制面网元接收第二信息,第二信息包括第二特征索引列表集合以及第二特征索引列表集合中的每个特征索引列表对应的业务标识;用户面网元接收第一会话的业务传输数据;用户面网元确定第二特征索引列表集合中不能根据业务传输数据得到特征值的特征索引列表所对应的业务标识,得到第一业务标识集合;用户面网元向数据库网元发送第三信息,第三信息包括第一业务标识集合;用户面网元从数据库网元接收第一业务标识集合中每个业务标识对应的网络数据特征值列表。
第五方面中,由用户面网元向数据库数据请求特征索引列表中的特征索引对应的网络数据值,使得用户面网元能够执行后续步骤,以实现业务类型的识别。
此外,由于数据库网元可以部署得离用户面网元较近,因此,用户面网元从数据库网元请求网络数据值,有助于降低时延。
结合第五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三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信息:用户面处理接收第一会话的业务传输数据的时间、第一会话的会话标识、第一会话对应的终端的标识、第一会话对应的终端的IP地址、第一会话对应的终端的端口、第一会话对应的业务服务器的IP地址、业务服务器中与第一会话对应的的端口、第一会话对应的业务数据的业务传输协议。
用户面网元除了向数据库网元发送第一业务标识集合,还发送上述至少一种信息,有助于数据库网元还可以根据上述至少一种信息确定网络数据值,从而有助于提高确定的网络数据值的准确性,进而有助于提高业务类型识别的准确性。
第六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方法。该通信方法包括:用户面网元从控制面网元接收第二信息,第二信息包括第二特征索引列表集合以及第二特征索引列表集合中的每个特征索引列表对应的业务标识;用户面网元接收第一会话的业务传输数据;用户面网元确定所述第二特征索引列表集合中不能根据业务传输数据得到特征值的特征索引,得到网络数据特征索引列表;用户面网元向数据库网元发送网络数据特征索引列表;用户面网元从数据库网元接收网络数据特征索引列表对应的网络数据特征值列表。
第六方面中,用户面网元向数据库网元发送特征索引列表,并接收数据库网元获取的该特征索引列表对应的网络数据特征值列表,使得用户面网元可以继续执行业务类型识别的后续步骤。
可选地,用户面网元确定所述第二特征索引列表集合中不能根据业务传输数据得到特征值的特征索引后,可以去除重复的特征索引,得到网络数据特征索引列表。
结合第六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三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信息:用户面处理接收第一会话的业务传输数据的时间、第一会话的会话标识、第一会话对应的终端的标识、第一会话对应的终端的IP地址、第一会话对应的终端的端口、第一会话对应的业务服务器的IP地址、业务服务器中与第一会话对应的端口、第一会话对应的业务数据的业务传输协议。
用户面网元除了向数据库网元发送第一业务标识集合,还发送上述至少一种信息,有助于数据库网元还可以根据上述至少一种信息确定网络数据值,从而有助于提高确定的网络数据值的准确性,进而有助于提高业务类型识别的准确性。
综上所述,本申请提供的上述通信方法,由数据库网元获取训练数据,数据分析网元根据该训练数据获取业务类型对应的特征索引列表,数据库网元记录这些特征索引列表并向控制面网元发送特征索引列表,控制面网元再向用户面网元发送用户面网元支持的特征索引列表,用户面处理根据特征索引列表获取业务传输数据的特征值、并将特征值发送给数据分析网元,由数据分析网元根据特征值确定业务类型并告知用户面网元。
上述通信方法实现了通信系统中应用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技术进行业务类型识别的通信方法。
此外,由于数据库网元可以部署得离业务服务器、控制面网元和用户面网元较近,因此由数据库网元获取训练数据和向控制面网元下发特征索引,有助于降低时延。
当训练数据包括网络数据时,用户面网元还可以向数据库网元请求网络数据值,也可以降低时延。
第七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数据库网元。该数据库网元包括用于执行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中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通信方法的模块。该数据库网元包括的模块可以通过软件和/或硬件方式实现。
第八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数据分析网元。该数据分析网元包括用于执行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中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通信方法的模块。该数据分析网元包括的模块可以通过软件和/或硬件方式实现。
第九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控制面网元。该控制面网元包括用于执行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中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通信方法的模块。该控制面网元包括的模块可以通过软件和/或硬件方式实现。
第十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控制面网元。该控制面网元包括用于执行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中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通信方法的模块。该控制面网元包括的模块可以通过软件和/或硬件方式实现。
第十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户面网元。该用户面网元包括用于执行第五方面或第五方面中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通信方法的模块。该用户面网元包括的模块可以通过软件和/或硬件方式实现。
第十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户面网元。该用户面网元包括用于执行第六方面或第六方面中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通信方法的模块。该用户面网元包括的模块可以通过软件和/或硬件方式实现。
第十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数据库网元。该数据库网元包括处理器、发送器和接收器。处理器用于执行程序。当处理器执行代码时,处理器、发送器和接收器实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中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通信方法。
可选地,该数据库网元还可以包括存储器,该存储器用于存储处理器执行的代码。
第十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数据分析网元。该数据分析网元包括处理器、发送器和接收器。处理器用于执行程序。当处理器执行代码时,处理器、发送器和接收器实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中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通信方法。
可选地,该数据分析网元还可以包括存储器,该存储器用于存储处理器执行的代码。
第十五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控制面网元。该控制面网元包括处理器、发送器和接收器。处理器用于执行程序。当处理器执行代码时,处理器、发送器和接收器实现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中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通信方法。
可选地,该控制面网元还可以包括存储器,该存储器用于存储处理器执行的代码。
第十六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控制面网元。该控制面网元包括处理器、发送器和接收器。处理器用于执行程序。当处理器执行代码时,处理器、发送器和接收器实现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中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通信方法。
可选地,该控制面网元还可以包括存储器,该存储器用于存储处理器执行的代码。
第十七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户面网元。该用户面网元包括处理器、发送器和接收器。处理器用于执行程序。当处理器执行代码时,处理器、发送器和接收器实现第五方面或第五方面中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通信方法。
可选地,该用户面网元还可以包括存储器,该存储器用于存储处理器执行的代码。
第十八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户面网元。该用户面网元包括处理器、发送器和接收器。处理器用于执行程序。当处理器执行代码时,处理器、发送器和接收器实现第六方面或第六方面中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通信方法。
可选地,该用户面网元还可以包括存储器,该存储器用于存储处理器执行的代码。
第十九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用于数据库网元执行的程序代码。该程序代码包括用于执行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中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通信方法的指令。
第二十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用于数据分析网元执行的程序代码。该程序代码包括用于执行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中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通信方法的指令。
第二十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用于控制面网元执行的程序代码。该程序代码包括用于执行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中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通信方法的指令。
第二十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用于控制面网元执行的程序代码。该程序代码包括用于执行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中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通信方法的指令。
第二十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用于用户面网元执行的程序代码。该程序代码包括用于执行第五方面或第五方面中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通信方法的指令。
第二十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用于用户面网元执行的程序代码。该程序代码包括用于执行第六方面或第六方面中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通信方法的指令。
第二十五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在数据库网元上运行时,使得数据库网元执行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中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通信方法。
第二十六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在数据分析网元上运行时,使得数据分析网元执行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中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通信方法。
第二十七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在控制面网元上运行时,使得控制面网元执行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中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通信方法。
第二十八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在控制面网元上运行时,使得控制面网元执行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中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通信方法。
第二十九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在用户面网元上运行时,使得用户面网元执行第五方面或第五方面中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通信方法。
第三十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在用户面网元上运行时,使得用户面网元执行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中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通信方法。
第三十一方面,本申请供了一种芯片系统,该芯片系统包括处理器,用于支持数据库网元、数据分析网元、控制面网元或用户面网元实现上述对应的方面中所涉及的功能,例如,生成或处理上述通信方法中所涉及的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芯片系统还包括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保存数据库网元、数据分析网元、控制面网元或用户面网元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该芯片系统,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含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
附图说明
图1是可以应用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方法的应用场景的系统架构图;
图2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通信方法的示意性交互流程图;
图3是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的通信方法的示意性交互流程图;
图4是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的通信方法的示意性交互流程图;
图5是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的通信方法的示意性交互流程图;
图6是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的通信方法的示意性交互流程图;
图7是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的通信方法的示意性交互流程图;
图8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通信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9是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的通信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10是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的通信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11是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的通信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12是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的通信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13是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的通信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14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数据库网元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15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数据分析网元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16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控制面网元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17是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的控制面网元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18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用户面网元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19是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的用户面网元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20是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的数据库网元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21是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的数据分析网元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22是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的控制面网元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23是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的控制面网元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24是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的用户面网元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25是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的用户面网元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26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芯片系统的示意性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如图1所示,可以应用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方法的通信系统中可以包括终端110、接入网(Access Network,AN)设备120、UPF网元130、AMF网元140、SMF网元150、PCF网元160、网络数据分析(Network Data Analytics,NWDA)网元170和结构化数据存储功能(Structured Data Storage Function,SDSF)网元180。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于图1所示的系统架构中,此外,图1中的装置可以是硬件,也可以是从功能上划分的软件或者以上二者的结合。
终端110可以是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终端110可以经AN设备120与一个或多个核心网(Core Network,CN)进行通信。终端可称为接入终端、终端设备、用户单元、用户站、移动站、移动台、远方站、远程终端、移动设备、用户终端、无线网络设备、用户代理或用户装置。终端可以是蜂窝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启动协议(Session InitiationProtocol,SIP)电话、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 Loop,WLL)站、个人数字处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或物联网、车辆网中的终端设备以及未来网络中的任意形态的终端设备等。
AN设备120具体可以是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设备。
AN设备120的一种示例是基站(Base Station,BS)。基站,也可称为基站设备,是一种将终端接入到无线网络的设备,包括但不限于:传输接收点(Transmission ReceptionPoint,TRP)、5G节点B(gNB)、演进型节点B(evolved Node B,eNB)、无线网络控制器(RadioNetwork Controller,RNC)、节点B(Node B,NB)、基站控制器(Base Station Controller,BSC)、基站收发台(Base Transceiver Station,BTS)、家庭基站(例如,Home evolvednodeB,或Home Node B,HNB)、基带单元(Base Band Unit,BBU),或Wifi接入点(AccessPoint,AP),或小基站设备(pico)等。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对基站的具体类型不作限定。采用不同无线接入技术的系统中,具备基站功能的设备的名称可能会有所不同。为方便描述,本申请所有实施例中,上述为终端提供无线通信功能的装置统称为基站。
UPF网元130具有终端的报文转发、封装和统计等功能。
AMF网元140网元负责终端的接入和移动性管理,例如,接入和移动性管理包括移动性状态管理、分配终端的临时身份标识、认证和授权终端等。
SMF网元150负责UPF网元的选择、重选,IP地址的分配等,还可以负责会话的建立、修改和释放以及QoS控制等。
PCF网元160可包括策略控制决策和基于流计费控制、终端签约数据管理或QoS控制等等功能。
NWDA网元170可以分析网络级数据,并将数据分析结果通过SDSF网元180告知给其他网元。其中,网络级数据包括由核心网产生、存储和管理的数据。
SDSF网元180可以存储结构化数据。例如,结构化数据包括应用策略数据,网络拓扑数据、网络中的大数据分析数据中的至少一项。SDSF网元180可以用于实现网络内部或外部的能力开放。
图2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通信方法的示意性交互流程图。应理解,图2示出了该通信方法的步骤或操作,但这些步骤或操作仅是示例,本申请实施例还可以执行其他操作或者图2中的各个操作的变形。此外,图2中的各个步骤可以按照与图2呈现的不同的顺序来执行,并且有可能并非要执行图2中的全部操作。
S201,数据库网元收集网络数据。可选地,数据库网元可以从终端、接入网、控制面网元和用户面网元中的一个或多个收集历史网络数据,即在此之前已经产生的网络数据。
数据库网元包括但不限于SDSF网元,例如,图1中的SDSF 180。
控制面网元包括但不限于控制面功能(Control Plane Function,CPF)网元。CPF网元可以包括图1中所示的AMF网元140、SMF网元150或PCF网元160。
用户面网元可以包括用户面功能(User Plane Function,UPF)网元。例如,UPF网元可以是图1中所示的UPF网元130。
网络数据中可以包括与网络数据关联的业务传输数据所属的业务类型的DNN。
可选地,步骤S201中可以包括:数据库网元向控制面网元订阅网络数据,然后接收控制面网元实时上报或者周期性上报的网络数据。
网络数据包括但不限于终端的IP地址、终端类型(Terminal Type)、小区标识(Cell ID)、网络拥塞状况,网络数据收集的起始时间中的至少一项。
S202,数据库网元收集业务传输数据。业务传输数据就是具体的业务数据,也可以称为应用数据。
例如,数据库网元可以收集不同业务类型的业务传输数据。例如,语音业务、微信业务和车载导航地图业务为不同的业务类型。应理解,语音业务、微信业务和车载导航地图业务只是示例,不应构成本申请实施例的业务类型的限制。
业务传输数据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种信息:IP五元组,数据包,数据包的大小,业务传输数据的起始时间,业务类型,业务体验,扩展字段。
数据库网元收集的业务传输数据可以包括上行业务传输数据和/或下行业务传输数据。
例如,数据库网元可以从应用平台(Application Platform,AP)收集业务传输数据。应用平台可以包括OTT(Over The Top)服务中心、垂直管控中心、运营商平台或第三方业务服务器等。
数据库网元收集的业务传输数据是历史业务传输数据,即在此之前在网络中传输过的业务传输数据。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制S201与S202的执行顺序。例如,S202可以位于S201之前,或者S201可以位于S202之前,或者S201与S202可以交叉或同时执行。
S203,数据库网元将S201收集到的业务传输数据与S202收集到的网络数据进行关联,得到训练数据。
例如,数据库网元通过IP五元组或时间等信息,将业务传输数据和网络数据进行关联,得到训练数据。
例如,数据库网元收集的业务传输数据中包括终端的IP和时间等信息,该时间可以是业务传输数据的起始时间。数据库网元收集的网络数据中业务包括终端的IP和时间等信息,该时间可以是网络数据生成的起始时间。这样,数据库网元可以将包括了相同终端IP或时间等信息的业务传输数据和网络数据关联在一起,得到训练数据。
S204,数据库网元向数据分析网元发送训练数据。该训练数据包括关联的业务传输数据和网络数据。相应地,数据分析网元接收该训练数据。
其中,数据分析网元包括但不限于NWDA网元,例如,图1中的NWDA网元170。
可选地,可以是数据库网元主动向数据分析网元发送训练数据;也可以是数据分析网元向数据库网元发送用于请求训练数据的请求消息,数据库网元收到数据分析网元发送的请求消息后,向数据分析网元发送训练数据。
可选地,若训练数据较多,数据库网元可以分批向数据分析网元发送训练数据。例如,数据库网元向数据分析网元发送训练数据的过程中,若网络拥塞,则数据库网元可以在网络空闲情况下继续向数据分析网元发送训练数据。
S205,数据分析网元根据训练数据生成第一信息,第一信息包括第一特征索引列表集合、第一特征索引列表集合中的每个特征索引列表对应的业务标识和业务标识对应的DNN。
例如,部署有特征工程(Feature Engineering)的数据分析网元根据训练数据生成大数据模型,其中,特征工程是将原始数据转化为特征,以通过特征更好地表示预测模型处理的实际问题,从而提升对于未知数据的准确性。特征工程是用目标问题所在的特定领域知识或者自动化的方法来生成、提取、删减或者组合变化得到特征。
数据分析网元将训练数据转换为特征的过程包括如下步骤:整合数据,即将数据整合为一个数据集;预处理数据,即对数据进行清洗、格式化、采样;转换数据,特征工程将数据转换成关键信息;数据建模,即构建模型、评估模型、调整模型,该模型也可以称为大数据模型,用于识别业务类型。
通过特征工程,数据分析网元可以将训练数据中的关键信息分离出来。该关键信息包括不同业务类型对应的业务特征列表。业务特征列表可以简称为特征列表。
一个业务特征列表对应一个唯一的业务类型,这样,根据一个业务特征列表可以识别出唯一的业务类型。
由于每个业务类型可以有唯一的业务标识,因此,数据分析网元根据训练数据分析得到业务类型对应的特征列表后,可以根据业务类型和业务标识的对应关系以及业务类型和特征列表的对应关系,得到特征列表与业务标识的对应关系。其中,每个特征列表对应一个业务标识。
例如,训练数据中包括视频业务和支付业务的业务传输数据以及网络数据。数据分析网元对训练数据进行大数据分析,得到视频业务和支付业务的示例性特征列表。
视频业务的示例性特征列表中可以包括如下特征:视频业务流(flow)中首个包的大小、视频业务流中所有包大小的均值、视频业务流中所有包大小的熵、视频业务的使用时间、终端位置和小区标识。其中,视频业务流中首个包的大小、视频业务流中所有包大小的均值、视频业务流中所有包大小的熵、视频业务的使用时间可以是数据分析网元根据视频业务的业务传输数据得到的;终端位置和小区标识可以是数据分析网元根据视频业务的业务传输数据关联的网络数据得到的。
支付业务的示例性特征列表中可以包括如下特征:支付业务流中所有包上下行的时间间隔的均值、支付业务流中所有包上下行的时间间隔的熵、支付业务的使用时间和终端类型。其中,支付业务流中所有包上下行的时间间隔的均值、支付业务流中所有包上下行的时间间隔的熵和支付业务的使用时间可以是数据分析网元根据支付业务的业务传输数据得到的;终端类型可以是数据分析网元根据支付业务的业务传输数据关联的网络数据得到的。
数据分析网元得到多个特征列表后,可以将这些特征列表进行混合,或者将新得到的特征列表整合到现有特征列表集合中,并求并集,得到没有重复特征的特征总列表。
例如,上面所述的视频业务和支付业务的特征列表中的特征进行混合后可以得到的特征总列表如表1所示。
表1 特征总列表
特征
使用时间
流中首个包的大小
流中所有包大小的均值
流中所有包大小的熵
流中所有包上下行的时间间隔的均值
流中所有包上下行的时间间隔的熵
终端类型
终端位置
小区标识
基于特征总列表,数据分析网元可以为各个特征分配索引。表1所示的特征总列表中的特征与索引的对应关系如表2所示。
表2 特征与索引对应关系
特征 索引
使用时间 1
流中首个包的大小 2
流中所有包大小的均值 3
流中所有包大小的熵 4
流中所有包上下行的时间间隔的均值 5
流中所有包上下行的时间间隔的熵 6
终端类型 7
终端位置 8
小区(Cell)标识 9
数据分析网元得到多个业务类型的特征索引总列表后,基于该特征索引总列表,可以根据不同业务类型对应的特征列表,得到不同业务类型对应的特征索引列表。
例如,基于表2所示的特征索引总列表,得到的支付业务的特征索引列表和视频业务的特征索引列表如表3所示。
表3 支付业务和视频业的特征索引列表
业务类型 特征索引列表
支付业务 {1,5,6,7}
视频业务 {1,2,3,4,8,9}
可选的,可以将特征索引列表扩展到二进制空间上。假设特征总列表中的特征个数为n,那么每个特征索引列表可以表示为一个n维的二进制字符串。
例如,表2所示的特征总列表包括9个特征,则可以通过长度为9的二进制字符串来表示特征索引列表。例如,支付业务的二进制特征索引列表可以表示为100011100,视频业务的二进制特征索引列表可以表示为111100011。
数据分析网元得到的多个特征索引列表可以组成一个特征索引列表集合,可以将该特征索引列表集合称为第一特征索引列表集合。
同一个业务类型可以对应多个特征列表。相应地,同一个业务类型可以对应多个特征索引列表。
例如,不同地理位置下,网络的拥塞情况可能不一样,这使得用户使用支付业务的时间不同,数据分析网元根据训练数据生成的支付业务对应的特征列表可以是多个。
例如,在早上7:00到下午17:00的工作时间段,城市A中使用支付业务的用户群体的数量大约为10万用户,数据分析网元对该城市的训练数据进行大数据分析之后,支付业务对应的特征索引列表为表4所示。
表4 支付业务的特征列表(城市A,早上7:00到下午17:00)
在下午17:00到晚上21:00的下班时间段,城市A中使用支付业务的用户群体的数量大大增加到50万用户,数据分析网元对该城市的训练数据进行大数据分析之后,支付业务对应的特征索引列表为表5所示。
表5 支付业务的特征索引列表(城市A,下午17:00到晚上21:00)
在晚上21:00到早上7:00的时间段,城市A中使用支付业务的用户群体大大缩减到2万用户,数据分析网元对该城市的训练数据进行大数据分析之后,支付业务对应的特征索引列表为表6所示。
表6 支付业务的特征索引列表(城市A,晚上21:00到早上7:00)
从表4至表6中看出,在网络繁忙和网络空闲时,即便是相同的地理位置下,该支付业务的特征列表也不相同。
根据表2所示的特征与索引的对应关系,图4至图6中的支付业务的特征列表对应的特征索引列表如表7所示。
表7 城市A中支付业务的特征索引列表
本申请实施例中,每个业务类型可以有唯一的业务标识。体现到特征索引列表上为:一个特征索引列表对应一个的业务标识。若多个特征列表对应一个业务类型,体现到特征索引列表上为:多个特征索引列表对应一个业务标识。
如表7中的支付业务的3个特征索引列表与业务标识的对应关系如表8所示。即支付业务的业务标识对应特征索引列表-1、特征索引列表-2和特征索引列表-3。或者可以说,特征索引列表-1、特征索引列表-2和特征索引列表-3均对应支付业务的业务标识。
表8 支付业务的业务标识与多个特征索引列表的对应关系
应理解,表8只是多个特征索引列表对应同一个业务标识的一种示例,不应对特征索引列表与业务标识的对应关系的表现形式或存储形式构成限制。例如,支付业务的业务标识与多个特征索引列表的对应关系可以如表9所示。
表9 支付业务的业务标识与多个特征索引列表的对应关系
由于网络数据中可以包括业务类型对应的DNN,因此,数据分析网元得到业务类型的特征索引列表以及该特征索引列表与业务标识的对应关系后,数据分析网元还可以得到该业务类型对应的DNN与该业务类型的业务标识的对应关系。
DNN、业务标识和特征索引列表三者之间的对应关系的示例如表10所示,
表10 DNN、业务标识和特征索引列表之间的对应关系
应理解,表10中的DNN、业务标识和特征索引列表之间的对应关系的表现形式只是一种示例,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构成限制。DNN、业务标识和特征索引列表之间的对应关系还可以有其他表现形式,例如,如表11所示。
表11 DNN、业务标识和特征索引列表之间的对应关系
DNN 业务标识 特征索引列表
DNN-I 业务标识1 {1,5,6,7}
DNN-1 业务标识2 {1,2,3,4,8,9}
DNN-2 业务标识3 (1,4,7,…,19)
DNN-2 业务标识3 {1,2,3,…,1000}
DNN-3 业务标识4 {1,2,3,…,200}
表10或表11中包括5个特征索引列表,这5个特征索引列表分别有唯一对应的业务标识,这5个特征索引列表对应的4个业务类型分属于3个不同的DNN。
应理解,表10和表11中所示的特征索引列表的数量5、特征索引的最大数量1000、DNN的数量3以及每个DNN网络所对应的业务标识数量仅是示例,不应构成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制。
S206,数据分析网元向数据库网元发送第一信息。相应地,数据库网元接收第一信息。
可选地,第一信息中还可以包括特征与索引的对应关系。例如,第一信息中可以包括如表2所示的对应关系。这样,数据库网元可以获知第一特征索引集合中每个特征索引列表中的特征索引对应的是哪个特征。
可选的,数据库网元接收第一信息后,可以存储第一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数据库网元接收第一信息之后,数据库网元存储第一信息可通过如下方式实现:数据库网元可以将业务标识作为数据索引信息,存储每个业务标识所对应的特征索引列表以及每个业务标识所对应的DNN。
在另外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数据库网元接收第一信息之后,数据库网元存储第一信息可通过如下方式实现:数据库网元可以将DNN作为数据索引信息,存储每个DNN所对应的业务标识、以及每个业务标识所对应的特征索引列表。
S207,数据库网元向控制面网元发送第一信息。相应地,控制面网元接收第一信息。
数据分析网元向数据库网元发送的第一信息中包括特征与索引的对应关系时,数据库网元向控制面网元发送的第一信息中也可以包括特征与索引的对应关系。
控制面网元可以是AMF网元、SMF网元或PCF网元,或其他控制面功能网元。例如,控制网元可以是图1中所示的AMF网元140、SMF网元150或PCF网元160。
可选的,控制面网元接收第一信息后,可以保存第一信息。
当控制面网元为SMF网元或PCF网元时,数据库网元可以直接将第一信息下发至SMF网元或PCF网元,或者,也可以通过网络开放功能(Network Exposure Function,NEF)网元将第一信息下发至SMF网元或PCF网元。
S208,终端发起已有会话的修改流程或者发起新的会话建立流程。为了后续描述方便,将该会话称为第一会话。
可选地,第一会话可以是业务数据流(Service Data Flow)。第一会话可以由一个IP五元组进行标识。
UE发起第一会话时会携带与该第一会话关联的DNN。为了后续描述方便,可以将与第一会话关联的DNN称为第一DNN。
S209,控制面网元根据第一DNN,从第一信息中查询得到第二信息,第二信息包括与第一DNN对应的第二特征索引列表集合和第二特征索引列表集合中每个特征索引列表对应的业务标识。
具体而言,控制面网元可以根据第一DNN,对本地保存的第一信息进行筛选,匹配出与第一DNN对应的特征索引列表和业务标识。从第一信息中筛选得到的与第一DNN对应的特征索引列表组成第二特征索引列表集合。
控制面网元根据第二特征索引列表集合与筛选得到的业务标识生成第二信息,第二信息包括第二特征索引列表集合与筛选得到的业务标识。
例如,控制面网元从数据库网元接收的第一信息包括表11所示的内容时,如果第一DNN为DNN-1,则控制面网元可以根据表11中生成第二信息,第二信息可以包括表12所示的内容。
表12 第二信息包括的业务标识和特征索引列表
业务标识 特征索引列表
业务标识1 {1,5,6,7}
业务标识2 {1,2,3,4,8,9}
可选地,控制面网元从数据库网元接收的第一信息中包括特征与索引的对应关系时,控制面网元向用户面网元发送的第二信息中也可以包括该对应关系。
这样,用户面网元可以本地保存特征与索引的对应关系,后续控制面网元再次向用户面网元发送业务类型对应的第二信息的时候,第二信息可以只包括业务类型对应的特征索引列表,用户面网元可以根据保存的特征与索引的对应关系来获取特征索引列表对应的特征列表。
S210,控制面网元向用户面网元发送第二信息。相应地,用户面网元接收第二信息。
用户面网元包括但不限于UPF网元。例如,用户面网元可以是图1中所示的UPF网元130。
进一步地,向用户面网元发送第二信息的控制面网元可以是SMF网元。
进一步地,SMF网元从数据库网元接收第一信息之后,终端发起第一会话时,SMF网元根据第一信息确定第二信息,并将第二信息发送至用户面网元。
或者,PCF网元从数据库网元接收第一信息之后,终端发起第一会话时,SMF网元从PCF网元获取PCF网元根据第一信息确定的第二信息,SMF网元并将第二信息发送至UPF网元。
上述控制面网元向用户面网元发送第二信息的实现方式只是示例,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构成限制。
S211,用户面网元接收终端的业务传输数据。
应理解,该业务传输数据可以是上行业务传输数据,也可以是下行的业务传输数据。
应理解,S211也可以位于S209或S210之前。
S212,用户面网元根据第二信息获取业务传输数据中的特征值。
例如,用户面网元从业务传输数据中获取第二特征索引列表集合中每个特征索引列表对应的特征值列表。
例如,第二特征索引列表集合中包括表12中的特征索引列表,且表12中的特征索引为表2中的索引时,用户面网元可以从业务传输数据中获取特征索引1、2、3、4、5和6对应的特征“使用时间”、“流中首个包的大小”、“流中所有包大小的均值”、“流中所有包大小的熵”、“流中所有包上下行的时间间隔的均值”和“流中所有包上下行的时间间隔的熵”对应的特征值。
例如,用户面网元可以从业务传输数据中如表13所示的特征值。
表13 根据业务传输数据获得的特征值
特征 特征索引 特征值
使用时间 1 早上9:00
流中首个包的大小 2 20比特
流中所有包大小的均值 3 30比特
流中所有包大小的熵 4 2
流中所有包上下行的时间间隔的均值 5 10毫秒
流中所有包上下行的时间间隔的熵 6 1.5
终端类型 7
终端位置 8
小区标识 9
由表13可以看出,由于终端类型、终端位置和小区标识都属于网络数据,因此用户面网元无法根据业务传输数据获得特征索引7、8、9分别对应的终端类型、终端位置和小区标识的特征值,接下来,用户面网元执行S213。
S213,用户面网元向数据库网元发送第三信息,第三信息携带第一业务标识集合。相应地,数据库网元接收用户面网元发送的第三信息。
例如,用户面网元从业务传输数据中获取特征值后,确定第二特征索引列表集合中不能根据业务传输数据得到特征值的所有特征索引,为了后面描述方便,将第二特征索引列表集合中不能根据业务传输数据得到特征值的特征索引组成的特征索引列表称为第一网络数据特征索引列表。
由于训练数据中包括网络数据,因此,根据训练数据生成特征索引列表时,特征索引列表中可能会有对应网络数据的特征索引。与网络数据对应的特征索引对应的特征值无法从业务传输数据中获取。用户面网元可以将从业务传输数据中不能获取到特征值的特征索引筛选出来,得到第一网络数据特征索引列表。
例如,用户面网元从业务传输数据中得不到表12中的特征索引7、8和9对应的特征“终端类型”、“终端位置”和“小区标识”所对应的特征值。也就是说,特征索引7、8和9组成如表14所示的第一网络数据特征索引列表。
表14 第一网络数据特征索引列表
特征索引
7
8
9
其中,用户面网元得到第一网络数据特征索引列表后,可以去掉第一网络数据索引列表中重复的特征索引,得到不包含重复特征索引的第一网络数据特征索引列表。
用户面网元确定第一网络数据特征索引列表后,可以确定第一网络数据特征索引列表中每个特征索引所属的特征索引列表对应的业务标识。第一网络数据特征索引列表中所有特征索引对应的业务标识组成第一业务标识集合。
例如,表12中不能根据业务传输数据得到特征值的特征索引7对应的业务标识为业务标识1,表12中不能根据业务传输数据得到特征值的索引8和9对应的业务标识为业务标识2,从而可以得到如图表15所示的第一网络数据特征索引列表与业务标识的对应关系。
表15 第一网络数据特征索引列表与业务标识的对应关系
索引 业务标识
7 业务标识1
8 业务标识2
9 业务标识2
用户面网元可以根据表15得到包括业务标识1和业务标识2的第一业务标识集合,如表16所示。
表16 第一业务标识集合
业务标识
业务标识1
业务标识2
S214,数据库网元收集第一会话的网络数据。
第一会话的网络数据可以包括发起第一会话的终端的类型、该终端发起第一会话的时间、该终端所属的小区标识,等等。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制S214的位置,可选地,S214可以位于S208与S213之间任何位置。
S215,数据库网元向用户面网元发送网络数据特征值列表。相应地,用户面网元接收该网络数据特征值列表。
具体而言,数据库网元收集第一会话的网络数据,并且接收用户面网元发送的第三消息后,可以确定第一业务标识集合中每个业务标识对应的特征索引列表中与网络数据对应的特征索引。第一业务标识集合中所有业务标识对应的特征索引列表中与网络数据对应的特征索引组成的特征列表可以称为第二网络数据特征索引列表。
数据库网元确定第二网络数据特征索引列表后,从收集的第一会话的网络数据中获取第二网络数据特征索引列表中每个特征索引对应的特征的特征值。从第一会话的网络数据中得到的与第二网络数据特征索引列表中每个特征索引对应的特征值组成的特征值列表可以称为网络数据特征值列表。
例如,第一业务标识集合包括表16中的业务标识1和业务标识2时,数据库网元可以从第一会话的网络数据中获取特征“终端类型”、“终端位置”和“小区标识”对应的网络数据特征值。
数据库网元获取的网络数据特征值列表的一种示例为:数据库网元根据表16的第一业务标识集合,获取该第一业务标识集合中包括业务标识1和业务标识2;进一步地,数据库网元根据S206获取的第一信息查询业务标识1对应的特征索引7“终端类型”属于网络数据,数据库网元根据S214获取的网络数据确定“终端类型”对应的特征值。同样的,数据库网元根据业务标识2对应的特征索引8“终端位置”和特征索引9“小区标识”根据S214获取的网络数据确定“终端位置”和“小区标识”对应的特征值。
数据库网元获取的网络数据特征值列表的一个示例如表17所示。
表17 第一业务标识集合对应的网络数据特征值列表
业务标识 特征索引 特征值
业务标识1 7 Huawei P10
业务标识2 8 海淀区
业务标识2 9 Cell ID-1
数据库网元可以向用户面网元发送如表17所示的网络数据特征值列表。
S216,用户面网元向数据分析网元发送第二特征索引列表集合以及第二特征索引列表集合中的每个特征索引列表对应的特征值列表。该第二特征索引列表集合以及所述第二特征索引列表集合中的每个特征索引列表对应的特征值列表与第一会话对应.
用户面网元向数据分析网元发送的特征值中,不仅包含业务传输数据的特征值,还可以包括网络数据特征值。相应地,数据分析网元从用户面网元接收上述特征值。
例如,用户面网元可以根据表13和表17向数据分析网元发送如表18所示的特征值列表,该特征值列表与第一会话对应。
表18 第一会话对应的特征值列表
特征索引列表 特征值列表
{1,5,6,7} {早上9:00,10毫秒,1.5,Huawei P10
{1,2,3,4,8,9} {早上9:00,20比特,30比特,2,海淀,Cell ID-1}
S217,数据分析网元根据从用户面网元接收的第二特征索引列表集合以及所述第二特征索引列表集合中的每个特征索引列表对应的特征值列表,确定第一会话中数据包的业务类型。
具体而言,数据分析网元可以将用户面网元发送报的第二特征索引列表集合以及第二特征索引列表集合中的每个特征索引列表对应的特征值列表,作为S205中生成的大数据模型的输入参数,大数据模型的输出结果则是该第一会话中的数据包对应的业务类型。
虽然S216中用户面网元向数据分析网元发送的特征值列表中即使同时包括了业务标识1和业务标识2对应的的特征索引列表集合以及每个特征索引列表对应的特征值列表,但是数据分析网元确定的业务类型只能是二者之一,即,用户面网元发送的特征索引列表集合以及每个特征索引列表对应的特征值列表与唯一的业务类型对应。
S218,数据分析网元向用户面网元发送S217中确定得到的业务类型。相应地,用户面网元接收该业务类型。
本申请实施例中,各个网元之间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了业务类型的识别。此外,因为数据库网元可以通过分布式部署方式,并靠近应用服务器和核心网网元部署,因此,有助于降低获取训练数据和下发第一信息的时延。
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方法中,数据分析网元可以根据终端的网络数据和业务传输数据确定终端的业务类型,从而可以提高识别准确率。
本申请实施例中,可选地,第一信息中还可以包括第一特征索引列表集合中每个特征索引列表对应的以下至少一种信息:网络切片类型、SSC模式、PDU会话类型。
若第一信息还包括网络切片类型、SSC模式、PDU会话类型中至少一种信息,则在S209中,控制面网元从第一信息中查询得到第二信息时,控制面网元不仅可以根据第一会话的DNN,还可以根据第一会话的网络切片类型、SSC模式、PDU会话类型中至少一种信息筛选得到第二信息。
换句话说,就是从第一信息中筛选得到的第二信息,且第二信息中的第二特征索引列表集合中的每个特征索引列表均对应第一会话的DNN,且对应第一会话的网络切片类型、SSC模式、PDU会话类型中至少一种信息。
这样,可以得到更为准确的第二信息,从而有助于提高用户面网元根据第二信息获取的特征值的准确性,最终有助于提高业务类型识别的准确率。
本申请实施例中,可选地,若数据库网元确定的第一业务标识集合为空,则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没有S213和S215,甚至可以没有S214。
本申请实施例中,可选地,在S213中,第三信息还可以携带以下至少一种信息:用户面网元接收第一会话的业务传输数据的时间、第一会话的会话标识、第一会话对应的终端的标识、第一会话对应的终端的IP地址、第一会话对应的终端的端口、第一会话对应的业务服务器的IP地址、业务服务器中与第一会话对应的端口、第一会话的业务传输数据的业务传输协议。
这样,数据库网元可以进一步根据第三信息中携带的这至少一种信息,获取满足该至少一种信息的网络数据的特征值。例如,用户面网元向数据库网元发送的第三信息可以携带终端的IP地址,该终端的IP地址用于标识终端,数据库网元根据终端的IP地址确定终端的网络数据。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业务类型识别的准确率。
本申请实施例的S214中,数据库网元收集第一会话的网络数据时,还可以根据第一会话对应的DNN、终端的IP、终端的ID、PDU会话ID等一种或多种信息收集第一会话的网络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的S213和S215中,用户面网元可以直接与数据库网元通信,也可以通过SMF网元与数据库网元通信。
图3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通信方法的示意性交互流程图。应理解,图3示出了通信方法的步骤或操作,但这些步骤或操作仅是示例,本申请实施例还可以执行其他操作或者图3中的各个操作的变形。此外,图3中的各个步骤可以按照与图3呈现的不同的顺序来执行,并且有可能并非要执行图3中的全部操作。
S301至S312,可以参考图2中的S210至S212,为了简洁,此处不再赘述。
S313,用户面网元向数据库网元发送第三信息,第三信息携带网络数据特征索引列表。相应地,数据库网元接收用户面网元发送的第三信息。
例如,用户面网元从业务传输数据中获取特征值后,确定第二特征索引列表集合中不能根据业务传输数据得到特征值的所有特征索引。第二特征索引列表集合中不能根据业务传输数据得到特征值的特征索引组成网络数据特征索引列表。
换句话说,由于训练数据中包括网络数据,因此,根据训练数据生成特征索引列表时,特征索引列表中可能会有对应网络数据的特征索引。与网络数据对应的特征索引对应的特征值从业务传输数据中是获取不到的。用户面网元可以将从业务传输数据中不能获取到特征值的特征索引筛选出来,得到网络数据特征索引列表。
例如,用户面网元从业务传输数据中得不到表12中的特征索引7、8和9对应的特征“终端类型”、“终端位置”和“小区标识”所对应的特征值。也就是说,特征索引7、8和9组成网络数据特征索引列表。
其中,用户面网元得到网络数据特征索引列表后,可以去掉该网络数据特征索引列表中重复的特征索引,得到不包含重复特征索引的网络数据特征索引列表。
S314可以参考图2中的S214,此处不再赘述。
S315,数据库网元向用户面网元发送网络数据特征值列表。相应地,用户面网元从数据库网元接收网络数据特征值列表。
例如,数据库网元从收集的第一会话的网络数据中获取网络数据特征索引列表中每个特征索引对应的特征的特征值。从第一会话的网络数据中得到的与网络数据特征索引列表中每个特征索引对应的特征值组成的特征值列表可以称为网络数据特征值列表。
例如,网络数据特征索引列表中包含特征索引7、8和9时,数据库网元可以从第一会话的网络数据中获取特征“终端类型”、“终端位置”和“小区标识”对应的网络数据特征值。
S316至S318,可以参考图2中的S216至S218,此处不再赘述。
图4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通信方法的示意性交互流程图。应理解,图4示出了通信方法的步骤或操作,但这些步骤或操作仅是示例,本申请实施例还可以执行其他操作或者图4中的各个操作的变形。此外,图4中的各个步骤可以按照与图4呈现的不同的顺序来执行,并且有可能并非要执行图4中的全部操作。
S401至S412,可以参考图2中的S210至S212,为了简洁,此处不再赘述。
S413,用户面网元向数据库网元发送第三信息,第三信息用于请求第一会话对应的网络数据。相应地,数据库网元接收用户面网元发送的第三信息。
例如,用户面网元从业务传输数据中获取特征值后,确定第二特征索引列表集合中有无不能根据业务传输数据得到特征值的特征索引。
若第二特征索引列表集合中有不能根据业务传输数据得到特征值的特征索引,则用户面网元向数据库网元发送第三信息,请求第一会话的网络数据,为了后续描述方便,将第二特征索引列表集合中有不能根据业务传输数据得到特征值的特征索引组成的索引列表称为网络数据特征索引列表。
因为训练数据中包括网络数据,所以,根据训练数据生成特征索引列表时,特征索引列表中可能会有对应网络数据的特征索引。也就是说,不能根据业务传输数据得到的特征值可以从网络数据中获取。因此,用户面网元可以向数据库网元发送请求网络数据的第三信息。
例如,用户面网元从业务传输数据中得不到表12中的特征索引7、8和9对应的特征“终端类型”、“终端位置”和“小区标识”所对应的特征值。则,用户面网元向数据库网元发送第三信息,请求第一会话的网络数据。
例如,第三信息可以包括用户面网元接收第一会话的业务传输数据的时间、第一会话的会话标识、第一会话对应的终端的标识、第一会话对应的终端的IP地址、第一会话对应的终端的端口、第一会话对应的业务服务器的IP地址、业务服务器中与第一会话对应的端口、第一会话的业务传输数据的业务传输协议,等等。
S414,数据库网元可以根据第三信息收集第一会话的网络数据。
例如,数据库网元可以收集满足以下至少一个条件的网络数据:用户面网元接收第一会话的业务传输数据的时间、第一会话的会话标识、第一会话对应的终端的标识、第一会话对应的终端的IP地址、第一会话对应的终端的端口、第一会话对应的业务服务器的IP地址、业务服务器中与第一会话对应的端口、第一会话的业务传输数据的业务传输协议。
S415,数据库网元向用户面网元发送网络数据。相应地,用户面网元从数据库网元接收网络数据。
用户面网元从数据库网元接收第一会话的网络数据后,从第一会话的网络数据中获取网络数据特征索引列表中的特征索引对应的特征的特征值。网络数据特征索引列表中的特征索引对应的特征的特征值组成的列表称为网络数据特征值列表。
S416至S418,可以参考图2中的S216至S218,此处不再赘述。
图5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通信方法的示意性交互流程图。应理解,图5示出了通信方法的步骤或操作,但这些步骤或操作仅是示例,本申请实施例还可以执行其他操作或者图5中的各个操作的变形。此外,图5中的各个步骤可以按照与图5呈现的不同的顺序来执行,并且有可能并非要执行图5中的全部操作。
S501至S506,可以分别参考S201至S206中相应的步骤,为了简洁,此处不再赘述。
S507可以参考S208,为了简洁,此处不再赘述。
S508,控制面网元向数据库网元发送第一会话的DNN。相应地,数据库网元接收控制面网元发送的第一会话的DNN。
S509,数据库网元根据第一会话的DNN,从第一信息中查询得到第二信息,第二信息包括第二特征索引列表集合以及第二特征列表集合中每个特征索引列表对应的业务类型的业务标识。
数据库网元根据与第一会话关联的第一DNN,从第一信息中查询得到第二信息,第二信息包括与第一DNN对应的第二特征索引列表集合和第二特征索引列表集合中每个特征索引列表对应的业务标识。
换句话说,数据库网元可以根据第一DNN,对本地保存的第一信息进行筛选,匹配出与第一DNN对应的特征索引列表和业务标识。从第一信息中筛选得到的与第一DNN对应的特征索引列表组成第二特征索引列表集合。
数据库网元根据第二特征索引列表集合与筛选得到的业务标识生成第二信息,第二信息包括第二特征索引列表集合与筛选得到的业务标识。
例如,数据库网元从数据分析网元接收的第一信息包括表11所示的内容时,如果第一DNN为DNN-1,则数据库网元可以根据表11中生成第二信息,第二信息可以包括表12所示的内容。
可选地,数据库网元从数据分析网元接收的第一信息中包括特征与索引的对应关系时,数据库网元向控制面网元发送的第二信息中也可以包括该对应关系。
这样,控制面网元可以本地保存特征总列表,后续数据库网元再次向控制面网元发送业务类型对应的第二信息的时候,第二信息可以只包括业务类型对应的特征索引列表。控制面网元可以向用户面网元发送特征与索引的对应关系,以便于用户面网元可以根据该对应关系来获取第二信息中的特征索引列表对应的特征列表。
S510,数据库网元向控制面网元发送第二信息。相应地,控制面网元接收数据库网元发送的第二信息。
S511至S519可以参考S210至S218中相应的步骤。为了简洁,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中,可选地,在S508中,控制面网元还可以向数据库网元发送第一会话的以下至少一种信息:网络切片类型、SSC模式、PDU会话类型。相应地,数据库网元还从CPF网元接收第一会话的上述至少一种信息。
对应地,在S509中,数据库网元从第一信息中查询第二信息时,除了可以根据第一会话的DNN,还可以根据第一会话的上述至少一种信息,获取第二信息。这样,有助于得到更准确的第二信息,从而有助于提高业务类型识别的准确率。
本申请实施例中,可选地,第二信息还可以包括第二特征索引列表集合中的每个特征索引列表对应的以下至少一种信息:DNN、网络切片类型、服务和SSC模式、PDU会话类型。
第二信息还包括第二特征索引列表集合中的每个特征索引列表对应的上述至少一种信息时,若本终端发起第二会话或其他终端发起第二会话时,控制面网元可以根据第二特征索引列表集合中的每个特征索引列表对应的上述至少一种信息,判断第二特征索引列表集合中是否已包含第二会话对应的特征索引列表。
若控制面网元根据第二特征索引列表集合中的每个特征索引列表对应的上述至少一种信息,判断第二特征索引列表集合中已包含第二会话对应的特征索引列表,则控制面网元可以不用再向数据库网元请求第二信息,从而有助于提高业务类型识别的效率。
图6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通信方法的示意性交互流程图。应理解,图6示出了通信方法的步骤或操作,但这些步骤或操作仅是示例,本申请实施例还可以执行其他操作或者图6中的各个操作的变形。此外,图6中的各个步骤可以按照与图6呈现的不同的顺序来执行,并且有可能并非要执行图6中的全部操作。
S601至S613,可以参考图5中的S501至S513,为了简洁,此处不再赘述。
S614至S616,可以参考图3中的S313至S315,为了简洁,此处不再赘述。
S617至S619,可以参考图5中的S517至S519,为了简洁,此处不再赘述。
图7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通信方法的示意性交互流程图。应理解,图7示出了通信方法的步骤或操作,但这些步骤或操作仅是示例,本申请实施例还可以执行其他操作或者图7中的各个操作的变形。此外,图7中的各个步骤可以按照与图7呈现的不同的顺序来执行,并且有可能并非要执行图7中的全部操作。
S701至S713,可以参考图5中的S501至S513,为了简洁,此处不再赘述。
S714至S716,可以参考图4中的S413至S415,为了简洁,此处不再赘述。
S717至S719,可以参考图5中的S517至S519,为了简洁,此处不再赘述。
图2所示的通信方法中,可选地,当应用平台上的应用数据发生改变,例如应用版本升级时,数据库网元可以重新执行S201至S207。
图3所示的通信方法中,可选地,当应用平台上的应用数据发生改变,例如应用版本升级时,数据库网元可以重新执行S301至S307。
图4所示的通信方法中,可选地,当应用平台上的应用数据发生改变,例如应用版本升级时,数据库网元可以重新执行S401至S407。
图5所示的通信方法中,可选地,当应用平台上的应用数据发生改变,例如应用版本升级时,数据库网元可以重新执行S501至S506。
图6所示的通信方法中,可选地,当应用平台上的应用数据发生改变,例如应用版本升级时,数据库网元可以重新执行S601至S606。
图7所示的通信方法中,可选地,当应用平台上的应用数据发生改变,例如应用版本升级时,数据库网元可以重新执行S701至S706。
上面结合图2至图7介绍了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方法的示意性交互流程图,下面结合图8至图13介绍本申请实施例的单侧通信方法。
图8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通信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应理解,图8示出了通信方法的步骤或操作,但这些步骤或操作仅是示例,本申请实施例还可以执行其他操作或者图8中的各个操作的变形。此外,图8中的各个步骤可以按照与图8呈现的不同的顺序来执行,并且有可能并非要执行图8中的全部操作。
S801,数据库网元获取训练数据,训练数据包括业务传输数据和网络数据。
例如,图2中的S201至S203,图3中的S301至S303,图4中的S401至S403,图5中的S501至S503,图6中的S601至S603,图7中的S701至S703。
S802,数据库网元向数据分析网元发送训练数据。
例如,图2中的S204,图3中的S304,图4中的S404,图5中的S504,图6中的S604,图7中的S704。
S803,数据库网元从数据分析网元接收第一信息,第一信息包括第一特征索引列表集合、第一特征索引列表集合中的每个特征索引列表对应的业务标识和业务标识对应的DNN。
例如,图2中的S206,图3中的S306,图4中的S406,图5中的S506,图6中的S606,图7中的S706。
可选地,图8所示的通信方法还可以包括:数据库网元向控制面网元发送第一信息。
例如,图2中的S207,图3中的S307,图4中的S407。
或者,可选地,图8所示的通信方法还可以包括:数据库网元从控制面网元接收第一会话的DNN;数据库网元根据第一会话的DNN,从第一信息中查询得到第二信息,第二信息包括与第一会话的DNN对应的第二特征索引列表集合以及第二特征索引列表集合中的每个特征索引列表对应的业务标识;数据库网元向控制面网元发送第二信息。
例如,图5中的S509,图6中的S609,图7中的S709。
可选地,图8所示的通信方法还可以包括:数据库网元从用户面网元接收第三信息,第三信息包括第一业务标识集合;数据库网元从第一信息中,查询得到第一业务标识集合中的每个业务标识对应的特征索引列表;数据库网元根据第一业务标识集合中的每个业务标识对应的特征索引列表,从网络数据中查询得到第一业务标识集合中每个业务标识对应的网络数据特征值列表;数据库网元向用户面网元发送第一业务标识集合中每个业务标识对应的网络数据特征值列表。
例如,图2中的S213至S215,图5中的S514至S516。
图9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通信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应理解,图9示出了通信方法的步骤或操作,但这些步骤或操作仅是示例,本申请实施例还可以执行其他操作或者图9中的各个操作的变形。此外,图9中的各个步骤可以按照与图9呈现的不同的顺序来执行,并且有可能并非要执行图9中的全部操作。
S901,数据分析网元从数据库网元接收训练数据,训练数据包括业务传输数据和网络数据。
例如,图2中的S204,图3中的S304,图4中的S404,图5中的S504,图6中的S604,图7中的S704。
S902,数据分析网元根据训练数据确定第一信息,第一信息包括第一特征索引列表集合以及第一特征索引列表集合中的每个特征索引列表对应的业务标识和业务标识对应的DNN。
例如,图2中的S205,图3中的S305,图4中的S405,图5中的S505,图6中的S605,图7中的S705。
S903,数据分析网元向数据库网元发送第一信息。
例如,图2中的S206,图3中的S306,图4中的S406,图5中的S506,图6中的S606,图7中的S706。
图10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通信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应理解,图10示出了通信方法的步骤或操作,但这些步骤或操作仅是示例,本申请实施例还可以执行其他操作或者图10中的各个操作的变形。此外,图10中的各个步骤可以按照与图10呈现的不同的顺序来执行,并且有可能并非要执行图10中的全部操作。
S1001,控制面网元从数据库网元接收第一信息,第一信息包括第一特征索引列表集合以及第一特征索引列表集合中的每个特征索引列表对应的业务标识和业务标识对应的DNN。
例如,图2中的S207,图3中的S307,图4中的S407。
1002,控制面网元根据第一会话的DNN,从第一信息中查询得到第二信息,第二信息包括与第一会话的DNN对应的第二特征索引列表集合和第二特征索引列表中的每个特征索引列表对应的业务标识。
例如,图2中的S209,图3中的S309,图4中的S409。
1003,控制面网元向用户面网元发送第二信息。
例如,图2中的S210,图3中的S310,图4中的S410。
图11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通信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应理解,图11示出了通信方法的步骤或操作,但这些步骤或操作仅是示例,本申请实施例还可以执行其他操作或者图11中的各个操作的变形。此外,图11中的各个步骤可以按照与图11呈现的不同的顺序来执行,并且有可能并非要执行图11中的全部操作。
S1101,控制面网元向数据库网元发送第一会话的DNN。
例如,图5中的S508,图6中的S608,图7中的S708。
S1102,控制面网元从数据库网元接收第二信息,第二信息包括第二特征索引列表集合和第二特征索引列表集合中的每个特征索引列表对应的业务标识,业务标识与DNN对应。
例如,图5中的S510,图6中的S610,图7中的S710。
S1103,控制面网元向用户面网元发送第二信息。
例如,图5中的S511,图6中的S611,图7中的S711。
可选地,控制面网元从数据库网元接收第二信息之前,该通信方法还可以包括:控制面网元向数据库网元发送第一会话的以下至少一种信息:网络切片类型、SSC模式、PDU会话类型。
图12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通信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应理解,图12示出了通信方法的步骤或操作,但这些步骤或操作仅是示例,本申请实施例还可以执行其他操作或者图12中的各个操作的变形。此外,图12中的各个步骤可以按照与图12呈现的不同的顺序来执行,并且有可能并非要执行图12中的全部操作。
S1201,用户面网元从控制面网元接收第二信息,第二信息包括第二特征索引列表集合以及第二特征索引列表集合中的每个特征索引列表对应的业务标识。
例如,图2中的S210,图5中的S511。
S1202,用户面网元接收第一会话的业务传输数据。
例如,图2中的S211,图5中的S512。
S1203,用户面网元确定第二特征索引列表集合中不能根据业务传输数据得到特征值的特征索引列表对应的业务标识,得到第一业务标识集合;并向数据库网元发送第三信息,第三信息包括第一业务标识集合。
例如,图2中的S213,图5中的S514。
S1204,用户面网元从数据库网元接收第一业务标识集合中每个业务标识对应的网络数据特征值列表。
例如,图2中的S215,图5中的S516。
图13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通信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应理解,图13示出了通信方法的步骤或操作,但这些步骤或操作仅是示例,本申请实施例还可以执行其他操作或者图13中的各个操作的变形。此外,图13中的各个步骤可以按照与图13呈现的不同的顺序来执行,并且有可能并非要执行图13中的全部操作。
S1301,用户面网元从控制面网元接收第二信息,第二信息包括第二特征索引列表集合以及第二特征索引列表集合中的每个特征索引列表对应的业务标识。
例如,图3中的S310,图6中的S611。
S1302,用户面网元接收第一会话的业务传输数据。
例如,图3中的S311,图6中的S612。
S1303,用户面网元确定第二特征索引列表集合中不能根据业务传输数据得到特征值的特征索引,得到网络数据特征索引列表;并向数据库网元发送网络数据特征索引列表。
例如,图3中的S313,图6中的S614。
S1304,用户面网元从数据库网元接收网络数据特征索引列表对应的网络数据特征值列表。
例如,图3中的S315,图6中的S616。
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数据库网元的示意性结构图如图14所示。应理解,图14示出的数据库网元1400仅是示例,本申请实施例的数据库网元还可包括其他模块或单元,或者包括与图14中的各个模块的功能相似的模块,或者并非要包括图14中所有模块。
处理模块1401,用于获取训练数据,训练数据包括业务传输数据和网络数据。
发送模块1402,用于向数据分析网元发送训练数据。
接收模块1403,用于从数据分析网元接收第一信息,第一信息包括第一特征索引列表集合、第一特征索引列表集合中的每个特征索引列表对应的业务标识和业务标识对应的数据网络名称DNN。
可选地,第一信息还可以包括第一特征索引列表集合中的每个特征索引列表对应的以下至少一种信息:网络切片类型、SSC模式、PDU会话类型。
可选地,发送模块1402还可以用于:向控制面网元发送第一信息。
可选地,接收模块还可以用于:从控制面网元接收第一会话的DNN;
相应地,处理模块1401还用于:根据第一会话的DNN,从第一信息中查询得到第二信息,第二信息包括与第一会话的DNN对应的第二特征索引列表集合以及第二特征索引列表集合中的每个特征索引列表对应的业务标识。
发送模块还用于:向控制面网元发送第二信息。
可选地,接收模块1403还可以用于:从控制面网元接收第一会话的以下至少一种信息:网络切片类型、SSC模式、PDU会话类型。
相应地,处理模块1401具体用于:根据第一会话的DNN和第一会话的所述至少一种信息,从第一信息中查询得到第二信息。
可选地,接收模块1403还可以用于:从用户面网元接收第三信息,第三信息包括第一业务标识集合。
相应地,处理模块1401还用于:
从第一信息中,查询得到第一业务标识集合中的每个业务标识对应的特征索引列表;
根据第一业务标识集合中的每个业务标识对应的特征索引列表,从网络数据中查询得到第一业务标识集合中每个业务标识对应的网络数据特征值列表。
发送模块1402还用于:向所述用户面网元发送所述第一业务标识集合中每个业务标识对应的网络数据特征值列表。
可选地,第三信息还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种信息:所述用户面网元接收第一会话的业务传输数据的时间、所述第一会话的会话标识、所述第一会话对应的终端的标识、所述第一会话对应的终端的互联网协议IP地址、所述第一会话对应的终端的端口、所述第一会话对应的业务服务器的IP地址、所述业务服务器中与所述第一会话对应的端口、所述第一会话的业务传输数据的业务传输协议。
应理解,图14中的数据库网元1400所包括的各个模块可以用于实现图2至图7中任意一个所示的通信方法中由数据库网元执行的相应步骤,为了简洁,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数据分析网元的示意性结构图如图15所示。应理解,图15示出的数据分析网元1500仅是示例,本申请实施例的数据分析网元还可包括其他模块或单元,或者包括与图15中的各个模块的功能相似的模块,或者并非要包括图15中所有模块。
接收模块1501,用于从数据库网元接收训练数据,训练数据包括业务传输数据和网络数据。
处理模块1502,用于根据训练数据确定第一信息,第一信息包括第一特征索引列表集合以及第一特征索引列表集合中的每个特征索引列表对应的业务标识和业务标识对应的DNN。
发送模块1503,用于向数据库网元发送第一信息。
可选地,第一信息还可以包括所述第一特征索引列表集合中的每个特征索引列表对应的以下至少一种信息:网络切片类型、SSC模式、PDU会话类型。
应理解,图15中的数据分析网元1500所包括的各个模块可以用于实现图2至图7中任意一个所示的通信方法中由数据分析网元执行的相应步骤,为了简洁,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控制面网元的示意性结构图如图16所示。应理解,图16示出的控制面网元1600仅是示例,本申请实施例的控制面网元还可包括其他模块或单元,或者包括与图16中的各个模块的功能相似的模块,或者并非要包括图16中所有模块。
接收模块1601,用于从数据库网元接收第一信息,第一信息包括第一特征索引列表集合以及第一特征索引列表集合中的每个特征索引列表对应的业务标识和业务标识对应的DNN。
处理模块1602,用于根据第一会话的DNN,从第一信息中查询得到第二信息,第二信息包括与第一会话的DNN对应的第二特征索引列表集合和第二特征索引列表中的每个特征索引列表对应的业务标识。
发送模块1603,用于向用户面网元发送第二信息。
可选地,第一信息还可以包括第一特征索引列表集合中的每个特征索引列表对应的以下至少一种信息:网络切片类型、SSC模式、PDU会话类型。
相应地,处理模块1602具体用于:根据第一会话的DNN和第一会话的网络切片类型、SSC模式、PDU会话类型中的至少一种信息,从第一信息中查询得到第二信息。
应理解,图16中的控制面网元1600所包括的各个模块可以用于实现图2、图3或图4所示的通信方法中由控制面网元执行的相应步骤,为了简洁,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控制面网元的示意性结构图如图17所示。应理解,图17示出的控制面网元1700仅是示例,本申请实施例的控制面网元还可包括其他模块或单元,或者包括与图17中的各个模块的功能相似的模块,或者并非要包括图17中所有模块。
发送模块1701,用于向数据库网元发送第一会话的DNN。
接收模块1702,用于从数据库网元接收第二信息,第二信息包括第二特征索引列表集合和第二特征索引列表集合中的每个特征索引列表对应的业务标识,业务标识与第一会话的DNN对应。
发送模块1701还用于向用户面网元发送第二信息。
可选地,发送模块1701还可以用于:向数据库网元发送第一会话的以下至少一种信息:网络切片类型、SSC模式、PDU会话类型。
应理解,图17中的控制面网元1700所包括的各个模块可以用于实现图5、图6或图7所示的通信方法中由控制面网元执行的相应步骤,为了简洁,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用户面网元的示意性结构图如图18所示。应理解,图18示出的用户面网元1800仅是示例,本申请实施例的用户面网元还可包括其他模块或单元,或者包括与图18中的各个模块的功能相似的模块,或者并非要包括图18中所有模块。
接收模块1801,用于从控制面网元接收第二信息,第二信息包括第二特征索引列表集合以及第二特征索引列表集合中的每个特征索引列表对应的业务标识。
接收模块1801还用于接收第一会话的业务传输数据。
处理模块1802,用于确定第二特征索引列表集合中不能根据所述业务传输数据得到特征值的特征索引列表对应的业务标识,得到第一业务标识集合。
发送模块1803,用于向数据库网元发送第三信息,第三信息包括第一业务标识集合。
接收模块1801还用于从数据库网元接收第一业务标识集合中每个业务标识对应的网络数据特征值列表。
可选地,第三信息还包括以下至少一种信息:用户面处理接收第一会话的业务传输数据的时间、第一会话的会话标识、第一会话对应的终端的标识、第一会话对应的终端的IP地址、第一会话对应的终端的端口、第一会话对应的业务服务器的IP地址、业务服务器中与第一会话对应的端口、第一会话对应的业务传输数据的业务传输协议。
应理解,图18中的用户面网元1800所包括的各个模块可以用于实现图2或图5所示的通信方法中由用户面网元执行的相应步骤,为了简洁,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用户面网元的示意性结构图如图19所示。应理解,图19示出的用户面网元1900仅是示例,本申请实施例的用户面网元还可包括其他模块或单元,或者包括与图19中的各个模块的功能相似的模块,或者并非要包括图19中所有模块。
接收模块1901,用于从控制面网元接收第二信息,第二信息包括第二特征索引列表集合以及第二特征索引列表集合中的每个特征索引列表对应的业务标识。
接收模块1901还用于接收第一会话的业务传输数据。
处理模块1902,用于确定第二特征索引列表集合中不能根据业务传输数据得到特征值的特征索引,得到网络数据特征索引列表。
发送模块1903,用于向数据库网元发送网络数据特征索引列表。
接收模块1901还用于从数据库网元接收网络数据特征索引列表对应的网络数据特征值列表。
可选地,第三信息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种信息:用户面处理接收第一会话的业务传输数据的时间、第一会话的会话标识、第一会话对应的终端的标识、第一会话对应的终端的IP地址、第一会话对应的终端的端口、第一会话对应的业务服务器的IP地址、业务服务器中与第一会话对应的端口、第一会话对应的业务数据的业务传输协议。
应理解,图19中的用户面网元1900所包括的各个模块可以用于实现图3或图6所示的通信方法中由用户面网元执行的相应步骤,为了简洁,此处不再赘述。
图20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数据库网元的示意性结构图。应理解,图20示出的数据库网元2000仅是示例,本申请实施例的数据库网元还可包括其他模块或单元,或者包括与图20中的各个模块的功能相似的模块,或者并非要包括图20中所有模块。
其中,处理器2020可以用于实现图14中的处理模块1401执行的操作或步骤,发送器2040可以用于实现图14中的发送模块1402执行的操作或步骤,接收器2030可以用于实现图14中的接收模块1403执行的操作或步骤。
接收器2030和发送器2040可以集成在一起,称为收发器。
可选地,数据库网元2000也可以包括存储器2010,用于存储处理器2020执行的程序代码。其中,处理器2020中可以集成有存储器。
图21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数据分析网元的示意性结构图。应理解,图21示出的数据分析网元2100仅是示例,本申请实施例的数据分析网元还可包括其他模块或单元,或者包括与图21中的各个模块的功能相似的模块,或者并非要包括图21中所有模块。
其中,处理器2120可以用于实现图15中的处理模块1502执行的操作或步骤,发送器2140可以用于实现图15中的发送模块1503执行的操作或步骤,接收器2130可以用于实现图15中的接收模块1501执行的操作或步骤。
接收器2130和发送器2140可以集成在一起,称为收发器。
可选地,数据分析网元2100也可以包括存储器2110,用于存储处理器2120执行的程序代码。其中,处理器2120中可以集成有存储器。
图22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控制面网元的示意性结构图。应理解,图22示出的控制面网元2200仅是示例,本申请实施例的控制面网元还可包括其他模块或单元,或者包括与图22中的各个模块的功能相似的模块,或者并非要包括图22中所有模块。
其中,处理器2220可以用于实现图16中的处理模块1602执行的操作或步骤,发送器2240可以用于实现图16中的发送模块1603执行的操作或步骤,接收器2230可以用于实现图16中的接收模块1601执行的操作或步骤。
接收器2230和发送器2240可以集成在一起,称为收发器。
可选地,控制面网元2200也可以包括存储器2210,用于存储处理器2220执行的程序代码。其中,处理器2220中可以集成有存储器。
图23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控制面网元的示意性结构图。应理解,图23示出的控制面网元2300仅是示例,本申请实施例的控制面网元还可包括其他模块或单元,或者包括与图23中的各个模块的功能相似的模块,或者并非要包括图23中所有模块。
其中,发送器2340可以用于实现图17中的发送模块1701执行的操作或步骤,接收器2330可以用于实现图17中的接收模块1702执行的操作或步骤。
接收器2330和发送器2340可以集成在一起,称为收发器。
可选地,控制面网元2300也可以包括存储器2310和处理器2320。存储器2310用于存储程序代码,处理器2320用于执存储器2310中存储的程序代码,
其中,处理器2320中可以集成有存储器2310。
图24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用户面网元的示意性结构图。应理解,图24示出的用户面网元2400仅是示例,本申请实施例的用户面网元还可包括其他模块或单元,或者包括与图24中的各个模块的功能相似的模块,或者并非要包括图24中所有模块。
其中,处理器2420可以用于实现图18中的处理模块1802执行的操作或步骤,发送器2440可以用于实现图18中的发送模块1803执行的操作或步骤,接收器2430可以用于实现图18中的接收模块1801执行的操作或步骤。
接收器2430和发送器2440可以集成在一起,称为收发器。
可选地,用户面网元2400也可以包括存储器2410,用于存储处理器2420执行的程序代码。其中,处理器2420中可以集成有存储器。
图25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用户面网元的示意性结构图。应理解,图25示出的用户面网元2500仅是示例,本申请实施例的用户面网元还可包括其他模块或单元,或者包括与图25中的各个模块的功能相似的模块,或者并非要包括图25中所有模块。
其中,处理器2520可以用于实现图19中的处理模块1902执行的操作或步骤,发送器2540可以用于实现图19中的发送模块1903执行的操作或步骤,接收器2530可以用于实现图19中的接收模块1901执行的操作或步骤。
接收器2530和发送器2540可以集成在一起,称为收发器。
可选地,用户面网元2500也可以包括存储器2510,用于存储处理器2520执行的程序代码。其中,处理器2520中可以集成有存储器。
图26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芯片系统的示意性结构图。应理解,图26示出的芯片系统2600仅是示例,本申请实施例的芯片系统还可包括其他模块或单元,或者包括与图26中的各个模块的功能相似的模块,或者并非要包括图26中所有模块。
芯片系统2600包括处理器2610,用于支持前述数据库网元、数据分析网元、控制面网元或用户面网元实现对应的通信方法中所涉及的功能,例如,生成或处理上述通信方法中所涉及的信息。
其中,芯片系统260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2600,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制。
可选地,所述芯片系统2600还包括存储器2620,存储器2620用于保存数据库网元、数据分析网元、控制面网元或用户面网元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该芯片系统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含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

Claims (30)

1.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数据库网元获取训练数据,所述训练数据包括业务传输数据和网络数据;
所述数据库网元向数据分析网元发送所述训练数据;
所述数据库网元从所述数据分析网元接收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第一特征索引列表集合、所述第一特征索引列表集合中的每个特征索引列表对应的业务标识和所述业务标识对应的数据网络名称DNN。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还包括所述第一特征索引列表集合中的每个特征索引列表对应的以下至少一种信息:网络切片类型、会话和业务连续性SSC模式、分组数据单元PDU会话类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方法还包括:
所述数据库网元向控制面网元发送所述第一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方法还包括:
所述数据库网元从控制面网元接收第一会话的DNN;
所述数据库网元根据所述第一会话的DNN,从所述第一信息中查询得到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包括与所述第一会话的DNN对应的第二特征索引列表集合以及所述第二特征索引列表集合中的每个特征索引列表对应的业务标识;
所述数据库网元向所述控制面网元发送所述第二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方法还包括:
所述数据库网元从所述控制面网元接收所述第一会话的以下至少一种信息:网络切片类型、SSC模式、PDU会话类型;
其中,所述数据库网元根据所述第一会话的DNN,从所述第一信息中查询得到第二信息,包括:
所述数据库网元根据所述第一会话的DNN和所述第一会话的所述至少一种信息,从所述第一信息中查询得到所述第二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方法还包括:
所述数据库网元从用户面网元接收第三信息,所述第三信息包括第一业务标识集合;
所述数据库网元从所述第一信息中,查询得到所述第一业务标识集合中的每个业务标识对应的特征索引列表;
所述数据库网元根据所述第一业务标识集合中的每个业务标识对应的特征索引列表,从网络数据中查询得到所述第一业务标识集合中每个业务标识对应的网络数据特征值列表;
所述数据库网元向所述用户面网元发送所述第一业务标识集合中每个业务标识对应的网络数据特征值列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信息还包括以下至少一种信息:所述用户面网元接收第一会话的业务传输数据的时间、所述第一会话的会话标识、所述第一会话对应的终端的标识、所述第一会话对应的终端的互联网协议IP地址、所述第一会话对应的终端的端口、所述第一会话对应的业务服务器的IP地址、所述业务服务器中与所述第一会话对应的端口、所述第一会话的业务传输数据的业务传输协议。
8.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数据分析网元从数据库网元接收训练数据,所述训练数据包括业务传输数据和网络数据;
所述数据分析网元根据所述训练数据确定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第一特征索引列表集合以及所述第一特征索引列表集合中的每个特征索引列表对应的业务标识和所述业务标识对应的数据网络名称DNN;
所述数据分析网元向所述数据库网元发送所述第一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还包括所述第一特征索引列表集合中的每个特征索引列表对应的以下至少一种信息:网络切片类型、会话和业务连续性SSC模式、分组数据单元PDU会话类型。
10.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控制面网元从数据库网元接收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第一特征索引列表集合以及所述第一特征索引列表集合中的每个特征索引列表对应的业务标识和所述业务标识对应的数据网络名称DNN;
所述控制面网元根据第一会话的DNN,从所述第一信息中查询得到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包括与所述第一会话的DNN对应的第二特征索引列表集合和所述第二特征索引列表中的每个特征索引列表对应的业务标识;
所述控制面网元向用户面网元发送所述第二信息。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还包括所述第一特征索引列表集合中的每个特征索引列表对应的以下至少一种信息:网络切片类型、会话和业务连续性SSC模式、分组数据单元PDU会话类型;
其中,所述控制面网元根据第一会话的DNN,从所述第一信息中查询得到第二信息,包括:
所述控制面网元根据所述第一会话的DNN和所述第一会话的网络切片类型、SSC模式、PDU会话类型中的至少一种信息,从所述第一信息中查询得到所述第二信息。
12.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控制面网元向数据库网元发送第一会话的数据网络名称DNN;
所述控制面网元从数据库网元接收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包括第二特征索引列表集合和所述第二特征索引列表集合中的每个特征索引列表对应的业务标识,所述业务标识与所述DNN对应;
所述控制面网元向用户面网元发送所述第二信息。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面网元从所述数据库网元接收所述第二信息之前,所述通信方法还包括:
所述控制面网元向所述数据库网元发送所述第一会话的以下至少一种信息:网络切片类型、会话和业务连续性SSC模式、分组数据单元PDU会话类型。
14.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户面网元从控制面网元接收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包括第二特征索引列表集合以及所述第二特征索引列表集合中的每个特征索引列表对应的业务标识;
所述用户面网元接收第一会话的业务传输数据;
所述用户面网元确定所述第二特征索引列表集合中不能根据所述业务传输数据得到特征值的特征索引列表对应的业务标识,得到第一业务标识集合;
所述用户面网元向数据库网元发送第三信息,所述第三信息包括所述第一业务标识集合;
所述用户面网元从所述数据库网元接收所述第一业务标识集合中每个业务标识对应的网络数据特征值列表。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信息还包括以下至少一种信息:所述用户面处理接收所述第一会话的业务传输数据的时间、所述第一会话的会话标识、所述第一会话对应的终端的标识、所述第一会话对应的终端的互联网协议IP地址、所述第一会话对应的终端的端口、所述第一会话对应的业务服务器的IP地址、所述业务服务器中与所述第一会话对应的端口、所述第一会话对应的业务传输数据的业务传输协议。
16.一种数据库网元,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模块,用于获取训练数据,所述训练数据包括业务传输数据和网络数据;
发送模块,用于向数据分析网元发送所述训练数据;
接收模块,用于从所述数据分析网元接收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第一特征索引列表集合、所述第一特征索引列表集合中的每个特征索引列表对应的业务标识和所述业务标识对应的数据网络名称DNN。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数据库网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还包括所述第一特征索引列表集合中的每个特征索引列表对应的以下至少一种信息:网络切片类型、会话和业务连续性SSC模式、分组数据单元PDU会话类型。
18.根据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数据库网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向控制面网元发送所述第一信息。
19.根据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数据库网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从控制面网元接收第一会话的DNN;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会话的DNN,从所述第一信息中查询得到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包括与所述第一会话的DNN对应的第二特征索引列表集合以及所述第二特征索引列表集合中的每个特征索引列表对应的业务标识;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向所述控制面网元发送所述第二信息。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数据库网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从所述控制面网元接收所述第一会话的以下至少一种信息:网络切片类型、SSC模式、PDU会话类型;
其中,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会话的DNN和所述第一会话的所述至少一种信息,从所述第一信息中查询得到所述第二信息。
21.根据权利要求16至20中任一项所述的数据库网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从用户面网元接收第三信息,所述第三信息包括第一业务标识集合;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从所述第一信息中,查询得到所述第一业务标识集合中的每个业务标识对应的特征索引列表;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业务标识集合中的每个业务标识对应的特征索引列表,从网络数据中查询得到所述第一业务标识集合中每个业务标识对应的网络数据特征值列表;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向所述用户面网元发送所述第一业务标识集合中每个业务标识对应的网络数据特征值列表。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数据库网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信息还包括以下至少一种信息:所述用户面网元接收第一会话的业务传输数据的时间、所述第一会话的会话标识、所述第一会话对应的终端的标识、所述第一会话对应的终端的互联网协议IP地址、所述第一会话对应的终端的端口、所述第一会话对应的业务服务器的IP地址、所述业务服务器中与所述第一会话对应的端口、所述第一会话的业务传输数据的业务传输协议。
23.一种数据分析网元,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从数据库网元接收训练数据,所述训练数据包括业务传输数据和网络数据;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训练数据确定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第一特征索引列表集合以及所述第一特征索引列表集合中的每个特征索引列表对应的业务标识和所述业务标识对应的数据网络名称DNN;
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数据库网元发送所述第一信息。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数据分析网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还包括所述第一特征索引列表集合中的每个特征索引列表对应的以下至少一种信息:网络切片类型、会话和业务连续性SSC模式、分组数据单元PDU会话类型。
25.一种控制面网元,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从数据库网元接收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第一特征索引列表集合以及所述第一特征索引列表集合中的每个特征索引列表对应的业务标识和所述业务标识对应的数据网络名称DNN;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第一会话的DNN,从所述第一信息中查询得到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包括与所述第一会话的DNN对应的第二特征索引列表集合和所述第二特征索引列表中的每个特征索引列表对应的业务标识;
发送模块,用于向用户面网元发送所述第二信息。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控制面网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还包括所述第一特征索引列表集合中的每个特征索引列表对应的以下至少一种信息:网络切片类型、会话和业务连续性SSC模式、分组数据单元PDU会话类型;
其中,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会话的DNN和所述第一会话的网络切片类型、SSC模式、PDU会话类型中的至少一种信息,从所述第一信息中查询得到所述第二信息。
27.一种控制面网元,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向数据库网元发送第一会话的数据网络名称DNN;
接收模块,用于从数据库网元接收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包括第二特征索引列表集合和所述第二特征索引列表集合中的每个特征索引列表对应的业务标识,所述业务标识与所述DNN对应;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向用户面网元发送所述第二信息。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控制面网元,其特征在于,发送模块还用于:向所述数据库网元发送所述第一会话的以下至少一种信息:网络切片类型、会话和业务连续性SSC模式、分组数据单元PDU会话类型。
29.一种用户面网元,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从控制面网元接收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包括第二特征索引列表集合以及所述第二特征索引列表集合中的每个特征索引列表对应的业务标识;
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第一会话的业务传输数据;
处理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第二特征索引列表集合中不能根据所述业务传输数据得到特征值的特征索引列表对应的业务标识,得到第一业务标识集合;
发送模块,用于向数据库网元发送第三信息,所述第三信息包括所述第一业务标识集合;
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从所述数据库网元接收所述第一业务标识集合中每个业务标识对应的网络数据特征值列表。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用户面网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信息还包括以下至少一种信息:所述用户面处理接收所述第一会话的业务传输数据的时间、所述第一会话的会话标识、所述第一会话对应的终端的标识、所述第一会话对应的终端的互联网协议IP地址、所述第一会话对应的终端的端口、所述第一会话对应的业务服务器的IP地址、所述业务服务器中与所述第一会话对应的端口、所述第一会话对应的业务传输数据的业务传输协议。
CN201710916010.3A 2017-09-30 2017-09-30 通信方法及其通信设备 Active CN11001951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916010.3A CN110019511B (zh) 2017-09-30 2017-09-30 通信方法及其通信设备
PCT/CN2018/107337 WO2019062710A1 (zh) 2017-09-30 2018-09-25 通信方法及其通信设备
EP18863523.9A EP3683714B1 (en) 2017-09-30 2018-09-25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thereof
US16/824,859 US11451286B2 (en) 2017-09-30 2020-03-20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s device thereof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916010.3A CN110019511B (zh) 2017-09-30 2017-09-30 通信方法及其通信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19511A true CN110019511A (zh) 2019-07-16
CN110019511B CN110019511B (zh) 2021-10-22

Family

ID=659006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916010.3A Active CN110019511B (zh) 2017-09-30 2017-09-30 通信方法及其通信设备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451286B2 (zh)
EP (1) EP3683714B1 (zh)
CN (1) CN110019511B (zh)
WO (1) WO2019062710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218270A1 (zh) * 2020-04-30 2021-11-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4826867A (zh) * 2021-01-28 2022-07-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处理数据的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00790B (zh) * 2017-09-30 2021-09-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获取特征参数的方法和装置
CN115188114B (zh) * 2022-07-01 2023-09-01 日立楼宇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一种门禁信息同步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72116A (zh) * 2007-04-28 2007-11-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业务选择方法、装置、系统及客户端应用服务器
CN101605348A (zh) * 2008-11-24 2009-12-16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业务模拟方法及应用系统
WO2015018213A1 (zh) * 2013-08-08 2015-02-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信息交互、分流处理方法、装置、基站、rnc及终端
WO2015188563A1 (zh) * 2014-06-09 2015-12-1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业务配置数据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7027134A (zh) * 2016-02-01 2017-08-08 上海无线通信研究中心 一种用户自定义的无线通信网络方法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58345B (zh) * 2010-06-23 2013-06-05 青岛海信传媒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管理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5357739B (zh) * 2011-12-13 2019-05-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设备
WO2015113291A1 (zh) 2014-01-29 2015-08-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网络数据处理装置和无线网络系统
US10880180B2 (en) * 2015-09-16 2020-12-29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ata analytics management
CN106792563A (zh) * 2015-11-23 2017-05-3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媒体广播多播业务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06921507B (zh) * 2015-12-25 2020-10-09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在无线通信网络中对用户投诉进行预测的方法和装置
WO2018236164A1 (ko) * 2017-06-21 2018-12-27 엘지전자(주)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서비스 요청 절차 수행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US10779254B2 (en) * 2017-08-16 2020-09-15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Service request method for 5G local service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72116A (zh) * 2007-04-28 2007-11-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业务选择方法、装置、系统及客户端应用服务器
CN101605348A (zh) * 2008-11-24 2009-12-16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业务模拟方法及应用系统
WO2015018213A1 (zh) * 2013-08-08 2015-02-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信息交互、分流处理方法、装置、基站、rnc及终端
WO2015188563A1 (zh) * 2014-06-09 2015-12-1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业务配置数据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7027134A (zh) * 2016-02-01 2017-08-08 上海无线通信研究中心 一种用户自定义的无线通信网络方法及系统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218270A1 (zh) * 2020-04-30 2021-11-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4826867A (zh) * 2021-01-28 2022-07-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处理数据的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WO2022160916A1 (zh) * 2021-01-28 2022-08-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处理数据的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4826867B (zh) * 2021-01-28 2023-11-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处理数据的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451286B2 (en) 2022-09-20
EP3683714A4 (en) 2020-10-14
US20200220602A1 (en) 2020-07-09
CN110019511B (zh) 2021-10-22
WO2019062710A1 (zh) 2019-04-04
EP3683714A1 (en) 2020-07-22
EP3683714B1 (en) 2022-11-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19511A (zh) 通信方法及其通信设备
CN107968835B (zh) 一种基于编码的无线异构网络视频缓存设施部署方法
CN107295460A (zh) 装置到装置通信管理方法、用户设备和网络实体
CN111132271B (zh) 一种pdu会话的动态调整方法、装置
CN107113243A (zh) 用于利用网络运营商管理网络流量的系统和方法
EP3598791A1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base statio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storing program
CN109600790B (zh) 获取特征参数的方法和装置
US20130040648A1 (en) Identifying locations for small cells
CN104486743A (zh) 一种对核心网各接口xdr数据进行用户信息关联的方法
CN106465175A (zh) 用于收集和汇总网络质量数据的方法
CN110337122A (zh) 小区测量控制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0235474A (zh) 按需系统信息
CN108353380A (zh) 蜂窝通信系统中的数据路由
Di Francesco et al. Assembling and using a cellular dataset for mobile network analysis and planning
CN110267343A (zh) 一种寻呼管理方法、网络数据分析功能及网络侧设备
CN105227396B (zh) 一种面向移动通信网络的次等内容推荐分发系统及其方法
US10271218B2 (en) Enable access point availability prediction
CN102316528A (zh) 基于网络共享资源管理的方法及系统
CN103716900A (zh) 一种lte制式家庭基站系统中扩大网关容量的方法和装置
CN108632088B (zh) 业务处理方法、装置及服务器
JP2019507989A (ja) サービスプロバイダid提供方法およびサービスプロバイダid提供チップ
CN106982443A (zh) 业务分流方法及装置
WO2021208877A1 (zh) 一种网络性能数据的监控方法及相关设备
KR20230012509A (ko) 무선 통신 네트워크에서 네트워크 데이터 수집 및 분석을 위한 이동성 지원 방법 및 장치
CN102045696B (zh) 获取物联网设备签约信息的方法及物联网服务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