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295460A - 装置到装置通信管理方法、用户设备和网络实体 - Google Patents

装置到装置通信管理方法、用户设备和网络实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295460A
CN107295460A CN201710237614.5A CN201710237614A CN107295460A CN 107295460 A CN107295460 A CN 107295460A CN 201710237614 A CN201710237614 A CN 201710237614A CN 107295460 A CN107295460 A CN 10729546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ype
service
communication
management method
topological classifi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23761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辛伯修
蔡华龙
施美如
魏宏宇
靳亨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ITRI
Original Assignee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ITR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ITRI filed Critical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ITRI
Publication of CN1072954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295460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3Reselecting a link using a direct mode connection
    • H04W36/033Reselecting a link using a direct mode connection in pre-organised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2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36/30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measured or perceived connection quality dat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3Reselecting a link using a direct mode conn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2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36/30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measured or perceived connection quality data
    • H04W36/302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measured or perceived connection quality data due to low signal streng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02Processing of mobility data, e.g. registration information at HLR [Home Location Register] or VLR [Visitor Location Register]; Transfer of mobility data, e.g. between HLR, VLR or external networks
    • H04W8/08Mobility data transf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0Communication routing or communication path finding
    • H04W40/24Connectivity information management, e.g. connectivity discovery or connectivity update
    • H04W40/246Connectivity information discover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0Communication routing or communication path finding
    • H04W40/24Connectivity information management, e.g. connectivity discovery or connectivity update
    • H04W40/248Connectivity information updat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4Direct-mode set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4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relaying to or from another terminal or us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装置到装置(D2D)通信管理方法、用户设备和网络实体。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本发明涉及一种供网络实体使用的装置到装置(D2D)移动性管理方法。所述方法将包含但不限于:传输服务请求消息,所述服务请求消息包含应用识别符(ID)和业务类型ID;接收第一测量报告,所述第一测量报告包含基于所述服务请求消息测量到的信号质量测量值;响应于接收到所述第一测量报告而确定拓扑类型ID和通信类型ID;传输接入请求消息,所述接入请求消息包括所述拓扑类型ID、所述通信类型ID和所述业务类型ID;以及响应于传输所述接入请求消息,接收网络片层的授权。

Description

装置到装置通信管理方法、用户设备和网络实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装置到装置(D2D)通信管理方法、一种使用该方法的用户设备和一种使用该方法的网络实体。
背景技术
长期演进(LTE)版本12(Rel-12)和LTE Rel-13中已经介绍了D2D广播通信是一种能实现公共安全和用于商用的颇有前景的技术。LTE Rel-13还研究了基于蜂窝的车辆网络的可能性,诸如通过使用D2D技术支持“车辆与所有物品连接”(vehicles to everything,V2X)相关技术。在这些场景中,移动性管理将非常重要。并且,无线通信系统将需要支持更复杂的D2D移动性管理方法和系统。
因为已预想D2D通信满足多种多样的服务/应用,所以装置拓扑和资源利用可能根据每种场景、服务或应用的属性是不同的。因此,智能D2D移动性管理将不仅需要考虑移动性本身构成的问题,还要考虑到装置移动性引起的资源分配。虽然5G通信系统开发仍然处在初始阶段,但是已经预想5G通信网络将支持网络切割和不同的空中接口变体。“NGMN 5G白皮书,2015”中公开了这些提议,该白皮书以引用的方式并入以参照其中的术语定义和概念。因此,将预期5G通信系统是灵活并且可调的。此外,D2D通信还将是能增强诸如车辆网络之类基于接近度的服务的重要特征。
图1示出能够进行D2D无线通信的现有E-EUTRAN通信系统。但是,这些架构目前可能对于无线电接入技术(Radio Access Technologies,RAT)间场景的最优移动性管理和灵活性是不足的。在Rel-12中,第三代合伙关系(Thi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3GPP)介绍了图1的通信系统100。ProSe功能101是网络用于根据“3GPP TS23.303Rel-13;“Proximity-based services(ProSe);Stage 2(基于接近度的服务(ProSe),第2阶段)”,2015”要求实施D2D通信相关功能所使用的逻辑功能,该文献以引用的方式并入以参照其中的概念和术语定义。迄今为止,在一个公众陆地移动电话网(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PLMN)中只有一个ProSe功能101。在ProSe功能101中,将有三种功能,包含直接布建功能(DirectProvisioning Function,DPF)、直接发现名称管理功能和EPC水平发现功能。
DPF可以向UE提供PLMN特定参数以允许UE使用特定PLMN中的ProSe直接发现和ProSe直接通信。对于受限ProSe直接发现,DPF可以生成并维持ProSe发现UE ID。对于ProSe直接通信中的公共安全情况,DPF可以提供UE的必需参数,即使该UE未受到E-UTRAN服务也是如此。
直接发现名称管理功能将负责ProSe应用ID和ProSe应用代码的映射。对于每个发现请求,直接发现名称管理功能将使用存储于归属用户服务器(Home Subscriber Server,HSS)102中的用户数据以用于授权。直接发现名称管理功能将提供安全性材料以保护发现消息。在受限ProSe直接发现的情况下,直接发现名称管理功能将与应用服务器交互以用于发现请求的授权。
EPC水平发现功能将从HSS 102存储和检索用户数据并且负责授权和配置。EPC水平发现功能将处理EPC ProSe用户ID和应用层用户ID。EPC水平发现功能将与其它PLMN和第三方应用服务器中的ProSe功能交换信令进行应用注册。EPC水平发现功能将充当诸如SLP103之类的位置服务代理。SLP 103是一种允许装置在局域网中寻找服务的位置服务协议,UE向SLP 103报告位置。
总的来说,ProSe功能101将能实现如图1所示的相同PLMN中的ProSe发现和ProSe通信以及如图2所示的PLMN之间的ProSe发现和ProSe通信。图2的通信架构将支持不同PLMN之间的漫游,并且在3GPP TR 23.303中描述了图2的操作原理,3GPP TR 23.303以引用的方式并入以参照其概念和定义。虽然3GPP已经在E-UTRAN中实施了D2D技术;然而,尚未显著地解决RAT间D2D实施方案。此外,尚未支持从一个RAT到另一RAT的D2D移动性管理。由于已经预见了D2D通信,所以业界的广泛应用和对不同空中接口变体的适应将很可能是5G通信系统的重要特征。因而,可能必需用新颖的D2D移动性管理功能和D2D管理实体来提供D2D相关信息和增加不同RAT之间的D2D通信的灵活性。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网络实体的装置到装置(D2D)移动性管理方法、一种适用于用户设备的装置到装置(D2D)移动性管理方法、一种使用该方法的用户设备、以及一种使用该方法的网络实体。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本发明涉及一种供网络实体使用的装置到装置(D2D)移动性管理方法,并且所述方法将包含但不限于:传输服务请求消息,所述服务请求消息包括应用识别符(ID)和业务类型ID;接收第一测量报告,所述第一测量报告包括基于所述服务请求消息测量到的信号质量测量值;响应于接收到所述第一测量报告而确定拓扑类型ID和通信类型ID;传输接入请求消息,所述接入请求消息包括所述拓扑类型ID、所述通信类型ID和所述业务类型ID;以及响应于传输所述接入请求消息,接收网络片层的授权。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本发明涉及一种供用户设备使用的装置到装置(D2D)移动性管理方法,并且所述方法将包含但不限于:接收作为中继UE执行下面的操作的配置:接收服务请求消息,所述服务请求消息包括应用ID和业务类型ID;传输服务通告消息,所述服务通告消息包括所述中继UE的装置ID和所述业务类型ID;接收基于服务通告消息执行的第一远程UE测量报告,其中所述第一远程UE测量报告包括装置ID和跳数;以及传输中继UE测量报告,所述中继UE测量报告包括跳数信息和中继UE的装置ID。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本发明涉及一种用户设备,所述用户设备将包含但不限于:发射器;接收器;以及处理器,其耦合到收发器并且被配置成:经由发射器传输服务请求消息,所述服务请求消息包括应用识别符(ID)和业务类型ID;经由接收器接收第一测量报告,所述第一测量报告包括基于服务请求消息测量到的信号质量测量值;响应于接收到第一测量报告而确定拓扑类型ID和通信类型ID;传输接入请求消息,所述接入请求消息包括所述拓扑类型ID、所述通信类型ID和所述业务类型ID;以及响应于传输所述接入请求消息,接收网络片层的授权。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本发明涉及一种网络实体,所述网络实体将包含但不限于:发射器;接收器;以及处理器,其耦合到收发器并且被配置成:经由接收器接收服务请求消息,所述服务请求消息包括应用ID和业务类型ID;经由发射器传输服务通告消息,所述服务通告消息包括中继UE的装置ID和业务类型ID;经由接收器接收基于服务通告消息执行的第一远程UE测量报告,其中第一远程UE测量报告包括装置ID和跳数,以及中继UE测量报告包括总跳数和中继UE的装置ID。
为了使得本发明的前述特征和优点便于理解,下文详细描述附有图式的示例性实施例。应理解,前文总体描述以及以下详细描述都是示例性的,并且意图提供对所要求的本发明的进一步说明。
然而,应理解,本发明内容可以并不含有本发明的所有方面和实施例,因此不希望用任何方式加以限制或约束。此外,本发明将包含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改进和修改。
附图说明
图1为能够进行D2D无线通信的现有E-EUTRAN通信系统的示意图;
图2为如3GPP TS23.303中描述的能够在不同PLMN之间进行D2D无线通信的现有E-EUTRAN通信系统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D2D移动性管理架构的示意图;
图4A为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D2D移动性管理网络实体的示意图;
图4B为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供网络实体使用的D2D移动性管理方法的示意图;
图4C为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用户设备的示意图;
图4D为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供用户设备使用的D2D移动性管理方法的示意图;
图5A为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拓扑类型的实例的示意图;图5B为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包含中继器的拓扑类型的实例的示意图;
图6A为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确定拓扑类型的算法的实例的示意图;
图6B为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确定拓扑类型的流程图;
图7(A1)、图7(A2)、图7(B1)、图7(B2)、图7C及图7D为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拓扑类型管理处理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各种通信类型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ID获取处理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D2D移动性管理功能的信号程序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动态网络片层选择和D2DUE配置的信号程序的示意图;
图12A至图12B为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RAT间管理处理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从源gNB到目标gNB的移交程序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00:通信系统;
101:ProSe功能;
103:SLP;
300:D2D移动性管理架构;
301:D2D移动性管理实体;
302:D2D UE;
303:5G RAN(或BS);
304:E-TRAN;
305:路由器或网关;
400:D2D移动性管理实体;
401:拓扑类型管理模块;
402:通信类型管理模块;
403:业务类型管理模块;
421:存储媒体;
422:毫米波和/或射频收发器;
423:天线阵列;
424:无需执照频段收发器;
425:处理器;
501:第一UE;
502:中继UE;
511-518:UE;
S431-S434、S601-S605、S701-S723、S901、S901、S911、S912、S1001-S1019、S1101-S1105、S1201-S1204、S1211-S1213、S1301-S1309:步骤。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详细参照本发明的当前示例性实施例,附图中示出了该示例性实施例的实例。只要可能,相同的参考标号在附图及描述中用以指相同或相似部分。
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装置到装置(D2D)移动性管理方法和用于实施所公开的方法的架构设备。所公开的方法将利用D2D移动性管理功能来支持相同RAT内和不同RAT间的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的智能D2D移动性管理。D2D移动性管理功能将包含用于实现(1)D2D拓扑类型管理、(2)D2D通信类型管理和(3)D2D业务类型管理的功能。可以在D2D管理实体中或在5G无线电接入网络(radio access network,RAN)中执行这些D2D移动性管理功能。
更具体而言,(1)D2D拓扑类型管理将是与存储和维护D2D拓扑(诸如成对拓扑、直线拓扑、毛细管拓扑等等)有关的功能。(2)D2D通信类型管理将实施与存储和维护D2D通信类型(诸如单播、广播、组播等等)有关的功能。(3)D2D业务管理将实施与记录和管理D2D业务要求(诸如任务关键、周期性、尽力传送等等)有关的功能。D2D移动性管理功能还将提供和维护D2D相关信息以辅助移动性管理和其它资源管理。本发明可以对于不同的空中接口变体实施。使用所提供的公开内容,还可以实现网络切割。
首先,提供一些5G D2D或车辆到车辆(vehicle to vehicle,V2V)应用以及对应于该应用的D2D移动性管理功能的实例。5G D2D应用的实例可以包含不限于车队(platoon)、自主车辆和可穿戴装置。车队可以包含直线和成对拓扑类型、组播通信类型以及周期性和任务关键业务类型。自主车辆可以包含动态拓扑类型、广播通信类型以及周期性和任务关键业务类型。可穿戴装置可以包含成对拓扑类型、单播通信类型和周期性业务类型。此外,每个应用将具有它自身的应用ID,使得gNB还将知道每个应用的RAN水平等效应用ID。值得注意的是,从上面的实例看出,每个应用可具有不同的D2D拓扑类型、D2D通信类型和D2D业务类型。
当对于D2D移动性管理时,移交和资源分配对于保持D2D服务连续性都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D2D UE可能会在RAT间移动。因此,需要具有灵活的架构和功能以提供D2D移动性管理。本发明的优点可以包含灵活的设计、与不同RAT的相容性和网络切割能力。本发明的目标之一是适应不同的空中接口变体。整体而言,所提出的架构和功能将支持D2D移动性管理、提供必需的D2D相关信息以支持D2D资源分配和移动性管理,并且能实现网络切割。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D2D移动性管理架构。D2D移动性管理架构300可以包含用于实施D2D移动性管理功能的D2D移动性管理实体301。D2D移动性实体301可以是核心网络内的任何网络实体的一部分,或者可以是位于RAN内的5G基站(BS)的一部分。D2D移动性管理实体301将实施D2D相关信息交换、存储和维护。D2D相关信息将用于D2D移动性管理以便管理不同D2D拓扑类型和计时器、D2D通信类型和D2D业务类型。D2D移动性实体301可以连接到5G RAN(或BS)303、E-TRAN 304、路由器或网关305等等以及其它RAT。
对于每个D2D UE 302,可以根据D2D拓扑管理、D2D通信类型管理和D2D业务管理分配特定的D2D服务ID。D2D服务ID可以用于识别这个UE的拓扑类型、这个UE的通信类型、这个UE的业务类型并且还用于更新计时器。例如,可以根据{D2D拓扑类型+计时器}+D2D通信类型+D2D业务类型来确定D2D服务ID。每个D2D UE可具有多个D2D链路,并且每个链路可具有不同的拓扑类型、不同的通信类型和不同的业务类型。因此,D2D UE可具有一或多个D2D服务ID。
大体而言,D2D相关信息将由D2D移动性管理实体301保持和更新。每个5GRAN(例如303)可以从D2D移动性管理实体301请求D2D相关信息。由于D2D移动性管理实体301还将连接到网络路由器和网关305,从而使得可以立即获取任何经过更新的D2D相关信息,其中包含来自其它RAT的经过更新的D2D相关信息。D2D移动性管理实体301可以用作主动控制节点以通知其它5G RAN、E-UTRAN、网关/路由器和其它无线电接入网络关于经过更新的D2D相关信息,并且分配合适的业务路线,或者用作被动节点,其它5G RAN、E-UTRAN、网关/路由器可以从其请求D2D相关信息以便更新D2D相关信息。一旦D2D UE在网络上移动,就有可能在D2D移动性管理实体301中的D2D相关信息的辅助下实现RAT间移交。D2D移动性管理实体301还可协调RAT间D2D通信的必需的信息交换。
如果网络中不存在D2D移动性管理实体(例如301),则5G RAN(例如303)可以改为实施D2D相关信息的存储和维护。5G RAN接着可直接地或经由其它路由器/网关间接地连接到其它无线电接入网络,以便实施上述D2D移动性管理功能并且协调RAT间D2D通信。
图4A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D2D移动性管理实体。D2D移动性管理实体400可以包含但不限于:用于管理不限于拓扑类型和相关功能的拓扑类型管理模块401,用于管理不限于通信类型和相关功能的通信类型管理模块402、用于管理不限于业务类型和相关功能的业务类型管理模块403。D2D移动性管理实体401可以包含一或多个处理电路或处理器,用于实施拓扑类型管理模块401、通信类型管理模块402和业务类型管理模块403的功能。这些模块401 402 403可以由诸如处理器、控制器或分立集成电路的一或多个硬件处理单元实施。D2D移动性管理实体401还可包含一或多个硬件收发器,用于与5GRAN 303、与路由器或网关305和与E-UTRAN 304通信。5G RAN 303将与一或多个D2D UE 302通信。D2D移动性管理实体400将支持动态网络片层选择和D2D UE配置。
图4B是从网络实体角度看的D2D移动性管理方法的流程图。在步骤S411中,网络实体将传输服务请求消息,该服务请求消息包含但不限于应用识别符(ID)和业务类型ID。在步骤S412中,网络实体将接收第一测量报告,其包含但不限于基于服务请求消息测量到的信号质量测量值。在步骤S413中,网络实体将响应于接收到第一测量报告而确定拓扑类型ID和通信类型ID。在步骤S414中,网络实体将传输接入请求消息,所述接入请求消息包括但不限于所述拓扑类型ID、所述通信类型ID和所述业务类型ID。在步骤S415中,网络实体将响应于传输所述接入请求消息而接收网络片层的授权。
图4C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UE的功能框图。UE可以包含不限于:耦合到存储媒体425的处理器421,毫米波(mmWave)和/或射频(radio frequency,RF)422收发器,无需执照频段收发器424,以及天线阵列423。存储媒体425提供临时存储或永久存储功能以实施所需要的所有相关功能。收发器422包含一或多个以毫米波频率和/或RF频率工作的发射器和接收器,并且连接到天线阵列423以发射信号。无需执照频段收发器424可以包含一或多个收发器,用于在无需执照频谱中通信,诸如Wi-Fi、蓝牙、NFC等等。处理器421可以包含一或多个硬件处理单元,诸如处理器、控制器或分立的集成电路,以控制422收发器发射和接收信号并执行与示例性实施例和实例公开的所公开的D2D移动性管理方法相关的功能。
本发明中的术语“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可为(例如)智能手表、虚拟现实设备(virtual reality apparatus,VR)、车辆、自主车辆、移动台、高级移动台(advancedmobile station,AMS)、服务器、客户端、台式计算机、便携式计算机、网络计算机、工作站、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平板个人计算机(tablet personalcomputer,PC)、扫描仪、电话装置、寻呼机、相机、电视机、手持式视频游戏装置、音乐装置、无线传感器等等。在一些应用中,UE可以是在例如公共汽车、火车、飞机、船只、汽车等移动环境中工作的固定计算机装置。
图4D是从用户设备角度看的D2D移动性管理方法的流程图。在步骤S431中,UE将接收服务请求消息,该服务请求消息包含但不限于应用ID和业务类型ID。在步骤S432中,UE将传输服务通告消息,该服务通告消息包含但不限于中继UE的装置ID和业务类型ID。在步骤S433中,UE将接收第一远程UE测量报告,该第一远程UE测量报告是基于服务通告消息执行的。在步骤S434中,UE将传输中继UE测量报告,该中继UE测量报告包含但不限于跳数信息和中继UE的装置ID。
当D2D UE移动时,D2D链路可能变弱并且可能最终被移交以便继续参与D2D通信。D2D移交可以是在同一个无线电接入网络系统内,或者是在RAT之间,例如从5G RAN到E-UTRAN。当D2D UE执行D2D移交时,需要特定的信息以辅助连接或配置以便设置连接。D2D移动性管理实体400的目标是辅助移动性管理和进一步的资源分配。本文中将进一步描述D2D移动性管理实体400的每个模块。
D2D移动性管理实体400将包含用于管理D2D通信拓扑类型的拓扑管理模块401。D2D通信可以发生在某些位置,例如公共汽车中、高速公路上、路侧单元中和商场中。UE位置或连接可以构成某个拓扑。这个拓扑可以通过D2D应用和D2D迹线预测来推断。拓扑可以是静态的或者可以动态地变化,并且拓扑的静态或动态配置可以取决于包含D2D UE加入或离开一条链、D2D UE的移动速度等等在内的因素,从而使得拓扑管理模块401可以根据服务或移动迹线来处理动态拓扑。一旦网络接收到拓扑相关信息,就能更好地优化和控制D2D通信。
拓扑管理模块401将使用拓扑类型ID来限定这个D2D UE属于哪种拓扑类型。图5A示出了包含成对拓扑、直线拓扑、毛细管拓扑、圆形拓扑等等(例如,路侧单元)在内的D2D拓扑类型的一些实例。每种D2D拓扑类型具有唯一的D2D UE ID。每个唯一的D2D UE ID可以与一个UE ID和一个计时器相关,使得每个UE可以与一个D2D拓扑类型ID相关,因此拓扑管理模块401将知道参与D2D通信的每个UE的拓扑类型。此外,为了扩展D2D通信的范围,可以利用中继UE直接与基站通信。图5B示出使用UE中继器的实例,每个UE中继器可以直接连接到基站。
举例来说,参照图5B的“成对”拓扑,第一UE 501将参与跟中继UE 502的D2D通信,中继UE 502将与5G RAN中的基站通信。对于图5B的“直线”拓扑,假设一组内存在五个UE511 512 513 514 515。每个UE可以与同一组内的另一个UE通信。例如,如果第二UE 512参与跟中继UE 515的D2D通信,则它们的消息将被同一条链的其它UE 513 514转发。中继UE515可以与基站通信,因而方便代表基站对于整个组的D2D通信。
中继UE 515跟中继UE 518将跟踪同一组内的每个UE的跳数,并且通过5G基站将这些信息传递到拓扑管理模块401。例如,参照图5B的“树形”拓扑,中继UE 518的跳数为0,因为中继UE 518直接与基站通信。由于第三UE 516将需要1跳以通过中继UE 518将消息传输到基站,所以这个特定拓扑下的第三UE 516的跳数为1。第四UE 517将需要2跳以将消息传输到基站,因而它的跳数为2。
总体上对于本发明,一组内的每个远程UE将需要与中继UE直接连接或间接连接。对于图5B,远程UE是并非中继UE的UE(例如502、515、518)。对于“成对”拓扑,远程UE的数量是1个。对于“直线”拓扑,最大跳数将等于远程UE的数量。对于“树形”拓扑,最大跳数将小于远程UE的数量。
值得注意的是,每个组,诸如包含511、512、513、514、515的D2D UE组可以改变其组员。并且,每个UE可以具有多个链路,而且可以属于不同的D2D组。假设UE 501与UE 511相同,则UE 501/511可具有两个链路并且属于两个不同的组。可以向每个链路分配一个链路ID,该链路ID与拓扑类型ID和计时器相关。因此,拓扑管理模块401可以维护一张表格,其中每个条目包括诸如{UE ID,拓扑类型ID,计时器}之类的信息。表格的每个条目还可记录诸如{链路ID,拓扑类型ID,计时器}之类的信息。
拓扑计时器将用于定义拓扑的更新频率。对于不同拓扑,与拓扑类型ID或特定链路ID相关的计时器持续时间可以是不同的。一旦与拓扑类型ID相关的计时器已到期,D2D拓扑就将被更新。类似地,一旦与链路ID相关的计时器已到期,链路就将被重新评估。
图6A中示出用于确定拓扑类型的算法的实例。图6B中示出用于基于图6A的算法确定拓扑类型的程序。假设对于“成对”拓扑预先分配第一ID,对于“树形”拓扑预先分配第二ID,并且对于“直线”拓扑预先分配第三ID。基于图6B的用于确定拓扑类型ID的程序如下。在步骤S601中,拓扑管理模块401将确定远程UE的数量是否为1。如果是,则在步骤S602中,将把拓扑确定为“成对”,因而拓扑类型ID将是第一ID。如果不是,则在步骤S603中,拓扑管理模块401将确定D2D UE组的最大跳数是否小于远程UE的数量。如果是,则在步骤S604中,将把拓扑确定为“树形”,因而拓扑类型ID将是第二ID。如果不是,则在步骤S605中,将把拓扑确定为“直线”拓扑,因而拓扑类型ID将是第三ID。
可以通过拓扑管理模块401或通过处理器通过D2D移动性管理实体400实施拓扑分析,以分析移动迹线和位置从而确定拓扑类型ID。拓扑分析还可根据D2D移动迹线和位置预测拓扑。这个拓扑分析可以发生在D2D UE、5G RAN中的BS或D2D移动性管理中。这三个功能,即拓扑类型ID分析、拓扑计时器实施方案和拓扑分析,可能未必位于相同实体中。然而,拓扑类型ID分析和拓扑计时器实施方案可能更加适合在同一个实体中,因为拓扑计时器一般与拓扑类型ID的可用性有关。然而,拓扑分析可以通过D2D UE、5G RAN中的BS或D2D管理实体中的任一个实体执行。拓扑类型ID和拓扑计时器可以存储于D2D管理实体中或5G RAN的BS中。
图7(A1)至图7D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拓扑类型管理处理。参看图7(A1),在步骤S701中,D2D UE将执行拓扑分析以确定D2D UE组的当前拓扑。D2D UE将基于其位置和其它D2D UE的位置或预测来分析其拓扑。在步骤S702中,D2D UE将通过5GRAN向D2D移动性管理实体400通知拓扑分析结果。在步骤S703中,D2D移动性管理实体400将存储和管理拓扑分析结果。图7(A2)的示例性实施例类似于图7(A1),但是存储和管理步骤是由5G RAN而不是D2D移动性管理实体400执行。
对于图7(A1)的示例性实施例(其中步骤S703是由D2D移动性管理实体400执行的),D2D移动性管理实体400将存储和管理拓扑类型ID和拓扑计时器。替代地,拓扑分析还可由5G RAN和D2D管理实体执行。对于图7(A2)的示例性实施例(其中步骤S703不是由D2D移动性管理实体400而是由5G RAN执行),5G RAN将存储和维护拓扑类型ID和拓扑计时器。网络系统中不一定必须存在D2D移动性管理实体。如果存在D2D移动性管理实体,则如果需要的话将很可能从5G RAN获取拓扑类型ID。
对于图7(B1)的示例性实施例中,在步骤S711中,D2D UE将向5G RAN确定其位置并报告其位置。在步骤S712中,基于从一或多个D2D UE接收的位置信息,5G RAN将基于D2D UE的位置的收集甚至预测来确定拓扑。在步骤S713中,5G RAN将向D2D移动性管理实体通知拓扑分析结果。在步骤S714中,D2D移动性管理实体将存储和管理拓扑信息。
图7(B2)的示例性实施例类似于图7(A1)的示例性实施例,但是步骤S713是在D2D移动性管理实体而不是5G RAN内执行的。在此情况下,5G RAN存储和维护拓扑类型ID和拓扑计时器。网络系统中不一定必须存在D2D移动性管理实体。然而,如果网络系统中存在D2D移动性管理实体,则如果需要的话很可能从5G RAN获取拓扑类型ID。对于图7C的示例性实施例,在步骤S721中,D2D UE将执行位置更新并且通过5G RAN将其位置传输到D2D移动性管理实体。在步骤S722中,D2D移动性管理实体将基于UE组内的一或多个UE的位置执行拓扑分析,随后基于拓扑分析结果进行存储和管理。图7D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步骤S731、S732、S733将类似于图7C的步骤S721、S722和S723,除了位置更新是由5G RAN而不是D2D UE执行的。
总的来说对于图7(A1)至图7D的任何示例性实施例,如果拓扑计时器超时,则5GRAN或D2D管理实体(负责存储和维护的实体)将向负责拓扑分析的实体(D2D UE、5G RAN或D2D管理实体)发送对于经过更新的拓扑的请求。负责拓扑分析的实体(D2D UE、5G RAN或D2D管理实体)还可向5G RAN或D2D UE请求位置更新。这种方法是被动地请求位置更新和拓扑分析。然而,还有可能D2D UE将主动报告其位置,和/或负责拓扑分析的实体(D2D UE、5GRAN、D2D管理实体)将主动报告任何D2D UE组的更新拓扑。一旦拓扑经过更新,拓扑计时器将复位。
D2D移动性管理实体400将包含用于管理D2D通信类型的通信类型管理模块402。D2D通信可以通过各种通信类型实现。一些D2D UE需要单播,而一些需要广播通信。通信类型可以根据不同应用和场景改变。通信类型还因为无线电资源管理而被迫通过5G RAN改变。通信类型管理模块402还可记录和管理每个D2D UE的通信类型。如果D2D UE具有若干D2D链路,则每个D2D链路可具有其自身的通信类型。一旦网络知道关于每个UE或每个D2D链路的通信类型的信息,则D2D通信可以被优化和控制。
图8示出各种通信类型,可以包含但不限于“广播”通信类型、“单播”通信类型、“组播”通信类型等等。每种通信类型可具有与UE相关的唯一通信类型ID。每个通信类型ID可以进一步与链路ID相关。虽然可以对整个组预配置D2D UE组的通信类型,但是D2D UE组的任何扩展或缩小都可能会使得通信类型动态地改变。由于每个D2D UE可以具有到不同D2D UE的多个D2D链路,可以将D2D通信类型标记到D2D链路或D2D UE。必需的信息可以是至少{UEID,通信类型ID}、{D2D链路ID,通信类型ID}和{UE ID,D2D链路ID,通信类型ID}之一。
通信类型可以通过通信类型管理模块402确定,或者可以通过基站或D2D移动性管理实体400内的处理器实施以确定通信类型ID。替代地,通信类型(ID)还可通过D2D UE本身或通过5G RAN确定。5G RAN可以基于网络负载和资源占用为D2D UE确定最合适的通信类型。任何确定通信类型的实体(D2D UE或5G RAN)还将实施存储和管理经过更新的通信类型的实体(5G RAN或D2D管理实体)中的通信类型的更新或删除。然而,通信类型ID的存储和维护以及通信的确定可以不一定由同一个实体执行。
如果通信类型ID的存储和维护是通过D2D移动性管理实体400执行的,则D2D移动性管理实体400可以存储和管理通信类型ID和相关信息。然而,5G RAN可以为D2D UE确定通信类型并且向D2D移动性管理实体400通知该确定。类似地,D2D UE可以确定通信类型并且向5G RAN和D2D管理实体通知该确定。
如果通信类型ID的存储和维护是通过5G RAN执行的,则5G RAN将存储和维护通信类型ID和相关信息。D2D移动性管理实体(例如400)不一定必须出现在网络系统中。如果存在移动性D2D管理实体,则如果需要的话很可能从5G RAN获取通信类型ID。在这些场景下,5G RAN将负责更新通信类型并且将通信类型传输到D2D移动性管理实体,D2D移动性管理实体接着将存储和维护通信类型。基于通信类型,5G RAN可以进一步向D2D UE分配资源。
D2D移动性管理实体400将包含用于管理D2D通信业务类型的业务类型管理模块402。D2D通信可以用于不同场景,但是每个场景可以具有其自身的服务/业务要求。业务类型可包含(例如)“任务关键”业务类型、“周期性”业务类型、“尽力传送”业务类型等等,并且每种业务类型具有唯一的业务类型ID。对于诸如警报和医疗保健之类的紧急场景,业务类型可能是“任务关键”,对于这种业务,等待时间和可靠性是最重要的。对于诸如广告之类的情况,业务类型可以是“周期性”。对于诸如监测系统之类的一些情况,业务类型可以是“尽力传送”。每种业务类型具有其自身的要求,诸如优先权、预留、等待时间和处理量。每个D2DUE可具有多个D2D链路,并且每个D2D链路可具有其自身的业务类型。一旦网络知道关于业务类型的信息,D2D通信就可以被优化和控制。移动性管理和进一步的资源管理将更灵活。
基本业务类型是预配置的,同时允许任何扩展(例如新业务类型)。由于每个D2DUE可具有到不同D2D UE的多个D2D链路,所以可以将D2D业务类型标记到D2D链路或D2D UE。必需的信息可以至少是{UE ID,业务类型ID}、{D2D链路ID,业务类型ID}和{UE ID,D2D链路ID,业务类型ID}。
业务类型的确定可以通过业务类型管理模块403或D2D移动性管理实体400的处理器执行以确定业务类型ID。业务类型确定可以通过UE本身或通过5G RAN实现,5G RAN可以基于D2D UE的应用或其注册为每个D2D UE组确定最优业务类型。任何确定业务类型的实体(D2D UE或5G RAN)将负责更新和删除该存储和管理经过更新的业务类型的实体(5G RAN或D2D管理实体)中的业务类型。
业务类型ID和业务类型确定的存储和管理可能不一定发生在同一个实体内。如果业务类型ID的存储和维护是通过D2D移动性管理实体400执行的,则D2D移动性管理实体400将存储和管理业务类型ID和相关信息。如果业务类型确定发生在5G RAN中,则5G RAN将为D2D UE确定业务类型并且向D2D移动性管理实体400通知确定结果。D2D UE还可确定业务类型并且向5G RAN和D2D管理实体通知该结果以用于存储和将来的管理。如果业务类型ID的存储和维护发生在5G RAN中,则5G RAN将存储和维护业务类型ID和相关信息。网络系统中不一定必须存在D2D移动性管理实体400。如果存在D2D移动性管理实体,则如果需要的话很可能从5G RAN获取业务类型ID。一旦网络知道了业务类型,5G RAN或网络就可以进一步调节对于D2D UE的资源分配。
图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ID获取处理。对于本发明,可以基于应用ID(S901)确定初始业务类型ID(S902)。可以基于D2D UE组的拓扑导出通信类型,因而可以从拓扑类型ID(S911)导出通信类型ID(S912)。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D2D移动性管理功能的信号程序。对此示例性实施例,假设基站包括D2D移动性管理实体400。然而,D2D移动性管理实体400可以独立于基站、构成RAN的一部分、或者构成核心网络的一部分。还假设一组中的所有D2DUE将在中继UE的最大传输范围内。虽然图10中的UE组包含中继UE、远程UE B和远程UE C,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显而易见的是,图10的信令程序将扩展到不止两个远程D2D UE。总的来说,D2D UE将经过授权以在连接建立之后进行服务通告。在D2D UE接收到服务通告之后,D2D UE将使所指示的跳数值增加一个并且使得新值成为其自身的跳数值。例如,中继UE(例如图10的中继UE A)的跳数为零,最接近中继UE A的第二UE(例如图10的D2D UE B)的跳数为1,最接近D2D UE B的第三UE(例如图10的D2D UE C)的跳数为2,以此类推。中继UE可以向基站发送测量报告,该测量报告包含在中继UE的传输信息内并且在中继UE的相同D2D组内的所有其它D2D UE的所收集的信息。基站随后基于测量报告更新拓扑类型ID和通信类型ID。基站于是能够基于测量报告合适的移交决定。下文描述更多具体细节。
在步骤S1001中,基站将为D2D组的UE配置一或多个应用ID和业务类型ID,因为每个D2D UE可具有一个应用ID和一或多个业务类型ID。在步骤S1001中,基站可以向中继UE A传输服务请求消息,该服务请求消息可以包含但不限于D2D组内的每个已知的UE的应用ID、至少一个业务类型ID和用于服务通告的资源。在步骤S1003中,中继UE A可以向UE B传输服务通告消息,服务通告消息可以包含但不限于中继UE A的装置ID、至少一个业务类型ID、和中继UE A的跳数,该跳数随后将在接收到的跳数中增加一个。在步骤S1004中,UE B将更新跳数并且测量来自中继UE A的PC5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power,RSRP)。在步骤S1005中,UE B将传输测量报告,该测量报告可以包含但不限于中继UEA的测量到的PC5RSRP、UE B的装置ID和UE B的经过更新的跳数。PC5 RSRP测量值是用于进行移动性或移交相关决定,装置ID和跳数是用于确定D2D组的拓扑。在步骤S1006中,中继UEA将检查接收到的测量报告中的RC5 RSRP是否足够。在步骤S1007中,假设接收到的测量值中的RC5 RSRP是足够的,则中继UE A将向UE B传输连接请求消息。在步骤S1008中,UE B将向中继UE A传输连接请求确认。在步骤S1009中,中继UE A将向基站转发从UE B接收的RSRP测量报告,还有小区RSRP测量值、中继UE A的ID、UE B的至少一个业务类型ID、UE B的至少一个通信类型ID、UE B的装置ID和UE B的跳数以及链路ID。在步骤S1010中,基站将能够响应于接收到中继UE A的RSRP测量报告为UE组的每个UE确定(新)的拓扑类型ID和通信类型ID。
在步骤S 1011中,UE B将向UE C传输服务通告消息,服务通告消息可以包含但不限于中继UE A的装置ID、UE B的业务类型ID和UE B的跳数。在步骤S1012中,UE C将更新其跳数并且将基于UE B的服务通告消息执行PC5 RSRP测量,并且还基于中继UE A的服务通告消息执行PC5 RSRP测量。在步骤S1013中,UE C将向UE B传输测量报告,该测量报告包含但不限于基于UE B的服务通告消息的PC5 RSRP测量结果,还有基于中继UE A的服务通告消息的PC5 RSRP测量结果,还有UE C的装置ID和接收到的跳数。在步骤S1014中,UE B将检查基于UE B的服务通告消息的PC5 RSRP测量结果以及基于中继UE A的服务通告消息的PC5RSRP测量结果是否足够。假设RSRP测量值是足够的,则在步骤S1015中,UE B将向中继UE A传输测量报告,该测量报告将包含但不限于基于UE B的服务通告消息的PC5 RSRP测量结果,以及基于中继UE A的服务通告消息的PC5 RSRP测量结果,还有它们对应的装置ID和接收到的跳数。在步骤S1016中,中继UE A将确定基于UE B的服务通告消息的PC5 RSRP测量结果以及基于中继UE A的服务通告消息的PC5 RSRP测量结果是否足够。在步骤S1017中,中继UE A将向UE C传输连接请求消息。在步骤S1018中,UE C将向中继UE A传输连接请求确认。在步骤S1019中,中继UE A将向基站转发测量报告,测量报告将包含基于UE B的服务通告消息的PC5 RSRP测量结果以及基于中继UE A的服务通告消息的PC5 RSRP测量结果,还有UE C经历的小区RSRP、中继UE A的装置ID、UE C的至少一个业务类型ID、UE C的至少一个通信类型ID、UE C的跳数、和链路ID。
图1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动态网络片层选择和D2D UE配置的信号程序。对此示例性实施例,假设基站包括D2D移动性管理实体400。然而,D2D移动性管理实体400可以独立于基站、构成RAN的一部分、或者构成核心网络的一部分。这个示例性实施例类似于图10的示例性实施例,但是示出了基站、核心网络和D2D UE之间的交互。虽然图11中的UE组包含中继UE、远程UE B,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显而易见的是,图11的信令程序将扩展到多于一个远程D2D UE。步骤S1101之前的步骤与步骤S1001至S1009相同。
在步骤S1101中,基站将能够响应于从中继UE A接收到测量报告而为已知的UE组中的每个UE确定至少一个拓扑类型ID(通过配置拓扑类型)、至少一个通信类型ID和至少一个业务类型ID。在步骤S1102中,UE B将向核心网络传输初始接入请求消息。响应于接收到初始接入请求消息,在步骤S 1103中,基站将传输网络片层相关信息,其可以包含但不限于UE组内的每个UE的拓扑类型ID、通信类型ID和业务类型ID。在步骤S 1104中,基站将传输接入请求消息,其可以包含但不限于前述片层相关信息。在步骤S 1105中,核心网络可以基于接收到的片层相关信息、这个特定D2D应用和业务要求而允许网络片层。随后,D2D组的D2DUE将能够通过使用分配给D2D UE的特定片层而参加D2D通信。
图12A至图12B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RAT间管理程序。为了满足RAT间共存情况下的D2D通信,移动性管理是重要特征之一。在图12A的示例性实施例中,D2D移动性管理实体(例如400)可以起到存储和维护最新D2D通信信息的关键作用。D2D移动性管理实体可以与一个RAT交换D2D相关信息,该RAT也为D2D通信提供服务。当发生RAT间移交时,D2D移动性管理实体维护的D2D信息对于每个RAT准备用于D2D通信移交的资源而言可能是重要的,该D2D信息包含但不限于拓扑类型管理(例如拓扑类型ID)、通信类型管理(例如通信类型ID)和业务类型管理(例如业务类型ID)。使用D2D信息,还可通过针对特定的D2D拓扑类型、特定的D2D通信类型或特定的D2D业务或服务类型对于正确的网络/资源切割考虑该D2D信息来实现网络切割。
主要通过D2D UE与诸如5G RAN之类无线电网络之间的信令交换来采集D2D信息。5G RAN接着为D2D通信分配无线电资源,因而5G RAN将需要更新D2D信息。5G RAN具有在5GRAN下执行D2D通信的D2D UE的D2D上下文,其中“D2D上下文”可以定义为是5G RAN为进行中的D2D通信提供服务所需要的最新D2D信息。类似于图12A的示例性实施例,对于图12B的示例性实施例,5G RAN还可存储和管理一些D2D信息,诸如拓扑类型管理信息(例如拓扑类型ID)、通信类型管理信息(例如通信类型ID)和业务类型管理信息(例如业务类型ID)。
有可能5G RAN可以运行D2D移动性管理功能中的至少一个功能,从而使得5G RAN可以用5G RAN中的D2D信息和D2D管理实体中的D2D信息构成D2D上下文。5G RAN可以维护进行中的D2D通信的D2D上下文。基于D2D上下文,5G RAN将能够为D2D通信分配资源。D2D管理实体或5G RAN中的D2D信息还辅助RAT间D2D通信。RAT内的D2D管理实体保存经过更新的D2D信息,从而使得D2D UE执行移交后,每个RAT可以快速获取D2D信息。不管D2D通信依赖于哪个RAT,RAT都能够根据D2D信息为D2D UE提供必需的定制的资源。
下文说明上述RAT间管理程序的一个实例。参看图12A,5G RAN(S1201)可以将D2D相关信息传输到D2D管理实体,D2D管理实体在一个或多个存储媒体中保存和维护D2D信息(S1204)。ProSe功能(S1202)可以将D2D相关信息从E-UTRAN传输到D2D管理实体,该D2D管理实体保存和维护D2D信息(S1204)。D2D管理实体可以与其它RAT交换D2D信息,诸如拓扑类型管理信息(例如拓扑类型ID)、通信类型管理信息(例如通信类型ID)和业务类型管理信息(例如业务类型ID)。
参看图12B,5G RAN(S1211)可以从E-UTRAN接收D2D相关信息以便在一个或多个存储媒体中保存和维护D2D信息(S1213)。5G RAN(S1212)可以与其它RAT交换D2D信息,诸如拓扑类型管理信息(例如拓扑类型ID)、通信类型管理信息(例如通信类型ID)和业务类型管理信息(例如业务类型ID)。
接下来,说明从源基站到目标基站的移交程序。移交程序将涉及但不限于源基站、目标基站、中继UE和跟随UE,如图13中所示。在步骤S1301中,源基站将从中继UE接收测量报告。测量报告的内容可以与在步骤S1009中说明的测量报告相同或类似。在步骤S1302中,源基站将基于测量报告确定拓扑类型ID、通信类型ID和是否将跟随UE移交到目标基站。假设跟随UE要被移交到目标基站,则在步骤S1303中,源基站将向目标基站传输移交请求。在步骤S1304中,目标基站将响应于接收到移交请求而预留定制的D2D或V2D资源。在步骤S1305中,目标基站将向源基站传输移交确认。在步骤S1306中,目标基站将与源基站并且通过中继UE与跟随UE交换信令,以便接收跟随UE的移交。在步骤S1307中,目标基站将传输定制的D2D/V2V资源分配,其预定目的地是朝向中继UE的跟随UE。在步骤S1308中,中继UE将向跟随UE转发D2D/V2V资源分配。在步骤S1309中,源基站将在跟随UE已被移交到目标基站之后释放D2D/V2V上下文。
考虑到前述说明,本发明适合于用于无线通信系统并且能够支持D2D移动性管理,以提供必需的D2D相关信息以便支持D2D资源分配和移动性管理,并且使得将来能够进行网络切割。
本申请的所公开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中使用的元件、动作或指令不应解释为对本发明来说为绝对关键或必要的,除非明确地如此描述。而且,如本文中所使用,不定冠词“一”可以包含多于一个物项。如果只想表示一个物项,那么将使用术语“单个”或类似语言。此外,如本文中所使用,在多个物项和/或多个物项种类的列表之前的术语“中的任一个”希望包含所述物项和/或物项种类个别地或结合其它物项和/或其它物项种类“中的任一个”、“中的任何组合”、“中的任何多个”和/或“中的多个的任何组合”。另外,如本文中所使用,术语“集合”希望包含任何数目的物项,包含零个。此外,本文使用的词语“数目”是希望包含任何数目,包含零。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将显而易见,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或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结构进行各种修改和变化。鉴于前述内容,希望本发明涵盖属于随附权利要求书和其等效内容的范围内的对本发明的修改和变化。

Claims (21)

1.一种供网络实体使用的装置到装置(D2D)通信管理方法,并且所述方法包括:
传输服务请求消息,所述服务请求消息包括应用识别符(ID)和业务类型ID;
接收第一测量报告,所述第一测量报告包括中继用户设备(UE)的装置ID、跳数和远程UE的装置ID;
响应于接收到所述第一测量报告,确定拓扑类型ID和通信类型ID;
传输接入请求消息,所述接入请求消息包括所述拓扑类型ID、所述通信类型ID和所述业务类型ID;以及
响应于传输所述接入请求消息,接收网络片层的授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网络实体使用的装置到装置通信管理方法,其进一步包括:
基于所述服务请求消息执行信号质量测量值的测量;以及
基于至少所述信号质量测量值执行移交决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网络实体使用的装置到装置通信管理方法,其中所述业务类型ID是基于所述应用ID确定的,并且所述通信类型ID是基于所述拓扑类型ID确定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网络实体使用的装置到装置通信管理方法,其进一步包括:
接收第二测量报告,所述第二测量报告包括第一远程UE的跳数和第一装置ID;以及
基于所述第二测量报告更新所述拓扑类型ID。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网络实体使用的装置到装置通信管理方法,其中确定所述拓扑类型ID包括:
从至少下面各项中选择:
第一拓扑类型ID,其对应于成对拓扑类型;
第二拓扑类型ID,其对应于直线拓扑类型;以及
第三拓扑类型ID,其对应于树形拓扑类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供网络实体使用的装置到装置通信管理方法,其中
所述成对拓扑类型是响应于D2D组内的远程UE的数量仅仅是1而选择的;
所述直线拓扑类型是响应于所述D2D组内的所述远程UE的数量超过1但是所述D2D组的所述远程UE的最大跳数超过所述远程UE的数量而选择的;以及
所述树形拓扑类型是响应于所述D2D组内的所述远程UE的数量超过1但是所述D2D组的所述远程UE的最大跳数不超过所述远程UE的数量而选择的。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供网络实体使用的装置到装置通信管理方法,其中所述通信类型ID是基于所述拓扑类型ID确定的,其进一步包括:
从至少下面各项中选择所述通信类型ID:
第一通信类型ID,其对应于广播通信类型;
第二通信类型ID,其对应于单播通信类型;以及
第三通信类型ID,其对应于组播通信类型。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供网络实体使用的装置到装置通信管理方法,其中所述业务类型ID是基于所述应用ID确定的,其进一步包括:
从至少下面各项中选择所述业务类型ID:
第一业务类型ID,其对应于任务关键业务类型;
第二业务类型ID,其对应于周期性业务类型;以及
第三业务类型ID,其对应于尽力传送业务类型。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供网络实体使用的装置到装置通信管理方法,其中所述移交决定进一步是基于至少所述拓扑类型ID、所述通信类型ID和所述业务类型ID。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网络实体使用的装置到装置通信管理方法,其中所述拓扑类型ID与计时器相关,所述计时器响应于所述计时器到期而更新所述拓扑类型ID。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供网络实体使用的装置到装置通信管理方法,其进一步包括:
基于所述远程UE在所述D2D组中移动或者移出所述D2D组而更新所述拓扑类型ID。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网络实体使用的装置到装置通信管理方法,其进一步包括:
存储所述拓扑类型ID、所述通信类型ID和所述业务类型ID;以及
向另一无线电接入技术装置(RAT)传输所述拓扑类型ID、所述通信类型ID或所述业务类型ID。
13.一种供用户设备(UE)使用的装置到装置(D2D)通信管理方法,并且所述方法包括:
作为中继UE接收配置执行下面的操作:
接收服务请求消息,所述服务请求消息包括应用识别符(ID)和业务类型ID;
传输服务通告消息,所述服务通告消息包括所述中继UE的装置ID和所述业务类型ID;
接收基于所述服务通告消息执行的第一远程UE测量报告,其中所述第一远程测量报告包括装置ID和跳数;以及
传输中继UE测量报告,所述中继UE测量报告包括跳数信息和所述中继UE的所述装置ID。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供用户设备使用的装置到装置通信管理方法,其进一步包括:
接收基于所述服务通告消息执行的第二远程UE测量报告,其中所述第二远程UE测量报告包括第二跳数;以及
基于所述跳数与所述第二跳数执行拓扑分析,
其中所述中继UE测量报告进一步包括拓扑类型信息。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供用户设备使用的装置到装置通信管理方法,其中所述第一远程UE测量报告进一步包括与所述装置ID相关的信号质量测量值,并且所述中继UE测量报告进一步包括基于所述服务通告消息执行的第二信号质量测量值,其中所述第二信号质量测量值与第二装置ID相关,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响应于接收到所述第二远程UE测量报告而接收移交命令。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供用户设备使用的装置到装置通信管理方法,其进一步包括:
作为远程UE接收配置执行下面的操作:
接收另一服务通告消息,所述服务通告消息包括接收到的跳数、另一中继UE的装置ID和业务类型ID;
基于所述另一服务通告消息执行另一信号质量测量;
通过使所述接收到的跳数递增1而生成当前跳数;以及
传输另一测量报告,所述测量报告包括所述当前跳数和所述另一信号质量测量值。
1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供用户设备使用的装置到装置通信管理方法,其进一步包括:
传输拓扑类型ID、所述通信类型ID和所述业务类型ID,并且接收授权使用特定网络片层。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供用户设备使用的装置到装置通信管理方法,其进一步包括:
响应于传输所述另一测量报告而接收移交命令。
19.一种网络实体,其包括:
发射器;
接收器;以及
处理器,其耦合到所述收发器并且被配置成:
经由所述发射器传输服务请求消息,所述服务请求消息包括应用识别符(ID)和业务类型ID;
经由所述接收器接收第一测量报告,所述第一测量报告包括基于所述服务请求消息测量到的信号质量测量值;
响应于接收到所述第一测量报告,确定拓扑类型ID和通信类型ID;
传输接入请求消息,所述接入请求消息包括所述拓扑类型ID、所述通信类型ID和所述业务类型ID;以及
响应于传输所述接入请求消息而接收网络片层的授权。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网络实体,其中所述处理器进一步被配置成:
基于所述服务请求消息执行信号质量测量值的测量;以及
基于至少所述信号质量测量值执行移交决定。
21.一种用户设备,其包括:
发射器;
接收器;以及
处理器,其耦合到所述收发器并且被配置成:
经由所述接收器接收服务请求消息,所述服务请求消息包括应用ID和业务类型ID;
经由所述发射器传输服务通告消息,所述服务通告消息包括所述中继UE的装置ID和所述业务类型ID;
经由所述接收器接收基于所述服务通告消息执行的第一远程UE测量报告,其中所述第一远程UE测量报告包括装置ID和跳数;以及
经由所述发射器传输中继UE测量报告,所述中继UE测量报告包括总跳数和所述中继UE的所述装置ID。
CN201710237614.5A 2016-04-12 2017-04-12 装置到装置通信管理方法、用户设备和网络实体 Withdrawn CN10729546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662321228P 2016-04-12 2016-04-12
US62/321,228 2016-04-12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295460A true CN107295460A (zh) 2017-10-24

Family

ID=599984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237614.5A Withdrawn CN107295460A (zh) 2016-04-12 2017-04-12 装置到装置通信管理方法、用户设备和网络实体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170295531A1 (zh)
CN (1) CN107295460A (zh)
TW (1) TW201737728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10890A (zh) * 2017-12-28 2020-08-0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13796105A (zh) * 2019-05-13 2021-12-14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网络节点、交通工具到一切事物应用使能器客户端、及其中执行的方法
CN114422372A (zh) * 2022-02-10 2022-04-29 中盈优创资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5g专网园区拓扑发现方法及装置
WO2023274042A1 (zh) * 2021-07-02 2023-01-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6349212A (zh) * 2020-10-22 2023-06-27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与拓扑标识符相关联的bap配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129108B2 (en) * 2015-11-13 2018-11-13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s for network management and orchestration for network slicing
CN106982410B (zh) * 2016-01-16 2021-12-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切换的方法、基站及终端设备
CN109076639A (zh) * 2016-05-13 2018-12-21 富士通株式会社 信息传输装置、方法以及通信系统
EP3267622B1 (de) * 2016-07-08 2019-08-28 Deutsche Telekom AG Vorrichtungen und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s kommunikationsnetzwerkes
US11317369B2 (en) * 2017-04-26 2022-04-26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user equipment for transmitting registration request to network, and method and network device for receiving registration request
US10687321B2 (en) * 2017-06-20 2020-06-16 Mediatek Inc. Network communication link adapt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EP3646650B1 (en) * 2017-06-29 2021-08-18 Fraunhofer-Gesellschaft zur Förderung der angewandten Forschung e.V. Apparatus, base station and methods allowing reliabl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N111165025B (zh) * 2017-10-16 2022-05-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协同终端切片功能和网络切片功能
WO2019124586A1 (ko) * 2017-12-21 2019-06-2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위치 측정 방법 및 장치
US11159935B2 (en) * 2018-05-16 2021-10-26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source slicing on a sidelink interface
EP3595361B1 (en) * 2018-07-09 2024-01-24 Nokia Technologies Oy Use of local link to support transmission of spatial audio in a virtual environment
US10575230B2 (en) 2018-07-20 2020-02-25 Google Llc Network slicing for WLAN
DE102018212201A1 (de) * 2018-07-23 2020-01-23 Robert Bosch Gmbh Gruppen-Management-Einheit,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der Gruppen-Management-Einheit, Ressourcen-Management-Einheit und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der Ressourcen-Management-Einheit
US10986010B2 (en) 2018-08-09 2021-04-20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Mobility network slice selection
WO2020077745A1 (zh) * 2018-10-19 2020-04-2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连接配置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615219B (zh) * 2019-04-30 2022-02-2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pc5链路建立方法、设备及系统
US20230224765A1 (en) * 2019-07-01 2023-07-13 Hyundai Motor Company Method and device for group handover in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0938733B2 (en) * 2019-07-19 2021-03-02 Lenovo (Singapore) Pte. Ltd. Transmitting data using a relay user equipment
CN112291742B (zh) * 2019-07-25 2022-04-01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直连通信的方法和设备
WO2021127971A1 (en) * 2019-12-24 2021-07-01 Mediatek Singapore Pte. Ltd. Group handover with delayed or omitted signalling for layer 2 sidelink relaying
CN113411911B (zh) * 2020-03-17 2023-07-0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标识更新方法和设备
US20220109996A1 (en) * 2020-10-01 2022-04-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Secure communication link establishment for a ue-to-ue relay
WO2022132127A1 (en) * 2020-12-14 2022-06-23 Google Llc Electronic device tethering with supported network slicing in cellular networks
GB2614943A (en) * 2021-11-12 2023-07-2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Improvements in and relating to localisation in a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25620A (zh) * 2014-07-31 2014-10-29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基于终端直连通信的中继选择的路由方法和路由方法
CN104365035A (zh) * 2012-04-30 2015-02-18 英特尔公司 能够实现蜂窝网络中的设备到设备(d2d)通信的装置和方法
CN104918233A (zh) * 2014-03-14 2015-09-16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接近业务中的ue配置方法
US20150327204A1 (en) * 2014-05-09 2015-11-1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Synchroniz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2d communication
WO2016013888A1 (ko) * 2014-07-23 2016-01-2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기기간 통신을 지원하는 무선 접속 시스템에서 데이터 릴레이 방법 및 장치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173510B1 (ko) * 2014-05-20 2020-11-04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전계발광소자
US9272541B2 (en) * 2014-07-28 2016-03-01 Electronics For Imaging, Inc. Gloss control through selective deposition of transparent ink
US20160033788A1 (en) * 2014-07-29 2016-02-04 Manish Chadha Eyeglasses for blocking allergens
US9656738B2 (en) * 2015-07-06 2017-05-23 Embraer S.A. Airframe wing spar structures with contiguous unitary and integrally fastened upper and lower chord sections
US10024286B2 (en) * 2015-07-15 2018-07-17 GT Technologies Tappet assembly for use in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high-pressure fuel system
US10438470B2 (en) * 2016-07-07 2019-10-08 Symbol Technologies, Llc System for and method of deterring theft of items from a venue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65035A (zh) * 2012-04-30 2015-02-18 英特尔公司 能够实现蜂窝网络中的设备到设备(d2d)通信的装置和方法
CN104918233A (zh) * 2014-03-14 2015-09-16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接近业务中的ue配置方法
US20150327204A1 (en) * 2014-05-09 2015-11-1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Synchroniz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2d communication
WO2016013888A1 (ko) * 2014-07-23 2016-01-2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기기간 통신을 지원하는 무선 접속 시스템에서 데이터 릴레이 방법 및 장치
CN104125620A (zh) * 2014-07-31 2014-10-29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基于终端直连通信的中继选择的路由方法和路由方法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10890A (zh) * 2017-12-28 2020-08-0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11510890B (zh) * 2017-12-28 2023-03-2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US11979808B2 (en) 2017-12-28 2024-05-07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terminal device
CN113796105A (zh) * 2019-05-13 2021-12-14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网络节点、交通工具到一切事物应用使能器客户端、及其中执行的方法
CN113796105B (zh) * 2019-05-13 2024-05-17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网络节点、交通工具到一切事物应用使能器客户端、及其中执行的方法
CN116349212A (zh) * 2020-10-22 2023-06-27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与拓扑标识符相关联的bap配置
WO2023274042A1 (zh) * 2021-07-02 2023-01-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4422372A (zh) * 2022-02-10 2022-04-29 中盈优创资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5g专网园区拓扑发现方法及装置
CN114422372B (zh) * 2022-02-10 2024-01-05 中盈优创资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5g专网园区拓扑发现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70295531A1 (en) 2017-10-12
TW201737728A (zh) 2017-10-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295460A (zh) 装置到装置通信管理方法、用户设备和网络实体
CN104115512B (zh) 用于合作伙伴网络共享架构的系统和方法
CN104869526B (zh) 一种设备到设备通信及其资源分配方法、设备
CN104704902B (zh) 无线通信系统、基站、移动站、方法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JP2020537444A (ja) ユーザ機器(ue)におけるポリシープロビジョニング
CN114095969A (zh) 一种智能的无线接入网络
CN109996306A (zh) 通信方法和通信设备
CN106063298A (zh) 用于自定义的第五代网络的系统与方法
CN113259147B (zh) 网元管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介质
CN108353380A (zh) 蜂窝通信系统中的数据路由
Habibi et al. Towards a fully virtualized, cloudified, and slicing-aware RAN for 6G mobile networks
Cardoso et al. A softwarized perspective of the 5G networks
CN105210409A (zh) 用于控制无线电通信的信号通路的方法和设备
CN103716900B (zh) 一种lte制式家庭基站系统中扩大网关容量的方法和装置
CN104618931B (zh) 一种建立小区参数映射关系的方法、传输方法及设备
WO2024030148A1 (en) System,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optimized network resources
Harutyunyan et al. CU placement over a reconfigurable wireless fronthaul in 5G networks with functional splits
CN105992368A (zh) 一种资源分配方法及相关设备
WO2024027436A1 (zh) 管理网络资源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Ejaz et al.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nd protocols for internet of things
Xu et al. Towards next generation software-defined radio access network–architecture, deployment, and use case
Ashfaq Study and Analysis of 5G Enabling Technologies, Their Feasibilit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et of Things
CN105554849B (zh) 超密集组网的接入方法及系统、控制节点及数据节点
Covell et al. Drivers and Motivation for 5G
KR20230012509A (ko) 무선 통신 네트워크에서 네트워크 데이터 수집 및 분석을 위한 이동성 지원 방법 및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