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192A - 空调机 - Google Patents

空调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192A
CN1100192A CN94104320A CN94104320A CN1100192A CN 1100192 A CN1100192 A CN 1100192A CN 94104320 A CN94104320 A CN 94104320A CN 94104320 A CN94104320 A CN 94104320A CN 1100192 A CN1100192 A CN 110019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sensor
temperature
heat converter
air conditioner
indo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941043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7977C (zh
Inventor
大捕雅彦
白川畅介
滨本正太郎
海野浩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shiba Corp
Toshiba AV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Corp
Toshiba AV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Corp, Toshiba AVE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shib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001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19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7977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977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13/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DSYSTEMS FOR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NON-ELECTRIC VARIABLES
    • G05D23/00Control of temperature
    • G05D23/19Control of temperature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electric means
    • G05D23/1927Control of temperature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electric means using a plurality of sensors
    • G05D23/193Control of temperature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electric means using a plurality of sensors sensing the temperaure in different places in thermal relationship with one or more spaces
    • G05D23/1932Control of temperature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electric means using a plurality of sensors sensing the temperaure in different places in thermal relationship with one or more spaces to control the temperature of a plurality of spaces
    • G05D23/1934Control of temperature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electric means using a plurality of sensors sensing the temperaure in different places in thermal relationship with one or more spaces to control the temperature of a plurality of spaces each space being provided with one sensor acting on one or more control mea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DSYSTEMS FOR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NON-ELECTRIC VARIABLES
    • G05D23/00Control of temperature
    • G05D23/19Control of temperature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electric means
    • G05D23/20Control of temperature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electric means with sensing elements having variation of electric or magnetic properties with change of temperature
    • G05D23/24Control of temperature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electric means with sensing elements having variation of electric or magnetic properties with change of temperature the sensing element having a resistance varying with temperature, e.g. a thermisto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一方面能够抑制漂移的发生, 另一方面能够长期稳定地由温度传感器检测温度的 空调机。在由室内热交换器15和室外热交换器14 构成的制冷循环11的室内热交换器15上设置的通 以电流能够检测温度的热交换器温度传感器21的 通电模式如下,即,通过由微处理机24控制的开关晶 体管34通脉冲电流,使在供暖工况时的脉冲周期要 比制冷工况时的脉冲周期短。由此,有水分附着的制 冷工况时,通电时间可以较少,而在供暖工况过程中, 虽然没有附着水分,但有必要提前检测出供暖特性和 温度异常上升的现象,这样也能相应地缩短温度检 测。

Description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长期稳定地保持温度传感器的检测精度的空调机。
以前,由设置在空调机的室内热交换器和室外热交换器附近的温度传感器来测定温度,并根据所测出的温度对制冷、供暖工况和保护动作进行控制。
下面,参照图11至图13对现有的一个例子作一说明。图11是制冷循环回路图,图12是表示向温度传感器通电的电路图中的一种示例,图13是表示向温度传感器通电的电路图的另外一个示例。
在图11中,空调机处于制冷循环过程中,从压缩机1排出的制冷剂经四通阀2流向室外热交换器3,然后,从减压机构4流过室内热交换器5后返回到压缩机1。如此流动的制冷剂循环,在空调机运转期间,根据预定的运转条件,热敏电阻构成的室内热交换器温度传感器6和室内温度传感器7的温度值,由装有微处理机的控制装置8将空调机控制成断续运行或以控制制冷剂流量的方式运行。另外,在室外热交换器3上设置了图中未示出的由热敏电阻构成的室外热交换器温度传感器,将该室外热交换器的温度值输入到控制装置8内。
而在供暖时,以虚线所示切换四通阀2,循环过程与制冷时相反,制冷剂反向流动,同样也由控制装置8按预定条件对空调机的运行进行控制。另外,9是为促进室外热交换器3的热交换而设置的室外送风机,10是将由室内热交换器5得到的冷气或暖气送入室内的室内送风机。
一方面,通常在安装空调机时,将控制上述制冷循环运行的电路电源插头等连接到配电线路的万能插座上,控制装置8的微处理机长期地处于通电状态。另一方面,在用图中未示出的遥控器开始运转操作的场合下,与之对应的控制装置8开始工作,空调机就开始运转。
另外,与控制装置8相联的室内热交换器温度传感器6和室内温度传感器7的热敏电阻也如在图12的电路中所示的那样一直处于通电状态,在检测空调机运转中的温度的同时,在运转停止后(例如,停止2小时之后),将室内热交换器温度传感器6和室内温度传感器7的温度值输入到控制装置8的微处理机内,就能对这两个温度传感器6、7的检测出的温度进行比较。通过比较上述两个温度值,可以检查两个温度传感器6、7所检测的温度之间的温度差是否大于给定值以上,从而可检查室内热交换器温度传感器6有无异常。而且,在有异常的情况下,在控制装置8内存储反应传感器异常的信号,并在下一次开始运转时显示出此种异常。
空调机在制冷工况时,室内热交换器5的表面会凝结露水,这种情况下,露水附着在室内热交换器温度传感器6和室内温度传感器7的热敏电阻上,并浸入热敏电阻的外面的树脂护层(mould)内,从而出现水附着在热敏电阻的电极部分上的现象。
一旦处于通电状态的两温度传感器6、7的热敏电阻的电极上附着水,由银构成的传感器的电极会发生漂移的现象。一旦发生漂移,银的雾(フオィスカ)(丝状物)在传感器的表面沿对置的电极方向形成,经过一定的时间后热敏电阻的两电极就会出现短路。虽然,漂移发生初期,出现短路时,短路电流在两电极间流过而会除去细细的雾,短路状态会瞬时消失并恢复到正常状态。然而,一旦经过较长的时间,热敏电阻输出的温度值就会向高温侧漂移了,就不能维持上述温度的设定状态。最终,会因雾的多次形成,而造成完全短路,使得传感器不能使用。
因此现有的方式无法避免漂移,为了延迟漂移发生的时间,在热敏电阻上施加如图13所示的脉冲电压,例如,在20秒的周期内每50毫秒向热敏电阻通一次电流,并读取温度值。
但是,对于在20秒的周期内向热敏电阻通电并读取温度值,在制冷运转时不会有障碍,而在刚开始供暖工况之后,为了不从室内热交换器5向室内吹出冷风,就控制室内送风机10的这类空调机而言,就会延迟供暖。因此一旦室内热交换器5的温度显示出异常上升的情况,不能及时作出早期反应。
与上述问题相似,在室外热交换器上设置的室外热交换器温度传感器也会出现同样的问题。
椐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用于检测温度的温度传感器的电极发生漂移并能长期稳定地进行温度检测的空调机。
本发明的空调机包括由设置的室内热交换器和室外热交换器构成的制冷循环回路、设置在上述室内热交换器和室外热交换器中的至少一个热交换器上的且通电后能够检测温度的由热敏电阻构成的温度传感器,该空调机能在制冷工况和供暖工况之间切换,其特征在于,每单位时间内在热交换器起蒸发器作用时向装于其上的热敏电阻通电的时间比之起冷凝器作用时间向上述热敏电阻通电的时间短得多。
此外,在上述室内热交换器上设置了温度传感器的场合下,向热敏电阻通电的方式是脉冲通电方式,脉冲通电周期在供暖工况时要比制冷工况时短。
在上述室外热交换器上设置了温度传感器的场合下,向热敏电阻通电的方式是脉冲通电方式,脉冲通电周期在供暖工况时要比制冷工况时短。
另外,一种包括室内热交换器和室外热交换器的制冷循环回路,检测室内温度的室内温度传感器和至少设置在上述热交换器的一个热交换器上的通以电流能检测温度的并由热敏电阻构成的热交换器温度传感器的空调机;其特征在于还具有一个异常检测装置,该装置是这样工作的,在空调机运转结束后并经过了一定时间之后,在预定的期限内向上述热交换器温度传感器通电,以检测温度,同时,将检测出的温度和上述室内温度传感器的温度作比较,以便检测上述热交换器温度传感器的异常。
以如上方式构成的空调机,在制冷工况和供暖工况向热交换器温度传感器通电的通电模式不同,对应于同一个热交换器温度传感器,为了能够适应于制冷工况和供暖工况各自不同的运转条件和状况,分别设定了通电模式。
另外,一旦在空调机运转期间向热交换器温度传感器通电,根据运转条件,在空调机运转停止期间不必进行温度检测,因而不向附着水分的热交换器温度传感器通电,而在空调机运转过程中要进行温度检测,故而向热交换器温度传感器通电,这样,就缩短了向热交换器温度传感器通电的时间。
进一步地,在空调机运行时和运行结束后,为检测热交换器温度传感器有无异常时向其通电,根据运行条件,在不必检测温度的空调机停止运行期间,不对附着有水分的热交换器温度传感器通电,而在必须检测温度的空调机运行中及运行结束并经过一定时间后才通电,并规定对热交换器温度传感器有无异常进行检测时通电,到运行结束后的热交换器温度传感器有无异常的检测时也不必继续通电,因此,向热交换器温度传感器通电的时间被缩短了。
结果,既抑制了热交换器温度传感器的漂移的发生,又能比较长期稳定地进行温度检测。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个实施例的空调机的制冷循环图;
图2是本发明的第1个实施例的主要部分的电路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的室内热交换器温度传感器在制冷工况时的通电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的室内热交换器温度传感器在供暖工况时的通电图;
图5是装在本发明的第1个实施例的控制装置上的微处理机的流程方框图。
图6是本发明的第2个实施例的空调机的制冷循环图;
图7是本发明的第2个实施例的主要部分的电路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第2个实施例的室内热交换器温度传感器在制冷工况时的通电图;
图9是装在本发明的第2实施例的控制装置上的微处理机的流程方框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例的室内热交换器温度传感器在供暖工况时的通电图;
图11是现有的空调机的制冷循环。
图12是表示现有的向温度传感器供电的电路图的一个例子。
图13是表示现有的向温度传感器供电的电路图的另一个例子。
首先,根据图1-5来说明第1个实施例。图1是空调机的制冷循环图;图2是主要部分的电气回路图;图3是表示室内热交换器温度传感器在制冷工况时的通电图;图4是表示室内热交换器温度传感器在供暖工况时的通电图;图5是装在控制装置上的微处理机的流程方框图。
在图1和2中,11是空调机的制冷循环回路,该循环回路包括压缩机12,和接在该压缩机12的排出口和设置的平衡筒的流入口之间的四通阀13,另外还有分别连接在四通阀13两端的室外热交换器14和室内热交换器15,在室外热交换器14和室内热交换器15的另一端之间连接了减压机构16。
另外,17是空调机的室内部分,在该分部内,同时安装了室内热交换器15和室内送风机18,由室内热交换器15与空气进行热交换,调节后的空气由室内送风机18向室内吹出。19是空调机的室外部分,在该部分内,同时安装了压缩机12、四通阀13、室外热交换器14和减压机构16。另外,在室外部分19的内部,还设置了用以向室外热交换器14供风的室外送风机20,室外热交换器14配置在送风路中,由此,可促进室外热交换器14的热交换。
椐此,在包括除湿运行的制冷工况中,从压缩机12排出的制冷剂依次从以实线连接的四通阀13流过室外热交换器14、减压机构16和室内热交换器15,然后,再从四通阀13回流到压缩机12而形成一个循环。在供暖工况时,四通阀13切换成虚线所示的状态,制冷剂与制冷时反向地依次流过室内热交换器15、减压机构16、室外热交换器14,再从四通阀13回流到压缩机12而形成一个循环。
另外,在室内热交换器15上安装有室内热交换器温度传感器21,该传感器检测室内热交换器15的温度,而在室内部分17上设置了室内温度传感器22,该传感器检测空调室内的温度。而且,在室外热交换器14上也设置了室外热交换器温度传感器23,该传感器23检测室外热交换器14的温度。各温度传感器21、22、23均由热敏电阻构成。
另外,还设置了装有微处理机的控制装置25,将由室内热交换器温度传感器21、室内温度传感器22和室外热交换器温度传感器23检测出的温度值分别输入微处理机内。
然后,由控制装置25根据为该循环所设定的运转条件和各温度传感器21、22、23所测出的温度值控制制冷循环11或使其内的制冷剂停止流动或以控制制冷剂流量的方式进行运转。
一方面,,如图2表示的主要部分电气回路那样,在安装空调机时,使制冷循环11运转的电路通过电源插头26接到配电线路27的插座28上,控制装置25的微处理机24的电源端30连接在电源回路29上而成常时通电状态。当用图中未示出的遥控器或由设置在控制装置25上的开关进行开始运转的操作时,运转开始的信号就会输入到微处理机24的输入端31a上,同样地,在进行制冷-供暖切换时的选择信号也被输入到微处理机的输入端31b、31c上,由此就能开始按设定的条件运转。
另外,由微处理机24的输出端32a、32b、32c向通过电源插头26供电的压缩机12、室内送风机18及室外送风机20的运转控制器33a、33b、33c输出与运转状况相对应的运转控制信号。
在微处理机24的电源端30上串联地联接了开关晶体管34a、34b和分压电阻35a、35b以及室内热交换器温度传感器21和室外热交换器温度传感器23,同时,开关晶体管34a、34b接受来自微处理机24的输出端32d、32e的动作信号。由此,根据运转条件和状况,在发生结露后,向附着水分的室内热交换器温度传感器21和室外热交换器温度传感器23施加给定的脉冲电压。
然后,根据室内热交换器温度传感器21和室外热交换器温度传感器23分别检测出的温度向微处理机24的输入端31d、31e输入端电压。分压电阻35c和由热敏电阻构成的室内温度传感器22串联地联接在电源端30上,根据室内温度传感器22检测出的温度向输入端31f输入端电压。
在包含除湿的制冷工况中,在如图3所示的20秒的周期内,为了向检测具有蒸发器功能的室内热交换器15的温度的室内热交换器温度传感器21通50毫秒脉冲电压,由微处理机24的输出端32d向开关晶体管34a施加一个开关动作信号。由此,在20秒的周期内,将在室内热交换器温度传感器21通电持续50毫秒期间内与所检测出的温度相对应的电压输入到输入端31d。
另外,在除湿运转、制冷工况中,在如图4所示的10秒周期内,应该向检测具有冷凝器功能的室外热交换器14的温度的室外热交换器温度传感器23通以50毫秒的脉冲电压,从微处理机24的输出端32e向开关晶体管34b施加一个开关动作信号。由此,在10秒的周期内,将在室外热交换器温度传感器23通电持续50毫秒周期内与所检测出的温度相对应的电压输入给输入端31e。
在室内热交换器15用作蒸发器的除湿、制冷工况时,该室内热交换器15一侧明显要比起冷凝器作用的室外交换器14更容易结露。因此,室内热交换器温度传感器21也更容易发生。所以,要设定成除湿工况中向室内热交换器温度传感器21通电周期要比向室外热交换器温度传感器23通电周期长。在热交换器起冷凝器作用时,该热交换器是在高温状态,而安装在该热交换器附近的热交换器温度传感器也成高温状态和低湿度状态,也就不会发生漂移。因此,限制检测起蒸发器作用的热交换器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的通电时间具有抑制漂移发生的效果。间断地将输入端31d、31e的输入温度值与预定工况中设定的输入温度相对比,由控制装置25向运转控制器33a、33b、33c分别输送运转控制信号,来控制压缩机12、室内送风机18及室外送风机20的运转。
在供暖工况时,各热交换器14、15的作用正好与制冷、除湿时相反,如图4所示的较短的10秒周期内,为了在与制冷、除湿时作用相反的室内热交换器温度传感器21上施加通电50毫秒的脉冲电压,由微处理机24的输出端32d向开关晶体管34a施加一个动作信号。由此,在10秒周期内将在室内热交换器温度传感器21通电持续50毫秒时间内与检测出的温度相对应的电压输入到输入端31d。
在如图3所示的20秒周期内,为了在室外热交换器温度传感器23的通电周期,向其通以脉冲电压并持续50毫秒,由微处理机24的输出端32e向开关晶体管34b施加一个动作信号。由此,在20秒周期内,将在室外热交换器温度传感器23通电持续50毫秒时间内与检测出的温度相对应的电压输入到输入端31e。
因此,与制冷工况时相同,间断地将输入端31d、31e的输入温度值与预定工况中设定的输入温度相比较,由控制装置25向运转控制器33a、33b、33c分别输送运转控制信号,来控制压缩机12、室内送风机18及室外送风机20的运转。
如图5中所表示的由室内热交换器温度传感器21检测温度的流程图那样,给微处理机24预编了程序。另外,对于室外热交换器温度传感器23而言,同样也预编了程序,不过省去了对其的详细说明。
对室内热交换器温度传感器21测温的流程图而言,首先,在空调机运转时,设定的工况无论是制冷工况或是除湿工况,都设定为向室内热交换器温度传感器21通电的脉冲电压的施加周期Ts为20秒,如果不是制冷或除湿工况,而是供暖工况,则脉冲电压的施加周期设定为10秒。
接下来,计时器T开始计时。计时T开始,若经过的时间不到50毫秒的情况下,输出端32d处于向开关晶体管34a提供开关动作信号的接通状态,向室内热交换器温度传感器21通电,根据室内热交换器温度传感器21检测出的温度向输入端31d输入一个端电压,换算出经A/D变换后的检测温度Temp。然后,判断一定次数的检测温度Temp是否一致。若一致,就将该检测出的温度存储起来。若不一致,反复多次计时T达50毫秒,并作A/D变换。
另外,若经过的时间达到50毫秒的情况下,输出端32d处于断开状态,对开始设定的制冷、除湿、或供暖工况中的任一工况进行空调运转控制。从开始计时T起经过的时间少于通电周期Ts时就继续这样的运转控制,而计时超过了周期Ts,则计时停止,回到初始状态。
对室外热交换器温度传感器23测温的流程图而言,在空调机运转的时候,设定的运转状态无论是制冷工况或是除湿工况,都设定为向室外热交换器温度传感器23通电的脉冲电压的施加周期Ts为10秒,如果不是制冷工况或除湿工况,而是供暖工况,则脉冲电压的施加周期设定为20秒。
由于空调机是如此地构成的,例如通过遥控器设定制冷工况,并进行运转开始的操作时,处于常时通电状态的微处理机24根据设定程序工作,并分别向运转控制器33a,33b,33c输出运转控制信号,使压缩机12、室内送风机18和室外送风机20开始运转。
同时,室内热交换器温度传感器21和室外热交换器温度传感器23也处于通电状态,而对所定部位的温度进行检测。然后,根据检测出的温度,为满足所设定的条件,对空调运转进行控制。此时,由微处理机24有控制地在通电周期和通电时间内将脉冲电压施加到室内热交换器温度传感器21和室外热交换器温度传感器23上。即,对于室内热交换器温度传感器21来说,周期Ts为20秒,提供脉冲电压的通电时间持续50毫秒。
另外,一旦对设定为供暖工况的空调运转进行控制时,从微处理机24分别向运转控制器33a、33b、33c输入运转控制信号,压缩机12、室内送风机18和室外送风机20以与制冷运行时制冷循环的制冷剂流动方向相反的状态进行运转。
而且,室内热交换器温度传感器21和室内温度传感器22、室外热交换器温度传感器23也处于通电状态,并对所定部位的温度进行检测,根据所检测温度,为满足设定条件,对空调运转进行控制。此时,由微处理机24将脉冲电压加到室内热交换器温度传感器21和室外热交换器温度传感器23上,此时,由微处理机所控制的通电周期和通电周期和通电时间与制冷工况不同。即,在比制冷工况要短的10秒周期Ts内,将持续通电50毫秒的脉冲电压施加到室内热交换器温度传感器21上。
这样,在室内热交换器温度传感器21上,在因冷却而结露有水分附着的制冷工况时,以一个较长的周期通以脉冲电流,从而抑制了漂移的发生。相反,因为在供暖工况时,以一个较短的周期通脉冲电流,在早于时间经过的某一点上,就能够发现室内热交换器15的温度的微小变化。
这样,在供暖工况刚开始之后,在等待无冷风吹出的室内热交换器15的温度上升而室内送风机18开始运转之际,能够提前检测出室内热交换器15的温度上升,能够提早吹出热风,从而能加快供暖工况时温度的上升。
另外,在供暖工况时,万一显示出室内热交换器15的温度上升不正常,制冷循环的高压就会不正常地上升,面对这样的危险,因能够较早地发现该异常变化,从而就能提前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还有,在制冷、除湿时,室内热交换器15的温度出现极低的情况下,为了要防止冻结,在此时,检测出的温度,例如低于0℃时,压缩机12停止运转,一旦为0℃,不会马上冻结,不要提前采取应急措施,因此能很方便地得到保护。
下面,根据图6至10说明第2个实施例。图6是空调机的制冷循环图;图7是主要部分的电气回路图;图8是表示室内热交换器温度传感器在制冷工况时的通电图;图9是装在控制装置上的微处理机的流程方框图;图10是表示室内热交换器温度传感器在供暖工况时的通电图。
在图6和图7中,41表示空调机的制冷循环,该循环由包括在室内部分17和室外部分19内的与第1实施例相同的压缩机12、室外热交换器14、室内热交换器15和减压机构16等部件构成。由装有微处理机42的控制装置43同时控制各构成部件的预定的运转条件和室内热交换器温度传感器21、室内温度传感器22及室外热交换器温度传感器23的温度值,使空调机以制冷循环41的方式运行,或者是使制冷剂断续地流动,或者是控制制冷剂的流量。
另外,如图7所示的主要部分的电路,在安装空调机时,使制冷循环41运行的电路通过电源插头26而接到配电线路27的插座上,控制装置43的微处理机42的电源端30连接在电源回路29上而成常时通电状态。当用图中未示的遥控器或由设置在控制装置43上的开关进行开始运转的操作时,将运转开始的信号输入到微处理机42的输入端44上,同样地,将在进行制冷-供暖切换时的选择信号输入到图中未示出微处理机的输入端上,由此就能开始所设定的运转。
在微处理机42的电源端30上串联地联接了由晶体管等构成的开关元件45和分压电阻46以及室内热交换器温度传感器21,同时可以从微处理机42的输出端47向开关元件45输出一个使开关动作的控制信号。另外,根据室内热交换器温度传感器21所检测出的温度,通过CR回路49向微处理机42的输入端48输入一个端电压。
此外,在微处理机42的输出端50连接了一个显示室内热交换器温度传感器21不正常的显示灯51。另外,对于图中未示的室外热交换器温度传感器23而言,与室内热交换器温度传感器21的一样,通过开关元件连接在电源端30上,还根据检测出的温度向输入端输入一个端电压,还设置了一个显示室外热交换器温度传感器23不正常的显示灯。下面,仅对室内热交换器温度传感器21作说明,而省去了对以同样方式构成和运行的室外热交换器温度传感器23的说明。
一旦进行空调运行,从运行开始到停止的运行期间在室内热交换器温度传感器21上施加如图8中所示的电压。即,与运转开始的同时就给室内热交换器温度的传感器21通电;在继续运行期间,对温度进行检测,而在运转停止的同时停止供电。该电压的控制是这样的,由微处理机42的输出端47在运转时向开关元件45提供一个接通的控制信号,而在停止时向开关元件提供一个断开的控制信号。
一旦空调停止运行后经过2小时,微处理机42的输出端47就给开关元件45一个接通的控制信号,在保持制冷循环41为停止运转的状态下对室内热交换器温度传感器21通电2秒,进行温度检测,然后,根据检测出的温度,给输入端48输入一个端电压,然后根据室内温度传感器22检测出的温度,给输入端31f输入一个端电压,在微处理机42中,作温度换算后比较这两个端电压。
此时,因为运转已经停止了2个多小时,通常,室内热交换器15的温度已基本上与室温相等,如果两者的换算温度的温度差不在给定值以上,即4度以上则判断出无异常,若温度差在4度以上,则可判断温度传感器21、22中有一个出现异常,显示灯51点亮,表示有异常。
以上的各个动作都是按预编在微处理机42内的程序进行的,在图9中表示了室内热交换器温度传感器21检测温度的过程。另外,虽然省去对室外热交换器温度传感器23进行说明,显然其以同样的编程方式进行工作的。
图9为室内热交换器温度传感器21的流程图,首先,判断空调机是否在运转中,若是在运转中,接着就判断有无输入停止信号。若没有输入停止信号则空调机就继续运行。在输入了停止信号时,开关元件45及运转控制器33a、33b、33c处于断开状态而停止运转。连续地从运转停止开始计算所经过的时间的计时器Tm1开始计时。
然后,在运转停止后所经过的时间不足2小时时,判断有无输入运转开始的信号,若没有运转开始的信号,再判断经过的时间有无达到2小时。在从运转停止后经过2个小时的那时起,使计算室内热交换器温度传感器21通电时间的计时器Tm2开始计时,则开关元件45处于接通状态。由此,读入由室内热交换器温度传感器21检测的热交换器15的温度Tc和由室内温度传感器22检测的室温Ta,比较两者的温度差是否在4度以内,并给室内热交换器温度传感器21通电2秒,若温度差不在4度以内,则存储传感器异常的信号,若温度差在4度内,使开关元件45成原来的断开状态。
然而,在判断空调机是否在运转的步骤中,若判断出空调机不在运转,接着就判断有无输入运转开始的信号。如果没有输入运转开始的信号,则判断计时器Tm1从运转停止所经过的时间有无2个小时,若输入有运转开始信号,则判断有无存储传感器异常信号。若存储有传感器异常的信号,点亮表示异常的显示灯51,空调机完全停止运转。若在无传感器异常信号存储的情况下,使开关元件45处于接通状态,使计时器Tm1和Tm2回零,以便控制空调机运转。
因为空调机是如此地构成,若用遥控器设定制冷工况并进行运转开始的操作,处于常时通电状态的微处理机42根据设定程序运行,并分别向运转控制器33a,33b,33c输出运转控制信号,使压缩机12、室内送风机18和室外送风机20开始运转。
同时,室内热交换器温度传感器21和室外热交换器温度传感器23也处于通电状态,对室内热交换器15和室外热交换器14的所定部位的温度进行检测。然后,根据检测出的温度,为满足所设定的条件,对空调运转进行控制。
另外,一旦进行运转停止的操作,压缩机12、室内送风机18及室外送风机20停止运转,并停止向室内热交换器温度传感器21和室外热交换器温度传感器23通电。但微处理机42仍处于通电状态,继续处于对应于下一次的操作输入的等待状态。
然而,一旦从运转开始经过了2个小时,室内热交换器温度传感器21和室外热交换器温度传感器23再一次处于仅为2秒的通电状态,并检测各热交换器14、15的温度,根据它们与室温的温差判断温度传感器22、23有无异常。判断出有异常的话通过点亮显示灯51进行显示。
椐此,根据运转条件和状况,因结露而附着有水分的室内热交换器温度传感器21和室外热交换器温度传感器23,因为在空调机运转中对其的通电时间被限制为比常时通电状态要短得多,因此,就能抑制因附着有水分而出现的漂移。
另外,也要判断温度传感器22、23有无异常,从运转停止开始,停止向温度传感器22、23通电,因为在2个小时经过的那个时刻,只需再次向传感器短时间通电就可判断出其是否异常,因此抑制了漂移的发生。
显然,本发明并不限制在上述各个实施例的范围内,例如,第2实施例中,向温度传感器22、23施加的电压可用图10所示的脉冲电压,在不超出本发明构思的范围内,作适当的变化而得到的技术方案仍在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内。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如下效果,对应于空调机的运转状态,控制向温度传感器通电的时间,就可抑制温度传感器的漂移的发生,能够在较长的时间内稳定地检测温度。

Claims (5)

1、一种可以在制冷工况、供暖工况之间切换的空调机,这种空调机包括一个制冷循环回路和温度传感器,该制冷循环回路包括供暖时起冷凝器作用、制冷时起蒸发器作用的室内热交换器和供暖时起蒸发器、制冷时起冷凝器作用的室外热交换器,在上述至少一个热交换器上装有温度传感器,上述传感器由通电时能够检测出温度的热敏电阻构成,其特征在于,每单位时间内在热交换器起蒸发器作用时向装于其上的热敏电阻通电的时间比之起冷凝器作用时向上述热敏电阻通电的时间短得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机,其特征在于上述温度传感器至少设置在上述的室内热交换器上,向该温度传感器的热敏电阻通以脉冲电流,并使供暖期间脉冲电流的周期比制冷工况时短得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机,其特征在于上述温度传感器至少设置在上述的室外热交换器上,向该温度传感器的热敏电阻通以脉冲电流,并使供暖期间脉冲电流的周期比制冷工况时长得多。
4、一种空调机,该空调机包括室内热交换器和室外热交换器构成的制冷循环回路,检测室内温度的室内温度传感器和至少设置在上述热交换器的一个上的通以电流能检测温度的并由热敏电阻构成的热交换器温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还具有一个异常检测装置,该装置是这样工作的,在空调运转结束并经过了一定时间之后,在所定的期限内向上述热交换器温度传感器通电,检测温度,同时,将检测出的温度和上述室内温度传感器测得的温度作比较,以便检测上述热交换器温度传感器的异常。
5、根据权利要1求所述的空调机,其特征在于还具有检测室内温度的室内温度传感器和一个异常检测装置,该装置是这样工作的,在空调运转结束并经过了一定时间之后,在所定的期限内向上述热交换器温度传感器通电,检测温度,同时,将检测出的温度和上述室内温度传感器测得的温度作比较,以便检测上述热交换器温度传感器的异常。
CN94104320A 1993-05-28 1994-03-16 空调机 Expired - Lifetime CN1077977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26420/1993 1993-05-28
JP5126420A JPH06337153A (ja) 1993-05-28 1993-05-28 空気調和機
JP126420/93 1993-05-2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192A true CN1100192A (zh) 1995-03-15
CN1077977C CN1077977C (zh) 2002-01-16

Family

ID=149347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4104320A Expired - Lifetime CN1077977C (zh) 1993-05-28 1994-03-16 空调机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5502976A (zh)
JP (1) JPH06337153A (zh)
KR (1) KR0148171B1 (zh)
CN (1) CN1077977C (zh)
GB (1) GB2278433B (zh)
TW (1) TW239184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64956A (zh) * 2016-03-28 2016-08-17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风侧换热器中温度传感器漂移检测方法、处理器及空调
CN108917093A (zh) * 2018-06-26 2018-11-30 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器防冻保护的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113003A (ja) * 1995-10-23 1997-05-02 Sanyo Electric Co Ltd 空気調和機
KR100539766B1 (ko) * 2004-05-21 2006-01-1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유니터리 공기조화장치 및 그의 제어방법
KR100697196B1 (ko) * 2004-12-28 2007-03-2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유니터리 에어컨의 압축기 급속 온오프 방지 제어 방법
RU2427103C2 (ru) 2006-02-10 2011-08-20 Квэлкомм Инкорпорейтед Скрытие временных опознавателей пользовательской аппаратуры
US8135047B2 (en) 2006-07-31 2012-03-13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ncluding an identifier with a packet associated with a speech signal
JP7271236B2 (ja) * 2019-03-08 2023-05-11 三菱重工サーマル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制御装置、空気調和機、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616178A (en) * 1979-07-18 1981-02-16 Tokyo Shibaura Electric Co Character pattern generating system
US4381549A (en) * 1980-10-14 1983-04-26 Trane Cac, Inc. Automatic fault diagnostic apparatus for a heat pump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US4550770A (en) * 1983-10-04 1985-11-05 White Consolidated Industries, Inc. Reverse cycle room air conditioner with auxilliary heat actuated at low and high outdoor temperatures
US4535598A (en) * 1984-05-14 1985-08-20 Carrier Corporation Method and control system for verifying sensor operation in a refrigeration system
JP2549715B2 (ja) * 1988-09-30 1996-10-30 株式会社東芝 冷蔵庫
JP2824297B2 (ja) * 1989-12-01 1998-11-11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空気調和機のセンサ異常時の運転方式
US5123252A (en) * 1991-07-11 1992-06-23 Thermo King Corporation Method of operating a transport refrigeration unit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64956A (zh) * 2016-03-28 2016-08-17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风侧换热器中温度传感器漂移检测方法、处理器及空调
CN108917093A (zh) * 2018-06-26 2018-11-30 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器防冻保护的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GB2278433A (en) 1994-11-30
US5502976A (en) 1996-04-02
KR0148171B1 (ko) 1998-08-17
GB9410764D0 (en) 1994-07-13
JPH06337153A (ja) 1994-12-06
TW239184B (zh) 1995-01-21
CN1077977C (zh) 2002-01-16
GB2278433B (en) 1997-05-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883622B (zh) 一种自适应功率控制冷凝除湿方法
CN1054914C (zh) 空调器
US4627483A (en) Heat pump control system
US9417005B1 (en) Retrofit device and method to improve humidity control of vapor compression cooling systems
CN1092779C (zh) 使用六通转向阀的制冷循环系统
JP3162827B2 (ja) 温度制御装置
CN1215295C (zh) 一种空调机除霜方法
CN1065614C (zh) 空调机的控制装置
US10174966B2 (en) Energy saving controller
US4852360A (en) Heat pump control system
US9410713B2 (en) HVAC fan controller
CN1204029A (zh) 空调器的除霜装置及其方法
CN1077977C (zh) 空调机
CN1072348C (zh) 在室外单元上连接多个室内单元的空调机
CN214469483U (zh) 一种空调器室外机除霜装置
CN1135336C (zh) 空调机
KR910006676A (ko) 공기조화기
CN1153026C (zh) 空调器的加热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163379A (zh) 用于空调器的控制器
KR900008491B1 (ko) 공기 조화기
CN1268882C (zh) 空调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227335A (zh) 多室型空调机
CN104246396A (zh) 热泵装置
CN114646140B (zh) 空调控制方法和非易失性储存介质
CN1090736C (zh) 分体式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Expiration termination date: 20140316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