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17997B - 一种应用于汽车制造中车门定量施力装置的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应用于汽车制造中车门定量施力装置的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17997B
CN110017997B CN201910209586.5A CN201910209586A CN110017997B CN 110017997 B CN110017997 B CN 110017997B CN 201910209586 A CN201910209586 A CN 201910209586A CN 110017997 B CN110017997 B CN 11001799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ydraulic rod
door
main frame
auxiliary frame
disc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20958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017997A (zh
Inventor
林高兴
何金昌
初丽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zhou Lanjing Cleaning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izhou Lanjing Cleaning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zhou Lanjing Cleaning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izhou Lanjing Cleaning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209586.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017997B/zh
Publication of CN1100179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1799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01799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1799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17/00Testing of vehicles
    • G01M17/007Wheeled or endless-tracked vehicl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 Automobile Manufacture Line, Endless Track Vehicle, Trail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汽车制造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应用于汽车制造中车门定量施力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主机架、副机架、恒力推进器、控制器、气泵和吸盘,副机架通过动力避让器能够活动的设于主机架前侧,副机架的前侧安装有手摇式升降机构,恒力推进器的一端与手摇式升降机构传动连接,恒力推进器的另一端安装有行走支架,吸盘通过万向节与恒力推进器的输出杆连接,恒力推进器包括液压杆和变频油泵,气泵和变频油泵均安装在主机架外部,液压杆的上方还设有能够旋转调节的脱离传感器,脱离传感器能够与液压杆依靠手摇式升降机构同步竖直活动,脱离传感器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本发明能够大幅提高车门闭合性检测的准确度。

Description

一种应用于汽车制造中车门定量施力装置的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制造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应用于汽车制造中车门定量施力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汽车制造领域中,车门的舒适度是评价汽车的一项重要因素。而关闭整个车门需要的最小力是用来评估汽车质量的一项标准。在汽车质量控制中,车门难关是一个相当突出的一个问题。在众多的经济型车里面,绝大多数车门都不能很好、很轻松地开启和关闭的。车主每次关门时,都要用力的一推,即费力气,又没有安全感。近几年来,国内各大整车厂在样车试制阶段纷纷采用关门速度仪对车门的关闭进行量化测量与分析,该方式存在检测结果波动过大,准确度不高,所以根据上述问题检索:中国专利号:CN201010594532.4的一种应用于汽车制造过程中的车门定量施力装置,包括机架,万向轮、调整组件、施力组件,所述机架下端布置有所述万向轮,所述机架上端安装布置有调整组件和施力组件。所述施力组件安装在所述调整组件上。采用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还具有以下技术、有益效果:测试人员的劳动强度降低了,提高了工作效率。彻底消除了人为因素的影响;由于施加力为恒定、可控,为后续的研发及方案设计提供了有利依据;大大延长了昂贵的测速仪使用寿命;使用方便灵活、制作简单易行,极大地降低了专用测试机的使用成本。该方案的缺点在于:推速无法调节,这样无法模拟车辆实际使用中的关门速度;同时采用橡胶块即时性接触车门,构成碰撞,这样导致每次构成的碰撞力度会根据实际的接触角度而产生偏差,也存在检测不准确的可能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应用于汽车制造中车门定量施力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应用于汽车制造中车门定量施力装置,包括主机架、副机架、恒力推进器、控制器、气泵和吸盘,副机架安装在主机架的前侧,且通过动力避让器能够径直朝主机架靠近或远离的活动设置,副机架的前侧安装有手摇式升降机构,恒力推进器的一端与手摇式升降机构传动连接,恒力推进器的另一端安装有行走支架,该行走支架为被动伸缩结构,并且吸盘通过万向节与恒力推进器的输出杆连接,恒力推进器包括液压杆和变频油泵,气泵和变频油泵均安装在主机架外部,变频油泵通过软管与液压杆的进液端连通,气泵通过气管与吸盘连通,液压杆的上方还设置有能够旋转调节的脱离传感器,该脱离传感器能够与液压杆依靠手摇式升降机构同步竖直活动,脱离传感器与控制器电性连接,变频油泵和气泵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手摇式升降机构包括梯型丝杠、齿轮组和转盘,副机架为U型结构,并且其呈竖直姿态设置,副机架的开口面远离主机架设置,梯型丝杠呈竖直轴接在副机架的开口内,梯型丝杠上套设有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第一滑块与第二滑块均能够与梯型丝杠传动配合,齿轮组安装在梯型丝杠的顶端,且转盘通过齿轮组能够驱动梯型丝杠绕自身轴线转动,第二滑块处于第一滑块的下方,第二滑块的外侧安装有U型结构的凸台,凸台的开口方向与副机架的开口方向相垂直,液压杆的杆身端部通过阻尼器轴接在凸台的开口内,脱离传感器安装在第一滑块上。
进一步地,阻尼器包括转轴、阻尼轴承、增速扭簧、上承重臂和下承重臂,转轴通过阻尼轴承呈竖直铰接在凸台开口内,液压杆的杆身端部固定套设在转轴上,上承重臂和下承重臂的一端分别套设在转轴的上端和下端,上承重臂和下承重臂的另一端均与液压杆的杆身自由端固定套接,增速扭簧套设在转轴下半段,转轴下半段通过增速扭簧与凸台开口的内壁弹性配合,增速扭簧的复位方向与阻尼轴承的复位方向相同,行走支架呈竖直安装在下承重臂远离液压杆轴接端的一端下方,液压杆的活塞杆前端设有接近L型结构的稳定臂,稳定臂的短边端固定套设在液压杆的活塞杆上,稳定臂的长边端与上承重臂活动配合,并且其活动方向与液压杆的输出方向相平行。
进一步地,转轴的顶端贯穿至凸台的上方,转轴的顶端安装有第一盘体,第一盘体的外圆面安装有接触块,第一滑块上安装有支撑板,支撑板的外端设置有第二盘体,第二盘体与第一盘体同轴线,第二盘体通过第一调节螺栓能够绕自身轴线转动的与支撑板相配合,支撑板的外端开设有供第一调节螺栓旋入的第一螺纹孔,第二盘体处于常态下,第一调节螺栓通过定位螺母能够将第二盘体与支撑板固定连接,脱离传感器呈倒置安装在第二盘体底部,并且还处于第二盘体的偏心处,脱离传感器的接触端与接触块处于同一水平高度。
进一步地,脱离传感器的上端固定有第二调节螺栓,第二盘体上开设有供第二调节螺栓安装的第二螺纹孔,经扭动第二调节螺栓能够使得脱离传感器的接触端发生绕自身轴线的转动,在脱离传感器处于常态下,第二调节螺栓通过定位螺母能够将第二盘体与脱离传感器实施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吸盘为橡胶材质制成。
进一步地,万向节为挠性万向节。
进一步地,动力避让器包括无杆式油缸、引动支架和两个复位凸轮,两个复位凸轮分别轴接在主机架的左右两侧,两个复位凸轮的旁侧分别安装有一个传动齿,引动支架为U型结构,引动支架的开口两端分别对应一个传动齿,无杆式油缸呈倒置安装在主机架的背侧,无杆式油缸的输出端与引动支架的中段开口内侧固定连接,引动支架的开口两端分别安装有一个齿条,每个齿条分别与各自位置的传动齿相啮合,副机架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挤压块,两个挤压块分别正对一个复位凸轮,每个复位凸轮均与各自位置的挤压块传动连接,副机架的背侧通过上下对称的两根导向管与主机架活动配合,导向管呈水平贯穿至主机架的背侧,导向管处于主机架背侧的一端设置有限位盘,每根导向管上均套设有两个缓冲弹簧,其中一个缓冲弹簧夹设在主机架和副机架之间,另外一个缓冲弹簧夹设在限位盘和主机架之间。
进一步地,行走支架、主机架和副机架的底端均设置有自锁式万向轮。
一种车门定量施力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第二盘体转动,使得脱离传感器与接触块之间的间距得到调节,该距离乃是由车门打开后的具体的初始测试角度而变化;
步骤二:将本装置整体置于车门旁侧,并使得初始化的液压杆的轴向平行于车辆的长度方向,并事先通过控制器调整变频油泵的给液速度,从而改善液压杆的输出速度;
步骤三:利用手摇式升降机构将液压杆上升或下降,目的使其适应当前待检测的车辆的车门的中段水平高度,同时行走支架依靠自身伸缩特性,始终与地面保持接触,构成对液压杆的承托;
步骤四:动力避让器驱动副机架小幅径直的远离主机架,并做好后续复位准备;
步骤五:将吸盘通过万向节的调整而使其开口面朝向车门,并将吸盘贴附在接近车门的把手区域,然后气泵工作,利用吸盘将车门吸紧;
步骤六:液压杆开始工作,推动力促使吸盘推动车门发生闭合运动,推动后的1~2秒内,由于液压杆的杆身端部的旋转运动,继而使得接触块发生周向运动,通过接触块触碰脱离传感器的感应端,脱离传感器受到触碰信号后,将电信号传递至控制器,控制器则立刻指示气泵和变频油泵停止工作,使得吸盘和车门发生脱离,于此同时,动力避让器会使得副机架复位,继而使得吸盘不会与车门发生接触,并且完成关闭车门的一次动作。
有益效果:本发明的一种应用于汽车制造中车门定量施力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将第二盘体转动,使得脱离传感器与接触块之间的间距得到调节,该距离乃是由车门打开后的具体的初始测试角度而变化;然后将本装置整体置于车门旁侧,并使得初始化的液压杆的轴向平行于车辆的长度方向,并事先通过控制器调整变频油泵的给液速度,从而改善液压杆的输出速度,再然后利用手摇式升降机构将液压杆上升或下降,目的使其适应当前待检测的车辆的车门的中段水平高度,同时行走支架依靠自身伸缩特性,始终与地面保持接触,构成对液压杆的承托;随后动力避让器驱动副机架小幅径直的远离主机架,并做好后续复位准备;然后将吸盘通过万向节的调整而使其开口面朝向车门,并将吸盘贴附在接近车门的把手区域,然后气泵工作,利用吸盘将车门吸紧;最后液压杆开始工作,推动力促使吸盘推动车门发生闭合运动,推动后的1~2秒内,由于液压杆的杆身端部的旋转运动,继而使得接触块发生周向运动,通过接触块触碰脱离传感器的感应端,脱离传感器受到触碰信号后,将电信号传递至控制器,控制器则立刻指示气泵和变频油泵停止工作,使得吸盘和车门发生脱离,于此同时,动力避让器会使得副机架复位,继而使得吸盘不会与车门发生接触,并且完成关闭车门的一次动作;需要改变推动的速度即调节变频油泵即可,本发明能够大幅提高车门闭合性检测的准确度,同时本发明结构紧凑,移动方便。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的侧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4为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5为本发明的立体图之一;
图6为图5中A处放大图;
图7为图5中B处放大图;
图8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9为图8中C处放大图;
图10为图8中D处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主机架1,无杆式油缸1a,引动支架1b,复位凸轮1c,传动齿1d,齿条1e,副机架1t,挤压块1r,导向管1q,缓冲弹簧1j。
行走支架2,液压杆2a,变频油泵2b,转轴2d,增速扭簧2r,上承重臂2e,下承重臂2f,稳定臂2k。
接触块3,第一盘体3a。
支撑板4,第二盘体4a,第一调节螺栓4b,定位螺母4c。
气泵6,吸盘6a,万向节6b。
梯型丝杠7,齿轮组7a,转盘7b,第二滑块7d,凸台7r。
脱离传感器8,第二调节螺栓8a。
自锁式万向轮9。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发明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发明。也就是说,在本发明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
另外,在本发明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参照图1至图10所示的一种应用于汽车制造中车门定量施力装置,包括主机架1、副机架1t、恒力推进器、控制器、气泵6和吸盘6a,副机架1t安装在主机架1的前侧,且通过动力避让器能够径直朝主机架1靠近或远离的活动设置,副机架1t的前侧安装有手摇式升降机构,恒力推进器的一端与手摇式升降机构传动连接,恒力推进器的另一端安装有行走支架2,该行走支架2为被动伸缩结构,并且吸盘6a通过万向节6b与恒力推进器的输出杆连接,恒力推进器包括液压杆2a和变频油泵2b,气泵6和变频油泵2b均安装在主机架1外部,变频油泵2b通过软管与液压杆2a的进液端连通,气泵6通过气管与吸盘6a连通,液压杆2a的上方还设置有能够旋转调节的脱离传感器8,该脱离传感器8能够与液压杆2a依靠手摇式升降机构同步竖直活动,脱离传感器8与控制器电性连接,变频油泵2b和气泵6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手摇式升降机构包括梯型丝杠7、齿轮组7a和转盘7b,副机架1t为U型结构,并且其呈竖直姿态设置,副机架1t的开口面远离主机架1设置,梯型丝杠7呈竖直轴接在副机架1t的开口内,梯型丝杠7上套设有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7d,第一滑块与第二滑块7d均能够与梯型丝杠7传动配合,齿轮组7a安装在梯型丝杠7的顶端,且转盘7b通过齿轮组7a能够驱动梯型丝杠7绕自身轴线转动,第二滑块7d处于第一滑块的下方,第二滑块7d的外侧安装有U型结构的凸台7r,凸台7r的开口方向与副机架1t的开口方向相垂直,液压杆2a的杆身端部通过阻尼器轴接在凸台7r的开口内,脱离传感器8安装在第一滑块上;人工通过转盘7b带动梯型丝杠7绕自身轴线转动,进而促使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7d同步发生上升或下降,进而促使液压杆2a的水平高度可适应至当前待检测车辆的车门高度;行走支架2的伸缩性,使得液压杆2a在高度调节时,行走支架2的底端始终保持接触地面,构成承托。
阻尼器包括转轴2d、阻尼轴承、增速扭簧2r、上承重臂2e和下承重臂2f,转轴2d通过阻尼轴承呈竖直铰接在凸台7r开口内,液压杆2a的杆身端部固定套设在转轴2d上,上承重臂2e和下承重臂2f的一端分别套设在转轴2d的上端和下端,上承重臂2e和下承重臂2f的另一端均与液压杆2a的杆身自由端固定套接,增速扭簧2r套设在转轴2d下半段,转轴2d下半段通过增速扭簧2r与凸台7r开口的内壁弹性配合,增速扭簧2r的复位方向与阻尼轴承的复位方向相同,行走支架2呈竖直安装在下承重臂2f远离液压杆2a轴接端的一端下方,液压杆2a的活塞杆前端设有接近L型结构的稳定臂2k,稳定臂2k的短边端固定套设在液压杆2a的活塞杆上,稳定臂2k的长边端与上承重臂2e活动配合,并且其活动方向与液压杆2a的输出方向相平行;液压杆2a的工作行程,促使了吸盘6a的运动,该过程中,液压杆2a作为推动力,促使吸盘6a在吸附在车门上后可实现对车门的推动;变频油泵2b可改变液压杆2a的输出速度,即改变了车门被推动的速度;模拟了不同推速情况下的车门闭合状况;阻尼轴承作用力乃是促使液压杆2a在工作情况下,液压杆2a的整体会处于平稳状态下发生依靠液压杆2a的端部旋转力作为推力补偿;具体是:吸盘6a在吸附在车门上后,液压杆2a驱动吸盘6a运动,车门受到推动力被迫闭合,该过程中,车门整体会沿一弧线轨迹运动,此时液压杆2a的杆身端部,即与转轴2d套接的一端会发生转动,即作为对车门弧向轨迹运动的推力补偿;该过程中,阻尼轴承使得液压杆2a转动平稳,当车门被推动后的1~2秒,吸盘6a停止吸附,即脱离车门,此时因为阻尼轴承的逆向拉回力,液压杆2a会旋转复位至阻尼轴承初始化位置,该过程汇总,行走支架2接触地面;产生摩擦,为了使得液压杆2a的准确复位;增添了增速扭簧2r,这样可使得液压杆2a整体的复位力大于摩擦力,进而构成稳定的复位;稳定臂2k的作用力使得液压杆2a的活塞杆在伸出或收纳的时候,有导向力,不会发生不稳定;同时上承重臂2e和下承重臂2f是确保液压杆2a的杆身整体在活动中以及常态下的绝对稳定性。
转轴2d的顶端贯穿至凸台7r的上方,转轴2d的顶端安装有第一盘体3a,第一盘体3a的外圆面安装有接触块3,第一滑块上安装有支撑板4,支撑板4的外端设置有第二盘体4a,第二盘体4a与第一盘体3a同轴线,第二盘体4a通过第一调节螺栓4b能够绕自身轴线转动的与支撑板4相配合,支撑板4的外端开设有供第一调节螺栓4b旋入的第一螺纹孔,第二盘体4a处于常态下,第一调节螺栓4b通过定位螺母4c能够将第二盘体4a与支撑板4固定连接,脱离传感器8呈倒置安装在第二盘体4a底部,并且还处于第二盘体4a的偏心处,脱离传感器8的接触端与接触块3处于同一水平高度;吸盘6a仅仅对车门构成推动,且车门在闭合过程中,吸盘6a是需要和车门分离的,所以车门在何种角度进行关闭,液压杆2a的伸出量也是需要同步变化的,同时吸盘6a的负压真空供给也是在液压杆2a的伸出顶量时间点停供的,所以实现可通过第一调节螺栓4b旋动第二盘体4a的角度,促使脱离传感器8发生角度的变化,使得脱离传感器8的设置角度吻合着在车门被推动后的吸盘6a脱离时的位置,具体是:液压杆2a工作,其活塞杆驱动吸盘6a推动车门实施闭合,推动后的1~2秒内,由于液压杆2a的杆身端部转动,即使转轴2d旋转,该过程中,转轴2d外部的接触块3发生周向运动,最终接触到脱离传感器8的感应端,脱离传感器8将电信号传递至控制器,控制器则指示变频油泵2b和气泵6停止工作,气泵6的停止工作,进而使得吸盘6a与车门分离;并且于此同时,控制器也会同步指示动力避让器将与车门脱离的吸盘6a带动小幅度远离车门,即动力避让器会驱动副机架1t贴近主机架1。
脱离传感器8的上端固定有第二调节螺栓8a,第二盘体4a上开设有供第二调节螺栓8a安装的第二螺纹孔,经扭动第二调节螺栓8a能够使得脱离传感器8的接触端发生绕自身轴线的转动,在脱离传感器8处于常态下,第二调节螺栓8a通过定位螺母4c能够将第二盘体4a与脱离传感器8实施固定连接;由于脱离传感器8依靠第二盘体4a的转动,而发生沿第二盘体4a的周向角度变化,该过程中,确保后续脱离传感器8的接触端能够与接触块3实施全面的接触,所以脱离传感器8也需要独立进行转动,进而改善脱离传感器8的感应端能够对应后续旋转过来的接触块3,使得二者得以稳定的实施感应接触。
吸盘6a为橡胶材质制成;该材质可防止损伤车门,同时也可与车门紧密连接。
万向节6b为挠性万向节6b;挠性万向节6b在扭转方向上有明显弹性的万向节6b,目的使得吸盘6a在脱离车门后,不会发生朝下完全的倾塌,即吸盘6a依靠该万向节6b可与液压杆2a的活塞杆实施稳定连接,具体是:因为吸盘6a在于车门瞬间脱离时,该万向节6b可依靠自身弹性特质,使得吸盘6a有瞬间的缓冲,该瞬间的缓冲中,给予了动力避让器可使得副支架带着吸盘6a靠近主机架1,而实现了吸盘6a远离车门,不会发生吸盘6a瞬间倾塌而接触车门的可能性。
动力避让器包括无杆式油缸1a、引动支架1b和两个复位凸轮1c,两个复位凸轮1c分别轴接在主机架1的左右两侧,两个复位凸轮1c的旁侧分别安装有一个传动齿1d,引动支架1b为U型结构,引动支架1b的开口两端分别对应一个传动齿1d,无杆式油缸1a呈倒置安装在主机架1的背侧,无杆式油缸1a的输出端与引动支架1b的中段开口内侧固定连接,引动支架1b的开口两端分别安装有一个齿条1e,每个齿条1e分别与各自位置的传动齿1d相啮合,副机架1t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挤压块1r,两个挤压块1r分别正对一个复位凸轮1c,每个复位凸轮1c均与各自位置的挤压块1r传动连接,副机架1t的背侧通过上下对称的两根导向管1q与主机架1活动配合,导向管1q呈水平贯穿至主机架1的背侧,导向管1q处于主机架1背侧的一端设置有限位盘,每根导向管1q上均套设有两个缓冲弹簧1j,其中一个缓冲弹簧1j夹设在主机架1和副机架1t之间,另外一个缓冲弹簧1j夹设在限位盘和主机架1之间;复位凸轮1c和传动齿1d套设在同一个传动轴上;无杆式油缸1a驱动引动支架1b竖直运动,进而使得两个齿条1e分别开始啮合一个传动齿1d,目的使得复位凸轮1c转动,复位凸轮1c转动中,会抵触挤压块1r,继而构成推动,促使挤压块1r受到压迫力带着副机架1t远离主机架1,待吸盘6a脱离车门一瞬间时,无杆式油缸1a会反向复位工作,依靠上述反向动程,使得副机架1t依靠缓冲弹簧1j接近主机架1,而实现了吸盘6a倾塌时的避让车门;同一个导向管1q上采用两个缓冲弹簧1j使得副机架1t复位时振幅小,稳定性高。
行走支架2、主机架1和副机架1t的底端均设置有自锁式万向轮9;液压杆2a在工作时,其杆身会发生小幅旋转,该过程中,行走支架2依靠底部自锁式万向轮9提供液压杆2a的杆身运动支撑,主机架1和副机架1t底部的自锁式万向轮9能够使得人工移动本装置整体。
一种车门定量施力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第二盘体4a转动,使得脱离传感器8与接触块3之间的间距得到调节,该距离乃是由车门打开后的具体的初始测试角度而变化;
步骤二:将本装置整体置于车门旁侧,并使得初始化的液压杆2a的轴向平行于车辆的长度方向,并事先通过控制器调整变频油泵2b的给液速度,从而改善液压杆2a的输出速度;
步骤三:利用手摇式升降机构将液压杆2a上升或下降,目的使其适应当前待检测的车辆的车门的中段水平高度,同时行走支架2依靠自身伸缩特性,始终与地面保持接触,构成对液压杆2a的承托;
步骤四:动力避让器驱动副机架1t小幅径直的远离主机架1,并做好后续复位准备;
步骤五:将吸盘6a通过万向节6b的调整而使其开口面朝向车门,并将吸盘6a贴附在接近车门的把手区域,然后气泵6工作,利用吸盘6a将车门吸紧;
步骤六:液压杆2a开始工作,推动力促使吸盘6a推动车门发生闭合运动,推动后的1~2秒内,由于液压杆2a的杆身端部的旋转运动,继而使得接触块3发生周向运动,通过接触块3触碰脱离传感器8的感应端,脱离传感器8受到触碰信号后,将电信号传递至控制器,控制器则立刻指示气泵6和变频油泵2b停止工作,使得吸盘6a和车门发生脱离,于此同时,动力避让器会使得副机架1t复位,继而使得吸盘6a不会与车门发生接触,并且完成关闭车门的一次动作。
工作原理:将第二盘体4a转动,使得脱离传感器8与接触块3之间的间距得到调节,该距离乃是由车门打开后的具体的初始测试角度而变化;然后将本装置整体置于车门旁侧,并使得初始化的液压杆2a的轴向平行于车辆的长度方向,并事先通过控制器调整变频油泵2b的给液速度,从而改善液压杆2a的输出速度,再然后利用手摇式升降机构将液压杆2a上升或下降,目的使其适应当前待检测的车辆的车门的中段水平高度,同时行走支架2依靠自身伸缩特性,始终与地面保持接触,构成对液压杆2a的承托;随后动力避让器驱动副机架1t小幅径直的远离主机架1,并做好后续复位准备;然后将吸盘6a通过万向节6b的调整而使其开口面朝向车门,并将吸盘6a贴附在接近车门的把手区域,然后气泵6工作,利用吸盘6a将车门吸紧;最后液压杆2a开始工作,推动力促使吸盘6a推动车门发生闭合运动,推动后的1~2秒内,由于液压杆2a的杆身端部的旋转运动,继而使得接触块3发生周向运动,通过接触块3触碰脱离传感器8的感应端,脱离传感器8受到触碰信号后,将电信号传递至控制器,控制器则立刻指示气泵6和变频油泵2b停止工作,使得吸盘6a和车门发生脱离,于此同时,动力避让器会使得副机架1t复位,继而使得吸盘6a不会与车门发生接触,并且完成关闭车门的一次动作;需要改变推动的速度即调节变频油泵2b即可。
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理的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4)

1.一种应用于汽车制造中车门定量施力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
汽车制造中车门定量施力装置包括主机架(1)、副机架(1t)、恒力推进器、控制器、气泵(6)和吸盘(6a),副机架(1t)安装在主机架(1)的前侧,且通过动力避让器能够径直朝主机架(1)靠近或远离的活动设置,副机架(1t)的前侧安装有手摇式升降机构,恒力推进器的一端与手摇式升降机构传动连接,恒力推进器的另一端安装有行走支架(2),该行走支架(2)为被动伸缩结构,并且吸盘(6a)通过万向节(6b)与恒力推进器的输出杆连接,恒力推进器包括液压杆(2a)和变频油泵(2b),气泵(6)和变频油泵(2b)均安装在主机架(1)外部,变频油泵(2b)通过软管与液压杆(2a)的进液端连通,气泵(6)通过气管与吸盘(6a)连通,液压杆(2a)的上方还设置有能够旋转调节的脱离传感器(8),该脱离传感器(8)能够与液压杆(2a)依靠手摇式升降机构同步竖直活动,脱离传感器(8)与控制器电性连接,变频油泵(2b)和气泵(6)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手摇式升降机构包括梯型丝杠(7)、齿轮组(7a)和转盘(7b),副机架(1t)为U型结构,并且其呈竖直姿态设置,副机架(1t)的开口面远离主机架(1)设置,梯型丝杠(7)呈竖直轴接在副机架(1t)的开口内,梯型丝杠(7)上套设有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7d),第一滑块与第二滑块(7d)均能够与梯型丝杠(7)传动配合,齿轮组(7a)安装在梯型丝杠(7)的顶端,且转盘(7b)通过齿轮组(7a)能够驱动梯型丝杠(7)绕自身轴线转动,第二滑块(7d)处于第一滑块的下方,第二滑块(7d)的外侧安装有U型结构的凸台(7r),凸台(7r)的开口方向与副机架(1t)的开口方向相垂直,液压杆(2a)的杆身端部通过阻尼器轴接在凸台(7r)的开口内,脱离传感器(8)安装在第一滑块上;
阻尼器包括转轴(2d)、阻尼轴承、增速扭簧(2r)、上承重臂(2e)和下承重臂(2f),转轴(2d)通过阻尼轴承呈竖直铰接在凸台(7r)开口内,液压杆(2a)的杆身端部固定套设在转轴(2d)上,上承重臂(2e)和下承重臂(2f)的一端分别套设在转轴(2d)的上端和下端,上承重臂(2e)和下承重臂(2f)的另一端均与液压杆(2a)的杆身自由端固定套接,增速扭簧(2r)套设在转轴(2d)下半段,转轴(2d)下半段通过增速扭簧(2r)与凸台(7r)开口的内壁弹性配合,增速扭簧(2r)的复位方向与阻尼轴承的复位方向相同,行走支架(2)呈竖直安装在下承重臂(2f)远离液压杆(2a)轴接端的一端下方,液压杆(2a)的活塞杆前端设有接近L型结构的稳定臂(2k),稳定臂(2k)的短边端固定套设在液压杆(2a)的活塞杆上,稳定臂(2k)的长边端与上承重臂(2e)活动配合,并且其活动方向与液压杆(2a)的输出方向相平行;
转轴(2d)的顶端贯穿至凸台(7r)的上方,转轴(2d)的顶端安装有第一盘体(3a),第一盘体(3a)的外圆面安装有接触块(3),第一滑块上安装有支撑板(4),支撑板(4)的外端设置有第二盘体(4a),第二盘体(4a)与第一盘体(3a)同轴线,第二盘体(4a)通过第一调节螺栓(4b)能够绕自身轴线转动的与支撑板(4)相配合,支撑板(4)的外端开设有供第一调节螺栓(4b)旋入的第一螺纹孔,第二盘体(4a)处于常态下,第一调节螺栓(4b)通过定位螺母(4c)能够将第二盘体(4a)与支撑板(4)固定连接,脱离传感器(8)呈倒置安装在第二盘体(4a)底部,并且还处于第二盘体(4a)的偏心处,脱离传感器(8)的接触端与接触块(3)处于同一水平高度;
脱离传感器(8)的上端固定有第二调节螺栓(8a),第二盘体(4a)上开设有供第二调节螺栓(8a)安装的第二螺纹孔,经扭动第二调节螺栓(8a)能够使得脱离传感器(8)的接触端发生绕自身轴线的转动,在脱离传感器(8)处于常态下,第二调节螺栓(8a)通过定位螺母(4c)能够将第二盘体(4a)与脱离传感器(8)实施固定连接;
动力避让器包括无杆式油缸(1a)、引动支架(1b)和两个复位凸轮(1c),两个复位凸轮(1c)分别轴接在主机架(1)的左右两侧,两个复位凸轮(1c)的旁侧分别安装有一个传动齿(1d),引动支架(1b)为U型结构,引动支架(1b)的开口两端分别对应一个传动齿(1d),无杆式油缸(1a)呈倒置安装在主机架(1)的背侧,无杆式油缸(1a)的输出端与引动支架(1b)的中段开口内侧固定连接,引动支架(1b)的开口两端分别安装有一个齿条(1e),每个齿条(1e)分别与各自位置的传动齿(1d)相啮合,副机架(1t)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挤压块(1r),两个挤压块(1r)分别正对一个复位凸轮(1c),每个复位凸轮(1c)均与各自位置的挤压块(1r)传动连接,副机架(1t)的背侧通过上下对称的两根导向管(1q)与主机架(1)活动配合,导向管(1q)呈水平贯穿至主机架(1)的背侧,导向管(1q)处于主机架(1)背侧的一端设置有限位盘,每根导向管(1q)上均套设有两个缓冲弹簧(1j),其中一个缓冲弹簧(1j)夹设在主机架(1)和副机架(1t)之间,另外一个缓冲弹簧(1j)夹设在限位盘和主机架(1)之间;
所述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第二盘体(4a)转动,使得脱离传感器(8)与接触块(3)之间的间距得到调节,该间距乃是由车门打开后的具体的初始测试角度而变化;
步骤二:将本装置整体置于车门旁侧,并使得初始化的液压杆(2a)的轴向平行于车辆的长度方向,并事先通过控制器调整变频油泵(2b)的给液速度,从而改善液压杆(2a)的输出速度;
步骤三:利用手摇式升降机构将液压杆(2a)上升或下降,目的使其适应当前待检测的车辆的车门的中段水平高度,同时行走支架(2)依靠自身伸缩特性,始终与地面保持接触,构成对液压杆(2a)的承托;
步骤四:动力避让器驱动副机架(1t)小幅径直的远离主机架(1),并做好后续复位准备;
步骤五:将吸盘(6a)通过万向节(6b)的调整而使其开口面朝向车门,并将吸盘(6a)贴附在接近车门的把手区域,然后气泵(6)工作,利用吸盘(6a)将车门吸紧;
步骤六:液压杆(2a)开始工作,推动力促使吸盘(6a)推动车门发生闭合运动,推动后的1~2秒内,由于液压杆(2a)的杆身端部的旋转运动,继而使得接触块(3)发生周向运动,通过接触块(3)触碰脱离传感器(8)的感应端,脱离传感器(8)受到触碰信号后,将电信号传递至控制器,控制器则立刻指示气泵(6)和变频油泵(2b)停止工作,使得吸盘(6a)和车门发生脱离,于此同时,动力避让器会使得副机架(1t)复位,继而使得吸盘(6a)不会与车门发生接触,并且完成关闭车门的一次动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汽车制造中车门定量施力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吸盘(6a)为橡胶材质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汽车制造中车门定量施力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万向节(6b)为挠性万向节(6b)。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汽车制造中车门定量施力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行走支架(2)、主机架(1)和副机架(1t)的底端均设置有自锁式万向轮(9)。
CN201910209586.5A 2019-03-19 2019-03-19 一种应用于汽车制造中车门定量施力装置的使用方法 Active CN11001799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09586.5A CN110017997B (zh) 2019-03-19 2019-03-19 一种应用于汽车制造中车门定量施力装置的使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09586.5A CN110017997B (zh) 2019-03-19 2019-03-19 一种应用于汽车制造中车门定量施力装置的使用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17997A CN110017997A (zh) 2019-07-16
CN110017997B true CN110017997B (zh) 2020-08-14

Family

ID=671899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209586.5A Active CN110017997B (zh) 2019-03-19 2019-03-19 一种应用于汽车制造中车门定量施力装置的使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01799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31463A (zh) * 2019-07-19 2019-09-13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泵出手摇液压油以检测含气量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12345138B (zh) * 2019-08-09 2024-04-19 上海沃尔沃汽车研发有限公司 汽车关门力测试装置
CN116625710B (zh) * 2023-07-19 2023-10-03 江苏群菱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车门制造的检测设备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541837Y (zh) * 2002-05-22 2003-03-26 天津市汽车研究所 汽车车门开闭耐久试验台
CN202631996U (zh) * 2012-03-29 2012-12-26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车门开关门速度可调的试验控制装置
CN203672634U (zh) * 2014-01-24 2014-06-25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车门系统力学特性的验证装置
CN204085901U (zh) * 2014-09-16 2015-01-07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侧门系统过载开门性能检测试验装置
CN105115736A (zh) * 2015-08-25 2015-12-02 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测试用机动车关门速度施力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15533U (zh) * 1992-04-02 1992-09-09 高金华 汽车左右门锁开闭寿命试验装置
KR0142352B1 (ko) * 1995-04-12 1998-07-01 김태구 자동차 도어의 클로우징 포스 측정장치
CN1710392A (zh) * 2005-06-16 2005-12-21 上海交通大学 汽车车门关闭力测试装置
CN102043065B (zh) * 2010-12-17 2012-05-23 众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汽车制造过程中的车门定量施力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03308322B (zh) * 2013-05-31 2015-12-09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车门动态关闭能量测试系统
CN105203306A (zh) * 2015-09-06 2015-12-30 芜湖莫森泰克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汽车升降器模拟负载检测设备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541837Y (zh) * 2002-05-22 2003-03-26 天津市汽车研究所 汽车车门开闭耐久试验台
CN202631996U (zh) * 2012-03-29 2012-12-26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车门开关门速度可调的试验控制装置
CN203672634U (zh) * 2014-01-24 2014-06-25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车门系统力学特性的验证装置
CN204085901U (zh) * 2014-09-16 2015-01-07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侧门系统过载开门性能检测试验装置
CN105115736A (zh) * 2015-08-25 2015-12-02 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测试用机动车关门速度施力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17997A (zh) 2019-07-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17997B (zh) 一种应用于汽车制造中车门定量施力装置的使用方法
CN109900497B (zh) 一种应用于汽车制造中车门定量施力装置
CN107440614B (zh) 吸尘器
CN205732665U (zh) 自动送料机械手
CN113184173B (zh) 一种具有减震装置的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
CN205404021U (zh) 吸盘式天窗摆动及平移防夹力检测装置
CN113022340B (zh) 一种对接支撑结构及充电机构
CN117308882A (zh) 一种高精度建筑施工用墙体倾斜检测装置
CN208306852U (zh) 一种平衡车
CN210048146U (zh) 玻璃固定装置
CN112125210B (zh) 一种奶罐车自动化取样设备
CN208618977U (zh) 玻璃升降器总成
CN110181219B (zh) 一种汽车钣金自动化焊接机器人
CN218931676U (zh) 一种核酸检测管用旋盖机构
CN112336270A (zh) 一种清洁机器人用定点转向装置
CN219934843U (zh) 一种汽车悬架支臂用锥套检测装置
CN111579392A (zh) 扭转测试装置
CN210174558U (zh) 一种新型agv牵引杆
CN219572900U (zh) 一种检测零部件的检具
CN218520348U (zh) 一种自动售货机用抓取装置
CN214498749U (zh) 一种上悬窗的闭窗器
CN116124362B (zh) 一种汽车测试用支撑装置
CN220205279U (zh) 升降结构及汽车校准装置
CN216520590U (zh) 一种用于智慧社区的稳固性高的安防巡逻装置
CN213414212U (zh) 一种具有红外探头机构和减震降落功能的无人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723

Address after: 318055 xinliangju Industrial Zone, Xinqiao Town, Luqiao District, Tai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Taizhou Lanjing cleaning machinery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080 School of Mechatronics, 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No. 5 South Street, Zhongcun,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Applicant before: Lin Gaoxing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An application method of door quantitative force application device in 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928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814

Pledgee: Zhejiang Tailong commercial bank Taizhou branch of Limited by Share Ltd.

Pledgor: Taizhou Lanjing cleaning machinery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1980010136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ate of cancellation: 20230428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814

Pledgee: Zhejiang Tailong commercial bank Taizhou branch of Limited by Share Ltd.

Pledgor: Taizhou Lanjing cleaning machinery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198001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