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17916A - 高温干体温度校验仪 - Google Patents

高温干体温度校验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17916A
CN110017916A CN201810019765.8A CN201810019765A CN110017916A CN 110017916 A CN110017916 A CN 110017916A CN 201810019765 A CN201810019765 A CN 201810019765A CN 110017916 A CN110017916 A CN 11001791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instrument
plate module
block
furnace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01976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建军
李学灿
吴成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Const Instruments Technology Inc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Const Instruments Technology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Const Instruments Technology Inc filed Critical Beijing Const Instruments Technology Inc
Priority to CN201810019765.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017916A/zh
Priority to PCT/CN2019/070623 priority patent/WO2019137331A1/zh
Priority to US16/960,990 priority patent/US11959814B2/en
Priority to EP19737990.2A priority patent/EP3739312B1/en
Publication of CN1100179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1791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KMEASURING TEMPERATURE; MEASURING QUANTITY OF HEAT; THERMALLY-SENSITIVE ELEM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K15/00Testing or calibrating of thermometers
    • G01K15/005Calibratio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uffle Furnaces And Rotary Kil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高温干体温度校验仪,属于温度校准技术领域,其包括炉体(1)、控制板模块(2)、系统板模块(3)、测量板模块(4)、仪器下支座(5)和仪器外罩(6),炉体和控制板模块装配在仪器下支座上,系统板模块和测量板模块装配在仪器外罩前侧面,仪器外罩与仪器下支座卡接固定并将炉体和控制板模块容纳在罩体内。模块化装配的各个模块之间相互独立,能够独立拆卸,便于维护和更换。本发明可用于对被测装置的温度进行校验。

Description

高温干体温度校验仪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温度校准技术领域,涉及温度校验仪,具体涉及高温干体温度 校验仪。
背景技术
温度校验仪用于对温度计或热控开关等测温设备进行校准,广泛应用于各 行各业的工业现场、计量场所和实验室,具有比较广阔的市场。
高温干体温度校验仪用于对测温设备进行校验,其中需设有高温炉体。高 温炉体在使用过程中,其附近的温度条件对其它一些元器件来说,是属于比较 恶劣的环境条件,因此需要将其周围的环境与其它零部件进行隔离。同时,其 作为核心部件,在生产、使用过程中,往往需要对其单独进行调试和维护,现 有的产品往往和其它零部件锁定在一起,一旦出现问题就需要将整机进行拆 解,大大增加了维护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块化装配、便于拆装的高温干体温度校验仪。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温干体温度校验仪,用于对高温检测元件进行温度校 验,其包括:模块化设计的高温炉体(1)、控制板模块(2)、系统板模块(3)、 仪器下支座(5)和仪器外罩(6),系统板模块(3)装配在仪器外罩上,高温炉体 (1)和控制板模块(2)相互独立地装配在仪器下支座(5)上,仪器外罩(6)装配在 仪器下支座(5)上方并将高温炉体(1)和控制板模块(2)容纳在仪器外罩的罩体 内。
其中:高温炉体(1)和控制板模块(2)相间隔,仪器外罩顶面与高温炉体(1) 炉口相对处设有用以容纳被测装置的插孔,且仪器外罩(6)与高温炉体(1)外围 有间距,仪器外罩(6)侧面靠顶部位置开设侧通风槽组(61)。
所述高温干体温度校验仪,还包括测量板模块(4),测量板模块(4)装配在 仪器外罩(6)上并与仪器下支座(5)连接,测量板模块(4)与控制板模块(2)之间 有间距。
所述高温干体温度校验仪,还包括设置在仪器外罩(6)顶部的防护装置
(7),其顶部防护板设有与高温炉体(1)炉口以及仪器外罩(6)顶部插孔相对位 的孔用以容纳被测装置,其侧面敞口或为具有出风口的肋板。
所述高温干体温度校验仪,所述高温炉体(1)包括恒温块(13)、隔热筒(14) 和冷却风扇(16),还包括一置于炉体底部的底座(11),所述隔热筒(14)置 于所述恒温块(13)外围并与恒温块(13)相间隔形成冷却通道(C1),隔热 筒(14)和恒温块(13)固定在底座(11)上,冷却风扇(16)安装在底座(11) 空腔内;底座(11)设置通风孔,所述通风孔与冷却通道(C1)相通,冷却风 扇(16)透过所述通风孔与冷却通道(C1)相通。
所述隔热筒(14)包括套设的内筒体(14-1)和外筒体(14-2),所述内 筒体为密闭的双层结构,其由内壁、外壁及两端的封板组成中空的隔热筒体; 内筒体(14-1)置于恒温块(13)外侧与恒温块(13)间隔形成冷却通道(C1), 外筒体(14-2)置于内筒体(14-1)外侧且相间隔形成二次冷却通道(C2), 内筒体(14-1)和外筒体(14-2)底部固定在炉体底座(11)上;内筒体(14-1) 和外筒体(14-2)顶部通过一定位块(15)卡固,定位块(15)开设有与冷却 通道(C1)和二次冷却通道(C2)均连通的气流出口(15-2)。
所述底座(11)固定隔热筒(14)的端面设置支撑柱安装孔(11-2)用于 安装支撑恒温块(13)的支撑柱(18),支撑柱(18)顶端与恒温块(13)固 定连接,支撑柱(18)底端卡固在支撑柱安装孔(11-2)内;所述定位块(15) 下部设置对位槽(15-3),恒温块(13)上的加热棒(12)上端头卡固在对位 槽(15-3)内。
所述底座(11)固定隔热筒(14)的端面为肋条状支架(11-1)结构,肋 条间的空隙区域与底座(11)空腔连通,肋条支架呈桥拱形状,从侧边向中心 部位拱起,条状支架(11-1)上设置支撑柱安装孔(11-2)。
所述底座(11)固定隔热筒(14)的端面分布设多个条状凸台(11-5), 外筒体(14-2)由上向下套接在条状凸台(11-5)外侧。
在条状凸台(11-5)间均布或对称设置多个外筒限位块(11-6),外筒限 位块(11-6)位于外筒体14-2的内侧或外侧。
在肋条状支架(11-1)边缘分布设多个凸块(11-3),内筒体(14-1)由 上向下套接在凸块(11-3)外侧并与凸块(11-3)固定;凸块(11-3)与条状 凸台(11-5)间留有间距,该间距与外筒体和内筒体的间距匹配。
底座(11)对应外筒体(14-2)和内筒体(14-1)之间的区域设有与底座 (11)空腔连通的通槽(11-4),通槽(11-4)连通二次冷却通道(C2)。
所述高温炉体中还包括风阀,风阀固定于底座(11)空腔内,且位于冷却 风扇(16)上方。
所述底座(11)向一侧延伸出一平面,在该平面上设有一个或多个通风口 (11-7),该通风口连通来自高温炉体底部的外界空气但与冷却通道(C1)不 连通。
以上所述高温干体温度校验仪中,所述控制板模块(2)包括一槽式控制板 支架(21),开关电源(22)装配在控制板支架(21)的槽体内,控制板(24)安装在 控制板支架(21)的槽体顶面,在开关电源(22)和控制板之间安装隔板23。
另设导流风扇(25)固定在控制板模块(2)顶部且与控制板模块(2)的槽体 连通,控制板模块(2)下方的仪器下支座(5)开设通风槽。
以上所述高温干体温度校验仪中,所述系统板模块(3)包括由前向后依 次设置并固定的触摸屏面板(35)、触摸屏泡棉(34)、触摸液晶屏(33)、触 摸液晶屏支架(32)和系统板(31)。
以上所述高温干体温度校验仪中,所述测量板模块(4)的测量板(41)上 布设置有TC插座元件(43)和多个测试连接端子(45),与测量板对位叠合固 定的前面板(42)上对位设有插座孔(44)和多个端子孔(46)。
所述TC插座元件(43)为热电偶冷端温度补偿结构,其包括冷端温度传 感器(01)、第二均热块(03)和套帽(04),第二均热块(03)设有两块且有 间距,每一第二均热块(03)上连接一弹片(02),冷端温度传感器(01)安 装在任一弹片(02)的上侧,热电偶(05)冷端置于弹片(02)和第二均热块 (03)之间且紧贴弹片(02)和第二均热块(03),且第二均热块(03)的热 容远大于弹片(02)和冷端温度传感器(01)的热容。
所述弹片(02)为小热容、导热性良好的弹性体,为S形结构,其尾端固 定于第二均热块(03)的尾部,弹片(02)的头端上扬,靠近头端的部分自由 置于第二均热块(03)的上表面;两第二均热块(03)之间加设导热胶。
所述热电偶冷端温度补偿结构还包括一引出线端子(06),冷端温度传感 器(01)的引出线从套帽(04)的尾部引出至引出线端子(06),引出线端子 (06)插接在测量板(42)上;所述套帽(04)的前端设置有两个插口,插口 对应弹片(02)与第二均热块(03)之间的位置以插入热电偶(05)冷端。
安装于弹片(02)上的冷端温度传感器(01)不与弹片(02)接触的部分 加设塑料套或绝热胶;冷端温度传感器(01)通过胶粘接在弹片(02)上,弹 片(02)粘接冷端温度传感器(01)的位置两侧分别设置一护板。
以上所述高温干体温度校验仪中,所述仪器外罩(6)下端开放,整体置于 仪器下支座(5)上并与仪器下支座的周侧卡接固定;测量板模块(4)安装在 仪器外罩的侧面,系统板模块(3)安装在仪器外罩的侧面。
仪器外罩(6)顶面靠近边侧位置开设上通风槽组(62);仪器下支座(5) 的底面和侧面开设若干通气槽孔。
仪器外罩(6)由塑料材质制成。
以上所述高温干体温度校验仪,仪器下支座(5)的底面分布设有若干装配 孔,与高温炉体(1)、控制板模块(2)、测量板模块(4)和仪器外罩(6)水 平设置的装配部件(9)对位安装。
所述控制板模块(2)与高温炉体(1)纵向平行,两者相邻侧面通过炉体 侧面装配部件(9)连接固定。
所述系统板模块(3)左右两侧面分别通过螺钉与仪器外罩(6)连接,测 量板模块(4)顶部通过螺钉与仪器外罩(6)固定。
采用以上设计,组成本发明高温干体温度校验仪的各个模块之间相互独立, 能够独立拆卸,便于维护和更换。利用底座将高温炉体各部件集成为模块形式, 便于高温炉体在温度校验仪中拆卸;高温炉体中通过定位块、底座支撑柱的设 计实现对恒温块的自动扶正,避免了拆装调校的作业;隔热筒为双筒结构,多 气流通道实现炉体的快速降温,内筒体为密闭的双层结构,质量轻、隔热好。 控制板模块中还包含蓝牙、wifi组件,可以实现无线通信。系统板触摸控制, 操作效率更高。仪器内多重气体通道的设计利于炉体的降温和整机的散热。仪 器外罩为塑料材质,可以减少重量。
附图说明
图1A为本发明高温干体温度校验仪外观立体图;
图1B为本发明高温干体温度校验仪结构分解图;
图2A为本发明高温干体温度校验仪中控制板模块立体图;
图2B为本发明高温干体温度校验仪中控制板模块图构成分解图;
图3A为本发明高温干体温度校验仪中系统板模块立体图;
图3B为本发明高温干体温度校验仪中系统板模块图构成分解图;
图4A为本发明高温干体温度校验仪中测量板模块立体图;
图4B为本发明高温干体温度校验仪中测量板模块图构成分解图;
图4C为测量板模块中热电偶冷端温度补偿结构的主视图;
图4D为测量板模块中热电偶冷端温度补偿结构的结构分解图;
图4E为测量板模块中图4C中沿A-A线截取的截面图;
图4F为测量板模块中热电偶冷端温度补偿结构与热电偶配合使用的结构示意图;
图4G为测量板模块中热电偶冷端温度补偿结构的工作曲线;
图5-1为本发明高温炉体在温度校验仪中与周边部件安装示意图;
图5-2A为本发明高温炉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5-2B为本发明高温炉体装配后外观图;
图5-3为本发明高温炉体剖面结构及气流通道示意图;
图5-4A为本发明高温炉体中底座结构顶视图;
图5-4B为本发明高温炉体中底座结构底视图;
图5-5为本发明高温炉体中定位块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5-6为本发明高温炉体中底座与隔热筒外筒体安装后俯视图;
图5-7A为本发明高温炉体中所用风阀的一种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5-7B为本发明高温炉体中所用风阀的一种具体结构立体图;
图5-7C为本发明高温炉体中所用风阀的另一种具体结构分解图;
图5-7D为本发明高温炉体中所用风阀的再一种具体结构立体图;
图5-8为本发明高温炉体中多气流通道示意图。
附图标记:
整机部件标号:高温炉体1、控制板模块2、系统板模块3、测量板模块4、 仪器下支座5、仪器外罩6,防护装置7,装配部件9;
高温炉体1中部件标号:见分部件介绍章节;
控制板模块2中部件标号:控制板支架21,开关电源22,隔板23,控制板 24,导流风扇25,安装板26;
系统板模块3中部件标号:系统版31,触摸屏支架32,触摸液晶屏33,触 摸屏泡棉34,触摸屏面板35,连接端口36,接口孔37;
测量板模块4中部件标号:测量板41,前面板42,TC插座元件43,TC插 座接口44,电测柱45,电测柱穿孔46;
TC插座元件43部件标号:冷端温度传感器01,弹片02,第二均热块03, 套帽04,插口041;热电偶05,引出线端子06,螺钉07;
仪器外罩6中部件标号:侧通风槽组61,上通风槽组62。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温干体温度校验仪,该温度校验仪的组成部分采用模块 化设计,图1B示出了该高温干体温度校验仪的构成,其包括有高温炉体1、控 制板模块2、系统板模块3、测量板模块4和仪器下支座5、仪器外罩6,高温 炉体1、控制板模块2和测量板模块4由后向前顺序装配在仪器下支座5上, 系统板模块3装配在仪器外罩6的前面,仪器外罩6装配在仪器下支座5上方 并将高温炉体1、控制板模块2和测量板模块4均容纳在仪器外罩6的罩体内。 更优的,为防止仪器使用中来自高温炉体1向上的高温烫伤操作人员,在仪器 外罩6的最顶部设一防护装置7。整机装配后外观图如图1A所示。
构成高温干体温度校验仪的各部分分述如下:
高温炉体
在高温干体温度校验仪中,高温炉体用于提供稳定的温度环境。该高温炉 体1整体为模块化设计,其与高温干体温度校验仪中相邻的控制板模块2和整 机仪器下支座5通过装配部件9(如使用安装螺钉)固定,使高温炉体1能够 方便快捷的进行拆装,参见图5-1所示。
本发明中高温炉体1部件标号:
底座11,加热棒12,恒温块13,隔热筒14,定位块15,冷却风扇16, 风阀17,风阀二18,风阀三19,支撑柱20;
底座11部件标号:支架11-1,支撑柱安装孔11-2,凸块11-3,通槽11-4, 条状凸台11-5,外筒限位块11-6,通风口11-7,定位销钉孔11-8;
内筒体14-1,外筒体14-2,快速冷却通道C1,二级冷却通道C2,散热通 道C3,
定位块15部件标号:中心孔15-1,气流出口15-2,对位槽15-3;
风阀17部件标号:框架17-1,叶片17-2,连杆17-3,电动机17-4,电 动机安装板17-5,安装孔17-6,叶片曲轴17-7,叶片轴17-8,电动机曲轴17-9, 限位柱17-10和17-11,卡钩17-12;
风阀二18部件标号:支撑架18-1,可移动挡风板18-2,固定挡风板18-3, 旋转轴18-4,中心轴18-5;
风阀三19部件标号:支撑框19-1,片状挡风板19-2。
参见图5-2A和图5-2B,高温炉体1包括:置于底部的底座11,置于底座 上部的恒温块13、加热棒12、以及置于恒温块外围的隔热筒14,以及置于顶 部的定位块15。加热棒12安装在恒温块13内部,是炉体的加热元件;隔热筒 14置于恒温块13外围且与恒温块间有间距;底座11为隔热筒14和恒温块13 的安装基座;定位块15连接隔热筒14上部且与恒温块13中的加热棒12对位 卡固(结合图2B)。
进一步结合图5-3、图5-4A和图5-4B所示,底座11整体呈向下敞口的盒 状结构,其整体作为隔热筒14和恒温块13的安装基座,盒体下部空腔内则安 装冷却风扇16。本发明炉体的优选方式,是进一步在高温炉体1中设置风阀 17用以阻隔来自炉体下方的气流(即便冷却风扇16关闭),风阀17和冷却风 扇16装配于底座11的盒体空腔内,向上为进气方向,风阀17位于冷却风扇 16上方。底座11盒体内均设有安装冷却风扇16、风阀17的导向、定位结构, 例如,如图4B所示,底座11的下部空腔的表面形成有多个(例如6个)限位 凸起11-10,该限位凸起用于在安装风阀17的过程中对风阀17起限位作用并 可以兼具导向功能,便于风阀17定位在底座11下部空腔内的相应位置(例如 与装在底座11上部的恒温块13相对位置);风阀17和冷却风扇16边框设计 为方形时,边框的四个角上均具有安装孔,底座11内部的相应位置上具有四 个螺纹孔,利用螺钉将风阀17、冷却风扇16一同固定在底座11的盒体内腔。
继续参见图5-4A,盒状结构的底座11顶部为肋条状支架结构,肋条间的 空隙区域与盒体内腔连通,支架11-1中心位置设一支撑柱安装孔11-2用于安 装支撑柱20,支撑柱20支撑恒温块13,支撑柱安装孔11-2可设计为扁圆状 以卡固支撑柱20,支撑柱20与恒温块13下部固定连接。更优的,此肋条支架 11-1呈桥拱形状,从侧边向中心部位拱起,便于支撑固定支撑柱20,同时还 能改善支架11-1的受力,减小其变形。支架11-1结构经过如此优化,可以增 加气流强度,增大气流通道面积,降低空气流动阻力。中心部位拱起还利于与 安装在支架11下部的风阀17、冷却风扇16中心拉开距离,有利于降低风阀 17、尤其是冷却风扇16中心部位电机的工作温度。
炉体底座11中,肋条状支架11-1可以有多种肋条设置方式,各种形式均 需在肋条状支架11-1上设置支撑柱安装孔11-2。
炉体底座11底部两相对侧面的中间位置水平方向分设两个定位销钉孔 11-8,用于在将高温炉体1安装到整机仪器下支座5时的导向及精准定位。底 座11与整机仪器下支座5连接的装配部件9可在水平方向分设在定位销钉孔11-8两侧,通过这四个底座11底部水平方向上的装配部件9与仪器下支座5 连接(结合图5-1)。
参见图5-3和图5-2B,隔热筒14分为套设的内筒体14-1和外筒体14-2。 结合图5-2B所示,内筒体14-1为密闭的双层结构,其由内壁、外壁及两端的 封板组成了一个中空的隔热筒体,中空隔热筒体能利用两层之间静止的空气作 为隔热带,不仅具有质量轻、隔热好的特点,更能有效的降低恒温块13对周 围零部件的传热,大幅降低周围零部件的温度;外筒体14-2为单层板体结构 以利于快速散热。内筒体14-1置于恒温块13外侧且留有间距,外筒体14-2 置于内筒体14-1外侧且留有间距,内筒体14-1和外筒体14-2底部固定在炉 体底座11上表面,顶部通过定位块15卡固,定位块15留有气流出口15-2(参 见图5-5和图5-6)。本发明实施例不限定定位块15的具体形状,能够实现卡 固功能即可,定位块15两端可以分别设置一个或者两个用于与高温炉体1固 定的固定孔。结合图5-4A所示,在炉体底座11上表面外侧分布设四个条状凸 台11-5,四个条状凸台11-5长度方向相同,用于导向、定位和固定隔热筒14 的外筒体14-2,外筒体14-2由上向下套接在条状凸台11-5外侧;为更好地对 外筒体14-2的安装导向,还可以在炉体底座11上表面分布设四个条状凸台 11-5的周边连线中加设外筒限位块11-6,可对外筒体14-2的变形有限定、矫 正作用,较好的,外筒限位块11-6设在相邻两个条状凸台11-5连线的中间位 置,且位于外筒体14-2的内侧或外侧,设多个外筒限位块11-6时最好对边对 称设置,且可以一部分位于外筒体14-2的内侧而另一部分位于外侧。
继续参见图5-3和图5-2B,在炉体底座11上表面肋条状支架11-1边缘分 布设四个凸块11-3,每个凸块11-3的外侧开设安装孔,用于定位和固定隔热 筒14的内筒体14-1,内筒体14-1由上向下套接在凸块11-3外侧,并利用固 定栓通过凸块11-3开设的安装孔将内筒体14-1固定在底座11上。用于固定 定位内筒体14-1的凸块11-3与用于导向、定位、和固定外筒体14-2的条状 凸台11-5间留有一段距离,该距离与外筒体14-2和内筒体14-1的间距匹配, 在底座11该段距离所形成的围绕支架11-1的区域内,开设与底座1下部空腔 连通的通槽11-4,通槽11-4开设的长短、数量和在所述区域内的位置不限, 但较优为均布开设多个。
如此,隔热筒14和恒温块13一起组成了两个独立的风道,其中,内筒体 14-1内侧面与恒温块13外侧面间的间隔形成一个冷却通道C1,当炉体需要冷 却时,下方的冷却风扇16工作,将大量高速冷空气吹过恒温块13以及内筒体 14-1内壁,而将热量经由冷却通道C1向上从定位块15的气流出口15-2排出。 内筒体14-1外侧面与外筒体14-2内侧面间的间隔形成二级冷却通道C2,利用 来自炉体下方的空气的经由通槽11-4进入二级冷却通道C2自然对流以对内筒 体14-1进行进一步降温,从而达到有效控制外筒体14-2壁面温度的目的。炉 体剖面示意以及冷却气流分配详见图5-3所示。
为更好地保持炉体温度的稳定,本发明一种优选方式是在图5-3所示的高 温炉体1中安装了风阀17。风阀17的作用是切断恒温块13周围快速冷却通道 C1的空气对流路径,阻止对流空气对恒温块13的温场影响。任何能达到该功 能的风阀结构均可用于本发明高温炉体1中。作为一个具体示例,图5-7A和 图5-7B给出了风阀17的一种具体结构,其不作为对风阀17其它构型的限制, 例如根据炉体形状改变外形、改变叶片形式等等。
图5-7A和图5-7B所示的风阀17包括框架17-1,设置在框架内的多个彼 此平行的叶片17-2、与多个叶片连接的连杆17-3以及与连杆连接的驱动装置 例如电动机17-4,所述电动机17-4固定在框架17-1上。
具体的,框架17-1为方形,在其相对的两个侧壁上形成有多个彼此相对 的通孔以允许位于两侧壁之间的叶片17-2穿过通孔进而架设于该两个侧壁上, 具有通孔的两个侧壁中的一个延伸出一电动机安装板17-5,其用于安装电动机 17-4,所述电动机安装板17-5与所述框架可为一体成型或固定连接。所述框 架17-1的四个角上形成有安装孔17-6用于与高温炉体1底部连接安装,该方 形框架的边长与高温炉体1底部外框相匹配,框架17-1边框的边长为60毫米 至120毫米,使得风阀与干体温度校验仪的炉体尺寸相配合,在一个实施例中, 高温炉体1底部为正方形,风阀的框架17-1也为正方形,边长尺寸为92毫米; 在另一实施例中,参见图5-7B所示,框架17-1的四个侧壁中的一个或多个的 外表面上分别形成有卡钩17-12,用于冷却风扇16安装时的导向和定位。
叶片17-2为长方形薄板,叶片的一端(靠近连杆17-3的一端)具有曲轴 17-7,叶片的另一端具有叶片轴17-8,叶片曲轴17-7、叶片17-2和叶片轴17-8 三者一体成型制成。每片叶片17-2两端的叶片轴17-8和叶片曲轴17-7分别 卡接进入所述框架17-1两侧壁上的相对通孔内,进而使得所述叶片17-2架设 在所述框架17-1内,并且可以进行自由旋转。所述叶片17-2的个数没有限制, 在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叶片的个数优选为5个。
连杆17-3上具有多个通孔,所述通孔的个数与叶片17-2的个数相同,叶 片一端的叶片曲轴17-7卡接进入所述连杆的通孔。多个叶片17-2以相同的方 式与连杆17-3连接,连杆17-3移动带动多个叶片17-2一起旋转,使得多个 叶片17-2同步运动。
电动机17-4安装在电动机安装板17-5上,电动机曲轴17-9一端与电动 机的旋转轴进行固定,另外一端与连杆17-3连接。在电动机安装板17-5和风 阀框架17-1上,各有一处限位柱17-10和17-11,用于限制电动机曲轴17-9 旋转的两处极限位置,进而限制电动机17-4旋转轴的旋转角度。
在风阀17使用过程中,在电动机17-4的驱动下,电动机曲轴17-9以电 动机的旋转轴为中心进行旋转,带动连杆17-3移动,进而通过多个叶片曲轴 17-7带动叶片17-2与电动机曲轴17-9同步旋转,在本实施例中,当电动机曲 轴17-9旋转至接触位于风阀框架上的限位柱17-11时,所有叶片17-2的叶面 均平行于框架17-1所在平面,风阀17处于完全关闭状态,如图5-1所示;当 电动机曲轴17-9旋转至接触位于电动机安装板17-5上的限位柱17-10时,所 有叶片17-2的叶面均垂直于框架17-1所在平面,风阀17处于完全打开状态。 通过精确控制电动机17-4的旋转轴在两限位柱17-10和17-11之间的旋转角 度,即可通过电动机曲轴17-9、连杆17-3和叶片曲轴17-7,精确控制叶片17-2 的旋转角度,进而精确控制风阀17的打开程度。
请参阅图5-7C,提供另外一种结构形式的风阀称为风阀二18,其包括支 撑架18-1、设置在支撑框架内部的多块挡风板和驱动装置。所述支撑架18-1 内缘为圆形,挡风板为扇形,可以分为交替分布的固定挡风板18-3和可移动 挡风板18-2,多块固定挡风板18-3以其扇形长边均布固定在支撑架18-1圆形 内缘,多块可移动挡风板18-2以其扇形短边均布固定于一中心轴18-5。所述 驱动装置包括电机和与电机连接的旋转轴18-4,所述旋转轴与可移动挡风板 18-2中心的旋转轴18-4连接并可驱动所述多个可移动扇形挡风板旋转移动。 所述中心轴18-5和所述旋转轴18-4同轴套设连接,相邻固定挡风板18-3之 间的空档区域恰匹配可移动挡风板18-2的扇面,且相邻可移动挡风板18-2之 间的空档区域恰匹配固定挡风板18-3的扇面,当扇形固定挡风板18-3和扇形 可移动挡风板18-2拼接且彼此无遮挡的分布时,所述风阀二18处于关闭状态, 此时风阀阻挡气流穿过自身。当扇形可移动挡风板18-2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 旋转直至与所述扇形固定挡风板18-3完全或者部分重叠使得两者完全或者部 分遮挡时,此时风阀二18处于完全打开或者部分打开的状态,此时风阀允许 气流完全或者部分穿过自身。
请参阅图5-7D,提供再一种结构形式的风阀称为风阀三19,其包括支撑 框19-1、设置在支撑框内部的多个片状挡风板19-2和驱动装置。所述支撑框 19-1为方形,多个片状挡风板19-2彼此平行且其侧面边缘依次连接,例如铰 接,使得相邻的片状挡风板19-2的夹角可以从0度变换至180度,从而呈现 出平铺状态或者折叠状态。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当所述多个片状挡风板19-2 彼此之间形成180度角,即多个片状挡风板依次平铺形成一个平面时,所述风 阀三19关闭,支撑框19-1内部开口被多个片状挡风板19-2完全覆盖,此时 风阀阻挡气流穿过自身。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当所述多个片状挡风板之间的 夹角小于180,即多个片状挡风板19-2向一侧折叠时,所述多个片状挡风板无 法完全覆盖支撑框19-1内部的开口,支撑框在其一侧形成有开口,依据该开 口的打开程度,风阀三19完全或者部分打开,此时风阀允许气流完全或者部 分穿过自身。
与风阀17类似,风阀二18和风阀三19可以装配在图5-3和图5-4B所示 的高温炉体1中,在此不再赘述。
为配合温度校验仪整体装配,本发明中的高温炉体1在模块化设计中,还 在上述形式基础上进一步优化:
参见图5-4A并结合图5-2B和图5-8所示,底座11的座体上部向一侧延 伸出一平面,在该平面上开具一个或多个通风口11-7,该通风口连通来自炉体 底部的外界空气但与冷却通道C1不连通。如此,高温炉体1安装在温度校验 仪中时,座体11上具有通风口11-7的高温炉体1外侧和仪器内的其它部件间 会存在一间距并在该间隔形成一个气流通道C3,利于散热以减少高温炉体1对 装配在仪器内的其它部件例如控制板模块2等的影响。
参见图5-4A并结合图5-1所示,底座11的座体一侧底部可水平设置一个 或多个装配部件9,使底座11能通过该装配部件9与仪器下支座5固定;隔热 筒的外筒体14-2也作为高温炉体1的外壳,外筒体14-2为铝型材,采用后加 工的方式制成,在其一侧面上设有多个侧向装配部件9,用以和与其相邻的其 它模块部件如控制板模块2连接,如此,在温度校验仪紧凑的空间内,外筒体 14-2还充当了控制板模块2的支撑,并可方便拆装。侧向装配部件9最好设在 与底座的通风口11-7同一方向侧面上,如此,装配好的高温炉体1和控制板 模块2之间便可以形成气流通道C3,利于散热。
参见图5-2并结合图5-3、图5-5和图5-6所示,位于高温炉体1上部的 定位块15与外筒体14-2连接,并通过加热棒12对恒温块13进行扶正:定位 块15底部开设有和加热棒12相对应的对位槽15-3,对位槽15-3开设的数量 和位置与加热棒12的数量和位置完全对应,使装配在恒温块13中的加热棒12 的顶部恰能伸入所对应的对位槽15-3中,从而限定了加热棒12及恒温块13 在水平方向的移动,实现对恒温块的扶正;定位块15中部设有中心孔15-1, 其与恒温块13、均热块与仪器整机外罩顶部防护板中间孔同轴并对位;通过利 用定位块15与这些零部件的精密配合,精确保证了恒温块13及高温炉体1的 位置。通过定位块15的设计,高温炉体1不再需要通过顶部其它定位组件与 整机外罩上的框架进行连接定位,高温炉体1顶部和外罩之间不接触,从而断 开了炉体通过顶部定位组件向整机外壳铸铝的外框架的热传导,有效的降低了 外框架及与之相连的外罩的温度。
通过以上所述各种优化的设计,使得高温炉体向仪器外罩6的传热大幅降 低,整机仪器外罩可采用塑料材质加工成型,不仅降低了材料成本,还大大减 少了操作者接触金属外罩可能引起的烫伤。
另外,本发明还针对高温炉体1对恒温块13的自动扶正功能进一步做出 优化设计:如,底座11与恒温块13安装时采用四点圆柱定位,即在恒温块13 下部的支撑柱20与恒温块13固定连接,支撑柱20与支架11-1上的支撑柱安 装孔12-1采用圆柱削平的方式(扁平槽)进行定位;同时,在恒温块13上部, 定位块15下部开设的四个对位槽15-3嵌套住恒温块13上的加热棒12(四个 加热棒)的上端,如此能有效控制恒温块13和底座11之间的扭转偏差。
再如,底座加工采用压铸工艺,外筒体14-2加工采用挤塑成型工艺,使 其安装面平面度和平行度精度都较高。
再如,外筒体14-2和底座11采用上下安装形式,例如为竖直方向上的螺 纹连接,且外筒体14-2四周内侧的座体11上都具有导向和限位结构如条状凸 台11-5,限位块11-6(参见图5-4A及图5-6),外筒装配精度基本和加工精度 相当,消除了装配误差。
在气流走向方面本发明也进行了精心设计:其一,恒温块13和内筒体14-1 之间形成了一个通过冷却风扇16和风阀17控制送风用于给恒温块13快速降 温的气流通道即冷却通道C1,通过优化炉体底座11的设计,有效的利用了底 座11盒体内腔空间,能安装较现有技术更大尺寸的风扇,使得本发明炉体的 降温速度大幅增加。参见图5-8所示C1通道。
其二,在炉体底座1腔体、冷却风扇16外框、风阀17外框、内筒体14-1 及外筒体14-2之间区域,形成了第二个气流通道即二级冷却通道C2,在炉体 工作时,进入二级冷却通道C2内的外界空气能降低内筒体14-1及外筒体14-2 的温度,减少高温炉体对整机的传热。参见图5-8所示C2通道。
其三,如图5-8所示,还另外设计了降温通道C3,该降温通道C3是炉体 底部空气通过底座11一侧所设的通风口11-7,在高温炉体1隔热筒14外侧和 仪器内的其它部件间特别形成的一个气流通道,用于给装配在仪器内的其它部 件例如控制板模块2(参见图5-1)等进行降温。
高温炉体1有益效果有:
1)、内筒体为密闭的双层结构,利用两层之间静止的空气作为隔热带,具 有质量轻、隔热好的特点。
2)、高温炉体具有自动扶正恒温块的功能。
3)、模块化设计,让高温炉体与产品其它零部件完全独立,能有效地提高 生产、维修的便利性,降低产品生产、维护成本。
4)、通过精巧布局,让高温炉体更紧凑,应用更便捷。
5)、独立的风道设计,让高温炉体的高温空气不会对产品其它零部件工作 环境造成恶劣影响,从而降低了电子元器件的高温老化风险。同时也隔绝了其 它零部件的发热对炉体的影响,提高高温炉体工作的稳定性和精度。
6)、恒温块能由结构自动扶正,减少了装配调整工序,提高了生产效率。
控制板模块
在高温干体温度校验仪中,控制板模块用于维持高温炉体稳定的温度环 境。本发明中,控制板模块2为模块化设计,如图2A和图2B所示,控制板模 块2包括一槽式控制板支架21,开关电源22(ESP-120-24开关电源)装配在 控制板支架21的槽体内底面,布设有各控制元件和连接线路的控制板24安装 在控制板支架21的槽体顶面,在开关电源22和控制板24之间安装隔板23, 开关电源22可以用于同时或者分别为控制板2、系统板3供电,由于开关电源 22(ESP-120-24)工作时会发热,设置隔板23可以阻挡热量影响控制板,另 外设置隔板23还便于气流在导流风扇25(参见后面描述)作用下向上流动。 控制板支架21、开关电源22、隔板23和控制板24装配形成一体的控制板模 块2。
为方便将控制板模块2安装在仪器中,在控制板支架21槽体最下端设一 个或多个水平布设的装配部件9,装配部件9的安装孔与仪器下支座5上的安 装孔对位,以通过安装螺钉将控制板模块2固定在仪器下支座5上;另外在控 制板支架21槽体底面延伸设多个装配部件9,与相邻的高温炉体外的装配部件 9对位,以通过安装螺钉将控制板模块2与高温炉体1固定连接。
更优的设计中,控制板模块2还包括导流风扇25,导流风扇25固定在一 安装板26的安装孔内,该安装板26固定在控制板支架21的最上方;该导流 风扇25工作能使控制板模块2内部气流运动,还能从控制板模块2下方引入 外界空气(控制板模块2下方的仪器下支座5开设通风槽),从而实现对控制 板模块2以及仪器内与其相邻的其它模块,如高温炉体1外围的散热。
另外,控制板模块2的控制板24中还可包含蓝牙、wifi组件,用以实现 无线通信。
测量板模块
在高温干体温度校验仪中,测量板模块用于连接测量线。本发明中,测量 板模块4为模块化设计,如图4A和图4B所示,测量板模块包括有对位设置的 测量板41和前面板42,测量板41上设置有TC插座元件43,前面板42上对 位设有插座孔44,测量板41上布设多个测试连接端子45,前面板42上对应 设有多个端子孔46。测量板41和前面板42对位叠合并于四周固定形成测量板 模块4,测量板模块4整体装配在仪器外罩6的前侧面下部,测量板模块4顶 部可通过螺钉与仪器外罩6固定,底部也可通过螺钉与仪器下支座5固定,测 量板模块4位于控制板模块2之前且与控制板模块2之间有一间距以利于散热。
为了准确测量热电偶的温度,测量板组件4集成有TC插座元件43,其为热 电偶冷端温度补偿结构,该热电偶冷端温度补偿结构TC插座元件43通过尾部自 带的螺钉固定在测量板41上,其前端两个插口041(参见图4D)与前面板42上 的插座孔44对齐,可以透过插座孔44插接热电偶。
通常的热电偶冷端补偿结构采用冷端保温仓内放置均温块、并使冷端温度 传感器、热电偶冷端与均温块紧密贴合,该结构中因热电偶冷端与均温块之间 存在的热阻,因此,为了使均温块上的冷端温度传感器与热电偶冷端的温差减 小,需要等待较长时间,尤其是批量测量热电偶时,效率低。为了解决该问题, 本发明测量板模块中提出了一种用于快速测量热电偶冷端温度的热电偶冷端 温度补偿结构即TC插座元件43,该结构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使热电偶05冷端的 温度与冷端温度传感器01的温度达成一致,提高热电偶冷端温度的测量效率。
图4C至图4G为该热电偶冷端温度补偿结构的示意图。如图4C至图4G所 示,该热电偶冷端补偿结构包括冷端温度传感器01、弹片02和第二均热块03, 第二均热块03为大热容导热体,设有两块且有间距;弹片02为小热容导热良 好的弹性体,设有两片,分别固定于两块第二均热块03上,弹片02设计为S 形结构,其尾端(图4E中右侧为尾端)固定于第二均热块03的尾部,弹片02 的头端上扬,弹片02靠近头端的部分自由置于第二均热块03的上表面,由于 弹片02具有弹性,热电偶05冷端能够从弹片02头端插入弹片02与第二均热 块03之间(参见图4F)。冷端温度传感器01具有尺寸小、热容低的特点,可 安装在任一弹片02的上侧,用于测量热电偶05的冷端温度。优选的,两第二 均热块03之间可加设导热胶,有利于热量在两第二均热块03之间进行热传递, 保证两第二均热块03的温度基本保持一致。另外,冷端温度传感器01通常粘 接在弹片02上,为了防止在粘接过程中胶溢出弹片02,在弹片02粘接冷端温 度传感器01的位置两侧分别设置一护板。
为了将冷端温度传感器1测量的温度值进一步处理及应用,冷端温度传感 器01引出线通过一引出线端子06引出,引出线端子06插接到测量板42上。
为了将热电偶冷端温度补偿结封装起来便于使用,热电偶冷端温度补偿结 构还包括一套帽04,套帽04为一方形盒体,冷端温度传感器01、弹片02和 第二均热块03均置于套帽04内,第二均热块03通过螺钉07与套帽04固定, 冷端温度传感器01的引出线从套帽04的尾部引出后接入引出线端子06中, 套帽04的前端设置有两个插口041,该插口分别对应弹片02与第二均热块03 之间的位置,热电偶05的冷端从两个插口041分别插入到弹片02与第二均热 块03之间,在弹片02的弹性力的作用下,弹片02与第二均热块03均与热电 偶05的冷端紧密接触。
为了保证热电偶冷端温度补偿结构的性能,要求第二均热块03的热容远 大于弹片02和冷端温度传感器01的热容,同时,热电偶05冷端、第二均热 块03、弹片02和冷端温度传感器01均导热性良好;弹片02上的冷端温度传 感器01尽量要与环境做绝热处理,例如在冷端温度传感器01不与弹片02接 触的部分施加塑料套或加绝热胶。
实际使用时,热电偶05的冷端接入弹片02和第二均热块03之间,当热 电偶05的冷端温度与第二均热块03、弹片02不一致时,会有热量从热电偶 05冷端传递到第二均热块03和弹片02,由于第二均热块03的热容相对很大, 热电偶05冷端的温度会趋向均热块03的温度,同时由于弹片02及弹片02上 的冷端温度传感器01热容相对较小,冷端温度传感器01的温度会快速的趋向 热电偶05冷端的温度,使冷端温度传感器01的温度快速达到与热电偶05冷 端温度基本一致。
图4G示出了该热电偶冷端温度补偿结构的工作曲线,整个工作过程分为 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冷端温度传感器01和第二均热块03处于套帽04(相当于传统 的冷端保温仓)中,温度基本一致;热电偶05冷端的温度与冷端温度传感器 01、第二均热块03的温度不一致。
第二阶段:热电偶05冷端开始同时向第二均热块03和弹片02及弹片02 上的冷端温度传感器01传递热量,同时温度开始变化,热电偶05冷端温度趋 向于冷端温度传感器01(弹片02)及第二均热块03;第二均热块03的热容相 对较大,温度相对变化缓慢,同时也是由于第二均热块03热容大,热电偶05 冷端的温度会较快的向第二均热块03的温度变化;弹片02及弹片02上的冷 端温度传感器01热容较小,温度变化较快,弹片02及弹片02上的冷端温度 传感器01的温度会快速的向热电偶05冷端的温度变化;在第二均热块03及 弹片02的综合影响下,冷端温度传感器01的温度会迅速的与热电偶05冷端 的温度趋于一致,第二阶段结束时,弹片02上的冷端温度传感器01的温度已 经和热电偶05冷端的温度基本一致,但与第二均热块03的温度还有些差距。
第三阶段:热电偶05冷端及弹片02上的冷端温度传感器01温度几乎同 步变化,冷端温度传感器01的温度已经能精确反映热电偶05冷端的温度。
该热电偶冷端温度补偿结构能够快速测量热电偶冷端温度,效率高。在热 电偶测量过程中,为了让热电偶05冷端温度与冷端温度传感器01的温度一致, 该热电偶冷端温度补偿结构可将等待时间由原来的几分钟甚至十几分钟降低 为十几秒甚至几秒(取决于热电偶05冷端与冷端温度传感器01的温度等因 素),尤其是在批量测量热电偶冷端温度的情况下,会显著的提高测量效率, 节约时间。
系统板模块
在高温干体温度校验仪中,系统板模块用于参数设置,数据显示以实现人 机交互。本发明中,系统板模块3为模块化设计,如图3A和图3B所示,系统 板模块3包括由前向后依次设置的触摸屏面板35、触摸屏泡棉34、触摸液晶 屏33、触摸液晶屏支架32和系统板31,触摸屏面板35为罩状,其罩面开设 与触摸液晶屏33形状和尺寸匹配的装配区域,系统板31侧面设置一个或多个 连接端口36,相应的触摸屏面板35侧面留有接口孔37,连接端口36与接口 孔37对应安装,触摸屏泡棉34、触摸液晶屏33、触摸液晶屏支架32和系统 板31依序向触摸屏面板35罩体内叠置装配为一体形成系统板模块3。系统板 模块3左右两侧面分别通过螺钉与仪器外罩6连接,如此可拆卸的安装在仪器 外罩6的前侧面上部。
仪器外罩与仪器下支座
本发明高温干体温度校验仪中还设有仪器外罩6和仪器下支座5,参见图 1A和图1B所示,该仪器外罩6下端开放,整体置于仪器下支座5上并与仪器 下支座5的周侧卡接固定,控制板模块2和高温炉体1容纳在仪器外罩6与仪 器下支座5形成的空间内;仪器外罩6的前侧面下部开设有与测量板模块4形 状和尺寸匹配的装配区域,前侧面上部开设与系统板模块3形状和尺寸匹配的 装配区域,顶面开设有与高温炉体1上端炉口相对位的插孔用以容纳被测装置。
为能很好地散热,仪器外罩6与高温炉体1外围留有间距,且仪器外罩6 侧面靠顶部位置开设侧通风槽组61,如此一方面能避免与高温炉体1的接触, 另一方面能很好地将来自高温炉体1的热气从侧面排出而避免热气对被测装置 手柄的灼烤。进一步优化,仪器外罩6顶面靠近边侧位置开设上通风槽组62, 如此可加强来自仪器内部的热气排出,有利于仪器整体散热。再一步优化,仪 器外罩6与控制板模块2上端的导流风扇25留有间距,如此,导流风扇25工 作时,不仅使控制板模块2内气流运动,还带动仪器外罩6内部气流运动,有 利于仪器整体散热。由于以上散热方式的设计,仪器外罩6可由塑料材质制成, 不仅节约了材料费用,更可以减少重量,使本发明温度校验仪适于搬动携带。 为便于携带,仪器外罩6顶部还可以设计提手。
仪器下支座5为整机的支撑,并与仪器外罩6卡接固定形成仪器外壳。仪 器下支座5的底面分布设有若干安装孔用于装配高温炉体1、控制板模块2、 测量板模块4和仪器外罩6,为向仪器内提供外部气空,在仪器下支座5的底 面和侧面开设若干通气槽孔,通气槽孔的形式、数量、位置等依分布设计,不 做限制。
防护装置
本发明高温干体温度校验仪中还可以进一步设有防护装置7,如防护架或 防护罩,参见图1A和图1B所示,防护装置7置于仪器外罩6顶部,其侧面设 计成利于与外界空气对流的形式以利于向侧向散热,如图1B所示的架腿形式, 或其他带有较大面积出风口的肋板形式;防护装置7的顶部为防护板,其仅设 有与高温炉体1上端炉口以及仪器外罩顶部插孔相对位的孔用以容纳被测装 置。加设了防护装置7可以使来自高温炉体的热气流进一步向侧面分散而快速 降温,从而解除了热气流对防护装置7外被测装置手柄的灼烤,避免了手柄内 部传感器因高温引起的失效,也保护操作人员取放被测装置的安全。
本发明高温干体温度校验仪可如下装配:将高温炉体1安装在仪器下支座 5的靠后位置,将控制板模块2安装在仪器下支座5临近高温炉体1位置并与 高温炉体1连接,将仪器外罩6置于仪器下支座5上并卡接于下支座的侧周面 内固定,将测量板模块4安装在仪器外罩6前面板下部,将系统板模块3安装 在仪器外罩6前面板上部,如此完成高温干体温度校验仪的整机装配。需要时, 可将防护装置7安装在仪器外罩6顶面。由于组成温度校验仪的部件均为模块 化设计,装配简便,也利于拆装,方便维修或更换部件。
为了实现更优的导流散热功能,本发明高温干体温度校验仪装配时高温炉 体1和控制板模块2可以留有一间距,如此,在高温炉体1和控制板模块2之 间形成一气流通道(如气体通道C3)。
本发明高温干体温度校验仪中,系统板31、控制板24、测量板41、恒温 块13、加热装置12、冷却风扇16、导流风扇25等均电连接,仪器可以自配电 源(例如ESP-120-24开关电源),也可外接电源。工作时,系统板31接收操 作指令,系统板模块3将操作指令发送至控制板模块2,控制板24根据该指令 控制高温炉体1中加热装置12和/或冷却风扇16工作以达到恒定工作温度。

Claims (28)

1.一种高温干体温度校验仪,用于对高温检测元件进行温度校验,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块化设计的高温炉体(1)、控制板模块(2)、系统板模块(3)、仪器下支座(5)和仪器外罩(6),系统板模块(3)装配在仪器外罩上,高温炉体(1)和控制板模块(2)相互独立地装配在仪器下支座(5)上,仪器外罩(6)装配在仪器下支座(5)上方并将高温炉体(1)和控制板模块(2)容纳在仪器外罩的罩体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高温干体温度校验仪,其特征在于:高温炉体(1)和控制板模块(2)相间隔,仪器外罩顶面与高温炉体(1)炉口相对处设有用以容纳被测装置的插孔,且仪器外罩(6)与高温炉体(1)外围有间距,仪器外罩(6)侧面靠顶部位置开设侧通风槽组(61)。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高温干体温度校验仪,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测量板模块(4),测量板模块(4)装配在仪器外罩(6)上并与仪器下支座(5)连接,测量板模块(4)与控制板模块(2)之间有间距。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高温干体温度校验仪,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仪器外罩(6)顶部的防护装置(7),其顶部防护板设有与高温炉体(1)炉口以及仪器外罩(6)顶部插孔相对位的孔用以容纳被测装置,其侧面敞口或为具有出风口的肋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高温干体温度校验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温炉体(1)包括恒温块(13)、隔热筒(14)和冷却风扇(16),还包括一置于炉体底部的底座(11),所述隔热筒(14)置于所述恒温块(13)外围并与恒温块(13)相间隔形成冷却通道(C1),隔热筒(14)和恒温块(13)固定在底座(11)上,冷却风扇(16)安装在底座(11)空腔内;底座(11)设置通风孔,所述通风孔与冷却通道(C1)相通,冷却风扇(16)透过所述通风孔与冷却通道(C1)相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高温干体温度校验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筒(14)包括套设的内筒体(14-1)和外筒体(14-2),所述内筒体为密闭的双层结构,其由内壁、外壁及两端的封板组成中空的隔热筒体;内筒体(14-1)置于恒温块(13)外侧与恒温块(13)间隔形成冷却通道(C1),外筒体(14-2)置于内筒体(14-1)外侧且相间隔形成二次冷却通道(C2),内筒体(14-1)和外筒体(14-2)底部固定在炉体底座(11)上;内筒体(14-1)和外筒体(14-2)顶部通过一定位块(15)卡固,定位块(15)开设有与冷却通道(C1)和二次冷却通道(C2)均连通的气流出口(15-2)。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高温干体温度校验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1)固定隔热筒(14)的端面设置支撑柱安装孔(11-2)用于安装支撑恒温块(13)的支撑柱(18),支撑柱(18)顶端与恒温块(13)固定连接,支撑柱(18)底端卡固在支撑柱安装孔(11-2)内;所述定位块(15)下部设置对位槽(15-3),恒温块(13)上的加热棒(12)上端头卡固在对位槽(15-3)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高温干体温度校验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1)固定隔热筒(14)的端面为肋条状支架(11-1)结构,肋条间的空隙区域与底座(11)空腔连通,肋条支架呈桥拱形状,从侧边向中心部位拱起,条状支架(11-1)上设置支撑柱安装孔(11-2)。
9.根据权利要求5至8任一项所述高温干体温度校验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1)固定隔热筒(14)的端面分布设多个条状凸台(11-5),外筒体(14-2)由上向下套接在条状凸台(11-5)外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高温干体温度校验仪,其特征在于:在条状凸台(11-5)间均布或对称设置多个外筒限位块(11-6),外筒限位块(11-6)位于外筒体14-2的内侧或外侧。
11.根据权利要求8或9或10所述高温干体温度校验仪,其特征在于:在肋条状支架(11-1)边缘分布设多个凸块(11-3),内筒体(14-1)由上向下套接在凸块(11-3)外侧并与凸块(11-3)固定;凸块(11-3)与条状凸台(11-5)间留有间距,该间距与外筒体和内筒体的间距匹配。
12.根据权利要求5至11任一项所述高温干体温度校验仪,其特征在于:
底座(11)对应外筒体(14-2)和内筒体(14-1)之间的区域设有与底座(11)空腔连通的通槽(11-4),通槽(11-4)连通二次冷却通道(C2)。
13.根据权利要求5至12中任一项所述高温干体温度校验仪,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风阀,风阀固定于底座(11)空腔内,且位于冷却风扇(16)上方。
14.根据权利要求5至13任一项所述高温干体温度校验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1)向一侧延伸出一平面,在该平面上设有一个或多个通风口
(11-7),该通风口连通来自高温炉体底部的外界空气但与冷却通道(C1)不连通。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14任一项所述高温干体温度校验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板模块(2)包括一槽式控制板支架(21),开关电源(22)装配在控制板支架(21)的槽体内,控制板(24)安装在控制板支架(21)的槽体顶面,在开关电源(22)和控制板之间安装隔板23。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高温干体温度校验仪,其特征在于:另设导流风扇(25)固定在控制板模块(2)顶部且与控制板模块(2)的槽体连通,控制板模块(2)下方的仪器下支座(5)开设通风槽。
17.根据权利要求1至16任一项所述高温干体温度校验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板模块(3)包括由前向后依次设置并固定的触摸屏面板(35)、触摸屏泡棉(34)、触摸液晶屏(33)、触摸液晶屏支架(32)和系统板(31)。
18.根据权利要求3至17任一项所述高温干体温度校验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板模块(4)的测量板(41)上布设置有TC插座元件(43)和多个测试连接端子(45),与测量板对位叠合固定的前面板(42)上对位设有插座孔(44)和多个端子孔(46)。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高温干体温度校验仪,其特征在于,所述TC插座元件(43)为热电偶冷端温度补偿结构,其包括冷端温度传感器(01)、第二均热块(03)和套帽(04),第二均热块(03)设有两块且有间距,每一第二均热块(03)上连接一弹片(02),冷端温度传感器(01)安装在任一弹片(02)的上侧,热电偶(05)冷端置于弹片(02)和第二均热块(03)之间且紧贴弹片(02)和第二均热块(03),且第二均热块(03)的热容远大于弹片(02)和冷端温度传感器(01)的热容。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高温干体温度校验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片(02)为小热容、导热性良好的弹性体,为S形结构,其尾端固定于第二均热块(03)的尾部,弹片(02)的头端上扬,靠近头端的部分自由置于第二均热块(03)的上表面;两第二均热块(03)之间加设导热胶。
21.根据权利要求19或20所述的高温干体温度校验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电偶冷端温度补偿结构还包括一引出线端子(06),冷端温度传感器(01)的引出线从套帽(04)的尾部引出至引出线端子(06),引出线端子(06)插接在测量板(42)上;所述套帽(04)的前端设置有两个插口,插口对应弹片(02)与第二均热块(03)之间的位置以插入热电偶(05)冷端。
22.根据权利要求19至21任一项所述的高温干体温度校验仪,其特征在于,安装于弹片(02)上的冷端温度传感器(01)不与弹片(02)接触的部分加设塑料套或绝热胶;冷端温度传感器(01)通过胶粘接在弹片(02)上,弹片(02)粘接冷端温度传感器(01)的位置两侧分别设置一护板。
23.根据权利要求1至22任一项所述高温干体温度校验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仪器外罩(6)下端开放,整体置于仪器下支座(5)上并与仪器下支座的周侧卡接固定;测量板模块(4)安装在仪器外罩的侧面,系统板模块(3)安装在仪器外罩的侧面。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高温干体温度校验仪,其特征在于:仪器外罩(6)顶面靠近边侧位置开设上通风槽组(62);仪器下支座(5)的底面和侧面开设若干通气槽孔。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高温干体温度校验仪,其特征在于:仪器外罩(6)由塑料材质制成。
26.根据权利要求1至25任一项所述高温干体温度校验仪,其特征在于:仪器下支座(5)的底面分布设有若干装配孔,与高温炉体(1)、控制板模块(2)、测量板模块(4)和仪器外罩(6)水平设置的装配部件(9)对位安装。
27.根据权利要求1至26任一项所述高温干体温度校验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板模块(2)与高温炉体(1)纵向平行,两者相邻侧面通过炉体侧面装配部件(9)连接固定。
28.根据权利要求1至27任一项所述高温干体温度校验仪,其特征在于:
所述系统板模块(3)左右两侧面分别通过螺钉与仪器外罩(6)连接,测量板模块(4)顶部通过螺钉与仪器外罩(6)固定。
CN201810019765.8A 2018-01-09 2018-01-09 高温干体温度校验仪 Pending CN11001791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019765.8A CN110017916A (zh) 2018-01-09 2018-01-09 高温干体温度校验仪
PCT/CN2019/070623 WO2019137331A1 (zh) 2018-01-09 2019-01-07 高温干体温度校验仪
US16/960,990 US11959814B2 (en) 2018-01-09 2019-01-07 High-temperature dry block temperature calibrator
EP19737990.2A EP3739312B1 (en) 2018-01-09 2019-01-07 High temperature dry block temperature calibrator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019765.8A CN110017916A (zh) 2018-01-09 2018-01-09 高温干体温度校验仪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17916A true CN110017916A (zh) 2019-07-16

Family

ID=671877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019765.8A Pending CN110017916A (zh) 2018-01-09 2018-01-09 高温干体温度校验仪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017916A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206653A1 (en) * 2006-03-02 2007-09-06 National Institute Of Advanced Industri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ow-temperature comparison calibrator for thermometers
US20070291815A1 (en) * 2006-06-14 2007-12-20 Walker Richard W Temperature calibration device driving heating/cooling modules in a manner to allow operation over wide temperature range
CN202257306U (zh) * 2011-06-10 2012-05-30 艾本德股份有限公司 带有成型设备的实验室温度控制仪器
CN202350953U (zh) * 2011-11-17 2012-07-25 德阳电业局 改良干体校验炉
KR101393053B1 (ko) * 2012-11-16 2014-05-09 한전케이피에스 주식회사 다기능 온도 교정기
CN104502000A (zh) * 2014-12-26 2015-04-08 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 一种浅式微型温度校验炉及校验方法
CN204535889U (zh) * 2015-03-30 2015-08-05 上海江南长兴重工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适用于效验船用温度传感器的干式效验炉
CN105675172A (zh) * 2016-04-11 2016-06-15 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牡丹江供电公司 一种变压器温度计的校验装置
CN205449333U (zh) * 2016-03-15 2016-08-10 厦门瑞德利校准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便携式温度校准仪
CN207866391U (zh) * 2018-01-09 2018-09-14 北京康斯特仪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高温干体温度校验仪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206653A1 (en) * 2006-03-02 2007-09-06 National Institute Of Advanced Industri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ow-temperature comparison calibrator for thermometers
US20070291815A1 (en) * 2006-06-14 2007-12-20 Walker Richard W Temperature calibration device driving heating/cooling modules in a manner to allow operation over wide temperature range
CN202257306U (zh) * 2011-06-10 2012-05-30 艾本德股份有限公司 带有成型设备的实验室温度控制仪器
CN202350953U (zh) * 2011-11-17 2012-07-25 德阳电业局 改良干体校验炉
KR101393053B1 (ko) * 2012-11-16 2014-05-09 한전케이피에스 주식회사 다기능 온도 교정기
CN104502000A (zh) * 2014-12-26 2015-04-08 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 一种浅式微型温度校验炉及校验方法
CN204535889U (zh) * 2015-03-30 2015-08-05 上海江南长兴重工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适用于效验船用温度传感器的干式效验炉
CN205449333U (zh) * 2016-03-15 2016-08-10 厦门瑞德利校准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便携式温度校准仪
CN105675172A (zh) * 2016-04-11 2016-06-15 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牡丹江供电公司 一种变压器温度计的校验装置
CN207866391U (zh) * 2018-01-09 2018-09-14 北京康斯特仪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高温干体温度校验仪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739312B1 (en) High temperature dry block temperature calibrator
CN207866391U (zh) 高温干体温度校验仪
US20080053123A1 (en) Cooling air flow control valve for burn-in system
WO2019137330A1 (zh) 一种低温干体温度校验仪
US20050219809A1 (en) Mounting device for a disk drive unit, releasable fastener and method of testing a disk drive unit
CN207866392U (zh) 一种低温干体温度校验仪
CN110017916A (zh) 高温干体温度校验仪
CN207865982U (zh) 高温干体温度校验仪炉体及高温干体温度校验仪
CN207675335U (zh) 导流散热干体温度校验仪
CN102252955A (zh) 恒温恒湿柜
CN112578149A (zh) 芯片可靠性测试用老化设备
CN110017917A (zh) 一种低温干体温度校验仪
CN110017915A (zh) 具有风阀的炉体和干体温度校验仪
CN207675334U (zh) 低温炉炉体及包括该低温炉炉体的低温干体温度校验仪
CN208368040U (zh) 防漏光的显示设备
CN110017691B (zh) 高温干体温度校验仪炉体及高温干体温度校验仪
CN110017914A (zh) 导流散热干体温度校验仪
CN215589081U (zh) 一种恒温模块及恒温吸附平台
CN212932900U (zh) 电源模块高温老化测试设备
CN216513873U (zh) 一种病毒pcr快速检测装置
CN110017913A (zh) 低温炉炉体及包括该低温炉炉体的低温干体温度校验仪
TW202321703A (zh) 探針系統及其機台裝置
CN211181347U (zh) 一种便携式plc实验箱
CN209617527U (zh) 一种无人机气体检测挂载
CN209416655U (zh) Oled显示屏高温测试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