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16901B - 一种海冰自动化采集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海冰自动化采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16901B
CN110016901B CN201910116703.3A CN201910116703A CN110016901B CN 110016901 B CN110016901 B CN 110016901B CN 201910116703 A CN201910116703 A CN 201910116703A CN 110016901 B CN110016901 B CN 11001690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ce
ice breaking
feeding
sea ice
poro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11670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016901A (zh
Inventor
史文奇
袁帅
邢传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tional Marine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Center
Original Assignee
National Marine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Center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tional Marine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Center filed Critical National Marine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Center
Priority to CN201910116703.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016901B/zh
Publication of CN1100169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169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0169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1690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BHYDRAULIC ENGINEERING
    • E02B15/00Cleaning or keeping clear the surface of open water; Apparatus therefor
    • E02B15/02Cleaning or keeping clear the surface of open water; Apparatus therefor from ice otherwise than according to E02B1/003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海冰资源采集技术,具体是一种海冰自动化采集系统,包括设置有动力装置和驾驶操控室的船体,所述船体的一侧还通过固定架连接固定有上料多孔筒,上料多孔筒上套设有套环,套环的下侧安装固定有环板,环板的下侧通过多个伸缩装置连接固定有破冰组件,破冰组件的下侧和上料轴的下端分别安装有多个第一破冰钉和第二破冰钉,船体上还设置有凹槽,凹槽内设置有储料网箱,上料多孔筒的上端设有用于将上料多孔筒内海冰排出到储料网箱内的出料管。本发明结构设计合理,对海冰的采集效果好、效率高,利于推广。

Description

一种海冰自动化采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海冰资源采集技术,具体是一种海冰自动化采集系统。
背景技术
据有关文献记载,我国北方沿海结冰地区的冰温一般在-4℃左右,冰期在100天左右。海冰较海水的含盐量低很多,渤海海冰盐度平均值在2‰~13‰,新形成海冰的盐度多在海水盐度的1/6~1/4。海冰资源量巨大,渤海地区每年可开采海冰资源总量至少为400亿m3,如果将这些海冰全部利用,等于又发现了一条新黄河。
海冰资源丰富,但目前所涉及的海冰采集船结构复杂,不便于使用调节,海冰采集效果差、效率低,限制了其在近海浅滩海冰开采工作。因此,针对以上现状,迫切需要开发一种海冰自动化采集系统,以克服当前实际应用中的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海冰自动化采集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海冰自动化采集系统,包括设置有动力装置和驾驶操控室的船体,所述船体的一侧还通过固定架连接固定有上料多孔筒,所述上料多孔筒的内侧中部设有上料轴,上料轴上安装有用于对海冰输送的螺旋叶片,所述上料多孔筒的顶部还设置有与上料轴连接的上料电机,所述上料多孔筒上套设有套环,套环上设置有调节旋钮,所述套环的下侧安装固定有环板,环板的下侧通过多个伸缩装置连接固定有破冰组件,所述破冰组件的下侧和上料轴的下端分别安装有多个第一破冰钉和第二破冰钉;所述船体上还设置有凹槽,船体上还设置有用于将凹槽内水体排出的排水管,凹槽内设置有储料网箱,所述上料多孔筒的上端设有用于将上料多孔筒内海冰排出到储料网箱内的出料管。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破冰钉和第二破冰钉均为四棱锥结构。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破冰钉竖直设置。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破冰钉于上料轴的下端周向均匀设置有多个,第二破冰钉与上料轴之间的夹角为30~45°。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储料网箱的上端设置有多个吊环,储料网箱的底部设置有多个支柱。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架的一端固定于上料多孔筒上,固定架的另一端与船体上设置的固定板连接固定,所述固定板固定于船体上,固定板上开设有多个固定孔,固定架通过至少两个固定螺栓与固定板上的固定孔连接固定。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破冰组件包括套筒及连接于套筒下端的破冰多孔板,所述套筒与上料多孔筒配合滑动设置,破冰多孔板的俯视呈圆形,破冰多孔板为外圈向下倾斜的锥形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可以根据需要调节套环的位置,以对破冰组件的位置进行调节,通过伸缩装置带动破冰组件上下移动,破冰组件的特殊结构设置,利于第一破冰钉破冰后,海冰向上料多孔筒聚集;
2)通过上料电机工作,可通过螺旋叶片对海冰向上输送,通过第一破冰钉和第二破冰钉的特殊结构设置,可对海冰进行破碎,以利于输送;
3)通过储料网箱可对海冰进行盛接,且储料网箱上设置的吊环利于对储料网箱悬吊搬运,通过支柱可对储料网箱进行腾空支撑,排水管利于凹槽内水体的排出;
4)通过上料多孔筒和破冰组件的多孔结构设置,利于海冰中水体的滤出;
5)可对固定架和固定板之间的相对位置调节,进而调节上料多孔筒的位置,适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局部剖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上料多孔筒部分的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中破冰钉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料电机,2-上料多孔筒,3-套环,4-调节旋钮,5-环板,6-伸缩装置,7-破冰组件,8-第一破冰钉,9-第二破冰钉,10-出料管,11-固定架,12-排水管,13-凹槽,14-支柱,15-船体,16-动力装置,17-驾驶操控室,18-吊环,19-储料网箱,20-套筒,21-破冰多孔板,22-固定板,23-固定孔,24-固定螺栓,25-螺旋叶片,26-上料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相连、设置,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设置,或一体地连接、设置。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4,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海冰自动化采集系统,包括设置有动力装置16和驾驶操控室17的船体15,所述船体15的一侧还通过固定架11连接固定有上料多孔筒2,所述上料多孔筒2的内侧中部设有上料轴26,上料轴26上安装有用于对海冰输送的螺旋叶片25,所述上料多孔筒2的顶部还设置有与上料轴26连接的上料电机1,通过上料电机1可带动上料轴26转动,所述上料多孔筒2上套设有套环3,套环3上设置有调节旋钮4,通过调节旋钮4可对套环3调节锁定,所述套环3的下侧安装固定有环板5,环板5的下侧通过多个伸缩装置6连接固定有破冰组件7,所述破冰组件7的下侧和上料轴26的下端分别安装有多个第一破冰钉8和第二破冰钉9,所述第一破冰钉8和第二破冰钉9均为四棱锥结构,且所述第一破冰钉8竖直设置,所述第二破冰钉9于上料轴26的下端周向均匀设置有多个,第二破冰钉9与上料轴26之间的夹角为30~45°,通过第一破冰钉8和第二破冰钉9可进行快速破冰。
所述船体15上还设置有凹槽13,船体15上还设置有用于将凹槽13内水体排出的排水管12,凹槽13内设置有储料网箱19,储料网箱19的上端设置有多个吊环18,储料网箱19的底部设置有多个支柱14,通过支柱14可对储料网箱19稳定支撑,所述上料多孔筒2的上端设有用于将上料多孔筒2内海冰排出到储料网箱19内的出料管10。
实施例2
请参阅图1-4,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
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架11的一端固定于上料多孔筒2上,固定架11的另一端与船体15上设置的固定板22连接固定,所述固定板22固定于船体15上,固定板22上开设有多个固定孔23,固定架11通过至少两个固定螺栓24与固定板22上的固定孔23连接固定。
本实施例中,所述破冰组件7包括套筒20及连接于套筒20下端的破冰多孔板21,所述套筒20与上料多孔筒2配合滑动设置,破冰多孔板21的俯视呈圆形,破冰多孔板21为外圈向下倾斜的锥形结构。
该海冰自动化采集系统,具有以下突出优点:
1)可以根据需要调节套环3的位置,以对破冰组件7的位置进行调节,通过伸缩装置6带动破冰组件7上下移动,破冰组件7的特殊结构设置,利于第一破冰钉8破冰后,海冰向上料多孔筒2聚集;
2)通过上料电机1工作,可通过螺旋叶片25对海冰向上输送,通过第一破冰钉8和第二破冰钉9的特殊结构设置,可对海冰进行破碎,以利于输送;
3)通过储料网箱19可对海冰进行盛接,且储料网箱19上设置的吊环18利于对储料网箱19悬吊搬运,通过支柱14可对储料网箱19进行腾空支撑,排水管12利于凹槽13内水体的排出;
4)通过上料多孔筒2和破冰组件7的多孔结构设置,利于海冰中水体的滤出;
5)可对固定架11和固定板22之间的相对位置调节,进而调节上料多孔筒2的位置,适用范围广。
以上的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Claims (6)

1.一种海冰自动化采集系统,包括设置有动力装置(16)和驾驶操控室(17)的船体(15),其特征在于,所述船体(15)的一侧还通过固定架(11)连接固定有上料多孔筒(2),所述上料多孔筒(2)的内侧中部设有上料轴(26),上料轴(26)上安装有用于对海冰输送的螺旋叶片(25),所述上料多孔筒(2)的顶部还设置有与上料轴(26)连接的上料电机(1),所述上料多孔筒(2)上套设有套环(3),套环(3)上设置有调节旋钮(4),所述套环(3)的下侧安装固定有环板(5),环板(5)的下侧通过多个伸缩装置(6)连接固定有破冰组件(7),所述破冰组件(7)的下侧和上料轴(26)的下端分别安装有多个第一破冰钉(8)和第二破冰钉(9);所述船体(15)上还设置有凹槽(13),船体(15)上还设置有用于将凹槽(13)内水体排出的排水管(12),凹槽(13)内设置有储料网箱(19),所述上料多孔筒(2)的上端设有用于将上料多孔筒(2)内海冰排出到储料网箱(19)内的出料管(10);所述破冰组件(7)包括套筒(20)及连接于套筒(20)下端的破冰多孔板(21),所述套筒(20)与上料多孔筒(2)配合滑动设置,破冰多孔板(21)的俯视呈圆形,破冰多孔板(21)为外圈向下倾斜的锥形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冰自动化采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破冰钉(8)和第二破冰钉(9)均为四棱锥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海冰自动化采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破冰钉(8)竖直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海冰自动化采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破冰钉(9)于上料轴(26)的下端周向均匀设置有多个,第二破冰钉(9)与上料轴(26)之间的夹角为30~4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冰自动化采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料网箱(19)的上端设置有多个吊环(18),储料网箱(19)的底部设置有多个支柱(1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冰自动化采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11)的一端固定于上料多孔筒(2)上,固定架(11)的另一端与船体(15)上设置的固定板(22)连接固定,所述固定板(22)固定于船体(15)上,固定板(22)上开设有多个固定孔(23),固定架(11)通过至少两个固定螺栓(24)与固定板(22)上的固定孔(23)连接固定。
CN201910116703.3A 2019-02-15 2019-02-15 一种海冰自动化采集系统 Active CN11001690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16703.3A CN110016901B (zh) 2019-02-15 2019-02-15 一种海冰自动化采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16703.3A CN110016901B (zh) 2019-02-15 2019-02-15 一种海冰自动化采集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16901A CN110016901A (zh) 2019-07-16
CN110016901B true CN110016901B (zh) 2020-11-24

Family

ID=671889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116703.3A Active CN110016901B (zh) 2019-02-15 2019-02-15 一种海冰自动化采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016901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903077A1 (en) * 2013-03-01 2014-09-04 Lamor Corporation Ab Device for collecting oil
CN203814429U (zh) * 2014-03-12 2014-09-10 卓仲表 错位锯齿破冰钻洞机构
CN204456030U (zh) * 2014-12-31 2015-07-08 天津大学 一种海冰自动化采集系统
CN206501981U (zh) * 2017-02-28 2017-09-19 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 甲板除冰机
CN206693190U (zh) * 2017-03-31 2017-12-01 林�建 一种水利工程用悬浮垃圾清理装置
CN107975009A (zh) * 2018-01-01 2018-05-01 张志通 一种道路除冰破碎装置
CN108625774A (zh) * 2018-06-15 2018-10-09 松辽水利委员会水文局黑龙江中游水文水资源中心 一种可移动的竖直升降钻冰设备及钻冰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903077A1 (en) * 2013-03-01 2014-09-04 Lamor Corporation Ab Device for collecting oil
CN203814429U (zh) * 2014-03-12 2014-09-10 卓仲表 错位锯齿破冰钻洞机构
CN204456030U (zh) * 2014-12-31 2015-07-08 天津大学 一种海冰自动化采集系统
CN206501981U (zh) * 2017-02-28 2017-09-19 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 甲板除冰机
CN206693190U (zh) * 2017-03-31 2017-12-01 林�建 一种水利工程用悬浮垃圾清理装置
CN107975009A (zh) * 2018-01-01 2018-05-01 张志通 一种道路除冰破碎装置
CN108625774A (zh) * 2018-06-15 2018-10-09 松辽水利委员会水文局黑龙江中游水文水资源中心 一种可移动的竖直升降钻冰设备及钻冰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16901A (zh) 2019-07-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429198U (zh) 开放空间中用于太阳能和雨水收集的系统
CN109892264A (zh) 一种圆筒浮式模块及自升式网箱的圆筒型浮式渔场
CN110016901B (zh) 一种海冰自动化采集系统
CN205435907U (zh) 一种枯枝落叶发酵箱
CN207844532U (zh) 圆盘给料器
CN112425475A (zh) 电杆拉线藤蔓清除装置
CN110171534B (zh) 一种高分子海洋浮标
JP2005052136A (ja) 風車ポンプ式漁場施設及び風車海洋牧場
CN111891305B (zh) 一种模块化海上浮式自适应蔬菜种植平台
CN109610559B (zh) 一种有效降低室内温度的楼房雨水回收利用系统
CN217128347U (zh) 一种河道生态用移动式清淤设备
CN206947528U (zh) 一种船用卫星天线防水外罩
CN216931019U (zh) 一种便于控制花坛蓄水量的圆林景观花坛
CN207102047U (zh) 一种防水土流失的水土分离装置
CN205840180U (zh) 一种太阳能光板窗户盖棚
CN108633804A (zh) 一种轨道式养鱼网箱
CN107331962A (zh) 一种船用卫星天线防水外罩
CN208286094U (zh) 一种水培垂直绿化系统
CN114013858A (zh) 一种海洋垃圾分类收集系统
CN211261162U (zh) 一种风塔万向旋转装置
CN211772677U (zh) 一种路面养护设备
CN206413489U (zh) 一种具有自动灌溉的农业大棚
CN220850180U (zh) 一种粪污泵送系统
CN217811977U (zh) 一种屋面绿化专用雨水管
CN206034787U (zh) 雨棚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013

Address after: Linghe street in Shahekou District of Dalian City, Liaoning Province, No. 42 116023

Applicant after: NATIONAL MARINE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CENTER

Address before: Linghe street in Shahekou District of Dalian City, Liaoning Province, No. 42 116000

Applicant before: Shi Wenqi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