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12544B - 时分多址模式的通信方法 - Google Patents

时分多址模式的通信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12544B
CN110012544B CN201910303152.1A CN201910303152A CN110012544B CN 110012544 B CN110012544 B CN 110012544B CN 201910303152 A CN201910303152 A CN 201910303152A CN 110012544 B CN110012544 B CN 11001254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signal
time slot
mode
ti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30315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012544A (zh
Inventor
赖镜灵
刘中文
付文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an Kirisun Communication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an Kirisun Communication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an Kirisun Communications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an Kirisun Communication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303152.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012544B/zh
Publication of CN1100125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1254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01254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1254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3/00Time-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3/16Time-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in which the time allocation to individual channels within a transmission cycle is variable, e.g. to accommodate varying complexity of signals, to vary number of channels transmitted
    • H04J3/1682Allocation of channels according to the instantaneous demands of the users, e.g. concentrated multiplexers, statistical multiplex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3/00Time-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3/16Time-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in which the time allocation to individual channels within a transmission cycle is variable, e.g. to accommodate varying complexity of signals, to vary number of channels transmitted
    • H04J3/1694Allocation of channels in TDM/TDMA networks, e.g. distributed multiplex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46Resources in time domain, e.g. slots or fra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35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resource usage polic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30Connection release
    • H04W76/34Selective release of ongoing connections
    • H04W76/36Selective release of ongoing connections for reassigning the resources associated with the released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6Selective distribution of broadcast services, e.g. multimedia broadcast multicast service [MBMS]; Services to user groups; One-way selective calling services
    • H04W4/10Push-to-Talk [PTT] or Push-On-Call ser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40Connection management for selective distribution or broadcast
    • H04W76/45Connection management for selective distribution or broadcast for Push-to-Talk [PTT] or Push-to-Talk over cellular [PoC] ser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TDMA通信方法,包括,一个超帧信号包括N个信号帧,第一终端在用于发送第KN+N个信号帧的第一时隙期间设置为接收模式,在其余第一时隙期间为发送模式,在第二时隙期间设置为接收模式;单频中转台在第一时隙期间设置为接收模式,在第二时隙期间设置为发送模式;第二终端在对应第一终端为接收模式的第一时隙期间设置为发送模式,在其余第一时隙和第二时隙期间设置为接收模式,处于接收模式时可接收数据,处于发送模式时可发送数据;单频中转台接收待中转信号并延时2MN+1个时隙后发送出去,待中转信号包括超帧信号或中断信令。单频中转台通过延时发送信号,可以实现第二终端中断当前通信。

Description

时分多址模式的通信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时分多址模式的通信方法。
背景技术
在DMR/PDT数字移动通信系统中,通信模式分为中转模式和直通模式,其中,中转模式的信道使用两个载频,直通模式使用一个载频。移动终端使用中转模式信道时,需要常规异频中转台支持,而直通模式信道则不需要常规异频中转台支持。由于常规异频中转台的功率比移动终端大得多,因此中转信道的通话距离要比直通信道远得多,所以一般远距离通信使用中转模式,近距离通信使用直通模式。
在一些特殊场景的近距离通话中,比如路面跟地下室或地下停车场之类的比较封闭的信号难覆盖的地方进行近距离通话时,采用普通的直通模式通信的通信质量较差,因此会使用单频中转台进行信号的中转,单频中转台的成本比常规异频中转台的成本低很多,普通的车台或者功率高的手台终端都可以用来做单频中转台,且常规异频中转台的两个时隙使用的是不同的载频,而单频中转台中两个时隙使用的是一样的载频,能进一步减少载频的开支,降低成本。如图1所示,单频中转台使用单载频进行通信,通信过程在时间上划分为多个时帧,每个时帧又划分为两种时隙,分别为第一时隙和第二时隙,其中一个时隙用于接收信号,另一个时隙用于发送信号。发送终端在第一时帧的第一时隙向单频中转台发送目标信号,单频中转台在第一时帧的第一时隙接收到该目标信号后,在第二时帧的第二时隙将该目标信号转发给接收终端,接收终端在第二时帧的第二时隙接收到该目标信号,此时,接收终端接收到目标信号距发送终端发送目标信号偏移了3个时隙。当接收终端需要向发送终端发送中断信令而中断当前通信时,在用于发送F信号帧的时隙期间,将发送终端的工作模式设为接收模式,在接收终端发送出控制命令CSBK后,由于存在时间偏移,发送终端在设为接收模式的F信号帧期间接收不到该命令,导致接收终端无法强制中断当前通信。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两终端通过单频中转台通信时,接收终端不能中断当前通信的技术问题,提出一种时分多址模式的通信方法。
一种时分多址模式的通信方法,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通过单频中转台通信,所述单频中转台使用单个载波通信,所述通信过程在时间上划分为多个时帧,各所述时帧包括两个时隙,分别为第一时隙和第二时隙,一个时帧期间仅发送一个信号帧,一个超帧信号包括N个所述信号帧;所述第一终端在用于发送KN+N个信号帧的第一时隙期间的工作模式为接收模式,在其余所述第一时隙期间的工作模式为发送模式,在所述第二时隙期间的工作模式为接收模式;所述单频中转台在所述第一时隙期间的工作模式为接收模式,在所述第二时隙期间的工作模式为发送模式;所述第二终端在对应所述第一终端的工作模式为接收模式的所述第一时隙期间的工作模式为发送模式,在其余所述第一时隙期间和所述第二时隙期间的工作模式为接收模式,K≥1,N>1,所述通信方法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在处于发送模式期间时发送所述超帧信号,和/或,在处于接收模式期间接收中断信令;
所述单频中转台在处于接收模式期间接收待中转信号,且每接收到一个所述待中转信号后,延时2MN+1个时隙后发送出去,所述待中转信号包括超帧信号或中断信令,其中,M≥1;
所述第二终端在处于接收模式期间接收所述信号帧,和/或,在处于发送模式期间,发送中断信令。
上述时分多址模式的通信方法,通过单频中转台转发信号,由于单频中转台使用单个载波通信,为在单个载波下实现信号的收发,需要将时序划分为多个时帧,每个时帧包括两个时隙,时隙作为最小的时间单元,在同一时帧中,其中一个时隙可发送信号,另一个时隙可接收信号,由此通过单载波通信时也能实现信号的收发。为区分两时隙,将同一时帧中的两时隙分别定义为第一时隙和第二时隙,通信时段划分为多个时帧时,第一时隙和第二时隙连续交替。设置用于发送信号的第一终端、用于转发信号的单频中转台和用于接收信号的第二终端在同一时隙期间处于不同的工作模式,该工作模式分为发送模式和接收模式,当处于发送模式时,可发送数据,当处于接收模式时,可接收数据,从而使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之间信号的传输。
在本申请中,从第一终端到第二终端传送超帧信号的过程为:
在各时帧中的第一时隙期间,单频中转台的工作模式为接收模式,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的工作模式既有发送模式,也有接收模式,其中,仅将第一终端在用于发送第KN+N个信号帧的第一时隙期间的工作模式设为接收模式,并在此第一时隙期间,当第一终端处于接收模式时,对应将第二终端的工作模式设为发送模式,在其余的第一时隙期间,第一终端的工作模式为发送模式,第二终端的工作模式为接收模式;在各时帧中的第二时隙期间,单频中转台的工作模式为发送模式,第二终端的工作模式为接收模式,第一终端的模式也为接收模式。在本申请中,通过单频中转台转发信号的过程包括两个阶段,分别为从第一终端到单频中转台的第一发送阶段和从单频中转台到第二终端的第二发送阶段。第一发送阶段的具体过程为:在各第一时隙期间,当第一终端处于发送模式,单频中转台处于接收模式时,第一终端依次在第一时隙期间向单频中转台发送信号帧,单频中转台则依次在各第一时隙期间接收在当前时隙期间第一终端发送过来的信号帧,从而完成从第一终端到单频中转台之间的信号传输。第二发送阶段的具体过程为:当单频中转台接收到信号帧后,延时2MN+1个时隙,定义第一终端发送完一个超帧信号的时间为一个发送周期,单频中转台延时整数个发送周期加一个时隙,单频中转台接收到信号帧时处于第一时隙,当延时该时长后,单频中转台则处于第二时隙,此时单频中转台正好处于发送模式,能够将信号帧发送给第二终端,而在第二时隙期间,第二终端处于接收模式,能够接收当前时隙内单频中转台发送过来的信号帧,从而完成单频中转台到第二终端的信号的传递。结合第一发送阶段和第二发送阶段,便能实现第一终端到第二终端的通信。
在本申请中,第二终端中断当前通信的过程为:
第一终端连续发送多个超帧信号,在发送完第KN+N-1个信号帧后,转换工作模式,使第一终端在用于发送第KN+N个信号帧的时帧的第一时隙期间的工作模式处于接收模式,在当前第一时隙期间,由于第一终端处于接收模式,因此不会发送第KN+N个信号帧,只等待接收中断信令。同时,在当前第一时隙期间,由于第一终端未向单频中转台发送第KN+N个信号帧,因此,单频中转台在当前第一时隙期间不会接收第一终端的信号,又由于在当前第一时隙期间,第一终端处于接收模式时,第二终端处于发送模式,第二终端可以在当前第一时隙期间向单频中转台发送中断信令,单频中转台在当前第一时隙期间因为未接收第一终端的信号,因此可以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中断信令,并在接收到该中断信令后,延时2MN+1个时隙,延时该时长后,当前时隙为第二时隙,此时,单频中转台处于发送模式,可以将该中断信令发送给第一终端,而在当前第二时隙期间,第一终端也刚好处于接收模式,能够接收当前时隙期间单频中转台发送过来的中断信令,当第一终端接收到该中断信令后,便停止发送超帧信号,中断当前通信。
因此,通过上述通信方法,设置单频中转台,能够在成本较低的条件下实现特殊环境的通信,且即使因设有单频中转台,第二终端和第一终端的通信存在时间偏移,当第二终端需要中断与第一终端的通信,进行更紧急的任务时,通过发送中断信令便可顺利中断当前通信。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超帧信号为语音超帧,所述信号帧为语音帧,N等于6。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M=1。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终端的优先级别高于所述第一终端的优先级别。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终端在接收到所述中断信令之后以及中断当前通信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比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的优先级别,当所述第二终端的优先级
别高于所述第一终端的优先级别,则中断当前通信。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终端在发送所述中断信令后,检测所述第一终端是否停止发送信号帧,若检测到所述第一终端停止发送信号帧,则启动其他业务。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时隙和所述第二时隙的时长均为30ms。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通信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终端合成所述第二时隙期间接收到的所有信号帧,恢复所述超帧信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终端、所述单频中转台和所述第二终端通过DMR/PDT协议通信。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为移动终端。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技术中发送终端和接收终端通过单频中转台通信的信号传输过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中一实施例中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通过单频中转台通信的信号传输过程图;
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通过单频中转台通信的方法流程图;
图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第二终端中断与第一终端的通信的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申请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申请的首选实施例。但是,本申请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申请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第一终端MS1和第二终端MS2通过单频中转台BS进行信号的转发,如第一终端MS1通过单频中转台BS向第二终端MS2发送超帧信号,或第一终端MS1通过单频中转台BS接收第二终端MS2发送过来的中断信令INT,其中,一个超帧信号包括N个信号帧。单频中转台BS使用同一载波接收信号和发送信号,在通信过程中,将时间划分为多个连续的时帧,每个时帧又划分为两个连续的时隙,分别为第一时隙和第二时隙,第一时隙和第二时隙交替且连续,每个时帧只能发送一个信号帧,发送完一个超帧信号的时间为一个发送周期。第一终端MS1在用于发送第KN+N个信号帧的第一时隙期间的工作模式为接收模式,在其余第一时隙期间的工作模式为发送模式,在第二时隙期间的工作模式为接收模式;单频中转台BS在第一时隙期间的工作模式为接收模式,在第二时隙期间的工作模式为发送模式;第二终端MS2在对应第一终端的工作模式为接收模式的第一时隙期间的工作模式为发送模式,在其余第一时隙和第二时隙期间的工作模式为接收模式。如图3所示,该通信方法包括从第一终端向第二终端发送超帧信号的过程和从第二终端向第一终端发送终端信令的过程,其中,
从第一终端向第二终端发送超帧信号的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10:第一终端在处于发送模式期间发送超帧信号。
如图2所示,在第一时隙期间,第一终端MS1既有发送模式,也有接收模式,其中,仅在用于发送第KN+N个信号帧的第一时隙期间的工作模式为接收模式,此时,第一终端不会发送第KN+N个信号帧,而是等待接收信号,第一终端MS1,在其余第一时隙期间的工作模式为发送模式,在第二时隙期间,第一终端MS1设置为接收模式。当第一终端MS1处于发送模式时,第一终端MS1发送信号。
步骤S120:单频中转台在处于接收模式期间接收待中转信号,且每接收到一个待中转信号后,延时2MN+1个时隙后将该待中转信号发送出去,待中转信号包括超帧信号,其中,M≥1。
如图2所示,在第一时隙期间,第一终端MS1的工作模式包括发送模式和接收模式,单频中转台BS的工作模式为接收模式,在第二时隙期间,第一终端MS1的工作模式为接收模式,单频中转台BS的工作模式为发送模式,即第一终端MS1与单频中转台BS的信道对齐,第一终端MS1在第一时隙期间处于发送模式时发送超帧信号,单频中转台BS在第一时隙期间接收超帧信号,从而实现第一终端MS1将信号传递至单频中转台BS。
单频中转台BS在第一时隙期间接收到超帧信号并延时2MN+1个时隙后处于第二时隙期间,即延时一个发送周期加一个时隙,此时,单频中转台BS的工作模式为发送模式,可以发送信号。在一实施例中,M=1,即延时13个时隙,在满足2MN+1个时隙的前提下,尽快缩短延时,以减小信号失真。
步骤S130:第二终端在处于接收模式期间接收信号帧。
如图2所示,在第一时隙期间,第二终端MS2的工作模式包括发送模式和接收模式,单频中转台BS的工作模式为接收模式,在第二时隙期间,第二终端MS2的工作模式为接收模式,单频中转台BS的工作模式为发送模式,即第二终端MS2与单频中转台BS的信道对齐。单频中转台BS在第一时隙期间将接收到的超帧信号延时2MN+1个时隙后发送给第二终端MS2,第二终端MS2在第二时隙期间接收超帧信号,从而实现单频中转台BS将信号传递至第二终端,完成从第一终端MS1到第二终端MS2的超帧信号的传输。
从第二终端向第一终端发送中断信令的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10:第二终端在处于发送模式期间,向单频中转台发送中断信令。
步骤S220:单频中转台在处于接收模式期间接收待中转信号,且每接收到一个待中转信号后,延时2MN+1个时隙后发送出去,待中转信号包括中断信令,其中,M≥1。
步骤S230:第一终端在处于接收模式期间接收中断信令,中断当前通信,释放信道。
在第一终端MS1的工作模式处于接收模式的第一时隙期间,第二终端MS2处于发送模式,第二终端MS2可以向单频中转台BS发送中断信令INT,此时,由于第一终端MS1处于接收模式,不会向单频中转台BS发送信号帧,单频中转台BS可以接收第二终端MS2发送过来的中断信令INT。单频中转台BS接收到终端信令INT后,延时2MN+1个时隙后,处于第二时隙期间,此时,单频中转台处于发送模式,第一终端处于接收模式,单频中转台BS正好可以将该中断信号发送给第一终端MS1,第一终端MS1也可以顺利接收该中断信令INT,并停止发送超帧信号,中断当前通信。
上述通信方法,采用单频中转台实现信号的传递,且在通信过程中,将时间划分为多个时帧,且每个时帧又划分为两个时隙,一个时隙期间可接收信号,另一个时隙期间可发送信号,使发送信号与接收信号的时间错开,从而从实现单载波实现信号的收发,第二终端可接收到第一终端发送的超帧信号。
同时,上述通信方法,当第二终端需中断与第一终端的通信时,可以在对应第一终端为接收模式的第一时隙期间发送中断信令,由于第一终端在该时隙内不会向单频中转台发送信号帧,因此单频中转台在此时隙期间可以接收中断信令INT,并在接收在该中断信令INT后,延时2MN+1个时隙,延时后正好处于第二时隙,在该第二时隙内,单频中转台正好处于发送模式,第一终端正好处于接收模式,因此,单频中转台可以将该中断信令INT发送给第一终端,且第一终端也能顺利接收到该中断信令INT,并在接收到该中断信令INT后停止发送超帧信号,中断当前通信。在整个通信过程中,同一时隙内只会接收或发送一种信号,因此也可以避免信号之间的相互干扰。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终端在接收到中断信令之后以及中断当前通信之前,还包括:对比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的优先级别,当第二终端的优先级别高于第一终端的优先级别,则中断当前通信。第一终端发起对第二终端的通信过程中,只有第二终端的优先级别与第一终端的优先级别高,第一终端在接收到第二终端的中断信令INT后才会中断当前通信,若第二终端的优先级别比第一终端的优先级别低,则不会受该中断信令的影响,继续当前通信。在一实施例中,第二终端的优先级别高于第一终端的优先级别,第二终端可中断与第一终端的通信。
在一实施例中,第二终端MS2在发送中断信令INT后,会检测第一终端MS1是否停止发送信号帧,若检测到第一终端MS1停止发送信号帧,则启动其他业务,如与其他终端进行通信。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时隙与第二时隙的时长均为30ms,该时长足够信号从第一终端MS1传递至单频中转台BS,也足够信号从单频中转台BS传递至第二终端MS2。在一实施例中,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均为移动终端。在一实施例中,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通过DMR/PDT协议通信。
在一实施例中,上述通信方法还包括:第二终端合成第二时隙期间接收到的所有信号帧,恢复超帧信号。由于第二终端只有在第二时隙期间处于接收模式接收到信号帧,在第一时隙期间并未接收到信号帧,因此只需合成各第二时隙中的信号帧,便能恢复超帧信号。
在一实施例中,上述超帧信号为语音超帧,上述信号帧为语音帧,N=6,也即一个超帧信号包括6个语音帧,分别定义为A、B、C、D、E、F。第一终端在用于发送第KN+N个信号帧的第一时隙期间的工作模式转换为接收模式,具体为第一终端在用于发送第K+1个超帧信号的F帧的第一时隙期间的工作模式转换为接收模式。
下面将结合图2,以包含A、B、C、D、E、F的语音超帧为例说明上述通信过程。
发送语音超帧和中断的过程为:在第一发送周期T1的各第一时隙期间,第一终端MS1处于发送模式,向单频中转台BS依次发送A、B、C、D、E、F,单频中转台BS处于接收模式依次接收A、B、C、D、E、F,且每接收到一个语音帧后便延时13个时隙,延时13个时隙后处于第二时隙期间,此时,单频中转台BS处于发送模式,而第二终端MS2处于接收模式,单频中转台BS依次将A、B、C、D、E、F转发给第二终端MS2,第二终端MS2在第二时隙期间依次接收该语音帧信号。第一终端在用于发送第12个信号帧的第一时隙期间转换为接收模式,即在第二发送周期T2内,第一终端在最后一个本用于发送F的第一时隙期间的工作模式转换为接收模式,而在当前第一时隙期间,第一终端的工作模式转换为接收模式时,第二终端MS2的工作模式转换为发送模式,此时,第二终端MS2向单频中转台BS发送中断信令INT。单频中转台BS接收到终端信令INT后延时13个时隙,此时正好处于第三发送周期T3内的最后一个第二时隙,单频中转台BS将该中断信令INT发送给第一终端MS1,第一终端MS1在第三周期的最后一个时隙接收到该中断信令INT,结束当前通信。在一实施例中,每三个连续的发送超帧信号的发送周期为一个中断周期,每个中断周期中的三个发送周期均进行上述设置,即每个中断周期内,第二终端都可以向第一终端发射中断信令,且第一终端可以接收到该中断信令。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时分多址模式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通过单频中转台通信,所述单频中转台使用单载波通信,所述通信过程在时间上划分为多个时帧,各所述时帧包括两个时隙,分别为第一时隙和第二时隙,一个时帧期间仅发送一个信号帧,一个超帧信号包括N个所述信号帧;所述第一终端在用于发送第KN+N个信号帧的第一时隙期间的工作模式为接收模式,在其余所述第一时隙期间的工作模式为发送模式,在所述第二时隙期间的工作模式为接收模式;所述单频中转台在所述第一时隙期间的工作模式为接收模式,在所述第二时隙期间的工作模式为发送模式;所述第二终端在对应所述第一终端的工作模式为接收模式的所述第一时隙期间的工作模式为发送模式,在其余所述第一时隙期间和所述第二时隙期间的工作模式为接收模式,K≥1,N>1,所述通信方法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在处于发送模式期间时发送所述超帧信号,和/或,在处于接收模式期间接收中断信令;
所述单频中转台在处于接收模式期间接收待中转信号,且每接收到一个所述待中转信号后,延时2MN+1个时隙后发送出去,所述待中转信号包括超帧信号或中断信令,其中,M≥1;
所述第二终端在处于接收模式期间接收所述信号帧,和/或,在处于发送模式期间,发送中断信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帧信号为语音超帧,所述信号帧为语音帧,N等于6。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M=1。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终端的优先级别高于所述第一终端的优先级别。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在接收到所述中断信令之后以及中断当前通信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比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的优先级别,当所述第二终端的优先级别高于所述第一终端的优先级别,则中断当前通信。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终端在发送所述中断信令后,检测所述第一终端是否停止发送信号帧,若检测到所述第一终端停止发送信号帧,则启动其他业务。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时隙和所述第二时隙的时长均为30ms。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终端合成所述第二时隙期间接收到的所有信号帧,恢复所述超帧信号。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所述单频中转台和所述第二终端通过DMR/PDT协议通信。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为移动终端。
CN201910303152.1A 2019-04-16 2019-04-16 时分多址模式的通信方法 Active CN11001254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03152.1A CN110012544B (zh) 2019-04-16 2019-04-16 时分多址模式的通信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03152.1A CN110012544B (zh) 2019-04-16 2019-04-16 时分多址模式的通信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12544A CN110012544A (zh) 2019-07-12
CN110012544B true CN110012544B (zh) 2022-10-14

Family

ID=671721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303152.1A Active CN110012544B (zh) 2019-04-16 2019-04-16 时分多址模式的通信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01254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40426A (zh) * 2020-11-05 2020-12-04 成都中航信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单载波自组网通讯方法及系统
CN112968724A (zh) * 2021-03-03 2021-06-15 深圳市欧标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对讲系统及其通讯方法和中转台
CN112968723A (zh) * 2021-03-03 2021-06-15 深圳市欧标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对讲系统及其通讯方法、中转台及终端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7112761A1 (en) * 2006-03-31 2007-10-1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Scheduling radio blocks in a multi-carrier tdm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1895497B (zh) * 2010-02-08 2015-05-20 北京韦加航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基于单载波频域均衡技术的时分多址通信方法
CN103987128B (zh) * 2014-04-21 2018-03-16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四研究院指挥自动化技术研发与应用中心 一种基于单载波tdma的随机接入方法和基站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12544A (zh) 2019-07-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577315A (en) Power saving system for tim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radiocommunication network
US6230015B1 (en) Picking up of mobile stations from a direct mode channel
CN110012544B (zh) 时分多址模式的通信方法
KR950000359B1 (ko) 무선통신시스템
EP0872149B1 (en) Private base stations
JPH0472828A (ja) 移動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CN109698717B (zh) 一种转信台同频同播的组网方法和转信台
JP4351720B2 (ja) 音声/データ遅延を最小として逆方向チャネル情報をシグナリングする方法
CN111935653B (zh) 一种自组网无线对讲系统及通信方法
US20070086407A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wireless comunication system using the same, and wireless terminal therrof
US6801754B2 (en) Intelligent repeater and method to provide increased signaling
JPS58191542A (ja) 移動通信制御方式
WO2023025158A1 (zh) 对讲中继基站
US7684810B2 (en) Trunking system control method
CN110177400B (zh) 一种由手台终端来确定两个单频中转台级联组网的方法
JP3152703B2 (ja) 移動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JP2895051B1 (ja) グループ通信方法及び移動局
JP2547126B2 (ja) Tdma移動体通信端末
JPH04287431A (ja) 移動体通信システム
JPH0472830A (ja) 無線通信方式
JP4064300B2 (ja) 無線ディジタル通信システム用の加入者局システム
JPS5887930A (ja) 無線集線中継方式
JPH05199166A (ja) デジタル移動体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のプレストーク通信制御方式
GB2364219A (en) Varying period between control signalling opportunities
JP2000307498A (ja) Dama回線制御方式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