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09950B - 一种在线协作编码代码同步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在线协作编码代码同步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09950B
CN110009950B CN201910234229.4A CN201910234229A CN110009950B CN 110009950 B CN110009950 B CN 110009950B CN 201910234229 A CN201910234229 A CN 201910234229A CN 110009950 B CN110009950 B CN 11000995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de
terminal
synchronization
teaching
synchronization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23422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009950A (zh
Inventor
黄觉坤
陈俏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hangzhou Zhilian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Lebaike Shenzhen Edu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baike Shenzhen Edu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ebaike Shenzhen Edu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234229.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009950B/zh
Publication of CN1100099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099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0099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0995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BEDUCATIONAL OR DEMONSTRATION APPLIANCES; APPLIANCES FOR TEACHING, OR COMMUNICATING WITH, THE BLIND, DEAF OR MUTE; MODELS; PLANETARIA; GLOBES; MAPS; DIAGRAMS
    • G09B5/00Electrically-operated educational appliances
    • G09B5/08Electrically-operated educational appliances providing for individual presentation of information to a plurality of student sta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 Electrically Operated Instructional Devices (AREA)
  • Two-Way Televisions, Distribution Of Moving Picture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线协作编码代码同步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应用于包含教学终端、多个学员终端以及教学服务器的教学系统中,该方法包括:S1、教学终端和学员终端中任意一终端接收到编码内容后,对编码内容执行代码装配过程生成第一同步信息,装配完成后将将第一同步信息发送至教学服务器;S2、教学服务器将本地代码和第一同步信息进行对比合并生成第二同步信息,将第二同步信息发送至教学系统中其他终端;S3、教学系统中其他终端在接收到第二同步信息后,将第二同步信息的代码同步至本地终端。本发明让编程伙伴能够同时对编程任务进行编程,并实时更到其他终端,解决在线教学中学生之间无法进行共享协作的困难,达到更好的在线编程教学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在线协作编码代码同步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线编程教学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在线协作编码代码同步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现在的团队编程方式,有时候需要2人或更多人紧密协作的编程,就是大家一起讨论和编程一段程序,然而由于技术限制,没法一起修改,而是只能一个人修改,其他人只是观察和讨论。这样编程效率比较低,不动手编程的人容易注意力不集中,对于学习编程的学生,这点尤为明显。如果能让紧密协作编程的伙伴能够同时进行编程,会极大提高效率。然而这样做需要把他们编程的代码及时的同步给对方,目前还没有现成的技术和工具很好的支持。这里编程伙伴指的是一起紧密协作编程以完成一段程序的人员。
PBL(Project-Based Learning)项目式教学是目前国际教育界最新最先进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们组成团队在一个紧密合作的项目中去完成一个任务实践,对学生进行全方位5C核心素质培养。在线编程教育中,老师在线同时带多个学生做编程教学,由于学生并不在一个房间里,学生之间无法很好的沟通和协调编程分工,缺乏有效的支持PBL(项目式教学)在线协作式编程教学技术和设备。其中最紧迫的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让一个学生编写的代码能够即时同步到其他学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在线协作编码代码同步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在线协作编码代码同步方法,应用于包含教学终端、多个学员终端以及教学服务器的教学系统中,所述方法包括:
S1、所述教学终端和所述学员终端中任意一终端接收到编码内容后,对所述编码内容执行以下代码装配过程:
S11、将所述编码内容映射为xml格式文件;
S12、获取本终端的会话ID和终端ID;
S13、把所述xml格式文件、所述会话ID以及所述终端ID装配成代码同步信息;
S14、将所述代码同步信息转换为Internet文本格式的第一同步信息;
装配完成后将将所述第一同步信息发送至所述教学服务器;
S2、所述教学服务器将本地代码和所述第一同步信息进行对比合并生成第二同步信息,将所述第二同步信息发送至教学系统中其他终端;
S3、教学系统中其他终端在接收到所述第二同步信息后,将所述第二同步信息的代码同步至本地终端。
进一步,本发明所述的在线协作编码代码同步方法,所述步骤S1中在所述教学终端和所述学员终端中任意一终端接收到编码内容后,还包括:
根据所述编码内容更新本地代码。
进一步,本发明所述的在线协作编码代码同步方法,所述步骤S2中所述教学服务器将本地已存代码和所述第一同步信息进行对比合并生成第二同步信息包括:
S21、提取所述第一同步信息中需要同步的编码内容;
S22、提取所述第一同步信息中的会话ID和终端ID;
S23、将所述编码内容、所述会话ID以及所述终端ID装配成代码同步信息;
S24、将所述代码同步信息转换为Internet文本格式的第二同步信息。
进一步,本发明所述的在线协作编码代码同步方法,在所述步骤S21之后所述步骤S22之前还包括:
S211、判断提取的所述编码内容是否有原主代码;
S212、若是,则与所述教学服务器中现有的主代码进行对比合并,更新保存主代码;
S213、若否,则更新并保存主代码。
进一步,本发明所述的在线协作编码代码同步方法,在所述步骤S21之前还包括:
S210、所述教学服务器判断侦听的消息是否为所述第一同步信息;
若是则执行所述步骤S21;若否则继续侦听。
进一步,本发明所述的在线协作编码代码同步方法,所述步骤S3中将所述第二同步信息的代码同步至本地终端包括:
S31、提取所述第二同步信息中需要同步的编码内容;
S32、更新本地的编码区的代码;
S33、显示更新后的代码。
进一步,本发明所述的在线协作编码代码同步方法,所述步骤S1中编码内容包括添加的代码内容、修改的代码内容、删除的代码内容、移动的代码内容产生的需要同步的代码。
另,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在线协作编码代码同步系统,包括教学终端、多个学员终端以及教学服务器,所述教学终端和所述学员终端之间以及所述学员终端之间通过所述教学服务器连接;所述教学终端和所述学员终端包括编码区模块、终端代码同步模块以及终端通信模块;
所述编码区模块在发起代码同步时用于执行:接收编码内容,根据所述编码内容更新本地代码;
所述终端代码同步模块在发起代码同步时用于执行以下步骤:
S11、将所述编码内容映射为xml格式文件,
S12、获取本终端的会话ID和终端ID;
S13、把所述xml格式文件、所述会话ID以及所述终端ID装配成代码同步信息;
S14、将所述代码同步信息转换为Internet文本格式的第一同步信息;
所述终端通信模块在发起代码同步时用于执行:将所述第一同步信息发送至所述教学服务器;
所述教学服务器用于执行:将本地代码和所述第一同步信息进行对比合并生成第二同步信息,将所述第二同步信息发送至教学系统中其他终端;
作为接收所述第二同步信息的终端需要执行:教学系统中其他终端在接收到所述第二同步信息后,将所述第二同步信息的代码同步至本地终端。
进一步,本发明所述的在线协作编码代码同步系统,所述教学服务器包括服务器通信模块和服务器代码同步模块,其中,所述服务器通信模块用于执行:侦听消息,判断侦听的消息是否为所述第一同步信息;若是则将所述第一同步信息发送至所述服务器代码同步模块;若否则继续侦听;以及将生成的所述第二同步信息发送至教学系统中其他终端;
所述服务器代码同步模块用于执行以下步骤:
S21、提取所述第一同步信息中需要同步的编码内容;
S211、判断提取的所述编码内容是否有原主代码;
S212、若是,则与所述教学服务器中现有的主代码进行对比合并,更新保存主代码;
S213、若否,则更新并保存主代码;
S22、提取所述第一同步信息中的会话ID和终端ID;
S23、将所述编码内容、所述会话ID以及所述终端ID装配成代码同步信息;
S24、将所述代码同步信息转换为Internet文本格式的第二同步信息。
进一步,本发明所述的在线协作编码代码同步系统,作为接收所述第二同步信息的终端的终端通信模块执行:接收所述第二同步信息,并传输至所述终端代码同步模块;
作为接收所述第二同步信息的终端的终端代码同步模块执行:
S31、提取所述第二同步信息中需要同步的编码内容;
S32、更新本地的编码区的代码;
作为接收所述第二同步信息的终端的编码区模块执行:显示更新后的代码。
实施本发明的一种在线协作编码代码同步方法及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方法应用于包含教学终端、多个学员终端以及教学服务器的教学系统中,方法包括:S1、教学终端和学员终端中任意一终端接收到编码内容后,对编码内容执行代码装配过程生成第一同步信息,装配完成后将将第一同步信息发送至教学服务器;S2、教学服务器将本地代码和第一同步信息进行对比合并生成第二同步信息,将第二同步信息发送至教学系统中其他终端;S3、教学系统中其他终端在接收到第二同步信息后,将第二同步信息的代码同步至本地终端。本发明让编程伙伴能够各自同时对编程任务进行编程,并即时的更新到伙伴的最新代码,解决了目前在线教学中,学生之间无法进行紧密协作编程的困难,让项目式在线编程教学更好的开展。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在线协作编码代码同步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一实施例提供的教学终端和学员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一实施例提供的教学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一实施例提供的教学终端或学员终端发起同步过程的流程图;
图5是一实施例提供的教学服务器接收到同步信息的流程图;
图6是一实施例提供的教学终端或学员终端接收同步信息的流程图;
图7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在线协作编码代码同步方法的流程图;
图8是一实施例提供的代码装配过程流程图;
图9是一实施例提供的教学服务器接收到同步信息的流程图;
图10是一实施例提供的教学终端或学员终端接收同步信息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发明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参考图1,本实施例的在线协作编码代码同步系统包括教学终端10、多个学员终端20以及教学服务器30,教学终端10和学员终端20之间以及学员终端20之间通过教学服务器30连接。参考图2和图4,教学终端10和学员终端20包括编码区模块201、终端代码同步模块202以及终端通信模块203,其中,
a)编码区模块201在发起代码同步时用于执行:接收编码内容,根据编码内容更新本地代码。
b)终端代码同步模块202在发起代码同步时用于执行以下步骤:
S11、将编码内容映射为xml格式文件;
S12、获取本终端的会话ID和终端ID;
S13、把xml格式文件、会话ID以及终端ID装配成代码同步信息;
S14、将代码同步信息转换为Internet文本格式的第一同步信息。
c)终端通信模块203在发起代码同步时用于执行:将第一同步信息发送至教学服务器30。
教学服务器30用于执行:将本地代码和第一同步信息进行对比合并生成第二同步信息,将第二同步信息发送至教学系统中其他终端。参考图3和图5,教学服务器30包括服务器通信模块301和服务器代码同步模块302,其中,
d)服务器通信模块301用于执行:侦听消息,判断侦听的消息是否为第一同步信息;若是则将第一同步信息发送至服务器代码同步模块302;若否则继续侦听;以及将生成的第二同步信息发送至教学系统中其他终端;
e)服务器代码同步模块302用于执行以下步骤:
S21、提取第一同步信息中需要同步的编码内容;
S211、判断提取的编码内容是否有原主代码;
S212、若提取的编码内容有原主代码,则与教学服务器30中现有的主代码进行对比合并,更新保存主代码;
S213、若提取的编码内容没有原主代码,则更新并保存主代码;
S22、提取第一同步信息中的会话ID和终端ID;
S23、将编码内容、会话ID以及终端ID装配成代码同步信息;
S24、将代码同步信息转换为Internet文本格式的第二同步信息。
参考图6,作为接收第二同步信息的终端需要执行:教学系统中其他终端在接收到第二同步信息后,将第二同步信息的代码同步至本地终端。
f)作为接收第二同步信息的终端的终端通信模块203执行:接收第二同步信息,并传输至终端代码同步模块202;
g)作为接收第二同步信息的终端的终端代码同步模块202执行:
S31、提取第二同步信息中需要同步的编码内容;
S32、更新本地的编码区的代码;
作为接收第二同步信息的终端的编码区模块201执行:显示更新后的代码。
本实施例让编程伙伴能够同时对编程任务进行编程,并实时更到其他终端,解决在线教学中学生之间无法进行共享协作的困难,达到更好的在线编程教学效果。
实施例
参考图7和图8,本实施例的在线协作编码代码同步方法,应用于包含教学终端10、多个学员终端20以及教学服务器30的教学系统中,教学终端10和学员终端20之间以及学员终端20之间通过教学服务器30连接。该方法包括:
S1、教学终端10和学员终端20中任意一终端接收到编码内容后,作为选择,编码内容包括添加的代码内容、修改的代码内容、删除的代码内容、移的动代码内容产生的需要同步的代码。可选择的,编码内容可选择仅发生改变的编码,即本次编辑的代码;也可选择修改后的所有代码,即包括修改的代码和已有代码。
对编码内容执行以下代码装配过程:
S11、将编码内容映射为xml格式文件;
S12、获取本终端的会话ID和终端ID;
S13、把xml格式文件、会话ID以及终端ID装配成代码同步信息;
S14、将代码同步信息转换为Internet文本格式的第一同步信息;
装配完成后将将第一同步信息发送至教学服务器30;
S2、教学服务器30将本地代码和第一同步信息进行对比合并生成第二同步信息,将第二同步信息发送至教学系统中其他终端;
S3、教学系统中其他终端在接收到第二同步信息后,将第二同步信息的代码同步至本地终端。
进一步,本实施例的在线协作编码代码同步方法,步骤S1中在教学终端10和学员终端20中任意一终端接收到编码内容后,还包括:
根据编码内容更新本地代码。
参考图9,本实施例的在线协作编码代码同步方法中步骤S2中教学服务器30将本地已存代码和第一同步信息进行对比合并生成第二同步信息包括:
S21、提取第一同步信息中需要同步的编码内容;
S22、提取第一同步信息中的会话ID和终端ID;
S23、将编码内容、会话ID以及终端ID装配成代码同步信息;
S24、将代码同步信息转换为Internet文本格式的第二同步信息。
进一步,本实施例的在线协作编码代码同步方法,在步骤S21之后步骤S22之前还包括:
S211、判断提取的编码内容是否有原主代码;
S212、若是,则与教学服务器30中现有的主代码进行对比合并,更新保存主代码;
S213、若否,则更新并保存主代码。
进一步,本实施例的在线协作编码代码同步方法,在步骤S21之前还包括:
S210、教学服务器30判断侦听的消息是否为第一同步信息;
若是则执行步骤S21;若否则继续侦听。
参考图10,本实施例的在线协作编码代码同步方法中步骤S3中将第二同步信息的代码同步至本地终端包括:
S31、提取第二同步信息中需要同步的编码内容;
S32、更新本地的编码区的代码;
S33、显示更新后的代码。
本实施例让编程伙伴能够高度紧密的协作编程,当一个人修改了代码,即时可以同步到其他伙伴的终端。解决了目前在线编程的时候没法紧密协作的问题,让在线编程学习的学生可以进行紧密协作的项目式编程学习。提过学习效率,编程效率,提高学习体验。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专业人员还可以进一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现,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的可互换性,在上述说明中已经按照功能一般性地描述了各示例的组成及步骤。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方法或算法的步骤可以直接用硬件、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模块,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施。软件模块可以置于随机存储器(RAM)、内存、只读存储器(ROM)、电可编程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寄存器、硬盘、可移动磁盘、CD-ROM、或技术领域内所公知的任意其它形式的存储介质中。
以上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此实施,并不能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跟本发明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均应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的涵盖范围。

Claims (4)

1.一种在线协作编码代码同步方法,应用于包含教学终端(10)、多个学员终端(20)以及教学服务器(30)的教学系统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S1、所述教学终端(10)和所述学员终端(20)中任意一终端接收到编码内容后,对所述编码内容执行以下代码装配过程:
S11、将所述编码内容映射为xml格式文件;
S12、获取本终端的会话ID和终端ID;
S13、把所述xml格式文件、所述会话ID以及所述终端ID装配成代码同步信息;
S14、将所述代码同步信息转换为Internet文本格式的第一同步信息;
装配完成后将所述第一同步信息发送至所述教学服务器(30);
S2、所述教学服务器(30)将本地代码和所述第一同步信息进行对比合并生成第二同步信息,将所述第二同步信息发送至教学系统中其他终端;所述步骤S2中所述教学服务器(30)将本地代码和所述第一同步信息进行对比合并生成第二同步信息包括:
S210、所述教学服务器(30)判断侦听的消息是否为所述第一同步信息;
若是则执行下述步骤S21;若否则继续侦听;
S21、提取所述第一同步信息中需要同步的编码内容;
S211、判断提取的所述编码内容是否有原主代码;
S212、若是,则与所述教学服务器(30)中现有的主代码进行对比合并,更新保存主代码;
S213、若否,则更新并保存主代码;
S22、提取所述第一同步信息中的会话ID和终端ID;
S23、将所述编码内容、所述会话ID以及所述终端ID装配成代码同步信息;
S24、将所述代码同步信息转换为Internet文本格式的第二同步信息;
S3、教学系统中其他终端在接收到所述第二同步信息后,将所述第二同步信息的代码同步至本地终端;所述步骤S3中将所述第二同步信息的代码同步至本地终端包括:
S31、提取所述第二同步信息中需要同步的编码内容;
S32、更新本地的编码区的代码;
S33、显示更新后的代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线协作编码代码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在所述教学终端(10)和所述学员终端(20)中任意一终端接收到编码内容后,还包括:
根据所述编码内容更新本地代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线协作编码代码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编码内容包括添加的代码内容、修改的代码内容、删除的代码内容、移动的代码内容产生的需要同步的代码。
4.一种在线协作编码代码同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教学终端(10)、多个学员终端(20)以及教学服务器(30),所述教学终端(10)和所述学员终端(20)之间以及所述学员终端(20)之间通过所述教学服务器(30)连接;所述教学终端(10)和所述学员终端(20)包括编码区模块(201)、终端代码同步模块(202)以及终端通信模块(203);
所述编码区模块(201)在发起代码同步时用于执行:接收编码内容,根据所述编码内容更新本地代码;
所述终端代码同步模块(202)在发起代码同步时用于执行以下步骤:
S11、将所述编码内容映射为xml格式文件,
S12、获取本终端的会话ID和终端ID;
S13、把所述xml格式文件、所述会话ID以及所述终端ID装配成代码同步信息;
S14、将所述代码同步信息转换为Internet文本格式的第一同步信息;
所述终端通信模块(203)在发起代码同步时用于执行:将所述第一同步信息发送至所述教学服务器(30);
所述教学服务器(30)用于执行:将本地代码和所述第一同步信息进行对比合并生成第二同步信息,将所述第二同步信息发送至教学系统中其他终端;
作为接收所述第二同步信息的终端需要执行:教学系统中其他终端在接收到所述第二同步信息后,将所述第二同步信息的代码同步至本地终端;
所述教学服务器(30)包括服务器通信模块(301)和服务器代码同步模块(302),其中,所述服务器通信模块(301)用于执行:侦听消息,判断侦听的消息是否为所述第一同步信息;若是则将所述第一同步信息发送至所述服务器代码同步模块(302);若否则继续侦听;以及将生成的所述第二同步信息发送至教学系统中其他终端;
所述服务器代码同步模块(302)用于执行以下步骤:
S21、提取所述第一同步信息中需要同步的编码内容;
S211、判断提取的所述编码内容是否有原主代码;
S212、若是,则与所述教学服务器(30)中现有的主代码进行对比合并,更新保存主代码;
S213、若否,则更新并保存主代码;
S22、提取所述第一同步信息中的会话ID和终端ID;
S23、将所述编码内容、所述会话ID以及所述终端ID装配成代码同步信息;
S24、将所述代码同步信息转换为Internet文本格式的第二同步信息;
作为接收所述第二同步信息的终端的终端通信模块(203)执行:接收所述第二同步信息,并传输至所述终端代码同步模块(202);
作为接收所述第二同步信息的终端的终端代码同步模块(202)执行:
S31、提取所述第二同步信息中需要同步的编码内容;
S32、更新本地的编码区的代码;
作为接收所述第二同步信息的终端的编码区模块(201)执行:显示更新后的代码。
CN201910234229.4A 2019-03-26 2019-03-26 一种在线协作编码代码同步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1000995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34229.4A CN110009950B (zh) 2019-03-26 2019-03-26 一种在线协作编码代码同步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34229.4A CN110009950B (zh) 2019-03-26 2019-03-26 一种在线协作编码代码同步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09950A CN110009950A (zh) 2019-07-12
CN110009950B true CN110009950B (zh) 2021-05-18

Family

ID=671681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234229.4A Active CN110009950B (zh) 2019-03-26 2019-03-26 一种在线协作编码代码同步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00995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00011A (zh) * 2021-01-20 2021-05-14 王铭东 一种对比式在线编程教学方法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99029A (zh) * 2003-01-24 2006-07-05 Bea系统公司 Java中的XML类型
CN101582791A (zh) * 2008-05-16 2009-11-18 北京启明星辰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时传讯会话的监控方法及系统
CN101739277A (zh) * 2009-12-08 2010-06-16 南京联创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自定义脚本方式管理业务监控系统的方法
CN204440695U (zh) * 2014-12-24 2015-07-01 河北大学 一种教学监控管理系统
CN105117447A (zh) * 2015-08-13 2015-12-02 浪潮(北京)电子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一种xml文档数据的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05139703A (zh) * 2015-09-24 2015-12-09 杭州华恩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云教学系统
CN105787057A (zh) * 2016-02-29 2016-07-20 浪潮通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异构系统间业务数据自动同步的实现方法
CN107291450A (zh) * 2017-05-25 2017-10-24 深圳市彬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编程友好型的敏捷代码自动生成方法
CN107483873A (zh) * 2017-08-29 2017-12-1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视频分享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8366283A (zh) * 2018-02-12 2018-08-03 苏州佳世达电通有限公司 多设备间的媒体同步播放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370315B1 (en) * 2000-11-21 2008-05-06 Microsoft Corporation Visual programming environment providing synchronization between source code and graphical component objects
US10929008B2 (en) * 2015-06-05 2021-02-23 Apple Inc. Touch-based interactive learning environment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99029A (zh) * 2003-01-24 2006-07-05 Bea系统公司 Java中的XML类型
CN101582791A (zh) * 2008-05-16 2009-11-18 北京启明星辰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时传讯会话的监控方法及系统
CN101739277A (zh) * 2009-12-08 2010-06-16 南京联创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自定义脚本方式管理业务监控系统的方法
CN204440695U (zh) * 2014-12-24 2015-07-01 河北大学 一种教学监控管理系统
CN105117447A (zh) * 2015-08-13 2015-12-02 浪潮(北京)电子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一种xml文档数据的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05139703A (zh) * 2015-09-24 2015-12-09 杭州华恩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云教学系统
CN105787057A (zh) * 2016-02-29 2016-07-20 浪潮通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异构系统间业务数据自动同步的实现方法
CN107291450A (zh) * 2017-05-25 2017-10-24 深圳市彬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编程友好型的敏捷代码自动生成方法
CN107483873A (zh) * 2017-08-29 2017-12-1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视频分享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8366283A (zh) * 2018-02-12 2018-08-03 苏州佳世达电通有限公司 多设备间的媒体同步播放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09950A (zh) 2019-07-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09967B (zh) 一对多在线协作式编程教学方法及系统
US20030175676A1 (en) Structural elements for a collaborative e-learning system
CN110405791B (zh) 一种机器人模仿及学习讲话的方法与系统
Castro et al. Examples of distance learning projects in the European Community
CN108961888B (zh) 一种个性化重构知识体系学习系统及方法
CN112286354A (zh) 基于虚拟现实的教育教学方法和系统
CN110009950B (zh) 一种在线协作编码代码同步方法及系统
CN115064020A (zh) 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智慧教学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05528929A (zh) 利用学习终端进行提问的方法和系统
CN112802374A (zh) 一种跟随编程系统及方法
CN115662218A (zh) 一种智慧教室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115022304A (zh) 基于rpa和ai实现ia的跨平台文件处理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0570700A (zh) 一种基于虚拟实验的教育系统控制方法
Benjamin Does' Telecentre'mean the centre is far away? Telecentre development in South Africa
Köhlke et al. Cross-domain stakeholder-alignment in collaborative SoS–lego® serious play® as a boundary object
CN113870631B (zh) 业务处理系统及方法
Maketo Mobile Learning Zimbabwe--Lecturers' Perceptions.
CN113283776A (zh) 互联网教育资源整合系统
Aldea et al. New Perspectives of Virtual Teams’ Collaboration
Erlindriyani et al. Web Service for Monitoring Activities VR Electrical Experiment in Indonesian Vocational High School
Harrer et al. Is there a way to e-Bologna? Cross-national collaborative activities in university courses
Lee et al. Development of BYOD strategy learning system with smart learning supporting
Machumu et al. Instructors’ Experience with Using ICT in Facilitating Student teachers Learning in selected Teachers colleges in Morogoro, Tanzania
CN113077363B (zh) 一种基于问题驱动的互动教学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Gadzheva Creative Leadership: Embedding Global Ideas in a Local Contex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607

Address after: 2401, Haowe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uilding, No.2, Keji South 8th Road, high tech community, Yuehai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518000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Shangzhou Zhilia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Shop 017a / 019, 3rd floor, yifangcheng, 99 Xinhu Road, Xin'an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518000

Patentee before: Lebaike (Shenzhen) Education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