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08676A - 一种人员多维身份查验与真实身份甄别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人员多维身份查验与真实身份甄别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008676A CN110008676A CN201910259236.XA CN201910259236A CN110008676A CN 110008676 A CN110008676 A CN 110008676A CN 201910259236 A CN201910259236 A CN 201910259236A CN 110008676 A CN110008676 A CN 11000867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nformation
- identity
- personnel
- self
- fa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8
- 230000004927 fu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2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7
- 238000012790 confirm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8
- 230000006855 network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8000005267 amalgam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4458 analytical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0000002452 interce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0000001815 fa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0000008676 impor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Iron Chemical compound [Fe]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29910052742 ir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064 recyc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13589 suppleme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795 verif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418 data min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02955 iso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726 manag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06010052428 Wound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27418 Wounds and injury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159 abnorm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12 basement excav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812 deficienc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764 inhibitory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265 preven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23 real-time analysi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641 stabilis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05 stabil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00 validation analysi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30—Authentication, i.e. establish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sation of security principals
- G06F21/31—User authentication
- G06F21/32—User authentication using biometric data, e.g. fingerprints, iris scans or voiceprint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9/00—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 G06K19/06—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 G06K19/06009—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with optically detectable marking
- G06K19/06037—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with optically detectable marking multi-dimensional coding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2—Fingerprints or palmprints
- G06V40/1365—Matching; Classification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6—Human faces, e.g. facial parts, sketches or expressions
- G06V40/172—Classification, e.g. identification
-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9/0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 G07C9/2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involving the use of a pass
- G07C9/22—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involving the use of a pass in combination with an identity check of the pass holder
- G07C9/25—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involving the use of a pass in combination with an identity check of the pass holder using biometric data, e.g. fingerprints, iris scans or voice recogni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Multimedia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ry (AREA)
- Collating Specific Patter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人员多维身份查验与真实身份甄别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后台部署的互联网身份融合数据库、互联网边界平台、公安网公安数据库和现场部署的人员身份登记查验系统、人员自助通关系统、人员自助门控系统、公安数据反馈系统。本发明方法将现场登记或采集的信息在互联网数据库中进行身份融合,与公安系统中信息进行匹配比对,能够快速鉴别出提供虚假身份的人员,有效解决了各种场景的多维身份查验和真实身份甄别,具有良好的鉴别效率,实用性较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多维身份识别和真实身份鉴别系统领域,具体是一种一种人员多维身份查验与真实身份甄别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在各种活动和场景中都越来越多的需要对人的真实身份进行查验,多维身份识别是生物识别的发展方向,研究一种能够弥补单个身份识别不足的多维身份识别,并且可以鉴别人员的真实身份的方法,并落地为实用的系统,是惠及各行各业的好事。
例如国家在大力推进“双创”活动,公司注册数呈几何级的增长。而伴随的注册公司和写字楼急剧增多,非法集资、金融诈骗、新型传销等涉众型经济犯罪不可避免的混杂进来,近几年表现非常突出,影响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又如目前居民小区常用的技防方式是刷卡门禁和基于人脸识别的智慧小区方案,这些方案主要针对本小区常住人员,对外来人员要么只能口头简单询问或登记自报信息后放行,要么是不问身份只记录其人脸出现情况。而登记的信息无法确定是否真实,特别是高危人员,不会提供真实信息来登记,导致一些盗窃类高危人员,很容易进出小区却无法筛查,因此虽然各地每年建了很多智慧社区,来访人员没有办法管理,小区内的多发性侵财犯罪就不能有效压降。
而会展中心、体育场馆、法庭等各类人员密集场所和各种封闭单位的进口,均需要对人员进行管理,以预防各种风险的发生,查验甄别人员的真实身份和实时掌握动态人流情况,预警可能出现的风险是各种封闭区域的迫切需求
如何对各种区域进出人员进行真实身份查验成为各类智慧安全防范和压降案件的关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人员多维身份查验与真实身份甄别系统及人员多维身份查验与真实身份甄别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描述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人员多维身份查验与真实身份甄别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后台部署的互联网身份融合数据库、互联网边界平台、公安网公安数据库和现场部署的人员身份登记查验系统、人员自助通关系统、人员自助门控系统、公安数据反馈系统、安装小程序、公众号、APP等方式的自助登记手机,其中:
现场人员身份登记查验系统包括第一身份证信息采集模块、第一指纹信息采集识别模块、第一人脸采集识别模块、第一二维码扫描识别模块、第一射频卡信息采集模块、第一电子信息采集模块,以及计算、存储、通讯、联网模块和配套的显示屏、键盘、鼠标设备,通过网线或无线网络与后台互联网身份融合数据库信息加密交互连接实时同步;
用于写字楼、公寓楼的大厅和体育场馆、会展中心入口类的无物理隔离门的各类单位进口的现场人员自助通关系统包括开关门设备及开关门控制器,以及与控制器连接的第二身份证信息采集模块、第二指纹信息采集识别模块、第二人脸采集识别模块、第二二维码扫描识别模块、第二射频卡信息采集模块、第二电子信息采集模块,及其配套的计算、存储、通讯、联网模块和显示屏设备;控制器通过网线或无线网络与后台互联网身份融合数据库信息加密交互连接,与人员身份登记查验系统采集的信息加密实时同步;
用于居民小区铁门、电梯间玻璃门等已安装隔离门的各类单位进口的现场人员自助门控系统内置开关门控制器,以及与控制器连接的第三身份证信息采集模块、第三指纹信息采集识别模块、第三人脸采集识别模块、第三二维码扫描识别模块、第三射频卡信息采集模块、第三电子信息采集模块,及其配套的计算、存储、通讯、联网模块和显示屏设备;控制器通过网线或无线网络与后台互联网身份融合数据库信息加密交互连接,与人员身份登记查验系统采集的信息加密实时同步;
利用小程序、公众号、APP等方式自助登记的手机应安装有小程序、公众号、APP等程序,与摄像头模块、指纹锁模块、NFC模块连接,及其配套的计算、存储、通讯、联网模块和显示屏等手机其他设备。安装小程序、公众号、APP等的手机通过无线网络与后台互联网身份融合数据库信息加密交互连接、实时同步。
所述后台互联网身份融合数据库与现场的人员身份登记查验系统、人员自助通关系统、自助开关门控制系统、安装小程序、公众号、APP等方式的自助登记手机加密交互连接,与后台的互联网边界平台和公安网公安数据库信息单向连接;后台公安网公安数据库与现场公安数据反馈系统的客户端或移动警务终端交互连接,利用手机短信包与现场人员身份登记查验系统或安保人员手机单向传输信息。
一种人员多维身份查验与真实身份甄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身份信息登记查验
对于有身份证的人员登记时,由人员身份登记查验系统的第一身份证信息采集模块现场采集人员的身份证信息,与第一指纹信息采集识别模块现场采集的人员指纹信息、第一人脸采集识别模块现场采集的人员人脸图像信息、第一二维码扫描识别模块采集人员所持各类票证上的二维码身份信息、第一射频卡信息采集模块采集人员所持FRID、NFC各类射频卡信息进行识别比对,确定人证合一;确认为本人后,再利用拨打给定号码或者手工输入方式登记本人联系手机号码,采集登记住所或前往地等其他实有人口信息;最后将现场采集的本人身份证、人脸、指纹、二维码所有身份信息和出入时间、进出方向等所有信息,与第一电子信息采集模块通过WIFI等方式采集的人员所携带电子终端设备的MAC地址或IMSI 码信息,一同加密后通过网线或无线网络传输到后台互联网身份融合数据库。同时根据被登记者需要,将采集融合的身份信息生成二维码或制成FRID、NFC各类射频卡,提供给登记者作为电子身份证明使用;
对于没有携带身份证的人员,通过其自报身份证号码,或者自报姓名与其出生日期结合的方式,输入人员身份登记查验系统,依次通过后台互联网身份融合数据库、互联网边界平台,进入公安网公安数据库的身份数据库中进行身份信息查询;在公安身份数据库中用身份证号码或者自报姓名与出生日期的方式,查询出其自报信息所对应的身份的人脸图像信息或指纹图像信息,与现场人员身份登记查验系统现场采集的依次通过后台互联网身份融合数据库、互联网边界平台,传入公安网公安数据库的来人指纹信息和人脸图像信息进行比对。确定是否为同一人后,通过现场公安数据反馈系统的手机短信包发送身份是否真实一致信号到现场人员身份登记查验系统上,收到身份不一致信号的提醒操作人员登记身份不一致,要求重新采集或者核实身份,二次采集仍不一致的移交安保人员或者民警核查。收到身份真实一致信号的继续提示要求利用拨打给定号码或者手工输入方式登记本人联系手机号码,采集登记住所或前往地等其他实有人口信息。或者在公安身份数据库中用身份证号码或者自报姓名与出生日期的方式,查询出其自报信息所对应的身份的人脸图像信息或指纹图像信息后加密,通过现场公安数据反馈系统的手机短信包发送到现场人员身份登记查验系统上解密,再与第一人脸采集识别模块现场采集的人员人脸图像信息或第一指纹信息采集识别模块现场采集的人员指纹信息进行比对,确定为同一人后,再按照自助提示要求利用拨打给定号码或者手工输入方式登记本人联系手机号码,采集登记住所或前往地等其他实有人口信息;登记完成后将所采集的对应身份证、人脸、指纹、二维码、出入记录所有信息与第一电子信息采集模块通过WIFI等方式的采集人员携带的电子终端设备的MAC地址或IMSI 码信息一同加密后通过网线或无线网络传输到后台互联网身份融合数据库。同时根据被登记者需要,将采集融合的身份信息生成二维码或制发FRID、NFC各类射频卡,提供给登记者作为电子身份证明使用;
(2)、利用小程序、公众号、APP等方式自助登记的,对有身份证的利用手机的NFC模块读取身份证信息或通过手机摄像头使用OCR等技术扫描身份证信息,与登记人利用登记小程序、公众号、APP等软件所安装的手机上的摄像头采集的人员人脸图像信息或指纹锁上的指纹采集模块采集的人员指纹信息进行比对,确定为同一人的要求在小程序、公众号、APP等直接拨打给定号码的方式确认为本机号码,并继续登记采集住所或前往地等其他实有人口信息,完成登记。不是同一人的提示验证不通过,要求输入正确身份信息;对于没有身份证的,通过其在小程序、公众号、APP等上填报身份证号码,或者自报姓名与其出生日期结合的方式,依次通过后台互联网身份融合数据库、互联网边界平台,进入公安网公安数据库的身份数据库中进行身份信息查询,在公安身份数据库中用身份证号码或者自报姓名与出生日期的方式,查询出其自报信息所对应的身份的人脸图像信息或指纹图像信息,与登记人利用登记小程序、公众号、APP等软件所安装的手机上的摄像头或指纹锁上现场采集,并依次通过后台互联网身份融合数据库、互联网边界平台,进入公安网公安数据库的人员人脸或指纹信息进行比对,确定身份身份一致为同一人;身份是否一致的比对结果作为验证码通过现场公安数据反馈系统的手机短信包发送到小程序、公众号、APP等所在的手机上,要求在小程序、公众号、APP等里输入验证码或直接拨打给定号码的方式确认为本机号码。同时身份一致的在验证码中提示验证通过,要求其继续登记采集住所或前往地等其他实有人口信息。身份不一致提示验证不通过,要求输入正确身份信息;登记完成后将所采集的对应身份证、人脸、指纹、手机号、登记记录等所有信息加密后通过无线网络传输到后台互联网身份融合数据库。并可按照被登记人的需求生成身份信息二维码,提供电子身份证明。
(3)、身份数据融合
后台互联网身份融合数据库接收到各种身份信息后先解密,再通过统计几种身份信息多次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出现的频率和交叉重合几率作为条件进行配对,根据统计学原理利用数据挖掘匹配计算出后,进行一一关系对应;对于交叉重合次数较少暂不能分析计算出准确的一一身份对应关系的,根据出现次数的多少来判断真实身份对应概率并赋予准确值;然后将计算配对的一一对应的身份信息围绕身份证号码索引依次存储人员的身份证信息、指纹信息、人脸图像信息、二维码信息、电子终端信息和出入记录所有信息,同时将姓名、身份证信息、指纹信息和人脸图像信息加密同步到自助通关系统、自助门控系统中;后面当采集到新的身份信息和出入记录其他信息时,仍然继续存储在该身份证号码索引下,并自动检测新身份信息的图像质量是否优于以前存储图像,如果优于则自动将目前最好的身份证信息图像、指纹信息图像和人脸图像信息同步到自助通关系统、自助门控设备中,并删除替换原有的老数据;当多个现场采集的WIFI等电子信息经过交叉比对发现有新增加的MAC地址或IMSI 码信息的,根据统计计算挖掘匹配到某人,从而判断可能是某人新持有电子终端设备的,将新持有电子终端设备的MAC地址或IMSI 码信息对应补充存储到其身份证号码索引下面并备注,并根据交叉出现次数的多少来判断对应概率并赋予准确值;
(4)、利用人员自助通关系统控制进出
人员在进出时,自助通关系统第二人脸采集识别模块首先自动采集来人的人脸信息,先用本机储存的人脸数据比对,识别出是已登记确认真实身份的人员时向控制器发出开门指令,控制器立即控制开关门开门放行;本机比对无来人的人脸数据的,将现场采集的人脸信息再发送到后台互联网身份融合数据库进行人脸识别,是已登记确认真实身份的人员时,向控制器发出开门指令,控制器立即控制开关门设备开门放行;同时将所采集的对应人脸信息、出入记录所有信息,与第二电子信息采集模块通过WIFI等方式采集的人员携带的电子终端设备的MAC地址或IMSI 码信息,一同加密后通过网线或无线网络传输到后台互联网身份融合数据库;
发送到后台互联网身份融合数据库进行人脸识别仍查询不到人脸信息的,或因未登记、人脸变化、人脸被遮挡、光线等原因的影响,无法通过人脸识别确认真实身份时,自助通关系统自动提醒来人:“如未登记身份请前往物业登记或向值班人员进行身份登记,也可在本设备上自助登记进入,需要紧急进入的请刷身份证比对人脸进入;已登记过人脸识别不能进入的,可使用指纹、二维码、射频卡识别方式进入;
没有登记过身份而前往物业登记或向值班人员进行新的身份登记的,按照身份信息登记查验程序完成登记后再前往自助通关系统,利用人脸识别进入;同时将所采集的对应人脸信息、出入记录所有信息,与第二电子信息采集模块通过WIFI等方式采集的人员携带的电子终端设备的MAC地址或IMSI 码信息,一同加密后通过网线或无线网络传输到后台互联网身份融合数据库;
选择自助登记方式进入,来人要按照人员自助通关系统显示屏上显示的自助登记提示,先由人员自助通关系统的第二身份证信息采集模块现场采集人员的身份证信息,与第二指纹信息采集识别模块现场采集的人员指纹信息或第二人脸采集识别模块现场采集的人员人脸图像信息进行识别比对,确定人证合一为本人后,再按照自助提示要求利用拨打给定号码或者手工输入方式登记本人联系手机号码,采集登记住所或前往地等其他实有人口信息;对于没有携带身份证的人员,通过其在自助通关系统显示屏上按照提示填写自己的身份证号码,或者填写自己的姓名与其出生日期结合的方式,输入人员身份登记查验系统,依次通过后台互联网身份融合数据库、互联网边界平台,进入公安网公安数据库的身份数据库中进行身份信息查询,在公安身份数据库中用身份证号码或者自报姓名与出生日期的方式,查询出其自报信息所对应的身份的人脸图像信息或指纹图像信息,与自助通关系统现场采集的依次通过后台互联网身份融合数据库、互联网边界平台,传入公安网公安数据库的来人指纹信息和人脸图像信息进行比对,确定是否为同一人后,通过现场公安数据反馈系统的手机短信包发送身份是否真实一致信号到现场自助通关系统上,提示要求利用拨打给定号码或者手工输入方式登记本人联系手机号码,采集登记住所或前往地等其他实有人口信息;收到身份不一致信号的登记完成后不发开门指令,收到身份真实一致信号的登记完成后向控制器发出开门指令,控制器立即控制开关门设备开门放行;同时将第二身份证模块采集的身份证信息、第二人脸采集识别模块采集的人脸信息、第二指纹采集识别模块采集的指纹信息、第二二维码模块采集的二维码信息、第二射频卡采集的射频卡信息和采集时间、通过地点、进出次数、住所或前往地、联系电话等所有信息,与第二电子信息采集模块利用WIFI等方式采集的人员携带的电子终端设备的MAC地址或IMSI 码信息,一同加密后通过网线或无线网络传输到后台互联网身份融合数据库。并可按照被登记人的需求生成身份信息二维码,提供电子身份证明;
改用指纹识别方式的,自助通关系统第二指纹采集识别模块首先自动采集来人的指纹信息,识别出是已登记确认真实身份的人员时,向控制器发出开门指令,控制器立即控制开关门开门放行;同时将所采集的对应指纹信息、出入记录所有信息,与第二电子信息采集模块通过WIFI等方式采集的人员携带的电子终端设备的MAC地址或IMSI 码信息,一同加密后通过网线或无线网络传输到后台互联网身份融合数据库;
改用二维码或射频卡非生物识别方式时,自助通关系统第二二维码或射频卡识别模块首先自动采集其二维码或射频卡信息,发现是能直接读出身份信息的二维码、射频卡的,将读取的身份信息与来人在现场通过第二人脸采集识别模块、第二指纹采集识别模块采集的人脸或指纹生物识别信息进行降低阈值档次比对,识别出是已登记确认真实身份的人员时,向控制器发出开门指令,控制器立即控制开关门设备开门放行;发现是不能直接读出身份的二维码信息、射频卡信息的,通过二维码信息、射频卡信息储存的索引号到后台互联网身份融合数据库调取对应的身份信息返回,与来人在现场通过第二人脸采集识别模块、第二指纹采集识别模块采集的人脸或指纹生物识别信息进行降低阈值档次比对,识别出是已登记确认真实身份的人员时向控制器发出开门指令,控制器立即控制开关门开门放行;或者来人用小程序、公众号、APP等扫描读取自助通关系统上提供的二维码信息里的自助通关系统设备序列号,连同来人在小程序、公众号、APP等上已登记的本人身份序列号信息,一同进入互联网身份融合数据库保存出入记录,同时在互联网身份融合数据库中调取本人的人脸或指纹等信息,送到自助通关系统设备与本人现场通过第二人脸采集识别模块、第二指纹采集识别模块采集的人脸或指纹生物识别信息进行降低阈值档次比对,识别出是已登记确认真实身份的人员时向控制器发出开门指令,控制器立即控制开关门开门放行;同时将所采集的对应二维码信息或射频卡信息、出入记录所有信息,与第二电子信息采集模块通过WIFI等方式采集的人员携带的电子终端设备的MAC地址或IMSI 码信息,一同加密后通过网线或无线网络传输到后台互联网身份融合数据库;
来不及登记需要紧急进出时,来人可以采用简易方式刷身份证进入,这时由人员自助通关系统的第二身份证信息采集模块现场采集人员的身份证信息与第二指纹信息采集识别模块现场采集的人员指纹信息或第二人脸采集识别模块现场采集的人员人脸图像信息进行识别比对,确定人证合一为本人的向控制器发出开门指令,控制器立即控制开关门设备开门放行;同时将第二身份证模块采集的身份证信息、第二人脸采集识别模块采集的人脸信息或第二指纹采集识别模块采集的指纹信息和采集时间、通过地点、进出次数等所有信息,与第二电子信息采集模块通过WIFI等方式采集的人员携带的电子终端设备的MAC地址或IMSI 码信息,一同加密后通过网线或无线网络传输到后台互联网身份融合数据库;对于因为紧急进出而未能登记设定的完整实有人口信息的,下次进出时仍然需要按提示登记方式进行登记后,才能直接使用人脸、指纹生物识别方式,或使用二维码、射频卡降低阈值档次识别方式进出,否则还需要采用刷身份证比对人脸或指纹的简易方式进出;
(5)、利用人员门控系统开关各类隔离门控制进出
对于依托其他已安装隔离门控制进出的人员自助门控系统,人员在进出时,人员自助门控系统第三人脸采集识别模块首先自动采集来人的人脸信息,先用本机储存的人脸数据比对,识别出是已登记确认真实身份的人员时,向控制器发出开门指令,控制器立即向联动的各类隔离门发出开门信号,控制隔离门开门放行;在本机储存的人脸数据中比对无来人的人脸数据的,将现场采集的人脸信息再发送到后台互联网身份融合数据库进行人脸识别,是已登记确认真实身份的人员时,向控制器发出开门指令,控制器立即控制开关门开门放行;同时将第三人脸采集识别模块采集的人脸信息和采集时间、通过地点、进出次数等所有信息,与第三电子信息采集模块利用WIFI等方式采集的人员携带的电子终端设备的MAC地址或IMSI 码信息,一同加密后通过网线或无线网络传输到后台互联网身份融合数据库;
发送到后台互联网身份融合数据库进行人脸识别仍查询不到人脸信息的,或因未登记、人脸变化、人脸被遮挡、光线等原因的影响,无法通过人脸识别确认真实身份时,自助门控系统提醒来人:“如未登记身份请前往物业登记或向值班人员进行身份登记,也可在本设备上自助登记进入,需要紧急进入的请刷身份证比对人脸进入;已登记过人脸识别不能进入的,可使用指纹、二维码、射频卡识别方式进入;
没有登记过身份而前往物业登记或向值班人员进行新的身份登记的,按照身份信息登记查验程序完成登记后再前往自助门控系统,利用人脸识别进入;同时将第三人脸采集识别模块采集的人脸信息和采集时间、通过地点、进出次数等所有信息,与第三电子信息采集模块利用WIFI等方式采集的人员携带的电子终端设备的MAC地址或IMSI 码信息,一同加密后通过网线或无线网络传输到后台互联网身份融合数据库;
选择自助登记方式进入,来人要按照人员自助门控系统显示器上显示的自助登记提示,先由人员自助门控系统的第三身份证信息采集模块现场采集人员的身份证信息,与第三指纹信息采集识别模块现场采集的人员指纹信息或第三人脸采集识别模块现场采集的人员人脸图像信息进行识别比对,确定为本人后,再按照自助提示要求利用拨打给定号码或者手工输入方式登记本人联系手机号码,采集登记住所或前往地等其他实有人口信息;对于没有携带身份证的人员,通过其在自助门控系统显示屏上按照提示填写自己的身份证号码,或者填写自己的姓名与其出生日期结合的方式,输入人员身份登记查验系统,依次通过后台互联网身份融合数据库、互联网边界平台,进入公安网公安数据库的身份数据库中进行身份信息查询,在公安身份数据库中用身份证号码或者自报姓名与出生日期的方式,查询出其自报信息所对应的身份的人脸图像信息或指纹图像信息,与自助门控系统现场采集的依次通过后台互联网身份融合数据库、互联网边界平台,传入公安网公安数据库的来人指纹信息和人脸图像信息进行比对,确定是否为同一人后,通过现场公安数据反馈系统的手机短信包发送身份是否真实一致信号到现场自助门控系统上,提示要求利用拨打给定号码或者手工输入方式登记本人联系手机号码,采集登记住所或前往地等其他实有人口信息;收到身份不一致信号的登记完成后不发开门指令,收到身份真实一致信号的登记完成后向控制器发出开门指令,控制器立即向联动的各类隔离门发出开门信号,控制隔离门开门放行;同时将第三身份证模块采集的身份证信息、第三人脸采集识别模块采集的人脸信息、第三指纹采集识别模块采集的指纹信息、第三二维码模块采集的二维码信息、第三射频卡采集的射频卡信息和采集时间、通过地点、进出次数、住所或前往地、联系电话等所有信息,与第三电子信息采集模块利用WIFI等方式采集的人员携带的电子终端设备的MAC地址或IMSI 码信息,一同加密后通过网线或无线网络传输到后台互联网身份融合数据库。并可按照被登记人的需求生成身份信息二维码,提供电子身份证明;
改用指纹识别方式的,自助门控系统第三指纹采集识别模块首先自动采集来人的指纹信息,识别出是已登记确认真实身份的人员时,向控制器发出开门指令,控制器立即向联动的各类隔离门发出开门信号,控制隔离门开门放行;同时将第三指纹采集识别模块采集的指纹信息和采集时间、通过地点、进出次数等所有信息,与第三电子信息采集模块利用WIFI等方式采集的人员携带的电子终端设备的MAC地址或IMSI 码信息,一同加密后通过网线或无线网络传输到后台互联网身份融合数据库;
改用二维码或射频卡非生物识别方式时,自助门控系统第三二维码或射频卡识别模块首先自动采集其二维码或射频卡,发现是能直接读出身份信息的二维码、射频卡的,与来人在现场通过第三人脸采集识别模块、第三指纹采集识别模块采集的人脸或指纹信息进行降低阈值档次比对,识别出是已登记确认真实身份的人员时,向控制器发出开门指令,控制器立即向联动的各类隔离门发出开门信号,控制隔离门开门放行;发现是不能直接读出身份的二维码、射频卡的,通过二维码信息、射频卡信息储存的索引号到后台互联网身份融合数据库调取对应的身份信息返回,与来人在现场通过第三人脸采集识别模块、第三指纹采集识别模块采集的人脸或指纹信息进行降低阈值档次比对,识别出是已登记确认真实身份的人员时向控制器发出开门指令,控制器立即向联动的各类隔离门发出开门信号,控制隔离门开门放行;或者来人用小程序、公众号、APP等扫描读取自助门控系统上提供的二维码信息里的自助门控系统设备序列号,连同来人在小程序、公众号、APP等上已登记的本人身份序列号信息,一同进入互联网身份融合数据库保存出入记录,同时在互联网身份融合数据库中调取本人的人脸或指纹等信息,送到自助门控系统设备与本人现场通过第三人脸采集识别模块、第三指纹采集识别模块采集的人脸或指纹生物识别信息进行降低阈值档次比对,识别出是已登记确认真实身份的人员时向控制器发出开门指令,控制器立即向联动的各类隔离门发出开门信号,控制隔离门开门放行;同时将第三二维码模块采集的二维码信息、第三射频卡采集的射频卡信息和采集时间、通过地点、进出次数等所有信息,与第三电子信息采集模块利用WIFI等方式采集的人员携带的电子终端设备的MAC地址或IMSI 码信息,一同加密后通过网线或无线网络传输到后台互联网身份融合数据库;
来不及登记需要紧急进出时,来人可以采用简易方式刷身份证进入,这时由人员自助门控系统的第三身份证信息采集模块现场采集人员的身份证信息与第三指纹信息采集识别模块现场采集的人员指纹信息或第三人脸采集识别模块现场采集的人员人脸图像信息进行识别比对,确定人证合一为本人的向控制器发出开门指令,控制器立即向联动的各类隔离门发出开门信号,控制隔离门开门放行;同时将第三身份证模块采集的身份证信息、第三人脸采集识别模块采集的人脸信息或第三指纹采集识别模块采集的指纹信息和采集时间、通过地点、进出次数等所有信息,与第三电子信息采集模块利用WIFI等方式采集的人员携带的电子终端设备的MAC地址或IMSI 码信息,一同加密后通过网线或无线网络传输到后台互联网身份融合数据库;对于因为紧急进出而未能登记设定的完整实有人口信息的,下次进出时仍然需要按提示登记方式进行登记后,才能直接使用人脸、指纹生物识别方式,或使用二维码、射频卡降低阈值档次设备方式进出,否则还需要采用刷身份证比对人脸或指纹的简易方式进出;
(6)、互联网数据融合传输至公安网公安数据库查验
后台互联网身份融合数据库将从人员自助通关系统和人员自助门控系统接收到身份信息解密后,结合已经储存的从人员身份登记查验系统和其他人员自助通关系统和人员自助门控系统接收到各种身份信息,通过统计几种身份信息多次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出现的频率和交叉重合几率作为条件进行配对,利用统计学原理计算出后,挖掘出一一对应关系,对于交叉重合次数较少暂不能分析计算出准确一一身份对应关系的,根据出现次数的多少来判断真实身份对应概率并赋予准确值,然后将计算配对的一一对应的身份信息围绕身份证号码索引依次存储人员的身份证信息、指纹信息、人脸图像信息、二维码信息、电子终端设备的MAC地址或IMSI 码信息和出入记录、住宿或前往地、联系电话等其他所有信息,同时将姓名、身份证信息、指纹信息和人脸图像信息加密同步到自助通关系统和自助门控系统中;后面当采集到新的出入记录和新的身份证信息、人脸图片、指纹图片、二维码信息、射频卡信息,以及通过交叉重合比对计算发现新出现MAC地址或IMSI 码信息对应的电子终端设备等其他身份信息时,仍然继续存储在该身份证号码索引下,并自动检测新身份信息里的图像质量是否优于以前存储图像,如果优于则自动将目前最好的身份证信息图像、指纹信息图像和人脸图像信息加密同步到自助通关系统、自助门控设备中,并删除替换的数据;
后台互联网身份融合数据库融合完数据后,自动将新出现的已经一一对应储存的人员的身份证号信息码、指纹信息、人脸信息等公安已建库信息通过互联网边界平台传输至后台公安网公安数据库,与后台公安网公安数据库已建库数据的信息进行匹配,若人员身份证信息、人员指纹信息、人脸图像信息与后台互联网身份融合数据库融合数据能够完全匹配,则后台公安网公安数据库反馈匹配正确结果至现场公安数据反馈系统储存备查;若人员身份证信息、人员指纹信息、人脸图像信息与后台互联网身份融合数据库融合数据不能够完全匹配,或者查询发现是高危人员的,则后台公安网公安数据库生成报警,连同匹配错误结果反馈至现场公安数据反馈系统;
(7)、公安数据库结果反馈现场
现场公安数据反馈系统收到后台公安网公安数据库不匹配结果后,是人员身份登记查验系统正在登记而发送的查询请求的,利用手机短信包将不匹配结果传输至人员身份登记查验系统用于登记查验;是自助通关设备或自助门控设备正在进行自助登记的,向自助通关设备或自助门控设备发送提示,提醒自助登记人员要正确登记自己的身份信息;是高危人员报警的,通过移动警务终端或手机短信包发送给现场安保人员或者民警,或者发送至值班单位公安网现场公安数据反馈系统客户端,由值班民警电话指令现场安保人员或者民警根据报警类型进行处置;
对于登记或者自助采集的身份数据与后台公安网公安数据库不一致的,属于有人现场值守登记的,由现场人员重新采集以确认是否是采集信息不准确或输入错误;无人现场值守自助登记的,除系统自动提示外,现场设备印有值班电话供登记人员联系咨询或联系现场安保人员或者民警重新采集,确认是否是采集信息不准确或输入错误;重新采集的身份信息与报警反馈的公安数据信息一致的则放行并替换错误信息;重新采集的身份信息与报警反馈的公安数据信息仍然不一致的,有人现场值守登记的,由现场安保人员或者民警核查是否为冒名顶替或者有意登记假身份,属于冒名顶替或者有意登记假身份又不愿意登记真实身份的,除非其交代出真实身份并经过身份信息登记查验一致,否则不允许其进入,并标记其照片为关注人员,或者移交民警核查真实身份;无人现场值守自助登记的,自助通关设备或自助门控设备立即启动录像功能记录现场情况,并将所有已采集信息发往后台,同时向值班安保人员或者民警发送关注提醒;且控制器不发送开门信号,不允许其进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优点为:
本发明可以全面掌握居民小区、写字楼、体育场馆、会展中心、法庭等人员密集场所和各类封闭区域的人员实时进出信息,对各类场景的进入人员均能通过多维身份查验和真实身份甄别方式进行实名管理,特别是国内大部分老百姓不喜欢随身携带身份证时的真实身份甄别问题。依托个体行为分析和公安大数据,分析进入人员的异常情况,预警可能产生的风险,为提前采取应对措施提供预警。
本发明不但可以加强写字楼、小区对外来人员的管理,及时预警进入小区的高危人员。可以解决实有人口数据采集难,数据不鲜活等老大难问题,为物业、公安和其他部门提前提供预警信息,保障业主和租户居住、工作环境的安全。还能够对体育场馆、会展中心等人流密集场所和各类封闭区域进行查验管控和风险监测预警。
本发明结合市场上各企业建设智慧社区建设方案中存在的不能识别外来人员真实身份的问题,吸取了目前采用的身份识别方式存在的瓶颈表现出来的教训,将社区内的进出人员分为常驻人员和非常驻人员二大类。按照常驻人员和非常驻人员的不同特点,选用不同的身份识别方法,从而保障采集真实的从业居住人员和外来办事人员身份信息,实现了社区内人员数据的实时分析。特别是对目前各个智慧社区建设方案中难以解决的非常驻人员的真实身份采集与核验,尤其是不带身份证时的真实身份查验,开发了本真实身份验证方法,可以在外来人员未带任何有效证件的情况下,采集并核查其真实身份信息,做到了对写字楼、小区等社区内的人员信息采集的全覆盖,为涉众型经济犯罪的分析预警提供了真实的第一手资料,为案件发生提供嫌疑人的真实身份,还能鉴别出提供虚假身份的人员,阻止其进入,预防和降低发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系统结构图。
图2是前端现场设备结构图,其中:
图2a是现场人员身份登记查验系统结构图,图2b是现场人员自助通关系统结构图,图2c是现场人员自助门控系统结构图,图2d是利用小程序、公众号、APP等方式自助登记的手机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人员多维身份查验与真实身份甄别系统,包括后台部署的互联网身份融合数据库25、互联网边界平台26、公安网公安数据库27和现场部署的人员身份登记查验系统1、人员自助通关系统8、人员自助门控系统17、公安数据反馈系统28、安装小程序、公众号、APP等方式的自助登记手机32,其中:
如图2a所示,现场人员身份登记查验系统包括第一身份证信息采集模块2、第一指纹信息采集识别模块3、第一射频卡信息采集模块4、第一人脸采集识别模块5、第一二维码扫描识别模块6、第一电子信息采集模块7,以及计算、存储、通讯、联网模块和配套的显示屏、键盘、鼠标等设备,通过网线或无线网络与后台互联网身份融合数据库25信息加密交互连接加密实时同步;
如图2b所示,用于写字楼、公寓楼的大厅和体育场馆、会展中心入口等无物理隔离门的各类单位进口的现场人员自助通关系统8包括开关门设备15及控制器16,以及与控制器16连接的第二身份证信息采集模块11、第二指纹信息采集设备模块13、第二人脸采集识别模块9、第二二维码扫描识别模块10、第二射频卡信息采集模块12、第二电子信息采集模块14,及其配套的计算、存储、通讯、联网模块和显示屏等设备。自助通关系统控制器16通过网线或无线网络与后台互联网身份融合数据库25信息加密交互连接,与人员身份登记查验系统1采集的信息加密实时同步;
如图2c所示,用于居民小区铁门、电梯间玻璃门等已安装隔离门的各类单位进口的现场人员自助门控系统17内置开关门控制器24,以及与控制器连接的第三身份证信息采集模块23、第三指纹信息采集识别模块19、第三人脸采集识别模块18、第三二维码扫描识别模块21、第三射频卡信息采集模块20、第三电子信息采集模块22,及其配套的计算、存储、通讯、联网模块和显示屏等设备。自助门控系统开关门控制器24通过网线或无线网络与后台互联网身份融合数据库25信息加密交互连接,与人员身份登记查验系统1采集的信息加密实时同步;
如图2d所示,利用小程序、公众号、APP等方式自助登记的手机32应安装有小程序、公众号、APP等程序,与摄像头模块34、指纹锁模块35、NFC模块33连接,及其配套的计算、存储、通讯、联网模块和显示屏等手机其他设备。安装小程序、公众号、APP等的手机32通过无线网络与后台互联网身份融合数据库25信息加密交互连接、实时同步。
所述后台的互联网身份融合数据库25与现场的人员身份登记查验系统1、人员自助通关系统8、人员自助门控系统17、安装小程序、公众号、APP等方式的自助登记手机32加密交互连接,与后台的互联网边界平台26和公安网公安数据库27信息通过互联网边界平台26单向连接。后台的公安网公安数据库27与公安数据反馈系统28的客户端29或移动警务终端(警务通)30交互连接,利用手机短信包31与现场人员身份登记查验系统或安保人员手机单向传输信息。
一种人员多维身份查验与真实身份甄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身份信息登记查验
对于有身份证的人员登记时,由人员身份登记查验系统1的第一身份证信息采集模块2现场采集人员的身份证信息与第一指纹信息采集识别模块3现场采集的人员指纹信息、第一人脸采集识别模块5现场采集的人员人脸图像信息、第一二维码扫描识别模块6采集人员所持各类票证上的二维码身份信息、第一射频卡信息采集模块4采集人员所持FRID、NFC等各类射频卡信息进行识别比对,确定人证合一。确认为本人后,再利用拨打给定号码或者输入方式登记本人联系手机号码,采集登记住所或前往地等其他实有人口信息。最后将现场采集的本人身份证、人脸、指纹、二维码等所有身份信息和出入时间、进出方向等所有其他信息,与第一电子信息采集模块7通过WIFI等方式采集人员携带的电子终端设备的MAC地址或IMSI 码信息,一同加密后通过网线或无线网络传输到后台互联网身份融合数据库25。同时根据被登记者需要,将采集融合的身份信息生成二维码或制成FRID、NFC各类射频卡,提供给登记者作为电子身份证明使用。
对于没有携带身份证的人员,通过其自报身份证号码,或者自报姓名与其出生日期结合的方式,输入人员身份登记查验系统1,依次通过后台互联网身份融合数据库25、互联网边界平台26,进入公安网公安数据库27的身份数据库中进行身份信息查询;在公安身份数据库27中用身份证号码或者自报姓名与出生日期的方式,查询出其自报信息所对应的身份的人脸图像信息或指纹图像信息,与现场人员身份登记查验系统1现场采集的依次通过后台互联网身份融合数据库25、互联网边界平台26,传入公安网公安数据库27的来人指纹信息和人脸图像信息进行比对。确定是否为同一人后,通过现场公安数据反馈系统28的手机短信包31发送身份是否真实一致信号到现场人员身份登记查验系统1上,收到身份不一致信号的提醒操作人员登记身份不一致,要求重新采集或者核实身份,二次采集仍不一致的移交安保人员或者民警核查。收到身份真实一致信号的继续提示要求利用拨打给定号码或者手工输入方式登记本人联系手机号码,采集登记住所或前往地等其他实有人口信息。或者在公安身份数据库27中用身份证号码或者自报姓名与出生日期的方式,查询出其自报信息所对应的身份的人脸图像信息或指纹图像信息后加密,通过现场公安数据反馈系统28的手机短信包31发送到现场人员身份登记查验系统1上解密,再与第一人脸采集识别模块5现场采集的人员人脸图像信息或第一指纹信息采集识别模块3现场采集的人员指纹信息进行比对,确定为同一人后,再按照自助提示要求利用拨打给定号码或者手工输入方式登记本人联系手机号码,采集登记住所或前往地等其他实有人口信息;登记完成后将所采集的对应身份证、人脸、指纹、二维码、出入记录等所有信息与第一电子信息采集模块7通过WIFI等方式采集人员携带的电子终端设备的MAC地址或IMSI 码信息,一同加密后通过网线或无线网络传输到后台互联网身份融合数据库25。同时根据被登记者需要,将采集融合的身份信息生成二维码或制发FRID、NFC各类射频卡,提供给登记者作为电子身份证明使用。
(2)、对于利用小程序、公众号、APP等方式自助登记的,对有身份证的利用手机32的NFC模块33读取身份证信息或通过手机摄像头34使用OCR等技术扫描身份证信息,与登记人利用登记小程序、公众号、APP等软件所安装的手机32上的摄像头34采集的人员人脸图像信息或指纹锁35上的指纹采集模块采集的人员指纹信息进行比对,确定为同一人的要求在小程序、公众号、APP等直接拨打给定号码的方式确认为本机号码,并继续登记采集住所或前往地等其他实有人口信息,完成登记。不是同一人的提示验证不通过,要求输入正确身份信息;对于没有身份证的,通过其在小程序、公众号、APP等上填报身份证号码,或者自报姓名与其出生日期结合的方式,依次通过后台互联网身份融合数据库25、互联网边界平台26,进入公安网公安数据库27的身份数据库中进行身份信息查询,在公安身份数据库27中用身份证号码或者自报姓名与出生日期的方式,查询出其自报信息所对应的身份的人脸图像信息或指纹图像信息,与登记人利用登记小程序、公众号、APP等软件所安装的手机32上的摄像头34或指纹锁35上现场采集,并依次通过后台互联网身份融合数据库25、互联网边界平台26,进入公安网公安数据库27的人员人脸或指纹信息进行比对,确定身份身份一致为同一人;身份是否一致的比对结果作为验证码通过现场公安数据反馈系统28的手机短信包31发送到小程序、公众号、APP等所在的手机32上,要求在小程序、公众号、APP等里输入验证码或直接拨打给定号码的方式确认为本机号码。同时身份一致的在验证码中提示验证通过,要求其继续登记采集住所或前往地等其他实有人口信息。身份不一致提示验证不通过,要求输入正确身份信息;登记完成后将所采集的对应身份证、人脸、指纹、手机号、登记记录等所有信息加密后通过无线网络传输到后台互联网身份融合数据库25。并可按照被登记人的需求生成身份信息二维码,提供电子身份证明。
(3)、身份数据融合
后台互联网身份融合数据库25接收到各种身份信息后,通过统计几种身份信息(包括电子信息采集模块在其作用半径内采集到的所有MAC地址或IMSI 码信息)多次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出现的频率和交叉重合几率作为条件进行配对,根据统计学原理利用数据挖掘匹配计算出后,进行一一关系对应。对于交叉重合次数较少暂不能分析计算出准确的一一身份对应关系的,根据出现次数的多少来判断真实身份对应概率并赋予准确值。然后将计算配对的一一对应的身份信息围绕身份证号码索引依次存储人员的身份证信息、指纹信息、人脸图像信息、二维码信息、电子终端MAC地址或IMSI 码信息和出入记录等其他所有信息,同时将姓名、身份证信息、指纹信息和人脸图像信息加密同步到自助通关系统8、自助门控系统17中。后面当采集到新的身份信息和出入记录等其他信息时,仍然继续存储在该身份证号码索引下,并自动检测新身份信息的图像质量是否优于以前存储图像,如果优于则自动将目前最好的身份证信息图像、指纹信息图像和人脸图像信息等加密同步到自助通关系统8、自助门控系统17中,并删除替换原有的老的数据;当多个现场采集的WIFI等电子信息经过交叉比对发现有新增加的MAC地址或IMSI 码信息的,根据统计计算挖掘匹配到某人,从而判断可能是某人新持有电子终端设备的,将新持有电子终端设备的MAC地址或IMSI码信息对应补充存储到其身份证号码索引下面并备注,并根据交叉出现次数的多少来判断对应概率并赋予准确值。
(4)、利用人员自助通关系统控制进出
人员在进出时,自助通关系统8第二人脸采集识别模块9首先自动采集来人的人脸信息,先用本机8储存的人脸数据比对,识别出是已登记确认真实身份的人员时向控制器16发出确认身份信号,控制器16发出控制指令,控制开关门设备15立即开门放行。本机8经过比对没有来人的人脸数据的,将现场采集的人脸信息再发送到后台互联网身份融合数据库25进行人脸识别,是已登记确认真实身份的人员时,向控制器16发出开门指令,控制器16立即控制开关门设备15开门放行;同时将所采集的对应人脸信息、出入记录等所有信息,与第二电子信息采集模块14通过WIFI等方式采集的人员携带的电子终端设备的MAC地址或IMSI码信息,一同加密后通过网线或无线网络传输到后台互联网身份融合数据库25。
发送到后台互联网身份融合数据库25进行人脸识别仍查询不到人脸信息的,或因未登记、人脸变化、人脸被遮挡、光线影响等原因,人员无法通过人脸识别确认真实身份时,自助通关系统8提醒来人:“如未登记身份请前往物业登记或向值班人员进行身份登记,需要紧急进入的请刷身份证比对人脸进入。已登记过人脸识别不能进入的,可使用指纹、二维码、射频卡等其他识别方式进入”。
没有登记过身份而前往物业登记或向值班人员进行新的身份登记的,按照身份信息登记查验程序完成登记后再前往自助通关系统8,利用人脸识别进入。同时将所采集的对应人脸信息、出入记录等所有信息,与第二电子信息采集模块14通过WIFI等方式采集的人员携带的电子终端设备的MAC地址或IMSI 码信息,一同加密后通过网线或无线网络传输到后台互联网身份融合数据库;
选择自助登记方式进入,来人要按照人员自助通关系统8显示屏上显示的自助登记提示,先由人员自助通关系统8的第二身份证信息采集模块11现场采集人员的身份证信息与第二指纹信息采集识别模块13现场采集的人员指纹信息或第二人脸采集识别模块9现场采集的人员人脸图像信息进行识别比对,确定人证合一为本人后,再按照自助提示要求利用拨打给定号码或者手工输入方式登记本人联系手机号码,采集登记住所或前往地等其他实有人口信息;对于没有携带身份证的人员,通过其在自助通关系统8显示屏上按照提示填写自己的身份证号码,或者填写自己的姓名与其出生日期结合的方式,输入自助通关系统,依次通过后台互联网身份融合数据库25、互联网边界平台26,进入公安网公安数据库27的身份数据库中进行身份信息查询,在公安身份数据库中用身份证号码或者自报姓名与出生日期的方式,查询出其自报信息所对应的身份的人脸图像信息或指纹图像信息,与自助通关系统8现场采集的依次通过后台互联网身份融合数据库25、互联网边界平台26,传入公安网公安数据库27的来人指纹信息和人脸图像信息进行比对,确定是否为同一人后,通过现场公安数据反馈系统28的手机短信包31发送身份是否真实一致信号到现场自助通关系统上,提示要求利用拨打给定号码或者手工输入方式登记本人联系手机号码,采集登记住所或前往地等其他实有人口信息;收到身份不一致信号的登记完成后不发开门指令,收到身份真实一致信号的登记完成后向控制器发出开门指令,控制器立即控制开关门开门放行;同时将第二身份证模块采集的身份证信息、第二人脸采集识别模块采集的人脸信息、第二指纹采集识别模块采集的指纹信息、第二二维码模块采集的二维码信息、第二射频卡采集的射频卡信息和采集时间、通过地点、进出次数、住所或前往地、联系电话等所有信息,与第二电子信息采集模块利用WIFI等方式采集的人员携带的电子终端设备的MAC地址或IMSI 码信息一同加密后通过网线或无线网络传输到后台互联网身份融合数据库。并可按照被登记人的需求生成身份信息二维码,提供电子身份证明;
改用指纹识别方式的,自助通关系统8第二指纹采集识别模块13首先自动采集来人的指纹信息,识别出是已登记确认真实身份的人员时向控制器16发出确认身份信号,控制器16发出控制指令,控制开关门设备15立即开门放行。同时将所采集的对应指纹信息、出入记录等所有信息,与第二电子信息采集模块14通过WIFI等方式采集的人员携带的电子终端设备的MAC地址或IMSI 码信息,一同加密后通过网线或无线网络传输到后台互联网身份融合数据库;
改用二维码或射频卡等非生物识别方式时,自助通关系统第二二维码10或射频卡识别模块12首先自动采集其二维码或射频卡信息,发现是能直接读出身份信息的二维码、射频卡的,将读取的身份信息与来人在现场通过第二人脸采集识别模块9、第二指纹采集识别模块13采集的人脸或指纹等生物识别信息进行降低阈值档次比对,识别出是已登记确认真实身份的人员时向控制器16发出确认身份信号,控制器16发出控制指令,控制开关门设备15立即开门放行。发现是不能直接读出身份的二维码信息、射频卡信息的,通过二维码信息、射频卡信息储存的索引号到后台互联网身份融合数据库25调取对应的身份信息返回,与来人在现场通过第二人脸采集识别模块9、第二指纹采集识别模块13采集的人脸或指纹等生物识别信息进行降低阈值档次比对,识别出是已登记确认真实身份的人员的,向控制器16发出确认身份信号,控制器16发出控制指令,控制开关门设备15立即开门放行。或者来人用小程序、公众号、APP等扫描读取自助通关系统上提供的二维码信息里的自助通关系统8设备序列号,连同来人在小程序、公众号、APP等上已登记的本人身份序列号信息,一同进入互联网身份融合数据库25保存出入记录,同时在互联网身份融合数据库25中调取本人的人脸或指纹等信息,送到自助通关系统8设备与本人现场通过第二人脸采集识别模块9、第二指纹采集识别模块13采集的人脸或指纹生物识别信息进行降低阈值档次比对,识别出是已登记确认真实身份的人员时向控制器16发出开门指令,控制器16立即控制开关门15开门放行。同时将所采集的对应身份证、人脸、指纹、二维码、射频卡、出入记录等所有信息与第二电子信息采集模块14采集人员携带的电子终端设备的MAC地址或IMSI 码信息,一同加密后通过网线或无线网络传输到后台互联网身份融合数据库25。
来不及登记需要紧急进出时,来人可以采用简易方式刷身份证进入,这时由人员自助通关系统的第二身份证信息11采集模块现场采集人员的身份证信息与第二指纹信息采集识别模块13现场采集的人员指纹信息或第二人脸采集识别模块9现场采集的人脸图像信息进行识别比对,确定人证合一而为本人的,向控制器16发出确认身份信号,控制器16发出控制指令,控制开关门设备15立即开门放行。同时将第二身份证模块11采集的身份证信息、第二人脸采集识别模块9采集的人脸信息、第二指纹采集识别模块13采集的指纹信息和采集时间、通过地点、进出次数等所有信息,与第二电子信息采集模块14采集的人员携带的电子终端设备的MAC地址或IMSI 码信息一同加密后通过网线或无线网络传输到后台互联网身份融合数据库25。对于因为紧急进出而未能登记设定的完整实有人口信息的,下次进出时仍然需要按提示登记方式进行登记后,才能直接使用人脸、指纹等生物识别方式,或使用二维码、射频卡等降低阈值档次设备方式进出,否则还需要采用刷身份证比对人脸或指纹识别的简易方式进出;
(5)、利用人员门控系统开关各类隔离门控制进出
对于依托其他已安装隔离门控制进出的人员自助门控系统17,人员在进出时,人员自助门控系统第三人脸采集识别模块19首先自动采集来人的人脸信息,先用本机17储存的人脸数据比对,识别出是已登记确认真实身份的人员时,向控制器24发送确认身份信号,控制器24立即向联动的各类隔离门发出开门信号,控制隔离门开门放行。本机17比对无来人的人脸数据的,将现场采集的人脸信息再发送到后台互联网身份融合数据库25进行人脸识别,是已登记确认真实身份的人员时,向控制器24发出开门指令,控制器24立即控制开关门开门放行。同时将第三人脸采集识别模块18采集的人脸信息和采集时间、通过地点、进出次数等所有信息,与第三电子信息采集模块22利用WIFI等方式采集的人员携带的电子终端设备的MAC地址或IMSI 码信息,一同加密后通过网线或无线网络传输到后台互联网身份融合数据库25;
发送到后台互联网身份融合数据库25进行人脸识别仍查询不到人脸信息的,或因未登记、人脸变化、人脸被遮挡、光线影响等原因,无法通过人脸识别确认真实身份时,自助门控系统17提醒来人:“如未登记身份请前往物业登记或向值班人员进行身份登记,也可在本设备17上自助登记进入,需要紧急进入的请刷身份证比对人脸进入。已登记过人脸识别不能进入的,可使用指纹、二维码、射频卡等其他识别方式进入”。
没有登记过身份而前往物业登记或向值班人员进行新的身份登记的,按照身份信息登记查验程序完成登记后再前往自助门控系统17,利用人脸识别进入。同时将第三人脸采集识别模块18采集的人脸信息和采集时间、通过地点、进出次数等所有信息,与第三电子信息采集模块22利用WIFI等方式采集的人员携带的电子终端设备的MAC地址或IMSI 码信息,一同加密后通过网线或无线网络传输到后台互联网身份融合数据库;
改用指纹识别方式时,自助门控系统第三指纹采集识别模块19首先自动采集来人的指纹信息,识别出是已登记确认真实身份的人员时,向控制器24发送身份确认信号,自助门控系统控制器24立即向联动的各类隔离门发出开门信号,控制隔离门开门放行。同时将第三指纹采集识别模块19采集的指纹信息和采集时间、通过地点、进出次数等所有信息,与第三电子信息采集模块22利用WIFI等方式采集的人员携带的电子终端设备的MAC地址或IMSI码信息一同加密后通过网线或无线网络传输到后台互联网身份融合数据库25;
改用二维码或射频卡等非生物识别方式时,自助门控系统第三二维码扫描模块21或第三射频卡信息采集模块20首先自动采集来人二维码或射频卡信息,发现是能直接读出身份信息的二维码、射频卡的,与来人现场通过第三人脸采集识别模块18或者第三指纹采集识别模块19采集的人脸或指纹等生物识别信息,进行降低阈值档次比对,识别出是已登记确认真实身份的人员时,向控制器24发送确认身份信号,自助门控系统控制器24向联动的各类隔离门发出开门信号,控制隔离门立即开门放行。发现是不能直接读出身份的二维码、射频卡的,通过二维码、射频卡信息里储存的索引号到后台互联网身份融合数据库25调取对应的身份信息返回,与来人在现场通过第三人脸采集识别模块18或第三指纹采集识别模块19采集的人脸或指纹等生物识别信息进行降低阈值档次比对,识别出是已登记确认真实身份的人员的,向开关门控制器24发出确认身份信号,自助门控系统控制器24向联动的各类隔离门发出开门信号,控制隔离门立即开门放行。或者来人用小程序、公众号、APP等扫描读取自助门控系统17上提供的二维码信息里的自助门控系统17设备序列号,连同来人在小程序、公众号、APP等上已登记的本人身份序列号信息,一同进入互联网身份融合数据库25保存出入记录,同时在互联网身份融合数据库25中调取本人的人脸或指纹等信息,送到自助门控系统设备17与本人现场通过第三人脸采集识别模块18、第三指纹采集识别模块19采集的人脸或指纹生物识别信息进行降低阈值档次比对,识别出是已登记确认真实身份的人员时向开关门控制器24发出开门指令,开关门控制器24立即向联动的各类隔离门发出开门信号,控制隔离门开门放行。同时将第三二维码扫描模块21采集的二维码信息、第三射频卡采集模块20采集的射频卡信息和采集时间、通过地点、进出次数等所有信息,与第三电子信息采集模块22利用WIFI等方式采集的人员携带的电子终端设备的MAC地址或IMSI 码信息一同加密后通过网线或无线网络传输到后台互联网身份融合数据库25;
选择自助登记方式进入,来人要按照人员自助门控系统17显示器上显示的自助登记提示,先由人员自助门控系统17的第三身份证信息采集模块23现场采集人员的身份证信息与第三指纹信息采集识别模块19现场采集的人员指纹信息或第三人脸采集识别模块18现场采集的人员人脸图像信息进行识别比对,确定为本人后,再按照自助提示要求利用拨打给定号码或者手工输入方式登记本人联系手机号码,采集登记住所或前往地等其他实有人口信息;对于没有携带身份证的人员,通过其在自助门控系统17显示屏上按照提示填写自己的身份证号码,或者填写自己的姓名与其出生日期结合的方式,输入自助门控系统17,依次通过后台互联网身份融合数据库25、互联网边界平台26,进入公安网公安数据库27的身份数据库中进行身份信息查询,在公安身份数据库中用身份证号码或者自报姓名与出生日期的方式,查询出其自报信息所对应的身份的人脸图像信息或指纹图像信息,与自助门控系统17现场采集的依次通过后台互联网身份融合数据库25、互联网边界平台26,传入公安网公安数据库27的来人指纹信息和人脸图像信息进行比对,确定是否为同一人后,通过现场公安数据反馈系统28的手机短信包31发送身份是否真实一致信号到现场自助门控系统17上,继续提示要求利用拨打给定号码或者手工输入方式登记本人联系手机号码,采集登记住所或前往地等其他实有人口信息;收到身份不一致信号的登记完成后现场自助门控系统17不发开门指令,收到身份真实一致信号的登记完成后现场自助门控系统17向开关门控制器24发出开门指令,开关门控制器24立即向联动的各类隔离门发出开门信号,控制隔离门开门放行;同时将第三身份证信息采集模块23采集的身份证信息、第三人脸采集识别模块18采集的人脸信息、第三指纹采集识别模块19采集的指纹信息、第三二维码扫描模块21采集的二维码信息、第三射频卡采集模块20采集的射频卡信息和采集时间、通过地点、进出次数、住所或前往地、联系电话等所有信息,与第三电子信息采集模块22利用WIFI等方式采集的人员携带的电子终端设备的MAC地址或IMSI 码信息,一同加密后通过网线或无线网络传输到后台互联网身份融合数据库25。并可按照被登记人的需求生成身份信息二维码,提供电子身份证明;
如图2c所示,来不及登记需要紧急进出时,来人可以采用简易方式刷身份证进入,这时由人员自助门控系统的第三身份证信息采集模块23现场采集人员的身份证信息与第三指纹信息采集识别模块19现场采集的人员指纹信息或第三人脸采集识别模块18现场采集的人员人脸图像信息进行识别比对,确定人证合一确认为本人的,向开关门控制器24发出确认身份信号,自助门控系统控制器24向联动的各类隔离门发出开门信号,控制隔离门立即开门放行。同时将第三身份证采集模块23采集的身份证信息、第三人脸采集识别模块18采集的人脸信息或第三指纹采集识别模块19采集的指纹信息和采集时间、通过地点、进出次数等所有信息、与第三电子信息采集模块22利用WIFI等方式采集的人员携带的电子终端设备的MAC地址或IMSI 码信息一同加密后通过网线或无线网络传输到后台互联网身份融合数据库25。对于因为紧急进出而未能登记设定的完整实有人口信息的,下次进出时仍然需要按提示登记方式进行登记后,才能直接使用人脸、指纹等生物识别方式,或使用二维码、射频卡等降低阈值档次设备方式进出,否则还需要采用刷身份证比对人脸或指纹方式进出;
(6)、互联网数据融合传输至公安网公安数据库查验
后台互联网身份融合数据库25将从人员自助通关系统8和人员自助门控系统17接收到身份信息,结合已经储存的从人员身份登记查验系统1和其他人员自助通关系统8和人员自助门控系统17接收到各种身份信息,通过统计几种身份信息(包括电子信息采集模块在其作用半径内采集到的所有MAC地址或IMSI 码信号)多次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出现的频率和交叉重合几率作为条件进行配对,利用统计学原理计算出后,挖掘出一一对应关系,进行一一关系对应。对于交叉重合次数较少暂不能分析计算出准确一一身份对应关系的,根据出现次数的多少来判断真实身份对应概率并赋予准确值。然后将计算配对的一一对应的身份信息围绕身份证号码索引依次存储人员的身份证信息、指纹信息、人脸图像信息、二维码信息、电子终端设备的MAC地址或IMSI 码信息和出入记录、住宿或前往地、联系电话等其他所有信息,同时将姓名、身份证信息、指纹信息和人脸图像信息加密同步到自助通关系统8或自助门控系统17中。后面当采集到新的出入记录和新的身份证信息、人脸图片、指纹图片、二维码信息、射频卡信息,以及通过交叉重合比对计算发现新出现MAC地址或IMSI 码信息对应的电子终端设备等其他身份信息时,仍然继续存储在该身份证号码索引下,并自动检测新身份信息的图像质量是否优于以前存储图像,如果优于则自动将目前最好的身份证信息图像、指纹信息图像和人脸图像信息等加密同步到自助通关系统8、自助门控设备17中,并删除被替换的数据。
后台互联网身份融合数据库25融合完数据后,自动将新出现的已经一一对应储存的人员的身份证号信息码、指纹信息、人脸信息等公安已建库信息通过互联网边界平台26传输至后台公安网公安数据库27,与后台公安网公安数据库27的已建库数据的信息进行匹配,若人员身份证信息、人员指纹信息、人脸图像信息与后台互联网身份融合数据库25融合数据能够完全匹配,则后台公安网公安数据库27反馈匹配正确结果至现场公安数据反馈系统28储存备查;若人员身份证信息、人员指纹信息、人脸图像信息与后台互联网身份融合数据库25融合数据不能够完全匹配,或者查询发现是高危人员的,则后台公安网公安数据库27生成警报,连同匹配错误结果反馈至现场公安数据反馈系统28。
(7)、公安数据库结果反馈现场
现场公安数据反馈系统28收到后台公安网公安数据库27不匹配结果后,是人员身份登记查验系统1正在登记而发送的查询请求的,利用手机短信包31将不匹配结果传输至人员身份登记查验系统1用于登记查验。是自助通关设备8或自助门控设备17正在进行自助登记的,向自助通关设备8或自助门控设备17发送“你登记的身份信息不正确”等提示,提醒自助登记人员正确登记自己身份信息;是高危人员报警的,通过移动警务终端30或手机短信包31发送给现场安保人员或者民警,或者发送至值班单位公安网现场公安数据反馈系统客户端29,由值班民警电话指令现场安保人员或者民警根据报警类型进行处置;
对于登记或者自助采集的身份数据与后台公安网公安数据库27不一致的,属于有人现场值守登记的,由现场人员重新采集确认是否采集信息不准确或输入错误。无人现场值守自助登记的,除系统自动提示外,现场设备印有值班电话供其咨询或联系现场安保人员或者民警重新采集,确认是否采集信息不准确或输入错误。重新采集的身份信息与报警反馈的公安数据信息一致的则放行并替换错误信息;重新采集的身份信息与报警反馈的公安数据信息仍然不一致的,有人现场值守登记的,由现场安保人员或者民警核查是否为冒名顶替或者有意登记假身份,属于冒名顶替或者有意登记假身份为出示真实身份的,除非其交代出真实身份并经过身份信息登记查验一致,否则不允许其进入,标记其照片为关注人员,或者移交民警核查真实身份。无人现场值守自助登记的,自助通关系统8或自助门控系统17控制器不发送开门信号不允许其进入,同时启动录像功能记录现场情况,所有已采集信息发往后台互联网数据库25,将现场采集的人脸图片、电子信息等身份信息进入互联网身份融合数据库25进行查询比对,查询到真实身份的将其身份证号码依次进入互联网边界平台26和公安网公安数据库27查询是否重点人员,是重点人员的通过公安报警反馈系统28向值班安保人员或者民警发送报警信息。将现场采集的人脸图片、电子信息等身份信息进入互联网身份融合数据库25进行查询比对但查询不到真实身份的,将其人脸图片等身份信息标记为关注人员并依次进入互联网边界平台26和公安网公安数据库27查询是否重点人员,并向值班民警发送互联网数据库25和公安网数据库27的查询结果,提醒关注。
Claims (2)
1.一种人员多维身份查验与真实身份甄别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后台部署的互联网身份融合数据库、互联网边界平台、公安网公安数据库和现场部署的人员身份登记查验系统、人员自助通关系统、人员自助门控系统、公安数据反馈系统、安装小程序、公众号、APP等方式的自助登记手机,其中:
现场人员身份登记查验系统包括第一身份证信息采集模块、第一指纹信息采集识别模块、第一人脸采集识别模块、第一二维码扫描识别模块、第一射频卡信息采集模块、第一电子信息采集模块,以及计算、存储、通讯、联网模块和配套的显示屏、键盘、鼠标设备,通过网线或无线网络与后台互联网身份融合数据库信息加密交互连接实时同步;
用于写字楼、公寓楼的大厅和体育场馆、会展中心入口类的无物理隔离门的各类单位进口的现场人员自助通关系统包括开关门设备及开关门控制器,以及与控制器连接的第二身份证信息采集模块、第二指纹信息采集识别模块、第二人脸采集识别模块、第二二维码扫描识别模块、第二射频卡信息采集模块、第二电子信息采集模块,及其配套的计算、存储、通讯、联网模块和显示屏设备;控制器通过网线或无线网络与后台互联网身份融合数据库信息加密交互连接,与人员身份登记查验系统采集的信息加密实时同步;
用于居民小区铁门、电梯间玻璃门等已安装隔离门的各类单位进口的现场人员自助门控系统内置开关门控制器,以及与控制器连接的第三身份证信息采集模块、第三指纹信息采集识别模块、第三人脸采集识别模块、第三二维码扫描识别模块、第三射频卡信息采集模块、第三电子信息采集模块,及其配套的计算、存储、通讯、联网模块和显示屏设备;控制器通过网线或无线网络与后台互联网身份融合数据库信息加密交互连接,与人员身份登记查验系统采集的信息加密实时同步;
利用小程序、公众号、APP等方式自助登记的手机应安装有小程序、公众号、APP等程序,与摄像头模块、指纹锁模块、NFC模块连接,及其配套的计算、存储、通讯、联网模块和显示屏等手机其他设备;安装小程序、公众号、APP等的手机通过无线网络与后台互联网身份融合数据库信息加密交互连接、实时同步;所述后台互联网身份融合数据库与现场的人员身份登记查验系统、人员自助通关系统、自助开关门控制系统、安装小程序、公众号、APP等方式的自助登记手机加密交互连接,与后台的互联网边界平台和公安网公安数据库信息单向连接;后台公安网公安数据库与现场公安数据反馈系统的客户端或移动警务终端交互连接,利用手机短信包与现场人员身份登记查验系统或安保人员手机单向传输信息。
2.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人员多维身份查验与真实身份甄别系统的人员多维身份查验与真实身份甄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身份信息登记查验
对于有身份证的人员登记时,由人员身份登记查验系统的第一身份证信息采集模块现场采集人员的身份证信息,与第一指纹信息采集识别模块现场采集的人员指纹信息、第一人脸采集识别模块现场采集的人员人脸图像信息、第一二维码扫描识别模块采集人员所持各类票证上的二维码身份信息、第一射频卡信息采集模块采集人员所持FRID、NFC各类射频卡信息进行识别比对,确定人证合一;确认为本人后,再利用拨打给定号码或者手工输入方式登记本人联系手机号码,采集登记住所或前往地等其他实有人口信息;最后将现场采集的本人身份证、人脸、指纹、二维码所有身份信息和出入时间、进出方向等所有信息,与第一电子信息采集模块通过WIFI等方式采集的人员所携带电子终端设备的MAC地址或IMSI 码信息,一同加密后通过网线或无线网络传输到后台互联网身份融合数据库;同时根据被登记者需要,将采集融合的身份信息生成二维码或制成FRID、NFC各类射频卡,提供给登记者作为电子身份证明使用;
对于没有携带身份证的人员,通过其自报身份证号码,或者自报姓名与其出生日期结合的方式,输入人员身份登记查验系统,依次通过后台互联网身份融合数据库、互联网边界平台,进入公安网公安数据库的身份数据库中进行身份信息查询;在公安身份数据库中用身份证号码或者自报姓名与出生日期的方式,查询出其自报信息所对应的身份的人脸图像信息或指纹图像信息,与现场人员身份登记查验系统现场采集的依次通过后台互联网身份融合数据库、互联网边界平台,传入公安网公安数据库的来人指纹信息和人脸图像信息进行比对;确定是否为同一人后,通过现场公安数据反馈系统的手机短信包发送身份是否真实一致信号到现场人员身份登记查验系统上,收到身份不一致信号的提醒操作人员登记身份不一致,要求重新采集或者核实身份,二次采集仍不一致的移交安保人员或者民警核查;收到身份真实一致信号的继续提示要求利用拨打给定号码或者手工输入方式登记本人联系手机号码,采集登记住所或前往地等其他实有人口信息;或者在公安身份数据库中用身份证号码或者自报姓名与出生日期的方式,查询出其自报信息所对应的身份的人脸图像信息或指纹图像信息后加密,通过现场公安数据反馈系统的手机短信包发送到现场人员身份登记查验系统上解密,再与第一人脸采集识别模块现场采集的人员人脸图像信息或第一指纹信息采集识别模块现场采集的人员指纹信息进行比对,确定为同一人后,再按照自助提示要求利用拨打给定号码或者手工输入方式登记本人联系手机号码,采集登记住所或前往地等其他实有人口信息;登记完成后将所采集的对应身份证、人脸、指纹、二维码、出入记录所有信息与第一电子信息采集模块通过WIFI等方式的采集人员携带的电子终端设备的MAC地址或IMSI 码信息一同加密后通过网线或无线网络传输到后台互联网身份融合数据库;同时根据被登记者需要,将采集融合的身份信息生成二维码或制发FRID、NFC各类射频卡,提供给登记者作为电子身份证明使用;
(2)、利用小程序、公众号、APP等方式自助登记的,对有身份证的利用手机的NFC模块读取身份证信息或通过手机摄像头使用OCR等技术扫描身份证信息,与登记人利用登记小程序、公众号、APP等软件所安装的手机上的摄像头采集的人员人脸图像信息或指纹锁上的指纹采集模块采集的人员指纹信息进行比对,确定为同一人的要求在小程序、公众号、APP等直接拨打给定号码的方式确认为本机号码,并继续登记采集住所或前往地等其他实有人口信息,完成登记;不是同一人的提示验证不通过,要求输入正确身份信息;对于没有身份证的,通过其在小程序、公众号、APP等上填报身份证号码,或者自报姓名与其出生日期结合的方式,依次通过后台互联网身份融合数据库、互联网边界平台,进入公安网公安数据库的身份数据库中进行身份信息查询,在公安身份数据库中用身份证号码或者自报姓名与出生日期的方式,查询出其自报信息所对应的身份的人脸图像信息或指纹图像信息,与登记人利用登记小程序、公众号、APP等软件所安装的手机上的摄像头或指纹锁上现场采集,并依次通过后台互联网身份融合数据库、互联网边界平台,进入公安网公安数据库的人员人脸或指纹信息进行比对,确定身份身份一致为同一人;身份是否一致的比对结果作为验证码通过现场公安数据反馈系统的手机短信包发送到小程序、公众号、APP等所在的手机上,要求在小程序、公众号、APP等里输入验证码或直接拨打给定号码的方式确认为本机号码;同时身份一致的在验证码中提示验证通过,要求其继续登记采集住所或前往地等其他实有人口信息;身份不一致提示验证不通过,要求输入正确身份信息;登记完成后将所采集的对应身份证、人脸、指纹、手机号、登记记录等所有信息加密后通过无线网络传输到后台互联网身份融合数据库;并可按照被登记人的需求生成身份信息二维码,提供电子身份证明;
(3)、身份数据融合
后台互联网身份融合数据库接收到各种身份信息后先解密,再通过统计几种身份信息多次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出现的频率和交叉重合几率作为条件进行配对,根据统计学原理利用数据挖掘匹配计算出后,进行一一关系对应;对于交叉重合次数较少暂不能分析计算出准确的一一身份对应关系的,根据出现次数的多少来判断真实身份对应概率并赋予准确值;然后将计算配对的一一对应的身份信息围绕身份证号码索引依次存储人员的身份证信息、指纹信息、人脸图像信息、二维码信息、电子终端信息和出入记录所有信息,同时将姓名、身份证信息、指纹信息和人脸图像信息加密同步到自助通关系统、自助门控系统中;后面当采集到新的身份信息和出入记录其他信息时,仍然继续存储在该身份证号码索引下,并自动检测新身份信息的图像质量是否优于以前存储图像,如果优于则自动将目前最好的身份证信息图像、指纹信息图像和人脸图像信息同步到自助通关系统、自助门控设备中,并删除替换原有的老数据;当多个现场采集的WIFI等电子信息经过交叉比对发现有新增加的MAC地址或IMSI 码信息的,根据统计计算挖掘匹配到某人,从而判断可能是某人新持有电子终端设备的,将新持有电子终端设备的MAC地址或IMSI 码信息对应补充存储到其身份证号码索引下面并备注,并根据交叉出现次数的多少来判断对应概率并赋予准确值;
(4)、利用人员自助通关系统控制进出
人员在进出时,自助通关系统第二人脸采集识别模块首先自动采集来人的人脸信息,先用本机储存的人脸数据比对,识别出是已登记确认真实身份的人员时向控制器发出开门指令,控制器立即控制开关门开门放行;本机比对无来人的人脸数据的,将现场采集的人脸信息再发送到后台互联网身份融合数据库进行人脸识别,是已登记确认真实身份的人员时,向控制器发出开门指令,控制器立即控制开关门设备开门放行;同时将所采集的对应人脸信息、出入记录所有信息,与第二电子信息采集模块通过WIFI等方式采集的人员携带的电子终端设备的MAC地址或IMSI 码信息,一同加密后通过网线或无线网络传输到后台互联网身份融合数据库;
发送到后台互联网身份融合数据库进行人脸识别仍查询不到人脸信息的,或因未登记、人脸变化、人脸被遮挡、光线等原因的影响,无法通过人脸识别确认真实身份时,自助通关系统自动提醒来人:“如未登记身份请前往物业登记或向值班人员进行身份登记,也可在本设备上自助登记进入,需要紧急进入的请刷身份证比对人脸进入;已登记过人脸识别不能进入的,可使用指纹、二维码、射频卡识别方式进入;
没有登记过身份而前往物业登记或向值班人员进行新的身份登记的,按照身份信息登记查验程序完成登记后再前往自助通关系统,利用人脸识别进入;同时将所采集的对应人脸信息、出入记录所有信息,与第二电子信息采集模块通过WIFI等方式采集的人员携带的电子终端设备的MAC地址或IMSI 码信息,一同加密后通过网线或无线网络传输到后台互联网身份融合数据库;
选择自助登记方式进入,来人要按照人员自助通关系统显示屏上显示的自助登记提示,先由人员自助通关系统的第二身份证信息采集模块现场采集人员的身份证信息,与第二指纹信息采集识别模块现场采集的人员指纹信息或第二人脸采集识别模块现场采集的人员人脸图像信息进行识别比对,确定人证合一为本人后,再按照自助提示要求利用拨打给定号码或者手工输入方式登记本人联系手机号码,采集登记住所或前往地等其他实有人口信息;对于没有携带身份证的人员,通过其在自助通关系统显示屏上按照提示填写自己的身份证号码,或者填写自己的姓名与其出生日期结合的方式,输入人员身份登记查验系统,依次通过后台互联网身份融合数据库、互联网边界平台,进入公安网公安数据库的身份数据库中进行身份信息查询,在公安身份数据库中用身份证号码或者自报姓名与出生日期的方式,查询出其自报信息所对应的身份的人脸图像信息或指纹图像信息,与自助通关系统现场采集的依次通过后台互联网身份融合数据库、互联网边界平台,传入公安网公安数据库的来人指纹信息和人脸图像信息进行比对,确定是否为同一人后,通过现场公安数据反馈系统的手机短信包发送身份是否真实一致信号到现场自助通关系统上,提示要求利用拨打给定号码或者手工输入方式登记本人联系手机号码,采集登记住所或前往地等其他实有人口信息;收到身份不一致信号的登记完成后不发开门指令,收到身份真实一致信号的登记完成后向控制器发出开门指令,控制器立即控制开关门设备开门放行;同时将第二身份证模块采集的身份证信息、第二人脸采集识别模块采集的人脸信息、第二指纹采集识别模块采集的指纹信息、第二二维码模块采集的二维码信息、第二射频卡采集的射频卡信息和采集时间、通过地点、进出次数、住所或前往地、联系电话等所有信息,与第二电子信息采集模块利用WIFI等方式采集的人员携带的电子终端设备的MAC地址或IMSI 码信息,一同加密后通过网线或无线网络传输到后台互联网身份融合数据库;并可按照被登记人的需求生成身份信息二维码,提供电子身份证明;
改用指纹识别方式的,自助通关系统第二指纹采集识别模块首先自动采集来人的指纹信息,识别出是已登记确认真实身份的人员时,向控制器发出开门指令,控制器立即控制开关门开门放行;同时将所采集的对应指纹信息、出入记录所有信息,与第二电子信息采集模块通过WIFI等方式采集的人员携带的电子终端设备的MAC地址或IMSI 码信息,一同加密后通过网线或无线网络传输到后台互联网身份融合数据库;
改用二维码或射频卡非生物识别方式时,自助通关系统第二二维码或射频卡识别模块首先自动采集其二维码或射频卡信息,发现是能直接读出身份信息的二维码、射频卡的,将读取的身份信息与来人在现场通过第二人脸采集识别模块、第二指纹采集识别模块采集的人脸或指纹生物识别信息进行降低阈值档次比对,识别出是已登记确认真实身份的人员时,向控制器发出开门指令,控制器立即控制开关门设备开门放行;发现是不能直接读出身份的二维码信息、射频卡信息的,通过二维码信息、射频卡信息储存的索引号到后台互联网身份融合数据库调取对应的身份信息返回,与来人在现场通过第二人脸采集识别模块、第二指纹采集识别模块采集的人脸或指纹生物识别信息进行降低阈值档次比对,识别出是已登记确认真实身份的人员时向控制器发出开门指令,控制器立即控制开关门开门放行;或者来人用小程序、公众号、APP等扫描读取自助通关系统上提供的二维码信息里的自助通关系统设备序列号,连同来人在小程序、公众号、APP等上已登记的本人身份序列号信息,一同进入互联网身份融合数据库保存出入记录,同时在互联网身份融合数据库中调取本人的人脸或指纹等信息,送到自助通关系统设备与本人现场通过第二人脸采集识别模块、第二指纹采集识别模块采集的人脸或指纹生物识别信息进行降低阈值档次比对,识别出是已登记确认真实身份的人员时向控制器发出开门指令,控制器立即控制开关门开门放行;同时将所采集的对应二维码信息或射频卡信息、出入记录所有信息,与第二电子信息采集模块通过WIFI等方式采集的人员携带的电子终端设备的MAC地址或IMSI 码信息,一同加密后通过网线或无线网络传输到后台互联网身份融合数据库;
来不及登记需要紧急进出时,来人可以采用简易方式刷身份证进入,这时由人员自助通关系统的第二身份证信息采集模块现场采集人员的身份证信息与第二指纹信息采集识别模块现场采集的人员指纹信息或第二人脸采集识别模块现场采集的人员人脸图像信息进行识别比对,确定人证合一为本人的向控制器发出开门指令,控制器立即控制开关门设备开门放行;同时将第二身份证模块采集的身份证信息、第二人脸采集识别模块采集的人脸信息或第二指纹采集识别模块采集的指纹信息和采集时间、通过地点、进出次数等所有信息,与第二电子信息采集模块通过WIFI等方式采集的人员携带的电子终端设备的MAC地址或IMSI 码信息,一同加密后通过网线或无线网络传输到后台互联网身份融合数据库;对于因为紧急进出而未能登记设定的完整实有人口信息的,下次进出时仍然需要按提示登记方式进行登记后,才能直接使用人脸、指纹生物识别方式,或使用二维码、射频卡降低阈值档次识别方式进出,否则还需要采用刷身份证比对人脸或指纹的简易方式进出;
(5)、利用人员门控系统开关各类隔离门控制进出
对于依托其他已安装隔离门控制进出的人员自助门控系统,人员在进出时,人员自助门控系统第三人脸采集识别模块首先自动采集来人的人脸信息,先用本机储存的人脸数据比对,识别出是已登记确认真实身份的人员时,向控制器发出开门指令,控制器立即向联动的各类隔离门发出开门信号,控制隔离门开门放行;在本机储存的人脸数据中比对无来人的人脸数据的,将现场采集的人脸信息再发送到后台互联网身份融合数据库进行人脸识别,是已登记确认真实身份的人员时,向控制器发出开门指令,控制器立即控制开关门开门放行;同时将第三人脸采集识别模块采集的人脸信息和采集时间、通过地点、进出次数等所有信息,与第三电子信息采集模块利用WIFI等方式采集的人员携带的电子终端设备的MAC地址或IMSI 码信息,一同加密后通过网线或无线网络传输到后台互联网身份融合数据库;
发送到后台互联网身份融合数据库进行人脸识别仍查询不到人脸信息的,或因未登记、人脸变化、人脸被遮挡、光线等原因的影响,无法通过人脸识别确认真实身份时,自助门控系统提醒来人:“如未登记身份请前往物业登记或向值班人员进行身份登记,也可在本设备上自助登记进入,需要紧急进入的请刷身份证比对人脸进入;已登记过人脸识别不能进入的,可使用指纹、二维码、射频卡识别方式进入;
没有登记过身份而前往物业登记或向值班人员进行新的身份登记的,按照身份信息登记查验程序完成登记后再前往自助门控系统,利用人脸识别进入;同时将第三人脸采集识别模块采集的人脸信息和采集时间、通过地点、进出次数等所有信息,与第三电子信息采集模块利用WIFI等方式采集的人员携带的电子终端设备的MAC地址或IMSI 码信息,一同加密后通过网线或无线网络传输到后台互联网身份融合数据库;
选择自助登记方式进入,来人要按照人员自助门控系统显示器上显示的自助登记提示,先由人员自助门控系统的第三身份证信息采集模块现场采集人员的身份证信息,与第三指纹信息采集识别模块现场采集的人员指纹信息或第三人脸采集识别模块现场采集的人员人脸图像信息进行识别比对,确定为本人后,再按照自助提示要求利用拨打给定号码或者手工输入方式登记本人联系手机号码,采集登记住所或前往地等其他实有人口信息;对于没有携带身份证的人员,通过其在自助门控系统显示屏上按照提示填写自己的身份证号码,或者填写自己的姓名与其出生日期结合的方式,输入人员身份登记查验系统,依次通过后台互联网身份融合数据库、互联网边界平台,进入公安网公安数据库的身份数据库中进行身份信息查询,在公安身份数据库中用身份证号码或者自报姓名与出生日期的方式,查询出其自报信息所对应的身份的人脸图像信息或指纹图像信息,与自助门控系统现场采集的依次通过后台互联网身份融合数据库、互联网边界平台,传入公安网公安数据库的来人指纹信息和人脸图像信息进行比对,确定是否为同一人后,通过现场公安数据反馈系统的手机短信包发送身份是否真实一致信号到现场自助门控系统上,提示要求利用拨打给定号码或者手工输入方式登记本人联系手机号码,采集登记住所或前往地等其他实有人口信息;收到身份不一致信号的登记完成后不发开门指令,收到身份真实一致信号的登记完成后向控制器发出开门指令,控制器立即向联动的各类隔离门发出开门信号,控制隔离门开门放行;同时将第三身份证模块采集的身份证信息、第三人脸采集识别模块采集的人脸信息、第三指纹采集识别模块采集的指纹信息、第三二维码模块采集的二维码信息、第三射频卡采集的射频卡信息和采集时间、通过地点、进出次数、住所或前往地、联系电话等所有信息,与第三电子信息采集模块利用WIFI等方式采集的人员携带的电子终端设备的MAC地址或IMSI 码信息,一同加密后通过网线或无线网络传输到后台互联网身份融合数据库;并可按照被登记人的需求生成身份信息二维码,提供电子身份证明;
改用指纹识别方式的,自助门控系统第三指纹采集识别模块首先自动采集来人的指纹信息,识别出是已登记确认真实身份的人员时,向控制器发出开门指令,控制器立即向联动的各类隔离门发出开门信号,控制隔离门开门放行;同时将第三指纹采集识别模块采集的指纹信息和采集时间、通过地点、进出次数等所有信息,与第三电子信息采集模块利用WIFI等方式采集的人员携带的电子终端设备的MAC地址或IMSI 码信息,一同加密后通过网线或无线网络传输到后台互联网身份融合数据库;
改用二维码或射频卡非生物识别方式时,自助门控系统第三二维码或射频卡识别模块首先自动采集其二维码或射频卡,发现是能直接读出身份信息的二维码、射频卡的,与来人在现场通过第三人脸采集识别模块、第三指纹采集识别模块采集的人脸或指纹信息进行降低阈值档次比对,识别出是已登记确认真实身份的人员时,向控制器发出开门指令,控制器立即向联动的各类隔离门发出开门信号,控制隔离门开门放行;发现是不能直接读出身份的二维码、射频卡的,通过二维码信息、射频卡信息储存的索引号到后台互联网身份融合数据库调取对应的身份信息返回,与来人在现场通过第三人脸采集识别模块、第三指纹采集识别模块采集的人脸或指纹信息进行降低阈值档次比对,识别出是已登记确认真实身份的人员时向控制器发出开门指令,控制器立即向联动的各类隔离门发出开门信号,控制隔离门开门放行;或者来人用小程序、公众号、APP等扫描读取自助门控系统上提供的二维码信息里的自助门控系统设备序列号,连同来人在小程序、公众号、APP等上已登记的本人身份序列号信息,一同进入互联网身份融合数据库保存出入记录,同时在互联网身份融合数据库中调取本人的人脸或指纹等信息,送到自助门控系统设备与本人现场通过第三人脸采集识别模块、第三指纹采集识别模块采集的人脸或指纹生物识别信息进行降低阈值档次比对,识别出是已登记确认真实身份的人员时向控制器发出开门指令,控制器立即向联动的各类隔离门发出开门信号,控制隔离门开门放行;同时将第三二维码模块采集的二维码信息、第三射频卡采集的射频卡信息和采集时间、通过地点、进出次数等所有信息,与第三电子信息采集模块利用WIFI等方式采集的人员携带的电子终端设备的MAC地址或IMSI 码信息,一同加密后通过网线或无线网络传输到后台互联网身份融合数据库;
来不及登记需要紧急进出时,来人可以采用简易方式刷身份证进入,这时由人员自助门控系统的第三身份证信息采集模块现场采集人员的身份证信息与第三指纹信息采集识别模块现场采集的人员指纹信息或第三人脸采集识别模块现场采集的人员人脸图像信息进行识别比对,确定人证合一为本人的向控制器发出开门指令,控制器立即向联动的各类隔离门发出开门信号,控制隔离门开门放行;同时将第三身份证模块采集的身份证信息、第三人脸采集识别模块采集的人脸信息或第三指纹采集识别模块采集的指纹信息和采集时间、通过地点、进出次数等所有信息,与第三电子信息采集模块利用WIFI等方式采集的人员携带的电子终端设备的MAC地址或IMSI 码信息,一同加密后通过网线或无线网络传输到后台互联网身份融合数据库;对于因为紧急进出而未能登记设定的完整实有人口信息的,下次进出时仍然需要按提示登记方式进行登记后,才能直接使用人脸、指纹生物识别方式,或使用二维码、射频卡降低阈值档次设备方式进出,否则还需要采用刷身份证比对人脸或指纹的简易方式进出;
(6)、互联网数据融合传输至公安网公安数据库查验
后台互联网身份融合数据库将从人员自助通关系统和人员自助门控系统接收到身份信息解密后,结合已经储存的从人员身份登记查验系统和其他人员自助通关系统和人员自助门控系统接收到各种身份信息,通过统计几种身份信息多次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出现的频率和交叉重合几率作为条件进行配对,利用统计学原理计算出后,挖掘出一一对应关系,对于交叉重合次数较少暂不能分析计算出准确一一身份对应关系的,根据出现次数的多少来判断真实身份对应概率并赋予准确值,然后将计算配对的一一对应的身份信息围绕身份证号码索引依次存储人员的身份证信息、指纹信息、人脸图像信息、二维码信息、电子终端设备的MAC地址或IMSI 码信息和出入记录、住宿或前往地、联系电话等其他所有信息,同时将姓名、身份证信息、指纹信息和人脸图像信息加密同步到自助通关系统和自助门控系统中;后面当采集到新的出入记录和新的身份证信息、人脸图片、指纹图片、二维码信息、射频卡信息,以及通过交叉重合比对计算发现新出现MAC地址或IMSI 码信息对应的电子终端设备等其他身份信息时,仍然继续存储在该身份证号码索引下,并自动检测新身份信息里的图像质量是否优于以前存储图像,如果优于则自动将目前最好的身份证信息图像、指纹信息图像和人脸图像信息加密同步到自助通关系统、自助门控设备中,并删除替换的数据;
后台互联网身份融合数据库融合完数据后,自动将新出现的已经一一对应储存的人员的身份证号信息码、指纹信息、人脸信息等公安已建库信息通过互联网边界平台传输至后台公安网公安数据库,与后台公安网公安数据库已建库数据的信息进行匹配,若人员身份证信息、人员指纹信息、人脸图像信息与后台互联网身份融合数据库融合数据能够完全匹配,则后台公安网公安数据库反馈匹配正确结果至现场公安数据反馈系统储存备查;若人员身份证信息、人员指纹信息、人脸图像信息与后台互联网身份融合数据库融合数据不能够完全匹配,或者查询发现是高危人员的,则后台公安网公安数据库生成报警,连同匹配错误结果反馈至现场公安数据反馈系统;
(7)、公安数据库结果反馈现场
现场公安数据反馈系统收到后台公安网公安数据库不匹配结果后,是人员身份登记查验系统正在登记而发送的查询请求的,利用手机短信包将不匹配结果传输至人员身份登记查验系统用于登记查验;是自助通关设备或自助门控设备正在进行自助登记的,向自助通关设备或自助门控设备发送提示,提醒自助登记人员要正确登记自己的身份信息;是高危人员报警的,通过移动警务终端或手机短信包发送给现场安保人员或者民警,或者发送至值班单位公安网现场公安数据反馈系统客户端,由值班民警电话指令现场安保人员或者民警根据报警类型进行处置;
对于登记或者自助采集的身份数据与后台公安网公安数据库不一致的,属于有人现场值守登记的,由现场人员重新采集以确认是否是采集信息不准确或输入错误;无人现场值守自助登记的,除系统自动提示外,现场设备印有值班电话供登记人员联系咨询或联系现场安保人员或者民警重新采集,确认是否是采集信息不准确或输入错误;重新采集的身份信息与报警反馈的公安数据信息一致的则放行并替换错误信息;重新采集的身份信息与报警反馈的公安数据信息仍然不一致的,有人现场值守登记的,由现场安保人员或者民警核查是否为冒名顶替或者有意登记假身份,属于冒名顶替或者有意登记假身份又不愿意登记真实身份的,除非其交代出真实身份并经过身份信息登记查验一致,否则不允许其进入,并标记其照片为关注人员,或者移交民警核查真实身份;无人现场值守自助登记的,自助通关设备或自助门控设备立即启动录像功能记录现场情况,并将所有已采集信息发往后台,同时向值班安保人员或者民警发送关注提醒;且控制器不发送开门信号,不允许其进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259236.XA CN110008676B (zh) | 2019-04-02 | 2019-04-02 | 一种人员多维身份查验与真实身份甄别系统及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259236.XA CN110008676B (zh) | 2019-04-02 | 2019-04-02 | 一种人员多维身份查验与真实身份甄别系统及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008676A true CN110008676A (zh) | 2019-07-12 |
CN110008676B CN110008676B (zh) | 2022-09-16 |
Family
ID=671693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259236.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0008676B (zh) | 2019-04-02 | 2019-04-02 | 一种人员多维身份查验与真实身份甄别系统及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0008676B (zh) |
Cited By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502681A (zh) * | 2019-08-16 | 2019-11-26 | 宁夏英杰达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 一种临时身份证明自助查询方法 |
CN110619058A (zh) * | 2019-08-01 | 2019-12-27 | 韶关市尚依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带有筛分功能的物业管理用业主信息处理系统 |
CN110852185A (zh) * | 2019-10-21 | 2020-02-28 | 西南民族大学 | 基于人体骨骼关键点识别的视力检测设备及方法 |
CN110889790A (zh) * | 2019-11-29 | 2020-03-17 | 武汉虹信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基于综合社区信息快速筛查疑似传销用户的系统 |
CN111143794A (zh) * | 2019-12-18 | 2020-05-12 | 苏州网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企业网站的用户身份在线申请审核系统 |
CN111181996A (zh) * | 2020-01-06 | 2020-05-19 | 武汉烽合智达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基于分布式多连接架构的侦码图像实现方法及系统 |
CN111652173A (zh) * | 2020-06-10 | 2020-09-11 | 杭州十域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适合综合商场内人流管控的采集方法 |
CN111882730A (zh) * | 2020-07-10 | 2020-11-03 | 东方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自助终端的警务安检系统及应用方法 |
CN111881478A (zh) * | 2020-07-28 | 2020-11-03 | 唐向阳 | 一种具有消迹功能的通行管理系统 |
CN112037403A (zh) * | 2020-07-22 | 2020-12-04 | 四川科达乐气象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嵌入式网关的人员安全监控系统及方法 |
CN112256724A (zh) * | 2020-10-22 | 2021-01-22 | 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分公司 | 一种定向消息发送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
CN113160956A (zh) * | 2021-04-21 | 2021-07-23 |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 一种基于多身份数据融合的患者管理方法和系统 |
CN113903111A (zh) * | 2021-02-08 | 2022-01-07 | 苏州亿尔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镇村出入人员管控读卡方法、装置和系统 |
CN114867006A (zh) * | 2021-12-23 | 2022-08-05 |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八五一一研究所 | 一种红黄健康码手机防疫检测方法 |
Citations (1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758263A (zh) * | 2005-10-31 | 2006-04-12 | 浙江大学 | 基于得分差加权融合的多模态身份识别方法 |
CN101627913A (zh) * | 2009-08-18 | 2010-01-20 |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 一种身份信息识别方法及其系统 |
CN101826151A (zh) * | 2009-03-03 | 2010-09-08 | 赵毅 | 一种人脸比对验证身份的方法和系统 |
CN102800017A (zh) * | 2012-07-09 | 2012-11-28 | 高艳玲 | 基于人脸识别的身份核查系统 |
KR20130023930A (ko) * | 2011-08-30 | 2013-03-08 | 대구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 은닉물체 탐지용 수동형 밀리미터파 영상과 가시 영상의 정합 및 융합방법 |
CN204155327U (zh) * | 2014-09-01 | 2015-02-11 | 上海智达商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 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来访人员登记查验装置 |
CN104915645A (zh) * | 2015-05-30 | 2015-09-16 | 深圳市鑫通辉实业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 |
WO2016114937A1 (en) * | 2014-12-31 | 2016-07-21 | Imageware Systems, Inc. | Out-of-band biometric enrollment and verification using interactive messaging |
US9412278B1 (en) * | 2015-03-31 | 2016-08-09 | SZ DJI Technology Co., Ltd | Authentic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generating flight regulations |
CN106250857A (zh) * | 2016-08-04 | 2016-12-21 | 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 一种身份识别装置及方法 |
CN205955579U (zh) * | 2016-07-06 | 2017-02-15 | 安徽扬子安防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带有生物识别技术的防盗门 |
CN106570796A (zh) * | 2016-11-07 | 2017-04-19 | 成都科曦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生物特征识别、人证合一审核的智慧酒店自助登记系统 |
CN107507118A (zh) * | 2017-08-22 | 2017-12-22 | 深圳市来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立体化人车安全防控系统 |
CN107680230A (zh) * | 2017-10-31 | 2018-02-09 | 华慧视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 基于人脸识别的人证核验并黑名单复核的通关系统 |
CN107944838A (zh) * | 2017-12-18 | 2018-04-20 | 四川省大益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道闸现场监控系统及方法 |
CN108805087A (zh) * | 2018-06-14 | 2018-11-13 | 南京云思创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基于多模态情绪识别系统的时序语义融合关联判断子系统 |
-
2019
- 2019-04-02 CN CN201910259236.XA patent/CN110008676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1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758263A (zh) * | 2005-10-31 | 2006-04-12 | 浙江大学 | 基于得分差加权融合的多模态身份识别方法 |
CN101826151A (zh) * | 2009-03-03 | 2010-09-08 | 赵毅 | 一种人脸比对验证身份的方法和系统 |
CN101627913A (zh) * | 2009-08-18 | 2010-01-20 |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 一种身份信息识别方法及其系统 |
KR20130023930A (ko) * | 2011-08-30 | 2013-03-08 | 대구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 은닉물체 탐지용 수동형 밀리미터파 영상과 가시 영상의 정합 및 융합방법 |
CN102800017A (zh) * | 2012-07-09 | 2012-11-28 | 高艳玲 | 基于人脸识别的身份核查系统 |
CN204155327U (zh) * | 2014-09-01 | 2015-02-11 | 上海智达商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 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来访人员登记查验装置 |
WO2016114937A1 (en) * | 2014-12-31 | 2016-07-21 | Imageware Systems, Inc. | Out-of-band biometric enrollment and verification using interactive messaging |
US9412278B1 (en) * | 2015-03-31 | 2016-08-09 | SZ DJI Technology Co., Ltd | Authentic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generating flight regulations |
CN104915645A (zh) * | 2015-05-30 | 2015-09-16 | 深圳市鑫通辉实业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 |
CN205955579U (zh) * | 2016-07-06 | 2017-02-15 | 安徽扬子安防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带有生物识别技术的防盗门 |
CN106250857A (zh) * | 2016-08-04 | 2016-12-21 | 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 一种身份识别装置及方法 |
CN106570796A (zh) * | 2016-11-07 | 2017-04-19 | 成都科曦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生物特征识别、人证合一审核的智慧酒店自助登记系统 |
CN107507118A (zh) * | 2017-08-22 | 2017-12-22 | 深圳市来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立体化人车安全防控系统 |
CN107680230A (zh) * | 2017-10-31 | 2018-02-09 | 华慧视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 基于人脸识别的人证核验并黑名单复核的通关系统 |
CN107944838A (zh) * | 2017-12-18 | 2018-04-20 | 四川省大益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道闸现场监控系统及方法 |
CN108805087A (zh) * | 2018-06-14 | 2018-11-13 | 南京云思创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基于多模态情绪识别系统的时序语义融合关联判断子系统 |
Non-Patent Citations (6)
Title |
---|
ALICE J.O’TOOLE: "Recognizing people from dynamic and static faces and bodies: Dissecting identity with a fusion approach", 《VISION RESEARCH》 * |
THOMAS KAUSCH: "Modern Principles of Identity Fusion", 《DESIGN CONSIDERATIONS AND TECHNOLOGIES FOR AIR DEFENCE》 * |
刘冬军等: "前方车辆检测的特征融合算法研究与实现",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
北京斯科德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RFID证件识别和人脸识别的人证合一方案", 《HTTP://SOLUTION.RFIDWORLD.COM.CN/2018_08/2ADFE154AD65EC63.HTML》 * |
周丽芳: "一种基于数据融合的身份识别方法", 《信息安全》 * |
边淑芳: "基于信息融合的身份识别技术的发展综述", 《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
Cited By (1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619058A (zh) * | 2019-08-01 | 2019-12-27 | 韶关市尚依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带有筛分功能的物业管理用业主信息处理系统 |
CN110502681A (zh) * | 2019-08-16 | 2019-11-26 | 宁夏英杰达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 一种临时身份证明自助查询方法 |
CN110852185A (zh) * | 2019-10-21 | 2020-02-28 | 西南民族大学 | 基于人体骨骼关键点识别的视力检测设备及方法 |
CN110889790A (zh) * | 2019-11-29 | 2020-03-17 | 武汉虹信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基于综合社区信息快速筛查疑似传销用户的系统 |
CN111143794A (zh) * | 2019-12-18 | 2020-05-12 | 苏州网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企业网站的用户身份在线申请审核系统 |
CN111181996A (zh) * | 2020-01-06 | 2020-05-19 | 武汉烽合智达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基于分布式多连接架构的侦码图像实现方法及系统 |
CN111652173B (zh) * | 2020-06-10 | 2023-07-18 | 杭州十域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适合综合商场内人流管控的采集方法 |
CN111652173A (zh) * | 2020-06-10 | 2020-09-11 | 杭州十域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适合综合商场内人流管控的采集方法 |
CN111882730A (zh) * | 2020-07-10 | 2020-11-03 | 东方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自助终端的警务安检系统及应用方法 |
CN112037403A (zh) * | 2020-07-22 | 2020-12-04 | 四川科达乐气象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嵌入式网关的人员安全监控系统及方法 |
CN111881478A (zh) * | 2020-07-28 | 2020-11-03 | 唐向阳 | 一种具有消迹功能的通行管理系统 |
CN111881478B (zh) * | 2020-07-28 | 2024-04-26 | 唐向阳 | 一种具有消迹功能的通行管理系统 |
CN112256724A (zh) * | 2020-10-22 | 2021-01-22 | 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分公司 | 一种定向消息发送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
CN113903111A (zh) * | 2021-02-08 | 2022-01-07 | 苏州亿尔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镇村出入人员管控读卡方法、装置和系统 |
CN113160956A (zh) * | 2021-04-21 | 2021-07-23 |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 一种基于多身份数据融合的患者管理方法和系统 |
CN114867006A (zh) * | 2021-12-23 | 2022-08-05 |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八五一一研究所 | 一种红黄健康码手机防疫检测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008676B (zh) | 2022-09-1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008676A (zh) | 一种人员多维身份查验与真实身份甄别系统及方法 | |
CN103489291B (zh) | 一种全方位无线智能集成安防系统 | |
CN105957202B (zh) | 一种智能化楼宇整体通道安全管理系统 | |
CN105761347B (zh) | 基于二维码和gps验证的电力系统专用防盗电磁锁系统 | |
CN106846577A (zh) | 基于人脸识别的人员出入权限控制方法及装置 | |
CN107734158A (zh) | 利用智能手持终端对锁装置进行远程管理的方法和系统 | |
CN201508555U (zh) | 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网吧管理系统 | |
CN102682410A (zh) | 一种基于家政服务的员工授权方法 | |
CN109559414A (zh) | 一种机柜门锁控制方法及系统 | |
US20130169815A1 (en) | Equipment enclosures with remote logging, authorization and monitoring | |
CN101847279A (zh) | 具有智能化管理体系的网络人脸识别系统及其识别方法 | |
CN104967825A (zh) | 一种看门电子狗系统 | |
CN110021085A (zh) | 一种扫码并行验证的开门系统及方法 | |
CN110599653B (zh) | 一种门禁解锁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06204841A (zh) | 一种智能门禁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
CN106067196A (zh) | 一种实现智能考勤的方法和系统 | |
CN108573557A (zh) | 印章保护盒及印章保护盒的使用方法 | |
CN114022838A (zh) | 一种基于智慧物联的智慧人行管理系统 | |
CN101630421A (zh) | 远程可视门禁系统 | |
CN109448312A (zh) | 一种智能化医警联动报警系统 | |
CN110415419A (zh) | 基于移动终端的门禁系统中电子钥匙分享系统 | |
CN112448960B (zh) | 一种利用人脸识别技术的内网计算机网络管控系统 | |
CN105957203A (zh) | 一种集中式公寓整体通道安全管理系统 | |
CN105678869A (zh) | 门禁智能控制器、门禁智能控制系统及其门禁开启方法 | |
CN206224488U (zh) | 基于设备授权管理的移动终端、服务器、控制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0916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