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04460A - 电解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解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04460A
CN110004460A CN201810011387.9A CN201810011387A CN110004460A CN 110004460 A CN110004460 A CN 110004460A CN 201810011387 A CN201810011387 A CN 201810011387A CN 110004460 A CN110004460 A CN 11000446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queous solution
oxidation
gas
electrolysis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01138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004460B (zh
Inventor
苏进成
庄政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10011387.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004460B/zh
Publication of CN1100044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0446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00446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0446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5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CESSES; APPARATUS THEREFOR
    • C25B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COMPOUNDS OR NON-METALS; APPARATUS THEREFOR
    • C25B1/00Electrolytic production of inorganic compounds or non-metal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5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CESSES; APPARATUS THEREFOR
    • C25B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COMPOUNDS OR NON-METALS; APPARATUS THEREFOR
    • C25B15/00Operating or servicing cells
    • C25B15/02Process control or regula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5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CESSES; APPARATUS THEREFOR
    • C25B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COMPOUNDS OR NON-METALS; APPARATUS THEREFOR
    • C25B15/00Operating or servicing cells
    • C25B15/08Supplying or removing reactants or electrolytes; Regeneration of electrolyt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5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CESSES; APPARATUS THEREFOR
    • C25B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COMPOUNDS OR NON-METALS; APPARATUS THEREFOR
    • C25B9/00Cells or assemblies of cells; Constructional parts of cells; Assemblies of constructional parts, e.g. electrode-diaphragm assemblies; Process-related cell featur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etallur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lectrolytic Production Of Non-Metals, Compounds, Apparatuse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解装置,主要由供应机构、电解机构以及混合机构所构成,该供应机构能提供水溶液、温度低于水溶液的冷却水溶液以及含有盐分的盐水水溶液,而电解机构能接收冷却水溶液来让电源供应组件进行降温,并能对盐水水溶液进行电解而形成氧化系复合型气体,其中,电解机构对进行电解时,电解机构会通过冷却组件来维持位于电解机构内的盐水水溶液的电解温度,而混合机构将水溶液与氧化系复合型气体混合形成氧化系复合型气态水溶液,藉以,本发明能提供一种大量生产氧化系复合型气态水溶液的电解装置。

Description

电解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解装置,特别是一种能大量生产氧化系复合型气态水溶液的电解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氧化系复合型气体本身具有一未成对的自由活性电子,使得氧化系复合型气态水溶液具有强效的氧化能力,可用来氧化细菌、病毒、霉菌等病原体的蛋白质、胜肽、DNA或RNA,藉以来消灭该等病原体,而由于气态之氧化系复合型气体并不能提供使用者方便使用,因此目前于医疗卫生、食品加工、环境保护、工业用水、畜牧养殖以及污水处理……等产业中,其多将氧化系复合型气体溶于水中形成氧化系复合型气态水溶液,令使用者可方便使用氧化系复合型水溶液来进行消毒、杀菌、除臭。
然而,为了改善前述缺失,目前皆利用现有电解装置来电解食盐水以形成氧化系复合型气体,再将氧化系复合型气体溶于水中以形成氧化系复合型气态水溶液,但是,当现有电解装置在进行电解时,现有电解装置仅通过一组冷却机构来冷却电源供应组件以及电解槽,进而现有电解装置电解时间过程时,一组冷却机构无法有效降低电源供应组件与电解槽两者的温度,甚至,若电源供应组件与电解槽两者的温度过高,则必须让现有电解装置停止运动,藉此,现有电解装置在运作一段时间之后就必须停止运作以确保电源供应组件与电解槽两者的温度不要过高,进而导致现有电解装置生产氧化系复合型气态水溶液的产量无法有效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电源供应组件与电解槽两者能个别运用一个冷却机制进行冷却,让使用者能通过本发明电解装置在短时间内大量生产氧化系复合型气态水溶液,让使用者能方便使用氧化系复合型气态水溶液来进行消毒、杀菌以及除臭。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能控制水溶液以及盐水水溶液是否流入电解槽内,进而能减少供应机构与电解机构之间所使用的管体数量,致使能有效缩小电解装置的整体大小。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氧化系复合型气体由电解机构流向至混合机构的过程中,能将降低氧化系复合型气体所夹带的水气,使得流向所述混合机构的氧化系复合型气体能夹杂较少的水气,让混合机构能在短时间产生氧化系复合型气态水溶液,进而提高生产效率。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能避免浪费氧化系复合型气体,让氧化系复合型气体能充分与水溶液混合以形成氧化系复合型气态水溶液,进而混合机构能在短时间内生产大量的氧化系复合型气态水溶液。
为实现前述目的,本发明有关于一种电解装置,所述电解装置主要由一供应机构、一电解机构以及一混合机构所构成,所述供应机构具有一液体供应组件以及一由所述液体供应组件所提供的水溶液,所述液体供应组件分别连接于一冷却组件以及一盐水混合组件,使得所述水溶液分别流经所述冷却组件与盐水混合组件而形成一温度低于所述水溶液的冷却水溶液以及一与盐分混合的盐水水溶液。
于此实施例中,所述液体供应组件具有一同时连接于所述冷却组件与电解槽的清水储存槽以及一同时连接于所述盐水混合组件与气液混合组件的逆渗透水储存槽,而所述水溶液具有一存放于所述清水储存槽的清水水溶液以及一存放于所述逆渗透水储存槽的逆渗透水水溶液,且所述清水水溶液流经一位于所述清水储存槽与逆渗透水储存槽之间的逆渗透水制造器而形成所述逆渗透水水溶液。
所述电解机构具有一连接于所述冷却组件的电源供应组件以及一连接于所述电源供应组件的电解槽,所述电源供应组件用以接收所述冷却水溶液来进行冷却,并提供电压让所述电解槽进行电解,所述电解槽分别连接于所述液体供应组件以及盐水混合组件,并能选择性接收所述水溶液或盐水水溶液,而所述电解槽对所述盐水水溶液进行电解以形成一氧化系复合型气体,并能通过所述水溶液进行清洗以形成一电解废液,且所述电解槽连接一电解冷却组件来维持位于所述电解槽中盐水水溶液的电解温度。
其中,所述液体供应组件、盐水混合组件与电解槽三者之间设有一切换组件,所述切换组件具有一能同时接收所述水溶液以及盐水水溶液的切换单元以及两个连接于所述切换单元的出水管,所述切换单元能选择性将所述水溶液或盐水水溶液流入所述两出水管其中之一,而所述两出水管其中之一连接于一形成于所述电解槽内部的阳极电解空间,而另一个所述出水管连接于一形成于所述电解槽内部的阴极电解空间。
并且,当所述盐水水溶液通过所述切换单元仅流入所述阳极电解空间时,所述盐水水溶液先流向一组装于所述切换组件的盐水流量计,再流向所述出水管,使得所述盐水流量计会计算所述盐水水溶液流入所述阳极电解空间的流量。
于此实施例中,所述切换单元具有一接收所述水溶液的水溶液管体以及一接收所述盐水水溶液的盐水管体,所述水溶液管体与盐水管体分别连接于所述出水管,并经由一分流管而相互连接,而所述分流管组装一能让所述水溶液管体选择性连通或不连通于所述盐水管体的分流开关,使得所述分流开关将所述水溶液管体连通于所述盐水管体时,所述水溶液或盐水水溶液能同时流入所述水溶液管体与盐水管体。
此外,所述水溶液管体于所述分流管的两侧分别设有一水溶液切换开关,所述两水溶液切换开关其中之一可用以抑制所述水溶液流入所述水溶液管体,另一个水溶液切换开关可抑制所述水溶液流入其中一个所述出水管,而所述盐水管体于所述分流管的两侧分别设有一盐水切换开关,其中一个所述盐水切换开关可用以抑制所述盐水水溶液流入所述盐水管体,则另一个所述盐水切换开关可用以抑制所述盐水水溶液流入另一个出水管。
于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电解废液流向一回收槽,所述回收槽的内部设有一分隔板,使所述回收槽的内部通过所述分隔板而区分为一容置所述电解废液的沉淀空间以及一连通于所述沉淀空间的回收空间,而所述电解废液在所述沉淀空间内沉淀而形成一位于所述沉淀空间底部的电解废物以及一能流至所述回收空间的回收水溶液。
并且,所述回收槽于所述分隔板的一侧形成一相交设置于所述分隔板的底板,所述底板的周围朝向所述分隔板的另一侧形成一长度大于所述分隔板的环壁,使得所述分隔板于远离所述底板一侧的高度位置低于所述环壁于远离所述底板的一侧,进而当所述回收水溶液的液面高过所述分隔板时,所述回收水溶液会溢流至所述回收空间。
最后,所述混合机构具有一气液混合组件以及一连接于所述气液混合组件的成品槽,所述气液混合组件同时连接于所述液体供应组件与电解槽,并能接收所述水溶液以及氧化系复合型气体,而所述气液混合组件能将所述水溶液循环流动,让所述水溶液与氧化系复合型气体混合形成一传送至所述成品槽的氧化系复合型气态水溶液。
并且,所述电解槽与气液混合组件之间设有一凝结管,所述凝结管于接近于所述电解槽的一端形成一入气口,并于远离所述入气口的一端形成一口径小于所述入气口的出气口,所述入气口与出气口之间形成一让所述氧化系复合型气体通过凝结通道,而所述凝结通道的内部孔径于越靠近所述出气口而越小,使得所述氧化系复合型气体接触到至少一形成所述凝结通道的凝结表面而让所述氧化系复合型气体夹杂的水气凝成形成一停留在所述凝结通道内的水珠。
于此实施例中,所述气液混合组件具有一容置所述水溶液的反应槽以及一接收所述氧化系复合型气体的气体混合器,位于所述反应槽的水溶液经由一连接于所述反应槽的第一混合管流入所述气体混合器,使得所述水溶液夹带所述氧化系复合型气体经由一连接于所述气体混合器的第二混合管流回至所述反应槽,让位于所述反应槽的水溶液转变为所述氧化系复合型气态水溶液。
于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反应槽组装一连接于所述液体供应组件的备用反应槽,使得所述备用反应槽能接收所述水溶液,而所述氧化系复合型气体流入所述反应槽时,所述氧化系复合型气体的一部份与位于所述反应槽内的水溶液进行混合以形成所述氧化系复合型气态水溶液,而剩余的氧化系复合型气体会流向所述备用反应槽,并与位于所述备用反应槽内的水溶液进行混合以形成所述氧化系复合型气态水溶液。
此外,所述第一混合管组装与第二混合管分别组装一控制器,而组装于所述第一混合管的控制器可控制所述水溶液是否流至所述气体混合器,而组装于所述第二混合管的控制器可控制夹带有所述氧化系复合型气体的水溶液是否流至所述反应槽,当所述水溶液能自由地在所述反应槽与气体混合器之间流动时,所述水溶液通过一组装于所述第二混合管的混合器马达而反复地由所述第一混合管流入所述气体混合器,再由第二混合管流至所述反应槽,使得所述氧化系复合型气态水溶液的氧化系复合型气体浓度能提高。
另外,所述反应槽经由一进水管而连接于所述液体供应组件,并经由一成品输入管而连接于所述成品槽,所述进水管与成品输入管分别设有所述控制器,而组装于所述进水管的控制器能控制所述水溶液是否流入所述反应槽,则组装于所述成品输入管的控制器可控制所述氧化系复合型气态水溶液是否流向所述成品槽,再者,所述成品槽与进水管之间设有一供所述水溶液流入的成品进水管,所述成品进水管组装一水溶液调整器,而所述水溶液调整器能控制所述水溶液是否能流入所述成品槽,进而能调整位于所述成品槽内氧化系复合型气态水溶液的氧化系复合型气体浓度。
其中,所述成品输入管连接一成品输出管,并于远离于所述控制器的一端组装一能控制所述二氧化水溶液是否流入所述成品槽的入料调整器,所述成品输出管连接于一储存容器,并组装一能控制所述二氧化水溶液是否流入所述储存槽的出料调整器,或者,所述成品输入管与成品输出管之间设有一切换阀,所述切换阀能将所述成品输入管选择性连通或阻隔于所述成品输出管。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电源供应组件能通过冷却水溶液进行冷却,而电解槽通过电解冷却组件让位于电解槽中盐水水溶液进行降温,使得电源供应组件与电解槽两者能个别运用一个冷却机制进行冷却,让使用者通过主要由供应机构、电解机构以及混合机构所构成的电解装置能在短时间内大量生产氧化系复合型气态水溶液,让使用者能方便使用氧化系复合型气态水溶液来进行消毒、杀菌以及除臭。
此外,切换组件设置于液体供应组件、盐水混合组件与电解槽之间,使得切换组件能选择性将水溶液与盐水水溶液两者其中之一流入电解槽的内部,进而在供应机构与电解机构之间所使用的管体数量能减少,致使能有效缩小电解装置的整体大小。
另外,当氧化系复合型气体流入凝结管的凝结通道时,氧化系复合型气体会因为凝结通道的内部孔径越来越小,使得氧化系复合型气态水溶液接触到凝结表面,进而使氧化系复合型气体所夹杂的水气能形成停留在凝结通道的水珠,致使流向混合机构的氧化系复合型气体能夹杂较少的水气,让混合机构能在短时间产生氧化系复合型气态水溶液,以提高生产效率。
再者,反应槽与备用反应槽相互组装,使得没有与水溶液进行混合的氧化系复合型气体会流至备用反应槽,并与位于用反应槽内的水溶液进行混合以形成氧化系复合型气态水溶液,藉此,能避免浪费氧化系复合型气体,让氧化系复合型气体能充分与水溶液混合以形成氧化系复合型气态水溶液,进而混合机构能在短时间内生产大量的氧化系复合型气态水溶液。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电解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切换组件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电解槽的示意图;
图4为回收槽连接排出容器的示意图;
图5为电解装置于进行电解作业的示意图;
图6为凝结管的示意图;
图7为电解装置于进行清洗作业的示意图;
图8为气体混合器的示意图;
图9为混合机构具体应用的示意图;
图10为成品输入管与成品输出管之间组装切换阀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电解装置;10-供应机构;11-液体供应组件;111-清水储存槽;111a-清水输入管;111b-第一清水输出管;111c-第二清水输出管;111d-第三清水输出管;112-逆渗透水储存槽;112a-第一进水管;112b-第二进水管;113-逆渗透水制造器;12-冷却组件;121-冷却水储存槽;122-冷水输出管;123-冷却制造器;13-盐水混合组件;131-盐水储存槽;131a-盐水输入管;131b-盐水输出管;132-盐水混合槽;14-切换组件;141-切换单元;141a-水溶液管体;141b-盐水管体;141c-分流管;142-第一出水管;143-第二出水管;144-盐水流量计;145-分流开关;146-第一水溶液切换开关;147-第二水溶液切换开关;148-第一盐水切换开关;149-第二盐水切换开关;20-电解机构;21-电源供应组件;22-电解槽;221-阳极电解空间;222-阴极电解空间;223-阳极排出管;224-阴极排出管;225-电解输出管;23-回收槽;231-底板;232-环壁;233-容置空间;233a-沉淀空间;233b-回收空间;233c-回收输出管;234-分隔板;235-排出容器;235a-PH值检测器;235b-中和剂添加件;24-电解冷却组件;30-混合机构;31-气液混合组件;311-反应槽;312-气体混合器;312a-混合部;312b-第一连接部;312c-第二连接部;313-第一混合管;314-第二混合管;315-备用反应槽;315a-备用进水管;316-第一控制器;317-第二控制器;318-第三控制器;319-第四控制器;32-成品槽;321-成品进水管;322-水溶液调整器;323-成品输入管;324-成品输出管;325-入料调整器;326-储存容器;327-出料调整器;33-混合器马达;34-切换阀;40-凝结管;41-入气口;42-出气口;43-凝结通道;431-管部;44-凝结表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来进一步描述本发明,本发明的优点和特点将会随着描述而更为清楚。
请参阅图1所示,本发明电解装置1主要由一供应机构10、一电解机构20以及一混合机构30所构成,供应机构10具有一液体供应组件11、一冷却组件12、一盐水混合组件13以及一切换组件14,液体供应组件11具有一清水储存槽111以及一逆渗透水储存槽112,并能提供一水溶液,清水储存槽111设有一清水输入管111a、一第一清水输出管111b、一第二清水输出管111c以及一第三清水输出管111d,而逆渗透水储存槽112连接于第一清水输入管111a,并具有一第一进水管112a以及一第二进水管112b,其中,所述水溶液包含一清水水溶液,所述清水水溶液能经由清水输入管111a而流入清水储存槽111内部,使得清水储存槽111能存放所述清水水溶液,而位于清水储存槽111内的所述清水水溶液能再分别流入第一、二、三清水输出管111b、111c、111d的内部,当所述清水水溶液流入第一清水输出管111b的内部时,所述清水水溶液会流经一组装于第一清水输出管111b的逆渗透水制造器113而形成一存放于逆渗透水储存槽112的逆渗透水水溶液,使得所述清水水溶液与逆渗透水水溶液两者共构成所述水溶液。
冷却组件12具有一连接于第二清水输出管111c的冷却水储存槽121以及一连接于冷却水储存槽121的冷水输出管122,而冷却水储存槽121与清水储存槽111之间设有一组装于第二清水输出管111c的冷却制造器123,使得所述清水水溶液流入第二清水输出管111c的内部时,所述清水水溶液通过冷却制造器123而形成一温度低于所述清水水溶液的冷却水溶液,而所述冷却水溶液用以存放于冷却水储存槽121的内部。
如图所示,盐水混合组件13具有一盐水储存槽131以及一盐水混合槽132,盐水储存槽131经由一盐水输入管131a而连接于盐水混合槽132,并具有一盐水输出管131b,而盐水混合槽132连接于液体供应组件11的第一进水管112a,使得所述逆渗透水水溶液经由第一进水管112a而流入盐水混合槽132,让所述逆渗透水水溶液与一位于盐水混合槽132内部的盐分混合形成一流入至盐水输出管131b的盐水水溶液,让盐水储存槽131能够存放所述盐水水溶液。
请参阅图1与图2所示,所述切换组件14具有一切换单元141、一第一出水管142、一第二出水管143以及一盐水流量计144,切换单元141具有一连接于第三清水输出管111d的水溶液管体141a以及一连接于盐水输出管131b的盐水管体141b,使得水溶液管体141a与盐水管体141b两者能分别接收所述清水水溶液以及所述盐水水溶液,其中,水溶液管体141a连接于第一出水管142,并经由一分流管141c而连接于盐水管体141b,而盐水管体141b连接于第二出水管143。
如图所示,分流管141c组装一分流开关145,分流开关145能让水溶液管体141a选择性连通或不连通于盐水管体141b,当水溶液管体141a通过分流开关145而不连通于盐水管体141b时,所述清水水溶液会单独经由水溶液管体141a而流入第一出水管142,而所述盐水水溶液会单独盐水管体141b而流入第二出水管143,反之,当水溶液管体141a通过分流开关145而连通于盐水管体141b时,一部分的所述清水水溶液会流入第一出水管142,而剩余的所述清水水溶液能经由分流管141c而流入第二出水管143,并且,一部分的所述盐水水溶液能流入第二出水管143,而剩余的所述盐水水溶液同样会经由分流管141c而流入第一出水管142。
此外,水溶液管体141a于分流管141c于远离第一出水管142的一侧组装一第一水溶液切换开关146,并于远离于第一水溶液切换开关146的一侧组装一靠近于第一出水管142的第二水溶液切换开关147,而盐水管体141b于远离第二出水管143的一侧组装一第一盐水切换开关148,并于远离第一盐水切换开关148的一侧组装一靠近于第二出水管143的第二盐水切换开关149,其中,第一水溶液切换开关146可用以控制所述清水水溶液是否流入水溶液管体141a内,而第二水溶液切换开关147可用以控制所述清水水溶液是否流入第一出水管142,另外,第一盐水切换开关148能选择性抑制所述盐水水溶液不要流入盐水管体141b的内部或是让所述盐水水溶液流入盐水管体141b的内部,而第二盐水切换开关149能选择性抑制所述盐水水溶液不要流入第二出水管143的内部或是让所述盐水水溶液流入第二出水管143的内部,藉此,分流开关145、第一、二水溶液切换开关146、147与第一、二盐水切换开关148、149五者相互配合能让所述清水水溶液同时流入第一、二出水管142、143或是流入第一、二出水管142、143两者其中之一,同样地也能让所述盐水水溶液同时流入第一、二出水管142、143或是流入第一、二出水管142、143两者其中之一。
盐水流量计144连接于盐水管体141b,其中,当分流开关145以及第二盐水切换开关149限制所述清水水溶液无法流入盐水管体141b与第二出水管143时,使得所述盐水水溶液仅能流入盐水管体141b,此时,所述盐水水溶液会先流入盐水流量计144,而随后再流向第二出水管143,使得盐水流量计144会计算所述盐水水溶液流入第二出水管143的流量。
请参阅图1与图3所示,电解机构20剧有一电源供应组件21、一电解槽22、一回收槽23以及一电解冷却组件24,电源供应组件21连接于冷却组件12的冷水输出管122,使得电源供应组件21能接收所述冷却水溶液,而电解槽22电性连接于电源供应组件21,并于内部形成一阳极电解空间221以及一阴极电解空间222,其中阳极电解空间221连接于切换组件14的第二出水管143,并组装一阳极排出管223而连通于电解槽22的外部,而阴极电解空间222连接于切换组件14的第一出水管142,并组装一阴极排出管224而连通于电解槽22的外部,藉此,切换组件14位于液体供应组件11、盐水混合组件13与电解槽22三者之间。
请参阅图4所示,回收槽23具有一水平设置的底板231,底板231的周围向上延伸形成一环壁232,使得底板231与环壁232两者共同形成一位于回收槽23内部的容置空间233,而容置空间233的内部设有一纵向设置的分隔板234,使得容置空间233通过分隔板234区分为一沉淀空间233a以及一空间大小小于沉淀空间233a的回收空间233b,如图所示,环壁232的纵向长度大于分隔板234的纵向长度,使得分隔板234于远离底板231一侧的高度位置低于环壁232于远离底板231的一侧,其中,沉淀空间233a连通于回收空间233b,回收空间233b经由一回收输出管233c而连接于一排出容器235,而排出容器235设有一PH值检测器235a以及一中和剂添加件235b,再请参阅图1所示,电解冷却组件24连接于电解槽22。
请同时参阅图2、图3以及图5所示,于电解装置1于进行电解作业时,所述盐水水溶液通过切换组件14而同时流入第一、二出水管142、143,使得所述盐水水溶液能流入电解槽22的阳极电解空间221以及电解槽22的阴极电解空间222,当阳极电解空间221与阴极电解空间222注满所述盐水水溶液之后,电源供应组件21提供电压给电解槽22,让电解槽22的正负极产生氧化还原反应,进而电解槽22对所述盐水水溶液进行电解以形成一氧化系复合型气体,所述氧化系复合型气体会流入一连接于电解槽22与混合机构30之间的电解输出管225,使得氧化系复合型气体能流向混合机构30,其中,电解槽22对所述盐水水溶液进行电解时,电源供应组件21会因为持续提供电压而发热,同时,电解槽22也会因为持续接收电源供应组件21所供给的电压而导致所述盐水水溶液的温度升高,然而,为了避免电源供应组件21以及所述盐水水溶液的温度过高,位于冷却水储存槽121内部的所述冷却水溶液会经由冷水输出管122而流经电源供应组件21,让电源供应组件21进行降温,而电解冷却组件24提供一电解冷却水溶液至电解槽22,使得所述电解冷却水溶液流经电解槽22再流回至电解冷却组件24,让所述盐水水溶液的温度降低,于此实施例中,所述氧化系复合型气体设为二氧化氯、次氯酸或臭氧。
请参阅图1与图6所示,电解机构20与混合机构30之间设有一组装于电解输出管225的凝结管40,凝结管40于接近于电解槽22的一端形成一入气口41,并于接近于混合机构30的一端形成一口径小于入气口41的出气口42,而入气口41与出气口42之间具有一位于凝结管40内部的凝结通道43以及一形成于凝结通道43的凝结表面44,如图所示,凝结通道43系由多个不同孔径大小的管部431所构成,而多个管部431依照孔径大小由入气口41排列至出气口42,使得越靠近入气口41的管部431孔径越大,反之,越靠近出气口42的管部431孔径越小,而凝结表面44形成于两个管部431之间,并且,凝结表面44的法线方向朝向入气口41,然而,凝结通道43系由多个管部431所构成仅方便说明之用,亦即凝结通道43能由入气口41朝向出气口42渐缩,使得凝结通道43呈现锥状的样态。
当电解机构20的电解槽22针对所述盐水水溶液进行电解而刚形成所述氧化系复合型气体时,所述氧化系复合型气体会夹杂些许水气,使得所述氧化系复合型气体由入气口41,并经由凝结通道43流向出气口42时,所述氧化系复合型气体会因为凝结通道43的内部孔径越来越小,使得所述氧化系复合型气体接触到凝结表面44,进而使所述氧化系复合型气体所夹杂的水气能形成一停留在凝结通道43的水珠,致使流向混合机构30的所述氧化系复合型气体能夹杂较少的水气。
请参阅图4与图7所示,于清洗电解装置1时,所述清水水溶液通过切换组件14而同时流入第一、二出水管142、143,使得所述清水水溶液能流入电解槽22的阳极电解空间221与电解槽22的阴极电解空间222,使得所述清水水溶液对阳、阴极电解空间221、222进行清洗以形成一电解废液,其中,位于阳极电解空间221内部的所述电解废液会经由阳极排出管223而流入回收槽23的沉淀空间233a,同样地,位于阴极电解空间222的所述电解废液会经由阴极排出管224而流入沉淀空间233a。
当所述电解废液位于沉淀空间233a时,所述电解废液会在沉淀空间233a内进行沉淀而形成一位于沉淀空间233a底部的电解废物以及一位于沉淀空间233a内部的回收水溶液,其中,当所述回收水溶液的液面高过分隔板234时,所述回收水溶液会溢流至回收槽23的回收空间233b,使得所述回收水溶液经由回收输出管233c而流入排出容器235,此时,PH值检测器235a会检测所述回收水溶液的PH值,而中和剂添加件235b在依据检测得到的PH值添加适量的中和剂,使得所述回收水溶液的PH值趋近于中性。
请参阅图1与图8所示,混合机构30具有一气液混合组件31以及一成品槽32,气液混合组件31具有一连接于第二进水管112b的反应槽311以及一连接于电解输出管225的气体混合器312,反应槽311与气体混合器312之间设有一第一混合管313与一第二混合管314,使得反应槽311经由第一、二混合管313、314而连接于气体混合器312,其中,反应槽311连接于一备用反应槽315,而备用反应槽315经由一备用进水管315a而连接于第二进水管112b,使得备用反应槽315能连接于液体供应组件11的逆渗透水储存槽112,然而,反应槽311组装一个备用反应槽315仅方便说明之用,亦即反应槽311可同时组装多个备用反应槽315,或是多个备用反应槽315相互连接,再由其中一个备用反应槽315连接于反应槽311。
如图所示,气体混合器312设有一连接于电解输出管225的混合部312a,混合部312a呈现中空样态,并于内部的孔径皆小于第一、二混合管313、314,而混合部312a一端延伸形成一连接于第一混合管313的第一连接部312b,并于远离第一连接部312b的一端延伸形成连接于第二混合管314的第二连接部312c,其中,第一、二连接部312b、312c的内部孔径呈现锥形样态,而第一混合管313组装一第一控制器316,第一控制器316能选择性呈现一第一连通状态以及一第一阻隔状态,进而当第一控制器316呈现连通所述第一连通状态时,反应槽311能经由第一混合管313而连通于气体混合器312,反之,当第一控制器316呈现所述第一阻隔状态时,反应槽311就无法经由第一混合管313而连通于气体混合器312,此外,第二混合管314组装一第二控制器317,而第二控制器317与第一控制器316相同皆能呈现一相同于第一连通状态的第二连通状态以及一相同于第一阻隔状态的第二组隔状态,当所述第二控制器317呈现所述第二连通状态时,反应槽311能经由第二混合管314而连通于气体混合器312,反之,当所述第二控制器317呈现所述第二阻隔状态时,反应槽311就无法经由第一混合管313而连通于气体混合器312。
如图所示,成品槽32具有一连接于第二进水管112b的成品进水管321,使得所述逆渗透水水溶液能流入成品进水管321,而成品进水管321组装一水溶液调整器322,并通过水溶液调整器322来控制所述逆渗透水水溶液是否可以流入成品进水管321。
其中,成品槽32与反应槽311之间设有一成品输入管323,所述成品输入管323于靠近于反应槽311的一侧组装一功能相同于第一控制器316的第三控制器318,而第二进水管112b同样于接近于反应槽311的一侧组装一功能相同于第三控制器318的第四控制器319,并且,成品输入管323连接一成品输出管324,并组装一入料调整器325,而成品输出管324连接一储存容器326,并组装一出料调整器327,于此实施例中,入料调整器325与出料调整器327两者的功能相同于水溶液调整器322。
请参阅图8与图9所示,于混合机构30具体应用时,将第一控制器316与第二控制器317分别呈现所述第一连通状态与第二连通状态,使得反应槽311经由第一、二混合管313、314而连通于气体混合器312,此时,第四控制器319让所述逆渗透水水溶液流入反应槽311内部,同时,所述逆渗透水水溶液同时会经由备用进水管315a而流入备用反应槽315的内部,使得反应槽311与备用反应槽315内部皆容置有所述逆渗透水水溶液。
随后,启动一组装于第二混合管314的混合器马达33,混合器马达33会将位于反应槽311内部的所述逆渗透水水溶液不断地由第一混合管313流入气体混合器312,再由第二混合管314流回至反应槽311的内部,其中,当所述逆渗透水水溶液流入气体混合器312的混合部312a时,因为混合部312a的内部孔径小于第一、二混合管313、314,使得所述逆渗透水水溶液的流速会增快,进而让流入气体混合器312的所述氧化系复合型气体能快速地被所述逆渗透水水溶液带入至反应槽311内部,当所述氧化系复合型气体流入反应槽311的内部时,所述氧化系复合型气体的一部分会与位于反应槽311内部的逆渗透水水溶液进行混合以形成一氧化系复合型气态水溶液,而剩余的所述氧化系复合型气体会流入备用反应槽315,并与位于备用反应槽315内的所述逆渗透水水溶液进行混合以形成所述氧化系复合型气态水溶液,其中,由于混合部312a的内部孔径小于第一、二混合管313、314,进而为了避免所述逆渗透水水溶液流入气体混合器312时,所述逆渗透水水溶液会由第一混合管313回流至反应槽311,第一混合管313与第二混合管314之间能设有多个气体混合器312,让所述逆渗透水水溶液能够分流至多个气体混合器312,于此实施例中,所述氧化系复合型气态水溶液设为二氧化氯水溶液、次氯酸水溶液或臭氧水溶液。
当反应槽311内部刚形成所述氧化系复合型气态水溶液时,所述氧化系复合型气态水溶液的氧化系复合型气体浓度量较低,但因为混合器马达33会再将所述氧化系复合型气态水溶液流入气体混合器312,再流回至反应槽311,使得更多的所述氧化系复合型气体会流至反应槽311的内部,使得所述氧化系复合型气态水溶液的氧化系复合型气体浓度会逐渐升高,其中,当所述氧化系复合型气态水溶液的氧化系复合型气体浓度达到默认值时,关闭混合器马达33,使得所述氧化系复合型气态水溶液无法再经由第一混合管313流入气体混合器312。
接下来,开启所述第三控制器318与入料调整器325,使得所述氧化系复合型气态水溶液能经由成品输入管323而流入成品槽32内,其中,若所述氧化系复合型气态水溶液的氧化系复合型气体浓过高,开启所述水溶液调整器322,让所述逆渗透水水溶液流入成品槽32内,使得位于成品槽32内的所述氧化系复合型气态水溶液的氧化系复合型气体浓度能够降低,最后,关闭入料调整器325,并开启出料调整器327,使得位于成品槽32内的所述氧化系复合型气态水溶液经由成品输出管324而流入储存容器326,然而,当所述氧化系复合型气态水溶液流入储存容器326时,所述氧化系复合型气态水溶液通过入料调整器325无法经由成品输入管323而流至反应槽311,同时通过出料调整器327能经由成品输出管324流入储存容器326仅方便说明之用,亦即如图10所示,成品输入管323与成品输出管324之间组装一切换阀34,切换阀34能将成品输入管323选择性连通或阻隔于成品输出管324,进而当成品输入管323连通于成品输出管324时,位于反应槽311的氧化系复合型气态水溶液能流至储存容器326。
以上的说明和实施例仅是范例性的,并不对本发明的范围构成任何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的是,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下能够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细节和形式进行修改或替换,但这些修改和替换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6)

1.一种电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供应机构,具有一液体供应组件以及一由所述液体供应组件所提供的水溶液,所述液体供应组件分别连接于一冷却组件以及一盐水混合组件,使得所述水溶液分别流经所述冷却组件与盐水混合组件而形成一温度低于所述水溶液的冷却水溶液以及一与盐分混合的盐水水溶液;
一电解机构,具有一连接于所述冷却组件的电源供应组件以及一连接于所述电源供应组件的电解槽,所述电源供应组件用以接收所述冷却水溶液来进行冷却,并提供电压让所述电解槽进行电解,所述电解槽分别连接于所述液体供应组件以及盐水混合组件,并能选择性接收所述水溶液或盐水水溶液,而所述电解槽对所述盐水水溶液进行电解以形成一氧化系复合型气体,并能通过所述水溶液进行清洗以形成一电解废液,且所述电解槽连接一电解冷却组件来维持位于所述电解槽中盐水水溶液的电解温度;以及
一混合机构,具有一气液混合组件以及一连接于所述气液混合组件的成品槽,所述气液混合组件同时连接于所述液体供应组件与电解槽,并能接收所述水溶液以及氧化系复合型气体,而所述气液混合组件能将所述水溶液循环流动,让所述水溶液与氧化系复合型气体混合形成一传送至所述成品槽的氧化系复合型气态水溶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供应组件具有一同时连接于所述冷却组件与电解槽的清水储存槽以及一同时连接于所述盐水混合组件与气液混合组件的逆渗透水储存槽,而所述水溶液具有一存放于所述清水储存槽的清水水溶液以及一存放于所述逆渗透水储存槽的逆渗透水水溶液,且所述清水水溶液流经一位于所述清水储存槽与逆渗透水储存槽之间的逆渗透水制造器而形成所述逆渗透水水溶液。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供应组件、盐水混合组件与电解槽三者之间设有一切换组件,所述切换组件具有一能接收所述水溶液以及盐水水溶液的切换单元以及两个连接于所述切换单元的出水管,所述切换单元能选择性将所述水溶液或盐水水溶液流入所述两出水管其中之一,而所述两出水管其中之一连接于一形成于所述电解槽内部的阳极电解空间,而另一个所述出水管连接于一形成于所述电解槽内部的阴极电解空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解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盐水水溶液通过所述切换单元仅流入所述阳极电解空间时,所述盐水水溶液先流向一组装于所述切换组件的盐水流量计,再流向所述出水管,使得所述盐水流量计会计算所述盐水水溶液流入所述阳极电解空间的流量。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单元具有一接收所述水溶液的水溶液管体以及一接收所述盐水水溶液的盐水管体,所述水溶液管体与盐水管体分别连接于所述出水管,并经由一分流管而相互连接,而所述分流管组装一能让所述水溶液管体选择性连通或不连通于所述盐水管体的分流开关,使得所述分流开关将所述水溶液管体连通于所述盐水管体时,所述水溶液或盐水水溶液能同时流入所述水溶液管体与盐水管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溶液管体于所述分流管的两侧分别设有一水溶液切换开关,所述两水溶液切换开关其中之一可用以抑制所述水溶液流入所述水溶液管体,另一个水溶液切换开关可抑制所述水溶液流入其中一个所述出水管,而所述盐水管体在所述分流管的两侧分别设有一盐水切换开关,其中一个所述盐水切换开关用以抑制所述盐水水溶液流入所述盐水管体,则另一个所述盐水切换开关用以抑制所述盐水水溶液流入另一个出水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废液流向一回收槽,所述回收槽的内部设有一分隔板,使所述回收槽的内部通过所述分隔板而区分为一容置所述电解废液的沉淀空间以及一连通于所述沉淀空间的回收空间,而所述电解废液在所述沉淀空间内沉淀而形成一位于所述沉淀空间底部的电解废物以及一能流至所述回收空间的回收水溶液。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槽于所述分隔板的一侧形成一相交设置于所述分隔板的底板,所述底板的周围朝向所述分隔板的另一侧形成一长度大于所述分隔板的环壁,使得所述分隔板于远离所述底板一侧的高度位置低于所述环壁于远离所述底板的一侧,进而当所述回收水溶液的液面高过所述分隔板时,所述回收水溶液会溢流至所述回收空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槽与气液混合组件之间设有一凝结管,所述凝结管在接近于所述电解槽的一端形成一入气口,并在远离所述入气口的一端形成一口径小于所述入气口的出气口,所述入气口与出气口之间形成一让所述氧化系复合型气体通过的凝结通道,而所述凝结通道的内部孔径在越靠近所述出气口而越小,使得所述氧化系复合型气体接触到至少一形成所述凝结通道的凝结表面,而让所述氧化系复合型气体夹杂的水气凝成形成一停留在所述凝结通道内的水珠。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液混合组件具有一容置所述水溶液的反应槽以及一接收所述氧化系复合型气体的气体混合器,位于所述反应槽的水溶液经由一连接于所述反应槽的第一混合管流入所述气体混合器,使得所述水溶液夹带所述氧化系复合型气体经由一连接于所述气体混合器的第二混合管流回至所述反应槽,让位于所述反应槽的水溶液转变为所述氧化系复合型气态水溶液。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槽组装一连接于所述液体供应组件的备用反应槽,使得所述备用反应槽能接收所述水溶液,而所述氧化系复合型气体流入所述反应槽时,所述氧化系复合型气体的一部份与位于所述反应槽内的水溶液进行混合以形成所述氧化系复合型气态水溶液,而剩余的氧化系复合型气体会流向所述备用反应槽,并与位于所述备用反应槽内的水溶液进行混合以形成所述氧化系复合型气态水溶液。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混合管组装与第二混合管分别组装一控制器,而组装于所述第一混合管的控制器能够控制所述水溶液是否流至所述气体混合器,而组装于所述第二混合管的控制器能够控制夹带有所述氧化系复合型气体的水溶液是否流至所述反应槽,当所述水溶液能自由地在所述反应槽与气体混合器之间流动时,所述水溶液通过一组装于所述第二混合管的混合器马达而反复地由所述第一混合管流入所述气体混合器,再由第二混合管流至所述反应槽,使得所述氧化系复合型气态水溶液的氧化系复合型气体浓度能提高。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槽经由一进水管而连接于所述液体供应组件,并经由一成品输入管而连接于所述成品槽,所述进水管与成品输入管分别设有一控制器,而组装于所述进水管的控制器能控制所述水溶液是否流入所述反应槽,则组装于所述成品输入管的控制器能够控制所述氧化系复合型气态水溶液是否流向所述成品槽。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品输入管连接一成品输出管,并在远离于所述控制器的一端组装一能控制所述二氧化水溶液是否流入所述成品槽的入料调整器,所述成品输出管连接于一储存容器,并组装一能控制所述二氧化水溶液是否流入所述储存槽的出料调整器。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品输入管经由一成品输出管而连接于一储存容器,所述成品输入管与成品输出管之间设有一切换阀,所述切换阀能将所述成品输入管选择性连通或阻隔于所述成品输出管。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品槽与进水管之间设有一供所述水溶液流入的成品进水管,所述成品进水管组装一水溶液调整器,而所述水溶液调整器能控制所述水溶液是否能流入所述成品槽,进而能调整位于所述成品槽内氧化系复合型气态水溶液的氧化系复合型气体浓度。
CN201810011387.9A 2018-01-05 2018-01-05 电解装置 Active CN11000446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011387.9A CN110004460B (zh) 2018-01-05 2018-01-05 电解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011387.9A CN110004460B (zh) 2018-01-05 2018-01-05 电解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04460A true CN110004460A (zh) 2019-07-12
CN110004460B CN110004460B (zh) 2020-10-13

Family

ID=671645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011387.9A Active CN110004460B (zh) 2018-01-05 2018-01-05 电解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004460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83381A (zh) * 2021-11-02 2022-04-22 华陆工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联合生产绿氢绿氧及冷能利用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693802Y (zh) * 2003-11-14 2005-04-20 海尔集团公司 用于洗衣机的电解装置
CN202821032U (zh) * 2012-03-30 2013-03-27 飞利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电解设备和具有这种电解设备的洗菜机
CN204874764U (zh) * 2015-08-13 2015-12-16 元琪生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二氧化氯水溶液产生系统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693802Y (zh) * 2003-11-14 2005-04-20 海尔集团公司 用于洗衣机的电解装置
CN202821032U (zh) * 2012-03-30 2013-03-27 飞利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电解设备和具有这种电解设备的洗菜机
CN204874764U (zh) * 2015-08-13 2015-12-16 元琪生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二氧化氯水溶液产生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83381A (zh) * 2021-11-02 2022-04-22 华陆工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联合生产绿氢绿氧及冷能利用方法
CN114383381B (zh) * 2021-11-02 2023-09-15 华陆工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联合生产绿氢绿氧及冷能利用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04460B (zh) 2020-10-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222455B1 (ko) 수소환원수 제조장치
CN105026304B (zh) 饮水机
JP2017087110A (ja) 電解水生成装置並びにそれを備えた水素水サーバー及び透析液調製用水の製造装置
KR101883864B1 (ko) 자화 활성 및 순환 방식을 적용한 자화수소수 정수기
CN106977022A (zh) 一种强碱性电解水生产系统
CN106573799A (zh) 电解离子水的生成方法和电解离子水生成装置
US10071402B2 (en) Method for sterilizing water treatment apparatus having plurality of tanks
JP2010156117A (ja) 手指洗浄装置
CN110004460A (zh) 电解装置
CN112144072A (zh) 一种次氯酸钠消毒装置
CN208032490U (zh) 臭氧水机
KR101564594B1 (ko) 살균수와 알칼리수의 동시공급이 가능한 이온수기
JP2007014888A (ja) 消毒装置
KR101967799B1 (ko) 수처리장치 및 수처리방법
KR102154032B1 (ko) 제빙기능을 구비한 수처리장치 및 수처리방법
TW201224219A (en) Producing apparatus and producing method for producing hypochlorous acid water
JP5991619B2 (ja) オゾン水生成装置
CN208517157U (zh) 酸化水在线制备系统
TW202024399A (zh) 自動化電解裝置
CN208075306U (zh) 软水热水器
TWM577019U (zh) Automated electrolysis unit
CN207918517U (zh) 臭氧水机
KR200405857Y1 (ko) 냉이온수기용 냉수통
TW201930651A (zh) 電解裝置
CN108585308A (zh) 酸化水在线制备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