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03515A - 一种石墨烯复合电致变色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石墨烯复合电致变色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03515A
CN110003515A CN201910336099.5A CN201910336099A CN110003515A CN 110003515 A CN110003515 A CN 110003515A CN 201910336099 A CN201910336099 A CN 201910336099A CN 110003515 A CN110003515 A CN 11000351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ersion liquid
dispersion
graphene
dispersion layer
polym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33609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肖涵
刘兆平
孙敏
潘子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Graphene Innovation Cen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Graphene Innovation Cen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Graphene Innovation Cen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Graphene Innovation Cent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336099.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003515A/zh
Publication of CN1100035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0351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7/00Chemical treatment or coating of shaped articles made of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 C08J7/04Coating
    • C08J7/042Coating with two or more layers, where at least one layer of a composition contains a polymer binder
    • C08J7/0423Coating with two or more layers, where at least one layer of a composition contains a polymer binder with at least one layer of inorganic material and at least one layer of a composition containing a polymer binde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379/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a linkage containing nitrogen with or without oxygen, or carbon only,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C08J2361/00 - C08J2377/00
    • C08J2379/04Polycondensates having nitrogen-containing heterocyclic rings in the main chain; Polyhydrazides; Polyamide acids or similar polyimide precursors
    • C08J2379/08Polyimides; Polyester-imides; Polyamide-imides; Polyamide acids or similar polyimide precursor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arbon And Carbon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石墨烯复合电致变色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包括基层和分散层,所述分散层包括石墨烯分散层、导电聚合物分散层和附着聚合物分散层中的任意两种或三种;若干所述石墨烯分散层、导电聚合物分散层和附着聚合物分散层之间层叠,降低了石墨烯复合电致变色材料的成本,提高了石墨烯复合电致变色材料与基层之间的结合力。

Description

一种石墨烯复合电致变色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复合电致变色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石墨烯复合电致变色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石墨烯是碳原子紧密堆积成单层二维蜂窝状晶格结构的新型碳材料,由于其具有优异的电导率、热导率及透光率,以及独特的片层状二维结构等特性,被应用于诸多领域。
其中,利用石墨烯的高透明性,导电性,以及二维片层结构的特性,可以将石墨烯制备成为柔性的透明导电基底。该透明导电基底可以与电致变色材料相结合制备成为透明电致变色电极,用于电容器,智能门窗等领域。而这类方法面临着成本高,制备工艺复杂的问题,无法应用于大规模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石墨烯复合电致变色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降低了石墨烯复合电致变色材料的成本。
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石墨烯复合电致变色材料,包括基层和分散层,所述分散层包括石墨烯分散层、导电聚合物分散层和附着聚合物分散层中的任意两种或三种;若干所述石墨烯分散层、导电聚合物分散层和附着聚合物分散层之间层叠。
在一种可实施方式中,所述基层的原料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酰亚胺的其中一种或两种。
在一种可实施方式中,所述石墨烯分散层的原料包括有石墨烯、分散剂和溶剂;所述分散剂包括聚乙烯吡咯烷酮、羧甲基纤维素、聚3,4-乙烯二氧噻吩/聚苯乙烯磺酸盐中的一种或几种。
在一种可实施方式中,所述导电分散层的原料包括有导电聚合物、pH调节剂和溶剂;所述导电聚合物为聚苯胺、聚吡咯、聚3,4-乙烯二氧噻吩/聚苯乙烯磺酸盐中的一种或几种。
在一种可实施方式中,所述附着分散层的原料包括有附着聚合物和溶剂;所述附着聚合物为聚乙烯醇,羧甲基纤维素,聚四氟乙烯,聚3,4-乙烯二氧噻吩/聚苯乙烯磺酸盐中的一种或几种。
在一种可实施方式中,所述分散层通过超声喷涂处理附着在所述基层上。
在一种可实施方式中,所述附着聚合物分散层附着在所述基层上。
在一种可实施方式中,所述溶剂为水、醇类溶剂、脂类溶剂、酰胺类溶剂、N-甲基吡咯烷酮溶剂其中的一种或几种。
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石墨烯复合电致变色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配制含石墨烯分散液、含导电聚合物的分散液和含附着聚合物的分散液;通过超声喷涂处理在基层表面就进行分散液的喷涂,所述超声喷涂处理喷涂至少两层分散液,所述分散液选为所述含石墨烯分散液、所述含导电聚合物的分散液和所述含附着聚合物的分散液中的任一种。
在一种可实施方式中,所述通过超声喷涂处理在基层表面就进行分散液的喷涂,所述超声喷涂处理喷涂至少两层分散液之前,所述基层通过等离子体进行处理。
在一种可实施方式中,所述通过超声喷涂处理在基层表面就进行分散液的喷涂,所述超声喷涂处理喷涂至少两层分散液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将层叠有若干含石墨烯分散液、导电聚合物分散液和附着聚合物分散液的基层置于真空烘箱烘干。
在一种可实施方式中,在所述通过超声喷涂处理在基层表面就进行分散液的喷涂,所述超声喷涂处理喷涂至少两层分散液中,第一次超声喷涂处理优选为通过超声喷涂处理将所述含附着聚合物的分散液中喷涂在基层上。
在一种可实施方式中,在所述通过超声喷涂处理在基层表面就进行分散液的喷涂,所述超声喷涂处理喷涂至少两层分散液中,优选为完成喷涂所述含石墨烯分散液后进行喷涂所述含导电聚合物的分散液。
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石墨烯复合电致变色材料的应用,所述材料应用于具有电致变色功能的设备领域、电容器领域和含电容器的设备领域。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石墨烯复合电致变色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通过分散层设置,降低了导电集流体的成本;同时,通过使石墨烯分散层、导电聚合物分散层和附着聚合物分散层之间互相交联,使石墨烯在电致变色材料中与其他材料之间的结合力牢固,提高柔性电致变色薄膜与基底材料的附着力;利用超声喷涂的方法,使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材料方便制造,适合大规模生产。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石墨烯复合电致变色材料制备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一方面提供一种石墨烯复合电致变色材料,包括基层和分散层,分散层包括石墨烯分散层、导电聚合物分散层和附着聚合物分散层的任意两种或三种;若干所述石墨烯分散层、导电聚合物分散层和附着聚合物分散层之间层叠。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将基层和分散层结合,形成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石墨烯复合电致变色材料。以石墨烯分散层、导电聚合物分散层和附着聚合物分散层作为导电集流体。不同于以往完全通过氧化铟锡和氧化锌锡作为导电集流体,也不同于以往通过使用石墨烯负载在氧化铟锡表面以减少氧化铟锡含量的方法,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分散层的设计,降低了导电集流体的成本。且应用石墨烯高透明性,导电性,以及二维片层结构的特点,该导电集流体为透明柔性的导电集流体。
且由于本发明分散层是通过若干石墨烯分散层、导电聚合物分散层和附着聚合物分散层中的任意两种或三种之间层叠即可成型,其操作方法简单,使本发明实施例所成型的材料相较于其他成型方法更加简单,适用于大规模生产。进一步的,根据需求,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电致变色材料可以采用各种制造方式将电致变色材料制成各种形状进行应用,本发明实施例尤其适用于将电致变色材料制成薄膜。本发明实施例不对所制成的电致变色材料的形状及应用进行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不对基层的具体材料进行限定,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材料的使用需求,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对基层的材料进行具体的选取。
需要解释的是若干石墨烯分散层、导电聚合物分散层和附着聚合物分散层之间层叠。意味以上三种分散层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换位置进行层叠附着。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分散层的层叠方式可以依次为:石墨烯分散层、导电聚合物分散层、附着聚合物分散层、石墨烯分散层、导电聚合物分散层、附着聚合物分散层、石墨烯分散层、导电聚合物分散层和附着聚合物分散层。在另一种具体实施例中,分散层的层叠方式可以依次为,附着聚合物分散层、石墨烯分散层、导电聚合物分散层、石墨烯分散层、导电聚合物分散层、石墨烯分散层、导电聚合物分散层、石墨烯分散层、导电聚合物分散层。在还有一种具体实施例中,分散层的层叠方式可以为:附着聚合物分散层、石墨烯分散层、导电聚合物分散层、附着聚合物分散层、石墨烯分散层、导电聚合物分散层、附着聚合物分散层、石墨烯分散层、导电聚合物分散层、附着聚合物分散层、石墨烯分散层、导电聚合物分散层。即,本发明实施例不对石墨烯分散层、导电聚合物分散层和附着聚合物分散层之间的层叠方式进行限定。
同样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石墨烯分散层、导电聚合物分散层和附着聚合物分散层的厚度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确定,三者之前的厚度没有直接关系。具体的,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石墨烯分散层、导电聚合物分散层和附着聚合物分散层之间的厚度比为1:1:1。在另一种具体实施例中,石墨烯分散层、导电聚合物分散层和附着聚合物分散层之间的厚度比可以为4:2:1。
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基层的原料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酰亚胺的其中一种或两种。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简称PET,广泛应用在电子电器方面;聚酰亚胺简称PI,具有优良的耐高低温性、电气绝缘性、粘结性、耐辐射性等特殊属性,因此可以取代传统的ITO玻璃,大量应用在可折叠手机里的基板、盖板和触控材料中。除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和聚酰亚胺,本发明实施例的基层可以是任意能够形成薄膜的高分子材料,如导电塑料;还可以是刚性的透明玻璃。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石墨烯分散层的原料包括有石墨烯、分散剂和溶剂;分散剂包括聚乙烯吡咯烷酮、羧甲基纤维素、聚3,4-乙烯二氧噻吩/聚苯乙烯磺酸盐中的一种或几种。
由于石墨烯具有片状结构,且单层石墨烯层间范德华力很大,石墨烯分子结构上官能团很少,因此纯净的石墨烯与聚合物的相容性不好。本发明实施例在制备石墨烯分散层时,除用于将石墨烯分散的溶剂外,还添加有分散剂帮助石墨烯在溶剂中充分分散。优选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以石墨烯净含量计算,分散剂的合计质量分数为0.01~20%。进一步的,为了能够使石墨烯在溶剂中的分散更加充分,本发明实施例可以使用超声和机械搅拌中的其中一种或两种方式在石墨烯、分散剂和溶剂混合过程中促进分散。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导电分散层的原料包括有导电聚合物、pH调节剂和溶剂;导电聚合物为聚苯胺、聚吡咯、聚3,4-乙烯二氧噻吩/聚苯乙烯磺酸盐中的一种或几种。
以上导电化合物均具有较好的导电性能,且在制备过程中,能够与石墨烯分散层和附着聚合物分散层中的组分互相交联,从而提高了分散层之间的附着力。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附着分散层的原料包括有附着聚合物和溶剂;附着聚合物为聚乙烯醇,羧甲基纤维素,聚四氟乙烯,聚3,4-乙烯二氧噻吩/聚苯乙烯磺酸盐中的一种或几种。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所限定的附着聚合物不仅仅局限于以上几种,能够满足提高分散层与基层结合力的聚合物都应当归属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附着聚合物。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分散层通过超声喷涂处理附着在基层上。
超声喷涂可以实现各分散液相均匀附着于基层表面。在分散液以化学键、分子键等层层相互作用的基础上,通过超声喷涂的相关参数控制,可以进一步地调控组分的分散性,电导率,粘性,电致变色性质等参数。通过控制超声喷涂的相关参数可精确控制涂层厚度,均匀性等参数,优化涂层附着力。利用超声喷涂,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材料的制备方法简单易行,适合大规模生产。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附着聚合物分散层附着在基层上。
附着聚合物分散层中含有能够与基层结合牢固的聚合物,因此,能够提高基层与附着聚合物层之间的结合力。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溶剂为水、醇类溶剂、脂类溶剂、酰胺类溶剂、N-甲基吡咯烷酮溶剂其中的一种或几种。
其中,醇类溶剂可以选为乙醇、脂类溶剂可以选为乙酸乙酯、酰胺类溶剂可以选为二甲基甲酰胺。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不对溶剂的具体种类进行限定,而应该根据所选分散液中其他组分的情况进行确定,本发明实施例可以根据需求自主选择能够使分散液中其他组分充分分散的组合。例如,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石墨烯分散液的溶剂可以选为乙酸乙酯和二甲基甲酰胺的混合物;在另一种具体实施例中,导电聚合物的溶剂可以选为乙醇。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石墨烯复合电致变色材料制备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参见图1,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石墨烯复合电致变色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101,配制含石墨烯分散液、含导电聚合物的分散液和含附着聚合物的分散液;步骤102,通过超声喷涂处理在基层表面就进行分散液的喷涂,超声喷涂处理喷涂至少两层分散液,分散液选为含石墨烯分散液、含导电聚合物的分散液和含附着聚合物的分散液中的任一种。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材料通过超声喷涂的方式进行制备,超声喷涂在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材料制备过程中可以实现各分散液相均匀附着于基层表面。在分散液以化学键、分子键等层层相互作用的基础上,还通过超声喷涂的相关参数控制,可以进一步地调控组分的分散性,电导率,粘性,电致变色性质等参数。
不同组分的分散液通过喷涂,可以使各组分之间通过范德瓦尔斯力,π-π键等作用提高由不同分散液形成的分散层之间以及分散层与基层之间的作用力。通过控制超声喷涂的相关参数可精确控制涂层厚度,均匀性等参数,同样能够优化分散层之间以及分散层与基层珠海的附着力。
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采用超声喷涂机进行喷涂,分散液喷涂出料速度设置为0.5-2mL/min,喷头沿XY轴的移动速度设置为100-500mm/s,喷头距基底距离设置5~30cm。需要说明的是,具体参数由浆料的浓度和粘度等参数进行确定,上述只是一种喷涂参数的体现。
相较于其他的电致变色材料的制备方式,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超声喷涂方法在材料制备过程中所耗费的时间较短,所用石墨烯无需进行负载预处理,节省了大量的时间成本;同时,由于本发明实施例不采用氧化铟锡和氧化锌锡作为原料,节约了费用成本。使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电致变色材料更加适用于大规模生产。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超声喷涂处理在基层表面就进行分散液的喷涂,超声喷涂处理喷涂至少两层分散液之前,基层通过等离子体进行处理。
通过等离子体处理,即采用等离子处理设备对材料表面进行处理,通过等离子体与材料表面处理,首先能够起到清洁基层表面的作用,避免引入杂质,还能够对基层材料表面进行改性,增强基层材料与分散液之间的结合力,从而提高了基层与分散液之间的附着力。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超声喷涂处理在基层表面就进行分散液的喷涂,超声喷涂处理喷涂至少两层分散液之后,方法还包括,将层叠有若干含石墨烯分散液、导电聚合物分散液和附着聚合物分散液的基层置于真空烘箱烘干。
如此操作,通过真空烘箱烘干能够快速蒸发溶剂,同时促进基层、含石墨烯分散液、导电聚合物分散液和附着聚合物分散液之间的交联,更好地提高基层与分散液之间以及不同分散液之间的附着力。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本发明实施例材料在真空烘箱烘干中,真空烘箱的温度参数设置为50-100℃。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通过超声喷涂处理在基层表面就进行分散液的喷涂,超声喷涂处理喷涂至少两层分散液中,第一次超声喷涂处理优选为通过超声喷涂处理将含附着聚合物的分散液中喷涂在基层上。
如此操作,将含附着聚合物的分散液喷涂在基层上,在分散液凝固后,会形成分散层,如此形成的分散层能够更好提高分散层与基层之间的附着力,从而提高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电致变色材料整体牢固性,避免层与层之间互相脱开。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通过超声喷涂处理在基层表面就进行分散液的喷涂,超声喷涂处理喷涂至少两层分散液中,优选为完成喷涂含石墨烯分散液后进行喷涂含导电聚合物的分散液。
如此操作,含导电聚合物的分散液中的组分会使含石墨烯分散液中的组分进行交联,从而提高由含石墨烯分散液固化后形成的石墨烯分散层和含导电聚合物的分散液固化后形成的导电聚合物分散层之间的附着力、电导率等性能,使分散层之间的结合更加牢固。具体的,含导电聚合物的分散液中的导电聚合物会与含石墨烯分散液中的分散剂发生交联,从而达到使石墨烯分散层和导电聚合物分散层之间结合牢固的目的。
为充分理解上述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石墨烯复合电致变色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以下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
一种石墨烯复合电致变色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
首先,在第一个容器中,将石墨烯和分散剂添加在溶剂中,采用超声的方式进行混合,混合均匀得到含石墨烯的分散液。其中,添加剂包括有聚乙烯吡咯烷酮、羧甲基纤维素、聚3,4-乙烯二氧噻吩/聚苯乙烯磺酸盐,合计质量分数以石墨烯净含量计算为石墨烯净含量的15%。溶剂为乙醇,石墨烯在分散液中的质量分数为0.3-5%。
然后,在第二个容器中,将聚苯胺、聚吡咯、聚3,4-乙烯二氧噻吩/聚苯乙烯磺酸盐均添加在溶剂中,采用超声的方式进行混合,混合均匀,测试pH,根据pH加入酸或氨水等pH调控试剂调整分散液,使pH位于4.0-8.0之间,得到含导电聚合物的分散液。
导电聚合物选择聚苯胺、聚吡咯、聚3,4-乙烯二氧噻吩/聚苯乙烯磺酸盐,将聚苯胺、聚吡咯、聚3,4-乙烯二氧噻吩/聚苯乙烯磺酸盐合计添加比例与上述步骤中石墨烯分散液中添加剂在溶剂中的比例相同。例如如,假设在含石墨烯的分散液中,添加剂在溶剂中的重量比例为15%,在含导电聚合物的分散液中导电聚合物的添加量在溶剂中的重量比例也为15%。
再后,在第三个容器中,将聚乙烯醇、羧甲基纤维素、聚四氟乙烯、聚3,4-乙烯二氧噻吩/聚苯乙烯磺酸盐作为附着聚合物添加在溶剂中,形成含附着化合物的分散液。其中附着聚合物占含附着化合物的分散液的质量分数为0.3%~5%。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三个容器之间的溶剂应互相独立,举例说明,若溶剂已经分散石墨烯,在该溶剂中就再加入导电聚合物或者附着聚合物进行分散。以上三个容器中用于分散的溶剂只需是其分散物能够充分分散即可,选择范围比较多样。作为代表,可以为水、乙醇及其他醇类、以乙酸乙酯为代表的脂类、二甲基甲酰胺为代表的酰胺类、N-甲基吡咯烷酮等溶剂其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混和方式为超声,搅拌,以及能够将各项组分充分分散均匀的其他方式。且三个容器之间的溶剂选择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含导电聚合物的分散液和含附着聚合物的分散液;步骤102,通过超声喷涂处理将含石墨烯分散液、含导电聚合物的分散液和含附着聚合物的分散液中的任一种喷涂在基层上;步骤103,继续喷涂含石墨烯分散液、含导电聚合物的分散液和含附着聚合物的分散液中的任一种,至基层表面层叠有若干含石墨烯分散液、导电聚合物分散液和附着聚合物分散液。
之后,以聚酰亚胺透明柔性薄膜为基层,设置超声喷涂机的分散液喷涂出料速度为0.5-2mL/min,喷头沿XY轴的移动速度为100-500mm/s,喷头距基底距离5~30cm,具体参数由浆料的浓度和粘度等参数进行确定。
之后,将含石墨烯的分散液,含导电聚合物的分散液,含附着聚合物的分散液三种分散液按顺序喷涂于柔性基底;具体的顺序由其中的若干相按一定规律进行组合的喷涂。例如,将含石墨烯的分散液设为A,含导电聚合物的分散液设为B,含附着聚合物的分散液设为C,喷涂顺序可以为CABCABCAB…,CABABAB…,ABCABCABC…中的任一种。还可以是CABCABCABABAB…,ABCABCABCBCBC…,喷涂的分散液层可以是规律分布的,也可以是不规律分布的。且分散液层的总层数同样不做限定。具体的,本发明实施例选用喷涂顺序为CABCABCAB,共计9层。
同时,为提高薄膜的质量,优选通过等离子体对柔性基底进行预处理;为更好提高薄膜附着力,优选首先喷涂附着聚合物的分散液;为更好提高薄膜附着力,优选在薄膜喷涂完成后置于真空烘箱烘干,温度50-100℃。
将烘干后的材料取出后,材料形成复合电致变色材料的聚酰亚胺透明柔性薄膜。对复合电致变色材料的聚酰亚胺透明柔性薄膜依据国标进行测定可得,所制备薄膜透光率>20%,方阻<600欧姆,铅笔硬度>HB,且薄膜弯曲半径0.5mm时,可耐弯折5万次,电导率衰减在10%以内。
本发明实施例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石墨烯复合电致变色材料的应用,所述材料应用于具有电致变色功能的设备领域、电容器领域和含电容器的设备领域。具体的,发明实施例所指代具有电致变色功能的设备领域不对设备的具体种类进行限定。本发明实施例所具有电致变色功能的设备领域意味着应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材料使设备本身具有电致变色的功能,如智能变色窗、智能变色门、变色灯牌、汽车透视镜、变色标牌、变色显示器和其他具有电致变色功能的设备,都可以算作本发明实施例所指代的具有电致变色功能的设备。本发明实施例所指代的电容器不限定电容器的种类,尤其适用超级电容器。同样的,本发明实施例所指代的含电容器的设备即为包含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材料制成的电容器的设备,且本发明实施例不对设备的具体种类进行限定,可以是电容屏、带有电容屏的设备、智能变色窗、智能变色门、变色灯牌、汽车透视镜、变色标牌、变色显示器和其他带含电容器的设备。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4)

1.一种石墨烯复合电致变色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层和分散层,所述分散层包括石墨烯分散层、导电聚合物分散层和附着聚合物分散层中的任意两种或三种;若干所述石墨烯分散层、导电聚合物分散层和附着聚合物分散层之间层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层的原料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酰亚胺的其中一种或两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烯分散层的原料包括有石墨烯、分散剂和溶剂;
所述分散剂包括聚乙烯吡咯烷酮、羧甲基纤维素、聚3,4-乙烯二氧噻吩/聚苯乙烯磺酸盐中的一种或几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分散层的原料包括有导电聚合物、pH调节剂和溶剂;
所述导电聚合物为聚苯胺、聚吡咯、聚3,4-乙烯二氧噻吩/聚苯乙烯磺酸盐中的一种或几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附着分散层的原料包括有附着聚合物和溶剂;
所述附着聚合物为聚乙烯醇,羧甲基纤维素,聚四氟乙烯,聚3,4-乙烯二氧噻吩/聚苯乙烯磺酸盐中的一种或几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层通过超声喷涂处理附着在所述基层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附着聚合物分散层附着在所述基层上。
8.根据权利要求3-5任一项所述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为水、醇类溶剂、脂类溶剂、酰胺类溶剂、N-甲基吡咯烷酮溶剂其中的一种或几种。
9.一种石墨烯复合电致变色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配制含石墨烯分散液、含导电聚合物的分散液和含附着聚合物的分散液;
通过超声喷涂处理在基层表面就进行分散液的喷涂,所述超声喷涂处理喷涂至少两层分散液,所述分散液选为所述含石墨烯分散液、所述含导电聚合物的分散液和所述含附着聚合物的分散液中的任一种。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超声喷涂处理在基层表面就进行分散液的喷涂,所述超声喷涂处理喷涂至少两层分散液之前,所述基层通过等离子体进行处理。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超声喷涂处理在基层表面就进行分散液的喷涂,所述超声喷涂处理喷涂至少两层分散液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将层叠有若干含石墨烯分散液、导电聚合物分散液和附着聚合物分散液的基层置于真空烘箱烘干。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通过超声喷涂处理在基层表面就进行分散液的喷涂,所述超声喷涂处理喷涂至少两层分散液中,第一次超声喷涂处理优选为通过超声喷涂处理将所述含附着聚合物的分散液中喷涂在基层上。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通过超声喷涂处理在基层表面就进行分散液的喷涂,所述超声喷涂处理喷涂至少两层分散液中,优选为完成喷涂所述含石墨烯分散液后进行喷涂所述含导电聚合物的分散液。
14.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石墨烯复合电致变色材料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材料应用于具有电致变色功能的设备领域、电容器领域和含电容器的设备领域。
CN201910336099.5A 2019-04-24 2019-04-24 一种石墨烯复合电致变色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ending CN11000351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36099.5A CN110003515A (zh) 2019-04-24 2019-04-24 一种石墨烯复合电致变色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36099.5A CN110003515A (zh) 2019-04-24 2019-04-24 一种石墨烯复合电致变色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03515A true CN110003515A (zh) 2019-07-12

Family

ID=671740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336099.5A Pending CN110003515A (zh) 2019-04-24 2019-04-24 一种石墨烯复合电致变色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003515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96885A (zh) * 2021-04-07 2021-07-09 宁波龙圣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低电阻高透明导电膜的制备方法
CN114690500A (zh) * 2020-12-28 2022-07-01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二氧化钒基宽光谱电致变色器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63403A (zh) * 2014-04-25 2014-08-06 无锡格菲电子薄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石墨烯和导电聚合物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973805A (zh) * 2015-06-01 2015-10-14 浙江工业大学 导电聚合物-石墨烯复合电致变色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7778514A (zh) * 2017-10-16 2018-03-09 西南科技大学 一种石墨烯双层电致动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7984776A (zh) * 2017-11-30 2018-05-04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一种功能性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8828868A (zh) * 2018-05-02 2018-11-16 上海大学 电致变色薄膜的制备方法
CN109216050A (zh) * 2017-09-30 2019-01-15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在任意绝缘基底上制备的线型串联超级电容器
CN109318564A (zh) * 2018-09-10 2019-02-12 成都紫苑华光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组装超声喷涂制备石墨烯导热膜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63403A (zh) * 2014-04-25 2014-08-06 无锡格菲电子薄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石墨烯和导电聚合物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973805A (zh) * 2015-06-01 2015-10-14 浙江工业大学 导电聚合物-石墨烯复合电致变色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9216050A (zh) * 2017-09-30 2019-01-15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在任意绝缘基底上制备的线型串联超级电容器
CN107778514A (zh) * 2017-10-16 2018-03-09 西南科技大学 一种石墨烯双层电致动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7984776A (zh) * 2017-11-30 2018-05-04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一种功能性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8828868A (zh) * 2018-05-02 2018-11-16 上海大学 电致变色薄膜的制备方法
CN109318564A (zh) * 2018-09-10 2019-02-12 成都紫苑华光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组装超声喷涂制备石墨烯导热膜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POLYANILINESHANXIN XIONG ET AL.: ""Covalently Bonded Polyaniline and para-phenylenediamineFunctionalized Graphene Oxide: How the ConductiveTwo-dimensional Nanostructure Influences the ElectrochromicBehaviors of Polyaniline"", 《ELECTROCHIMICA ACTA》 *
沈宸等: ""石墨烯/导电聚合物复合材料在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方面的研究进展"", 《高分子学报》 *
王茜: ""CNFs 基柔性电致变色薄膜超级电容器制备及性能研究"",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工程科技II辑》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90500A (zh) * 2020-12-28 2022-07-01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二氧化钒基宽光谱电致变色器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690500B (zh) * 2020-12-28 2023-10-13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二氧化钒基宽光谱电致变色器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096885A (zh) * 2021-04-07 2021-07-09 宁波龙圣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低电阻高透明导电膜的制备方法
CN113096885B (zh) * 2021-04-07 2022-09-09 佳雅(威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低电阻高透明导电膜的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869627B2 (ja) 透明導電膜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それにより製造された透明導電膜
CN101535395B (zh) 碳纳米管组合物和透明导电膜
CN103992495B (zh) 一种纳米银柔性导电膜及其制备方法
US7683124B2 (en) Dispersions of intrinsically conductive polymers, and methods for the production thereof
CN101848962B (zh) 基于聚噻吩的导电聚合物膜
CN105085937B (zh) 富勒烯/pedot:pss混合溶液的制备方法及具有富勒烯/pedot:pss复合透明导电膜的基板的制备方法
CN110003515A (zh) 一种石墨烯复合电致变色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0183700A (zh) 银纳米线柔性透明导电电极的制备方法、电致变色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CN108305704A (zh) 一种石墨烯基高导电碳浆及其制备方法
CN109683416A (zh) 一种双色可调电致变色薄膜器件
CN106111499A (zh) 一种电加热防冰涂层及其制备方法
CN108735349A (zh) 一种含离子液体的银纳米线透明导电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Liu et al. Comparing build architecture and electrolyte of ITO-free flexible patterned organic screen-printed ECDs based on a novel PEDOT: PSS compound film post-treated with strong and weak organic acids
CN101665616B (zh) 一种基于聚噻吩基的导电聚合物的液体组合物、导电聚合物膜及其用途
CN101976591B (zh) 一种透明导电膜
CN107359014A (zh) 透明导电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JPH0195170A (ja) 導電性塗料
CN103996436B (zh) 一种导电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2608819A (zh) 一种聚苯胺复合电致变色膜器件的制备方法
CN110444316A (zh) 一种高导电、低银含量的低温固化导电银浆及其制备方法
CN108441035A (zh) 一种导电涂料的合成方法
JPS63269415A (ja) 透明複合導電体の製造方法
TWI401702B (zh) 導電薄膜的製備方法
CN104714348A (zh) 一种可穿戴的智能变色器件
CN110552000A (zh) 一种超薄单面导电高分子薄膜的制作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712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