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01830A - 铃铛及应用该铃铛的车 - Google Patents

铃铛及应用该铃铛的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01830A
CN110001830A CN201910321337.5A CN201910321337A CN110001830A CN 110001830 A CN110001830 A CN 110001830A CN 201910321337 A CN201910321337 A CN 201910321337A CN 110001830 A CN110001830 A CN 11000183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mall bell
pars stridulans
trigger
touching
clamping he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32133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001830B (zh
Inventor
孙云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zhou Dowell Automob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zhou Dowell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zhou Dowell Automob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zhou Dowell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321337.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001830B/zh
Publication of CN1100018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018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0018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0183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3/00Acoustic signal devices; Arrangement of such devices on cycl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oys (AREA)
  • Connection Of Plat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铃铛及应用该铃铛的车,包括用于发出声响的发声件、用于击打发声件的触发件,以及用于使得触发件复位的弹性复位件,发声件包括采用金属材质制成的适于手部按动的发声部,以及设于发声部底端面的多个弹性支撑件;触发件包括位于发声部下方的且适于触打发声部底端面的至少一个触发部,以及与触发部固连的触动板;弹性复位件与触动板相连以适于使触动板复位。

Description

铃铛及应用该铃铛的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铃铛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铃铛及应用该铃铛的车。
背景技术
铃铛主要应用在自行车、儿童学步车或者儿童手推车等需要在行驶过程中梯形路人的工具上,对于市场上现有技术中使用较多的电子铃铛,虽然电子铃铛趣味较强,但是对于多数的儿童手推车和儿童学步车来说,儿童触摸较多,甚至会使用其它玩具对铃铛进行敲打,在频繁的对于铃铛的触碰甚至敲打后,电子铃铛内部存在的线路容易出现故障从而缩短电子铃铛的寿命。故此,对于儿童使用较多的需要铃铛的工具上,机械铃铛适用性更强。
对于机械铃铛来说,发声的原理是由触发部击打发声部来实现发声部发出声响的,一般的设计中,触发部和发声部之间是从外观上直接可见的分离结构,通常是触发部位于发声部的旁侧,以便于触发部对于发声部形成击打效应。上述结构对于特别是儿童使用的骑行的自行车或者学步车来说,结构比较传统单一,无法满足丰富化的市场需求,对于部分人群来说从外观上希望触发部与发声部之间为非分离结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铃铛,以解决延长铃铛的使用寿命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车,以解决延长车上的铃铛的使用寿命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铃铛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铃铛,包括:
发声件,所述发声件包括采用金属材质制成的适于手部按动的发声部,以及设于所述发声部底端面的多个弹性支撑件;
触发件,所述触发件包括位于所述发声部下方的且适于触打所述发声部底端面的至少一个触发部,以及与所述触发部固连的触动板;
弹性复位件,所述弹性复位件与所述触动板相连以适于使触动板复位。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发声部底端面设有三个弹性支撑件,所述弹性支撑件采用柱状弹簧;三个弹性支撑件中其中两个设于所述发声部底端面的一端,且三个弹性支撑件中其余一个弹性支撑件设于所述发声部底端面的中部位置;以及
所述触发件包括位于所述发声部下方的且适于触打所述发声部的三个触发部,三个所述触发部对应三个弹性支撑件设置。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触发部采用圆柱状结构;
所述触发部部分地伸入在所述柱状弹簧内,即所述柱状弹簧部分地围绕在所述触发部外侧;以及
在所述发声部朝向触发板的侧端面上与所述柱状弹簧相接处设有适于所述触发部部分嵌入的圆形嵌槽。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铃铛还包括用于支承触动板的铃铛本体;
所述铃铛本体包括用于与车把相连的环形连接部,以及与所述环形连接部固连的安装座;其中
所述环形连接部具有一适于手把穿过的穿孔;以及
所述触动板与安装座铰接相连。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触动板通过一转销与所述安装座相连;所述触动板适于绕着转销转动;
所述弹性复位件采用扭簧;所述扭簧包括用于套装在所述转销上的本体,以及沿着所述本体的径向设于所述所述本体两侧的第一侧端和第二侧端;其中
所述第一侧端抵接于所述安装座上,而该扭簧的第二侧端则抵接于所述触动板朝向安装座的侧端面上。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座远离的穿孔的方向设有一对用于与所述转销固连的装配耳;
所述触动板用于与所述转销相连的端部设有一对连接耳,且在一对装配耳之间形成有用于容纳一对所述连接耳的收容区间;以及
所述发声部朝向触动板的侧端面凸设有一连接环;所述连接环穿过所述触动板后与所述转销套接;即在所述触动板设开设有适于所述连接环穿过的开口;
所述连接环在套接在转销上后位于一对连接耳之间。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开口的长度大于所述连接环的外径。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在所述安装座朝向发声部的侧端面且位于一对装配耳之间凹设有一条状嵌槽;
所述触动板的一端适于嵌入在所述条状嵌槽中;以及
所述连接环与所述条状嵌槽之间存在间隙。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环形连接部的侧壁上设置有一缺口;以及
在所述环形连接部的侧壁上且位于所述缺口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锁合座;
所述锁合座内开设有适于一锁紧螺栓插入其中的锁孔。
本发明的车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车,包括:把手,以及套设在所述把手上的所述的铃铛。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铃铛及应用该铃铛的车,整体发声过程通过触发件触打发声件,使得发声件发出声响,并且触发件设于发声件的下方,使得整体的铃铛结构从外观来说相比传统的触发件位于发声件旁侧的结构来说,触发件隐藏在发声件的下方外形简约美观。而且,本发明的铃铛不需要直接按动触发件,而是利用的发声件对于触发件的压力,依靠弹性复位件的复位作用力来实现触发件相对于发声件的回弹作用力,从而实现触发件对于发声件的快速击打产生声响。
进一步的,对于本发明的铃铛结构来说,不同的零部件之间的装配中所形成的连接关系稳定牢固,不易在例如儿童的触碰甚至敲打下出现故障,可以降低铃铛在敲打下受损的风险,从而延长本发明的铃铛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铃铛的第一视角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铃铛的第二视角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铃铛的第三视角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铃铛的触动板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铃铛的发声部的示意图。
图中:发声部1、弹性支撑件3、触发部4、触动板5、圆形嵌槽7、环形连接部8、安装座10、转销11、本体12、第一侧端13、第二侧端15、装配耳16、连接耳17、收容区间18、连接环19、开口20、条状嵌槽21、缺口22、锁合座25、锁孔27、锁紧螺栓3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铃铛,包括:用于发出声响的发声件、用于击打发声件的触发件,以及用于使得触发件复位的弹性复位件。
发声件包括采用金属材质制成的适于手部按动的发声部1,以及设于发声部1底端面的多个弹性支撑件3;此处的金属材质采用例如但不限于铝。
触发件包括位于发声部1下方的且适于触打发声部1底端面的至少一个触发部4,以及与触发部4固连的触动板5;此处对于触发部4和触发板可以采用一体成型结构,而对于触发部4和触发板可选采用金属材质或者塑料材质均可,对此,本实施例不做绝对限定。弹性复位件与触动板5相连以适于使触动板5复位。
详细来说,以发声部1底端面设有三个弹性支撑件3为例,弹性支撑件3以采用柱状弹簧为例;三个弹性支撑件3中其中两个设于发声部1底端面的一端,且三个弹性支撑件3中其余一个弹性支撑件3设于发声部1底端面的中部位置;以及触发件包括位于发声部1下方的且适于触打发声部1的三个触发部4,三个触发部4对应三个弹性支撑件3设置。此处的两个设于发声部1底端面一端的弹性支撑件3可以是并列设置,也可以是错位设置,本实施例结合附图仅仅以并列设置为例。三个弹性支撑件3用于保持一般状态的铃铛不发出声响的情况下的,发声部1相对于触动板5的位置的稳定性。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下,触发部4采用圆柱状结构,且在圆柱状结构的触发部4朝向发声部1的端面设有一半球头。触发部4部分地伸入在柱状弹簧内,即柱状弹簧部分地围绕在触发部4外侧;以及在发声部1朝向触发板的侧端面上与柱状弹簧相接处设有适于触发部4部分嵌入的圆形嵌槽7。此处需要加以说明的是,在常态下,所谓的常态是指本实施例的铃铛不发出声响的情况下,触发部4不会接触到圆形嵌槽7,并且在触发部4朝向圆形嵌槽7的顶部与圆形嵌槽7之间存在一定的间距,此处的间距也不宜过大。
本实施例中的触动板5朝向发声部1上适于手部按压的部分设有朝向发声部1凸起的凸起部28,凸起部28主要用于将发声部1所受的手部按压力传递至触动板5上,起到传递作用力的效果。
铃铛还包括用于支承触动板5的铃铛本体12,此处的铃铛本体12又包括用于与车把相连的环形连接部8,以及与环形连接部8固连的安装座10。一般的,铃铛是穿过自行车或者手推车的手把,固定在手把上的,因此,本实施例考虑到领导与车把的固定,环形连接部8具有一适于手把穿过的穿孔9。而触动板5与安装座10铰接相连。此处要说明书是,触动板5与安装座10的铰接关系,使得触动板5带动触发部4可以基于安装座10做相对于发声件的接触打击动作,以及可以在接触打击完成后复位,触动板5的复位作用主要由弹性复位件产生。
更为具体的,触动板5通过一转销11与安装座10相连;触动板5适于绕着转销11转动;弹性复位件采用扭簧;扭簧包括用于套装在转销11上的本体12,以及沿着本体12的径向设于本体12两侧的第一侧端13和第二侧端15;其中第一侧端13抵接于安装座10上,而该扭簧的第二侧端15则抵接于触动板5朝向安装座10的侧端面上。此处要特别说明的是,优选的情况下,扭簧的第一侧端13和第二侧端15的朝向一致,对于本实施例来说,扭簧的第一侧端13和第二侧端15均朝向手部对于发声部1的施力方向,如此,在手部对于发声部1施加按压作用时,随着发声部1向触动板5方向运动,触动板5也会随着发声部1产生相应朝向环形连接部8的运动趋势,如此,扭簧的第一侧端13和第二侧端15均会受到压力,使得扭簧的变形度较大,而在手部脱离发声部1后,即发声部1受到的外力作用消失时,由于发声部1与触动板5之间的弹性支撑件3的作用,发声部1会逐渐复位,此处的复位是朝向远离环形连接部8的方向运动的,与此同时,触动板5与安装座10之间的扭簧则是在触动板5所受的外力作用消失后,扭簧对于触动板5产生较大的复位作用力,此处通过扭簧的复位作用,使得均处于复位过程中的触动板5和发声部1来说,触动板5对于发声部1产生快速的击打作用,从而使得发声部1发出声响。
更为详细的,安装座10远离的穿孔的方向设有一对用于与转销11固连的装配耳16;触动板5用于与转销11相连的端部设有一对连接耳17,且在一对装配耳16之间形成有用于容纳一对连接耳17的收容区间18。
发声部1朝向触动板5的侧端面凸设有一连接环19;连接环19穿过触动板5后与转销11套接;即在触动板5设开设有适于连接环19穿过的开口20;连接环19在套接在转销11上后位于一对连接耳17之间。为了避免开口20的边沿对于连接环19形成阻碍,本实施例设计的开口20的长度大于连接环19的外径。本实施例设计的连接环19结合三个弹性支撑件3主要用于保持常态下的相对于触动板5之间的位置的稳定性,并且,此处的连接环19由于与转销11连接,连接环19还可以形成发声部1在手部作用力下运动的支点,使得发声部1的一端在受力时,另一端成翘起的状态,即整体的发声部1结合连接环19构成一跷跷板结构,如此,即使在长期且重复的对于发声部1的按压作用下,发生部也不易产生损坏或者位置的变换而影响使用寿命。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安装座10朝向发声部1的侧端面且位于一对装配耳16之间凹设有一条状嵌槽21;触动板5的一端适于嵌入在条状嵌槽21中,而触动板5相对于嵌入在条状嵌槽21中的另一端则是伸出在环形连接部8的外侧,同时,发生部也有部分覆盖在触动板5伸出在环形连接部8外侧部分的适于手部按压的按压部分,当然此处的“覆盖”只是表示垂直放下的投影覆盖,并不表示直接接触的覆盖。连接环19与条状嵌槽21之间存在间隙,此处的间隙的设计主要用于在连接环19随着发声部1受力运动的情况下,间隙的设计可以提高连接环19运动的顺畅性。
为了便于将环形连接部8与车把进行装配,同时也便于环形连接部8与一定规格尺寸范围内的不同规格尺寸的车把配合。在环形连接部8的侧壁上设置有一缺口22;以及在环形连接部8的侧壁上且位于缺口22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锁合座25;锁合座25内开设有适于一锁紧螺栓30插入其中的锁孔27。此时,通过锁紧螺栓30即可实现位于缺口22两侧的锁合座25之间的锁紧,也即对于缺口22的锁紧,使得环形连接部8与车把牢固的固定在一起。
本实施例的发声件在触发部4作用下具体的发声原理如下:
在扭簧和弹性支撑件3正常自然张力作用下,发生部在没有外部手部施加的按压作用力的情况下,触发部4与发声部1朝向触动板5的侧端面之间存在间距,并不直接接触,此时的触发部4部分地伸入在弹性支撑件3内部。而在手部按压发声部1,使得发声部1朝向触动板5方向运动时,随着发声部1向触动板5方向运动,触动板5也会随着发声部1产生相应朝向环形连接部8的运动趋势,如此,扭簧的第一侧端13和第二侧端15均会受到压力,使得扭簧的压缩变形度较大,而在手部脱离发声部1后,即发声部1受到的外力作用消失时,由于发声部1与触动板5之间的弹性支撑件3的作用,发声部1会逐渐复位,此处的复位是朝向远离环形连接部8的方向运动的,与此同时,触动板5与安装座10之间的扭簧则是在触动板5所受的外力作用消失后,扭簧对于触动板5产生较大的复位作用力,此处通过扭簧的复位作用,使得均处于复位过程中的触动板5和发声部1来说,触动板5对于发声部1产生快速的击打作用,从而使得发声部1发出声响。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铃铛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此处的车可以是自行车,儿童手推车,儿童学步车等一系列的用于骑行和推行的车,对此,本实施例不做绝对限定,本实施例的车包括把手,以及套设在把手上的如实施例1所述的铃铛。
以上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Claims (10)

1.一种铃铛,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声件,所述发声件包括采用金属材质制成的适于手部按动的发声部,以及设于所述发声部底端面的多个弹性支撑件;
触发件,所述触发件包括位于所述发声部下方的且适于触打所述发声部底端面的至少一个触发部,以及与所述触发部固连的触动板;
弹性复位件,所述弹性复位件与所述触动板相连以适于使触动板复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铃铛,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声部底端面设有三个弹性支撑件,所述弹性支撑件采用柱状弹簧;三个弹性支撑件中其中两个设于所述发声部底端面的一端,且三个弹性支撑件中其余一个弹性支撑件设于所述发声部底端面的中部位置;以及
所述触发件包括位于所述发声部下方的且适于触打所述发声部的三个触发部,三个所述触发部对应三个弹性支撑件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铃铛,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部采用圆柱状结构;
所述触发部部分地伸入在所述柱状弹簧内,即所述柱状弹簧部分地围绕在所述触发部外侧;以及
在所述发声部朝向触发板的侧端面上与所述柱状弹簧相接处设有适于所述触发部部分嵌入的圆形嵌槽。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任一项所述的铃铛,其特征在于,所述铃铛还包括用于支承触动板的铃铛本体;
所述铃铛本体包括用于与车把相连的环形连接部,以及与所述环形连接部固连的安装座;其中
所述环形连接部具有一适于手把穿过的穿孔;以及
所述触动板与安装座铰接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铃铛,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动板通过一转销与所述安装座相连;所述触动板适于绕着转销转动;
所述弹性复位件采用扭簧;所述扭簧包括用于套装在所述转销上的本体,以及沿着所述本体的径向设于所述所述本体两侧的第一侧端和第二侧端;其中
所述第一侧端抵接于所述安装座上,而该扭簧的第二侧端则抵接于所述触动板朝向安装座的侧端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铃铛,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远离的穿孔的方向设有一对用于与所述转销固连的装配耳;
所述触动板用于与所述转销相连的端部设有一对连接耳,且在一对装配耳之间形成有用于容纳一对所述连接耳的收容区间;以及
所述发声部朝向触动板的侧端面凸设有一连接环;所述连接环穿过所述触动板后与所述转销套接;即在所述触动板设开设有适于所述连接环穿过的开口;
所述连接环在套接在转销上后位于一对连接耳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铃铛,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的长度大于所述连接环的外径。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铃铛,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安装座朝向发声部的侧端面且位于一对装配耳之间凹设有一条状嵌槽;
所述触动板的一端适于嵌入在所述条状嵌槽中;以及
所述连接环与所述条状嵌槽之间存在间隙。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铃铛,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环形连接部的侧壁上设置有一缺口;以及
在所述环形连接部的侧壁上且位于所述缺口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锁合座;
所述锁合座内开设有适于一锁紧螺栓插入其中的锁孔。
10.一种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把手,以及套设在所述把手上的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铃铛。
CN201910321337.5A 2019-04-22 2019-04-22 铃铛及应用该铃铛的车 Active CN11000183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21337.5A CN110001830B (zh) 2019-04-22 2019-04-22 铃铛及应用该铃铛的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21337.5A CN110001830B (zh) 2019-04-22 2019-04-22 铃铛及应用该铃铛的车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01830A true CN110001830A (zh) 2019-07-12
CN110001830B CN110001830B (zh) 2024-04-02

Family

ID=671732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321337.5A Active CN110001830B (zh) 2019-04-22 2019-04-22 铃铛及应用该铃铛的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001830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06114A (zh) * 2015-05-27 2016-12-07 森萨塔科技公司 用于手柄的固定适配器
CN205819384U (zh) * 2016-07-08 2016-12-21 宁波华驰车业有限公司 扭簧车铃
CN107031760A (zh) * 2016-02-01 2017-08-11 克诺格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自行车的铃
CN206938930U (zh) * 2017-06-15 2018-01-30 浙江星联电动自行车零件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铃铛的车把
CN207292224U (zh) * 2017-06-15 2018-05-01 陆美方 击发式车铃
CN209921491U (zh) * 2019-04-22 2020-01-10 常州道威尔车业有限公司 铃铛及应用该铃铛的车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06114A (zh) * 2015-05-27 2016-12-07 森萨塔科技公司 用于手柄的固定适配器
CN107031760A (zh) * 2016-02-01 2017-08-11 克诺格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自行车的铃
CN205819384U (zh) * 2016-07-08 2016-12-21 宁波华驰车业有限公司 扭簧车铃
CN206938930U (zh) * 2017-06-15 2018-01-30 浙江星联电动自行车零件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铃铛的车把
CN207292224U (zh) * 2017-06-15 2018-05-01 陆美方 击发式车铃
CN209921491U (zh) * 2019-04-22 2020-01-10 常州道威尔车业有限公司 铃铛及应用该铃铛的车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01830B (zh) 2024-04-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601901B2 (en) Musical instrument, in particular a cajon
TWI725811B (zh) 鈴鐺
CN205819384U (zh) 扭簧车铃
US9747873B2 (en) Tone control member and tone-controlled functional acoustic guitar
CN110001830A (zh) 铃铛及应用该铃铛的车
JP2007249140A (ja) 電子打楽器
CN209921491U (zh) 铃铛及应用该铃铛的车
CN106373543B (zh) 支撑组件和键盘设备
TWM326431U (en) Internal rocking structure applicable in eyes for doll
CN207977104U (zh) 一种新型打击乐器
CN110001832A (zh) 箍带铃铛及应用该箍带铃铛的车
JP4888149B2 (ja) 打楽器
CN110001831A (zh) 指环铃铛及应用该指环铃铛的车
TWI462851B (zh) Double hit the bike bells
JP2009128807A (ja) 打撃用電子パッド
CN210119970U (zh) 编钟的固定结构
JP2001154582A (ja) 表示器具
CN212071958U (zh) 一种智能学习机器人
CN219479772U (zh) 一种自动敲木鱼装置
CN218631362U (zh) 一种音乐盒
JP2014090956A (ja) ゴルフクラブ
CN217903625U (zh) 一种侧插式插座新型电子钹镲
JP3167234U (ja) ハンドベル構造
WO2021145183A1 (ja) 自転車用ベル
JP3143581U (ja) スポーツ観戦用応援グッ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