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991123A - 页岩油资源可动性的地球化学评价方法 - Google Patents

页岩油资源可动性的地球化学评价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991123A
CN109991123A CN201910247411.3A CN201910247411A CN109991123A CN 109991123 A CN109991123 A CN 109991123A CN 201910247411 A CN201910247411 A CN 201910247411A CN 109991123 A CN109991123 A CN 10999112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shale
sample
osi
mobil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24741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991123B (zh
Inventor
刘惠民
林会喜
李政
包友书
刘庆
王宇蓉
吴连波
朱日房
綦艳丽
王大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Research Institute of Sinopec Henan Oilfield Branch Co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Research Institute of Sinopec Shengli Oilfield Co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Research Institute of Sinopec Henan Oilfield Branch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Research Institute of Sinopec Henan Oilfield Branch Co filed Critical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Priority to CN201910247411.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991123B/zh
Publication of CN1099911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911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99112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9112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5/00Investigating or analyz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thermal mea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7/00Analysing materials by measuring the pressure or volume of a gas or vapour
    • G01N7/14Analysing materials by measuring the pressure or volume of a gas or vapour by allowing the material to emit a gas or vapour, e.g. water vapour, and measuring a pressure or volume difference
    • G01N7/16Analysing materials by measuring the pressure or volume of a gas or vapour by allowing the material to emit a gas or vapour, e.g. water vapour, and measuring a pressure or volume difference by heating the material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Production Of Liquid Hydrocarbon Mixture For Refining Petroleum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zing Non-Biological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Chemical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页岩油资源可动性的地球化学评价方法,该页岩油资源可动性的地球化学评价方法包括:步骤1,选取研究区典型的产油层与非产油层样品;步骤2,进行典型样品的有机碳、热解分析;步骤3,建立页岩油可动性的地球化学参数判识图版;步骤4,进行待评价样品的有机碳、热解分析;步骤5,进行泥页岩样品的页岩油资源可动性评价。该页岩油资源可动性的地球化学评价方法既能够充分利用已有的地球化学技术手段和资料,又能表征页岩含油量、原油性质,并评价页岩油可动性,测试方法相对容易,成本较低,易于快速评价页岩油资源的可动性,更易于推广应用。

Description

页岩油资源可动性的地球化学评价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页岩油资源勘探与开发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到一种页岩油资源可动性的地球化学评价方法。
背景技术
页岩油是一种重要的非常规油气资源,主要赋存在泥页岩的基质孔隙中、裂缝/微裂缝中和页岩段中的薄夹层中,尽管成熟的泥页岩烃源岩内一般蕴含着大量的页岩油资源,但由于储集层相对致密、渗流能力较差,页岩油的能否产出受多种因素制约,包括储层渗透性、含油量和油的性质等。目前对于页岩油可动性的评价方法有经验参数法和模拟实验法等。
申请号为201310224584.6的专利申请“一种泥页岩层系内页岩油资源潜力评价方法”,公开了通过地球化学数据统计分析图解法确定所述泥页岩饱和吸附油量,并进一步利用物质平衡原理计算,由原地资源量减去饱和吸附油量,即可得到页岩油可动量。而其泥页岩的吸附油量采用经验公式计算,即有机碳含量乘以饱和吸附系数,未考虑到不同演化阶段干酪根吸附能力的变化,以及原油性质对有机质吸附能力的影响。
申请号为201710536726.0的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页岩可采油量评价模拟实验仪”。包括:页岩处理控制装置,压力缸下端的压力杆从高压釜上端的中心插入并对高压釜密封腔内的页岩样品实施破裂;气体输入控制装置,气体钢瓶的气体通过气体增压器增压后注入到高压釜内;液体输入控制装置,包括动力源以及连接气体增压器的第一控制管道和连接压力缸的第二控制管道;产物收集装置。本发明装置能够结合地质勘探开发实际情况,集页岩密闭压裂破碎、油藏自然弹性驱动排油模拟、人工注气排油模拟和人工注水或表面活性剂排油模拟多功能于一体。本方法适合与实验室内可采油量的研究及评价,不易开展大批量样品的快速评价。
截至目前,还没有一种既能快速评价页岩油可动性,而且又相对简单易行的操作方法。本为此我们发明了一种新的页岩油资源可动性的地球化学评价方法,解决了以上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既能够充分利用已有的地球化学技术手段和资料,又能表征页岩含油量、原油性质,并评价页岩油可动性的目的的页岩油资源可动性的地球化学评价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页岩油资源可动性的地球化学评价方法,该页岩油资源可动性的地球化学评价方法包括:步骤1,选取研究区典型的产油层与非产油层样品;步骤2,进行典型样品的有机碳、热解分析;步骤3,建立页岩油可动性的地球化学参数判识图版;步骤4,进行待评价样品的有机碳、热解分析;步骤5,进行泥页岩样品的页岩油资源可动性评价。
本发明的目的还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
在步骤1中,收集整理研究区一系列典型的产油层、非产油层和未具开发潜力的泥页岩的岩心或岩屑样品;产油层样品包括常规产油层样品、低渗透及致密产油层样品、裂缝型页岩油藏产油层样品、基质型页岩油藏产油层样品和夹层型页岩油藏产油层样品;非产油层样品包括证实含油但无原油产出的常规储层、低渗透及致密储层样品、基质型页岩样品、夹层型页岩样品,以及成熟度相对较低,含油未达到饱和度吸附的泥页岩样品。
在步骤2中,对于泥页岩样品进行有机碳和热解分析,非泥页岩样品进行热解分析,记录各个样品的有机碳TOC、热解气体烃量S0、热解游离烃量S1、热解裂解烃量S2、和热解Tmax数据。
在步骤3中,建立页岩油可动性判识图版,包括热解参数S0+S1与S2关系图版、热解参数(S0+S1)/S2与Tmax关系图版以及含油饱和度指数OSI与有机碳TOC关系图版。
在步骤3中,根据有机碳和热解数据分别计算判识图版相关参数,对于泥页岩样品计算含油饱和度指数OSI,公式为OSI=S1/TOC*100、S0+S1和(S0+S1)/S2;对于非泥页岩样品,计算S0+S1和(S0+S1)/S2
在步骤3中,所述的S0+S1与S2关系页岩油可动性判识图版,以S2为横坐标,以为S0+S1为纵坐标,根据典型产油层与典型非产油层数据投到图版中,将图版划分为3个区:可动区、非可动区和过渡区;可动区S0+S1与S2比值要明显高于非可动区,由原点向典型产油层的最低S0+S1与S2比值的投点划一直线,即为可动区的下标线,标线以上即为可动区;由原点向典型的非产油层的最高的S0+S1与S2比值的投点划一直线,即为非可动区的上标线,标线以下即为非可动区;可动区与非可动区之间即定为过渡区;另外,若页岩中存在可动油,则(S0+S1)必须要达到某一数值,因此对于可动区,需划定一与横轴(S2)平行的(S0+S1)下限。
在步骤3中,所述的(S0+S1)/S2与Tmax关系页岩油可动性判识图版的绘制以(S0+S1)/S2为横坐标,以Tmax为纵坐标;由于可动油的存在会导致岩石的(S0+S1)/S2增高和热解参数Tmax降低,原油越轻,可动油比例越高,其(S0+S1)/S2越高,其Tmax数值降低的越明显;因此,典型的产油层与非产油层在(S0+S1)/S2与Tmax关系图版中很容易识别;(S0+S1)/S2高于某一数值,Tmax低于某一数值的区间,即为典型的可动区;(S0+S1)/S2低于某一数值,Tmax高于某一数值的区间即为典型的非可动区;可动区与非可动区之间即为过渡区。
在步骤3中,所述的OSI与TOC关系页岩油可动性判识图版,以TOC为横坐标,以OSI为纵坐标;泥页岩样品的总体OSI与TOC关系分为三种典型类型,分别代表三种页岩油赋存状态特征:第一种类型为总体上OSI与TOC呈负相关关系,即TOC越高,其OSI越低,表明岩石未达到整体吸附饱和,不具有可动油资源潜力;第二种类型为总体OSI与TOC无明显关系,即OSI为大致稳定的一个数值区间,不随TOC变化而变化,表明该类型泥页岩中原油已经恰好达到饱和吸附状态,但仍不具可动页岩油资源,第三种典型类型为总体上OSI与TOC正相关,即TOC越大,OSI越高,表明泥页岩中的烃类以及满足了饱和吸附,存在着可动油资源。
在步骤3中,通过OSI与TOC关系页岩油可动性判识图版,确定页岩油饱和吸附的大致饱和吸附平衡OSI值,即如果OSI分布在一个大致稳定的数值附近,与TOC无相关关系时,此稳定的OSI数值即为该系列样品所代表的泥页岩的饱和吸附平衡OSI值。
在步骤4中,选取待评价层位的一系列岩心或岩屑样品,包括基质型泥页岩样品、裂缝型泥页岩样品和泥页岩夹层样品,样品需无污染且保持新鲜。
在步骤5中,将待评价样品的各个参数分别投点到热解参数S0+S1与S2关系图版、热解参数(S0+S1)/S2与Tmax关系图版和含油饱和度指数OSI与TOC关系图上,利用三个图版综合确定该样品的页岩油是否具有可动性。
本发明中的页岩油资源可动性的地球化学评价方法,利用地球化学参数(热解参数S0+S1、S2和Tmax,有机碳参数TOC,以及这些参数的组合)来评价页岩中是否存在可动油,是否具有页岩油勘探开发潜力。该方法采用的系列页岩油资源可动性判识图版,充分利用有机碳分析和热解分析参数,即能包含了页岩含油量信息,又包含了页岩油性质的信息,以及可动油存在对岩石热解峰温度的影响,更能准确评价页岩油资源的可动性,另外,还能够确定泥页岩中原油饱和吸附的平衡OSI值。而且采用的有机碳分析和热解分析测试方法相对容易,成本较低,易于快速评价页岩油资源的可动性,更易于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页岩油资源可动性的地球化学评价方法的一具体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的岩油资源可动性的地球化学评价方法的一实施例中热解参数S0+S1与S2关系图版;
图3为本发明的岩油资源可动性的地球化学评价方法的一实施例中热解参数(S0+S1)/S2与Tmax关系图版;
图4为本发明的岩油资源可动性的地球化学评价方法的一实施例中含油饱和度指数(OSI)与TOC关系图版。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出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所示,作详细说明如下。
如图1所示,图1为本发明的页岩油资源可动性的地球化学评价方法的流程图。
步骤101,选取研究区典型的产油层与非产油层样品。产油层样品包括常规产油层样品、低渗透及致密产油层样品、裂缝型页岩油藏产油层样品、基质型页岩油藏产油层样品和夹层型页岩油藏产油层样品,因为有实施例证实,各种类型的产油层样品的在本发明的图版中,均具有相似的分布规律。非产油层样品包括证实含油但无原油产出的常规储层、低渗透率及致密产储层样品、基质型页岩油藏样品、夹层型页岩油藏样品,以及成熟度相对较低,含油未达到饱和度吸附的泥页岩样品等。样品可以为岩心样品,也可以为岩屑样品,但所有样品应尽量保持新鲜、无有机物污染。样品选取处理后,流程进入到步骤102。
步骤102,典型样品的有机碳、热解分析,对于泥页岩样品进行有机碳和热解分析,非泥页岩样品进行热解分析,记录各个样品的TOC、热解S0、热解S1、热解S2、和热解Tmax数据。进入步骤103。
步骤103,建立页岩油可动性判识图版,根据有机碳和热解数据分别计算判识图版相关参数,对于泥页岩样品计算含油饱和度指数(OSI)(公式为OSI=S1/TOC*100)、S0+S1和(S0+S1)/S2。对于非泥页岩样品,计算S0+S1和(S0+S1)/S2
热解参数S0+S1与S2关系图版的绘制以S2为横坐标,以S0+S1为纵坐标,将典型产油层与典型非产油层数据投到图版中,将图版划分为3个区:可动区、非可动区和过渡区。可动区S0+S1与S2比值要明显高于非可动区,由原点向典型产油层的最低S0+S1与S2比值的投点划一直线,即为可动区的下标线,标线以上即为可动区。由原点向典型的非产油层的最高的S0+S1与S2比值的投点划一直线,即为非可动区的上标线,标线以下即为非可动区。可动区与非可动区之间即定为过渡区。另外,若页岩中存在可动油,则(S0+S1)必须要达到某一数值,因此对于可动区,需划定一与横轴(S2)平行的(S0+S1)下限,一较佳实施例中,此(S0+S1)下限值为2mg/g。
(S0+S1)/S2与Tmax关系图版的绘制以Tmax为横坐标,以(S0+S1)/S2为纵坐标。由于可动油的存在会导致岩石的(S0+S1)/S2增高和热解参数Tmax降低,原油越轻,可动油比例越高,其(S0+S1)/S2越高,其Tmax数值降低的越明显。因此,典型的产油层与非产油层在(S0+S1)/S2与Tmax关系图版中很容易识别。(S0+S1)/S2高于某一数值,Tmax低于某一数值的区间,即为典型的可动区;(S0+S1)/S2低于某一数值,Tmax高于某一数值的区间即为典型的非可动区;可动区与非可动区之间即为过渡区。
OSI与TOC关系图版的绘制以TOC为横坐标,以OSI为纵坐标,某一系列的泥页岩样品的总体OSI与TOC关系可能有三种典型类型:一种类型为总体上OSI与TOC呈负相关关系,即TOC越高,其OSI越低,表明岩石未达到整体吸附饱和,不具有可动油资源潜力;第二种类型为总体OSI与TOC无明显关系,即OSI为大致稳定的一个数值区间,不随TOC变化而变化。表明该类型泥页岩中原油已经恰好达到饱和吸附,或者由于排烃通道顺畅,生成的烃类容易排出,而导致OSI数值稳定在一个区间不变,此稳定的不随TOC而变化的OSI数值即为饱和吸附时的OSI数值。第三种典型类型为总体上OSI与TOC正相关,即TOC越大,OSI越高,其成因有两种可能。一种原因为岩石封闭性较强,泥页岩中生成的烃原地滞留,泥页岩有机质丰度越高,其生成的烃量越多,滞留的游离烃量也越高;另一种原因为页岩油的非原地的调整聚集,因而测得的TOC参数中的有机碳主要为原油中的碳,因而,TOC越高,OSI越高。然而不管何种成因,TOC越高OSI越高的现象均表明有可动油的存在。
因此,在OSI与TOC关系图版上,利用三种典型的OSI与TOC关系可以识别出页岩油是否具有可动性:如果在图版上,OSI与TOC呈负相关关系,表明该泥页岩未达到平衡吸附,该页岩油不具有可动性;如果OSI分布在一个大致稳定的数值,与TOC无相关关系,表明该泥页岩中的原油已经达到的饱和吸附,但仍不具页岩油可动性,而此稳定的OSI数值即为该系列样品所代表的泥页岩的饱和吸附OSI数值;若OSI与TOC正相关,则表明达到饱和泥页岩中的烃类已经满足了饱和吸附,存在着可动油。
页岩油资源可动性的地球化学评价方法的热解参数S0+S1与S2关系图版、热解参数(S0+S1)/S2与Tmax关系图版和含油饱和度指数(OSI)与TOC关系图版示意图如图2~图4所示,流程进入步骤104。
步骤104,待评价样品的有机碳热解分析,选取待评价层位的一系列岩心或岩屑样品,包括基质型泥页岩样品、裂缝型泥页岩样品和泥页岩夹层样品等,样品需无污染且保持新鲜。对该系列样品进行与步骤102所述的相同的操作,各个样品的TOC、热解S0、热解S1、热解S2、和热解Tmax数据,并计算步骤103所述的需要的各个参数。
步骤105,页岩油可动性判识,将待评价样品的各个参数分别投点到热解参数S0+S1与S2关系图版、热解参数(S0+S1)/S2与Tmax关系图版和含油饱和度指数(OSI)与TOC关系图上,以确定该样品的页岩油是否具有可动性。
本发明中的页岩油资源可动性的地球化学评价方法方法,采用的系列页岩油资源可动性判识图版,充分利用有机碳分析和热解分析参数,即能包含了页岩含油量信息,又包含了页岩油性质的信息,以及可动油存在对岩石热解峰温度的影响,更能准确评价页岩油资源的可动性,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Claims (11)

1.页岩油资源可动性的地球化学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页岩油资源可动性的地球化学评价方法包括:
步骤1,选取研究区典型的产油层与非产油层样品;
步骤2,进行典型样品的有机碳、热解分析;
步骤3,建立页岩油可动性的地球化学参数判识图版;
步骤4,进行待评价样品的有机碳、热解分析;
步骤5,进行泥页岩样品的页岩油资源可动性评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页岩油资源可动性的地球化学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收集整理研究区一系列典型的产油层、非产油层和未具开发潜力的泥页岩的岩心或岩屑样品;产油层样品包括常规产油层样品、低渗透及致密产油层样品、裂缝型页岩油藏产油层样品、基质型页岩油藏产油层样品和夹层型页岩油藏产油层样品;非产油层样品包括证实含油但无原油产出的常规储层、低渗透及致密储层样品、基质型页岩样品、夹层型页岩样品,以及成熟度相对较低,含油未达到饱和度吸附的泥页岩样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页岩油资源可动性的地球化学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对于泥页岩样品进行有机碳和热解分析,非泥页岩样品进行热解分析,记录各个样品的有机碳TOC、热解气态烃量S0、热解游离烃量S1、热解裂解烃量S2、和热解峰值温度Tmax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页岩油资源可动性的地球化学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建立页岩油可动性判识图版,包括热解参数S0+S1与S2关系图版、热解参数(S0+S1)/S2与Tmax关系图版以及含油饱和度指数OSI与有机碳TOC关系图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页岩油资源可动性的地球化学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根据有机碳和热解数据分别计算判识图版相关参数,对于泥页岩样品计算含油饱和度指数OSI,公式为OSI=S1/TOC*100、S0+S1和(S0+S1)/S2;对于非泥页岩样品,计算S0+S1和(S0+S1)/S2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页岩油资源可动性的地球化学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所述的S0+S1与S2关系页岩油可动性判识图版,以S2为横坐标,以为S0+S1为纵坐标,根据典型产油层与典型非产油层数据投到图版中,将图版划分为3个区:可动区、非可动区和过渡区;可动区S0+S1与S2比值要明显高于非可动区,由原点向典型产油层的最低S0+S1与S2比值的投点划一直线,即为可动区的下标线,标线以上即为可动区;由原点向典型的非产油层的最高的S0+S1与S2比值的投点划一直线,即为非可动区的上标线,标线以下即为非可动区;可动区与非可动区之间即定为过渡区;另外,若页岩中存在可动油,则(S0+S1)必须要达到某一数值,因此对于可动区,需划定一与横轴(S2)平行的(S0+S1)下限。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页岩油资源可动性的地球化学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所述的(S0+S1)/S2与Tmax关系页岩油可动性判识图版的绘制以(S0+S1)/S2为横坐标,以Tmax为纵坐标;由于可动油的存在会导致岩石的(S0+S1)/S2增高和热解参数Tmax降低,原油越轻,可动油比例越高,其(S0+S1)/S2越高,其Tmax数值降低的越明显;因此,典型的产油层与非产油层在(S0+S1)/S2与Tmax关系图版中容易识别;(S0+S1)/S2高于某一数值,Tmax低于某一数值的区间,即为典型的可动区;(S0+S1)/S2低于某一数值,Tmax高于某一数值的区间即为典型的非可动区;可动区与非可动区之间即为过渡区。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页岩油资源可动性的地球化学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所述的OSI与TOC关系页岩油可动性判识图版,以TOC为横坐标,以OSI为纵坐标;泥页岩样品的总体OSI与TOC关系分为三种典型类型,分别代表三种页岩油赋存状态特征:第一种类型为总体上OSI与TOC呈负相关关系,即TOC越高,其OSI越低,表明岩石未达到整体吸附饱和,不具有可动油资源潜力;第二种类型为总体OSI与TOC无明显关系,即OSI为大致稳定的一个数值区间,不随TOC变化而变化,表明该类型泥页岩中原油已经恰好达到饱和吸附状态,但仍不具可动页岩油资源,第三种典型类型为总体上OSI与TOC正相关,即TOC越大,OSI越高,表明泥页岩中的烃类以及满足了饱和吸附,存在着可动油资源。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页岩油资源可动性的地球化学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通过OSI与TOC关系页岩油可动性判识图版,确定页岩油饱和吸附的大致饱和吸附平衡OSI值,即如果OSI分布在一个大致稳定的数值附近,与TOC无相关关系时,此稳定的OSI数值即为该系列样品所代表的泥页岩的饱和吸附平衡OSI值。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页岩油资源可动性的地球化学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4中,选取待评价层位的一系列岩心或岩屑样品,包括基质型泥页岩样品、裂缝型泥页岩样品和泥页岩夹层样品,样品需无污染且保持新鲜。
11.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页岩油资源可动性的地球化学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5中,将待评价样品的各个参数分别投点到热解参数S0+S1与S2关系图版、热解参数(S0+S1)/S2与Tmax关系图版和含油饱和度指数OSI与TOC关系图上,利用三个图版综合确定该样品的页岩油是否具有可动性。
CN201910247411.3A 2019-03-28 2019-03-28 页岩油资源可动性的地球化学评价方法 Active CN10999112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47411.3A CN109991123B (zh) 2019-03-28 2019-03-28 页岩油资源可动性的地球化学评价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47411.3A CN109991123B (zh) 2019-03-28 2019-03-28 页岩油资源可动性的地球化学评价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91123A true CN109991123A (zh) 2019-07-09
CN109991123B CN109991123B (zh) 2021-07-06

Family

ID=671310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247411.3A Active CN109991123B (zh) 2019-03-28 2019-03-28 页岩油资源可动性的地球化学评价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991123B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38317A (zh) * 2020-05-30 2020-09-08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大型淡水湖盆陆相泥页岩油形成与演化评价方法
CN112349356A (zh) * 2020-11-06 2021-02-09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一种泥页岩吸附油量评价模型、方法及应用
CN112487620A (zh) * 2020-11-20 2021-03-12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一种页岩油可动资源量评价模型、评价方法、应用
CN112903737A (zh) * 2021-01-21 2021-06-04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利用抽提前后热解法评价页岩含油性的方法
CN113187470A (zh) * 2021-04-16 2021-07-30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井剖面上识别页岩油层和常规油层的方法及装置
CN114113536A (zh) * 2020-08-26 2022-03-01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页岩油资源量的预测方法和装置
US20230056738A1 (en) * 2021-08-20 2023-02-23 Institute Of Geology And Geophys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Evaluation method for hydrocarbon expulsion of post- to over-mature marine source rocks
WO2024082410A1 (zh) * 2022-10-19 2024-04-25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页岩赋存油评价方法及页岩油地质可采储量评价方法
WO2024099049A1 (zh) * 2022-11-08 2024-05-16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泥页岩储层的可动油含量评价方法、系统、设备与存储介质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78866A (zh) * 2013-06-07 2013-09-04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一种泥页岩层系内页岩油资源潜力评价方法
US20140300895A1 (en) * 2005-03-14 2014-10-09 Gas Sensing Technology Corp In situ evaluation of unconventional natural gas reservoirs
CN104239703A (zh) * 2014-09-03 2014-12-24 中石化江汉石油工程有限公司测录井公司 页岩气储层多参数定量类比评价方法
CN104700316A (zh) * 2015-04-02 2015-06-10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一种非均质性评价泥页岩生油气量的方法
CN104697914A (zh) * 2015-03-18 2015-06-10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一种泥页岩不同类型有机孔的预测方法
CN106468170A (zh) * 2015-08-17 2017-03-0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湖相页岩油甜点主控因素评价方法
CN107545512A (zh) * 2016-06-29 2018-01-05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动态富集的页岩油甜点综合评价方法
CN107703560A (zh) * 2017-09-29 2018-02-16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基于三重信息的泥页岩岩相精细识别方法
CN107977480A (zh) * 2017-10-18 2018-05-01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页岩气储层产气性快速评价方法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40300895A1 (en) * 2005-03-14 2014-10-09 Gas Sensing Technology Corp In situ evaluation of unconventional natural gas reservoirs
CN103278866A (zh) * 2013-06-07 2013-09-04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一种泥页岩层系内页岩油资源潜力评价方法
CN104239703A (zh) * 2014-09-03 2014-12-24 中石化江汉石油工程有限公司测录井公司 页岩气储层多参数定量类比评价方法
CN104697914A (zh) * 2015-03-18 2015-06-10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一种泥页岩不同类型有机孔的预测方法
CN104700316A (zh) * 2015-04-02 2015-06-10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一种非均质性评价泥页岩生油气量的方法
CN106468170A (zh) * 2015-08-17 2017-03-0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湖相页岩油甜点主控因素评价方法
CN107545512A (zh) * 2016-06-29 2018-01-05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动态富集的页岩油甜点综合评价方法
CN107703560A (zh) * 2017-09-29 2018-02-16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基于三重信息的泥页岩岩相精细识别方法
CN107977480A (zh) * 2017-10-18 2018-05-01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页岩气储层产气性快速评价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王文广等: "页岩油可动资源量评价方法探讨及在东濮凹陷北部古近系沙河街组应用", 《天然气地球科学》 *
陈小慧: "页岩油赋存状态与资源量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科学技术与工程》 *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38317A (zh) * 2020-05-30 2020-09-08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大型淡水湖盆陆相泥页岩油形成与演化评价方法
CN111638317B (zh) * 2020-05-30 2022-06-03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大型淡水湖盆陆相泥页岩油形成与演化评价方法
CN114113536B (zh) * 2020-08-26 2023-12-22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页岩油资源量的预测方法和装置
CN114113536A (zh) * 2020-08-26 2022-03-01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页岩油资源量的预测方法和装置
CN112349356A (zh) * 2020-11-06 2021-02-09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一种泥页岩吸附油量评价模型、方法及应用
CN112487620B (zh) * 2020-11-20 2022-08-19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一种页岩油可动资源量的评价方法
CN112487620A (zh) * 2020-11-20 2021-03-12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一种页岩油可动资源量评价模型、评价方法、应用
CN112903737A (zh) * 2021-01-21 2021-06-04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利用抽提前后热解法评价页岩含油性的方法
CN113187470B (zh) * 2021-04-16 2023-08-22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井剖面上识别页岩油层和常规油层的方法及装置
CN113187470A (zh) * 2021-04-16 2021-07-30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井剖面上识别页岩油层和常规油层的方法及装置
US20230056738A1 (en) * 2021-08-20 2023-02-23 Institute Of Geology And Geophys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Evaluation method for hydrocarbon expulsion of post- to over-mature marine source rocks
WO2024082410A1 (zh) * 2022-10-19 2024-04-25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页岩赋存油评价方法及页岩油地质可采储量评价方法
WO2024099049A1 (zh) * 2022-11-08 2024-05-16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泥页岩储层的可动油含量评价方法、系统、设备与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91123B (zh) 2021-07-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991123A (zh) 页岩油资源可动性的地球化学评价方法
Hu et al. Movable oil content evaluation of lacustrine organic-rich shales: Methods and a novel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model
CN111257202B (zh) 一种含吸附气条件下页岩压裂液强制渗吸及返排实验方法
CN103926186B (zh) 一种定量评价注水对孔喉分布影响的方法
CN109613213B (zh) 一种多功能成烃成岩高温高压模拟实验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ao et al. Shale oil assessment for the Songliao Basin, northeastern China, using oil generation–sorption method
CN103454399A (zh) 一种基于盆地演化史的热压生排烃模拟实验装置和方法
CN109594959A (zh) 一种提高老油田薄差储层采收经济效率的压裂驱油方法
Feng et al. Oil retention in shales: A review of the mechanism, controls and assessment
CN209460105U (zh) 一种基于核磁共振的可视化带压岩心渗吸实验装置
Sun et al.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il generation, expulsion and retention of lacustrine shales: Based on pyrolysis simulation experiments
Wenzhi et al. Enrichment factors of movable hydrocarbons in lacustrine shale oil and exploration potential of shale oil in Gulong Sag, Songliao Basin, NE China
Chen et al. Characteristics and petroleum origin of the Carboniferous volcanic rock reservoirs in the Shixi Bulge of Junggar Basin, western China
CN104075959A (zh) 泥页岩油水饱和度精确测试方法
CN110749526A (zh) 一种烃源岩有效性动态评价模拟装置及应用
Ping et 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luorescence colour of oil inclusions and thermal maturity in the Dongying Depression, Bohai Bay Basin, China: Part 2. fluorescence evolution of oil in the context of petroleum generation, expulsion and cracking under geological conditions
Guo et al. Coal permeability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Analysis under different loading conditions
Mao et al. Characteristics of pore structure of tight gas reservoir and its influence on fluid distribution during fracturing
US20230053348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valuating volumes of discharged hydrocarbon and externally charged hydrocarbon in mud shale
CN111610266B (zh) 一种泥页岩含油量与精细组分同步实验分析方法
CN103808909A (zh) 页岩可动油定量测定实验装置
CN105866293A (zh) 一种He和N2联合判识煤成气、油型气的方法及其应用
Qian et al. Evaluation of evaporative loss of hydrocarbon in shale samples and its geological implications
Li et al. Experimental and numerical upscale study of cyclic methane injection to enhance shale oil recovery
CN110231268B (zh) 一种致密储层岩石油水赋存孔径分布的分析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