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987413B - 包装桶自动生产线 - Google Patents

包装桶自动生产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987413B
CN109987413B CN201910370146.8A CN201910370146A CN109987413B CN 109987413 B CN109987413 B CN 109987413B CN 201910370146 A CN201910370146 A CN 201910370146A CN 109987413 B CN109987413 B CN 10998741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device
ferrule
seat
supporting
convey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37014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987413A (zh
Inventor
王少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Xinqi Packag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Xinqi Packag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Xinqi Packag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Xinqi Packag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370146.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987413B/zh
Publication of CN1099874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8741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9874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8741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BTOOLS OR BENCH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FASTENING, CONNECTING, DISENGAGING OR HOLDING
    • B25B27/00Hand to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fitting together or separating parts or objects whether or not involving some deform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5B27/14Hand to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fitting together or separating parts or objects whether or not involving some deform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assembling objects other than by press fit or detaching sam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7/00Article or material-handling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conveyors; Methods employing such devices
    • B65G47/74Feeding, transfer, or discharging devices of particular kinds or types
    • B65G47/90Devices for picking-up and deposit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 B65G47/91Devices for picking-up and deposit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incorporating pneumatic, e.g. suction, grippers
    • B65G47/912Devices for picking-up and deposit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incorporating pneumatic, e.g. suction, grippers provided with drive systems with rectilinear movements onl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6DRYING
    • F26B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REMOVING LIQUID THEREFROM
    • F26B5/00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processes not involving the application of heat
    • F26B5/14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processes not involving the application of heat by applying pressure, e.g. wringing; by brushing; by wip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leaning In General (AREA)
  • Load-Engaging Elements For Cra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包装桶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包装桶自动生产线,包括依次设置的自动套圈装置和自动擦水装置,自动套圈装置及自动擦水装置之间设有输送装置,自动套圈装置、自动擦水装置及输送装置分别与控制系统连接。本发明为一条自动生产线,节省人工成本,工作效率高,生产品质好。

Description

包装桶自动生产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包装桶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包装桶自动生产线。
背景技术
包装桶,包括纸质包装桶及塑料包装桶。金属线材、医药产品的最佳包装容器选用纸质包装桶,纸质包装桶为中空的圆柱体结构,两端分别连接有盖子。
药品包装用的包装桶,其两端外部套装有环状的金属圈,金属圈一开始为环状,套装在包装桶的两端后,在金属圈的中部压出一圈凹槽,凹槽与金属圈同心,凹槽是用来安装锁紧装置的,锁紧装置用来连接并锁紧盖子与包装桶主体。
现有技术中,工作人员采用手动的方式将金属圈套装在包装桶的两端,工作效率极低,并且套装质量参差不齐。
实际生产时,在金属圈的中部压出一圈凹槽时,碾压成型的过程中,包装桶遭碾压经常出现纸板开裂的情况,从而造成大量的包装桶报废,生产废品率高。之后经过改进,在包装桶需要碾边的位置内侧涂刷一层水,用来加湿包装桶内壁,包装桶得以湿润,韧性增加,从而降低包装桶开裂的次数。但是,现在对包装桶内侧打湿操作,基本需要工人手动操作,用刷子沾水后对包装桶进行擦水,工人还需要对包装桶两端分别进行擦水,这一过程比较费时费力,降低了生产效率。
另外,包装桶经过擦水、套圈及碾边多道工序加工之后成为成品,现有技术中,各个工序之间不连贯,整体生产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包装桶自动生产线。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包装桶自动生产线,包括依次设置的自动套圈装置和自动擦水装置,自动套圈装置及自动擦水装置之间设有输送装置,输送装置用来将包装桶由套圈工序输送到擦水工序,自动套圈装置、自动擦水装置及输送装置分别与控制系统连接,控制系统为集成式的电气箱结构,控制系统控制各个装置的协调工作。
所述自动套圈装置包括工作台、第一套圈座、第二套圈座、支撑机构及套圈动作机构,工作台为框架结构。
所述工作台上部分别连接有第一套圈座、第二套圈座,第一套圈座与第二套圈座的结构相同,二者相对设置,两个金属圈分别放置在第一套圈座、第二套圈座内。第一套圈座包括底板,底板竖直设置,底板上部连接有第一夹紧部及第二夹紧部,第一夹紧部及第二夹紧部分别设置为圆弧形板,第一夹紧部及第二夹紧部合并可构成一个圆环形,金属圈放置在第一夹紧部及第二夹紧部的内侧。第二夹紧部与底板固定连接,第一夹紧部与底板之间设置有第一滑轨,第一夹紧部连接第一滑座,第一滑座与第一滑轨连接并配合滑动,第一夹紧部通过第一滑座沿第一滑轨滑动,从而第一夹紧部及第二夹紧部二者合并为一个圆环形。底板上连接有夹紧动力装置,夹紧动力装置的推杆连接第一滑座,夹紧动力装置为第一滑座的移动提供动力,夹紧动力装置为可实现直线移动的动力机构。第二套圈座的结构与第一套圈座的结构相同,二者相对称设置。
工作台上部设有第二滑轨,第二滑轨水平设置,第二滑轨的设置方向为与第一套圈座及第二套圈座对称轴垂直的方向。第二套圈座连接第二滑座,第二滑座与第二滑轨连接并配合滑动,第二套圈座通过第二滑座沿第二滑轨直线移动,从而实现向第一套圈座靠近或远离的动作。第二滑座连接套圈动作机构,套圈动作机构包括套圈动力装置,套圈动力装置固定在工作台上,套圈动力装置的推杆连接第二滑座,套圈动力装置的推杆水平设置,套圈动力装置为可实现直线移动的动力机构,套圈动力装置为第二套圈座的移动提供动力。
支撑机构设置在工作台上部,支撑机构设置在第一套圈座、第二套圈座之间,支撑机构包括一组或多组支撑架,支撑架包括托板,托板用来放置包装桶。
所述夹紧动力装置选用气缸、液压缸或伺服电机,套圈动力装置选用气缸、液压缸或伺服电机,根据具体选择配备动力源。上述伺服电机为可控制直线导轨移动的伺服电机。夹紧动力装置及套圈动力装置分别与控制系统电信号连接。
上述结构中,将包装桶放置在支撑机构上,包装桶水平设置,第一套圈座、第二套圈座分别分布在包装桶的两端,工作时,首先将金属圈放置在第一夹紧部及第二夹紧部之间,第一夹紧部移动,与第二夹紧部合并为一个完整的圆环形,从而卡紧金属圈,然后套圈动力装置带动第二套圈座逐渐向第一套圈座的方向靠近,最终使得第一套圈座、第二套圈座的夹紧部分别套装在包装桶的两端,从而将金属环套装在包装桶的两端,完成上述动作后,第一夹紧部与第二夹紧部分离,松开金属环,第二套圈座反向移动,从而使包装桶由第一套圈座、第二套圈座中脱离,输送装置将套圈完成的包装桶由支撑机构上取下送入擦水工序。
所述支撑架包括支撑底座,支撑底座的上部连接有升降动力装置,升降动力装置的上部连接托板,托板为开口朝上的圆弧形结构。升降动力装置选用气缸、液压缸或伺服电机,根据具体选择配备动力源,上述伺服电机为可控制直线导轨移动的伺服电机。升降动力装置与控制系统电信号连接。在包装桶完成套圈动作后,为了保证包装桶与第一套圈座及第二套圈座有效分离,升降动力装置提升托板,进而提升包装桶,从而防止包装桶与第一套圈座及第二套圈座卡紧,保证包装桶两端与第一套圈座及第二套圈座顺利分离。圆弧形的托板接近包装桶外圆形状,保证对包装桶的稳固支撑。
所述支撑底座为滑座,支撑底座的底部开设有两个滑槽,工作台连接有两个第三滑轨,支撑底座通过滑槽与第三滑轨连接并配合滑动,支撑底座连接有光轴,光轴外部套装有弹簧及挡环,弹簧设置在挡环及支撑底座之间,光轴另一端穿过第二滑座上的通孔并可沿通孔移动。上述结构设置的目的为:当第二滑座进行套圈动作时,第二滑座不断向内侧移动,移动时为了防止第二滑座与支撑底座碰撞,第二滑座移动过程中,逐渐压紧光轴上的弹簧,弹簧压紧到极限位置后,二者不再相对移动,第二滑座带动支撑底座移动,支撑底座沿着第三滑轨移动,从而保证第二滑座与支撑底座之间有一定的距离,防止二者碰撞。挡环的作用是防止弹簧卡入第二滑座上的通孔内。
第一套圈座与工作台的连接方式包括两种:
第一种是,第一套圈座与工作台固定连接,第一套圈座与固定板连接,固定板与工作台固定连接,第一套圈座与第二套圈座之间的距离调整由第二套圈座移动实现。为了方便金属圈的放置,所述第一套圈座连接第一翻转动力装置,第二套圈座连接第二翻转动力装置,第一翻转动力装置的推杆与第一套圈座的底板底部铰接,第一翻转动力装置的下部与工作台下部铰接,第一套圈座的底板一端与工作台铰接;第二翻转动力装置的推杆与第二套圈座的底板底部铰接,第二翻转动力装置的下部与辅助板铰接,辅助板与第二滑座固定连接,第二套圈座的底板一端与第二滑座铰接。上述结构可实现第一套圈座与第二套圈座的翻转动作,在工作人员向套圈座内放置金属圈时,套圈座为水平设置,金属圈放置完成后,翻转动力装置将套圈座推至竖直结构,完成后期套圈动作。
第一翻转动力装置选用气缸、液压缸或伺服电机,第二翻转动力装置选用气缸、液压缸或伺服电机,根据具体选择配备动力源,上述伺服电机为可控制直线导轨移动的伺服电机。第一翻转动力装置及第二翻转动力装置分别与控制系统电信号连接。
第二种是,第一套圈座与第二套圈座之间的距离由第一套圈座、第二套圈座同时移动进行调整。具体的,所述第一套圈座连接第三滑座,第三滑座与第二滑轨连接并配合滑动,第三滑座连接套圈动作机构,套圈动作机构包括第二套圈动力装置,第二套圈动力装置固定在工作台上,第二套圈动力装置的推杆连接第三滑座,第二套圈动力装置的推杆水平设置。第二套圈动力装置提供直线移动的动力,可带动第三滑座沿着第二滑轨移动,从而实现第一套圈座的移动。第二套圈动力装置选用气缸、液压缸或伺服电机,根据具体选择配备动力源,上述伺服电机为可控制直线导轨移动的伺服电机。第二套圈动力装置与控制系统电信号连接。
所述第一套圈座连接第一翻转动力装置,第二套圈座连接第二翻转动力装置:第一翻转动力装置的推杆与第一套圈座的底板底部铰接,第一翻转动力装置的下部与第二辅助板铰接,第二辅助板与第三滑座固定连接,第一套圈座的底板一端与第三滑座铰接;第二翻转动力装置的推杆与第二套圈座的底板底部铰接,第二翻转动力装置的下部与辅助板铰接,辅助板与第二滑座固定连接,第二套圈座的底板一端与第二滑座铰接。
所述第一夹紧部及第二夹紧部的圆弧形板内壁设有凸台,凸台靠近圆弧形板的进口处。优选的,凸台为锥形结构,即第一夹紧部及第二夹紧部构成的圆环形为锥形口结构。第一夹紧部及第二夹紧部为进入口直径较小的结构,金属环放置在直径较大处,金属环的内径略大于锥形口结构的直径最小处的直径,包装桶由锥形口结构进入,锥形口结构对包装桶有一定的收紧作用,从而保证包装桶顺利进入金属环。
所述自动擦水装置包括机架,机架为框架结构,机架下部连接多个支脚,支脚作为机架的支撑。机架上部安装有两个水平设置的支撑轴,支撑轴包括主动轴、从动轴,主动轴与从动轴平行设置,主动轴及从动轴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安装在机架上部。主动轴连接第一动力装置,从动轴与主动轴通过传动装置连接,第一动力装置为主动轴转动提供动力,主动轴通过传动装置将动力传递给从动轴,主动轴、从动轴同步转动。工作时,包装桶放置在主动轴及从动轴上,主动轴及从动轴用来带动包装桶转动。
所述机架上部分别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擦水架,两擦水架分布在支撑轴的两端位置,擦水架设置在主动轴与从动轴之间的位置。擦水架上连接有动力架,动力架上安装有第二动力装置,第二动力装置的动力输出轴连接推动杆,第二动力装置的动力输出轴与水平面成锐角,推动杆与动力输出轴平行,推动杆穿过动力架后向下延伸,第二动力装置可带动推动杆斜向下移动。推动杆下端分别连接有水管支杆及棉刷支杆,水管支杆设置在棉刷支杆的上部,棉刷支杆与支撑轴平行,棉刷支杆上连接有棉刷,棉刷为圆柱体结构,棉刷中部开设有通孔,棉刷支杆穿过通孔与棉刷连接,棉刷支杆的端部连接有限位装置,限位装置防止棉刷从棉刷支杆上脱落。上述结构中,推动杆斜向下移动时,棉刷刚好由包装桶的开口斜向下进入包装桶,并且棉刷贴紧包装桶内壁,为包装桶内壁擦水。棉刷斜向下进入包装桶内部,可缩减棉刷架占用的横向空间,减小整体结构的体积。水管支杆上连接有水管,水管通过阀门连接水箱,水管支杆上的水管滴水,水落在棉刷上,为棉刷擦水提供水源。水箱安装在机架上。
第一动力装置、第二动力装置分别通过电信号连接控制系统。所述第一动力装置为伺服电机,第二动力装置为气缸或液压缸。
所述支脚上连接有感应支架,感应支架上设有接近开关,接近开关设置在主动轴与从动轴之间,接近开关设置在主动轴与从动轴的下方,接近开关连接控制系统。接近开关用来感应包装桶,一旦接近开关感应到包装桶落入擦水工位,接近开关便反馈给控制系统,控制系统进而对第一动力装置及第二动力装置发出指令,开始擦水动作。
为了优化结构,所述推动杆通过横杆连接辅助杆,辅助杆与推动杆平行,辅助杆穿过动力架,辅助杆的设置保证推动杆斜向下移动时的稳定性;
所述棉刷支杆的下部设有限位板,限位板与棉刷支杆垂直设置,限位板设置在棉刷的外侧,限位板用来限制包装桶轴向的移动,防止位置偏差;
所述机架下部连接有导流板,导流板对称设置为两个,分别对应设置在两个擦水架的下部,导流板下部伸入水桶内,导流板将棉刷上滴落的水导流进入水桶内,从而可以保持工作环境的卫生。
所述输送装置包括输送支架,输送支架设置在自动擦水装置、套圈装置的上部。输送支架由支撑立柱支撑,输送支架为矩形框架,中间位置为中空。输送支架上部设有两条对称设置的输送滑轨,输送滑轨沿着输送支架的长度方向设置。输送支架上设置有输送滑座,输送滑座连接输送动力装置,输送滑座沿输送滑轨移动。具体的,输送滑座上开设有两个输送滑槽,输送滑轨卡装在输送滑槽内,输送滑座通过输送滑槽沿着滑轨移动。输送滑座上安装有升降机构,升降机构包括第二升降动力装置,第二升降动力装置的动力输出轴连接有中间板,中间板上安装有两个或多个气动吸盘,气动吸盘连接气源,气动吸盘利用气吸原理抓取包装桶,从而带动包装桶由套圈工序输送到擦水工序。
所述输送动力装置为伺服电机,第二升降动力装置为气缸或液压缸,根据需要连接动力源。输送动力装置及第二升降动力装置分别与控制系统电信号连接。
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为一条自动生产线,节省人工成本,工作效率高,生产品质好。
自动套圈装置可实现同时对包装桶两端自动套圈动作,快捷高效,并且套圈精准度高,完成质量佳。
自动擦水装置可快速完成对包装桶两端内侧的涂刷打湿,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降低了包装桶的废品率,提高了产品质量。自动擦水装置的推动杆倾斜设置,从而带动棉刷以倾斜动作直接进入包装桶内侧,节省了动作时间,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且缩减了整体结构占用的空间。
输送装置采用上部输送支架作为送料装置,相比于地面传送带,优化了工序间送料的结构,节省了设备地面占用空间,另外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一中自动套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俯视图;
图4是图2中第二套圈座的A向视图;
图5是图4中第一夹紧部的A-A剖视图;
图6是图2中支撑架的A向视图;
图7是实施例二中自动套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的俯视图;
图9是自动擦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9的俯视图(拆去一个擦水架);
图11是图9中擦水架的结构放大图;
图12是图11的B向视图;
图13是图11的B向视图(擦水工作状态);
图14是图1中输送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1、底板;102、夹紧动力装置;103、第一滑座;104、第一滑轨;105、第一夹紧部;106、第二夹紧部;107、第一翻转动力装置;108、工作台;109、托板;110、支撑底座;111、第二滑座;112、第二滑轨;113、套圈动力装置;114、第二翻转动力装置;115、辅助板;116、第三滑轨;117、弹簧;118、挡环;119、光轴;120、凸台;121、升降动力装置;122、第三滑座;123、第二套圈动力装置;124、第二辅助板;125、固定板;126、金属圈;
201、限位板;202、限位装置;203、机架;204、支脚;205、第一动力装置;206、水桶;207、导流板;208、棉刷支杆;209、水管支杆;210、擦水架;211、水箱;212、主动轴;213、从动轴;214、送料推杆;215、感应支架;216、接近开关;217、第二动力装置;218、辅助杆;219、动力架;220、推动杆;221、棉刷;222、水管;
301、输送支架;302、支撑立柱;303、输送滑轨;304、输送滑座;305、第二升降动力装置;306、中间板;307、气动吸盘;308、输送动力装置;
4、包装桶;5、控制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一种包装桶自动生产线,包括依次设置的自动套圈装置和自动擦水装置,自动套圈装置及自动擦水装置之间设有输送装置,输送装置用来将包装桶由套圈工序输送到擦水工序。自动套圈装置、自动擦水装置及输送装置分别与控制系统5连接,控制系统5为集成式的电气箱结构,控制系统5控制各个装置的协调工作。
如图1至图6所示,所述自动套圈装置包括工作台108、第一套圈座、第二套圈座、支撑机构及套圈动作机构。
工作台108为长方体的框架结构,其内部为中空构造,方便各个机构的安装。
工作台108上部分别连接有第一套圈座、第二套圈座,第一套圈座与第二套圈座的结构相同,二者相对设置,工作时,两个金属圈126分别放置在第一套圈座、第二套圈座内。第一套圈座与固定板125连接,固定板125与工作台108固定连接,第一套圈座与第二套圈座的高度相同。第一套圈座与第二套圈座之间的距离调整由第二套圈座移动实现。
第一套圈座包括底板101,底板101竖直设置,底板101上部连接有第一夹紧部105及第二夹紧部106,第一夹紧部105及第二夹紧部106分别设置为半圆弧形板,第一夹紧部105及第二夹紧部106合并可构成一个圆环形,金属圈126放置在第一夹紧部105及第二夹紧部106的内圈中。所述第一夹紧部105及第二夹紧部106的圆弧形板内壁设有凸台120,凸台120靠近圆弧形板的进口处。优选的,凸台120为锥形结构,即第一夹紧部105及第二夹紧部106构成的圆环形为锥形口结构。第一夹紧部105及第二夹紧部106为进入口直径较小的结构,金属环126放置在直径较大处,金属环126的内径略大于锥形口结构的直径最小处的直径。第二夹紧部106与底板101固定连接,第一夹紧部105与底板101之间设置有第一滑轨104,第一夹紧部105连接第一滑座103,第一滑座103与第一滑轨104连接并配合滑动,第一夹紧部105通过第一滑座103沿第一滑轨104滑动,从而第一夹紧部105及第二夹紧部106二者合并为一个圆环形,第一滑座103及第一滑轨104选用市场通用的机械直线导轨及滑块结构,选用型号为HGH15CA。底板101上连接有夹紧动力装置102,夹紧动力装置102的推杆连接第一滑座103,夹紧动力装置102为第一滑座103的移动提供动力,夹紧动力装置102为气缸,通过管道连接气源。第二套圈座的结构与第一套圈座的结构相同。
工作台108上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滑轨112,第二滑轨112沿着工作台108的长边水平设置,第二滑轨112的设置方向为与第一套圈座及第二套圈座对称轴垂直的方向。第二套圈座连接第二滑座111,第二滑座111与第二滑轨112连接并配合滑动,第二套圈座通过第二滑座111沿第二滑轨112直线移动,从而实现向第一套圈座靠近或远离的动作。第二滑座111及第二滑轨112选用市场通用的机械直线导轨及滑块结构,选用型号为HGH30CA。第二滑座111连接套圈动作机构,套圈动作机构包括套圈动力装置113,套圈动力装置113固定在工作台108侧面,套圈动力装置113的推杆连接第二滑座111,套圈动力装置113的推杆水平设置,套圈动力装置113为气缸,通过管道连接气源,套圈动力装置113为第二套圈座的移动提供动力。
所述第一套圈座连接第一翻转动力装置107,第二套圈座连接第二翻转动力装置114,第一翻转动力装置107及第二翻转动力装置114均选用气缸,通过管道连接气源。第一翻转动力装置107的推杆与第一套圈座的底板101底部铰接,第一翻转动力装置107的下部与工作台108下部铰接,第一套圈座的底板101一端与中间板127铰接,中间板127固定在工作台108上部。第二翻转动力装置114的推杆与第二套圈座的底板底部铰接,第二翻转动力装置114的下部与辅助板115铰接,辅助板115与第二滑座111固定连接,第二套圈座的底板一端与第二滑座111铰接。
支撑机构设置在工作台108上部,支撑机构设置在第一套圈座、第二套圈座之间,支撑机构包括两组支撑架,支撑架包括支撑底座110,支撑底座110的上部连接有升降动力装置121,升降动力装置121的上部连接托板109,托板109为开口朝上的圆弧形结构。升降动力装置121选用气缸,气缸通过管道连接气源。
所述支撑底座110为滑座,支撑底座110的底部开设有两个滑槽,工作台连接有两个第三滑轨116,支撑底座110通过滑槽与第三滑轨116连接并配合滑动,支撑底座110及第三滑轨116选用市场通用的机械直线导轨及滑块结构,选用型号为HGH30CA。支撑底座110连接有光轴119,光轴119外部套装有弹簧117及挡环118,弹簧117设置在挡环118及支撑底座110之间,光轴119另一端穿过第二滑座111上的通孔并可沿通孔移动。第二滑座111与靠近其的支撑底座110上的光轴连接。上述结构设置的目的为:当第二滑座111进行套圈动作时,第二滑座111不断向内侧移动,移动时为了防止第二滑座111与支撑底座110碰撞,第二滑座111移动过程中,逐渐压紧光轴119上的弹簧117,弹簧117压紧到极限位置后,第二滑座111带动支撑底座110移动,支撑底座110沿着第三滑轨116移动,从而保证第二滑座111与支撑底座110之间有一定的距离,防止二者碰撞。挡环118的作用是防止弹簧117卡入第二滑座111上的通孔内。
夹紧动力装置102、套圈动力装置113、第一翻转动力装置107、第二翻转动力装114置、升降动力装置121通过电信号连接控制系统5,通过控制系统5控制各个装置的动作。
如图9至图13所示,所述自动擦水装置包括机架203,包括机架203,机架203为矩形的框架结构,机架203下部连接四个支脚204,支脚204作为机架203的支撑。机架203上部安装有两个水平设置的支撑轴,支撑轴包括主动轴212、从动轴213,主动轴212与从动轴213平行设置,主动轴212及从动轴213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安装在机架203的短边上。主动轴212连接第一动力装置205,第一动力装置205选用伺服电机,从动轴213与主动轴212通过传动装置连接,传动装置选用链条,第一动力装置205通过皮带为主动轴212转动提供动力,主动轴212通过链条将动力传递给从动轴213,主动轴212、从动轴213同步转动。工作时,包装桶4放置在主动轴212及从动轴213上,主动轴212及从动轴213用来带动包装桶4转动。
所述机架203上部分别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擦水架210,两擦水架210分布在支撑轴的两端位置,擦水架210设置在主动轴212与从动轴213之间的位置。擦水架210上连接有动力架219,擦水架210倾斜设置,与水平面成锐角,动力架219与擦水架210垂直设置,构成类似十字架结构。动力架219上安装有第二动力装置217,第二动力装置217选用气缸,第二动力装置217与动力架219垂直设置,即第二动力装置217与擦水架210平行设置。第二动力装置217的动力输出轴连接推动杆220,第二动力装置217的动力输出轴与水平面成锐角,推动杆220与第二动力装置217的动力输出轴平行,动力架219上开设有通孔,推动杆220穿过动力架219的通孔后向下延伸,第二动力装置217可带动推动杆220斜向下移动。推动杆220下端分别连接有水管支杆209及棉刷支杆208,水管支杆209设置在棉刷支杆208的上部,棉刷支杆208与支撑轴平行。棉刷支杆208上连接有棉刷221,棉刷221为圆柱体结构,棉刷221中部开设有通孔,棉刷支杆208穿过通孔与棉刷221连接,棉刷221可相对与棉刷支杆208转动,棉刷支杆208的端部连接有限位装置202,限位装置202为限位块,与棉刷支杆208螺纹连接。棉刷221选用可吸水的海绵材质。水管支杆209上连接有水管222,水管222通过阀门连接水箱211,阀门选用流量阀,流量阀可控制水管出水的流量。水箱211安装在机架203上。
第一动力装置205、第二动力装置217通过电信号分别连接控制系统5,控制系统5为集成式的电气箱结构,第一动力装置205、第二动力装置217受控制系统5的控制。
所述推动杆220通过横杆连接辅助杆218,辅助杆218与推动杆220平行,动力架219上开设通孔,辅助杆218穿过动力架219上的通孔。
所述支脚204上连接有感应支架215,感应支架215上设有接近开关216,接近开关216设置在主动轴212与从动轴213之间,接近开关216设置在主动轴212与从动轴213的下方,接近开关216与控制系统5通过电信号连接。
所述棉刷支杆208的下部连接有限位板201,限位板201与棉刷支杆208垂直设置。
所述机架203下部连接有导流板207,导流板207对称设置为两个,分别对应设置在两个擦水架210的下部,导流板207下部伸入水桶206内,导流板207将棉刷221上滴落的水导流进入水桶206内,从而可以保持工作环境的卫生。
如图1、图14所示,所述输送装置包括输送支架301,输送支架301设置在自动擦水装置、套圈装置的上部。输送支架301由支撑立柱302支撑,支撑立柱302设置在机架203的两侧,输送支架301为矩形框架,中间位置为中空。输送支架301的上部设有两条对称设置的输送滑轨303,输送滑轨303沿着输送支架301的长度方向设置。输送支架301上设置有输送滑座304,输送滑座304连接输送动力装置308,输送动力装置308为可控制直线导轨移动的伺服电机,具体为伺服电动缸,输送滑座304在输送动力装置308的带动下沿输送滑轨303移动。具体的,输送滑座304上开设有两个输送滑槽,两个输送滑轨303分别卡装在对应的输送滑槽内,输送滑座304通过输送滑槽沿着输送滑轨303移动,输送滑座304及输送滑轨303选用市场通用的机械直线导轨及滑块结构,选用型号为HGH30CA。输送滑座304上安装有升降机构,升降机构包括第二升降动力装置305,第二升降动力装置305为气缸,第二升降动力装置的动力输出轴连接有中间板306,第二升降动力装置305的动力输出轴穿过输送支架301的中空处,中间板306设置在输送支架301的下部。第二升降动力装置305可带动中间板306上下移动,中间板306上安装有两个气动吸盘307,气动吸盘307连接气源,气动吸盘307与气源之间设置阀门,阀门控制进出气,阀门与控制系统5电信号连接,控制系统5可控制气动吸盘307的动作。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为:
首先,将包装桶4放置在托板109上,包装桶4水平设置,第一套圈座、第二套圈座分别分布在包装桶4的两端,然后将金属圈126放置在第一夹紧部105及第二夹紧部106之间,启动自动套圈装置,夹紧动力装置102带动第一夹紧部105移动,与第二夹紧部106合并为一个完整的圆环形,从而卡紧金属圈126,之后第一翻转动力装置107及第二翻转动力装置114同时动作,分别将第一套圈座及第二套圈座由水平调整为竖直状态,然后套圈动力装置113带动第二套圈座逐渐向第一套圈座的方向靠近,最终使得第一套圈座、第二套圈座的夹紧部分别套装在包装桶4的两端,包装桶4的两端顺利进入金属圈126内,从而将金属圈126套装在包装桶4的两端,完成上述动作后,将第一夹紧部105与第二夹紧部106分离,松开金属圈126,之后升降动力装置121动作,提升托板109,从而提升包装桶4,然后第二套圈座反向移动,从而使包装桶由第一套圈座、第二套圈座中脱离,第一翻转动力装置107及第二翻转动力装置114同时动作,分别将第一套圈座及第二套圈座由竖直状态调整回水平状态,最后气动吸盘307将套圈完成的包装桶4吸附提升,沿着输送支架301运送到擦水工位上部。
到达擦水工位后,包装桶4落在主动轴212及从动轴213上。接近开关216检测到包装桶4后,反馈给控制系统5,控制系统5向第一动力装置205及第二动力装置217发出指令,第一动力装置205带动主动轴212转动,主动轴212通过链条带动从动轴213转动,进而主动轴212、从动轴213带动包装桶4转动,同时,第二动力装置217输出动力,其动力输出轴带动推动杆220斜向下移动,推动杆220带动其上的棉刷221同时斜向下移动,推动杆220控制棉刷221落至包装桶4内部表面。因水管222不断向棉刷221流水,棉刷221表面有水,包装桶4不停的转动,棉刷221由于其和包装桶4内侧表面的摩擦力,同时围绕棉刷支杆208转动,转动过程中,棉刷221表面及内部吸收的水便涂刷在包装桶4内侧一圈。两端棉刷221同时动作,完成对包装桶4两端的擦水。
擦水动作完成后,棉刷221由推动杆220带动斜向上运动,收回至上部,主动轴212、从动轴213停止转动。气动吸盘307吸取包装桶4后输送至下一碾边工序。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自动套圈装置的结构,如图7、图8所示,第一套圈座与第二套圈座之间的距离由第一套圈座、第二套圈座同步相向移动进行调整。具体的,所述第一套圈座连接第三滑座122,第三滑座122与第二滑座111的结构相同,第三滑座122与第二滑轨112连接并配合滑动,第三滑座122连接套圈动作机构,套圈动作机构包括第二套圈动力装置123,第二套圈动力装置123固定在工作台108上,第二套圈动力装置123的推杆连接第三滑座122,第二套圈动力装置123的推杆水平设置,第二套圈动力装置123选用气缸,通过管道连接气源。第二套圈动力装置123与控制系统5电信号连接。
所述第一套圈座连接第一翻转动力装置107,第二套圈座连接第二翻转动力装置114,第一翻转动力装置107及第二翻转动力装置114均选用气缸,通过管道连接气源。第一翻转动力装置107的推杆与第一套圈座的底板101底部铰接,第一翻转动力装置107的下部与第二辅助板124铰接,第二辅助板124与第三滑座122固定连接,第一套圈座的底板101一端与第三滑座122铰接。第二翻转动力装置114的推杆与第二套圈座的底板底部铰接,第二翻转动力装置114的下部与辅助板115铰接,辅助板115与第二滑座111固定连接,第二套圈座的底板一端与第二滑座111铰接。
所述支撑机构包括两组支撑架,两组支撑架的结构相同,对称设置,所述支撑底座110为滑座,支撑底座110的底部开设有两个滑槽,工作台108连接有两个第三滑轨116,支撑底座110通过滑槽与第三滑轨116连接并配合滑动,支撑底座110连接有光轴119,光轴119外部套装有弹簧117及挡环118,弹簧117设置在挡环118及支撑底座110之间。两组支撑架包括第一支撑架及第二支撑架,第一支撑架靠近第二套圈座,第二支撑架靠近第一套圈座,第一支撑架的光轴另一端穿过第二滑座上的通孔并可沿通孔移动,第二支撑架的光轴另一端穿过第三滑座上的通孔并可沿通孔移动。第一套圈座、第二套圈座同时相对移动时,第一支撑架及第二支撑架分别跟随相对移动,从而防止套圈座下部的滑座与相邻的支撑底座相互碰撞。

Claims (9)

1.一种包装桶自动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的自动套圈装置和自动擦水装置,自动套圈装置及自动擦水装置之间设有输送装置,自动套圈装置、自动擦水装置及输送装置分别与控制系统(5)连接,所述自动擦水装置包括机架(203),机架(203)为框架结构,机架(203)下部连接多个支脚(204),机架(203)上部安装有两个水平设置的支撑轴,支撑轴包括主动轴(212)、从动轴(213),主动轴(212)与从动轴(213)平行设置,主动轴(212)连接第一动力装置(205),从动轴(213)与主动轴(212)通过传动装置连接,所述机架(203)上部分别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擦水架(210),两擦水架(210)分布在支撑轴的两端位置,擦水架(210)上连接有动力架(219),动力架(219)上安装有第二动力装置(217),第二动力装置(217)的动力输出轴连接推动杆(220),第二动力装置(217)的动力输出轴与水平面成锐角,推动杆(220)与动力输出轴平行,推动杆(220)穿过动力架(219)后向下延伸,推动杆(220)下端分别连接有水管支杆(209)及棉刷支杆(208),水管支杆(209)设置在棉刷支杆(208)的上部,棉刷支杆(208)与支撑轴平行,棉刷支杆(208)上连接有棉刷(221),棉刷(221)为圆柱体结构,棉刷(221)中部开设有通孔,棉刷支杆(208)穿过通孔与棉刷(221)连接,棉刷支杆(208)的端部连接有限位装置(202),水管支杆(209)上连接有水管(222),水管(222)通过阀门连接水箱(211),水箱(211)安装在机架(203)上,第一动力装置(205)、第二动力装置(217)分别与控制系统(5)电信号连接,所述第一动力装置(205)为伺服电机,第二动力装置(217)为气缸或液压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桶自动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套圈装置包括工作台(108)、第一套圈座、第二套圈座、支撑机构及套圈动作机构,所述工作台(108)上部分别连接有第一套圈座、第二套圈座,第一套圈座与第二套圈座的结构相同,二者相对设置,第一套圈座包括底板(101),底板(101)竖直设置,底板(101)上部连接有第一夹紧部(105)及第二夹紧部(106),第一夹紧部(105)及第二夹紧部(106)分别设置为圆弧形板,第一夹紧部(105)及第二夹紧部(106)合并可构成一个圆环形,第二夹紧部(106)与底板(101)固定连接,第一夹紧部(105)与底板(101)之间设置有第一滑轨(104),第一夹紧部(105)连接第一滑座(103),第一滑座(103)与第一滑轨(104)连接并配合滑动,底板(101)上连接有夹紧动力装置(102),夹紧动力装置(102)的推杆连接第一滑座(103),工作台(108)上部设有第二滑轨(112),第二套圈座连接第二滑座(111),第二滑座(111)与第二滑轨(112)连接并配合滑动,第二滑座(111)连接套圈动作机构,套圈动作机构包括套圈动力装置(113),套圈动力装置(113)固定在工作台(108)上,套圈动力装置(113)的推杆连接第二滑座(111),套圈动力装置(113)的推杆水平设置,支撑机构设置在工作台(108)上部,支撑机构设置在第一套圈座、第二套圈座之间,支撑机构包括一组或多组支撑架,支撑架包括托板(109),所述夹紧动力装置(102)选用气缸、液压缸或伺服电机,套圈动力装置(113)选用气缸、液压缸或伺服电机,夹紧动力装置(102)及套圈动力装置(113)分别与控制系统电信号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包装桶自动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包括支撑底座(110),支撑底座(110)的上部连接有升降动力装置(121),升降动力装置(121)的上部连接托板(109),托板(109)为开口朝上的圆弧形结构,所述支撑底座(110)为滑座,支撑底座(110)的底部开设有两个滑槽,工作台(108)连接有两个第三滑轨(116),支撑底座(110)通过滑槽与第三滑轨(116)连接并配合滑动,支撑底座(110)连接有光轴(119),光轴(119)外部套装有弹簧(117)及挡环(118),弹簧(117)设置在挡环(118)及支撑底座(110)之间,光轴(119)另一端穿过第二滑座(111)上的通孔并可沿通孔移动,升降动力装置(121)选用气缸、液压缸或伺服电机,升降动力装置(121)与控制系统(5)电信号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包装桶自动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圈座与工作台(108)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套圈座连接第一翻转动力装置(107),第二套圈座连接第二翻转动力装置(114),第一翻转动力装置(107)的推杆与第一套圈座的底板底部铰接,第一翻转动力装置(107)的下部与工作台(108)下部铰接,第一套圈座的底板一端与工作台(108)铰接,第二翻转动力装置(114)的推杆与第二套圈座的底板底部铰接,第二翻转动力装置(114)的下部与辅助板(115)铰接,辅助板(115)与第二滑座(111)固定连接,第二套圈座的底板一端与第二滑座(111)铰接,第一翻转动力装置(107)选用气缸、液压缸或伺服电机,第二翻转动力装置(114)选用气缸、液压缸或伺服电机,第一翻转动力装置(107)及第二翻转动力装置(114)分别与控制系统(5)电信号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包装桶自动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圈座连接第三滑座(122),第三滑座(122)与第二滑轨(112)连接并配合滑动,第三滑座(122)连接套圈动作机构,套圈动作机构包括第二套圈动力装置(123),第二套圈动力装置(123)固定在工作台(108)上,第二套圈动力装置(123)的推杆连接第三滑座(122),第二套圈动力装置(123)的推杆水平设置,所述第一套圈座连接第一翻转动力装置(107),第二套圈座连接第二翻转动力装置(114),第一翻转动力装置(107)的推杆与第一套圈座的底板底部铰接,第一翻转动力装置(107)的下部与第二辅助板(124)铰接,第二辅助板(124)与第三滑座(122)固定连接,第一套圈座的底板一端与第三滑座(122)铰接,第二翻转动力装置(114)的推杆与第二套圈座的底板底部铰接,第二翻转动力装置(114)的下部与辅助板(115)铰接,辅助板(115)与第二滑座(111)固定连接,第二套圈座的底板一端与第二滑座(111)铰接,第二套圈动力装置(123)选用气缸、液压缸或伺服电机,第二套圈动力装置(123)与控制系统(5)电信号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3、4或5中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包装桶自动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紧部(105)及第二夹紧部(106)的圆弧形板内壁设有凸台(120),凸台(120)靠近圆弧形板的进口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桶自动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脚(204)上连接有感应支架(215),感应支架(215)上设有接近开关(216),接近开关(216)设置在主动轴(212)与从动轴(213)之间,接近开关(216)设置在主动轴(212)与从动轴(213)的下方,接近开关(216)与控制系统(5)电信号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桶自动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杆(220)通过横杆连接辅助杆(218),辅助杆(218)与推动杆(220)平行,辅助杆(218)穿过动力架(219),所述棉刷支杆(208)的下部设有限位板(201),限位板(201)与棉刷支杆(208)垂直设置,限位板(201)设置在棉刷(221)的外侧,所述机架(203)下部连接有导流板(207),导流板(207)下部伸入水桶(206)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桶自动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装置包括输送支架(301),输送支架(301)设置在自动擦水装置、套圈装置的上部,输送支架(301)由支撑立柱(302)支撑,输送支架(301)上部设有两条对称设置的输送滑轨(303),输送支架(301)上设置有输送滑座(304),输送滑座(304)连接输送动力装置(308),输送滑座(304)沿输送滑轨(303)移动,输送滑座(304)上开设有两个输送滑槽,输送滑轨(303)卡装在输送滑槽内,输送滑座(304)上安装有升降机构,升降机构包括第二升降动力装置(305),第二升降动力装置(305)的动力输出轴连接有中间板(306),中间板(306)上安装有两个或多个气动吸盘(307),气动吸盘(307)连接气源,所述输送动力装置(308)为伺服电机,第二升降动力装置(305)为气缸或液压缸,输送动力装置(308)及第二升降动力装置(305)分别与控制系统(5)电信号连接。
CN201910370146.8A 2019-05-06 2019-05-06 包装桶自动生产线 Active CN10998741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70146.8A CN109987413B (zh) 2019-05-06 2019-05-06 包装桶自动生产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70146.8A CN109987413B (zh) 2019-05-06 2019-05-06 包装桶自动生产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87413A CN109987413A (zh) 2019-07-09
CN109987413B true CN109987413B (zh) 2020-11-17

Family

ID=671359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370146.8A Active CN109987413B (zh) 2019-05-06 2019-05-06 包装桶自动生产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987413B (zh)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891135A (en) * 1972-11-24 1975-06-24 Continental Can Co Convolute wound fibre drum with thermoplastic adhesive
CN102463706A (zh) * 2010-11-17 2012-05-23 枣阳天立包装实业有限公司 自动化纸桶生产设备
CN202491472U (zh) * 2012-03-29 2012-10-17 山东新华包装有限公司 一种包装桶金属包边压槽装置
CN103358591A (zh) * 2012-04-01 2013-10-23 枣阳天立包装实业有限公司 全纸桶外箍套箍装置
CN204076089U (zh) * 2014-09-30 2015-01-07 福建长风压缩机有限公司 罐体封头组对装置
CN104441784A (zh) * 2014-10-21 2015-03-25 东莞市鹏诚包装制品有限公司 纸板桶的制作工艺
CN105383093A (zh) * 2015-10-19 2016-03-09 四川维克多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装箍机与一种纸桶的组装工艺
CN106395376A (zh) * 2016-10-19 2017-02-15 东莞市天合机电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圆形薄板加工抓取机构
CN208543870U (zh) * 2018-06-11 2019-02-26 枣阳徳立智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纸板桶桶底自动装配设备
CN109396798A (zh) * 2018-12-07 2019-03-01 中车株洲电机有限公司 一种轴系拆装平台
CN208746421U (zh) * 2018-09-05 2019-04-16 旺苍县康骨堂颈腰椎病研究所 药品包装用纸板桶的碾边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891135A (en) * 1972-11-24 1975-06-24 Continental Can Co Convolute wound fibre drum with thermoplastic adhesive
CN102463706A (zh) * 2010-11-17 2012-05-23 枣阳天立包装实业有限公司 自动化纸桶生产设备
CN202491472U (zh) * 2012-03-29 2012-10-17 山东新华包装有限公司 一种包装桶金属包边压槽装置
CN103358591A (zh) * 2012-04-01 2013-10-23 枣阳天立包装实业有限公司 全纸桶外箍套箍装置
CN204076089U (zh) * 2014-09-30 2015-01-07 福建长风压缩机有限公司 罐体封头组对装置
CN104441784A (zh) * 2014-10-21 2015-03-25 东莞市鹏诚包装制品有限公司 纸板桶的制作工艺
CN105383093A (zh) * 2015-10-19 2016-03-09 四川维克多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装箍机与一种纸桶的组装工艺
CN106395376A (zh) * 2016-10-19 2017-02-15 东莞市天合机电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圆形薄板加工抓取机构
CN208543870U (zh) * 2018-06-11 2019-02-26 枣阳徳立智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纸板桶桶底自动装配设备
CN208746421U (zh) * 2018-09-05 2019-04-16 旺苍县康骨堂颈腰椎病研究所 药品包装用纸板桶的碾边装置
CN109396798A (zh) * 2018-12-07 2019-03-01 中车株洲电机有限公司 一种轴系拆装平台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87413A (zh) 2019-07-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491603B2 (en) Machined wheel post-processing equipment
CN109623188B (zh) 筒节和封头组对装置
CN109987413B (zh) 包装桶自动生产线
CN215591880U (zh) 一种自动清洁排列整理设备
CN106925542A (zh) 一种燃料棒包壳管管口自动喷擦装置
CN207086922U (zh) 一种全自动上下料装置
CN201524869U (zh) 中温太阳集热元件专用焊接装置
CN211034084U (zh) 一种自动供料设备
CN209868143U (zh) 一种多工位自动扫光机
CN111546175A (zh) 一种工程塑料件的自动上料抛光倒角去毛刺设备
CN205436400U (zh) 一种燃料棒包壳管管口自动喷擦装置
CN218051937U (zh) 一种带自动装卸磨片的打磨设备
CN210763093U (zh) 纸质包装桶自动擦水装置
CN214163415U (zh) 一种陶坯内表面自动上釉装置
CN215558964U (zh) 一种桶装水水桶内消毒清洗装置
CN213494649U (zh) 一种塑胶工件旋转点涂装置
CN209937652U (zh) 一种吹瓶系统的上下料装置
CN113751891A (zh) 保温杯烘干分杯压焊缝一体机
CN113859970A (zh) 一种多伺服真空旋转理料器
CN107344320B (zh) 汽车方向盘转向蜗杆齿面抛光机
CN112354943A (zh) 酒盖清洗装置及其方法
CN220449770U (zh) 一种多工位清洗剂灌装装置
CN219024809U (zh) 一种全自动点胶组装设备
CN114653704B (zh) 一种晶圆高效清洗设备
CN214326343U (zh) 一种用于传送带小车夹子的清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55000 No. 1, innovation industrial park, No. 3, East Tianhao Road,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Zibo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andong Xinqi Packag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255000 No. 1, innovation industrial park, No. 3, East Tianhao Road,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Zhangdian District, Zibo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andong Xinqi Packaging Co.,Ltd.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