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974877B - 一种温度传感器及芯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温度传感器及芯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974877B CN109974877B CN201711459892.1A CN201711459892A CN109974877B CN 109974877 B CN109974877 B CN 109974877B CN 201711459892 A CN201711459892 A CN 201711459892A CN 109974877 B CN109974877 B CN 109974877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evel
- pmos transistor
- temperature
- electrode
- transisto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K—MEASURING TEMPERATURE; MEASURING QUANTITY OF HEAT; THERMALLY-SENSITIVE ELEM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K13/00—Thermomet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K—MEASURING TEMPERATURE; MEASURING QUANTITY OF HEAT; THERMALLY-SENSITIVE ELEM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K7/00—Measuring temperature based on the use of electric or magnetic elements directly sensitive to heat ; Power supply therefor, e.g. using thermoelectric element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K—MEASURING TEMPERATURE; MEASURING QUANTITY OF HEAT; THERMALLY-SENSITIVE ELEM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K7/00—Measuring temperature based on the use of electric or magnetic elements directly sensitive to heat ; Power supply therefor, e.g. using thermoelectric elements
- G01K7/01—Measuring temperature based on the use of electric or magnetic elements directly sensitive to heat ; Power supply therefor, e.g. using thermoelectric elements using semiconducting elements having PN junction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tal-Oxide And Bipolar Metal-Oxide Semiconductor Integrated Circuits (AREA)
- Semiconductor Integrated Circuits (AREA)
- Measuring Temperature Or Quantity Of Heat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温度传感器及芯片,用于提高温度传感器的测量精度,准确地测量SoC芯片的芯片温度。本申请温度传感器包括:第一电路、第二电路以及异或门电路,所述第一电路包括N个第一反相器,所述N个第一反相器串联成环状结构,所述第二电路包括M个第二反相器,所述M个第二反相器串联成环状结构,M=N,所述M,N为不小于2的正整数;当所述温度传感器处于工作状态时,所述第一电路输出第一电平,所述第一电平的电平变化与温度无关,所述第二电路输出第二电平,所述第二电平的电平变化与温度之间具有关联关系;所述异或门电路用于输入所述第一电平和所述第二电平,输出电平差值,所述电平差值用于确定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温度值。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电路设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温度传感器及芯片。
背景技术
系统级芯片(system on a chip,SoC)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和图像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 unit,GPU)等芯片。SoC芯片上的温度越高,SoC芯片的处理性能越差,温度超出一定门限值时,SoC芯片可能会失效导致无法正常工作。在SoC芯片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对其芯片内部的温度进行测量,以便调整SoC芯片内子系统的工作频率,保证SoC芯片的性能。
在SoC芯片内部设置的温度传感器一般使用双极结型晶体管(bipolar junctiontransistor,BJT)、运算放大器和模数转换器(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ADC)等电子器件设计而成。其中,在温度传感器内部生成一个随温度变化的模拟电平信号和一个不随温度变化的模拟电平信号,上述两个模拟电平信号输入至ADC,ADC将电平信号转化为温度信息。一方面,上述温度传感器使用的模拟电平信号,需模拟电源供电才能工作,另一方面,上述温度传感器中使用的BJT、运算放大器和ADC等体积较大的电子器件,导致上述温度传感器的体积较大。CPU和GPU等SoC芯片上使用模拟电源供电的电路较少,面积占比小,并且上述温度传感器的体积较大,因此,上述温度传感器只能设置于少数模拟电源供电的芯片位置,通过上述温度传感器测量得到的温度值只能反映模拟电源供电部分的电路的温度,而不能准确的反映整个SoC芯片的整体温度,造成温度传感器测量得到的温度值不准确,影响对SoC芯片的调控,降低了SoC芯片的性能。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温度传感器及芯片,用于提高温度传感器的测量精度,准确地测量SoC芯片的芯片温度。
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温度传感器,包括:
第一电路、第二电路以及异或门电路,第一电路包括N个第一反相器,N个第一反相器串联连接形成环状结构,第二电路包括M个第二反相器,M个第二反相器串联连接形成环状结构,M=N,M,N为不小于2的正整数;
当温度传感器处于工作状态时,第一电路输出第一电平,在预设温度值范围内,第一电平不会随温度变化而变化,即第一电平的变化不会受到温度的影响,第二电路输出第二电平,第二电平的电平变化与温度之间具有关联关系,即第二电平的电平变化会受到温度的影响,其关联关系可以是正相关关系,也可以是负相关关系;
异或门电路用于输入第一电平和第二电平,输出电平差值,电平差值用于确定温度传感器的温度值。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申请具有以下优点:
上述温度传感器包括反相器和异或门,可知上述温度传感器是数字电路,数字逻辑电路具有面积小,功耗低特点,CPU和GPU等SoC芯片中大量放置,可以准确地测量SoC芯片的整体温度。第一电路和第二电路由相同数量的反相器构成环状结构,并接入异或门输出电平差值,相当于对第一电平信号和第二电平信号进行差分处理,此差分处理,保证了将测量温度同时存在的电压、工艺影响绝大部分的抵消,使差值绝大部分体现温度影响。
结合本申请的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反相器包括:
第一P沟道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PMOS晶体管、第二PMOS晶体管、第三PMOS晶体管、第一N沟道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NMOS晶体管、第二NMOS晶体管、第三NMOS晶体管;
所述第一PMOS晶体管的源极与所述第二PMOS晶体管的漏极连接于电源正极,所述第一PMOS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二PMOS晶体管的栅极连接于第一节点,所述第一PMOS晶体管的漏极与所述第一NMOS晶体管的源极连接于第二节点,所述第一节点与所述第二节点相连接;
所述第一NMOS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二NMOS晶体管的栅极连接于第三节点,所述第一NMOS晶体管的漏极与所述第二NMOS晶体管的源极连接于电源负极;
所述第二NMOS晶体管的漏极与所述第三NMOS晶体管的源极连接,所述第二PMOS晶体管的源极与所述第三PMOS晶体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三PMOS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三NMOS晶体管的栅极连接于第四节点,所述第三PMOS晶体管的源极与所述第三NMOS晶体管的漏极相连于第五节点。
MOS晶体管面积较小以及功耗较低,使得第一电路的整体面积小,功耗也较低。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反相器还包括分压电路,分压电路用于调节第一NMOS管的偏置电压,以使得第一电平的电平变化与温度无关,偏置电压为第一NMOS管的栅极和源极之间的电压差值,偏置电压满足以下公式:
VGS=Vth(T0)+α*(T-T0)+2*(α*T/km),其中,Vth(T0)为温度值为T0对应的MOS管的阈值电压Vth,α为阈值电压Vth的温度系数,T为温度变量,km为与MOS晶体管制程工艺相关的系数。
从上述公式可以看出,偏置电压与温度正相关,当偏置电压满足上述公式时,偏置电压的温度正相关效应,与MOS管的迁移率的温度负相关效应相互抵消,使得第一NMOS管输出的电流不受温度的影响。
另外,上述第一PMOS晶体管、第二PMOS晶体管、第一NMOS晶体管和第二NMOS晶体管连接形成一个电流镜,该电流镜将第一NMOS管的电流映射到第一反相器的第五节点输出。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分压电路包括:
第四PMOS晶体管和第五PMOS晶体管;
第四PMOS晶体管的栅极连接与第三节点,第四PMOS晶体管的漏极连接于电源正极,第四PMOS晶体管的源极与第五PMOS晶体管的漏极连接,第五PMOS晶体管的栅极和第五PMOS晶体管的源极连接于电源负极。
上述分压电路可以通过调节PMOS晶体管的相关参数使得上述偏置电压满足上述公式,以使得MOS管输出的电流不受温度的影响。
结合第一方面、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至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温度值为T,T满足以下线性仿真模型:
T=f(X,V,P),其中,X为所述电平差值,V为所述温度传感器的的供电电压值,P为MOS晶体管的制程参数;所述线性仿真模型由所述电平差值、所述温度传感器的供电电压值和MOS晶体管的制程参数进行大数据拟合训练及建模得到。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反相器包括:
第六PMOS晶体管和第四NMOS晶体管;
第六PMOS晶体管的漏极连接于电源正极,第六PMOS晶体管的源极与第四NMOS晶体管的漏极连接,第六PMOS晶体管的栅极和第四NMOS晶体管的栅极连接,第四NMOS晶体管的源极连接于电源负极。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系统级SoC芯片,SoC芯片内放置有第一方面、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至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实现方式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至少一个温度传感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温度传感器的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反相器的一个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反相器的一个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温度传感器的一个电平信号变化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温度传感器及芯片,用于提高温度传感器的测量精度,准确地测量SoC芯片的芯片温度。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中的附图,对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内容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温度传感器是一种测量温度的传感设备。通常常见于一些温度监控的场景中,比如一些恒温控制系统,智能温度控制系统等。在电子电路以及芯片设计领域也较为常见,众所周知,电子器件正常工作需要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温度过高容易烧坏电子器件,温度过低电子器件可能无法正常工作,由此可见,温度传感器测量得到的温度的准确性尤为重要。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准确度高的温度传感器,主要应用于芯片内部,尤其是SoC芯片,例如GPU和CPU。
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温度传感器,下面结合以下实施例对其进行详细说明,具体如下:
如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中温度传感器的一个实施例,温度传感器包括:
第一电路10、第二电路20和异或门30,其中,第一电路10包括N个第一反相器11和与门40,第二电路20包括M个第二反相器21和与门50,其中,图1中以N和M均为32为例进行说明,各反相器的编号图1中已示出;
第一电路10中32个第一反相器11与与门40串联成环形结构,与门40的其中一个输入端与第三十二个第一反相器的输入端连接,与门40的输出端与第一个第一反相器的输端连接,第二电路20的连接方式与第一电路10的连接方式相同,因此,与门40的另一个输入端与与门50的另一个输入端均连接到使能信号端。
当使能信号端产生使能信号,在使能信号的使能下,第一电路10和第二电路20同时进入工作状态,由于第一电路10是第一反相器11构成的环状结构,反向器的作用是将输入电平信号的相位翻转180度得到输出电平信号,因此,第一电路10进入工作状态后在第一电路10内部会产生一个高低电平周期性翻转的方波即第一电平信号,同理,第二电路20是第二反相器21构成的环状结构,与第一电路10类似,在其电路内部会产生一个高低电平周期性翻转的方波即第二电平信号。
第一反相器11经过特殊电路结构设计,在预设的温度值范围内,第一反相器11的输入电平的电平宽度在温度发生改变时可以保持不变,使得第一反相器11的输出电平的电平宽度与其输入电平的电平宽度相同,可以理解,第一电平信号中的周期大小决定于方波中高电平和低电平的电平宽度,由于,每一个第一反相器11的输出电平与输入电平的电平宽度均相等,因此,第一电平信号的周期即为高电平和低电平的电平宽度对应的持续时长,是一个基本恒定的周期值。
第二反相器21为普通反相器,其输入电平的电平宽度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使得第二反相器21的输出电平的电平宽度与输入电平的电平宽度不相等,因此,第二电平信号的周期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改变,例如,当温度升高时,第二反相器21的输出电平的电平宽度大于输入电平的电平宽度,当温度降低时,第二反相器21的输出电平的电平宽度小于输入电平的电平宽度。可以理解,第二电平信号的周期会随着高低电平的电平宽度的变化而变化,是一个随温度变化的周期值,温度升高,第二电平信号的周期变大,温度降低,第二电平信号的周期变小,因此,第一电路10产生的第一电平信号和第二电路20产生的电平信号的周期不同。
异或门30的两个输入端分别与第一电路10和第二电路20连接,以使得异或门30将第一电平信号和第二电平信号采集出来。异或门30工作原理为:在同一时刻,若第一电平信号和第二电平信号同为高电平或低电平,则异或门30的输出为低电平,在同一时刻,若第一电平信号和第二电平信号两个信号中,其中一个信号为低电平,另外一个信号为高电平,则异或门30的输出为高电平。可以理解,根据上述对第一电平信号和第二电平信号的周期的相关描述,可以知道,在预设的温度值范围内,第一电平信号会不随着温度变化而保持不变,第二电平信号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导致在相同使能信号的使能下产生周期不同的上述两个电平信号,如上述异或门30工作原理可知,异或门30可以输出的电平差值可以表征出同一时刻,第一电平信号作为参考电平,得到第二电平信号随温度的电平变化,因此,电平差值是第一电路信号与第二电平信号之间通过异或逻辑得到的电平信号,而不是一个差值。
上述第一电平信号与第二电平信号的采集可以从两反相器环中任一个反相器的输出端进行采集,如图1所示均从编号为4的第五个反相器的输出端进行采集,保证从使能端至信号采集端的反相器数量相等,以避免第一电平信号和第二电平信号受到反相器数量的影响,带来不必要的误差,进一步提高温度测量值的准确度。
普通的第二反相器21具有对温度敏感的特性,其输出的电平信号会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由于第一反相器11具有特殊的电路结构设计,使得第一反相器11对温度不敏感,在预设温度范围内,第一反相器11输出的电平信号不会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因此,第一电平信号对温度不敏感不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而第二电平信号对温度敏感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其具体变化如上述对第二反相器21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可选的,第二反相器21的结构以及连接关系等均会影响电平信号与温度之间的关系是正相关关系或是负相关关系。由图1可知,第一电路10和第二电路20采用对称的链式结构,因此,电压V以及电子器件的制程工艺P对第一电路10和第二电路20的影响可以看做是等效的,因此,异或门30输出的电平差值变化的唯一变量是温度。
通过上述电平差值可以计算得到温度值,可选的,根据电平差值与温度之间的线性模型计算得到电平差值对应的温度值,其中,上述线性模型满足以下公式:
T=f(X,V,P),其中,X为电平差值,V为温度传感器的的供电电压值,P为MOS晶体管的制程参数;线性仿真模型由电平差值、温度传感器的供电电压值和MOS晶体管的制程参数进行大数据拟合训练及建模得到。
将上述异或门30中输出的电平差值带入上述线性模型中进行计算得到温度传感器的温度值,对于同一个温度传感器而言,在某一固定的供电电压工作时,供电电压对第一电路10以及第二电路的电平信号20的影响是等效的,同样,第一电路10和第二电路20中使用一样制程工艺MOS管,MOS管的制程参数对第一电路10以及第二电路的电平信号的影响也是等效的,异或门30输出的电平差值的影响因素是温度,因此,根据上述电平差值可以得到温度信息。但是不同的供电电压和制程参数不一样的温度传感器而言,供电电压和制程参数还是会存在一定影响的,使用上述线性模型可以进一步校准不同的供电电压和制程参数的影响,提高温度传感器的温度测量精度。
可选的,上述线性模型可以使用高维拟合算法,在电子设计自动化阶段(electronics design automation,EDA)阶段,使用仿真工具进行建模得到,并使用大量数据对建模得到的线性模型进行数据训练。
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反相器11的结构进行详细说明,如图2所示,图2中栅极表示为G,源极表示为S,漏极表示为D,图3和图4中均采用上述表示方法,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反相器11包括:
第一P沟道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PMOS晶体管,记为P1,第二PMOS晶体管,记为P2,第三PMOS晶体管,记为P3,第一N沟道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NMOS晶体管,记为N1,第二NMOS晶体管,记为N2,第三NMOS晶体管,记为N3;
第一PMOS晶体管的源极与第二PMOS晶体管的漏极连接于电源正极,第一PMOS晶体管的栅极与第二PMOS晶体管的栅极连接于第一节点,第一PMOS晶体管的漏极与第一NMOS晶体管的源极连接于第二节点,第一节点与第二节点相连接;
第一NMOS晶体管的栅极与第二NMOS晶体管的栅极连接于第三节点,第一NMOS晶体管的漏极与第二NMOS晶体管的源极连接于电源负极;
第二NMOS晶体管的漏极与第三NMOS晶体管的源极连接。第二PMOS晶体管的源极与第三PMOS晶体管的漏极连接。第三PMOS晶体管的栅极与第三NMOS晶体管的栅极连接,构成第一反相器11的信号输入端。第三PMOS晶体管的源极与第三NMOS晶体管的漏极相连,构成第一反相器11的信号输出端。
第一反相器还包括:分压电路,上述分压电路用于调节上述第三节点的电压值,以使得第一NMOS管输出与温度无关的电流;
分压电路包括:第四PMOS晶体管和第五PMOS晶体管,分别记为P4和P5;
第四PMOS晶体管的栅极连接于第三节点,第四PMOS晶体管的漏极连接于电源正极,第四PMOS晶体管的源极与第五PMOS晶体管的漏极连接,第五PMOS晶体管的栅极和第五PMOS晶体管的源极连接于电源负极。
下面结合上述图2对应的电路结构对第一反相器11的工作原理进行说明:
通过调节分压电路中第四PMOS晶体管和第五PMOS晶体管的相关参数使得,第一NMOS晶体管的栅极偏置电压VGS满足以下公式一:
VGS=Vth(T0)+α*(T-T0)+2*(α*T/km),其中,Vth(T0)为温度值为T0对应的MOS管的阈值电压Vth,α为阈值电压Vth的温度系数,T为温度变量,km为与MOS晶体管制程工艺相关的系数;从公式一中可以看出,栅极偏置电压VGS与温度具有正相关关系。
结合如下饱和电流公式:其中,IDS为漏极电流,μ为MOS管的电子迁移率,W为MOS管导电沟道的宽度,L为MOS管导电沟道的长度,Cox为单位面积的栅极氧化层电容,VGS为MOS管的栅极偏置电压,Vth为MOS管的阈值电压。
由于MOS管的自身特性使得MOS管的电子迁移率与温度之间具有负相关关系,,从饱和电流公式可以看出,若VGS不变,则随着温度的升高,MOS管的电子迁移率μ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变小,最终导致漏极电流IDS变小。因此,当VGS满足如上公式一使得栅极偏置电压与温度具有正相关关系,此时,MOS管的栅极偏置电压VGS的温度正效应和MOS管的电子迁移率μ的负效应相互抵消,以使得漏极电流IDS随着温度的变化而保持不变,因此,第一NMOS晶体管产生与温度无关的漏极电流IDS。
另外,MOS管P1和P2的栅极连接在一起,MOS管N1和N2的栅极也连接在一起,因此,图中MOS管P1、P2、N1和N2构成一个共栅电流镜,其中MOS管P1和N1构成一个镜臂,MOS管P2和N2构成另一个镜臂,共栅电流镜的作用在于可以使得上述两个镜臂上的电流相同或成正比,因此,使得第一NMOS晶体管产生与温度无关的漏极电流IDS被映射到MOS管P2和N2构成镜臂上,而在MOS管P2和N2构成镜臂存在一个由MOS管P3和N4构成的反相器,因此第一NMOS晶体管产生的漏极电流IDS不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最终被映射到MOS管P3和N4构成的反相器上,使得MOS管P3和P4的漏极电流不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最终,在第一反相器的工作电压恒定的情况下,信号输出端的高电平或低电平不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从而使得第一电路10产生的第一电平信号与不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如图3所示,第二反相器21包括:
第六PMOS晶体管和第四NMOS晶体管,分别记为P6和N4;
第六PMOS晶体管的漏极连接于电源正极,第六PMOS晶体管的源极与第四NMOS晶体管的漏极连接,第六PMOS晶体管的栅极和第四NMOS晶体管的栅极连接,第四NMOS晶体管的源极连接于电源负极。
与上述MOS管P3和P4的组成类似,第六PMOS晶体管和第四NMOS晶体管构成一个普通反相器,由于MOS管中的电子迁移率会随着温度变化而变化,使得MOS管P6和N4产生的漏极电流随温度变化而变化,从而导致第二反相器21的信号输出端的输出电平由于受到温度的影响,使得输出电平的电平宽度与输入电平的电平宽度不同,最终,使得第二电路20产生的第二电平信号随温度变化而变化。
最后,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温度传感器的电平信号进行说明,如图1中所示的温度传感器,与门输入端作为使能,使能后,两个反相器环中的电平信号相位同时发生翻转,因温度不同而产生两组不同周期的方波即第一电平信号和第二电平信号,其中,第一电平信号与第二电平信号的一种电平变化过程如图4所示:
在温度传感器的使能信号端输入触发电平信号,当触发电平信号为高电平时,温度传感器进入工作状态,触发第一电路10和第二电路20产生不间断翻转180度的高低电平信号,如图4中第一电平信号:其中高电平与低电平的电平宽度是相等的,可以理解,由于第一电路10中产生的电流信号是不随温度变化的,在流经第一反相器11时,电平信号只是相位翻转180度而电平宽度没有改变;同理,如图4所示的第二电平信号:流经第二反相器时,不仅相位翻转了180度,电平宽度也随之改变,使得第二电平信号中的高低电平之间的电平宽度不再相等,最终,异或门30输出如图4所示的电平差值。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SoC芯片,该SoC芯片内部放置有至少一个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温度传感器。
需要明确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提到的“随温度变化而变化”和“不随温度变化而变化”均为相对概念。首先,考虑到高温对现有集成电路的剧烈影响,所谓的“不随温度变化而变化”更应该理解成对温度变化不敏感的一种状态,即如上文所述,通过电路设计使得一个电路方案中的由于温度变化带来的信号变化能够互相抵消,从而得到一个整体来说对温度变化不敏感的结果。而所谓的“随温度变化而变化”则是没有专门执行这种温度不敏感的设计手段,让集成电路器件按照正常物理特性受温度影响。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4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范围。
Claims (7)
1.一种温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电路、第二电路以及异或门电路,所述第一电路包括N个第一反相器,所述N个第一反相器串联成环状结构,所述第二电路包括M个第二反相器,所述M个第二反相器串联成环状结构,M=N,所述M,N为不小于2的正整数;
当所述温度传感器处于工作状态时,所述第一电路输出第一电平,在预设温度值范围内,所述第一电平不会随温度变化而变化,所述第二电路输出第二电平,所述第二电平的电平变化与温度之间具有关联关系;
所述异或门电路用于输入所述第一电平和所述第二电平,输出电平差值,所述电平差值用于确定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温度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相器包括:
第一P沟道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PMOS晶体管、第二PMOS晶体管、第三PMOS晶体管、第一N沟道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NMOS晶体管、第二NMOS晶体管、第三NMOS晶体管;
所述第一PMOS晶体管的源极与所述第二PMOS晶体管的漏极连接于电源正极,所述第一PMOS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二PMOS晶体管的栅极连接于第一节点,所述第一PMOS晶体管的漏极与所述第一NMOS晶体管的源极连接于第二节点,所述第一节点与所述第二节点相连接;
所述第一NMOS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二NMOS晶体管的栅极连接于第三节点,所述第一NMOS晶体管的漏极与所述第二NMOS晶体管的源极连接于电源负极;
所述第二NMOS晶体管的漏极与所述第三NMOS晶体管的源极连接,所述第二PMOS晶体管的源极与所述第三PMOS晶体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三PMOS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三NMOS晶体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三PMOS晶体管的源极与所述第三NMOS晶体管的漏极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相器还包括分压电路,所述分压电路用于调节所述第一NMOS管的偏置电压,以使得所述第一电平的电平变化与温度无关,所述偏置电压为所述第一NMOS管的栅极和源极之间的电压差值,所述偏置电压VGS满足以下公式:
VGS=Vth(T0)+α*(T-T0)+2*(α*T/km),其中,Vth(T0)为温度值为T0对应的MOS管的阈值电压Vth,α为阈值电压Vth的温度系数,T为温度变量,km为与MOS晶体管制程工艺相关的系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压电路包括:
第四PMOS晶体管和第五PMOS晶体管;
所述第四PMOS晶体管的栅极连接于所述第三节点,所述第四PMOS晶体管的漏极连接于所述电源正极,所述第四PMOS晶体管的源极与所述第五PMOS晶体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五PMOS晶体管的栅极和所述第五PMOS晶体管的源极连接于电源负极。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温度值为T1,T1满足以下线性仿真模型:
T1=f(X,V,P),其中,X为所述电平差值,V为所述温度传感器的的供电电压值,P为MOS晶体管的制程参数;所述线性仿真模型由所述电平差值、所述温度传感器的供电电压值和MOS晶体管的制程参数进行大数据拟合训练及建模得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反相器包括:
第六PMOS晶体管和第四NMOS晶体管;
所述第六PMOS晶体管的漏极连接于电源正极,所述第六PMOS晶体管的源极与所述第四NMOS晶体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六PMOS晶体管的栅极和所述第四NMOS晶体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四NMOS晶体管的源极连接于电源负极。
7.一种系统级SoC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SoC芯片内放置有上述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至少一个温度传感器。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1459892.1A CN109974877B (zh) | 2017-12-28 | 2017-12-28 | 一种温度传感器及芯片 |
PCT/CN2018/112370 WO2019128445A1 (zh) | 2017-12-28 | 2018-10-29 | 一种温度传感器及芯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1459892.1A CN109974877B (zh) | 2017-12-28 | 2017-12-28 | 一种温度传感器及芯片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974877A CN109974877A (zh) | 2019-07-05 |
CN109974877B true CN109974877B (zh) | 2020-10-23 |
Family
ID=670650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1459892.1A Active CN109974877B (zh) | 2017-12-28 | 2017-12-28 | 一种温度传感器及芯片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9974877B (zh) |
WO (1) | WO2019128445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16386041U (zh) * | 2021-08-26 | 2022-04-26 | 爱佩仪传感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中医诊疗的手温监测装置 |
CN113758589B (zh) * | 2021-09-07 | 2023-12-29 | 上海集成电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 一种温度检测电路、芯片及温度检测方法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338669A (zh) * | 2010-05-27 | 2012-02-01 | 香港科技大学 | 低电压低功耗cmos温度传感器 |
CN104483611A (zh) * | 2014-11-24 | 2015-04-01 | 华东师范大学 | Mos器件偏压温度不稳定性退化的测试装置及其方法 |
CN104833437A (zh) * | 2015-05-27 | 2015-08-12 | 东南大学 | 一种应用于数字式cmos温度传感的脉宽信号产生电路 |
CN106017730A (zh) * | 2016-06-17 | 2016-10-12 | 广州中大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集成在rfid标签中的温度传感器 |
CN107063487A (zh) * | 2017-06-13 | 2017-08-18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温度传感器、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
2017
- 2017-12-28 CN CN201711459892.1A patent/CN109974877B/zh active Active
-
2018
- 2018-10-29 WO PCT/CN2018/112370 patent/WO2019128445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338669A (zh) * | 2010-05-27 | 2012-02-01 | 香港科技大学 | 低电压低功耗cmos温度传感器 |
CN104483611A (zh) * | 2014-11-24 | 2015-04-01 | 华东师范大学 | Mos器件偏压温度不稳定性退化的测试装置及其方法 |
CN104833437A (zh) * | 2015-05-27 | 2015-08-12 | 东南大学 | 一种应用于数字式cmos温度传感的脉宽信号产生电路 |
CN106017730A (zh) * | 2016-06-17 | 2016-10-12 | 广州中大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集成在rfid标签中的温度传感器 |
CN107063487A (zh) * | 2017-06-13 | 2017-08-18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温度传感器、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19128445A1 (zh) | 2019-07-04 |
CN109974877A (zh) | 2019-07-0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3358999B (zh) | 用于计量系统的参考电路 | |
CN108027414B (zh) | 片上参数测量 | |
US20130144549A1 (en) | Method for calibrating temperature sensors using reference voltages | |
US8154353B2 (en) | Operating parameter monitor for an integrated circuit | |
US9347836B2 (en) | Dynamic voltage reference for sampling delta based temperature sensor | |
JP6415285B2 (ja) | 温度電圧センサ | |
KR20180095891A (ko) | 디지털 저전압 검출 및 제어를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 |
TW202111588A (zh) | 藉由測量及模擬來確定積體電路的未知偏誤及元件參數 | |
CN101329695A (zh) | 检测及建立应用于噪声的mos管模型的方法 | |
CN109974877B (zh) | 一种温度传感器及芯片 | |
JP2011089950A (ja) | 半導体集積回路およびその動作方法 | |
KR20240142473A (ko) | 집적 회로를 위한 열 센서 | |
Gao et al. | A wafer-level three-step calibration technique for BJT-based CMOS temperature sensor | |
Chung et al. | An all-digital voltage sensor for static voltage drop measurements | |
JP2005197622A (ja) | 半導体集積回路設計装置、半導体集積回路設計方法、半導体集積回路の電流値相対ばらつき特性評価方法、半導体集積回路の抵抗値相対ばらつき特性評価方法、半導体集積回路の製造方法、制御プログラムおよび可読記録媒体 | |
Gilo et al. | A 2.4 GHz Wireless Temperature Sensor designed in 130 nm CMOS technology with 0.07° C precision from-100° C to 200° C | |
Cochet et al. | Body-Bias Calibration Based Temperature Sensor | |
Hofer et al. | A statistical temperature sensor | |
Duarte et al. | Thermal sensor variation reduction in deep sub 100nm process technologies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