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973408B - 动叶可调节式送风机的动叶调整异常的恢复方法 - Google Patents

动叶可调节式送风机的动叶调整异常的恢复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973408B
CN109973408B CN201910233393.3A CN201910233393A CN109973408B CN 109973408 B CN109973408 B CN 109973408B CN 201910233393 A CN201910233393 A CN 201910233393A CN 109973408 B CN109973408 B CN 10997340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ower
current
hydraulic system
air
movable bla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23339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973408A (zh
Inventor
覃飞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tang Guiguan Heshan Power Gener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tang Guiguan Heshan Power Gener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tang Guiguan Heshan Power Gener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tang Guiguan Heshan Power Gener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233393.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973408B/zh
Publication of CN1099734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7340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97340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7340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5/00Pumping installations or systems
    • F04D25/02Units comprising pumps and their driving means
    • F04D25/08Units comprising pumps and their driving means the working fluid being air, e.g. for ventil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5/00Pumping installations or systems
    • F04D25/16Combinations of two or more pumps ; Producing two or more separate gas flow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7/00Control, e.g. regulation, of pumps, pumping installations or pump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 F04D27/001Testing thereof; Determination or simulation of flow characteristics; Stall or surge detection, e.g. condition monitor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7/00Control, e.g. regulation, of pumps, pumping installations or pump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 F04D27/002Control, e.g. regulation, of pumps, pumping installations or pump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by varying geometry within the pumps, e.g. by adjusting van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26Rotors specially for elastic fluids
    • F04D29/28Rotors specially for elastic fluids for centrifugal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for radial-flow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 F04D29/287Rotors specially for elastic fluids for centrifugal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for radial-flow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with adjusting me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26Rotors specially for elastic fluids
    • F04D29/28Rotors specially for elastic fluids for centrifugal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for radial-flow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 F04D29/30Van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ometry (AREA)
  • Regulation And Control Of Combus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叶可调节式送风机的动叶调整异常的恢复方法。该方法为在同一锅炉的第一送风机和第二送风机同步改变动叶开度后,在规定的响应时间内,第一送风机的电流S和第二送风机的电流Y不与对应风机的动叶开度呈正相关变化,且S≠Y,则通过调整电流小的送风机的液压系统母管减压阀,将第一送风机的液压系统的油压逐渐提高PS,或将第二送风机的液压系统的油压逐渐提高PY,使S=Y,恢复正常运行;其中,规定的响应时间小于36s,第一送风机的电流S和第二送风机的电流Y的大小允许的偏差在±3A内。本方法通过对送风机的液压系统的油压调节来快速解决动叶调整异常的问题,使两台送风机风量随动叶开度变化同步响应速度尽快恢复。

Description

动叶可调节式送风机的动叶调整异常的恢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锅炉中两台送风机的动叶调整异常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动叶可调节式送风机的动叶调整异常的恢复方法。
背景技术
在火电站生产过程中,需要到锅炉将能量转换,锅炉利用燃料燃烧释放热能,产生蒸汽用于发电。锅炉燃烧所需空气由送风机强迫送入,通过炉膛内压力器参数控制引风机出力将燃烧烟气抽吸出去,维持烟风道的阻力平衡。火电站的锅炉通常由两台送风机和两台引风机共同控制炉膛内空气量,在运行过程中两台送风机要求必须出力相等,否则容易出现送风机抢风、失速、喘振等现象,该现象在运行过程中处理难度较大,还会容易发生机组“RB”,如果不能及时解决还会导致锅炉燃烧不稳定,甚至灭火,严重威胁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因此,在运行中,如何快速解决两台送风机出力不相等、不平衡的问题非常重要。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通过对两台送风机的动叶开度与其电流的对应变化关系作为动叶可调节式送风机的动叶调整异常的判断依据,并根据动叶开度与风机电流的不同变化关系,确定两台送风机出力不平衡,并通过逐渐上调其对应的液压系统的油压改变动叶开度与对应送风机电流的同步变化的响应时间,使动叶开度与对应送风机电流达到瞬时同步响应的要求,在机械运行过程中能快速有效避免送风机抢风、失速、喘振,在非机械异常的情况下无需停炉处理,通过对送风机的液压系统的油压调节来快速解决动叶调整异常的问题,使两台送风机风量随动叶开度变化同步响应速度尽快恢复,避免本领域技术人员面对送风机风量调节响应迟缓时无从下手,耽误时间,影响机组的安全稳定生产。而且本发明的方法对于机械异常的轻微卡紧也能有效解决,避免经常停炉检修的耗费。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他优点,本发明动叶可调节式送风机的动叶调整异常的恢复方法为:在同一锅炉的第一送风机和第二送风机同步改变动叶开度后,在规定的响应时间内,第一送风机的电流S和第二送风机的电流Y不与对应风机的动叶开度呈正相关变化,且S≠Y,则通过调整电流小的送风机的液压系统母管减压阀,将第一送风机的液压系统的油压逐渐提高PS,或将第二送风机的液压系统的油压逐渐提高PY,使S=Y,恢复正常运行;其中,规定的响应时间小于36s,第一送风机的电流S和第二送风机的电流Y的大小允许的偏差在±3A内。
优选的是,具体包括步骤如下:
步骤一、在锅炉燃烧安全允许的情况下,将第一送风机和第二送风机的动叶开度同步调大,都设置为N%,观察第一送风机的电流S和第二送风机的电流Y的大小;
步骤二、在锅炉燃烧安全允许的情况下,将第一送风机和第二送风机的动叶开度再同步调大,都设置为M%,观察第一送风机的电流S和第二送风机的电流Y的大小;在8s内,当第一送风机的电流S和第二送风机的电流Y都比步骤一时增大,且S=Y时,为正常运行;继续观察T时间,且每间隔t时间,记录一次第一送风机的电流S和第二送风机的电流Y的大小,经T时间后,在允许的偏差范围内,若S≠Y,则通过调整液压系统母管减压阀,将第一送风机的液压系统的油压逐渐提高PS,或将第二送风机的液压系统的油压逐渐提高PY,使S=Y,恢复正常运行;
其中,t<T,0.01h≤T≤0.1h第一送风机的电流S和第二送风机的电流Y的大小允许的偏差在±3A内。
优选的是,步骤二中,经T时间后,在允许的偏差范围内,所述S≠Y为S>Y时,进行步骤三操作,所述S≠Y为S<Y时,进行步骤四操作如下:
步骤三、在观察T时间内,如果第一送风机的电流S有增大趋势,第二送风机的电流Y没有增大趋势或增大趋势缓慢,则通过调整液压系统母管减压阀,将第二送风机的液压系统的油压逐渐提高PY,使S=Y,恢复正常运行;
步骤四、在观察T时间内,如果第一送风机的电流S没有增大趋势或增大趋势缓慢,第二送风机的电流Y有增大趋势,则通过调整液压系统母管减压阀,将第一送风机的液压系统的油压逐渐提高PS,使S=Y,恢复正常运行。
优选的是,在允许的偏差范围内,在逐渐提高风机的液压系统的油压过程中,S或Y无增大趋势,且S≠Y,则风机为机械异常,将油压调回原位,进行机械检修处理。
优选的是,所述机械异常为叶片损坏、动叶调节机构卡死或其他机械故障,对应处理方式为:更换叶片,将动叶调节机构卡死部分润滑或拆换,解体检修。
优选的是,在步骤一之前还包括对第一送风机的液压系统和第二送风机的液压系统维护。
优选的是,所述液压系统维护包括油泵出口逆止门扭紧、油泵油液打压正常、系统油滤网不堵、油质油温正常和油系统冷却正常。
优选的是,风机液压系统的油压提高的范围为0.1-0.5Mpa。
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对两台送风机的动叶开度与其电流的对应变化关系作为动叶可调节式送风机的动叶调整异常的判断依据,并根据动叶开度与送风机电流的不同变化关系和响应时间,确定两台送风机出力不平衡,并通过逐渐上调其对应的液压系统的油压改变动叶开度与对应送风机电流的同步变化的响应时间,使动叶开度与对应送风机电流达到瞬时同步响应的要求,在机械运行过程中能快速有效避免送风机抢风、失速、喘振,在非机械异常的情况下无需停炉处理,通过对送风机的液压系统的油压调节来快速解决动叶调整异常的问题,使送两台送风机风量随动叶开度变化同步响应速度尽快恢复,避免本领域技术人员面对送风机风量调节响应迟缓时无从下手,耽误时间,影响机组的安全稳定生产。而且本发明的方法对于机械异常的轻微卡紧也能有效解决,避免经常停炉检修的耗费。
两台送风机的动叶开度与其电流的对应变化响应差时,经T时间的观察效果,在允许的偏差范围内,S>Y时,可以采取将第二送风机的液压系统的油压逐渐提高PY,使S=Y,恢复正常运行;S<Y时,将第一送风机的液压系统的油压逐渐提高PS,使S=Y,恢复正常运行。使在生产运行中能快速有效解决非机械异常的送风机抢风、失速、喘振等问题,对于轻微的机械卡紧也无需停炉处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针对几种不同规格的动叶可调式的风机异常情况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但并不局限于本发明所列举的设备规格,只要是动叶可调节式风机都可以应用本发明的方法解决动叶调整异常的问题。
实施例1
某公司1号机组容量330MW,锅炉由两台送风机和两台引风机共同控制炉膛内空气量,在运行中负荷带到250MW时,出现第一送风机电流、风量调节响应严重迟缓现象,第一送风机电流的变化滞后于动叶开度调节约1小时,在滞后的1小时里面,两台送风机一直处于出力不平衡状态,完全不符合送风机自动调节瞬时响应的要求。然后采用本发明的恢复方法解决如下:保持原来第一送风机和第二送风机设定的动叶开度都为43%,将第一送风机的液压系统的油压逐渐提高了PS=0.4Mpa后,第一送风机的电流S经过5s时间增大到108.15A,并保持稳定,与第二送风机的电流Y=107.43A保持相等,S=Y(在允许的偏差范围±3A内),认为已经恢复正常运行。为了进一步检测是否真正恢复正常运行,在锅炉燃烧安全允许的情况下,进行如下步骤操作:将第一送风机和第二送风机的动叶开度同步调大,动叶开度都设置为55%,运行中负荷带到330MW满负荷时,观察第一送风机的电流S和第二送风机的电流Y的大小;在8s内,第一送风机的电流S和第二送风机的电流Y都比负荷带到250MW时增大,S=141.71A,Y=140.54A,稳定保持S=Y(在允许的偏差范围±3A内),进一步确认恢复正常运行。
实施例2
某公司2号机组容量330MW,锅炉由两台送风机和两台引风机共同控制炉膛内空气量,机组负荷300MW时,第一送风机动叶开度为66%,第二送风机动叶开度为55%,第一送风机的动叶开度大于第二送风机的动叶开度约20%,在规定的响应时间20s内,第一送风机的电流为126.42A,第二送风机的电流为141.55A,第一送风机的电流比第二送风机的电流还偏小约15A,第一送风机的风量比第二送风机的风量小,第一送风机的出力比第二送风机的出力小,两台送风机出力不平衡,机组负荷无法继续提高。由于第一送风机高负荷时出力无法调节,锅炉风量的调节完全由第二送风机完成,造成锅炉风量自动调节延迟大,炉膛负压波动增大,此时送风机工作于不稳定工况区域边缘。然后采用本发明的恢复方法解决如下:将第一送风机和第二送风机的动叶开度同时设置为55%,将第一送风机的液压系统的油压逐渐提高了PS=0.3Mpa后,第一送风机的电流S经过5s时间增大到142.36A,并保持稳定,与第二送风机的电流Y=141.55A保持相等,S=Y(在允许的偏差范围±3A内),两台送风机出力平衡,恢复正常运行。为了进一步检测是否真正恢复正常运行,在锅炉燃烧安全允许的情况下,进行如下步骤操作:将第一送风机和第二送风机的动叶开度同步调小,动叶开度都设置为35%,运行中负荷带到200MW满负荷时,观察第一送风机的电流S和第二送风机的电流Y的大小;在8s内,第一送风机的电流S和第二送风机的电流Y都比负荷带到330MW时减小,S=99.73A,Y=100.22A,S=Y(在允许的偏差范围±3A内),两台送风机出力平衡,进一步确认恢复正常运行,岗位人员可以根据工艺要求设定不同的送风机开度,并保持两台风机的出力平衡,使机组的安全稳定生产。
实施例1和实施例2操作的某公司1和2号机组的锅炉是与亚临界、中间再热、单轴、叁缸、双排汽330MW凝汽式汽轮机配套的自然循环煤粉锅炉,锅炉型号:DG1004/18.5-Ⅱ1,备配轴流式送风机,具体为:
1.送风机的设备规范
1.1送风机
型号:ASN-2170/1400
风机入口流量:
BMCR工况:506837~524135m3/h
TB工况:588877~608975m3/h
出口静压:
BMCR工况:6672~6664Pa
TB工况:8804~8511Pa
出口全压:
BMCR工况:6765~6760Pa
TB工况:8829~8435Pa
进口温度:20℃
进口密度:1.191~1.153kg/m3
调节型式:动叶可调节
叶轮直径:2170mm
风机转速:1490r/min
叶片调节范围:-30°~15°
设备台数:2台/炉
制造厂家:成都电力机械厂
1.2送风机的匹配电动机
型号:YKK6301-4
额定功率:2000KW
额定电流:224A
电压:6000V
转速:1490r/min
接法:Y
1.3送风机液压调节油站
油站型号:CFT-10
最高液压油压力:12MPa
液压油压力调节范围:0.8~8MPa
流量:10L/min
过滤精度:0.01mm
冷却水流量:2.5m3/h
冷却水压力:0.4MPa
油箱容积:0.47m3
油泵电机型号:Y112M-6
油泵电机额定电流:5.6A
油泵电机电压:380V
油泵电机功率:2.2KW
油泵电机转速:940r/min
电加热器率:2KW
油泵电机制造厂家:丹东黄海电机有限公司
1.4匹配电动机的润滑油供油装置
油站型号:CLH-16
供油压力:0.6MPa
总流量:16L/min
供油温度:40℃
回油温度:≤65℃
冷却水温度:≤31℃
冷却水量:2m3/h
油站制造厂家:大连隆棹液压润滑设备有限公司
油泵电机型号:Y90S-4
油泵电机额定电流:2.7A
油泵电机电压:380V
油泵电机功率:1.1kw
油泵电机转速:1400r/min油泵电机制造厂家:衡水电机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实施例3
某公司3号机组容量330MW,锅炉由两台送风机和两台引风机共同控制炉膛内空气量,机组负荷带到190MW时,出现第一送风机和第二送风机出力不平衡,第二送风机的电流或风量调节响应迟缓,第二送风机电流的变化滞后于其动叶开度调节约20分钟,不符合送风机自动调节瞬时响应的要求。然后采用本发明的恢复方法解决如下:保持原来第一送风机和第二送风机设定的动叶开度都为30%,将第一送风机的液压系统的油压逐渐提高了PS=0.1Mpa后,第二送风机的电流Y经过5s时间增大到97.15A,并保持稳定,与第一送风机的电流S=97.43A保持相等,S=Y(在允许的偏差范围±3A内),认为已经恢复正常运行。为了进一步检测是否真正恢复正常运行,在锅炉燃烧安全允许的情况下,进行如下步骤操作:将第一送风机和第二送风机的动叶开度同步调大,动叶开度都设置为35%,运行中负荷带到200MW时,观察第一送风机的电流S和第二送风机的电流Y的大小;在 3s内,第一送风机的电流S和第二送风机的电流Y都比负荷带到190MW时增大, S=100.93A,Y=101.14A,稳定保持S=Y(在允许的偏差范围±3A内),进一步确认恢复正常运行。再进一步检测是否恢复正常运行,进行如下步骤操作:在锅炉燃烧安全允许的情况下,将第一送风机和第二送风机的动叶开度再同步调大,动叶开度都设置为45%,运行中负荷带到255MW时,观察第一送风机的电流S和第二送风机的电流Y的大小;在 5s内,第一送风机的电流S和第二送风机的电流Y都比负荷带到200MW时增大, S=111.86A,Y=113.05A,稳定保持S=Y(在允许的偏差范围±3A内),恢复正常运行,两台送风机的出力平衡,满足随时调整动叶开度的送风机自动调节瞬时响应的要求。
实施例4
某公司4号机组容量330MW,锅炉由两台送风机和两台引风机共同控制炉膛内空气量,机组负荷带到300MW时,出现第一送风机和第二送风机出力严重不平衡,第一送风机和第二送风机的动叶开度都设置为60%,在规定的响应时间30s内,第一送风机的电流为110.33A,第二送风机的电流为134.45A,第一送风机的电流比第二送风机的电流偏小约22A,极容易出现送风机抢风、失速、喘振等现象。然后采用本发明的恢复方法解决如下:保持原来第一送风机和第二送风机设定的动叶开度都为60%,将第一送风机的液压系统的油压逐渐提高了PS=0.5Mpa后,第一送风机的电流S经过10s时间增大到112.31A,再继续观察36s,第一送风机的电流S增大到113.01A,再继续观察10分钟、20分钟、30 分钟,第一送风机的电流S依然保持在113.01A不变,与第二送风机的电流Y=134.45A 不相等相等,经过调整最大的油压后,两台送风机出力依然不平衡,初步判断为机械异常,将油压调回原位后,进行机械检修处理。经机械检修发现,第一送风机的入口消声器元件脱落撞击叶片,造成送风机剧烈振动,使部分动叶片产生扭曲,并且动叶调节机构卡死,经过更换叶片和将动叶调节机构卡死部分拆换后,重新启动,机组负荷带到300MW时,第一送风机和第二送风机出力平衡,第一送风机和第二送风机的动叶开度都设置为60%,在规定的响应时间30s内,第一送风机的电流为135.13A,第二送风机的电流为134.45A, S=Y(在允许的偏差范围±3A内),两台送风机出力平衡,恢复正常运行。进一步操作:在锅炉燃烧安全允许的情况下,将第一送风机和第二送风机的动叶开度同步调大,动叶开度都设置为65%,运行中负荷带到330MW满负荷时,观察第一送风机的电流S和第二送风机的电流Y的大小;在10s内,第一送风机的电流S和第二送风机的电流Y都比负荷带到300MW时增大,S=145.92A,Y=143.78A,稳定保持S=Y(在允许的偏差范围±3A 内),两台送风机的出力平衡,机组能够安全稳定生产。
实施例3和实施例4操作的某公司3和4号机组的锅炉是与亚临界、中间再热、单轴、叁缸、双排汽330MW凝汽式汽轮机配套的自然循环煤粉锅炉,备配轴流式送风机,具体为:
2.送风机的设备规范
2.1送风机
型号:ASN2070/900
送风机型式:轴流式
流量:163(m3/s)
全压:4810Pa
主轴转速:1490r/min
介质温度:20℃
调节型式:动叶可调节
叶片调节范围:-30°~15°
设备台数:2台/炉
制造厂家:沈阳鼓风机厂
2.2送风机油站
型号:GFT-1
压力调节范围:0.8—8Mpa
油箱容积:470L
注油量:380L
油泵及出口流量:10L/min2.3送风机的匹配电动机
额定功率:1820KW
额定电流:203A
电压:6000V
转速:1490r/min
接法:Y
制造厂家:湘潭电机厂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实施例。

Claims (6)

1. 动叶可调节式送风机的动叶调整异常的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同一锅炉的第一送风机和第二送风机同步改变动叶开度后,在规定的响应时间内,第一送风机的电流S和第二送风机的电流Y不与对应风机的动叶开度呈正相关变化,且S≠ Y,则通过调整电流小的送风机的液压系统母管减压阀,将第一送风机的液压系统的油压逐渐提高PS,或将第二送风机的液压系统的油压逐渐提高PY,使S= Y,恢复正常运行;其中,规定的响应时间小于36s,第一送风机的电流S和第二送风机的电流Y的大小允许的偏差在±3A内;
包括步骤如下:
步骤一、在锅炉燃烧安全允许的情况下,将第一送风机和第二送风机的动叶开度同步调大,都设置为N%,观察第一送风机的电流S和第二送风机的电流Y的大小;
步骤二、在锅炉燃烧安全允许的情况下,将第一送风机和第二送风机的动叶开度再同步调大,都设置为M%,观察第一送风机的电流S和第二送风机的电流Y的大小;在8s内,当第一送风机的电流S和第二送风机的电流Y都比步骤一时增大,且S= Y时,为正常运行;继续观察T时间,且每间隔t时间,记录一次第一送风机的电流S和第二送风机的电流Y的大小,经T时间后, 在允许的偏差范围内, 若S≠ Y,则通过调整液压系统母管减压阀,将第一送风机的液压系统的油压逐渐提高PS,或将第二送风机的液压系统的油压逐渐提高PY,使S= Y,恢复正常运行;
其中, t<T,0.01h≤T≤0.1 h,第一送风机的电流S和第二送风机的电流Y的大小允许的偏差在±3A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叶可调节式送风机的动叶调整异常的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经T时间后,在允许的偏差范围内,所述S≠ Y为S>Y时,进行步骤三操作,所述S≠ Y为 S<Y时,进行步骤四操作如下:
步骤三、在观察T时间内,如果第一送风机的电流S有增大趋势,第二送风机的电流Y没有增大趋势或增大趋势缓慢,则通过调整液压系统母管减压阀,将第二送风机的液压系统的油压逐渐提高PY,使S= Y,恢复正常运行;
步骤四、在观察T时间内,如果第一送风机的电流S没有增大趋势或增大趋势缓慢,第二送风机的电流Y有增大趋势,则通过调整液压系统母管减压阀,将第一送风机的液压系统的油压逐渐提高PS,使S= Y,恢复正常运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叶可调节式送风机的动叶调整异常的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允许的偏差范围内,在逐渐提高风机的液压系统的油压过程中, S或 Y无增大趋势,且S≠ Y,则风机为机械异常,将油压调回原位,进行机械检修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叶可调节式送风机的动叶调整异常的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一之前还包括对第一送风机的液压系统和第二送风机的液压系统维护。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动叶可调节式送风机的动叶调整异常的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系统维护包括油泵出口逆止门扭紧、油泵油液打压正常、系统油滤网不堵、油质油温正常和油系统冷却正常。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动叶可调节式送风机的动叶调整异常的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0.1≤PS≤0.5Mpa,0.1≤PY≤0.5Mpa。
CN201910233393.3A 2019-03-26 2019-03-26 动叶可调节式送风机的动叶调整异常的恢复方法 Active CN10997340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33393.3A CN109973408B (zh) 2019-03-26 2019-03-26 动叶可调节式送风机的动叶调整异常的恢复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33393.3A CN109973408B (zh) 2019-03-26 2019-03-26 动叶可调节式送风机的动叶调整异常的恢复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73408A CN109973408A (zh) 2019-07-05
CN109973408B true CN109973408B (zh) 2020-12-29

Family

ID=670807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233393.3A Active CN109973408B (zh) 2019-03-26 2019-03-26 动叶可调节式送风机的动叶调整异常的恢复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97340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13344B (zh) * 2022-06-27 2024-04-19 中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火力发电机组送风机自动并列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013730A (ja) * 2000-06-27 2002-01-18 Babcock Hitachi Kk ボイラ緊急停止時の火炉内ガス圧力制御装置
CN101482127B (zh) * 2008-01-08 2012-11-07 北京博奇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增压风机并联运行优化控制方法和系统
CN103883551B (zh) * 2014-03-31 2016-01-20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消除轴流风机喘振的控制方法
JP6348800B2 (ja) * 2014-08-04 2018-06-27 株式会社コロナ ポット式燃焼器およびポット式燃焼器の制御方法
CN104533818B (zh) * 2014-12-22 2016-09-07 大唐贵州发耳发电有限公司 一种并联风机自动调平衡控制系统
CN107304716A (zh) * 2016-04-22 2017-10-31 北京澳尔金石油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燃气轮机故障监测方法及装置
CN105927961B (zh) * 2016-04-22 2018-02-02 国家电网公司 用于火力发电机组的汽动引风机自动并列方法及装置
CN106402059A (zh) * 2016-12-26 2017-02-15 徐工集团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负载口独立阀、液压总线控制系统及工程机械
CN107762972A (zh) * 2017-12-05 2018-03-06 武汉思亘远电控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内反馈式轴流式引风机动叶片调整机构及其工作方法
CN208417027U (zh) * 2018-06-15 2019-01-22 华能(上海)电力检修有限责任公司 火电厂动叶可调式轴流风机的液压缸控制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73408A (zh) 2019-07-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678770B (zh) 一种加热核电机组蒸发器给水的系统和方法
JP5787857B2 (ja) ガスタービン冷却系統の制御方法、この方法を実行する制御装置、これを備えているガスタービン設備
US10161317B2 (en) Gas-turbine control device, gas turbine, and gas-turbine control method
CN207278308U (zh) 联合循环汽轮机冷态启动预暖系统
JPH11132055A (ja) 排気再循環型コンバインドプラント
JP2010031859A (ja) 複合サイクル発電プラントを作動させるための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CN113266438B (zh) 一种基于高温气冷堆的运行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13107616B (zh) 一种best小汽轮机系统及其应用方法
CN111042882A (zh) 无辅助汽源的单机冷态启动方法
WO2015141458A1 (ja) コンバインドサイクルプラント、その制御方法、及びその制御装置
CN109973408B (zh) 动叶可调节式送风机的动叶调整异常的恢复方法
JP5694112B2 (ja) 一軸型複合サイクル発電プラント及びその運転方法
CN111075522A (zh) 无辅助汽源的单机热态启动方法
CN202032550U (zh) 燃煤发电机组引风机小汽机驱动炉膛负压控制系统
CN211287800U (zh) 用于蒸汽涡轮增压器的自适应参数变化控制系统
CN211975088U (zh) 一种抽凝汽轮发电机组倒暖冷态开机系统
CN113031681B (zh) 火力发电机组凝水深度变频优化方法
CN114383124B (zh) 用于火电机组热能耗散的保温节能方法
CN114941578A (zh) 燃气轮机的运行控制装置和运行控制方法
CN214577226U (zh) 一种汽轮机的暖机系统
CN211650294U (zh) 用于联合循环电厂锅炉吹管系统
CN111075516A (zh) 一种用于蒸汽涡轮增压器的自适应参数变化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12081635A (zh) 一种消除汽轮机中压缸鼓风现象的方法及系统
CN110824905A (zh) 一种发电机组非正常解列工况孤网运行方法
JP2021055651A (ja) プラント制御装置、プラント制御方法、および発電プラン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