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82127B - 一种增压风机并联运行优化控制方法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增压风机并联运行优化控制方法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82127B
CN101482127B CN2008100003593A CN200810000359A CN101482127B CN 101482127 B CN101482127 B CN 101482127B CN 2008100003593 A CN2008100003593 A CN 2008100003593A CN 200810000359 A CN200810000359 A CN 200810000359A CN 101482127 B CN101482127 B CN 10148212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struction
aperture
booster fan
booster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00035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482127A (zh
Inventor
刘青波
刘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BOQI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BOQI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BOQI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BOQI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810000359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482127B/zh
Publication of CN1014821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821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48212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8212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Positive-Displacement Air Blow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增压风机并联运行控制方法和系统,用于控制并联运行的第一和第二增压风机的开度。本发明对增压风机的开度指令的合理性进行识别,并使得增压风机的开度执行机构执行合理指令而不执行不合理指令。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对增压风机的开度指令进行偏差补偿。本发明的方法和系统大大地提高了脱硫增压风机并联运行的安全性与可靠性,降低了风机在并机和并联运行过程中发生“失速”和“抢风”的风险,进而提高了整个脱硫系统的运行可靠性与投运率。

Description

一种增压风机并联运行优化控制方法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增压风机并联运行优化控制方法和系统,该优化控制方法和系统特别是可用于烟气脱硫系统中的增压风机并联运行,以避免在多台(特别是两台)脱硫增压风机并机和并联运行过程中出现“失速”或“抢风”问题。
背景技术
在我国,随着国内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电力建设也进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期,新建机组单机容量日益增大。目前,在国内新建机组中,600MW及以上机组已成为主流,部分电厂单机容量甚至已达到1000MW。为了能够满足大烟气量的脱硫处理要求,选择两台或多台增压风机并联运行设计已是大势所趋。
烟气脱硫系统的阻力特性决定了脱硫增压风机并联运行有其自身的特点。对两台或多台脱硫增压风机并联运行控制的深入研究和应用优化,将是今后一段时期内的一个重要课题。应当理解,在其它领域中也有需要多台增压风机并联运行的需求。
脱硫增压风机在并机和并联运行过程中如果操作控制不当,很容易出现风机“失速”或“抢风”问题。一旦在运行过程中出现了风机“失速”或“抢风”情况,其带来的危害是巨大的,一方面危害风机设备的安全和风机叶片的寿命,风机出现异响、振动增大、电流大幅波动;另一方面也会危及整个脱硫系统乃至锅炉机组的运行安全。如何增强脱硫增压风机并联运行的安全性、提供一种合理、可靠的脱硫增压风机并联运行控制方法,对于大型烟气脱硫系统及锅炉机组的运行安全都是十分重要的。由于国内大容量发电机组出现时间较短,脱硫增压风机并联运行设计也是刚刚兴起,对大型脱硫系统中脱硫增压风机并联运行优化控制方法的研究成果还未见到公开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特别是用于烟气脱硫系统中的增压风机并联运行优化控制方法和系统,以提高增压风机并机和并联运行的安全性与可靠性,降低发生风机“失速”和“抢风”的几率。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中,提供了一种增压风机并联运行控制方法,用于控制并联运行的第一和第二增压风机的开度。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指令形成步骤,用于形成包含开度信息的第一和第二开度指令,该第一开度指令用于控制第一增压风机的开度,该第二开度指令用于控制第二增压风机的开度;指令合理性识别步骤,用于对第一和/或第二开度指令的合理性进行识别,并将第一和/或第二开度指令判定为合理指令或不合理指令;以及,指令执行步骤,该第一和/或第二增压风机的开度执行机构执行各自的合理指令而不执行不合理指令,并根据合理指令中的开度信息来控制第一和/或第二增压风机的开度。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中,提供了一种增压风机并联运行控制系统,用于控制并联运行的第一和第二增压风机的开度。该系统包括:指令形成装置,用于形成包含开度信息的第一和第二开度指令,该第一开度指令用于控制第一增压风机的开度,该第二开度指令用于控制第二增压风机的开度;指令合理性识别装置,用于对第一和/或第二开度指令的合理性进行识别,并将第一和/或第二开度指令判定为合理指令或不合理指令;以及,开度执行机构,该第一和/或第二增压风机的开度执行机构执行各自的合理指令而不执行不合理指令,并根据合理指令中的开度信息来控制第一和/或第二增压风机的开度。
本发明的方法和系统大大地提高了脱硫增压风机并联运行的安全性与可靠性,降低了风机在并机和并联运行过程中发生“失速”和“抢风”的风险,进而提高了整个脱硫系统的运行可靠性与投运率。
附图说明
图1是两台风机并机过程工况点变化示意图;
图2是增压风机并联运行控制原理图;
图3是本发明一个应用示例中不同负荷下风机并联运行时电流的比较(旁路挡板关闭);
图4是本发明一个应用示例中不同负荷下风机并联运行时出口压力的比较(旁路挡板关闭)。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首先分析增压风机并机及并联运行过程中对正确操作方法和步骤的需求。
通过对轴流式增压风机特性曲线和风机并机及并联运行过程中风机运行工况点变化的分析,可以知道,增压风机在并机操作和并联运行过程中,必须遵循正确的操作方法。图1是两台风机并机过程的工况点变化示意图,其中,横坐标qv/%表示增压风机的开度,纵坐标P是增压风机的比功(即,单位质量烟气所做的功),a-b-c-d线是增压风机的特性曲线,0-2线是系统阻力曲线。由图1可看出,如果两台增压风机同时启动、同步调节,则两台增压风机的运行工况点均会沿着0-1曲线达到工况点1,这样的情况是没问题的。然而,在只有一台增压风机在运转并且其工况点在点3的情况下,要启动第二台增压风机时,则点4将是第二台增压风机的初始工况点。第二台增压风机启动后,随着第二台增压风机的开度进一步增大,第一台增压风机的工况点将沿着3-1线移动,第二台增压风机的工况点将沿着4-1线移动。由于4-1线与风机特性曲线a-b-c-d交叉,有一部分进入失速区(即a-b-c-d线上方的区域)。因此,在这种并机过程中,第二台增压风机会失速,并机不会成功。若要保证并机过程中第二台风机的工况点始终处于安全工作区(即a-b-c-d线上方的区域)内,则需要降低并机时系统的阻力,这可通过减小第一台增压风机的开度来实现。如图1所示,并机时,先将第一台增压风机开度减小,第一台增压风机的工况点由点3降到点5,此时,第二台增压风机的并机起始工况点将由点4降为点6。第二台增压风机启动后,逐渐开大其开度,第二台增压风机的工况点将沿着6-7线移动到点7,而第一台增压风机的工况点将沿着5-7线移动到点7,当两台增压风机的工况点都达到点7后,两台增压风机开度一致,此时可以同时调节两台增压风机至所需工况点1(此过程中两台风机的工况点沿着7-1线移动)。由图1可看出,6-7线与风机的特性曲线在最低点b处相切,这条线是并机过程中第二台增压风机不失速的临界线。在并机过程中,只要使第二台增压风机工况点移动轨迹处于6-7线下方,则整个并机过程都将是安全的。为了做到这一点,要求并机时系统阻力必须要小于点5所对应的系统阻力,也即要使第一台已经在运行的风机开度小于点5所对应的开度。
根据上面的分析可知,两台增压风机在进行并机操作时,必须遵循正确的操作步骤和方法。此外,进行第二台增压风机并机启动时,因为需要先将第一台增压风机静叶开度减小,以降低系统阻力,此时如果烟气脱硫系统旁路挡板处于全关状态,则这样的操作会对锅炉炉膛负压带来较大影响。因此,无论是运行人员手动并机还是自动并机,都要将脱硫系统旁路挡板先暂时打开,待并机结束、两台增压风机调节到所需工况点并开始平稳运行后,再关闭烟气脱硫系统的旁路挡板。
在增压风机的并联运行过程中,也必须遵循正确的操作步骤和方法。例如,若两台增压风机静叶调节开度相差大于15%时,可能会发生“抢风”现象,并且随着开度偏差的增大,发生“抢风”的可能性也在增大。因此,两台增压风机并联运行过程对运行操作与控制同样有着严格要求。
综上所述,在增压风机并机及并联运行过程中,需要对增压风机的开度控制进行优化。本发明人经大量反复修改、优化,并经实际应用检验,提出了一套既可用于增压风机并联自动运行,又可用于运行人员手动操作的风机并联运行优化控制方法和系统。在本发明中,这种优化是通过对开度指令进行优化来实现的。
本发明的一个主要创新点是对增压风机开度指令进行“合理性识别”。其中,在合理性识别过程中,通过对多个条件的逻辑判断,来确定哪些指令属于可能引起失速/抢风的不合理指令,并使得增压风机不执行这种不合理的开度指令。
本发明的另一个主要创新点在于对增压风机开度偏差的自动补偿。对于并联运行的多台(尤其是两台)增压风机来说,即使选用基本完全相同的增压风机,也可能由于烟道布置的不完全对称、增压风机的加工精度以及增压风机的安装误差等原因而造成增压风机运行状态偏离其理论工作状态。因此,需要在增压风机的实际运行过程中对开度指令进行偏差补偿。在本发明中,这种偏差补偿是开度指令中开度的函数,该函数的各个参数可根据实验来确定。
下面结合图2所示的实施例来描述本发明的系统和方法。图2中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的增压风机并联运行优化控制系统的各个模块,并且用模块间的指令流向线表明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增压风机并联运行优化控制方法的流程。在图2中的实施例中,包括并联运行的两台基本相同的增压风机A和B(在权利要求书中分别称为第一和第二增压风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可以理解,图2所示的系统和方法可以用公知计算机以及存储在该计算机内的专用程序来实现。
在增压风机自动并联运行时,可将图2中控制系统的输入端与现有的用于控制单台增压风机的PID控制调节器的输出端连接,如图2的最上部所示。这样,用户在使用时,可将并联运行的多台增压风机视为一个整体来进行控制,而对多台增压风机各自的控制可由本发明所提供的系统和方法来实现。
下面对图2中示出的各个模块进行说明。
1、T1~T7:选通模块。功能:当选通信号(图中虚线箭头信号)有效时,该模块的输出值等于其输入端口2的数值;当选通信号无效时,该模块的输出值等于其输入端口1的值。
2、≯V:限速模块。功能:当该模块输入值的变化速率小于设定的速率限制时,该模块的输出值按照与输入值相同的速率进行变化;当该模块输入值的变化速率达到或超过预先设定的速率限制时,该模块的输出值按照该设定速率值进行变化。此模块用来限制信号或指令的快速变化。
3、MA1~MA2:手动操作模块。功能:可以是DCS(分散控制系统)操作画面上运行人员操作的接口模块,运行人员可以通过此模块来实现对增压风机的手动操作、手动与自动的切换、设定值的设定等。
4、f(x)1~f(x)2:函数模块。功能:其输出值是由其输入值按照该函数模块中设定的计算方法计算而得出的。
5、∑:加法模块。功能:该模块的输出值为该模块所有输入值的代数和。
6、AND1~AND2:逻辑与模块。功能:当该模块所有输入信号都为逻辑“1”时,该模块的输出为逻辑“1”;当该模块所有输入信号不都为逻辑“1”时,该模块的输出值为逻辑“0”。
7、H/L:限幅模块。功能:当其输入值达到或超过该模块中设定的高限或低限时,其输出值等于设定的高限或低限值;当其输入值没有达到或超过设定的高/低限时,该模块的输出值等于其输入值。此模块用来对信号或指令的幅度进行保护限制。
8、X:乘法模块。功能:其输出值等于其两个输入值的乘积。
本发明的增压风机并联运行控制系统包括指令形成装置,用于形成用于控制增压风机A的开度指令(权利要求书中称为第一开度指令)以及用于控制增压风机B的开度指令(权利要求书中称为第二开度指令),这些开度指令包含开度信息。在图2的实施例中,该指令形成装置包括选通模块T1和乘法模块X(该乘法模块X在图2的实施例中也构成了本发明的分配模块)。选通模块T1根据两台增压风机的运行状况来输出相应的系数至乘法模块X。该乘法模块X还接收来自PID控制调节器输出的开度指令(在权利要求书称为上游开度指令),并将该开度指令乘以其所接收到的系数后输出。在图2的实施例中,当两台增压风机都处于自动并联运行时,该选通模块T1输出系数0.9,其它情况下则输出系数1。在其它实施例中,例如使用多台增压风机并联运行时,该系数0.9和/或1也可用其它值来替代,这是根据增压风机的特性曲线来决定的。当增压风机A和B为基本相同的增压风机时,乘法模块X的输出值(开度指令Y0)平均分配给增压风机A的开度指令以及增压风机B的开度指令。在其它实施例中,如果增压风机A和B不同或者使用多于两台的增压风机时,也可以采用其它分配方式,这可根据实验或者理论计算来确定。
如图2所示,乘法模块X输出的开度指令Y0分成两支,分别送至增压风机A和B的控制支路中。这两个控制支路完全对称,下面以增压风机A侧的控制支路为例进行说明,B侧类似。
如图2所示,在增压风机A侧,本发明的指令形成装置还可包括手动操作模块MA1,该手动操作模块MA1接收操作员的手动操作指令,并将该手动操作指令作为控制增压风机A的开度指令。在图2的实施例中,乘法模块X所分配的一支开度指令输入选通模块T2的输入端口2中,来自手动操作模块MA1的开度指令输入选通模块T2的输入端口1中。当增压风机A处于自动运行方式时,选通模块T2的输出等于其输入端口2的数值,当增压风机A处于手动运行方式时,选通模块T2的输出等于其输入端口1的数值。选通模块T2的输出的开度指令Y2经过限速模块≯V限速后通过手动操作模块MA1的输出口被送入加法模块∑的一个输入口内。其中,该限速模块≯V也可作为本发明的指令形成装置的一部分。
接下来,从指令形成装置出来的开度指令进入本发明系统的开度偏置补偿装置中,用于在增压风机A和B均处于自动运行状态时,分别对增压风机A和B的开度指令中的开度进行偏差补偿。在图2的实施例中,对于增压风机A一侧,该开度偏差补偿装置包括函数模块f(x)1、选通模块T4和加法模块∑。如图2所示,从指令形成装置出来的开度指令进入函数模块f(x)1中,由该函数模块f(x)1利用预先设定的偏置函数f(x)1对开度指令进行偏差补偿,然后输出一补偿值至选通模块T4。当增压风机A和B均处于自动运行状态时,选通模块T4将该补偿值输出至加法模块∑。当只有一台增压风机运行或两台增压风机处于手动运行模式时,选通模块T4的输出等于其输入端口1的数据0.0,即不进行自动开度偏差补偿,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增压风机开度与操作人员发出的指令保持严格一致,至于两台增压风机开度的偏差,则需要通过操作人员手动调节来进行补偿。其中,函数f(x)1可在两台增压风机均安装好之后在运行调试过程中根据增压风机的实际运行状况来确定,其为开度x的函数。加法模块∑接收从指令形成装置输出的原开度指令,并且还接收来自选通模块T4的开度补偿值(当不进行补偿时为零),并两者相加作为输出值Y4。这样,当增压风机A和B均处于自动运行状态时,加法模块∑的输出则是经过补偿的开度指令Y4
然后,将经补偿的开度指令送入到本发明的指令合理性识别装置中,用于对第一和/或第二开度指令的合理性进行识别,并将第一和/或第二开度指令判定为合理指令或不合理指令。在图2的实施例中,在增压风机A一侧,该指令合理性识别装置包括逻辑与模块AND1(在权利要求中称为逻辑判断模块)以及选通模块T6(在权利要求书中称为指令输出模块)。如图2所示,经补偿的开度指令Y4被送入选通模块T6的输入端口2。由逻辑与模块AND1判断增压风机A和B的运行工况,并结合指令Y4的变化情况评估两台增压风机是否会出现失速或抢风。若评估未通过,则程序会认为此时的开度指令Y4为“不合理指令”,将该指令自动屏蔽掉,拒绝执行,从而避免增压风机失速或抢风。若评估通过,则此时的指令Y4为“合理指令”,将由选通模块T6的输出口输出。具体地,在图2的实施例中,将三个判断条件送入逻辑与模块AND1中进行逻辑与运算。这三个判断条件为:
a)增压风机A和B均处于运行状态;
b)增压风机A的当前开度指令Y4中的开度与增压风机B的当前开度指令Y5中的开度之差大于第一预定偏差值;以及
c)该增压风机A的当前实际开度大于第一预定开度值;其中,当条件a)、b)和c)均成立时,则该逻辑与模块AND1输出逻辑值“1”,判定该当前开度指令为不合理指令,否则,则输出逻辑值“0”,判定该当前开度指令为合理指令。其中,当增压风机A与增压风机B为基本相同的增压风机时,该第一预定偏差值不大于15%,优选在8%至12%的范围内,更优选为10%;该第一预定开度值通常为30%。
对于增压风机B一侧,其判断条件与增压风机A一侧是对称的。如图2中所示,增压风机B一侧的三个判断条件可为:
A)增压风机A和B均处于运行状态;
B)增压风机B的当前开度指令Y5中的开度与增压风机A的当前开度指令Y4中的开度之差大于第二预定偏差值;以及
C)该增压风机B的当前实际开度大于第二预定开度值;其中,当条件A)、B)和C)均成立时,则该逻辑与模块AND2输出逻辑值“1”,判定该当前开度指令为不合理指令,否则,则输出逻辑值“0”,判定该当前开度指令为合理指令。当增压风机B与增压风机A为基本相同的增压风机时,该第二预定偏差值以及第二预定开度值可选用与增压风机A一侧相同的值。
本发明对开度指令进行合理性识别,目的是对并联运行的两台增压风机运行的不平衡性进行保护限制。两台增压风机处于并联运行状态下,当增压风机开度小于30%(即风机运行工况点在失速线最低点之下)时,风机并联运行是安全的,保护限制功能不会动作,风机的开度调节指令会顺畅地输出到增压风机开度调节机构去执行。当并联运行的两台增压风机,其运行工况点不是在失速线最低点之下,且两台增压风机已经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运行不平衡(例如如上所设定的偏差值10%)时,保护限制功能则会动作,此时,程序会自动判断接收到的增压风机开度调节指令的“合理性”。若这个指令被执行后的效果能够使两台风机运行的不平衡向着减小的方向发展,则指令会被接受并执行。若指令执行后的效果会使风机运行的不平衡进一步加剧,则这个指令被认为是“不合理的指令”,会被拒绝执行,这样就可避免风机并联运行不平衡的进一步恶化而导致风机失速,危及设备和系统运行安全。此保护限制功能在运行人员手动操作增压风机时也起作用,大大降低了因操作不当或误操作而带来的运行风险。
返回图2所示的实施例,在增压风机A一侧,选通模块T6的输出端还返回连接至其输入端口2。这样,当逻辑与模块AND1输出逻辑值“1”时(即判定当前开度指令Y4为不合理指令),该选通模块T6输出其输入端口2的值,也就是之前通过选通模块T6输出的合理指令。这样可以确保选通模块T6总是输出合理指令。
在增压风机A一侧,选通模块T6输出的合理指令经过指令优化装置优化后进入开度调节机构,由该开度调节机构执行开度指令,调节增压风机A的开度。在图2的实施例中,该指令优化装置包括限速模块≯V和限幅模块H/L。
对于增压风机B一侧,在上文中为详细说明的部分是可以与增压风机A一侧对称的,这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很容易理解的。
本发明上述的方法不仅适用于两台增压风机的自动并联运行,而且由于本发明对并联运行的两台风机的开度偏差作了限制,所以此控制方法对增压风机的手动并联运行也有重要作用,可以防止由于运行人员操作不当而发生“抢风”现象。
下文介绍本发明的一个应用示例。
该示例为2×600MW机组烟气脱硫工程。在该示例中,每套脱硫系统都设计两台增压风机并联运行。增压风机采用的是国产AN型静叶调节轴流式风机,单台额定功率3600kW,额定电压10kV,额定电流268A,转速585r/min。采用本发明提出的控制方法前,两台增压风机运行参数(出口压力、静叶开度、风机电流等)存在较大的不平衡,其中,风机静叶开度一般相差15~20%左右,电流也相差15A左右,而且操作过程中稍有不慎,两台增压风机就会出现“抢风”现象,严重影响脱硫系统的正常运行。采用了本发明提出的控制方法后,两台增压风机运行参数的不平衡问题有了明显改善,在不同负荷下,风机开度的偏差最大不超过5%,电流偏差减小到了0.5~5.0A以内。风机并联运行过程中未再出现“失速”和“抢风”问题。图3、图4所示为采用本发明提出的控制方法和系统后,在不同负荷下,两台脱硫增压风机并联运行参数比较。在该示例中,在不同的情况下,使用本发明提出的增压风机并联运行优化控制方法和系统后,大大地提高了脱硫增压风机并联运行的安全性与可靠性,降低了风机在并机和并联运行过程中发生“失速”和“抢风”的风险,进而提高了整个脱硫系统的运行可靠性与投运率。

Claims (38)

1.一种增压风机并联运行控制方法,用于控制并联运行的第一和第二增压风机的开度,包括步骤:
指令形成步骤,用于形成包含开度信息的第一和第二开度指令,该第一开度指令用于控制第一增压风机的开度,该第二开度指令用于控制第二增压风机的开度;
指令合理性识别步骤,用于对第一和/或第二开度指令的合理性进行识别,并将第一和/或第二开度指令判定为合理指令或不合理指令;
指令执行步骤,该第一和/或第二增压风机的开度执行机构执行各自的合理指令而不执行不合理指令,并根据合理指令中的开度信息来控制第一和/或第二增压风机的开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令形成步骤包括:根据一上游开度指令向第一和第二增压风机分别分配第一和第二开度指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令形成步骤包括:当所述第一和第二增压风机均处于自动运行状态时,将所述上游开度指令乘以一系数后再进行分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系数为0.9。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增压风机为基本相同的增压风机,所述分配为基本平均分配。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令形成步骤包括:当所述第一和/或第二增压风机处于手动运行状态时,将针对第一和/或第二增压风机的手动操作指令作为第一和/或第二开度指令。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令形成步骤包括:对所述第一和/或第二开度指令进行限速操作,所述限速操作用于将所述第一和/或第二开度指令中的开度的变化速率保持在一预定速率之下。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指令合理性识别步骤中,当第一和第二增压风机均处于运行状态、当前第一开度指令中的开度与当前第二开度指令中的开度之差大于第一预定偏差值、且该第一增压风机的当前实际开度大于第一预定开度值时,则判定当前第一开度指令为不合理指令。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指令合理性识别步骤中,当第一和第二增压风机均处于运行状态、当前第二开度指令中的开度与当前第一开度指令中的开度之差大于第二预定偏差值、且该第二增压风机的当前实际开度大于第二预定开度值时,则判定当前第二开度指令为不合理指令。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增压风机为基本相同的增压风机。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定偏差值基本上等于第二预定偏差值,以及所述第一预定开度值基本上等于第二预定开度值。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预定偏差值不大于15%,以及所述第一和第二预定开度值为30%。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预定偏差值在8%至12%的范围内。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预定偏差值为10%。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令执行步骤中,在当前第一和/或第二开度指令被判定为不合理指令时,该第一和/或第二增压风机的开度执行机构执行该不合理指令之前的一合理指令。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指令优化步骤,用于对合理指令进行限速和限幅操作,所述限速操作用于将所述合理指令中的开度的变化速率保持在一预定速率之下,所述限幅操作用于限制所述合理指令中的开度的幅度,所述指令优化步骤位于指令合理性识别步骤之后以及指令执行步骤之前。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开度偏置补偿步骤,用于在第一和第二增压风机均处于自动运行状态时,分别对第一和第二开度指令中的开度进行偏差补偿,所述开度偏置补偿步骤位于所述指令形成步骤之后以及所述指令合理性识别步骤之前。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差补偿的大小根据所述第一和第二增压风机的实际运行状况来确定。
19.根据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差补偿的大小为开度的函数。
20.一种增压风机并联运行控制系统,用于控制并联运行的第一和第二增压风机的开度,包括:
指令形成装置,用于形成包含开度信息的第一和第二开度指令,该第一开度指令用于控制第一增压风机的开度,该第二开度指令用于控制第二增压风机的开度;
指令合理性识别装置,用于对第一和/或第二开度指令的合理性进行识别,并将第一和/或第二开度指令判定为合理指令或不合理指令;
开度执行机构,该第一和/或第二增压风机的开度执行机构执行各自的合理指令而不执行不合理指令,并根据合理指令中的开度信息来控制第一和/或第二增压风机的开度。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指令形成装置包括分配模块,所述分配模块接收一上游开度指令,并输出第一和第二开度指令。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指令形成装置包括系数模块,当所述第一和第二增压风机均处于自动运行状态时,该系数模块输出第一系数至分配模块,否则,该系数模块输出第二系数至分配模块;
其中,所述分配模块将所述上游开度指令乘以其所接收到的第一或第二系数后再进行分配。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系数为0.9并且所述第二系数为1。
24.根据权利要求21或2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增压风机为基本相同的增压风机,所述分配模块进行平均分配。
25.根据权利要求20或2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指令形成装置包括手动操作模块,当所述第一和/或第二增压风机处于手动运行状态时,所述手动操作模块接收操作员的手动操作指令,并将该手动操作指令作为第一和/或第二开度指令。
26.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指令形成装置包括限速模块,用于对所述第一和/或第二开度指令进行限速操作,所述限速操作将所述第一和/或第二开度指令中的开度的变化速率保持在一预定速率之下。
27.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指令合理性识别装置包括逻辑判断模块,用于第一开度指令的逻辑判断模块的判断条件为:
a)第一和第二增压风机均处于运行状态;
b)当前第一开度指令中的开度与当前第二开度指令中的开度之差大于第一预定偏差值;和
c)该第一增压风机的当前实际开度大于第一预定开度值;
其中,当条件a)、b)和c)均成立时,则该逻辑判断模块判定该当前第一开度指令为不合理指令,否则,则判定该当前第一开度指令为合理指令。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用于第二开度指令的逻辑判断模块的判断条件为:
A)第一和第二增压风机均处于运行状态;
B)当前第二开度指令中的开度与当前第一开度指令中的开度之差大于第二预定偏差值;
C)该第二增压风机的当前实际开度大于第二预定开度值;
其中,当条件A)、B)和C)均成立时,则该逻辑判断模块判定该当前第二开度指令为不合理指令,否则,则判定该当前第二开度指令为合理指令。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增压风机为基本相同的增压风机。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定偏差值基本上等于第二预定偏差值,以及所述第一预定开度值基本上等于第二预定开度值。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预定偏差值不大于15%,以及所述第一和第二预定开度值为30%。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预定偏差值在8%至12%的范围内。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预定偏差值为10%。
34.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指令合理性识别装置还包括指令输出模块,该指令输出模块根据所述逻辑判断模块的判定结果输出指令至开度执行机构;
其中,在当前第一和/或第二开度指令被判定为不合理指令时,该指令输出模块输出该不合理指令之前的一合理指令;在当前第一和/或第二开度指令被判定为合理指令时,该指令输出模块输出该合理指令。
35.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指令优化装置,该指令优化装置包括限速模块和限幅模块,用于对合理指令进行限速和限幅操作,所述限速操作用于将所述合理指令中的开度的变化速率保持在一预定速率之下,所述限幅操作用于限制所述合理指令中的开度的幅度,所述指令优化装置位于指令合理性识别装置之后以及开度执行机构之前。
36.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开度偏置补偿装置,用于在第一和第二增压风机均处于自动运行状态时,分别对第一和第二开度指令中的开度进行偏差补偿,所述开度偏置补偿装置位于所述指令形成装置之后以及所述指令合理性识别装置之前。
37.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差补偿的大小根据所述第一和第二增压风机的实际运行状况来确定。
38.根据权利要求36或3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差补偿的大小为开度的函数。
CN2008100003593A 2008-01-08 2008-01-08 一种增压风机并联运行优化控制方法和系统 Active CN10148212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0003593A CN101482127B (zh) 2008-01-08 2008-01-08 一种增压风机并联运行优化控制方法和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0003593A CN101482127B (zh) 2008-01-08 2008-01-08 一种增压风机并联运行优化控制方法和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82127A CN101482127A (zh) 2009-07-15
CN101482127B true CN101482127B (zh) 2012-11-07

Family

ID=408793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0003593A Active CN101482127B (zh) 2008-01-08 2008-01-08 一种增压风机并联运行优化控制方法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48212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23190A (zh) * 2013-08-28 2013-12-04 贵州电力试验研究院 并列运行的轴流式一次风机自动调节方法及装置
CN103883551B (zh) * 2014-03-31 2016-01-20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消除轴流风机喘振的控制方法
CN104848253A (zh) * 2015-05-13 2015-08-19 国家电网公司 适用于低氮氧化物排放的火电机组送风量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4913335B (zh) * 2015-05-27 2017-07-18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具有失速保护功能的发电机组一次风压控制系统
CN105386992A (zh) * 2015-12-08 2016-03-09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基于风机出力动态平衡的优化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6861407B (zh) * 2017-02-27 2019-09-06 上海龙净环保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避免并列运行的风机发生抢风现象的控制方法
CN109973408B (zh) * 2019-03-26 2020-12-29 大唐桂冠合山发电有限公司 动叶可调节式送风机的动叶调整异常的恢复方法
CN110043497B (zh) * 2019-04-03 2020-09-01 华能淮阴第二发电有限公司 一种风机自动调节故障预警方法及系统
CN110215826B (zh) * 2019-06-05 2023-09-19 国能(山东)能源环境有限公司 一种循环流化床半干法脱硫除尘双塔解耦切换系统及方法和应用
CN110397614B (zh) * 2019-07-16 2020-09-11 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丹东电厂 一种火电机组的风量风压自动控制系统
CN110630551B (zh) * 2019-09-10 2020-07-31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华中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火力发电机组引风机自动并列方法及系统
CN113653607B (zh) * 2021-08-10 2022-10-14 浙江浙能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系统效率模型的电站风机失速智能预警诊断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288979A (en) * 1979-09-21 1981-09-15 Combustion Engineering, Inc. Combined cycle power plant incorporating coal gasification
CN2469220Y (zh) * 2001-02-28 2002-01-02 平顶山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局部通风机监控器
EP1221766A2 (en) * 2001-01-09 2002-07-10 Nissan Motor Company, Limited Motor fan control apparatus
CN2600626Y (zh) * 2002-07-25 2004-01-21 宝钢集团上海梅山有限公司 风门自动控制的并联风机站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288979A (en) * 1979-09-21 1981-09-15 Combustion Engineering, Inc. Combined cycle power plant incorporating coal gasification
EP1221766A2 (en) * 2001-01-09 2002-07-10 Nissan Motor Company, Limited Motor fan control apparatus
CN2469220Y (zh) * 2001-02-28 2002-01-02 平顶山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局部通风机监控器
CN2600626Y (zh) * 2002-07-25 2004-01-21 宝钢集团上海梅山有限公司 风门自动控制的并联风机站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82127A (zh) 2009-07-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82127B (zh) 一种增压风机并联运行优化控制方法和系统
US9598977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boundary control during steam turbine acceleration
EP1571746B1 (en) Active power regulating system of a wind farm
CN103791485B (zh) 一种火电机组给水系统优化控制方法
CN104595885A (zh) 电站锅炉给水泵最小流量再循环阀控制方法
CN1654882A (zh) 用于控制鼓型锅炉的鼓筒水位的方法和装置
EP3034841B1 (en) Gas turbine engine optimization control device
CN102644585A (zh) 一种气体压缩机的混合控制系统与方法
CN114045897A (zh) 一种正流量系统负载突变掉速控制方法、系统及挖掘机
CN113713957A (zh) 火电机组配置中速辊式磨煤机的制粉系统自启动控制方法
CN111399556A (zh) 除氧器水位的控制方法、控制系统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212454915U (zh) 一种用于催化装置主备风机全自动切换的控制系统
CN101922613B (zh) 燃气自动限流控制方法
CN103498805A (zh) 一种火电厂汽动引风机自适应无扰切换装置
CN202100437U (zh) 压缩机组转速调节控制系统
CN102116181A (zh) 带负荷汽轮机故障主汽门开启方法
CN112036009A (zh) 汽轮机调速系统宽工况精细化仿真模型及参数辨识方法
CN112947609B (zh) 一种滑压运行机组的主蒸汽压力设定控制策略和系统
CN102864808A (zh) 挖掘机智能控制液压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6241441A (zh) 锅炉给水系统汽动给水泵自动并泵控制方法
CN110645054B (zh) 适用于机组rb工况的汽轮机阀序切换控制方法
CN110529420B (zh) 一种压缩机的解耦控制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01320254B (zh) 用于起动机起动过程加载试验的测功器指令加载方法
JP2594976B2 (ja) 機能階層構成出力制御システム
CN1154535C (zh) 以生产计划为基础的离散化化学工艺的生产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