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958692A - 具有双固定端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具有双固定端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958692A
CN109958692A CN201711420639.5A CN201711420639A CN109958692A CN 109958692 A CN109958692 A CN 109958692A CN 201711420639 A CN201711420639 A CN 201711420639A CN 109958692 A CN109958692 A CN 10995869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ing ends
moving element
double fixing
threaded portion
lo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42063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958692B (zh
Inventor
叶建南
苏中源
陈志远
黄肇达
许郁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ITRI
Original Assignee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ITR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ITRI filed Critical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ITRI
Priority to CN201711420639.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958692B/zh
Publication of CN1099586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5869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95869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5869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BDEVICES FOR FASTENING OR SECURING CONSTRUCTIONAL ELEMENTS OR MACHINE PARTS TOGETHER, e.g. NAILS, BOLTS, CIRCLIPS, CLAMPS, CLIPS OR WEDGES; JOINTS OR JOINTING
    • F16B13/00Dowels or other devices fastened in walls or the like by inserting them in holes made therein for that purpose
    • F16B13/04Dowels or other devices fastened in walls or the like by inserting them in holes made therein for that purpose with parts gripping in the hole or behind the reverse side of the wall after inserting from the front
    • F16B13/06Dowels or other devices fastened in walls or the like by inserting them in holes made therein for that purpose with parts gripping in the hole or behind the reverse side of the wall after inserting from the front combined with expanding sleeve
    • F16B13/063Dowels or other devices fastened in walls or the like by inserting them in holes made therein for that purpose with parts gripping in the hole or behind the reverse side of the wall after inserting from the front combined with expanding sleeve by the use of an expander
    • F16B13/066Dowels or other devices fastened in walls or the like by inserting them in holes made therein for that purpose with parts gripping in the hole or behind the reverse side of the wall after inserting from the front combined with expanding sleeve by the use of an expander fastened by extracting a separate expander-part, actuated by the screw, nail or the like
    • F16B13/068Dowels or other devices fastened in walls or the like by inserting them in holes made therein for that purpose with parts gripping in the hole or behind the reverse side of the wall after inserting from the front combined with expanding sleeve by the use of an expander fastened by extracting a separate expander-part, actuated by the screw, nail or the like expanded in two or more pla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easuring Fluid Pressure (AREA)
  • Mutual Connection Of Rods And Tub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具有双固定端的装置,包括外壳、移动元件及转动元件。外壳包括第一膨胀部、第二膨胀部及连接部。第一定位结构设置于移动元件且防转结构设置于连接部。当移动元件与转动元件分别由外壳二端进入外壳且沿轴向耦合时,可使移动元件与转动元件相互靠近,进而撑开第一与第二膨胀部以形成双固定端。该具有双固定端装置可将感测器牢靠地固定于如墙面或机器设备等各种环境中。当该装置将感测器固定于冲压设备的孔洞中时,冲击力不会对感测器造成应力集中现象,进而提升感测器的可靠度。

Description

具有双固定端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固定端的装置,且特别是涉及一种适用于各种环境的双固定端的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会产生高冲击力的制造设备(例如冲压设备)的冲击力准确度高低,会影响其所制造的产品良率的高低。此类制造设备的冲击力通常是通过控制器进行控制。控制器依据感测器所感测到的冲击力大小,调整冲击力的大小。因此,侦测冲击力的准确度及变异程度,变成了控制产品制造的良率的关键技术。
图1是现有的一种重力检知装置。请参照图1,中国台湾新型专利TW M433561公开一种重力检知装置改良结构。此改良结构通过调整螺帽70以锁设于感应杆50的第一螺纹段54,并在锁紧时拉感应杆50圆锥头部53,而形成单端固定至模座80深孔81的固定结构。另外,此改良结构包括传感器40、感应杆50及传递套筒60。感应杆50可调整感应方向56,以使传感器40能够准确地侦测到震波值。利用调整传递套筒60的感应传递面64,将感应传递面64对齐于感应杆50的感应方向56,并配合固定结构,由此传递感应力量至传感器40。
然而,上述的重力检知装置仅利用单端固定至设备80的孔洞中,使得重力检知装置中传感器40中的压电片受力不均匀。因压电片容易因经常性的受力不均匀而会产生疲劳破坏现象。此将造成传感器40需要时常更换,并使生产线需要时常停止生产,进而造成生产成本增加及生产力下降等问题。
此外,现有的重力检知装置对于具有不同冲击力的设备,并无法调整该感测装置的灵敏度。因此,现有的重力检知装置无法精确量测冲击力的细微改变,也无法正确预测制作工艺所产生的工艺变异,进而导致生产线的制造品质无法妥善控制,造成产品不良率增加。
目前应用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制造设备,已成为制造业市场中的主流产品。因此,开发出能牢靠固定至设备的孔洞中的固定装置及具有高可靠度、可调整灵敏度及可适应不同制造设备的冲击力的侦测装置,已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的主要研发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双固定端的装置,其能够在承受多次冲击力后,仍维持其可靠度,且其灵敏度可依据不同设备的冲击力进行最佳化调整。
本发明的具有双固定端的装置,包括外壳、移动元件及转动元件。外壳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膨胀部、至少一个第二膨胀部以及连接部。至少一个第二膨胀部包括至少一个止动结构。连接部连接至少一个第一膨胀部与至少一个第二膨胀部。连接部包括至少一个防转结构。移动元件包括第一螺纹部以及至少一个第一定位结构。第一螺纹部设置于移动元件的一侧。转动元件包括第二螺纹部以及至少一个第二定位结构。第二螺纹部设置于转动元件的一侧。至少一个第二定位结构设置于转动元件的另一侧。当第一螺纹部与第二螺纹部进入外壳且沿轴向耦合时,至少一个第一定位结构与至少一个防转结构耦合且至少一个第二定位结构与至少一个止动结构耦合。
本发明的具有双固定端的装置,包括外壳、移动元件及转动元件。外壳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膨胀部、至少一个第二膨胀部以及连接部。至少一个第二膨胀部包括至少一个止动结构。连接部连接至少一个第一膨胀部与至少一个第二膨胀部。连接部包括至少一个防转结构。移动元件包括第一螺纹部、至少一个第一定位结构、至少一个空间以及至少两个狭长孔。第一螺纹部设置于移动元件的一侧。转动元件包括第二螺纹部以及至少一个第二定位结构。第二螺纹部设置于转动元件的一侧。至少一个第二定位结构设置于转动元件的另一侧。当第一螺纹部与第二螺纹部进入外壳且沿轴向耦合时,至少一个第一定位结构与至少一个防转结构耦合且至少一个第二定位结构与至少一个止动结构耦合,至少一个空间及至少两个狭长孔分别贯穿移动元件,至少两个狭长孔分别设置于至少一个空间的二侧,至少两个狭长孔分别连通(communicate with)至少一个空间。
本发明的具有双固定端的装置,适于侦测物理量。具有双固定端的装置包括外壳、移动元件及转动元件。外壳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膨胀部、至少一个第二膨胀部以及连接部。至少一个第二膨胀部包括至少一个止动结构。连接部连接至少一个第一膨胀部与至少一个第二膨胀部。连接部包括至少一个防转结构。移动元件包括第一螺纹部、至少一个第一定位结构、至少一个空间以及至少两个狭长孔。第一螺纹部设置于移动元件的一侧。转动元件包括第二螺纹部、至少一个第二定位结构以及转动紧压部。第二螺纹部设置于转动元件的一侧。至少一个第二定位结构设置于转动元件的另一侧。转动紧压部设置于该第二螺纹部与该至少一个第二定位结构之间。当第一螺纹部与第二螺纹部进入外壳且沿轴向耦合,至少一个第一定位结构与至少一个防转结构耦合且至少一个第二定位结构与至少一个止动结构耦合,至少一个空间及至少两个狭长孔分别贯穿该移动元件,至少两个狭长孔分别设置于至少一个空间的二侧,至少两个狭长孔分别连通至少一个空间。
基于上述,本发明实施例的具有双固定端的装置中,当感测单元配置于装置内以侦测物理量时,通过配置于移动元件的至少一个空间及至少两个狭长孔,能够使得感测单元受力均匀,避免感测单元产生疲劳破坏,进而提升感测单元的可靠度。再者,外壳包括第一膨胀部及第二膨胀部,能够调整量测的灵敏度。另外,当第一螺纹部与第二螺纹部进入外壳且沿轴向耦合时,第一定位结构与防转结构耦合且第二定位结构与止动结构耦合,空间及狭长孔分别贯穿移动元件,能够使具有双固定端的装置更稳固的与生产设备连接。此外,本发明实施例的具有双固定端的装置可广泛应用于各种环境的洞穴中,例如墙面的洞穴或机器设备的洞穴中,以增加固定强度及稳定度。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一种重力检知装置的示意图;
图2A及图2B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具有双固定端的装置的耦接机制的示意图;
图3A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具有双固定端的装置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B至图3D分别是图3A的实施例中的移动元件、外壳及转动元件的示意图;
图4A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具有双固定端的装置组装后的剖面示意图;
图4B是图4A中沿A-A线的剖面示意图;
图4C是图4A中沿B-B线的剖面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具有双固定端的装置的移动元件与转动元件耦接后的示意图;
图6A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具有双固定端的装置的移动元件与外壳组装后的示意图;
图6B是图6A中具有双固定端的装置的移动元件与外壳组装后的剖面示意图;
图7A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具有双固定端的装置的移动元件与部分的外壳组装前的示意图;
图7B是图6B中沿A-A线的剖面示意图;
图7C是图6B中沿B-B线的剖面示意图。
符号说明
10:具有双固定端的装置
100:外壳
110:第一膨胀部
120:第二膨胀部
122:止动结构
122a:第二凸块
130:连接部
132:防转结构
200:移动元件
200SP:空间
200SL:狭长孔
210:感测单元
220:第一螺纹部
220a:第一螺纹
230:第一定位结构
232:第一凸块
240:移动紧压部
240a:斜面
240b:内周缘
240c:外周缘
300:转动元件
310:第二螺纹部
310a:第二螺纹
320:第二定位结构
320a:分割型环状体
330:转动紧压部
330a:外底面
330b:内底面
340:第三定位结构
AX1、AX2:轴向
D:距离
N:法向量
P:平面
RR:转动限制结构
TR:移动限制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图2A及图2B是依照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耦接机制的示意图。请先参考图2A,此实施例为一种具有双固定端的装置,其耦接结构可包括移动元件200及转动元件300。举例来说,移动元件200的一端可以具有适于容置转动元件300的空间。移动元件200适于沿轴向AX1移动,转动元件300适于以轴向AX1为旋转轴转动。移动元件200,例如是套筒状,可以耦接于转动元件300。详细来说,请参考图2B,转动元件300以轴向AX1为旋转轴转动,使移动元件200与转动元件300开始耦接。此时,转动元件300会朝另一轴向AX2位移且转动元件300会引导移动元件200朝轴向AX1的方向位移。换言之,当移动元件200与转动元件300开始耦接后,移动元件200与转动元件300会相互靠近,使二者之间的距离逐渐缩短。当转动元件300引导移动元件200时,转动限制结构RR会限制移动元件200不会转动且移动限制结构TR会限制转动元件300沿着轴向AX2位移的最大位移量为距离D。
转动限制结构RR及移动限制结构TR的实施态样将在以下实施例中予以详细阐述。虽然下列实施例绘示了具有双固定端的装置可能的态样,但装置的设计可随着应用的场合以及需求有所变化,而不限于下列实施例所示的内容。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参酌本发明实施例的内容后,当可依申请当时的技术水平,以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特征为基础进行可能的更动与调整。
图3A是依照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此实施例为一种具双固定端的装置10。图3B至图3D分别是图3A的实施例中的移动元件200、外壳100及转动元件300的示意图。首先,请参照图3A,具有双固定端的装置10包括外壳100、移动元件200以及转动元件300。举例来说,移动元件200以及转动元件300可以沿轴向AX1耦接并容纳置于外壳100中。在一些实施例中,移动元件200可以包含感测单元210,以侦测物理量。感测单元210可以包含机电转换单元(transducer),用于将侦测所得到的物理量改变为电信号而输出。举例来说,感测单元210可包含压电片。该压电片可将施加于该压电片上的压力转换成电信号。
详细来说,请参照图3B,移动元件200包括第一螺纹部220以及至少一个第一定位结构230。第一螺纹部220可以设置于移动元件200的一侧。举例来说,在第一螺纹部220的内表面可以设置第一螺纹220a。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定位结构230可以是第一凸块232,且第一凸块232延伸的方向例如是平行于轴向AX1。在其他实施例中,设置在第一螺纹部220内表面的第一螺纹220a可以延伸至第一凸块232的内表面。移动元件200还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空间200SP、至少两个狭长孔(slot)200SL以及移动紧压部240。举例来说,第一定位结构230可以设置在移动元件200的一侧,而移动紧压部240可以设置在移动元件200的另一侧。空间200SP及狭长孔200SL分别贯穿移动元件200,且二狭长孔200SL分别连通(communicatewith)空间200SP。举例来说,至少两个狭长孔200SL中,其中的一个狭长孔200SL设置于空间200SP与第一螺纹部220之间,而另一个狭长孔200SL贯穿移动元件200的移动紧压部240。
在一些实施例中,移动紧压部240可以是柱体,且狭长孔200SL将所述柱体分隔成两个部分。柱体例如包括朝向第一定位结构230的内底面与相对于内底面的外底面。外底面的面积例如是大于内底面的面积。举例来说,移动紧压部240的一侧表面为一倾斜曲面240a。该倾斜曲面240a具有朝向第一螺纹部220的内周缘240b,以及相对于内周缘240b的外周缘240c,且外周缘240c的周长大于内周缘240b的周长。在感测单元210设置于空间200SP的实施例中(如图3A所示),感测单元210可以侦测物理量,例如是冲压设备所产生的冲击力。通过两个狭长孔200SL连通空间200SP的设计及通过二个狭长孔200SL分别贯穿移动紧压部240及移动组件200的设计,配置于移动元件200的空间200SP中的感测单元210能够承受均匀的力量。如此,应力不会集中在感测单元210上,因而可避免产生疲劳破坏(Fatigue),进而提升感测单元210的可靠度。
请参照图3C,外壳100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膨胀部110、至少一个第二膨胀部120以及连接部130。第二膨胀部12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止动结构122。举例来说,止动结构122可以是第二凸块122a,且第二凸块122a所延伸的方向例如是与轴向AX1垂直。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膨胀部110及第二膨胀部120例如都是可扩张的梁状结构。连接部130设置于第一膨胀部110与第二膨胀部120之间且连接第一膨胀部110与第二膨胀部120。连接部130包括至少一个防转结构132。举例来说,防转结构132可以是凹槽,且凹槽的形状可以是对应于移动元件200的第一凸块232的形状。由此,在外壳100耦接至移动元件200后,第一凸块232耦合至防转结构132(凹槽),形成转动限制结构RR,以避免移动元件200转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外壳100、移动元件200及转动元件300三者耦接时,位于外壳100的连接部130中的防转结构132与第一定位结构230耦合时,可防止移动元件200的转动,且位于外壳100的第二膨胀部120中的止动结构122与第二定位结构320耦合时,可限制转动元件300的位移距离。防转结构132及止动结构122的限制机制将在下文中详细阐述。在第一膨胀部110与第二膨胀部120例如是可扩张的梁状结构的实施例中,具有双固定端的装置可设置于生产设备的孔洞中(未绘示)。当移动元件200及转动元件300由外壳100的相对两端进入外壳100中进行耦接时,移动元件200及转动元件300会相互靠近,进而扩张外壳100的双膨胀部(例如第一膨胀部110与第二膨胀部120),以使具有双固定端的装置能够更稳定的固定于生产设备的孔洞中。
请参照图3D,转动元件300包括第二螺纹部310以及至少一个第二定位结构320。举例来说,第二螺纹部310设置于转动元件300的一侧,第二定位结构320则设置于转动元件300相对于第二螺纹部310的另一侧。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螺纹310a可以设置在第二螺纹部310的外表面。举例来说,第二螺纹310a的螺纹形状可以是与移动元件200的第一螺纹220a的螺纹形状相互配合。由此,在转动元件300在以轴向AX1为旋转轴转动时,转动元件300会朝向另一轴向AX2位移,且移动元件200的第一螺纹220a会受到转动元件300的第二螺纹310a的引导,以使移动元件200与转动元件300相互靠近。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定位结构320可以是具有多个沟槽的分割型环状体320a。举例来说,分割型环状体320a所在的平面P的法向量N与轴向AX1平行。
转动元件300还可以包括转动紧压部330以及第三定位结构340。转动紧压部330可以设置于第二定位结构320与第二螺纹部310之间。在一些实施例中,转动紧压部330可以是柱体。柱体例如包括外底面330a与内底面330b。外底面330a可以连接于第二定位结构320,内底面330b相对于外底面330a并朝向第二螺纹部310。外底面330a的面积例如是大于内底面330b的面积。也就是说,转动紧压部330可以是具有倾斜曲面的柱体,且该倾斜曲面连接外底面330a及内底面330b。第三定位结构340可以是位于转动紧压部330以及第二螺纹部310之间,并且连接第二螺纹部310。在一些实施例中,分割型环状体320a的沟槽可以往转动紧压部330的方向延伸至第三定位结构340。
图4A是依照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组装后的剖面示意图。此实施例为一种具双固定端的装置。图4B是图4A中沿A-A线的剖面示意图,图4C是图4A中沿B-B线的剖面示意图。组装具有双固定端的装置10中的外壳100、移动元件200及转动元件300时,请参照图4A至图4C。当第一定位结构230抵靠第三定位结构340时,移动元件200的移动紧压部240会使外壳100的第一膨胀部110的一端产生远离轴向AX1的位移,且转动元件300的转动紧压部330会使外壳100的第二膨胀部120的一端产生远离轴向AX1的位移。也就是说,当移动元件200及转动元件300沿着轴向AX1同时进入外壳100进行耦接时,移动元件200的移动紧压部240及转动元件300的转动紧压部330朝面对面的方向移动,且移动紧压部240及转动紧压部330会同时撑开外壳100的第一膨胀部110及第二膨胀部120,以形成可将具双固定端的装置固定于孔洞中的二个固定端。由此,相较现有仅有单边能够固定的力量感测装置,本发明实施例的具有双固定端的装置10可广泛应用于各种环境的洞穴中(例如墙面的洞穴或机器设备的洞穴中)且增加固定强度及稳定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具有双固定端的装置10配置于生产设备时,通过第一膨胀部110及第二膨胀部120分别抵接于移动紧压部240及转动紧压部330,可使具有双固定端的装置10的感测单元210受力均匀,而不会产生应力集中的现象,进而提高具有双固定端的装置10中的感测单元210的可靠度。因此,在感测单元210配置于移动元件200的空间200SP中的实施例中,感测单元210能够更精准的侦测欲测的物理量,且不易产生疲劳破坏现象。在移动紧压部240及转动紧压部330分别为倾斜曲面的实施例中,可调整第一膨胀部110抵接于移动紧压部240的倾斜曲面的位置及调整第二膨胀部120抵接于转动紧压部330的倾斜曲面的位置,以改变感测单元210的量测灵敏度,以适应不同制造设备的需求。因此,在感测单元210配置于移动元件200的空间200SP中的实施例中,感测单元210能够精确地侦测到欲测物理量。因此,本发明具双固定端的装置能够在承受多次冲击力后,仍维持其可靠度,且其灵敏度可依据不同设备的冲击力进行优化调整。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移动元件200的第一螺纹部220与转动元件300的第二螺纹部310进入外壳100且沿轴向AX1耦合,移动元件200的第一定位结构230与外壳100的防转结构132耦合,以形成转动限制结构RR。举例来说,第一定位结构230是第一凸块232且沿轴向AX1延伸。防转结构132是配合第一凸块232的形状的凹槽132且沿轴向AX1延伸。所述防转结构132(凹槽)例如是设置于连接部130的内表面,如图4B所示。由此,第一凸块232抵接防转结构132(凹槽),以避免移动元件200转动。
请同时参照图4C及图5,当移动元件200的第一螺纹220a与转动元件300的第二螺纹310a进入外壳100且沿轴向AX1耦合,会使转动元件300的第二定位结构320与外壳100的止动结构122耦合,以形成移动限制结构TR。举例来说,第二定位结构320可以是分割型环状体320a。当转动元件300以轴向AX1为旋转轴而转动且移动元件200朝转动元件300位移达到一定的移动行程时,移动元件200的第一定位结构230抵靠于转动元件300的第三定位结构340且转动元件300的分割型环状体320a抵靠于外壳100的止动结构122,用于限制转动元件300沿着轴向AX2的位移距离。为了更清楚地阐述本发明实施例的具有双固定端的装置10的组装方式,下文分别说明移动元件200与转动元件300之间的耦接态样与移动元件200与外壳100之间的组装态样。
图5是依照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移动元件200与转动元件300耦接后的示意图。此实施例为一种具双固定端的装置。请参照图5,移动元件200的第一螺纹220a可以耦接于与第一螺纹220a相配合的第二螺纹310a。因此,在转动元件300依轴向AX1为旋转轴而转动时,转动元件300会朝另一轴向AX2位移,且第一螺纹部220的第一螺纹220a会受到转动元件300的第二螺纹310a的引导,以使移动元件200移动靠近转动元件300。在移动元件200沿轴向AX1位移时,会逐渐靠近转动元件300。当移动元件200的位移量达到一定的移动行程时,转动元件300的第三定位结构340与移动元件200的第一凸块232会相互抵接而使移动元件200与转动元件300不会再互相靠近。
图6A是依照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移动元件200与外壳100组装后的示意图。此实施例为一种具双固定端的装置。图6B是图6A中具有双固定端的装置的移动元件200与外壳100组装后的剖面示意图。首先,请参照图6A及图6B,当移动元件200沿着轴向AX1进入外壳100中并达到一定的位移行程时,例如第一定位结构230抵靠于外壳100的第二膨胀部120与连接部130的介面时,移动紧压部240会使外壳100的第一膨胀部110的一端产生远离轴向AX1(如图6A的箭头所示)的位移。也就是说,外壳100的第一膨胀部110会被移动元件200的移动紧压部240撑开,形成固定结构,如图6B所示。外壳100的第一膨胀部110抵触于移动紧压部240的位置,可以视需求进行灵敏度的最佳化调整,以适应不同生产设备的需求。
图7A是依照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移动元件200与外壳100组装前的示意图。此实施例为一种具双固定端的装置。图7B是图6B中沿A-A线的剖面示意图,图7C是图6B中沿B-B线的剖面示意图。为更清楚地阐述具有双固定端的装置的防转限制机制,图7A中绘示部分的外壳100,以使位于连接部130的防转结构132(凹槽)能够清楚呈现。请参照图7A至图7C,举例来说,当第一定位结构230(第一凸块232)与外壳100的防转结构132耦合后,由于第一凸块232与凹槽形状的防转结构132相互接触,移动元件200便只能沿着轴向AX1或轴向AX2方向移动,而不会以轴向AX1或轴向AX2为旋转轴而转动。通过上述的防转限制机制,在组装具有双固定端的装置时,转动元件300会沿着轴向AX1转动,以引导移动元件200朝转动元件300的方向移动,而不会造成移动元件200随着转动元件300旋转。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的具有双固定端的装置中,感测单元可配置于移动元件的空间内以侦测物理量。通过狭长孔贯穿移动元件的设计,能够使得感测单元不会承受集中的力量,以避免感测单元产生疲劳破坏,进而提升感测单元的可靠度。再者,外壳包括防转结构,由此,在组装具有双固定端的装置时,仅转动元件会依轴向转动,以引导移动元件朝转动元件的方向移动,而不会使移动元件随着转动元件旋转。当移动元件的第一螺纹部及转动元件的第二螺纹部进入外壳且沿轴向耦合时,第一定位结构与防转结构耦合且第二定位结构与止动结构耦合,且移动紧压部及转动紧压部会同时撑开外壳的第一膨胀部及第二膨胀部,以形成双固定端。相较现有仅有单边能够固定于孔洞的力量感测装置,本发明实施例的具有双固定端的装置可广泛应用于各种环境的洞穴中(例如墙面的洞穴或机器设备的洞穴中)以增加固定强度及固定稳定度。此外,本发明实施例的具有双固定端的装置能够通过调整第一膨胀部抵接于移动紧压部的位置及第二膨胀部抵接于转动紧压部的位置,对具有双固定端的装置的灵敏度进行最佳化调整,使感测单元能够精确地侦测到欲测物理量的微小变化。
虽然结合以上实施例公开了本发明,然而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附上的权利要求所界定的为准。

Claims (20)

1.一种具有双固定端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具有双固定端的装置包含:
外壳,包含:
至少一个第一膨胀部;
至少一个第二膨胀部,包含至少一个止动结构;以及
连接部,连接该至少一个第一膨胀部与该至少一个第二膨胀部,包括至少一个防转结构;
移动元件,包含:
第一螺纹部,设置于该移动元件的一侧;以及
至少一个第一定位结构;以及
转动元件,包含:
第二螺纹部,设置于该转动元件的一侧;以及
至少一个第二定位结构,设置于该转动元件的另一侧;
其中,当该第一螺纹部与该第二螺纹部进入该外壳且沿轴向耦合,该至少一个第一定位结构与该至少一个防转结构耦合且该至少一个第二定位结构与该至少一个止动结构耦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双固定端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至少一个防转结构防止该移动元件的转动且该至少一个止动结构限制该转动元件的移动距离。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双固定端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第一螺纹及第二螺纹,其中该第一螺纹设置于该第一螺纹部的内表面且该第二螺纹设置于该第二螺纹部的外表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双固定端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至少一个第一定位结构为第一凸块且该至少一个防转结构为凹槽,该第一凸块及该凹槽延伸的方向都与该轴向平行,该凹槽设置于该连接部的内表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双固定端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至少一个第二定位结构为分割型环状体且该至少一个止动结构为第二凸块,该分割型环状体所在的平面的法向量与该轴向平行且该第二凸块延伸的方向与该轴向垂直。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双固定端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转动元件还包含转动紧压部,该转动紧压部设置于该至少一个第二定位结构与该第二螺纹部之间。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双固定端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转动元件的该转动紧压部为柱体,该柱体包含外底面与内底面,该外底面连接该至少一个第二定位结构,该外底面的面积大于该内底面的面积。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有双固定端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移动元件还包含至少一个空间、至少两个狭长孔及移动紧压部,该至少一个空间及该至少两个狭长孔分别贯穿该移动元件,该至少两个狭长孔分别设置于该至少一个空间的二侧,该至少两个狭长孔分别连通该至少一个空间。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具有双固定端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至少两个狭长孔中的一个狭长孔设置于该至少一个空间与该第一螺纹部之间,该至少两个狭长孔中的另一个狭长孔贯穿该移动元件的该移动紧压部。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具有双固定端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移动元件还包含感测单元,该感测单元设置于该至少一个空间中。
11.一种具有双固定端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具有双固定端的装置包含:
外壳,包含:
至少一个第一膨胀部;
至少一个第二膨胀部,包含至少一个止动结构;以及
连接部,连接该至少一个第一膨胀部与该至少一个第二膨胀部,包括至少一个防转结构;
移动元件,包含:
第一螺纹部,设置于该移动元件的一侧;
至少一个第一定位结构;
至少一个空间;
至少两个狭长孔;以及
转动元件,包含:
第二螺纹部,设置于该转动元件的一侧;以及
至少一个第二定位结构,设置于该转动元件的另一侧;
其中,当该第一螺纹部与该第二螺纹部进入该外壳且沿轴向耦合,该至少一个第一定位结构与该至少一个防转结构耦合且该至少一个第二定位结构与该至少一个止动结构耦合,该至少一个空间及该至少两个狭长孔分别贯穿该移动元件,该至少两个狭长孔分别设置于该至少一个空间的二侧,该至少两个狭长孔分别连通该至少一个空间。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具有双固定端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至少一个防转结构防止该移动元件的转动且该至少一个止动结构限制该转动元件的移动距离。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具有双固定端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至少两个狭长孔中的一个狭长孔设置于该至少一个空间与该第一螺纹部之间,该至少两个狭长孔中的另一个狭长孔贯穿该移动元件的移动紧压部。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具有双固定端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移动元件还包含感测单元,该感测单元设置于该至少一个空间中。
15.一种具有双固定端的装置,适用于侦测物理量,其特征在于,该具有双固定端的装置包含:
外壳,包含:
至少一个第一膨胀部;
至少一个第二膨胀部,包含至少一个止动结构;以及
连接部,连接该至少一个第一膨胀部与该至少一个第二膨胀部,包括至少一个防转结构;
移动元件,包含:
第一螺纹部,设置于该移动元件的一侧;
至少一个第一定位结构;
至少一个空间;
至少两个狭长孔;以及
转动元件,包含:
第二螺纹部,设置于该转动元件的一侧;
至少一个第二定位结构,设置于该转动元件的另一侧;以及
转动紧压部,设置于该第二螺纹部与该至少一个第二定位结构之间;
其中,当该第一螺纹部与该第二螺纹部进入该外壳且沿轴向耦合,该至少一个第一定位结构与该至少一个防转结构耦合且该至少一个第二定位结构与该至少一个止动结构耦合,该至少一个空间及该至少两个狭长孔分别贯穿该移动元件,该至少两个狭长孔分别设置于该至少一个空间的二侧,该至少两个狭长孔分别连通该至少一个空间。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具有双固定端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至少一个防转结构防止该移动元件的转动且该至少一个止动结构限制该转动元件的移动距离。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具有双固定端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转动元件的该转动紧压部为柱体,该柱体包含外底面与内底面,该外底面连接该至少一个第二定位结构,该外底面的面积大于该内底面的面积。
18.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具有双固定端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至少两个狭长孔中的一个狭长孔设置于该至少一个空间与该第一螺纹部之间,该至少两个狭长孔中的另一个狭长孔贯穿该移动元件的移动紧压部。
19.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具有双固定端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移动元件还包含感测单元,该感测单元设置于该至少一个空间中。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具有双固定端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感测单元包含机电转换单元。
CN201711420639.5A 2017-12-25 2017-12-25 具有双固定端的装置 Active CN10995869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420639.5A CN109958692B (zh) 2017-12-25 2017-12-25 具有双固定端的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420639.5A CN109958692B (zh) 2017-12-25 2017-12-25 具有双固定端的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58692A true CN109958692A (zh) 2019-07-02
CN109958692B CN109958692B (zh) 2021-01-08

Family

ID=670208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420639.5A Active CN109958692B (zh) 2017-12-25 2017-12-25 具有双固定端的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958692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69269A (en) * 1992-01-28 1992-12-08 Shunji Tatematsu One-strike wedging type blank nail
CN2755340Y (zh) * 2004-11-19 2006-02-01 聂耀勤 膨胀螺丝
TWM433561U (en) * 2012-02-13 2012-07-11 Cheng Pin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Improved structure of gravity detection device
CN203037389U (zh) * 2012-12-17 2013-07-03 承品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重力检知装置的过载保护结构
TW201514385A (zh) * 2013-10-11 2015-04-16 fu-chuan Xu 自鑽式拉爆扣件及其成型方法
CN105545898A (zh) * 2014-10-23 2016-05-04 卡特彼勒公司 具有双端可膨胀销的固位系统
CN106286553A (zh) * 2015-08-06 2017-01-04 杨东佐 一种紧固连接组件及结构、安装及拆卸方法、曲轴连杆机构、轨道结构
CN107355458A (zh) * 2017-07-06 2017-11-17 海盐县通顺标准件厂 一种改良型膨胀螺丝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69269A (en) * 1992-01-28 1992-12-08 Shunji Tatematsu One-strike wedging type blank nail
CN2755340Y (zh) * 2004-11-19 2006-02-01 聂耀勤 膨胀螺丝
TWM433561U (en) * 2012-02-13 2012-07-11 Cheng Pin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Improved structure of gravity detection device
CN203037389U (zh) * 2012-12-17 2013-07-03 承品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重力检知装置的过载保护结构
TW201514385A (zh) * 2013-10-11 2015-04-16 fu-chuan Xu 自鑽式拉爆扣件及其成型方法
CN105545898A (zh) * 2014-10-23 2016-05-04 卡特彼勒公司 具有双端可膨胀销的固位系统
CN106286553A (zh) * 2015-08-06 2017-01-04 杨东佐 一种紧固连接组件及结构、安装及拆卸方法、曲轴连杆机构、轨道结构
CN107355458A (zh) * 2017-07-06 2017-11-17 海盐县通顺标准件厂 一种改良型膨胀螺丝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58692B (zh) 2021-01-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958692A (zh) 具有双固定端的装置
CN103196401A (zh) 接触触发式测头
CN102840811B (zh) 一种用于测量大型轴承外圈沟道的测量装置
US10962992B2 (en) Apparatus with two anchors
AU2012100665A4 (en) Length detecting device for motor output shaft in worm gear-worm case
CN101476865B (zh) 轴承外套圈防尘槽尺寸检测装置
CN115950330A (zh) 尺寸测量装置
CN101408418B (zh) 接触式测量装置
CN103557786B (zh) 一种内孔检测头
CN109458915A (zh) 一种盘形凸轮轮廓的检测工装与检测方法
CN101782363B (zh) 可用于测量高精度工件圆柱度的电感传感器
CN204878181U (zh) 一种深孔轴销传感器贴片装置
EP3123107B1 (en) Apparatus for checking dimensions and shape of a mechanical piece
CN209214567U (zh) 一种异形槽尺寸测量装置
CN104279945A (zh) 柴油机油泵齿条用位移传感装置
TW201928317A (zh) 具雙固定端的裝置
CN209432097U (zh) 一种内齿形工件的齿顶圆平均直径检测机构
CN103363917B (zh) 激光数显二点间距测量仪及二点间距测量方法
CN207263079U (zh) 一种通讯连接器用外导体检测装置
AU2015101504A4 (en) A Length detecting device for motor output shaft in worm gear-worm case
US11128095B2 (en) Method for aligning a crimper of a first tool of a crimping press relative to an anvil of a second tool of the crimping press and a crimping press device
WO2016079997A1 (en) Shaft diameter enlarging apparatus and shaft diameter enlarging method
CN111121692B (zh) 一种超深孔测量组件及其三坐标测量机
CN104265735A (zh) 一种精密位移非接触式液压油缸
CN217083715U (zh) 可换型外径测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