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951971A - 一种壳体组件及一种电子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壳体组件及一种电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951971A
CN109951971A CN201910290243.6A CN201910290243A CN109951971A CN 109951971 A CN109951971 A CN 109951971A CN 201910290243 A CN201910290243 A CN 201910290243A CN 109951971 A CN109951971 A CN 10995197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housing unit
side switch
hole
silica g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29024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951971B (zh
Inventor
周意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290243.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951971B/zh
Publication of CN1099519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519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9519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5197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 Switch Cases, Indication, And Lock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壳体组件及一种电子装置。该壳体组件包括壳体和侧键,壳体形成有容置空间,壳体的侧壁开设有连通容置空间的安装孔和顶持孔,侧键装配于安装孔中,且侧键与壳体卡接,顶持孔用于允许顶针穿过,顶针顶持侧键,以使侧键与壳体分离。本申请可以提高侧键的更换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壳体组件及一种电子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壳体组件及一种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装置普及与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例如移动通信终端(如手机)、掌上电脑(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移动电脑、平板电脑等设备在人们的生活中越来越重要,例如人们用电子装置进行通话。
在电子装置的技术领域内,侧键装配在电子装置的侧面,侧键用于接受按压,以使电子装置能够接收用户的操作需求。在侧键频繁的按压过程中,侧键最终失效不能正常的接收按压,因此不得不对侧键进行维护,目前侧键维护的效率低,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壳体组件,该壳体组件包括壳体和侧键,壳体形成有容置空间,壳体的侧壁开设有连通容置空间的安装孔和顶持孔,侧键装配于安装孔中,且侧键与壳体卡接,顶持孔用于允许顶针穿过,顶针顶持侧键,以使侧键与壳体分离。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子装置,该电子装置包括电子开关和上述的壳体组件,电子开关安装于壳体组件的容置空间中,壳体组件用于在接受外部按压时按压电子开关。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壳体组件包括壳体和侧键,壳体的侧壁开设有连通容置空间的安装孔和顶持孔,侧键装配于安装孔中,侧键与壳体卡接,以实现侧键与壳体之间的相对固定。顶持孔用于允许顶针穿过,在顶针穿过顶持孔后,顶针可以顶持侧键,侧键在顶针的作用下变形,以使侧键与壳体卡接的连接方式失效,从而在外力对侧键施加外拔的作用力时侧键与壳体能够轻易分离,进而在不拆开壳体的前提下,实现对侧键快速更换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电子装置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提供的壳体组件的一实施例的局部截面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提供的壳体组件的另一实施例的局部截面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提供的壳体组件的另一实施例的局部截面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提供的壳体组件的另一实施例的局部截面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提供的壳体组件的另一实施例的局部截面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提供的壳体组件的另一实施例的局部截面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提供的密封件的一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提供的密封件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特别指出的是,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申请,但不对本申请的范围进行限定。同样的,以下实施例仅为本申请的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请参阅图1,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电子装置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本申请的电子装置包括壳体组件10、显示屏20和电子开关30。
该显示屏20固定在壳体组件10上,显示屏20用于显示图像、文字等信息,显示屏20可以是液晶显示屏20、有机发光显示屏20(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OLED)等。壳体组件10的内部形成有容置空间101(如图2所示),电子开关30安装容置空间101中并与壳体组件10连接,壳体组件10在接受外部按压时,壳体组件10通过机械传动的方式将按压命令传递至电子开关30处,电子开关30被激活,从而实现相应的功能。
电子开关30可以是音量键(控制音量的大小)、开关键(控制电子装置的开关机)、拍照键(控制电子装置的摄像头)等,值得注意的是,电子开关30可以只具有一种功能,电子开关30也可以同时具有多种功能,例如电子开关30同时具有音量调节和拍照控制的功能,电子开关30可以通过设定按压的频率来达到不同的功能。
该电子装置可以是多个电子装置中的任何一个,多个电子装置包括但不限于蜂窝电话、智能电话、其他无线通信设备、个人数字助理、音频播放器、其他媒体播放器、音乐记录器、录像机、照相机、其他媒体记录器、收音机、医疗设备、计算器、可编程遥控器、寻呼机、上网本电脑、个人数字助理、便携式多媒体、播放器、运动图像专家组、音频层3播放器、便携式医疗设备以及数码相机及其组合等包括显示屏幕的设备。本申请以电子装置为智能电话为例进行说明。
请参阅图2,图2是本申请提供的壳体组件10的一实施例的局部截面示意图。
该壳体组件10包括壳体11和侧键12。
值得注意的是,该壳体11没有特别的指向,壳体11可以是电子装置中的前壳或者后壳,壳体11也可以是电子装置中的前壳和后壳的统称,后壳指的是电子装置背部的壳体11,前壳指的是介于显示屏20和后壳之间的壳体11,在此不做限定。
该壳体11的内部形成有容置空间101,电子开关30装配于容置空间101内,壳体11的侧壁开设有连通容置空间101的安装孔112和顶持孔113,该安装孔112用于连通外部空间和容置空间101,顶持孔113用于允许顶针40穿过,以使顶针40从外部空间插至容置空间101中。
侧键12装配于安装孔112中,侧键12与壳体11卡接,以实现侧键12与壳体11之间的相对固定。侧键12可以朝向电子开关30,侧键12外露于安装孔112,以用于接收外部按压,侧键12通过机械传动的方式将按压命令传递至电子开关30处,电子开关30被激活,从而实现相应的功能。在顶针40穿过顶持孔113后,顶针40可以顶持侧键12,侧键12在顶针40的作用下变形,以使侧键12与壳体11能够轻易分离。
在本实施例中,壳体组件10包括壳体11和侧键12,壳体11的侧壁开设有连通容置空间101的安装孔112和顶持孔113,侧键12装配于安装孔112中,侧键12与壳体11卡接,以实现侧键12与壳体11之间的相对固定。顶持孔113用于允许顶针40穿过,在顶针40穿过顶持孔113后,顶针40可以顶持侧键12,侧键12在顶针40的作用下变形,以使侧键12与壳体11卡接的连接方式失效,从而在外力对侧键12施加外拔的作用力时侧键12与壳体11能够轻易分离,进而在不拆开壳体的前提下,实现对侧键12快速更换的目的。
该侧键12包括按压部121和卡接部122。按压部121装配于安装孔112中,按压部121外露于壳体11的侧壁以用于接受外部按压操作,卡接部122与按压部121连接且延伸与壳体11卡接,卡接部122用于接受顶针40的推压。
卡接部122可以是一个,卡接部122环绕于按压部121的边沿上,顶针40推压部分的卡接部122,以使卡接部122的局部变形,从而使卡接部122与壳体11的卡接连接方式失效,以使侧键12与壳体11能够轻易分离。
卡接部122也可以是两个,两个卡接部122设置按压部121的边沿上,且分别与壳体11卡接,顶针40推压两个卡接部122中的一个,以使卡接部122变形,从而使卡接部122与壳体11的卡接连接方式失效,以使侧键12与壳体11能够轻易分离。
请参阅图3,图3是本申请提供的壳体组件10的另一实施例的局部截面示意图。
卡接部122与按压部121可以为可拆卸连接,在卡接部122接受顶针40的推压时,卡接部122与按压部121分离,卡接部122从按压部121上脱落下来,从而使卡接部122与壳体11的卡接连接方式失效,以使侧键12与壳体11能够轻易分离。
请参阅图4,图4是本申请提供的壳体组件10的另一实施例的局部截面示意图。
电子开关30可以只具有一个导电基(如图2所示),例如电源开关等;电子开关30也可以具有两个导电基(如图4所示),例如音量开关等。在下述实施例中,将以电子开关30具有两个导电基为基础进行讲解。
壳体11的侧壁开设有连通容置空间101的安装孔112,安装孔112包括第一子孔1122和第二子孔1124。
本申请中的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该侧键12还包括衔接部123和抵接部124。衔接部123设置在按压部121的朝向容置空间101的一侧上;抵接部124与按压部121连接且设置在衔接部123的相对两侧,抵接部124分别插至第一子孔1122和第二子孔1124中,抵接部124用于按压电子开关30;衔接部123与壳体11连接,衔接部123用于在两个抵接部124中任一个工作时支撑按压部121,以防止两个抵接部124中的一个工作时影响剩余一个。
衔接部123开设有旋转孔1232。
壳体组件10还包括插接件13,插接件13与壳体11连接,且插至旋转孔1232中,以完成对侧键12固定的目的,侧键12能够通过插接件13相对于壳体11转动。
插接件13可以为螺钉,螺钉与壳体11配合,且插至旋转孔1232中,从而实现对侧键12的固定。
旋转孔1232的体积可以大于插接件13的径向体积,从而预留活动空间以允许侧键12活动。
可选地,壳体组件10还包括防震圈14,防震圈14套设在衔接部123上,防震圈14套设在衔接部123上,且压设在衔接部123和壳体11之间,从而衔接部123通过防震圈14保持与壳体11的相对固定。当用户不按压侧键12时,因为防震圈14的作用,侧键12不会因为电子装置的抖动而出现晃动的现象。进一步地,衔接部123上设置有限位槽,防震圈14装配于限位槽中。
请参阅图5,图5是本申请提供的壳体组件10的另一实施例的局部截面示意图。
可选地,壳体组件10还包括弹性件15,弹性件15装配于旋转孔1232中,弹性件15分别与衔接部123和插接件13连接,且弹性件15处于压缩状态,弹性件15有恢复形变的趋势,从而对衔接部123施加一个弹性力的作用,使衔接部123抵接至插接件13上,衔接部123通过弹性件15保持与壳体11的相对固定。当用户不按压侧键12时,因为弹性件15的作用,侧键12不会因为电子装置的抖动而出现晃动的现象。
请参阅图6,图6是本申请提供的壳体组件10的另一实施例的局部截面示意图。
壳体组件10还包括推杆16,推杆16与壳体11铰接,且推杆16盖封顶持孔113,推杆16压设在卡接部122和壳体11之间,从而完成对推杆16的固定。在顶针40穿过顶持孔113推动推杆16后,推杆16带动侧键12的卡接部122运动,以分离侧键12和壳体11。
请参阅图7,图7是本申请提供的壳体组件10的另一实施例的局部截面示意图。
该壳体组件10还包括密封件17。
密封件17收容于容置空间101内,密封件17处于压缩状态,密封件17的相对两侧弹性抵接壳体11,密封件17的一侧朝向安装孔112且抵接于壳体11上以盖封安装孔112和顶持孔113。
侧键12装配于安装孔112中,且侧键12从安装孔112中伸出。侧键12从安装孔112中伸出的部分用于接受外部按压,在侧键12受到外部按压时,侧键12的抵接部124带动密封件17,以使密封件17按压容置空间101中的电子开关30,从而激发电子开关30。
在本实施例中,壳体组件10中增加了密封件17。密封件17收容于容置空间101内,密封件17的相对两侧弹性抵接壳体11,且密封件17盖封安装孔112和顶持孔113,从而通过密封件17将安装孔112和顶持孔113分别与壳体11的容置空间101隔绝。在侧键12受到外部按压时,侧键12带动密封件17,以使密封件17按压容置空间101中的电子开关30,从而壳体组件10能够在密封件的前提下实现电子开关30的正常使用。
请参阅图6至图9,图8是本申请提供的密封件17的一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图9是本申请提供的密封件17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密封件17包括金属弹片172和硅胶件174,硅胶件174与金属弹片172连接,硅胶件174的远离金属弹片172的一侧弹性抵接壳体11且盖封安装孔112和顶持孔113,金属弹片172的远离硅胶件174的一侧弹性抵接壳体11。
在侧键12受到外部按压时,侧键12带动硅胶件174,以使硅胶件174按压容置空间101中的电子开关30。
具体地,金属弹片172包括主板部1721和弹脚部1722,主板部1721开设有过孔1723(请参阅图8),硅胶件174与主板部1721连接,且覆盖过孔1723,弹脚部1722与主板部1721连接且折弯延伸,弹脚部1722弹性抵接壳体11,弹脚部1722在弹性压缩状态下会产生恢复自身形变的弹力,从而迫使硅胶件174紧靠于壳体11上,以密封安装孔112。在侧键12受到外部按压时,侧键12的抵接部124带动硅胶件174穿过过孔1723,以使硅胶件174按压电子开关30。
当然,作为一个可选的替代方案,在侧键12受到外部按压时,侧键12带动金属弹片172,以使金属弹片172按压容置空间101中的电子开关30。
金属弹片172的材质可以是不锈钢、铜等金属材质制成,硅胶件174的材质可以是硅胶材质制成。弹脚部1722折弯延伸成C型、L型、U型等,弹脚部1722的数量可以1个、2个、4个、6个等。
金属弹片172和硅胶件174可以一体成型连接,具体地,金属弹片172和硅胶件174可以通过固态硅胶热压成形工艺或是注塑成形工艺连接在一起。
主板部1721环绕过孔1723开设有灌胶孔1724(请参阅图8),硅胶件174成型于主板部1721的相对两侧,且硅胶件174容置于过孔1723和灌胶孔1724中,容置在过孔1723和灌胶孔1724中的硅胶件174将成型于主板部1721的相对两侧的硅胶件174连接成一个整体,以提高金属弹片172和硅胶件174的连接强度。
当然,作为一个可选的替代方案,金属弹片172和硅胶件174也可以装配连接,金属弹片172和硅胶件174分别单独制作然后装配在一起。
硅胶件174包括平板部1741、第一凸出部1742和第二凸出部1743。平板部1741可以与金属弹片172的主板部1721连接,平板部1741覆盖过孔1723;第一凸出部1742和第二凸出部1743均设置在平板部1741的同一侧上,第一凸出部1742弹性压缩于壳体11和平板部1741之间,第一凸出部1742和平板部1741共同密封安装孔112和顶持孔113。第二凸出部1743朝向侧键12,侧键12的抵接部124带动第二凸出部1743,以使第二凸出部1743按压容置空间101中的电子开关30。
因为第一凸出部1742相对于平板部1741的表面积小,所以第一凸出部1742的平整度更容易实现与壳体11的紧密接触,以实现优秀的密封件效果。第二凸出部1743用于接受侧键12的抵接部124的按压以形变按压容置空间101中的开关,因为第二凸出部1743凸出设置在平板部1741上,所以在第二凸出部1743能够抵触到侧键12的抵接部124的前提下,平板部1741的厚度能够降低,以增加平板部1741的变形能力,从而确保第二凸出部1743能够在平板部1741的拉扯作用下按压电子开关30。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部分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装置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3)

1.一种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组件包括:
壳体和侧键,所述壳体形成有容置空间,所述壳体的侧壁开设有连通所述容置空间的安装孔和顶持孔,所述侧键装配于所述安装孔中,且所述侧键与所述壳体卡接,所述顶持孔用于允许顶针穿过,顶针顶持所述侧键,以使所述侧键与所述壳体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组件还包括推杆,所述推杆与所述壳体铰接,且所述推杆盖封所述顶持孔,所述推杆压设在所述侧键和所述壳体之间;
其中,在顶针穿过所述顶持孔推动所述推杆后,所述推杆带动所述侧键运动,以分离所述侧键和所述壳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侧键包括按压部和卡接部,所述按压部用于接受外部按压,所述卡接部与所述按压部连接且延伸与所述壳体卡接,所述卡接部用于接受顶针的推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接部与所述按压部可拆卸连接;其中,在所述卡接部接受顶针的推压时,所述卡接部与所述按压部分离。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组件还包括收容于所述容置空间内的密封件,所述密封件的相对两侧弹性抵接所述壳体,且所述密封件盖封所述安装孔和所述顶持孔;其中,在所述按压部受到外部按压时,所述侧键带动所述密封件,以使所述密封件按压所述容置空间中的电子开关。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密封件包括金属弹片和硅胶件,所述硅胶件与所述金属弹片连接,所述硅胶件的远离所述金属弹片的一侧弹性抵接所述壳体且盖封所述安装孔和所述顶持孔,所述金属弹片的远离所述硅胶件的一侧弹性抵接所述壳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金属弹片包括主板部和弹脚部,所述主板部开设有过孔,所述硅胶件与所述主板部连接,且覆盖所述过孔,所述弹脚部与所述主板部连接且折弯延伸,所述弹脚部弹性抵接所述壳体;其中,在所述侧键受到外部按压时,所述侧键带动所述硅胶件穿过所述过孔,以使所述硅胶件按压电子开关。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金属弹片和所述硅胶件一体成型连接,所述主板部环绕所述过孔开设有灌胶孔,所述硅胶件成型于所述主板部的相对两侧,且所述硅胶件容置于所述过孔和所述灌胶孔中。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硅胶件包括平板部、第一凸出部和第二凸出部,所述平板部与所述金属弹片连接,所述第一凸出部和所述第二凸出部均设置在所述平板部的同一侧上,所述第一凸出部弹性压缩于所述壳体和所述平板部之间,所述第二凸出部朝向所述侧键。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孔包括第一子孔和第二子孔;
所述侧键还包括衔接部和抵接部,所述衔接部设置在所述按压部的朝向所述容置空间的一侧上,所述衔接部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抵接部与所述按压部连接且设置在所述衔接部的相对两侧上,所述抵接部分别插至所述第一子孔和所述第二子孔中,所述抵接部用于按压电子开关。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衔接部开设有旋转孔;
所述壳体组件还包括插接件,所述插接件与所述壳体连接,且插至所述旋转孔中,以对所述侧键进行固定。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组件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装配于所述旋转孔中,所述弹性件分别与所述衔接部和所述插接件连接,且所述弹性件处于压缩状态,以使所述衔接部抵靠于所述插接件上。
13.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装置包括:电子开关和权利要求1至12任一项所述的壳体组件,所述电子开关安装于所述壳体组件的容置空间中,所述壳体组件用于在接受外部按压时按压所述电子开关。
CN201910290243.6A 2019-04-11 2019-04-11 一种壳体组件及一种电子装置 Active CN10995197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90243.6A CN109951971B (zh) 2019-04-11 2019-04-11 一种壳体组件及一种电子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90243.6A CN109951971B (zh) 2019-04-11 2019-04-11 一种壳体组件及一种电子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51971A true CN109951971A (zh) 2019-06-28
CN109951971B CN109951971B (zh) 2020-09-04

Family

ID=670146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290243.6A Active CN109951971B (zh) 2019-04-11 2019-04-11 一种壳体组件及一种电子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951971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31728A (zh) * 2019-12-26 2020-04-1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装配方法及拆卸方法
CN112333953A (zh) * 2020-11-11 2021-02-0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3745025A (zh) * 2021-09-17 2021-12-0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组件
TWI767333B (zh) * 2019-10-07 2022-06-11 奧地利商威瑟影像有限公司 感應器裝置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29516A (zh) * 2014-04-30 2014-07-16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及其一体式卡托按键模组
CN203799919U (zh) * 2014-05-07 2014-08-27 温州港源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手柄防水轻触开关
CN203872233U (zh) * 2014-06-12 2014-10-08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侧出式sim卡座及sim卡座防水结构
CN204257939U (zh) * 2014-12-30 2015-04-08 格科微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用于移动终端的卡座及移动终端
CN205005370U (zh) * 2015-04-30 2016-01-27 北京锤子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及其卡托按键结构
CN205105476U (zh) * 2015-04-30 2016-03-23 北京锤子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及其卡托按键结构
CN106210177A (zh) * 2015-04-30 2016-12-07 北京锤子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及其卡托按键结构
CN107425867A (zh) * 2017-03-31 2017-12-01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卡托控制机构和终端
CN208479694U (zh) * 2018-07-30 2019-02-05 惠州市米琦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侧按键与卡托一体的手机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29516A (zh) * 2014-04-30 2014-07-16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及其一体式卡托按键模组
CN203799919U (zh) * 2014-05-07 2014-08-27 温州港源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手柄防水轻触开关
CN203872233U (zh) * 2014-06-12 2014-10-08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侧出式sim卡座及sim卡座防水结构
CN204257939U (zh) * 2014-12-30 2015-04-08 格科微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用于移动终端的卡座及移动终端
CN205005370U (zh) * 2015-04-30 2016-01-27 北京锤子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及其卡托按键结构
CN205105476U (zh) * 2015-04-30 2016-03-23 北京锤子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及其卡托按键结构
CN106210177A (zh) * 2015-04-30 2016-12-07 北京锤子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及其卡托按键结构
CN107425867A (zh) * 2017-03-31 2017-12-01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卡托控制机构和终端
CN208479694U (zh) * 2018-07-30 2019-02-05 惠州市米琦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侧按键与卡托一体的手机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67333B (zh) * 2019-10-07 2022-06-11 奧地利商威瑟影像有限公司 感應器裝置
CN111031728A (zh) * 2019-12-26 2020-04-1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装配方法及拆卸方法
CN112333953A (zh) * 2020-11-11 2021-02-0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2333953B (zh) * 2020-11-11 2022-06-1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3745025A (zh) * 2021-09-17 2021-12-0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组件
CN113745025B (zh) * 2021-09-17 2024-03-1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组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51971B (zh) 2020-09-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951971A (zh) 一种壳体组件及一种电子装置
US10429897B2 (en) Foldable terminal
JP5684914B2 (ja) モバイル端末機
US7705255B2 (en) Electronic device
WO2021052106A1 (zh) 电子设备
KR20180109615A (ko) 전자 장치
JP2018538626A (ja) モバイル端末
JP2011071876A (ja) 携帯端末装置および筐体防水構造
CN211928482U (zh) 电子设备
CN108336525A (zh) 卡座组件及电子设备
CN208724292U (zh) 电子设备
CN112291394A (zh) 电子设备
CN110460699B (zh) 全面屏手机
TW201306395A (zh) 電子裝置及其插頭防脫結構
CN102082330A (zh) 接地弹片及应用该接地弹片的便携式电子装置
CN110365830A (zh) 一种按键装置以及终端设备
CN211928483U (zh) 电子设备
CN102809992A (zh) 坞座装置
CN208078230U (zh) 卡座组件及电子设备
CN202503837U (zh) 便携式电子设备及其侧按键安装结构
JP2008181366A (ja) タッチパネル装置
CN209895933U (zh) 一种壳体组件及一种电子装置
CN108810208A (zh) 显示屏组件及电子设备
TW201521297A (zh) 連接器結構與應用其之電子裝置
CN209044446U (zh) 一种电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