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945251A - 燃气灶和燃气节能方法 - Google Patents

燃气灶和燃气节能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945251A
CN109945251A CN201910126280.3A CN201910126280A CN109945251A CN 109945251 A CN109945251 A CN 109945251A CN 201910126280 A CN201910126280 A CN 201910126280A CN 109945251 A CN109945251 A CN 10994525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ergy
gas
saving pipe
elevating lever
cook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12628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继东
乔正超
刘冉
陈自彪
张宁宁
程青叶
周大运
王龙成
王成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filed Critical Anhui 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Priority to CN201910126280.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945251A/zh
Publication of CN1099452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4525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气灶和燃气节能方法,所述燃气灶包括点火单元,第一蓄热单元,第二蓄热单元和保温单元;点火单元至少包括燃气灶头(6),以及与所述燃气灶头相连的燃烧器(1);第一蓄热单元至少包括设置于所述燃气灶头内侧面一侧的第一节能管(2),且所述第一节能管上还连接有伸缩机构,所述伸缩机构能够带动所述第一节能管沿竖直方向移动;第二蓄热单元至少包括设置于所述燃气灶头外侧面一侧的第二节能管(3);第一节能管和/或第二节能管上还各自设置有进水口(7)和出水口,所述出水口与所述保温单元相连通。实现了采用纯机械结构的调整,使得燃气灶燃烧产生的多余热量得到有效利用,且成本低,拆卸方便,易于使用的效果。

Description

燃气灶和燃气节能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灶台结构领域,具体地,涉及燃气灶和燃气节能方法。
背景技术
燃气灶是指以液化石油气(液态)、人工煤气、天然气等气体燃料进行直火加热的厨房用具。而随着资源的日益紧张,对于燃气灶的节能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市场上的节能燃气灶,是在传统灶具基础上,通过改变燃烧方式达到节能的目的。根据国家出台的《家用燃气灶具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30720-2014)对各类燃气灶具的热效率都设定了能效限定值,并将家用燃气灶具能效等级分为三级,达到一、二级能效的产品为节能产品,而达不到三级要求的产品不允许出厂。业内人士介绍,照此新能效标准衡量,截止2015年4月市面上仅有10%左右的产品能达到1级能效要求;而达不到最低的3级能效门槛,面临淘汰的燃气灶比例将超过15%。
目前,市面上的燃气灶的普遍利用率在55%左右,因而,导致了其燃气资源的大量浪费。而通过改变其燃烧方式等达到节能的目的往往需要改变燃气灶整体结构,甚至可能需要优化整个燃气系统,造成使用成本的极大提高和浪费。因此,大量改变燃烧方式当前来说并不现实。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燃气灶使用中能源普遍利用率不高,而改变其燃烧方式的成本过高等问题,从而提供一种采用纯机械结构的调整,使得燃气灶燃烧产生的多余热量得到有效利用,且成本低,拆卸方便,易于使用的燃气灶和燃气节能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燃气灶,其中,所述燃气灶包括点火单元,第一蓄热单元,第二蓄热单元和保温单元;其中,
所述点火单元至少包括燃气灶头,以及与所述燃气灶头相连的燃烧器;
所述第一蓄热单元至少包括设置于所述燃气灶头内侧面一侧的第一节能管,且所述第一节能管上还连接有伸缩机构,所述伸缩机构能够带动所述第一节能管沿竖直方向移动;
所述第二蓄热单元至少包括设置于所述燃气灶头外侧面一侧的第二节能管;
所述第一节能管和/或所述第二节能管上还各自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出水口与所述保温单元相连通。
优选地,所述燃气灶头为环形设置,且中间形成有通孔,所述伸缩机构能够沿竖直方向贯穿所述燃气灶头的通孔。
优选地,所述伸缩机构至少包括自上而下顺次连接的第一升降杆和第二升降杆,所述第二升降杆的上表面向内凹陷形成有轴线沿竖直方向设置的内螺纹槽,所述第一升降杆的至少部分外表面上形成有与所述内螺纹槽相配合的外螺纹,所述第二升降杆固定设置,所述第二升降杆上连接有驱动单元,以使得所述驱动单元能够带动所述第二升降杆自转。
优选地,所述驱动单元包括可自转地固接于所述第二升降杆上的第一锥齿轮,与所述第一锥齿轮相契合的第二锥齿轮,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二锥齿轮上的导杆,且所述第一锥齿轮的轴线方向沿竖直方向延伸。
优选地,所述燃气灶还包括外框,所述点火单元、所述第一蓄热单元、所述第二蓄热单元和所述保温单元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外框的内部,所述导杆延伸贯穿至所述外框的外部,且所述导杆中设置于所述外框外部的一端还连接有旋钮;
所述保温单元为设置于所述外框内部的保温箱,所述外框上设置有与所述保温箱相连通的放水口。
优选地,所述第一升降杆上还通过挡块固定设置有档杆,且所述档杆能够止档所述第一升降杆转动。
优选地,所述驱动单元还包括固定设置于所述外框内部的支撑块,所述导杆贯穿所述支撑块,且所述支撑块和所述导杆之间通过第二轴承连接;
所述外框的外部还固接设置有第一轴承,所述导杆贯穿所述第一轴承。
优选地,所述第一节能管通过直角接头与所述保温单元相连通;
且所述第二节能管至少包括沿竖直方向叠加的多层相连通的管圈。
优选地,所述伸缩结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升降杆上的第三轴承,且所述第二升降杆贯穿设置于所述第三轴承的内圈上。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燃气节能方法,其中,所述燃气节能方法使用上述所述的燃气灶,所述燃气节能方法包括:
1)将第一节能管和第二节能管中注水,并将第一节能管调至最低处;
2)打开点火单元并调节火焰;
3)通过调节伸缩机构实现第一节能管沿竖直方向的移动;
4)加热结束后放出由第一节能管和第二节能管进入保温单元中的水。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在燃气灶的燃气灶头的内侧面和外侧面上各自设置第一节能管和第二节能管,使得在燃烧过程中,燃气灶头上的燃气在燃烧时产生的热能能够直接对第一节能管和第二节能管进行加热,同时,通过将第一蓄热单元设置为包括伸缩机构,使得能够通过伸缩机构对第一节能管的高度进行调节,从而使得能够根据实际使用时的火焰大小进行合理的调节。通过这种设计,大大简化了使用成本,且有效达到了节能效果,同时,在无需使用时也能将其拆除,并且,这种方式采用纯机械结构,有效提高了安全性和可靠性。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燃气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第一蓄热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第一蓄热单元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燃气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燃烧器 2-第一节能管
3-第二节能管 4-挡块
5-档杆 6-燃气灶头
7-进水口 8-保温箱
9-放水口 10-支撑块
11-导杆 12-旋钮
13-第一升降杆 14-直角接头
15-第一锥齿轮 16-第二升降杆
17-第三轴承 18-第二锥齿轮
19-第一轴承 20-第二轴承
21-外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在本发明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左、右、内、外、靠近、远离、竖直、水平”是指实际使用状态下的位置关系。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燃气灶,其中,如图1-图4所示,所述燃气灶包括点火单元,第一蓄热单元,第二蓄热单元和保温单元;其中,
所述点火单元至少包括燃气灶头6,以及与所述燃气灶头6相连的燃烧器1;
所述第一蓄热单元至少包括设置于所述燃气灶头6内侧面一侧的第一节能管2,且所述第一节能管2上还连接有伸缩机构,所述伸缩机构能够带动所述第一节能管2沿竖直方向移动;
所述第二蓄热单元至少包括设置于所述燃气灶头6外侧面一侧的第二节能管3;
所述第一节能管2和/或所述第二节能管3上还各自设置有进水口7和出水口,所述出水口与所述保温单元相连通。
本发明在燃气灶的燃气灶头6的内侧面和外侧面上各自设置第一节能管2和第二节能管3,使得在燃烧过程中,燃气灶头6上的燃气在燃烧时产生的热能能够直接对第一节能管2和第二节能管3进行加热,同时,通过将第一蓄热单元设置为包括伸缩机构,使得能够通过伸缩机构对第一节能管2的高度进行调节,从而使得能够根据实际使用时的火焰大小进行合理的调节。通过这种设计,大大简化了使用成本,且有效达到了节能效果,同时,在无需使用时也能将其拆除,并且,这种方式采用纯机械结构,有效提高了安全性和可靠性。当然,这里的燃烧器可以直接连接燃气阀门和打火装置,即为常规使用的燃气灶结构即可,在此不多作赘述
当然,这里的燃气灶头6的形状可以任意设置,例如,为了使其符合实际的使用,并能够进一步便于使用,所述燃气灶头6为环形设置,且中间形成有通孔,所述伸缩机构能够沿竖直方向贯穿所述燃气灶头6的通孔。
在本发明的一种更为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得伸缩机构能够更好地实现纯机械结构设置,并且能够便于操作,所述伸缩机构至少包括自上而下顺次连接的第一升降杆13和第二升降杆16,所述第二升降杆16的上表面向内凹陷形成有轴线沿竖直方向设置的内螺纹槽,所述第一升降杆13的至少部分外表面上形成有与所述内螺纹槽相配合的外螺纹,所述第二升降杆16固定设置,所述第二升降杆16上连接有驱动单元,以使得所述驱动单元能够带动所述第二升降杆16自转。
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为了能够将驱动单元延伸出,以便于手动操作的便利,所述驱动单元包括可自转地固接于所述第二升降杆16上的第一锥齿轮15,与所述第一锥齿轮15相契合的第二锥齿轮18,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二锥齿轮18上的导杆11,且所述第一锥齿轮15的轴线方向沿竖直方向延伸。当然,为了更为便于实际使用状态下的操作习惯,这里的第二锥齿轮18的轴线可以选择为水平设置,具体地,这里的第一锥齿轮15和第二锥齿轮18的锥角可以为45°,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使用的方式在此均可以使用。
一种更为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为了保证操作过程的安全性,所述燃气灶还包括外框21,所述点火单元、所述第一蓄热单元、所述第二蓄热单元和所述保温单元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外框21的内部,所述导杆11延伸贯穿至所述外框21的外部,且所述导杆11中设置于所述外框21外部的一端还连接有旋钮12;
所述保温单元为设置于所述外框21内部的保温箱8,所述外框21上设置有与所述保温箱8相连通的放水口9。
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得第一升降杆13仅能沿竖直方向移动,以避免第二升降杆16的转动带动其转动,使其无法实现竖直方向的运动,所述第一升降杆13上还通过挡块4固定设置有档杆5,且所述档杆5能够止档所述第一升降杆13转动。当然,这里的档杆5可以为任意合适的方式,例如,第一升降杆13的外侧面上形成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凹槽,档杆5为与所述凹槽相契合的沿竖直方向延伸的杆体,类似的结构在此均可以使用。
一种更为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得导杆11能够得到有效支撑,所述驱动单元还包括固定设置于所述外框21内部的支撑块10,所述导杆11贯穿所述支撑块10,且所述支撑块10和所述导杆11之间通过第二轴承20连接;
所述外框21的外部还固接设置有第一轴承19,所述导杆11贯穿所述第一轴承19。
当然,这里的第一节能管2与保温单元的连通的设置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例如,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节能管2通过直角接头14与所述保温单元相连通;
为了更好地提高第二节能管3对热能的利用,所述第二节能管3至少包括沿竖直方向叠加的多层相连通的管圈。
同样地,为了使得第二升降杆16能够得到有效支撑,所述伸缩结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升降杆16上的第三轴承17,且所述第二升降杆16贯穿设置于所述第三轴承17的内圈上。当然,这里的第三轴承17可以为固定设置,其内圈能够实现转动,从而带动第二升降杆16转动。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燃气节能方法,其中,所述燃气节能方法使用根据上述所述的燃气灶,所述燃气节能方法包括:
1)将第一节能管2和第二节能管3中注水,并将第一节能管2调至最低处;
2)打开点火单元并调节火焰;
3)通过调节伸缩机构实现第一节能管2沿竖直方向的移动;
4)加热结束后放出由第一节能管2和第二节能管3进入保温单元中的水。
以下进行进一步地说明:使用者在使用该燃气灶前打开水龙头将第一节能管2和第二节能管3充满水,注满水时关闭水龙头,旋动旋钮12将第一节能管2调至最低位置处。通过旋动点火开关,点燃燃气,调节火焰到合适大小。当火焰稳定后旋动旋钮12,旋钮12与导杆11连接,导杆11与第二锥齿轮18固定连接,通过旋动旋钮12带动第二锥齿轮18传动第一锥齿轮15将第一节能管2调至合适位置,其中,第二锥齿轮18与第一升降杆13固定连接,第一升降杆13与第二升降杆16螺纹连接。第二锥齿轮18转动带动第一升降杆13与第二升降杆16。第二升降杆16通过螺纹传动实现升降。当第一节能管2和第二节能管3内的水烧开时打开出水口开关,将热水放入保温单元中并通过放水口9出水,而后再打开进水口7进水,重复上述加热操作。根据需要以此循环,使用结束后,旋动点火开关关闭火焰,旋动旋钮12收回升降装置,使其处于最低位置。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发明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发明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发明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10)

1.一种燃气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气灶包括点火单元,第一蓄热单元,第二蓄热单元和保温单元;其中,
所述点火单元至少包括燃气灶头(6),以及与所述燃气灶头(6)相连的燃烧器(1);
所述第一蓄热单元至少包括设置于所述燃气灶头(6)内侧面一侧的第一节能管(2),且所述第一节能管(2)上还连接有伸缩机构,所述伸缩机构能够带动所述第一节能管(2)沿竖直方向移动;
所述第二蓄热单元至少包括设置于所述燃气灶头(6)外侧面一侧的第二节能管(3);
所述第一节能管(2)和/或所述第二节能管(3)上还各自设置有进水口(7)和出水口,所述出水口与所述保温单元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气灶头(6)为环形设置,且中间形成有通孔,所述伸缩机构能够沿竖直方向贯穿所述燃气灶头(6)的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气灶,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机构至少包括自上而下顺次连接的第一升降杆(13)和第二升降杆(16),所述第二升降杆(16)的上表面向内凹陷形成有轴线沿竖直方向设置的内螺纹槽,所述第一升降杆(13)的至少部分外表面上形成有与所述内螺纹槽相配合的外螺纹,所述第二升降杆(16)固定设置,所述第二升降杆(16)上连接有驱动单元,以使得所述驱动单元能够带动所述第二升降杆(16)自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燃气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单元包括可自转地固接于所述第二升降杆(16)上的第一锥齿轮(15),与所述第一锥齿轮(15)相契合的第二锥齿轮(18),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二锥齿轮(18)上的导杆(11),且所述第一锥齿轮(15)的轴线方向沿竖直方向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燃气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气灶还包括外框(21),所述点火单元、所述第一蓄热单元、所述第二蓄热单元和所述保温单元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外框(21)的内部,所述导杆(11)延伸贯穿至所述外框(21)的外部,且所述导杆(11)中设置于所述外框(21)外部的一端还连接有旋钮(12);
所述保温单元为设置于所述外框(21)内部的保温箱(8),所述外框(21)上设置有与所述保温箱(8)相连通的放水口(9)。
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燃气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升降杆(13)上还通过挡块(4)固定设置有档杆(5),且所述档杆(5)能够止档所述第一升降杆(13)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燃气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单元还包括固定设置于所述外框(21)内部的支撑块(10),所述导杆(11)贯穿所述支撑块(10),且所述支撑块(10)和所述导杆(11)之间通过第二轴承(20)连接;
所述外框(21)的外部还固接设置有第一轴承(19),所述导杆(11)贯穿所述第一轴承(19)。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燃气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节能管(2)通过直角接头(14)与所述保温单元相连通;
且所述第二节能管(3)至少包括沿竖直方向叠加的多层相连通的管圈。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燃气灶,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结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升降杆(16)上的第三轴承(17),且所述第二升降杆(16)贯穿设置于所述第三轴承(17)的内圈上。
10.一种燃气节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气节能方法使用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燃气灶,所述燃气节能方法包括:
1)将第一节能管(2)和第二节能管(3)中注水,并将第一节能管(2)调至最低处;
2)打开点火单元并调节火焰;
3)通过调节伸缩机构实现第一节能管(2)沿竖直方向的移动;
4)加热结束后放出由第一节能管(2)和第二节能管(3)进入保温单元中的水。
CN201910126280.3A 2019-02-20 2019-02-20 燃气灶和燃气节能方法 Pending CN10994525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26280.3A CN109945251A (zh) 2019-02-20 2019-02-20 燃气灶和燃气节能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26280.3A CN109945251A (zh) 2019-02-20 2019-02-20 燃气灶和燃气节能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45251A true CN109945251A (zh) 2019-06-28

Family

ID=670075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126280.3A Pending CN109945251A (zh) 2019-02-20 2019-02-20 燃气灶和燃气节能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945251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48924A (zh) * 2019-12-05 2020-02-04 安徽信息工程学院 一种集热发电的高效能燃气灶及其使用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80913Y (zh) * 1993-06-25 1994-10-26 闵吉珊 一种用于家用燃气灶的热水器
CN201047615Y (zh) * 2007-06-18 2008-04-16 周洪 节能高效炉具
CN102109182A (zh) * 2009-12-25 2011-06-29 叶大卫 一种利用蜗轮蜗杆结构调节锅底高度的燃气灶
KR101284544B1 (ko) * 2011-06-09 2013-07-11 윤범중 중화렌지 열을 이용한 온수발생장치
TW201641895A (zh) * 2015-05-21 2016-12-01 Univ Nan Kai Technology 熱回收再利用之加熱裝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80913Y (zh) * 1993-06-25 1994-10-26 闵吉珊 一种用于家用燃气灶的热水器
CN201047615Y (zh) * 2007-06-18 2008-04-16 周洪 节能高效炉具
CN102109182A (zh) * 2009-12-25 2011-06-29 叶大卫 一种利用蜗轮蜗杆结构调节锅底高度的燃气灶
KR101284544B1 (ko) * 2011-06-09 2013-07-11 윤범중 중화렌지 열을 이용한 온수발생장치
TW201641895A (zh) * 2015-05-21 2016-12-01 Univ Nan Kai Technology 熱回收再利用之加熱裝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48924A (zh) * 2019-12-05 2020-02-04 安徽信息工程学院 一种集热发电的高效能燃气灶及其使用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27594B (zh) 多功能高温高效节能蒸汽炉灶
CN202973194U (zh) 多功能高温高效节能蒸汽炉灶
CN201085455Y (zh) 多功能组合厨具
CN109945251A (zh) 燃气灶和燃气节能方法
CN101832540B (zh) 生物质能源连续供蒸汽数控常压锅炉
CN205655357U (zh) 一种利用余热产生蒸汽的炉灶
CN207936154U (zh) 一种集成灶的翻板装置
CN200968589Y (zh) 一种燃煤无压蒸汽多用炉
CN103216808A (zh) 醇基蒸汽发生器
CN205316401U (zh) 一种节能商用燃气灶
CN201555276U (zh) 燃气灶头余热热水器
CN205245124U (zh) 天然气节能环保锅炉
CN109099470A (zh) 一种节能环保的燃气灶
CN204554892U (zh) 节能炉霸
CN208108172U (zh) 用于蒸食物的蒸汽炉
CN103157119A (zh) 可移动节能常压灭菌炉
CN207162930U (zh) 一种新型锅炉
CN102538019B (zh) 一种户用生物质半气化炉
CN205641053U (zh) 一种多用节能燃气灶
CN204901840U (zh) 具有换热装置的节能灶
CN108518704A (zh) 用于蒸食物的蒸汽炉
CN108180454A (zh) 一种节能锅炉温度控制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203309953U (zh) 节能燃气灶
CN203893232U (zh) 一种用可燃气体助燃的节能炉灶
CN210951512U (zh) 一种轻烃燃气采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628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