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941681A - 采用触发分离回程方式的数控加工工艺 - Google Patents

采用触发分离回程方式的数控加工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941681A
CN109941681A CN201910278749.5A CN201910278749A CN109941681A CN 109941681 A CN109941681 A CN 109941681A CN 201910278749 A CN201910278749 A CN 201910278749A CN 109941681 A CN109941681 A CN 10994168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frame
threaded rod
triggering
output link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27874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941681B (zh
Inventor
杨洪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lingjing machine (Zhejiang)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杨洪开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杨洪开 filed Critical 杨洪开
Priority to CN201910278749.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941681B/zh
Publication of CN1099416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4168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94168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4168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采用触发分离回程方式的数控加工工艺,其步骤在于:驱动电机运行并使螺纹杆绕自身轴向转动,螺纹杆转动并牵引输出构件沿螺纹杆轴向做远离支撑架一的运动,输出构件处于运动状态;输出构件运动过程中会与分离回撤构件接触,并且当输出构件运动至最大位移时,分离回撤构件使输出构件脱离与螺纹杆接触,同时复位机构使输出构件沿螺纹杆轴向做靠近支撑架一的运动,即输出构件切换至回程状态;输出构件回程过程中会与合拢恢复构件接触,并且当输出构件回程至初始状态所在位置处时,合拢恢复构件使输出构件重新恢复至与螺纹杆接触,即输出构件切换至待运行状态,如此往复,从而使输出构件做往复运动并实现往复输出目的。

Description

采用触发分离回程方式的数控加工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往复输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往复装置的运行方法。
背景技术
在机械加工、生产线进卸料等领域中,大多存在用以实现往复输出目的的往复装置,一般往复装置包括待输出物以及往复驱动机构,该往复驱动机构可驱使待输出物沿一轨道的引导方向运动,当该待输出物被往复驱动机构驱驶至目的地后,往复驱动机构能够快速回程至初始位置处,并对下一待输出物进行驱驶,然而,此类装置的结构较为复杂,因此增加了制造与组装的困难度,存在亟待改善的缺弊,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颖且具有进步性的往复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往复装置的运行方法,整个往复输出过程全自动化,无需工作人员手动操作,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往复输出过程平稳顺利,不会出现顿挫、卡住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采用触发分离回程方式的数控加工工艺,其步骤在于:
S1:输出机构开始运行;
所述的底座上端面设置有支撑架,支撑架设置有两组且分别位于底座沿自身长度方向的一端,并且分别为支撑架一、支撑架二;
所述的输出机构包括驱动构件、输出构件,驱动构件包括驱动电机、螺纹杆,驱动电机固定安装于支撑架一背离支撑架二的侧面,且驱动电机输出轴轴向平行于底座长度方向;
所述的螺纹杆轴向平行于底座长度方向,螺纹杆活动安装于两组支撑架之间并可绕自身轴向转动,螺纹杆与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端之间通过联轴器进行动力传递,螺纹杆沿自身轴向可分为两部分,且分别为光滑段、螺纹段,且光滑段靠近支撑架一;
所述的输出构件设置于两组支撑架之间,输出构件用于做往复运动并实现往复输出目的,输出构件的运动状态可分为位于螺纹杆光滑段外部的待运行状态、沿螺纹杆轴向做远离支撑架一的运动状态、沿螺纹杆轴向做靠近支撑架一的回程状态,输出构件的初始状态为待运行状态;
驱动电机运行并使螺纹杆绕自身轴向转动,同时输出构件在自身内部抵触弹簧的弹力作用下与螺纹杆螺纹段接触,使得螺纹杆转动并牵引输出构件沿螺纹杆轴向做远离支撑架一的运动,输出构件处于运动状态;
S2:所述的触发回撤机构包括分离回撤构件、合拢恢复构件,输出构件运动过程中会与分离回撤构件接触,并且当输出构件运动至最大位移时,分离回撤构件使输出构件脱离与螺纹杆接触,同时复位机构使输出构件沿螺纹杆轴向做靠近支撑架一的运动,即输出构件由运动状态切换至回程状态;
S3:输出构件回程过程中会与合拢恢复构件接触,并且当输出构件回程至初始状态所在位置处时,合拢恢复构件使输出构件重新恢复至与螺纹杆接触,即输出构件由回程状态切换至待运行状态;
如此往复,从而使输出构件做往复运动并实现往复输出目的。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的输出构件包括安装外壳、连动块、抵触弹簧,安装外壳为一端开口、一端封闭的矩形壳体结构且开口端匹配安装有安装端盖,安装外壳上开设有套孔且安装外壳通过套孔活动套设于螺纹杆外部;
所述的连动块设置于安装外壳内,且两组之间构成滑动导向配合,并且安装外壳内腔的引导方向垂直于地面;
所述的连动块朝向螺纹杆的侧面为与螺纹杆外圆面相匹配的半圆面结构,连动块沿底座长度方向的侧面开设有引导孔a、引导孔b,且引导孔a远离螺纹杆、引导孔b靠近螺纹杆;
所述的引导孔a朝向螺纹杆的孔壁由两部分组成,且分别为靠近支撑架一的引导斜面一、远离支撑架一的水平面一,引导斜面一与螺纹杆之间的距离沿底座长度方向并由支撑架二指向支撑架一的方向递减,安装外壳上还对应开设有与引导孔a孔口相匹配的避让孔a;
所述的引导孔b背离螺纹杆的孔壁由两部分组成,且分别为靠近支撑架一的水平面二、远离支撑架一的引导斜面二,引导斜面二与螺纹杆之间的距离沿底座长度方向并由支撑架二指向支撑架一的方向递减,安装外壳上还对应开设有与引导孔b孔口相匹配的避让孔b;
所述的连动块设置有两组,且两组连动块关于螺纹杆呈上下对称分布,两组连动块朝向螺纹杆的半圆面可共同构成与螺纹杆螺纹段相匹配的螺纹孔,且两组连动块可通过螺纹孔活动套设于螺纹杆外部;
所述的抵触弹簧套设于螺纹杆的光滑段外部,且抵触弹簧位于安装外壳与支撑架一之间,抵触弹簧的弹力使得安装外壳沿螺纹杆轴向做远离支撑架一的运动,并可使两组连动块之间形成的螺纹孔与螺纹杆的螺纹段接触;
所述的输出构件的运动状态可分为位于螺纹杆光滑段外部的待运行状态、沿螺纹杆轴向做远离支撑架一的运动状态、沿螺纹杆轴向做靠近支撑架一的回程状态,输出构件的初始状态为待运行状态,且输出构件处于待运行状态与运动状态时,两组连动块形成的螺纹孔与螺纹杆相匹配,输出构件处于回程状态时,两组连动块形成的螺纹孔脱离与螺纹杆的接触。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的输出构件还包括用于使两组连动块形成的螺纹孔与螺纹杆紧密接触或彻底脱离接触的辅助部件;
所述的安装外壳沿底座长度方向的腔壁设置有容纳腔室,所述的连动块朝向容纳腔室的侧面设置有辅助槽,所述的辅助部件设置于容纳腔室与辅助槽共同构成的区域内;
所述的辅助部件包括辅助组件,辅助组件包括包括铰接块、套筒、滑杆、辅助块、辅助弹簧,铰接块铰接设置于容纳腔室内,且铰接轴芯线平行于地面并垂直于底座的长度方向;
所述的套筒轴向垂直于铰接块与容纳腔室之间的铰接轴芯线,且套筒固定安装于铰接块朝向辅助槽的侧面,滑杆同轴套设于套筒内,且两者之间构成滑动导向配合;
所述的辅助块固定安装于滑杆的自由端,辅助块为三棱柱结构且辅助块背离铰接块的侧面为其一棱边,所述的设置于连动块的辅助槽为三棱柱结构且辅助槽槽底为其一棱边,辅助块背离铰接块的棱边侧面与辅助槽的棱边槽底接触;
所述的辅助弹簧套设于套筒外部,且辅助弹簧的弹力使辅助块做远离铰接块的运动;
所述的辅助组件设置有两组且分别位于连动块沿底座长度方向的一侧、并且关于垂直于地面的方向呈对称分布;
所述的辅助部件对应设置有两组,且关于螺纹杆呈上下对称分布。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的分离回撤构件设置于支撑架二朝向支撑架一的一侧,分离回撤构件包括用于使两组连动块做相互远离运动的分离部件、用于感应输出构件是否运动至最大位移并决定分离部件是否对两组连动块进行分离的触发部件;
所述的分离部件包括固定支架、导向块、分离导向件、分离杆,固定支架固定安装于支撑架二朝向支撑架一的侧面;
所述的导向块固定安装于固定支架朝向支撑架一的侧面,导向块沿底座长度方向的侧面开设有导向孔,导向孔引导方向平行于底座长度方向,导向块朝向支撑架一的侧面设置有外置台阶;
所述的分离杆延伸方向平行于底座长度方向,且分离杆固定于外置台阶上,分离杆与避让孔b位于同一直线上,分离杆对应设置有两组且关于螺纹杆呈上下对称分布;
所述的分离杆朝向支撑架一的侧面为分离斜面,且分离斜面与螺纹杆之间的距离沿底座的长度方向并由支撑架二指向支撑架一的方向递减;
所述的分离导向件包括分离导杆、分离弹簧,分离导杆的引导方向平行于底座的长度方向,分离导杆的一端与外置台阶固定连接、另一端活动安装于固定支架上,分离导杆与固定支架之间构成滑动导向配合,分离弹簧套设于分离导杆外部,且分离弹簧的弹力使导向块做远离支撑架二的运动。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的触发部件包括触发外壳、触发导向件、触发件、牵引件,触发外壳为一端开口、一端封闭的壳体结构,且其开口端匹配安装有触发端盖,触发外壳设置于导向块内,且触发外壳与导向孔之间构成滑动导向配合;
所述的导向块的侧面开设有与导向孔连接接通的引导孔,且引导孔的引导方向平行于底座的长度方向,触发外壳侧面设置有固定凸起且固定凸起自由端穿过引导孔并位于导向块外部,固定凸起与引导孔之间构成滑动导向配合;
所述的触发导向件包括触发导杆、触发弹簧,触发导杆的延伸方向平行于底座的长度方向,触发导杆的一端与固定凸起固定连接、另一端活动安装于固定支架上,且触发导杆与固定支架之间构成滑动导向配合,触发弹簧套设于触发导杆外部,且触发弹簧弹力使触发外壳做远离支撑架二的运动;
所述的触发外壳朝向支撑架二的侧面开设有与其内腔连接接通的穿设孔,所述的触发件包括触发杆、触发块,触发杆的延伸方向平行于底座长度方向,触发杆的一端固定于支撑架二上、另一端穿过穿设孔并位于触发外壳内且该端与触发块固定连接;
所述的触发块朝向支撑架一的侧面由三部分组成,并分别为触发斜面一、位于触发斜面一下方的触发斜面二、位于触发斜面一/二之间的竖直面,触发斜面一与触发斜面二之间的距离沿底座长度方向并由支撑架二指向支撑架一的方向递增;
所述的触发外壳的上/下端面均开设有与其内腔连接接通的触发孔,且触发孔位于导向块朝向支撑架一的一侧,触发外壳内还设置有引导方向垂直于地面的引导槽,且引导槽与触发孔之间连接接通;
所述的牵引件包括牵引块、牵引弹簧,牵引块设置于引导槽内且两者之间构成滑动导向配合,牵引块的自由端穿过触发孔并位于触发外壳外部,且牵引块自由端与外置台阶接触,牵引块上还设置有触发凸起,且触发凸起正对于触发块,牵引块对应设置有两组且呈上下对称分布;
所述的牵引弹簧设置于两组牵引块之间,且牵引弹簧的弹力使得两组牵引块做相互远离的运动。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的合拢恢复构件包括延伸方向平行于底座长度方向的合拢杆,合拢杆固定安装于支撑架一朝向支撑架二的侧面,且合拢杆与输出构件的引导孔a位于同一直线上,合拢杆设置有两组且关于螺纹杆呈上下对称分布;
所述的合拢杆朝向支撑架二的侧面为合拢斜面,且合拢斜面与螺纹杆之间的距离沿底座的长度方向并由支撑架二指向支撑架一的方向递减。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的复位机构包括容纳外壳、卷簧,容纳外壳为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的壳体结构,且其开口端匹配安装有容纳端盖,容纳外壳固定安装于支撑架一上,且容纳外壳上开设有伸出孔;
所述的卷簧设置于容纳外壳内,且卷簧的自由端穿过伸出孔并与安装外壳固定连接,卷簧的弹力使安装外壳沿螺纹杆轴向做靠近支撑架一的运动;
所述的伸出孔孔口处匹配设置有滑轮。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在于,输出机构通过分离回撤构件进行触发分离,同时通过复位机构进行复位,复位完毕的同时,合拢恢复构件使输出机构合拢并恢复至初始状态,可进行下一轮的往复输出,整个往复输出过程全自动化,无需工作人员手动操作,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此外,辅助部件的设置使输出机构的往复输出过程更加平稳顺利,不会出现顿挫、卡住等问题,除此之外,分离回撤构件中的触发部件除了感应输出机构是否运动至最大位移并决定分离部件是否对输出机构进行分离外,还能够起到缓冲作用,避免分离回撤构件与输出机构之间发生碰撞并影响两者的运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机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触发回撤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分离回撤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分离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触发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触发部件的内部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输出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输出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输出构件的内部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的连动块与辅助部件的配合图。
图11为本发明的辅助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的复位机构、输出构件的配合图。
图13为本发明的复位机构的内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采用触发分离回程方式的数控加工工艺,其步骤在于:
S1:输出机构200开始运行;
所述的底座100上端面设置有支撑架,支撑架设置有两组且分别位于底座100沿自身长度方向的一端,并且分别为支撑架一、支撑架二;
所述的输出机构200包括驱动构件210、输出构件220,驱动构件210包括驱动电机211、螺纹杆212,驱动电机211固定安装于支撑架一背离支撑架二的侧面,且驱动电机211输出轴轴向平行于底座100长度方向;
所述的螺纹杆212轴向平行于底座100长度方向,螺纹杆212活动安装于两组支撑架之间并可绕自身轴向转动,螺纹杆212与驱动电机211的动力输出端之间通过联轴器进行动力传递,螺纹杆212沿自身轴向可分为两部分,且分别为光滑段、螺纹段,且光滑段靠近支撑架一;
所述的输出构件220设置于两组支撑架之间,输出构件220用于做往复运动并实现往复输出目的,输出构件220的运动状态可分为位于螺纹杆212光滑段外部的待运行状态、沿螺纹杆212轴向做远离支撑架一的运动状态、沿螺纹杆212轴向做靠近支撑架一的回程状态,输出构件220的初始状态为待运行状态;
驱动电机211运行并使螺纹杆212绕自身轴向转动,同时输出构件220在自身内部抵触弹簧223的弹力作用下与螺纹杆212螺纹段接触,使得螺纹杆212转动并牵引输出构件220沿螺纹杆212轴向做远离支撑架一的运动,输出构件220处于运动状态;
S2:所述的触发回撤机构300包括分离回撤构件310、合拢恢复构件320,输出构件220运动过程中会与分离回撤构件310接触,并且当输出构件220运动至最大位移时,分离回撤构件310使输出构件220脱离与螺纹杆212接触,同时复位机构400使输出构件220沿螺纹杆212轴向做靠近支撑架一的运动,即输出构件220由运动状态切换至回程状态;
S3:输出构件220回程过程中会与合拢恢复构件320接触,并且当输出构件220回程至初始状态所在位置处时,合拢恢复构件320使输出构件220重新恢复至与螺纹杆212接触,即输出构件220由回程状态切换至待运行状态;
如此往复,从而使输出构件220做往复运动并实现往复输出目的。
本发明通过输出机构实现往复输出目的的优越性在于,输出机构通过分离回撤构件进行触发分离,同时通过复位机构进行复位,复位完毕的同时,合拢恢复构件使输出机构合拢并恢复至初始状态,可进行下一轮的往复输出,整个往复输出过程全自动化,无需工作人员手动操作,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此外,辅助部件的设置使输出机构的往复输出过程更加平稳顺利,不会出现顿挫、卡住等问题,除此之外,分离回撤构件中的触发部件除了感应输出机构是否运动至最大位移并决定分离部件是否对输出机构进行分离外,还能够起到缓冲作用,避免分离回撤构件与输出机构之间发生碰撞并影响两者的运行。
自动触发式回撤往复装置,包括底座100、输出机构200、触发回撤机构300、复位机构400,所述的底座100水平放置于地面,所述的输出机构200用于做往复运动并实现往复输出目的,所述的触发回撤机构300用于触发输出机构200并使其做回程运动,所述的复位机构400用于为输出机构200做回程运动提供回程动力。
所述的底座100上端面设置有支撑架,支撑架设置有两组且分别位于底座100沿自身长度方向的一端,两组支撑架分别为支撑架一、支撑架二。
所述的输出机构200包括驱动构件210、输出构件220,输出构件220用于做往复运动并实现往复输出目的,驱动构件210用于为输出构件220做往复运动提供往复动力。
所述的驱动构件210包括驱动电机211、螺纹杆212、驱动导杆213,所述的驱动电机211固定安装于支撑架一背离支撑架二的侧面,且驱动电机211的输出轴轴向平行于底座100的长度方向。
所述的螺纹杆212的轴向平行于底座100的长度方向,螺纹杆212活动安装于两组支撑架之间并可绕自身轴向转动,螺纹杆212与驱动电机211的动力输出端之间设置有联轴器且两者之间通过联轴器进行动力传递。
所述的螺纹杆212沿自身轴向可分为两部分,且分别为光滑段、螺纹段,且光滑段靠近支撑架一。
所述的驱动导杆213的延伸方向平行于底座100的长度方向,驱动导杆213固定安装于两组支撑架之间。
所述的输出构件220设置于两组支撑架之间,输出构件220包括安装外壳221、连动块222、抵触弹簧223,安装外壳221为一端开口、一端封闭的矩形壳体结构且开口端匹配安装有安装端盖,安装外壳221上开设有滑孔且安装外壳221通过滑孔活动套设于驱动导杆213外部,安装外壳221与驱动导杆213之间构成滑动导向配合,安装外壳221上还开设有套孔且安装外壳221通过套孔活动套设于螺纹杆212外部。
所述的连动块222设置于安装外壳221内,且两组之间构成滑动导向配合,并且安装外壳221内腔的引导方向垂直于地面。
所述的连动块222朝向螺纹杆212的侧面为与螺纹杆212外圆面相匹配的半圆面结构,连动块222沿底座100长度方向的侧面开设有引导孔a222a、引导孔b222b,且引导孔a222a远离螺纹杆212、引导孔b222b靠近螺纹杆212。
所述的引导孔a222a朝向螺纹杆212的孔壁由两部分组成,且分别为靠近支撑架一的引导斜面一、远离支撑架一的水平面一,引导斜面一与螺纹杆212之间的距离沿底座100长度方向并由支撑架二指向支撑架一的方向递减,安装外壳221上还对应开设有与引导孔a222a孔口相匹配的避让孔a。
所述的引导孔b222b背离螺纹杆212的孔壁由两部分组成,且分别为靠近支撑架一的水平面二、远离支撑架一的引导斜面二,引导斜面二与螺纹杆212之间的距离沿底座100长度方向并由支撑架二指向支撑架一的方向递减,安装外壳221上还对应开设有与引导孔b222b孔口相匹配的避让孔b。
所述的连动块222设置有两组,且两组连动块222关于螺纹杆212呈上下对称分布,两组连动块222朝向螺纹杆212的半圆面可共同构成与螺纹杆212螺纹段相匹配的螺纹孔,且两组连动块222可通过螺纹孔活动套设于螺纹杆212外部。
所述的抵触弹簧223套设于螺纹杆212的光滑段外部,且抵触弹簧223位于安装外壳221与支撑架一之间,抵触弹簧223的弹力使得安装外壳221沿螺纹杆212轴向做远离支撑架一的运动,并可使两组连动块222之间形成的螺纹孔与螺纹杆212的螺纹段接触。
所述的输出构件220的运动状态可分为位于螺纹杆212光滑段外部的待运行状态、沿螺纹杆212轴向做远离支撑架一的运动状态、沿螺纹杆212轴向做靠近支撑架一的回程状态,输出构件220的初始状态为待运行状态,且输出构件220处于待运行状态与运动状态时,两组连动块222形成的螺纹孔与螺纹杆212相匹配,输出构件220处于回程状态时,两组连动块222形成的螺纹孔脱离与螺纹杆212的接触。
输出机构200的工作过程,具体表现为:驱动电机211运行并使螺纹杆212绕自身轴向转动,同时抵触弹簧223的弹力使两组连动块222之间形成的螺纹孔与螺纹杆212的螺纹段接触,使得螺纹杆212转动并牵引输出构件220沿螺纹杆212轴向做远离支撑架一的运动,输出构件220处于运动状态;
当输出构件220运动至最大位移后与触发回撤机构300接触,触发回撤机构300使输出构件220的两组连动块222做相互远离的运动,即使两组连动块222形成的螺纹孔脱离与螺纹杆212的接触,同时复位机构400使输出构件220整体做靠近支撑架一的运动,即输出构件220切换至回程状态;
当输出构件220恢复至初始状态所处位置时,触发回撤机构300使输出构件220的两组连动块222做相互靠近的运动,即输出构件220切换至待运行状态;
如此往复,从而使输出机构200做往复运动并实现往复输出目的。
更为具体的,在输出构件220的往复运动过程中,由于其是通过两组连动块222形成的螺纹孔与螺纹杆212配合而实现,同时由于连动块222与安装外壳221内腔之间构成引导方向垂直于地面的滑动导向配合,使得输出构件220往复运动过程中会出现运动顿挫、卡住等问题,严重的还会导致螺纹杆212转动不能继续牵引输出构件220同步运动,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所述的输出构件220还包括用于使两组连动块220形成的螺纹孔与螺纹杆212紧密接触或彻底脱离接触的辅助部件224。
所述的安装外壳221沿底座100长度方向的腔壁设置有容纳腔室,所述的连动块222朝向容纳腔室的侧面设置有辅助槽,所述的辅助部件224设置于容纳腔室与辅助槽共同构成的区域内。
所述的辅助部件224包括辅助组件,辅助组件包括包括铰接块224a、套筒224b、滑杆224c、辅助块224d、辅助弹簧224e,铰接块224a铰接设置于容纳腔室内,且铰接轴芯线平行于地面并垂直于底座100的长度方向。
所述的套筒224b轴向垂直于铰接块224a与容纳腔室之间的铰接轴芯线,且套筒224b固定安装于铰接块224a朝向辅助槽的侧面,滑杆224c同轴套设于套筒224b内,且两者之间构成滑动导向配合。
所述的辅助块224d固定安装于滑杆224c的自由端,辅助块224d为三棱柱结构且辅助块224d背离铰接块224a的侧面为其一棱边,所述的设置于连动块222的辅助槽为三棱柱结构且辅助槽槽底为其一棱边,辅助块224d背离铰接块224a的棱边侧面与辅助槽的棱边槽底接触。
所述的辅助弹簧224e套设于套筒224b外部,且辅助弹簧224e的弹力使辅助块224d做远离铰接块224a的运动。
所述的辅助部件224对应设置有两组,且关于螺纹杆212呈上下对称分布。
辅助部件224的辅助过程,具体表现为:输出构件220的两组连动块222做相互远离的运动过程中,会通过辅助块224d使滑杆224c做靠近铰接块224a的运动,辅助弹簧224e处于压缩状态,同时辅助部件224整体做远离螺纹杆212的转动,当辅助部件224的套筒224b转动至平行于地面时,辅助弹簧224e达到最大压缩量,而后,辅助部件224继续整体做远离螺纹杆212的转动,此时辅助弹簧224e的弹力通过辅助块224d使两组连动块222之间的距离达到最大值,此后,复位机构400使输出构件220回程过程中,两组连动块222始终处于分离状态,并始终不与螺纹杆212接触,从而使输出构件220的回程过程平稳顺利;
输出构件220的两组连动块222做相互靠近的运动过程中,当两组连动块222合拢后,辅助部件224使两组连动块222始终处于合拢状态,并始终与螺纹杆212接触,从而使驱动构件210驱动输出构件220的运动过程平稳顺利。
优选的,为了使辅助部件224辅助输出构件220的过程更加平稳,所述的辅助组件设置有两组且分别位于连动块222沿底座100长度方向的一侧、并且关于垂直于地面的方向呈对称分布。
所述的触发回撤机构300包括用于使两组连动块222做相互远离运动的分离回撤构件310、用于使两组连动块222做相互靠近运动的合拢恢复构件320。
所述的分离回撤构件310设置于支撑架二朝向支撑架一的一侧,分离回撤构件310包括用于使两组连动块222做相互远离运动的分离部件3110、用于感应输出构件220是否运动至最大位移并决定分离部件3110是否对两组连动块222进行分离的触发部件3120。
所述的分离部件3110包括固定支架3111、导向块3112、分离导向件、分离杆3116,固定支架3111固定安装于支撑架二朝向支撑架一的侧面。
所述的导向块3112固定安装于固定支架3111朝向支撑架一的侧面,导向块3112沿底座100长度方向的侧面开设有导向孔,导向孔引导方向平行于底座100长度方向,导向块3112朝向支撑架一的侧面设置有外置台阶3113。
所述的分离杆3116延伸方向平行于底座100长度方向,且分离杆3116固定于外置台阶3113上,分离杆3116与避让孔b位于同一直线上,分离杆3116对应设置有两组且关于螺纹杆212呈上下对称分布。
所述的分离导向件包括分离导杆3114、分离弹簧3115,分离导杆3114的引导方向平行于底座100的长度方向,分离导杆3114的一端与外置台阶3113固定连接、另一端活动安装于固定支架3111上,分离导杆3114与固定支架3111之间构成滑动导向配合,分离弹簧3115套设于分离导杆3114外部,且分离弹簧3115的弹力使导向块3112做远离支撑架二的运动。
输出构件220运动过程中会与触发部件3120接触,并通过触发部件3120使分离部件3110做靠近支撑架二的运动,分离弹簧3115处于压缩状态,而后当输出构件220达到最大位移时,触发部件3120停止牵引分离部件3110运动,同时分离部件3110在分离弹簧3115的弹力作用下做远离支撑架二的运动,此过程中,分离杆3116的自由端穿过避让孔b并与引导孔b222b的引导斜面二接触,分离杆3116与引导孔b222b配合使得两组连动块222做相互远离的运动。
所述的触发部件3120包括触发外壳3121、触发导向件、触发件、牵引件,触发外壳3121为一端开口、一端封闭的壳体结构,且其开口端匹配安装有触发端盖,触发外壳3121设置于导向块3112内,且触发外壳3121与导向孔之间构成滑动导向配合。
所述的导向块3112的侧面开设有与导向孔连接接通的引导孔,且引导孔的引导方向平行于底座100的长度方向,触发外壳3121侧面设置有固定凸起且固定凸起自由端穿过引导孔并位于导向块3112外部,固定凸起与引导孔之间构成滑动导向配合。
所述的触发导向件包括触发导杆3122、触发弹簧3123,触发导杆3122的延伸方向平行于底座100的长度方向,触发导杆3122的一端与固定凸起固定连接、另一端活动安装于固定支架3111上,且触发导杆3122与固定支架3111之间构成滑动导向配合,触发弹簧3123套设于触发导杆3122外部,且触发弹簧3123弹力使触发外壳3121做远离支撑架二的运动。
所述的触发外壳3121朝向支撑架二的侧面开设有与其内腔连接接通的穿设孔,所述的触发件包括触发杆3124、触发块3125,触发杆3124的延伸方向平行于底座100长度方向,触发杆3124的一端固定于支撑架二上、另一端穿过穿设孔并位于触发外壳3121内且该端与触发块3125固定连接。
所述的触发块3125朝向支撑架一的侧面由三部分组成,并分别为触发斜面一、位于触发斜面一下方的触发斜面二、位于触发斜面一/二之间的竖直面,触发斜面一与触发斜面二之间的距离沿底座100长度方向并由支撑架二指向支撑架一的方向递增。
所述的触发外壳3121的上/下端面均开设有与其内腔连接接通的触发孔,且触发孔位于导向块3112朝向支撑架一的一侧,触发外壳3121内还设置有引导方向垂直于地面的引导槽,且引导槽与触发孔之间连接接通。
所述的牵引件包括牵引块3126、牵引弹簧3127,牵引块3126设置于引导槽内且两者之间构成滑动导向配合,牵引块3126的自由端穿过触发孔并位于触发外壳3121外部,且牵引块3126自由端与外置台阶3113接触,牵引块3126上还设置有触发凸起,且触发凸起正对于触发块3125,牵引块3126对应设置有两组且呈上下对称分布。
所述的牵引弹簧3127设置于两组牵引块3126之间,且牵引弹簧3127的弹力使得两组牵引块3126做相互远离的运动。
输出构件220运动过程中与触发外壳3121接触,而后输出构件220运动并牵引触发部件3120同步运动,触发部件3120运动并牵引分离部件3110同步运动,其中,分离弹簧3115、触发弹簧3123均处于压缩状态;
当输出构件220运动至最大位移时,设置于牵引块3126的触发凸起与触发块3125的触发斜面一/二接触,使得两组牵引块3126做相互靠近运动并脱离与外置台阶3113的接触,而后分离弹簧3115的弹力使分离部件3110做远离支撑架二的运动,最终使两组连动块222做相互远离的运动,且此时分离部件3110恢复至初始状态;
而后,复位机构400使输出构件220做靠近支撑架一的回程运动,此过程中,触发弹簧3123的弹力使触发部件3120做远离支撑架二的运动,其中,当设置于触发外壳3121的触发孔重新位于导向块3112朝向支撑架一的一侧时,牵引弹簧3127使两组牵引块3126做相互远离的运动,从而使触发部件3120恢复至初始状态。
所述的合拢恢复构件320包括延伸方向平行于底座100长度方向的合拢杆321,合拢杆321固定安装于支撑架一朝向支撑架二的侧面,且合拢杆321与输出构件220的引导孔a222a位于同一直线上,合拢杆321设置有两组且关于螺纹杆212呈上下对称分布。
输出构件220回程运动中,合拢杆321穿过避让孔b并与引导孔a222a的引导斜面一接触,最终使输出构件220的两组连动块222做相互靠近的运动。
优选的,为了使分离杆3116牵引两组连动块222做相互远离的运动过程更加平稳顺利、使合拢杆321牵引两组连动块222做相互靠近的运动过程更加平稳顺利,所述的分离杆3116朝向支撑架一的侧面为分离斜面,且分离斜面与螺纹杆212之间的距离沿底座100的长度方向并由支撑架二指向支撑架一的方向递减,所述的合拢杆321朝向支撑架二的侧面为合拢斜面,且合拢斜面与螺纹杆212之间的距离沿底座100的长度方向并由支撑架二指向支撑架一的方向递减。
所述的复位机构400包括容纳外壳410、卷簧420,容纳外壳410为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的壳体结构,且其开口端匹配安装有容纳端盖,容纳外壳410固定安装于支撑架一上,且容纳外壳410上开设有伸出孔。
所述的卷簧420设置于容纳外壳410内,且卷簧420的自由端穿过伸出孔并与安装外壳221固定连接,卷簧420的弹力使安装外壳221沿螺纹杆212轴向做靠近支撑架一的运动。
当分离部件3110使两组连动块222做相互远离运动的同时,卷簧420弹力使输出构件220做靠近支撑架一的运动,从而使输出构件220恢复至初始状态所在位置处。
优选的,卷簧420牵引输出构件220运动过程中,卷簧420会与伸出孔孔口之间发生摩擦,使卷簧420出现磨损,为降低卷簧420磨损程度并提高其使用寿命,所述的伸出孔孔口处匹配设置有滑轮430。

Claims (7)

1.采用触发分离回程方式的数控加工工艺,其步骤在于:
S1:输出机构开始运行;
所述的底座上端面设置有支撑架,支撑架设置有两组且分别位于底座沿自身长度方向的一端,并且分别为支撑架一、支撑架二;
所述的输出机构包括驱动构件、输出构件,驱动构件包括驱动电机、螺纹杆,驱动电机固定安装于支撑架一背离支撑架二的侧面,且驱动电机输出轴轴向平行于底座长度方向;
所述的螺纹杆轴向平行于底座长度方向,螺纹杆活动安装于两组支撑架之间并可绕自身轴向转动,螺纹杆与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端之间通过联轴器进行动力传递,螺纹杆沿自身轴向可分为两部分,且分别为光滑段、螺纹段,且光滑段靠近支撑架一;
所述的输出构件设置于两组支撑架之间,输出构件用于做往复运动并实现往复输出目的,输出构件的运动状态可分为位于螺纹杆光滑段外部的待运行状态、沿螺纹杆轴向做远离支撑架一的运动状态、沿螺纹杆轴向做靠近支撑架一的回程状态,输出构件的初始状态为待运行状态;
驱动电机运行并使螺纹杆绕自身轴向转动,同时输出构件在自身内部抵触弹簧的弹力作用下与螺纹杆螺纹段接触,使得螺纹杆转动并牵引输出构件沿螺纹杆轴向做远离支撑架一的运动,输出构件处于运动状态;
S2:所述的触发回撤机构包括分离回撤构件、合拢恢复构件,输出构件运动过程中会与分离回撤构件接触,并且当输出构件运动至最大位移时,分离回撤构件使输出构件脱离与螺纹杆接触,同时复位机构使输出构件沿螺纹杆轴向做靠近支撑架一的运动,即输出构件由运动状态切换至回程状态;
S3:输出构件回程过程中会与合拢恢复构件接触,并且当输出构件回程至初始状态所在位置处时,合拢恢复构件使输出构件重新恢复至与螺纹杆接触,即输出构件由回程状态切换至待运行状态;
如此往复,从而使输出构件做往复运动并实现往复输出目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触发分离回程方式的数控加工工艺,所述的输出构件包括安装外壳、连动块、抵触弹簧,安装外壳为一端开口、一端封闭的矩形壳体结构且开口端匹配安装有安装端盖,安装外壳上开设有套孔且安装外壳通过套孔活动套设于螺纹杆外部;
所述的连动块设置于安装外壳内,且两组之间构成滑动导向配合,并且安装外壳内腔的引导方向垂直于地面;
所述的连动块朝向螺纹杆的侧面为与螺纹杆外圆面相匹配的半圆面结构,连动块沿底座长度方向的侧面开设有引导孔a、引导孔b,且引导孔a远离螺纹杆、引导孔b靠近螺纹杆;
所述的引导孔a朝向螺纹杆的孔壁由两部分组成,且分别为靠近支撑架一的引导斜面一、远离支撑架一的水平面一,引导斜面一与螺纹杆之间的距离沿底座长度方向并由支撑架二指向支撑架一的方向递减,安装外壳上还对应开设有与引导孔a孔口相匹配的避让孔a;
所述的引导孔b背离螺纹杆的孔壁由两部分组成,且分别为靠近支撑架一的水平面二、远离支撑架一的引导斜面二,引导斜面二与螺纹杆之间的距离沿底座长度方向并由支撑架二指向支撑架一的方向递减,安装外壳上还对应开设有与引导孔b孔口相匹配的避让孔b;
所述的连动块设置有两组,且两组连动块关于螺纹杆呈上下对称分布,两组连动块朝向螺纹杆的半圆面可共同构成与螺纹杆螺纹段相匹配的螺纹孔,且两组连动块可通过螺纹孔活动套设于螺纹杆外部;
所述的抵触弹簧套设于螺纹杆的光滑段外部,且抵触弹簧位于安装外壳与支撑架一之间,抵触弹簧的弹力使得安装外壳沿螺纹杆轴向做远离支撑架一的运动,并可使两组连动块之间形成的螺纹孔与螺纹杆的螺纹段接触;
所述的输出构件的运动状态可分为位于螺纹杆光滑段外部的待运行状态、沿螺纹杆轴向做远离支撑架一的运动状态、沿螺纹杆轴向做靠近支撑架一的回程状态,输出构件的初始状态为待运行状态,且输出构件处于待运行状态与运动状态时,两组连动块形成的螺纹孔与螺纹杆相匹配,输出构件处于回程状态时,两组连动块形成的螺纹孔脱离与螺纹杆的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采用触发分离回程方式的数控加工工艺,所述的输出构件还包括用于使两组连动块形成的螺纹孔与螺纹杆紧密接触或彻底脱离接触的辅助部件;
所述的安装外壳沿底座长度方向的腔壁设置有容纳腔室,所述的连动块朝向容纳腔室的侧面设置有辅助槽,所述的辅助部件设置于容纳腔室与辅助槽共同构成的区域内;
所述的辅助部件包括辅助组件,辅助组件包括包括铰接块、套筒、滑杆、辅助块、辅助弹簧,铰接块铰接设置于容纳腔室内,且铰接轴芯线平行于地面并垂直于底座的长度方向;
所述的套筒轴向垂直于铰接块与容纳腔室之间的铰接轴芯线,且套筒固定安装于铰接块朝向辅助槽的侧面,滑杆同轴套设于套筒内,且两者之间构成滑动导向配合;
所述的辅助块固定安装于滑杆的自由端,辅助块为三棱柱结构且辅助块背离铰接块的侧面为其一棱边,所述的设置于连动块的辅助槽为三棱柱结构且辅助槽槽底为其一棱边,辅助块背离铰接块的棱边侧面与辅助槽的棱边槽底接触;
所述的辅助弹簧套设于套筒外部,且辅助弹簧的弹力使辅助块做远离铰接块的运动;
所述的辅助组件设置有两组且分别位于连动块沿底座长度方向的一侧、并且关于垂直于地面的方向呈对称分布;
所述的辅助部件对应设置有两组,且关于螺纹杆呈上下对称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采用触发分离回程方式的数控加工工艺,所述的分离回撤构件设置于支撑架二朝向支撑架一的一侧,分离回撤构件包括用于使两组连动块做相互远离运动的分离部件、用于感应输出构件是否运动至最大位移并决定分离部件是否对两组连动块进行分离的触发部件;
所述的分离部件包括固定支架、导向块、分离导向件、分离杆,固定支架固定安装于支撑架二朝向支撑架一的侧面;
所述的导向块固定安装于固定支架朝向支撑架一的侧面,导向块沿底座长度方向的侧面开设有导向孔,导向孔引导方向平行于底座长度方向,导向块朝向支撑架一的侧面设置有外置台阶;
所述的分离杆延伸方向平行于底座长度方向,且分离杆固定于外置台阶上,分离杆与避让孔b位于同一直线上,分离杆对应设置有两组且关于螺纹杆呈上下对称分布;
所述的分离杆朝向支撑架一的侧面为分离斜面,且分离斜面与螺纹杆之间的距离沿底座的长度方向并由支撑架二指向支撑架一的方向递减;
所述的分离导向件包括分离导杆、分离弹簧,分离导杆的引导方向平行于底座的长度方向,分离导杆的一端与外置台阶固定连接、另一端活动安装于固定支架上,分离导杆与固定支架之间构成滑动导向配合,分离弹簧套设于分离导杆外部,且分离弹簧的弹力使导向块做远离支撑架二的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采用触发分离回程方式的数控加工工艺,所述的触发部件包括触发外壳、触发导向件、触发件、牵引件,触发外壳为一端开口、一端封闭的壳体结构,且其开口端匹配安装有触发端盖,触发外壳设置于导向块内,且触发外壳与导向孔之间构成滑动导向配合;
所述的导向块的侧面开设有与导向孔连接接通的引导孔,且引导孔的引导方向平行于底座的长度方向,触发外壳侧面设置有固定凸起且固定凸起自由端穿过引导孔并位于导向块外部,固定凸起与引导孔之间构成滑动导向配合;
所述的触发导向件包括触发导杆、触发弹簧,触发导杆的延伸方向平行于底座的长度方向,触发导杆的一端与固定凸起固定连接、另一端活动安装于固定支架上,且触发导杆与固定支架之间构成滑动导向配合,触发弹簧套设于触发导杆外部,且触发弹簧弹力使触发外壳做远离支撑架二的运动;
所述的触发外壳朝向支撑架二的侧面开设有与其内腔连接接通的穿设孔,所述的触发件包括触发杆、触发块,触发杆的延伸方向平行于底座长度方向,触发杆的一端固定于支撑架二上、另一端穿过穿设孔并位于触发外壳内且该端与触发块固定连接;
所述的触发块朝向支撑架一的侧面由三部分组成,并分别为触发斜面一、位于触发斜面一下方的触发斜面二、位于触发斜面一/二之间的竖直面,触发斜面一与触发斜面二之间的距离沿底座长度方向并由支撑架二指向支撑架一的方向递增;
所述的触发外壳的上/下端面均开设有与其内腔连接接通的触发孔,且触发孔位于导向块朝向支撑架一的一侧,触发外壳内还设置有引导方向垂直于地面的引导槽,且引导槽与触发孔之间连接接通;
所述的牵引件包括牵引块、牵引弹簧,牵引块设置于引导槽内且两者之间构成滑动导向配合,牵引块的自由端穿过触发孔并位于触发外壳外部,且牵引块自由端与外置台阶接触,牵引块上还设置有触发凸起,且触发凸起正对于触发块,牵引块对应设置有两组且呈上下对称分布;
所述的牵引弹簧设置于两组牵引块之间,且牵引弹簧的弹力使得两组牵引块做相互远离的运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采用触发分离回程方式的数控加工工艺,所述的合拢恢复构件包括延伸方向平行于底座长度方向的合拢杆,合拢杆固定安装于支撑架一朝向支撑架二的侧面,且合拢杆与输出构件的引导孔a位于同一直线上,合拢杆设置有两组且关于螺纹杆呈上下对称分布;
所述的合拢杆朝向支撑架二的侧面为合拢斜面,且合拢斜面与螺纹杆之间的距离沿底座的长度方向并由支撑架二指向支撑架一的方向递减。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采用触发分离回程方式的数控加工工艺,所述的复位机构包括容纳外壳、卷簧,容纳外壳为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的壳体结构,且其开口端匹配安装有容纳端盖,容纳外壳固定安装于支撑架一上,且容纳外壳上开设有伸出孔;
所述的卷簧设置于容纳外壳内,且卷簧的自由端穿过伸出孔并与安装外壳固定连接,卷簧的弹力使安装外壳沿螺纹杆轴向做靠近支撑架一的运动;
所述的伸出孔孔口处匹配设置有滑轮。
CN201910278749.5A 2019-04-09 2019-04-09 采用触发分离回程方式的数控加工工艺 Active CN10994168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78749.5A CN109941681B (zh) 2019-04-09 2019-04-09 采用触发分离回程方式的数控加工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78749.5A CN109941681B (zh) 2019-04-09 2019-04-09 采用触发分离回程方式的数控加工工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41681A true CN109941681A (zh) 2019-06-28
CN109941681B CN109941681B (zh) 2020-12-18

Family

ID=670139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278749.5A Active CN109941681B (zh) 2019-04-09 2019-04-09 采用触发分离回程方式的数控加工工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941681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59197A (zh) * 2019-07-01 2019-09-20 四川贝强声学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隔声罩顶部模块支撑机构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20813B1 (en) * 1997-10-21 2001-04-24 Timothy R. Launiere Workpiece transfer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ansfer die systems and the like
CN201942270U (zh) * 2011-01-07 2011-08-24 深圳市顺尚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平面运动机构
CN202226338U (zh) * 2011-10-15 2012-05-23 四川制药制剂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胶囊板传送的高平稳性传动装置
KR20160071110A (ko) * 2014-12-11 2016-06-21 이원형 리니어 스테이지
EP2930128B1 (en) * 2014-04-10 2016-08-24 Grifols, S.A. Vial transport mechanism
CN208070673U (zh) * 2018-03-21 2018-11-09 尹钦江 新型往复送料装置
CN208278823U (zh) * 2018-03-29 2018-12-25 苏州赛腾精密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错位式料仓上料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20813B1 (en) * 1997-10-21 2001-04-24 Timothy R. Launiere Workpiece transfer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ansfer die systems and the like
CN201942270U (zh) * 2011-01-07 2011-08-24 深圳市顺尚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平面运动机构
CN202226338U (zh) * 2011-10-15 2012-05-23 四川制药制剂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胶囊板传送的高平稳性传动装置
EP2930128B1 (en) * 2014-04-10 2016-08-24 Grifols, S.A. Vial transport mechanism
KR20160071110A (ko) * 2014-12-11 2016-06-21 이원형 리니어 스테이지
CN208070673U (zh) * 2018-03-21 2018-11-09 尹钦江 新型往复送料装置
CN208278823U (zh) * 2018-03-29 2018-12-25 苏州赛腾精密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错位式料仓上料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59197A (zh) * 2019-07-01 2019-09-20 四川贝强声学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隔声罩顶部模块支撑机构
CN110259197B (zh) * 2019-07-01 2024-05-17 四川贝强声学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隔声罩顶部模块支撑机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41681B (zh) 2020-12-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941681A (zh) 采用触发分离回程方式的数控加工工艺
CN107932841B (zh) 滑块抽芯机构
CN110039357B (zh) 数控机床的自动触发式回撤往复装置
CN110067390A (zh) 一种混凝土交替式泵射方法
CN108144843A (zh) 基于弧形偏摆分离的矿砂分选设备
CN109589716A (zh) 一种具有更换滤芯功能的便捷型空气净化设备
CN110065773A (zh) 应用于自动化生产线的单驱动双轴往复输出装置
CN110065774A (zh) 自动化流水线物料的触发回程方式的往复输出工艺
CN110230946A (zh) 应用于射击游乐场的连发式弓弩
CN109590210A (zh) 一种黑茶加工输送除杂装置
CN106040034B (zh) 物料自动混合装置
CN109332504A (zh) 一种取钉机构以及自动组装钉机
WO2014011440A2 (en) Piston outer panel mold and method of constructing a piston and forming an undercut cooling gallery of a piston therewith
CN109780428B (zh) 一种用于过载试验的运动体气动加速设备及其工作方法
CN111486708A (zh) 一种用于牙科的真空效果好的烤瓷炉
CN209088757U (zh) 换向器双工位挂线机构
CN107874304B (zh) 一种宠物饲料压缩成型装置
CN106182703A (zh) 一种注吹机模芯推板保持机构
CN219470385U (zh) 一种缝纫机抬牙机构
CN207723495U (zh) 一种轴承圈车削装置
CN110447952A (zh) 一种负压填充式自动打烟机
CN109130047A (zh) 用于内燃机的塞帽
CN209511936U (zh) 一种通用调光电源模组
CN108198714A (zh) 一种静触头弹片吸取机构
CN109080080A (zh) 一种带顶针先复位机构的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Chen Liang

Inventor after: Deng Longnong

Inventor after: Zhou Jing

Inventor after: Yang Hongkai

Inventor before: Yang Hongkai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125

Address after: 314000, Zhejiang, Jiaxing on the north side of South Central Road, two West Road (Jiax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ity) in the Pioneering Center building C three

Applicant after: JIAXING HUALING MECHATRONICS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1302, Huijing City Center, Shushan District, Hefei City, Anhui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Yang Hongkai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314000 No. 959, Kexing Road, Daqiao Town, Nanhu District, Jiaxing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ualingjing machine (Zhejiang) Co.,Ltd.

Address before: 314000 3rd floor, C, Zhongyan entrepreneurship center building, West Jinger Road, north of Zhonghuan South Road, Jiaxing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JIAXING HUALING MECHATRONICS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