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935170A - 一种层压设备及基于该设备制造显示单元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层压设备及基于该设备制造显示单元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935170A
CN109935170A CN201910366414.9A CN201910366414A CN109935170A CN 109935170 A CN109935170 A CN 109935170A CN 201910366414 A CN201910366414 A CN 201910366414A CN 109935170 A CN109935170 A CN 1099351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nel
edge
bar
fixture
depressed s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36641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彭志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10366414.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935170A/zh
Publication of CN1099351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3517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层压设备,包括:第一夹具、第二夹具、压板、以及承托面板的压力垫;还包括:面板,所述面板具有中部和边部,所述边部设置于中部的两侧;翻折载具,所述翻折载具设置于面板的外侧;所述翻折载具包括:主体,以及设置于主体上的滑部、夹部、杆部;所述滑部用于带动所述主体、夹部、杆部一同移动;所述夹部能够在所述主体移动时将面板的边部夹持,以使面板被水平地托起;所述杆部能够在所述夹部将面板的边部夹持时翻动,带动夹部翻动,再通过贴合步骤以与90度的压板进行贴合,解决了传统工艺的难点;根据使用需求决定翻动角度,以使层压设备能够通过贴合步骤实现90度压板的制造与其他度数压板的制造公用。

Description

一种层压设备及基于该设备制造显示单元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层压设备相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层压设备及基于该设备制造显示单元的方法。
背景技术
柔性显示单元包括形成在柔性面板上的显示装置,显示装置的示例包括有机发光显示装置、液晶显示(LCD)装置等,这些类型的显示设备通常包括薄膜晶体管(TFT),因此,柔性面板(显示面板)不可避免地要经历几种薄膜工艺,一旦薄膜制程完成,柔性基板便由封装层封装,最后柔性面板、以及封装层一起构成显示设备的显示单元。
通常,封装层位于柔性面板的上方,以保护柔性面板,二者通过层压设备贴合在一起,而层压又称层压成型法。是指在加热、加压下把多层相同或不同材料结合整体的成型加工方法,但是现有的层压设备在制造显示单元时存在以下弊端:
现有技术中的显示单元的边缘大多为曲面状,能够提供更好的显示从而使用户更好的使用感受,但是现有的层压设备无法快速有效将平整的柔性面板加工成曲面状,而将柔性面板的边缘90度曲面化更是工艺上的难点,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层压设备及基于该设备制造显示单元的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层压设备及基于该设备制造显示单元的方法,能够将面板的边部翻折90度,再通过贴合步骤以与90度的压板进行贴合,解决了传统工艺的难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一种层压设备,包括:第一夹具、第二夹具、压板、以及承托面板的压力垫;
还包括:
面板,所述面板具有中部和边部,所述边部设置于中部的两侧;
翻折载具,所述翻折载具设置于面板的外侧;
所述翻折载具包括:主体,以及设置于主体上的滑部、夹部、杆部;
所述滑部用于带动所述主体、夹部、杆部一同移动;
所述夹部能够在所述主体移动时将面板的边部夹持,以使面板被水平地托起;
所述杆部能够在所述夹部将面板的边部夹持时翻动,带动夹部翻动,以使面板的边部向下翻折。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翻折载具至少包括第一、第二翻折载具,第一、第二翻折载具结构相同并对称设置在压力垫的两侧。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主体包括:纵长延伸的平板、以及固连于平板上端的直板,所述直板相对于平板垂直设置。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滑部包括:固连于平板下端的滑块、以及横长延伸的滑轨,所述滑块的下端滑动连接在滑轨上,所述滑块具有与滑轨长度方向平行的移动轴线,其沿移动轴线移动时以带动所述主体、夹部、以及杆部一同沿移动轴线移动。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夹部包括:纵长延伸的长条,所述长条靠近面板边部的一侧设有凹陷部分,所述凹陷部分呈纵长延伸状,与所述面板的边部相对应;
所述夹部沿移动轴线移动时,凹陷部分与面板的边部贴合,以使面板被水平地托起。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杆部包括:横长延伸的第一直杆、以及纵长延伸的第二直杆;
所述第一直杆的一端被转轴纵向贯穿,且转轴的两端部均与直板的上端一侧可转动地连接,所述第一直杆一端的上侧与长条固连,其另一端的上侧与第二直杆的中部固连。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凹陷部分内具有夹角,所述凹陷部分的一侧壁呈水平状,其另一侧壁呈向上倾斜状;
所述夹角为凹陷部分的一侧壁、另一侧壁之间构成的等于45度的内夹角;
所述凹陷部分与面板的边部贴合时,面板的边部位于夹角内,所述边部的下侧与凹陷部分的一侧壁贴合,边部的上侧与其另一侧壁贴合,以使面板的边部被夹角夹持。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还包括:与杆部翻动相配合的轨部;
所述轨部包括:竖直的支板,所述支板的上部纵向贯穿有通轨,所述通轨内滑动连接有滑轮,所述滑轮的背面与第二直杆的端部可转动地连接;
所述通轨靠近面板的一端呈向下倾斜状,其内具有向下倾斜的第一运动轨迹;
所述通轨远离面板的一端呈水平状,其内具有水平的第二运动轨迹。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包括以下步骤:
装配:准备下端吸附有压板的第一夹具、承托有面板的压力垫、固连于压力垫下端的第二夹具、以及第一、第二翻折载具;
移动:将第一、第二翻折载具相互靠近,即通过滑部带动主体、夹部、杆部一同向靠近面板的方向移动;
夹持:夹部向靠近面板的方向移动,以使长条靠近面板边部一侧的凹陷部分与面板的边部贴合,以对面板的边部形成夹持并形成水平的托起;
顶升:将第二夹具垂直顶升,通过压力垫对面板的中部施加顶升压力;
翻折:压力垫的顶升以使面板的中部顶升,顶升过程中带动面板的边部向上移动,由于其边部被凹陷部分的夹角夹持,形成连动以带动杆部,以使具有凹陷部分的杆部向上翻动,以将凹陷部分内的边部向下翻折:
贴合:将继续第二夹具垂直顶升,以使面板与压板贴合,然后再将第一夹具垂直下压,以使面板与压板完全贴合,并且保压,最后将第一、第二翻折载具相互远离,即通过滑部带动主体、夹部、杆部一同向远离面板的方向移动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移动步骤中:滑部带动主体、夹部、杆部一同向靠近面板的方向移动时,杆部的第二直杆的端部通过滑轮滑动于通轨远离面板的一端内,并沿第二运动轨迹向靠近面板的方向水平移动;
所述顶升步骤中:将第二夹具垂直顶升前,先将所述第一夹具垂直下压,以使第一夹具下端的压板下移至面板的上方;
且顶升步骤中:压力垫对面板的中部施加顶升压力时,首先将面板的中部形成向上的弯曲,由于压板恰好位于面板的上方,所以,面板的中部上侧恰好与面板首先贴合,贴合后,面板的向上弯曲被压板抵挡,面板的中部无法继续弯曲;
所述翻折步骤中:具有凹陷部分的杆部向上翻动时,杆部的第二直杆的端部恰好沿第一运动轨迹向靠近面板的方向水平移动;
且翻折步骤中:当面板的边部向下翻折45度后,大于夹角的度数,以使面板的边部能够通过向上的移动移出凹陷部分;
所述贴合步骤中:第二夹具垂直顶升时,以使面板的边部移出凹陷部分,第一夹具垂直下压时,由于面板呈向上弯曲状,以使压板首先与面板的中部上侧贴合,并逐渐从中部的上侧贴合至边部的上侧。
本发明的一种层压设备及基于该设备制造显示单元的方法,具备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一种层压设备及基于该设备制造显示单元的方法,设置的杆部,在夹部将面板的边部夹持时带动夹部翻动,以使面板的边部向下翻折90度,从而能够与90度的压板相匹配,再通过贴合步骤以与90度的压板进行贴合,解决了传统工艺的难点;
2.本发明的一种层压设备及基于该设备制造显示单元的方法,设置的杆部,根据使用需求决定翻动角度,从而改变面板边部的翻折度数,以使层压设备能够通过贴合步骤实现90度压板的制造与其他度数压板的制造公用,实用性强;
3.本发明的一种层压设备及基于该设备制造显示单元的方法,面板边部在翻折时,其上侧的粘合层与凹陷部分的贴合面积小,二者之间的摩擦最小化,以使粘合层不会被破坏,避免出现粘合不紧密的现象。
参照后文的说明与附图,详细公开了本发明的特定实施方式,指明了本发明的原理可以被采用的方式,应该理解,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范围上并不因而受到限制,在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条款的范围内,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包括许多改变、修改和等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压板和面板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箱体和机架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结构侧面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的夹持步骤时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顶升步骤时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翻折步骤时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贴合步骤时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的面板与长条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中的面板与长条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的图7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中:压板1、面板2、中部3、边部4、主体5、平板6、直板7、滑块8、滑轨9、长条10、凹陷部分11、第一直杆12、第二直杆13、支板14、第一运动轨迹15、第二运动轨迹16、箱体17。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过附图中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是应该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设有”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发明,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阅说明书附图1-11,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提供的层压设备,该层压设备包括:第一夹具、第二夹具、压板1、以及承托面板2的压力垫,还包括:面板2,面板2具有中部3和边部4,边部4设置于中部3的两侧,翻折载具,翻折载具设置于面板2的外侧,翻折载具包括:主体5,以及设置于主体5上的滑部、夹部、杆部,滑部用于带动主体5、夹部、杆部一同移动,夹部能够在主体5移动时将面板2的边部4夹持,以使面板2被水平地托起,杆部能够在夹部将面板2的边部4夹持时翻动,带动夹部翻动,以使面板2的边部4向下翻折;
在本实施方式中,压板1优选为玻璃或塑料材质制成,也可以是透光的材料形成,当然的,压板1还可以是可弯曲或可折叠的柔性材料制成,以使压板1可弯曲或可折叠;
而面板2优选为显示面板2或触摸面板2,从广泛的意义上而言,面板2可以为显示单元或触摸单元,且面板2的上端涂抹有粘合层,该粘合层优选为具有透光性和粘合性的树脂涂抹形成;
当然的,压力垫优选为弹性材料制成;
下面将对本申请中的各部件的具体结构以及相互的配合关系进行具体的说明,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根据下面的说明更好地理解本申请;
请参阅图1和图4,主体5包括:纵长延伸的平板6、以及固连于平板6上端的直板7,直板7相对于平板6垂直设置;
滑部包括:固连于平板6下端的滑块8、以及横长延伸的滑轨9,滑块8的下端滑动连接在滑轨9上,滑块8具有与滑轨9长度方向平行的移动轴线,其沿移动轴线移动时以带动主体5、夹部、以及杆部一同沿移动轴线移动;
夹部包括:纵长延伸的长条10,长条10靠近面板2边部4的一侧设有凹陷部分11,凹陷部分11呈纵长延伸状,与面板2的边部4相对应,夹部沿移动轴线移动时,凹陷部分11与面板2的边部4贴合,以使面板2被水平地托起;
具体的,凹陷部分11内具有夹角,凹陷部分11的一侧壁呈水平状,其另一侧壁呈向上倾斜状,夹角为凹陷部分11的一侧壁、另一侧壁之间构成的等于45度的内夹角,凹陷部分11与面板2的边部4贴合时,面板2的边部4位于夹角内,边部4的下侧与凹陷部分11的一侧壁贴合,边部4的上侧与其另一侧壁贴合,以使面板2的边部4被夹角夹持;
杆部包括:横长延伸的第一直杆12、以及纵长延伸的第二直杆13,第一直杆12的一端被转轴纵向贯穿,且转轴的两端部均与直板7的上端一侧可转动地连接,第一直杆12一端的上侧与长条10固连,其另一端的上侧与第二直杆13的中部3固连;
本实施方式中,为了助于杆部的翻动,还包括:与杆部翻动相配合的轨部,轨部包括:竖直的支板14,支板14的上部纵向贯穿有通轨,通轨内滑动连接有滑轮,滑轮的背面与第二直杆13的端部可转动地连接,通轨靠近面板2的一端呈向下倾斜状,其内具有向下倾斜的第一运动轨迹15,通轨远离面板2的一端呈水平状,其内具有水平的第二运动轨迹16;
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层压设备还包括用于容纳所有结构的箱体17,所有结构均设置在箱体17内,箱体17通过机架立于地面,当然的,箱体17的侧壁贯穿有与外界连通的通口,以用于将压板1或面板2放入以及移出层压设备,当然的,箱体17的侧壁还设有用于封堵通口的箱门,以使箱体17内保持相对密封;
当然的,机架上设有驱动第一夹具、第二夹具、以及滑部的电机或电推杆,最广泛的意义上而言,机架上设有层压设备的动力单元或控制单元(未图示),动力单元或控制单元的设置和使用均是本领域的常规设置手段,不作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在此不赘述;
在本实施方式中,翻折载具至少包括第一、第二翻折载具,第一、第二翻折载具结构相同并对称设置在压力垫的两侧;
如图9所示,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压板1可以具有四个边部4,当压板1具有四个边部4时,翻折载具的数量应当与边部4的数量相对应,并且,两个横向对称的翻折载具之间是可以相向或相背移动的,两个竖向对称的翻折载具之间是可以相向或相背移动的,移动方式与上述实施方式保持一致,在此不赘述;
如图10所示,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压板1可以具有四个弧形拐角的边部4,当压板1具有四个弧形拐角的边部4时,翻折载具的数量应当与边部4的数量相对应,且翻折载具的位置应当与弧形拐角的位置对应,并且,四个翻折载具可沿压板1的对角线方向相向或相背移动,移动方式与上述实施方式保持一致,在此不赘述;
本发明又一实施方式还提供一种基于任一实施方式层压设备的制造显示单元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如图4所示,装配:准备下端吸附有压板1的第一夹具、承托有面板2的压力垫、固连于压力垫下端的第二夹具、以及第一、第二翻折载具;
如图5所示,移动:将第一、第二翻折载具相互靠近,即通过滑部带动主体5、夹部、杆部一同向靠近面板2的方向移动;
夹持:夹部向靠近面板2的方向移动,以使长条10靠近面板2边部4一侧的凹陷部分11与面板2的边部4贴合,以对面板2的边部4形成夹持并形成水平的托起,在夹持步骤中,面板2边部4插入凹陷部分11时,由于凹陷部分11内的夹角呈45度,所以,面板2边部4插入凹陷部分11的过程中其上侧的粘合层不会与凹陷部分11接触,因此不会产生摩擦,并且,当其完全插入凹陷部分11后,其上侧的粘合层与凹陷部分11的贴合面积小;
如图6所示,顶升:将第二夹具垂直顶升,通过压力垫对面板2的中部3施加顶升压力;
如图7和图11所示,翻折:压力垫的顶升以使面板2的中部3顶升,顶升过程中带动面板2的边部4向上移动,由于其边部4被凹陷部分11的夹角夹持,形成连动以带动杆部,以使具有凹陷部分11的杆部向上翻动,以将凹陷部分11内的边部4向下翻折:
如图8所示,贴合:将继续第二夹具垂直顶升,以使面板2与压板1贴合,然后再将第一夹具垂直下压,以使面板2与压板1完全贴合,并且保压,最后将第一、第二翻折载具相互远离,即通过滑部带动主体5、夹部、杆部一同向远离面板2的方向移动;
移动步骤中:滑部带动主体5、夹部、杆部一同向靠近面板2的方向移动时,杆部的第二直杆13的端部通过滑轮滑动于通轨远离面板2的一端内,并沿第二运动轨迹16向靠近面板2的方向水平移动,设置的第二运动轨迹16以使杆部向靠近面板2的方向移动时能够保持水平,杆部不会歪斜;
顶升步骤中:将第二夹具垂直顶升前,先将第一夹具垂直下压,以使第一夹具下端的压板1下移至面板2的上方,顶升步骤中:压力垫对面板2的中部3施加顶升压力时,首先将面板2的中部3形成向上的弯曲,由于压板1恰好位于面板2的上方,所以,面板2的中部3上侧恰好与面板2首先贴合,贴合后,面板2的向上弯曲被压板1抵挡,面板2的中部3无法继续弯曲;
在本实施方式中,当顶升到最高度时以使面板2的边部4翻折呈90度,从而能够与90度的压板1相匹配,再通过贴合步骤以实现与90度压板1的贴合;
根据使用需求,控制顶升的高度,顶升的高度越高,则使杆部向上的翻动角度越大,则使边部4的翻折角度越小,反之则小,所以杆部可将面板2的边部4翻折呈90度或其他度数(大于90度),所以本层压设备通过贴合步骤以实现90度压板1其他度数的压板1之间的公用,实用性强,需要说明的是,该翻折角度以及度数分别指面板2中部3与边部4之间内夹角度以及度数;
翻折步骤中:具有凹陷部分11的杆部向上翻动时,杆部的第二直杆13的端部恰好沿第一运动轨迹15向靠近面板2的方向水平移动,设置的第一运动轨迹15以对杆部的翻动形成引导,以使杆部的翻动稳定;
具体的,翻折步骤中:当面板2的边部4向下翻折45度后,大于夹角的度数,以使面板2的边部4能够通过向上的移动移出凹陷部分11,在翻折步骤中,由于粘合层与凹陷部分11的贴合面积小,以使二者之间的摩擦最小化,以使粘合层不会被破坏;
贴合步骤中:第二夹具垂直顶升时,以使面板2的边部4移出凹陷部分11,需要说明的是,由于边部4翻折后的角度大于凹陷部分11的夹角,所以面板2的边部4移出凹陷部分11时不会受到任何阻挡,同样以使粘合层不会受到任何摩擦,第一夹具垂直下压时,由于面板2呈向上弯曲状,以使压板1首先与面板2的中部3上侧贴合,并逐渐从中部3的上侧贴合至边部4的上侧,上述贴合的同时以将压板1与面板2之间存在的空气沿面板2的径向向外挤压扩散,以使空气不会遗留在压板1与面板2之间。
当然的,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夹具(未图示)和第二夹具是可以相互靠近的,换句话说,第二夹具可以顶升,第一夹具可以下压,或者是第一夹具和第二夹具均可以顶升或下压,以便于第一夹具和第二夹具的相互靠近;
考虑到压力垫具有弹性,所以其上侧表面具有平坦和凸起两种状态,在贴合步骤前,如图4所示,其上侧表面为凸起状,在贴合步骤中压板1和面板2的保压时,如图8所示,以使压力垫的上侧表面下压为平坦状。
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层压设备,包括:第一夹具、第二夹具、压板、以及承托面板的压力垫;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面板,所述面板具有中部和边部,所述边部设置于中部的两侧;
翻折载具,所述翻折载具设置于面板的外侧;
所述翻折载具包括:主体,以及设置于主体上的滑部、夹部、杆部;
所述滑部用于带动所述主体、夹部、杆部一同移动;
所述夹部能够在所述主体移动时将面板的边部夹持,以使面板被水平地托起;
所述杆部能够在所述夹部将面板的边部夹持时翻动,带动夹部翻动,以使面板的边部向下翻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层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翻折载具至少包括第一、第二翻折载具,第一、第二翻折载具结构相同并对称设置在压力垫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层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包括:纵长延伸的平板、以及固连于平板上端的直板,所述直板相对于平板垂直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层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滑部包括:固连于平板下端的滑块、以及横长延伸的滑轨,所述滑块的下端滑动连接在滑轨上,所述滑块具有与滑轨长度方向平行的移动轴线,其沿移动轴线移动时以带动所述主体、夹部、以及杆部一同沿移动轴线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层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夹部包括:纵长延伸的长条,所述长条靠近面板边部的一侧设有凹陷部分,所述凹陷部分呈纵长延伸状,与所述面板的边部相对应;
所述夹部沿移动轴线移动时,凹陷部分与面板的边部贴合,以使面板被水平地托起。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层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杆部包括:横长延伸的第一直杆、以及纵长延伸的第二直杆;
所述第一直杆的一端被转轴纵向贯穿,且转轴的两端部均与直板的上端一侧可转动地连接,所述第一直杆一端的上侧与长条固连,其另一端的上侧与第二直杆的中部固连。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层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陷部分内具有夹角,所述凹陷部分的一侧壁呈水平状,其另一侧壁呈向上倾斜状;
所述夹角为凹陷部分的一侧壁、另一侧壁之间构成的等于45度的内夹角;
所述凹陷部分与面板的边部贴合时,面板的边部位于夹角内,所述边部的下侧与凹陷部分的一侧壁贴合,边部的上侧与其另一侧壁贴合,以使面板的边部被夹角夹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层压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杆部翻动相配合的轨部;
所述轨部包括:竖直的支板,所述支板的上部纵向贯穿有通轨,所述通轨内滑动连接有滑轮,所述滑轮的背面与第二直杆的端部可转动地连接;
所述通轨靠近面板的一端呈向下倾斜状,其内具有向下倾斜的第一运动轨迹;
所述通轨远离面板的一端呈水平状,其内具有水平的第二运动轨迹。
9.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一种层压设备的制造显示单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装配:准备下端吸附有压板的第一夹具、承托有面板的压力垫、固连于压力垫下端的第二夹具、以及第一、第二翻折载具;
移动:将第一、第二翻折载具相互靠近,即通过滑部带动主体、夹部、杆部一同向靠近面板的方向移动;
夹持:夹部向靠近面板的方向移动,以使长条靠近面板边部一侧的凹陷部分与面板的边部贴合,以对面板的边部形成夹持并形成水平的托起;
顶升:将第二夹具垂直顶升,通过压力垫对面板的中部施加顶升压力;
翻折:压力垫的顶升以使面板的中部顶升,顶升过程中带动面板的边部向上移动,由于其边部被凹陷部分的夹角夹持,形成连动以带动杆部,以使具有凹陷部分的杆部向上翻动,以将凹陷部分内的边部向下翻折:
贴合:将继续第二夹具垂直顶升,以使面板与压板贴合,然后再将第一夹具垂直下压,以使面板与压板完全贴合,并且保压,最后将第一、第二翻折载具相互远离,即通过滑部带动主体、夹部、杆部一同向远离面板的方向移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层压设备的制造显示单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移动步骤中:滑部带动主体、夹部、杆部一同向靠近面板的方向移动时,杆部的第二直杆的端部通过滑轮滑动于通轨远离面板的一端内,并沿第二运动轨迹向靠近面板的方向水平移动;
所述顶升步骤中:将第二夹具垂直顶升前,先将所述第一夹具垂直下压,以使第一夹具下端的压板下移至面板的上方;
且顶升步骤中:压力垫对面板的中部施加顶升压力时,首先将面板的中部形成向上的弯曲,由于压板恰好位于面板的上方,所以,面板的中部上侧恰好与面板首先贴合,贴合后,面板的向上弯曲被压板抵挡,面板的中部无法继续弯曲;
所述翻折步骤中:具有凹陷部分的杆部向上翻动时,杆部的第二直杆的端部恰好沿第一运动轨迹向靠近面板的方向水平移动;
且翻折步骤中:当面板的边部向下翻折45度后,大于夹角的度数,以使面板的边部能够通过向上的移动移出凹陷部分;
所述贴合步骤中:第二夹具垂直顶升时,以使面板的边部移出凹陷部分,第一夹具垂直下压时,由于面板呈向上弯曲状,以使压板首先与面板的中部上侧贴合,并逐渐从中部的上侧贴合至边部的上侧。
CN201910366414.9A 2019-05-05 2019-05-05 一种层压设备及基于该设备制造显示单元的方法 Pending CN10993517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66414.9A CN109935170A (zh) 2019-05-05 2019-05-05 一种层压设备及基于该设备制造显示单元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66414.9A CN109935170A (zh) 2019-05-05 2019-05-05 一种层压设备及基于该设备制造显示单元的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35170A true CN109935170A (zh) 2019-06-25

Family

ID=669913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366414.9A Pending CN109935170A (zh) 2019-05-05 2019-05-05 一种层压设备及基于该设备制造显示单元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935170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551139B1 (ko) 표시 장치의 제조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KR101588600B1 (ko) 윈도우 합착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합착방법
WO2021232996A9 (zh) 贴合装置及贴合方法
CN104123890B (zh) 用于制造显示设备的方法和装置
CN106585045B (zh) 一种手机盖板贴合模具及其工艺
KR102278868B1 (ko) 이형의 곡면 커버 플레이트와 플렉서블 스크린의 본딩 장치 및 본딩 방법
KR101623325B1 (ko) 기판 접합 장치 및 기판 접합 방법
US11583964B2 (en) Attaching apparatus
US11318664B2 (en) Adhering device and adhering method
CN108068434A (zh) 层压设备及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CN109435411A (zh) 一种手机屏的贴合装置及贴合方法
CN104299516B (zh) 显示模块返工装置和使用返工装置的显示模块返工方法
CN208428748U (zh) 一种曲面贴合夹具和曲面贴合机
CN106042371B (zh) 异形内外盖组装装置
CN206552322U (zh) 一种手机盖板贴合模具
CN106486402B (zh) 贴膜压合一体机
CN108582897A (zh) 一种曲面贴合夹具和曲面贴合机
KR101211911B1 (ko) 표시장치용 패널의 반전로봇
KR20180051747A (ko) 윈도우 합착 장치 및 방법
CN206038451U (zh) 柔性屏体弯曲测试装置
CN109935170A (zh) 一种层压设备及基于该设备制造显示单元的方法
CN205281068U (zh) 一种对位机构及背光源组装治具
CN110103458A (zh) 一种折叠屏幕贴合装置及贴合方法
CN206624045U (zh) 一种菲林贴合治具
CN210403007U (zh) 一种层压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