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921663A - 一种基于软开关技术的三相两桥臂三电平整流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软开关技术的三相两桥臂三电平整流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921663A
CN109921663A CN201910258741.2A CN201910258741A CN109921663A CN 109921663 A CN109921663 A CN 109921663A CN 201910258741 A CN201910258741 A CN 201910258741A CN 109921663 A CN109921663 A CN 10992166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witching tube
capacitor
bridge arm
connection
di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25874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辉
韩笑
田鹏辉
田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Three Gorges University CTGU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Three Gorges University CTG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Three Gorges University CTGU filed Critical China Three Gorges University CTGU
Priority to CN201910258741.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921663A/zh
Publication of CN1099216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2166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70/00Technologies for an efficient end-user side electric power management and consumption
    • Y02B70/10Technologies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by using switched-mode power supplies [SMPS], i.e. efficient power electronics conversion e.g. power factor correction or reduction of losses in power supplies or efficient standby modes

Landscapes

  • Rectifi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软开关技术的三相两桥臂三电平整流器,包括整流电路和谐振电路所述整流电路包括第一整流桥臂、第二整流桥臂,第一整流桥臂包括开关管Sa1、Sb1、Sa2、Sb2,缓冲电容Ca1、Cb1、Ca2、Cb2,二极管D4、D5;第二整流桥臂包括开关管Sc1、Sd1、Sc2、Sd2,缓冲电容Cc1、Cd1、Cc2、Cd2,二极管D6、D7;谐振电路包括谐振电感Lr、开关管S3、钳位电容Cc、缓冲电容C3;本发明采用软开关技术,在原整流器基础上增加了谐振回路。本发明与传统中性点二极管箝位三电平整流器相比,不仅减少了元件数量,简化了结构,降低了成本,可以有效地抑制谐波,减小开关管应力,实现网侧单位功率因数控制。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软开关技术的三相两桥臂三电平整流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三相整流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软开关技术的三相两桥臂三电平整流器。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电力电子设备在日常生活和工作生产中日益增多,诸如各种高品质应用型电源、电力牵引机车等电气化铁路设备、变频调速系统、各类新能源发电等。多电平变换技术作为改善系统性能和提高系统工作效率的重要技术,在新能源逆变器并网、分布式直流发电、传动系统等大功率领域得到越来越多来自学术界和工业界的青睐。由于电力电子装置的耐高压、高频化、高电压、大容量等特性的需求日益强烈,传统两电平变换器在大功率场合运用中存在着诸多难以突破的瓶颈。与常规的两电平整流器相比,三电平整流器的主电路结构虽然比较复杂,但是因其在抑制谐波、提高功率因数、减小电压应力等方面的优点,正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关注。目前,常见的三电平整流器有三种:级联式H桥三电平整流器、飞跨电容三电平整流器和中性点二极管箝位三电平整流器。由于上述整流器使用了较多的功率开关管和箝位二极管,使得成本较高,开关损耗较大,并且由于三相三电平的多输入多输出结构,使得控制也比较复杂。传统硬开关具有结构简单的特点,但采用硬开关会出现开关噪声及开关损耗,其在分布式发电系统中的大量使用,将造成大量的能量损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基于软开关技术的三相两桥臂三电平整流器,有效解决传统硬开关造成的开关损耗,减少元件数量,减小简化结构,降低成本。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软开关技术的三相两桥臂三电平整流器,包括整流电路和谐振电路;所述整流电路包括第一整流桥臂、第二整流桥臂。
所述第一整流桥臂包括开关管Sa1、Sb1、Sa2、Sb2,缓冲电容Ca1、Cb1、Ca2、Cb2,二极管D4、D5,开关管Sa1集电极分别与缓冲电容Ca1一端、反并联二极管阴极连接,开关管Sa1发射极分别与缓冲电容Ca1另一端、反并联二极管阳极、二极管D4的阴极连接;开关管Sb1集电极分别与缓冲电容Cb1一端、反并联二极管阴极、开关管Sa1发射极连接,开关管Sb1发射极分别与缓冲电容Cb1另一端、反并联二极管阳极连接;所述开关管Sa2集电极分别与缓冲电容Ca2一端、反并联二极管阴极连接,开关管Sa2发射极分别与缓冲电容Ca2另一端、反并联二极管阳极、二极管D5的阳极连接;开关管Sb2集电极分别与缓冲电容Cb2一端、反并联二极管阴极、开关管Sa2发射极连接,开关管Sb2发射极分别与缓冲电容Cb2另一端、反并联二极管阳极连接;二极管D5阴极分别与二极管D4阳极、中性点n连接。
所述第二整流桥臂包括开关管Sc1、Sd1、Sc2、Sd2,缓冲电容Cc1、Cd1、Cc2、Cd2,二极管D6、D7,第二整流桥臂与第一整流桥臂结构相同,开关管Sc1集电极与开关管Sa1集电极连接,开关管Sd2发射极与开关管Sb2发射极连接,二极管D6、二极管D7连接处与中性点n连接。
所述谐振电路包括谐振电感Lr、开关管S3、钳位电容Cc、缓冲电容C3,开关管S3的集电极分别与谐振电感Lr一端、并联二极管的阳极、缓冲电容C3一端连接,开关管S3的发射极分别与并联二极管的阴极、缓冲电容C3另一端、钳位电容Cc一端连接,钳位电容Cc另一端与谐振电感Lr另一端连接;开关管S3的集电极与开关管Sc1的集电极连接。
谐振电感Lr、钳位电容Cc连接处与滤波电容C1一端连接,滤波电容C1另一端与中性点n连接,滤波电容C2一端与中性点连接,滤波电容C2另一端与开关管Sd2发射极连接。
所述缓冲电容Ca1与开关管Sa1形成缓冲电路,缓冲电容Cb1与开关管Sb1形成缓冲电路,缓冲电容Cc1与开关管Sc1形成缓冲电路,缓冲电容Cd1与开关管Sd1形成缓冲电路,缓冲电容Ca2与开关管Sa2形成缓冲电路,缓冲电容Cb2与开关管Sb2形成缓冲电路,缓冲电容Cc2与开关管Sc2形成缓冲电路,缓冲电容Cd2与开关管Sd2形成缓冲电路。
所述整流电路的开关管分为4组:a组包括开关管Sa1、Sa2,b组包括开关管Sb1、Sb2,c组包括开关管Sc1、Sc2,d组包括开关管Sd1、Sd2;任意时刻,当a组中一个开关管导通时,控制a组另一个开关管关断,对b组、c组、d组进行类似控制,形成电流短路保护。
所述第一整流桥臂、第二整流桥臂分别有3个有效的开关状态(1,0,-1),且满足
f1为第一整流桥臂的开关函数,f2为第二整流桥臂的开关函数;开关管Sx1开关状态Sx1=1表示开关管Sx1导通,开关管Sx2开关状态Sx2=1表示开关管Sx2导通;
令中性点n保持动态电压平衡,且Vc1=Vc2=Vdc/2,则Van分别有3种电平-Vdc/2、0、Vdc/2,Vab有5种电平-Vdc、-Vdc/2、0、Vdc/2、Vdc,各开关管的耐压值为Vdc/2,有效地减少了各开关管的电压应力,延长了各开关管的使用寿命;由式(1)(2)可知,该整流器共有9种有效矢量,这9种矢量根据幅值分为3类:零矢量V0,小矢量V1、V2、V3、V5、V6、V7,中矢量V4、V8,该整流器共有9种工作模式;以矢量V1、V2、V3对应的工作状态为例,软开关的使用方法如下:
阶段一(t0-t1):该阶段对应的矢量为V1,开关管Sa1、Sb1、Sc2、Sd1和开关管S3导通,能量通过输入电感向负载输送,Van=Vab=Vdc/2,Vbn=0,电流ia减小;当Vbc>0时,ib增大;当Vbc<0时,ib减小;
阶段二(t1-t2):t1时刻,开关管S3关断,谐振电感Lr与开关管Sc1的缓冲电容Cc1、开关管S3的缓冲电容C3进行谐振,谐振电感Lr给缓冲电容Cc1进行放电,对缓冲电容C3进行充电;到t2时刻,缓冲电容Cc1两端的电压降为零,谐振停止,此时开通开关管Sc1,则开关管Sc1是在零电压条件下开通的;
阶段三(t2-t3):此阶段对应的矢量为V2,开关管Sa1、Sb1、Sc1、Sd1导通,Van=Vbn=Vdc/2,Vab=0;电流ia、ib减小,输出电流io给滤波电容C1充电;根据ia+ib+ic=0可知,ic增大;谐振电感Lr与缓冲电容Ca2、Cc2、C3谐振,谐振电感Lr对缓冲电容Ca2、Cc2充电,对缓冲电容C3进行放电,到t3时刻,缓冲电容C3两端的电压降为零,谐振停止,此时开通开关管S3,则开关管S3是在零电压条件下开通;
阶段四(t3-t4):t3时刻起,开关管Sa1、Sb1、Sc1、Sd1及开关管S3导通,谐振电感Lr、开关管S3和箝位电容Cc组成的谐振回路中谐振电感Lr给箝位电容Cc充电;
阶段五(t4-t5):t4时刻,开关Sa1关断,开关管Sa2、Sb1、Sc1、Sd1及开关管S3导通,Van=0,Vbn=Vdc/2,Vab=-Vdc/2;当Vac>0时,ia增大;当Vac<0时,ia减小;Io给滤波电容C1充电;由于开关管Sa1两端缓冲电容Ca1的缓冲作用,开关管Sa1两端的电压无法突变为零,使其关断过程更加柔和。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该整流器与传统中性点二极管箝位三电平整流器相比,不仅减少了元件数量,简化了结构,降低了成本,可以有效地抑制谐波,减小开关管应力,实现网侧单位功率因数控制。此外上下开关管具有相同的电压应力,可有效延长开关管的使用寿命。
2、本发明采用软开关技术,在原整流器基础上增加了谐振回路。利用谐振原理实现了功率开关管零电压开通,在使开关损耗减小到接近于零的同时也减小了开关过程中产生的噪声提高了开关器件的可靠性。
3、本发明采用双闭环控制方式,电流内环与电压外环均采用PI控制,具有抑制注入电网的谐波、实现交流侧电流正弦化及单位功率因数、提高电流跟踪能力、系统控制稳定等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基于软开关技术的三相两桥臂三电平整流器的主拓扑结构图。
图2为基于软开关技术的三相两桥臂三电平整流器9种工作模式图。
图3为基于软开关技术的三相两桥臂三电平整流器开关时序图。
图4为基于软开关技术的三相两桥臂三电平整流器工作状态阶段一示意图。
图5为基于软开关技术的三相两桥臂三电平整流器工作状态阶段二示意图。
图6为基于软开关技术的三相两桥臂三电平整流器工作状态阶段三示意图。
图7为基于软开关技术的三相两桥臂三电平整流器工作状态阶段四示意图。
图8为基于软开关技术的三相两桥臂三电平整流器工作状态阶段五示意图。
图9为基于软开关技术的三相两桥臂三电平整流器控制框图。
图10为基于软开关技术的三相两桥臂三电平整流器输入侧电流和电压波形图。
图11为开关管Sc1换流过程中UGE和UCE波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基于软开关技术的三相两桥臂三电平整流器,包括整流电路、谐振电路、采样电路、过零检测电路、DSP控制模块、PWM驱动电路;所述整流电路包括第一整流桥臂、第二整流桥臂。
第一整流桥臂包括开关管Sa1、Sb1、Sa2、Sb2,缓冲电容Ca1、Cb1、Ca2、Cb2,二极管D4、D5,开关管Sa1集电极分别与缓冲电容Ca1一端、反并联二极管阴极连接,开关管Sa1发射极分别与缓冲电容Ca1另一端、反并联二极管阳极、二极管D4的阴极连接;开关管Sb1集电极分别与缓冲电容Cb1一端、反并联二极管阴极、开关管Sa1发射极连接,开关管Sb1发射极分别与缓冲电容Cb1另一端、反并联二极管阳极连接;所述开关管Sa2集电极分别与缓冲电容Ca2一端、反并联二极管阴极连接,开关管Sa2发射极分别与缓冲电容Ca2另一端、反并联二极管阳极、二极管D5的阳极连接;开关管Sb2集电极分别与缓冲电容Cb2一端、反并联二极管阴极、开关管Sa2发射极连接,开关管Sb2发射极分别与缓冲电容Cb2另一端、反并联二极管阳极连接;二极管D5阴极分别与二极管D4阳极、中性点n连接。
第二整流桥臂包括开关管Sc1、Sd1、Sc2、Sd2,缓冲电容Cc1、Cd1、Cc2、Cd2,二极管D6、D7,第二整流桥臂与第一整流桥臂结构相同,开关管Sc1集电极与开关管Sa1集电极连接,开关管Sd2发射极与开关管Sb2发射极连接,二极管D6、二极管D7连接处与中性点n连接。
谐振电路包括谐振电感Lr、开关管S3、钳位电容Cc、缓冲电容C3,开关管S3的集电极分别与谐振电感Lr一端、并联二极管的阳极、缓冲电容C3一端连接,开关管S3的发射极分别与并联二极管的阴极、缓冲电容C3另一端、钳位电容Cc一端连接,钳位电容Cc另一端与谐振电感Lr另一端连接;开关管S3的集电极与开关管Sc1的集电极连接。
谐振电感Lr、钳位电容Cc连接处与滤波电容C1一端连接,滤波电容C1另一端与中性点n连接,滤波电容C2一端与中性点连接,滤波电容C2另一端与开关管Sd2发射极连接。
缓冲电容Ca1与开关管Sa1形成缓冲电路,缓冲电容Cb1与开关管Sb1形成缓冲电路,缓冲电容Cc1与开关管Sc1形成缓冲电路,缓冲电容Cd1与开关管Sd1形成缓冲电路,缓冲电容Ca2与开关管Sa2形成缓冲电路,缓冲电容Cb2与开关管Sb2形成缓冲电路,缓冲电容Cc2与开关管Sc2形成缓冲电路,缓冲电容Cd2与开关管Sd2形成缓冲电路。
采样电路包括霍尔传感器,霍尔传感器用于实现直流侧和交流侧电压、电流的检测采样。采样电路采用高精度的专用采样芯片AD7606,其片内自带滤波功能。此外采用LEM公司的LA58-P霍尔传感器将电网电流或直流侧电流变成小电流。电网电压采样电路采用耀华德昌公司的TV16E电压互感器,额定输入电流为2.5mA。直流侧电压采样电路采用LEM公司LV28型电压霍尔传感器测量直流电压,原副边变比参数为2500:1000,额定输入电流为10mA,额定电压量程最高为500V,最低为10V。
过零检测电路用于检测电网电压过零点时刻,利用DSP控制模块对电网电压的过零点进行捕获。
DSP控制模块用于采集数据、实现控制策略、对主电路开关器件进行适当控制。采样电路与DSP控制模块连接。选择TI公司C2000系列的DSP,C2000系列DSP是TI公司专为实时控制应用而设计的。考虑到PWM整流器的开关频率、程序对内存的要求、运算速度以及软开关PWM整流器比普通PWM整流器多一个直流谐振回路,多一个辅助开关管,最终选择C2000系列的F28335作为控制芯片。
PWM驱动电路主要用于驱动三相两桥臂整流器的开关管。采用F28335的ePWM模块,考虑到本发明一共需要9路PWM波而一个e PWM子模块可以发出两路PWM波,因此配置5个ePWM子模块。PWM驱动电路与DSP控制模块连接。
整流电路的开关管分为4组:a组包括开关管Sa1、Sa2,b组包括开关管Sb1、Sb2,c组包括开关管Sc1、Sc2,d组包括开关管Sd1、Sd2;任意时刻,当a组中一个开关管导通时,控制a组另一个开关管关断,对b组、c组、d组进行类似控制,形成电流短路保护。
第一整流桥臂、第二整流桥臂分别有3个有效的开关状态(1,0,-1),且满足
f1为第一整流桥臂的开关函数,f2为第二整流桥臂的开关函数;开关管Sx1开关状态Sx1=1表示开关管Sx1导通,开关管Sx2开关状态Sx2=1表示开关管Sx2导通;
令中性点n保持动态电压平衡,且Vc1=Vc2=Vdc/2,则Van分别有3种电平-Vdc/2、0、Vdc/2,Vab有5种电平-Vdc、-Vdc/2、0、Vdc/2、Vdc,各开关管的耐压值为Vdc/2,有效地减少了各开关管的电压应力,延长了各开关管的使用寿命;由式(1)(2)可知,该整流器共有9种有效矢量,这9种矢量根据幅值分为3类:零矢量V0,小矢量V1、V2、V3、V5、V6、V7,中矢量V4、V8,该整流器共有9种工作模式,如图2所示;以矢量V1、V2、V3对应的工作状态为例,软开关的使用方法如下:
阶段一(t0-t1):该阶段对应的矢量为V1,开关管Sa1、Sb1、Sc2、Sd1和开关管S3导通,能量通过输入电感向负载输送,Van=Vab=Vdc/2,Vbn=0,电流ia减小;当Vbc>0时,ib增大;当Vbc<0时,ib减小,如图4所示;
阶段二(t1-t2):t1时刻,开关管S3关断,谐振电感Lr与开关管Sc1的缓冲电容Cc1、开关管S3的缓冲电容C3进行谐振,谐振电感Lr给缓冲电容Cc1进行放电,对缓冲电容C3进行充电,如图5所示;到t2时刻,缓冲电容Cc1两端的电压降为零,谐振停止,此时开通开关管Sc1,则开关管Sc1是在零电压条件下开通的;
阶段三(t2-t3):此阶段对应的矢量为V2,开关管Sa1、Sb1、Sc1、Sd1导通,Van=Vbn=Vdc/2,Vab=0;电流ia、ib减小,输出电流io给滤波电容C1充电;根据ia+ib+ic=0可知,ic增大;谐振电感Lr与缓冲电容Ca2、Cc2、C3谐振,谐振电感Lr对缓冲电容Ca2、Cc2充电,对缓冲电容C3进行放电,如图6所示;到t3时刻,缓冲电容C3两端的电压降为零,谐振停止,此时开通开关管S3,则开关管S3是在零电压条件下开通;
阶段四(t3-t4):t3时刻起,开关管Sa1、Sb1、Sc1、Sd1及开关管S3导通,谐振电感Lr、开关管S3和箝位电容Cc组成的谐振回路中谐振电感Lr给箝位电容Cc充电,如图7所示;
阶段五(t4-t5):t4时刻,开关Sa1关断,开关管Sa2、Sb1、Sc1、Sd1及开关管S3导通,Van=0,Vbn=Vdc/2,Vab=-Vdc/2,如图8所示;当Vac>0时,ia增大;当Vac<0时,ia减小;Io给滤波电容C1充电;由于开关管Sa1两端缓冲电容Ca1的缓冲作用,开关管Sa1两端的电压无法突变为零,使其关断过程更加柔和。
该整流器数学模型如下:
其中Van、Vbn分别为整流桥输入点a、b到直流侧中位点n的电压,Vnm为直流侧n点到m点的电压。
图3所示为该整流器开关管配合时序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开关管Sc1在开通之前需要开关管S3动作将开关管Sc1两端的电压谐振到零,从而使开关管Sc1零电压导通。开关管Sa1关断时依靠缓冲电容Ca1的缓冲作用降低开关管Sa1的关断损耗。
图9为该整流器控制框图,利用双闭环控制方式,电流内环与电压外环均采用PI控制线路具体参数如下:
为了验证理论的可行性,实验时设计功率较小,输入电压有效值为70V,频率50Hz,直流侧输出电压320V,开关频率5kHz,滤波电感L1=L2=L3=5mH,直流侧滤波电容C1=C2=2200uF,谐振电路中谐振电感Lr=100μH,缓冲电容Ca1=Ca2=Cb1=Cb2=Cc1=Cc2=Cd1=Cd2=14.8nF,箝位电容Cc=45nF,缓冲电容C3=5.04nF,R1=R2=R3=1Ω。
如图9所示,基于软开关技术的三相两桥臂三电平整流器的具体控制过程如下:
(1)通过采样电路对电网电压Va(t)、Vb(t)、Vc(t),交流侧电流ia(t)、ib(t)、ic(t)以及直流侧电压Udc1、Udc2进行采样;
(2)将测量得到的滤波电容C1两端的电压Udc1、滤波电容C2两端的电压Udc2相加得到直流侧电压Udc,将Udc与给定参考值Udcref进行比较,得到其误差,将此误差导入电压环的PI调节器,将电压环PI调节器输出的值作为电流内环q轴电流的给定值。采样得到的电网电流ia、ib、ic经过dq变换后的q轴电流与其误差经过解耦之后加上电网电压前馈eq,最后得到参考电压矢量的q轴分量Vq *。同样d轴类似,为了实现单位功率因数,因此d轴的给定电流为0。
(3)将得到的参考电压矢量经过两相旋转坐标系到两相静止坐标系的反旋转坐标变换,即得到u,u,随即进行三电平的SVPWM调制,从而产生驱动信号,控制开关管动作。
(4)将测量得到的滤波电容C1两端的电压Udc1、滤波电容C2两端的电压Udc2相减得到上下滤波电容C1、C2的电位差,根据此电位差得到中点电位平衡因子f的值。利用上下滤波电容电压的不平衡度,计算分配正负小冗余矢量的作用时间,实质上分配对上下滤波电容的充放电时间,从而对三电平整流器的中点电位平衡进行控制。
图10为该整流器输入侧电压电流波形图,从图10中可以看出电流总体正弦化程度较好,且电压电流实现同相位,实现了单位功率因数。
图11为该整流器开关管Sc1换流过程中UGE和UCE波形图,图中实线为UCE波形图,虚线为UGE波形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在开关管Sc1导通前,其集电极与发射极之间的电压已经降为零,软开关得以实现。

Claims (3)

1.一种基于软开关技术的三相两桥臂三电平整流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整流电路和谐振电路所述整流电路包括第一整流桥臂、第二整流桥臂,
所述第一整流桥臂包括开关管Sa1、Sb1、Sa2、Sb2,缓冲电容Ca1、Cb1、Ca2、Cb2,二极管D4、D5,开关管Sa1集电极分别与缓冲电容Ca1一端、反并联二极管阴极连接,开关管Sa1发射极分别与缓冲电容Ca1另一端、反并联二极管阳极、二极管D4的阴极连接;开关管Sb1集电极分别与缓冲电容Cb1一端、反并联二极管阴极、开关管Sa1发射极连接,开关管Sb1发射极分别与缓冲电容Cb1另一端、反并联二极管阳极连接;所述开关管Sa2集电极分别与缓冲电容Ca2一端、反并联二极管阴极连接,开关管Sa2发射极分别与缓冲电容Ca2另一端、反并联二极管阳极、二极管D5的阳极连接;开关管Sb2集电极分别与缓冲电容Cb2一端、反并联二极管阴极、开关管Sa2发射极连接,开关管Sb2发射极分别与缓冲电容Cb2另一端、反并联二极管阳极连接;二极管D5阴极分别与二极管D4阳极、中性点n连接;
所述第二整流桥臂包括开关管Sc1、Sd1、Sc2、Sd2,缓冲电容Cc1、Cd1、Cc2、Cd2,二极管D6、D7,第二整流桥臂与第一整流桥臂结构相同,开关管Sc1集电极与开关管Sa1集电极连接,开关管Sd2发射极与开关管Sb2发射极连接,二极管D6、二极管D7连接处与中性点n连接;
所述谐振电路包括谐振电感Lr、开关管S3、钳位电容Cc、缓冲电容C3,开关管S3的集电极分别与谐振电感Lr一端、并联二极管的阳极、缓冲电容C3一端连接,开关管S3的发射极分别与并联二极管的阴极、缓冲电容C3另一端、钳位电容Cc一端连接,钳位电容Cc另一端与谐振电感Lr另一端连接;开关管S3的集电极与开关管Sc1的集电极连接;
所述谐振电感Lr、钳位电容Cc连接处与滤波电容C1一端连接,滤波电容C1另一端与中性点n连接,滤波电容C2一端与中性点连接,滤波电容C2另一端与开关管Sd2发射极连接;
所述缓冲电容Ca1与开关管Sa1形成缓冲电路,缓冲电容Cb1与开关管Sb1形成缓冲电路,缓冲电容Cc1与开关管Sc1形成缓冲电路,缓冲电容Cd1与开关管Sd1形成缓冲电路,缓冲电容Ca2与开关管Sa2形成缓冲电路,缓冲电容Cb2与开关管Sb2形成缓冲电路,缓冲电容Cc2与开关管Sc2形成缓冲电路,缓冲电容Cd2与开关管Sd2形成缓冲电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软开关技术的三相两桥臂三电平整流器,其特征在于,整流电路的开关管分为4组:a组包括开关管Sa1、Sa2,b组包括开关管Sb1、Sb2,c组包括开关管Sc1、Sc2,d组包括开关管Sd1、Sd2;任意时刻,当a组中一个开关管导通时,控制a组另一个开关管关断,对b组、c组、d组进行类似控制,形成电流短路保护。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软开关技术的三相两桥臂三电平整流器,其特征在于,第一整流桥臂、第二整流桥臂分别有3个有效的开关状态(1,0,-1),且满足
令中性点n保持动态电压平衡,且Vc1=Vc2=Vdc/2,则Van分别有3种电平-Vdc/2、0、Vdc/2,Vab有5种电平-Vdc、-Vdc/2、0、Vdc/2、Vdc,各开关管的耐压值为Vdc/2;由式(1)(2)可知,该整流器共有9种有效矢量,这9种矢量根据幅值分为3类:零矢量V0,小矢量V1、V2、V3、V5、V6、V7,中矢量V4、V8,该整流器共有9种工作模式;以矢量V1、V2、V3对应的工作状态为例,软开关的使用方法如下:
阶段一(t0-t1):该阶段对应的矢量为V1,开关管Sa1、Sb1、Sc2、Sd1和开关管S3导通,能量通过输入电感向负载输送,Van=Vab=Vdc/2,Vbn=0,电流ia减小;当Vbc>0时,ib增大;当Vbc<0时,ib减小;
阶段二(t1-t2):t1时刻,开关管S3关断,谐振电感Lr与开关管Sc1的缓冲电容Cc1、开关管S3的缓冲电容C3进行谐振,谐振电感Lr给缓冲电容Cc1进行放电,对缓冲电容C3进行充电;到t2时刻,缓冲电容Cc1两端的电压降为零,谐振停止,此时开通开关管Sc1,则开关管Sc1是在零电压条件下开通的;
阶段三(t2-t3):此阶段对应的矢量为V2,开关管Sa1、Sb1、Sc1、Sd1导通,Van=Vbn=Vdc/2,Vab=0;电流ia、ib减小,输出电流io给滤波电容C1充电;根据ia+ib+ic=0可知,ic增大;谐振电感Lr与缓冲电容Ca2、Cc2、C3谐振,谐振电感Lr对缓冲电容Ca2、Cc2充电,对缓冲电容C3进行放电,到t3时刻,缓冲电容C3两端的电压降为零,谐振停止,此时开通开关管S3,则开关管S3是在零电压条件下开通;
阶段四(t3-t4):t3时刻起,开关管Sa1、Sb1、Sc1、Sd1及开关管S3导通,谐振电感Lr、开关管S3和箝位电容Cc组成的谐振回路中谐振电感Lr给箝位电容Cc充电;
阶段五(t4-t5):t4时刻,开关Sa1关断,开关管Sa2、Sb1、Sc1、Sd1及开关管S3导通,Van=0,Vbn=Vdc/2,Vab=-Vdc/2;当Vac>0时,ia增大;当Vac<0时,ia减小;Io给滤波电容C1充电;由于开关管Sa1两端缓冲电容Ca1的缓冲作用,开关管Sa1两端的电压无法突变为零,使其关断过程更加柔和。
CN201910258741.2A 2019-04-01 2019-04-01 一种基于软开关技术的三相两桥臂三电平整流器 Pending CN10992166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58741.2A CN109921663A (zh) 2019-04-01 2019-04-01 一种基于软开关技术的三相两桥臂三电平整流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58741.2A CN109921663A (zh) 2019-04-01 2019-04-01 一种基于软开关技术的三相两桥臂三电平整流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21663A true CN109921663A (zh) 2019-06-21

Family

ID=669680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258741.2A Pending CN109921663A (zh) 2019-04-01 2019-04-01 一种基于软开关技术的三相两桥臂三电平整流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921663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06599A (zh) * 2021-04-12 2021-08-03 三峡大学 二极管桥臂并联型的三电平整流充电器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64447A (zh) * 2004-04-13 2005-01-12 浙江大学 复合有源箝位三相交流-直流功率因数校正变换器
CN104836466A (zh) * 2015-05-28 2015-08-12 哈尔滨理工大学 基于60°坐标系的三相vienna整流器及控制方法
CN105429547A (zh) * 2015-12-11 2016-03-23 浙江亿利达风机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虚拟相构造的单相无刷直流电机矢量控制方法
CN105450076A (zh) * 2015-09-15 2016-03-30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Z源三电平逆变器及空调系统
CN105631518A (zh) * 2015-12-23 2016-06-01 西安理工大学 多参数多目标混沌粒子群参数寻优方法
CN105633997A (zh) * 2014-11-04 2016-06-01 国家电网公司 风力发电机组电压穿越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6647332A (zh) * 2017-01-06 2017-05-10 南通华为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双向充放电系统设计方法
CN106849702A (zh) * 2017-04-12 2017-06-13 哈尔滨理工大学 一种带有故障监测功能的新型旋转整流器
CN106877707A (zh) * 2015-12-14 2017-06-20 邢筱丹 一种微网储能的变流器控制方法
CN107332244A (zh) * 2017-08-25 2017-11-07 上海电力学院 三相四线制npc型三电平sapf的非线性控制方法
CN107342698A (zh) * 2017-08-24 2017-11-10 浙江大学 一种带平衡桥臂的三相四线零电压开关整流器电路及其调制方法
CN107888090A (zh) * 2017-12-22 2018-04-06 三峡大学 一种非三相桥臂对称结构的混合三相整流器
CN107888096A (zh) * 2017-12-25 2018-04-06 三峡大学 一种三相两桥臂三电平混合整流器
CN108418415A (zh) * 2018-03-08 2018-08-17 浙江大学 一种三相四线制零电压开关背靠背变流器电路及其调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64447A (zh) * 2004-04-13 2005-01-12 浙江大学 复合有源箝位三相交流-直流功率因数校正变换器
CN105633997A (zh) * 2014-11-04 2016-06-01 国家电网公司 风力发电机组电压穿越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4836466A (zh) * 2015-05-28 2015-08-12 哈尔滨理工大学 基于60°坐标系的三相vienna整流器及控制方法
CN105450076A (zh) * 2015-09-15 2016-03-30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Z源三电平逆变器及空调系统
CN105429547A (zh) * 2015-12-11 2016-03-23 浙江亿利达风机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虚拟相构造的单相无刷直流电机矢量控制方法
CN106877707A (zh) * 2015-12-14 2017-06-20 邢筱丹 一种微网储能的变流器控制方法
CN105631518A (zh) * 2015-12-23 2016-06-01 西安理工大学 多参数多目标混沌粒子群参数寻优方法
CN106647332A (zh) * 2017-01-06 2017-05-10 南通华为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双向充放电系统设计方法
CN106849702A (zh) * 2017-04-12 2017-06-13 哈尔滨理工大学 一种带有故障监测功能的新型旋转整流器
CN107342698A (zh) * 2017-08-24 2017-11-10 浙江大学 一种带平衡桥臂的三相四线零电压开关整流器电路及其调制方法
CN107332244A (zh) * 2017-08-25 2017-11-07 上海电力学院 三相四线制npc型三电平sapf的非线性控制方法
CN107888090A (zh) * 2017-12-22 2018-04-06 三峡大学 一种非三相桥臂对称结构的混合三相整流器
CN107888096A (zh) * 2017-12-25 2018-04-06 三峡大学 一种三相两桥臂三电平混合整流器
CN108418415A (zh) * 2018-03-08 2018-08-17 浙江大学 一种三相四线制零电压开关背靠背变流器电路及其调制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尹忠刚等: "三相两桥臂三电平脉宽调制整流器双单输入单输出模型及控制策略",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06599A (zh) * 2021-04-12 2021-08-03 三峡大学 二极管桥臂并联型的三电平整流充电器
CN113206599B (zh) * 2021-04-12 2023-12-19 三峡大学 二极管桥臂并联型的三电平整流充电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610336B (zh) 基于双电容模块的mmc型多端口电力电子变压器
CN105515353B (zh) 基于混合型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的四端口电力电子变压器
CN101316074B (zh) 风力发电系统的背靠背三电平中点箝位变流器
CN104009666B (zh) 用于产生三相电流的方法和设备
CN109639160B (zh) 基于软开关技术的新型单向三相三电平整流器
CN101345423B (zh) 用于风力发电系统的五电平h桥级联背靠背变流器
US9577545B2 (en) Power circuit, converter structure and wind power generation system thereof
CN204103797U (zh) 一种准z源三电平t型逆变器
CN108712102B (zh) 一种低损耗电压源逆变器模型预测电流控制方法
CN109067154A (zh) 一种有源滤波器及消除列车直流母线二次谐振的方法
CN112234808B (zh) 单相逆变器的二倍频纹波抑制电路及抑制方法
CN108111022A (zh) 新能源汽车用电机驱动和车载发电集成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4638940A (zh) 基于级联模块化多电平的电力电子变压器
CN208971375U (zh) 一种用于消除列车直流母线二次谐振的直流侧有源滤波器
CN105896856A (zh) 间接矩阵变换型多相多电平永磁电机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3916040A (zh) 一种逆变器拓扑电路、逆变方法及一种逆变器
CN110086360A (zh) 一种五电平高效整流器
CN109067226A (zh) 一种五电平升压型逆变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7888096A (zh) 一种三相两桥臂三电平混合整流器
CN115296554A (zh) 一种高调制比混合式mmc及其控制方法
CN206620047U (zh) 交错pfc功率变换电路
CN105978376A (zh) 并网逆变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CN109713929A (zh) 一种基于零电压软开关的三相三开关两电平整流器
CN104796019B (zh) 一种z源三电平pwm整流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6787892B (zh) 一种单相三电平逆变电路及其pwm信号的发生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621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