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913265B - 一种乙烯焦油沸腾床-固定床组合工艺开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乙烯焦油沸腾床-固定床组合工艺开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913265B
CN109913265B CN201711325715.4A CN201711325715A CN109913265B CN 109913265 B CN109913265 B CN 109913265B CN 201711325715 A CN201711325715 A CN 201711325715A CN 109913265 B CN109913265 B CN 10991326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d hydrogenation
oil
ethylene tar
fixed bed
vulcaniz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32571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913265A (zh
Inventor
孟兆会
陈新
杨涛
葛海龙
蒋立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nopec Dalian Petrochemical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Sinopec Dalian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and Petrochemical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Sinopec Dalian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and Petrochemicals filed Critical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Priority to CN201711325715.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913265B/zh
Publication of CN1099132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1326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91326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1326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roduction Of Liquid Hydrocarbon Mixture For Refining Petroleum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乙烯焦油沸腾床‑固定床组合工艺的开工方法,所述开工方法包括如下内容:首先对固定床加氢装置进行硫化,然后以固定床加氢装置反应过程中得到的物料作为沸腾床加氢装置开工过程的硫化油使用,有机的将两种加氢装置硫化过程结合为一体,互相支撑,能够解决采用现有硫化工艺开工过程中存在的管线堵塞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乙烯焦油沸腾床-固定床组合工艺开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乙烯焦油加氢工艺的开工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乙烯焦油组合加氢工艺的开工方法。
背景技术
乙烯焦油是乙烯裂解原料在蒸汽裂解过程中原料及产品高温缩合产物,其主要成分为芳烃化合物,且主要是双环以上稠环芳烃的混合物,芳烃含量达90%以上,侧链短、碳氢比高,灰分含量低,重金属含量很少,其组成随裂解原料及裂解条件不同而有所差异,产量是乙烯产量的l5%~20% 。我国乙烯裂解焦油主要作为锅炉或窑炉燃料,用它做燃料,燃烧性能不好同时热值低。从目前情况看,我国乙烯焦油的综合利用刚刚起步,少部分用来提取萘、甲基萘或作制备沥青、针状焦等,但整体利用加工难度较大、利用率不高,经济效益低 。因此,如何充分合理的利用好这部分资源使其产生最佳的经济效益,是当前国内外乙烯后加工行业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加氢技术是实现乙烯焦油轻质化的重要手段,近年来业界研究较多,但实现工业应用的尚未报道。
乙烯焦油加氢技术工业化仍有诸多难点亟待攻关。乙烯焦油等富含芳烃的非常规原料加氢装置开工时,通常使用石油馏分如柴油或煤油对催化剂进行硫化,然后换入乙烯焦油。由于乙烯焦油中稠环芳烃含量高,与开工使用的柴油极性差别很大,互溶性差,所以在原料切换过程中,易发生乙烯焦油中极性物质析出的现象,使原料泵或管线堵塞,导致装置不能正常开工,严重影响装置的正常开工。
目前针对乙烯焦油加氢装置的开工方法尚未见诸报道,专利CN 101148596A介绍了一种煤焦油加氢处理工艺的开工方法,开工初期,硫化结束后,选取焦化柴油、焦化蜡油、催化柴油、催化回炼油、脱沥青油、煤液化柴油馏分、煤液化蜡油馏分、煤焦油加氢处理后的蜡油和柴油馏分中的一种或几种作为稀释油,然后再选择极性物质如醇类、酚类、酯类等极性物质,最后按照一定比例将极性物质加入到稀释油中,配制完成的含极性物质的稀释油直接加入到反应器,最后切换煤焦油原料。此方法中前期硫化仍采用传统的渣油加氢装置硫化的方法,待硫化结束后需要额外选取馏分油及极性物质,同时按照一定比例配制稀释油,在装置开工时相对繁琐。此外,乙烯焦油与煤焦油性质有所差别,其开工方法亦有所差异。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全新模式的乙烯焦油沸腾床-固定床组合工艺的开工方法,本发明方法可以保证催化剂的硫化,而且开工方法简单易行。
本发明提供一种乙烯焦油沸腾床-固定床组合工艺的开工方法,所述开工方法包括如下内容:
(1)首先对固定床加氢装置进行硫化;
(2)当固定床加氢装置硫化完成后,引入乙烯焦油常压馏分油,乙烯焦油常压馏分油与氢气在固定床加氢装置内进行加氢反应,反应后得到固定床加氢生成油;
(3)对沸腾床加氢装置进行第一阶段硫化,以步骤(2)中固定床加氢生成油经分馏后得到的加氢柴油馏分作为沸腾床加氢装置的第一阶段硫化的开工硫化油,所述开工硫化油与硫化剂混合进入沸腾床加氢装置内进行硫化,沸腾床加氢装置为循环流程;
(4)当沸腾床加氢装置第一阶段硫化结束后,固定床加氢装置进料由乙烯焦油常压馏分油切换为乙烯焦油常减压馏分油,且沸腾床加氢装置流程由循环流程设置为一次通过流程,所述沸腾床加氢装置按比例逐渐引入固定床加氢装置得到的固定床加氢生成油的全馏分作为过渡油进行第二阶段硫化,此时沸腾床加氢装置得到的反应生成油进入中间储罐存放;
(5)当沸腾床加氢装置第二阶段硫化结束后,按比例向沸腾床加氢装置中切换进乙烯焦油原料直至全部切换为乙烯焦油原料,固定床加氢装置按比例停止引入乙烯焦油常减压馏分油,固定床加氢装置切换为按比例引入沸腾床加氢装置的生成油全馏分,整个装置逐步投入正常运行。
本发明方法中,所述乙烯焦油沸腾床-固定床组合工艺为乙烯焦油原料首先进入沸腾床加氢装置进行加氢反应,加氢反应得到的生成油再进入固定床加氢装置进行加氢处理。所述沸腾床加氢装置设置一个以上的沸腾床加氢反应器,优选设置1~2个沸腾床加氢反应器,所述固定床加氢装置设置一个以上的固定床加氢反应器,优选设置2~4个固定床加氢反应器。
本发明方法中,步骤(1)中所述的乙烯焦油固定床加氢装置硫化包括如下内容:
(1.1)固定床加氢装置气密合格后,启动循环氢压缩机建立气体循环,将固定床加氢反应器床层入口温度升至150~200℃;
(1.2)向固定床加氢反应器内引入开工硫化油和硫化剂,当硫化氢穿透固定床加氢反应器后,提高固定床加氢反应器入口温度,使得反应器床层各点温度达到230~260℃,恒温硫化5~10h;
(1.3)继续将固定床加氢反应器升温至270~300℃,恒温硫化2~4h;在升温硫化过程中,反应器出口循环气中的H2S浓度维持为0.5v%~1.0v%;
(1.4)继续将固定床加氢反应器升温至370~400℃,调节注硫量,使循环气中H2S浓度为1.0v%~2.0v%,恒温硫化8h以上,开工硫化结束。
上述方法中,步骤(1.2)中所述的开工硫化油可以为原油经分馏得到的直馏煤油,也可以是乙烯焦油加氢煤油馏分,要求氮含量小于100μg/g;硫含量不大于5000μg/g;干点为 280~310℃。
上述方法中所述的硫化剂为本领域常用的硫化剂。所述硫化剂可以是单质硫、无机和/或有机硫化物。最好可以满足以下条件:在临氢和催化剂的存在下,硫化剂能在较低的反应温度下分解为H2S,以提高硫化效果;硫化剂含硫量要高;成本低、易于取得;毒性小、使用安全性好。根据以上要求,硫化剂可以选择硫醇、二硫化物、多硫化物以及噻吩甲酸化合物:一般较常用的是二硫化碳(CS2)、二甲基硫(DMS)、二甲基二硫(DMDS)和SZ-54中的一种或几种。
上述方法中,所述固定床加氢反应器升温速度为6~10℃/h,当反应器温升明显时,需控制升温速度小于6℃/h。
本发明方法中,步骤(2)中所述的乙烯焦油常压馏分为乙烯焦油全馏分常压蒸馏得到的侧线馏分油,常压馏分的馏程为160~370℃,优选180~350℃,优选为沸腾床加氢装置的原料乙烯焦油经蒸馏得到的乙烯焦油常压馏分。所述乙烯焦油原料为乙烯裂解原料在蒸汽裂解过程中原料及产品高温缩合产物。
本发明方法中,步骤(2)中所述的乙烯焦油常压馏分在固定床加氢装置内进行加氢反应,所述加氢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270~370℃,反应压力10~18Mpa,体积空速0.2~2.0h-1,氢油体积比500~1000:1;优选反应温度280~320℃,反应压力12~15Mpa,体积空速0.5~1.0h-1,氢油体积比600~800:1。控制乙烯焦油常压馏分加氢前后总芳烃含量相差值介于10%~20%之间。
本发明方法中,步骤(2)中所述的乙烯焦油常压馏分在固定床加氢装置内进行加氢反应,反应后得到固定床加氢生成油进入固定床加氢装置分馏系统。本发明所述的加氢柴油馏分的馏程为180~350℃,还可以分馏得到加氢汽油(终馏点小于180℃)。
本发明方法中,步骤(3)中进行沸腾床装置第一阶段硫化时,所述步骤(2)中固定床加氢生成油分馏后得到的加氢柴油馏分作为开工硫化油,所述开工硫化油在沸腾床加氢装置内循环使用,所述沸腾床加氢装置为循环流程就是所述开工硫化油在沸腾床加氢装置内循环使用。
本发明方法中,步骤(3)中所述的硫化剂为本领域常用的硫化剂。所述硫化剂可以是单质硫、无机和/或有机硫化物。最好可以满足以下条件:在临氢和催化剂的存在下,硫化剂能在较低的反应温度下分解为H2S,以提高硫化效果;硫化剂含硫量要高;成本低、易于取得;毒性小、使用安全性好。根据以上要求,硫化剂可以选择硫醇、二硫化物、多硫化物以及噻吩甲酸化合物:一般较常用的是二硫化碳(CS2)、二甲基硫(DMS)、二甲基二硫(DMDS)和SZ-54中的一种或几种。
本发明方法中,步骤(3)中所述的沸腾床第一阶段硫化包括如下内容:
(3.1)首先将沸腾床加氢反应器入口温度提升至150~200℃,固定床加氢生成油经分馏后得到的加氢柴油馏分作为沸腾床加氢装置的第一阶段硫化的开工硫化油,向开工硫化油中注入硫化剂,然后继续提高反应器温度至230~260℃,恒温硫化6~10h;
(3.2)将沸腾床加氢反应器温度升到270~300℃,恒温运转直至气相出口H2S浓度达到1.0v%以上。
本发明方法中,步骤(4)中所述的沸腾床第二阶段硫化包括如下内容:将沸腾床加氢装置流程由循环流程设置为一次通过流程,按比例逐渐增加引入乙烯焦油常减压馏分固定床加氢生成油的全馏分作为过渡油进行第二阶段硫化,同时按比例减少加氢柴油馏分及硫化剂的引入,将沸腾床加氢装置反应器温度提升至350~390℃,恒温硫化5~8小时,硫化结束,此时沸腾床加氢装置得到的反应生成油进入中间储罐存放。
上述方法中,所述按比例逐渐增加引入固定床加氢装置得到的固定床加氢生成油的全馏分作为过渡油进行第二阶段硫化,同时按比例减少加氢柴油馏分和硫化剂的引入,可以分2~10次逐步增加沸腾床加氢装置进料中过渡油比例换进过渡油,每次增加的比例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该操作过程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如具体可以分别按照20%过渡油(进料中为20wt%为过渡油,80wt%为加氢柴油,下同),40%过渡油,60%过渡油,80%过渡油和100%过渡油分步换进过渡油,换进每一种过渡油时一般间隔2小时以上。调整反应温度达到产品的要求,最后换进100%过渡油。
本发明方法中,步骤(4)中所述的乙烯焦油常减压馏分为乙烯焦油全馏分切除尾油后剩余的轻质油及中间馏分油,常减压馏分的馏程为160~500℃,优选200~480℃。
本发明方法中,步骤(4)中所述的乙烯焦油常减压馏分在固定床加氢装置内进行加氢反应,所述加氢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270~370℃,反应压力10~18Mpa,体积空速0.2~2.0h-1,氢油体积比500~1000:1;优选反应温度280~320℃,反应压力12~15Mpa,体积空速0.5~1.0h-1,氢油体积比600~800:1。控制乙烯焦油常减压馏分加氢前后总芳烃含量相差值介于10%~20%之间。
本发明方法中,步骤(5)中当沸腾床加氢装置第二阶段硫化结束后,降低沸腾床加氢装置入口温度至230~320℃,然后按比例向沸腾床加氢装置中切换进乙烯焦油原料直至全部切换为乙烯焦油原料,固定床加氢装置按比例停止引入乙烯焦油常减压馏分油,固定床加氢装置切换为按比例引入沸腾床加氢装置得到的液相物料,整个装置逐步投入正常运行。
本发明方法中,步骤(5)中沸腾床装置硫化结束后,按比例逐步引入乙烯焦油原料,在切换过程中同时要进行升温,操作过程中遵循“先提量再提温”的原则,即引入一定比例乙烯焦油原料后,以5~10℃/h速度将加热炉出口温度提高10~20℃,观察反应器内温升情况,装置稳定24小时以后,再按比例提高乙烯焦油原料进装置量(同时降低等比例过渡油进装置量)、提温,重复前一步骤,提温过程要慢,注意反应器内温升变化;最终切换到乙烯焦油原料全负荷进装置,停止过渡油注入,反应进行平稳运转中。
上述方法中,所述按比例向沸腾床加氢装置中切换进乙烯焦油原料直至全部切换为乙烯焦油原料,可以分2~10次逐步增加沸腾床加氢反应器进料中乙烯焦油原料比例换进乙烯焦油,每次增加的比例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该操作过程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如具体可以分别按照10%乙烯焦油(进料中为10质量%为乙烯焦油,90质量%为开工过渡油,下同),20%乙烯焦油,30%乙烯焦油,40%乙烯焦油,50%乙烯焦油,60%乙烯焦油,70%乙烯焦油,80%乙烯焦油,90%乙烯焦油和100%乙烯焦油分步换进乙烯焦油,换进每一种乙烯焦油时一般间隔2小时以上。调整反应温度达到产品的要求,最后换进100%乙烯焦油。
本发明方法中,步骤(4)中沸腾床加氢装置得到的反应生成油进入中间储罐存放,待整个装置开工完成后,可以将其作为沸腾床加氢装置的原料引入沸腾床加氢反应器进行反应。
本发明方法中沸腾床加氢装置开工过程中的操作条件为:硫化压力13~18MPa,氢油体积比300∶1~1500∶1,体积空速为0.2~1.0h-1,硫化温度区间150~380℃;优选的操作条件为反应压力15~17MPa,氢油体积比500∶1~1000∶1,体积空速0.3~0.7h-1,硫化温度区间175~375℃。
本发明方法中固定床加氢装置开工过程中的操作条件为:硫化压力13~18MPa,氢油体积比300∶1~1500∶1,体积空速为0.2~1.0h-1,硫化温度区间150~380℃;优选的操作条件为反应压力15~17MPa,氢油体积比500∶1~1000∶1,体积空速0.3~0.7h-1,硫化温度区间175~375℃。
本发明方法中,所述沸腾床加氢装置中装填的加氢催化剂为本领域常规的沸腾床加氢催化剂,一般以ⅥB族和/或第VIII族金属为活性组分,以氧化铝或含硅氧化铝为载体,第ⅥB族金属一般为Mo和/或W,第VIII族金属一般为Co和/或Ni。还可以含有其他助剂。所述沸腾床加氢催化剂可以选择市售产品,也可以采用本领域现有方法制备。
本发明方法中,所述固定床加氢装置中装填的加氢催化剂为本领域常用的固定床加氢催化剂,一般以ⅥB族和/或第VIII族金属为活性组分,以氧化铝或含硅氧化铝为载体,第ⅥB族金属一般为Mo和/或W,第VIII族金属一般为Co和/或Ni,还可以含有其他助剂。可供选择的商业催化剂种类繁多,例如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FRIPP)研制开发的FF-26、FC-24等加氢催化剂;也可以根据需要按本领域的常识制备常规的加氢催化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方法具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针对以乙烯焦油为原料的沸腾床-固定床组合工艺提出一种全新模式的开工方法,首先对固定床加氢装置进行硫化,然后以固定床加氢装置反应过程中得到的物料作为沸腾床加氢装置开工过程的硫化油使用,有机的将两种加氢装置硫化过程结合为一体,互相支撑。而且采用乙烯焦油加氢柴油馏分油及全馏分作为开工硫化油及过渡油,能够解决采用现有硫化工艺开工过程中存在的管线堵塞的问题;而且采用本申请所述的开工方法,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开工过程中存在的反应器大量放热,整个装置放热不可控的技术问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但不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所述乙烯焦油沸腾床-固定床组合工艺开工方法包括如下内容:首先进行固定床加氢反应器内催化剂的硫化,直馏煤油与硫化剂一起进入固定床加氢反应器内进行硫化,硫化油经热高分、热低分后由热低分底部返回线返回固定床加氢反应器实现闭路循环硫化,固定床加氢反应器硫化结束后,引入乙烯焦油蒸馏得到的常压馏分进入固定床加氢反应器进行加氢反应,加氢生成油经固定床加氢反应器的热高分、热低分及常压塔分馏后得到加氢石脑油、加氢柴油,其中加氢柴油返回至沸腾床加氢反应器入口与硫化剂混合后一起进入沸腾床加氢反应器开始沸腾床催化剂第一阶段硫化,硫化油经沸腾床加氢反应器的热高分及热低分后返回沸腾床加氢反应器入口实现闭路循环硫化,加氢柴油硫化结束后,沸腾床加氢反应器由循环流程改为一次通过流程,此时,固定床加氢反应器进料由乙烯焦油常压馏分切换为乙烯焦油常减压馏分,然后引入乙烯焦油常减压馏分固定床加氢反应器后的热低分生成油全馏分至沸腾床加氢反应器入口,作为沸腾床加氢反应器第二阶段的硫化油(过渡油,此时停止注入硫化剂),第二阶段硫化油硫化结束后,固定床加氢反应器停止引乙烯焦油常减压馏分,沸腾床加氢反应器与固定床加氢反应器流程串通。硫化结束后,按比例逐步提高沸腾床加氢反应器入口乙烯焦油原料的进料量,同时降低过渡油比例,缓慢提高沸腾床加氢反应器入口温度,最终切换全乙烯焦油原料进装置,实现装置的平稳运行。
本发明开工方法中,所述沸腾床加氢装置中装填FEC催化剂,催化剂具体性质见表3;固定床加氢装置中装填FMJ-2及FMJ-3催化剂,催化剂具体性质见表4,两套装置的具体硫化操作过程如下:
(1)固定床加氢装置气密合格后,启动循环氢压缩机建立气体循环,将固定床加氢反应器床层入口温度升至150~200℃;
(2)向固定床加氢反应器内引入开工硫化油直馏煤油和硫化剂DMDS,当硫化氢穿透固定床加氢反应器后,提高固定床加氢反应器入口温度,使得反应器床层各点温度达到230℃~260℃,恒温硫化5~10h;
(3)继续将固定床加氢反应器升温至270~300℃,恒温硫化2~4h;在升温硫化过程中,反应器出口循环气中的H2S浓度维持为0.5v%~1.0v%;
(4)当固定床加氢反应器床层温度达到370℃~400℃时,调节注硫量,使循环气中H2S浓度为1.0v%~2.0v%,恒温硫化8小时以上,开工硫化结束。
固定床加氢反应器开工硫化结束后,开始对沸腾床加氢反应器进行硫化,硫化步骤包括以下内容:
(5)首先将沸腾床加氢反应器入口温度提升至150~200℃,固定床加氢生成油经分馏后得到的加氢柴油馏分作为沸腾床加氢装置的第一阶段硫化的开工硫化油,向开工硫化油中注入硫化剂DMDS,然后继续提高反应器温度至230~260℃,恒温硫化6~10h;
(6)将沸腾床加氢反应器温度升到270~300℃,恒温运转直至气相出口H2S浓度达到1.0v%以上。
(7)将沸腾床加氢装置流程由循环流程设置为一次通过流程,按比例逐渐增加引入步骤(2)中固定床加氢装置得到的固定床加氢生成油的全馏分作为过渡油进行第二阶段硫化,同时按比例减少加氢柴油馏分及硫化剂的引入,将沸腾床加氢装置反应器温度提升至350~390℃,恒温硫化5~8小时,硫化结束,此时沸腾床加氢装置得到的反应生成油进入中间储罐存放。
(8)当沸腾床加氢装置第二阶段硫化结束后,降低沸腾床加氢装置入口温度至230~320℃,按比例逐步引入乙烯焦油原料,在切换过程中同时要进行升温,操作过程中遵循“先提量再提温”的原则,即引入一定比例乙烯焦油原料后,以5~10℃/h速度将加热炉出口温度提高10~20℃,观察反应器内温升情况,装置稳定24小时以后,再按比例提高乙烯焦油进装置量(同时降低等比例过渡油进装置量)、提温,重复前一步骤,提温过程要慢,注意反应器内温升变化;最终切换到乙烯焦油原料全负荷进装置,停止过渡油注入,反应进行平稳运转中。
表1乙烯焦油原料一性质
项目 数据
密度(20℃)/ g.cm<sup>-3</sup> 1.0616
运动粘度(100℃)/mm<sup>2</sup>.S<sup>-1</sup> 4.547
凝点,℃ -38
灰分(质量分数),% ~0.0002
残炭/% 11.2
馏程/℃(模拟蒸馏)
IBP/10% 156/217.8
30%/50% 294.6/358.6
70%/90% 416.2/555.2
95%/EBP -/750
C,wt% 92.41
H,wt% 7.02
N/μg.g<sup>-1</sup> 36.2
重金属/μg.g<sup>-1</sup> 0
饱和分 28.39
芳香分 40.12
胶质 11.86
正庚烷不溶物,% 19.63
表1乙烯焦油原料二性质
项目 数据
密度(20℃)/ g.cm<sup>-3</sup> 1.01
运动粘度(100℃)/mm<sup>2</sup>.S<sup>-1</sup> 4.2
凝点,℃ -39
残炭/% 9.1
馏程/℃(模拟蒸馏)
IBP/10% 156/210.8
30%/50% 273.6/335.6
70%/90% 406.2/525.0
95%/EBP -/750
C,wt% 91.51
H,wt% 8.22
N/μg.g<sup>-1</sup> 84.1
重金属/μg.g<sup>-1</sup> 0
饱和分 15.23
芳香分 61.82
胶质 11.86
正庚烷不溶物,% 12.34
表3 FEC沸腾床催化剂性质
催化剂名称 FEC
活性金属组分 Mo-Ni
物理性质
外观形状 球形
孔容/mL/g ≮0.62
比表面/m<sup>2</sup>/g ≮280
颗粒直径/mm 0.4~0.8
堆积密度/g/cm<sup>3</sup> 0.63~0.68
压碎强度/N/粒 ≥18
表4 固定床加氢催化剂主要物化性质
催化剂名称 FMJ-2 FMJ-3
活性金属组分 Mo-Ni W-Ni
物理性质
外观形状 三叶草条 三叶草条
孔容/mL/g ≮0.32 ≥0.28
比表面/m<sup>2</sup>/g ≮160 ≥170
颗粒直径/mm 1.1~1.3 2.5~2.8
颗粒长度/mm 2~8 3~8
堆积密度/g/cm<sup>3</sup> 0.88~0.94 0.85~0.95
压碎强度/N/粒 ≥18 ≥15
实施例1
实施例1中以表1中的乙烯焦油一为原料,此原料属于相对较重的乙烯焦油原料,采用本发明所述的开工方法,所述中乙烯焦油原料性质见表1。所述沸腾床加氢装置设置一个沸腾床加氢反应器,沸腾床加氢反应器中装填FEC催化剂,催化剂具体性质见表2。所述固定床加氢装置设置两个固定床加氢反应器,所述两个固定床加氢反应器串联连接,分别装填FMJ-2和FMJ-3催化剂,催化剂具体性质见表3。固定床加氢反应器初始硫化油采用直馏煤油,所述直馏煤油是通过石油基原油蒸馏直接得到的,硫化剂为DMDS,催化剂硫化的最大起始注硫速率可按50kgDMDS/10000NM3/h循环氢的经验值来估算。沸腾床加氢反应器中第一阶段硫化油采用所述乙烯焦油常压馏分经固定床加氢分离后得到的加氢柴油馏分,硫化剂为DMDS,调整DMDS注入流率,确保硫化油中的硫含量维持在1.5%,第二阶段硫化油采用乙烯焦油常减压馏分经固定床加氢后得到的全馏分,具体开工条件参见表5,硫化期间的升温速度为6℃/h。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原料为质量相对较好的乙烯焦油原料,具体性质见表2,具体开工操作条件有所不同,具体开工操作条件参见表5。
比较例1
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比较例1中沸腾床加氢反应器第一阶段硫化油采用直馏柴油,注硫量同实施例1;第二阶段硫化油采用直馏VGO,所述直馏柴油、直馏VGO均是通过石油基原油蒸馏直接得到的。具体开工条件参见表5。
比较例2
与实施例2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比较例2中沸腾床加氢反应器第一阶段硫化油采用直馏柴油,第二阶段硫化油采用直馏VGO,所述直馏柴油、直馏VGO均是通过石油基原油蒸馏直接得到的。具体开工条件参见表5。
表5 乙烯焦油沸腾床预处理-固定床加氢处理装置开工步骤
Figure 993633DEST_PATH_IMAGE002
由实施例及比较例可以发现,采用本文所述的开工方法进行开工,可以保证装置的正常开工,管线不会出现堵塞的情况,而采用石油基馏分油开工时则容易出现管线堵塞,由此可见,本文所述的开工方法要优于传统开工方法。

Claims (29)

1.一种乙烯焦油沸腾床-固定床组合工艺的开工方法,所述开工方法包括如下内容:
(1)首先对固定床加氢装置进行硫化;
(2)当固定床加氢装置硫化完成后,引入乙烯焦油常压馏分油,乙烯焦油常压馏分油与氢气在固定床加氢装置内进行加氢反应,反应后得到固定床加氢生成油;
(3)对沸腾床加氢装置进行第一阶段硫化,以步骤(2)中固定床加氢生成油经分馏后得到的加氢柴油馏分作为沸腾床加氢装置的第一阶段硫化的开工硫化油,所述开工硫化油与硫化剂混合进入沸腾床加氢装置内进行硫化,沸腾床加氢装置为循环流程;
(4)当沸腾床加氢装置第一阶段硫化结束后,固定床加氢装置进料由乙烯焦油常压馏分油切换为乙烯焦油常减压馏分油,且沸腾床加氢装置流程由循环流程设置为一次通过流程,所述沸腾床加氢装置按比例逐渐引入固定床加氢装置得到的固定床加氢生成油的全馏分作为过渡油进行第二阶段硫化,此时沸腾床加氢装置得到的反应生成油进入中间储罐存放;
(5)当沸腾床加氢装置第二阶段硫化结束后,按比例向沸腾床加氢装置中切换进乙烯焦油原料直至全部切换为乙烯焦油原料,固定床加氢装置按比例停止引入乙烯焦油常减压馏分油,固定床加氢装置切换为按比例引入沸腾床加氢装置得到的液相物料,整个装置逐步投入正常运行。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工方法,其中,所述乙烯焦油沸腾床-固定床组合工艺为乙烯焦油原料首先进入沸腾床加氢装置进行加氢反应,加氢反应得到的生成油再进入固定床加氢装置进行加氢处理。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工方法,其中,所述沸腾床加氢装置设置一个以上的沸腾床加氢反应器,所述固定床加氢装置设置一个以上的固定床加氢反应器。
4.按照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开工方法,其中,所述沸腾床加氢装置设置1~2个沸腾床加氢反应器,所述固定床加氢装置设置2~4个固定床加氢反应器。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工方法,其中,步骤(1)中所述的乙烯焦油固定床加氢装置硫化包括如下内容:
(1.1)固定床加氢装置气密合格后,启动循环氢压缩机建立气体循环,将固定床加氢反应器床层入口温度升至150~200℃;
(1.2)向固定床加氢反应器内引入开工硫化油和硫化剂,当硫化氢穿透固定床加氢反应器后,提高固定床加氢反应器入口温度,使得反应器床层各点温度达到230~260℃,恒温硫化5~10h;
(1.3)继续将固定床加氢反应器升温至270~300℃,恒温硫化2~4h;在升温硫化过程中,反应器出口循环气中的H2S浓度维持为0.5v%~1.0v%;
(1.4)继续将固定床加氢反应器升温至370~400℃,调节注硫量,使循环气中H2S浓度为1.0v%~2.0v%,恒温硫化8h以上,开工硫化结束。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开工方法,其中,步骤(1.2)中所述的开工硫化油为原油经分馏得到的直馏煤油,或者是乙烯焦油加氢后得到的煤油馏分。
7.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开工方法,其中,步骤(1.2)中所述的开工硫化油氮含量小于100μg/g;硫含量不大于5000μg/g;干点为 280~310℃。
8.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工方法,其中,所述的硫化剂是单质硫、无机和/或有机硫化物。
9.按照权利要求1或8所述的开工方法,其中,所述的硫化剂为硫醇、二硫化物、多硫化物以及噻吩甲酸化合物。
10.按照权利要求9所述的开工方法,其中,所述的硫化剂是二硫化碳(CS2)、二甲基硫(DMS)、二甲基二硫(DMDS)和SZ-54中的一种或几种。
11.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开工方法,其中,所述固定床加氢反应器升温速度为6~10℃/h。
1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工方法,其中,步骤(2)中所述的乙烯焦油常压馏分为乙烯焦油全馏分常压蒸馏得到的侧线馏分油,常压馏分的馏程为160~370℃。
13.按照权利要求1或12所述的开工方法,其中,步骤(2)中所述的乙烯焦油常压馏分为乙烯焦油全馏分常压蒸馏得到的侧线馏分油,常压馏分的馏程为 180~350℃。
14.按照权利要求1或12所述的开工方法,其中,步骤(2)中所述的乙烯焦油常压馏分为沸腾床加氢装置的原料乙烯焦油经蒸馏得到的乙烯焦油常压馏分。
1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工方法,其中,步骤(2)中所述的乙烯焦油常压馏分在固定床加氢装置内进行加氢反应,所述加氢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270~370℃,反应压力10~18Mpa,体积空速0.2~2.0h-1,氢油体积比500~1000:1。
16.按照权利要求1或 15所述的开工方法,其中,步骤(2)中所述的乙烯焦油常压馏分在固定床加氢装置内进行加氢反应,所述加氢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280~320℃,反应压力12~15Mpa,体积空速0.5~1.0h-1,氢油体积比600~800:1。
1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工方法,其中,步骤(2)中所述的乙烯焦油常压馏分加氢前后总芳烃含量相差值介于10%~20%之间。
18.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工方法,其中,步骤(3)中进行沸腾床装置第一阶段硫化时,所述步骤(2)中固定床加氢生成油分馏后得到的加氢柴油馏分作为开工硫化油,所述开工硫化油在沸腾床加氢装置内循环使用,所述沸腾床加氢装置为循环流程就是所述开工硫化油在沸腾床加氢装置内循环使用。
19.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工方法,其中,步骤(3)中所述的沸腾床第一阶段硫化包括如下内容:
(3.1)首先将沸腾床加氢反应器入口温度提升至150~200℃,固定床加氢生成油经分馏后得到的加氢柴油馏分作为沸腾床加氢装置的第一阶段硫化的开工硫化油,向开工硫化油中注入硫化剂,然后继续提高反应器温度至230~260℃,恒温硫化6~10h;
(3.2)将沸腾床加氢反应器温度升到270~300℃,恒温运转直至气相出口H2S浓度达到1.0v%以上。
20.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工方法,其中,步骤(4)中所述的沸腾床第二阶段硫化包括如下内容:将沸腾床加氢装置流程由循环流程设置为一次通过流程,按比例逐渐增加引入乙烯焦油常减压馏分固定床加氢生成油的全馏分作为过渡油进行第二阶段硫化,同时按比例减少加氢柴油馏分及硫化剂的引入,将沸腾床加氢装置反应器温度提升至350~390℃,恒温硫化5~8小时,硫化结束,此时沸腾床加氢装置得到的反应生成油进入中间储罐存放。
21.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工方法,其中,步骤(4)中所述的乙烯焦油常减压馏分为乙烯焦油全馏分切除尾油后剩余的轻质油及中间馏分油,常减压馏分的馏程为160~500℃。
22.按照权利要求1或21所述的开工方法,其中,步骤(4)中所述的乙烯焦油常减压馏分为乙烯焦油全馏分切除尾油后剩余的轻质油及中间馏分油,常减压馏分的馏程为200~480℃。
2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工方法,其中,步骤(4)中所述的乙烯焦油常减压馏分在固定床加氢装置内进行加氢反应,所述加氢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270~370℃,反应压力10~18Mpa,体积空速0.2~2.0h-1,氢油体积比500~1000:1。
24.按照权利要求1或23所述的开工方法,其中,步骤(4)中所述的乙烯焦油常减压馏分在固定床加氢装置内进行加氢反应,所述加氢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280~320℃,反应压力12~15Mpa,体积空速0.5~1.0h-1,氢油体积比600~800:1。
2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工方法,其中,步骤(5)中当沸腾床加氢装置第二阶段硫化结束后,降低沸腾床加氢装置入口温度至230~320℃,然后按比例向沸腾床加氢装置中切换进乙烯焦油原料直至全部切换为乙烯焦油原料,固定床加氢装置按比例停止引入乙烯焦油常减压馏分油,固定床加氢装置切换为按比例引入沸腾床加氢装置得到的液相物料,整个装置逐步投入正常运行。
2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工方法,其中,沸腾床加氢装置开工过程中的操作条件为:硫化压力13~18MPa,氢油体积比300∶1~1500∶1,体积空速为0.2~1.0h-1,硫化温度区间150~380℃。
27.按照权利要求1或26所述的开工方法,其中,沸腾床加氢装置开工过程中的操作条件为:硫化压力15~17MPa,氢油体积比500∶1~1000∶1,体积空速0.3~0.7h-1,硫化温度区间175~375℃。
28.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工方法,其中,固定床加氢装置开工过程中的操作条件为:硫化压力13~18MPa,氢油体积比300∶1~1500∶1,体积空速为0.2~1.0h-1,硫化温度区间150~380℃。
29.按照权利要求1或28所述的开工方法,其中,固定床加氢装置开工过程中的操作条件为:硫化压力15~17MPa,氢油体积比500∶1~1000∶1,体积空速0.3~0.7h-1,硫化温度区间175~375℃。
CN201711325715.4A 2017-12-13 2017-12-13 一种乙烯焦油沸腾床-固定床组合工艺开工方法 Active CN10991326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325715.4A CN109913265B (zh) 2017-12-13 2017-12-13 一种乙烯焦油沸腾床-固定床组合工艺开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325715.4A CN109913265B (zh) 2017-12-13 2017-12-13 一种乙烯焦油沸腾床-固定床组合工艺开工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13265A CN109913265A (zh) 2019-06-21
CN109913265B true CN109913265B (zh) 2020-10-16

Family

ID=669581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325715.4A Active CN109913265B (zh) 2017-12-13 2017-12-13 一种乙烯焦油沸腾床-固定床组合工艺开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913265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48596A (zh) * 2006-09-20 2008-03-26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煤焦油加氢处理工艺的开工方法
CN103059937A (zh) * 2011-10-21 2013-04-24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加氢裂化装置的开工方法
CN103059940A (zh) * 2011-10-21 2013-04-24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加氢裂化装置的开工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48596A (zh) * 2006-09-20 2008-03-26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煤焦油加氢处理工艺的开工方法
CN103059937A (zh) * 2011-10-21 2013-04-24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加氢裂化装置的开工方法
CN103059940A (zh) * 2011-10-21 2013-04-24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加氢裂化装置的开工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13265A (zh) 2019-06-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46411B (zh) 用于制造芳烃的包括至少一个液化步骤的煤炭转化方法
CA2815656C (en) Hydroprocessing of heavy hydrocarbon feeds in liquid-full reactors
AU2011347042B2 (en) Method for converting hydrocarbon feedstock comprising a shale oil by hydroconversion in an ebullating bed, fractionation by atmospheric distillation and hydrocracking
CN109777509B (zh) 一种两段加氢裂化方法
CN103059910A (zh) 加氢精制催化剂的硫化方法
CN102234531B (zh) 一种重油分区催化裂化的装置和应用
CN102641749B (zh) 一种加氢处理催化剂的预硫化方法
CN110653007B (zh) 加氢催化剂开工硫化方法
CA2899196C (en) Fixed bed hydrovisbreaking of heavy hydrocarbon oils
CN100404646C (zh) 一种劣质柴油馏分改质的方法
CN109913265B (zh) 一种乙烯焦油沸腾床-固定床组合工艺开工方法
CN104449836A (zh) 一种煤焦油全馏分反式加氢裂化工艺
IL226639A (en) A method for converting hydrocarbon raw materials containing oil shales through hydroconversion into a floating substrate, separating them into atmospheric distillation and extracting liquid / liquid from heavy components
CN104178209A (zh) 一种不同馏分高芳烃的联合加氢方法
CN109913252B (zh) 一种煤焦油组合加氢工艺开工方法
CN103339232B (zh) 通过去杂质、在沸腾床中加氢转化和通过常压蒸馏分馏的转化包含页岩油的烃原料的方法
CN104927914A (zh) 包含使用供氢烃的低氢油比预加氢过程的高芳烃加氢方法
CN109913264B (zh) 一种煤焦油沸腾床-固定床组合工艺开工方法
CN106701185B (zh) 一种渣油处理方法
CN105087061A (zh) 一种高芳烃加氢精制重油的设置前提质区的加氢裂化方法
CN107057756A (zh) 一种全能床加氢工艺
CN109705906B (zh) 延长渣油加氢装置运转时间的方法
CN112980504B (zh) 油浆、回炼油和焦化蜡油混合制备油品的工艺及装置
CN112574778B (zh) 一种劣质油临氢改质方法和系统
CN111647430B (zh) 劣质油的处理方法和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825

Address after: 100728 No. 22 North Main Street,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Chaoyangmen

Patentee after: CHINA PETROLEUM & CHEMICAL Corp.

Patentee after: Sinopec (Dalian) Petrochemical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728 No. 22 North Main Street,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Chaoyangmen

Patentee before: CHINA PETROLEUM & CHEMICAL Corp.

Patentee before: DALIAN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AND PETROCHEMICALS, SINOPEC Co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