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904214A - 一种显示面板、包含其的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显示面板、包含其的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904214A
CN109904214A CN201910256049.6A CN201910256049A CN109904214A CN 109904214 A CN109904214 A CN 109904214A CN 201910256049 A CN201910256049 A CN 201910256049A CN 109904214 A CN109904214 A CN 10990421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iewing area
data line
area
display panel
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25604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904214B (zh
Inventor
杨阳
唐硕
吕博嘉
孔祥梓
李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Tianma AM OLE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Tianma AM OLED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Tianma AM OLE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256049.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904214B/zh
Publication of CN1099042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04214A/zh
Priority to US16/459,386 priority patent/US10854124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90421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0421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00/00Aspects of the constitution of display devices
    • G09G2300/04Structural and physical details of display devices
    • G09G2300/0421Structural details of the set of electrodes
    • G09G2300/0426Layout of electrodes and connec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10/00Command of the display device
    • G09G2310/02Addressing, scanning or driving the display screen or processing steps related thereto
    • G09G2310/0264Details of driving circuits
    • G09G2310/0267Details of drivers for scan electrodes, other than drivers for liquid crystal, plasma or OLED display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10/00Command of the display device
    • G09G2310/02Addressing, scanning or driving the display screen or processing steps related thereto
    • G09G2310/0264Details of driving circuits
    • G09G2310/0281Arrangement of scan or data electrode driver circuits at the periphery of a panel not inherent to a split matrix structure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10/00Command of the display device
    • G09G2310/02Addressing, scanning or driving the display screen or processing steps related thereto
    • G09G2310/0264Details of driving circuits
    • G09G2310/0297Special arrangements with multiplexing or demultiplexing of display data in the drivers for data electrodes, in a pre-processing circuitry delivering display data to said drivers or in the matrix panel, e.g. multiplexing plural data signals to one D/A converter or demultiplexing the D/A converter output to multiple colum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10/00Command of the display device
    • G09G2310/08Details of timing specific for flat panels, other than clock recovery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20/00Control of display operating conditions
    • G09G2320/02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display appearance
    • G09G2320/0233Improving the luminance or brightness uniformity across the scree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和围绕显示区的非显示区,设置于靠近显示区第一侧的非显示区的驱动芯片;设置于显示区的镂空区;镂空区包括靠近驱动芯片的第一边缘和远离驱动芯片的第二边缘;显示区包括第一显示区由显示区的第一侧延伸至第二侧的第一显示区;由所述显示区的第一侧延伸至第二边缘的第二显示区;由第二边缘延伸至第二的侧第三显示区;由第一侧延伸至所述第一边缘的第四显示区;第一显示区设置有第一数据线;第二显示区设置有第二数据线;第三显示区设置有第三数据线;第四显示区设置有第四数据线;每一所述第二数据线与至少两条第三数据线之间通过信号切换电路对应连接。本申请可以避免数据线绕线,有利于窄边框。

Description

一种显示面板、包含其的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包含其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消费升级,消费者对于显示面板的需求不再局限于矩形、圆形等规 则形状的显示面板,而是需要显示面板的显示区的形状更加切中实际需求。 例如:为了手机显示面板追求更高的屏占比,同时为了容纳前置摄像头、听 筒、光线传感器等器件,将显示面板的一部分切除,做成异形显示面板。但 是这种显示面板仍然不是提高屏占比的最佳形式。为了进一步提升屏占比, 研发人员设计将显示面板的显示区设计非显示孔或者在显示面板的侧面设计 非显示孔。这样一来,数据线就会被非显示孔截断。为了保证数据信号的正 常传输,需要数据线需要围绕非显示孔的周围进行绕线设置。非显示孔的周 围还需要流出非显示区用于数据线绕线的走线,造成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的 面积增加,影响显示面板的屏占比的提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含其的显示装置,用 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和围绕显示区的非显示区, 驱动芯片,所述驱动芯片设置于靠近所述显示区第一侧的非显示区,所述显示区 的第一侧与所述显示区的第二侧相对设置;镂空区,所述镂空区设置于所述显示 区;所述镂空区包括靠近所述驱动芯片的第一边缘和远离所述驱动芯片的第二边 缘;所述显示区包括第一显示区,所述第一显示区由所述显示区的第一侧延伸至 所述第二侧;第二显示区,所述第二显示区由所述显示区的第一侧延伸至所述第 二边缘;第三显示区,所述第三显示区由所述第二边缘延伸至所述第二侧;第四 显示区,所述第四显示区由所述第一侧延伸至所述第一边缘;所述第一显示区设 置有第一数据线;所述第二显示区设置有第二数据线;所述第三显示区设置有第 三数据线;所述第四显示区设置有第四数据线;每一所述第二数据线与至少两条 所述第三数据线之间通过信号切换电路对应连接。
另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前述显示面板。
按照本申请提供的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在远离镂空区,被镂空区截断数据 线的显示区无需通过数据线绕线的方式获得数据信号,而是利用信号切换电路分 时的通过未被截断的数据线分时的提供数据信号。避免了数据线绕线设计,避免 了数据线绕线,有利于显示面板的高屏占比设计。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 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 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 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显示面板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的切换电路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显示面板的示意图;
图4A为本申请又一个实施例显示面板的示意图;
图4B为图4A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显示面板的截面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显示面板的截面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又一个实施例显示面板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又一个实施例显示面板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中的切换电路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又一个实施例显示面板的示意图;
图11为图10显示面板中多路复用器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2为图11显示面板中多路复用器的时序示意;
图13为本申请的显示面板一个实施例的时序示意;
图14为本申请又一个实施例显示面板的示意图;
图15为图14实施例显示面板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6为本申请的显示面板另一个实施例的时序示意;
图17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 详细描述。
应当明确,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 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 旨在限制本发明。在本发明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 “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
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 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 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 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 描述显示区,但这些电极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显示区彼此 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发明实施例范围的情况下,第一显示区也可以被 称为第二显示区,类似地,第二显示区也可以被称为第一显示区。
如背景技术所述,为了进一步提升屏占比,研发人员设计将显示面板的 显示区设计非显示孔或者在显示面板的侧面设计非显示孔。这样一来,数据 线就会被非显示孔截断。为了保证数据信号的正常传输,需要数据线需要围 绕非显示孔的周围进行绕线设置。非显示孔的周围还需要流出非显示区用于 数据线绕线的走线,造成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的面积增加,影响显示面板的 屏占比的提高。
请参考图1,图1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显示面板的示意图;本申请提供一 种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AA和围绕显示区的非显示区NA,驱动芯片IC,所 述驱动芯片IC设置于靠近所述显示区AA第一侧的非显示区NA,所述显示 区AA的第一侧与所述显示区的第二侧相对设置;以图1为例,下侧为显示 区AA的第一侧,与下侧相对的上侧为显示区AA的第二侧。显示面板还包括 镂空区TH,所述镂空区TH设置于所述显示区AA;镂空区TH包括靠近所 述驱动芯片IC的第一边缘和远离驱动芯片IC的第二边缘;以图1为例,镂 空区TH的下侧为第一边缘,镂空区TH的上侧为第二边缘。为了提升显示面 板的屏占比,在显示面板设置镂空区TH防止显示装置的其他元件,例如摄像 头、听筒、光线传感器等。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镂空区TH可以是切割后 的非显示区,也可以是未切割的透光非显示区。
当显示面板设置镂空区TH之后,本申请将显示面板分为四个区域,请参考 图1,本申请的显示面板包括第一显示区AA1,所述第一显示区AA1由所述显 示区AA的第一侧延伸至所述第二侧;第二显示区AA2,所述第二显示区AA2 由所述显示区的第一侧延伸至所述第二边缘;第三显示区AA3,所述第三显示区 AA3由所述第二边缘延伸至所述镂空区TH的第二侧;第四显示区AA4,所述第 四显示区AA4由所述镂空区TH第一侧延伸至所述第一边缘;第一显示区AA1 设置有第一数据线11;所述第二显示区AA2设置有第二数据线12;所述第三显示区AA3设置有第三数据线13;所述第四显示区AA4设置有第四数据线14; 其中第一数据线11、第二数据线12、第三数据线13和第四数据线14都是用于 传输数据信号的。由于数据信号由驱动芯片IC提供,正常情况下,数据线如第 一数据线11一样由显示区AA的第一侧延伸到第二侧。但是由于镂空区TH的存 在,导致第四显示区AA4的第四数据线无法延伸到与之对应的第三显示区AA3, 如果要想第三显示区AA3提供数据信号,那么数据线必须要沿着镂空区TH的边 缘绕线设置这就会导致镂空区的边缘边框增加,降低屏占比,影响视觉效果。而 本申请中,第二显示区AA4的每一所述第二数据线12与至少两条所述第三数据 线13之间通过信号切换电路30对应连接。具体的,信号切换电路30可以分时 的通过第二数据线12传输到第三数据线13;请参考图2,图2为图2为本申请 一个实施例中的切换电路示意图;一条所述第二数据线12与n条所述第三数据 线13通过一组所述信号切换电路30对应连接;所述信号切换电路包括n个晶体 管和n个控制信号线51;所述晶体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数据线12连接;所述 晶体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数据线13连接;所述晶体管的控制端与所述控制信 号线51连接;n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如图2所示,n=2,一条第二数据线12 与2条第三数据线13对应连接,信号切换电路30包括2个晶体管,分别为第一 晶体管501和第二晶体管502,第一晶体管501和第二晶体管502的第一端连接 第二数据线12;第一晶体管501的栅极连接第一控制信号线511,第一晶体管501 的第二端连接一条第甲三数据线13a;第二晶体管502的栅极连接第二控制信号 线512,且第二晶体管的第二端连接另一条第三乙数据线13b;这里的第三甲数 据线可以是奇数的第三数据线,第三乙数据线可以是偶数的第三数据线。信号切 换电路30分时的接收第一控制信号511和第二控制信号512,使得第二数据线 12的信号分时的传输到第三数据线13。具体的,例如:镂空区TH截断40列像 素,信号切换电路30为1∶2的信号切换电路。则第四显示区包括40列像素, 第二显示区包括40列像素;第三显示区包括80列像素。也就是,第二显示区和 第四显示区包括40条数据线,第三显示区包括80条数据线。第二显示区的每条 数据线通过信号切换电路30连接2条第三数据线。奇数的第三数据线13连接第 一晶体管501,偶数的第三数据线13连接第二晶体管502,在第一控制信号511 为有效电平的时,第二控制信号512为截止电平,第二数据线12向奇数的第三 数据线13提供数据信号;在第二控制信号512为有效电平的时,第一控制信号 511为截止电平,第二数据线12向偶数的第三数据线13提供数据信号。这样就 实现了第二数据线12分时的通过信号切换电路向第三数据线13分时的传输数据 信号,避免了数据线绕线,降低了镂空区TH的边框宽度。
进一步的,第一显示区AA1的第一数据线11由显示区AA的第一侧延伸到 第二侧;第二显示区AA2的第二数据线12和第三显示区AA3的第三数据线13 连接,但是第四显示区AA4的第四数据线14仅由显示区的第一侧延伸至镂空区 TH的第一边缘,因此,第四数据线14的长度以及连接的像素的个数远少于其他 的数据线,造成其寄生电容和其他数据线不同,造成显示不均。本实施例中,还 包括与第四数据线14连接的补偿电容40,所述补偿电容的容值为C1;第一数据 线11的寄生电容容值与第二数据线寄生电容容值差为C2,0.8*C2≤C1≤1.2*C2。 本申请通过补偿电容40弥补数据线之间电容的差异。并且,当数据线电容的差 异在20%以内的时,在数据线充电的容差范围之内,可以避免显示不均。
由于镂空区TH靠近第二显示区AA2的一侧需要设置栅极驱动电路,形成非 显示区。为了平衡镂空区TH周围的非显示区的宽度,进一步的,请继续参考图 1,补偿电容40设置于所述镂空区TH靠近第四显示区AA4的第一边缘。
进一步的,信号切换电路30包括多个晶体管,当信号切换电路设置于显示 区时,显示区会被信号切换电路的晶体管占据,会在显示区中形成非显示部分, 影响显示效果。本实施例中,请继续参考图3,图3为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显示 面板的示意图;一条所述第二数据线12对应设置一组所述信号切换电路30,所 述信号切换电路30设置于所述镂空区TH靠近所述第三显示区AA3的第二边缘。 按照本实施例的方案,一方面,将信号切换电路30设置在所述镂空区TH靠近 第三显示区AA3的第二边缘,使得镂空区TH的边缘非显示边框的宽度均衡,起 到视觉上平衡的作用。另一方面,无需在显示区设置信号切换电路30,避免显示 区中出现非显示部分。
在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中,一条所述第二数据线12对应设置一组所述信 号切换电路30,所述信号切换电路30设置于与之对应连接的第三数据线13之间。
进一步的,请参考图5和图6,图5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显示面板的截面 示意图;图6为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显示面板的截面示意图;以图5和图6 说明本申请显示面板的膜层堆叠结构。
本申请的显示面板包括多个像素和与所述像素对应连接的像素驱动电路61; 所述像素包括阳极621、阴极623和设置于所述阳极621和阴极623之间的发光 材料层622;各所述驱动电路61与所述阳极621对应连接;所述驱动电路61由 晶体管和电容构成。显示面板包括依次设置于基板601上的半导体层611、栅极 绝缘层602、栅极金属层612、第一层间绝缘层603、电容金属层613、第二层间 绝缘层604、源漏极金属层614、平坦化层605、阳极621、像素定义层606、发 光光材料层622和阴极623。
本申请中,请继续参考图4A和图4B,图4A为本申请又一个实施例显 示面板的示意图;图4B为图4A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由于第三显示区AA3需要设置信号切换电路30和/或连接信号切换电路30 的连接线,这会增大位于第三显示区AA3的驱动电路61之间的间距,使得像素 密度降低。为了避免第三显示区AA3像素密度降低造成显示异常,本实施例将 位于第三显示区AA3的驱动电路61的尺寸减小,并将空出的空间用于设置信号 切换电路30和/或连接信号切换电路30的连接线。具体的,设置于第三显示区 AA3的像素驱动电路61的沿数据线方向的尺寸小于设置于所述第一显示区AA1 的所述像素驱动电路61的尺寸;例如:驱动电路61大致为矩形,设置于第三显 示区的驱动电路61的宽和/长小于设置于低于显示区的驱动电路61的宽和/或长。
进一步的,由于设置了信号切换电路30,第三显示区的驱动电路61与第一 显示区AA1的驱动电路61的位置不对应。按照常规的设计,像素的阳极设置在 对应的驱动电路位置则如图4所示,设置信号切换电路30的区域则无法实现显 示功能。请参考图4B,本申请中,将第三显示区AA3的像素与第一显示区AA1 的像素对齐设置,使得显示区连续。具体的,请参考图6,所述阳极621至少覆 盖部分所述信号切换电路30。避免了信号切换电路30降低像素密度。阳极621 通过连接线与对应的驱动电路61电连接。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像素对齐是指 的像素的发光区域对齐设置,呈规则的阵列排布。
本申请的镂空区TH可以位于显示区边缘,也可以位于显示区中心的位置。 具体的,在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考图7,图7为本申请又一个实施 例显示面板的示意图;
图7的实施例中,镂空区TH位于显示区AA的边缘,该显示区AA包括与 所述第一侧和所述第二侧相邻的第三侧和与所述第三侧相对设置的第四侧;所述 镂空区设置于所述第三侧,形成缺口区;以图7为例,显示区AA的下侧为第一 侧,上侧为第二侧,右侧为第三侧,左侧为第四侧。镂空区TH位于显示区的第 四侧,在显示区的第四侧形成一个缺口。此时,第三显示区AA3和第三侧相邻 且第三显示区AA3和第四侧之间间隔有第一显示区AA1。因此,本实施例中, 控制信号线51向所述第三侧延伸,由靠近第三侧的非显示区的第一延伸线302 延伸至所述驱动芯片IC。避免控制信号线51过第一显示区AA1造成第一显示区 走线难度增加。
在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考图,图8为本申请又一个实施例显 示面板的示意图;
图8的实施例中,镂空区TH位于显示区AA的中间,显示区包括与第一侧 和第二侧相邻的第三侧和与第三侧相对设置的第四侧;镂空区TH设置于显示区 的中间区域,形成非显示孔;以图8为例,显示区AA的下侧为第一侧,上侧为 第二侧,右侧为第三侧,左侧为第四侧。此时,第三显示区AA3和第三侧之间 间隔有第一显示区AA1,且第三显示区AA3和第四侧之间间隔有第一显示区 AA1。当控制信号线301仅通过第三侧或者仅通过第四侧延伸到驱动芯片是会造 成位于左侧和右侧的第一显示区则另一侧的第一显示区不包括控制信号线51的 延伸线,造成左右两侧的第一显示区不对称,增加版图布局的难度。本实施例中, 控制信号线51包括向第三侧延伸的第一控制信号线511和向所述第四侧延伸的 第二控制信号线512,第一控制信号线511由靠近第三侧的非显示区的第一甲延 伸线302a延伸至所述驱动芯片;第二控制信号512线由靠近第四侧的第一乙延 伸线302b非显示区延伸至驱动芯片IC。
请结合图2和图9,图9为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中的切换电路示意图;其中, 图9位图2实施例信号切换电路的版图布局示意图。一组信号切换电路30包括 第一晶体管501和第二晶体管502;第一晶体管501和第二晶体管502的第一极 连接同一条第二数据线12;第一晶体管501的第二极连接第三甲数据线13a;第 二晶体管502的第二极连接与所述第三甲数据线13a相邻的第三乙数据线13b; 第一晶体管501的栅极连接第一控制信号线511;第二晶体管502的栅极连接第 二控制信号线512;由于信号切换电路30设置在第三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的驱动 电路之间,由于第三显示区像素阳极的位置与第一显示区像素的阳极对其,则第 三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的驱动电路之间的间距越长,第三显示区的像素和与之对应的阳极之间的连接线越长,版图布局的难度越大,显示均一性越差。为了尽量 减小第三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的驱动电路之间的间距。本实施例中,一组信号切 换电路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一”字形的有源层52;有源层的第一端和第二端 分别连接所述第三甲数据线13a和所述第三乙数据线13b;所述有源层52的中间 连接所述第二数据线12;第一控制信号线511和所述第二控制信号线512包括沿 第二方向延伸的栅极部51a,本体部51b与所述有源层52不交叠,栅极部51a与 有源层52交叠;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可选的,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 垂直。
下面说明结合附图本申请的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请参考图10,图10 为本申请又一个实施例显示面板的示意图;
本实施例中,显示面板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第二方向排布的扫描线70;和 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方向排布的数据线;本申请的数据线包括第一数 据线11、第二数据线12、第三数据线13和第四数据线14。显示区AA包括与第 一侧和第二侧相邻的第三侧,和与第三侧相对设置的第四侧;镂空区TH设置于 第三侧,形成缺口区;缺口区包括与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均相邻的第三边缘;在 图10的实施例中,第一侧为显示区的下侧、第二侧为显示区的上册,第三侧为 显示区的右侧,第四侧为显示区的左侧;第一边缘为镂空区TH的下边缘,第二 边缘为镂空区TH的上边缘,第三边缘为镂空区TH的左边缘。
沿第一方向,第一显示区AA1靠近显示区第四侧;第二显示区AA2设置于 第一显示区AA1和缺口区TH的第三边缘之间;第三显示区AA3设置于所述第 一显示区AA1和显示区的第三侧之间;第四显示区AA4设置于缺口区TH的第 三边缘和显示区的第三侧之间;第一显示区AA1包括沿第一方向与第三显示区 AA3对其设置的第一部分AA1a,和沿第一方向与第二显示区AA2对其的第二部 分AA1b;由于第三显示区中的至少两条第三数据线13通过信号切换电路30共 用一条第二数据线12传输数据信号,因此,第三显示区AA3的数据线需要分时 的提供数据信号;而除了第三显示区之外的其他显示区无需分时的提供数据信号, 因此,在驱动时间上产生了差异。具体的,在扫描线70提供有效电平时,写入 数据信号。然而,在第三显示区AA3的一条扫描线提供的有效电平需要使得至 少两个数据信号分时的写入,因此,第三显示区AA3所需要的扫描信号的有效 电平宽度至少是其他显示区的两倍。如果,整个显示区都采用这样的有效电平宽 度则整个显示面板的扫描时间将增加一倍,这会降低显示面板的帧数。以 1920*1080分辨率,60帧的显示面板为例:每一帧的时间为16.7ms,每一行的 扫描时间(有效电平的宽度)小于等于16.7ms/1920≈8.7μs。一方面,由于第三显示区AA3在一行的扫描时间需要分时的给两条第三数据线13写入数据信号。 另一方面,数据信号充分写入需要一个最短时间,例如是5μs。那么对于第三显 示区AA3的每一行的扫描时间则必须大于等于10μs。如果每一行都按照这个时 间进行扫描则显示面板的总帧率为1s/(10μs*1920)=52帧,明显低于60帧, 这会影响显示面板的画质。
因此,本申请提供一种驱动方法。在第一时段T1,同时驱动所述第一显示 区AA1的第一部分AA1a和所述第三显示区AA3;在第二时段T2,同时驱动所 述第一显示区AA1的第二部分AA1b和所述第二显示区AA2;并且,第四显示 区AA4至少在第二时段T2的部分时段与所述第一显示区AA1的第二部分AA1b 和所述第二显示区AA2同时驱动。以1920*1080分辨率的显示面板为例,如果 第三显示区有x行,则第二显示区有1920-x行,其中x行的扫描时间为10μs, 1920-x行的扫描时间为5μs,则一帧的总扫描时间为10x+1920*5-5x=5*(1920+x) μs,若显示面板的征率大于60帧,则需要5*(1920+x)μs≤16.7ms求出,x ≤1420。也就是说以1920*1080分辨率的显示面板为例,若需要保持60帧,按 照本实施例的驱动方法,第三显示区AA3的行数只需要小于1420行即可。因此, 按照本实施例的驱动方法,本申请的显示面板可以实现高帧率的驱动。此外,位 于同一行的像素同时驱动,这样才能保证一帧的总驱动时间最短。因此,本实施 例中,由于一条扫描线70同时驱动一行像素,而第一显示区AA1的第一部分 AA1a和第三显示区AA3的像素连接同一组扫描线,因此本实施例将第一显示区分为第一部分AA1a和第二部分AA1b,第一显示区的第一部分AA1a和第三显 示区同时驱动。同样的,第四显示区和部分的第一显示区以及第二显示区连接同 一组扫描线。因此,第四显示区AA4至少在第二时段T2的部分时段与所述第一 显示区AA1的第二部分AA1b和所述第二显示区AA2同时驱动。
请继续参考图10,扫描线70包括第一扫描线组71、第二扫描线组72和第 三扫描线组73;第一扫描线71组设置于靠近第一显示区AA1的第一部分AA1a 和第三显示区AA3;第二扫描线组72设置于靠近第一显示区AA1第二部分AA1b 和第二显示区AA2中与所述缺口区TH对应部分;第三扫描线组73设置于靠近 第四显示区AA4和第一显示区第二部分AA1b和第二显示区AA2中与第四显示 区AA4对应的部分;第二扫描线组72连接的像素个数小于所述第一扫描线组71 连接的像素个数,且所述第二扫描线72组连接的像素个数小于所述第三扫描线 组73连接的像素个数;这会造成扫描线70负载有差异,负载的差异会影响扫描 线的有效的宽度,有效电平的电压值,进而影响数据信号的写入,或造成颜色偏 离,暗态不暗等技术问题。因此,本实施例中,第二扫描线组72连接负载补偿 部41。
进一步的,由于第三显示区的第三数据线13通过信号切换电路30与第二显 示区的第二数据线12连接。数据信号经过信号切换电路30会出现压降。而第一 显示区第一数据线11在第二部分AA1b与第一显示区的第一部分AA1a之间没有 压降,导致同样的数据信号传输到第一显示区的第一部分AA1a和传输到第三显 示区AA3压降不同,最终产生的驱动电流不同。为了解决此问题,本实施例, 第一显示区AA1中,位于所述第一部分AA1a的数据线与位于所述第二部分 AA1b的数据线通过有源层电阻线6110一一对应连接。这里所说平的有源层电阻 线是指与有源层同层设置的电阻单元。进一步的,可以根据信号切换电路30的等效电阻来这只有源层电阻线6110的阻值,避免压降不一致导致的显示异常。
进一步的,请参考图10、图11和图12;图10为本申请又一个实施例显 示面板的示意图;图11为图10显示面板中多路复用器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2为图11显示面板中多路复用器的时序示意;
由于本实施例中,第一显示区AA1的第一部分AA1a与第三显示区AA3同 时驱动,但是第三显示区的第三数据线13分时接收数据信号,第一显示区的第 一数据线11并非分时接收数据信号。这样在一行扫描信号的有效电平阶段,第 一数据线11一直持续充电,而第三数据线13则只在其中的一半的时间充电。同 样的数据电压充电时间不同则最后的驱动电流也不相同,这会导致第一显示区的 第一部分AA1a和第三显示区AA3显示差异,甚至会出现明显的边界。因此, 本实施例中,第一显示区AA1靠近驱动芯片IC一侧设置有第一非显示区,第一 非显示区设置多路复用电路80;在第一时段T1启动所述多路复用电路30;在所述第二时段T2关闭所述多路复用电路80。这样在第一时段T1第一数据线11也 分时的接收数据信号,其充电时间和第三数据线13相同,避免第一显示区的第 一部分AA1a和第三显示区AA3出现显示差异。
本申请的多路复用器80等效电路图如图11所示,本申请的多路复用器包括 第一切换晶体管801、第二切换晶体管802和第三切换晶体管803;第一切换晶 体管801的栅极连接第一切换控制信号811,第一极连接扇出线111a,第二极连 接第一数据线11;第二切换晶体管802的栅极连接第一切换控制信号812,第一 极连接扇出线111b,第二极连接另一第一数据线11;第三切换晶体管803的栅 极连接第三切换控制信号813,第一极连接第一切换晶体管的第一极,第二极连 接第二切换晶体管的第一极;该多路复用器80的时序图请参考图12。在第一时 段T1,第一切换控制信号811和第二切换控制信号812交替的输出有效电平,第三切换控制信号813持续的输出有效电平,此时,扇出线111a或者111b分时 的向第一数据线11输出数据信号。在第二时段T2,第一切换控制信号811和第 二切换控制信号812持续输出有效电平,第三切换控制信号813持续的输出有效 截止电平,此时,扇出线111a向一条第一数据线11输出数据信号,扇出线111b 向另一条第一数据线11输出数据信号。按照本申请的设置方式,可以使得第一 显示区的第一部分充电时间相同,第一显示区的第二部分和第二显示区的充电时 间相同。
进一步的,由于第三显示AA3为分时驱动,因此,驱动第三显示区AA3的 扫描信号与驱动第二显示区的扫描信号不同。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将驱动 电路分为两部分,分别提供开始信号和时钟信号以调节扫描驱动电路输出的扫描 信号有效电平宽度。具体的,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设置有驱动第一显示区的第一 部分AA1a和第三显示区AA3的第一驱动电路20a,驱动第一显示区的第二部分 AA1b、第二显示区AA2和第四显示区AA4的第二驱动电路20b。第一驱动电路 20a包括第一开始信号和第一时钟信号;第二驱动电路20b包括第二开始信号和 第二时钟信号;在第一时段T1,提供第一开始信号和第一时钟信号,第一驱动 电路20a进行逐行驱动;在第二时段T2,提供第二开始信号和第二时钟信号,第 二驱动电路20b进行逐行驱动。
进一步的,第一开始信号的有效电平的宽度大于第二开始信号的有效电平的 宽度;第一时钟信号的周期等于第二时钟信号周期的两倍。本实施例的设置方式 适用于1∶2的信号切换电路,能够使得第一驱动电路20a输出的扫描信号有效 电平宽度两倍于第二驱动电路20b输出的扫描信号有效电平的宽度。
在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考图2和图13,图13为本申请的显示 面板一个实施例的时序示意;一组信号切换电路30包括第一晶体管501和第 二晶体管502;第一晶体管501和第二晶体管502的第一极连接同一条第二数 据线12;第一晶体管501的第二极连接第三甲数据线13a;第二晶体管502 的第二极连接与所述第三甲数据线13a相邻的第三乙数据线13b;第一晶体管 501的栅极连接第一控制信号线511;第二晶体管502的栅极连接第二控制信 号线512;
请参考图13,第一控制信号线511和第二控制信号线512交替的输出有 效电平。图13中S1、S2、S3分别表示第一行、第二行和第三行的扫描信号。 当第一控制信号线511或第二控制信号线512为有效电平时,数据信号传输 到数据线;当扫描信号为有效电平的时候数据信号写入到驱动晶体管。以第 一行扫描信号S1为例,假如第一扫描信号S1的低电平覆盖第一控制信号线 511和第二控制信号线512的有效电平,则在第一控制信号线511为有效电平 时,第三甲数据线13a连接的驱动晶体管写入数据信号,而由于第三乙数据 线13b未被写入数据信号,因此,第三乙数据线13b连接的驱动晶体管也未 写入数据信号;在第二控制信号线512为有效电平时,由于第三甲数据线13a 上存在的寄生电容,第三甲数据线13a连接的驱动晶体管持续写入数据信号, 而此时第三乙数据线13b写入数据信号;因此,可以看出第三甲数据线13a 连接的驱动晶体管写入信号的时间比第三乙数据线13b连接的驱动晶体管写 入信号的时间长,会出现显示异常。但是当第一扫描信号S1的有效电平位于 第一控制信号线511和第二控制信号线512的有效电平之后时,第三甲数据 线13a连接的驱动晶体管写入信号的时间比第三乙数据线13b连接的驱动晶 体管写入信号的时间相同,但是此时两个扫描周期之间间隔位于第一控制信 号线511、第二控制信号线512的有效电平和第一扫描信号S1的有效电平。 这样设置间隔时间比较久会降低显示面板的帧率。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设置第二控制信号线512的有效电平位于第一控 制信号线511的有效电平之后,且第一控制信号线511的有效电平与扫描线的有 效电平不交叠,扫描线的有效电平覆盖第二控制信号线512的有效电平。此时, 第一控制信号线511为有效电平时,第三甲数据线13a写入数据信号,但是信号 未写入驱动晶体管,第三乙数据线13b未被写入数据信号;在第二控制信号线512 为有效电平时,由于第三甲数据线13a上存在的寄生电容,第三甲数据线13a连 接的驱动晶体管持入数据信号,而此时第三乙数据线13b也写入数据信号;因此, 第三甲数据线13a和第三乙数据线13b连接的晶体管写入数据信号的时间相同, 避免出现显示异常。
本申请还提供另一种驱动方法,请参考图14、15和16,图14为本申请又一 个实施例显示面板的示意图;图15为图14实施例显示面板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6为本申请的显示面板另一个实施例的时序示意;
本实施例中,显示面板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第二方向排布的扫描线70;和 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方向排布的数据线;本申请的数据线包括第一数 据线11、第二数据线12、第三数据线13和第四数据线14。显示区AA包括与第 一侧和第二侧相邻的第三侧,和与第三侧相对设置的第四侧;镂空区TH设置于 第三侧,形成缺口区;缺口区包括与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均相邻的第三边缘;在 图10的实施例中,第一侧为显示区的下侧、第二侧为显示区的上册,第三侧为 显示区的右侧,第四侧为显示区的左侧;第一边缘为镂空区TH的下边缘,第二 边缘为镂空区TH的上边缘,第三边缘为镂空区TH的左边缘。
沿第一方向,第一显示区AA1靠近显示区第四侧;第二显示区AA2设置于 第一显示区AA1和缺口区TH的第三边缘之间;第三显示区AA3设置于所述第 一显示区AA1和显示区的第三侧之间;第四显示区AA4设置于缺口区TH的第 三边缘和显示区的第三侧之间;第一显示区AA1包括沿第一方向与第三显示区 AA3对其设置的第一部分AA1a,和沿第一方向与第二显示区AA2对其的第二部 分AA1b;由于第三显示区中的至少两条第三数据线13通过信号切换电路30共 用一条第二数据线12传输数据信号,因此存在帧率降低,影响显示面板的画质 技术问题。产生的原因已经在前述实施例详述,在此不做赘述。
本实施例中,在第三时段T3,驱动所述第三显示区一部分;在第四时段T4, 同时驱动所述第一显示区的第一部分AA1a和第三显示区的另一部分;在第五时 段T5,同时驱动所述第一显示区的第二部分AA1b和所述第二显示区AA2,并 且所述第四显示区AA4至少在第五时段T5的部分时段与第一显示区的第二部分 AA1b和所述第二显示区AA2同时驱动。这里所说的第三显示区的一部分可以指 第三甲数据线对应连接的像素,第三显示区的另一部分可以指第三乙数据线对应 连接的像素,或者第三显示区的一部分可以指第三乙数据线对应连接的像素,第 三显示区的另一部分可以指第三甲数据线对应连接的像素,第三甲数据线可以使 奇数的第三数据线,第三乙数据线可以是偶数的第三数据线。以1:2的信号切换电路为例,例如信号切换电路的第一晶体管连接奇数的第三数据线,信号切换 电路的第二晶体管连接偶数的第三数据线,则在第三时段T3,驱动第三显示区 中连接奇数第三数据线的像素,在第四阶段T4驱动第三显示区中连接偶数第三 数据线的像素。
一方面,以1920*1080分辨率的显示面板为例,如果第三显示区有x行,则 第二显示区有1920-x行,其中x行的扫描时间为5μs,1920-x行的扫描时间为5 μs,则一帧的总扫描时间为5x+5x+(1920-x)*5=5*(1920+x)μs,若显示面 板的征率大于60帧,则需要5*(1920+x)μs≤16.7ms求出,x≤1420。也就是 说以1920*1080分辨率的显示面板为例,若需要保持60帧,按照本实施例的驱 动方法,第三显示区AA3的行数只需要小于1420行即可。因此,按照本实施例 的驱动方法,本申请的显示面板可以实现高帧率的驱动。此外,位于同一行的像 素同时驱动,这样才能保证一帧的总驱动时间最短。因此,本实施例中,由于一 条扫描线70同时驱动一行像素,而第一显示区AA1的第一部分AA1a和第三显 示区AA3的像素连接同一组扫描线,因此本实施例将第一显示区分为第一部分 AA1a和第二部分AA1b,第一显示区的第一部分AA1a和第三显示区同时驱动。 同样的,第四显示区和部分的第一显示区以及第二显示区连接同一组扫描线。因 此,第四显示区AA4至少在第二时段T2的部分时段与所述第一显示区AA1的 第二部分AA1b和所述第二显示区AA2同时驱动。
另一方面,本实施例中,在扫描时段内无需进行分时传输数据信号,而是分 两个时段进行扫描,分别传输数据信号,则每级扫描的时间相同无需区分区域设 置不同的扫描信号的有限电平宽度,大大降低了IC的复杂程度。
进一步的,参考图14和图15,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设置有驱动第一显示区 的第一部分AA1a和第三显示区AA3的第一驱动电路20a,驱动第一显示区的第 二部分AA1b、第二显示区AA2和第四显示区AA4的第二驱动电路20b。
在第三时段T3,沿缺口区TH的第二边缘指向显示区的第二侧的方向,所述 第一驱动电路20a逐级输出驱动信号;在第四时段T4,沿显示区的第二侧指向缺 口区TH的第二边缘的方向,所述第一驱动电路20a逐级输出驱动信号。也就是 说,第三时段T3和第四时段T4公用第一驱动电路20a,通过在第三时段T3第 一驱动电路20a反扫,第四时段T4第一驱动电路20a正扫实现分时段驱动。本 市实施例公用同一驱动电路实现两个时段的扫描,减少了驱动电路的数量,有利 于实现窄边框的显示面板。
进一步的,普通的驱动电路无法同时实现正扫和反扫,因此,请参考图15, 在本实施例中,沿缺口区TH的第二边缘指向显示区的第二侧的方向,所述第一 驱动电路包括第1~m级第一驱动电路单元200;第一驱动电路单元200包括输出 端OUT和输入端IN;其中第i级第一驱动电路单元200的输出端OUT与第i+1 级第一驱动电路单元200的输入端IN之间通过正扫切换单元311连接;第i+1 级第一驱动电路单元200的输出端OUT与第i级第一驱动电路单元的输入端IN 之间通过反扫切换单元312连接,i∈[1,m-1]且i为整数。这样,到需要进行正 扫时,正扫切换单元接收有效电平,反扫切换单元接收截止电平,第一驱动电路 实现正扫;同理,需要进行反扫时,反扫切换单元接收有效电平,正扫切换单元 接收截止电平,第一驱动电路实现反扫;具体的,在第三时段T3,反扫控制信 号线3120提供有效电平,正扫控制信号线3110提供截止电平,反扫切换单元接 收有效电平,正扫切换单元接收截止电平,第一驱动电路实现反扫;在第四时段 T4,正扫控制信号线3110提供有效电平,反扫控制信号线3120提供截止电平, 正扫切换单元接收有效电平,反扫切换单元接收截止电平,第一驱动电路实现反 扫;
进一步的,一般情况下正扫和反扫开始的时候都需要单独的提供开始信号, 这会造成需要多设置一条开始信号线,并且驱动电路需要进行时序的匹配让反扫 结束后正好输入正扫的开始信号,这样的时序匹配难度很大,因此,本实施例提 供一种解决方法,第1级第一驱动电路单元200之前设置有虚设第一驱动电路单 元Dummy;虚设第一驱动电路单元Dummy的输入端IN与第1级第一驱动电路 单元的输出端OUT通过所述反扫切换单元312连接;虚设第一驱动电路单元 Dummy的输出端OUT与第1级第一驱动电路单元的输入端IN通过正扫切换单 元311连接。
进一步的,由于在第三时段T3仅需要驱动第三显示区的一部分,但是第三 显示区AA3与第一显示区的第一部分AA1a连接同一组扫描线,因此,第一显 示区的第一部分AA1a也会在第三时段T3被写入数据信号,由于此时的数据信 号为第一数据线11上的寄生电容,而非真实的数据信号,因此会发生显示错误。 所述扫描线包括设置于第一显示区的第一部分的第一甲扫描线组71a和设置于第 三显示区第一乙扫描线组71b;第一甲扫描线组71a中的各扫描线与第一乙扫描 线组71b中的各扫描线通过开关单元90一一对应连接;在第三时段,所述开关 单元90断开;在第四时段,所述开关单元90导通。开关单元90的栅极连接开关信号线901。
下面结合图16的时序说明本实施例的驱动方法,
在第三时段T3,第一控制信号线511持续输出有效电平,第二控制信号 线512持续输出截止电平,开关信号线901持续输出截止电平,正扫控制信 号线3110输出截止电平,反扫控制信号线3120输出有效电平;驱动所述第 三显示区一部分;并且扫描信号仅驱动第三显示区;
在第四时段T4,第一控制信号线511持续输出截止电平,第二控制信号 线512持续输出有效电平,开关信号线901持续输出有效电平,正扫控制信 号线3110输出有效电平,反扫控制信号线3120输出截止电平;此时,同时 驱动第一显示区的第一部分AA1a和第三显示区的另一部分;
在第五时段T5,第一控制信号线511持续输出截止电平,第二控制信号 线512持续输出截止电平,开关信号线901持续输出截止电平,正扫控制信 号线3110输出截止电平,反扫控制信号线3120输出截止电平;同时驱动第 一显示区的第二部分AA1b和第二显示区AA2,并且第四显示区AA4至少在 第五时段T5的部分时段与第一显示区的第二部分AA1b和所述第二显示区 AA2同时驱动。
本实施例中可以看出,第二控制信号线512、开关信号线901和正扫控制 信号线3120的信号波形相同,可以复用,因此,可以减少信号线的数量,降 低版图布局的难度,实现窄边框。
请参考图17,图17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示意图。本申请还公 开一种显示装置。本申请的显示装置可以包括如上所述的显示面板。包括但 不限于蜂窝式移动电话1000、平板电脑、计算机的显示器、应用于智能穿戴 设备上的显示器、应用于汽车等交通工具上的显示装置等等。只要显示装置 包含了本申请公开的显示装置所包括的显示面板,便视为落入了本申请的保 护范围之内。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 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 本发明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23)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显示区和围绕显示区的非显示区,
驱动芯片,所述驱动芯片设置于靠近所述显示区第一侧的非显示区,所述显示区的第一侧与所述显示区的第二侧相对设置;
镂空区,所述镂空区设置于所述显示区;所述镂空区包括靠近所述驱动芯片的第一边缘和远离所述驱动芯片的第二边缘;
所述显示区包括第一显示区,所述第一显示区由所述显示区的第一侧延伸至所述第二侧;第二显示区,所述第二显示区由所述显示区的第一侧延伸至所述第二边缘;第三显示区,所述第三显示区由所述第二边缘延伸至所述第二侧;第四显示区,所述第四显示区由所述第一侧延伸至所述第一边缘;
所述第一显示区设置有第一数据线;所述第二显示区设置有第二数据线;所述第三显示区设置有第三数据线;所述第四显示区设置有第四数据线;每一所述第二数据线与至少两条所述第三数据线之间通过信号切换电路对应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第四数据线连接的补偿电容,所述补偿电容的容值为C1;所述第一数据线的寄生电容容值与第二数据线寄生电容容值差为C2,0.8*C2≤C1≤1.2*C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补偿电容设置于所述镂空区靠近所述第四显示区的第一边缘。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一条所述第二数据线与n条所述第三数据线通过一组所述信号切换电路对应连接;所述信号切换电路包括n个晶体管和n个控制信号线;
所述晶体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数据线连接;所述晶体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数据线连接;所述晶体管的控制端与所述控制信号线连接;n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一条所述第二数据线对应设置一组所述信号切换电路,所述信号切换电路设置于所述镂空区靠近所述第三显示区的第二边缘。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一条所述第二数据线对应设置一组所述信号切换电路,所述信号切换电路设置于与之对应连接的所述第三数据线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多个像素和与所述像素对应连接的像素驱动电路;所述像素包括阳极、阴极和设置于所述阳极和阴极之间的发光材料层;各所述驱动电路与所述阳极对应连接;
设置于所述第三显示区的所述像素驱动电路的尺寸小于设置于所述第一显示区的所述像素驱动电路的尺寸;
所述阳极至少覆盖部分所述信号切换电路。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区包括与所述第一侧和所述第二侧相邻的第三侧和与所述第三侧相对设置的第四侧;
所述镂空区设置于所述第三侧,形成缺口区;
所述控制信号线向所述第三侧延伸,由靠近所述第三侧的非显示区延伸至所述驱动芯片。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区包括与所述第一侧和所述第二侧相邻的第三侧和与所述第三侧相对设置的第四侧;
所述镂空区设置于所述显示区的中间区域,形成非显示孔;
所述控制信号线包括向所述第三侧延伸的第一控制信号线和向所述第四侧延伸的第二控制信号线,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线由靠近所述第三侧的非显示区延伸至所述驱动芯片;所述第二控制信号线由靠近所述第四侧的非显示区延伸至所述驱动芯片。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一组所述信号切换电路包括第一晶体管和第二晶体管;
所述第一晶体管和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一极连接同一条所述第二数据线;
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二极连接第三甲数据线;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二极连接连接与所述第三甲数据线相邻的第三乙数据线;
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栅极连接第一控制信号线;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栅极连接第二控制信号线;
一组所述信号切换电路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一”字形的有源层;所述有源层的第一段和第二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三甲数据线和所述第三乙数据线;所述有源层的中间连接所述第二数据线;
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线和所述第二控制信号线包括沿第二方向延伸的栅极部,所述本体部与所述有源层不交叠,所述栅极部与所述所有源层交叠;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第二方向排布的扫描线;和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方向排布的数据线;
所述显示区包括与所述第一侧和所述第二侧相邻的第三侧,和与所述第三侧相对设置的第四侧;所述镂空区设置于所述第三侧,形成缺口区;所述缺口区包括与所述第一边缘和所述第二边缘均相邻的第三边缘;
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一显示区靠近所述显示区第四侧;所述第二显示区设置于所述第一显示区和所述缺口区的第三边缘之间;所述第三显示区设置于所述第一显示区和所述显示区的第三侧之间;所述第四显示区设置于所述缺口区的第三边缘和所述显示区的第三侧之间;
所述第一显示区包括沿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三显示区对其设置的第一部分,和沿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显示区对其的第二部分;
在第一时段,同时驱动所述第一显示区的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三显示区;
在第二时段,同时驱动所述第一显示区的第二部分和所述第二显示区;并且,所述第四显示区至少在第二时段的部分时段与所述第一显示区的第二部分和所述第二显示区同时驱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扫描线包括第一扫描线组、第二扫描线组和第三扫描线组;所述第一扫描线组设置于靠近所述第一显示区的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三显示区的非显示区;所述第二扫描线组设置于靠近所述第一显示区第二部分和第二显示区中与所述缺口区对应部分的非显示区;所述第三扫描线组设置于靠近第四显示区和所述第一显示区第二部分和第二显示区中与所述第四显示区对应的部分的非显示区;
所述第二扫描线组连接的像素个数小于所述第一扫描线组连接的像素个数,且所述第二扫描线组连接的像素个数小于所述第三扫描线组连接的像素个数;
所述第二扫描线组连接负载补偿部。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显示区靠近所述驱动芯片一侧设置有第一非显示区,所述第一非显示区设置多路复用电路;
在所述第一时段启动所述多路复用电路;在所述第二时段关闭所述多路复用电路。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显示区中,位于所述第一部分的数据线与位于所述第二部分的数据线通过有源层电阻线一一对应连接。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设置有驱动所述第一显示区的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三显示区的第一驱动电路;驱动所述第一显示区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二显示区和所述第四显示区的第二驱动电路;
所述第一驱动电路包括第一开始信号和第一时钟信号;所述第二驱动电路包括第二开始信号和第二时钟信号;
在所述第一时段,提供所述第一开始信号和所述第一时钟信号,所述第一驱动电路进行逐行驱动;
在所述第二时段,提供所述第二开始信号和所述第二时钟信号,所述第二驱动电路进行逐行驱动。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开始信号的有效电平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开始信号的有效电平的宽度;所述第一时钟信号的周期等于所述第二时钟信号周期的两倍。
17.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一组所述信号切换电路包括第一晶体管和第二晶体管;
所述第一晶体管和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一极连接同一条所述第二数据线;
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二极连接第三甲数据线;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二极连接连接与所述第三甲数据线相邻的第三乙数据线;
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栅极连接第一控制信号线;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栅极连接第二控制信号线;
所述第二控制信号线的有效电平位于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线的有效电平之后,且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线的有效电平与所述扫描线的有效电平不交叠,所述扫描线的有效电平覆盖所述第二控制信号线的有效电平。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第二方向排布的扫描线;和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方向排布的数据线;
所述显示区包括与所述第一侧和所述第二侧相邻的第三侧,和与所述第三侧相对设置的第四侧;所述镂空区设置于所述第三侧,形成缺口区;所述缺口区包括与所述第一边缘和所述第二边缘均相邻的第三边缘;
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一显示区靠近所述显示区第四侧;所述第二显示区设置于所述第一显示区和所述缺口区的第三边缘之间;所述第三显示区设置于所述第一显示区和所述显示区的第三侧之间;所述第四显示区设置于所述缺口区的第三边缘和所述显示区的第三侧之间;
所述第一显示区包括沿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三显示区对其设置的第一部分,和沿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显示区对其的第二部分;
在第三时段,驱动所述第三显示区一部分;
在第四时段,同时驱动所述第一显示区的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三显示区的另一部分;
在第五时段,同时驱动所述第一显示区的第二部分和所述第二显示区,并且所述第四显示区至少在第五时段的部分时段与所述第一显示区的第二部分和所述第二显示区同时驱动。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设置有驱动所述第一显示区的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三显示区的第一驱动电路;驱动所述第一显示区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二显示区和所述第三显示区的第二驱动电路;
在所述第三时段,沿所述缺口区的第二边缘指向所述显示区的第二侧的方向,所述第一驱动电路逐级输出驱动信号;
在所述第四时段,沿所述显示区的第二侧指向所述缺口区的第二边缘的方向,所述第一驱动电路逐级输出驱动信号。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沿所述缺口区的第二边缘指向所述显示区的第二侧的方向,所述第一驱动电路包括第1~m级第一驱动电路单元;
所述第一驱动电路单元包括输出端和输入端;
其中所述第i级所述第一驱动电路单元的输出端与第i+1级所述第一驱动电路单元的输入端之间通过正扫切换单元连接;所述第i+1级所述第一驱动电路单元的输出端与第i级所述第一驱动电路单元的输入端之间通过反扫切换单元连接,i∈[1,m-1]且i为整数。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级第一驱动电路单元之前设置有虚设第一驱动电路单元;所述虚设第一驱动电路单元的输入端与所述第1级第一驱动电路单元的输出端通过所述反扫切换单元连接;所述虚设第一驱动电路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第1级第一驱动电路单元的输入端通过所述正扫切换单元连接。
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扫描线包括设置于第一显示区的第一部分的第一甲扫描线组和设置于所述第三显示区第一乙扫描线组;
所述第一甲扫描线组中的各扫描线与所述第一乙扫描线组中的各扫描线通过开关单元一一对应连接;
在所述第三时段,所述开关单元断开;
在所述第四时段,所述开关单元导通。
23.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权1~22所述的显示面板。
CN201910256049.6A 2019-03-29 2019-03-29 一种显示面板、包含其的显示装置 Active CN10990421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56049.6A CN109904214B (zh) 2019-03-29 2019-03-29 一种显示面板、包含其的显示装置
US16/459,386 US10854124B2 (en) 2019-03-29 2019-07-01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56049.6A CN109904214B (zh) 2019-03-29 2019-03-29 一种显示面板、包含其的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04214A true CN109904214A (zh) 2019-06-18
CN109904214B CN109904214B (zh) 2021-01-29

Family

ID=669542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256049.6A Active CN109904214B (zh) 2019-03-29 2019-03-29 一种显示面板、包含其的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10854124B2 (zh)
CN (1) CN109904214B (zh)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10576A (zh) * 2019-06-29 2019-10-08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1048573A (zh) * 2019-12-27 2020-04-21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1276107A (zh) * 2020-02-24 2020-06-12 成都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及控制方法、显示面板
CN111610676A (zh) * 2020-06-19 2020-09-0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其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
WO2022067967A1 (zh) * 2020-09-30 2022-04-0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15050304A (zh) * 2022-07-26 2022-09-13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WO2022226994A1 (zh) * 2021-04-30 2022-11-0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5691384A (zh) * 2022-10-21 2023-02-03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WO2023024133A1 (zh) * 2021-08-24 2023-03-02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WO2023102980A1 (zh) * 2021-12-08 2023-06-15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96464B (zh) * 2019-03-13 2022-03-18 重庆京东方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信号线电容补偿电路和显示面板
CN110148592B (zh) * 2019-05-21 2020-12-11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包含其的显示装置
EP3779665A1 (en) * 2019-08-08 2021-02-17 Ricoh Company, Lt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and computer-readable medium
KR20210149959A (ko) * 2020-06-02 2021-12-10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US11620933B2 (en) * 2020-10-13 2023-04-04 Synaptics Incorporated IR-drop compensation for a display panel including areas of different pixel layouts
CN112649995B (zh) * 2020-12-28 2022-10-18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4335024A (zh) * 2021-12-30 2022-04-12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13879A (zh) * 2016-08-08 2019-02-05 夏普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
US20190051718A1 (en) * 2018-06-26 2019-02-14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109493788A (zh) * 2019-01-22 2019-03-19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9494243A (zh) * 2018-11-26 2019-03-19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9521616A (zh) * 2018-12-28 2019-03-26 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230133393A (ko) * 2009-05-02 2023-09-19 가부시키가이샤 한도오따이 에네루기 켄큐쇼 표시 장치
CN104094338B (zh) * 2012-03-21 2016-04-13 夏普株式会社 有源矩阵基板和具备该有源矩阵基板的显示面板
CN107342036B (zh) 2017-08-21 2020-10-30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JP2019144324A (ja) * 2018-02-16 2019-08-29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表示デバイス、ドライバ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13879A (zh) * 2016-08-08 2019-02-05 夏普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
US20190051718A1 (en) * 2018-06-26 2019-02-14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109494243A (zh) * 2018-11-26 2019-03-19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9521616A (zh) * 2018-12-28 2019-03-26 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9493788A (zh) * 2019-01-22 2019-03-19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ited B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10576A (zh) * 2019-06-29 2019-10-08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0310576B (zh) * 2019-06-29 2022-07-15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1048573A (zh) * 2019-12-27 2020-04-21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1048573B (zh) * 2019-12-27 2022-08-05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1276107A (zh) * 2020-02-24 2020-06-12 成都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及控制方法、显示面板
CN111610676A (zh) * 2020-06-19 2020-09-0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其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11610676B (zh) * 2020-06-19 2024-02-2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其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
US11810504B2 (en) 2020-09-30 2023-11-07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Displ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device
US11847964B2 (en) 2020-09-30 2023-12-19 Chengdu 03;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US11862081B2 (en) 2020-09-30 2024-01-02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WO2022067967A1 (zh) * 2020-09-30 2022-04-0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终端设备
WO2022226994A1 (zh) * 2021-04-30 2022-11-0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WO2023024133A1 (zh) * 2021-08-24 2023-03-02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WO2023102980A1 (zh) * 2021-12-08 2023-06-15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5050304A (zh) * 2022-07-26 2022-09-13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5691384A (zh) * 2022-10-21 2023-02-03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00312209A1 (en) 2020-10-01
CN109904214B (zh) 2021-01-29
US10854124B2 (en) 2020-1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904214A (zh) 一种显示面板、包含其的显示装置
CN110060575A (zh) 一种显示面板、包含其的显示装置
US10802366B2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US10732752B1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JP3349935B2 (ja) アクティブマトリクス型液晶表示装置
CN109671405B (zh) 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
CN100380188C (zh) 液晶面板和液晶显示器
CN107221536A (zh) 阵列基板、异形显示器及显示装置
CN110060621A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TWI282898B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display circuit, active matrix display device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CN100582900C (zh) 液晶显示器件
CN101540333B (zh) 薄膜晶体管基板及具有薄膜晶体管基板的显示装置
US10223954B2 (en) Array substrat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display apparatus
CN100507690C (zh) 彩色液晶显示装置
CN101140396A (zh) 液晶显示器装置
KR20040020317A (ko) 액정 표시 장치 및 그 구동 방법
CN104280959B (zh) 像素结构、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08108070B (zh) Tft基板及应用其的触控显示面板
CN106547127A (zh) 阵列基板、液晶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216118747U (zh) 一种降低Data Demux走线负载的电路结构
CN106847097A (zh) 一种柔性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CN109637352A (zh)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8847179A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WO2021227122A1 (zh) 阵列基板和显示面板
EP1049956A1 (en) Active matrix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115

Address after: 430205 No. 8, liufangyuanheng Road, Donghu New Technology Development Zone, Wuhan City, Hube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atentee after: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Shanghai Branch

Address before: 201201 room 509, building 1, No. 6111, Longdong Avenue, Pudong New Area, Shanghai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Tianma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