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磁式磁悬浮轨道系统及其道岔转向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磁悬浮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永磁式磁悬浮轨道系统及其道岔转向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磁悬浮列车作为现代轨道交通系统,有着耗能低、速度快、安全便捷的特点,而道岔是轨道交通实现线路转换不可或缺的设备。现有技术中对于永磁式磁悬浮列车道岔的研究较少,目前为止只有少量研究涉及磁悬浮道岔。失去道岔系统,磁悬浮轨道交通运行时难以转向,这限制了磁悬浮特别是永磁式磁悬浮轨道线路运行效率的提高。
发明专利“应用于高温超导磁悬浮系统的机械道岔及转向方法”(专利申请号:201610180047.X)虽然提供了一种应用于高温超导磁悬浮系统的机械道岔及转向方法。但该装置通过平移驱动件驱动磁轨平移,使两个永磁轨道对接完成道岔。这种通过驱动轨道进行道岔的转向方式,轨道系统的基础建设费用、维护费用高,道岔的运行效率较低,经济性较差。
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磁悬浮系统的电磁道岔”(专利申请号:201711013111.6)虽然提供了一种用于磁悬浮系统的电磁道岔。但,该装置通过控制电磁线圈模拟永磁体的电磁场,使电磁线圈的磁场与永磁轨道的磁场耦合实现磁悬浮列车道岔。实际应用中,这种利用电磁线圈对永磁体磁场进行模拟的实现难度较大,技术要求较高,同样也不易于推广建设。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分岔转向或者并线的永磁式磁悬浮轨道系统及其道岔转向控制方法。
首先,为实现上述目的,提出一种永磁式磁悬浮轨道系统,其包括磁悬浮轨道以及通过磁力悬浮运行于其上的转向架,所述磁悬浮轨道系统包括:主轨道,其上设置有沿主方向排布的主轨道永磁体阵列;左转主轨道设置在所述主轨道的主方向的左侧,与所述主轨道之间设置有沿所述主方向的间隔距离,并与所述主方向之间成10-45°的角度;所述左转主轨道上设置有左转主轨道永磁体阵列,所述左转主轨道永磁体阵列的磁场设置为延续所述主轨道永磁体阵列的磁场方向向左偏转10-45°的角度;右转主轨道设置在所述主轨道的主方向的右侧,与所述主轨道之间设置有沿所述主方向的间隔距离,并与所述主方向之间成10-45°的角度;所述右转主轨道上设置有右转主轨道永磁体阵列,所述右转主轨道永磁体阵列的磁场设置为延续所述主轨道永磁体阵列的磁场方向向左偏转10-45°的角度;左侧伸缩导向轨道,设置在所述左转主轨道与所述主轨道沿所述主方向的间隔距离之间,其设置有由所述主轨道向所述左转主轨道的方向弯折的弧度;所述左侧伸缩导向轨道上设置有左侧伸缩导向轨道永磁体阵列,所述左侧伸缩导向轨道永磁体阵列的磁场设置为衔接所述左转主轨道永磁体阵列的磁场以及所述主轨道永磁体阵列的磁场;右侧伸缩导向轨道,设置在所述左转主轨道与所述主轨道沿所述主方向的间隔距离之间,其设置有由所述主轨道向所述右转主轨道的方向弯折的弧度;所述右侧伸缩导向轨道上设置有右侧伸缩导向轨道永磁体阵列,所述右侧伸缩导向轨道永磁体阵列的磁场设置为衔接所述右转主轨道永磁体阵列的磁场以及所述主轨道永磁体阵列的磁场;所述左侧伸缩导向轨道以及所述右侧伸缩导向轨道由驱动组件控制,在转向架经过其上运行至对应的左转主轨道或右转主轨道或主轨道的过程中,保持对应所述转向架转向一侧的所述左侧伸缩导向轨道或所述右侧伸缩导向轨道处于伸出的状态,而另一侧处于收入的状态,通过其磁场引导所述转向架转向。
可选的,上述的系统中,所述转向架设置在所述磁悬浮轨道系统的上方,用于承托负载实现运行或转向,所述转向架的下方设置有:设置于中间位置的至少一个主运动磁组,所述主运动磁组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至少一组导向磁组,所述主运动磁组的中心线与所述主轨道永磁体或所述左转主轨道永磁体阵列或所述右转主轨道永磁体阵列的中心线垂直相对,所述主运动磁组下部的磁极与所述主轨道永磁体阵列、所述左转主轨道永磁体阵列或所述右转主轨道永磁体阵列上部的磁极相互作用,以对所述转向架提供向上的推力,维持所述转向架相对所述磁悬浮轨道系统处于悬浮、无直接接触的状态;所述导向磁组分别与右侧伸缩导向轨道永磁体阵列或所述左侧伸缩导向轨道永磁体阵列相对设置,所述导向磁组下部的磁极与所述右侧伸缩导向轨道永磁体阵列或所述左侧伸缩导向轨道永磁体阵列上部的磁极相互作用以对所述转向架提供向上的推力,使所述转向架相对所述磁悬浮轨道系统处于悬浮、无直接接触的状态并沿所述右侧伸缩导向轨道永磁体阵列或所述左侧伸缩导向轨道永磁体阵列转向。
可选的,上述的系统中,所述主运动磁组包括有相互平行的两个,所述2个主运动磁组之间的中心线与所述主轨道永磁体或所述左转主轨道永磁体阵列或所述右转主轨道永磁体阵列的中心线垂直相对;所述导向磁组与其相邻的主运动磁组之间的中心线与右侧伸缩导向轨道永磁体阵列或所述左侧伸缩导向轨道永磁体阵列的中心线垂直相对。
可选的,上述的系统中,所述主轨道、所述左转主轨道、左侧伸缩导向轨道之间至少设置有部分位置平行相对;所述主轨道、所述右转主轨道、右侧伸缩导向轨道之间至少设置有部分位置平行相对。
可选的,上述的系统中,所述各永磁体阵列为海尔贝克阵列。
可选的,上述的系统中,所述驱动组件为电机。
可选的,上述的系统中,所述电机驱动所述转向一侧的所述左侧伸缩导向轨道或右侧伸缩导向轨道下降或收回的范围在12-120mm之间。
可选的,上述的系统中,所述导向磁组与所述主运动磁组之间、所述各主运动磁组之间的间距为10-100mm。
其次,为实现上述目的,还提出一种用于上述永磁式磁悬浮轨道系统的道岔转向控制方法,所述转向架承托负载通过磁力悬浮运行于所述磁悬浮轨道之上,在所述转向架沿主方向运行时,所述主运动磁组与主轨道永磁体阵列之间的磁场相互作用,维持所述转向架相对所述主轨道处于悬浮、无直接接触的状态运行;在所述转向架承托负载相对主方向一侧转向时,所述主运动磁组与主轨道永磁体阵列之间的磁场相互作用,维持所述转向架组件相对所述磁悬浮轨道系统处于悬浮、无直接接触的状态运行;同时,转向一侧的所述伸缩导向轨道永磁体阵列由所述驱动组件驱动而伸出至转向一侧的导向磁组附近,所述导向磁组下部的磁极参与磁场的相互作用以对所述转向架提供向上的推力,使所述转向架相对所述磁悬浮轨道系统处于悬浮、无直接接触的状态并沿转向一侧的所述伸缩导向轨道永磁体阵列转向;所述驱动组件,在所述转向架运行到转向一侧分叉后对应的所述左转主轨道或右转主轨道上方时,驱动转向侧的所述伸缩导向轨道永磁体阵列收回;在所述转向架承托负载由所述主方向的一侧逐渐靠拢至所述主方向时:在即将靠拢的过程中,所述主运动磁组首先与靠拢方向所对应的主轨道的磁场相互作用,对所述转向架提供向上的推力,使所述转向架相对所述磁悬浮轨道系统处于悬浮、无直接接触的状态并沿靠拢方向的所述主轨道逐渐向主方向靠拢;在所述转向架逐渐靠拢至所述靠拢方向所对应的伸缩导向轨道上方时,所述驱动组件驱动设置于靠拢一侧的所述伸缩导向轨道伸出至与靠拢一侧的导向磁组相对,所述导向磁组受所述靠拢一侧的伸缩导向轨道永磁体阵列的磁场引导运行至主方向;在所述转向架靠拢至所述主轨道的主方向上时,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伸缩导向轨道收回。
可选的,上述的方法中,所述控制方法用于永磁式斥力悬浮方式的系统,永磁式吸力悬浮方式的系统、永磁式切向力悬浮方式的系统以及电磁吸引控制等悬浮方式的磁悬浮系统。
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沿主轨道的分岔两侧而设置的左、右转主轨道,以及设置在其中间衔接的左、右侧伸缩导向轨道对转向架的导向、引导作用,实现了磁悬浮轨道列车的道岔控制。本发明能够通过该磁悬浮轨道的控制实现永磁式磁悬浮轨道交通线路的转换,提高磁悬浮线路的运行效率,优化了磁浮轨道线路的铺设,节约磁轨铺设量,降低了磁悬浮轨道制造成本。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并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的MAS制永磁式磁悬浮交通的道岔系统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MAS制式车载伸缩式磁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MAS制式道岔轨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MAS制永磁式磁悬浮交通磁轨排布示意简图,
图5是本发明的MAS制永磁式磁悬浮交通道岔过程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MAS制永磁式磁悬浮交通并轨过程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海尔贝克阵列永磁式磁悬浮交通的道岔系统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的海尔贝克阵列式车载伸缩式磁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的海尔贝克阵列式道岔轨道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的海尔贝克阵列永磁式磁悬浮交通磁轨排布示意简图,
图11是本发明的海尔贝克阵列永磁式磁悬浮交通道岔过程示意图。
图中,1表示主轨道1;2表示左转主轨道;3表示右转主轨道;4表示左侧伸缩导向轨道;5表示右侧伸缩导向轨道;6表示转向架;7表示主运动磁组;8表示导向磁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和技术方案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另外定义,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发明所属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义。还应该理解的是,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该被理解为具有与现有技术的上下文中的意义一致的意义,并且除非像这里一样定义,不会用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含义来解释。
本发明中所述的“和/或”的含义指的是各自单独存在或两者同时存在的情况均包括在内。
本发明中所述的“内、外”的含义指的是相对于轨道系统本身而言,指向轨道系统内部的方向为内,反之为外;而非对本发明的装置机构的特定限定。
本发明中所述的“左、右”的含义指的是使用者正对转向架组件前进方向时,使用者的左边即为左,使用者的右边即为右,而非对本发明的装置机构的特定限定。
本发明中所述的“连接”的含义可以是部件之间的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部件间通过其它部件的间接连接。
本发明中所述的“上、下”的含义指的是使用者正对转向架组件前进方向时,由轨道系统指向转向架的方向即为上,由转向架指向轨道系统的方向即为下,而非对本发明的装置机构的特定限定。
本发明中所述的“主方向”的含义指的是沿相互平行的主轨道的方向或沿未分叉的所述主轨道的方向即,图示中显示出来的沿轨道系统的底板的长度方向。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永磁式磁悬浮轨道系统,尤其其中的道岔转向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该系统包括:磁悬浮轨道系统,该磁悬浮轨道上设置有道岔轨道,以及行驶于该磁悬浮轨道系统上的车载磁组,其主要由转向架组件实现装配。
所述道岔轨道包括:分岔前的主轨道1、分岔后的左转主轨道2和右转主轨道3、左侧伸缩导向轨道4、右侧伸缩导向轨道5,以及驱动组件;主轨道1经过道岔结构后形成左右两根新的左转主轨道2和右转主轨道3,所述的左转主轨道2和右转主轨道3分别作为道岔后级轨道系统的主轨道;所述两个伸缩导向磁轨4和5作为用于导向的磁轨(以下简称导向磁轨),分别铺设于主轨道分岔转弯处的两侧,分别与分岔后的主轨道组成导向轨道;所述驱动组件用于控制两侧伸缩导向轨道伸出或收回;所述左转主轨道2、右转主轨道3沿分岔后的主轨道铺设,用于衔接经过导向轨道分岔后的主轨道,使列车重新回到直线轨道运行。
所述主轨道、导向轨道均由永磁阵列(海尔贝克阵列等)组成,永磁阵列沿所述道岔轨道铺设。
所述导向轨道的轨距与主轨道之间的轨距相等。
所述车载磁组包括:与所述转向架6连接的主运动磁组7、导向磁组8。所述磁组共设置四组安装于转向架上;其中两组主运动磁组分别安装于转向架中心线位置两侧,保证列车在轨道内的运行稳定;所述导向磁组8安装于转向架两侧,和同侧主运动磁组7组合与处于伸出状态时的伸缩导向轨道作用。所述主运动磁组、导向磁组均由永磁阵列,例如海尔贝克阵列等组成。
该系统中,所述主轨道的分岔部分,其岔口的转弯角度为10-45°,沿“八字”型铺设,在分岔口出去的两侧均分别设有一组导向轨道。
系统中,所述主运动磁组、导向磁组均设置在转向架上;所述导向磁组8分别置于主运动磁组7两侧,与主运动磁组间隔为10-100mm。所述主运动磁组7可设置为两组沿,两组主运动磁组7沿所述转向架的中心线分布于转向架两侧,间隔为10-100mm。
与上述转向架的磁组相对应,所述的磁悬浮轨道系统中,所述伸缩导向轨道4和5分别设置在主轨道1的左右两侧。伸缩导向轨道4和5通过电机控制伸缩,其伸出距离可以为12-120mm。
所述列车或车辆由导向架托起在直线主轨道上运行时,所述车载磁组中的一组主运动磁组7与主轨道1作用,提供悬浮力,通过电机推力的作用悬浮行驶于主轨道中;当列车即将行驶至轨道分岔口时,列车操作人员或者自动运行控制系统对需要驶入的方向进行选择,并给予控制该侧伸缩导向轨道4或5的电机一个信号,对应方向上的伸缩导向轨道在电机的控制下伸出,受到伸缩导向轨道与车载磁组中同侧的导向磁组8、以及其旁边主运动磁组7所形成的转向轨道磁场的作用,同侧车载磁组无接触的滑入伸缩导向轨道上。车辆在所述轨道分叉运行过程中,伸缩导向轨道保持伸出状态;所述主运动磁组即将离开主轨道时将不再由主轨道1提供悬浮力,此后过程中的悬浮力由导向磁组8、主运动磁组7与其转向一侧的伸缩导向轨道共同作用而提供;在即将结束分岔的过程中,所述车载磁组上的一组主运动磁组7重新无接触的滑入同侧分岔后的直线主轨道;所述主运动磁组7进入分岔后的左转主轨道2或右转主轨道3后,导向磁组8、主运动磁组7在伸缩导向轨道中的行程结束,列车完成道岔运行,电机控制原先转向一侧的伸缩导向轨道收回,列车上主运动磁组与分岔后主轨道完成对接,重新回到直线运行状态。
上述的永磁式磁浮轨道系统,不仅适用于永磁式斥力悬浮方式的列车,还能适用于永磁吸力、感应斥力(切向力)以及电磁吸引控制等悬浮方式的磁悬浮轨道交通。
下面提供两种更为具体的实现方式以便理解本发明。
实施例1:
图1是适用于MAS制式磁浮轨道交通的示意图。MAS制模型中使用的导向装置可以是机械导向,也就是在路轨上设侧壁,列车底部两侧装有导轮,导轮在侧壁上滚动,从而保证列车在水平方向上的平衡。结合附图可见,本永磁式磁浮轨道交通的道岔系统,包括主轨道1、左转主轨道2、右转主轨道3、左侧伸缩导向轨道4、右侧伸缩导向轨道5、电机、转向架6、主运动磁组7和导向磁组8。下面就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加以说明。
如图1所示,所述主轨道1、左转主轨道2、右转主轨道3、左侧伸缩导向轨道4和右侧伸缩导向轨道5构成的导向轨道均由永磁阵列铺设而成。分岔口转弯半径为30°,在分岔口出两侧均设由一组伸缩导向轨道;所述各磁体所组成的轨道高度为34mm,沿“八字”型铺设;所述伸缩导向轨道由电机控制伸缩,伸出距离为34mm,如图5所示。所述轨道及车载磁体排布方式如图4所示。
如图2所示,所述车载磁组由转向架6、主运动磁组7和两侧的导向磁组8组成。所述主运动磁组7包括有相互平行的一对,其分别置于转向架中心线两侧,之间间距为36mm;所述两组导向磁组8分别置于主运动磁组7两侧与其之间间隔为36mm;所述主运动磁组7和两侧的导向磁组8伸出距离固定为12mm。所述磁组均安装于转向架7上。
如图5的上侧所示,车辆在直线主轨道1上运行时,所述车载磁体中的两组主运动磁组7与主轨道1作用,提供悬浮力,通过电机推力的作用悬浮行驶于主轨道1中,当车辆需要向左侧分岔时,如图5的中侧所示,轨道系统中的左侧伸缩导向轨道4在电机的控制下伸出,受到左侧伸缩导向轨道4与导向磁组8、主运动磁组7组成的导向轨道形成的转向轨道磁场的作用,导向磁组8、主运动磁组7无接触的滑入左侧伸缩导向轨道4上,两组主运动磁组7离开主轨道1,不再提供悬浮力,车辆在整个轨道分岔运行过程中左侧伸缩导向轨道4保持伸出状态。当车载磁组即将运行到新的直线轨道,即左转主轨道2时,在左转主轨道2的磁场的作用下,车载磁组上的两组主运动磁组7滑入新轨道中,与直线轨道共同作用,提供悬浮力。在主运动磁组7进入新的直线轨道后,同侧的导向磁组8、主运动磁组7在左侧伸缩导向轨道4中的运行结束,如图5的下侧所示,列车完成道岔运行,电机控制左侧伸缩导向轨道4收回。列车上,主运动磁组7与左转主轨道2完成对接,重新回到直线运行状态。
该永磁磁浮轨道交通的道岔系统能够实现磁悬浮轨道交通的并轨。如图6的上侧所示,车辆在直线设置的右转主轨道3上运行时,所述车载磁体中的两组主运动磁组4与右转主轨道3作用,提供悬浮力,通过电机推力的作用悬浮行驶于右转主轨道3中。当车辆行驶至并轨区域时,如图6的中侧所示,轨道系统上的左侧伸缩导向轨道4在电机的控制下伸出,受到同侧的导向磁组8、主运动磁组7与对应转向一侧的伸缩导向轨道形成的转向轨道磁场的作用,导向磁组8、主运动磁组7无接触的滑入主轨道1上,两组主运动磁组7离开左侧伸缩导向轨道4,不再提供悬浮力,车辆在整个轨道分叉运行过程中伸缩导向轨道4保持伸出状态。当运行至轨道转弯超过30°时,车辆即将完成道岔,车载主运动磁组7无接触滑入直线主轨道1。当车载磁组即将运行到新的直线主轨道1时,在直线轨道1磁场的作用下,两组主运动磁组7滑入新轨道中,与直线轨道共同作用,提供悬浮力。在主运动磁组7进入直线轨道1后,导向磁组8、主运动磁组7在左侧伸缩导向轨道4中的运行结束,如图6的下侧所示,当列车完成并轨,电机控制对应于转向一侧的伸缩导向轨道4收回,列车上主运动磁组7重新行驶于主轨道1上。
实施例2:
本发明亦适用于海尔贝克阵列式磁悬浮轨道交通的到道岔系统。
图7是海尔贝克阵列式磁悬浮轨道交通的示意图,结合附图可见,本永磁式磁浮轨道交通的道岔系统,包括主轨道1、左转主轨道2、右转主轨道3、左侧伸缩导向轨道4、右侧伸缩导向轨道5、直线步进电机、转向架6、主运动磁组7和导向磁组8。下面就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加以说明。
如图6所示,所述主轨道1、左转主轨道2、右转主轨道3、左侧伸缩导向轨道4和右侧伸缩导向轨道5由永磁阵列,如海尔贝克阵列,铺设而成。分岔口转弯半径为30°,在分岔口出两侧均设由一组伸缩导向轨道;所述磁体组成的轨道高度为34mm,沿“八字”型铺设;所述伸缩导向轨道由电机控制伸缩,伸出距离为34mm,如图9所示。所述轨道及车载磁体排布方式如图10所示。
如图8所示,所述车载磁组由转向架6、主运动磁组7和两侧的导向磁组8组成。所述主运动磁组7置于正中位置;所述导向磁组8分别置于主运动磁组7两侧与主运动磁组间隔为36mm。所述磁组相对转向架底面伸出的长度为36mm。
如图11的上侧所示,车辆在直线主轨道1上运行时,所述车载磁体中的主运动磁组7与主轨道1作用,提供悬浮力,通过电机推力的作用悬浮行驶于主轨道1中,当车辆需要向左侧分岔时,如图11的中侧所示,轨道系统中的左侧伸缩导向轨道4在电机的控制下伸出,受到左侧伸缩导向轨道4所形成的转向轨道与导向磁组8组成的导向轨道形成的转向轨道磁场的作用,导向磁组8无接触的滑入左侧伸缩导向轨道4上,主运动磁组7离开主轨道1,不再提供悬浮力,车辆在整个轨道分岔运行过程中,所述的左侧伸缩导向轨道4保持伸出状态。当车载磁组即将运行到新的直线主轨道即左转主轨道2时,在左转主轨道2磁场的作用下,车载磁组上的主运动磁组7滑入新轨道中,与直线轨道共同作用,提供悬浮力。在主运动磁组7进入左转主轨道2后,同侧的导向磁组8在左侧伸缩导向轨道4中的运行结束。如图11的下侧所示,列车完成道岔运行,电机控制对应转向一侧的伸缩导向轨道收回,列车上主运动磁组7与新的主轨道,即左转主轨道2完成对接,重新回到直线运行状态。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