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894379A - 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废旧电池分离回收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废旧电池分离回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894379A
CN109894379A CN201910255774.1A CN201910255774A CN109894379A CN 109894379 A CN109894379 A CN 109894379A CN 201910255774 A CN201910255774 A CN 201910255774A CN 109894379 A CN109894379 A CN 10989437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cavity
old
split tunnel
usel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25577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丁永静
陈南南
王芳芳
高飞彪
姚潘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Anhu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910255774.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894379A/zh
Publication of CN1098943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9437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Processing Of Solid Wast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废旧电池分离回收装置,包括识别系统、分离系统、存储系统三个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系统由相机1、计算机4和控制器6组成;所述分离系统由倾斜放置的电池分离腔2、第一电池分离通道3、第二电池分离通道8和第三电池分离通道9组成;所述存储系统为壳体7。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代生活中许多地方都会用到电池,尤其是1号、5号、7号电池,但人们在使用电池之后,习惯性将废旧电池扔进垃圾桶,这样做不仅危害环境,而且不利于废旧电池的回收。当废旧电池混合在一起时,人工分离会费时费力,效率低下,成本高昂,占用大量资源。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能够分类收集废旧电池,有利于人们养成不乱丢电池的好习惯,基于机器视觉技术,智能化,精确度高,可以采用多相机同时工作,效率高,各个系统结构相互较为独立,容易拆装和维修。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废旧电池分离回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废旧电池回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废旧电池分离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现代生活中许多地方都会用到电池,尤其是1号、5号、7号电池,但人们在使用电池之后,习惯性地将废旧电池扔进垃圾桶,这样做不仅危害环境,而且不利于废旧电池的回收。当废旧电池混合在一起时,人工分离会费时费力,效率低下,成本高昂,占用大量资源。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废旧电池分离回收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废旧电池分离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识别系统、分离系统、存储系统。
所述识别系统,由相机1、计算机4和控制器6组成,相机1采集到废旧电池的尺寸大小特征信息,传输到计算机4进行图像分析处理并做出判断,计算机4根据接收的电池的尺寸大小特征信息作出判断,向控制器6发送相应指令。
所述分离系统,由倾斜放置的电池分离腔2、第一电池分离通道3、第二电池分离通道8 和第三电池分离通道9组成,电池分离腔2底部设置三个电池分离孔,分别为第一电池分离孔11、第二电池分离孔12和第三电池分离孔13,其尺寸、距离分别与第一电池分离通道3、第二电池分离通道4和第三电池分离通道5相对应,第一电池分离通道3底部设置第一红外线计数器16,第二电池分离通道8底部设置第二红外线计数器17,第三电池分离通道9底部设置第三红外线计数器18,所述三个红外计数器的作用是计算收集的电池的数量。
第一电池分离孔11与第一电池分离通道3之间设置第一电池分离挡板10,第二电池分离孔12与第二电池分离通道8之间设置第二电池分离挡板11,第三电池分离孔13与第三电池分离通道9之间设置第三电池分离挡板12,第一电池分离挡板10、第二电池分离挡板11、第三电池分离挡板12分别接收控制器6发出的相应控制指令。
所述存储系统为壳体7,壳体7分隔为第一腔体21、第二腔体20、第三腔体19。
第一腔体21底部设置第一腔体底座30,第一腔体底座30设置的目的使落入腔内的电池均匀分布,第一腔体21两侧面分别设置第一腔体把手22,第一腔体把手22设置的目的方便腔体进出壳体7,第一腔体21侧面对应处设置第一腔体出货门23。
所述第二腔体20底部设置第二腔体底座27,第二腔体底座27设置的目的使落入腔内的电池均匀分布,所述第二腔体20两侧面分别设置第二腔体把手28,第二腔体把手28设置的目的方便腔体进出壳体7,第二腔体侧面对应处设置第二腔体出货门29。
第三腔体19底部设置第三腔体底座26,第三腔体底座26设置的目的使落入腔内的电池均匀分布,第三腔体19两侧面分别设置第三腔体把手24,第三腔体把手24设置的目的方便腔体进出壳体7,第三腔体侧面对应处设置第三腔体出货门2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能够分类收集废旧电池,有利于人们养成不乱丢电池的好习惯。
2.本发明基于机器视觉技术,智能化,精确度高。
3.本发明可以采用多相机同时工作,效率高。
4.本发明各个系统结构相互较为独立,容易拆装和维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整体示意图。
图2为分离系统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分离系统俯视示意图。
图4为分离系统仰视示意图。
图5为存储系统整体示意图。
图6为存储系统侧视示意图。
图中:1相机;2电池分离腔;3第一电池分离通道;4计算机;5导线;6控制器;7壳体;8第二电池分离通道;9第三电池分离通道;10第一电池分离挡板;11第二电池分离挡板;12第三电池分离挡板;13第一电池分离孔;14第二电池分离孔;15第三电池分离孔; 16第一红外线计数器;17第二红外线计数器;18第三红外线计数器;19第三腔体;20第二腔体;21第一腔体;22第一腔体把手;23第一腔体出货门;24第三腔体把手; 25第三腔体出货门;26第三腔体底座;27第二腔体底座;28第二腔体把手;29第二腔体出货门;30第一腔体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整体示意图。图2为分离系统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分离系统俯视示意图。图4为分离系统仰视示意图。图5为存储系统整体示意图。图6为存储系统侧视示意图。
如图所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包括:1号、5号、7号废旧电池(以下简称废旧电池) 从电池分离腔2的入口投下,单次投放,相机1采集电池分离腔2中废旧电池的尺寸大小特征信息,计算机4对采集的信息进行图像处理并作出判断,并经过编译器编译,发送指令给控制器6,计算机4和控制器6用导线5连接。
控制器6发出控制指令,控制第一电池分离挡板10、第二电池分离挡板11、第三电池分离挡板12的开关,从而废旧的电池落入相应的腔体中,其中,当第一电池分离挡板10打开时,1号电池经过第一电池分离通道3,流入第一电池分离孔13落入第一腔体21中,废旧电池数量由第一红外计数器16计数;当第二电池分离挡板11打开时,5号电池经过第二电池分离通道8,流入第二电池分离孔14落入第二腔体20中,废旧电池数量由第二红外计数器 17计数;当第三电池分离挡板12打开时,7号电池经过第三电池分离通道9,流入第三电池分离孔15落入第三腔体19中,废旧电池数量由第三红外计数器18计数。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能够分类收集废旧电池,有利于人们养成不乱丢电池的好习惯。
2.本发明基于机器视觉技术,智能化,精确度高。
3.本发明可以采用多相机同时工作,效率高。
4.本发明各个系统结构相互较为独立,容易拆装和维修。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此,凡在本发明的精神的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视为侵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7)

1.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废旧电池分离回收装置,包括识别系统、分离系统、存储系统三个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系统由相机1、计算机4和控制器6组成;所述分离系统由倾斜放置的电池分离腔2、第一电池分离通道3、第二电池分离通道8和第三电池分离通道9组成;所述存储系统为壳体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废旧电池分离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系统中,相机1采集到废旧电池的尺寸大小特征信息,传输到计算机4进行图像分析处理并做出判断,计算机4根据接收的电池的尺寸大小特征信息作出判断,向控制器6发送相应指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废旧电池分离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系统中,所述电池分离腔底部设置三个电池分离孔,分别为第一电池分离孔11、第二电池分离孔12和第三电池分离孔13,其尺寸、距离分别与第一电池分离通道3、第二电池分离通道8和第三电池分离通道9相对应,所述第一电池分离通道3底部设置第一红外线计数器16,所述第二电池分离通道8底部设置第二红外线计数器17,所述第三电池分离通道9底部设置第三红外线计数器1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废旧电池分离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系统中,所述壳体7分隔为第一腔体21、第二腔体20、第三腔体1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废旧电池分离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系统中,第一腔体21底部设置第一腔体底座30,第一腔体21两侧面分别设置第一腔体把手22,第一腔体21侧面对应处设置第一腔体出货门2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废旧电池分离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系统中,第二腔体20底部设置第二腔体底座27,第二腔体20两侧面分别设置第二腔体把手28,第二腔体20侧面对应处设置第二腔体出货门29。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废旧电池分离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系统中,第三腔体19底部设置第三腔体底座26,第三腔体19两侧面分别设置第三腔体把手24,所述第三腔体侧面对应处设置第三腔体出货门25。
CN201910255774.1A 2019-04-01 2019-04-01 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废旧电池分离回收装置 Pending CN10989437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55774.1A CN109894379A (zh) 2019-04-01 2019-04-01 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废旧电池分离回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55774.1A CN109894379A (zh) 2019-04-01 2019-04-01 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废旧电池分离回收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94379A true CN109894379A (zh) 2019-06-18

Family

ID=669551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255774.1A Pending CN109894379A (zh) 2019-04-01 2019-04-01 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废旧电池分离回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894379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97167A (zh) * 2019-09-19 2020-01-17 萧县华恒静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废旧电池全自动分类装置
CN110697384A (zh) * 2019-10-12 2020-01-17 钱车华 废电池回收的处理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346254U (zh) * 2011-11-09 2012-07-25 武汉格林美资源循环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电池识别功能的废旧电池回收箱
CN207115552U (zh) * 2017-06-29 2018-03-16 张凯豪 一种废旧电池自动回收环保机
CN108910352A (zh) * 2018-07-25 2018-11-30 刘肖俊 一种高环保度新型锂电池回收箱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346254U (zh) * 2011-11-09 2012-07-25 武汉格林美资源循环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电池识别功能的废旧电池回收箱
CN207115552U (zh) * 2017-06-29 2018-03-16 张凯豪 一种废旧电池自动回收环保机
CN108910352A (zh) * 2018-07-25 2018-11-30 刘肖俊 一种高环保度新型锂电池回收箱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97167A (zh) * 2019-09-19 2020-01-17 萧县华恒静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废旧电池全自动分类装置
CN110697384A (zh) * 2019-10-12 2020-01-17 钱车华 废电池回收的处理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894379A (zh) 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废旧电池分离回收装置
CN211979700U (zh) 一种可自主行走的共享云智能垃圾桶
CN211618844U (zh) 智能分类垃圾箱
CN110169368A (zh) 一种智能猫砂盆
CN110217511A (zh) 管道式垃圾分类收集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203991334U (zh) 一种废旧物品分拣装置
CN104637153A (zh) 硬币分类计数器
CN112206882B (zh) 一种实时在线式装修垃圾破碎分选自动处理系统及其方法
CN209677054U (zh) 一种智能猫砂盆
CN205967373U (zh) 一种铸件分离落料槽
CN205318622U (zh) 基于图像的交通拥堵控制装置
CN113581690A (zh) 一种基于图像识别的智能分类垃圾桶控制系统
CN211033848U (zh) 无线充电垃圾箱及相应的管理系统
CN214303105U (zh) 一种智能管理的无人机库房
CN108499904A (zh) 建筑垃圾砖砼骨料分选装置及方法
CN208427387U (zh) 一种西红柿用可根据大小自动筛选装置
CN209613568U (zh) 一种快速重力分拣系统
CN208714740U (zh) 一种资料收集装置
CN108146902A (zh) 一种可自动分类的智能垃圾桶
CN206999418U (zh) 一种瓶片除尘装置
CN205880986U (zh) 智能便携分币机
CN205771219U (zh) 一种垃圾计量计费回收装置
CN207914162U (zh) 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排针分选机
CN214731539U (zh) 一种垃圾分类箱
CN213324899U (zh) 一种智能垃圾回收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