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893993B - 一种用于处理有机废气的生物滤池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处理有机废气的生物滤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893993B
CN109893993B CN201910216972.7A CN201910216972A CN109893993B CN 109893993 B CN109893993 B CN 109893993B CN 201910216972 A CN201910216972 A CN 201910216972A CN 109893993 B CN109893993 B CN 10989399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distribution
aeration
filter body
biological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21697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893993A (zh
Inventor
袁靖
周翔
陈立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Jianuo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Jono Environment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Jono Environment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Jono Environment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216972.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893993B/zh
Publication of CN1098939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9399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8939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9399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20Air quality improvement or preservation, e.g. vehicle emission control or emission reduction by using catalytic converter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处理有机废气的生物滤池,生物滤池包括上方设有开口的滤池本体、形成在滤池本体一侧的与外部相连通的进风通道、形成在滤池本体底部用于分流有机废气的布气单元,以及可拆卸地设置在布气单元上的曝气地板和设置在曝气地板上的生物除臭单元,布气单元与进风通道相连通,生物除臭单元包括生物填料和设置在生物填料上用于降解有机废气的微生物种群;本发明不仅除臭效果优异,以达到治理有机臭气的目的,同时还兼具运营维护成本低、能耗低、操作简单等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处理有机废气的生物滤池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机臭气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生活垃圾焚烧厂、餐厨垃圾处理厂、堆肥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厂、畜禽养殖场等场所产生的有机臭气治理,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处理有机废气的生物滤池。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技术中对于有机臭气治理,采用的方法包括:酸洗碱洗技术、燃烧技术、活性炭等吸附剂吸附、催化氧化法等,但是仍然存在着诸多的不足,例如现有的酸洗碱洗技术不能彻底地去除挥发性有机臭气分子,处理成本较高,吸收后的酸碱废水还需要单独处理;使用燃烧技术,则需要添加大量的辅助燃料,能耗高,尾气需要再次处理;使用活性炭等吸附,则需要消耗大量的吸附剂,吸附能力有限,处理成本高;采用催化氧化法,需要使用催化剂,技术复杂,反应过程较难控制,处理成本高。
目前也有采用生物除臭的方式进行有机臭气治理,例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1091837Y,其公开了一种利用超大空隙载体及复合工程菌群的生物除臭装置,包括依次相互连接的臭气收集风管装置、除臭风机、若干个除臭塔、排气管道,除臭塔为生物除臭塔;设一个与生物除臭塔顶部相连的喷淋散水供给装置;生物除臭塔包括塔本体、生物除臭塔内的透水的格栅板,在格栅板上设有生物除臭载体;生物除臭塔内顶部设有与喷淋散水供给装置相连的散水喷淋装置,生物除臭塔底部设有排水管。此专利虽然实现了一定的除臭吸附效果,但处理效果不佳,存在着能耗高、菌群易脱落、除臭效果不佳,难以做到有效高效地降解有机臭气的作用,且除臭塔难以循环高效利用及清洗,操作较繁琐,成本较高;同时臭气停留接触时间短,微生物降解效率低,塔体尺寸有限,不适合处理大规模臭气工程;而且还需要额外添加微生物菌剂,运行条件要求苛刻,处理成本高。
因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亟待寻求一种解决上述问题的方式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改进的用于处理有机废气的生物滤池,其不仅除臭效果优异,以达到治理有机臭气的目的,同时还兼具运营维护成本低、能耗低、操作简单等优点。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处理有机废气的生物滤池,所述生物滤池包括上方设有开口的滤池本体、形成在所述滤池本体一侧的与外部相连通的进风通道、形成在所述滤池本体底部用于分流有机废气的布气单元,以及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布气单元上的曝气地板和设置在所述曝气地板上的生物除臭单元,所述布气单元与所述进风通道相连通,所述生物除臭单元包括生物填料和设置在所述生物填料上用于降解有机废气的微生物种群。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优选方面,所述布气单元包括多个形成在所述滤池本体底部的布气支座,每个所述布气支座上形成有多个配气孔,相邻两个所述布气支座之间或所述布气支座与所述滤池本体的内侧壁之间分别构成用于供流体流通的布气廊道。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优选方面,所述布气支座沿所述生物滤池的长度方向或宽度方向延伸。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具体且优选的方面,所述布气支座的延伸方向与水平方向之间的夹角为0-5°。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具体且优选的方面,所述布气廊道的延伸方向与进风方向平行。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优选方面,所述曝气地板由多个开设有曝气通孔的曝气基板拼合而成,每个所述曝气基板可拆卸地架设在所述布气支座上,每个所述曝气基板上均设置有所述生物除臭单元。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具体且优选的方面,每个所述曝气基板均具有多个呈阵列分布的所述曝气通孔。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优选方面,所述生物滤池还包括向所述生物除臭单元供水的喷淋装置,还选择性地包括用于监测所述生物除臭单元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和用于监测所述生物除臭单元的湿度的湿度传感器,以及分别与所述喷淋装置、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所述湿度传感器通信连接的控制系统。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优选方面,所述滤池本体的与所述进风通道相对的一侧设置有物料进出料门。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优选方面,所述生物滤池还包括与所述滤池本体底部相连通的污水井,所述污水井与所述滤池本体相连通处位于所述滤池本体的与所述进风通道相对的一侧。
本发明中,所述有机废气是指可生物降解的有机废气,所述微生物种群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等天然好氧微生物菌群;所述生物填料采用木屑、松木皮等天然多孔材料。
由于以上技术方案的采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的生物滤池不需要额外添加化学药剂,也不需要使用辅助燃料或电进行加热,有机废气在结合特定结构的生物滤池中,不仅可高效除去含有的臭气分子,同时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粗放的生物除臭塔结构,本发明的生物滤池结构简单、易操作,易维护,且效率高的同时兼具除臭成本低,同时整个系统的除臭效果以及运行稳定性好且持久。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生物滤池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生物滤池的俯视结构示意图(隐藏了生物除臭单元);
图3为本发明生物滤池的俯视结构示意图(隐藏了生物除臭单元和曝气地板);
图4为本发明生物滤池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生物滤池中曝气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生物滤池;11、滤池本体;12、进风通道;13、布气单元;131、布气支座;1311、配气孔;132、布气廊道;14、生物除臭单元;15、缓冲室;151、进气孔;16、喷淋装置;161、喷淋管;162、喷头;17、物料进出料门;18、污水井;19、曝气基板;191、曝气通孔;a、温度传感器;b、湿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5所示,本例提供一种用于处理有机废气的生物滤池1,生物滤池1包括上方设有开口的滤池本体11、形成在滤池本体11一侧的与外部相连通的进风通道12、形成在滤池本体11底部用于分流有机废气的布气单元13,以及可拆卸地设置在布气单元13上的曝气地板和设置在曝气地板上的生物除臭单元14,布气单元13与进风通道12相连通,生物除臭单元14包括生物填料(采用天然树皮木屑)和设置在生物填料上用于降解有机废气的微生物种群(采用细菌、真菌、放线菌等天然好氧微生物菌群)。
本例中,布气单元13包括多个形成在滤池本体11底部的布气支座131,每个布气支座131上形成有多个配气孔1311,相邻两个布气支座131之间或布气支座131与滤池本体11的内侧壁之间分别构成用于供流体流通的布气廊道132。
本例中,布气支座131沿生物滤池1的长度方向延伸。
本例中,布气支座131的延伸方向与水平方向之间的夹角为0-5°,优选控制夹角大于1°小于5°,上述设置有利于生物除臭单元14的更换以及水分的除去,且使得后续维护操作更简单,节约成本。
本例中,布气廊道132的延伸方向与进风方向平行。
本例特定结构的布气单元13可以极大地提升生物除臭单元14的工作效率与持续稳定的除臭能力,同时结合曝气地板的设置,配合实现整个生物除臭装置除臭效率与持续除臭的能力保持在较高水准,而且对后续维护极其有利,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在除臭能力降低时需要停止运行或无法有效检修维护的弊端,降低了运行成本,极其适用于现代生活垃圾焚烧厂、餐厨垃圾处理厂、堆肥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厂、畜禽养殖场等场所产生的有机臭气治理,对治理环境具有极大地积极意义。
本例中,曝气地板由多个开设有曝气通孔191的曝气基板19拼合而成,每个曝气基板19可拆卸地架设在布气支座131上,每个曝气基板19上均设置有生物除臭单元14,每个曝气基板19均具有多个呈阵列分布的曝气通孔191。
本例中,生物滤池1还包括向生物除臭单元14供水的喷淋装置16,还选择性地包括用于监测生物除臭单元14温度的温度传感器a和用于监测生物除臭单元14湿度的湿度传感器b,以及分别与喷淋装置16、温度传感器a和湿度传感器b通信连接的控制系统,有利于随时监控生物除臭单元14的工作环境,方便及时调整其中的微生物种群处于最佳的生存条件中,提升其降解有机废气的能力与效率。具体地,其中的喷淋装置16包括多个喷淋管161以及设置在喷淋管161上的喷头162,方便及时向生物除臭单元14中补充水分或者达到降温的目的等。
本例中,滤池本体11的与进风通道12相对的一侧设置有物料进出料门17,生物滤池1还包括与滤池本体11底部相连通的污水井18,污水井18与滤池本体11相连通处位于滤池本体11的与进风通道12相对的一侧。其中物料进出料门17的设置可以使得在更换破损曝气基板19或者补充更换生物填料或补充微生物菌群时能够直接采用机械操作,避免采用人工进入生物滤池1内手动操作,可极大地省时省力,提高工作效率。
本例中有机废气的流经顺序为:由进风通道12进入缓冲室15中缓冲后经由进气孔151进入布气廊道132,然后由各个布气支座131以及相应的配气孔1311布气分流,然后气体向上经过生物除臭单元14处理后由上方的开口排出净化后的气体。
综上,本例的生物滤池1不需要额外添加化学药剂,也不需要使用辅助燃料或电进行加热,利用生物滤池1天然填料中丰富的微生物的降解作用,使得废气中的臭气分子得以有效去除。同时该生物滤池,采用天然树皮木屑作为生物填料,具有空隙发达,有利于微生物的寄居生存和繁殖,天然滤料还能为微生物提供大量的碳源、氮源等营养物质,为微生物提供持续稳定的生存环境;同时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粗放的生物除臭塔结构,本发明的生物滤池结构简单、易操作,易维护,且效率高的同时兼具除臭成本低,同时整个系统的除臭效果以及运行稳定性好且持久。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用于处理有机废气的生物滤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滤池包括上方设有开口的滤池本体、形成在所述滤池本体一侧的进风通道、形成在所述滤池本体底部用于分流有机废气的布气单元、分别形成在所述滤池本体底部的缓冲室和进气孔,以及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布气单元上的曝气地板和设置在所述曝气地板上的生物除臭单元,所述进风通道、所述缓冲室、所述进气孔和所述布气单元依次连通,所述生物除臭单元包括生物填料和设置在所述生物填料上用于降解有机废气的微生物种群;
所述布气单元包括多个形成在所述滤池本体底部的布气支座,每个所述布气支座上形成有多个配气孔,相邻两个所述布气支座之间或所述布气支座与所述滤池本体的内侧壁之间分别构成用于供流体流通的布气廊道,所述布气支座沿所述生物滤池的长度方向或宽度方向延伸,所述布气支座的延伸方向与水平方向之间的夹角为大于1°且小于5°;
所述曝气地板由多个开设有曝气通孔的曝气基板拼合而成,每个所述曝气基板可拆卸地架设在所述布气支座上,每个所述曝气基板上均设置有所述生物除臭单元,每个所述曝气基板均具有多个呈阵列分布的所述曝气通孔;
有机废气经由所述进风通道进入所述缓冲室内,然后通过所述进气孔进入所述布气廊道,再通过所述布气廊道进入所述布气支座的所述配气孔中布气分流,布气分流后的有机废气通过所述曝气基板上的所述曝气通孔向上流动并经过所述生物除臭单元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处理有机废气的生物滤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气廊道的延伸方向与进风方向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处理有机废气的生物滤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滤池还包括向所述生物除臭单元供水的喷淋装置,还选择性地包括用于监测所述生物除臭单元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和用于监测所述生物除臭单元的湿度的湿度传感器,以及分别与所述喷淋装置、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所述湿度传感器通信连接的控制系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处理有机废气的生物滤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池本体的与所述进风通道相对的一侧设置有物料进出料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处理有机废气的生物滤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滤池还包括与所述滤池本体底部相连通的污水井,所述污水井与所述滤池本体相连通处位于所述滤池本体的与所述进风通道相对的一侧。
CN201910216972.7A 2019-03-21 2019-03-21 一种用于处理有机废气的生物滤池 Active CN10989399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16972.7A CN109893993B (zh) 2019-03-21 2019-03-21 一种用于处理有机废气的生物滤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16972.7A CN109893993B (zh) 2019-03-21 2019-03-21 一种用于处理有机废气的生物滤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93993A CN109893993A (zh) 2019-06-18
CN109893993B true CN109893993B (zh) 2022-02-22

Family

ID=669527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216972.7A Active CN109893993B (zh) 2019-03-21 2019-03-21 一种用于处理有机废气的生物滤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893993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NL8900494A (nl) * 1989-02-28 1990-09-17 Tauw Infra Consult Bv Werkwijze voor het uitvoeren van een gecombineerde lucht- en waterzuivering, alsmede werkwijze voor het bedrijven van een dergelijke zuivering.
ATE481151T1 (de) * 2003-02-28 2010-10-15 Ibiden Co Ltd Keramische wabenstruktur
CN101172213A (zh) * 2006-11-03 2008-05-07 北京中盛泓源环境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曝气槽的生物净化塔废气处理设备
CN101264420A (zh) * 2007-03-15 2008-09-17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双反应区一体式废气生物净化反应器及其废气处理方法
CN201091837Y (zh) * 2007-05-15 2008-07-30 武汉博实城乡环境能源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超大空隙载体及复合工程菌群的生物除臭装置
JPWO2009014200A1 (ja) * 2007-07-26 2010-10-07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ハニカム構造体用コーティング材
CN201470310U (zh) * 2009-05-04 2010-05-19 福建高科环保研究院有限公司 洗涤-生物滴滤池过滤联合除臭设备
CN101602539A (zh) * 2009-07-03 2009-12-16 山东大学 一种可净化逸出气体的准生态生物滤池
CN104874285B (zh) * 2014-02-28 2017-11-24 北京环氧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处理大气量高浓度臭气的复合生物除臭系统及方法
CN204429097U (zh) * 2015-01-28 2015-07-01 重庆秋之耘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生物滤池臭气净化系统
CN205517242U (zh) * 2016-03-18 2016-08-31 王海英 一种净化恶臭气体及挥发性有机物的生物滤池装置
CN208097724U (zh) * 2018-01-30 2018-11-16 赛得利(九江)纤维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气体吸附塔
CN212102178U (zh) * 2020-03-24 2020-12-08 北京得世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模块式曝气系统的配气支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93993A (zh) 2019-06-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95867B (zh) 一种生化废气除臭净化装置及生物除臭方法
CN203764132U (zh) 一体化生物除臭设备
CN103623693B (zh) 一种高效生物除臭设备
CN102921295A (zh) 一种两室生物反应一体化臭气处理装置
CN103691268A (zh) 印染废水所产生的废气处理的方法及装置
CN101264420A (zh) 双反应区一体式废气生物净化反应器及其废气处理方法
CN110624393A (zh) 一种生物滤池多级除臭方法及装置
CN105642083A (zh) 一种生化臭气组合处理工艺
CN103357266A (zh) 肥料发酵车间臭气吸收净化装置
CN101433802A (zh) 一体式折流生物反应器废气处理设备及废气处理方法
CN104147919B (zh) 一种低pH废气生物净化反应器及其废气处理工艺
CN202933623U (zh) 一种两室生物反应一体化臭气处理装置
CN109893993B (zh) 一种用于处理有机废气的生物滤池
KR101061690B1 (ko) 액비 제조 균주 공급이 가능한 탈취 시스템 및 이를 구비한 액비화 장치
CN103657397A (zh) 印染废水产生的废气生物处理方法及装置
CN217795484U (zh) 一种模块化一体式生物除臭装置
CN109893972B (zh) 一种可降解有机废气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CN110743341A (zh) 臭气除臭系统及除臭方法
CN202237790U (zh) 废气生物除臭净化器
CN205216578U (zh) 组合模块生物过滤净化装置
CN212915162U (zh) 一种模块化生物除臭塔
CN211358359U (zh) 一种生物治理恶臭气体装置
CN210544223U (zh) 一种用于微生物异位发酵床的除臭装置
CN204502792U (zh) 一种生物过滤除臭装置
CN209714717U (zh) 油脂废气处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No. 558, Longqiao Road, Wujia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uzhou Jianuo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558, Longqiao Road, Wujia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UZHOU JONO ENVIRONMENT ENGINEERING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