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891683B - 电连接器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连接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891683B
CN109891683B CN201780067574.2A CN201780067574A CN109891683B CN 109891683 B CN109891683 B CN 109891683B CN 201780067574 A CN201780067574 A CN 201780067574A CN 109891683 B CN109891683 B CN 10989168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
section
sheath
connector
wir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6757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891683A (zh
Inventor
托马斯·罗德
贡纳尔·阿布雷希特
托马斯·穆勒
雷内·比普斯
理查德·比基米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osenberger Hochfrequenztechnik GmbH and Co KG
Original Assignee
Rosenberger Hochfrequenztechnik GmbH and Co K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osenberger Hochfrequenztechnik GmbH and Co KG filed Critical Rosenberger Hochfrequenztechnik GmbH and Co KG
Publication of CN1098916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9168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89168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9168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6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specially adapted for high-frequency, e.g. structures providing an impedance match or phase match
    • H01R13/6461Means for preventing cross-talk
    • H01R13/6463Means for preventing cross-talk using twisted pairs of wir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6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specially adapted for high-frequency, e.g. structures providing an impedance match or phase match
    • H01R13/6461Means for preventing cross-talk
    • H01R13/6464Means for preventing cross-talk by adding capacitive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16Means for holding or embracing insulating body, e.g. casing, hoods
    • H01R13/518Means for holding or embracing insulating body, e.g. casing, hoods for holding or embracing several coupling parts, e.g. fram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6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specially adapted for high-frequency, e.g. structures providing an impedance match or phase match
    • H01R13/6461Means for preventing cross-talk
    • H01R13/6471Means for preventing cross-talk by special arrangement of ground and signal conductors, e.g. GSGS [Ground-Signal-Ground-Signa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6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specially adapted for high-frequency, e.g. structures providing an impedance match or phase match
    • H01R13/6473Impedance matching
    • H01R13/6477Impedance matching by variation of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8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 H01R13/658High frequency shielding arrangements, e.g. against EMI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or EMP [Electro-Magnetic Pulse]
    • H01R13/6581Shield structure
    • H01R13/6585Shielding material individually surrounding or interposed between mutually spaced contac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8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 H01R13/658High frequency shielding arrangements, e.g. against EMI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or EMP [Electro-Magnetic Pulse]
    • H01R13/6581Shield structure
    • H01R13/6585Shielding material individually surrounding or interposed between mutually spaced contacts
    • H01R13/6589Shielding material individually surrounding or interposed between mutually spaced contacts with wires separated by conductive housing part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连接器装置,包括电连接器和连接至该电连接器的线缆,所述电连接器和所述线缆各自具有用于传输差分信号的至少一个导线对;其中所述线缆具有第一段以及所述连接器具有第二段,其中所述第二段的导线对具有电触头;并且其中各导线在第一段中以第一相互距离(X)间隔且在第二段中以第二相互距离(Y)间隔,第二相互距离大于所述第一相互距离;其中在第一段和第二段之间形成中间段,其中导线对中的各导线之间的距离在所述电连接器的接口侧端的方向逐渐增大,其中所述导线对被第一段和/或第二段中的导线对护套围绕,所述导线对护套保护所述导线对免受外部电磁影响;并且其中所述各导线在中间段的至少一部分中被导线护套围绕,所述导线护套保护各导线免受外部电磁影响和其它导线的电磁影响。本发明还涉及一种传输信号的方法。

Description

电连接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器装置,包括连接器和连接至所述连接器的线缆。所述线缆在不同情况下引导用于传输差分信号的至少一个导线对。
背景技术
DE 202015000753 U1描述了一种包括套筒部件的连接器装置。在这种情况下,用于传输差分信号的线芯对在线缆中运行,其中在线缆内部的线芯对中的线芯以第一相互距离间隔。从装有护套的线缆段开始,所述线芯对中的两条线芯在中间段中沿连接器的方向彼此远离,直至它们进入连接器的引导段,在所述引导段中它们以第二相互距离间隔,其中第二相互距离大于第一相互距离。
US 2007/259568 A1描述了一种连接器装置,包括连接器和连接至该连接器的线缆,所述连接器和线缆各自具有用于传输差分信号的至少一个导线对,其中所述线缆具有第一段并且所述连接器具有第二段,所述第二段中的导线对具有电触头;并且其中所述导线在第一段中以第一相互距离(X)间隔和在第二段以大于第一相互距离的第二相互距离(Y)间隔;其中在第一段和第二段之间形成中间段,在该中间段中的导线对中的导线之间的距离在所述连接器的接口侧端的方向逐渐增加。
WO 2012/078824描述了一种连接器装置,包括连接器和连接至该连接器的线缆,所述连接器和所述线缆各自具有用于传输差分信号的至少一个导线对,其中所述线缆具有第一段和所述连接器具有第二段,所述第二段的导线对具有电触头。
由于线芯或导线之间的距离的变化,所述线芯或导线的差分阻抗也随之改变,因此可能出现干涉点。
这种情况需要改进。
发明内容
在上述背景下,本发明部分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传输差分信号的连接器装置,所述连接器装置具有改进的传输特征。
根据本发明部分实施例,上述目的通过一种连接器装置和/或一种用于在连接器和连接至该连接器的线缆之间传输信号的方法来实现。
-该连接器装置,包括连接器和连接至该连接器的线缆,其中所述连接器和所述线缆各自具有用于传输差分信号的至少一个导线对;其中所述线缆具有第一段和所述连接器具有第二段,其中所述第二段中的导线对具有电触头;以及,其中所述各导线在第一段中以第一相互距离(X)间隔和在第二段中以第二相互距离(Y)间隔,所述第二相互距离大于所述第一相互距离;其中在第一段和第二段之间形成中间段,在该中间段中的所述导线对中的各导线之间的距离在所述连接器的接口侧端的方向逐渐增加;其中所述导线对在第一段(并且尤其是第二段)中被用于导线对的护套围绕,以保护导线对免受外部电磁影响;并且其中所述每条导线在中间段的至少一部分中被导线护套围绕,所述导线护套保护每条导线分别免受外部电磁影响和其它导线的电磁影响;以及
-一种用于在连接器和连接至该连接器的线缆之间传输信号的方法,所述方法用于上述连接器装置,所述方法包括:在线缆的第一段中传输差分信号,其中各导线在所述第一段中以第一相互距离(X)间隔;在中间段中传输单端信号,其中在该中间段中各导线之间的距离在所述连接器的接口侧端的方向逐渐增加;在连接器的第二段中传输差分信号,其中各导线在第二段中以第二相互距离(Y)间隔,所述第二相互距离大于所述第一相互距离。
在下文中,第一段应理解为线缆中的一段,在该段中各导线以差分方式被引导并且以第一相互距离间隔。差分引导意指多条导线由一个导线对护套共同保护。
在中间段的至少一部分中各导线之间的距离在连接器的方向逐渐增大。在下文中,该区域称作中间段。在中间段的至少一部分中各导线分别由导线护套保护。在下文中,该区域称作护套段。导线护套至少部分地使各导线彼此得到保护。应当理解的是,中间段和护套段既可以重合也可以彼此紧邻地形成。
在第二段中,各导线优选地以差分方式引导并且以第二相互距离间隔。
本发明的思想是基于:在线缆的第一段和连接器的第二段中以差分方式路由信号,而信号在护套段中以单端方式路由。
这意味着在不同情况下,在第一段和第二段中的所述导线对中的两条导线由共同的导线对护套保护而免受外部电磁影响。因此,所述导线对中的各导线彼此耦合且彼此电影响。
在护套段中,每条导线都由单独的导线护套保护,分别免受外部电磁影响和其它导线的影响。结果是,导线之间的耦合减少。因此,可以显著减少差分模式中的干扰点。尤其是,当在差分模式中发送有用信号时,在共模中接受干扰点可能是有利的,并因此可以减少差分模式中的干扰点。
可以根据其它从属权利要求并结合附图的描述获得优选的实施方案和改进。
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导线护套被设计成在整个圆周上围绕各导线。因此,可以使中间段中的各导线之间的不希望的耦合最小化。从而可进一步减少干扰点。
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导线护套在各导线之间具有导电间隔件,所述导电间隔件被设计成用于确定各导线的轮廓。因此,可以特别精确地调节该区域中的阻抗。
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将第一段和第二段以及中间段中的阻抗在不同情况下相对于其他段中的阻抗进行调节。因此,可以减少共模或差分方式中的干扰点。
具体地,由于各导线与导线护套或导线对护套的距离,通过改变各导线的直径来调节阻抗,这是有利的。
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第一段在导线对和导线对护套之间具有第一绝缘部件,以及中间段在导线和导线护套之间具有第二绝缘部件,其中,所述第一绝缘部件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二绝缘部件的厚度。
因此,与第一段相比较,在中间段中的导线和导线护套之间的电容增加。由于两条导线之间的电容随着两条导线之间的距离的增加而在加宽段中减小,因此各导线和导线护套之间的电容的增加可以平衡在中间段内的导线对的总电容并将其与第一段中的导线对的总电容匹配。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实现中间段中的各导线的差分阻抗与第一段的导线对中的每条导线的差分阻抗的匹配。
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导线护套件由多个部件组成,尤其是由多个半壳组成。可以以特别简单的方式安装多部件导线护套。此外,具有两个半壳的导线护套具有特别有利的电特性,其中多个部件之间的与生产相关的气隙可以保持很小,并因此可进一步减少各导线之间的相互耦合。
为了进一步减少各导线之间的相互耦合,所述多个部件可以具有彼此对应的不平坦的表面轮廓。例如,表面轮廓可以具有锯齿形轮廓,尤其是W形或V形,所述锯齿形轮廓分别相对于彼此形成底片(negative)。
作为一个替代方案,导线护套可以是单件式设计并且具有衬套,在不同情况下导线容纳于所述衬套中。该实施方案特别坚固,并且即使在振动影响或其它机械负载下也可以确保各导线之间的相互耦合。
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导线护套具有多个单独的导线护套。应当理解的是,导线护套不必以任何方式具有连贯的设计。相反,通过护套段中的单独的单个护套来保护各导线也是有利的。单独的导线护套可以电接触的方式彼此连接。
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导线护套在整个护套段中遵循导线的轮廓。按照这种方式,各导线和导线护套之间的距离可以保持恒定。这在调节阻抗方面是有利的。
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导线护套与用于第一段和/或第二段中的导线对护套电连接。护套以这种方式进行直流耦合(DC-coupled)。
应当理解的是,在不脱离本发明范围的情况下,上述特征和下文还要说明的特征不仅可以在各个指定组合中使用,而且可以在其它组合中使用或单独使用。
在适当的情况下,上述实施方案和改进可以以任何期望的方式彼此组合。本发明的进一步可能的实施方案、改进和实施方式还包括未明确引用上文或下文关于示例性实施例描述的本发明的特征的组合。尤其是,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将在这种情况下添加不同特征作为对本发明的相应基本形式的改进或补充。
附图说明
下面将使用附图中的示意图示出的示例性实施例更详细地解释本发明。
其中:
图1示出了其中插入配套连接器的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的纵截面视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案的纵截面视图;
图3示出了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案的纵截面视图;
图4示出了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案的纵截面视图;
图5示出了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案的纵截面视图;
图6示出了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案的纵截面视图;
图7示出了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案的纵截面视图;
图8示出了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案的纵截面视图;
图9A至9F示出了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案的横截面视图;
图10示出了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案的横截面视图;
图11示出了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案的横截面视图;
图12A、12B示出了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案的横截面视图;
图13A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连接器装置和根据现有技术的连接器装置的反射特征的光谱表现;以及
图13B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连接器装置和根据现有技术的连接器装置的时间响应的表现。
附图中的附图旨在提供对本发明实施方案的进一步理解。它们示出了实施方案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和概念。结合附图,其他实施例和所提到的许多优点变得显而易见。附图中所示的元件不一定相对于彼此按比例显示。
在附图中,除非另有说明,否则相同的、功能相同的和相同作用的元件、特征和部件分别具有相同的附图标记。
下面以连贯和全面的方式描述这些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连接器装置的实施例1的纵截面视图,其中插入了配套的连接器。
根据本发明的连接器装置1具有连接器2和线缆3,其中线缆3在连接器2的线缆侧端4处机械地且电连接至连接器2。
线缆3由导线对护套51、52保护。与此同时,导线对护套51形成线缆的外部导线。导线对护套51可以是金属丝网形式或者可以是导电薄膜型护套形式。导线对护套51的端部在支撑套管6的周围放置,支撑套管6安装在导线对护套51上,并且导线对护套51相对于线缆3的导线8轴向固定。在支撑套管6的前方设置有线缆外护套7,该线缆外护套7由塑料材料构成并且围绕线缆3的导线对护套51放置。
多条导线8,这里是指导线对,在导线对护套51内被引导。每条导线8 均由第一绝缘部件9包覆。导线8与各自的绝缘部件9分别形成线芯。导线8 彼此扭绞(双绞线线缆)。作为一个替代方案,导线8也可以并行行进(双轴线缆)。导线对传输差分信号,例如高频差分信号。
导线8沿线缆3的纵向L延伸,并且在线缆3的第一段10中以第一相互距离X间隔。
另一导线对护套52在导线对护套51之后形成,在所述导线对的另一轮廓中一开始就共同地保护所述导线对。
因此,在线缆3至导线护套53的区域形成第一段10。
在图1中,中间段13被细分为加宽段和护套段,其中在加宽段中各导线之间的距离增加,在护套段中导线通过导线护套53保护彼此。护套段与中间段13完全相同。加宽段限于中间段13的前部。
导线对护套52具有导线护套53,其位于接口侧端区域中的导线8之间,将导线对分成单个导线。因此,导线对护套52既是导线对护套又是端部区域中的导线护套。导线护套53与导线对护套52可以是单件式设计或多件式设计。
在组装期间可以铸造或插入并固定单件式护套52、53。关于导线护套53 和导线对护套52之间的示例性配置,参看图9A至图9F。
在中间段13的导线对护套52中,各导线8之间的距离从第一相互距离 X增加至更大的第二相互距离Y。在这后,中间段13中的各导线8之间的距离保持恒定并且各导线8彼此平行地行进。
为了避免或减少导线对护套52或导线护套53与绝缘部件9之间的可能的气隙,导线对护套52或导线护套53可以是围绕导线8的单件式铸造复合物形式,尽可能的没有中间空间。作为一个替代方案,导线对护套52或导线护套53也可以是车床部件、铣削部件或铸造部件。
导线对护套52通过导电压接套管16电连接至导线对护套51。为此将压接套管16同轴地在支撑套管6上引导。为了将用于线缆3的导线对护套51 直接耦合或电连接至用于连接器2的导线对护套17,将导线对护套17放置在导线对护套52上,导线对护套52又进而连接至导线对护套51。
导线8在第二段14的相关引导通道18中被引导。各导线8彼此相隔的距离为Y并且被绝缘部件19围绕。导线8在引导通道18内电连接至相关的内部导线接触元件20。例如,通过焊接或压接可以实现电连接。
每个内部导线接触元件20都具有插座状凹槽23,用于在连接器2的连接器侧端22处接收配套的连接器25的相关接触销24。
作为一个替代方案,内部导线接触元件20也可以实现为接触销并且可以插入配套的连接器25的相关插座状接触元件中,以便突出超过连接器2的接口侧端22。连接器2也可以实现为将线缆3连接至另一线缆的耦合器。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连接器装置的另一实施例1”,其中导线对护套 5220与导线护套5221比上文实施例中的更短。因此,护套段和加宽段在中间段中重合。因而中间段也比上文实施例中的更短。
图3示出了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1”',其中加宽段在护套段的一部分上延伸,类似于图1。护套元件5230具有导线护套5232和导线对护套5231,在中间段13上延伸并且也在第一段10的一部分上延伸。导线对护套5231是护套壳的形式,导线护套是使导线8隔离的单独元件的形式。
为了将内部导线接触元件20轴向固定在连接器2的绝缘部件19中,所述绝缘部件具有径向向外指向的弹簧元件21,该弹簧元件分别支撑在绝缘部件19的引导通道18中的环形槽的端面上。
在图3中,在导线8和导线护套5232之间存在含有空气的中间空间。应当理解的是,该中间空间可以根据电气要求和制造条件以特定应用的方式进行调整。
图4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1IV,其具有替代的护套元件5240,护套元件 5240具有导线对护套5242和导线护套5241。导线对护套5242在整个中间段 13上延伸。但是,形成护套段的导线护套5241仅在中间段13的一部分上延伸并在加宽段15中逐渐变细形成梯形。护套元件5240通过分离导线8的导线护套5242预先指定多条线8的轮廓。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由于改变距离而对阻抗的补偿也可以在导线之间的距离是恒定的区域中进行,只要该区域是在紧邻其中中间段的距离发生变化的区域形成即可。
图5示出了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1V,其具有一个替代的护套元件5250,护套元件5250具有导线对护套5252和导线护套5251。导线对护套5252在整个中间段13上延伸。然而,矩形导线护套5251仅在中间段的一部分上延伸并在导线8上具有平行轮廓。实施例1V使得能够特别简单地制造连接器装置。
图6示出了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1VI,其中护套元件5260具有导线对护套5261和导线护套5262,二者均在线缆3的一部分上以及在连接器2的一部分上延伸,以进一步优化传输特性。在这方面,中间段13也不限于线缆3或连接器2。
图7示出了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1VII,其中护套元件5280由导线对护套 5281以及插入绝缘部件19的导线护套5282形成。导线8的绝缘部件9在中间段13的前方终止。
绝缘部件19沿第二段14和中间段13延伸,用于使该区域中的导线绝缘并且在中间段中具有对应于导线护套5272的凹槽。本文中可以采用复杂的形状,例如圆柱形或凹槽,其中插入保护板。
绝缘部件19可以设计成与聚合的导线8接触。
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连接器装置的另一实施例1IX,其中执行差分模式的阻抗Zodd的匹配。
由于中间段13中的两条导线8之间的距离增大,导致两条导线8之间的电容C12减小。因此,差分模式的阻抗Zodd增加。
关于各段之间的差分模式的阻抗Zodd的匹配,在线缆3的第一段10中的差分模式的阻抗Zodd也同样“人为地增加”。为此,减小在线缆3内的导线8 和导线对护套51之间的距离d1,并因此降低了每条导线8和导线对护套51 之间的电容C11
连接器1IX在各导线8之间具有介电间隔件27。连接器1IX具有位于中间段13中的护套元件5270,护套元件5270具有导线对护套5271和导线护套 5272。护套元件可以是单件或多件的设计。
图9A至9F示出了包括导线护套和导线对护套的不同构型。
图9A示出了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案,其具有单件式护套元件5290,导线8通过该单件护套元件而被引导。护套元件在各导线8之间形成外部导线护套5291以及导线护套5292。
图9B示出了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案,其具有两件式护套元件5293,护套元件5293具有两个对称的半壳5294。半壳5294分别相对于另一半壳呈底片形式并且还另外具有相应的表面轮廓,例如锯齿形轮廓。为了引导导线8,半壳5294具有半圆形凹部,其在导线8上施加轮廓。
图9C示出了具有护套元件5295的另一实施方案,在不同情况下护套元件5295具有两个对称部件5296,每个对称部件5296均为冲压部件或弯曲部件的形式。
图9D示出了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案,其类似于根据图9B 的实施方案。护套元件5297具有两个不完全相同的壳5298、5299,当将它们放在一起时,它们围绕导线8。
图9E示出了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案,其具有护套元件5310,护套元件 5310具有导线护套5312和导线对护套5311。导线护套5312围绕所述导线的圆周的大约三分之一。导线对护套可以设计成遵循加宽段中的被绝缘的导线8 的轮廓并且可以在该区域中逐渐变细为一点或一个楔形。
图9F示出了具有与图9E类似的护套元件5313的实施方案,其具有不同的导线护套5315,导线护套5315具有矩形基本区域并且具有不同的导线对护套5314,该矩形基本区域任选的逐渐变细为一点或一个楔形。
图10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的中间段的截面图。导线8被导线对护套52围绕。导线8及其绝缘部件9和导线对护套52之间的中间空间充满空气。将使导线彼此隔离的导线护套53插入导线对护套52中。例如,导线护套53可以是板状并通过槽插入导线对护套52中。
图11示出了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案。这里,导线8和导线对护套51之间的距离d1通过第一段10中的附加介电间隔件27实现。该距离d1大于在中间段13中的导线8和护套元件52之间的距离d2。
线缆3不限于一个导线对,而是还可以具有多个导线对。
根据图12A提供一个护套元件,其具有隔离导线8的部件5316和将导线(例如三个导线对8)固定在一起的部件5317。
图12B同样示出了一个护套元件,其具有多个部件5318和多个部件 5319,多个部件5318隔离各导线,多个部件5319将导线8(例如三个导线对 8)固定在一起。应当理解的是,该实施方案可以根据需要扩展或变形。
图13A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连接器装置的光谱区域中的反射特征1303、根据DE 202015 000 753U1的连接器装置的反射特征1302以及在线缆和连接器的过渡处没有保护的连接器装置的反射特征1301。
所述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连接器装置的反射系数S11最初经历了从大约7GHz的频率f开始的相当大的损害,而没有保护的连接器装置的反射系数S11已经从大约0.8GHz的频率开始显著受损,并且根据DE 202015000753U1的连接器装置的反射系数S11从大约4GHz的频率开始受到显著损害。
图13B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连接器装置的相对于时间t的脉冲特征1306,根据DE202015000753U1的连接器装置的脉冲特征1305以及在线缆和连接器的过渡处没有保护的连接器装置的脉冲特征1304。
在接收信号电平值被转换成相应阻抗值Z的时间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连接器装置的反射脉冲响应也比没有保护的连接器装置或者根据 DE202015000753U1的连接器装置明显更严重地衰减。
本发明不限于所述示例性实施方案、改进及进一步改进。尤其是,在各个专利权利要求中分别要求保护的特征、在说明书中分别公开的特征,以及在附图中分别示出的特征的所有组合均包括在本发明中,只要它们在技术上是有利的。
尽管上文已经基于优选的示例性实施方案全面描述了本发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这些实施方案,而是可以以各种方式进行修改。
附图标记列表
1,1’ …IX连接器装置
2 连接器
3 线缆
4 线缆侧端
6 支撑套管
7 线缆外护套
8 导线
9 绝缘部件
10 第一段
13 中间段
14 第二段
15 加宽段
16 压接套管
17 导线对护套
18 引导通道
19 绝缘部件
20 内部导线接触元件
21 弹簧元件
22 连接器侧端
23 凹槽
24 接触销
25 配套的连接器
27 间隔建
51,52 导线对护套
53 导线护套
5220 导线对护套
5221 导线护套
5231 导线对护套
5232 导线护套
5240 护套元件
5241 导线护套
5242 导线对护套
5250 护套元件
5251 导线护套
5252 导线对护套
5260 护套元件
5261 导线对护套
5262 导线护套
5270 护套元件
5271 导线对护套
5272 导线护套
5280 护套元件
5281 导线对护套
5282 导线护套
5290 护套元件
5291 外部导线护套
5292 导线护套
5293 护套元件
5294 半壳
5295 护套元件
5296 冲压部件
5297 护套元件
5298 壳
5299 壳
5310 护套元件
5311 导线对护套
5312 导线护套
5313 护套元件
5314 导线对护套
5315 导线护套
5316 隔离部件
5317 固定部件
5318 隔离部件
5319 固定部件

Claims (12)

1.一种连接器装置,包括:
连接器和连接至所述连接器的线缆,所述连接器和所述线缆各自具有用于传输差分信号的至少一个导线对,其中,所述线缆具有第一段和所述连接器具有第二段,所述第二段中的导线对具有电触头;
其中,各导线在第一段中以第一相互距离(X)间隔并在第二段中以第二相互距离(Y)间隔,所述第二相互距离大于所述第一相互距离;
其中,在所述第一段和所述第二段之间形成中间段,在所述中间段中所述导线对中的各导线之间的距离在所述连接器的接口侧端方向逐渐增加;
其中,所述导线对在所述第一段和所述第二段中被导线对护套围绕,以保护所述导线对免受外部电磁影响;以及
其中,每条导线在所述中间段的至少一部分中被导线护套围绕,所述导线护套保护每条导线分别免受外部电磁影响和其它导线的电磁影响;
其中,所述第一段在所述导线对和导线对护套之间具有第一绝缘部件,并且所述中间段在所述导线和导线护套之间具有第二绝缘部件,其中所述第一绝缘部件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二绝缘部件的厚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装置,其中,所述导线护套被设计成在整个圆周上围绕所述导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连接器装置,其中,所述导线护套在所述导线之间具有导电间隔件,所述导电间隔件具体被设计成用于确定所述导线的轮廓。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连接器装置,其中,将在所述第一段和所述第二段以及所述中间段中的阻抗在不同情况下相对于其它段中的阻抗通过调节各导线之间的距离而进行调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器装置,其中,由于所述导线与导线护套或导线对护套的距离,通过改变所述导线的直径来调节阻抗。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连接器装置,其中,所述导线护套由多个壳部件组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器装置,其中,所述多个部件具有相互对应的不平坦的表面轮廓。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连接器装置,其中,所述导线护套是单件式设计并且具有衬套,所述衬套在不同情况下都容纳导线。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连接器装置,其中,所述导线护套具有用于所述导线的多个单独的导线护套。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连接器装置,其中,所述导线护套在整个所述中间段中遵循所述导线的轮廓。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连接器装置,其中,所述导线护套导电地连接至所述第一段和/或所述第二段中的导线对护套。
12.一种用于在连接器和连接至所述连接器的线缆之间传输信号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用于如权利要求1到11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装置,所述方法包括:
-在所述线缆的所述第一段中传输差分信号,其中,所述导线在所述第一段中以第一相互距离(X)间隔;
-在所述中间段中传输单端信号,其中,在所述中间段所述导线之间的距离在所述连接器的接口侧端的方向逐渐增加;
-在所述连接器的所述第二段中传输差分信号,其中,所述导线在第二段中以第二相互距离(Y)间隔,所述第二相互距离大于所述第一相互距离。
CN201780067574.2A 2016-11-04 2017-08-31 电连接器装置 Active CN10989168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16197325.0 2016-11-04
EP16197325.0A EP3319182B1 (de) 2016-11-04 2016-11-04 Steckverbinderanordnung
PCT/EP2017/071872 WO2018082827A1 (de) 2016-11-04 2017-08-31 Steckverbinderanordnung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91683A CN109891683A (zh) 2019-06-14
CN109891683B true CN109891683B (zh) 2022-05-10

Family

ID=572268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67574.2A Active CN109891683B (zh) 2016-11-04 2017-08-31 电连接器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950979B2 (zh)
EP (1) EP3319182B1 (zh)
CN (1) CN109891683B (zh)
WO (1) WO201808282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9214966A1 (de) * 2019-09-30 2021-04-01 Robert Bosch Gmbh Steckverbinder-Baugruppe
JP7391687B2 (ja) 2020-01-30 2023-12-05 タイコエレクトロニクスジャパン合同会社 接続モジュールおよびケーブル組立体
EP3866280B1 (de) * 2020-02-11 2023-04-19 ERICH JAEGER GmbH + Co. KG Datenkabel-steckverbinder für eine datenübertragung
EP3872937B1 (de) * 2020-02-28 2022-02-23 Rosenberger Hochfrequenztechnik GmbH & Co. KG Elektrischer steckverbinder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elektrischen steckverbinders
DE102020124893A1 (de) 2020-09-24 2022-03-24 Md Elektronik Gmbh Steckverbinder und verfahren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316584B2 (en) * 2005-09-13 2008-01-08 Deutsch Engineered Connecting Devices, Inc. Matched impedance shielded pair interconnection system for high reliability applications
WO2012078824A9 (en) * 2010-12-07 2012-11-01 Carlyle, Inc. D/B/A Carlisle Interconnect Technologies Electrical connector for high-speed data transmission
WO2016120006A1 (de) * 2015-01-30 2016-08-04 Rosenberger Hochfrequenztechnik Gmbh & Co. Kg Steckverbinderanordnung mit hülsenteil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494377B2 (en) * 2004-08-13 2009-02-24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Electrical connector
US7431619B2 (en) * 2006-06-30 2008-10-07 Perceptron, Inc. Detachable coupling for a remote inspection device
FR2994619B1 (fr) * 2012-08-17 2016-07-08 Socapex Amphenol Connecteur electrique pour haut debit
US9059538B2 (en) * 2013-03-14 2015-06-16 Itron, Inc. Electrical conductor assembly for intra-enclosure conductor termination
US10313175B2 (en) * 2015-06-08 2019-06-04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estimating CFO in wireless LAN system that uses 16 QAM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316584B2 (en) * 2005-09-13 2008-01-08 Deutsch Engineered Connecting Devices, Inc. Matched impedance shielded pair interconnection system for high reliability applications
WO2012078824A9 (en) * 2010-12-07 2012-11-01 Carlyle, Inc. D/B/A Carlisle Interconnect Technologies Electrical connector for high-speed data transmission
WO2016120006A1 (de) * 2015-01-30 2016-08-04 Rosenberger Hochfrequenztechnik Gmbh & Co. Kg Steckverbinderanordnung mit hülsenteil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91683A (zh) 2019-06-14
WO2018082827A1 (de) 2018-05-11
US10950979B2 (en) 2021-03-16
EP3319182A1 (de) 2018-05-09
EP3319182B1 (de) 2023-01-04
US20190393651A1 (en) 2019-12-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891683B (zh) 电连接器装置
JP6621832B2 (ja) スリーブ部を備えたプラグコネクタ構造
US4599483A (en) Signal cable
US6468110B2 (en) Shielded-cable connector improved in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US9941608B2 (en) Plug connector arrangement with compensation sleeve
CN107346682B (zh) 电缆
KR102227622B1 (ko) 동축 플러그 커넥터용 외부 전도체 장치
JP2018508946A5 (zh)
CN108092026B (zh) 用于多芯线的电线缆的电的插接连接器
WO2017026251A1 (ja) シールドコネク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KR20200079199A (ko) 전기 플러그-인 연결체, 조립 연결체 및 회로 보드 구성체
US9059549B2 (en) Cable connector assembly having an improved cable with an equalizer function
CN105591255B (zh) 多芯屏蔽电缆和用于制造这种电缆的方法
CN109428232B (zh) 连接器装置
US11588284B2 (en) Cable arrangement
JP2010232046A (ja) スリーブ
US8961223B2 (en) F-connector with chamfered lock ring
US11710933B2 (en) Terminal module, and connector
JP2019192560A (ja) 電気コネクタ
CN110875556A (zh) 多芯电缆及连接器设备
CN216623890U (zh) 具有电缆屏蔽层的电缆的压接连接装置
US11450996B2 (en) Connector assembly for connecting a cable to an electrical component
CN114341654B (zh) Rogowski电流传感器
EP2779318A1 (en) Method for assembling an electrical connector and electrical connector
JP2019096502A (ja) 信号伝送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