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889711B - 摄像模组 - Google Patents

摄像模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889711B
CN109889711B CN201910181578.4A CN201910181578A CN109889711B CN 109889711 B CN109889711 B CN 109889711B CN 201910181578 A CN201910181578 A CN 201910181578A CN 109889711 B CN109889711 B CN 10988971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iver
lens
camera module
circuit board
dri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18157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889711A (zh
Inventor
徐爱新
黄庆跃
徐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shan Q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unshan Q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shan Q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Kunshan Q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181578.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889711B/zh
Publication of CN1098897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897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8897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8971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ens Barrels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一种摄像模组,包括镜头组件、成像芯片和电路板,成像芯片设于电路板上,摄像模组还包括第一驱动器和驱动器支架,驱动器支架设于电路板的设有成像芯片的一侧,第一驱动器包括第一主体部和第一驱动部,第一主体部与驱动器支架固定连接,镜头组件设于第一驱动器远离驱动器支架的一侧第一驱动部,电路板与第一驱动器电性连接,第一驱动部可发生形变从而驱动镜头组件沿镜头光轴方向移动。本发明的摄像模组,以采用可发生形变的驱动器来驱动镜头实现自动对焦,无需再设置线圈、磁石等占用空间较大的部件,节省了摄像模组内部空间,提高了器件调制的简易性,新型驱动材料的使用使自动对焦响应速率更快、精度更高。

Description

摄像模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学成像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摄像模组。
背景技术
目前,手机中的摄像模组大多是配备音圈马达来实现对焦,常规的音圈马达组成部件主要包括镜头载体、线圈、磁铁、上弹簧、下弹簧、底座和外壳,设于外壳内侧的磁铁产生磁场,当给设于镜头载体上的线圈通电时,线圈中的电流会与磁场相互作用产生安培力,该安培力驱动镜头载体沿镜头光轴方向移动,通过改变线圈中电流大小就可以改变镜头载体沿镜头光轴方向移动的行程,镜头载体带动镜头移动进而实现摄像模组自动对焦的功能。
但在这种常规的音圈马达中,线圈、磁铁等固有部件的体积都比较大,结构和加工工艺复杂,当手机配置多摄模组时就必须考虑多个音圈马达同时存在相互产生磁干扰的问题,此外,还需考虑线圈长时间通电时及时散热的问题。因此,很有必要设计一种新型的可自动对焦的摄像模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摄像模组,以在实现摄像模组自动对焦的同时,解决音圈马达占用模组空间大、线圈发热散热难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一种摄像模组,包括镜头组件、成像芯片和电路板,所述成像芯片设于所述电路板上,所述摄像模组还包括第一驱动器和驱动器支架,所述驱动器支架设于所述电路板的设有所述成像芯片的一侧,所述第一驱动器包括第一主体部和第一驱动部,所述第一主体部与所述驱动器支架固定连接,所述镜头组件设于所述第一驱动器远离所述驱动器支架的一侧,所述电路板与所述第一驱动器电性连接,第一驱动部可发生形变从而驱动所述镜头组件沿镜头光轴方向移动。
本发明的摄像模组,以采用可发生形变的驱动器来驱动镜头实现自动对焦,无需再设置线圈、磁石等占用空间较大的音圈马达部件,节省了摄像模组内部空间,有利于更小体积摄像模组的实现,同时提高了器件调制的简易性,新型驱动材料的使用使自动对焦响应速率更快、精度更高。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驱动部包括第一连接部、第一变形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变形部设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所述驱动器支架上设有两个引脚,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分别与所述两个引脚电性连接进而分别与所述电路板电性连接。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驱动器的所述第一主体部上开设开口,所述第一变形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均为环状,且所述第一变形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均对应所述第一主体部的所述开口而设,所述第一变形部朝内侧延伸形成多个间隔分布的驱动叶片,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分别设有电连接位,所述电连接位与所述引脚电性连接。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驱动部包括多个第一连接部、第一变形部和多个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变形部设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多个所述第一连接部和多个所述第二连接部一一对应分布,所述驱动器支架上相对所述多个第一连接部和所述多个第二连接部相应设有多对引脚,每一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每一所述第二连接部均分别与一个所述引脚电性连接进而分别与所述电路板电性连接。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驱动器的所述第一主体部上开设开口,所述第一变形部、所述多个第一连接部和所述多个第二连接部均对应所述第一主体部的所述开口而设,所述第一变形部为环状且所述第一变形部朝内侧延伸形成多个间隔分布的驱动叶片,每一所述驱动叶片的两侧分别分布有一个所述第一连接部和一个所述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分别设有电连接位,所述电连接位与所述引脚电性连接。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镜头组件包括镜头和镜头支架,所述镜头支架上开设有安装开口,所述镜头固定连接在所述安装开口处,所述镜头支架朝向所述第一驱动器的一端设有多个与所述驱动叶片对应的开槽,第一驱动部的所述多个驱动叶片分别卡入所述多个开槽。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驱动器上所述第一驱动部的所述第一变形部由压电材料或离子导电材料或记忆金属材料制成。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摄像模组还包括轴向移动稳定结构和外壳,所述轴向移动稳定结构包括固定部和可相对所述固定部移动的可动部,所述固定部固定连接于所述外壳,所述可动部与所述镜头组件连接。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轴向移动稳定结构为弹片,所述固定部和所述可动部之间通过弹性部连接;或者,所述固定部为第一导轨,所述第一导轨上设有沿与镜头光轴方向平行的方向延伸的第一凹槽,所述可动部为第二导轨和滚珠,所述第二导轨上设有沿与镜头光轴方向平行的方向延伸的第二凹槽,所述滚珠设于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之间;或者,所述固定部为固定连接于所述外壳的滑轨,所述可动部为设于所述镜头组件上的与所述滑轨配合的滑块,所述滑块可沿镜头光轴方向移动地设于所述滑轨内。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摄像模组还包括第二驱动器和外壳,所述第二驱动器包括第二主体部和第二驱动部,所述第二主体部与所述外壳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驱动部设于所述镜头组件与所述第一驱动器相对的一端,所述第二驱动器与所述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第二驱动部可发生形变以驱动所述镜头组件沿镜头光轴方向移动。
本发明的其它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结合附图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
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摄像模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摄像模组的分解爆炸图;
图3为图1所示摄像模组的结构剖面图;
图4a为图1所示摄像模组中第一驱动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b为图4a所示第一驱动器的正面结构图;
图4c为图4a所示第一驱动器的反面结构图;
图5为本发明摄像模组中镜头支架和弹片、驱动器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摄像模组第二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所示摄像模组的分解爆炸图;
图8为图6所示摄像模组的结构剖面图;
图9为本发明摄像模组第三实施例的爆炸分解图;
图10为本发明摄像模组第四实施例的爆炸分解图;
图11为本发明摄像模组第五实施例的爆炸分解图;
图12为本发明摄像模组第六实施例的爆炸分解图;
图13a为图12所示摄像模组中第一驱动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3b为图13a所示第一驱动器的第一角度结构图;
图13c为图13a所示第一驱动器的第二角度结构图。
附图标记说明:10、镜头组件11、镜头13、成像芯片15、电路板17、滤光片19、底座21、镜头支架211、圆环状凸起213、开槽31、第一驱动器33、第一主体部339、开口35、第一驱动部351、第一连接部353、第一变形部355、第二连接部356、电连接位37、驱动器支架375、引脚39、第二驱动器391、第二主体部393、第二驱动部41、轴向移动稳定结构43、固定部431、弹性部45、可动部51、外壳61、位置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解释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来对本发明进行详细阐述,在附图中相同的参考标号表示相同的部件。
[第一实施例]
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摄像模组,如图1至图3所示,该摄像模组包括镜头组件10、成像芯片13、电路板15、第一驱动器31和驱动器支架37,成像芯片13设于电路板15上,驱动器支架37设于电路板15的设有成像芯片13的一侧,第一驱动器31包括第一主体部33和第一驱动部35,第一主体部33与驱动器支架37固定连接,镜头组件10设于第一驱动器31远离驱动器支架37的一侧,电路板15与第一驱动器31电性连接,第一驱动部35可发生形变从而驱动镜头组件10沿镜头光轴方向移动。
本实施例中,镜头组件10包括镜头11和镜头支架21,镜头支架21为开设有安装开口的圆筒状结构,镜头11固定连接在安装开口处,镜头支架21与第一驱动器31的第一驱动部35接触。
本实施例中,摄像模组还包括滤光片17和底座19。滤光片17设于镜头11和成像芯片13之间,且滤光片17设于镜头11的光轴上。底座19的一端固定于电路板15上,底座19上开设有对应滤光片17的透光口,驱动器支架37固定连接于底座19。
在本实施例中,请一并参阅图4a至图4c,第一驱动部35包括第一连接部351、第一变形部353和第二连接部355,第一变形部353设于第一连接部351和第二连接部355之间,驱动器支架37上设有两个引脚375,第一连接部351和第二连接部355分别与两个引脚375电性连接进而分别与电路板15电性连接。第一驱动器31的第一主体部33上开设开口339,第一变形部353、第一连接部351和第二连接部355均为环状,且第一变形部353、第一连接部351和第二连接部355均对应第一主体部33的开口339而设,第一变形部353朝内侧延伸形成多个间隔分布的驱动叶片,第一连接部351和第二连接部355分别设有电连接位356,电连接位356与引脚375电性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351和第二连接部355为两个金属电极,第一连接部351与第一变形部353的一端面固定连接,第二连接部355与第一变形部353的另一端面固定连接,第一连接部351和第二连接部355的电连接位356对应于第一主体部33的两个对角而设,当第一驱动器31安装于驱动器支架37上时电连接位356分别与驱动器支架37上的两个引脚375接触,从而实现第一连接部351和第二连接部355与电路板15的电性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镜头支架21朝向第一驱动器31的一端设有多个与驱动叶片对应的开槽213,第一驱动部35的第一变形部353的多个驱动叶片分别卡入多个开槽213。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变形部355由压电材料制成,当第一连接部351和第二连接部355分别加载上不同的电压时,沿第一变形部355的极化方向就形成了外电场,基于逆压电效应,驱动叶片在外电场作用下发生形变,从而驱动镜头组件10沿镜头光轴方向移动,驱动叶片的形变量与外电场强度成正比,因此,通过调节施加在驱动叶片极化方向上的电场强度就可以调节第一驱动器31驱动镜头组件10沿镜头光轴方向的位移,实现镜头11的自动对焦。
在本实施例中,摄像模组还包括轴向移动稳定结构41和外壳51,轴向移动稳定结构41包括固定部43和可相对固定部移动的可动部45,轴向移动稳定结构41的固定部43固定连接于外壳51,轴向移动稳定结构41的可动部45与镜头组件10中的镜头支架21连接。结合参考图2、图3和图5,具体在本实施例中,轴向移动稳定结构41为弹片,弹片的固定部43和可动部45之间通过可弹性形变的弹性部431连接,外壳51固定连接于电路板15的设有成像芯片13的一侧,弹片的固定部43固定连接于外壳51的内侧,随外壳51相对于电路板15固定设置,弹片的可动部45与镜头支架21的远离第一驱动器31的一端固定连接,当镜头支架21和镜头11受第一驱动器31的驱动沿镜头光轴方向向前移动时,可动部45随镜头支架21向前移动,当第一驱动部35停止通电驱动叶片形状恢复至原状时,镜头支架21及镜头11随可动部45在弹性部431的牵引下恢复到原来位置,轴向移动稳定结构41、镜头组件10和第一驱动器31共同形成一个稳定的结构,确保镜头组件10受到驱动叶片驱动后沿镜头光轴方向稳定移动。
在其他的实施例中,第一驱动部35的第一变形部353还可以由离子导电材料或记忆金属材料制成。
[第二实施例]
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如图6和图7所示,与第一实施例相比,本实施例的区别之处在于本实施例的镜头支架21与第一实施例的镜头支架21的结构不同。结合参阅图6至图8,本实施例中,镜头支架21为中部开设有贯通的安装开口的矩形结构,并且,镜头支架21的靠近第一驱动器31的一端形成与第一驱动部35的开口对应的圆环状凸起211(见图8),且圆环状凸起211上设有多个与第一驱动部35的驱动叶片相对应的开槽213,圆环状凸起211配合放置于第一驱动部35的开口中同时驱动叶片卡入对应的开槽213。
在本实施例中,镜头支架21的远离第一驱动器31的一端通过胶粘的方式与弹片的可动部45固定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镜头组件10中的镜头支架21的形状设计为与外壳51的形状相同的矩形,当摄像模组内的镜头组件10受外力作用晃动时,矩形镜头支架21具有更大的与外壳51内侧面接触的面积,增加了弹片、镜头组件10和第一驱动器31所形成的配合结构的强度,使镜头组件10在摄像模组内部的安装更稳定,有利于更好地实现自动对焦。在其他的实施例中,镜头支架21和弹片之间还可以通过设置定位销和定位孔的方式来实现位置的相对固定。
[第三实施例]
图9所示的是本发明摄像模组第三实施例的爆炸分解图,与上述第二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在本实施例的轴向稳定移动结构41与第二实施例的轴向稳定移动结构41结构不同。在本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轴向移动稳定结构41的固定部43为固定连接于外壳51的第一导轨,第一导轨上设有沿与镜头光轴方向平行的方向延伸的第一凹槽,可动部45集成于镜头支架21上,镜头支架21正对第一导轨的外侧面上设有沿与镜头光轴方向平行的方向延伸的第二凹槽,滚珠设于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之间。当镜头组件10受到第一驱动器31驱动时,集成于镜头组件10上的第二凹槽相对第一凹槽运动,通过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之间的滚珠的滚动,镜头组件10沿镜头光轴方向灵活稳定移动。具体地,第一导轨上设有两个第一凹槽,镜头支架21上设有两个第二凹槽。
由于镜头组件10与外壳51之间通过导轨滚珠结构连接,因此镜头组件10可能会受外力作用而在摄像模组内产生轻微移动,因此,在本实施例中,镜头组件10中的镜头支架21上还设有位置传感器61,这样可通过位置传感器61感测到镜头组件10的微小移动,调整施加到第一连接部351和第二连接部355上的电压大小,从而保证自动对焦的精准度。在本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位置传感器61采用的是霍尔位置传感器,包括与镜头支架21固定连接的磁石部分和与外壳51内侧固定连接的霍尔半导体部分,当磁石部分随镜头支架21运动而相对霍尔半导体部分运动时,霍尔半导体部分感应磁场的变化,进而感应到镜头组件10的位移量。
[第四实施例]
图10所示的是本发明摄像模组第四实施例的爆炸分解图,与上述第二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的轴向稳定移动结构41与第二实施例的轴向稳定移动结构41结构不同。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轴向移动稳定结构41的固定部43为固定连接于外壳61的滑轨,滑轨上设有沿与镜头光轴方向平行的方向延伸的凹槽,可动部45为设于镜头支架21上的与滑轨上的凹槽配合的滑块,滑块可沿镜头光轴方向移动地设于滑轨中。当镜头组件10受第一驱动器31的驱动沿镜头光轴方向移动时,与镜头支架21固定连接的滑块沿镜头光轴方向在凹槽中移动,凹槽限定了滑块的移动方向,从而确保了自动对焦时镜头组件10是沿镜头光轴方向稳定移动的。
在本实施例中,镜头组件10中的镜头支架21上还设有位置传感器61,位置传感器61用于感测在进行自动对焦之前镜头组件10由于外力作用而可能产生的轻微移动,根据位置传感器61感测到的微小移动,调整施加到第一连接部351和第二连接部355上的电压大小,从而保证自动对焦的精准度。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位置传感器61采用的是霍尔位置传感器,包括与镜头支架21固定连接的磁石部分和与外壳51内侧固定连接的霍尔半导体部分,当磁石部分随镜头支架21运动而相对霍尔半导体部分运动时,霍尔半导体部分感应磁场的变化,进而感应到镜头组件10的位移量。
[第五实施例]
图11所示的是本发明摄像模组第五实施例的爆炸分解图,如图1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摄像模组包括镜头组件10、成像芯片13、电路板15、底座19、第一驱动器31、驱动器支架37、第二驱动器39和外壳51,成像芯片13设于电路板15上,底座19固定连接于电路板15的设有成像芯片13的一侧,底座19上开设有透光口且该透光口与成像芯片13正对,驱动器支架37固定连接于底座19,第一驱动器31包括第一主体部33和第一驱动部35,第一主体部33与驱动器支架37固定连接,镜头组件10包括镜头支架21和镜头11,镜头组件10设于第一驱动器31远离驱动器支架37的一侧,第二驱动器39包括第二主体部391和第二驱动部393,第二驱动器39的具体结构与上述的第一驱动器31的具体结构相同,故在此不再赘述。如图11所示,镜头组件10的与第一驱动器31相对的一端也形成了与第二驱动器39上的开口对应的圆环状凸起,且圆环状凸起上相应的设有开槽,第二驱动部393通过驱动叶片与开槽的配合而设于镜头组件10的与第一驱动器31相对的一端,第二主体部391与外壳51固定连接,外壳51一端与电路板15固定连接从而将镜头组件10、成像芯片13、第一驱动器31、驱动器支架37和第二驱动器39等结构收容于其内部空间。
在本实施例中,当电路板15分别向第一驱动部35和第二驱动部393通电时,第一驱动部35上的驱动叶片和第二驱动部393上的驱动叶片在外电场作用下可发生形变,第二驱动器39与第一驱动器31配合驱动镜头组件10沿镜头光轴方向移动,进而实现摄像模组的自动对焦。第一驱动器31和第二驱动器39分别与驱动器支架37和外壳51固定连通,第一驱动器31的驱动叶片和第二驱动器39的驱动叶片分别与镜头支架21的对应端面上的开槽配合接触,开槽对驱动叶片具有限位作用,第一驱动器31、镜头组件10和第二驱动器39配合稳定的设于摄像模组内部。
在本实施例中,还可在镜头组件10上设置位置传感器以感测镜头组件10受外力作用在摄像模组内部的位移;第一驱动器31上第一驱动部35的第一变形部353由压电材料或离子导电材料或记忆金属材料制成。
[第六实施例]
图12所示的是本发明摄像模组第六实施例的爆炸分解图,结合参阅图13a至图13c,与上述的第二实施例相比,本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一驱动器31的结构不同。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3a所示,第一驱动部35包括多个第一连接部351、第一变形部353和多个第二连接部355,第一变形部353设于第一连接部351和第二连接部355之间,多个第一连接部351和多个第二连接部355一一对应分布,驱动器支架37上相对多个第一连接部351和多个第二连接部355相应设有多对引脚375,每一第一连接部351和每一第二连接部355均分别与一个引脚375电性连接进而分别与电路板15电性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驱动器31的第一主体部33上开设开口339,第一变形部353、多个第一连接部351和多个第二连接部355均对应第一主体部33的开口339而设,第一变形部353为环状且第一变形部353朝内侧延伸形成多个间隔分布的驱动叶片,每一驱动叶片的两侧分别分布有一个第一连接部351和一个第二连接部355,第一连接部351和第二连接部355分别设有电连接位356,电连接位356与引脚375电性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每一驱动叶片的两侧分别分布有一个第一连接部351和一个第二连接部355,因此可以实现对每一驱动叶片的单独控制。通过给每个驱动叶片通上相同的电压,可以实现摄像模组自动对焦的功能,此外,还可以在拍摄时根据检测到的手部抖动分别给每个驱动叶片通上不同的电压,从而实现拍摄防抖的功能。
具体的,在摄像模组内部或在摄像模组所在的手机端设置陀螺仪(图未示),通过陀螺仪可以感应用户在拍摄时因手部抖动而产生的镜头偏移,基于陀螺仪感测到的偏移量,给每个驱动叶片分别通上其对应的电压,就可使各个驱动叶片发生相应形变从而驱动镜头移动以补正沿镜头光轴方向因手部抖动而产生的镜头偏移,进而实现摄像模组防抖的功能。
在本实施例中,轴向移动稳定结构41采用的是弹片,在其他的实施例中,轴向移动稳定结构41还可采用第三实施例所示的导轨、滚珠或第四实施例所示的滑轨。在其他的实施例中,还可采用在摄像模组内部设置第一驱动器和第二驱动器的方式,使摄像模组同时实现自动对焦功能和防抖功能,与第五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一驱动器和第二驱动器均采用如图13a所示的结构,第一驱动器和第二驱动器上的每个驱动叶片均可单独控制,通过给每个驱动叶片通上相应的电压来实现拍摄防抖的功能。
本发明提供的摄像模组,以采用可发生形变的驱动器来驱动镜头实现自动对焦和防抖,无需再设置线圈、磁石等占用空间较大的音圈马达部件,节省了摄像模组内部空间,有利于更小体积摄像模组的实现,同时提高了器件调制的简易性,新型驱动材料的使用使自动对焦响应速率更快、精度更高,且设置多摄模组时模组之间不会存在磁干扰的问题,此外,新型驱动材料具有更优的导热能力,可解决音圈马达驱动方式所带来的线圈长时间工作易发热的问题。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摄像模组,包括镜头组件(10)、成像芯片(13)和电路板(15),所述成像芯片(13)设于所述电路板(15)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模组还包括第一驱动器(31)和驱动器支架(37),所述驱动器支架(37)设于所述电路板(15)的设有所述成像芯片(13)的一侧,所述第一驱动器(31)包括第一主体部(33)和第一驱动部(35),所述第一主体部(33)与所述驱动器支架(37)固定连接,所述镜头组件(10)设于所述第一驱动器(31)远离所述驱动器支架(37)的一侧,所述电路板(15)与所述第一驱动器(31)电性连接,第一驱动部(35)可发生形变从而驱动所述镜头组件(10)沿镜头光轴方向移动,所述第一驱动部(35)包括第一连接部(351)、第一变形部(353)和第二连接部(355),所述第一变形部(353)设于所述第一连接部(351)和所述第二连接部(355)之间,所述第一连接部(351)与所述第一变形部(353)的一端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355)与所述第一变形部(353)的另一端面固定连接,所述摄像模组还包括轴向移动稳定结构(41)和外壳(51),所述轴向移动稳定结构(41)包括固定部(43)和可相对所述固定部(43)移动的可动部(45),所述固定部(43)固定连接于所述外壳(51),所述可动部(45)与所述镜头组件(10)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器支架(37)上设有两个引脚(375),所述第一连接部(351)和所述第二连接部(355)分别与所述两个引脚(375)电性连接进而分别与所述电路板(15)电性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器(31)的所述第一主体部(33)上开设开口(339),所述第一变形部(353)、所述第一连接部(351)和所述第二连接部(355)均为环状,且所述第一变形部(353)、所述第一连接部(351)和所述第二连接部(355)均对应所述第一主体部(33)的所述开口(339)而设,所述第一变形部(353)朝内侧延伸形成多个间隔分布的驱动叶片,所述第一连接部(351)和所述第二连接部(355)分别设有电连接位(356),所述电连接位(356)与所述引脚(375) 电性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部(35)包括多个第一连接部(351)、第一变形部(353)和多个第二连接部(355),多个所述第一连接部(351)和多个所述第二连接部(355)一一对应分布,所述驱动器支架(37)上相对所述多个第一连接部(351)和所述多个第二连接部(355)相应设有多对引脚(375),每一所述第一连接部(351)和每一所述第二连接部(355)均分别与一个所述引脚(375)电性连接进而分别与所述电路板(15)电性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器(31)的所述第一主体部(33)上开设开口(339),所述第一变形部(353)、所述多个第一连接部(351)和所述多个第二连接部(355)均对应所述第一主体部(33)的所述开口(339)而设,所述第一变形部(353)为环状且所述第一变形部(353)朝内侧延伸形成多个间隔分布的驱动叶片,每一所述驱动叶片的两侧分别分布有一个所述第一连接部(351)和一个所述第二连接部(355),所述第一连接部(351)和所述第二连接部(355)分别设有电连接位(356),所述电连接位(356)与所述引脚(375)电性连接。
6.如权利要求3或5所述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头组件(10)包括镜头(11)和镜头支架(21),所述镜头支架(21)上开设有安装开口,所述镜头(11)固定连接在所述安装开口处,所述镜头支架(21)朝向所述第一驱动器(31)的一端设有多个与所述驱动叶片对应的开槽(213),第一驱动部(35)的所述多个驱动叶片分别卡入所述多个开槽(213)。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器(31)上所述第一驱动部(35)的所述第一变形部(353)由压电材料或离子导电材料或记忆金属材料制成。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向移动稳定结构(41)为弹片,所述固定部(43)和所述可动部(45)之间通过弹性部(431)连接;或者,
所述固定部(43)为第一导轨,所述第一导轨上设有沿与镜头光轴方向平行的方向延伸的第一凹槽,所述可动部(45)为第二导轨和滚珠,所述第二导轨上设有沿与镜头光轴方向平行的方向延伸的第二凹槽,所述滚珠设于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之间;或者,
所述固定部(43)为固定连接于所述外壳(51)的滑轨,所述可动部(45)为设于所述镜头组件(10)上的与所述滑轨配合的滑块,所述滑块可沿镜头光轴方向移动地设于所述滑轨内。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模组还包括第二驱动器(39)和外壳(51),所述第二驱动器(39)包括第二主体部(391)和第二驱动部(393),所述第二主体部(391)与所述外壳(5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驱动部(393)设于所述镜头组件(10)与所述第一驱动器(31)相对的一端,所述第二驱动器(39)与所述电路板(15)电性连接,所述第二驱动部(393)可发生形变以驱动所述镜头组件(10)沿镜头光轴方向移动。
CN201910181578.4A 2019-03-11 2019-03-11 摄像模组 Active CN10988971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81578.4A CN109889711B (zh) 2019-03-11 2019-03-11 摄像模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81578.4A CN109889711B (zh) 2019-03-11 2019-03-11 摄像模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89711A CN109889711A (zh) 2019-06-14
CN109889711B true CN109889711B (zh) 2021-06-15

Family

ID=669316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181578.4A Active CN109889711B (zh) 2019-03-11 2019-03-11 摄像模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88971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43372A (zh) * 2020-03-23 2020-06-26 维沃移动通信(杭州)有限公司 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3589466B (zh) * 2020-04-30 2023-03-1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驱动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1641761B (zh) * 2020-05-27 2022-04-2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3805302B (zh) * 2020-05-28 2023-03-3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驱动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2637486B (zh) * 2020-12-16 2022-08-23 南昌欧菲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防抖驱动装置、摄像模组以及电子设备
CN114650346A (zh) * 2020-12-18 2022-06-2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摄像头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12804422B (zh) * 2020-12-28 2022-04-1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其摄像头模组
CN112887555B (zh) * 2021-01-22 2023-04-1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压电马达、摄像模组和电子设备
CN114827483B (zh) * 2021-01-28 2023-08-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驱动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N112928889B (zh) * 2021-03-22 2022-06-10 新思考电机有限公司 一种驱动装置、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3079302B (zh) * 2021-04-16 2022-08-1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摄像模组和电子设备
CN113572927B (zh) * 2021-06-30 2023-01-31 新思考电机有限公司 弹片、驱动组件及摄像头模组
CN115942074A (zh) * 2021-09-18 2023-04-07 格科微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摄像头模组及其数码设备
CN114815116B (zh) * 2022-05-16 2023-04-11 上海信迈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光学元件驱动装置、摄像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15348382A (zh) * 2022-08-22 2022-11-1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摄像模组和电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5137210A1 (ja) * 2014-03-10 2015-09-17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レンズユニットおよび撮像装置
CN111045184B (zh) * 2015-12-11 2022-09-23 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应用热变驱动器的镜头组件和摄像模组及其自动对焦方法
TWI716721B (zh) * 2017-08-25 2021-01-21 春虹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攝像模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89711A (zh) 2019-06-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889711B (zh) 摄像模组
US10317698B2 (en) Lens moving device, camera module and optical apparatus
EP3045949B1 (en) Lens driving device, camera module and optical apparatus
KR100662238B1 (ko) 구동 수단을 구비한 렌즈 조립체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자동초점 조절 장치
CN114839825B (zh) 透镜驱动装置、摄影机模块及光学设备
KR102338925B1 (ko) 카메라 모듈
KR101019682B1 (ko) 안정적인 포커싱이 가능한 이미지 촬상 장치용 렌즈 액츄에이터
KR101221316B1 (ko) 자동초점 기능을 갖는 카메라 모듈
CN105824167B (zh) 镜头驱动装置、相机模块和光学设备
KR101696172B1 (ko) 손 떨림 보정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카메라 렌즈 모듈
JP2021509967A (ja) 駆動機構、カメラモジュール及び電子機器
KR101566299B1 (ko) 보이스 코일 모듈
KR100899063B1 (ko) 렌즈 구동 장치 및 촬상 장치
KR20150142196A (ko) 렌즈 구동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한 카메라 모듈
KR20220029613A (ko) 렌즈 구동 장치 및 카메라 모듈
KR20190116808A (ko) 렌즈구동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카메라장치
KR102522630B1 (ko) 렌즈 구동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카메라 모듈
CN113452233B (zh) 一种大推力中置自动对焦马达
US20210149152A1 (en) Lens driving device, camera module, and camera-mounted device
CN116931217A (zh) 透镜驱动装置
KR20100068701A (ko) 렌즈 액츄에이터용 탄성 부재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렌즈 액츄에이터
CN217606219U (zh) 相机模块
US11714294B2 (en) Camera module
KR101896991B1 (ko) 조립이 용이한 일체형 판스프링 구조를 갖는 카메라 장치
CN116794795A (zh) 镜头驱动装置、摄像设备和智能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No.3, Taihong Road, Kunshan high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Suzhou, Jiangsu Province, 215300

Patentee after: Kunshan Qiuti Micr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No.3, Taihong Road, Kunshan high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Suzhou, Jiangsu Province, 215300

Patentee before: KUNSHAN Q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