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886187B - 生物特征数据的检测方法、生物特征识别装置和电子终端 - Google Patents

生物特征数据的检测方法、生物特征识别装置和电子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886187B
CN109886187B CN201910124248.1A CN201910124248A CN109886187B CN 109886187 B CN109886187 B CN 109886187B CN 201910124248 A CN201910124248 A CN 201910124248A CN 109886187 B CN109886187 B CN 10988618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iometric
stage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
biological
light intens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12424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886187A (zh
Inventor
林金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Goodix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Goodi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Goodix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Goodi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124248.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886187B/zh
Publication of CN1098861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861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8861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8618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2Fingerprints or palmprints
    • G06V40/1365Matching; Classific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059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using light, e.g. diagnosis by transillumination, diascopy, fluorescen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30Authentication, i.e. establish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sation of security principals
    • G06F21/31User authentication
    • G06F21/32User authentication using biometric data, e.g. fingerprints, iris scans or voicepri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60Protecting data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10/00Arrangements for 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10/10Image acquisition
    • G06V10/12Details of acquisition arrangemen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G06V10/14Opt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evice performing the acquisition or on the illumination arrangements
    • G06V10/141Control of illumin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10/00Arrangements for 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10/98Detection or correction of errors, e.g. by rescanning the pattern or by human intervention; Evaluation of the quality of the acquired patterns
    • G06V10/993Evaluation of the quality of the acquired patter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2Fingerprints or palmprints
    • G06V40/13Sensors therefor
    • G06V40/1312Sensors therefor direct reading, e.g. contactless acquis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32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control or supervision between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or between image input and image output device, e.g.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its memory or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a printer devic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256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operational features of apparatus; Accessories for medical measuring apparatus
    • A61B2560/0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apparatus
    • A61B2560/0462Apparatus with built-in sens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Bioethics (AREA)
  • Surger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Measurement Of The Respiration, Hearing Ability, Form, And Blood Characteristics Of Living Organisms (AREA)
  • Image Inpu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生物特征数据的检测方法、生物特征识别装置和电子终端,方法包括:根据生物特征注册阶段的外界环境的第一外界光照环境光强以及生物特征匹配阶段的外界环境的第二外界光照环境光强,确定生物特征匹配阶段相对于生物特征注册阶段的外界环境光强变化;根据生物特征匹配阶段相对于生物特征注册阶段的外界环境光强变化,调整生物特征检测装置的光源光强或者感应单元的工作参数,并在生物特征匹配阶段检测生物特征数据,感应单元的工作参数包括曝光时间和ADC增益系数中至少一个,从而避免了生物特征识别注册阶段和生物特征注册阶段形成生物特征数据的环境不同导致的指纹特征识别效果较差,提高了生物特征识别的性能。

Description

生物特征数据的检测方法、生物特征识别装置和电子终端
本申请是在2017年4月21日提交中国专利局、申请号为201780000249.4、发明名称为“生物特征数据的检测方法、生物特征识别装置和电子终端”的中国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信息安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生物特征数据的检测方法、生物特征识别装置和电子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终端引入指纹特征识别技术,指纹认证代替了传统的密码认证、手势动作认证等,使得认证不再需要其他操作,只需要手指与传感器接触即可,在保证移动终端安全的同时,极大的增加了移动终端使用的便利性,从而使得指纹特征识别功能成了移动终端甚至是传统的电子产品的标配。
现有技术中,上述指纹特征识别技术在移动终端产品甚至是传统的电子产品通常集成在产品的正面Home按键处,或者在产品的背面增加单独的指纹特征识别按键,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按压正面的Home按键或者背面的指纹特征识别按键实现指纹特征检测功能。
而在上述指纹特征识别功能的实现通常包括两个阶段:指纹特征注册阶段以及指纹特征匹配阶段,在指纹特征识别注册阶段预先采集指纹特征数据,在指纹特征匹配阶段实时采集指纹特征数据并与预先采集的指纹特征数据进行比对,从而完成合法性认证。
但是,由于在指纹特征识别注册阶段和指纹特征注册阶段形成指纹特征数据的环境往往不同,对于以光线反射原理实现的指纹特征识别为例,指纹特征注册阶段和指纹特征匹配阶段的外界光照环境不同从而导致指纹特征匹配阶段的感光环境存在差异,进而导致指纹特征匹配阶段的指纹特征识别效果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物特征数据的检测方法、生物特征识别装置及电子终端,用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
为实现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生物特征数据的检测方法,其包括:
根据生物特征注册阶段外界环境的第一光照环境参数以及生物特征匹配阶段的外界环境的第二光照环境参数,确定所述生物特征匹配阶段相对于所述生物特征注册阶段的外界光照环境变化因子;
根据所述生物特征匹配阶段相对于所述生物特征注册阶段的外界光照环境变化因子,调整生物特征匹配阶段生物特征数据的质量影响因子,并在所述生物特征匹配阶段检测所述生物特征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生物特征识别装置,其包括:生物特征检测装置以及生物特征检测驱动单元,所述生物特征检测驱动单元用于根据生物特征注册阶段外界环境的第一光照环境参数以及生物特征匹配阶段的外界环境的第二光照环境参数,确定所述生物特征检测装置在所述生物特征匹配阶段相对于所述生物特征注册阶段的外界光照环境变化因子,以及根据所述生物特征匹配阶段相对于所述生物特征注册阶段的外界光照环境变化因子,调整生物特征匹配阶段生物特征数据的质量影响因子,并且驱动所述生物特征检测装置在所述生物特征匹配阶段进行生物特征数据的检测。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终端,其包括:光线传感器和如上所述的生物特征识别装置,所述光线传感器用于分别确定所述生物特征识别装置在所述生物特征注册阶段外界环境的第一光照环境参数以及生物特征匹配阶段的外界环境的第二光照环境参数。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根据生物特征注册阶段外界环境的第一光照环境参数以及生物特征匹配阶段的外界环境的第二光照环境参数,确定所述生物特征匹配阶段相对于所述生物特征注册阶段的外界光照环境变化因子;根据所述生物特征匹配阶段相对于所述生物特征注册阶段的外界光照环境变化因子,调整生物特征匹配阶段生物特征数据的质量影响因子,并且驱动所述生物特征检测装置在所述生物特征匹配阶段进行生物特征数据的检测,从而避免了生物特征识别注册阶段和生物特征注册阶段形成生物特征数据的环境不同导致的生物特征识别效果较差,提高了生物特征识别的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生物特征数据的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生物特征数据的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三中生物特征数据的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四中生物特征识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五中生物特征识别装置工作的应用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六中生物特征识别装置工作的应用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七中电子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八中生物特征识别装置的应用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生物特征识别装置在电子终端上的具体应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配合图式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藉此对本申请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功效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
本发明下述实施例中,通过根据生物特征注册阶段外界环境的第一光照环境参数以及生物特征匹配阶段的外界环境的第二光照环境参数,确定所述生物特征匹配阶段相对于所述生物特征注册阶段的外界光照环境变化因子,再根据所述生物特征匹配阶段相对于所述生物特征注册阶段的外界光照环境变化因子,调整生物特征匹配阶段生物特征数据的质量影响因子,并且驱动所述生物特征检测装置在所述生物特征匹配阶段进行生物特征数据的检测,从而避免了生物特征识别注册阶段和生物特征注册阶段形成生物特征数据的环境不同导致的生物特征识别效果较差,提高了生物特征识别的性能。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生物特征数据的检测方法,可以应用在具有生物特征检测功能的电子终端,比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其中所述生物特征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指纹、心率、血氧浓度等。所述电子终端可以通过生物特征识别装置来检测上述生物特征;以指纹为例,所述电子终端可以包括指纹特征识别装置。
请参阅图9,其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生物特征识别装置在电子终端上的具体应用示意图。本实施例中,生物特征识别装置以指纹特征识别装置为例。
作为一种实现方式,请参阅图9,所述指纹特征识别装置的有效指纹检测范围A、B可以覆盖所述电子终端900的显示屏901的至少部分显示区域,用户通过手指700按压所述显示屏901的相应区域A或B时所述指纹特征识别装置便可以对用户进行指纹特征检测,从而实现屏内指纹检测功能。例如,所述显示屏可以为OLED显示屏,所述指纹特征识别装置可以为光学指纹识别装置,其可以通过设置在显示屏下(Under display)的结构或者集成到显示屏内(In display)的结构来实现,比如,所述指纹特征识别装置可以采用一个独立功能部件并直接设置在显示屏的显示区域下方,所述指纹特征检测装置也可以集成复用显示屏的部分功能,比如采用OLED显示屏的OLED像素单元作为光源(即OLED光源)等。
另外,如图9所示,所述电子终端900包括光线传感器701,所述光线传感器701可以设置在所述显示屏901的显示区域的外围,比如设置在所述电子终端900的顶部边缘,用于对外部环境光强进行检测。可替代地,所述光线传感器701也可以集成设置在所述显示屏901的显示区域内部,比如,当所述电子终端900采用光学指纹识别装置来实现上述屏内指纹检测功能时,所述光线传感器701可以集成在所述指纹特征识别装置的内部,例如利用所述指纹特征识别装置的其中部分指纹感应单元来实现光强检测,或者在指纹感应单元阵列外围独立设置一个光线感应单元来实现光强检测。
应当理解,上述例子仅是以指纹特征识别装置作为例子来说明,当应用在其他生物特征检测时,生物特征识别装置也可以采用类似的结构来实现相应的屏内生物特征检测。另外,有效指纹检测范围的数量和具体是指位置可以根据用户偏好进行自定义。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生物特征数据的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中,生物特征数据的质量可以理解为生物特征数据的好坏,比如如果是基于图像的话,可以是图像的清晰度、噪声等,生物特征数据的质量影响因子可以理解为任何可能影响生物特征数据的好坏的因素,比如,基于图像的话,可以图像形成的光照环境、采集图像的工作参数等,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方法包括:
S101、根据生物特征注册阶段外界环境的第一外界光照环境光强以及生物特征匹配阶段的外界环境的第二外界光照环境光强,确定所述生物特征匹配阶段相对于所述生物特征注册阶段的外界光照环境变化因子;
本实施例中,在生物特征注册阶段预先采集指纹特征数据,用于与生物特征匹配阶段实时采集的指纹特征数据进行比对,从而进行合法性认证。
本实施例中,生物特征可以为指纹特征。以指纹特征识别通过光学反射原理实现为例进行说明,实现指纹特征识别的指纹传感器可以包括光源以及感应单元,光源发出的光线被手指或者其他对象遮挡后反射至感应单元被感应单元接收,根据感应单元接收到光线生成指纹特征数据,该指纹特征数据具体为指纹特征图像。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指纹传感器的光源独立于显示屏的光源,还可以是共用显示屏中的光源比如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简称OLED)显示屏中的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详细不再附图说明。
本实施例中,具体可以通过光线传感器来确定生物特征注册阶段外界环境的第一外界光照环境光强(用n1表示)以及生物特征匹配阶段的外界环境的第二外界光照环境光强(用n2表示)。所述光线传感器可以是电子终端上已有的光线传感器,还可以是为了实现本实施例的目的,额外增加的光线传感器。
S102、根据所述生物特征匹配阶段相对于所述生物特征注册阶段的外界光照环境变化因子,调整在所述生物特征匹配阶段影响指纹特征数据质量的光强,并在所述生物特征匹配阶段检测所述生物特征数据。
其中,所述光强的调整可以使得所述生物特征匹配阶段与所述生物特征注册阶段的生物特征数据的质量至少相近。
本实施例中,步骤S102中在调整生物特征检测装置的光源在生物特征匹配阶段的光强时,可以根据所述生物特征匹配阶段相对于所述生物特征注册阶段的外界光照环境变化因子以及光源在所述生物特征注册阶段的第一光强(用s1表示),调整所述光源在生物特征匹配阶段的第二光强(用s2表示)。本实施例中,生物特征数据的质量具体可以为指纹特征图像的清晰度。但是,需要说明的是,生物特征数据的质量并不局限于指纹特征图像的清晰度,比如还可以是图像的噪声等。
具体地,如前所述,可以通过对生物特征注册阶段施加给光源的驱动信号进行分析第一光强s1得到。类似地,当得知第二光强,可以通过控制所述光源的驱动信号以使得所述光源在生物特征注册阶段的达到第二光强。
在此结合具体示例进行说明:
Figure BDA0001971722440000061
公式(1)中,n1表示第一外界光照环境光强,n2表示第二外界光照环境光强,s1表示第一光强,s2表示第二光强,
Figure BDA0001971722440000062
表示外界光照环境变化因子,α表示过滤系数,过滤系数反映对除了光源之外的干扰光进行滤光处理的程度。
本实施例中,具体以光强变化作为外界光照环境变化因子,但是,需要说明的是,只要可反映出生物特征注册阶段和生物特征匹配阶段变化程度的指标均可,并不局限于光强。
由上述公式(1)可见,第二光强与第二外界光照环境光强成反比关系,第二外界光照环境光强越大,第二光强越小,反之第二光强越小;第二光强与第一光强成正比关系,第一光强越大,第二光强越大,反之第二光强越小。
在根据上述公式(1)确定出第二光强s2后,对应的调整光源的驱动信号,使得光源发出的光达到第二光强s2,从而使得在指纹特征注册阶段和指纹特征匹配阶段的感光环境尽可能的相似甚至是相同,从而使得所述生物特征匹配阶段与所述生物特征注册阶段的指纹特征图像在清晰度上至少相近,甚至是相同,比如指纹特征图像的均值相似或者相同,从而保证了指纹特征识别的性能。
除了上述可以通过调整光源光强的方式外,还可以根据所述生物特征匹配阶段相对于所述生物特征注册阶段的外界光照环境变化因子以及所述感应单元在所述生物特征注册阶段的工作参数,调整所述感应单元在所述生物特征匹配阶段的工作参数,从而使得在指纹特征注册阶段和指纹特征匹配阶段的感光环境尽可能的相似甚至是相同,所述工作参数可以是曝光时间和/或ADC增益系数,下述实施例二和实施例三分别以调整曝光时间和ADC增益系数进行示例性说明。
在下述实施例二和实施例三中,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是,由于在实施例二和三中调整的并非是光源的光强而是感应单元的工作参数,因此,在所述生物特征匹配阶段和所述生物特征注册阶段,所述光源的亮度设置为最大亮度。但是,需要说明的是,在所述生物特征匹配阶段和所述生物特征注册阶段不一定必须将光源的亮度设置为最大亮度,还可以将光源的亮度设置为设定亮度,只要可实现在所述生物特征匹配阶段和所述生物特征注册阶段,光源的亮度相同即可。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生物特征数据的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中,保持生物特征注册阶段和生物特征匹配阶段的ADC增益系数不变,而是调整生物特征匹配阶段的曝光时间。具体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方法包括:
S201、根据生物特征注册阶段外界环境的第一外界光照环境光强以及生物特征匹配阶段的外界环境的第二外界光照环境光强,确定所述生物特征匹配阶段相对于所述生物特征注册阶段的外界光照环境变化因子;
本实施例中,有关步骤S201的具体说明可以参照上述图1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但是,需要说明的是,与上述实施例一不同的是,由于本实施例中,在生物特征注册阶段和生物特征匹配阶段光源的亮度设定为固定值,均为最大值,因此,可以不获取生物特征注册阶段和生物特征匹配阶段光源的光强。
S202、根据所述生物特征匹配阶段相对于所述生物特征注册阶段的外界光照环境变化因子以及所述感应单元在所述生物特征注册阶段的第一曝光时间,调整所述感应单元在所述生物特征匹配阶段的第二曝光时间。
本实施例中,具体如公式(2)所示:
Figure BDA0001971722440000071
其中,expo1表示第一曝光时间,expo2表示第二曝光时间,γ表示过滤系数,
Figure BDA0001971722440000072
表示外界光照环境变化因子。
本实施例中,由上述公式(2)可见,第二曝光时间expo2与第二光强n2成反比关系,第二光强对应生物特征匹配阶段,生物特征匹配阶段外界环境的光强越大,第二曝光时间expo2越小;与此同时,第一曝光时间expo1成正比关系,第一曝光时间expo1越大,第二曝光时间expo2也越大。
S203、根据所述感应单元在所述生物特征匹配阶段的第二曝光时间控制感应单元感光,并在所述生物特征匹配阶段检测所述生物特征数据。
其中,所述第二曝光时间的调整并相应控制感应单元感光可以使所述生物特征匹配阶段与所述生物特征注册阶段的生物特征数据的质量至少相近。
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二曝光时间控制感应单元感光的持续时间,使得注册阶段和识别阶段的感光环境尽可能的相同,从而实现所述生物特征匹配阶段与所述生物特征注册阶段的生物特征数据的质量至少相近。
需要说明的是,如需要调整生物特征注册阶段的曝光时间,还可以参照上述图2实施例的方案,对生物特征注册阶段的曝光时间进行调整。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三中生物特征数据的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中,保持生物特征注册阶段和生物特征匹配阶段的曝光时间不变,即生物特征注册阶段的曝光时间等于生物特征匹配阶段的曝光时间,而是调整生物特征匹配阶段的ADC增益系数。具体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方法包括:
S301、根据生物特征注册阶段外界环境的第一外界光照环境光强以及生物特征匹配阶段的外界环境的第二外界光照环境光强,确定所述生物特征匹配阶段相对于所述生物特征注册阶段的外界光照环境变化因子;
本实施例中,有关步骤S301的具体说明可以参照上述图1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但是,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一相同,在生物特征注册阶段和生物特征匹配阶段光源的亮度设定为固定值,均为最大值。
S302、根据所述生物特征匹配阶段相对于所述生物特征注册阶段的外界光照环境变化因子以及所述感应单元在所述生物特征注册阶段的第一ADC增益系数,调整所述感应单元在所述生物特征匹配阶段的第二ADC增益系数。
本实施例中,具体如公式(3)所示:
Figure BDA0001971722440000081
其中,gain1表示第一ADC增益系数,gain2表示第二ADC增益系数,β表示过滤系数,
Figure BDA0001971722440000082
表示外界光照环境变化因子。
本实施例中,有上述公式(2)可见,第二ADC增益系数gain2与第二光强n2成反比关系,第二光强对应生物特征匹配阶段,生物特征匹配阶段外界环境的光强越大,第二ADC增益系数gain2越小;与此同时,第二ADC增益系数gain2与第一ADC增益系数gain1成正比关系,第一ADC增益系数gain1越大,第二ADC增益系数gain2也越大。
S303、根据所述生物特征检测装置所包括感应单元在所述生物特征匹配阶段的第二ADC增益系数控制感应单元感光,并在所述生物特征匹配阶段检测所述生物特征数据。
其中,所述第二ADC增益系数的调整并相应控制感应单元感光可以使所述生物特征匹配阶段与所述生物特征注册阶段的生物特征数据的质量至少相近。
需要说明的是,如需要调整生物特征注册阶段的曝光时间,还可以参照上述图3实施例的方案,对生物特征注册阶段的曝光时间进行调整。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四中生物特征识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包括:其包括生物特征检测装置401以及生物特征检测驱动单元402,所述生物特征检测驱动单元402用于根据生物特征注册阶段外界环境的第一光照环境参数以及生物特征匹配阶段的外界环境的第二光照环境参数,确定所述生物特征检测装置401在所述生物特征匹配阶段相对于所述生物特征注册阶段的外界光照环境变化因子,以及根据所述生物特征匹配阶段相对于所述生物特征注册阶段的外界光照环境变化因子,调整生物特征匹配阶段生物特征数据的质量影响因子,并且驱动所述生物特征检测装置在所述生物特征匹配阶段进行生物特征数据的检测。
其中,所述生物特征数据的质量影响因子的调整可以使得所述生物特征检测装置401在所述生物特征匹配阶段与所述生物特征注册阶段的检测到的所述生物特征数据的质量至少相近。
可选地,在本发明的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生物特征检测驱动单元402进一步用于根据生物特征注册阶段外界环境的第一外界光照环境光强以及生物特征匹配阶段的外界环境的第二外界光照环境光强,确定所述生物特征匹配阶段相对于所述生物特征注册阶段的外界光照环境变化因子,所述第一外界光照环境光强作为所述第一光照环境参数,所述第二外界光照环境光强作为所述第二光照环境参数。
可选地,在本发明的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生物特征检测驱动单元402进一步用于根据所述生物特征匹配阶段相对于所述生物特征注册阶段的外界光照环境变化因子,调整生物特征检测装置的光源在生物特征匹配阶段的光强。
示例性地,在本发明的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生物特征检测驱动单元402进一步用于根据所述生物特征匹配阶段相对于所述生物特征注册阶段的外界光照环境变化因子以及所述光源在所述生物特征注册阶段的第一光强,确定所述光源在生物特征注册阶段的第二光强。具体地,所述生物特征检测驱动单元402进一步用于通过控制所述光源的驱动信号以确定所述光源在生物特征注册阶段的第二光强。
可替代地,在本发明的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生物特征检测驱动单元402进一步用于根据所述生物特征匹配阶段相对于所述生物特征注册阶段的外界光照环境变化因子以及所述感应单元在所述生物特征注册阶段的工作参数,对所述感应单元在所述生物特征匹配阶段的工作参数进行调整。
示例性地,在本发明的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生物特征检测驱动单元402进一步用于根据所述生物特征匹配阶段相对于所述生物特征注册阶段的外界光照环境变化因子以及所述感应单元在所述生物特征注册阶段的第一曝光时间,调整所述感应单元在所述生物特征匹配阶段的第二曝光时间。
或者,示例性地,在本发明的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生物特征检测驱动单元402进一步用于根据所述生物特征匹配阶段相对于所述生物特征注册阶段的外界光照环境变化因子以及所述感应单元在所述生物特征注册阶段的第一ADC增益系数,调整所述感应单元在所述生物特征匹配阶段的第二ADC增益系数。
本实施例中的详细说明可参见上述图1或者图2或者图3的记载,在此不再赘述。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五中生物特征识别装置工作的应用示意图;本实施例中,以生物特征识别装置中的光源共用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屏幕中的有机发光二极管为例进行说明。
如图5所示,在生物特征注册阶段,生物特征检测驱动单元501驱动生物特征检测装置502在预先采集指纹特征图像的同时,获取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屏503的第一光强s1,以及光线传感器504感应到且传输至光线传感器驱动单元505的第一外界光照环境光强n1。
在生物特征匹配的阶段,外界环境的光线可能已经发生变化,光线传感器可以获取当前外界环境的第二外界光照环境光强n2,光线传感器驱动单元505可以获取当前外界环境的第二外界光照环境光强n2,并将其上报给中间件层;同样的,生物特征检测驱动单元501获取通过中间件层506来获取第二外界光照环境光强n2,在获取到第二外界光照环境光强n2后,生物特征检测驱动单元501根据第一光强s1、第一外界光照环境光强n1、第二外界光照环境光强n2确定第二光强s2,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屏驱动单元507根据第二光强对有机发光二极管进行驱动,并且驱动所述生物特征检测装置在所述生物特征匹配阶段进行生物特征数据的检测。详细说明请参见上述实施例一的记载。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六中生物特征识别装置工作的应用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六中生物特征识别装置工作的应用示意图;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与上述图5实施例相同,以生物特征识别装置中的光源共用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屏503中的有机发光二极管为例进行说明。
在生物特征注册的阶段,生物特征检测驱动单元501驱动生物特征检测装置502在预先采集指纹特征图像的同时,生物特征检测驱动单元501通知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屏驱动单元507,将屏幕将光强设置为最大亮度;并通过光线单元传感器驱动505读取第一外界光照环境光强n1。
在生物特征匹配的阶段,光线传感器504获取当前外界环境的第二外界光照环境光强n2,其对应的光线传感器驱动单元505读取到第二外界光照环境光强n2;同样的,生物特征检测驱动单元501通过光线传感器驱动单元505获取到第二外界光照环境光强n2,生物特征检测驱动单元501根据第一外界光照环境光强n1、第二外界光照环境光强n2、以及生物特征注册阶段的工作参数确定生物特征匹配阶段的工作参数,并且驱动所述生物特征检测装置在所述生物特征匹配阶段进行生物特征数据的检测。详细说明请参见上述实施例二和实施例三的记载。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七中电子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其包括光线传感器701、上述任一项实施例中的生物特征识别装置702,所述光线传感器701用于分别确定所述生物特征识别装置702在所述生物特征注册阶段外界环境的第一光照环境参数以及生物特征匹配阶段的外界环境的第二光照环境参数。光线传感器701具体可以包括光线传感器具体请参见上述图5或图6的相关描述。
本实施例中的电子装置可以多种形式存在,包括但不限于:
(1)移动通信设备:这类设备的特点是具备移动通信功能,并且以提供话音、数据通信为主要目标。这类终端包括:智能手机(例如iPhone)、多媒体手机、功能性手机,以及低端手机等。
(2)超移动个人计算机设备:这类设备属于个人计算机的范畴,有计算和处理功能,一般也具备移动上网特性。这类终端包括:PDA、MID和UMPC设备等,例如iPad。
(3)便携式娱乐设备:这类设备可以显示和播放多媒体内容。该类设备包括:音频、视频播放器(例如iPod),掌上游戏机,电子书,以及智能玩具和便携式车载导航设备。
(4)服务器:提供计算服务的设备,服务器的构成包括处理器710、硬盘、内存、系统总线等,服务器和通用的计算机架构类似,但是由于需要提供高可靠的服务,因此在处理能力、稳定性、可靠性、安全性、可扩展性、可管理性等方面要求较高。
(5)其他具有数据交互功能的电子装置。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八中生物特征识别装置的应用示意图;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中,以生物特征识别装置702中的光源712共用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屏704中的有机发光二极管为例进行说明。如图8所示,生物特征识别装置702中的感应单元722设置在光学滤镜703之下,在光学滤镜703之上设置作为光源712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有机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线被手指700反射后,穿过光学滤镜703处理后被感应单元722感应,从而生成指纹特征图像。
有关本实施例中生物特征识别装置工作的技术说明可参照上述图4实施例记载,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模块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模块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模块,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模块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的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各实施方式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基于这样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所述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包括用于以计算机(例如计算机)可读的形式存储或传送信息的任何机制。例如,机器可读介质包括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磁盘存储介质、光存储介质、闪速存储介质、电、光、声或其他形式的传播信号(例如,载波、红外信号、数字信号等)等,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装置(设备)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已描述了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申请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7)

1.一种生物特征数据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在具有生物特征检测功能的电子终端,所述电子终端通过生物特征识别装置来检测生物特征,所述生物特征包括指纹特征,所述检测方法包括:
根据生物特征注册阶段的外界环境的第一外界光照环境光强以及生物特征匹配阶段的外界环境的第二外界光照环境光强,确定所述生物特征匹配阶段相对于所述生物特征注册阶段的外界环境光强变化;
根据所述生物特征匹配阶段相对于所述生物特征注册阶段的外界环境光强变化,调整生物特征检测装置的感应单元的工作参数,并在所述生物特征匹配阶段检测所述生物特征数据,所述感应单元的工作参数包括曝光时间和ADC增益系数中至少一个;
其中,所述生物特征识别装置为设置在所述电子终端的显示屏下方的光学指纹识别装置,其包括所述生物特征检测装置,所述生物特征检测装置的感应单元用于接收光源发出的光线被按压在所述显示屏的手指遮挡后反射至所述感应单元的反射光线,其中所述感应单元接收的反射光线用于生成所述手指的指纹特征数据;
并且,根据所述生物特征匹配阶段相对于所述生物特征注册阶段的外界环境光强变化,调整生物特征检测装置的感应单元的工作参数包括:
所述ADC增益系数被设置为恒定值,根据所述生物特征匹配阶段相对于所述生物特征注册阶段的外界环境光强变化以及所述感应单元在所述生物特征注册阶段的第一曝光时间,调整所述感应单元在所述生物特征匹配阶段的第二曝光时间;或者,所述曝光时间被设置为恒定值,根据所述生物特征匹配阶段相对于所述生物特征注册阶段的外界环境光强变化以及所述感应单元在所述生物特征注册阶段的第一ADC增益系数,调整所述感应单元在所述生物特征匹配阶段的第二ADC增益系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终端的显示屏为OLED显示屏,所述生物特征检测装置的有效检测范围位于所述OLED显示屏的至少部分显示区域,且所述光源采用所述OLED显示屏的OLED像素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生物特征匹配阶段和所述生物特征注册阶段,所述光源的亮度设置为最大亮度。
4.一种生物特征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在具有生物特征检测功能的电子终端,所述电子终端通过所述生物特征识别装置来检测生物特征,所述生物特征包括指纹特征,所述生物特征识别装置包括:生物特征检测装置以及生物特征检测驱动单元,
所述生物特征检测驱动单元用于根据生物特征注册阶段的外界环境的第一外界光照环境光强以及生物特征匹配阶段的外界环境的第二外界光照环境光强,确定所述生物特征检测装置在所述生物特征匹配阶段相对于所述生物特征注册阶段的外界环境光强变化,以及根据所述生物特征匹配阶段相对于所述生物特征注册阶段的外界环境光强变化,调整所述生物特征检测装置的感应单元的工作参数,并驱动所述生物特征检测装置在所述生物特征匹配阶段检测所述生物特征数据,所述感应单元的工作参数包括曝光时间和ADC增益系数中至少一个;
其中,所述生物特征识别装置为设置在所述电子终端的显示屏下方的光学指纹识别装置,所述生物特征检测装置的感应单元用于接收光源发出的光线被按压在所述显示屏的手指遮挡后反射至所述感应单元的反射光线,其中所述感应单元接收的反射光线用于生成所述手指的指纹特征数据;
并且,所述ADC增益系数被设置为恒定值,所述生物特征检测驱动单元进一步用于根据所述生物特征匹配阶段相对于所述生物特征注册阶段的外界环境光强变化以及所述感应单元在所述生物特征注册阶段的第一曝光时间,调整所述感应单元在所述生物特征匹配阶段的第二曝光时间;或者,所述曝光时间被设置为恒定值,所述生物特征检测驱动单元进一步用于根据所述生物特征匹配阶段相对于所述生物特征注册阶段的外界环境光强变化以及所述感应单元在所述生物特征注册阶段的第一ADC增益系数,调整所述感应单元在所述生物特征匹配阶段的第二ADC增益系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生物特征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特征检测装置的有效检测范围位于OLED显示屏的至少部分显示区域,且所述光源复用所述OLED显示屏的OLED像素单元。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生物特征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生物特征匹配阶段和所述生物特征注册阶段,所述光源的亮度设置为最大亮度。
7.一种电子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光线传感器和如权利要求4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生物特征识别装置,所述光线传感器用于分别确定所述生物特征识别装置在所述生物特征注册阶段外界环境的第一外界光照环境光强以及生物特征匹配阶段的外界环境的第二外界光照环境光强。
CN201910124248.1A 2017-04-21 2017-04-21 生物特征数据的检测方法、生物特征识别装置和电子终端 Active CN10988618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24248.1A CN109886187B (zh) 2017-04-21 2017-04-21 生物特征数据的检测方法、生物特征识别装置和电子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24248.1A CN109886187B (zh) 2017-04-21 2017-04-21 生物特征数据的检测方法、生物特征识别装置和电子终端
CN201780000249.4A CN107223256B (zh) 2017-04-21 2017-04-21 生物特征数据的检测方法、生物特征识别装置和电子终端
PCT/CN2017/081384 WO2018191940A1 (zh) 2017-04-21 2017-04-21 生物特征数据的检测方法、生物特征识别装置和电子终端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00249.4A Division CN107223256B (zh) 2017-04-21 2017-04-21 生物特征数据的检测方法、生物特征识别装置和电子终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86187A CN109886187A (zh) 2019-06-14
CN109886187B true CN109886187B (zh) 2021-03-19

Family

ID=59953953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124248.1A Active CN109886187B (zh) 2017-04-21 2017-04-21 生物特征数据的检测方法、生物特征识别装置和电子终端
CN201780000249.4A Active CN107223256B (zh) 2017-04-21 2017-04-21 生物特征数据的检测方法、生物特征识别装置和电子终端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00249.4A Active CN107223256B (zh) 2017-04-21 2017-04-21 生物特征数据的检测方法、生物特征识别装置和电子终端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2) US10726114B2 (zh)
EP (1) EP3584740B1 (zh)
KR (1) KR102017407B1 (zh)
CN (2) CN109886187B (zh)
WO (1) WO201819194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584740B1 (en) 2017-04-21 2021-04-07 Shenzhen Goodix Technology Co., Ltd. Method for detecting biological feature data, biological feature recognition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terminal
CN107145856B (zh) * 2017-04-28 2021-04-02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模组及其控制方法
CN108830194B (zh) * 2018-05-31 2022-03-11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生物特征识别方法及装置
WO2020061823A1 (zh) * 2018-09-26 2020-04-02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图像采集单元、光学图像采集装置和电子设备
US10984216B2 (en) * 2018-12-12 2021-04-20 Novatek Microelectronics Corp. Optical fingerprint recognition system and fingerprint image capturing method
US20200218871A1 (en) * 2019-01-08 2020-07-09 Novatek Microelectronics Corp. Fingerprint identific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thereof
CN109901754B (zh) * 2019-02-20 2021-04-1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数据自校准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0268418B (zh) * 2019-05-06 2021-04-27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指纹检测的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0378223A (zh) * 2019-06-14 2019-10-25 北京集创北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生物特征识别方法、装置及其电子设备
CN113642375A (zh) * 2020-04-27 2021-11-12 联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集成驱动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34908A (zh) * 2015-05-07 2015-08-12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基于眼纹识别的图像曝光方法及曝光系统
CN105117697A (zh) * 2015-08-19 2015-12-02 南昌欧菲生物识别技术有限公司 指纹识别方法、指纹识别装置及其终端设备
JP2016092784A (ja) * 2014-11-11 2016-05-2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
CN106295596A (zh) * 2016-08-17 2017-01-04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解锁方法及终端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032541A (ja) * 2001-07-17 2003-01-31 Canon Inc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システム
JP4387643B2 (ja) * 2002-07-31 2009-12-16 富士通株式会社 個人認識機能付き処理装置
JP2005165943A (ja) * 2003-12-05 2005-06-23 Toshiba Corp 顔認証装置および通行制御装置
US7744216B1 (en) * 2006-01-06 2010-06-29 Lockheed Martin Corporation Display system intensity adjustment based on pupil dilation
US8750575B2 (en) 2009-08-04 2014-06-10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Reflexive iris template
KR102277212B1 (ko) * 2015-01-23 2021-07-1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정보를 이용한 홍채 인증 방법 및 장치
CN105550672B (zh) * 2016-01-28 2018-03-16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识别方法、识别装置及电子装置
CN105893988A (zh) * 2016-05-20 2016-08-24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虹膜采集方法及其终端
KR102471916B1 (ko) * 2016-06-03 2022-11-2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모바일 디바이스 및 그 제어 방법
CN106250825A (zh) * 2016-07-22 2016-12-21 厚普(北京)生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在医保应用中场景自适应的人脸识别系统
CN106469301B (zh) * 2016-08-31 2019-05-07 北京天诚盛业科技有限公司 自适应可调节的人脸识别方法和装置
EP3584740B1 (en) * 2017-04-21 2021-04-07 Shenzhen Goodix Technology Co., Ltd. Method for detecting biological feature data, biological feature recognition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terminal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6092784A (ja) * 2014-11-11 2016-05-2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
CN104834908A (zh) * 2015-05-07 2015-08-12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基于眼纹识别的图像曝光方法及曝光系统
CN105117697A (zh) * 2015-08-19 2015-12-02 南昌欧菲生物识别技术有限公司 指纹识别方法、指纹识别装置及其终端设备
CN106295596A (zh) * 2016-08-17 2017-01-04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解锁方法及终端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High quality training materials to detect printed fingerprints: Benchmarking three different aquisition sensors producing printing templates;Jennifer Sturm et al.;《2013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Biometrics and Forensics (IWBF)》;20130627;第1-4页 *
指纹提取的光学方法研究;李晓平;《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信息科技辑》;20140215;I138-89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584740B1 (en) 2021-04-07
CN107223256A (zh) 2017-09-29
EP3584740A4 (en) 2020-03-18
WO2018191940A1 (zh) 2018-10-25
US20200250288A1 (en) 2020-08-06
US10726114B2 (en) 2020-07-28
EP3584740A1 (en) 2019-12-25
CN107223256B (zh) 2019-03-29
KR20180126359A (ko) 2018-11-27
KR102017407B1 (ko) 2019-09-02
CN109886187A (zh) 2019-06-14
US11120114B2 (en) 2021-09-14
US20180307817A1 (en) 2018-10-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886187B (zh) 生物特征数据的检测方法、生物特征识别装置和电子终端
CN109426305B (zh) 获得生物特征信息的方法及其电子装置
KR102390184B1 (ko) 전자 장치 및 전자 장치의 영상 표시 방법
US9686475B2 (en) Integrated light sensor for dynamic exposure adjustment
EP3514727A2 (en) Sensor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for fingerprint recognition
KR20190092995A (ko) 단말기 및 그것의 이미지 처리 방법
KR101884291B1 (ko) 디스플레이장치 및 그 제어방법
CN109068116B (zh) 基于补光的图像处理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和存储介质
KR20180052002A (ko) 이미지 처리 방법 및 이를 지원하는 전자 장치
JP7074877B2 (ja) ネットワーク最適化方法及び装置、画像処理方法及び装置、記憶媒体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CN112511850B (zh) 连麦方法、直播显示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6303156B (zh) 对视频去噪的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KR102206060B1 (ko) 전자 장치의 효과 디스플레이 방법 및 그 전자 장치
US9215003B2 (en)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computer 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CN113038165B (zh) 确定编码参数组的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6599656A (zh) 显示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KR102524982B1 (ko) 흐림 처리가 수행된 이미지에 노이즈 패턴을 반영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US20230021413A1 (en) Voice Payment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0276329B (zh) 一种皮肤检测方法及终端
CN110287903B (zh) 一种皮肤检测方法及终端
TWI770531B (zh) 人臉識別方法、電子設備和儲存介質
CN108230372A (zh)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11996421B2 (en) Image sensor, mobile terminal, and image capturing method
CN108510924A (zh) 显示面板、光电检测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426758A (zh) 皮肤特征信息的采集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