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884755A - 一种光纤波导电致激发光源耦合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光纤波导电致激发光源耦合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884755A
CN109884755A CN201910331714.3A CN201910331714A CN109884755A CN 109884755 A CN109884755 A CN 109884755A CN 201910331714 A CN201910331714 A CN 201910331714A CN 109884755 A CN109884755 A CN 10988475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source
optical fiber
film layer
metal film
electroexcit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33171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Colette Mdt Infotech Ltd
Xian Kelait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n Colette Mdt Infotech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Colette Mdt Infotech Ltd filed Critical Xi'an Colette Mdt Infotech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331714.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884755A/zh
Publication of CN1098847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8475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Optical Couplings Of Light Guid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纤波导电致激发光源耦合装置,包括第一金属薄膜层,设置于第一金属薄膜层上的发光层,所述发光层上方设置有圆弧槽,所述发光层上方设置有第二金属薄膜层,并且第二金属薄膜层位于圆弧槽上方的部分与圆弧槽共同形成圆孔,所述圆孔内设置光纤;该光纤波导电致激发光源耦合装置将光源与光纤集成为一体,使得光纤在使用的时候不需要单独进行光的耦合,使得光纤的使用更加的方便,而且光源是从光纤的径向进行耦合,光源直接与光纤的外表面接触,不需要调节光源发出光的入射角度、方向等,只需要给光源进行通电就可以进行光纤的光源耦合,操作更加的简单。

Description

一种光纤波导电致激发光源耦合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光学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纤波导电致激发光源耦合装置。
背景技术
光纤是光导纤维的简写,是一种由玻璃或塑料制成的纤维,可作为光传导工具。光纤具有频带极宽、信息容量巨大、传输损耗低、抗电磁干扰的特点,以光纤作为传输介质的通信技术带来了信息业革命性的大发展。
在利用光纤进行信息传输的时候,需要将载有信息的光束,耦合到光纤中,才能进行传播。现有技术一般是采用独立的光源与光纤进行耦合,从而实现信息传输。由于光纤本身的结构特性,导致光源与光纤的耦合非常的困难,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操作,现有技术中比较常见的光源耦合方式是在带尾纤的光源中采用直接耦合方式,这种方式需要将光源的发光面以及光纤的接收面进行特殊处理,而且在传播的过过程中容易出现能量的损失;另外一种方式是透镜耦合,将光源发出的光通过透镜聚焦到光纤纤芯上,这种方式需要将光源采用较大的辐射角入射,以便变成可以被光纤接受的较小球面角,如果辐射角设定不准确,容易影响耦合效率。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与光纤一体设计的光纤波导耦合装置。
为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纤波导电致激发光源耦合装置,包括第一金属薄膜层,设置于第一金属薄膜层上的发光层,所述发光层上方设置有圆弧槽,所述发光层上方设置有第二金属薄膜层,并且第二金属薄膜层位于圆弧槽上方的部分与圆弧槽共同形成圆孔,所述圆孔内设置光纤。
光纤波导电致激发光源耦合装置包括第一金属薄膜层,设置于第一金属薄膜层上的发光层,所述发光层上方设置有第二金属薄膜层,并且所述发光层内设置有第二圆孔,所述第二圆孔内设置光纤。
所述圆弧槽的径向截面为半圆形。
所述圆弧槽的径向截面为圆形。
所述圆弧槽沿光纤内的光传播方向变深。
所述发光层的厚度为10nm~60nm。
所述发光层为量子阱层。
所述量子阱层为GaAs或InGaAs制成。
所述第一金属薄膜层、第二金属薄膜层均有金或银或铜制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这种光纤波导电致激发光源耦合装置将光源与光纤集成为一体,使得光纤在使用的时候不需要单独进行光的耦合,使得光纤的使用更加的方便,而且光源是从光纤的径向进行耦合,光源直接与光纤的外表面接触,不需要调节光源发出光的入射角度、方向等,只需要给光源进行通电就可以进行光纤的光源耦合,操作更加的简单。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光纤波导电致激发光源耦合装置示意图一。
图2是光纤波导电致激发光源耦合装置示意图二。
图3是光纤波导电致激发光源耦合装置A-A向截图示意图。
图中:1、第一金属薄膜层;2、发光层;3、圆弧槽;4、光纤;5、第二金属薄膜层;6、圆孔;7、第二圆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阐述本发明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下。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如图1所示的光纤波导电致激发光源耦合装置,包括第一金属薄膜层1,设置于第一金属薄膜层1上的发光层2,所述发光层2上方设置有圆弧槽3,所述发光层2上方设置有第二金属薄膜层5,并且第二金属薄膜层5位于圆弧槽3上方的部分与圆弧槽3共同形成圆孔6,所述圆孔6内设置光纤4;所述圆弧槽3用于支撑光纤4,并且使得光纤4与发光层2直接接触,接触面为圆弧槽3的内表面,所述第二金属薄膜层5位于圆弧槽3上方的部分可以固定光纤4,第一金属薄膜层1、第二金属薄膜层5均与发光层2有直接接触,同时,第一金属薄膜层1、第二金属薄膜层5可以作为光源的正负电极,这样就形成电源回路,在通电的情况下,发光层2可以发光,所发出的光能够直接耦合到光纤4中,而且是沿光纤4的径向耦合的,这样就不想要对光纤4的截面进行特殊处理,也能够保证耦合的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发光层2的厚度为10nm~60nm,优先的可以选择20nm、30nm、40nm、50nm等。
进一步的,所述发光层2为量子阱层;所述量子阱层为GaAs或InGaAs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金属薄膜层1、第二金属薄膜层5均有金或银或铜制成,这些金属具有很好的导电特性。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该光纤波导电致激发光源耦合装置,只需要设置在光纤4的起始端既可,满足光纤4应用的光源耦合要求既可。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如图2所示光纤波导电致激发光源耦合装置包括第一金属薄膜层1,设置于第一金属薄膜层1上的发光层2,所述发光层2上方设置有第二金属薄膜层5,并且所述发光层2内设置有第二圆孔7,所述第二圆孔7内设置光纤4。所述第二圆孔7不仅用于支撑光纤4,而且用于固定光纤4,并且使得光纤4与发光层2直接接触,接触面为第二圆孔7的内表面,第一金属薄膜层1、第二金属薄膜层5均与发光层2有直接接触,同时,第一金属薄膜层1、第二金属薄膜层5可以作为光源的正负电极,这样就形成电源回路,在通电的情况下,发光层2可以发光,所发出的光能够直接耦合到光纤4中,而且是沿光纤4的径向耦合的,这样就不想要对光纤4的截面进行特殊处理,也能够保证耦合的效率;与实施例1相比,发光层2发出的光能够沿第二圆孔7的径向,360°耦合到光纤4中,具有更高的耦合效率。
实施例3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圆弧槽3的径向截面为半圆形,同时,所述第一金属薄膜层1、第二金属薄膜层5均有金或银或铜制成;优先的第二金属薄膜层5由银制成,第一金属薄膜层1由金或银或铜任意一种金属制成,这样可以将发光层2所发出的光进行反射,从而提高耦合的效率,光耦合的效率与到实施例2所述的方案相近。
实施例4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如图3所示,所述圆弧槽3沿光纤4内的光传播方向变深,直到圆弧槽3变为与实施例2所示第二圆孔7相同的孔洞,这样可以将发光层2所发出的光进行反射,从而提高耦合的效率,光耦合的效率与到实施例2所述的方案相近。
综上所述,该光纤波导电致激发光源耦合装置将光源与光纤集成为一体,使得光纤在使用的时候不需要单独进行光的耦合,使得光纤的使用更加的方便,而且光源是从光纤的径向进行耦合,光源直接与光纤的外表面接触,不需要调节光源发出光的入射角度、方向等,只需要给光源进行通电就可以进行光纤的光源耦合,操作更加的简单,只需要接通电源既可。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光纤波导电致激发光源耦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金属薄膜层(1),设置于第一金属薄膜层(1)上的发光层(2),所述发光层(2)上方设置有圆弧槽(3),所述发光层(2)上方设置有第二金属薄膜层(5),并且第二金属薄膜层(5)位于圆弧槽(3)上方的部分与圆弧槽(3)共同形成圆孔(6),所述圆孔(6)内设置光纤(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纤波导电致激发光源耦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金属薄膜层(1),设置于第一金属薄膜层(1)上的发光层(2),所述发光层(2)上方设置有第二金属薄膜层(5),并且所述发光层(2)内设置有第二圆孔(7),所述第二圆孔(7)内设置光纤(4)。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纤波导电致激发光源耦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弧槽(3)的径向截面为半圆形。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光纤波导电致激发光源耦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弧槽(3)的径向截面为圆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纤波导电致激发光源耦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弧槽(3)沿光纤(4)内的光传播方向变深。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光纤波导电致激发光源耦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层(2)的厚度为10nm~60nm。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光纤波导电致激发光源耦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层(2)为量子阱层。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光5纤波导电致激发光源耦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量子阱层为GaAs或InGaAs制成。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纤波导电致激发光源耦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薄膜层(1)、第二金属薄膜层(5)均有金或银或铜制成。
CN201910331714.3A 2019-04-24 2019-04-24 一种光纤波导电致激发光源耦合装置 Pending CN10988475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31714.3A CN109884755A (zh) 2019-04-24 2019-04-24 一种光纤波导电致激发光源耦合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31714.3A CN109884755A (zh) 2019-04-24 2019-04-24 一种光纤波导电致激发光源耦合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84755A true CN109884755A (zh) 2019-06-14

Family

ID=669382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331714.3A Pending CN109884755A (zh) 2019-04-24 2019-04-24 一种光纤波导电致激发光源耦合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884755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221726A (ja) * 1985-03-27 1986-10-02 Nec Corp 光制御素子
JPS6353505A (ja) * 1986-08-25 1988-03-07 Fujitsu Ltd 光導波路
JPS6356613A (ja) * 1986-08-27 1988-03-11 Fujitsu Ltd 光導波路
CN102684072A (zh) * 2012-05-30 2012-09-19 北京工业大学 混合集成激光器及其制备方法
CN103050591A (zh) * 2011-10-14 2013-04-17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表面等离激元电致激发源及其制造方法
CN103138156A (zh) * 2011-11-28 2013-06-05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光半导体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221726A (ja) * 1985-03-27 1986-10-02 Nec Corp 光制御素子
JPS6353505A (ja) * 1986-08-25 1988-03-07 Fujitsu Ltd 光導波路
JPS6356613A (ja) * 1986-08-27 1988-03-11 Fujitsu Ltd 光導波路
CN103050591A (zh) * 2011-10-14 2013-04-17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表面等离激元电致激发源及其制造方法
CN103138156A (zh) * 2011-11-28 2013-06-05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光半导体装置
CN102684072A (zh) * 2012-05-30 2012-09-19 北京工业大学 混合集成激光器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91041B (zh) 石墨烯薄膜d型光纤集成式在线电光调制器
CN103295590B (zh) 用于聚焦的光传递的等离子体漏斗
CN104730624B (zh) 一种实现空间波与太赫兹人工表面等离激元波转换的装置
CN103176294B (zh) 一种基于石墨烯材料的全光纤电光调制器及其方法
CN105372851A (zh) 基于石墨烯二硫化钼异质结光纤吸收增强型电光调制器
CN204009138U (zh) 一种光耦合器件和光耦合单元
CN105759467A (zh) 一种基于黑磷硫系玻璃光波导中红外调制器
CN105158935A (zh) 基于d型超细光纤的石墨烯吸收型电光调制器
CN104852254A (zh) 一种宽带表面等离激元辐射器
CN109884755A (zh) 一种光纤波导电致激发光源耦合装置
Miller Optical interconnects
KR20100039394A (ko) 광 도파로, 광 전송 모듈, 전자 기기 및 광 도파로의 제조 방법
CN103955022A (zh) 一种楔型表面等离子体波导
CN104715272B (zh) 以光为介质的后向反射调制标签及读写器系统
CN103744147A (zh) 高耦合效率的有源光缆光耦合装置
CN107924034A (zh) 一种光耦合装置和方法
CN109188825A (zh) 基于石墨烯表面等离子激元的光学半加器
CN102522470A (zh) 实现表面等离激元光子调制的电学操控结构及方法
CN113126332B (zh) 马赫曾德尔电光调制器及调制方法
EP4040042A1 (en) Lightguide plate and display device
CN110376767B (zh) 一种集成光纤的全光纤波长选择调制器与探测器
CN104932120B (zh) 一种基于二维光子晶体的微粒精密控制器
CN108873394B (zh) 一种保偏光纤声光电光器件
CN203981922U (zh) 基于双端光纤耦合的周期极化铌酸锂波导器件
CN206757090U (zh) 一种金属‑半导体双纳米线型混合表面等离子波导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