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883592A - 动态杆件残余应力无损检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动态杆件残余应力无损检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883592A
CN109883592A CN201910195366.1A CN201910195366A CN109883592A CN 109883592 A CN109883592 A CN 109883592A CN 201910195366 A CN201910195366 A CN 201910195366A CN 109883592 A CN109883592 A CN 10988359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rface channel
rod piece
destructive testing
rubber column
test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19536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883592B (zh
Inventor
徐春广
尹鹏
卢钰仁
王军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Advanced Stress Detection And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BIT
Original Assignee
Xi'an Advanced Stress Detection And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BI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Advanced Stress Detection And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BIT filed Critical Xi'an Advanced Stress Detection And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195366.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883592B/zh
Publication of CN1098835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8359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88359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8359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Or Analyz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Ultrasonic Wav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机械构件服役性能研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动态杆件残余应力无损检测装置。该无损检测装置包括检测楔块、与检测楔块的第一连接通道及第二连接通道紧密连接的第一倾斜橡胶柱及第二倾斜橡胶柱,与第一连接通道及第二连接通道紧密连接的发射换能器及接收换能器,第一倾斜橡胶柱和第二倾斜橡胶柱均包括底座和柱身,底座底面接触并压紧于被检测动态杆件表面;底座底面边沿嵌设有凹槽,凹槽与压力式耦合剂贮存箱相连通;及包括速度补偿检测模块的与发射换能器及接收换能器电连接的超声无损检测系统。该无损检测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难以对在役运动的动态杆件的残余应力进行无损件检测的问题。

Description

动态杆件残余应力无损检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机械构件服役性能研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动态杆件残余应力无损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在机械构件的服役性能的研究领域中,残余应力对机械构件的服役性能具有重大影响,尤其是在强度、疲劳寿命和尺寸稳定性等方面,残余应力的检测分为无损、微损伤和有损伤三类检测,由于有损伤检测和微损伤检测都会或多或少的对被检测件造成损伤,而这些损伤对于服役状态下的工件或成品零部件来说都是致命问题,无损检测与有损伤检测和微损伤检测相比,其可以在不损害被检测件以及不影响被检测件使用性能的前提下,对被检测件的残余应力情况进行检测,故如何快速、无损地检测机械构件表面及内部的残余应力一直是研究的重点课题。
目前,对于静态构件的残余应力的无损检测已有较成熟的解决方案,例如X射线衍射法、中子衍射法检测法、巴克豪森噪声法、超声波检测法等。而对在役运行的动态杆件(如快速运动的活塞杆)的残余应力的无损件检测一直是工程应用中难已解决的问题,尤其是,如何能做到在不影响运动中的被检测动态杆件的使用状态以及不损害被检测动态杆件的前提下,对其进行残余应力检测。
以超声波检测法为例,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一些技术困难,其一,超声波检测法需要在检测楔块与被检测件的相接触面上涂上一层耦合剂,使超声波得以传输到被检测件中,但是在役运行的动态被检测杆件在运动过程中会与检测楔块产生摩擦,而将耦合剂从接触表面带走,往复几次,接触表面上将不存在耦合剂,相接触面上没有耦合剂就无法继续进行检测;其二,动态被检测杆件与检测楔块的接触表面产生的摩擦力也会磨损检测楔块接触面,这样会直接导致检测误差偏大;其三,动态被检测杆件的残余应检测存在相对速度的问题,尤其是,高频率运动的活塞杆,其运动速度非常快,其存在相对速度的问题十分明显,而以往的静态构件的残余应力检测并不存在此问题,这样就会造成较大的声速误差,而直接大幅降低检测精度。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动态杆件残余应力无损检测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难以对在役运动的动态杆件的残余应力进行无损件检测的问题。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动态杆件残余应力无损检测装置,包括:
由同一平台的相对两侧分别朝外向相反的两个方向以同一倾斜角度向下延伸形成两个倾斜面的检测楔块,
分别垂直于两个所述倾斜面贯穿设置的第一连接通道和第二连接通道,
所述第一连接通道靠近所述倾斜面的一端与发射换能器紧密连接,另一端与第一倾斜橡胶柱的柱身紧密连接,
所述第二连接通道靠近所述倾斜面的一端与接收换能器紧密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倾斜橡胶柱的柱身紧密连接,
所述第一倾斜橡胶柱和所述第二倾斜橡胶柱均包括底座和伸出所述底座倾斜设置的所述柱身,
所述底座底面接触并压紧于被检测动态杆件表面;
所述底座底面边沿嵌设有凹槽,所述凹槽通过耦合剂输送管与压力式耦合剂贮存箱相连通;以及
与所述发射换能器及所述接收换能器电连接的超声无损检测系统,其包括速度补偿检测模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所提供的动态杆件残余应力无损检测装置由发射换能器发射超声纵波以所述的倾斜角度(即第一临界角)穿过检测楔块及第一倾斜橡胶柱斜入射到被检测的动态杆件表面及内部中产生超声临界折射纵波,并穿过第二倾斜橡胶柱及检测楔块被接收换能器接收到,从而通过与发射换能器和接收换能器电连接的超声无损检测系统计算得出被检测的动态杆件该位置的残余应力大小。由于该无损检测系统具有速度补偿检测模块,可以对该动态杆件的进行速度补偿计算,消除相对速度对计算结果的误差影响,提高检测精度,尤其对于高频率运动的活塞杆件尤为重要;该倾斜橡胶柱的底座边沿嵌设有凹槽,该凹槽与耦合剂贮存箱相连通,可以对底座与被检测动态杆件相接触的部位随时补充耦合剂,解决了动态杆件在运动过程中会逐渐把耦合剂带走而使接触部位不存在耦合剂而无法继续检测的技术问题,克服了动态杆件残余应力检测的技术难点,同时还提高了检测正确率,从而实现了对在役运动的动态杆件的残余应力的无损件检测。再有,该倾斜橡胶柱为耐磨的橡胶材料制造而成,大大减少了由于动态杆件运动而与接触部位产生摩擦力造成接触部位磨损的问题,从而提高接触紧密度,减小检测误差,提高检测精度。
进一步的,所述无损检测装置还包括压紧所述底座于所述被检测动态杆件表面的压紧机构。
这样可以进一步提高被检测动态杆件的表面与接触面的接触紧密度,以进一步减小检测误差,提高检测精度。
更进一步的,所述压紧机构包括一端固接于所述检测楔块的两个所述倾斜面之间的所述平台上的压紧弹簧,和压紧于所述压紧弹簧另一端的压紧螺栓。
这种机构操作简单、效果明显,还不影响被检测动态杆件的正常使用。
进一步的,所述凹槽为回形凹槽,所述底座底面的形状为四边形,
环绕所述底座底面四边沿嵌设有一所述回形凹槽。
该回形凹槽可以从该接触面的四周任意位置随时补充耦合剂,不会出现耦合剂输送位置过于集中的问题,其可以均匀的补充耦合剂,使接触面各位置布满耦合剂,以保证超声纵波有效通过,保证残余应力的检测结果正确性。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通道和所述第二连接通道的侧壁均设有通气孔,分别为第一通气孔和第二通气孔,
所述第一通气孔位于所述发射换能器与所述第一倾斜橡胶柱之间,
所述第二通气孔位于所述接收换能器与所述第二倾斜橡胶柱之间,
对应的,还设有封闭所述第一通气孔和所述第二通气孔的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
这样可以保证发射换能器和第一连接通道及第一倾斜橡胶柱三者形成的密封空间的密封性,及保证接收换能器和第二连接通道及第二倾斜橡胶柱形成的密封空间的密封性。
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通道和所述第二连接通道内均连通有甘油输送管,使甘油注入到所述第一连接通道和所述第二连接通道内,
当所述发射换能器与所述接收换能器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通道和所述第二连接通道紧密连接时,部分所述甘油由所述第一通气孔及所述第二通气孔流出。
这样一方面可以增强第一连接通道与发射换能器及第一倾斜橡胶柱接口处的密封效果,以及增强第二连接通道与接收换能器及第二倾斜橡胶柱接口处的密封效果,另一方面,由于甘油对超声纵波的透声性能优于空气对超声纵波的透声性能,可以提高超声纵波的透声性能,使更多及能量更强的超声纵波通过该密封空间入射到被检测动态杆件的表面及内部中,更高效的完成残余应力的检测工作,并得到更准确的检测结果。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底面为内凹式拱形结构,其内凹弧度与所述被检测动态杆件的曲面弧度相同。
这样可以使倾斜橡胶柱的底座底面的接触面与被检测动态杆件的表面更贴合,使二者更紧密接触,以进一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进一步的,所述无损检测装置还包括用于支撑固定所述检测楔块的支撑固定架。
这样可以加强无损检测装置的结构稳定性,使其不易动摇。
更进一步的,所述检测楔块设有贯穿其端部的挂接孔位,
在所述检测楔块的相对两侧分别设置至少一个所述挂接孔位,
还包括穿过所述挂接孔位的连接杆件,其两端与所述支撑固定架固定锁紧。
该检测楔块的相对两侧均设置挂接孔位,并通过连接杆件紧固于支撑固定架上,可以使连接更可靠、更牢固,连接后的结构更平稳。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动态杆件残余应力无损检测装置的使用状态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动态杆件残余应力无损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倾斜橡胶柱底座底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
1-无损检测装置;
10-检测楔块;
11-平台;
12-倾斜面;
13-第一连接通道;
131-第一通气孔;
132-第一密封件;
14-第二连接通道;
141-第二通气孔;
142-第二密封件;
15-挂接孔位;
21-发射换能器;
22-接收换能器;
30-倾斜橡胶柱;
31-柱身;
32-底座;
321-回形凹槽;
322-接触面;
40-压紧机构;
41-压紧弹簧;
42-压紧螺栓;
43-压紧支架;
50-支撑固定架;
51-锁紧螺栓;
2-被检测动态杆件;
3-气缸。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3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动态杆件残余应力无损检测装置1(以下简称无损检测装置1),其包括由同一平台11的相对两侧分别朝外向相反的两个方向以同一倾斜角度θ向下延伸形成两个倾斜面12的检测楔块10,该检测楔块10具有用于连接器件及帮助形成密封空间的第一连接通道13和第二连接通道14,该两个连接通道分别垂直于前述两个倾斜面12贯穿设置,该检测楔块10要采用透过超声纵波波速小于制成被检测杆件2的材料透过超声纵波波速的材料制成,由于需要进行动态杆件残余应力的无损检测的被检测杆件2多为钢结构杆件或合金材料杆件,该检测楔块10可采用符合上述透过超声纵波波速大小要求的有机玻璃材料制成,有机玻璃材料还具有易加工、不易变形、坚韧性较强以及价格便宜的优点,可以节省成本。
前述的无损检测装置1还包括分别与前述第一连接通道13和第二连接通道14紧密连接的两个倾斜橡胶柱30,分别为第一倾斜橡胶柱和第二倾斜橡胶柱,该倾斜橡胶柱30包括底座32和伸出该底座32倾斜设置的柱身31,具体的,该柱身31与前述第一连接通道13或第二连接通道14相连接,该底座32的底面与被检测动态杆件2的表面贴合接触,并且该底座32需要压紧该被检测动态杆件2,以保证有效检测及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同样的,该倾斜橡胶柱30要采用透过超声纵波波速小于制成被检测杆件2的材料透过超声纵波波速的材料制成,该倾斜橡胶柱30同样可以采用有机材料制成,但是对于动态杆件,尤其是高频率高速度运动的活塞杆来说,有机材料易磨损,多次摩擦会降低其底座32底面接触面322的接触紧密度,甚至脱离接触该被检测动态杆件2的表面,这样会直接导致检测结果的误差偏大甚至检测结果错误,故本申请实施例采用耐磨损的橡胶材料制成的倾斜橡胶柱30,可以大大减少接触面322的磨损程度,提高检测结果准确率,并且橡胶材料透过超声纵波波速小于制成被检测杆件2的材料透过超声纵波波速,再有,由于橡胶材料具有较好的弹性,由橡胶材料制成的倾斜橡胶柱30不仅可以更方便、更轻易的挤进检测楔块10的第一连接通道13或第二连接通道14的接口中,同时挤进去后,由于其弹性好还可以更贴合的堵住接口,使其密封性能更好。
前述实施例中的第一连接通道13靠近倾斜面12的一端,也就是背离前述第一倾斜橡胶柱的一端与发射换能器21紧密连接,前述第二连接通道14靠近倾斜面12的一端,也就是背离前述第二倾斜橡胶柱的一端与接收换能器22紧密连接。该发射换能器21具体可以是一种超声波换能器,超声波换能器是将输入的电功率转换为机械功率(即超声波)再传递出去,而自身消耗很少一部分功率的设备,该发射换能器21具体可以是一种可以发射超声纵波的超声波换能器,该接收换能器22具体可以是一种能够接收超声临界折射纵波的超声波换能器。该发射换能器21和该接收换能器22与超声无损检测系统电连接,接收声波信号,从而来计算残余应力的大小,与现有技术不同的是,该无损检测系统具有速度补偿检测模块,可以对处于快速运动状态的被检测动态杆件2进行速度补偿计算,来消除相对速度对残余应力计算结果的误差影响,从而提高残余应力的检测结果的精度及准确性,尤其对于检测高频率运动的活塞杆来说,其优化结果尤为明显。
根据Snell定律,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无损检测装置1由发射换能器21发射超声纵波以倾斜角度θ(即第一临界角θ)穿过检测楔块10及第一倾斜橡胶柱斜入射到被检测动态杆件2表面及内部中产生超声临界折射纵波,并穿过第二倾斜橡胶柱及检测楔块10被接收换能器22接收到。再根据声弹性原理,即被检测动态杆件2中的残余应力会影响超声纵波传播速度,当残余应力方向与超声纵波方向一致时,拉伸应力会使超声纵波传播速度v变慢或者传播时间t延长,压缩应力会使超声纵波传播速度v加快或者传播时间t缩短。那么,当发射换能器21与接收换能器22之间的距离不变的情况下,先测得零应力试块的超声传播时间t0,再测得被检测动态杆件2的超声传播时间t,然后根据二者的时间差就可以计算出被检测动态杆件2的残余应力值σ,对应计算公式为
σ-σ0=K(t-t0)
其中,σ为被检测动态杆件的残余应力值;σ0为零应力试块的应力值,即为0;t为被检测动态杆件的超声传播时间t;t0为零应力试块的超声传播时间,K为应力系数,与被检测动态杆件的材料及发射换能器与接收换能器之间的距离有关,可通过拉伸试验标定获得。
前述零应力试块需要采用与被检测动态杆件2的金相组织状态和表面粗糙度相同的材料,该零应力试块的超声传播时间t0可以通过超声波记录检测仪获得。前述实施例所提到的无损检测系统就是通过上述原理设计的,将零应力试块的超声传播时间t0输入到该无损检测系统中,就可以得出被检测动态杆件2的各位置的残余应力值了。
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无损检测系统具有速度补偿检测模块,该速度补偿检测模块可以对被检测动态杆件2进行速度补偿计算,从而消除相对速度对计算结果的误差影响,提高检测精度,尤其对于高频率运动的活塞杆件尤为重要;该倾斜橡胶柱30的底座32边沿嵌设有凹槽,该凹槽与耦合剂贮存箱相连通,可以对底座32与被检测动态杆件2相接触的接触面322随时补充耦合剂,解决了动态杆件在运动过程中会逐渐把耦合剂带走而使接触面322不存在耦合剂而无法继续进行检测的技术问题,克服了动态杆件残余应力检测的技术难点,同时还提高了检测正确率,从而实现了对在役运动的动态杆件的残余应力的无损件检测。再有,该倾斜橡胶柱30为耐磨的橡胶材料制造而成,大大减少了由于动态杆件运动而与接触面322产生摩擦力造成接触面322磨损的问题,从而提高接触紧密度,减小检测误差,提高检测精度。
为了进一步提高被检测动态杆件2的表面与接触面322的接触紧密度,以进一步减小检测误差,提高检测精度,该无损检测装置1还可以包括用于压紧该倾斜橡胶柱30底座32于被检测动态杆件2表面的压紧机构40,该压紧机构40可以采用螺栓紧固的方式、气缸压力式紧固的方式等等。
一种具体的实施例是,前述压紧机构40可以包括压紧弹簧41和压紧螺栓42,该压紧弹簧41的一端固接于该检测楔块10的两个倾斜面12之间的平台11上,另一端与压紧螺栓42相紧固,通过旋转该压紧螺栓42来压紧该检测楔块10,从而压紧与该检测楔块10紧密连接的倾斜橡胶柱30,也就压紧了倾斜橡胶柱30的接触面322。这种机构操作简单、效果明显,还不影响被检测动态杆件2的正常使用。还可以直接在倾斜橡胶柱30的底座32四边沿设置压紧件,但是需要注意不要影响被检测动态杆件2的使用状态。
为了加强无损检测装置1的结构稳定性,使其不易动摇,该无损检测装置1可以设有用于支撑固定检测楔块10的支撑固定架50,该支撑固定架50可以设有夹紧该检测楔块10的零件。如图1所示,以被检测动态构件2为活塞杆为例,该支撑固定架50可以通过锁紧螺栓51固定于该活塞杆的气缸3上。
一种具体的实施例是,该检测楔块10可以设有贯穿其端部的挂接孔位15,并且在检测楔块10的相对两侧分别设置至少一个该挂接孔位15,该无损检测装置1还包括穿过该挂接孔位15的连接杆件,该连接杆件的两端与前述的支撑固定架50固定锁紧连接,可以通过螺栓进行拧紧。该检测楔块10的相对两侧均设置挂接孔位15,并通过连接杆件紧固于支撑固定架50上,可以使连接更可靠、更牢固,连接后的结构更平稳。前述实施例的压紧机构40的压紧螺栓42也可以通过压紧支架43与该支撑固定架50连接固定。
在具体实施中,前述的倾斜橡胶柱30的底座32底面的形状具体可以为四边形,前述实施例中的凹槽具体可以为嵌设于倾斜橡胶柱30的底座32底面一边沿的条形凹槽,但是这种条形凹槽只可从单一方向对接触面322补充耦合剂,会导致耦合剂输送位置集中,还可能导致部分接触面322补充不到耦合剂,这样会导致检测结果不准确。如图3所示,该凹槽还可以为环绕该底座32底面的四边沿设置的回形凹槽321,也就是说,该回形凹槽321环绕接触面322四周设置,该回形凹槽321与前述的条形凹槽相比,其可以从该接触面322的四周任意位置随时补充耦合剂,不会出现耦合剂输送位置过于集中的问题,其可以均匀的补充耦合剂,使接触面322各位置布满耦合剂,以保证超声纵波有效通过,保证残余应力的检测结果正确性。
该无损检测装置1的各部件在组装连接时,可以先将检测楔块10的第一连接通道13及第二连接通道14分别与第一倾斜橡胶柱及第二倾斜橡胶柱紧密相连,再将发射换能器21及接收换能器22分别与第一连接通道13及第二连接通道14的另一端紧密相连,此时,为了保证连接后,发射换能器21和第一连接通道13及第一倾斜橡胶柱三者形成的密封空间的密封性,同样保证接收换能器22和第二连接通道14及第二倾斜橡胶柱形成的密封空间的密封性,可以在位于发射换能器21与第一倾斜橡胶柱之间的第一连接通道13的侧壁上设置第一通气孔131,同样可以在接收换能器22与第二倾斜橡胶柱之间的第二连接通道14的侧壁上设置第二通气孔141,该第一通气孔131及该第二通气孔141与外界空气相通,对应的,还设有封闭该第一通气孔131及该第二通气孔141的第一密封件132和第二密封件142。当发射换能器21及接收换能器22分别挤压与第一连接通道13及第二连接通道14的另一端连接挤压空间的空气时,该空间内的多余空气会从第一通气孔131及第二通气孔141流出,再用第一密封件132和第二密封件142将第一通气孔131及第二通气孔141封闭上,即可保证空间密封性。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为了保证经过上述实施例中密封空间的超声纵波的透声性能以及更好的对前述密封空间密封,可以在连接发射换能器21及接收换能器22与第一连接通道13及第二连接通道14之前,对已连接的第一连接通道13及所述第二连接通道14与第一倾斜橡胶柱及第二倾斜橡胶柱的接口处滴入甘油,增加其密封性;还可以在第一连接通道13及所述第二连接通道14滴满甘油,具体可以在第一连接通道13及所述第二连接通道14的侧壁连通甘油输送管来对其内部输送甘油,充满甘油后,再将发射换能器21及接收换能器22分别挤压连接至第一连接通道13及第二连接通道14的端口处,这样多余的部分甘油就会从前述的第一通气孔131和第二通气孔141流出,从而使两个密封空间充满甘油,一方面增强密封性,另一方面,甘油对超声纵波的透声性能优于空气对超声纵波的透声性能,可以提高超声纵波的透声性能,使更多及能量更强的超声纵波通过该密封空间入射到被检测动态杆件2的表面及内部中,更高效的完成残余应力的检测工作,并得到更准确的检测结果。
一种优选的实施例是,为了倾斜橡胶柱30的底座32底面的接触面322与被检测动态杆件2的表面更贴合,以使二者更紧密接触,以进一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该倾斜橡胶柱30的底座32底面可以为内凹式拱形结构,且其内凹弧度与被检测动态杆件2的曲面弧度相同。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动态杆件残余应力无损检测装置(1),其特征在于,包括:
由同一平台(11)的相对两侧分别朝外向相反的两个方向以同一倾斜角度向下延伸形成两个倾斜面(12)的检测楔块(10),
分别垂直于两个所述倾斜面(12)贯穿设置的第一连接通道(13)和第二连接通道(14),
所述第一连接通道(13)靠近所述倾斜面(12)的一端与发射换能器(21)紧密连接,另一端与第一倾斜橡胶柱的柱身(31)紧密连接,
所述第二连接通道(14)靠近所述倾斜面(12)的一端与接收换能器(22)紧密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倾斜橡胶柱的柱身(31)紧密连接,
所述第一倾斜橡胶柱和所述第二倾斜橡胶柱均包括底座(32)和伸出所述底座(32)倾斜设置的所述柱身(31),
所述底座(32)底面接触并压紧于被检测动态杆件(2)表面;
所述底座(32)底面边沿嵌设有凹槽,所述凹槽通过耦合剂输送管与压力式耦合剂贮存箱相连通;以及
与所述发射换能器(21)及所述接收换能器(22)电连接的超声无损检测系统,其包括速度补偿检测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损检测装置(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压紧所述底座(32)于所述被检测动态杆件(2)表面的压紧机构(4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损检测装置(1),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紧机构(40)包括一端固接于所述检测楔块(10)的两个所述倾斜面(12)之间的所述平台(11)上的压紧弹簧(41),和压紧于所述压紧弹簧(41)另一端的压紧螺栓(4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损检测装置(1),其特征在于,
所述凹槽为回形凹槽(321),所述底座(32)底面的形状为四边形,
环绕所述底座(32)底面四边沿嵌设有一所述回形凹槽(32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损检测装置(1),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通道(13)和所述第二连接通道(14)的侧壁均设有通气孔,分别为第一通气孔(131)和第二通气孔(141),
所述第一通气孔(131)位于所述发射换能器(21)与所述第一倾斜橡胶柱之间,
所述第二通气孔(141)位于所述接收换能器(22)与所述第二倾斜橡胶柱之间,
对应的,还设有封闭所述第一通气孔(131)和所述第二通气孔(141)的第一密封件(132)和第二密封件(14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损检测装置(1),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通道(13)和所述第二连接通道(14)内均连通有甘油输送管,使甘油注入到所述第一连接通道(13)和所述第二连接通道(14)内,
当所述发射换能器(21)与所述接收换能器(22)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通道(13)和所述第二连接通道(14)紧密连接时,部分所述甘油由所述第一通气孔(131)及所述第二通气孔(141)流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损检测装置(1),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座(32)底面为内凹式拱形结构,其内凹弧度与所述被检测动态杆件(2)的曲面弧度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损检测装置(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支撑固定所述检测楔块(10)的支撑固定架(5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损检测装置(1),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测楔块(10)设有贯穿其端部的挂接孔位(15),
在所述检测楔块(10)的相对两侧分别设置至少一个所述挂接孔位(15),
还包括穿过所述挂接孔位(15)的连接杆件,其两端与所述支撑固定架(50)固定锁紧。
CN201910195366.1A 2019-03-14 2019-03-14 动态杆件残余应力无损检测装置 Active CN10988359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95366.1A CN109883592B (zh) 2019-03-14 2019-03-14 动态杆件残余应力无损检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95366.1A CN109883592B (zh) 2019-03-14 2019-03-14 动态杆件残余应力无损检测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83592A true CN109883592A (zh) 2019-06-14
CN109883592B CN109883592B (zh) 2020-08-14

Family

ID=669323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195366.1A Active CN109883592B (zh) 2019-03-14 2019-03-14 动态杆件残余应力无损检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883592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67405A (zh) * 2019-11-28 2020-04-07 苏州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杆件载荷性能无损测试装置
CN111751031A (zh) * 2020-06-12 2020-10-09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动态机械构件服役应力的超声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2141230A (ja) * 2011-01-04 2012-07-26 Hitachi Ltd 非破壊検査装置
CN103017953A (zh) * 2011-09-22 2013-04-03 北京理工大学 金属材料近表面残余应力检测装置
CN103017952A (zh) * 2011-09-22 2013-04-03 北京理工大学 磁吸式超声斜入射传感器收发装置
CN103018325A (zh) * 2011-09-22 2013-04-03 北京理工大学 曲面钢板残余应力超声检测收发装置
CN103808805A (zh) * 2014-03-12 2014-05-21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滚柱轴承内外滚道残余应力的超声无损检测方法
CN105606705A (zh) * 2016-01-05 2016-05-25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用于测量细管表层周向残余应力的超声无损检测装置
CN105823582A (zh) * 2016-01-06 2016-08-03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大曲率构件表层残余应力短声程超声无损探头
CN106679872A (zh) * 2017-01-25 2017-05-17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直耦造波的表面残余应力超声检测方法
CN107490446A (zh) * 2017-07-04 2017-12-19 北京理工大学 高铁轮对踏面应力超声无损检测方法
CN207036314U (zh) * 2017-07-04 2018-02-23 石家庄铁道大学 新型应力检测探头
CN109187761A (zh) * 2018-09-12 2019-01-11 中国矿业大学 一种气固热耦合的煤岩体滞弹性各向异性探测装置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2141230A (ja) * 2011-01-04 2012-07-26 Hitachi Ltd 非破壊検査装置
CN103017953A (zh) * 2011-09-22 2013-04-03 北京理工大学 金属材料近表面残余应力检测装置
CN103017952A (zh) * 2011-09-22 2013-04-03 北京理工大学 磁吸式超声斜入射传感器收发装置
CN103018325A (zh) * 2011-09-22 2013-04-03 北京理工大学 曲面钢板残余应力超声检测收发装置
CN103808805A (zh) * 2014-03-12 2014-05-21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滚柱轴承内外滚道残余应力的超声无损检测方法
CN105606705A (zh) * 2016-01-05 2016-05-25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用于测量细管表层周向残余应力的超声无损检测装置
CN105823582A (zh) * 2016-01-06 2016-08-03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大曲率构件表层残余应力短声程超声无损探头
CN106679872A (zh) * 2017-01-25 2017-05-17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直耦造波的表面残余应力超声检测方法
CN107490446A (zh) * 2017-07-04 2017-12-19 北京理工大学 高铁轮对踏面应力超声无损检测方法
CN207036314U (zh) * 2017-07-04 2018-02-23 石家庄铁道大学 新型应力检测探头
CN109187761A (zh) * 2018-09-12 2019-01-11 中国矿业大学 一种气固热耦合的煤岩体滞弹性各向异性探测装置及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徐春广 等: "残余应力的超声检测方法", 《无损检测》 *
徐春广 等: "残余应力的超声波检测与校准", 《2014年电子机械与微波结构工艺学术会议论文集》 *
王亚民: "残余应力的超声波检测系统", 《仪表技术》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67405A (zh) * 2019-11-28 2020-04-07 苏州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杆件载荷性能无损测试装置
CN111751031A (zh) * 2020-06-12 2020-10-09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动态机械构件服役应力的超声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CN111751031B (zh) * 2020-06-12 2021-12-28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动态机械构件服役应力的超声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US11680857B2 (en) 2020-06-12 2023-06-20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Ultrasonic test device and test method for service stress of a moving mechanical component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83592B (zh) 2020-08-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426980A (en) Booted ultrasonic transducer
CN109883592A (zh) 动态杆件残余应力无损检测装置
KR101878273B1 (ko) 초음파 탐침
US11226246B2 (en) Non-destructive detecting device for component residual stress gradient
EP1485703A2 (en) Ultrasonic detection of porous medium characteristics
US20080312848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situ monitoring of composite materials
KR102011778B1 (ko) 압력용기 노즐 부위에 대한 위상 배열 초음파 검사용 탐촉자 밀착 장치
US4870866A (en) Ultrasonic method for measuring internal contact pressure between mating solid parts separated by a liquid film
CN109357645B (zh) 一种可移动式超声波弯管测厚装置
CN203101338U (zh) 超声波斜探头
CN105806961B (zh) 一种超声检查探头的弹性耦合装置
CN208704940U (zh) 一种用于测试螺栓预紧力的超声波传感器的固定装置
CN110487712A (zh) 一种基于双振动台的岩石结构面动态摩擦系统
US8176788B2 (en) System and method of ultrasonic inspection
CN107676636A (zh) 一种管道泄漏检测用传感器固定装置和固定方法
CN106653122B (zh) 一种超声间隙测量方法与装置
CN207232095U (zh) 一种压力可调的超声探头扫查装置
JP3559682B2 (ja) 横波水平波を用いた超音波探傷装置
Hagemaier Bonded joints and non-destructive testing bonded honeycomb structures--1
Donskoy et al. N-scan: New vibromodulation system for detection and monitoring of cracks and other contact-type defects
CN109270169A (zh) 一种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弹性参数快速测定方法和系统
JPS59175601A (ja) 蓄圧器のピストン位置検出方法
CN205384245U (zh) 一种用于检测金属棒的超声无损检测装置
CN209656109U (zh) 一种流量测试补偿装置
CN220251250U (zh) 一种钢轨探伤车探轮耦合液压力检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