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872534A - 一种全国道路客运站点编码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全国道路客运站点编码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872534A
CN109872534A CN201910216194.1A CN201910216194A CN109872534A CN 109872534 A CN109872534 A CN 109872534A CN 201910216194 A CN201910216194 A CN 201910216194A CN 109872534 A CN109872534 A CN 10987253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zoning
information
station
data
co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21619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872534B (zh
Inventor
于光雪
胡刚
王静
赵纪刚
尹晓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Jiaotong Credi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Jiaotong Credi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Jiaotong Credit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Jiaotong Credi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216194.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872534B/zh
Publication of CN1098725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7253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87253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7253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全国道路客运站点编码系统及方法,对全国道路客运联网售票系统所涉及的各个站点信息进行收集,在全国道路客运联网售票系统的道路客运区划编码列表中查找所对应的区划编码,以站点所对应的道路客运区划编码作为组码,对同一组码内的客运站点按规则进行顺序编码,对全国客运系统所涉及的所有站点均赋予唯一性的编码,再将客运站信息及唯一性编码与客运站属地进行确认验证,确认后的客运站的全国唯一性编码及信息作为全国道路客运站点编码系统的输出结果。本发明已应用于省际运输,定制班车,机场巴士等道路运输行业,还可广泛应用于水路运输,网约车及铁路站点虚拟映射编码。

Description

一种全国道路客运站点编码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全国道路客运站点编码系统及方法,属于计算机技术在交通运输领域的应用,适用于全国道路客运联网工程中交通运输部平台与各省中心平台的信息互联互通。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国家提出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实现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等法律条例和政策出台,及“互联网+便捷交通”体系建设,信息融合、促进多种交通方式联程运输显得尤为重要。由于道路客运的独特背景及历史原因,导致道路运输市场主体多、小、散、弱、差,道路客运班线纵横交错,站点星罗棋布,成千上万,杂乱无章,各个客运站自成体系,没有统一规范,这对道路客运信息的整合造成了相当大的困难。其中,站点规范化就成了重中之重。
目前,全国道路客运站点存在比较严重的问题主要分为一下几类:(1)同名不同站,如:杨各庄(迁安市和霸州市都有杨各庄站);(2)同站不同名,如:北京六里桥站、六里桥站、六里桥北京;(3)名称简写、错别字、音译字等,如:东曹家屯站简写为曹屯站。上述问题在全国道路联网过程中尤为凸显;所以,站点信息整合需要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筛选、过滤、去重并赋予唯一编码值,采用全国统一编码方式对其进行处理,该编码方法后续可推广至全国使用。
总之,目前道路客运行业存在客运站点多,小,乱,差的局面,并存在道路客运站点名称混乱,多音字,音译字,同名不同站,同站不同名,站点名称重复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全国道路客运站点编码系统及方法,通过区划编码+组内站点编码的编码方式,对各个站点进行唯一性标识,解决交通运输部平台与各省中心平台交互问题,最终达到全国道路客运站互联互通。
本发明技术解决方案:一种全国道路客运站点编码系统,包括:站点信息收集模块(1)、区划自动更新模块(2)、站点信息完善模块(3)、站点编码方法模块(4)及属地编码信息确认模块(5),其中:
站点信息收集模块(1),负责采集全国道路客运联网售票系统所涉及站点的基础信息;站点基础信息的采集是通过两种方式进行,方式一是主动收集,以道路客运行业内的公开站点信息为基础,以定时任务的方式主动进行数据抓取及分析,获得客运站基础信息;方式二是被动接收,以客运站基础信息接口规范为基础,由全国各省域道路客运平台定期提供客运站信息至全国道路客运联网售票系统,在客运站信息发生变化时,将变化数据通过信息交换通道定期主动上传至全国道路客运联网售票系统;站点信息收集模块(1)将被动收集和主动收集所得到的客运站基础信息进行合并、去重后作为全国道路客运系统站点信息数据集合传输至站点信息完善模块(3);
区划自动更新模块(2),负责生成及维护全国道路客运联网售票系统所使用的道路客运区划编码;区划自动更新模块(2)通过区划信息收集程序自动收集国家统计局网站公布的最新版12位区划编码列表,其中包含省、市、区或县、乡镇、街道、居委会对应的区划编码,以及由人工或第三方程序所给出的新增区划记录;然后将所收集到的区划信息与全国道路客运联网售票系统中原有的区划信息进行对比,依据对比结果,通过区划信息更新程序对道路客运区划进行唯一性编码,形成道路客运区划编码列表,通过数据存储程序将最新的道路客运区划编码列表存储至全国道路客运联网售票系统中;区划自动更新模块(2)生成及维护最新的道路客运区划编码列表,会传输至站点信息完善模块(3);
站点信息完善模块(3),负责对站点信息收集模块(1)和区划自动更新模块(2)所传输的数据进行校验,对错误信息进行修改,对缺失信息进行完善,编制虚拟区划,以及对所有站点按区划进行分组,指定组码;站点信息完善模块(3)通过信息完善程序对站点信息进行区划、经度、纬度的非空性校验,对地址、电话进行合法性校验,并对错误及缺失信息以人工介入的方式进行除区划编码外的补充完善;区划编码作为关键重要信息,需要通过构建虚拟区划程序按道路客运区划规则构建,区划分组程序将站点信息以经纬度为主要依据,与道路客运区划相结合,为每个站点指定所对应的区划编码作为组码;站点信息完善模块(3)将已进行区划分组后的站点信息传输至站点编码方法模块(4);
站点编码方法模块(4),负责接收站点信息完善模块(3)传送的站点信息数据,并对接收到的已分组的站点数据按照编码规则生成子编码,对子编码进行唯一性确认后,生成全国道路客运联网售票系统唯一站点编码;站点编码方法模块(4)通过信息读取程序对站点信息完善模块(3)传送的数据进行读取存储;由子编码生成程序对读取到的站点数据进行分析,按照组内字母+数字,去除数字和字母之间易混淆的I,O进行排列组合的方式为每一个站点生成3位子编码,再由子编码唯一性验证程序对已生成的3位子编码结合全国道路客运联网售票系统站点编码库数据进行编码唯一性验证,如果发现子编码被站点编码库内相同区划组码内的其他站点占用,则为当前站点重新分配子编码,直到通过编码唯一性验证;通过编码唯一性验证的站点编码数据最终由站点编码生成程序将站点所属12位道路客运区划编码与生成的3位站点子编码进行组合,形成最终的15位全国道路客运联网售票系统站点编码;站点编码方法模块(4)将已进行编码后的站点信息传输至属地编码信息确认模块(5);
属地编码信息确认模块(5),负责对站点编码方法模块(4)传送的已编码的站点信息数据进行属地编码唯一性及信息正确性验证,并将验证后的数据丰富到全国道路客运联网售票系统站点信息库;属地编码信息确认模块(5)通过属地编码唯一性及正确性验证程序对站点编码方法模块(4)传送的已编码的站点的全部信息进行唯一性验证,并与本地全国道路客运站点信息库内属地区划信息相同的所有站点数据进行比对,去除冗余及错误数据,通过验证的数据经由全国道路客运联网售票站点信息库丰富程序存储至全国道路客运联网售票系统站点信息库,供全国道路客运联网售票系统使用。
所述站点信息收集模块(1)中主动收集流程具体如下:
首先,收集整理道路客运行业内的行业监管单位、客运企业、客运站场站、分销商各个网站网址,对其网站所公示的公开信息,以客运站点为单位,对客运站点基础信息其中包括:站点名称、站点简称、站点拼音全称、站点首字母简称、站点代码、站点地址、站点电话、站点负责人、站点所属区划、站点经度、站点纬度共11项信息进行爬取;由于各个网站性质不同,所以对不同性质的网站设置了不同时间和频次的抓取,其中行业监管单位、客运企业、客运站场站按每天一次的频次进行抓取,抓取过程中设置等待时间,等待时间为1-5秒随机等待;对分销商各个网站按每天2次,在售票低峰(23:00~次日5:00)时间段对客运站点基础信息进行抓取,抓取过程中设置等待时间,等待时间为1-5秒随机等待,以减少对网站的压力。
所述站点信息收集模块(1)中,被动接收流程如下:
以国家交通通信信息中心起草的“部级联网售票平台接入技术要求”文档为基础,由全国道路客运联网售票系统提供数据交互服务,全国31个省域道路客运平台每天定时通过FTP方式上传客运站信息至全国道路客运联网售票系统数据交换平台,客运站信息内容依据“部级联网售票平台接入技术要求”文档中的客运站信息接口为依据,在客运站信息发生变化时,将变化数据以信息交换通道定期主动上传至全国道路客运联网售票系统。
站点信息收集模块(1)通过主动收集及被动接收两种方式对道路客运联网售票系统站点进行收集、更新,在被动接收方式收集的数据基础上,主动收集方式对站点数据进行了有效的补充,从而扩大了道路客运联网售票的站点信息的覆盖率。
所述区划自动更新模块(2)具体实现如下:
(1)区划信息收集程序:首先通过区划信息收集程序对道路客运联网售票系统所使用的区划编码以两种方式进行收集,方式一:利用python语言所开发的爬虫对国家统计局网站公布的最新版12位区划编码列表进行爬取,其中包含省、市、区或县、乡镇、街道、居委会对应的区划编码,通过定时任务方式对爬虫程序进行控制,爬取频次为1月1次,爬虫程序处理数据过程中设置1-5秒随机等待时间,以免高频爬取数据给网站带来压力;方式二:由人工或第三方程序所给出的新增区划记录进行收集,其中包含乘客反馈信息,客服咨询客运场站信息,以及下述站点信息完善模块(3)中添加的虚拟区划信息,收集到的区划信息数据输出给新旧区划对比程序处理;
(2)新旧区划对比:然后由新旧区划对比程序将所收集到的区划信息与全国道路客运联网售票系统中原有的信息区划信息进行对比,比对项包括区划编码、区划名称、区划简称、拼音、经度和纬度6项信息,通过以区划编码为主,另5项信息,即区划名称、区划简称、拼音、经度和纬度为辅的方式对收集到的区划逐条、逐项比对,并对比对后的数据添加处理标识,方便区划信息更新程序识别处理;
(3)区划信息更新:通过新旧区划对比程序输出的数据,按照数据处理标识对道路客运联网售票系统道路客运区划列表进行更新、删除和修改操作,形成最新道路客运区划编码列表;
(4)数据存储:生成的最新道路客运区划列表以两种方式进行存储,方式一:以csv文件方式进行存储;方式二:将生成的最新道路客运区划编码列表写入道路客运联网售票系统数据中心,存入数据库,并将数据输出到站点信息完善模块(3)。
所述站点信息完善模块(3)包括信息完善程序(6)、区划分组程序(7)和构建虚拟区划程序(8);
信息完善程序(6):接收站点信息收集模块(1)传送的数据,通过站点信息非空性验证、唯一性验证,对站点基础信息(区划信息除外)为空的项以自有系统信息、行业关联系统信息、关联网页信息、人工确认信息、第三方数据源辅助信息对疑似站点进行信息补全,对站点信息重复数据进行去重处理,并将数据输出到区划分组程序(8),其中站点区划信息为空的数据单独列出,并输出到构建虚拟区划程序(7);
构建虚拟区划程序(7):接收信息完善程序(6)输出数据,对于全国道路目标客运站点中区划信息缺失、位置不详的的数据,采用自定义虚拟区划的方式进行补全,补全方式为确认站点信息所属最大单位区划,按照省、市、区或县、乡镇、街道、居委会的顺序进行添加,不能明确区划的行政级别按照默认规则添加0,补全相应位数,从而保证目标站点使用率最大化,目标站点信息数据覆盖率最大化;构建的虚拟区划,输出给区划自动更新模块(2)进行新增处理,以保证数据完整性,并将添加完整的站点信息输出到区划分组程序(8);
区划分组程序(8):接收信息完善程序(6)与构建虚拟区划程序(7)输出的数据,对接收到的全国道路客运站点进行分组划分,分组规则以站点信息中经纬度为主要依据,与道路客运区划相结合,为每个站点指定所对应的区划编码作为组码,并输出到站点编码方法模块(4)中的信息读取程序(9)。
所述站点编码方法模块(4)包括:信息读取程序(9)、子编码生成程序(10)、子编码唯一性验证程序(11)和站点编码生成程序(13);
信息读取程序(9),读取站点信息完善模块(3)输出的数据到程序数据缓存区,并按区划分组程序(8)中的数据分组将读取的数据分区存放,然后按照组码将道路客运联网售票系统中的本地站点库数据筛选、抽取一并存放至信息读取程序(9)中的数据缓存区,待下一个程序处理;
子编码生成组件程序(10),对信息读取程序(9)中数据缓存区的数据做处理,依据站点信息完善模块(3)中对全国道路客运站点分组划分结果,分别对每一组进行站点唯一性编码,方法为首先根据每一组的划分主键区划查询缓存中本地站点信息中该区划所在组的最大站点编码,之后根据多维度信息对该组内全国道路客运目标站点进行有序编码,每组站点按照该方法依次进行编码,直到数据缓存区中的所有站点都存在对应的3位唯一子编码,编码后的数据输出到子编码唯一性验证程序(11)进行下一步验证;
子编码唯一性验证程序(11),接收子编码生成组件程序(10)中输出的数据,并将接收到的数据与缓存区中的本地站点库数据进行比对,按照相同组码内编码唯一的规则,对接收的站点子编码数据进行逐一对比,当子编码出现冲突时,该条站点数据会由子编码唯一性验证程序(11)直接传送至上一环节,由子编码生成组件程序(10)重新分配子编码,直到满足相同组码内编码唯一的规则。验证通过的数据将输出至站点编码生成程序(12);
站点编码生成程序(12),接收子编码唯一性验证程序(11)输出的站点数据,完成15位全国道路客运联网售票系统站点编码;编码规则:站点所属地12位区划前缀+3位子编码。将接收到的站点信息数据中12位道路客运区划编码与该站点对应的子编码通过站点编码生成程序(12)依次组合生成15位唯一全国道路客运联网售票系统站点编码,全国道路客运联网售票系统站点编码完成后将传输至属地编码信息确认模块(5)进行处理。
所述属地编码信息确认模块(5)包括属地编码唯一性及正确性验证程序(13)和本地全国道路客运站点信息库录入程序(14);
属地编码唯一性及正确性验证程序(13),接收站点编码生成程序(12)传输的全国道路客运联网售票系统站点信息数据,并将本地全国道路客运站点信息库内数据读取程序数据缓存区。通过属地编码唯一性及正确性验证程序对全国道路客运联网售票系统站点11项基础信息进行全面验证,验证方式:与本地全国道路客运站点信息库内属地区划信息相同的所有站点数据进行逐项逐条比对,去除冗余及错误数据,得到最终供全国道路联网售票系统使用的站点数据,其中:相同属地内站点主要信息如站点名称、地址、经纬度等相似度大于等于90%的即为冗余数据,站点归属区划编码等重要信息错误即为错误数据。通过验证的站点数据将输出至本地全国道路客运站点信息库录入程序(14);
本地全国道路客运站点信息库录入程序(14):接收属地编码唯一性及正确性验证程序(13)输出数据,接收到的站点数据通过本地全国道路客运站点信息库录入程序(14)自动录入到本地全国道路客运站点信息库,供全国道路客运联网售票系统使用。
本发明的一种全国道路客运站点编码方法,实现为:
通过该编码系统生成的全国道路客运站点编码采用双部分组成,其前12位为数字,后3位为大写字母+数字构成,总长度为15,其中前12位采用国家统计局所公布的全国城乡区划代码,其精确到村镇一级,理论组合为9*1011(首位不能为0),足以满足全国乡镇以上的区划所需,在全国道路客运联网系统中,每一客运站所需区划需要精确到乡镇以下方能避免重复,故后3位采用以大写字母+数字的方式进行编码,用以描述在乡镇以下内容的信息;为避免字母与数字的混淆,需在编码字符中去除两大写字母I、O,故每一位共有34种可能(24个大写字母、10位数字),其排列组合可能性为343=39304种,已能充分满足客运站在乡镇以下信息的编码需求,同时也可以在省际或城际运输、定制班次、机场巴士、货运运输、铁路运输、网约车、虚拟客运站等多种交通方式联程运输时进行客运站编码映射使用,其中,在某些特殊的客运站,其地理位置信息未精确到乡镇,将采取虚拟区划的方式进行编码;虚拟区划的编码为基于国家统计局所公布的全国城乡区划代码,采用全国城乡区划代码未使用的编码段,此种情况仅限于未明确位置的全国道路客运站点,否则将采用统计局公布的统一全国城乡区划代码。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
(1)本发明提供了一整套的系统工具包,用户可据此直接使用。通过这种方法,为道路客运站点提供了一套规范化编码流程和方法,也为道路客运站信息整合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和系统支撑。且该编码方法应用范围广,已用于省际(城际)运输,定制班次,机场巴士,还可扩展到水路输运,铁路运输,网约车等多种交通方式联程运输时进行客运站编码映射使用。
(2)本发明解决全国道路客运跨站售票问题,传统道路客运售票系统站点编码只能小范围适用,解决单一系统内易混淆以及站点重复问题。全国道路客运站点编码系统生成的15位站点编码有效的解决该问题,该方法为每个站点给出唯一身份标识,可实现全国道路客运联网售票跨站通信问题,目前该方法以应用于全国道路客运联网售票系统。
(3)本发明可构建虚拟站点,不受地理位置信息不全,站点信息不详等问题约束,可应用于定制班线,网约车等项目,实现任意位置换乘车。
(4)采用双部分组成,其前12位为数字,后3位为大写字母+数字构成,总长度为15,充分满足客运站在乡镇以下信息的编码需求。前12位使用地理位置信息,简洁易懂表述站点位置,增加适用性。
(5)本发明复用全国区划编码,覆盖全国省、市、区县、乡镇及居委会(村委会)详细信息,国家统一标准,全国通用且由国家级单位每年维护更新,具有权威性。
(6)本发明站点信息收集模块通过主动收集及被动接收两种方式对道路客运联网售票系统站点进行收集、更新,在被动接收方式收集的数据基础上,主动收集方式对站点数据进行了有效的补充,从而扩大了道路客运联网售票的站点信息的覆盖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系统的组成框图;
图2为站点信息收集模块流程图;
图3为区划自动更新模块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用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全国道路客运站点编码系统,包含站点信息收集模块1、区划自动更新模块2、站点信息完善模块3、站点编码方法模块4及属地编码信息确认模块;
站点信息收集模块1,负责采集全国道路客运联网售票系统所涉及站点的基础信息。站点基础信息的采集是通过两种方式进行。方式一是主动收集,以道路客运行业内的行业监管单位、客运企业、客运站场站、分销商所公示的公开站点信息为基础,由爬虫自动抓取程序以定时任务的方式主动进行数据抓取及分析,获得客运站基础信息。方式二是被动接收,以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起草的“部级联网售票平台接入技术要求”文档中的客运站基础信息接口规范为基础,由全国31个省域道路客运平台定期提供的客运站信息至全国道路客运联网售票系统,其技术方式为在客运站信息发生变化时,将变化数据以信息交换通道定期主动上传至全国道路客运联网售票系统。站点信息收集模块1将被动收集和主动收集所得到的客运站基础信息进行合并、去重后作为全国道路客运系统所涉及的站点信息数据集合传输至站点信息完善模块3,等待进一步处理。
区划自动更新模块2,负责生成及维护全国道路客运联网售票系统所使用的道路客运区划编码。区划自动更新模块2通过区划信息收集程序自动收集国家统计局网站公布的最新版12位区划编码列表,其中包含省、市、区(县)、乡镇、街道、居委会对应的区划编码,以及由人工或第三方程序所给出的新增区划记录。然后将所收集到的区划信息与全国道路客运联网售票系统中原有的信息区划信息进行对比,依据对比结果,通过区划信息更新程序对道路客运区划进行唯一性编码,形成道路客运区划编码列表。以数据存储程序将最新的道路客运区划编码列表存储至全国道路客运联网售票系统中。区划自动更新模块2生成及维护最新的道路客运区划编码列表,传输至站点信息完善模块3,等待进一步处理。
站点信息完善模块3,负责对站点信息收集模块1和区划自动更新模块2所传输的数据进行校验,对错误信息进行修改,对缺失信息进行完善,编制虚拟区划,以及对所有站点按区划进行分组,指定组码。站点信息完善模块3通过信息完善程序对站点信息进行区划、经度、纬度的非空性校验,对地址、电话的合法性校验,并对错误及缺失信息以人工介入的方式进行除区划编码外的补充完善。区划编码作为关键重要信息,需要通过构建虚拟区划程序按道路客运区划规则构建。区划分组程序将站点信息以经纬度为主要依据,与道路客运区划相结合,为每个站点指定所对应的区划编码作为组码。站点信息完善模块3将已进行区划分组后的站点信息传输至站点编码方法模块4,等待进一步处理。
站点编码方法模块4,负责接收站点信息完善模块3传送的站点信息数据,并对接收到的已分组的站点数据按照编码规则生成子编码,对子编码进行唯一性确认后,生成全国道路客运联网售票系统唯一站点编码。站点编码方法模块4通过信息读取程序对站点信息完善模块3传送的数据进行读取存储。由子编码生成程序对读取到的站点数据进行分析,按照组内字母+数字(去除数字和字母之间易混淆的I,O)进行排列组合的方式为每一个站点生成3位子编码。再由子编码唯一性验证程序对已生成的3位子编码结合全国道路客运联网售票系统站点编码库数据进行编码唯一性验证,如发现子编码被站点编码库内相同区划组码内的其他站点占用,则为当前站点重新分配子编码,直到通过编码唯一性验证。通过编码唯一性验证的站点编码数据最终由站点编码生成程序将站点所属12位道路客运区划编码与生成的3位站点子编码进行组合,形成最终的15位全国道路客运联网售票系统站点编码。站点编码方法模块4将已进行编码后的站点信息传输至属地编码信息确认模块5,等待最终验证。
属地编码信息确认模块5,负责对站点编码方法模块4传送的已编码的站点信息数据进行属地编码唯一性及信息正确性验证,并将验证后的数据丰富到全国道路客运联网售票系统站点信息库。属地编码信息确认模块5通过属地编码唯一性及正确性验证程序对站点编码方法模块4传送的已编码的站点的全部信息进行唯一性验证,并与本地全国道路客运站点信息库内属地区划信息相同的所有站点数据进行比对,去除冗余及错误数据,通过验证的数据经由全国道路客运联网售票站点信息库丰富程序存储至全国道路客运联网售票系统站点信息库,供全国道路客运联网售票系统使用。
下面对每个模块进行更细化的说明。
如图2所示,站点信息收集模块1具体实现如下:
方式一:主动收集流程
首先,收集整理道路客运行业内的行业监管单位、客运企业、客运站场站、分销商各个网站网址,对其网站所公示的公开信息,以客运站点为单位,对客运站点基础信息其中包括:站点名称、站点简称、站点拼音全称、站点首字母简称、站点代码、站点地址、站点电话、站点负责人、站点所属区划、站点经度、站点纬度共11项信息进行爬取。由于各个网站性质不同,所以对不同性质的网站设置了不同时间和频次的抓取。其中行业监管单位、客运企业、客运站场站按每天一次的频次进行抓取,抓取过程中设置等待时间,等待时间为1-5秒随机等待;对分销商网站按每天2次,在售票低峰时间段对其进行抓取,抓取过程中设置等待时间,等待时间为1-5秒随机等待,以减少对网站的压力。
方式二:被动接收流程
被动接收流程,以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起草的“部级联网售票平台接入技术要求”文档为基础,由全国道路客运联网售票系统提供数据交互服务,全国31个省域道路客运平台每天定时通过FTP方式上传客运站信息至全国道路客运联网售票系统数据交换平台,客运站信息内容依据“部级联网售票平台接入技术要求”文档中的客运站信息接口为依据,其技术方式为在客运站信息发生变化时,将变化数据以信息交换通道定期主动上传至全国道路客运联网售票系统。
站点信息收集模块1通过主动收集及被动接收两种方式对道路客运联网售票系统站点进行收集、更新,在被动接收方式收集的数据基础上,主动收集方式对站点数据进行了有效的补充,从而扩大了道路客运联网售票的站点信息的覆盖率。
如图3所示,区划自动更新模块2具体实现如下:
(1)区划信息收集程序:首先通过区划信息收集程序对道路客运联网售票系统所使用的区划编码以两种方式进行收集,方式一:利用python语言所开发的爬虫对国家统计局网站公布的最新版12位区划编码列表进行爬取,其中包含省、市、区(县)、乡镇、街道、居委会对应的区划编码,通过定时任务方式对爬虫程序进行控制,爬取频次为1月1次,爬虫程序处理数据过程中设置1-5秒随机等待时间,以免高频爬取数据给网站带来压力;方式二:由人工或第三方程序所给出的新增区划记录进行收集,其中包含乘客反馈信息,客服咨询客运场站信息,以及下述站点信息完善模块3中添加的虚拟区划信息。收集到的区划信息数据输出给新旧区划对比程序处理。
(2)新旧区划对比:然后由新旧区划对比程序将所收集到的区划信息与全国道路客运联网售票系统中原有的信息区划信息进行对比,比对项包括区划编码、区划名称、区划简称、拼音、经度、纬度6项信息,通过以区划编码为主,另5项信息为辅的方式对收集到的区划逐条、逐项比对,并对比对后的数据添加处理标识,方便下面区划信息更新程序识别处理。
(3)区划信息更新:通过新旧区划对比程序输出的数据,按照数据处理标识对道路客运联网售票系统道路客运区划列表进行更新、删除、修改操作,形成最新道路客运区划编码列表。
(4)数据存储:生成的最新道路客运区划列表以两种方式进行存储。方式一:以csv文件方式进行存储;方式二:将生成的最新道路客运区划编码列表写入道路客运联网售票系统数据中心,存入数据库。并将数据输出到站点信息完善模块3。
如图1所示,站点信息完善模块3包括信息完善程序6、区划分组程序7和构建虚拟区划程序8;
信息完善程序6:接收站点信息收集模块1传送的数据,通过站点信息非空性验证、唯一性验证,对站点基础信息(区划信息除外)为空的项以自有系统信息、行业关联系统信息、关联网页信息、人工确认信息、第三方数据源辅助信息对疑似站点进行信息补全,对站点信息重复数据进行去重处理,并将数据输出到区划分组程序8。其中站点区划信息为空的数据单独列出,并输出到构建虚拟区划程序7等待处理。
构建虚拟区划程序7:接收信息完善程序6输出数据,对于全国道路目标客运站点中区划信息缺失、位置不详的的数据,采用自定义虚拟区划的方式进行补全,补全方式为确认站点信息所属最大单位区划,按照省、市、区(县)、乡镇、街道、居委会的顺序进行添加,不能明确区划的行政级别按照默认规则添加0,补全相应位数。从而保证目标站点使用率最大化,目标站点信息数据覆盖率最大化。构建的虚拟区划,输出给区划自动更新模块2进行新增处理,以保证数据完整性。并将添加完整的站点信息输出到区划分组程序8,等待下一步处理。
区划分组程序8:接收信息完善程序6与信息完善程序7输出的数据,对接收到的全国道路客运站点进行分组划分,分组规则以站点信息以经纬度为主要依据,与道路客运区划相结合,为每个站点指定所对应的区划编码作为组码。并输出到站点编码方法模块4中的信息读取程序9,等待下一步处理。
如图1所示,站点编码方法模块4包括:信息读取程序9、子编码生成程序10、子编码唯一性验证程序11和站点编码生成程序13;
信息读取程序9,读取站点信息完善模块3输出的数据到程序数据缓存区,并按区划分组程序8中的数据分组将读取的数据分区存放,然后按照组码将道路客运联网售票系统中的本地站点库数据筛选、抽取一并存放至信息读取程序9中的数据缓存区,待下一个程序处理。
子编码生成组件程序10,对信息读取程序9中数据缓存区的数据做处理,依据站点信息完善模块3中对全国道路客运站点分组划分结果,分别对每一组进行站点唯一性编码,具体方法为首先根据每一组的划分主键区划查询缓存中本地站点信息中该区划所在组的最大站点编码,之后根据多维度信息对该组内全国道路客运目标站点进行有序编码,每组站点按照该方法依次进行编码,直到数据缓存区中的所有站点都存在对应的3位唯一子编码。编码后的数据输出到子编码唯一性验证程序11进行下一步验证。
子编码唯一性验证程序11,接收子编码生成组件程序10中输出的数据,并将接收到的数据与缓存区中的本地站点库数据进行比对,按照相同组码内编码唯一的规则,对接收的站点子编码数据进行逐一对比,当子编码出现冲突时,该条站点数据会由子编码唯一性验证程序11直接传送至上一环节,由子编码生成组件程序10重新分配子编码,直到满足相同组码内编码唯一的规则。验证通过的数据将输出至站点编码生成程序12,等待处理。
站点编码生成程序12,接收子编码唯一性验证程序11输出的站点数据完成15位全国道路客运联网售票系统站点编码。编码规则:站点所属地12位区划前缀+3位子编码。将接收到的站点信息数据中12位道路客运区划编码与该站点对应的子编码通过站点编码生成程序12依次组合生成15位唯一全国道路客运联网售票系统站点编码,全国道路客运联网售票系统站点编码完成后将传输至属地编码信息确认模块5进行处理。
所述属地编码信息确认模块5包括属地编码唯一性及正确性验证程序13和本地全国道路客运站点信息库录入程序14;
属地编码唯一性及正确性验证程序13,接收站点编码生成程序12传输的全国道路客运联网售票系统站点信息数据,并将本地全国道路客运站点信息库内数据读取程序数据缓存区。通过属地编码唯一性及正确性验证程序对全国道路客运联网售票系统站点11项基础信息进行全面验证,验证方式:与本地全国道路客运站点信息库内属地区划信息相同的所有站点数据进行逐项逐条比对,去除冗余及错误数据,得到最终可供全国道路联网售票系统使用的站点数据。其中:相同属地内站点主要信息如站点名称、地址、经纬度等相似度大于等于90%的即为冗余数据,站点归属区划编码等重要信息错误即为错误数据。通过验证的站点数据将输出至本地全国道路客运站点信息库录入程序14,等待处理。
本地全国道路客运站点信息库录入程序14:接收属地编码唯一性及正确性验证程序13输出数据,接收到的站点数据通过本地全国道路客运站点信息库录入程序14自动录入到本地全国道路客运站点信息库,供全国道路客运联网售票系统使用。
本发明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Claims (8)

1.一种全国道路客运站点编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站点信息收集模块、区划自动更新模块、站点信息完善模块、站点编码方法模块及属地编码信息确认模块,其中:
站点信息收集模块,负责采集全国道路客运联网售票系统所涉及站点的基础信息;站点基础信息的采集是通过两种方式进行,方式一是主动收集,以道路客运行业内的公开站点信息为基础,以定时任务的方式主动进行数据抓取及分析,获得客运站基础信息;方式二是被动接收,以客运站基础信息接口规范为基础,由全国各省域道路客运平台定期提供的客运站信息至全国道路客运联网售票系统,在客运站信息发生变化时,将变化数据以信息交换通道定期主动上传至全国道路客运联网售票系统;站点信息收集模块将被动收集和主动收集所得到的客运站基础信息进行合并、去重后作为全国道路客运系统所涉及的站点信息数据集合传输至站点信息完善模块;
区划自动更新模块,负责生成及维护全国道路客运联网售票系统所使用的道路客运区划编码;通过区划信息收集程序自动收集国家统计局网站公布的最新版12位区划编码列表及对应的区划编码,及新增区划记录;然后将所收集到的区划信息与全国道路客运联网售票系统中原有的信息区划信息进行对比,依据对比结果,对道路客运区划进行唯一性编码,形成道路客运区划编码列表,将最新的道路客运区划编码列表存储至全国道路客运联网售票系统中;并将生成及维护最新的道路客运区划编码列表,传输至站点信息完善模块;
站点信息完善模块,负责对站点信息收集模块和区划自动更新模块所传输的数据进行校验,对错误信息进行修改,对缺失信息进行完善,对所有站点按区划进行分组,指定组码;通过信息完善程序对站点信息进行区划、经度、纬度的非空性校验,对地址、电话进行合法性校验;区划编码通过虚拟区划程序按道路客运区划规则构建,将站点信息以经纬度为依据,与道路客运区划相结合,为每个站点指定所对应的区划编码作为组码,并将分组后的站点信息传输至站点编码方法模块;
站点编码方法模块,负责接收站点信息完善模块传送的站点信息数据,并对接收到的已分组的站点数据按照编码规则生成子编码,对子编码进行唯一性确认后,生成全国道路客运联网售票系统唯一站点编码;站点编码方法模块通过信息读取程序对站点信息完善模块传送的数据进行读取、存储;对读取到的站点数据进行分析,通过排列组合的方式为每一个站点生成3位子编码,再对已生成的3位子编码结合全国道路客运联网售票系统站点编码库数据进行编码唯一性验证,如果发现子编码被站点编码库内相同区划组码内的其他站点占用,则为当前站点重新分配子编码,直到通过编码唯一性验证;通过编码唯一性验证的站点编码数据最终由站点编码生成程序将站点所属12位道路客运区划编码与生成的3位站点子编码进行组合,形成最终的15位全国道路客运联网售票系统站点编码;并将已进行编码后的站点信息传输至属地编码信息确认模块;
属地编码信息确认模块,负责对站点编码方法模块传送的已编码的站点信息数据进行属地编码唯一性及信息正确性验证,并将验证后的数据丰富到全国道路客运联网售票系统站点信息库;通过属地编码唯一性及正确性验证程序对站点编码方法模块传送的已编码的站点的全部信息进行唯一性验证,并与本地全国道路客运站点信息库内属地区划信息相同的所有站点数据进行比对,通过验证的数据经由全国道路客运联网售票系统站点信息库丰富程序存储至全国道路客运联网售票系统站点信息库,供全国道路客运联网售票系统使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国道路客运站点编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站点信息收集模块中主动收集流程具体如下:
首先,收集整理道路客运行业内的行业监管单位、客运企业、客运站场站、分销商各个网站,对各个网站所公示的公开信息,以客运站点为单位,对客运站点基础信息其中包括:站点名称、站点简称、站点拼音全称、站点首字母简称、站点代码、站点地址、站点电话、站点负责人、站点所属区划、站点经度、站点纬度共11项信息进行爬取;由于各个网站性质不同,所以对不同性质的网站设置了不同时间和频次的抓取,其中行业监管单位、客运企业、客运站场站按每天一次的频次进行抓取,抓取过程中设置等待时间;对分销商各个网站按每天设定次数,在售票低峰(23:00-次日5:00)时间段对客运站点基础信息进行抓取,抓取过程中设置等待时间,以减少对分销商网站的压力。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国道路客运站点编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站点信息收集模块(1)中,被动接收流程如下:由全国道路客运联网售票系统提供数据交互服务,全国各个省域道路客运平台每天定时上传客运站信息至全国道路客运联网售票系统数据交换平台,客运站信息中的内容以客运站信息接口为依据,在客运站信息发生变化时,将变化数据以信息交换通道定期主动上传至全国道路客运联网售票系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国道路客运站点编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区划自动更新模块具体实现如下:
(1)区划信息收集程序:首先通过区划信息收集程序对道路客运联网售票系统所使用的区划编码以两种方式之一进行收集;方式一:利用python语言所开发的爬虫对国家统计局网站公布的最新版12位区划编码列表进行爬取,其中包含省、市、区或县、乡镇、街道、居委会对应的区划编码,通过定时任务方式对爬虫程序进行控制,爬虫程序处理数据过程中设置随机等待时间,以免高频爬取数据给网站带来压力;方式二:对新增区划记录进行收集,其中包含乘客反馈信息,客服咨询客运场站信息,以及下述站点信息完善模块中添加的虚拟区划信息,收集到的区划信息数据输出给新旧区划对比程序处理;
(2)新旧区划对比:由新旧区划对比程序将所收集到的区划信息与全国道路客运联网售票系统中原有的区划信息进行比对,比对项包括区划编码、区划名称、区划简称、拼音、经度和纬度6项信息,通过以区划编码为主,另5项信息,即区划名称、区划简称、拼音、经度和纬度为辅的方式对收集到的区划逐条、逐项比对,并对比对后的数据添加处理标识,方便区划信息更新程序识别处理;
(3)区划信息更新:通过新旧区划对比程序输出的数据,按照数据处理标识对道路客运联网售票系统道路客运区划列表进行更新、删除和修改操作,形成最新道路客运区划编码列表;
(4)数据存储:生成的最新道路客运区划列表以两种方式进行存储,方式一:以csv文件方式进行存储;方式二:将生成的最新道路客运区划编码列表写入道路客运联网售票系统数据中心,存入数据库,并将数据输出到站点信息完善模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国道路客运站点编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站点信息完善模块包括信息完善程序、区划分组程序和构建虚拟区划程序;
信息完善程序:接收站点信息收集模块传送的数据,通过站点信息非空性验证、唯一性验证,对站点基础信息为空的项以自有系统信息、行业关联系统信息、关联网页信息、人工确认信息、第三方数据源辅助信息对疑似站点进行信息补全,对站点信息重复数据进行去重处理,并将数据输出到区划分组程序,其中站点区划信息为空的数据单独列出,并输出到构建虚拟区划程序;
构建虚拟区划程序:接收信息完善程序输出数据,对于全国道路目标客运站点中区划信息缺失、位置不详的的数据,采用自定义虚拟区划的方式进行补全,补全方式为确认站点信息所属最大单位区划,按照省、市、区或县、乡镇、街道、居委会的顺序进行添加,不能明确区划的行政级别按照默认规则添加0,补全相应位数,从而保证目标站点使用率最大化,目标站点信息数据覆盖率最大化;构建的虚拟区划,输出给区划自动更新模块进行新增处理,以保证数据完整性,并将添加完整的站点信息输出到区划分组程序;
区划分组程序:接收信息完善程序与构建虚拟区划程序输出的数据,对接收到的全国道路客运站点进行分组划分,分组规则以站点信息的经纬度为主要依据,与道路客运区划相结合,为每个站点指定所对应的区划编码作为组码,并输出到站点编码方法模块中的信息读取程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国道路客运站点编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站点编码方法模块包括:信息读取程序、子编码生成程序、子编码唯一性验证程序和站点编码生成程序;
信息读取程序,读取站点信息完善模块输出的数据到程序数据缓存区,并按区划分组程序中的数据分组将读取的数据分区存放,然后按照组码将道路客运联网售票系统中的本地站点库数据筛选、抽取一并存放至信息读取程序中的数据缓存区,待下一个程序处理;
子编码生成组件程序,对信息读取程序中数据缓存区的数据做处理,依据站点信息完善模块中对全国道路客运站点分组划分结果,分别对每一组进行站点唯一性编码,方法为首先根据每一组的划分主键区划查询缓存中本地站点信息中该区划所在组的最大站点编码,之后根据多维度信息对该组内全国道路客运目标站点进行有序编码,每组站点按照该方法依次进行编码,直到数据缓存区中的所有站点都存在对应的3位唯一子编码,编码后的数据输出到子编码唯一性验证程序进行下一步验证;
子编码唯一性验证程序,接收子编码生成组件程序中输出的数据,并将接收到的数据与缓存区中的本地站点库数据进行比对,按照相同组码内编码唯一的规则,对接收的站点子编码数据进行逐一对比,当子编码出现冲突时,该条站点数据会由子编码唯一性验证程序直接传送至上一环节,由子编码生成组件程序重新分配子编码,直到满足相同组码内编码唯一的规则,验证通过的数据将输出至站点编码生成程序;
站点编码生成程序,接收子编码唯一性验证程序输出的站点数据完成15位全国道路客运联网售票系统站点编码;编码规则:站点所属地12位区划前缀+3位子编码。将接收到的站点信息数据中12位道路客运区划编码与该站点对应的子编码通过站点编码生成程序依次组合生成15位唯一全国道路客运联网售票系统站点编码,全国道路客运联网售票系统站点编码完成后将传输至属地编码信息确认模块进行处理。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国道路客运站点编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属地编码信息确认模块包括:属地编码唯一性及正确性验证程序和本地全国道路客运站点信息库录入程序;
属地编码唯一性及正确性验证程序,接收站点编码生成程序传输的全国道路客运联网售票系统站点信息数据,并将本地全国道路客运站点信息库内数据读取程序数据缓存区,通过属地编码唯一性及正确性验证程序对全国道路客运联网售票系统站点11项基础信息进行全面验证,得到最终供全国道路联网售票系统使用的站点数据,通过验证的站点数据将输出至本地全国道路客运站点信息库录入程序;
本地全国道路客运站点信息库录入程序:接收属地编码唯一性及正确性验证程序输出数据,接收到的站点数据通过本地全国道路客运站点信息库录入程序(14)自动录入到本地全国道路客运站点信息库,供全国道路客运联网售票系统使用。
8.一种全国道路客运站点编码方法,其特征在于,实现为:
通过编码系统生成的全国道路客运站点编码采用双部分组成,其前12位为站点所属区划编码,后3位为大写字母+数字构成,总长度为15,其中前12位采用国家统计局所公布的全国城乡区划代码,其精确到村镇一级,理论组合为9*1011,足以满足全国乡镇以上的区划所需,在全国道路客运联网系统中,每一客运站所需区划需要精确到乡镇以下方能避免重复,后3位采用以大写字母+数字的方式进行编码,用以描述在乡镇以下内容的信息;为避免字母与数字的混淆,需在编码字符中去除两大写字母I、O,每一位共有34种可能,其排列组合可能性为343=39304种,已能充分满足客运站在乡镇以下信息的编码需求,同时也在省际或城际运输、定制班次、机场巴士、货运输运、铁路运输、网约车、虚拟客运站多种交通方式联程运输时进行客运站编码映射使用,其中,在地理位置信息未精确到乡镇的特殊的客运站,采取虚拟区划的方式进行编码;虚拟区划的编码是基于国家统计局所公布的全国城乡区划代码,采用全国城乡区划代码未使用的编码段,此种情况仅限于未明确位置的全国道路客运站点,否则将采用统计局公布的统一全国城乡区划代码。
CN201910216194.1A 2019-03-21 2019-03-21 一种全国道路客运站点编码系统及方法 Active CN10987253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16194.1A CN109872534B (zh) 2019-03-21 2019-03-21 一种全国道路客运站点编码系统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16194.1A CN109872534B (zh) 2019-03-21 2019-03-21 一种全国道路客运站点编码系统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72534A true CN109872534A (zh) 2019-06-11
CN109872534B CN109872534B (zh) 2020-11-27

Family

ID=669210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216194.1A Active CN109872534B (zh) 2019-03-21 2019-03-21 一种全国道路客运站点编码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872534B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56375A (zh) * 2004-01-08 2004-12-22 陈阿林 对城市及周边地区地理寻址对象进行编码标示的方法
CN1979597A (zh) * 2005-12-01 2007-06-13 李伟 城市道路和公共交通站点编码及其发布查询的方法与装置
RU2317592C1 (ru) * 2006-07-06 2008-02-20 Александр Васильевич Ерасов Система контроля безопасности движения транспорта
CN101145218A (zh) * 2007-10-24 2008-03-19 中山大学 一种道路自动编码系统
CN101635114A (zh) * 2008-07-22 2010-01-27 北京捷易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道路编码更新方法、系统及地图数据服务器
KR20170048170A (ko) * 2015-10-26 2017-05-08 임성진 도로기반코드 생성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06663370A (zh) * 2014-05-04 2017-05-10 罗杰·安德烈·埃勒特森 道路交通服务器
CN107621263A (zh) * 2017-08-25 2018-01-23 北京麦钉艾特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道路磁场特征的地磁定位方法
CN108011931A (zh) * 2017-11-22 2018-05-08 用友金融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Web数据采集方法和Web数据采集系统
CN108334579A (zh) * 2018-01-25 2018-07-27 孙如江 基于时空业务的地名身份号码编码器、编码方法及设备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56375A (zh) * 2004-01-08 2004-12-22 陈阿林 对城市及周边地区地理寻址对象进行编码标示的方法
CN1979597A (zh) * 2005-12-01 2007-06-13 李伟 城市道路和公共交通站点编码及其发布查询的方法与装置
RU2317592C1 (ru) * 2006-07-06 2008-02-20 Александр Васильевич Ерасов Система контроля безопасности движения транспорта
CN101145218A (zh) * 2007-10-24 2008-03-19 中山大学 一种道路自动编码系统
CN101635114A (zh) * 2008-07-22 2010-01-27 北京捷易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道路编码更新方法、系统及地图数据服务器
CN106663370A (zh) * 2014-05-04 2017-05-10 罗杰·安德烈·埃勒特森 道路交通服务器
KR20170048170A (ko) * 2015-10-26 2017-05-08 임성진 도로기반코드 생성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07621263A (zh) * 2017-08-25 2018-01-23 北京麦钉艾特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道路磁场特征的地磁定位方法
CN108011931A (zh) * 2017-11-22 2018-05-08 用友金融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Web数据采集方法和Web数据采集系统
CN108334579A (zh) * 2018-01-25 2018-07-27 孙如江 基于时空业务的地名身份号码编码器、编码方法及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何波: "城市道路编码标准与编码方法研究综述", 《道路交通与安全》 *
屈立成: "高速公路路网精细化编码与定位研究", 《交通信息与安全》 *
张睿卓: "一种基于中文地理分词的动态交通信息数据模型研究",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基础科学辑)》 *
赵桂毅: "基于Geodatabase的淄博道路交通地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72534B (zh) 2020-11-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Yang et al. A decade of transit oriented development policies in Brisbane, Australia: Development and land-use impacts
Masoumi et al. Drivers of urban sprawl in two large Middle-eastern countries: literature on Iran and Egypt.
Qi et al. Joint optimization model for train scheduling and train stop planning with passengers distribution on railway corridors
CN101324965A (zh) 铁路自动售检票系统
CN109408781A (zh) 一种基于行政区划的寄递地址编码方法
Dimico Size matters: the effect of the size of ethnic groups on development
Liu et al. High‐speed railway and urban productivity disparities
CN111625604B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出行服务质量高可信评价系统与方法
Alawadi et al. Streets, density, and the superblock: Neighborhood planning units and street connectivity in Abu Dhabi
Gwebu Towards a Theoretical Exploration of the Differential Urbanisation Model in Sub‐Saharan Africa: The Botswana Case
CN109872534A (zh) 一种全国道路客运站点编码系统及方法
CN102194156A (zh) 一种科技查新方法及系统
CN106920149A (zh) 一种支持多方联网票务的方法
CN105590273A (zh) 基于网络信息系统的交通工程档案管理系统
Poku-Boansi et al. Contextualizing transport infrastructure and services in Ghanaian peri-urbanism
Anciães Population decline and accessibility in the Portuguese interior
Upshaw et al. Urban development change as a response to information technology
RAMÍREZ et al. Simulation model to find the slack time for schedule of the transit operations in off-peak time on the main terminal of massive transport system
Botha The role of special economic zones in spatial planning in South Africa
Sani et al. Web-based E-ticketing system for booking and reservation for railway transportation using quick response codes
Loghin et al. Functionality in the limits of new administrative-territorial units in Romania
Wang et al. Evaluating the Market Share of China Railway Express Lines–A Data-driven Approach
KR20240039917A (ko) 대중 교통 데이터 제공 서비스를 운영하는 방법과, 시스템 및 이 방법을 기록한 컴퓨터로 읽을 수 있는 기록 매체
Khurshid et al. Sustainable Urban Environment by using Transit Oriented Development: A case study in Bodhgaya, Bihar, India.
Sheard The regional economic impacts of the railway gauge muddle in Australia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