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869981B - 一种可折叠搁物架及制冷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折叠搁物架及制冷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869981B
CN109869981B CN201711246250.3A CN201711246250A CN109869981B CN 109869981 B CN109869981 B CN 109869981B CN 201711246250 A CN201711246250 A CN 201711246250A CN 109869981 B CN109869981 B CN 10986998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y
rack
foldable
connecting part
foldable ra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24625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869981A (zh
Inventor
希勒·雅尼克
周战宏
张敏
黄璐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SH Electrical Appliances Jiangsu Co Ltd
BSH Hausgeraete GmbH
Original Assignee
BSH Electrical Appliances Jiangsu Co Ltd
BSH Hausgeraete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SH Electrical Appliances Jiangsu Co Ltd, BSH Hausgeraete GmbH filed Critical BSH Electrical Appliances Jiangs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246250.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869981B/zh
Publication of CN1098699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6998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86998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6998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able Equipment (AREA)
  • Assembled Shelves (AREA)

Abstract

一种可折叠搁物架及制冷设备,所述可折叠搁物架包括:一对支架,支架上设置有第一连接部,以及沿支架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引导机构;适于支撑在支架上的第一搁盘,第一搁盘的第一端具有第二连接部,第二连接部与第一连接部可转动连接;适于支撑在支架上的第二搁盘,第一搁盘的第二端和第二搁盘的第一端铰接;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可沿支架的长度方向前后相对移动;还包括导向机构,第二连接部相对于第一连接部向后移动时导向机构引导第一搁盘的第一端向下移动和/或引导第二搁盘的第一端向上运动以使得第一搁盘的第二端和第二搁盘的第一端翘起。通过本发明方案能在不移除搁物架的前提下有效提高空间利用率,方便用户灵活分割存储空间。

Description

一种可折叠搁物架及制冷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冷设备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可折叠搁物架及制冷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制冷设备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冰箱等制冷设备存储蔬菜、鱼肉等易腐食物。
为了提高空间利用率,现有的冰箱的冷藏区和冷冻区都会设置多个搁物架,以将存储空间分割为多个存储区域。
当需要存放大体积物件时,用户需要手动调节搁物架的位置甚至取出搁物架从而为大体积物件预留足够的存储空间。
但是,这样的操作方式导致被取出的搁物架存在极大的损坏风险,还需要占用用户的居家空间来专门存放取出的这些搁物架,操作不方便,影响用户体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在避免损坏搁物架的前提下,有效提高空间利用率,方便用户灵活分割存储空间。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可折叠搁物架,包括:一对支架,所述支架上设置有第一连接部,以及沿所述支架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引导机构;适于支撑在所述支架上的第一搁盘,所述第一搁盘的第一端具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可转动连接;适于支撑在所述支架上的第二搁盘,所述第一搁盘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搁盘的第一端铰接;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可沿所述支架的长度方向前后相对移动;还包括导向机构,所述第二连接部相对于第一连接部向后移动时所述导向机构引导所述第一搁盘的第一端向下移动和/或引导所述第二搁盘的第一端向上运动以使得所述第一搁盘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搁盘的第一端翘起。
可选的,所述导向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部或第二连接部的第一导引斜面以使所述第二连接部相对于第一连接部向后移动时所述第一搁盘的第一端向下移动。
可选的,所述导向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支架或所述第二搁盘的第二导引斜面以使所述第二连接部相对于第一连接部向后移动时所述第二搁盘的第一端向上运动。
可选的,所述第一搁盘的第二端和/或所述第二搁盘的第一端具有突出部,所述第二连接部相对于第一连接部向后移动时,所述第二导引斜面抵触所述突出部,以引导所述第一搁盘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搁盘的第一端翘起。
可选的,所述导向机构还包括固定部,所述固定部直接或间接地固定于所述支架,所述第二导引斜面固定于所述固定部并且具有朝向所述突出部的斜面。
可选的,所述固定部固定于所述引导机构上。
可选的,所述第一搁盘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搁盘的第一端通过铰接件铰接,所述突出部集成于所述铰接件。
可选的,所述第一连接部为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部为销轴;或者,所述第一连接部为销轴,所述第二连接部为连接孔;其中,所述销轴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连接孔内,并在所述连接孔内可沿所述支架的长度方向前后移动。
可选的,所述连接孔为腰型孔。
可选的,所述连接孔具有缺口,所述销轴通过所述缺口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连接孔内。
可选的,所述第一连接部设置于所述支架的后端部,所述第二搁盘的第二端或连接于所述第二搁盘的第二端的第三搁盘设置有止挡部,所述支架具有适配部,在所述第一搁盘和第二搁盘展开地支撑在所述支架上时,所述止挡部抵持于所述适配部以防止所述第一搁盘向后移动。
可选的,所述止挡部为卡扣部,与设置于所述引导机构和/或支架的前端部的适配部相适配,以卡扣固定于所述适配部或松脱。
可选的,所述引导机构上开设有固定槽,所述止挡部还与所述固定槽适配,以内嵌固定于所述固定槽内或松脱。
可选的,所述可折叠搁物架还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二搁盘的第二端的第三搁盘。
可选的,所述第三搁盘的第一端通过连接部可转动的连接于所述第二搁盘的第二端,以使所述第三搁盘的第二端可以向上翻转。
可选的,在沿所述支架的长度方向上,所述第二搁盘位于第一搁盘的前方。
可选的,所述第一搁盘和第二搁盘具有相同的结构。
可选的,所述第一搁盘的第二端设置有转轴和卡槽,所述第二搁盘的第一端的结构与所述第一搁盘的第二端的结构相同,并且所述第二搁盘的第一端的转轴与所述第一搁盘的第二端的卡槽适配,所述第二搁盘的第一端的卡槽与所述第一搁盘的第二端的转轴适配。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制冷设备,包括存储空间,还包括:上述的可折叠搁物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可折叠搁物架,包括:一对支架,所述支架上设置有第一连接部,以及沿所述支架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引导机构;适于支撑在所述支架上的第一搁盘,所述第一搁盘的第一端具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可转动连接;适于支撑在所述支架上的第二搁盘,所述第一搁盘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搁盘的第一端铰接;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可沿所述支架的长度方向前后相对移动;还包括导向机构,所述第二连接部相对于第一连接部向后移动时所述导向机构引导所述第一搁盘的第一端向下移动和/或引导所述第二搁盘的第一端向上运动以使得所述第一搁盘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搁盘的第一端翘起。较之现有的搁物架,本发明实施例所述可折叠搁物架的搁盘能够在所述导向机构的作用下可折叠的运动至退回位置,从而在不移除所述可折叠搁物架的前提下,基于所述可折叠搁物架自身的折叠作用改变存储空间内的空间分割状态,打通原本被可折叠搁物架所分割的空间。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基于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案,用户既能根据需求灵活分割存储空间,又不需要整体移除所述可折叠搁物架,从而节省用户的居家空间,也有效降低可折叠搁物架的损坏风险。
进一步,所述导向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部或第二连接部的第一导引斜面以使所述第二连接部相对于第一连接部向后移动时所述第一搁盘的第一端向下移动,从而带动所述第一搁盘的第二端和第二搁盘的第一端翘起,使得所述第一搁盘和第二搁盘能够可折叠地运动至所述退回位置。
进一步,所述导向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支架或所述第二搁盘的第二导引斜面以使所述第二连接部相对于第一连接部向后移动时所述第二搁盘的第一端向上运动,从而带动所述第一搁盘的第二端和第二搁盘的第一端翘起,使得所述第一搁盘和第二搁盘能够可折叠地运动至所述退回位置。
进一步,所述第一搁盘的第二端和/或所述第二搁盘的第一端具有突出部,所述第二连接部相对于第一连接部向后移动时,所述第二导引斜面抵触所述突出部,以引导所述第一搁盘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搁盘的第一端翘起。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通过所述突出部和所述第二导引斜面的相互配合,能够在所述第二连接部相对于第一连接部向后移动时,确保所述第二搁盘的第一端和第一搁盘的第二端翘起,使得所述第一搁盘和第二搁盘能够可折叠地运动至所述退回位置。
进一步,所述导向机构还包括固定部,所述固定部直接或间接地固定于所述支架,所述第二导引斜面固定于所述固定部并且具有朝向所述突出部的斜面。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所述第二导引斜面能够通过所述固定部牢固的设置在所述支架上,以通过与所述突出部的相互配合确保所述第二连接部相对于第一连接部向后移动时,所述第二搁盘的第一端和第一搁盘的第二端能够因设置于其上的突出部与所述第二导引斜面的相互抵触而向上翘起。
进一步,所述固定部固定于所述引导机构上,以使所述突出部与所述第二导引斜面的抵触作用更加明显。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所述固定部可以齐平于所述引导机构,以起到平滑过渡的作用。
进一步,所述第一连接部为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部为销轴;或者,所述第一连接部为销轴,所述第二连接部为连接孔;其中,所述销轴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连接孔内,并在所述连接孔内可沿所述支架的长度方向前后移动,以确保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能够可转动的连接,同时所述第二连接部还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向后移动,为所述第一搁盘和第二搁盘的翘起提供移动空间。
进一步,所述连接孔为腰型孔,以确保所述销轴能够在所述腰型孔内前后移动,为所述第一搁盘和第二搁盘的翘起提供移动空间。
进一步,所述连接孔具有缺口,所述销轴通过所述缺口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连接孔内,便于装配,也便于用户取放所述可折叠搁物架。
进一步,所述第一连接部设置于所述支架的后端部,所述第二搁盘的第二端或连接于所述第二搁盘的第二端的第三搁盘设置有止挡部,所述支架具有适配部,在所述第一搁盘和第二搁盘展开地支撑在所述支架上时,所述止挡部抵持于所述适配部以防止所述第一搁盘向后移动,确保所述可折叠搁物架能够稳定的处于展开状态,不会出现意外回缩折叠的情况,有利于用户在展开的可折叠搁物架上放置物品。
进一步,所述止挡部为卡扣部,与设置于所述引导机构和/或支架的前端部的适配部相适配,以卡扣固定于所述适配部或松脱,防止所述第一搁盘非预期地向后移动。
进一步,所述引导机构上开设有固定槽,所述止挡部还与所述固定槽适配,以内嵌固定于所述固定槽内或松脱,确保所述第一搁盘和第二搁盘能够稳定在所述退回位置,不会出现意外下滑展开的情况,有利于用户使用存储空间内的整体空间。
进一步,所述第一搁盘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搁盘的第一端通过铰接件铰接,所述突出部集成于所述铰接件,以使第二导引斜面对所述突出部的抵触作用能够直接传递至所述第一搁盘的第二端和第二搁盘的第一端,确保所述第二连接部相对于第一连接部向后移动时,所述第一搁盘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搁盘的第一端能够在所述第二导引斜面的引导下翘起。
进一步,所述可折叠搁物架还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二搁盘的第二端的第三搁盘,以增加所述可折叠搁物架呈展开状态时的搁物面积;或者,在保持搁物面积不变的前提下,通过将所述可折叠搁物架划分成两个以上可转动连接的搁盘,能够有效减小第一搁盘和第二搁盘折叠后的高度,节省所述可折叠搁物架在纵向上在存储空间内的占用体积。
进一步,所述第三搁盘的第一端通过连接部可转动的连接于所述第二搁盘的第二端,以使所述第三搁盘的第二端可以向上翻转,从而创造出更多的存储空间。例如,在所述第一搁盘和第二搁盘处于所述退回位置时,所述第三搁盘也能够向上翻折,以使所述可折叠搁物架整体多段折叠地设置于所述存储空间内,从而将被所述可折叠搁物架分割的多个存储区域全部打通成一个存储区域。
进一步,在沿所述支架的长度方向上,所述第二搁盘位于第一搁盘的前方。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在实际应用中,沿所述支架的长度方向指向前方的方向可以是面向用户的方向,亦即存储空间的开口的方向,当所述第二搁盘被向后推动时,所述第二连接部相对于第一连接部向后移动,使得所述第二搁盘的第一端和第一搁盘的第二端翘起,带动所述第二搁盘和第一搁盘可折叠地运动至所述退回位置,从而将处于折叠状态的可折叠搁物架的前方空间都预留出来供用户使用。
进一步,所述第一搁盘和第二搁盘具有相同的结构,以降低生产和安装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进一步,所述第一搁盘的第二端设置有转轴和卡槽,所述第二搁盘的第一端的结构与所述第一搁盘的第二端的结构相同,并且所述第二搁盘的第一端的转轴与所述第一搁盘的第二端的卡槽适配,所述第二搁盘的第一端的卡槽与所述第一搁盘的第二端的转轴适配。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所述第一搁盘的第二端的转轴和第二搁盘的第一端的卡槽的结合可以组成所述铰接件;相应的,所述第一搁盘的第二端的卡槽和第二搁盘的第一端的转轴的结合也可以组成所述铰接件,以使所述第一搁盘和第二搁盘能够灵活转动。进一步,基于本实施例的方案,所述第二搁盘的第一端的结构与所述第一搁盘的第二端的结构相同,降低对各个搁盘的制造和开发成本,尤其在开发过程中,无需开发多种模具即可实现产品的生产制造,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安装时的操作复杂度。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制冷设备,包括存储空间,还包括:上述的可折叠搁物架,通过调节所述可折叠搁物架至不同状态,使得用户能够根据需求灵活分割所述制冷设备的存储空间,优化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折叠搁物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可折叠搁物架的爆炸图;
图3是图1所示可折叠搁物架的一种可折叠形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可折叠搁物架的过渡形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采用一种导向机构的可折叠搁物架沿y方向的剖面图;
图6是图5沿z方向的局部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采用另一种导向机构的可折叠搁物架沿z方向的局部示意图;
图8是图1所示可折叠搁物架的另一种可折叠形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在y方向上的剖面图;
图10是图3在z方向上的局部示意图;
图11是图8在z方向上的局部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安装有可折叠搁物架的制冷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00-可折叠搁物架;101-支架;102-第一连接部;103-引导机构;104-第一搁盘;105-第一搁盘的第一端;106-第一搁盘的第二端;107-第二连接部;108-第二搁盘;109-第二搁盘的第一端;110-第一导引斜面;111-第二导引斜面;112-突出部;113-固定部;114-缺口;115-第二搁盘的第二端;116-第三搁盘;117-止挡部;118-适配部;119-固定槽;120-铰接件;121-第三搁盘的第一端;122-第三搁盘的第二端;123-转轴;124-卡槽;125-存储空间;126-支架固定部;127-螺钉;128-通孔;x-沿所述支架的长度方向指向前方的方向;y-平行于所述可折叠搁物架的宽度方向的方向;z-垂直于所述可折叠搁物架所在平面向上的方向;129-连接件;130-装饰条;131-连接件的第一端;132-连接件的第二端;α-第三搁盘与连接件所形成的夹角;133-限位部;134-内胆。
具体实施方式
如背景技术所言,现有的搁物架无法满足用户灵活分割存储空间的需求,损坏率高,影响用户体验。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可折叠搁物架,包括:一对支架,支架上设置有第一连接部,以及沿支架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引导机构;适于支撑在支架上的第一搁盘,第一搁盘的第一端具有第二连接部,第二连接部与第一连接部可转动连接;适于支撑在支架上的第二搁盘,第一搁盘的第二端和第二搁盘的第一端铰接;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可沿支架的长度方向前后相对移动;还包括导向机构,第二连接部相对于第一连接部向后移动时导向机构引导第一搁盘的第一端向下移动和/或引导第二搁盘的第一端向上运动以使得第一搁盘的第二端和第二搁盘的第一端翘起。
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发明实施例可折叠搁物架的搁盘能够在导向机构的作用下可折叠的运动至退回位置,从而在不移除可折叠搁物架的前提下,基于可折叠搁物架自身的折叠作用改变存储空间内的空间分割状态,打通原本被可折叠搁物架所分割的空间。
进一步地,基于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案,用户既能根据需求灵活分割存储空间,又不需要整体移除可折叠搁物架,从而节省用户的居家空间,也有效降低可折叠搁物架的损坏风险。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作详细地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折叠搁物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其中,可折叠搁物架可以设置于制冷设备等存储空间内供用户搁置物品。
具体地,参考图1和图2,本实施例可折叠搁物架100可以包括:一对支架101,支架101上可以设置有第一连接部102,以及沿支架101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引导机构103。
更为具体地,可折叠搁物架100还可以包括:适于支撑在支架101上的第一搁盘104,第一搁盘104的第一端105可以具有第二连接部107,第二连接部107与第一连接部102可转动地连接。
进一步地,可折叠搁物架100还可以包括适于支撑在支架101上的第二搁盘108,第一搁盘104的第二端106可以和第二搁盘108的第一端109铰接。
进一步地,第一连接部102和第二连接部107可沿支架101的长度方向前后相对移动。具体地,本实施例前后方向上的移动可以指沿x方向上的前后移动。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可折叠搁物架100还可以包括导向机构,第二连接部107相对于第一连接部102向后移动时导向机构可以引导第一搁盘104的第一端105向下移动和/或引导第二搁盘108的第一端109向上运动以使得第一搁盘104的第二端106和第二搁盘108的第一端109翘起。具体地,本实施例上下方向上的运动可以指沿z方向上的上下运动。
参考图3,例如,通过导向结构的作用,使得第一搁盘104和第二搁盘108能够可折叠的运动至退回位置,从而在不移除可折叠搁物架100的前提下,基于可折叠搁物架100自身的折叠作用改变存储空间内的空间分割状态,打通原本被可折叠搁物架100所分割的空间。
优选地,退回位置可以是与展开位置相对的位置,其中,退回位置可以指第一搁盘104和第二搁盘108在z方向上处于近似平行状态的位置(参考图3中第一搁盘104和第二搁盘108所处的位置),展开位置可以指第一搁盘104和第二搁盘108在x方向上处于同一平面的位置(参考图1中第一搁盘104和第二搁盘108所处的位置)。
具体地,在正常状态下,参考图1,第一搁盘104和第二搁盘108可以是在x方向上平行设置的,即第一搁盘104和第二搁盘108处于展开位置。此时,可折叠搁物架100所处的存储空间可以被可折叠搁物架100分割为多个区域,可折叠搁物架100可供用户搁置物品。当需要将存储空间打通时,用户无需整体移除可折叠搁物架100,而是将第二搁盘108向后推(即第二搁盘108受到沿着-x方向的作用力),使得第二连接部107可以相对第一连接部102向后移动,通过导向机构的作用引导第一搁盘104的第一端105向下移动和/或第二搁盘108的第一端109向上运动,使得第一搁盘104的第二端106和第二搁盘108的第一端109能够翘起(参考图4)。
进一步地,响应于持续受到的沿着-x方向的作用力,第一搁盘104的第二端106和第二搁盘108的第一端109进一步翘起直至第一搁盘104和第二搁盘108可折叠的运动至图3所示的退回位置。此时,呈折叠状态的第一搁盘104和第二搁盘108之前的所有空间均被打通供用户使用。
在一个非限制性实施例中,参考图5和图6,导向机构可以包括设置于第一连接部102或第二连接部107的第一导引斜面110以使第二连接部107相对于第一连接部102向后移动时第一搁盘104的第一端105可以向下移动,从而带动第一搁盘104的第二端106和第二搁盘108的第一端109翘起,使得第一搁盘104和第二搁盘108能够可折叠地运动至退回位置。
优选地,参考图6,第一连接部102可以为多边形卡槽(图6中以四边形为例),其具有第一导引斜面110(如图6中四边形卡槽的上下两条斜边),第一导引斜面110在沿+x方向上向+z方向延伸。第二连接部107可以适配的卡接于多边形卡槽中,并在多边形卡槽中前后移动。例如,第一导引斜面110可以略长于第二连接部107的长度(或直径),以使第二连接部107能够在第一连接部102中前后移动。
在一个典型的应用场景中,当第一搁盘104和第二搁盘108处于展开位置时,第二连接部107可以抵触于第一连接部102的最前方(即图5和图6所示多边形卡槽的右端)。响应于受到沿-x方向的作用力,第二连接部107沿着第一导引斜面110在第一连接部102内向后移动,带动第一搁盘104和第二搁盘108整体向后移动。
同时,由于第一导引斜面110是倾斜设置的,使得第一搁盘104在第二连接部107的带动下向后移动的同时,第一搁盘104的第一端105随着第二连接部107向下运动,带动第一搁盘104的第二端106向上翘起。进一步地,由于第二搁盘108的第一端109是和第一搁盘104的第二端106铰接在一起的,使得第二搁盘108的第一端109能够被一同带动地翘起。最终,第一搁盘104和第二搁盘108经由图4所示的过渡形态可折叠的运动至图3所示的退回位置。
在另一个非限制性实施例中,参考图7,导向机构可以包括设置于支架101或第二搁盘108的第二导引斜面111以使第二连接部107相对于第一连接部102向后移动时第二搁盘108的第一端109向上运动,从而带动第一搁盘104的第二端106和第二搁盘108的第一端109翘起,使得第一搁盘104和第二搁盘108能够可折叠地运动至退回位置。
进一步地,第一搁盘104的第二端106和/或第二搁盘108的第一端109可以具有突出部112,第二连接部107相对于第一连接部102向后移动时,第二导引斜面111可以抵触突出部112,以引导第一搁盘104的第二端106和第二搁盘108的第一端109翘起。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通过突出部112和第二导引斜面111的相互配合,能够在第二连接部107相对于第一连接部102向后移动时,确保第二搁盘108的第一端109和第一搁盘104的第二端106翘起,使得第一搁盘104和第二搁盘108能够可折叠地运动至退回位置。
在一个典型的应用场景中,当第一搁盘104和第二搁盘108处于展开位置时,第二连接部107可以抵触于第一连接部102的最前方(即图7所示的位置)。此时,突出部112位于第二导引斜面111的最下端。或者,在第一搁盘104和第二搁盘108处于展开位置时,突出部112和第二导引斜面111也可以是不相接触的。
进一步地,响应于受到沿-x方向的作用力,第二连接部107沿着第一导引斜面110在第一连接部102内向后移动,带动第一搁盘104和第二搁盘108整体向后移动。
同时,随着第一搁盘104和第二搁盘108向后移动,突出部112与第二导引斜面111接触并沿着第二导引斜面111向上运动,带动第一搁盘104的第二端106和第二搁盘108的第一端109向上翘起。最终,第一搁盘104和第二搁盘108经由图4所示的过渡形态可折叠的运动至图3所示的退回位置。
进一步地,导向机构还可以包括固定部113,固定部113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固定于支架101,第二导引斜面111可以固定于固定部113并且具有朝向突出部112的斜面。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第二导引斜面111能够通过固定部113牢固的设置在支架101上,以通过与突出部112的相互配合确保第二连接部107相对于第一连接部102向后移动时,第二搁盘108的第一端109和第一搁盘104的第二端106能够因设置于其上的突出部112与第二导引斜面111的相互抵触而向上翘起。
进一步地,引导机构103可以为凸筋(如图所示)或者凹槽,以为第一搁盘104和第二搁盘108提供支撑以引导两个搁盘前后移动。
在一个优选例中,当引导机构103为凸筋时,固定部113可以固定于引导机构103上,以使突出部112与第二导引斜面111的抵触作用更加明显。例如,参考图8,固定部113可以齐平于引导机构103,以起到平滑过渡的作用。
作为一个变化例,当引导机构103为凹槽时,固定部113可以固定于支架101上除凹槽之外的位置,例如,可以设置于凹槽下端,以实现引导作用。
在又一个非限制性实施例中,参考图5,导向机构可以包括第一导引斜面110、第二导引斜面112以及固定部113,以使第二连接部107相对于第一连接部102向后移动时,第一搁盘104的第一端105能够向下运动,同时第二搁盘108的第一端109和第一搁盘104的第二端106能够翘起,确保第一搁盘104和第二搁盘108能够成功运动至退回位置。
在一个优选例中,参考图1至图11,第一连接部102可以为连接孔,第二连接部107可以为销轴。或者,作为一个变化例,第一连接部102也可以为销轴,第二连接部107可以为连接孔。
其中,销轴可转动地设置于连接孔内,并在连接孔内可沿支架101的长度方向前后移动,以确保第一连接部102和第二连接部107能够可转动的连接,同时第二连接部107还能够相对于第一连接部102向后移动,为第一搁盘104和第二搁盘108的向上翘起提供移动空间。
作为一个非限制性实施例,当第一连接部102为连接孔,第二连接部107为销轴时,第一导引斜面111可以设置于第一连接部102上,以使第二连接部107相对于第一连接部102向后移动时,第一搁盘104的第一端105可以向下运动,确保第一搁盘104和第二搁盘108能够可折叠的运动至退回位置。
优选地,参考图7、图9至图11,连接孔可以为腰型孔,以确保销轴能够在腰型孔内前后移动,为第一搁盘104和第二搁盘108的向上翘起提供移动空间。
进一步地,参考图1、图2、图7、图9至图11,连接孔可以具有缺口114,销轴可以通过缺口114可拆卸地设置于连接孔内,便于装配,也便于用户取放可折叠搁物架100。
作为一个非限制性实施例,参考图1至图11,第一连接部102可以设置于支架101的后端部,第二搁盘108的第二端115或连接于第二搁盘108的第二端115的第三搁盘116可以设置有止挡部117,支架101具有适配部118,在第一搁盘104和第二搁盘108展开地支撑在支架101上时,止挡部117抵持于适配部118以防止第一搁盘104向后移动,确保可折叠搁物架100能够稳定的处于展开状态,不会出现意外回缩折叠的情况,有利于用户在展开的可折叠搁物架100上放置物品。其中,当第一搁盘104和第二搁盘108展开地支撑在支架101上时,可以理解为第一搁盘104和第二搁盘108处于展开位置。
例如,当可折叠搁物架100只包括第一搁盘104和第二搁盘108时,止挡部117可以设置于第二搁盘108的第二端115。
又例如,当可折叠搁物架100还包括第三搁盘116时,止挡部117可以设置于第三搁盘116的第二端122。
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止挡部117可以设置于可折叠搁物架100的最前端,并通过与支架101的相互配合防止第一搁盘104向后移动。
在一个优选例中,止挡部117可以为卡扣部,与设置于引导机构103和/或支架101的前端部的适配部118相适配,以卡扣固定于适配部118或松脱,防止第一搁盘104非预期地向后移动。
例如,参考图1、图2、图5和图9,可折叠搁物架100可以包括连接于第三搁盘116的第二端122的装饰条130,止挡部117可以位于装饰条130的两端,并与设置于引导机构103的前端部的适配部118相适配。
在一个典型的应用场景中,当第一搁盘104和第二搁盘108处于展开位置时,止挡部117卡扣于适配部118,如图1所示;当止挡部117自适配部118松脱(如被抬起)时,第二连接部102可相对于第一连接部107向后移动,带动第一搁盘104的第二端106和第二搁盘108的第一端109向上翘起至图4所示的形态,并进一步运动至图3所示的形态,亦即第一搁盘104和第二搁盘108可折叠的运动至退回位置。
进一步地,参考图3和图10,引导机构103上可以开设有固定槽119,止挡部117还可以与固定槽119适配,以内嵌固定于固定槽119内或松脱,确保第一搁盘104和第二搁盘108能够稳定在退回位置,不会出现意外下滑展开的情况,有利于用户使用存储空间内的整体空间。
进一步地,参考图2和图7,第一搁盘104的第二端106和第二搁盘108的第一端109可以通过铰接件120铰接,突出部112可以集成于铰接件120,以使第二导引斜面111对突出部112的抵触作用能够直接传递至第一搁盘104的第二端106和第二搁盘108的第一端109,确保第二连接部107相对于第一连接部102向后移动时,第一搁盘104的第二端106和第二搁盘108的第一端109能够在第二导引斜面111的引导下向上翘起。
进一步地,可折叠搁物架100还可以包括连接于第二搁盘108的第二端115的第三搁盘116,以增加可折叠搁物架220呈展开状态(即第一搁盘104和第二搁盘108处于展开位置)时的搁物面积;或者,在保持搁物面积不变的前提下,通过将可折叠搁物架100划分成两个以上可转动连接的搁盘,能够有效减小第一搁盘104和第二搁盘108折叠后的高度(即在z方向上的高低),节省可折叠搁物架100在竖向上在存储空间内的占用体积。
作为一个非限制性实施例,第三搁盘116的第一端121可以通过连接部可转动的连接于第二搁盘108的第二端115,以使第三搁盘116的第二端122可以向上翻转,从而创造出更多的存储空间。例如,在第一搁盘104和第二搁盘108处于退回位置时,第三搁盘116也能够向上翻折,以使可折叠搁物架100整体多段折叠地设置于存储空间内,从而将被可折叠搁物架100分割的多个存储区域全部打通成一个存储区域。
优选地,参考图1至图11,连接部可以为连接件129,连接件129可以设置于第二搁盘108和第三搁盘116之间,第二搁盘108的第二端115可以转动的连接于连接件129的第一端131,第三搁盘116的第一端121可转动的连接于连接件129的第二端132,以使第一搁盘104和第二搁盘108可折叠地运动至退回位置时,第三搁盘116的第二端122还可以进一步地向上翻转。
进一步地,连接件129的第一端131可以具有第一铰接部以与第二搁盘108的第二端115铰接,连接件129的第二端132可以具有第二铰接部以与第三搁盘116的第一端121铰接。例如,参考图2,第一铰接部和第二铰接部均可以为卡槽,第二搁盘108的第二端115和第三搁盘116的第一端121上具有相适配的转轴。
进一步地,连接件129沿支架101的长度方向(即x方向)上的长度不小于预设阈值,以使第三搁盘116的第二端122向上翻转后,第三搁盘116与连接件129所形成的夹角α呈锐角,有效避免第三搁盘116意外地向下翻转。
优选地,预设阈值可以为30(单位:厘米cm),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变化出更多实施例,在此不予赘述。
进一步地,当第一搁盘104和第二搁盘108可折叠地运动至退回位置时,第三搁盘116的第二端122可向上翻起至抵靠于第二搁盘108的第一端109,以确保第三搁盘116能够稳定在向上翻转的状态,不会出现非预期地向下翻转。
进一步地,连接件129可以包括沿着第三搁盘116的宽度方向(即沿y方向)上延伸的板体,板体可以支撑于支架101,以保持可折叠搁物架100的完整性。
进一步地,参考图11,第三搁盘116的第一端121可以具有限位部133,在第三搁盘116的第二端122向上翻转后,限位部133可以抵持于导向机构(如固定部113)的后端,以防止第三搁盘116的第二端122向下翻动。
在一个优选例中,限位部133可以是通过第二铰接部和第三搁盘116的第一端121的配合形成的。例如,结合图2和图11,第二铰接部为卡槽,第三搁盘116的第一端121为转轴,通过卡槽与转轴的配合使得第二铰接部能够与第三搁盘116的第一端121铰接。进一步地,通过设定转轴在卡槽内转动时的轴心,可以使得第三搁盘116向上翻动带动转轴在卡槽部转动时,第三搁盘116的第一端121上转轴的端部能够向下突出形成限位部133,以使之抵持于固定部113的后端。
进一步地,在沿支架101的长度方向(即沿x方向)上,第二搁盘108可以位于第一搁盘104的前方。进一步地,当设置有第三搁盘116时,第三搁盘116可以位于第二搁盘108的前方。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在实际应用中,沿支架101的长度方向指向前方的方向可以是面向用户的方向,亦即存储空间的开口方向,作为最靠近用户的搁盘,当第二搁盘108(或第三搁盘116)被向后推动时,第二连接部107相对于第一连接部102向后移动,使得第二搁盘108的第一端109和第一搁盘104的第二端106翘起,带动第二搁盘108和第一搁盘104可折叠地运动至退回位置,从而将处于折叠状态的可折叠搁物架100的前方空间都预留出来供用户使用。
进一步地,参考图2,第一搁盘104和第二搁盘108可以具有相同的结构,以降低生产和安装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作为一个非限制性实施例,参考图2,第一搁盘104的第二端106可以设置有转轴123和卡槽124,第二搁盘108的第一端109的结构与第一搁盘104的第二端106的结构可以相同,并且第二搁盘108的第一端109的转轴(图未示)与第一搁盘104的第二端106的卡槽124适配,第二搁盘108的第一端109的卡槽124与第一搁盘104的第二端106的转轴123适配。
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第一搁盘104的第二端106的转轴123和第二搁盘108的第一端109的卡槽124的结合可以组成铰接件120;相应的,第一搁盘104的第二端106的卡槽124和第二搁盘108的第一端109的转轴的结合也可以组成铰接件120,以使第一搁盘104和第二搁盘108能够灵活转动。
进一步地,基于本实施例的方案,第二搁盘108的第一端109的结构与第一搁盘104的第二端106的结构相同,降低对各个搁盘的制造和开发成本,尤其在开发过程中,无需开发多种模具即可实现产品的生产制造,同时在很大程度上也降低了安装时的操作复杂度。
优选地,突出部112可以集成在第二搁盘108的第一端109的卡槽124的下端。
进一步地,当可折叠搁物架100配置有第三搁盘116时,第三搁盘116与第一搁盘104和第二搁盘108均可以具有相同的结构。进一步地,第三搁盘116的第一端121的结构与第一搁盘104的第一端105的结构相同,第三搁盘116的第二端122的结构、第一搁盘104的第二端106的结构与第二搁盘108的第一端109的结构相同。
在一个典型的应用场景中,参考图2,连接件129的第一端131和第二端132可以具有相同的结构,并且与第三搁盘116的第二端122和第二搁盘108的第二端115相适配,亦即第一铰接部和第二铰接部可以是具有相同结构的,以降低装配难度,简化工艺复杂度。
由上,采用本实施例的方案,用户既能根据需求灵活分割存储空间,又不需要整体移除可折叠搁物架,从而在节省用户的居家空间,也有效降低可折叠搁物架的损坏风险。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安装有可折叠搁物架的制冷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地,本实施例制冷设备可以包括存储空间125,还可以包括:上述图1至图11所示可折叠搁物架100,通过调节可折叠搁物架100至不同状态,使得用户能够根据需求灵活分割制冷设备的存储空间125,优化用户体验。
进一步地,可折叠搁物架100可以通过支架固定部126固定在制冷设备的存储空间125中。例如,参考图1至图12,支架固定部126与支架101上均开设有相适配的通孔128,支架101的螺钉127能够穿过通孔128,以使支架101能够固定在存储空间125的侧壁上。
优选地,制冷设备可以为冰箱,存储空间125可以由冰箱的内胆134限定,支架固定部126可以是一体成型在内胆134的侧壁上的。
或者,支架101也可以是一体成型在内胆134的侧壁上的。
关于可折叠搁物架100的更多内容,可以参考上述图1至图11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在此不予赘述。
虽然本发明披露如上,但本发明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9)

1.一种可折叠搁物架(100),包括:
一对支架(101),所述支架(101)上设置有第一连接部(102),以及沿所述支架(101)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引导机构(103);
适于支撑在所述支架(101)上的第一搁盘(104),所述第一搁盘(104)的第一端(105)具有第二连接部(107),所述第二连接部(107)与所述第一连接部(102)可转动连接;
适于支撑在所述支架(101)上的第二搁盘(108),所述第一搁盘(104)的第二端(106)和所述第二搁盘(108)的第一端(109)铰接;
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102)和第二连接部(107)可沿所述支架(101)的长度方向前后相对移动;
还包括导向机构,所述第二连接部(107)相对于第一连接部(102)向后移动时所述导向机构引导所述第一搁盘(104)的第一端(105)向下移动和/或引导所述第二搁盘(108)的第一端(109)向上运动以使得所述第一搁盘(104)的第二端(106)和所述第二搁盘(108)的第一端(109)翘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搁物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部(102)或第二连接部(107)的第一导引斜面(110)以使所述第二连接部(107)相对于第一连接部(102)向后移动时所述第一搁盘(104)的第一端(105)向下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搁物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支架(101)或所述第二搁盘(108)的第二导引斜面(111)以使所述第二连接部(107)相对于第一连接部(102)向后移动时所述第二搁盘(108)的第一端(109)向上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折叠搁物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搁盘(104)的第二端(106)和/或所述第二搁盘(108)的第一端(109)具有突出部(112),所述第二连接部(107)相对于第一连接部(102)向后移动时,所述第二导引斜面(111)抵触所述突出部(112),以引导所述第一搁盘(104)的第二端(106)和所述第二搁盘(108)的第一端(109)翘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折叠搁物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机构还包括固定部(113),所述固定部(113)直接或间接地固定于所述支架(101),所述第二导引斜面(111)固定于所述固定部(113)并且具有朝向所述突出部(112)的斜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折叠搁物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113)固定于所述引导机构(103)上。
7.根据权利要求4或5或6所述的可折叠搁物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搁盘(104)的第二端(106)和所述第二搁盘(108)的第一端(109)通过铰接件(120)铰接,所述突出部(112)集成于所述铰接件(12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搁物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102)为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部(107)为销轴;或者,所述第一连接部(102)为销轴,所述第二连接部(107)为连接孔;其中,所述销轴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连接孔内,并在所述连接孔内可沿所述支架(101)的长度方向前后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折叠搁物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孔为腰型孔。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折叠搁物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孔具有缺口(114),所述销轴通过所述缺口(114)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连接孔内。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搁物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102)设置于所述支架(101)的后端部,所述第二搁盘(108)的第二端(115)或连接于所述第二搁盘(108)的第二端(115)的第三搁盘(116)设置有止挡部(117),所述支架(101)具有适配部(118),在所述第一搁盘(104)和第二搁盘(108)展开地支撑在所述支架(101)上时,所述止挡部(117)抵持于所述适配部(118)以防止所述第一搁盘(104)向后移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可折叠搁物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挡部(117)为卡扣部,与设置于所述引导机构(103)和/或支架(101)的前端部的适配部(118)相适配,以卡扣固定于所述适配部(118)或松脱。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可折叠搁物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机构(103)上开设有固定槽(119),所述止挡部(117)还与所述固定槽(119)适配,以内嵌固定于所述固定槽(119)内或松脱。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6或8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可折叠搁物架(1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二搁盘(108)的第二端(115)的第三搁盘(116)。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可折叠搁物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搁盘(116)的第一端(121)通过连接部可转动的连接于所述第二搁盘(108)的第二端(115),以使所述第三搁盘(116)的第二端(122)可以向上翻转。
16.根据权利要求1至6或8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可折叠搁物架(100),其特征在于,在沿所述支架(101)的长度方向上,所述第二搁盘(108)位于第一搁盘(104)的前方。
17.根据权利要求1至6或8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可折叠搁物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搁盘(104)和第二搁盘(108)具有相同的结构。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可折叠搁物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搁盘(104)的第二端(106)设置有转轴(123)和卡槽(124),所述第二搁盘(108)的第一端(109)的结构与所述第一搁盘(104)的第二端(106)的结构相同,并且所述第二搁盘(108)的第一端(109)的转轴(123)与所述第一搁盘(104)的第二端(106)的卡槽(124)适配,所述第二搁盘(108)的第一端(109)的卡槽(124)与所述第一搁盘(104)的第二端(106)的转轴(123)适配。
19.一种制冷设备,包括存储空间(12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1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可折叠搁物架(100)。
CN201711246250.3A 2017-12-01 2017-12-01 一种可折叠搁物架及制冷设备 Active CN10986998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246250.3A CN109869981B (zh) 2017-12-01 2017-12-01 一种可折叠搁物架及制冷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246250.3A CN109869981B (zh) 2017-12-01 2017-12-01 一种可折叠搁物架及制冷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69981A CN109869981A (zh) 2019-06-11
CN109869981B true CN109869981B (zh) 2022-03-22

Family

ID=669145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246250.3A Active CN109869981B (zh) 2017-12-01 2017-12-01 一种可折叠搁物架及制冷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869981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750473A1 (de) * 1997-11-14 1999-05-20 Aeg Hausgeraete Gmbh Zusammenklappbare Ablageplatte für Kühlgeräte
CN102353223A (zh) * 2011-08-29 2012-02-15 合肥美的荣事达电冰箱有限公司 用于制冷设备的可折叠层架结构及冰箱
CN105180577A (zh) * 2015-09-24 2015-12-23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折叠置物架及具有其的制冷设备
CN106123435A (zh) * 2016-06-28 2016-11-16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冰箱及其搁物架
CN106440650A (zh) * 2016-11-15 2017-02-22 合肥华凌股份有限公司 隔板组件和冰箱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40049679A (ko) * 2002-12-06 2004-06-1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냉장고용 선반구조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750473A1 (de) * 1997-11-14 1999-05-20 Aeg Hausgeraete Gmbh Zusammenklappbare Ablageplatte für Kühlgeräte
CN102353223A (zh) * 2011-08-29 2012-02-15 合肥美的荣事达电冰箱有限公司 用于制冷设备的可折叠层架结构及冰箱
CN105180577A (zh) * 2015-09-24 2015-12-23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折叠置物架及具有其的制冷设备
CN106123435A (zh) * 2016-06-28 2016-11-16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冰箱及其搁物架
CN106440650A (zh) * 2016-11-15 2017-02-22 合肥华凌股份有限公司 隔板组件和冰箱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69981A (zh) 2019-06-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820725B1 (en) Shelf and drawer assemblies for storing bottles
US9803916B2 (en) Refrigerator
CN110887329B (zh) 一种冰箱
KR20060081921A (ko) 냉장고
CN109869981B (zh) 一种可折叠搁物架及制冷设备
KR102043201B1 (ko) 냉장고
CN109869982B (zh) 一种可折叠搁物架及制冷设备
JPH09250870A (ja) 貯蔵庫の棚構造
EP2820998B1 (en) Basket arrangement for a dishwashing machine
EP3258196A2 (en) Refrigerator
GB2345631A (en) Device for moving the basket of a fryer
CN109780808B (zh) 搁物装置及具有该搁物装置的冰箱
KR100700784B1 (ko) 냉장고의 도어닫힘 방지장치
KR200320567Y1 (ko) 담배 판매용 수납구
KR20140119970A (ko) 냉장고
JPH0923942A (ja) スライドレール
CN114467916B (zh) 一种组织胚胎教学用低温保鲜存放装置
CN218246238U (zh) 便捷式膝上桌
US11986091B2 (en) Powered tilt drawer front for a domestic appliance
CN217089992U (zh) 抽屉组件
KR100512717B1 (ko) 선반장치
CN213565556U (zh) 一种抽屉式杯架总成
TWI523624B (zh) Storage library
CN115574512A (zh) 具有可悬停的搁架的冰箱
CN101231116B (zh) 冰箱门篮子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