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869546B - 排水管 - Google Patents

排水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869546B
CN109869546B CN201910099202.9A CN201910099202A CN109869546B CN 109869546 B CN109869546 B CN 109869546B CN 201910099202 A CN201910099202 A CN 201910099202A CN 109869546 B CN109869546 B CN 10986954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de wall
channel
holes
exhaust
wi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09920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869546A (zh
Inventor
姜国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han Huacai Plastic C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han Huacai Plastic Ce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han Huacai Plastic Ce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han Huacai Plastic Ce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099202.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869546B/zh
Publication of CN1098695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6954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86954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6954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排水管,包括由四个侧壁首尾连接在一起围成的通道,所述四个侧壁为左侧壁、前侧壁、右侧壁和后侧壁,所述左侧壁和右侧壁为平面结构,所述前侧壁和后侧壁为向外凸起的弧面结构,所述左右侧壁之间的距离大于前后侧壁之间距离最大位置的距离。本发明提的第一个目的旨在提供一种适用于埋的方式安装在墙壁或楼板内的排水管,解决了现有的圆管不适合于埋在墙体或楼板内的问题。

Description

排水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管子,尤其涉及一种排水管。
背景技术
管子是用于输送气体、液体或带固体颗粒的流体的装置。通常,流体经鼓风机、压缩机、泵和锅炉等增压后,从管子的高压处流向低压处,也可利用流体自身的压力或重力输送。管子的用途很广泛,主要用在给水、排水、供热、供煤气、长距离输送石油和天然气、农业灌溉、水力工程和各种工业装置中。在中国专利号为2007101092924、公开日为2007年10月24日、名称为“无毒性和耐冲击自来水管”的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种自来水管。现在管子都是圆形的。圆形结构虽然存在产品简单有利于生产而且抗压能力好的优点,但是存在以下不足:以埋在墙体或楼板上的方式安装于建筑物时,则管子的管径需要做的较小,从而导致排水能够小,已即不适于埋的方式进行安装。另外现有的管子用于竖向排水而产生堵塞时,不能够知道堵塞部位在哪来,给维修带来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的第一个目的旨在提供一种适用于埋的方式安装在墙壁或楼板内的排水管,解决了现有的圆管不适合于埋在墙体或楼板内的问题。
本发明提的第二个目的旨在进一步提供一种能够方便地获知堵塞部位的排水管,解决了现有的配水管竖向剖视产生堵塞时不知道堵塞部位的问题。
以上技术问题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解决的:一种排水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四个侧壁首尾连接在一起围成的通道,所述四个侧壁为左侧壁、前侧壁、右侧壁和后侧壁,所述左侧壁和右侧壁为平面结构,所述前侧壁和后侧壁为向外凸起的弧面结构,所述左右侧壁之间的距离大于前后侧壁之间距离最大位置的距离。本技术方案的管,在通道的开口面积恒定时即保证所需要的流量时,前后尺寸较小。因此以埋在墙壁后楼板内的方式进行安装时,则时前后方向同墙壁的后度方向相同即可,从而即能够满足流量要求又能够买在墙壁内。如果以现有的外露的方式进行安装,则以左右侧壁垂直于墙壁表面的方式进行固定,能够使得管突出于墙壁表面的高度较低。前后侧壁为“向外凸起的弧面结构”能够提高抗压能力,从而使得撞击到前后侧壁时不容易变形。
作为优选,所述通道内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通道分割为排水通道和排气通道,所述隔板上设有若干连通排水通道和排气通道的排气孔。在进行建筑物污水雨水排水时,为了保持排水通畅性,需要设置两根竖管,两根竖管通过水平连通管连通,一个管进行排水、另一个则用于排气。此时不但结构紧凑性差,而且进行装修时进行包管(即将管子用混凝土或其它材料包裹住)是否不便。本结构能够进行排水和排气,结构紧凑性好而且包管时方便。
作为优选,所述隔板的一侧同前侧壁连接在一起、另一侧同后侧壁连接在一起。该设计方式隔板能够起到提高管子的抗压能力的作用。
作为优选,所述隔板为平面结构,所述隔板和所述左侧壁平行。能够进一步提高管子的抗压能力。
作为优选,所述排气孔位于排气通道的一侧上对接有倾斜设置的排气管。能够防止水经排气孔进入排气通道。
作为优选,所述4个侧壁为塑料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侧壁内设有沿通道延伸方向延伸的布线孔,所述布线孔设有若干沿通道延伸方向分布的贯通通道的连通孔,所述连通孔内设有柔性密封膜,所述布线孔内设有若干一一对应地同连通孔对齐的压力传感器,所述柔性密封膜朝向压力传感器张开时能够按压到所述压力传感器。当产生堵塞时,则堵塞部位以上且被水淹没到的压力传感器的压力会产生升高,管道位于压力升高的压力传感器中位于最下方的压力传感器和位于压力升高的传感器中的位于最下方的压力传感器的下方的传感器中位于最上方的传感器之间的部位即为堵塞部位,此时从该部位切开管道进行疏通即可。能够方便的或者堵塞部位。实现了第二个发明目的。
作为优选,所述布线孔至少有两个,布线孔沿通道的周向分布;所有的所述布线孔之间,一个布线孔上的所述连通孔同余下的布线孔上的所述连通孔沿通道的延伸方向错开。当传感器较多时,如果仅一个布线孔则为了能够进行布线,此时需要增加管道的壁厚,而且线路都集中在一个布线孔中,进行接线时区分时不方便。设置多个沿周向分布的布线孔,能够在管道壁厚增加较小的情况下布下较多的传感器、而且更加的不容易产生接线错误。
本发明具有下述优点:能够方便地埋在在墙壁或楼板内;抗压能够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俯视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示意图。
图3为图2的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侧壁1、通道2、左侧壁3、前侧壁4、右侧壁5、后侧壁6、布线管7、连通孔8、柔性密封膜9、左右侧壁之间的距离L1、前后侧壁之间距离最大位置的距离L2、隔板10、排水通道11、排气通道12、排气孔13、排气管14、压力传感器1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参见图1、图2和图3,一种排水管,包括由四个侧壁1首尾连接在一起围成的通道2。四个侧壁为左侧壁3、前侧壁4、右侧壁5和后侧壁6。左侧壁和右侧壁为平面结构。前侧壁和后侧壁为向外凸起的弧面结构。左右侧壁之间的距离L1大于前后侧壁之间距离最大位置的距离L2。4个侧壁为塑料结构。
通道内设有隔板10。隔板将通道分割为排水通道11和排气通道12。隔板的一侧同前侧壁连接在一起、另一侧同后侧壁连接在一起。隔板为平面结构。隔板和左侧壁平行。隔板上设有若干连通排水通道和排气通道的排气孔13。排气孔位于排气通道的一侧上对接有倾斜设置的排气管14。侧壁围成排水通道的部分上设有若干布线管7。布线管沿上下方向延伸。布线管沿排水通道的周向分布。
布线孔设有若干沿排水通道延伸方向分布的贯通排水通道的连通孔8。连通孔内设有柔性密封膜9。布线孔内设有若干一一对应地同连通孔对齐的压力传感器15。柔性密封膜朝向压力传感器张开时能够按压到压力传感器。所有的所述布线孔之间,一个布线孔上的所述连通孔同余下的布线孔上的所述连通孔沿通道的延伸方向错开。
使用时,使本发明以排气管远离隔板的一端朝上的方式进行且左右侧壁垂直与墙壁的方式埋在墙壁内。水经排水管排下,排水时产生的回气经排气管进入排气通道排放掉。压力传感器从下向上进行从小到大顺序编号(即最下方的传感器的编号为1、次下方的为2、次次下方的为3,以此类推),压力传感器同显示器连接在一起通过显示器显示压力传感器的编号和对应的压力,当发现产生堵塞后,去显示器观察各个压力传感器的压力,管道对应于压力传感器压力升高且编号最小的压力传感器和紧邻该压力传感器且压力没有升高的压力传感器之间的部位即为产生堵塞的部位。

Claims (5)

1.一种排水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四个侧壁首尾连接在一起围成的通道,所述四个侧壁为左侧壁、前侧壁、右侧壁和后侧壁,所述左侧壁和右侧壁为平面结构,所述前侧壁和后侧壁为向外凸起的弧面结构,所述左右侧壁之间的距离大于前后侧壁之间距离最大位置的距离,所述通道内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通道分割为排水通道和排气通道,所述隔板上设有若干连通排水通道和排气通道的排气孔,所述排气孔位于排气通道的一侧上对接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自连接排气孔的根部至端部向着排水通道的水流相反的方向倾斜设置,所述侧壁内设有沿通道延伸方向延伸的布线孔,所述布线孔设有若干沿通道延伸方向分布的贯通通道的连通孔,所述连通孔内设有柔性密封膜,所述布线孔内设有若干一一对应地同连通孔对齐的压力传感器,所述柔性密封膜朝向压力传感器张开时能够按压到所述压力传感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的一侧同前侧壁连接在一起、另一侧同后侧壁连接在一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为平面结构,所述隔板和所述左侧壁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排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四个侧壁为塑料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布线孔至少有两个,布线孔沿通道的周向分布;所有的所述布线孔之间,一个布线孔上的所述连通孔同余下的布线孔上的所述连通孔沿通道的延伸方向错开。
CN201910099202.9A 2019-01-31 2019-01-31 排水管 Active CN10986954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99202.9A CN109869546B (zh) 2019-01-31 2019-01-31 排水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99202.9A CN109869546B (zh) 2019-01-31 2019-01-31 排水管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69546A CN109869546A (zh) 2019-06-11
CN109869546B true CN109869546B (zh) 2021-06-11

Family

ID=669183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099202.9A Active CN109869546B (zh) 2019-01-31 2019-01-31 排水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869546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89886A (ja) * 1988-09-27 1990-03-29 Yasuhito Hirashiki 対流抑制管
EP1207379A1 (de) * 2000-11-15 2002-05-22 Endress + Hauser GmbH + Co. KG Drucksensor und Verfahren zu dessen Montage
CN201474050U (zh) * 2009-03-26 2010-05-19 孙贵泉 房屋室内空气通风排水排气组合一体管道
CN201496680U (zh) * 2009-09-21 2010-06-02 贵州森瑞管业有限公司 一种矿用多功能管
CN202901573U (zh) * 2012-10-17 2013-04-24 河北泰沃塑管有限公司 一种污水分离管道及配套管件
CN203546832U (zh) * 2013-09-09 2014-04-16 朱颖珊 双壁通气排水管
CN104565590A (zh) * 2014-11-14 2015-04-29 娲石水泥集团武汉万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用途双通道介质输送管材
CN204282460U (zh) * 2014-12-09 2015-04-22 湖北中威塑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套接h管
MX2018005527A (es) * 2015-11-02 2018-08-16 Flexsteel Pipeline Tech Inc Monitoreo de integridad en tiempo real de tuberias terrestre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69546A (zh) 2019-06-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126209A (en) Pipe having an in-line bell
CN104612157B (zh) 自升式平台船支撑桩腿上拔带排污通道水力减阻系统
CN104746531A (zh) 一种不锈钢复合钢制综合管廊
CN101365851A (zh) 檐槽组件
CN109869546B (zh) 排水管
CN110981139A (zh) 一种市政环保工程用化粪池污水防臭排放装置
EP1384930A2 (en) Corrugated pipe
CN201706010U (zh) 水封装置
CN102677676A (zh) 常态混凝土拱坝接缝灌浆槽管结合排气技术
CN209620217U (zh) 一种防堵塞的建筑类排水管
CN103806604A (zh) 虹吸式悬吊管雨水系统施工方法
CN209839362U (zh) 扁管
CN210395270U (zh) 便携式管式鱼道
CN210289828U (zh) 一种高负压射流抽放装置
CN201416171Y (zh) 水面漂浮物拦截装置
CN111985060A (zh) 一种管道输水系统空气阀防水锤的口径计算方法
CN206667415U (zh) 一种坐便器移位器
CN110306640B (zh) 一种污水处理用pvc管道
CN2893019Y (zh) 一种给排水管网中的管道交叉结构
CN210240908U (zh) 一种木枕式填堵防水焊接管道结构
CN214574484U (zh) 同标高雨污水管交汇空间的施工结构
CN209941858U (zh) 用于室外排水的水封井结构
CN220670834U (zh) 一种燃气表的接口防漏气装置
CN217336857U (zh) 地沟出风系统
CN210562557U (zh) 一种用于虹吸雨水系统的三通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a drain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123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611

Pledgee: Hecun sub branch of Zhejiang Jiangshan Rural Commercial Bank Co.,Ltd.

Pledgor: JIANGSHAN HUACAI PLASTIC CEMENT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2330003175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