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868636A - 用于熨烫机的蒸汽加热装置和具有其的熨烫机 - Google Patents

用于熨烫机的蒸汽加热装置和具有其的熨烫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868636A
CN109868636A CN201711270499.8A CN201711270499A CN109868636A CN 109868636 A CN109868636 A CN 109868636A CN 201711270499 A CN201711270499 A CN 201711270499A CN 109868636 A CN109868636 A CN 10986863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am
heating chamber
presses
fragment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27049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868636B (zh
Inventor
汪耀东
张冀喆
石嵋
张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White Goods Technology Innovation Cen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270499.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868636B/zh
Publication of CN1098686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6863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86863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6863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r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熨烫机的蒸汽加热装置和具有其的熨烫机,用于熨烫机的蒸汽加热装置包括:壳体,壳体具有进气口和出气口,壳体内限定出加热腔;分隔板,分隔板设在加热腔内以将加热腔分隔成相互连通的第一加热腔和第二加热腔,第一加热腔与进气口相连,第二加热腔与出气口相连;翅片组件,翅片组件设在第一加热腔和第二加热腔中的至少一个内,翅片组件与分隔板和壳体的内壁之间限定出迂回的蒸汽通道;加热器,加热器用于加热蒸汽通道内的蒸汽。根据发明的用于熨烫机的蒸汽加热装置,可对蒸汽的二次加热,避免出气口发生热水喷溅,提高使用时的安全性,而且蒸汽加热均匀,避免发生热量过度集中。

Description

用于熨烫机的蒸汽加热装置和具有其的熨烫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熨烫机的蒸汽加热装置和具有其的熨烫机。
背景技术
当前,市场上的衣物护理产品基本上通过一定功率的蒸汽发生器将储存在其内部的液态水加热,使之达到沸点温度,成为高温蒸汽,同时由于水在相态的转变过程中体积膨胀,蒸汽发生器内部处于高温高压状态,一般而言可达4bar左右。蒸汽在温度和压力的作用流出蒸汽发生器,经由连接软管进入到烫头,再通过烫头上的气孔以一定速度喷射到衣物上,起到衣物塑形祛皱灭菌的作用。
相关技术中,由于蒸汽流出蒸汽发生器之后,要经过一段软管之后才能进入到蒸汽熨烫终端,将不可避免造成压力损失和热量损失,从而使得一部分水蒸气凝结成液态水,这部分高温液态水将被喷溅出来,容易对人造成伤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熨烫机的蒸汽加热装置,所述蒸汽加热装置能够对蒸汽进行加热,以防止高温液态水喷出,保证器使用时的安全性。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具有所述用于熨烫机的蒸汽加热装置的熨烫机。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用于熨烫机的蒸汽加热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具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壳体内限定出加热腔;分隔板,所述分隔板设在所述加热腔内以将所述加热腔分隔成相互连通的第一加热腔和第二加热腔,所述第一加热腔与所述进气口相连,所述第二加热腔与所述出气口相连;翅片组件,所述翅片组件设在所述第一加热腔和所述第二加热腔中的至少一个内,所述翅片组件与所述分隔板和所述壳体的内壁之间限定出迂回的蒸汽通道;加热器,所述加热器用于加热所述蒸汽通道内的蒸汽。
根据发明实施例的用于熨烫机的蒸汽加热装置,通过设置分隔板和翅片组件,从而实现对蒸汽的二次加热,避免出气口发生热水喷溅,可提高用于熨烫机的蒸汽加热装置使用时的安全性,而且蒸汽加热均匀,避免发生热量过度集中,可进一步地提高蒸汽的加热效果。
另外,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熨烫机的蒸汽加热装置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翅片组件包括第一翅片组件,所述第一翅片组件设在所述第一加热腔内,所述蒸汽通道包括限定在所述第一翅片组件、所述分隔板和所述壳体之间的第一通道,所述第一通道为蛇形通道,所述第一通道的两端分别连通所述进气口和所述第二加热腔。
可选地,所述第一通道为两条,两条所述第一通道对称设置,两条所述第一通道在朝向彼此延伸的相交处连通。
可选地,所述第一翅片组件包括多个第一分片和第二分片,所述第一分片和所述第二分片在蒸汽的流动方向上间隔开交错设置,所述第一分片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壳体的内壁间隔开,所述第二分片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壳体的内壁相接触,所述第二分片的中间位置设有断口。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分片和所述第二分片均形成为开口朝向所述进气口的V形,每个所述第一分片的中间位置由圆弧过渡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翅片组件包括第二翅片组件,所述第二翅片组件设在所述第二加热腔内,所述蒸汽通道包括限定在所述第二翅片组件、所述壳体和所述分隔板之间的第二通道,所述第二通道包括主流道和多个子流道,所述主流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加热腔连通,所述多个子流道的一端分别与所述主流道的另一端连通,所述多个子流道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出气口连通。
可选地,所述第二翅片加热组件包括主体和分流件,所述主体限定出所述主流道、位于所述主流道两侧的分流腔,所述主流道和两个所述分流腔在同一侧敞开,所述分流件位于所述主流道敞开的一侧,所述分流件的两端分别伸入到两侧的所述分流腔内,所述分流件与所述主体的表面间隔开以限定出两个弯折的所述子流道。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出气口为多个,多个所述出气口沿所述壳体的外周间隔开分布。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加热器设在所述分隔板上,所述加热器的一部分伸入到所述第一加热腔内,所述加热器的一部分伸入到所述第二加热腔内。
可选地,所述加热器通过压铸连接在所述分隔板上。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壳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进气口设在所述上壳体上,所述出气口设在所述下壳体上,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之间限定出所述加热腔。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熨烫机包括上述实施例的用于熨烫机的蒸汽加热装置。
由于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用于熨烫机的蒸汽加热装置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因此,本发明实施例的熨烫机也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即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熨烫机,通过设置上述实施例的用于熨烫机的蒸汽加热装置,从而可防止熨烫机发生热水喷溅出来而导致烫伤用户,提高了熨烫机的安全性,而且可避免熨烫地板产生热量积累而导致高温损坏衣物,也保证了蒸汽发生效率,缩短了蒸汽产生的等待时间。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熨烫机的蒸汽加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熨烫机的蒸汽加热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熨烫机的蒸汽加热装置的分隔板和加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熨烫机的蒸汽加热装置的剖视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用于熨烫机的蒸汽加热装置的爆炸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用于熨烫机的蒸汽加热装置的爆炸图。
附图标记:
100:用于熨烫机的蒸汽加热装置;
1:壳体,11:上壳体,111:第一配合部,12:下壳体,121:第二配合部,13:进气口,14:出气口;
2:分隔板,21:通气孔;
3:第一翅片组件,31:第一分片,31a:第一对的第一分片,31b:第二对的第一分片,31c:第三对的第一分片,32:第二分片,32a:第一对的第二分片,32b:第二对的第二分片,32c:第三对的第二分片,33:第一通道,34:断口;
4:第二翅片组件,41:主体,411:第一隔板,412:第二隔板,42:主流道,43:分流腔,44:子流道,45:分流件;
5:加热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熨烫机的蒸汽加热装置100,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熨烫机的蒸汽加热装置100与蒸汽发生装置相连以用于对蒸汽进行加热。
如图1-图6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熨烫机的蒸汽加热装置100可以包括壳体 1、分隔板2、翅片组件和加热器5。
壳体1具有进气口13和出气口14,壳体1内限定出加热腔,其中进气口13可与蒸汽发生装置相连,蒸汽发生装置产生的蒸汽可从进气口13进入加热腔,通过加热腔进行再加热后从出气口14排出。例如,用于熨烫机的蒸汽加热装置100可用于熨烫机上,相关技术的熨烫机,从蒸汽发生装置流出的蒸汽需要经过一段软管流向熨烫终端,因此由于热量损失和压力损失使得部分蒸汽凝结成液态水,本发明的用于熨烫机的蒸汽加热装置100可对含有液态水的蒸汽进行二次加热,这样,含有液态水的蒸汽流向用于熨烫机的蒸汽加热装置100,用于熨烫机的蒸汽加热装置100可对蒸汽进行二次加热,从而使含有液态水的蒸汽变为具有一定过热度的干蒸汽,然后干蒸汽从出气口14喷出,从而可避免凝结水喷溅,保证用户使用时的安全性。
分隔板2设在加热腔内以将加热腔分隔成相互连通的第一加热腔和第二加热腔,第一加热腔与进气口13相连,第二加热腔与出气口14相连,也就是说,通过分隔板2可将加热腔分为第一加热腔和第二加热腔,蒸汽可从进气口13进入第一加热腔,通过第一加热腔加热后,流向第二加热腔,经过第二加热腔加热后从出气口14喷出,由此,从而可提高对蒸汽的加热效果,进一步地避免发生热水喷溅现象。
翅片组件可设在第一加热腔和第二加热腔中的至少一个内,换言之,翅片组件可设在第一加热腔内,或者翅片组件可设在第二加热腔内,再者第一加热腔和第二加热腔内均可设有翅片组件。
翅片组件与分隔板2和壳体1的内壁之间限定出迂回的蒸汽通道,加热器5用于加热蒸汽通道内的蒸汽。由此,加热腔内的蒸汽可在蒸汽通道内流动,通过蒸汽通道可限定蒸汽的流动方向,使得蒸汽在加热腔内的流动更加规律有序,而且蒸汽通道迂回设置,从而可增加蒸汽的流程,使得蒸汽能够充分加热,提高对蒸汽的加热效果,缩短蒸汽产生的等待时间,同时进气口13进入蒸汽通过蒸汽通道流向出气口14,也可使得蒸汽加热更加均匀,蒸汽加热更加充分。进一步地,通过翅片组件可与蒸汽进行换热,从而可增加蒸汽的换热面积,进一步地提高蒸汽的加热效果,缩短蒸汽产生的等待时间。
由此,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熨烫机的蒸汽加热装置100,通过设置分隔板2和翅片组件,从而实现对蒸汽的二次加热,避免出气口14发生热水喷溅,可提高用于熨烫机的蒸汽加热装置100使用时的安全性,而且蒸汽加热均匀,避免发生热量过度集中,可进一步地提高蒸汽的加热效果。
如图2所示,分隔板2上可设有通气孔21,通气孔21连通第一加热腔和第二加热腔,这样进气口13的蒸汽进入第一加热腔内,在第一加热腔内加热后通过通气孔21进入第二加热腔内,然后从出气口14喷出。可选地,在加热腔的长度方向,通气孔21和进气口13 可以分别位于长度方向的两端,这样可以防止进气口13进入的蒸汽直接从通气孔21通入第二加热腔内,可保证对蒸汽的加热效果。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翅片组件可以包括第一翅片组件3,第一翅片组件3设在第一加热腔内,蒸汽通道包括限定在第一翅片组件3、隔板和壳体1之间的第一通道33,第一通道33为蛇形通道,第一通道33的两端分别连通进气口13和第二加热腔。由此,进气口13进入的蒸汽可流向第一通道33,通过第一通道33换热后通向第二加热腔,通过第一通道33可以限定蒸汽在第一加热腔内的流动方向,而且第一通道33形成为蛇形通道,从而有利于提高蒸汽的热交换效果并降低阻力损失。
可选地,第一通道33可以为两条,两条第一通道33对称设置,两条第一通道33在朝向彼此延伸的相交处连通。由此,蒸汽可在两条第一通道33内流动,从而可提高蒸汽的加热效率,缩短蒸汽产生的等待时间。
如图2以及图4-图5所示,两条第一通道33形成在第一加热腔内,两条第一通道33关于第一加热腔的沿长度方向延伸的中心线对称设置,每条第一通道33形成为蛇形通道,两条第一通道33相交且在相交处连通,这样,蒸汽分别流向两条第一通道33,且两条第一通道33相交处汇聚然后分别流向两条第一通道33,由此,从而可减小蒸汽流动过程中的阻力损失,而且两条第一通道33对称设置,也能够使得流经两条第一通道33的蒸汽加热更加均匀,保证加热效果。其中两条第一通道33可以具有多个相交处,两条第一通道 33在多个相交处均连通,这样,两条第一通道33内蒸汽可以在多个相交处汇聚,然后分散,从而可进一步地降低阻力损失,提高蒸汽的加热和流动效率。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如图4所示,第一翅片组件3可以包括多个第一分片31和第二分片32,第一分片31和第二分片32在蒸汽的流动方向上间隔开交错设置,换言之,第一分片31和第二分片32可以分别为多个,多个第一分片31和第二分片32构成第一翅片组件3,第一翅片组件3与壳体1的内壁以及分隔板2之间形成第一通道33,蒸汽在第一通道33内流动,在蒸汽的流动方向上,第一分片31和第二分片32间隔开交错设置。
如图4所示,第一分片31的两端分别与壳体1的内壁间隔开,第二分片32的两端分别与壳体1的内壁相接触,第二分片32的中间位置设有断口34。其中,第二分片32的上游的第一分片31位于第二分片32内,第二分片32的下游的第一分片31位于第二分片32 的断口34处,由此,蒸汽流向第一分片31,由于第一分片31的阻挡,蒸汽从第一分片31 与壳体1的内壁之间的间隙流出,第二分片32的两端分别与壳体1的内壁相连且与上游的第一分片31间隔开,这样,蒸汽流向第一分片31和第二分片32之间,然后从第二分片 32的断口34流出,并流向第二分片32下游的第一分片31。由此,多个第一分片31和第二分片32与壳体1的内壁以及分隔板2之间可以形成蛇形的第一通道33。
进一步地,第一分片31和第二分片32均可以形成为开口朝向进气口13的V形,每个第一分片31的中间位置由圆弧过渡连接。这样第一分片31和第二分片32之间可以形成V 字形通道,蒸汽在第一分片31和第二分片32之间的通道流动,从而可形成蛇形通道,有利于蒸汽在第一通道33内流动,而且可减小蒸汽的流动损失。
在如图4所示的示例中,第一分片31和第二分片32可以成对设置,每对的第二分片32设在对应的第一分片31的下游,每对的第一分片31设置对应的第二分片32内,如图4 所示,第一翅片组件3可以包括三对第一分片31和第二分片32,即第一对第一分片31a 和第二分片32a、第二对第一分片31b和第二分片32b以及第三对第一分片31c和第二分片32c,这样,进气口13的蒸汽流向第一对的第一分片31a,蒸汽在加热腔邻近进气口13 处的流速最高,例如此时蒸汽最高瞬时流速可接近声速,由于受到第一对的第一分片31a 的阻挡,高速蒸汽流向被强制改变,分别朝向两侧流动,进入第一对的第一分片31a和第二分片32a之间的对称流道,蒸汽在第一对的第二分片32a的断口34出汇聚并从断口34 流向第二对的第一分片31b,由于第二对的第一分片31b的阻挡,蒸汽流向被强制改变然后流向第二对的第一分片31b和第二分片32b之间的对称流道,依此类推,蒸汽在多个第一分片31和第二分片32之间流动,最终蒸汽流向第二加热腔,由此,从而不仅增加了换热面积,而且增大了蒸汽的换热路径,提高了换热效率。
可选地,第一分片31和第二分片32的高度范围可以为2mm~12mm,厚度范围为3mm~ 10mm,多个第一分片31和第二分片32与分隔板2以及壳体1的内壁之间形成两条对称的第一通道33,引导蒸汽在第一通道33流动,其中,第一分片31和第二分片32之间的间距范围可以为4mm~12mm,第二分片32的断口34的开口大小可以为第一分片31和第二分片32之间间距的0.8~2.0倍。从而可进一步地实现对蒸汽通道的结构优化,减小流动阻力损失,提高换热效果。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翅片组件还可以包括第二翅片组件4,第二翅片组件4设在第二加热腔内,蒸汽通道包括限定在第二翅片组件4、壳体1和分隔板2之间的第二通道,第一加热腔的蒸汽流向第二加热腔,并可在第二通道内流动,由此,第一加热腔的蒸汽可流向第二加热腔,并可在沿着第二通道流动,通过第二通道可以限定蒸汽在第二加热腔内的流动方向,从而有利于提高蒸汽的热交换效果并降低阻力损失。
第二通道包括主流道42和多个子流道44,主流道42的一端与第一加热腔连通,多个子流道44的一端分别与主流道42的另一端连通,多个子流道44的另一端分别与出气口14连通。由此,第一加热腔的蒸汽可以流向主流道42,并通过主流道42分别流向多个子流道44,并通过多个子流道44流向出气口14,从而不仅能够提高换热效果,也能够缩短蒸汽等待时间。
可选地,第二翅片加热组件可以包括主体41和分流件45,主体41限定出主流道42、位于主流道42两侧的分流腔43,主流道42和两个分流腔43在同一侧敞开,分流件45位于主流道42敞开的一侧,分流件45的两端分别伸入到两侧的分流腔43内,分流件45与主体41的表面间隔开以限定出两个弯折的子流道44。
换言之,主体41限定出主流道42和分流腔43,分流腔43为两个且分别设在主流道42的两侧,主流道42和两个分流腔43的敞开口均朝向同一侧,分流件45设在主流道42 和分流腔43敞开的一侧,分流件45具有朝向主体41的开口,分流件45的两端伸入两个分流腔43内且与主体41间隔开以限定出两个子流道44,由此,第一加热腔的蒸汽流向主流道42,蒸汽从主流道42流出并流向分流件45,由于主流件的阻隔,从而流向两个子流道44,然后从两个子流道44的出口端流出,并流向出气口14。
在如图3所示的示例中,主体41可以包括第一隔板411和第二隔板412,第一隔板411 内限定出主流道42,第二隔板412设在第一隔板411的两侧且与第一隔板411之间限定出分流腔43,如图3所示,第二隔板412形成为L形,第二隔板412的水平部与第一隔板411 相连,第一隔板411至少部分伸入至分流件45内,分流件45的两端伸入至两个分流腔43 内,从而可形成弯折的子流道44,蒸汽在主流道42和子流道44内流动,进而可提高蒸汽的换热效果。
其中第二翅片组件4的高度范围可以为2mm~12mm,厚度范围为3mm~10mm,即主体41 和分流件45的高度范围可为2mm~12mm,厚度范围为3mm~10mm,主流道42的横截面宽度范围为3mm~12mm,子流道44的横截面宽度范围可为1mm~10mm,从而有利于蒸汽的流动,而且在第二加热腔内,通过限定主流道42以及子流道44的宽度以及翅片的厚度和高度,不仅能够优化第二翅片组件4的结构,也能够保证蒸汽的流动的通道的加热效果。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出气口14可以为多个,多个出气口14沿壳体1的外周间隔开分布。从而不仅增加蒸汽的出口面积,有利于蒸汽的喷出,而且可使得蒸汽的喷出更加均匀。由此,来自蒸汽发生装置的含有液态水的蒸汽被再次加热为蒸汽状态,加热后的蒸汽从多个出气口14喷出,而且也避免了出现过高的热量累积,造成高温损害衣物。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加热器5可设在分隔板2上,加热器5的一部分伸入到第一加热腔内,加热器5的一部分伸入到第二加热腔内。由此,蒸汽在第一加热腔和第二加热腔内流动,通过加热器5可对第一加热腔和第二加热腔同时进行加热,从而可对第一加热腔和第二加热腔内的蒸汽加热,结构简单且加热方便。可选地,加热器5通过压铸连接在分隔板2上,从而方便加热器5的安装装配,而且可保证加热器5的结构强度和稳定性。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壳体1可以包括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进气口13设在上壳体11上,出气口14设在下壳体12上,上壳体11与下壳体12之间限定出加热腔,具体地,分隔板2设在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之间,分隔板2与上壳体11之间限定出第一加热腔,分隔板2与下壳体12之间限定出第二加热腔,进气口13与第一加热腔连通,出气口 14与第二加热腔连通。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熨烫机的蒸汽加热装置100的一个具体示例,值得理解的是,下述描述只是示例性说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制。
如图1-图6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熨烫机的蒸汽加热装置100包括壳体1、分隔板2、第一翅片组件3、第二翅片组件4和加热器5。
如图1、图5-图6所示,壳体1可以包括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壳体1上设有进气口13和出气口14,其中进气口13设在上壳体11上,出气口14设在下壳体12上,上壳体 11和下壳体12之间限定出加热腔。
分隔板2设在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之间以将加热腔分隔为第一加热腔和第二加热腔,进气口13与第一加热腔连通,出气口14与第二加热腔连通,分隔板2上设有通气孔21,通气孔21连通第一加热腔和第二加热腔。
第一翅片组件3设在第一加热腔内,第一翅片组件3、分隔板2和壳体1之间限定出第一通道33,第一通道33为蛇形通道,第一通道33的两端分别与进气口13和通气孔21连通,第一通道33为两条,两条第一通道33对称设置且在两条第一通道33的相交处连通。
第一翅片组件3包括多个第一分片31和多个第二分片32,多个第一分片31和多个第二分片32间隔开交错设置,第一分片31与第二分片32成对设置,第一分片31和第二分片32形成为开口朝向进气口13的V形,第一分片31的两端分别与壳体1的内壁间隔开,第二分片32的两端分别与壳体1的内壁相连,第二分片32的中间位置设有断口34,由此,通过多个第一分片31和多个第二分片32可以限定出两条第一通道33,其中两条第一通道 33在每个第二分片32的断口34出相交连通,从而不仅可增加蒸汽的换热面积,提高换热效果,而且可减小蒸汽的流动阻力,缩短蒸汽等待时间。
其中上壳体11上可设有第一配合部111,第一配合部111的形状可与第一翅片组件3 的形状,第一翅片组件3设在分隔板2朝向上壳体11的一侧,第一配合部111可止抵第一翅片组件3,从而可保证上壳体11和第一翅片组件3的配合,第一翅片组件3与壳体1、分隔板2之间形成的第一通道33的密封性,从而使得进气口13进入的蒸汽在第一加热腔内仅通过第一通道33流动。
第二翅片组件4设在第二加热腔内,第二翅片组件4包括主体41和分流件45,主体41内限定出主流道42和位于主流道42两侧的分流腔43,主流道42和两个分流腔43在同一侧敞开,分流件45位于主流道42敞开的一侧,分流件45的两端分别伸入到两侧的分流腔43内,分流件45与主体41的表面间隔开以限定出两个弯折的子流道44。
下壳体12上设有第二配合部121,第二配合部121与第二翅片组件4的形状大体一致,第二翅片组件4设在分隔板2朝向下壳体12的一侧,第二配合部121可止抵第二翅片组件4,通过第二配合部121和第二翅片组件4的配合,从而可保证下壳体12、第二翅片组件4 和分隔板2之间形成的蒸汽通道的密封性,使得第一加热腔内进入的蒸汽能够在主流道42 和子流道44内流动。
由此,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熨烫机的蒸汽加热装置100,蒸汽发生装置产生的蒸汽通过进气口13进入第一通道33,蒸汽在第一通道33可与第一翅片组件3进行换热,换热后的蒸汽流向通过通气孔21流向第二加热腔,并可在第二加热腔的主流道42和子流道44内流动并与第二翅片组件4换热后,由此,换热后的蒸汽可流向出气口14,并从出气口14 喷出,从而可提高蒸汽的换热效果,减小流动损失,避免发生热水喷溅现象,以保证用户使用时的安全性。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实施例的用于熨烫机的蒸汽加热装置100的熨烫机。
由于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用于熨烫机的蒸汽加热装置100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因此,本发明实施例的熨烫机也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即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熨烫机,通过设置上述实施例的用于熨烫机的蒸汽加热装置100,从而可防止熨烫机发生热水喷溅出来而导致烫伤用户,提高了熨烫机的安全性,而且可避免熨烫地板产生热量积累而导致高温损坏衣物,也保证了蒸汽发生效率,缩短了蒸汽产生的等待时间。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2)

1.一种用于熨烫机的蒸汽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具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壳体内限定出加热腔;
分隔板,所述分隔板设在所述加热腔内以将所述加热腔分隔成相互连通的第一加热腔和第二加热腔,所述第一加热腔与所述进气口相连,所述第二加热腔与所述出气口相连;
翅片组件,所述翅片组件设在所述第一加热腔和所述第二加热腔中的至少一个内,所述翅片组件与所述分隔板和所述壳体的内壁之间限定出迂回的蒸汽通道;
用于加热所述蒸汽通道内的蒸汽的加热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熨烫机的蒸汽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翅片组件包括第一翅片组件,所述第一翅片组件设在所述第一加热腔内,所述蒸汽通道包括限定在所述第一翅片组件、所述分隔板和所述壳体之间的第一通道,所述第一通道为蛇形通道,所述第一通道的两端分别连通所述进气口和所述第二加热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熨烫机的蒸汽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道为两条,两条所述第一通道对称设置,两条所述第一通道在朝向彼此延伸的相交处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熨烫机的蒸汽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翅片组件包括多个第一分片和第二分片,所述第一分片和所述第二分片在蒸汽的流动方向上间隔开交错设置,所述第一分片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壳体的内壁间隔开,所述第二分片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壳体的内壁相接触,所述第二分片的中间位置设有断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熨烫机的蒸汽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片和所述第二分片均形成为开口朝向所述进气口的V形,每个所述第一分片的中间位置由圆弧过渡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熨烫机的蒸汽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翅片组件包括第二翅片组件,所述第二翅片组件设在所述第二加热腔内,所述蒸汽通道包括限定在所述第二翅片组件、所述壳体和所述分隔板之间的第二通道,所述第二通道包括主流道和多个子流道,所述主流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加热腔连通,所述多个子流道的一端分别与所述主流道的另一端连通,所述多个子流道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出气口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熨烫机的蒸汽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翅片加热组件包括主体和分流件,所述主体限定出所述主流道、位于所述主流道两侧的分流腔,所述主流道和两个所述分流腔在同一侧敞开,所述分流件位于所述主流道敞开的一侧,所述分流件的两端分别伸入到两侧的所述分流腔内,所述分流件与所述主体的表面间隔开以限定出两个弯折的所述子流道。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熨烫机的蒸汽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口为多个,多个所述出气口沿所述壳体的外周间隔开分布。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熨烫机的蒸汽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器设在所述分隔板上,所述加热器的一部分伸入到所述第一加热腔内,所述加热器的一部分伸入到所述第二加热腔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熨烫机的蒸汽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器通过压铸连接在所述分隔板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熨烫机的蒸汽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进气口设在所述上壳体上,所述出气口设在所述下壳体上,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之间限定出所述加热腔。
12.一种熨烫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熨烫机的蒸汽加热装置。
CN201711270499.8A 2017-12-05 2017-12-05 用于熨烫机的蒸汽加热装置和具有其的熨烫机 Active CN10986863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270499.8A CN109868636B (zh) 2017-12-05 2017-12-05 用于熨烫机的蒸汽加热装置和具有其的熨烫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270499.8A CN109868636B (zh) 2017-12-05 2017-12-05 用于熨烫机的蒸汽加热装置和具有其的熨烫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68636A true CN109868636A (zh) 2019-06-11
CN109868636B CN109868636B (zh) 2020-05-08

Family

ID=669166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270499.8A Active CN109868636B (zh) 2017-12-05 2017-12-05 用于熨烫机的蒸汽加热装置和具有其的熨烫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868636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79503A1 (zh) * 2022-03-24 2023-09-28 安克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清洁装置及清洁系统
EP4357517A1 (en) * 2022-10-18 2024-04-24 Versuni Holding B.V. Labyrinth-type steam chamber for a steaming device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91310992A (en) * 1913-05-09 1913-10-09 Arnold Wenzel Improvements in and relating to Sad-irons.
CN1420226A (zh) * 2001-11-21 2003-05-28 塞拉亚·恩帕兰萨·伊·加尔多斯有限公司 家用蒸汽熨斗底板
CN200940222Y (zh) * 2006-08-16 2007-08-29 浙江华光电器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蒸汽电熨斗上汽化室
CN201016147Y (zh) * 2007-01-24 2008-02-06 程进村 蒸汽熨斗
CN103820987A (zh) * 2014-02-26 2014-05-28 佛山市顺德区柏可斯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挂烫机喷头
CN105463815A (zh) * 2016-02-03 2016-04-06 莱克电气绿能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具有二次发热锅的熨烫头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91310992A (en) * 1913-05-09 1913-10-09 Arnold Wenzel Improvements in and relating to Sad-irons.
CN1420226A (zh) * 2001-11-21 2003-05-28 塞拉亚·恩帕兰萨·伊·加尔多斯有限公司 家用蒸汽熨斗底板
CN200940222Y (zh) * 2006-08-16 2007-08-29 浙江华光电器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蒸汽电熨斗上汽化室
CN201016147Y (zh) * 2007-01-24 2008-02-06 程进村 蒸汽熨斗
CN103820987A (zh) * 2014-02-26 2014-05-28 佛山市顺德区柏可斯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挂烫机喷头
CN105463815A (zh) * 2016-02-03 2016-04-06 莱克电气绿能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具有二次发热锅的熨烫头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79503A1 (zh) * 2022-03-24 2023-09-28 安克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清洁装置及清洁系统
EP4357517A1 (en) * 2022-10-18 2024-04-24 Versuni Holding B.V. Labyrinth-type steam chamber for a steaming device
WO2024083354A1 (en) * 2022-10-18 2024-04-25 Versuni Holding B.V. Labyrinth-type steam chamber for a steaming dev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68636B (zh) 2020-05-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868636A (zh) 用于熨烫机的蒸汽加热装置和具有其的熨烫机
US9446207B2 (en) Nozzle unit and dispenser
CN105544168B (zh) 蒸汽量可控的即热式挂烫机
CN109652970A (zh) 衣物护理机烫头及具有其的衣物护理机
CN106661817B (zh) 蒸汽熨斗
CN106402823B (zh) 一种发热锅组件
CN204839084U (zh) 煮饭器
CN110432746A (zh) 一种蒸汽加热的烹饪器具及框式蒸汽饭煲
CN103981686B (zh) 一种烫衣机的蒸汽发生装置
CN202482675U (zh) 带加热装置的熨衣烫头
CN204943435U (zh) 蒸汽发生器
CN208435347U (zh) 烹饪器具的蒸汽阀及烹饪器具
CN105865030B (zh) 一种蒸汽防喷装置及一种即热式开水器
CA1102676A (en) Self clean steam iron
CN208167368U (zh) 蒸汽发生器及挂烫机
CN212691706U (zh) 蒸汽发生装置和蒸汽发生器
CN208910143U (zh) 用于洗碗机的干燥装置和具有其的洗碗机
CN104120597B (zh) 一种双锅式快速高压蒸汽锅
CN209024849U (zh) 喷头组件及具有其的挂烫机
CN206817436U (zh) 蒸汽发生装置
CN207003097U (zh) 一种蒸汽喷头及蒸汽熨烫机
CN207768167U (zh) 出水稳流装置及具有其的饮水机
CN104406146A (zh) 一种即热式蒸汽发生器
CN109567569A (zh) 一种蒸烤组合机
CN109837723A (zh) 熨烫机的蒸汽流射结构、熨烫机的熨烫终端及熨烫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224

Address after: 528311 4 Global Innovation Center, industrial road, Beijiao Town, Shunde District, Foshan, Guangdong, China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MEIDI WHITE HOUSEHOLD ELECTRICAL APPLIANCE TECHNOLOGY INNOVATION CENTER Co.,Ltd.

Patentee after: MIDEA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528311, 26-28, B District, Mei headquarters building, 6 Mei Road, Beijiao Town, Shunde District, Foshan, Guangdong.

Patentee before: MIDEA GROUP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