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867665B - 一种取代1,3,4噁二唑类化合物及其用途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取代1,3,4噁二唑类化合物及其用途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867665B CN109867665B CN201711253731.7A CN201711253731A CN109867665B CN 109867665 B CN109867665 B CN 109867665B CN 201711253731 A CN201711253731 A CN 201711253731A CN 109867665 B CN109867665 B CN 109867665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alo
- radical
- alkyl
- group
- alkox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 Plural Heterocyclic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取代1,3,4‑噁二唑类化合物,化合物结构如下通式所示,式中各取代基的定义见说明书。通式化合物在农业领域中具有广谱的杀菌活性,对水稻纹枯病、高粱炭疽病、玉米锈病和稻瘟病等多种病菌都有很好的防效。特别地,对水稻纹枯病、高粱炭疽病在较低剂量下仍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用杀菌剂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取代1,3,4噁二唑类化合物及其用途。
背景技术
近年来,1,3,4噁二唑类化合物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该类化合物因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而被广泛用于医药及农药研究中。AZIZ-UR-REHMAN等(J.Chil.Chem.Soc.,2017,62(1),3370–3375)发现1,3,4噁二唑基苄基硫醚具有很好的抑菌效果;DanielSzulczyk等(Molecules 2017,22(3),409)通过亚甲基连接到2-吡啶基唑噁唑环Gram阳性菌及Gram阴性杆菌降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Mojahid ul Islam等(JCBPS;Section A;February 2016–April 2016,Vol.6,No.2; 624-633)发现,将1,3,4噁二唑环上引入6-氧-5,6-二氢哒嗪,其相应的化合物具有抗病毒作用。宋宝安等人(CN106432125)发现2,5-取代基-1,3,4-噁唑二唑硫醚类衍生物可用作杀农作物线虫和抑制作物细菌性病害的作用。LiuZuming等(J.Chem.Technol.Biotechnol.2001,76,1154-1158)报道了将嘧啶环引入1,3,4-噁二唑结构中,所合成化合物对立枯丝核菌有较高的活性。Wang Wenyan 等(Chem.Res.Chinese U.2004,20(5),543–547)发现将甲硫基吡唑引入到1,3,4- 噁二唑环上,得到的化合物对天冬茎点霉菌和苹果轮纹病菌有很好的抑制作用。 Zheng Xiumian等(Journal of Fluorine Chemistry 123(2003)163–169)发现将苯环一引入到1,3,4-噁唑环上,合成的系列化合物具有很好的杀虫效果。Song Cao等人(Joumal of FluorineChemistry,117(2002),63–66)将吡啶氧基甲基引入到1,3,4- 噁唑环上,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杀虫活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取代1,3,4噁二唑类化合物及其用途。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技术方案为:
一种取代1,3,4-噁二唑类化合物,化合物结构如下通式I所示:
式中,
Q1选自未取代的或被1-5个R1进一步取代的芳基或杂芳基;
R1选自卤素、羟基、氨基、氰基、硝基、C1-C12烷基、卤代C1-C12烷基、 C1-C12烷氧基、卤代C1-C12烷氧基、C3-C12环烷基、C1-C12烷基氨基、卤代C1-C12烷基氨基、二(C1-C12烷基)氨基、卤代二(C1-C12烷基)氨基、二(C1-C12烷基)氨基羰基、C1-C12烷硫基、卤代C1-C12烷硫基、C2-C12烯基、C2-C12炔基、 C2-C12烯氧基、卤代C2-C12烯氧基、C2-C12炔氧基、卤代C2-C12炔氧基、C1-C12烷基磺酰基、卤代C1-C12烷基磺酰基、C1-C12烷基羰基、卤代C1-C12烷基羰基、C1-C12烷氧基羰基、卤代C1-C12烷氧基羰基、C1-C12烷氧基C1-C12烷基、卤代 C1-C12烷氧基C1-C12烷基、C1-C12烷硫基C1-C12烷基、卤代C1-C12烷硫基C1-C12烷基、C1-C12烷氧基羰基C1-C12烷基、卤代C1-C12烷氧基羰基C1-C12烷基、C1-C12烷硫基羰基C1-C12烷基、卤代C1-C12烷硫基羰基C1-C12烷基、C1-C12烷基羰基氧基、卤代C1-C12烷基羰基氧基、C1-C12烷氧基羰基氧基、卤代C1-C12烷氧基羰基氧基、C1-C12烷基磺酰基氧基、卤代C1-C12烷基磺酰基氧基、C1-C12烷氧基C1-C12烷氧基或卤代C1-C12烷氧基C1-C12烷氧基;
Q2选自C3-C8环烷基、卤代C3-C8环烷基或未取代的或1-5个R2进一步取代的芳基或杂芳基;
R2选自卤素、羟基、氨基、氰基、硝基、C1-C12烷基、卤代C1-C12烷基、 C1-C12烷氧基、卤代C1-C12烷氧基、C3-C12环烷基、C1-C12烷基氨基、卤代C1-C12烷基氨基、二(C1-C12烷基)氨基、卤代二(C1-C12烷基)氨基、二(C1-C12烷基)氨基羰基、C1-C12烷硫基、卤代C1-C12烷硫基、C2-C12烯基、C2-C12炔基、C2-C12烯氧基、卤代C2-C12烯氧基、C2-C12炔氧基、卤代C2-C12炔氧基、C1-C12烷基磺酰基、卤代C1-C12烷基磺酰基、C1-C12烷基羰基、卤代C1-C12烷基羰基、 C1-C12烷氧基羰基、卤代C1-C12烷氧基羰基、C1-C12烷氧基C1-C12烷基、卤代 C1-C12烷氧基C1-C12烷基、C1-C12烷硫基C1-C12烷基、卤代C1-C12烷硫基C1-C12烷基、C1-C12烷氧基羰基C1-C12烷基、卤代C1-C12烷氧基羰基C1-C12烷基、C1-C12烷硫基羰基C1-C12烷基、卤代C1-C12烷硫基羰基C1-C12烷基、C1-C12烷基羰基氧基、卤代C1-C12烷基羰基氧基、C1-C12烷氧基羰基氧基、卤代C1-C12烷氧基羰基氧基、C1-C12烷基磺酰基氧基、卤代C1-C12烷基磺酰基氧基、C1-C12烷氧基C1-C12烷氧基或卤代C1-C12烷氧基C1-C12烷氧基;
Ak选自直链或支链C1-C12烷基。
进一步的说,所述的化合物通式I中:
Q1选自未取代的或被1-5个R1进一步取代的芳基或杂芳基;
R1选自卤素、羟基、氨基、氰基、硝基、C1-C6烷基、卤代C1-C6烷基、C1-C6烷氧基、卤代C1-C6烷氧基、C3-C6环烷基、C1-C6烷基氨基、卤代C1-C6烷基氨基、二(C1-C6烷基)氨基、卤代二(C1-C6烷基)氨基、二(C1-C6烷基)氨基羰基、C1-C6烷硫基、卤代C1-C6烷硫基、C2-C6烯基、C2-C6炔基、C2-C6烯氧基、卤代C2-C6烯氧基、C2-C6炔氧基、卤代C2-C6炔氧基、C1-C6烷基磺酰基、卤代 C1-C6烷基磺酰基、C1-C6烷基羰基、卤代C1-C6烷基羰基、C1-C6烷氧基羰基、卤代C1-C6烷氧基羰基、C1-C6烷氧基C1-C6烷基、卤代C1-C6烷氧基C1-C6烷基、 C1-C6烷硫基C1-C6烷基、卤代C1-C6烷硫基C1-C6烷基、C1-C6烷氧基羰基C1-C6烷基、卤代C1-C6烷氧基羰基C1-C6烷基、C1-C6烷硫基羰基C1-C6烷基、卤代 C1-C6烷硫基羰基C1-C6烷基、C1-C6烷基羰基氧基、卤代C1-C6烷基羰基氧基、 C1-C6烷氧基羰基氧基、卤代C1-C6烷氧基羰基氧基、C1-C6烷基磺酰基氧基、卤代C1-C6烷基磺酰基氧基、C1-C6烷氧基C1-C6烷氧基或卤代C1-C6烷氧基C1-C6烷氧基;
Q2选自C3-C6环烷基、卤代C3-C6环烷基、未取代的或1-5个R2进一步取代的芳基或杂芳基;
R2选自卤素、羟基、氨基、氰基、硝基、C1-C6烷基、卤代C1-C6烷基、C1-C6烷氧基、卤代C1-C6烷氧基、C3-C6环烷基、C1-C6烷基氨基、卤代C1-C6烷基氨基、二(C1-C6烷基)氨基、卤代二(C1-C6烷基)氨基、二(C1-C6烷基)氨基羰基、C1-C6烷硫基、卤代C1-C6烷硫基、C2-C6烯基、C2-C6炔基、C2-C6烯氧基、卤代C2-C6烯氧基、C2-C6炔氧基、卤代C2-C6炔氧基、C1-C6烷基磺酰基、卤代 C1-C6烷基磺酰基、C1-C6烷基羰基、卤代C1-C6烷基羰基、C1-C6烷氧基羰基、卤代C1-C6烷氧基羰基、C1-C6烷氧基C1-C6烷基、卤代C1-C6烷氧基C1-C6烷基、 C1-C6烷硫基C1-C6烷基、卤代C1-C6烷硫基C1-C6烷基、C1-C6烷氧基羰基C1-C6烷基、卤代C1-C6烷氧基羰基C1-C6烷基、C1-C6烷硫基羰基C1-C6烷基、卤代 C1-C6烷硫基羰基C1-C6烷基、C1-C6烷基羰基氧基、卤代C1-C6烷基羰基氧基、 C1-C6烷氧基羰基氧基、卤代C1-C6烷氧基羰基氧基、C1-C6烷基磺酰基氧基、卤代C1-C6烷基磺酰基氧基、C1-C6烷氧基C1-C6烷氧基或卤代C1-C6烷氧基C1-C6烷氧基;
Ak选自直链或支链C1-C6烷基。
在进一步,所述的化合物通式I中
Q1选自未取代的或被1-5个R1进一步取代的芳基或杂芳基;
R1选自卤素、羟基、氨基、氰基、硝基、C1-C4烷基、卤代C1-C4烷基、C1-C4烷氧基、卤代C1-C4烷氧基、C3-C6环烷基、C1-C4烷基氨基、卤代C1-C4烷基氨基、二(C1-C4烷基)氨基、卤代二(C1-C4烷基)氨基、二(C1-C4烷基)氨基羰基、C1-C4烷硫基、卤代C1-C4烷硫基、C2-C6烯基、C2-C6炔基、C2-C6烯氧基、卤代C2-C6烯氧基、C2-C6炔氧基、卤代C2-C6炔氧基、C1-C4烷基磺酰基、卤代 C1-C4烷基磺酰基、C1-C4烷基羰基、卤代C1-C4烷基羰基、C1-C4烷氧基羰基、卤代C1-C4烷氧基羰基、C1-C4烷氧基C1-C4烷基、卤代C1-C4烷氧基C1-C4烷基、 C1-C4烷硫基C1-C4烷基、卤代C1-C4烷硫基C1-C4烷基、C1-C4烷氧基羰基C1-C4烷基、卤代C1-C4烷氧基羰基C1-C4烷基、C1-C4烷硫基羰基C1-C4烷基、卤代 C1-C4烷硫基羰基C1-C4烷基、C1-C4烷基羰基氧基、卤代C1-C4烷基羰基氧基、 C1-C4烷氧基羰基氧基、卤代C1-C4烷氧基羰基氧基、C1-C4烷基磺酰基氧基、卤代C1-C4烷基磺酰基氧基、C1-C4烷氧基C1-C4烷氧基或卤代C1-C4烷氧基C1-C4烷氧基;
Q2选自C3-C6环烷基、卤代C3-C6环烷基或未取代的或1-5个R2进一步取代的芳基或杂芳基;
R2选自卤素、羟基、氨基、氰基、硝基、C1-C4烷基、卤代C1-C4烷基、C1-C4烷氧基、卤代C1-C4烷氧基、C3-C4环烷基、C1-C4烷基氨基、卤代C1-C4烷基氨基、二(C1-C4烷基)氨基、卤代二(C1-C4烷基)氨基、二(C1-C4烷基)氨基羰基、C1-C4烷硫基、卤代C1-C4烷硫基、C2-C6烯基、C2-C6炔基、C2-C6烯氧基、卤代C2-C6烯氧基、C2-C6炔氧基、卤代C2-C6炔氧基、C1-C4烷基磺酰基、卤代 C1-C4烷基磺酰基、C1-C4烷基羰基、卤代C1-C4烷基羰基、C1-C4烷氧基羰基、卤代C1-C4烷氧基羰基、C1-C4烷氧基C1-C4烷基、卤代C1-C4烷氧基C1-C4烷基、 C1-C4烷硫基C1-C4烷基、卤代C1-C4烷硫基C1-C4烷基、C1-C4烷氧基羰基C1-C4烷基、卤代C1-C4烷氧基羰基C1-C4烷基、C1-C4烷硫基羰基C1-C4烷基、卤代 C1-C4烷硫基羰基C1-C4烷基、C1-C4烷基羰基氧基、卤代C1-C4烷基羰基氧基、 C1-C4烷氧基羰基氧基、卤代C1-C4烷氧基羰基氧基、C1-C4烷基磺酰基氧基、卤代C1-C4烷基磺酰基氧基、C1-C4烷氧基C1-C4烷氧基或卤代C1-C4烷氧基C1-C4烷氧基;
Ak选自直链或支链C1-C6烷基。
再进一步,所述的化合物,通式I中
Q1选自未取代的或被1-3个R1进一步取代的苯基或吡啶基;
R1选自氢、卤素、C1-C4烷氧基、卤代C1-C4烷基、C1-C4烷氧基或C1-C4卤代烷氧基;
Q2选自C1-C4烷基、未取代的或1-3个R2进一步取代的C3-C6环烷基、芳基、芳基C1-C4烷基或杂芳基;
R2选自氢、卤素、氰基、硝基、C1-C4烷基、卤代C1-C4烷基、二(C1-C4) 烷基氨基、C1-C4烷氧基、卤代C1-C4烷氧基、芳氧基或C1-C4烷氧基羰基;
Ak选自C1-C6直链饱或烷基链。
再次进一步,所述的化合物,通式I中
Q1选自苯基、4-氯苯基、4-甲氧基苯基、3-氯苯基、4-三氟甲基苯基;
Q2选自甲基、乙基、正丁基、叔丁基、环丙基、环戊基、苯基、1-萘基、2- 氟苯基、3-氟苯基、4-氟苯基、2-氯苯基、3-氯苯基、4-氯苯基、2-溴苯基、3-溴苯基、4-溴苯基、2-碘苯基、3-碘苯基、4-碘苯基、2-甲基苯基、3-甲基苯基、4- 甲基苯基、2-乙基苯基、2-叔丁基苯基、3-叔丁基基苯基、4-叔丁基苯基、2-硝基苯基、3-硝基苯基、4-硝基苯基、2-甲氧基苯基、3-甲氧基苯基、4-甲氧基苯基、 4-苯氧基苯基、苯甲基、苯乙基、4-甲氧基羰基苯基、4-(N,N-二甲基氨基)苯基、 2-三氟甲基苯基、3-三氟甲基苯基、4-三氟甲基苯基、4-氰基苯基、4-三氟甲氧基苯基、3,5-二氯苯基、2,5-二氯苯基、2,4-二氯苯基、3,4-二氯苯基、2,6- 二氯苯基、2,4,6-三氯苯基、2-乙基苯基、2,6-二乙基苯基、2,4,6-三甲基苯基、2,5-三氟甲基苯基、2-吡啶基、3-吡啶基、6-甲基吡-2-啶基、3-甲基吡-2- 啶基、6-氯哒嗪、2-噻吩基或4-氯-3-吡啶基甲基;
Ak选自CH2、CCH3或CCH2CH3。
更进一步,所述的化合物,通式I中
Q1选自4-氯苯基;
Ak选自CH或CCH3;
Q2选自正丁基、环丙基、苯基、4-氟苯基、4-氯苯基、4-甲基苯基、2-乙基苯基、4-叔丁基苯基、4-硝基苯基、4-甲氧基苯基、苯乙基、4-三氟甲基苯基、 2-噻吩基、2-吡啶基、3-吡啶基或2、4、6-三甲基苯基。
更在进一步,所述的化合物,通式I中
Q1选自4-氯苯基;
Q2分别选自4-三氟甲基苯基或3-吡啶基;
Ak选自CCH3。
一种所述的取代1,3,4-噁二唑类化合物在农业领域中用作制备杀菌剂药物的用途。
一种杀菌组合物,组合物以所述通式I所示取代1,3,4-噁二唑类化合物作为活性组分;其中,组合物中活性组分的重量百分含量为0.1-99%。
一种组合物在农业领域中防治病菌的用途。
上面给出的通式(I)化合物的定义中,汇集所用术语一般定义如下:
卤素:指氟、氯、溴或碘。烷基:直链或支链烷基,例如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正丁基或叔丁基。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环状烷基,例如环丙基、环戊基或环己基。取代基如甲基、卤素等。卤代烷基:直链或支链烷基,在这些烷基上的氢原子可部分或全部被卤原子所取代,例如,氯甲基、二氯甲基、三氯甲基、氟甲基、二氟甲基、三氟甲基等。烷氧基:直链或支链烷基,经氧原子键连接到结构上。卤代烷氧基:直链或支链烷氧基,在这些烷氧基上的氢原子可部分或全部被卤原子所取代。例如,氯甲氧基、二氯甲氧基、三氯甲氧基、氟甲氧基、二氟甲氧基、三氟甲氧基、氯氟甲氧基、三氟乙氧基等。烷基氨基:直链或支链烷基,经氮原子键连接到结构上。卤代烷基氨基:直链或支链烷基氨基,在这些烷基上的氢原子可部分或全部被卤原子所取代。二烷基氨基:如(CH3)2N-, (CH3CH2)2N-。卤代二烷基氨基:烷基上的氢原子可部分或全部被卤原子所取代,如(CF3)2N-,(CF3CH2)2N-。烷硫基:直链或支链烷基,经硫原子键连接到结构上。卤代烷硫基:直链或支链烷硫基,在这些烷基上的氢原子可部分或全部被卤原子所取代。例如,氯甲硫基、二氯甲硫基、三氯甲硫基、氟甲硫基、二氟甲硫基、三氟甲硫基、氯氟甲硫基等。烯基:直链或支链烯类,例如乙烯基、 1-丙烯基、2-丙烯基和不同的丁烯基、戊烯基和己烯基异构体。烯基还包括多烯类,如1,2-丙二烯基和2,4-己二烯基。卤代烯基:直链或支链烯类,在这些烯基上的氢原子可部分或全部被卤原子所取代。烯氧基:直链或支链烯类,经氧原子键连接到结构上。卤代烯氧基:直链或支链烯氧基,在这些烯氧基上的氢原子可部分或全部被卤原子所取代。炔基:直链或支链炔类,例如乙炔基、1-丙炔基、 2-丙炔基和不同的丁炔基、戊炔基和己炔基异构体。炔基还包括由多个三键组成的基团,如2,5-己二炔基。卤代炔基:直链或支链炔类,在这些炔基上的氢原子可部分或全部被卤原子所取代。炔氧基:直链或支链炔类,经氧原子键连接到结构上。卤代炔氧基:直链或支链炔氧基,在这些炔氧基上的氢原子可部分或全部被卤原子所取代。烷基磺酰基:直链或支链烷基经磺酰基(-SO2-)连接到结构上,如甲基磺酰基。卤代烷基磺酰基:直链或支链烷基磺酰基,其烷基上的氢原子可部分或全部被卤原子所取代。烷基羰基:烷基经羰基连接到结构上,如 CH3CO-,CH3CH2CO-。卤代烷基羰基:烷基羰基的烷基上的氢原子可部分或全部被卤原子所取代,如CF3CO-。烷氧基烷基:烷基-O-烷基-,例如CH3OCH2-。卤代烷氧基烷基:烷氧基烷基的烷基上的氢原子可部分或全部被卤原子所取代,如ClCH2CH2OCH2-、CF3CH2OCH2-等。烷氧基羰基:烷氧基经羰基连接到结构上。如CH3OCO-,CH3CH2OCO-。卤代烷氧基羰基:烷氧基羰基的烷基上的氢原子可部分或全部被卤原子所取代,如ClCH2CH2OCO-、CF3CH2OCO-等。烷硫基烷基:烷基-S-烷基-,例如CH3SCH2-。卤代烷硫基烷基:烷硫基烷基的烷基上的氢原子可部分或全部被卤原子所取代,如ClCH2CH2SCH2-、CF3CH2SCH2-等。烷氧基羰基烷基:烷氧基羰基-烷基-,例如CH3OCOCH2-。卤代烷氧基羰基烷基:烷氧基羰基烷基的烷基上的氢原子可部分或全部被卤原子所取代,例如 CF3CH2OCOCH2-。烷硫基羰基烷基:烷硫基羰基-烷基-,例如CH3SCOCH2-。卤代烷硫基羰基烷基:烷硫基羰基烷基的烷基上的氢原子可部分或全部被卤原子所取代,例如CF3CH2SCOCH2-。烷基羰基氧基:如CH3COO-等。卤代烷基羰基氧基:烷基羰基氧基的氢原子可部分或全部被卤原子所取代,如CF3COO-等。烷氧基羰基氧基:烷氧基羰基-氧基-,例如CH3OCOO-。卤代烷氧基羰基氧基:烷氧基羰基氧基的烷基上的氢原子可部分或全部被卤原子所取代,例如CF3OCOO-。烷基磺酰基氧基:烷基-S(O)2-O-。卤代烷基磺酰基氧基:烷基磺酰基氧基的烷基上的氢原子可部分或全部被卤原子所取代,例如CF3-SO2-O。烷氧基烷氧基:如 CH3OCH2O-等。卤代烷氧基烷氧基:烷氧基上的氢原子可部分或全部被卤原子所取代,例如CF3OCH2O-。烷基亚磺酰基:直链或支链烷基经亚磺酰基(-SO-) 连接到结构上,如甲基亚磺酰基。卤代烷基亚磺酰基:直链或支链烷基亚磺酰基,其烷基上的氢原子可部分或全部被卤原子所取代。烷基氨基磺酰基:烷基 -NH-SO2-。二烷基氨基磺酰基:(烷基)2-N-SO2-。烷基磺酰基氨基羰基:烷基 -SO2-NH-CO-。环烷基氧基羰基:如环丙氧基羰基、环己氧基羰基等。烷基羰基烷基:烷基-CO-烷基-。烷基氨基羰基:烷基-NH-CO-,例如CH3NHCO-, CH3CH2NHCO-。二烷基氨基羰基:如(CH3)2NCO-,(CH3CH2)2NCO-。烯氧基羰基:如CH2=CHCH2OCO-等。炔氧基羰基:如CH≡CCH2OCO-等。烷氧基烷氧基羰基:如CH3OCH2CH2OCO-等。烷基氨基硫基:如CH3NHS-、C2H5NHS-。二烷基氨基硫基:如(CH3)2NS-、(C2H5)2NS-。(杂)芳基、(杂)芳基烷基、(杂) 芳基羰基、(杂)芳甲基羰基、(杂)芳基羰基烷基、(杂)芳氧基羰基、(杂) 芳基烷基氧基羰基中的芳基部分包括苯基或萘基等。杂芳基是含1个或多个N、O、 S杂原子的五元环或六元环。例如呋喃基、吡唑基、噻唑基、吡啶基、嘧啶基、吡嗪基、哒嗪基、三嗪基、喹啉基等。(杂)芳基:如苯基等。(杂)芳基烷基:如苯甲基、苯乙基、对氯苯甲基、2-氯吡啶-5-基、2-氯-噻唑-5-基等。(杂)芳基羰基:如苯甲酰基、4-氯苯甲酰基等。(杂)芳甲基羰基:如PhCH2CO-。(杂) 芳基羰基烷基:如PhCOCH2-。(杂)芳氧基羰基:如苯氧基羰基、4-氯苯氧基羰基、4-硝基苯氧基羰基、萘氧基羰基等。芳基烷基氧基羰基:如苄基氧基羰基、 4-氯苄基氧基羰基、4-三氟甲基苄基氧基羰基等。(杂)芳基烷基氧基羰基:如 PhCH2OCO-、4-Cl-PhCH2OCO-等。
表1、表2、表3分别列举了通式I中Q、Ak和W部分具体取代基,但它们并非仅限于这些取代基,通式I中其他取代基如前所述。
表1Q1取代基
表2Q2取代基
表3Ak取代基
Ak | Ak | Ak | Ak | Ak |
CH<sub>2</sub> | CHCH3 | CH<sub>2</sub>CH<sub>2</sub> | CH<sub>2</sub>CH<sub>2</sub>CH<sub>2</sub> | CHCH<sub>2</sub>CH<sub>3</sub> |
CHCH<sub>3</sub>CH<sub>2</sub> | C(CH3)2 | CH<sub>2</sub>CH<sub>2</sub>CH<sub>2</sub>CH<sub>2</sub> | CH<sub>2</sub>CH<sub>2</sub>CHCH<sub>3</sub> | CH<sub>2</sub>CHCH<sub>3</sub>CH<sub>2</sub> |
CHCH<sub>3</sub>CH<sub>2</sub>CH<sub>3</sub> | CH2CH(CH3)2 | CHCH(CH<sub>3</sub>)<sub>2</sub> | CH<sub>2</sub>CH<sub>2</sub>CH<sub>2</sub>CH<sub>2</sub> | CHC(CH<sub>3</sub>)<sub>3</sub> |
本发明的部分化合物可以用表4-表43中列出的具体化合物来说明,但并不限定本发明。
通式I中,
当Q1为4-氯苯基、Ak=CH2时,Q2取代基见表4,代表化合物编号依次为 4-1~4-132。
表4
表 5:通式I中,当Q1为4-氯苯基、Ak=CHCH3时,Q2取代基见表4,代表化合物编号依次为5-1~5-132。
表 6:通式I中,当Q1为4-氯苯基、Ak=CHCH2CH3时,Q2取代基见表4,代表化合物编号依次为6-1~6-132。
表 7:通式I中,当Q1为4-氯苯基、Ak=C(CH3)2时,Q2取代基见表4,代表化合物编号依次为7-1~7-132。
表 8:通式I中,当Q1为4-氯苯基、Ak=CHCH(CH3)2时,Q2取代基见表4,代表化合物编号依次为8-1~8-132。
表 9:通式I中,当Q1为2-氯苯基、Ak=CH2时,Q2取代基见表4,代表化合物编号依次为9-1~9-132。
表 10:通式I中,当Q1为2-氯苯基、Ak=CHCH3时,Q2取代基见表4,代表化合物编号依次为10-1~10-132。
表 11:通式I中,当Q1为2-氯苯基、Ak=CHCH2CH3时,Q2取代基见表 4,代表化合物编号依次为11-1~11-132。
表 12:通式I中,当Q1为2-氯苯基、Ak=C(CH3)2时,Q2取代基见表4,代表化合物编号依次为12-1~12-132。
表 13:通式I中,当Q1为2-氯苯基、Ak=CHCH(CH3)2时,Q2取代基见表4,代表化合物编号依次为13-1~13-132。
表 14:当Q1为4-三氟甲基苯基、Ak=CH2时,Q2取代基见表4,代表化合物编号依次为14-1~14-132。
表 15:通式I中,当Q1为4-三氟甲基苯基、Ak=CHCH3时,Q2取代基见表4,代表化合物编号依次为15-1~15-132。
表 16:通式I中,当Q1为4-三氟甲基苯基、Ak=CHCH2CH3时,Q2取代基见表4,代表化合物编号依次为16-1~16-132。
表 17:通式I中,当Q1为4-三氟甲基苯基、Ak=C(CH3)2时,Q2取代基见表4,代表化合物编号依次为17-1~17-132。
表 18:通式I中,当Q1为4-三氟甲基苯基、Ak=CHCH(CH3)2时,Q2取代基见表4,代表化合物编号依次为18-1~18-132。
表 19:通式I中,当Q1为4-硝基苯基、Ak=CH2时,Q2取代基见表4,代表化合物编号依次为19-1~19-132。
表 20:通式I中,当Q1为4-硝基苯基、Ak=CHCH3时,Q2取代基见表4,代表化合物编号依次为20-1~20-132。
表 21:通式I中,当Q1为4-硝基苯基、Ak=CHCH2CH3时,Q2取代基见表4,代表化合物编号依次为21-1~21-132。
表 22:通式I中,当Q1为4-硝基苯基、Ak=C(CH3)2时,Q2取代基见表4,代表化合物编号依次为22-1~22-132。
表 23:通式I中,当Q1为4-硝基苯基、Ak=CHCH(CH3)2时,Q2取代基见表4,代表化合物编号依次为23-1~23-132。
表 24:通式I中,当Q1为苯基、Ak=CH2时,Q2取代基见表4,代表化合物编号依次为24-1~24-132。
表 25:通式I中,当Q1为苯基、Ak=CHCH3时,Q2取代基见表4,代表化合物编号依次为25-1~25-132。
表 26:通式I中,当Q1为苯基、Ak=CHCH2CH3时,Q2取代基见表4,代表化合物编号依次为26-1~26-132。
表 27:通式I中,当Q1为苯基、Ak=C(CH3)2时,Q2取代基见表4,代表化合物编号依次为27-1~27-132。
表 28:通式I中,当Q1为苯基、Ak=CHCH(CH3)2时,Q2取代基见表4,代表化合物编号依次为28-1~28-132。
表 29:通式I中,当Q1为4-甲基苯基、Ak=CH2时,Q2取代基见表4,代表化合物编号依次为29-1~29-132。
表 30:通式I中,当Q1为4-甲基苯基、Ak=CHCH3时,Q2取代基见表4,代表化合物编号依次为30-1~30-132。
表 31:通式I中,当Q1为4-甲基苯基、Ak=CHCH2CH3时,Q2取代基见表4,代表化合物编号依次为31-1~31-132。
表 32:通式I中,当Q1为4-甲基苯基、Ak=C(CH3)2时,Q2取代基见表4,代表化合物编号依次为32-1~32-132。
表 33:通式I中,当Q1为4-甲基苯基、Ak=CHCH(CH3)2时,Q2取代基见表4,代表化合物编号依次为33-1~33-132。
表 34:通式I中,当Q1为4-甲氧基苯基、Ak=CH2时,Q2取代基见表4,代表化合物编号依次为34-1~34-132。
表 35:通式I中,当Q1为4-甲氧基苯基、Ak=CHCH3时,Q2取代基见表 4,代表化合物编号依次为35-1~35-132。
表 36:通式I中,当Q1为4-甲氧基苯基、Ak=CHCH2CH3时,Q2取代基见表4,代表化合物编号依次为36-1~36-132。
表 37:通式I中,当Q1为4-甲氧基苯基、Ak=C(CH3)2时,Q2取代基见表4,代表化合物编号依次为37-1~37-132。
表 38:通式I中,当Q1为4-甲氧基苯基、Ak=CHCH(CH3)2时,Q2取代基见表4,代表化合物编号依次为38-1~38-132。
表 39:通式I中,当Q1为4-硝基苯基、Ak=CH2时,Q2取代基见表4,代表化合物编号依次为39-1~39-132。
表 40:通式I中,当Q1为4-硝基苯基、Ak=CHCH3时,Q2取代基见表4,代表化合物编号依次为40-1~40-132。
表 41:通式I中,当Q1为4-硝基苯基、Ak=CHCH2CH3时,Q2取代基见表4,代表化合物编号依次为41-1~41-132。
表 42:通式I中,当Q1为4-硝基苯基、Ak=C(CH3)2时,Q2取代基见表4,代表化合物编号依次为42-1~42-132。
表 43:通式I中,当Q1为4-硝基苯基、Ak=CHCH(CH3)2时,Q2取代基见表4,代表化合物编号依次为43-1~43-132。
本发明化合物按照以下方法制备,反应式如下,式中各基团除另有说明外定义同前:
起始原料吡唑醇在碱性条件下于适宜的溶剂中与原料(Z)反应得到通式中间体M-1;
适宜的碱可选自如氢氧化钾、氢氧化钠、碳酸钠、碳酸钾、碳酸氢钠、三乙胺、吡啶、甲醇钠、乙醇钠、氢化钠、叔丁醇钾或叔丁醇钠等,但优选的是碳酸钾及碳酸钠。
反应在适宜的溶剂中进行,适宜的溶剂可选自如四氢呋喃、1,4-二氧六环、乙腈、甲苯、二甲苯、苯、N,N-二甲基甲酰胺、N-甲基吡咯烷酮、二甲亚砜、丙酮或丁酮、甲基异丁基酮等,但优选的是N,N-二甲基甲酰胺。
反应温度可在室温至溶剂沸点温度之间,通常为20~110℃。
反应时间为0.5小时至30小时,但通常是3~10小时。
中间体M-1与水合肼在溶剂中反应生成中间体M-2。
溶剂可为二氯甲烷、二氯乙烷、苯、甲苯、二甲苯、乙腈、甲醇、乙醇等,但优选的是乙醇。
反应温度可在室温至溶剂沸点温度之间,通常为70~80℃。
反应时间为0.5小时至20小时,通常1~7小时。
中间体M-2与醛(W)在溶剂中反应生成中间体M-3。反应可在有或无溶剂条件下进行。
溶剂可为乙腈、甲醇、乙醇、异丙醇、四氢呋喃等。
反应温度通常为20℃~沸点温度,但优选的是25~50℃。
反应时间为0.5小时至15小时,通常2~8小时。
中间体M-3在溶剂中由二乙酸碘苯(IBD)的作用下闭环生成产物I。
反应在溶剂中进行,溶剂可选自如乙腈、甲苯、二甲苯、苯、二氯甲烷、二氯乙烷、氯仿、四氯化碳、甲醇、乙醇、异丙醇、戊醇、四氢呋喃等。但优选甲醇、乙醇和乙腈。
反应温度可在0℃~溶剂沸点温度,通常为20~50℃。
通式I化合物对农业或其他领域中的多种病菌显示出优异的活性。因此,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还包括通式I化合物在农业或其他领域中用作制备杀菌剂的用途。
下面提及的病害的例子仅用来说明本发明,但绝不限定本发明。
通式I化合物可用于防治下列病害:卵菌纲病害,如霜霉病(黄瓜霜霉病、油菜霜霉病、大豆霜霉病、甜菜霜霉病、甘蔗霜霉病、烟草霜霉病、豌豆霜霉病、丝瓜霜霉病、冬瓜霜霉病、甜瓜霜霉病、白菜类霜霉病、菠菜霜霉病、萝卜霜霉病、葡萄霜霉病、葱霜霉病),白锈菌(油菜白锈病、白菜类白锈病),猝倒病(油菜猝倒病、烟草猝倒病、番茄猝倒病、辣椒猝倒病、茄子猝倒病、黄瓜猝倒病、棉苗猝倒病),绵腐病(辣椒绵腐病、丝瓜绵腐病、冬瓜绵腐病),疫病(蚕豆疫病、黄瓜疫病、南瓜疫病、冬瓜疫病、西瓜疫病、甜瓜疫病、辣椒疫病、韭菜疫病、大蒜疫病、棉花疫病),晚疫病(马铃薯晚疫病、番茄晚疫病)等;半知菌病害,如枯萎病(甘薯枯萎病、棉花枯萎病、芝麻枯萎病、蓖麻枯萎病、番茄枯萎病、菜豆枯萎病、黄瓜枯萎病、丝瓜枯萎病、南瓜枯萎病、冬瓜枯萎病、西瓜枯萎病、甜瓜枯萎病、辣椒枯萎病、蚕豆枯萎病、油菜枯萎病、大豆枯萎病),根腐病(辣椒根腐病、茄子根腐病、菜豆根腐病、黄瓜根腐病、苦瓜根腐病、棉黑根腐病、蚕豆根腐病),立枯病(棉苗立枯病、芝麻立枯病、辣椒立枯病、黄瓜立枯病、白菜立枯病),炭疽病(高粱炭疽病、棉花炭疽病、红麻炭疽病、黄麻炭疽病、亚麻炭疽病、烟草炭疽病、桑炭疽病、辣椒炭疽病、茄子炭疽病、菜豆炭疽病、黄瓜炭疽病、苦瓜炭疽病、西葫芦炭疽病、冬瓜炭疽病、西瓜炭疽病、甜瓜炭疽病、荔枝炭疽病),黄萎病(棉花黄萎病、向日葵黄萎病、番茄黄萎病、辣椒黄萎病、茄子黄萎病),黑星病(西葫芦黑星病、冬瓜黑星病、甜瓜黑星病),灰霉病(棉铃灰霉病、红麻灰霉病、番茄灰霉病、辣椒灰霉病、菜豆灰霉病、芹菜灰霉病、菠菜灰霉病、猕猴桃灰霉病),褐斑病(棉花褐斑病、黄麻褐斑病、甜菜褐斑病、花生褐斑病、辣椒褐斑病、冬瓜褐斑病、大豆褐斑病、向日葵褐斑病、豌豆褐斑病、蚕豆褐斑病),黑斑病(亚麻假黑斑病、油菜黑斑病、芝麻黑斑病、向日葵黑斑病、蓖麻黑斑病、番茄黑斑病、辣椒黑斑病、茄子黑斑病、菜豆黑斑病、黄瓜黑斑病、芹菜黑斑病、胡萝卜黑腐病、胡萝卜黑斑病、苹果黑斑病、花生黑斑病),斑枯病(番茄斑枯病、辣椒斑枯病、芹菜斑枯病),早疫病(番茄早疫病、辣椒早疫病、茄子早疫病、马铃薯早疫病、芹菜早疫病),轮纹病(大豆轮纹病、芝麻轮纹病、菜豆轮纹病),叶枯病(芝麻叶枯病、向日葵叶枯病、西瓜叶枯病、甜瓜叶枯病),茎基腐病(番茄茎基腐病、菜豆茎基腐病),及其他 (玉米圆斑病、红麻腰折病、稻瘟病、栗黑鞘病、甘蔗眼斑病、棉铃曲霉病、花生冠腐病、大豆茎枯病、大豆黑点病、甜瓜大斑病、花生网斑病、茶赤叶斑病、辣椒白星病、冬瓜叶斑病、芹菜黑腐病、菠菜心腐病、红麻叶霉病、红麻斑点病、黄麻茎斑病、大豆紫斑病、芝麻叶斑病、蓖麻灰斑病、茶褐色叶斑病、茄子褐色圆星病、菜豆红斑病、苦瓜白斑病、西瓜斑点病、黄麻枯腐病、向日葵根茎腐病、菜豆炭腐病、大豆靶点病、茄子棒孢叶斑病、黄瓜靶斑病、番茄叶霉病、茄子叶霉病、蚕豆赤斑病等)等;担子菌病害,如锈病(小麦条锈病、小麦杆锈病、小麦叶锈病、花生锈病、向日葵锈病、甘蔗锈病、韭菜锈病、葱锈病、栗锈病、大豆锈病),黑穗病(玉米丝黑穗病、玉米黑粉病、高粱丝黑穗病、高粱散黑穗病、高粱坚黑穗病、高梁柱黑粉病、栗粒黑穗病、甘蔗黑穗病、菜豆锈病)及其他(如小麦纹枯病、水稻纹枯病等)等;子囊菌病害,如白粉病(小麦白粉病、油菜白粉病、芝麻白粉病、向日葵白粉病、甜菜白粉病、茄子白粉病、豌豆白粉病、丝瓜白粉病、南瓜白粉病、西葫芦白粉病、冬瓜白粉病、甜瓜白粉病、葡萄白粉病、蚕豆白粉病),菌核病(亚麻菌核病、油菜菌核病、大豆菌核病、花生菌核病、烟草菌核病、辣椒菌核病、茄子菌核病、菜豆菌核病、豌豆菌核病、黄瓜菌核病、苦瓜菌核病、冬瓜菌核病、西瓜菌核病、芹菜菌核病),黑星病(苹果黑星病、梨黑星病)等。特别地,对玉米锈病、水稻稻瘟病、黄瓜灰霉病和黄瓜霜霉病,在较低剂量下仍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具体实施例用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绝非仅限于这些例子(除另有注明外,所用原料均有市售)。其中当Q1为4-氯苯基时,相应的起始原料可表示如下:
该原料可以参照文献(Pat:US5922886)描述的方法进行制备。
实施例1.中间体2-(1-(4-氯苯基)-3-吡唑氧基)-丙酸乙酯的制备
将1-(4-氯苯基)-3-吡唑醇9.93g(50mmol)、2-溴丙酸乙酯11.00g(60 mmol)、碳酸钾5.60g(40mol)以及N,N-二甲基甲酰胺100ml投入到250mL 三口瓶中,升温至90~100℃,并维持5小时。薄层色谱(TLC)跟踪反应进度(正己烷/乙酸乙酯=4:1)。1-(4-氯苯基)-3-吡唑醇转化完全后,物料过滤掉废盐,并用20ml新N,N-二甲基甲酰胺洗涤滤饼。合并滤液,减压脱溶除去溶剂。釜残用50mL乙酸乙酯溶解,用水洗涤,油相减压蒸馏。釜残用乙醇重结晶,得白色固体12.06g,收率81.0%(以1-(4-氯苯基)-3-吡唑醇计)。熔点:77.0~79.0 ℃。1HNMR(300MHz,CDCl3,25℃,TMS):δ(ppm)7.69(d,J=3.0Hz,1H, pyrazol-5-H),7.48(d,J=8.7Hz,2H,4-Cl-Ph-2,6-2H),7.33(d,J=8.7Hz,2H, 4-Cl-Ph-3,5-2H),5.88(d,J=2.7Hz,1H,pyrazol-4-H),5.14(q,J=6.9Hz,1H,CH), 4.23(q,J=7.2Hz,2H,CH2),1.63(d,J=6.9Hz,3H,CH3),1.26(t,J=7.2Hz,3H, CH3);13C NMR(300MHz,CDCl3,25℃,TMS):δ(ppm)172.1(C),163.0(C),138.4 (C),130.4(C),129.2(C),127.6(C),118.5(C),94.5(C),72.9(C),61.0(C),17.9(C), 14.1(C);MS(ESI+)计算值C14H15ClN2O3(M+H)+,m/z 295.08,实测值295.1;元素分析:计算值:C,57.05,H,5.13,N,9.50,实测值:C,57.00,H,5.12,N, 9.52%。
实施例2.中间体(2-(1-(4-氯苯基)-1-氢-3-吡唑)氧基)丙酰肼的制备
室温下,向100mL三口瓶中加入乙醇30mL、中间体2-(1-(4-氯苯基)-3- 吡唑氧基)-丙酸乙酯8.91g(30mmol)。搅拌,向上述体系中滴加水合肼1.88g (30mmol)。滴加结束,缓慢加热至回流,薄层色谱跟踪反应进度。约5小时后反应结束,减压浓缩至1/3体积。降温至5℃以下,过滤,滤饼烘干,得白色固体7.03g,熔点:77.0~79.0℃;1H NMR(CDCl3,300MHz)δ:7.72(d,J=2.4Hz,1H, pyrazol-5-H),7.70(s,1H,NH),7.51(d,J=9.3Hz,2H,4-Cl-Ph-2,6-2H),7.37(d, J=9.3Hz,2H,4-Cl-Ph-3,5-2H),5.93(d,J=2.7Hz,1H,pyrazol-4-H),5.25(q,J=6.9 Hz,1H,CH),3.89(s,2H,NH2),1.64(d,J=6.9Hz,3H,CH3);MS(ESI+)计算值C12H13ClN4O2(M+H)+,m/z 281.07,实测值,281.1。
实施例3.中间体(E)-(2-(1-(4-氯苯基)-1-氢-3-吡唑)氧基)-N’-(4- (三氟甲基)苄叉)丙酰肼的制备
室温下,向20mL三口瓶中加入15mL乙醇、中间体(2-(1-(4-氯苯基)-1- 氢-3-吡唑)氧基)丙酰肼0.57g(2.0mmol)以及对三氟甲基苯甲醛0.36g(2 mmol),并在35~40℃下搅拌。随着反应的进行,体系由澄清逐渐变得浑浊。TLC 跟踪反应进度。约4小时后反应结束。反应物浓缩,降温,过滤。滤饼用少量乙醇洗涤,干燥后,得白色固体0.59g,收率66.7%。
实施例4.化合物5-57的制备
室温下,向三口瓶中加入乙腈15mL、中间体(E)-(2-(1-(4-氯苯基)-1- 氢-3-吡唑)氧基)-N’-(4-(三氟甲基)苄叉)丙酰肼0.44g(1mmol)以及二乙酸碘苯0.36g(1.1mmol)。35~40℃下搅拌,薄层色谱跟踪反应进度。约3小时后反应结束。柱层析进行纯化(洗脱剂为乙酸乙酯与石油醚(沸程60~90℃),体积比为1:4),得白色固体0.76g,熔点:108.0~110.0℃,收率66.7%。1H NMR (CDCl3,300MHz)δ:8.19(d,J=8.7Hz,2H,4-CF3-Ph-2,6-2H),7.77(d,J=8.7Hz,2H, 4-CF3-Ph-3,5-2H),7.71(d,J=2.4Hz,1H,pyrazol-5-H),7.50(d,J=9.0Hz,2H, 4-Cl-Ph-2,6-2H),7.36(d,J=9.0Hz,2H,4-Cl-Ph-3,5-2H),6.16(q,J=6.6Hz,1H,CH), 5.90(d,J=2.4Hz,1H,pyrazol-4-H),1.92(d,J=6.6Hz,3H,CH3);MS(ESI+)计算值 C20H14ClF3N4O2(M+H)+,m/z 435.08,实测值,435.1.元素分析计算值:C,55.25,H, 3.25,N,12.89,实测值:C,55.20,H,3.24,N,12.91%.
通式I的其他化合物或盐可以用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制得。
部分化合物的物性、核磁(1H NMR/13C NMR,300MHz,内标TMS,ppm)、 MS以及元素分析数据如下:
生物活性测定实施例
上述获得本发明通式I所示化合物对农业领域中的多种病菌都表现出很好的活性,具体:
杀菌活性测定
用按照上述记载的方式获得的本发明化合物样品对植物的多种真菌病害进行了离体抑菌活性或活体保护效果试验。杀菌活性测定结果见以下各实施例。
(1)离体杀菌活性测定
水稻稻瘟病测定方法如下:采用高通量筛选方法,即将待测化合物样品用适合的溶剂(溶剂的种类如丙酮、甲醇、DMF等,并且依据其对样品的溶解能力而选择)溶解,配制成所需浓度待测液。在超净工作环境下,将待测液加入到96 孔培养板的微孔中,再将病原菌繁殖体悬浮液加入其中,处理后的培养板放置在恒温培养箱中培养。24小时后进行调查,调查时目测病原菌繁殖体萌发或生长情况,并根据对照处理的萌发或生长情况,评价化合物抑菌活性。
部分化合物的对稻瘟病菌的抑制率如下:
在25ppm剂量下,对稻瘟病的抑制率在85%以上的化合物有:5-11,5-57 等;抑制率在84~70%之间的化合物有:4-11,5-4,5-107,5-108等。
水稻纹枯病、高粱炭疽病测定方法如下:采用平皿法(菌丝生长速率法)。首先将待测化合物样品用适合的溶剂(溶剂的种类如丙酮、甲醇、DMF等,并且依据其对样品的溶解能力而选择)溶解,配制成所需浓度待测液。在超净工作环境下用移液枪将计量好的待测液加入到融化的PDA(在45~50℃下)(马铃薯葡萄糖培养基)中,迅速摇匀制得相应浓度的含药培养基,趁热倒入到3个培养皿中,冷却后待用。接种直径5mm的菌块,在25±1℃下培养5~7天(空白对照中菌落充分生长为标准)。测量菌落直径(十字交叉法),抑制率按照以下公式进行计算:
部分化合物活性测定结果如下:
在100mg/L剂量下,对水稻纹枯病抑制率在85%以上的化合物有:5-4,5-57,5-74,5-31,5-33,5-86,5-83,5-81,5-11,5-96,5-107,5-108,4-4,4-125, 4-11,4-83,4-86,4-57等。
在25mg/L剂量下,对水稻纹枯病抑制率在85%以上的化合物有:5-57,5-33, 5-108,4-86,4-57等;抑制率在84~70%之间的化合物有:5-74,5-31,5-86, 5-83,5-96,5-107,4-4,4-125,4-11,4-83等。
在6.25mg/L剂量下,对水稻纹枯病抑制率在84~70%之间的化合物有:5-57, 5-33,5-86,5-96,5-108,4-4,4-83,4-86,4-57等。
在100mg/L剂量下,对高梁炭疽病抑制率在85%以上的化合物有:5-4,5-57, 5-74,5-31,5-33,5-83,5-11,5-107,5-108,4-4,4-11,4-83,4-86,4-57等。
在25mg/L剂量下,对高梁炭疽病抑制率在85%以上的化合物有:5-4,5-57, 5-33,4-86等。
在6.25mg/L剂量下,对高梁炭疽病抑制率在84~70%之间的化合物有:5-57, 5-33等。
(2)活体保护活性测定
玉米锈病测定方法如下:采用活体盆栽测定方法,即将待测化合物样品用少量溶剂(溶剂的种类如丙酮、甲醇、DMF等,并且依据其对样品的溶解能力而选择,溶剂量与喷液量的体积比等于或小于0.05)溶解,用含有0.1%吐温80的水稀释,配制成所需浓度待测液。在作物喷雾机上,将待测液喷施于病害寄主植物上(寄主植物为在温室内培养的标准盆栽苗),24小时后进行病害接种。依据病害特点,将需要控温保湿培养的病害植物接种后放在人工气候室中培养,待病害完成侵染后,移入温室培养,将不需要保湿培养的病害植物直接在温室内接种并培养。待对照充分发病后(通常为一周时间)进行化合物防病效果评估。
药效计算方法:
部分化合物的活体保护活性测试结果如下:
在400ppm剂量下,对玉米锈病防效在85%以上的化合物有:5-29,5-31, 5-81等;抑制率在84~70%之间的化合物有:5-11,5-57,5-125等。
Claims (10)
1.一种取代1,3,4-噁二唑类化合物,其特征在于:化合物结构如下通式 I 所示:
式中,
Q1选自未取代的或被1-3个R1进一步取代的苯基或吡啶基;
R1选自卤素、羟基、氨基、氰基、硝基、C1-C12烷基、卤代C1-C12烷基、C1-C12烷氧基、卤代C1-C12烷氧基、C3-C12环烷基、C1-C12烷基氨基、卤代C1-C12烷基氨基、二(C1-C12烷基)氨基、卤代二(C1-C12烷基)氨基、二(C1-C12烷基)氨基羰基、C1-C12烷硫基、卤代C1-C12烷硫基、C1-C12烷基磺酰基、卤代C1-C12烷基磺酰基、C1-C12烷基羰基、卤代C1-C12烷基羰基、C1-C12烷氧基羰基、卤代C1-C12烷氧基羰基、C1-C12烷氧基C1-C12烷基、卤代C1-C12烷氧基C1-C12烷基、C1-C12烷硫基C1-C12烷基、卤代C1-C12烷硫基C1-C12烷基、C1-C12烷氧基羰基C1-C12烷基、卤代C1-C12烷氧基羰基C1-C12烷基、C1-C12烷硫基羰基C1-C12烷基、卤代C1-C12烷硫基羰基C1-C12烷基、C1-C12烷基羰基氧基、卤代C1-C12烷基羰基氧基、C1-C12烷氧基羰基氧基、卤代C1-C12烷氧基羰基氧基、C1-C12烷基磺酰基氧基、卤代C1-C12烷基磺酰基氧基、C1-C12烷氧基C1-C12烷氧基或卤代C1-C12烷氧基C1-C12烷氧基;
Q2选自C3-C8环烷基、卤代C3-C8环烷基或未取代的或1-5个R2进一步取代的芳基或杂芳基;
R2选自卤素、羟基、氨基、氰基、硝基、C1-C12烷基、卤代C1-C12烷基、C1-C12烷氧基、卤代C1-C12烷氧基、C3-C12环烷基、C1-C12烷基氨基、卤代C1-C12烷基氨基、二(C1-C12烷基)氨基、卤代二(C1-C12烷基)氨基、二(C1-C12烷基)氨基羰基、C1-C12烷硫基、卤代C1-C12烷硫基、C1-C12烷基磺酰基、卤代C1-C12烷基磺酰基、C1-C12烷基羰基、卤代C1-C12烷基羰基、C1-C12烷氧基羰基、卤代C1-C12烷氧基羰基、C1-C12烷氧基C1-C12烷基、卤代C1-C12烷氧基C1-C12烷基、C1-C12烷硫基C1-C12烷基、卤代C1-C12烷硫基C1-C12烷基、C1-C12烷氧基羰基C1-C12烷基、卤代C1-C12烷氧基羰基C1-C12烷基、C1-C12烷硫基羰基C1-C12烷基、卤代C1-C12烷硫基羰基C1-C12烷基、C1-C12烷基羰基氧基、卤代C1-C12烷基羰基氧基、C1-C12烷氧基羰基氧基、卤代C1-C12烷氧基羰基氧基、C1-C12烷基磺酰基氧基、卤代C1-C12烷基磺酰基氧基、C1-C12烷氧基C1-C12烷氧基或卤代C1-C12烷氧基C1-C12烷氧基;
Ak选自直链或支链C1-C12烷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特征在于通式I中:
Q1选自未取代的或被1-3个R1进一步取代的苯基或吡啶基;
R1选自卤素、羟基、氨基、氰基、硝基、C1-C6烷基、卤代C1-C6烷基、C1-C6烷氧基、卤代C1-C6烷氧基、C3-C6环烷基、C1-C6烷基氨基、卤代C1-C6烷基氨基、二(C1-C6烷基)氨基、卤代二(C1-C6烷基)氨基、二(C1-C6烷基)氨基羰基、C1-C6烷硫基、卤代C1-C6烷硫基、C1-C6烷基磺酰基、卤代C1-C6烷基磺酰基、C1-C6烷基羰基、卤代C1-C6烷基羰基、C1-C6烷氧基羰基、卤代C1-C6烷氧基羰基、C1-C6烷氧基C1-C6烷基、卤代C1-C6烷氧基C1-C6烷基、C1-C6烷硫基C1-C6烷基、卤代C1-C6烷硫基C1-C6烷基、C1-C6烷氧基羰基C1-C6烷基、卤代C1-C6烷氧基羰基C1-C6烷基、C1-C6烷硫基羰基C1-C6烷基、卤代C1-C6烷硫基羰基C1-C6烷基、C1-C6烷基羰基氧基、卤代C1-C6烷基羰基氧基、C1-C6烷氧基羰基氧基、卤代C1-C6烷氧基羰基氧基、C1-C6烷基磺酰基氧基、卤代C1-C6烷基磺酰基氧基、C1-C6烷氧基C1-C6烷氧基或卤代C1-C6烷氧基C1-C6烷氧基;
Q2选自C3-C6环烷基、卤代C3-C6环烷基、未取代的或1-5个R2进一步取代的芳基或杂芳基;
R2选自卤素、羟基、氨基、氰基、硝基、C1-C6烷基、卤代C1-C6烷基、C1-C6烷氧基、卤代C1-C6烷氧基、C3-C6环烷基、C1-C6烷基氨基、卤代C1-C6烷基氨基、二(C1-C6烷基)氨基、卤代二(C1-C6烷基)氨基、二(C1-C6烷基)氨基羰基、C1-C6烷硫基、卤代C1-C6烷硫基、C1-C6烷基磺酰基、卤代C1-C6烷基磺酰基、C1-C6烷基羰基、卤代C1-C6烷基羰基、C1-C6烷氧基羰基、卤代C1-C6烷氧基羰基、C1-C6烷氧基C1-C6烷基、卤代C1-C6烷氧基C1-C6烷基、C1-C6烷硫基C1-C6烷基、卤代C1-C6烷硫基C1-C6烷基、C1-C6烷氧基羰基C1-C6烷基、卤代C1-C6烷氧基羰基C1-C6烷基、C1-C6烷硫基羰基C1-C6烷基、卤代C1-C6烷硫基羰基C1-C6烷基、C1-C6烷基羰基氧基、卤代C1-C6烷基羰基氧基、C1-C6烷氧基羰基氧基、卤代C1-C6烷氧基羰基氧基、C1-C6烷基磺酰基氧基、卤代C1-C6烷基磺酰基氧基、C1-C6烷氧基C1-C6烷氧基或卤代C1-C6烷氧基C1-C6烷氧基;
Ak选自直链或支链C1-C6烷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化合物,其特征在于:通式I中
Q1选自未取代的或被1-3个R1进一步取代的苯基或吡啶基;
R1选自卤素、羟基、氨基、氰基、硝基、C1-C4烷基、卤代C1-C4烷基、C1-C4烷氧基、卤代C1-C4烷氧基、C3-C6环烷基、C1-C4烷基氨基、卤代C1-C4烷基氨基、二(C1-C4烷基)氨基、卤代二(C1-C4烷基)氨基、二(C1-C4烷基)氨基羰基、C1-C4烷硫基、卤代C1-C4烷硫基、C1-C4烷基磺酰基、卤代C1-C4烷基磺酰基、C1-C4烷基羰基、卤代C1-C4烷基羰基、C1-C4烷氧基羰基、卤代C1-C4烷氧基羰基、C1-C4烷氧基C1-C4烷基、卤代C1-C4烷氧基C1-C4烷基、C1-C4烷硫基C1-C4烷基、卤代C1-C4烷硫基C1-C4烷基、C1-C4烷氧基羰基C1-C4烷基、卤代C1-C4烷氧基羰基C1-C4烷基、C1-C4烷硫基羰基C1-C4烷基、卤代C1-C4烷硫基羰基C1-C4烷基、C1-C4烷基羰基氧基、卤代C1-C4烷基羰基氧基、C1-C4烷氧基羰基氧基、卤代C1-C4烷氧基羰基氧基、C1-C4烷基磺酰基氧基、卤代C1-C4烷基磺酰基氧基、C1-C4烷氧基C1-C4烷氧基或卤代C1-C4烷氧基C1-C4烷氧基;
Q2选自C3-C6环烷基、卤代C3-C6环烷基或未取代的或1-5个R2进一步取代的芳基或杂芳基;
R2选自卤素、羟基、氨基、氰基、硝基、C1-C4烷基、卤代C1-C4烷基、C1-C4烷氧基、卤代C1-C4烷氧基、C3-C4环烷基、C1-C4烷基氨基、卤代C1-C4烷基氨基、二(C1-C4烷基)氨基、卤代二(C1-C4烷基)氨基、二(C1-C4烷基)氨基羰基、C1-C4烷硫基、卤代C1-C4烷硫基、C1-C4烷基磺酰基、卤代C1-C4烷基磺酰基、C1-C4烷基羰基、卤代C1-C4烷基羰基、C1-C4烷氧基羰基、卤代C1-C4烷氧基羰基、C1-C4烷氧基C1-C4烷基、卤代C1-C4烷氧基C1-C4烷基、C1-C4烷硫基C1-C4烷基、卤代C1-C4烷硫基C1-C4烷基、C1-C4烷氧基羰基C1-C4烷基、卤代C1-C4烷氧基羰基C1-C4烷基、C1-C4烷硫基羰基C1-C4烷基、卤代C1-C4烷硫基羰基C1-C4烷基、C1-C4烷基羰基氧基、卤代C1-C4烷基羰基氧基、C1-C4烷氧基羰基氧基、卤代C1-C4烷氧基羰基氧基、C1-C4烷基磺酰基氧基、卤代C1-C4烷基磺酰基氧基、C1-C4烷氧基C1-C4烷氧基或卤代C1-C4烷氧基C1-C4烷氧基;
Ak选自直链或支链C1-C6烷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化合物,其特征在于:通式I中
Q1选自未取代的或被1-3个R1进一步取代的苯基或吡啶基;
R1选自氢、卤素、C1-C4烷氧基、卤代C1-C4烷基、C1-C4烷氧基或C1-C4卤代烷氧基;
Q2选自C1-C4烷基、未取代的或1-3个R2进一步取代的C3-C6环烷基、芳基、芳基C1-C4烷基或杂芳基;
R2选自氢、卤素、氰基、硝基、C1-C4烷基、卤代C1-C4烷基、二(C1-C4)烷基氨基、C1-C4烷氧基、卤代C1-C4烷氧基、芳氧基或C1-C4烷氧基羰基;
Ak选自C1-C6直链饱或烷基链。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化合物,其特征在于:通式I中
Q1选自苯基、4-氯苯基、4-甲氧基苯基、3-氯苯基、4-三氟甲基苯基;
Q2选自甲基、乙基、正丁基、叔丁基、环丙基、环戊基、苯基、1-萘基、2-氟苯基、3-氟苯基、4-氟苯基、2-氯苯基、3-氯苯基、4-氯苯基、2-溴苯基、3-溴苯基、4-溴苯基、2-碘苯基、3-碘苯基、4-碘苯基、2-甲基苯基、3-甲基苯基、4-甲基苯基、2-乙基苯基、2-叔丁基苯基、3-叔丁基苯基、4-叔丁基苯基、2-硝基苯基、3-硝基苯基、4-硝基苯基、2-甲氧基苯基、3-甲氧基苯基、4-甲氧基苯基、4-苯氧基苯基、苯甲基、苯乙基、4-甲氧基羰基苯基、4-(N,N-二甲基氨基)苯基、2-三氟甲基苯基、3-三氟甲基苯基、4-三氟甲基苯基、4-氰基苯基、4-三氟甲氧基苯基、3,5-二氯苯基、2,5-二氯苯基、2,4-二氯苯基、3,4-二氯苯基、2,6-二氯苯基、2,4,6-三氯苯基、2-乙基苯基、2,6-二乙基苯基、2,4,6-三甲基苯基、2,5-三氟甲基苯基、2-吡啶基、3-吡啶基、6-甲基吡-2-啶基、3-甲基吡-2-啶基、6-氯哒嗪、2-噻吩基或4-氯-3-吡啶基甲基;
Ak选自CH2、CCH3或CCH2CH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化合物,其特征在于:通式I中
Q1选自4-氯苯基;
Ak选自CH或CCH3;
Q2选自正丁基、环丙基、苯基、4-氟苯基、4-氯苯基、4-甲基苯基、2-乙基苯基、4-叔丁基苯基、4-硝基苯基、4-甲氧基苯基、苯乙基、4-三氟甲基苯基、2-噻吩基、2-吡啶基、3-吡啶基或2、4、6-三甲基苯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化合物,其特征在于:通式I中
Q1选自4-氯苯基;
Q2分别选自4-三氟甲基苯基或3-吡啶基;
Ak选自CCH3。
8.一种按照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取代1,3,4-噁二唑类化合物在农业领域中用作制备杀菌剂药物的用途。
9.一种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组合物以所述权利要求1中通式I所示取代1,3,4-噁二唑类化合物作为活性组分;其中,组合物中活性组分的重量百分含量为0.1~99%。
10.一种按照权利要求9所述的组合物在农业领域中防治病菌的用途。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1253731.7A CN109867665B (zh) | 2017-12-02 | 2017-12-02 | 一种取代1,3,4噁二唑类化合物及其用途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1253731.7A CN109867665B (zh) | 2017-12-02 | 2017-12-02 | 一种取代1,3,4噁二唑类化合物及其用途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867665A CN109867665A (zh) | 2019-06-11 |
CN109867665B true CN109867665B (zh) | 2022-01-04 |
Family
ID=669147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1253731.7A Active CN109867665B (zh) | 2017-12-02 | 2017-12-02 | 一种取代1,3,4噁二唑类化合物及其用途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9867665B (zh)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86108691A (zh) * | 1985-12-27 | 1988-01-20 | 日本农药株式会社 | 吡唑肟衍生物,它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
CN101885724A (zh) * | 2010-07-09 | 2010-11-17 | 南京工业大学 | 一种含杂环酮的n-取代苯基吡唑类化合物及其制备与防治植物病虫害的应用 |
CN102850338A (zh) * | 2012-09-05 | 2013-01-02 | 浙江工业大学 | 一种含吡唑环的噁二唑类化合物及其制备与应用 |
WO2014078322A1 (en) * | 2012-11-13 | 2014-05-22 | Array Biopharma Inc. | Thiazolyl and oxazolyl urea, thiourea, guanidine and cyanoguanidine compounds as trka kinase inhibitors |
CN104892591A (zh) * | 2015-04-09 | 2015-09-09 | 南通大学 | 含3-芳基-1,2,4-噁二唑杂环结构的吡唑肟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
-
2017
- 2017-12-02 CN CN201711253731.7A patent/CN109867665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86108691A (zh) * | 1985-12-27 | 1988-01-20 | 日本农药株式会社 | 吡唑肟衍生物,它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
CN101885724A (zh) * | 2010-07-09 | 2010-11-17 | 南京工业大学 | 一种含杂环酮的n-取代苯基吡唑类化合物及其制备与防治植物病虫害的应用 |
CN102850338A (zh) * | 2012-09-05 | 2013-01-02 | 浙江工业大学 | 一种含吡唑环的噁二唑类化合物及其制备与应用 |
WO2014078322A1 (en) * | 2012-11-13 | 2014-05-22 | Array Biopharma Inc. | Thiazolyl and oxazolyl urea, thiourea, guanidine and cyanoguanidine compounds as trka kinase inhibitors |
CN104892591A (zh) * | 2015-04-09 | 2015-09-09 | 南通大学 | 含3-芳基-1,2,4-噁二唑杂环结构的吡唑肟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867665A (zh) | 2019-06-1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015977B (zh) | 一种丙二腈肟醚类化合物及其用途 | |
TW577883B (en) | Tetrazoyloxime derivative and agricultural chemical comprising the same as active ingredient | |
CN108069984B (zh) | 含嘧啶并环的取代五元杂环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
TW201111377A (en) | Thiazolylpiperidine derivatives as fungicides | |
CN107652250B (zh) | 噻唑酰胺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
CN107216282B (zh) | 一种α-氨基丙烯酸类杀微生物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
UA127503C2 (uk) | Оксадіазоли, призначені для використання у контролі фітопатогенних грибів | |
WO2019165798A1 (zh) | 不饱和烃嘧啶硫醚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
CN108059629B (zh) | 含嘧啶的取代吡唑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
CN113278020B (zh) | 含酰基硫脲结构的pityriacitrin生物碱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
CN106543139B (zh) | 一种三唑酮类化合物及其用途 | |
CN109867665B (zh) | 一种取代1,3,4噁二唑类化合物及其用途 | |
CN115521267B (zh) | 一种含n-5-氯异恶唑丙二酸酯结构的苯磺酰胺类化合物、制备方法及用途 | |
WO2024174317A1 (zh) | 一种含n-苯基亚胺类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 |
CN110964037B (zh) | 含嘧啶并环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
CN112745312B (zh) | 哒嗪酮异恶唑甲醚类化合物及其应用 | |
CN113549053B (zh) | 一种吡唑喹(唑)啉醚类化合物及其应用 | |
CN112741095B (zh) | 一种哒嗪酮异恶唑甲硫醚类化合物用作杀菌剂的用途 | |
CN110396083B (zh) | 含哒嗪酮基丁烯内酯类化合物及其用途 | |
WO2014036952A1 (zh) | 哒嗪酮类化合物及其用途 | |
CN114591295A (zh) | 含吡啶盐的n-(吲哚酰基)-n’-(取代的)的丙基酰肼类衍生物、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 |
CN110872302B (zh) | 含嘧啶的螺环类化合物及其用途 | |
CN111454202B (zh) | 一种含五氟硫基的杂芳基甲酰苯胺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 | |
CN109553615B (zh) | 一种嘧啶盐类化合物及其用途 | |
CN107540664B (zh) | 吡唑基嘧啶醚类化合物及其用途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