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867410A - 一种污水脱氮除磷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污水脱氮除磷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867410A
CN109867410A CN201711270792.4A CN201711270792A CN109867410A CN 109867410 A CN109867410 A CN 109867410A CN 201711270792 A CN201711270792 A CN 201711270792A CN 109867410 A CN109867410 A CN 10986741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gnetic
liquid
rare
separation
biorea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27079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曹明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bei Yiyuan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bei Yiyuan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bei Yiyuan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bei Yiyuan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270792.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867410A/zh
Publication of CN1098674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6741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ste Wat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污水脱氮除磷的方法,该方法是先将市政污水置于投放有负载微生物磁种和/或磁性菌胶团的生物反应器中进行生物反应处理,然后将获得的混合液送入磁分离器进行一次分离,再在分离后的液体中投加混凝剂反应并进入稀土磁盘分离设备中进行二次分离,分离后形成的磁性活性污泥回流到生物反应器中,出水作为标准排放水排放。由于本发明采用的是生物反应与加药磁分离相结合的工艺,因而投资和运行成本不仅较膜生物反应器低,且分离效率高,能耗低,脱氮除磷和SS、COD、BOD的效果好,占地面积小,特别适合处理大流量、高浓度的市政污水和对现有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扩能改造。

Description

一种污水脱氮除磷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工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污水脱氮除磷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建成的市政污水处理厂,主要采用厌氧-兼氧-好氧的处理工艺以及氧化沟工艺。但随着国家排放标准提高到一级A标后,不仅用以上常规的工艺处理的水质很难在除磷指标上达标,即便用MBR法处理的水质也很难达到排放标准的。另外,现有的市政污水处理厂,由于城市的扩容,规划用地已经被限制,使得被城市包围的城市污水厂,在提标改造、扩能改造上已经没有太多的用地可供使用,所以也急需开发一种占地极小的工艺方法来满足其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
(1)先将市政污水置于投放有负载微生物磁种和/或磁性菌胶团的生物反应器中并调节pH至6-9,曝气溶氧量为0.5-2mg/l,然后于温度15-35℃下生物反应处理15-48小时;(2)将经生物反应处理后的混合液以0.1-0.5m/s的流速进入磁分离器进行分离,分离后的活性弱的磁性菌胶团随液体进入稀土磁盘分离设备中继续进行分离,分离后活性强的磁性活性污泥回流到生物反应器中;(3)分离后的液体在进入稀土磁盘分离设备前先在其中投加混凝剂并利用液体在输送管道中自身产生的水力条件进行混合反应,混合反应后的液体再进入稀土磁盘分离设备进行分离,液体中的固体悬浮物和水中的磷被去除,出水作为标准排放水排放。
该方法投放在市政污水中的负载微生物磁种和/或磁性菌胶团浓度为8000-9000mg/l。投放在市政污水中的负载微生物磁种为负载有微生物的四氧化三铁型磁性活性碳、磁性聚苯乙烯小球、磁性发泡聚乙烯醇、磁性聚氨酯发泡小球体和磁性微生物载体中的至少一种。投放在市政污水中的磁性菌胶团为负载有微生物的四氧化三铁型磁性活性碳、磁性聚苯乙烯小球、磁性发泡聚乙烯醇、磁性聚氨酯发泡小球体和磁性微生物载体中的至少一种在生长繁殖过程中形成的。这些负载在微生物磁种上的微生物可在处理有机废水时自然产生并附着其上,也可事先培养并负载其上,且它们都会在生长繁殖过程中很快形成磁性菌胶团。
该方法中所用的稀土磁盘分离设备是一种大流量、高场强的磁分离设备,可以采用刮轮式稀土磁盘净化设备或稀土磁盘分离净化设备(CN2412658)或浸没式稀土磁环分离净化废水装置。该设备中由稀土磁钢聚磁组合形成的旋转磁盘的流道间的场强为3500~4300Gs(磁盘表面),并采用刮条刨轮方式卸渣。在稀土磁盘分离设备下部设有排泥管道,可根据工况进行排泥,泥龄控制在5-30天。所用的磁分离器是一种大流量、中等场强的磁分离设备,其结构、处理量、卸渣方式与稀土磁盘分离设备基本相同,所不同的只是磁分离器磁盘中装配的是普通磁钢而已,该旋转磁盘流道间的场强为1500~2000Gs。
该方法中所用的混凝剂为聚合氯化铝和聚丙烯酰胺,其中聚合氯化铝(PAC)的投加量为100~200ppm,聚丙烯酰胺(PAM)的投加量为2~5ppm。
使用时,待处理的市政污水进入生物反应器中,置于生物反应器中的负载微生物磁种通过曝气形成流化态,且负载其上的微生物很快生长繁殖形成磁性菌胶团,该磁性菌胶团分解废水中的有机物,使废水中的COD、BOD、SS、油脂等降低。由于在磁性菌胶团上挂膜的部分菌体可处于厌氧和好氧状态,再加上回流的磁性活性污泥,可以达到脱氮的目的。生化反应处理过的混合物进入磁分离器中,将磁性菌胶团与液体分离,少量的液体和菌胶团作为磁性活性污泥可通过回流管回流到生物反应器中,处理后的液体进入输送管道后加入混凝剂并利用自身产生的水力条件进行混合反应成磁性絮团,当其进入稀土磁盘分离设备后分离出来的污泥排出,实现除磷目的。而处理后的水经出水管排出,其含磷小于0.5mg/l,SS在5~10mg/l之间,其它指标如COD≤50mg/l、BOD≤10mg/l、氨氮≤8mg/l、油脂≤1mg/l,均达到国家规定相关标准。
本发明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由于本发明采用的是生物反应与加药磁分离相结合的工艺,因而不仅为市政污水处理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而且还可同时获得脱氮除磷和SS、COD、BOD的去除率高的效果,使得排放水可达到国家规定的一级A标排放标准。
2、由于本发明采用的磁性生物载体可以附着多种菌群,生物反应器内部的微生物浓度高,因而有机物降解的负荷小,生物处理效果好。
3、由于本发明方法所采用的磁盘分离器和稀土磁盘分离设备均为盘式结构,磁力大,因而不仅处理量大,可达3000m3/h,固液分离效果好,且占地面积小,还可省去一般活性污泥法所需要的沉淀池,节省用地,尤其适用于现有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扩能改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给出实施例以对本发明作出进一步说明,但所给出的实施例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因而本专业的技术人员根据上述本发明的内容和设计思想所作出的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也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是先将市政污水通过进水管1置于投放有负载微生物磁种3的生物反应器2中并调节pH至9,曝气管4的溶氧量为0.8mg/l,然后于温度20℃下生物反应处理36小时,本实施例投放的负载微生物磁种3为负载有微生物的四氧化三铁型磁性活性碳,浓度为8500mg/l;经生物反应处理后的混合液经自流排液管道5以0.4m/s的流速进入磁盘表面场强为1800Gs的磁分离器6进行分离,分离后的液体进入刮轮式稀土磁盘分离设备10中继续进行分离,分离后形成的磁性活性污泥通过磁性活性污泥回流管7回流到生物反应器2中;分离后的液体在进入稀土磁盘分离设备10前的输送管道9中先通过输送药剂管道8向其中投加100ppm的PAC,3ppm的PAM并利用液体在输送管道9中自身产生的水力条件进行混合反应,混合反应后的液体再进入磁盘表面场强为3500Gs的稀土磁盘分离设备10进行分离,液体中的固体悬浮物和水中的磷被去除,出水通过出水管11作为标准排放水排放。对于沉积在刮轮式稀土磁盘分离设备下部的污泥可通过开启其下部设置的排泥管12排出。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是先将市政污水通过进水管1置于投放有负载微生物磁种3的生物反应器2中并调节pH至7,曝气管4的溶氧量为1.8mg/l,然后于温度30℃下生物反应处理24小时,本实施例投放的负载微生物磁种3为磁性微生物载体,该磁性微生物载体的制备见专利申请号为200910167879.8公开的磁性微生物载体制备方法,浓度为8000mg/l;经生物反应处理后的混合液经自流排液管道5以0.3m/s的流速进入磁盘表面场强为1500Gs的磁分离器6进行分离,分离后的液体进入刮轮式稀土磁盘分离设备10中继续进行分离,分离后形成的磁性活性污泥通过磁性活性污泥回流管7回流到生物反应器2中;分离后的液体在进入稀土磁盘分离设备10前的输送管道9中先通过输送药剂管道8向其中投加150ppm的PAC,5ppm的PAM并利用液体在输送管道9中自身产生的水力条件进行混合反应,混合反应后的液体再进入磁盘表面场强为4000Gs的稀土磁盘分离设备10进行分离,液体中的固体悬浮物和水中的磷被去除,出水通过出水管11作为标准排放水排放。对于沉积在刮轮式稀土磁盘分离设备下部的污泥可通过开启其下部设置的排泥管12排出。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是先将市政污水通过进水管1置于投放有负载微生物磁种3的生物反应器2中并调节pH至6,曝气管4的溶氧量为0.5mg/l,然后于温度15℃下生物反应处理46小时,本实施例投放的负载微生物磁种3为磁性发泡聚乙烯醇和磁性聚氨酯发泡小球体,浓度为9000mg/l;经生物反应处理后的混合液经自流排液管道5以0.5m/s的流速进入磁盘表面场强为2000Gs的磁分离器6进行分离,分离后的液体进入刮轮式稀土磁盘分离设备10中继续进行分离,分离后形成的磁性活性污泥通过磁性活性污泥回流管7回流到生物反应器2中;分离后的液体在进入稀土磁盘分离设备10前的输送管道9中先通过输送药剂管道8向其中投加120ppm的PAC,2ppm的PAM并利用液体在输送管道9中自身产生的水力条件进行混合反应,混合反应后的液体再进入磁盘表面场强为3800Gs的稀土磁盘分离设备10进行分离,液体中的固体悬浮物和水中的磷被去除,出水通过出水管11作为标准排放水排放。对于沉积在刮轮式稀土磁盘分离设备下部的污泥可通过开启其下部设置的排泥管12排出。

Claims (2)

1.一种污水脱氮除磷的方法,该方法的工艺步骤和处理条件如下:(1)先将市政污水置于投放有负载微生物磁种和/或磁性菌胶团的生物反应器中并调节pH至6-9,曝气溶氧量为0.5-2mg/l,然后于温度15-35℃下生物反应处理15-48小时;(2)将经生物反应处理后的混合液以0.1-0.5m/s的流速进入磁分离器进行分离,分离后的液体进入稀土磁盘分离设备中继续进行分离,分离后形成的磁性活性污泥回流到生物反应器中;(3)分离后的液体在进入稀土磁盘分离设备前先在其中投加混凝剂并利用液体在输送管道中自身产生的水力条件进行混合反应,混合反应后的液体再进入稀土磁盘分离设备进行分离,液体中的固体悬浮物和水中的磷被去除,出水作为标准排放水排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脱氮除磷的方法,该方法投放在市政污水中的负载微生物磁种和/或磁性菌胶团浓度为8000-9000mg/l。
CN201711270792.4A 2017-12-05 2017-12-05 一种污水脱氮除磷的方法 Pending CN10986741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270792.4A CN109867410A (zh) 2017-12-05 2017-12-05 一种污水脱氮除磷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270792.4A CN109867410A (zh) 2017-12-05 2017-12-05 一种污水脱氮除磷的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67410A true CN109867410A (zh) 2019-06-11

Family

ID=669167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270792.4A Pending CN109867410A (zh) 2017-12-05 2017-12-05 一种污水脱氮除磷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867410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11706A (zh) * 2021-01-06 2021-05-18 北京国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重介质载体的污水处理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11706A (zh) * 2021-01-06 2021-05-18 北京国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重介质载体的污水处理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61306B (zh) 一种养牛场养殖废水的处理方法
KR101299953B1 (ko) 생물활성수(bmw) 공법에 의한 축산폐수의 효율적 처리방법 및 그 장치
CN101891344B (zh) 活性污泥-生物膜组合循环流脱氮除磷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与方法
CN101870540A (zh) 城市污水中氮磷的处理系统及方法
JP2002529231A (ja) アップフロー嫌気反応器を含む廃水処理装置、及び、それを利用した廃水処理方法
JP3122654B2 (ja) 高濃度廃水を処理する方法および装置
CN110386725A (zh) 一种基于mbbr与磁分离的污水全效处理系统与方法
CN102107995A (zh) 一种基于化学混凝—两级曝气生物滤池组合工艺的低温城市污水强化处理方法
CN1309665C (zh) 脱氮除磷工艺——npr工艺
CN105585123A (zh) 一体化生物粉末活性炭吸附沉淀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01746928A (zh) 用于市政污水脱氮除磷的工艺方法
KR100459950B1 (ko) 질산화조가 분리된 변형 연속회분식 하폐수 처리장치 및그 방법
RU2672419C1 (ru) Система и способ биопленочной нитрификации-контактной денитрификации
CN109867410A (zh) 一种污水脱氮除磷的方法
CN207792814U (zh) 一种脱氮除磷系统
KR100331898B1 (ko) 생물·화학적 고도 하수처리 방법
CN115838210A (zh) 一种纯生物膜/a3ao泥膜结合双模式的污水处理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CN212833044U (zh) 用于作为生化法污水处理系统厌氧区或缺氧区的搅拌装置
RU2605325C1 (ru) Способ очистки сточных вод от аммония и органического вещества
Barnard et al. Fermentation of mixed liquor for phosphorus removal
CN105254123B (zh) 焦化废水深度处理系统及其回用工艺
KR20010045253A (ko) 하수 고도처리장치와 이 장치를 이용한 하수처리방법
CN107337321A (zh) 餐厨垃圾厌氧消化废水处理装置
CN113233709A (zh) 一种生活污水非膜处理方法、系统
Kedrova et al. Domestic wastewater treatment facilities of small town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61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