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866633A - 充电设备、充电管理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充电设备、充电管理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866633A
CN109866633A CN201910175935.6A CN201910175935A CN109866633A CN 109866633 A CN109866633 A CN 109866633A CN 201910175935 A CN201910175935 A CN 201910175935A CN 109866633 A CN109866633 A CN 10986663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rging
vehicle
identification
interface
charging inte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17593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gda Wisdom Charg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ngda Wisdom Charg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gda Wisdom Charg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ngda Wisdom Charg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175935.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866633A/zh
Publication of CN1098666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6663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2Electric charging st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4Plug-in electric vehicle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充电设备,包括:壳体;主控板,设置于壳体内部;充电连接装置,包括驱动器及至少两个连接器,驱动器与主控板电性连接;车辆识别装置,包括设置于壳体上的摄像机,及设置于壳体内的第一识别芯片,摄像机与第一识别芯片电性连接,第一识别芯片与主控板电性连接;接口识别装置,包括设置于壳体上的感应器,及设置于壳体内的第二识别芯片,感应器与第二识别芯片电性连接,第二识别芯片与主控板电性连接;其中,主控板接收车辆识别装置及接口识别装置的识别信号,并根据识别信号控制驱动器带动连接器运动,提高了充电智能化。此外,还提供一种基于该充电设备的充电管理方法,及执行该充电管理方法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escription

充电设备、充电管理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慧充电领域,具体而言,主要涉及自动识别充电车辆及充电接口以实现自动化充电的充电设备、充电管理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水平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购买汽车来提升生活的便利性,改善生活质量。但是由于目前汽车容量的不断增多,汽车尾气的排放给生态环境带来了较大影响。为了改善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充电车辆营运而生,充电车辆通过电力来提供能源驱动车辆行驶,在行驶过程中不会产生汽车尾气,对减少汽车尾气和改善环境污染具有较大作用。但是受限于充电车辆电池技术的发展瓶颈,目前充电车辆的续航里程普遍较低,不能满足人们长时间长距离的使用。因此在停车场部署充电设备或者建立集中式充电站的需求越来越高。
充电设备设置在常规的停车场中,对于一辆充电车辆,开启充电的过程一般包括提前预约或者现场连接等方式,需要用户通过客户端进行步骤繁复的操作,用户体验有待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充电设备,能够识别车辆类型及充电接口类型,控制充电连接装置自动匹配及连接,实现自动化充电,提高了充电管理的智能化。本发明还提供了基于充电设备的充电管理方法,以及存储有执行充电管理方法计算机程序的可读存储介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充电设备,包括:壳体;主控板,设置于壳体内部;充电连接装置,包括驱动器及至少两个连接器,驱动器与主控板电性连接;车辆识别装置,包括设置于壳体上的摄像机,及设置于壳体内的第一识别芯片,摄像机与第一识别芯片电性连接,第一识别芯片与主控板电性连接;接口识别装置,包括设置于壳体上的感应器,及设置于壳体内的第二识别芯片,感应器与第二识别芯片电性连接,第二识别芯片与主控板电性连接;其中,主控板接收车辆识别装置及接口识别装置的识别信号,并根据识别信号控制驱动器带动连接器运动。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充电管理方法,其基于第一方面所述的充电设备,方法包括步骤:识别车辆是否为充电车辆;若是,识别预设区域是否存在充电接口;若是,获取充电接口类型;根据充电接口类型切换对应的充电连接装置对接充电接口,并开启充电。
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执行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所述的充电管理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充电设备及充电管理方法,通过识别用户的车辆类型及接口类型,控制充电连接装置实现充电接口的匹配及自动连接,充电设备结构简单,能够实现自动化的充电管理控制,避免用户人工需要进行较多操作的情况,提高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本发明范围的限定。
图1为本发明充电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充电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充电管理方法中自动充电步骤的子步骤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更全面地描述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本发明可具有各种实施例,并且可在其中做出调整和改变。然而,应理解:不存在将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限于在此公开的特定实施例的意图,而是应将本发明理解为涵盖落入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的精神和范围内的所有调整、等同物和/或可选方案。
在下文中,可在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包括”或“可包括”指示所公开的功能、操作或元件的存在,并且不限制一个或更多个功能、操作或元件的增加。此外,如在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中所使用,术语“包括”、“具有”及其同源词仅意在表示特定特征、数字、步骤、操作、元件、组件或前述项的组合,并且不应被理解为首先排除一个或更多个其它特征、数字、步骤、操作、元件、组件或前述项的组合的存在或增加一个或更多个特征、数字、步骤、操作、元件、组件或前述项的组合的可能性。
在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中,表述“A或/和B”包括同时列出的文字的任何组合或所有组合,例如,可包括A、可包括B或可包括A和B二者。
在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中使用的表述(诸如“第一”、“第二”等)可修饰在各种实施例中的各种组成元件,不过可不限制相应组成元件。例如,以上表述并不限制所述元件的顺序和/或重要性。以上表述仅用于将一个元件与其它元件区别开的目的。例如,第一用户装置和第二用户装置指示不同用户装置,尽管二者都是用户装置。例如,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的范围的情况下,第一元件可被称为第二元件,同样地,第二元件也可被称为第一元件。
应注意到: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定义,“安装”、“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者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是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需要理解的是,文中指示方位或者位置关系的术语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者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仅用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并且并非意在限制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除非另有限定,否则在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的含义。所述术语(诸如在一般使用的词典中限定的术语)将被解释为具有与在相关技术领域中的语境含义相同的含义并且将不被解释为具有理想化的含义或过于正式的含义,除非在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中被清楚地限定。
请参考图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充电设备100,充电设备100设置于停车场的停车位,一般设置于停车位的尾部,正常车辆倒车入库后,充电接口靠近充电设备100,以实现充电过程。充电设备100包括:
壳体10;
主控板20,设置于壳体10内部;
充电连接装置30,包括驱动器31及至少两个连接器32,驱动器32与主控板20电性连接;
车辆识别装置40,包括设置于壳体10上的摄像机41,及设置于壳体10内的第一识别芯片42,摄像机41与第一识别芯片42电性连接,第一识别芯片42与主控板20电性连接;
接口识别装置50,包括设置于壳体10上的感应器51,及设置于壳体10内的第二识别芯片52,感应器51与第二识别芯片52电性连接,第二识别芯片52与主控板20电性连接;
其中,主控板20接收车辆识别装置40及接口识别装置50的识别信号,并根据识别信号控制驱动器32带动连接器31运动。
本实施例中,所述主控板20是充电设备的控制中心,其包括处理器及存储器,存储有充电相关的数据,包括充电车辆信息、车型信息、充电用户信息、充电接口信息及其相互间的匹配关系等;主控板20用于控制充电设备100的充电连接装置30动作,以及控制充电设备100对充电车辆进行充电。
所述充电连接装置30中,具体地,连接器31设置为充电枪,充电枪的数量为至少两个,两个充电枪的区别在于接口不同或者输出功率不同。驱动器32能够分别控制充电枪运动而远离充电设备100的壳体10,驱动器32设置为机械臂结构,能够进行多向运动,使得连接器31能够实现匹配不同接口位置的动作。在其他实施例中,连接器31还可以设置为充电插座,充电插座的数量为至少两个,两个充电插座的区别在于接口不同或输出功率不同,例如3孔插座及7孔插座,在对接口进行匹配时,控制驱动器32带动充电插座进行位置切换,在进行充电时,控制对应的充电插座导通。
所述车辆识别装置40,具体是一种图像识别装置,摄像机41设置在充电设备100的外壳10,用于拍摄车辆的车牌图像,第一识别芯片42根据拍摄的图像进行分析,例如识别车牌颜色为绿色或非绿色,即可识别对应的车辆是否为充电车辆。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通过拍摄车辆的整体图像,将其与预存储的图像库进行比对,确定其车型,从而能够确定其车辆类型。
所述接口识别装置50中,用于对充电车辆的充电接口进行识别,本实施例中,感应器51设置为一种红外感应装置,对应的,在充电车辆的接口处设有对应的另一红外感应装置,感应器51接收到充电接口处的感应装置反馈的感应信号,即能够识别接口的位置及类型;若未接收到感应信号,即识别接口位置不正确。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是通过图像识别,识别车辆的固定位置是否存在充电接口以及充电接口的类型。
请参考图2,本发明提供一种充电管理方法,所述方法基于上述的充电设备100,所述方法包括步骤:
步骤S10,识别车辆是否为充电车辆;
步骤S20,若是,识别预设区域是否存在充电接口;
步骤S30,若是,获取充电接口类型;
步骤S40,根据充电接口类型切换对应的充电连接装置对接充电接口,并开启充电。
本实施例中,基于上述充电设备100,实现本方法中的相关步骤。通过识别车辆的类型及充电接口的位置符合条件时,进一步识别充电接口的类型,对应地,控制充电设备100的充电连接装置30匹配对应的充电接口,实现自动化充电。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0,识别车辆是否为充电车辆,具体为:
识别车辆的车牌信息,确定车辆是否为充电车辆;或者,
识别车辆的车型信息,确定车辆是否为充电车辆。
本实施例中,通过识别车辆的车牌以确定车辆是否为充电车辆;也可以通过识别车辆的车型信息以确定车辆是否为充电车辆。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0,识别预设区域是否存在充电接口,具体为:
获取预设区域的图像,将图像与预设接口图像对比,判断图像中是否具有充电接口;或者,
扫描预设区域,判断是否接收到充电接口识别信息。
本实施例中,对预设区域进行拍摄,对拍摄的图像进行分析,以确定预设区域是否具有充电接口。具体地,充电连接装置30被限定在一定范围的区域内活动,进而充电连接装置30能够实现在该区域与充电车辆进行连接,判断该区域是否具有充电接口,即能确定车辆停放位置是否正确以满足充电连接的要求。
进一步地,充电接口识别信息包括二维码识别信息、红外感应识别信息、光学字符识别信息、射频识别信息中的一种。
本实施例中,充电接口的识别方式采用二维码识别、红外感应识别、光学字符识别、射频识别等方式中的一种,相应的,接口识别装置50设置为二维码扫描仪、红外感应器、光学字符识别仪、射频仪等,通过对应的识别或感应方式,确定充电接口的位置或类型。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30,获取充电接口类型,具体为:
获取车辆的车牌信息,根据车牌信息与充电接口类型预设映射关系,确定充电接口类型;或者,
获取车辆的车型信息,根据车型信息与充电接口类型预设映射关系,确定充电接口类型。
本实施例中,具体地,主控板20预先存储有车辆与充电接口类型的映射关系,例如用户在首次进行充电前,须要对充电信息进行绑定,其中包括个人信息、车辆信息、充电接口信息等,即根据存储的信息及其映射关系,可根据车牌信息确定充电接口类型,或者车型信息确定充电接口类型。
进一步地,请参考图3,所述步骤S40,根据充电接口类型切换对应的充电连接装置对接充电接口,并开启充电,具体包括:
步骤S41,预设充电接口类型与充电连接装置映射关系表;
步骤S42,根据充电接口类型及映射关系表,确定对应的充电连接装置;
步骤S43,控制对应的充电连接装置对接充电接口;
步骤S44,判断充电连接装置与充电接口是否连接;
步骤S45,若是,开启充电过程。
本实施例中,对应不同的充电接口,充电设备100具有与充电结论匹配的多个充电连接装置30,对应的充电连接装置30能够与匹配的充电接口连接,实现充电。当确定车辆的充电接口类型,进而确定对应的充电连接装置30,控制充电连接装置30对讲充电接口,在判断两者连接后,开启充电。具体地,主控板20实现上述逻辑控制,当识别及判断结果满足条件,控制对应的充电连接装置30运动,以匹配充电接口的连接,例如通过机械臂结构控制充电连接装置30运动至与充电车辆的充电接口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44,判断充电连接装置与充电接口是否连接,之后,还包括步骤:
步骤S46,若否,发送充电连接调整信息。
本实施例中,当控制充电连接装置30运动与充电接口连接后,判断其连接的电信号,若未识别获取到电信号,则表示其连接未成功,存在误连接情况,此时,生成充电连接调整信息,提醒用户对连接进行调整,以使充电过程正常进行。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0,若是,识别预设区域是否存在充电接口,之后,还包括步骤:
步骤S50,若否,发送车辆位置调整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0,识别车辆是否为充电车辆,之前,还包括:
步骤S70,接收车辆靠近信息。
本实施例中,当车辆驶入设有充电设备100的停车位,通过感应器对车辆进行感应,感应到车辆驶入即开启进一步的判断及充电控制过程。
本实施例中,当对预设区域进行识别,未识别到充电接口的存在,即表示充电车辆的停放位置有误,无法满足充电位置要求,例如,常规状态是车尾靠近充电设备100,当车辆的车头位置停放靠近赤道设备100时,充电设备100的充电连接装置30即不能满足充电连接。此时,生成车辆位置调整信息,提醒用户对车辆位置进行调整,以确保充电过程正常进行。
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S30,若是,获取充电接口类型,及所述步骤S40,根据充电接口类型切换对应的充电连接装置对接充电接口,并开启充电,之间,还包括步骤:
当判断当前充电数据满足该充电接口类型的充电需求。
本实施例中,当识别充电车辆的充电接口类型后,例如识别该充电接口类型为七孔充电连接装置或三孔充电连接装置,而其中七孔充电连接装置输出功率可调,并且其最低输出功率亦大于三孔充电连接装置,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充电设备100在充电系统中,当充电系统当前整体负载超过一定值时,将不允许新接入较高的充电负载,此时,存在预连接充电接口在连接后无法正常输出对应功率的情况。因此,对当前的充电数据进行判断,例如充电系统所允许新接入充电设备100的功率,将其与本充电设备100对应的充电接口的充电需求进行对比,判断是否满足,若满足,执行进一步的对充电连接装置30的控制流程。
进一步地,当判断当前充电数据不满足该充电接口类型的充电需求,发送充电等待信息。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基于充电管理方法的程序,所述基于充电管理方法的程序被主控板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充电管理方法的步骤。该基于充电管理方法可参照上述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充电设备及充电管理方法,通过识别用户的车辆类型及接口类型,控制充电连接装置实现充电接口的匹配及自动连接,充电设备结构简单,能够实现自动化的充电管理控制,避免用户人工需要进行较多操作的情况,提高了用户体验。
在这里示出和描述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他示例可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形变,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形变都应该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
主控板,设置于壳体内部;
充电连接装置,包括驱动器及至少两个连接器,驱动器与主控板电性连接;
车辆识别装置,包括设置于壳体上的摄像机,及设置于壳体内的第一识别芯片,摄像机与第一识别芯片电性连接,第一识别芯片与主控板电性连接;
接口识别装置,包括设置于壳体上的感应器,及设置于壳体内的第二识别芯片,感应器与第二识别芯片电性连接,第二识别芯片与主控板电性连接;
其中,主控板接收车辆识别装置及接口识别装置的识别信号,并根据识别信号控制驱动器带动连接器运动。
2.一种充电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基于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设备,所述方法包括步骤:
识别车辆是否为充电车辆;
若是,识别预设区域是否存在充电接口;
若是,获取充电接口类型;
根据充电接口类型切换对应的充电连接装置对接充电接口,并开启充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识别车辆是否为充电车辆,具体为:
识别车辆的车牌信息,确定车辆是否为充电车辆;或者,
识别车辆的车型信息,确定车辆是否为充电车辆。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识别预设区域是否存在充电接口,具体为:
获取预设区域的图像,将图像与预设接口图像对比,判断图像中是否具有充电接口;或者,
扫描预设区域,判断是否接收到充电接口识别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充电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充电接口识别信息包括二维码识别信息、红外感应识别信息、光学字符识别信息、射频识别信息中的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获取充电接口类型,具体为:
获取车辆的车牌信息,根据车牌信息与充电接口类型预设映射关系,确定充电接口类型;或者,
获取车辆的车型信息,根据车型信息与充电接口类型预设映射关系,确定充电接口类型。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根据充电接口类型切换对应的充电连接装置对接充电接口,并开启充电,具体包括:
预设充电接口类型与充电连接装置映射关系表;
根据充电接口类型及映射关系表,确定对应的充电连接装置;
控制对应的充电连接装置对接充电接口;
判断充电连接装置与充电接口是否连接;
若是,开启充电过程。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充电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判断充电连接装置与充电接口是否连接,之后,还包括步骤:
若否,发送充电连接调整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若是,识别预设区域是否存在充电接口,之后,还包括步骤:
若否,发送车辆位置调整信息。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执行根据权利要求2~9任一项所述的充电管理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CN201910175935.6A 2019-03-08 2019-03-08 充电设备、充电管理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ending CN10986663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75935.6A CN109866633A (zh) 2019-03-08 2019-03-08 充电设备、充电管理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75935.6A CN109866633A (zh) 2019-03-08 2019-03-08 充电设备、充电管理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66633A true CN109866633A (zh) 2019-06-11

Family

ID=669200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175935.6A Pending CN109866633A (zh) 2019-03-08 2019-03-08 充电设备、充电管理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866633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40333261A1 (en) * 2013-05-10 2014-11-13 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 R & Db Foundation Automated rechargi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an electric vehicle
US20180056801A1 (en) * 2016-09-01 2018-03-01 Powerhydrant Llc Robotic Charger Alignment
CN108053683A (zh) * 2017-12-17 2018-05-18 南通帕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充电泊位的管理系统及管理方法
CN108973724A (zh) * 2018-07-20 2018-12-11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适用于多种电动汽车的全自动充电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CN109195832A (zh) * 2016-04-07 2019-01-11 西门子移动有限公司 位置确定系统
CN109353237A (zh) * 2018-10-10 2019-02-19 广州信邦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电动车充电视觉系统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40333261A1 (en) * 2013-05-10 2014-11-13 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 R & Db Foundation Automated rechargi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an electric vehicle
CN109195832A (zh) * 2016-04-07 2019-01-11 西门子移动有限公司 位置确定系统
US20180056801A1 (en) * 2016-09-01 2018-03-01 Powerhydrant Llc Robotic Charger Alignment
CN108053683A (zh) * 2017-12-17 2018-05-18 南通帕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充电泊位的管理系统及管理方法
CN108973724A (zh) * 2018-07-20 2018-12-11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适用于多种电动汽车的全自动充电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CN109353237A (zh) * 2018-10-10 2019-02-19 广州信邦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电动车充电视觉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杨磊: "《网络视频监控技术》", 30 September 2017,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757401A (zh) 车载双向充电机工作模式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动汽车
CN109835207B (zh) 充电车位引导方法、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120280648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harging wireline and wireless powers
CN102055039A (zh) 电子设备和电源控制设备
CN104821635A (zh) 非接触式电力传输系统、充电站和车辆
JPH07123519A (ja) 充電制御装置および接続装置
CN105896679A (zh) 一种充电控制方法以及应用该方法的电子设备
CN111942975B (zh) 电梯操控装置及基于电梯操控装置的电梯操控方法
CN109591650A (zh) 充电功率动态调控方法、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224469A (zh) 充电系统的控制方法和装置、以及充电系统
CN109918327A (zh) Otg反充电流提高方法及otg手机
CN109835208A (zh) 充电管理方法、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210667240U (zh) 一种多功能教学机器人
JP2006087214A (ja) 電力供給システム
EP3454446B1 (en) Electronic device for charging battery by using terminal exposed to outside and operation method thereof
CN109866633A (zh) 充电设备、充电管理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606186A (zh) 充电管理方法、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218678522U (zh) 车辆的放电系统及车辆
US20050134217A1 (en) Charger for mobile telephone
KR20150080260A (ko) 휴대 단말기용 멀티 포트 고속 충전 장치
CN106786959A (zh) 充电控制方法、装置及终端
CN216805176U (zh) 共享电动车辆换电柜及换电系统
JP2006211858A (ja) 充電装置
US11369869B2 (en) Game controller
CN107891775A (zh) 一种充电控制方法、装置及汽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