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864596A - 一种防蒸汽烫伤隔热锅盖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蒸汽烫伤隔热锅盖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864596A
CN109864596A CN201910178584.4A CN201910178584A CN109864596A CN 109864596 A CN109864596 A CN 109864596A CN 201910178584 A CN201910178584 A CN 201910178584A CN 109864596 A CN109864596 A CN 10986459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pot cover
insulated
insulated pot
sna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17858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864596B (zh
Inventor
茆晔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jielipu household products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茆晔华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茆晔华 filed Critical 茆晔华
Priority to CN201910178584.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864596B/zh
Publication of CN1098645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6459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86459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6459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蒸汽烫伤隔热锅盖,包括锅体、隔热锅盖、调节把手和卡板,锅体内壁顶端嵌入设置有卡接槽,锅体顶端设置有隔热锅盖,隔热锅盖顶端固定连接有调节把手,隔热锅盖顶端四周均嵌入设置有观察玻璃,隔热锅盖外壁四周均嵌入设置有收容槽,收容槽内侧通过弹簧柱活动连接有卡板,卡板顶端中部嵌入设置有传导孔,卡板右侧一体设置有滑板,收容槽顶端嵌入设置有导气孔,导气孔中部固定连接有微型吸风扇,导气孔顶端固定连接有导散管,隔热锅盖外壁内侧嵌入设置有上隔热层,隔热锅盖内壁内侧嵌入设置有下隔热层。本发明整个装置结构稳定,具有良好的防烫伤能力,隔热保温效果好,使用操作步骤简单,稳固安全。

Description

一种防蒸汽烫伤隔热锅盖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锅盖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蒸汽烫伤隔热锅盖。
背景技术
总所周知,蒸汽烫伤比水烫伤更加严重,100度的水蒸汽接触皮肤时,先要液化由100度的水蒸气变化为100度的水,这个过程中要放热,水蒸气烫伤的持续时间要比100度的水长,伤害得更厉害。
目前,大多数的锅盖只能起一个盖子的作用,少数作为一种器具盛物,锅盖的把手在正中央,在取盖子的时候很容易被锅里的蒸汽流烫着手,从而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同时大多数锅盖与锅体连接时,只是将锅盖放置于锅体顶端,使得锅体内部气压增高时,锅盖会上下起伏,使得内部气压降低,从而延长锅体内部物体烧熟的时间。
于是,发明人有鉴于此,秉持多年该相关行业丰富的设计开发及实际制作的经验,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防蒸汽烫伤隔热锅盖,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蒸汽烫伤隔热锅盖,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打开锅盖时易被蒸汽烫伤、锅体内部气压增高时,锅盖易起伏抖动的问题。
本发明防蒸汽烫伤隔热锅盖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防蒸汽烫伤隔热锅盖,其中,该防蒸汽烫伤隔热锅盖包括有:锅体、卡接槽、隔热锅盖、观察玻璃、弹簧柱、导气孔、微型吸风扇、导散管、收容槽、上隔热层、下隔热层、调节把手、电池、轻触开关、连接柱、底板、接触块、滑槽、卡板、传导孔和滑板,所述锅体内壁顶端嵌入设置有卡接槽,所述锅体顶端设置有隔热锅盖,所述隔热锅盖顶端固定连接有调节把手,所述隔热锅盖顶端四周均嵌入设置有观察玻璃,所述隔热锅盖外壁四周均嵌入设置有收容槽,所述收容槽内侧通过弹簧柱活动连接有卡板,所述卡板顶端中部嵌入设置有传导孔,所述卡板右侧一体设置有滑板,所述收容槽顶端嵌入设置有导气孔,所述导气孔中部固定连接有微型吸风扇,所述导气孔顶端固定连接有导散管,所述隔热锅盖外壁内侧嵌入设置有上隔热层,所述隔热锅盖内壁内侧嵌入设置有下隔热层,所述调节把手顶端中部设置有电池,所述调节把手中部嵌入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顶端固定连接有轻触开关,所述滑槽底端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顶端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柱,所述底板顶端中部一体设置有接触块。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导散管呈环形设置,且导散管环数为4环,且导散管各环间均通过导管连接,且最内侧导散管底部等距嵌入设置有若干个通孔,且最外侧导散管底端连接有导气孔。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卡接槽呈圆弧状设置,且卡接槽呈4块设置,且每块卡接槽均与卡板契合,且卡接槽一端呈倾斜设置,且卡接槽左右两端内侧均嵌入设置有凹入槽,且凹入槽与卡板高度相同。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卡板呈圆弧状设置,且卡板一端呈向外侧倾斜设置,且卡板横截长度短于收容槽内部长度。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调节把手顶端中部嵌入设置有连接槽,且调节把手上下两端通过连接槽螺纹连接,且底板呈圆盘状设置,且底板左右两端前后两侧均嵌入设置有梯形凹槽,且底板与滑槽契合,且滑槽顶端一体设置有防脱槽。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导气孔的数量为12个,且导气孔与传导孔大小相同,且导气孔均匀等距设置于收容槽顶端,且导气孔。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隔热锅盖呈弧状设置,且隔热锅盖顶端呈凹入状弧形设置,且最内侧导散管位于隔热锅盖顶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中,导散管呈环形设置,且导散管环数为4环,且导散管各环间均通过导管连接,且最内侧导散管底部等距嵌入设置有若干个通孔,且最外侧导散管底端连接有导气孔,导散管具有良好的传导蒸汽和散热的能力,使用时,蒸汽通过导气孔导入导散管进行凝华液化,使蒸汽化为水珠,从而达到散热的效果,同时水珠通过导气孔和通孔排出,能有效的避免导散管内壁水的堆积,影响使用,同时蒸汽导入导散管时,通过导散管多环的设置,增加蒸汽流动的长度,使蒸汽能进行更换好的凝华散热,而且在打开隔热锅盖前,将调节把手顶端向上拉动,使微型吸风扇通电运作,产生吸力将锅体残余的蒸汽吸入导气孔中,避免打开隔热锅盖时,被涌出的蒸汽烫伤,使得设备使用更加安全,具有良好的防烫伤隔热能力。
2、本发明中,卡接槽呈圆弧状设置,且卡接槽呈4块设置,且每块卡接槽均与卡板契合,且卡接槽一端呈倾斜设置,且卡接槽左右两端内侧均嵌入设置有凹入槽,且凹入槽与卡板高度相同,使用时,将隔热锅盖放置与锅体顶部,同时卡板与卡接槽套接,然后转动隔热锅盖,使卡板收容与收容槽内部进行固定,使卡板上的传导孔与导气孔相贴合,同时卡接槽一端的倾斜设置,使卡板更易收容于收容槽内部,而且卡接槽左右两端内侧均嵌入设置有凹入槽的设置,使隔热锅盖放置于锅体顶端时更加的稳固,避免因锅体内部气压增高导致隔热锅盖的起伏,从而影响正常的使用。
3、本发明中,调节把手顶端中部嵌入设置有连接槽,且调节把手上下两端通过连接槽螺纹连接,且底板呈圆盘状设置,且底板左右两端前后两侧均嵌入设置有梯形凹槽,且底板与滑槽契合,且滑槽顶端一体设置有防脱槽,更换电池时,将调节把手顶部于底部通过连接槽分离,即可进行电池的更换,将要打开隔热锅盖时,将调节把手顶端向上提起,调节把手顶端提起时,通过连接柱带动底板沿滑槽向上滑动,当底板滑动至顶端时,接触块与轻触开关接触,轻触开关打开,使微型吸风扇通电运作,产生吸力将锅体残余的蒸汽吸入导气孔中,避免打开隔热锅盖时,被涌出的蒸汽烫伤,同时防脱槽的设置,能有效避免调节把手顶端提起时与调节把手底端分离,使得设备使用时,能有效的避免蒸汽烫伤,有效的保障使用者的使用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隔热锅盖底端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隔热锅盖侧面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图1中A处放大图。
图5是本发明的图2中B处放大图。
图6是本发明的图3中C处放大图。
图7是本发明的图3中D处放大图。
图8是本发明的底板顶端结构示意图。
图中:1-锅体,101-卡接槽,2-隔热锅盖,201-观察玻璃,202-弹簧柱,203-导气孔,2031-微型吸风扇,204-导散管,205-收容槽,206-上隔热层,207-下隔热层,3-调节把手,301-电池,302-轻触开关,303-连接柱,304-底板,3041-接触块,305-滑槽,4-卡板,401-传导孔,402-滑板。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参见附图1至附图8,一种防蒸汽烫伤隔热锅盖,包括有:锅体1、卡接槽101、隔热锅盖2、观察玻璃201、弹簧柱202、导气孔203、微型吸风扇2031、导散管204、收容槽205、上隔热层206、下隔热层207、调节把手3、电池301、轻触开关302、连接柱303、底板304、接触块3041、滑槽305、卡板4、传导孔401和滑板402,锅体1内壁顶端嵌入设置有卡接槽101,锅体1顶端设置有隔热锅盖2,隔热锅盖2顶端固定连接有调节把手3,隔热锅盖2顶端四周均嵌入设置有观察玻璃201,隔热锅盖2外壁四周均嵌入设置有收容槽205,收容槽205内侧通过弹簧柱202活动连接有卡板4,卡板4顶端中部嵌入设置有传导孔401,卡板4右侧一体设置有滑板402,收容槽205顶端嵌入设置有导气孔203,导气孔203中部固定连接有微型吸风扇2031,导气孔203顶端固定连接有导散管204,隔热锅盖2外壁内侧嵌入设置有上隔热层206,隔热锅盖2内壁内侧嵌入设置有下隔热层207,调节把手3顶端中部设置有电池301,调节把手3中部嵌入设置有滑槽305,滑槽305顶端固定连接有轻触开关302,滑槽305底端设置有底板304,底板304顶端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柱303,底板304顶端中部一体设置有接触块3041。
参见附图2、附图3和附图5,进一步的,导散管204呈环形设置,且导散管204环数为4环,且导散管204各环间均通过导管连接,且最内侧导散管204底部等距嵌入设置有若干个通孔,且最外侧导散管204底端连接有导气孔203,导散管204具有良好的传导蒸汽和散热的能力,使用时,蒸汽通过导气孔203导入导散管204进行凝华液化,使蒸汽化为水珠,从而达到散热的效果,同时水珠通过导气孔203和通孔排出,能有效的避免导散管204内壁水的堆积,影响使用,同时蒸汽导入导散管204时,通过导散管204多环的设置,增加蒸汽流动的长度,使蒸汽能进行更换好的凝华散热,而且在打开隔热锅盖2前,将调节把手3顶端向上拉动,使微型吸风扇2031通电运作,产生吸力将锅体1残余的蒸汽吸入导气孔203中,避免打开隔热锅盖2时,被涌出的蒸汽烫伤,使得设备使用更加安全,具有良好的防烫伤隔热能力。
参见附图1、附图2和附图3,进一步的,卡接槽101呈圆弧状设置,且卡接槽101呈4块设置,且每块卡接槽101均与卡板4契合,且卡接槽101一端呈倾斜设置,且卡接槽101左右两端内侧均嵌入设置有凹入槽,且凹入槽与卡板4高度相同,使用时,将隔热锅盖2放置与锅体1顶部,同时卡板4与卡接槽101套接,然后转动隔热锅盖2,使卡板4收容与收容槽205内部进行固定,使卡板4上的传导孔401与导气孔203相贴合,同时卡接槽101一端的倾斜设置,使卡板4更易收容于收容槽205内部,而且卡接槽101左右两端内侧均嵌入设置有凹入槽的设置,使隔热锅盖2放置于锅体1顶端时更加的稳固,避免因锅体1内部气压增高导致隔热锅盖2的起伏,从而影响正常的使用。
参见附图1至附图4,进一步的,卡板4呈圆弧状设置,且卡板4一端呈向外侧倾斜设置,且卡板4横截长度短于收容槽205内部长度,卡板4具有良好的固定和传导能力,使用时,将卡板4与卡接槽101套接,后转动隔热锅盖2,使卡板4收容与收容槽205内部进行固定,使隔热锅盖2与锅体1的连接更加稳固,锅体1内部产生蒸汽时,蒸汽通过传导孔401导入导气孔203进行蒸汽凝华散热,同时卡板4一端呈向外侧倾斜的设置,使得卡板4更加容易收容于收容槽205内部,同时使隔热锅盖2转动时不易卡顿,使得锅体1与隔热锅盖2固定时更加的便捷省力。
参见附图1、附图3、附图6和附图8,进一步的,调节把手3顶端中部嵌入设置有连接槽,且调节把手3上下两端通过连接槽螺纹连接,且底板304呈圆盘状设置,且底板304左右两端前后两侧均嵌入设置有梯形凹槽,且底板304与滑槽305契合,且滑槽305顶端一体设置有防脱槽,更换电池时,将调节把手3顶部于底部通过连接槽分离,即可进行电池的更换,将要打开隔热锅盖2时,将调节把手3顶端向上提起,调节把手3顶端提起时,通过连接柱303带动底板304沿滑槽305向上滑动,当底板304滑动至顶端时,接触块3041与轻触开关302接触,轻触开关302打开,使微型吸风扇2031通电运作,产生吸力将锅体1残余的蒸汽吸入导气孔203中,避免打开隔热锅盖2时,被涌出的蒸汽烫伤,同时防脱槽的设置,能有效避免调节把手3顶端提起时与调节把手3底端分离,使得设备使用时,能有效的避免蒸汽烫伤,有效的保障使用者的使用安全。
参见附图2、附图3和附图7,进一步的,导气孔203的数量为12个,且导气孔203与传导孔401大小相同,且导气孔203均匀等距设置于收容槽205顶端,且导气孔203,导气孔203具有良好的传导蒸汽的作用,将蒸汽传导至导散管204凝华散热,多个导气孔203的设置,使设备使用时,能更好的进行蒸汽的散热工作,能有效的减少锅体1内部的蒸汽,避免打开隔热锅盖2时,使用者被涌出的蒸汽烫伤。
参见附图1和附图3,进一步的,隔热锅盖2呈弧状设置,且隔热锅盖2顶端呈凹入状弧形设置,且最内侧导散管204位于隔热锅盖2顶端,隔热锅盖2通过设置有上隔热层206和下隔热层207,使隔热锅盖2具有良好的隔热保温能力,最内侧导散管204位于隔热锅盖2顶端的设置,便于导散管204内侧蒸汽凝华产生的水珠的排出,同时隔热锅盖2顶端呈凹入状弧形的设置,便于导散管204内侧水珠的流动,避免导散管204内因水珠过多导致影响正常的散热效果。
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
使用时,将隔热锅盖2放置与锅体1顶部,同时卡板4与卡接槽101套接,然后转动隔热锅盖2,使卡板4收容与收容槽205内部进行固定,使卡板4上的传导孔401与导气孔203相贴合,同时卡接槽101一端的倾斜设置,使卡板4更易收容于收容槽205内部,而且卡接槽101左右两端内侧均嵌入设置有凹入槽的设置,使隔热锅盖2放置于锅体1顶端时更加的稳固,然后蒸汽通过导气孔203导入导散管204进行凝华液化,使蒸汽化为水珠,从而达到散热的效果,同时水珠通过导气孔203和通孔排出,能有效的避免导散管204内壁水的堆积,影响使用,同时蒸汽导入导散管204时,通过导散管204多环的设置,增加蒸汽流动的长度,使蒸汽能进行更换好的凝华散热,打开隔热锅盖2时,将调节把手3顶端向上提起,调节把手3顶端提起时,通过连接柱303带动底板304沿滑槽305向上滑动,当底板304滑动至顶端时,接触块3041与轻触开关302接触,轻触开关302打开,使微型吸风扇2031通电运作,产生吸力将锅体1残余的蒸汽吸入导气孔203中,避免打开隔热锅盖2时,被涌出的蒸汽烫伤,同时防脱槽的设置,能有效避免调节把手3顶端提起时与调节把手3底端分离。
综上,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防蒸汽烫伤隔热锅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蒸汽烫伤隔热锅盖包括锅体(1)、卡接槽(101)、隔热锅盖(2)、观察玻璃(201)、弹簧柱(202)、导气孔(203)、微型吸风扇(2031)、导散管(204)、收容槽(205)、上隔热层(206)、下隔热层(207)、调节把手(3)、电池(301)、轻触开关(302)、连接柱(303)、底板(304)、接触块(3041)、滑槽(305)、卡板(4)、传导孔(401)和滑板(402),所述锅体(1)内壁顶端嵌入设置有卡接槽(101),所述锅体(1)顶端设置有隔热锅盖(2),所述隔热锅盖(2)顶端固定连接有调节把手(3),所述隔热锅盖(2)顶端四周均嵌入设置有观察玻璃(201),所述隔热锅盖(2)外壁四周均嵌入设置有收容槽(205),所述收容槽(205)内侧通过弹簧柱(202)活动连接有卡板(4),所述卡板(4)顶端中部嵌入设置有传导孔(401),所述卡板(4)右侧一体设置有滑板(402),所述收容槽(205)顶端嵌入设置有导气孔(203),所述导气孔(203)中部固定连接有微型吸风扇(2031),所述导气孔(203)顶端固定连接有导散管(204),所述隔热锅盖(2)外壁内侧嵌入设置有上隔热层(206),所述隔热锅盖(2)内壁内侧嵌入设置有下隔热层(207),所述调节把手(3)顶端中部设置有电池(301),所述调节把手(3)中部嵌入设置有滑槽(305),所述滑槽(305)顶端固定连接有轻触开关(302),所述滑槽(305)底端设置有底板(304),所述底板(304)顶端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柱(303),所述底板(304)顶端中部一体设置有接触块(304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蒸汽烫伤隔热锅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散管(204)呈环形设置,且导散管(204)环数为4环,且导散管(204)各环间均通过导管连接,且最内侧导散管(204)底部等距嵌入设置有若干个通孔,且最外侧导散管(204)底端连接有导气孔(20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蒸汽烫伤隔热锅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槽(101)呈圆弧状设置,且卡接槽(101)呈4块设置,且每块卡接槽(101)均与卡板(4)契合,且卡接槽(101)一端呈倾斜设置,且卡接槽(101)左右两端内侧均嵌入设置有凹入槽,且凹入槽与卡板(4)高度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蒸汽烫伤隔热锅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板(4)呈圆弧状设置,且卡板(4)一端呈向外侧倾斜设置,且卡板(4)横截长度短于收容槽(205)内部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蒸汽烫伤隔热锅盖,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把手(3)顶端中部嵌入设置有连接槽,且调节把手(3)上下两端通过连接槽螺纹连接,且底板(304)呈圆盘状设置,且底板(304)左右两端前后两侧均嵌入设置有梯形凹槽,且底板(304)与滑槽(305)契合,且滑槽(305)顶端一体设置有防脱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蒸汽烫伤隔热锅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气孔(203)的数量为12个,且导气孔(203)与传导孔(401)大小相同,且导气孔(203)均匀等距设置于收容槽(205)顶端,且导气孔(20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蒸汽烫伤隔热锅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锅盖(2)呈弧状设置,且隔热锅盖(2)顶端呈凹入状弧形设置,且最内侧导散管(204)位于隔热锅盖(2)顶端。
CN201910178584.4A 2019-03-11 2019-03-11 一种防蒸汽烫伤隔热锅盖 Active CN10986459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78584.4A CN109864596B (zh) 2019-03-11 2019-03-11 一种防蒸汽烫伤隔热锅盖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78584.4A CN109864596B (zh) 2019-03-11 2019-03-11 一种防蒸汽烫伤隔热锅盖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64596A true CN109864596A (zh) 2019-06-11
CN109864596B CN109864596B (zh) 2021-11-26

Family

ID=669201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178584.4A Active CN109864596B (zh) 2019-03-11 2019-03-11 一种防蒸汽烫伤隔热锅盖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864596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71908A (zh) * 2020-12-14 2021-03-12 邵信用 一种具有防烫手保护作用的厨用锅盖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875224Y (zh) * 2005-11-04 2007-03-07 张善慧 风扇杯
CN102085069A (zh) * 2009-12-03 2011-06-08 陈广永 压力锅锁紧密封装置
KR20120019285A (ko) * 2010-08-25 2012-03-06 유기중 뚜껑이 구비된 튀김용 팬
CN204561865U (zh) * 2015-04-22 2015-08-19 常州利亚焊材有限公司 多功能锅盖
CN105361632A (zh) * 2015-11-17 2016-03-02 平顶山市圣康炊具有限公司 一种简易型家用蒸煮锅
CN107669138A (zh) * 2017-10-27 2018-02-09 品行量子科技(广东)有限公司 一种可以收集水蒸气的锅盖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875224Y (zh) * 2005-11-04 2007-03-07 张善慧 风扇杯
CN102085069A (zh) * 2009-12-03 2011-06-08 陈广永 压力锅锁紧密封装置
KR20120019285A (ko) * 2010-08-25 2012-03-06 유기중 뚜껑이 구비된 튀김용 팬
CN204561865U (zh) * 2015-04-22 2015-08-19 常州利亚焊材有限公司 多功能锅盖
CN105361632A (zh) * 2015-11-17 2016-03-02 平顶山市圣康炊具有限公司 一种简易型家用蒸煮锅
CN107669138A (zh) * 2017-10-27 2018-02-09 品行量子科技(广东)有限公司 一种可以收集水蒸气的锅盖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71908A (zh) * 2020-12-14 2021-03-12 邵信用 一种具有防烫手保护作用的厨用锅盖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64596B (zh) 2021-11-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97005A (zh) 一种具有快速卸压功能的电压力锅
CN109864596A (zh) 一种防蒸汽烫伤隔热锅盖
WO2010054584A1 (zh) 果汁机的果汁杯盖机构
CN209121874U (zh) 一种防液体溢出的电饭锅
CN210930842U (zh) 一种带有过滤装置的药膳锅
CN207202702U (zh) 一种自助蒸菜桌
CN107669139A (zh) 一种可以快速散热的锅盖
CN208491750U (zh) 烹饪器具
CN111888256B (zh) 一种中药加工用可倾式蒸煮锅
CN209315610U (zh) 一种低能耗铝合金烤盘
CN211093335U (zh) 一种新型多功能电炖锅
CN210077409U (zh) 一种具备水蒸气冷凝的铸铁锅锅盖
CN211746498U (zh) 一种食品生产用油炸装置
CN208709541U (zh) 蒸盘和蒸汽烹饪器具
CN217723233U (zh) 一种电蒸锅
CN217885758U (zh) 一种防烫伤钢化玻璃锅盖
CN206381061U (zh) 蒸菜装置配件
CN216090124U (zh) 一种盖装置及加热容器
CN210226871U (zh) 一种便于冷却降温的酱肉煮肉锅
CN208339376U (zh) 一种食品蒸煮装置
CN220937713U (zh) 锅盖结构及自动烹饪设备
CN109464008A (zh) 一种悬挂式自动降温蒸蛋器
CN214484183U (zh) 一种果汁机的自动密封接汁容器
CN208658744U (zh) 一种微波炉玻璃汤锅
CN203122085U (zh) 一种电压力锅及电压力锅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108

Address after: 315600 No. 399, Meiqiao Road, Meilin street, Ninghai County, Ningbo City, Zhejia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Ningbo jielipu household products Co.,Ltd.

Address before: 224300 No. 10, Jiefang West Road, Hede Town, Sheyang County, Yanche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Yan Ye Hua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