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864046B - 一种鱼线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鱼线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864046B CN109864046B CN201910292325.4A CN201910292325A CN109864046B CN 109864046 B CN109864046 B CN 109864046B CN 201910292325 A CN201910292325 A CN 201910292325A CN 109864046 B CN109864046 B CN 109864046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amping
- clutch
- main body
- torsion spring
- side cov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8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
- 238000013016 damp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3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3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2
- 235000010627 Phaseolus vulgaris Nutritio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0
- 244000046052 Phaseolus vulgaris Speci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0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41000251468 Actinopterygii Speci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1276 controll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994 depressogen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146 energy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292 glu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987 spin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Mechanical Operated Clutch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鱼线轮,在现有主体、线轮、反动齿片和离合组件等基础上加以改进,即将离合组件中的第一离合件设计成离合盘,离合盘的端面上凸设有带第一斜面的楔块,第二离合件上具有与该第一斜面相配合的第二斜面,同时还包括有拨钮组件和反动臂组件,拨钮组件包含转动地连接在主体上的拨钮和一端固定在离合盘上的第一扭簧,第一扭簧另一端固定在拨钮上;反动臂组件包含一端能与反动齿片相啮合的反动臂和一端固定于反动臂的第二扭簧,该反动臂的另一端铰接在离合盘上,第二扭簧的另一端固定在主体上;当拨钮处于打开状态下,第一扭簧对离合盘的作用力大于第二扭簧对离合盘的作用力,而使离合盘始终具有让离合按钮向收线端转动的趋势。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鱼线轮。
背景技术
鱼线轮是一种抛杆钓鱼的必备钓具之一,它的种类较多,如纺车式、鼓式等,其中的鼓式鱼线轮包括有主体、传动组件、刹车组件、离合组件、线轮和摇臂,主体的两侧均设有侧盖,上述传动组件、刹车组件、离合组件安装在其中一侧盖(即第一侧盖)与主体之间的内腔中,并在该第一侧盖上安装有操作离合组件的离合驱动件,当需要放线时,施力于离合驱动件,使传动组件中的线轮轴与传动轴相分离,使线轮轴及其线轮可以自由转动,达到放线的目的。当鱼儿上钩后,就需要反向施力于离合驱动件,使线轮轴与传动轴相传动连接,此时再旋转摇臂,通过传动组件使线轮轴及线轮转动,使鱼线缠绕在线轮上,达到收线的目的。但由于收线前,需要先将操作离合驱动件进行推动复位,因此不能立刻实现快速收线。
为此,人们设计出在收线前只要转动摇臂就能使离合驱动件自动复位的鱼线轮来,如中国专利申请公布号为CN108684621A的文献中所公开的结构,因此较好地克服了传统鼓式鱼线轮不能快速收线的缺陷。
在鱼线轮放线过程中,为了防止因线轮转速过快而发生炸线现象,一般,在上述鱼线轮的另一侧盖(即第二侧盖)和主体之间形成的内腔中安装有阻尼结构。为了适应各种钓鱼状况,该阻尼结构所产生的阻尼力往往是可以按需调节的,并且目前已有多种阻尼力的调节方式。在需要调节阻尼力时,就需要打开第二侧盖进行相应的零部件操作;或者需要对其它零部件进行维护时,也需要能快速地打开第二侧盖。为此,人们已设计出如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103461291B的《具有快开侧盖的渔线轮》来,为人们提供了一种用一手推动锁钮就能使侧盖快开的鼓轮。
另有如中国专利申请公布呈为CN107960387A的专利文献中所公开的侧盖打开结构,该鱼线轮中的侧盖通过弹性卡脚与阻尼座上的卡口相配合而与阻尼座成可拆式连接,阻尼座则卡接在主体上,因此,需要拆下侧盖进行维护或对阻尼力进行粗调时,则只要按压按钮,使弹性卡脚脱离卡口,并再徒手旋转阻尼座,即可将侧盖、阻尼座及其上的众多部件作为整体从主体上脱离下来,因此能让使用者轻松完成拆装动作,并且拆装后不影响鼓轮的使用性能。
上述阻尼结构又通过离心阻尼结构、磁阻尼结构或电子阻尼结构来实现,其中的离心式阻尼结构通常包括有与第二侧盖相固连的阻尼圈和固定在线轮上的阻尼座,在该阻尼座上沿周向间隔设有多个阻尼块,该阻尼块能随线轮转动后向外甩出,再与阻尼圈的内表面相摩擦接触,以产生阻止线轮快速转动的阻尼力。但由于阻尼座往往通过胶水等固定在线轮上,因此当线轮转动时,若阻尼座粘接不牢固,该阻尼座就会带动阻尼块发生轴向移位的现象,从而影响鱼线轮的阻尼功能。再者,目前的各阻尼块与阻尼圈接触的表面形状,重量以及在阻尼座上的布置尺寸均制作的相同,因此,在调节阻尼力大小时,只能进行较粗的有级调节,无法实现更精细化的调节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第一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能快速地将放线状态切换为收线状态的鱼线轮。
本发明要解决的第二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能快速地将放线状态切换为收线状态且能使阻尼座牢固地定位在线轮上的鱼线轮。
本发明要解决的第三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能快速地将放线状态切换为收线状态且能实现阻尼力更加精细调节的鱼线轮。
本发明要解决的第四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能快速地将放线状态切换为收线状态且还能快速打开第二侧盖的鱼线轮。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鱼线轮,包括有:
主体,该主体的两侧分别拆卸连接有第一侧盖和第二侧盖;
线轮,安装在线轮轴上而能随线轮轴转动;
传动组件,包含有支撑在第一侧盖和主体上的输入轴、松动地套设在输入轴上的第一齿轮、与上述线轮轴相同轴分布的传动轴和安装在传动轴上并与第一齿轮相啮合的第二齿轮,且所述传动轴能轴向移动而能与线轮轴相传动连接或相互脱离;
摇臂,安装在上述输入轴的外端,以驱动所述输入轴转动;
反动齿片,安装在所述的输入轴上,并能随输入轴一起转动;
刹车组件,安装在输入轴上,以调节上述第一齿轮与输入轴之间的结合力;
离合组件,控制上述传动轴与线轮轴之间的传动连接或相互脱离,包括有第一离合件、与第一离合件相配合而能带动传动轴轴向移动的第二离合件和用来驱动上述第一离合件动作的离合驱动件,并配置有使第二离合件始终具有向主体侧移动复位趋势的第一弹簧;
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离合件为一离合盘,所述离合驱动件为与该离合盘相固连并在主体的离合孔内转动的离合按钮,所述离合盘的端面上凸设有带第一斜面的楔块,所述的第二离合件上具有与该第一斜面相配合的第二斜面,当所述离合按钮被按下而位于离合孔的放线端状态下,所述第二离合件背向主体移动而使所述传动轴与线轮轴相脱离;同时还包括有:
拨钮组件,包含有拨钮和第一扭簧,所述拨钮的一端转动地连接在主体上,另一端外露于第一侧盖的第一操作孔中,所述第一扭簧的一端固定在离合盘上,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的拨钮上;
反动臂组件,包含有反动臂和第二扭簧,该反动臂的一端在上述离合按钮处于放线状态下能与所述的反动齿片相啮合,另一端铰接在所述的离合盘上,所述第二扭簧的一端固定于反动臂,所述第二扭簧的另一端固定在主体上;
当所述的拨钮处于打开状态下,所述第一扭簧对离合盘的作用力大于第二扭簧对离合盘的作用力,而使所述的离合盘始终具有让离合按钮向收线端转动的趋势。
在上述方案中,较好的是,所述的主体上固定有压持在所述反动臂中部的压板,以使反动臂能可靠工作。
在上述各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二侧盖与主体之间的内腔中还设置有阻尼结构,该阻尼结构包括与第二侧盖相连的阻尼圈和设置在线轮上的阻尼座以及固定在线轮轴上的阻尼盘,在该阻尼座上沿周向间隔设有多个阻尼块,该阻尼块能随线轮转动而向外甩出后与所述阻尼圈的内表面相摩擦接触,所述阻尼盘上延伸出至少两个挡臂,各挡臂的延伸端抵接在所述的阻尼座的外表面上而使阻尼座紧贴在所述的线轮上。阻尼座通过阻尼盘在轴向上作进一步的限位,使得阻尼座在线轮转动过程中无法做轴向外移,因此能可靠地确保阻尼块与阻尼圈之间配合。
在上述优选方案中,所述阻尼座的外表面上开有与挡臂相对应的多个限位槽,各限位槽能供对应的挡臂的延伸端坐落,以使挡臂能可靠抵接在阻尼座外表面上。
所述挡臂的数量与阻尼块的数量相匹配,各阻尼块安装在相邻两限位槽之间的阻尼座上,如此使阻尼座受力更平稳。
在上述优选方案中,再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多个阻尼块设计成大小不等的阻尼豆,各阻尼豆包括杆部和位于杆部一端的头部,所述杆部的另一端铰接在所述阻尼座上而形成铰接点,所述头部能与阻尼圈的内表面相接触而形成接触点,以实现阻尼力的精细调节。
在再改进方案中,所述大小不等的阻尼豆是指各阻尼豆的重量不等;或者指各阻尼豆的头部与阻尼圈之间的接触面积不等;或者指各阻尼豆的接触点与铰接点之间的距离不等。只要其中一因素不同,就可以方便地获得不同的阻尼豆。
在上述各方案中,所述的阻尼圈上转动地套设有位于所述内腔中的限位环,所述限位环的外周面上至少设有两个沿周向间隔分布的径向挡部,而所述主体上设置有与该径向挡部数量相匹配的多个卡槽,所述限位环能在该多个卡槽所围成的区域内转动,并能使所述的径向挡部伸入到对应的卡槽中而与相应卡槽的内壁轴向相抵,同时在所述的主体上还开有沿所述限位环周向延伸的第二操作孔,与所述限位环相固定的操作柄外露于该第二操作孔。采用上述结构后,利用限位环上的径向挡部与主体上的卡槽之间的配合,使得限位环转动后,径向挡部被卡槽内壁所轴向抵挡或者偏离于卡槽,从而可以使第二侧盖遮蔽内腔,与主体相组合成一体;或者脱离于主体而实现打开第二侧盖的目的,因此操作时,只要转动操作柄即可以轻松、快速地实现第二侧盖的打开。
在上述方案中,为了防止在拆卸状态下,第二侧盖完全脱离于主体,所述第二侧盖与主体之间设置有偏离于限位环中心的联接结构,该联接结构包括限位杆和第二弹簧,所述限位杆一端与第二侧盖内壁上的螺孔相螺纹连接,另一端伸入到鱼线轮的导线组件中的导向杆内,并与位于导向杆内的所述二弹簧相抵。将限位杆和第二弹簧放置在导线组件的导向杆内,可以使整体结构更为紧凑
再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第二侧盖上还可以安装有一弹性片,所述限位环的外周面上具有两个间隔分布的定位槽,所述弹性片自由端上具有与定位槽相啮合的凸起部,以使所述限位环定位在径向挡部处于对应卡槽中的锁止状态或偏离于对应卡槽的解锁状态。这样可以确保限位环能可靠地停留在所需的状态中。
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发明第一离合件设计成离合盘,并增设了拨钮组件和反动臂组件,通过拨钮与离合盘之间的第一扭簧、反动臂与离合盘之间的第二扭簧的作用,以及第一、第二扭簧扭力的巧妙地设计,使得拨钮在处于关闭状态下,离合按钮被按下处于放线状态时,转动摇臂,通过反动齿片推动反动臂,进而推动离合盘复位,第二离合件则在第一弹簧的作用下使传动轴与线轮轴传动连接,此时线轮的放线状态能快速地切换成收线状态,即采用本发明同样不需要推动离合按钮复位,因而减少了使用者的操作,使得钓到鱼时能快速响应。同时,当拨钮在处于打开状态下,按下离合按钮处于放线状态时,由于第一扭簧对离合盘的作用力大于第二扭簧对离合盘的作用力,因此只要一松开离合按钮,就可以使离合按钮快速复位到收线状态,即此时线轮由放线状态切换成收线状态的速度更快,更能满足不同钓者的使用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处于收线状态下的立体图(离合按钮未按下,拨钮处于关闭状态);
图2为图1中去掉第一侧盖后的立体图;
图3为图2中去掉刹车组件、第一侧盖等组件后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图3的另一方向示意图;
图5为图3的局部立体分解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在收线状态下的剖视图;
图7为图2的主视图;
图8为图7中处于放线状态下的立体图(离合按钮被按下,拨钮处于关闭状态);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在放线状态下的剖视图;
图10为图7中拨钮被打开后的状态示意图;
图11为图10中离合按钮被压下后的状态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看到第二侧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12中去掉第二侧盖后的立体示意图;
图14为图13中去掉限位环、阻尼圈后的立体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导线杆处的剖视图
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第二侧盖与主体之间的部件进行分解的示意图;
图17为图16的另一方向分解图(去掉主体等部件);
图18为图16中阻尼座与阻尼豆的进一步分解示意图;
图19为第二侧盖上增设限位结构的局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至图7所示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该鱼线轮包括有主体10、线轮20、传动组件1、摇臂30、刹车组件2、反动齿片40、离合组件3、拨钮组件4、反动臂组件5和阻尼结构6,其中主体10的左侧通过螺钉拆卸连接有第一侧盖a1,主体的右侧通过下述快速打开结构7拆卸连接有第二侧盖a2。上述传动组件1,刹车组件2和离合组件3安装在第一侧盖a1与主体10之间的空腔中,阻尼结构6则安装在第二侧盖a2与主体10之间的内腔中。
上述线轮20安装在线轮轴50上,线轮轴50的两端分别通过各自的轴承支撑在主体10和第二侧盖a2上,而使得线轮20能随线轮轴50一起转动。
上述传动组件1为现有技术,它包含有支撑在第一侧盖a1和主体10上的输入轴11、松动地套设在输入轴11上的第一齿轮12、与上述线轮轴50相同轴分布的传动轴13和安装在传动轴13上的并与第一齿轮12相啮合的第二齿轮14,传动轴13支撑在第一侧盖a1上,并能轴向移动而能与线轮轴50相传动连接或相互脱离,该传动轴13和第二齿轮14可以是分体的,也可以制成一体件而形成齿杆,本实施例中采用齿杆形式,该传动轴13在朝向线轮轴50的一端上具有两个呈十字形交叉的连接槽131,而对应的线轮轴50上固定有径向设置的传动销501,当传动轴13背向线轮轴50(也即背向主体10)移动时,传动销501脱离于连接槽131,使传动轴13不能带动线轮轴50转动;当传动轴13向线轮轴50方向移动时,传动销501位于其中一连接槽131内,如此当传动轴13转动时,即可以带动线轮轴50转动收线。
摇臂30,安装在上述输入轴11的外端,即位于第一侧盖a1的外侧,转动该摇臂30,就可以驱动上述输入轴11的转动。
上述刹车组件2为现有技术,它安装在上述输入轴11上,包括有扳手21、单向轴承22和刹车片组23,其详细结构在此不再展开说明。使用时,只要转动扳手21,就可以改变刹车片组23与第一齿轮12之间的轴向压紧力来调节第一齿轮12与输入轴11之间的结合力(也称刹车力),使得第一齿轮12与输入轴11之间的结合力在二者固定、脱离以及在外力作用下脱离和固定之间变化。
上述反动齿片40,安装在输入轴11上,并能随输入轴11一起转动,本实施例中,该反动齿片40设计成棘齿形式,它安装在第一齿轮12与主体10侧之间的输入轴11上,并在与第一齿轮12之间的输入轴11上还安装有刹车片24,如此,当上述刹车片组23在轴向夹紧第一齿轮12时,该第一齿轮12的背面同样因该刹车片24和反动齿片40的存在,使其两端面均受到夹紧力,以使刹车效果更佳。
上述离合组件3,用来控制上述传动轴13与线轮轴50之间的离或合,它包括有第一离合件、与第一离合件相配合而能沿轴向移动的第二离合件32和用来驱动第一离合件动作的离合驱动件,本实施例中,该第一离合件设计成离合盘31的结构,离合驱动件为与该离合盘31相固连并能在主体10的离合孔101内转动的离合按钮33,为了转动平稳,该离合盘31套在主体的凸台102上,按压离合按钮33而能使离合盘31相对于主体10转动,该离合盘31的端面上凸设有带第一斜面311的楔块;该第二离合件32设计成板状结构,中部与传动轴13相卡合,两端具有通孔321,能套设在与主体10相固定的两个安装柱103上,各安装柱103与传动轴13相平行分布,同时在各安装柱103上套有与第二离合件32相抵的第一弹簧34,而使得第二离合件32始终具有向主体10侧移动复位的趋势,并且,在该第二离合件32上具有与上述离合盘31上的第一斜面相配合的第二斜面322。当上述离合按钮33未被按下,位于离合孔101的收线端时,请参见图2、3、4和图7,第二离合件32在第一弹簧34的作用下,第一斜面311与第二斜面322相贴合,线轮轴50上的传动销501位于传动轴13上的其中一连接槽131中,请参见图4和图6,即此时,转动摇臂30,就可以带动输入轴11转动,并经第一齿轮12、第二齿轮14的啮合,带动传动轴13转动,再经传动销501和连接槽131的连接,带动线轮轴50及线轮20转动,实现收线的目的。当上述离合按钮33被按下向离合孔101的放线端转动过程中,请参见图8,第二离合件32因第一、第二斜面的配合而发生轴向背向主体10侧轴向移动,并带动传动轴13作背向线轮轴50移动,此时传动轴13上的连接槽131就会脱离线轮轴50上的传动销501,而使传动轴13与线轮轴50相脱离(如图9所示),这时线轮轴50及其线轮20处于自由状态,可以在抛线时向外放线。
为了能使上述鱼线轮能在放线状态快速地切换到收线状态,本实施例中增设了上述拨钮组件4和反动臂组件5,该拨钮组件4和反动臂组件5分别位于驱动按钮33的两旁,其中拨钮组件4包含有拨钮41和第一扭簧42,该拨钮41的一端转动地连接在主体10上,另一端外露于第一侧盖a1的第一操作孔a11中,第一扭簧42的一端固定在离合盘31上,另一端固定在拨钮41上,即该第一扭簧42的两力臂随着离合盘31或拨钮41的转动,可以相对开或合,从而改变对离合盘31的施力方向。而反动臂组件5包含有反动臂51和第二扭簧52,该反动臂51的一端在上述离合按钮33处于放线状态下能与反动齿片相啮合,另一端铰接在离合盘31上(见图4中的铰接点A);第二扭簧52的一端连接在邻近反动臂51的铰接点A的部位处,第二扭簧52的另一端固定在主体10上,随着离合盘31的转动,该第二扭簧52的两力臂之间的开口度也发生变化,从而改变对离合盘31的作用。为了确保离合盘31转动时,反动臂51能可靠地随之转动并与反动齿片40相配合,在主体10上还固定有压持在所述反动臂51中部的压板53,以限制反动臂51的活动空间,确保其与反动齿片40的可靠啮合或脱离。
在各种状态下,上述第一、第二扭簧作用于离合盘31的情况具体如下:
一、在图1、图2和图7中,当拨钮41处于操作孔左端(即拨钮41处于关闭状态)、离合按钮33位于离合孔101左端(即离合按钮33未被按下处于收线状态下)时,第一扭簧42的两力臂受压处于储能状态,在该第一扭簧42回复力的作用下,使该离合盘31具有顺时针(按图7的箭头所指方向)转动的趋势;此时第二扭簧52的两力臂由张开状态下向复位状态变化,在该第二扭簧52的回复力作用下,使反动臂51具有绕铰接点A顺时针(按图7的箭头方向)转动的趋势,同时通过反动臂51也使离合盘31具有顺时针转动的趋势;即此时在第一、第二扭簧52的共同作用下,离合按钮33可靠地处于离合孔101的收线端处,并且在第二扭簧52的作用下,反动臂51的一端离开反动齿片40的齿部。
二、在上述图7的状态下,按下离合按钮33(即此时拨钮41仍处于关闭状态),此时离合按钮33向离合孔101右端(即放线端)转动,请参见图8,在此过程中,随着离合盘31的逆时针转动,第一扭簧42的两力臂继续受压,但此时随着离合盘31的逆时针转动,第一扭簧42与离合盘31的连接点位置相对于离合盘31中心发生变化,第一扭簧42对离合盘31的作用力与图7中相反,即该第一扭簧42的作用力使该离合盘31具有逆时针(按图8的箭头方向)转动的趋势;同时,离合盘31带动反动臂51逆时针转动,使反动臂51的一端靠近反动齿片的齿部,并与反动齿片相啮合,而此时第二扭簧52的两力臂受压储能,推动反动臂51,使反动臂51具有绕铰接点A逆时针转动的趋势,使反动臂51的一端可靠地与反动齿片40相啮合。即在此状态下,第一、第二扭簧对离合盘的作用力均使离合盘具有向逆时针方向转动的趋势,而使离合按钮被按下后能可靠地处于放线状态。
三、在上述图7的状态下,若拨钮41转动到第一操作孔的右端(即拨钮41处于打开状态下,而离合按钮33未被按下)时,请参见图10,这时,第一、第二扭簧对离合盘31的施力方向与第一种情况下相同,使离合盘31可靠地位于收线状态的位置处。
四、在上述图10的状态下,按下离合按钮33(即此时,拨钮41处于打开状态下,离合按钮33处于放线状态),请参见图11,这时,第一钮簧对离合盘31的作用力,使离合盘31具有顺时针转动的趋势,而第一扭簧42对离合盘31的作用力,使离合盘31具有逆时针转动的趋势,且第一扭簧42对离合盘31的作用力大于第二扭簧52对离合盘31的作用力,而使离合盘31始终具有让离合按钮33向收线端转动的趋势。
因此在使用时,当钓者需要放线状态更快速地切换成收线状态时,只要转动拨钮41至第一操作孔a11的右端(即处于打开状态),此时按下离合按钮33至离合孔101的右端,按上述原理,使离合盘31转动,推动第二离合件32背向主体10移动,使传动轴13与线轮轴50相脱离,线轮20开始放线。而放线到所需长度时,松开离合按钮33,则在第一、第二扭簧的共同作用下,使离合按钮33快速复位到收线状态,在此过程中,第二离合件32在第一弹簧34作用下复位,并带动传动轴13上的连接槽131与线轮轴50上的传动销501相卡合。显然,在此过程中,无需操作摇臂30就可以快速地完成放线至收线状态的切换,相对于现有技术,这种切换操作速度更快。
而当钓者不需要此功能时,只要将拨钮41推到第一操作孔a11的左端,即处于关闭状态,这时,在按下离合按钮33至离合孔101的右端后,由于第一、第二扭簧的双重作用下,离合按钮33可靠地处在放线端位置,反动臂51的一端则抵在反动齿片40的齿部。此时若需要将放线状态切换到收线状态,只要转动摇臂30,带动反动齿片40转动,反动齿片40推动反动臂51,使反动臂51克服第一、第二扭簧的作用力后推动离合盘31顺时针转动,随之第二离合件32在第一弹簧34的作用下向主体侧移动,并带动传动轴13向线轮轴50移动,使传动销位于传动轴13的连接槽中。显然,当拨钮41处于关闭状态下,同样可以与现有技术一样实现放线状态至收线状态的快速切换,而增设的拨钮组件4,使得本鱼线轮功能更多样化,更能满足钓者的不同需求。
在上述线轮20处于自由放线的状态下,为了防止线轮转动过快而出现炸线现象在上述第二侧盖a2与主体10之间的内腔中还设置有阻尼结构6,请参见图12至图17,该阻尼结构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各种阻尼结构,本实施例中,它包括有阻尼圈61、阻尼座62、多个阻尼块63和阻尼盘64,其中,阻尼圈61与第二侧盖a2相固定,在这里,阻尼圈包括有截面呈U形的座体611和位于座体口部外壁上的限位凸缘612,该座体的底部外壁具有能坐落在第二侧盖a2内壁上的限位圈a21内的凸起613,即阻尼圈61通过凸起613与限位圈a21的紧配定位在第二侧盖a2上,当第二侧盖a2脱离于主体10时,阻尼圈61随之离开主体10。上述阻尼座62设置在线轮20的外端面上,阻尼盘64固定在鱼线轮的线轮轴50上,该阻尼盘64上延伸出至少两个挡臂641,本实施例中,该阻尼盘64上延伸出六个挡臂641,以与上述的阻尼块63数量相同,各挡臂641的延伸端抵接在阻尼座62的外表面上而使阻尼座62紧贴在线轮20上。如此当线轮20转动时,即便有很大的离心力,也不会使阻尼座62轴向移动。并且为了能使挡臂641对阻尼座62能较好地限位,在阻尼座62的外表面上还开有与挡臂641相对应的多个限位槽621,各限位槽621能供对应的挡臂641的延伸端坐落。上述阻尼块63有六个,设计成阻尼豆的结构,各阻尼豆包括杆部631和位于杆部一端的头部632,杆部631的另一端铰接在上述相邻两限位槽621之间的阻尼座62上而依次形成铰接点,即各阻尼豆沿阻尼座62的周向间隔铰接在阻尼座62上,这样当线轮20转动时,该阻尼豆随之转动而向外甩出后,使阻尼豆的头部632与阻尼圈61的座体611的内表面相摩擦接触而形成接触点。
为了在调节上述阻尼力时能方便地打开第二侧盖a2,还增设有第二侧盖a2的快速打开结构7,该快速打开结构包括有限位环71,该限位环71套在上述阻尼圈61的座体611的外周壁上而能相对于阻尼圈61转动,由于上述座体611上设置有限位凸缘612,因此限位环71被可靠地限制在限位凸缘612和第二侧盖a2内壁之间转动,这样,当第二侧盖a2和阻尼圈61脱离于主体10时,限位环71也随之离开主体10,也就是第二侧盖a2、阻尼圈61和限位环71是组装成的一体件。限位环71的外周面上至少设有两个沿周向间隔分布的径向挡部711,本实施例中,优选为三个均布的径向挡部711,而主体10的内腔中设置有与该径向挡部711数量相匹配的三个卡槽104,限位环71能在该三个卡槽104所围成的区域内转动,并能使径向挡部711伸入到对应的卡槽104中而与相应卡槽104的内壁轴向相抵。同时为了能方便地转动限位环71,在主体10上还开有沿限位环周向延伸的第二操作孔105,与限位环71相固定的操作柄72外露于该第二操作孔105。当钓者施力于操作柄72时,可以驱动限位环71正转或反转,使径向挡部位711于卡槽104内或者偏离于卡槽104,从而可以使第二侧盖a2难以脱离于主体10而能遮蔽内腔,即与主体10相组合成一体;或者第二侧盖a2能脱离于主体10而实现打开第二侧盖的目的,因此操作时,只要转动操作柄72即可以轻松、快速地实现第二侧盖a2的打开。
为了能精细地调节阻尼力,本实施例中,进一步改进的是,将阻尼豆两两分成三组,请参见图18,每组阻尼豆的大小不等,当然也可以将每个阻尼豆的大小制作的互不相同,这里所指的阻尼豆的大小不等,是指各阻尼豆的重量不等;或者指各阻尼豆的头部632与阻尼圈61之间的接触面积不等(如图18中,两邻阻尼豆632的头部在朝向阻尼圈61的表面分别设计成锥面、平面),即朝向阻尼圈的阻尼豆表面的形状设计成不同,以便二者接触时会形成不同的接触面积;或者指各阻尼豆的接触点与铰接点之间的距离不等,只要至少其中一项因素不等,就可以获得不同的阻尼豆,从而在实际应用中,使用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用相应大小的阻尼豆来获得较为满意的阻尼力。
为了在径向挡部711与卡槽104相偏离状态下,防止上述第二侧盖a2、阻尼圈61及限位环71的一体件完全脱离于主体10,以防跌落,在上述第二侧盖a2与主体10之间设置有偏离于限位环中心的联接结构8,该联连结构8可以为一端固定在第二侧盖a2的轴孔上的销轴(图中未示出),该销轴松动地穿过主体10上的通孔后用螺母连接。但较好的是,联接结构8包括限位杆81和第二弹簧82,限位杆81一端与第二侧盖a2内壁上的螺孔a22相螺纹连接,另一端伸入到鱼线轮的导线组件中的导向杆60内,并与位于导向杆60内的所述第二弹簧82相抵。这样当旋转操作柄72一角度后,因第二弹簧82回复力的作下,上述一体件会自动弹开,并因自重可以绕限位杆81转动一角度而悬挂在主体10上,如此无需钓者用手握持,方便使用。
为了在限位环71转动后能保持在所需状态,上述第二侧盖a2与主体10之间的内腔中还安装有限位结构9,请参见图19,以使限位环71定位在径向挡部711与卡槽104相抵的锁止状态或径向挡部711与卡槽104相偏离的解锁状态。本实施例中,限位结构9优选为弹性片91和位于限位环71外周面上的两个间隔分布的定位槽712,弹性片91一端固定在第二侧盖a2上,另一端具有与定位槽712相啮合的凸起部911。当限位环71转动时,弹性片91因自身的弹性可以让凸起部911滑出定位槽712,使限位环71顺利转动,而当凸起部911滑入下一个定位槽712时,则在自身回复力的作用下,让限位环71定位。施力于操作柄72后,只有克服弹性片91的阻力才能让限位环71再一次转动,因此可以确保限位环71在相应位置处作停留。在此限位环71正转或反转过程中,可以使径向挡部711与卡槽104轴向相抵或偏离,从而可以使上述一体件装配在主体10上或从主体10上脱离。
Claims (10)
1.一种鱼线轮,包括有:
主体(10),该主体的两侧分别拆卸连接有第一侧盖(a1)和第二侧盖(a2);
线轮(20),安装在线轮轴(50)上而能随线轮轴转动;
传动组件(1),包含有支撑在第一侧盖(a1)和主体(10)上的输入轴(11)、松动地套设在输入轴(11)上的第一齿轮(12)、与上述线轮轴相同轴分布的传动轴(13)和安装在传动轴上并与第一齿轮相啮合的第二齿轮(14),且所述传动轴能轴向移动而能与线轮轴相传动连接或相互脱离;
摇臂(30),安装在上述输入轴(11)的外端,以驱动所述输入轴(11)转动;
反动齿片(40),安装在所述的输入轴上,并能随输入轴(11)一起转动;
刹车组件(2),安装在输入轴(11)上,以调节上述第一齿轮(12)与输入轴(11)之间的结合力;
离合组件(3),控制上述传动轴(13)与线轮轴(50)之间的传动连接或相互脱离,包括有第一离合件、与第一离合件相配合而能带动传动轴(13)轴向移动的第二离合件(32)和用来驱动上述第一离合件动作的离合驱动件,并配置有使第二离合件(32)始终具有向主体(10)侧移动复位趋势的第一弹簧(34);
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离合件为一离合盘(31),所述离合驱动件为与该离合盘(31)相固连并在主体(10)的离合孔(101)内转动的离合按钮(33),所述离合盘(31)的端面上凸设有带第一斜面(311)的楔块,所述的第二离合件(32)上具有与该第一斜面相配合的第二斜面(322),当所述离合按钮(33)被按下而位于离合孔(101)的放线端状态下,所述第二离合件(32)背向主体(10)移动而使所述传动轴与线轮轴相脱离;同时还包括有:
拨钮组件(4),包含有拨钮(41)和第一扭簧(42),所述拨钮(41)的一端转动地连接在主体(10)上,另一端外露于第一侧盖(a1)的第一操作孔中,所述第一扭簧(42)的一端固定在离合盘(31)上,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的拨钮(41)上;
反动臂组件(5),包含有反动臂(51)和第二扭簧(52),该反动臂(51)的一端在上述离合按钮处于放线状态下能与所述反动齿片(40)相啮合,另一端铰接在所述离合盘(31)上,所述第二扭簧(52)的一端固定于反动臂(51),第二扭簧(52)的另一端固定在主体(10)上;
当所述的拨钮(41)处于打开状态下,所述第一扭簧(42)对离合盘(31)的作用力大于第二扭簧(52)对离合盘(31)的作用力,而使所述的离合盘(31)始终具有让离合按钮(33)向收线端转动的趋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体(10)上固定有压持在所述反动臂(51)中部的压板(53)。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鱼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盖(a2)与主体(10)之间的内腔中还设置有阻尼结构(6),该阻尼结构包括与第二侧盖(a2)相连的阻尼圈(61)和设置在线轮上的阻尼座(62)以及固定在线轮轴上的阻尼盘(64),在该阻尼座(62)上沿周向间隔设有多个阻尼块(63),该阻尼块(63)能随线轮转动而向外甩出后与所述阻尼圈(61)的内表面相摩擦接触,所述阻尼盘(64)上延伸出至少两个挡臂(641),各挡臂(641)的延伸端抵接在所述的阻尼座(62)的外表面上而使阻尼座(62)紧贴在所述的线轮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鱼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座(62)的外表面上开有与挡臂(641)相对应的多个限位槽(621),各限位槽能供对应的挡臂(641)的延伸端坐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鱼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臂(641)的数量与阻尼块的数量相匹配,各阻尼块(63)安装在相邻两限位槽之间的阻尼座(62)上。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鱼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阻尼块(63)设计成大小不等的阻尼豆,各阻尼豆包括杆部(631)和位于杆部一端的头部(632),所述杆部的另一端铰接在所述阻尼座(62)上而形成铰接点,所述头部(632)能与阻尼圈(61)的内表面相接触而形成接触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鱼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小不等的阻尼豆是指各阻尼豆的重量不等;或者指各阻尼豆的头部与阻尼圈(61)之间的接触面积不等;或者指各阻尼豆的接触点与铰接点之间的距离不等。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鱼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阻尼圈(61)上转动地套设有位于所述内腔中的限位环(71),所述限位环(71)的外周面上至少设有两个沿周向间隔分布的径向挡部(711),而所述主体(10)上设置有与该径向挡部(711)数量相匹配的多个卡槽(104),所述限位环(71)能在该多个卡槽(104)所围成的区域内转动,并能使所述的径向挡部(711)伸入到对应的卡槽(104)中而与相应卡槽的内壁轴向相抵,同时在所述的主体(10)上还开有沿所述限位环(71)周向延伸的第二操作孔(105),与所述限位环(71)相固定的操作柄外露于该第二操作孔(105)。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鱼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盖(a2)与主体(10)之间设置有偏离于限位环(71)中心的联接结构(8),该联接结构包括限位杆(81)和第二弹簧(82),所述限位杆(81)一端与第二侧盖(a2)内壁上的螺孔(a21)相螺纹连接,另一端伸入到鱼线轮的导线组件中的导向杆(60)内,并与位于导向杆内的所述第二弹簧(82)相抵。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鱼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盖(a2)上还安装有一弹性片(91),所述限位环(71)的外周面上具有两个间隔分布的定位槽(712),所述弹性片(91)自由端上具有与定位槽相啮合的凸起部(911),以使所述限位环(71)定位在径向挡部(711)处于对应卡槽(104)中的锁止状态或偏离于对应卡槽的解锁状态。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292325.4A CN109864046B (zh) | 2019-04-12 | 2019-04-12 | 一种鱼线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292325.4A CN109864046B (zh) | 2019-04-12 | 2019-04-12 | 一种鱼线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864046A CN109864046A (zh) | 2019-06-11 |
CN109864046B true CN109864046B (zh) | 2024-01-23 |
Family
ID=669225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292325.4A Active CN109864046B (zh) | 2019-04-12 | 2019-04-12 | 一种鱼线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9864046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692608B (zh) * | 2019-10-08 | 2024-08-02 | 宁波海宝渔具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新型抛线机构的渔线轮 |
CN114179059B (zh) * | 2020-09-12 | 2024-07-05 | 重庆牛迪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 拉线快拆装置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071086A (en) * | 1990-07-24 | 1991-12-10 | Zebco Corporation | Click mechanism for drag adjustment on a fishing reel |
CN107926880A (zh) * | 2017-12-25 | 2018-04-20 | 宁波海伯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摇轮的线轮新阻尼结构 |
CN107960387A (zh) * | 2017-12-25 | 2018-04-27 | 宁波海伯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能快速打开侧盖的鼓轮 |
CN108684621A (zh) * | 2018-07-26 | 2018-10-23 | 鹤山市仲德精密制造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可快速收线的渔线轮 |
CN208639380U (zh) * | 2018-08-01 | 2019-03-26 | 宁波海伯集团有限公司 | 鱼线轮的磁阻尼结构 |
CN209882855U (zh) * | 2019-04-12 | 2020-01-03 | 宁波海伯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鱼线轮 |
-
2019
- 2019-04-12 CN CN201910292325.4A patent/CN109864046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071086A (en) * | 1990-07-24 | 1991-12-10 | Zebco Corporation | Click mechanism for drag adjustment on a fishing reel |
CN107926880A (zh) * | 2017-12-25 | 2018-04-20 | 宁波海伯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摇轮的线轮新阻尼结构 |
CN107960387A (zh) * | 2017-12-25 | 2018-04-27 | 宁波海伯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能快速打开侧盖的鼓轮 |
CN108684621A (zh) * | 2018-07-26 | 2018-10-23 | 鹤山市仲德精密制造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可快速收线的渔线轮 |
CN208639380U (zh) * | 2018-08-01 | 2019-03-26 | 宁波海伯集团有限公司 | 鱼线轮的磁阻尼结构 |
CN209882855U (zh) * | 2019-04-12 | 2020-01-03 | 宁波海伯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鱼线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864046A (zh) | 2019-06-1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864046B (zh) | 一种鱼线轮 | |
TWI533800B (zh) | 雙軸承捲線器的離心制動裝置 | |
US6032894A (en) | Cartridge spool system for bait cast fishing reel | |
KR101010970B1 (ko) | 양 베어링 릴의 클러치 조작 부재 | |
US4488689A (en) | Method of assembling a drag cartridge in a rear mounted drag reel | |
US2760357A (en) | Salt water reel | |
KR101031525B1 (ko) | 양 베어링 릴 | |
US4796828A (en) | Cartridge rear mounted drag assembly and method | |
CN108684621B (zh) | 一种可快速收线的渔线轮 | |
US5542619A (en) | Fishing reel of the multiplier type | |
CN209882855U (zh) | 一种鱼线轮 | |
US3044730A (en) | Spin casting reel with positive and friction brake means | |
KR20020017937A (ko) | 베이트캐스트 낚시 릴을 위한 분리 제동 다이얼 | |
JP2601900B2 (ja) | フィッシングリールアセンブリ | |
US9992984B2 (en) | Fishing reel | |
JP3483784B2 (ja) | 魚釣用リ−ル | |
US5934588A (en) | Fishing reel with centrifugal brake | |
US4343442A (en) | Arrangement in fishing reels for compensating for the line retrieval in relation to the brake force on line withdrawal | |
JP4913307B2 (ja) | 釣り用リールのための遊星ギアアセンブリ | |
CN110710500B (zh) | 双轴承绕线轮 | |
US5158245A (en) | Fishing reel of the multiplier type | |
US3284018A (en) | Spinning reel | |
JP2004298006A (ja) | 魚釣用リール | |
SE507866C2 (sv) | Fiskerulle av multiplikatortyp | |
CN218357349U (zh) | 放线可控式风筝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