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863797B - 传输数据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 Google Patents

传输数据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863797B
CN109863797B CN201680090327.XA CN201680090327A CN109863797B CN 109863797 B CN109863797 B CN 109863797B CN 201680090327 A CN201680090327 A CN 201680090327A CN 109863797 B CN109863797 B CN 10986379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ameter set
basic parameter
uplink data
sending
auxiliary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9032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863797A (zh
Inventor
杨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582906.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671525A/zh
Publication of CN1098637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6379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86379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6379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2Selection of wireless resources by user or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04W72/1263Mapping of traffic onto schedule, e.g. scheduled allocation or multiplexing of flows
    • H04W72/1268Mapping of traffic onto schedule, e.g. scheduled allocation or multiplexing of flows of uplink data flow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1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up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the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2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loa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Communication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该方法包括:确定待传输的上行数据;根据所述上行数据的业务属性,获取用于发送所述上行数据的基础参数集;根据所述基础参数集,向网络设备发送所述上行数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能够提高系统传输的灵活性。

Description

传输数据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传输数据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背景技术
在第五代(5G)通信系统中,由于业务需求的多样性在物理层引入了多种基础参数集传输技术,每一种基础参数集可以包含不同的帧结构,TTI持续时长,子载波间隔等。当5G系统中有数据需要传输时,需要一种根据确定的基础参数集传输数据的方法,以提高系统传输的灵活性。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和设备,能够提高系统传输的灵活性。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确定待传输的上行数据;根据该上行数据的业务属性,获取用于发送该上行数据的基础参数集;根据该基础参数集,向网络设备发送该上行数据。
根据该上行数据的业务属性,获取用于发送该上行数据的基础参数集,在终端设备配置有多个基础参数集的情况下,能够提高系统传输的灵活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根据该上行数据的业务属性,获取用于发送该上行数据的基础参数集,包括:根据该业务属性以及预配置的业务属性与基础参数集的对应关系,确定该基础参数集。
该业务属性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信息:用于发送该上行数据的逻辑信道、用于发送该上行数据的承载、用于发送该上行数据的数据流、该上行数据的数据量大小和该上行数据的业务质量等级。
该对应关系可以是逻辑信道与基础参数集的对应关系,也可以是承载与基础参数集的对应关系,还可以是数据流与基础参数集的对应关系,还可以是数据量大小与基础参数集的对应关系,还可以是业务质量等级与基础参数集的对应关系。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根据该上行数据的业务属性,获取用于发送该上行数据的基础参数集,包括:向网络设备发送用于标识该业务属性的标识信息;接收该网络设备发送的该基础参数集,该基础参数集是根据该标识信息确定的。
该标识信息可以是逻辑信道的标识,也可以是承载的标识,还可以是数据流的标识,还可以是数据量的标识,还可以是业务质量等级的标识。
可选地,网络设备可以通过高层信令或物理层信令将上述对应关系发送给终端设备,终端设备可以接收上述对应关系。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向该网络设备发送该基础参数集的辅助信息,该基础参数集的辅助信息为该网络设备获取该基础参数集所利用的信息。
可选地,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在确定该基础参数集的辅助信息与存储的基础参数集的辅助信息相同时,不向该网络设备发送该基础参数集的辅助信息,该基础参数集的辅助信息为该网络设备获取该基础参数集所利用的信息。
可选地,该辅助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信息:用于发送该上行数据或下一次待传输的上行数据的基础参数集的标识、该逻辑信道的标识、该承载的标识、该数据量大小的标识和该业务质量等级的标识。
可选地,该存储的基础参数集的辅助信息包括上一次上行数据的基础参数集的辅助信息、预配置的基础参数集的辅助信息或默认的基础参数集的辅助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向网络设备发送该基础参数集的辅助信息,包括:通过媒体接入控制MAC协议数据单元PDU或高层信令,向该网络设备发送该辅助信息;该方法还包括:接收该网络设备发送的用于调度该上行数据的上行授权。
可选地,网络设备可以通过携带数据量大小的MAC PDU,向网络设备发送该辅助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向网络设备发送该基础参数集的辅助信息,包括:通过上行物理信道向该网络设备发送该辅助信息;该根据该基础参数集,向网络设备发送该上行数据,包括:根据该基础参数集,通过该上行物理信道向该网络设备发送该上行数据。
可选地,可以通过所述上行物理信道的头部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辅助信息。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确定传输数据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根据是否接收到终端设备发送的基础参数集的辅助信息,确定用于接收待传输的上行数据的基础参数集,所述辅助信息为所述网络设备获取所述基础参数集所利用的信息;根据所述基础参数集,接收所述上行数据。
提出了一种如何选择用于接收上行数据的基础参数集,能够提高系统传输的灵活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根据是否接收到终端设备发送的基础参数集的辅助信息,确定用于接收待传输的上行数据的基础参数集,包括:在接收到该终端设备发送的该辅助信息时,根据该辅助信息确定该基础参数集;或在未接收到该终端设备发送的该辅助信息时,将存储的基础参数集确定为该基础参数集。
可选地,该存储的基础参数集包括上一次上行数据的基础参数集、预配置的基础参数集或默认的基础参数集。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辅助信息包括用于标识所述上行数据的业务属性的标识信息,所述根据所述辅助信息确定所述基础参数集,包括:根据所述标识信息以及业务属性与基础参数集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基础参数集。
可选地,该辅助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信息:用于发送该上行数据或下一次待传输的上行数据的基础参数集的标识、该逻辑信道的标识、该承载的标识、该数据量大小的标识和该业务质量等级的标识。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根据该基础参数集,接收该上行数据,包括:在从MACPDU或高层信令中,获取该辅助信息时,根据该基础参数集,确定用于调度该上行数据的上行授权;接收该终端设备根据该上行授权发送的该上行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根据该基础参数集,接收该上行数据,包括:在从上行物理信道中,获取该辅助信息时,根据该基础参数集,接收并解调该上行物理信道携带的该上行数据。
可选地,网络设备还可以通过高层信令或物理层信令将上述对应关系发送给终端设备。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具体地,该终端设备包括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单元。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用于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具体地,该网络设备包括用于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单元。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收发器、通信接口和总线系统。其中,存储器、处理器和收发器通过总线系统相连,该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该处理器用于执行该存储器存储的指令,当该指令被执行时,该处理器执行第一方面的方法,并控制收发器接收输入的数据和信息,输出操作结果等数据。
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该网络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收发器、通信接口和总线系统。其中,存储器、处理器和收发器通过总线系统相连,该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该处理器用于执行该存储器存储的指令,当该指令被执行时,该处理器执行第二方面的方法,并控制收发器接收输入的数据和信息,输出操作结果等数据。
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用于储存为上述方法所用的计算机软件指令,其包含用于执行上述方面所设计的程序。
本发明中,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的名字对设备本身不构成限定,在实际实现中,这些设备可以以其他名称出现。只要各个设备的功能和本发明类似,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
本申请的这些方面或其他方面在以下实施例的描述中会更加简明易懂。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应用场景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传输数据的方法的示意性框图。
图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传输数据的方法的另一示意性框图。
图4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传输数据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5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传输数据的方法的另一流程图。
图6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传输数据的方法的再一流程图。
图7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传输数据的方法的再一流程图。
图8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传输数据的终端设备的示意性框图。
图9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传输数据的网络设备的示意性框图。
图10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传输数据的终端设备的另一示意性框图。
图1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传输数据的网络设备的另一示意性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各种通信系统,例如:全球移动通讯(Global 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简称为“GSM”)系统、码分多址(Cod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简称为“CDMA”)系统、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简称为“WCDMA”)系统、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eneral PacketRadio Service,简称为“GPRS”)、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简称为“LTE”)系统、LTE频分双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简称为“FDD”)系统、LTE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Duplex,简称为“TDD”)、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ystem,简称为“UMTS”)、全球互联微波接入(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Microwave Access,简称为“WiMAX”)通信系统或未来的5G系统等。
特别地,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各种基于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的通信系统,例如稀疏码多址接入(Sparse Code Multiple Access,简称为“SCMA”)系统、低密度签名(Low Density Signature,简称为“LDS”)系统等,当然SCMA系统和LDS系统在通信领域也可以被称为其他名称;进一步地,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采用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的多载波传输系统,例如采用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简称为“OFDM”)、滤波器组多载波(Filter BankMulti-Carrier,简称为“FBMC”)、通用频分复用(Generalized Frequency DivisionMultiplexing,简称为“GFDM”)、滤波正交频分复用(Filtered-OFDM,简称为“F-OFDM”)系统等。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可以指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接入终端、用户单元、用户站、移动站、移动台、远方站、远程终端、移动设备、用户终端、终端、无线通信设备、用户代理或用户装置。接入终端可以是蜂窝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启动协议(SessionInitiation Protocol,SIP)电话、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 Loop,WLL)站、个人数字处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未来5G网络中的终端设备或者未来演进的公用陆地移动通信网络(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PLMN)中的终端设备等,本发明实施例并不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网络设备可以是用于与终端设备通信的设备,该网络设备可以是GSM或CDMA中的基站(Base Transceiver Station,BTS),也可以是WCDMA系统中的基站(NodeB,NB),还可以是LTE系统中的演进型基站(Evolutional NodeB,eNB或eNodeB),还可以是云无线接入网络(Cloud Radio Access Network,CRAN)场景下的无线控制器,或者该网络设备可以为中继站、接入点、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以及未来5G网络中的网络设备或者未来演进的PLMN网络中的网络设备等,本发明实施例并不限定。
图1是本发明一个应用场景的示意图。图1中的通信系统可以包括终端设备10和网络设备20。网络设备20用于为终端设备10提供通信服务并接入核心网,终端设备10通过搜索网络设备20发送的同步信号、广播信号等而接入网络,从而进行与网络的通信。图1中所示出的箭头可以表示通过终端设备10与网络设备20之间的蜂窝链路进行的上/下行传输。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传输数据的方法100的示意性框图。如图2所示,该方法可以由终端设备执行,例如用户设备,该方法100包括:
S110,确定待传输的上行数据;
S120,根据该上行数据的业务属性,获取用于发送该上行数据的基础参数集;
S130,根据该基础参数集,向网络设备发送该上行数据。
首先,需要说明以下几点:
一、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可以适用于能够根据上行数据的业务属性,确定基础参数集的通信系统中,为了描述方面,本发明实施例仅以5G系统进行说明。另外,本文中术语“系统”和“网络”在本文中常被可互换使用。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二、本发明实施例的上行数据的业务属性可以是用于发送该上行数据的逻辑信道、可以是用于发送该上行数据的承载,还可以是用于发送该上行数据的数据流,还可以是该上行数据的数据量大小,还可以是该上行数据的业务质量等级等,本发明实施例仅以上述几种为例进行说明,并不构成任何限定。
三,本发明实施例的基础参数集可以包括以下参数中的至少一种:子载波间隔、系统带宽对应的子载波数、物理资源块(physical resource block,PRB)对应的子载波数、正交频分复用OFDM的符号长度、生成OFDM信号所用的快速傅里叶变换(Fast FourierTransformation,FFT)或快速傅里叶逆变换Inverse Fast Fourier Transform,IFFT)的点数、传输时间间隔(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TTI)包含的该OFDM符号数、第一时间段内包含的该TTI个数和信号前缀长度。其中,子载波间隔指相邻子载波的频率间隔,例如15kHz,60kHz等;特定带宽下的子载波数目例如为每个可能的系统带宽对应的子载波数;PRB中包含的子载波数例如典型的可以是12的整数倍;TTI中包含的OFDM符号数例如典型的可以是14的整数倍;一定时间单位内包含的TTI数可以指1ms或者10ms的时间长度内包含的TTI数目;信号前缀长度例如信号的循环前缀的时间长度,或者循环前缀使用常规CP还是使用扩展CP。
具体地,在5G等未来通信系统中,由于业务需求的多样性在物理层引入了多种基础参数集传输技术,当系统中有上行数据需要传输时,需要根据不同的应用层业务来选择不同的基础参数集来传输数据,以提高系统传输的灵活性。换句话说,可以根据上行数据的业务属性来确定用于发送该上行数据的基础参数集,例如传输该上行数据所采用的逻辑信道等。
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先根据逻辑信道优先级,确定该业务属性,该业务属性包括用于发送该上行数据的逻辑信道、用于发送该上行数据的承载、用于发送该上行数据的数据流、该上行数据的数据量大小、甚至可以是该上行数据的业务质量等级等。
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逻辑信道定义了传输的内容,媒体接入控制(Media AccessControl,MAC)层利用逻辑信道与高层进行通信。在同一个终端设备的不同逻辑信道的优先级不同。当终端确定待传输的上行数据之后,可以根据逻辑信道优先级确定用于发送该上行数据的逻辑信道、用于发送该上行数据的承载和用于发送该上行数据的数据流、该上行数据的数据量大小以及该上行数据的业务质量等级。其中,承载、数据流、数据量大小、业务质量等级以及逻辑信道之间有着一定的映射关系,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定。
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网络设备还可以提前配置逻辑信道、承载、数据流、数据量大小以及业务质量等级等业务属性与基础参数集的映射关系,并通过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信令或者MAC信令将该配置信息通知给终端设备,继而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网络设备通知的配置信息以及确定用于发送上行数据对应的业务属性,即可确定出用于发送该上行数据的基础参数集。应理解,上述配置信息可以是逻辑信道与基础参数集之间的映射关系,可以是承载于基础参数集之间的映射关系,还可以是数据流与基础参数集之间的映射关系,还可以是数据量大小与基础参数集之间的映射关系,还可以是业务质量等级与基础参数集的映射关系,还可以是HARQ配置与基础参数集的映射关系等。另外,还可以通过各种业务属性的标识与基础参数集的映射关系间接表示业务属性与基础参数集之间的映射关系。
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根据该上行数据的业务属性,获取用于发送该上行数据的基础参数集,包括:向网络设备发送用于标识该业务属性的标识信息;接收该网络设备发送的该基础参数集,该基础参数集是根据该标识信息确定的。
具体地,网络设备未将配置好的映射关系发送给终端设备,继而终端设备无法根据业务属性确定出基础参数集。终端设备可以将业务属性的标识发给网络设备,网络设备可以根据业务属性的标识以及预配置的映射关系,确定出传输上行数据所采用的基础参数集。网络设备确定出基础参数集的方式可以与终端设备类似,为了简洁,这里不再赘述。
在终端设备确定了基础参数集的情况下,进一步地,若终端设备需要向网络设备申请用于调度该上行数据的上行授权时,终端设备则需要向网络设备发送该基础参数集的辅助信息,该辅助信息为网络设备获取基础参数集所利用的信息。具体地,该辅助信息可以直接是用于发送该上行数据或下一次待传输的上行数据的基础参数集的标识、也可以间接是该逻辑信道的标识、该承载的标识、该数据量大小的标识和该业务质量等级的标识。
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设备还可以先判断确定的基础参数集的辅助信息是否与存储的基础参数集的辅助信息相同,若相同,那么终端设备可以不用向网络设备发送辅助信息,进而网络设备也可以采用存储的基础参数集接收上行数据。若不同,终端设备可以向网络设备发送辅助信息,进而网络设备可以根据辅助信息确定出接收上行数据的基础参数集。通常的,该存储的基础参数集的辅助信息可以是上一次上行数据的基础参数集的辅助信息、可以是预配置的基础参数集的辅助信息或者默认的基础参数集的辅助信息,默认的基础参数集是指出厂配置的基础参数集。例如,若终端设备确定出本次数据的逻辑信道与上一次数据的逻辑信道相同,那么终端设备可以认为本次数据的基础参数集和上一次数据的基础参数集相同。
作为一个实施例,该向网络设备发送该基础参数集的辅助信息,包括:通过媒体接入控制MAC协议数据单元PDU或高层信令,向该网络设备发送该辅助信息;该方法还包括:接收该网络设备发送的用于调度该上行数据的上行授权。
具体地,终端设备可以通过在携带数据量大小的MAC PDU中向网络设备发送该辅助信息,终端设备也可以在RRC信令中携带该辅助信息。
作为另一个实施例,该向网络设备发送该基础参数集的辅助信息,包括:通过上行物理信道向该网络设备发送该辅助信息;该根据该基础参数集,向网络设备发送该上行数据,包括:根据该基础参数集,通过该上行物理信道向该网络设备发送该上行数据。
具体地,终端设备也可以在上行物理通道的头部携带本次数据的基础参数集,若携带的是用于传输下次数据所采用的基础参数集,则该基础参数集可以通过上行物理通道的其他部位进行传输。本发明实施例仅以上述为例进行描述,对此不够成限定。
应理解,终端设备还可以通过别的MAC PDU向网络设备发送该辅助信息,终端设备也可以通过高层信令向网络设备发送该辅助信息,例如,RRC消息。本发明实施例对如何向网络设备发送该辅助信息的具体方式不作任何限定。
图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传输数据的方法200的示意性框图。如图3所示,该方法200可以由网络设备执行,例如基站执行,该方法200包括:
S210,根据是否接收到终端设备发送的基础参数集的辅助信息,确定用于接收待传输的上行数据的基础参数集,该辅助信息为该网络设备获取该基础参数集所利用的信息;
S220,根据该基础参数集,接收该上行数据。
具体地,网络设备可以根据终端设备发送的辅助信息,确定用于接收待传输的上行数据的基础参数集,例如,该辅助信息可以是用于发送该上行数据的逻辑信道标识,网络设备可以根据该逻辑信道标识确定用于发送该上行数据的基础参数集。该辅助信息还可以是用于发送该上行数据的承载的标识,网络设备可以根据该承载的标识确定用于发送该上行数据的基础参数集。该辅助信息还可以是用于发送该上行数据的数据流的标识,网络设备可以根据该数据流的标识确定用于发送该上行数据的基础参数集,该辅助信息还可以是该上行数据的数据量大小的标识,网络设备可以根据该数据量大小确定该基础参数集,该第二标识信息还可以是终端设备已经确定好的用于发送该上行数据的基础参数集的标识,网络设备根据该基础参数集的标识即可确定该基础参数集。应理解,网络设备还可以根据上述各种标识的组合确定基础参数集,本发明实施例不作任何限定,任何能确定出该基础参数集的信息都可。
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网络设备还可以提前配置逻辑信道、承载、数据流、数据量大小以及业务质量等级等业务属性与基础参数集的映射关系,网络设备在收到辅助信息之后,可以根据网络设备映射关系以及确定用于发送上行数据对应的业务属性或者用于标识业务属性的标识信息,即可确定出用于发送该上行数据的基础参数集。应理解,上述配置信息可以是逻辑信道与基础参数集之间的映射关系,可以是承载于基础参数集之间的映射关系,还可以是数据流与基础参数集之间的映射关系,还可以是数据量大小与基础参数集之间的映射关系,还可以是业务质量等级与基础参数集的映射关系,还可以是HARQ配置与基础参数集的映射关系等。另外,还可以通过各种业务属性的标识与基础参数集的映射关系间接表示业务属性与基础参数集之间的映射关系。网络设备还可以直接根据接收到的基础参数集的标识,确定该基础参数集。
若网络设备在一定时间内没有接收到上述辅助信息,网络设备可以确定用于传输本次上行数据的基础参数集并没有发生变化,那么网络设备即可采用存储的基础参数集传输本次上行数据。
存储的基础参数集可以是指上一次数据的基础参数集、也可以是指预配置的基础参数集还可以是指默认的基础参数集,该默认的基础参数集可以是设备出厂配置的基础参数集。
另外,终端设备发送的辅助信息还可以是用于传输下一次数据所采用的基础参数集,本发明实施例对于如何获取用于传输下一次数据所采用的基础参数集不作限定,可以是上述数据到来之后,将上行数据分成两次进行传输,在通知网络设备确定用于传输第一次数据所采用的基础参数集时,也可以同时携带下一次数据所采用的基础参数集,例如,用于传输下一次数据所采用的基础参数集的标识。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该方法还包括:该根据该基础参数集,接收该上行数据,包括:在从MAC PDU或高层信令中,获取该辅助信息时,根据该基础参数集,确定用于调度该上行数据的上行授权;接收该终端设备根据该上行授权发送的该上行数据。
作为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该方法还包括:该根据该基础参数集,接收该上行数据,包括:在从上行物理信道中,获取该辅助信息时,根据该基础参数集,接收并解调该上行物理信道携带的该上行数据。
具体地,终端设备可以在携带数据量大小的MAC PDU中携带该辅助信息,进而网络设备可以获取到该辅助信息和该数据量大小,并且网络设备还可以根据该数据量大小和确定的基础参数集确定用于调度该上行数据的上行授权,并将该上行授权发送给终端设备,从而终端设备根据该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该上行数据;终端设备还可以在上行物理信道的头部携带该辅助信息,并在该上行物理信道的其他部分携带该上行数据,网络设备可以在从该上行物理信道的头部获取到该辅助信息,并根据该辅助信息确定用于发送该上行数据的基础参数集之后,网络设备可以根据该基础参数集接收并解调该上行物理信道的其他部分。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若终端设备没有确定基础参数集,在网络设备确定好基础参数集之后,可以将用于标识确定好的基础参数集的标识发送给终端设备,若该终端设备存在多个基础参数集,那么终端设备可以根据该标识即可确定出用于发送该上行数据的基础参数集。若该终端设备存在一个基础参数集,该标识还可以直接是用于发送该上行数据的基础参数集的信息,例如,该基础参数集包括的参数等。
下面将结合图4至图7从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的角度详细描述本发明实施例的传输数据的方法。
实施例一:如图4所示,该方法20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S21,网络设备通过RRC信令或MAC信令将每个承载与每个基础参数集的对应关系、每个逻辑信道与每个基础参数集的对应关系或将每个数据流与每个基础参数集的对应关系等发送给终端设备;
S22,在终端设备有上行数据需要发送时,首先根据逻辑信道优先级确定用于发送该上行数据的逻辑信道、用于发送该上行数据的承载或用于发送该上行数据的数据流、该上行数据的数据量大小或该上行数据的业务质量等级等业务属性;
S23,终端设备根据确定的逻辑信道、承载或数据流等业务属性以及上述S21中接收到的对应关系,确定用于发送该上行数据的基础参数集;
S24,如果终端设备还需要申请上行授权,则可以通过携带BSR的MACPDU发送该基础参数集的辅助信息,例如,可以直接是该基础参数集的标识、还可以间接是与其对应的逻辑信道标识、承载标识、数据流标识、该上行数据的数据量大小的标识或该上行数据的业务质量等级的标识等;
S25,若终端设备发送的是基础参数集的标识,那么网络设备可以直接确定该基础参数集;若终端设备发送的是逻辑信道标识,网络设备可以根据配置给终端的逻辑信道和基础参数集的对应关系确定用于发送该上行数据的基础参数集;若终端设备发送的承载标识,网络设备可以根据配置给终端的承载和基础参数集的对应关系确定用于发送该上行数据的基础参数集;若终端设备发送的是数据流标识,网络设备可以根据配置给终端的数据流和基础参数集的对应关系确定用于发送该上行数据的基础参数集,若终端设备发送的数据量大小的标识,网络设备可以根据配置给终端的数据量大小和基础参数集的对应关系确定用于发送该上行数据的基础参数集,若终端设备发送的是业务质量等级的标识,网络设备可以根据配置给终端的业务质量等级和基础参数集的对应关系确定用于发送该上行数据的基础参数集;
S26,网络设备根据终端设备上报的BSR和确定的基础参数集确定用于发送该上行数据的上行授权;
S27,网络设备通过物理控制信道发送该上行授权;
S28,终端设备根据网络设备发送的上行授权组织上行数据。
实施例二:如图5所示,该方法30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S31,网络设备通过RRC信令或MAC信令将每个承载与每个基础参数集的对应关系、每个逻辑信道与每个基础参数集的对应关系或将每个数据流与每个基础参数集的对应关系等发送给终端设备;
S32,在终端设备有上行数据需要发送时,首先根据逻辑信道优先级确定用于发送该上行数据的逻辑信道、用于发送该上行数据的承载或用于发送该上行数据的数据流、该上行数据的数据量大小或该上行数据的业务质量等级等业务属性;
S33,终端设备根据确定的逻辑信道、承载或数据流等业务属性以及上述S21中接收到的对应关系,确定用于发送该上行数据的基础参数集;
S34,终端设备可以通过上行物理数据信道发送该基础参数集的辅助信息,例如,可以直接是该基础参数集的标识、还可以间接是与其对应的逻辑信道标识、承载标识、数据流标识、该上行数据的数据量大小的标识或该上行数据的业务质量等级的标识等;
S35,网络设备可以从该上行物理数据信道的头部获取辅助信息,并可以根据该辅助信息确定用于发送该上行数据的基础参数集。具体地,若终端设备发送的是基础参数集的标识,那么网络设备可以直接确定该基础参数集;若终端设备发送的是逻辑信道标识,网络设备可以根据配置给终端的逻辑信道和基础参数集的对应关系确定用于发送该上行数据的基础参数集;若终端设备发送的承载标识,网络设备可以根据配置给终端的承载和基础参数集的对应关系确定用于发送该上行数据的基础参数集;若终端设备发送的是数据流标识,网络设备可以根据配置给终端的数据流和基础参数集的对应关系确定用于发送该上行数据的基础参数集,若终端设备发送的数据量大小的标识,网络设备可以根据配置给终端的数据量大小和基础参数集的对应关系确定用于发送该上行数据的基础参数集,若终端设备发送的是业务质量等级的标识,网络设备可以根据配置给终端的业务质量等级和基础参数集的对应关系确定用于发送该上行数据的基础参数集;
S36,网络设备还可以根据确定的基础参数集进一步地接收并解调该上行物理数据信道中携带的上行数据。
实施例三:如图6所示,该方法40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S41,在终端设备有上行数据需要发送时,首先根据逻辑信道优先级确定用于发送该上行数据的逻辑信道、用于发送该上行数据的承载或用于发送该上行数据的数据流、该上行数据的数据量大小或该上行数据的业务质量等级等业务属性;
S42,如果终端设备还需要申请上行授权,则可以通过携带BSR的MACPDU发送与其对应的逻辑信道标识、承载标识、数据流标识、该上行数据的数据量大小的标识或该上行数据的业务质量等级的标识等;
S43,若终端设备发送的是逻辑信道标识,网络设备可以根据配置给终端的逻辑信道确定用于发送该上行数据的基础参数集;若终端设备发送的承载标识,网络设备可以根据配置给终端的承载确定用于发送该上行数据的基础参数集;若终端设备发送的是数据流标识,网络设备可以根据配置给终端的数据流确定用于发送该上行数据的基础参数集,若终端设备发送的是数据量大小的标识,网络设备还可以根据数据量大小确定用于发送该上行数据的基础参数集,若终端设备发送的是业务质量等级的标识,网络设备还可以根据业务质量等级确定用于发送该上行数据的基础参数集;
S44,网络设备根据终端设备上报的BSR和确定的基础参数集确定用于发送该上行数据的上行授权;
S45,网络设备通过物理控制信道发送该上行授权和该基础参数集的相关信息,例如该基础参数集的标识;
S46,终端设备根据网络设备发送的上行授权组织上行数据。
实施例四:如图7所示,该方法50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S51,网络设备通过RRC信令或MAC信令将每个承载与每个基础参数集的对应关系、每个逻辑信道与每个基础参数集的对应关系或将每个数据流与每个基础参数集的对应关系等发送给终端设备;
S52,在终端设备有上行数据需要发送时,首先根据逻辑信道优先级确定用于发送该上行数据的逻辑信道、用于发送该上行数据的承载或用于发送该上行数据的数据流、该上行数据的数据量大小或该上行数据的业务质量等级等业务属性;
S53,终端设备根据确定的逻辑信道、承载或数据流等业务属性以及上述S21中接收到的对应关系,确定用于发送该上行数据的基础参数集;
S54,终端设备可以向网络设备发送用于传输下一次数据的基础参数集的辅助信息,例如,可以直接是用于传输下一次下行数据所采用的基础参数集的标识、还可以间接是与其对应的逻辑信道标识、承载标识、数据流标识、该上行数据的数据量大小的标识或该上行数据的业务质量等级的标识等;
S55,若终端设备发送的是用于传输下一次数据的基础参数集的标识,那么网络设备可以直接确定用于传输下一次数据的基础参数集;若终端设备发送的是逻辑信道标识,网络设备可以根据配置给终端的逻辑信道和基础参数集的对应关系确定用于传输下一次数据的基础参数集;若终端设备发送的承载标识,网络设备可以根据配置给终端的承载和基础参数集的对应关系确定用于传输下一次数据的基础参数集;若终端设备发送的是数据流标识,网络设备可以根据配置给终端的数据流和基础参数集的对应关系确定用于传输下一次数据的基础参数集,若终端设备发送的数据量大小的标识,网络设备可以根据配置给终端的数据量大小和基础参数集的对应关系确定用于传输下一次数据的基础参数集,若终端设备发送的是业务质量等级的标识,网络设备可以根据配置给终端的业务质量等级和基础参数集的对应关系确定用于传输下一次数据的基础参数集;
S56,网络设备确定用于发送该上行数据的上行授权;
S57,网络设备通过物理控制信道发送该上行授权;
S58,终端设备根据网络设备发送的上行授权组织上行数据。
因此,本发明实施例的传输数据的方法,能够在终端配置有多种基础参数集的场景下,灵活选择用于传输上行数据的基础参数集,从而提高了系统传输的灵活性。
应理解,图4至图7示出了传输数据的方法的详细的步骤或操作,但这些步骤或操作仅是示例,本发明实施例还可以执行其他操作,或者图4至图7中各操作的变形。此外,图4至图7中的各个步骤可以按照与图4至图7呈现的不同顺序来执行,并且有可能并非要执行图4至图7中的全部操作。
此外,在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中,终端设备侧的步骤可以单独实现成为终端设备侧的传输数据的方法,网络设备侧的步骤可以单独实现成为网络设备侧的传输数据的方法,在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中,网络设备通常为基站,终端设备通常为用户设备。
应理解,网络设备侧描述的网络设备与终端设备的交互及相关特性、功能等与终端设备侧的相关特性、功能相应,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还应理解,在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中,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上文中结合图2至图7,详细描述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传输数据的方法,下面将结合图8至图11,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传输数据的装置,方法实施例所描述的技术特征可以适用于以下装置实施例。
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传输数据的终端设备300。如图8所示,该终端设备300包括:
确定单元310,用于确定待传输的上行数据;
获取单元320,用于根据该上行数据的业务属性,获取用于发送该上行数据的基础参数集;
发送单元330,用于根据该基础参数集,向网络设备发送该上行数据。
因此,本发明实施例的传输数据的终端设备,能够在终端配置有多种基础参数集的场景下,灵活选择用于传输上行数据的基础参数集,从而提高了系统传输的灵活性。
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获取单元320具体用于:根据该业务属性以及预配置的业务属性与基础参数集的对应关系,确定该基础参数集。
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获取单元320具体用于:向网络设备发送用于标识该业务属性的标识信息;接收该网络设备发送的该基础参数集,该基础参数集是根据该标识信息确定的。
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业务属性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信息:用于发送该上行数据的逻辑信道、用于发送该上行数据的承载、用于发送该上行数据的数据流、该上行数据的数据量大小和该上行数据的业务质量等级。
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发送单元330还用于:
向该网络设备发送该基础参数集的辅助信息,该辅助信息为该网络设备获取该基础参数集所利用的信息。
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确定单元310还用于:
在确定该基础参数集的辅助信息与存储的基础参数集的辅助信息相同时,不向该网络设备发送该基础参数集的辅助信息,该基础参数集的辅助信息为该网络设备获取该基础参数集所利用的信息。
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存储的基础参数集的辅助信息包括上一次上行数据的基础参数集的辅助信息、预配置的基础参数集的辅助信息或默认的基础参数集的辅助信息。
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辅助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信息:用于发送该上行数据或下一次待传输的上行数据的基础参数集的标识、该逻辑信道的标识、该承载的标识、该数据量大小的标识和该业务质量等级的标识。
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发送单元330具体用于:
通过媒体接入控制MAC协议数据单元PDU或高层信令,向该网络设备发送该辅助信息;
该终端设备还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该网络设备发送的用于调度该上行数据的上行授权。
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发送单元330具体用于:
通过上行物理信道向该网络设备发送该辅助信息;
根据该基础参数集,通过该上行物理信道向该网络设备发送该上行数据。
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发送单元330通过上行物理信道向该网络设备发送该辅助信息,包括:
通过该上行物理信道的头部向该网络设备发送该辅助信息。
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终端设备300还包括:
接收单元340,用于接收该网络设备发送的该配置的业务属性与基础参数集的对应关系。
应理解,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传输数据的终端设备300可对应于本发明方法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并且终端设备300中的各个单元的上述和其它操作和/或功能分别为了实现图2至图7中的方法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图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传输数据的网络设备400。如图9所示,该网络设备400包括:
确定单元410,用于根据是否接收到终端设备发送的基础参数集的辅助信息,确定用于接收待传输的上行数据的基础参数集,该辅助信息为该网络设备获取该基础参数集所利用的信息;
接收单元420,用于根据该基础参数集,接收该上行数据。
因此,本发明实施例的传输数据的网络设备,能够在终端配置有多种基础参数集的场景下,灵活选择用于传输上行数据的基础参数集,从而提高了系统传输的灵活性。
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确定单元410具体用于:
在接收到该终端设备发送的该辅助信息时,根据该辅助信息确定该基础参数集;或
在未接收到该终端设备发送的该辅助信息时,将存储的基础参数集确定为该基础参数集。
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存储的基础参数集包括上一次上行数据的基础参数集、预配置的基础参数集或默认的基础参数集。
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确定单元410在接收到该终端设备发送的该辅助信息时,根据该辅助信息确定该基础参数集,具体用于:
根据该标识信息以及业务属性与基础参数集的对应关系,确定该基础参数集。
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辅助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信息:用于发送该上行数据或下一次待传输的上行数据的基础参数集的标识、该逻辑信道的标识、该承载的标识、该数据量大小的标识和该业务质量等级的标识。
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接收单元420具体用于:
在从MAC PDU或高层信令中,获取该辅助信息时,根据该基础参数集,确定用于调度该上行数据的上行授权;
接收该终端设备根据该上行授权发送的该上行数据。
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接收单元420具体用于:
在从上行物理信道中,获取该辅助信息时,根据该基础参数集,接收并解调该上行物理信道携带的该上行数据。
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终端设备400还包括:
配置单元430,用于配置业务属性与基础参数集的对应关系;
发送单元440,用于将该配置的业务属性与基础参数集的对应关系发送给该终端设备。
应理解,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传输数据的终端设备400可对应于本发明方法实施例中的网络设备,并且网络设备400中的各个单元的上述和其它操作和/或功能分别为了实现图2至图7中的方法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10所示,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传输数据的终端设备500,该终端设备500包括:处理器510、存储器520、总线系统530和收发器540,其中,该处理器510、该存储器520和该收发器540通过该总线系统530相连,该存储器520用于存储指令,该处理器510用于执行该存储器520存储的指令,以控制该收发器540发送信号;其中,该处理器510用于:确定待传输的上行数据;根据所述上行数据的业务属性,获取用于发送所述上行数据的基础参数集;根据所述基础参数集,向网络设备发送所述上行数据。
因此,本发明实施例的传输数据的终端设备,能够在终端配置有多种基础参数集的场景下,灵活选择用于传输上行数据的基础参数集,从而提高了系统传输的灵活性。
应理解,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处理器510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Processing Unit,简称为“CPU”),该处理器510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该存储器520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和随机存取存储器,并向处理器510提供指令和数据。存储器520的一部分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随机存取存储器。例如,存储器520还可以存储设备类型的信息。
该总线系统530除包括数据总线之外,还可以包括电源总线、控制总线和状态信号总线等。但是为了清楚说明起见,在图中将各种总线都标为总线系统530。
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510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结合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520,处理器510读取存储器520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骤。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应理解,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传输数据的终端设备500可对应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以及终端设备300,并可以对应于执行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中的终端设备,并且终端设备500中的各个单元的上述和其它操作和/或功能分别为了实现图2至图7中的方法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1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传输数据的网络设备600,该网络设备600包括:处理器610、存储器620、总线系统630和收发器640,其中,该处理器610、该存储器620和该收发器640通过该总线系统630相连,该存储器620用于存储指令,该处理器650用于执行该存储器620存储的指令,以控制该收发器640发送信号;其中,该处理器610用于:根据是否接收到终端设备发送的基础参数集的辅助信息,确定用于接收待传输的上行数据的基础参数集,所述辅助信息为所述网络设备获取所述基础参数集所利用的信息;根据所述基础参数集,接收所述上行数据。
因此,本发明实施例的传输数据的网络设备,能够在终端配置有多种基础参数集的场景下,灵活选择用于传输上行数据的基础参数集,从而提高了系统传输的灵活性。
应理解,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处理器610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Processing Unit,简称为“CPU”),该处理器610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该存储器620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和随机存取存储器,并向处理器610提供指令和数据。存储器620的一部分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随机存取存储器。例如,存储器620还可以存储设备类型的信息。
该总线系统630除包括数据总线之外,还可以包括电源总线、控制总线和状态信号总线等。但是为了清楚说明起见,在图中将各种总线都标为总线系统630。
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610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结合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620,处理器610读取存储器620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骤。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应理解,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传输信号的网络设备600可对应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网络设备以及网络设备400,并可以对应于执行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中的网络设备,并且网络设备600中的各个单元的上述和其它操作和/或功能分别为了实现图2至图7中的方法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应理解,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设备中的各个单元的操作和/或功能分别对应于方法侧中的网络设备,且与终端设备的交互及相关特性、功能等与终端设备侧的相关特性、功能相应,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应理解,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与A相应的B”表示B与A相关联,根据A可以确定B。但还应理解,根据A确定B并不意味着仅仅根据A确定B,还可以根据A和/或其它信息确定B。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现,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的可互换性,在上述说明中已经按照功能一般性地描述了各示例的组成及步骤。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该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该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该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

Claims (30)

1.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待传输的上行数据;
根据所述上行数据的业务属性,获取用于发送所述上行数据的基础参数集;
根据所述基础参数集,向网络设备发送所述上行数据;
其中,所述根据所述上行数据的业务属性,获取用于发送所述上行数据的基础参数集,包括:
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用于标识所述业务属性的标识信息;
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所述基础参数集,所述基础参数集是根据所述标识信息确定的;
其中,所述根据所述上行数据的业务属性,获取用于发送所述上行数据的基础参数集,包括:
根据所述业务属性以及配置的业务属性与基础参数集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基础参数集;
其中,所述业务属性为用于发送所述上行数据的逻辑信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基础参数集的辅助信息,所述基础参数集的辅助信息为所述网络设备获取所述基础参数集所利用的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确定所述基础参数集的辅助信息与存储的基础参数集的辅助信息相同时,不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基础参数集的辅助信息,所述基础参数集的辅助信息为所述网络设备获取所述基础参数集所利用的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的基础参数集的辅助信息包括上一次上行数据的基础参数集的辅助信息、预配置的基础参数集的辅助信息或默认的基础参数集的辅助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信息:用于发送所述上行数据或下一次上行数据的基础参数集的标识、所述逻辑信道的标识、所述承载的标识、所述数据量大小的标识和所述业务质量等级的标识。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网络设备发送所述基础参数集的辅助信息,包括:
通过媒体接入控制MAC协议数据单元PDU或高层信令,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辅助信息;
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用于调度所述上行数据的上行授权。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网络设备发送所述基础参数集的辅助信息,包括:
通过上行物理信道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辅助信息;
所述根据所述基础参数集,向网络设备发送所述上行数据,包括:
根据所述基础参数集,通过所述上行物理信道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上行数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上行物理信道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辅助信息,包括:
通过所述上行物理信道的头部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辅助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所述配置的业务属性与基础参数集的对应关系。
10.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是否接收到终端设备发送的基础参数集的辅助信息,确定待传输的上行数据的基础参数集,所述辅助信息为所述网络设备获取所述基础参数集所利用的信息;
根据所述基础参数集,接收所述上行数据;
其中,所述根据是否接收到终端设备发送的基础参数集的辅助信息,确定待传输的上行数据的基础参数集,包括:
在接收到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所述辅助信息时,根据所述辅助信息确定所述基础参数集;或
在未接收到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所述辅助信息时,将存储的基础参数集确定为所述基础参数集;
其中,所述辅助信息包括用于标识所述上行数据的业务属性的标识信息,所述根据所述辅助信息确定所述基础参数集,包括:
根据所述标识信息以及业务属性与基础参数集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基础参数集;
其中,所述标识信息为所述逻辑信道的标识。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的基础参数集包括上一次上行数据的基础参数集、预配置的基础参数集或默认的基础参数集。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基础参数集,接收所述上行数据,包括:
在从媒体接入控制MAC协议数据单元PDU或高层信令中,获取所述辅助信息时,根据所述基础参数集,确定用于调度所述上行数据的上行授权;
接收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上行授权发送的所述上行数据。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基础参数集,接收所述上行数据,包括:
在从上行物理信道中,获取所述辅助信息时,根据所述基础参数集,接收并解调所述上行物理信道携带的所述上行数据。
14.根据权利要求10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配置业务属性与基础参数集的对应关系;
将所述配置的业务属性与基础参数集的对应关系发送给所述终端设备。
15.一种传输数据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包括:
确定单元,用于确定待传输的上行数据;
获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上行数据的业务属性,获取用于发送所述上行数据的基础参数集;
发送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基础参数集,向网络设备发送所述上行数据;
其中,所述获取单元具体用于:
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用于标识所述业务属性的标识信息;
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所述基础参数集,所述基础参数集是根据所述标识信息确定的;
其中,所述获取单元,还具体用于根据所述业务属性以及配置的业务属性与基础参数集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基础参数集;
其中,所述业务属性为用于发送所述上行数据的逻辑信道。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单元具体用于:
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基础参数集的辅助信息,所述辅助信息为所述网络设备获取所述基础参数集所利用的信息。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单元还用于:
在确定所述基础参数集的辅助信息与存储的基础参数集的辅助信息相同时,不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基础参数集的辅助信息,所述基础参数集的辅助信息为所述网络设备获取所述基础参数集所利用的信息。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的基础参数集的辅助信息包括上一次上行数据的基础参数集的辅助信息、预配置的基础参数集的辅助信息或默认的基础参数集的辅助信息。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信息:用于发送所述上行数据或下一次上行数据的基础参数集的标识、所述逻辑信道的标识、所述承载的标识、所述数据量大小的标识和所述业务质量等级的标识。
20.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单元具体用于:
通过媒体接入控制MAC协议数据单元PDU或高层信令,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辅助信息;
所述终端设备还包括:
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用于调度所述上行数据的上行授权。
21.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单元具体用于:
通过上行物理信道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辅助信息;
根据所述基础参数集,通过所述上行物理信道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上行数据。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单元通过上行物理信道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辅助信息,包括:
通过所述上行物理信道的头部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辅助信息。
23.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还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所述配置的业务属性与基础参数集的对应关系。
24.一种传输数据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设备包括:
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是否接收到终端设备发送的基础参数集的辅助信息,确定用于接收待传输的上行数据的基础参数集,所述辅助信息为所述网络设备获取所述基础参数集所利用的信息;
接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基础参数集,接收所述上行数据;
其中,所述确定单元,具体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所述辅助信息时,根据所述辅助信息确定所述基础参数集;或
在未接收到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所述辅助信息时,将存储的基础参数集确定为所述基础参数集;
其中,所述辅助信息包括用于标识所述上行数据的业务属性的标识信息,所述确定单元,还具体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所述辅助信息时,根据所述标识信息以及业务属性与基础参数集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基础参数集;
其中,所述标识信息为所述逻辑信道的标识。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的基础参数集包括上一次上行数据的基础参数集、预配置的基础参数集或默认的基础参数集。
26.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单元具体用于:
在从媒体接入控制MAC协议数据单元PDU或高层信令中,获取所述辅助信息时,根据所述基础参数集,确定用于调度所述上行数据的上行授权;
接收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上行授权发送的所述上行数据。
27.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单元具体用于:
在从上行物理信道中,获取所述辅助信息时,根据所述基础参数集,接收并解调所述上行物理信道携带的所述上行数据。
28.根据权利要求24至27中任一项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设备还包括:
配置单元,用于配置业务属性与基础参数集的对应关系;
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配置的业务属性与基础参数集的对应关系发送给所述终端设备。
29.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包括:
存储器、处理器、收发器和总线系统,所述存储器、所述处理器和所述收发器通过所述总线系统相连;其中,
所述收发器,用于在处理器的控制下执行信号收发;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
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指令,以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30.一种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设备包括:
存储器、处理器、收发器和总线系统,所述存储器、所述处理器和所述收发器通过所述总线系统相连;其中,
所述收发器,用于在处理器的控制下执行信号收发;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
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指令,以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0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680090327.XA 2016-11-04 2016-11-04 传输数据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Active CN10986379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82906.0A CN112671525A (zh) 2016-11-04 2016-11-04 传输数据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6/104710 WO2018082045A1 (zh) 2016-11-04 2016-11-04 传输数据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582906.0A Division CN112671525A (zh) 2016-11-04 2016-11-04 传输数据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63797A CN109863797A (zh) 2019-06-07
CN109863797B true CN109863797B (zh) 2021-01-19

Family

ID=62076298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582906.0A Pending CN112671525A (zh) 2016-11-04 2016-11-04 传输数据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201680090327.XA Active CN109863797B (zh) 2016-11-04 2016-11-04 传输数据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582906.0A Pending CN112671525A (zh) 2016-11-04 2016-11-04 传输数据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ountry Status (16)

Country Link
US (1) US11343835B2 (zh)
EP (2) EP3496479B1 (zh)
JP (1) JP2020500446A (zh)
KR (1) KR20190073359A (zh)
CN (2) CN112671525A (zh)
AU (1) AU2016428456B2 (zh)
BR (1) BR112019008204A2 (zh)
CA (1) CA3038835C (zh)
IL (1) IL265703B (zh)
MX (1) MX2019004877A (zh)
PH (1) PH12019500697A1 (zh)
RU (1) RU2723083C1 (zh)
SG (1) SG11201903449PA (zh)
TW (1) TWI762523B (zh)
WO (1) WO2018082045A1 (zh)
ZA (1) ZA20190321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99606A (zh) 2016-11-04 2021-02-2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用于传输上行信道的方法及装置
US10420128B2 (en) * 2016-11-11 2019-09-17 Qualcomm Incorporated Uplink data transfer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with mixed 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s
WO2018128042A1 (ja) * 2017-01-06 2018-07-12 パナソニック インテレクチュアル プロパティ 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オブ アメリカ 通信装置、端末および通信方法
WO2018129699A1 (en) * 2017-01-13 2018-07-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Logical channel prioritization and mapping to different numerologies
US11218900B2 (en) 2017-03-22 2022-01-04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Uplink transmission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CN108633088B (zh) * 2017-03-24 2020-12-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资源调度的方法和装置
US11102807B2 (en) * 2017-04-14 2021-08-24 Sharp Kabushiki Kaisha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upporting URLLC service in 5G NR
WO2018195904A1 (zh) * 2017-04-28 2018-11-01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用于信道载波配置的方法、装置、用户设备及基站
CN111726210B (zh) * 2019-03-21 2022-02-08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信息获取、发送方法、网络设备、终端及集中式网络配置
CN114448579A (zh) * 2020-10-31 2022-05-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892901A3 (en) 2004-10-01 2011-07-13 Panasonic Corporation Quality-of-service (qos)-aware scheduling for uplink transmission on dedicated channels
KR100995050B1 (ko) * 2006-05-19 2010-11-1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효과적이고 효율적인 송신을 위해 무선 자원을 구성하는 방법
US8477593B2 (en) 2006-07-28 2013-07-02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nding signaling for data transmiss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EP1944896A1 (en) 2007-01-09 2008-07-1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Configuration of control channels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0034233A1 (zh) * 2008-09-28 2010-04-01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多媒体广播组播业务mbms传输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01686435A (zh) * 2008-09-28 2010-03-31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mbms传输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01895821B (zh) * 2009-05-22 2015-01-2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多媒体广播多播业务逻辑信道的承载方法与装置
CN101867550B (zh) * 2010-06-09 2013-03-20 清华大学 Ofdm系统中支持多业务的多媒体发送、接收方法及其装置
CN103384187B (zh) 2012-05-04 2017-04-12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Tti绑定的上行传输方法、系统与移动终端
JP6276409B2 (ja) 2013-11-22 2018-02-07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Huawei Technologies Co.,Ltd. データ伝送方法、ユーザーイクイップメント及び基地局
CN104780016B (zh) 2014-01-10 2019-01-01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数据资源的传输方法和设备
US10862634B2 (en) 2014-03-07 2020-12-08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OFDM with flexible sub-carrier spacing and symbol duration
CN112217622A (zh) 2015-02-11 2021-01-12 苹果公司 使用统一的灵活5g空中接口的设备、系统和方法
US11050503B2 (en) 2015-03-31 2021-06-29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of waveform design for operation bandwidth extension
US10038581B2 (en) * 2015-06-01 2018-07-31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ystem and scheme of scalable OFDM numerology
EP3427456A1 (en) 2016-03-10 2019-01-16 IDAC Holdings, Inc. Determination of a signal structure in a wireless system
CN105682237B (zh) 2016-03-14 2019-08-06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业务类型上报方法及装置、上行业务资源分配方法及装置
KR20180018268A (ko) 2016-08-11 2018-02-2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상향링크 데이터 스케줄링 방법 및 장치
WO2018030710A1 (en) * 2016-08-11 2018-02-1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cheduling uplink data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7872897B (zh) * 2016-09-23 2020-03-24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进行上行数据操作的方法和设备
KR20180035638A (ko) * 2016-09-29 2018-04-0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RRC Inactive 및 active 상태에서 data 전송 결정 및 방법 및 장치
WO2018062771A1 (en) * 2016-09-29 2018-04-0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multiple service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EP3301986A1 (en) 2016-09-30 2018-04-04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Improved uplink resource allocation among different ofdm numerology schemes
US11425752B2 (en) * 2016-10-19 2022-08-23 Ipla Holdings Inc. Radio interface protocol architecture aspects, quality of service (QOS), and logical channel prioritization for 5G new radio
CN112399606A (zh) 2016-11-04 2021-02-2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用于传输上行信道的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90073359A (ko) 2019-06-26
AU2016428456B2 (en) 2021-11-04
BR112019008204A2 (pt) 2019-07-09
SG11201903449PA (en) 2019-05-30
MX2019004877A (es) 2019-06-20
US20190246414A1 (en) 2019-08-08
WO2018082045A1 (zh) 2018-05-11
IL265703B (en) 2022-04-01
ZA201903212B (en) 2022-03-30
EP3896891A1 (en) 2021-10-20
CN112671525A (zh) 2021-04-16
PH12019500697A1 (en) 2019-11-25
CA3038835A1 (en) 2018-05-11
AU2016428456A1 (en) 2019-06-06
CA3038835C (en) 2021-08-31
EP3496479A1 (en) 2019-06-12
CN109863797A (zh) 2019-06-07
RU2723083C1 (ru) 2020-06-08
JP2020500446A (ja) 2020-01-09
TWI762523B (zh) 2022-05-01
IL265703A (en) 2019-05-30
US11343835B2 (en) 2022-05-24
EP3496479A4 (en) 2019-09-11
EP3496479B1 (en) 2021-07-07
TW201818749A (zh) 2018-05-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863797B (zh) 传输数据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11163523B (zh) 传输数据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JP6949140B2 (ja) リソース割り当て方法、ユーザ機器、およびネットワークデバイス
CN112187410B (zh) 传输数据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09964518B (zh) 传输信息的方法、终端设备、网络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9479270B (zh) 传输信号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JP2020502875A (ja) アップリンクデータを伝送するための方法、端末装置とネットワーク装置
CN109196941A (zh) 基于无线网络的通信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10089170A (zh) 传输数据的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CN113840386B (zh) 传输数据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10140420B (zh) 传输信息的方法、网络设备、终端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0050412B (zh) 信号传输方法和设备、计算机可读介质及系统芯片
CN109417781B (zh) 传输数据的方法、网络设备、终端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0710290B (zh) 用于传输数据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40004294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