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859975B - 按键单元的组装方法 - Google Patents

按键单元的组装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859975B
CN109859975B CN201910132967.8A CN201910132967A CN109859975B CN 109859975 B CN109859975 B CN 109859975B CN 201910132967 A CN201910132967 A CN 201910132967A CN 109859975 B CN109859975 B CN 10985997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ad
pressing
key unit
pressing body
sp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13296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859975A (zh
Inventor
张文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Qianhai Kusi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Qianhai Kusi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Qianhai Kusi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Qianhai Kusi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132967.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859975B/zh
Publication of CN1098599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599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8599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5997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按键单元的组装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提供按压体,所述按压体包括导程管;提供第一弹簧和具有通孔的上盖,所述按压体和所述上盖均倒置,所述按压体的按压端插入所述上盖的通孔中,所述第一弹簧套设于所述导程管外侧;提供下盖,所述下盖包括导程柱,所述下盖倒置,将所述导程柱对准所述上盖的导程管并插入其内,且将所述下盖扣合于所述上盖上。本发明提供的按键单元的组装方法不需要预先对位即可实现安装,具有组装方便且组装效率高的优点。

Description

按键单元的组装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输入设备组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按键单元的组装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电子科技的发展,电子产品逐渐深入人们的生活中,各类电子产品,如电话机、手机、笔记本电脑、遥控器等伴随人们的日常生活。按键单元作为上述电子产品主要的输入装置,其扮演的角色尤为重要。按键单元是否具有较佳的手感极大影响着电子产品的体验效果。
现有技术中具有按压薄膜开关的按键单元的结构主要采用硅胶弹性体或者弹簧去按压薄膜开关,来实现开关功能。硅胶弹性体手感不佳,无法实现线性的按压曲线。虽然弹簧可以实现线性的类似机械按键的手感,但是弹簧存在着安装不便,特别是不易保证弹簧在按键中的位置精度。同时,现在按键单元的导程管都位于下盖,导程管底部对外开放,灰尘容易进入导程管内,当导程柱在导程管内滑动时,灰尘会产生阻力,影响手感,甚至发生卡涩。
当组装所述按键单元时,其包括以下步骤:
首先,提供按压体套设于所述上盖,其中所述按压体包括导程柱;
其次,提供第一弹簧套设于所述导程柱;
最后,提供下盖,所述下盖包括导程管,所述导程管与所述导程柱嵌套配合组装在一起,同时所述第一弹簧套设于所述导程管外侧。
在上述组装过程中,因为所述导程柱的直径小于所述导程管的直径,所述导程柱收容于所述导程管的中心位置,所述第一弹簧套设于所述导程柱和导程管的外侧,所以当组装所述下盖时,所述第一弹簧难以限定其与所述导程柱的外侧之间的间距,因此当套设所述导程管时,需要预先保证所述第一弹簧与所述导程柱之间的间隙值在设定范围内,以有效保证所述导程管顺利插设于所述导程柱与所述第一弹簧之间,增加组装难度和降低组装效率。
因此,亟需提供一种新的按键单元的组装方法来解决上述按键组装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组装方便、组装效率高的按键单元的组装方法。
一种按键单元的组装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提供按压体,所述按压体包括导程管;提供第一弹簧和具有通孔的上盖,所述按压体和所述上盖均倒置,所述按压体的按压端插入所述上盖的通孔中,所述第一弹簧套设于所述导程管外侧;提供下盖,所述下盖包括导程柱,所述下盖倒置,将所述导程柱对准所述上盖的导程管并插入其内,且将所述下盖扣合于所述上盖上。
在本发明提供的按键单元的组装方法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提供按压体,所述按压体包括导程管的步骤之后还包括:提供弹性体,将所述弹性体固定于所述按压体。
在本发明提供的按键单元的组装方法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按压体包括收容空间,所述收容空间设于所述按压体侧面,所述弹性体对应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沿竖直方向,所述弹性体的中心轴线与所述导程柱、导程管的中心轴线位于非同一直线上。
在本发明提供的按键单元的组装方法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按压体还包括侧壁,所述导程管位于所述按压体的中心位置或者微偏心位置,所述侧壁围成具开口收容空间,所述具开口收容空间设于所述导程管外侧,所述弹性体活动嵌套设于所述开口处。
在本发明提供的按键单元的组装方法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体包括封装体、第二弹簧及抵接体,所述抵接体设置有滑块,所述按压体的侧壁设置有滑槽;
所述提供弹性体,将所述弹性体固定于所述按压体的步骤包括:
提供抵接体和第二弹簧,所述抵接体和所述第二弹簧依次放置于所述按压体的收容空间内,且所述抵接体的滑块与所述滑槽对应嵌套配合组装;
提供封装体,所述封装体卡合固定至所述按压体并封装所述收容空间的一端开口,使所述第二弹簧对应收容于所述抵接体与所述封装体之间。
在本发明提供的按键单元的组装方法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抵接体包括相接设置的侧壁、连接部及抵接部,所述下盖包括贯穿孔,所述抵接体的侧壁与所述按压体的侧壁嵌套设置,所述抵接部与所述贯穿孔相对应。
在本发明提供的按键单元的组装方法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封装体包括盖体、第一卡扣及第二卡扣,所述第一卡扣与所述第二卡扣分别设于所述盖体二相对侧,所述第一卡扣及所述第二卡扣对应与所述按压体的侧壁卡合固定,所述封装体配合所述按压体的侧壁围成一端开口的收容空间,所述弹性体对应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所述弹性体的一端抵接所述封装体的盖体内侧表面。
在本发明提供的按键单元的组装方法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滑块设于所述抵接体侧面,所述滑块配合所述滑槽推动所述抵接体沿所述滑槽延伸方向上下移动。
在本发明提供的按键单元的组装方法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提供下盖,所述下盖包括导程柱,所述下盖倒置,将所述导程柱对准所述上盖的导程管并插入其内,且将所述下盖扣合于所述上盖上的步骤之前还包括:提供弹片,所述弹片夹设于所述上盖与所述按压体的侧面之间。
相较于现有技术,在本发明的按键单元的组装方法中,设置导程柱于下盖上,设置导程管于所述按压体上,因为所述导程柱的直径小于所述导程管的尺寸,所以在组装过程中,轻易把下盖的导程柱套设于所述导程管的中心区域,同时保证所述第一弹簧套设于所述导程管外侧,不需要预先对位即可实现安装,方便且安装效率高,同时所述下盖在导程柱区域形成了封闭结构,可以防止灰尘进入。而且,将弹性体设置在按压体侧面,同时利用导程柱与导程管相互嵌套设置并相对上下自由滑动,既可以避免按压体上下行进路程发生倾斜,导致卡死或者力的分散,提高了顺滑度和触感,同时也提高了按键单元的可靠度,延长使用寿命,而且将弹性体设置在按压体侧面更方便组装。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按键单元的组装方法中按键单元的立体组装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按键单元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按键单元的侧面剖视图;
图4是图1所示按键单元的局部剖视图;
图5是图2所示按键单元的弹性体与按压体组装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所示组装结构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提供的按键单元的组装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8是图7所示步骤S2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同时参阅图1和图2,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按键单元的组装方法中按键单元的立体组装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按键单元的立体分解示意图。所述按键单元1是一实现物理按压输入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开关转换元件。当用户施加一定外力作用于所述按键单元1时,所述按键单元1对应触发开关层30,使所述按键单元1导通,开启输入信号;当用户取消按压所述按键单元1的外力时,则所述按键单元1关闭,所述开关层30对应停止产生输入信号。
所述按键单元1包括按压体11、弹片12、第一弹簧13、弹性体14及具收容空间的壳体15。所述按压体11、弹片12、第一弹簧13及弹性体14对应收容于所述壳体15的收容空间。
其中所述弹性体14包括封装体141、第二弹簧143及抵接体145,也就是说,所述弹性体14是由所述封装体141、第二弹簧143及所述抵接体145组装在一起的形成的弹性组件。所述弹性体14的封装体141对应可拆卸方式固定至所述按压体11,并与所述按压体11同步上下移动。所述第二弹簧143压缩夹设于所述封装体141与所述抵接体145之间。所述第一弹簧13压缩夹设于所述壳体15与所述按压体11之间,其中所述第一弹簧13位于所述按压体11的正下方,所述第二弹簧143设于所述按压体11的侧面。
请结合参阅图3及图4,其中图3是图1所示按键单元沿III-III线的剖视图,也是图1所示按键单元一种工作状态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所示按键单元的局部剖视图。所述按压体11呈长柱状,其一端套设键帽(图未示),另一端对应收容于所述壳体15的收容空间内。所述按压体11在竖直方向的外力按压作用下,沿所述按压体11沿竖直延伸方向向下移动行进;当取消竖直方向的外力作用时,则所述按压体11对应向上移动行进。所述按压体11包括侧壁111、滑槽113及导程管115。所述侧壁111对应首尾相接设置围成中空柱状,所述中空柱状是用于收容所述第二弹簧143的收容空间。所述导程管115设于所述按压体11的中心位置,所述侧壁111围成的中空收容空间位于所述导程管115外侧,即所述按压体11的侧面位置,所述第一弹簧13对应套设于所述导程管115外侧,所述第一弹簧13的中心与所述导程管115的中心重合,即所述第一弹簧13位于所述按压体11的中心位置。当然,在产品具体加工过程中,所述导程管115还可以是微偏心于所述按压体11的中心位置,对应的,所述第一弹簧13也对应套设于所述导程管115的外侧,并微偏心于所述按压体11的正下方。同时,所述弹性体14与所述导程管115在竖直方向位于非同一直线上,即,二者的中心未重合。所述滑槽113对应设于其中一侧壁111。所述滑槽113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侧壁111围成中空柱状的延伸方向。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侧壁111设于所述按压体11的一侧。
所述弹片12设于所述按压体11与所述壳体15之间。所述弹片12弹性抵接所述按压体11的侧面,控制所述按压体11按压至合适高度时的触感。当所述按压体11在竖直方向上下行进时,对应与所述弹片12产生摩擦并产生声音触感。
请结合参阅图5及图6,其中图5是图2所示按键单元的弹性体与按压体组装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所示组装结构的立体分解示意图。所述封装体141包括盖体1411、第一卡扣1413及第二卡扣1415。所述第一卡扣1413及所述第二卡扣1415分别对称设于所述盖体1411二相对侧。所述第一卡扣1413及所述第二卡扣1415均位于所述盖体1411的同侧。所述第一卡扣1413及所述第二卡扣1415均呈倒置“T”字型。所述第一卡扣1413及所述第二卡扣1415分别对应卡设于所述按压体11的侧壁111上,同时使得所述盖体1411对应盖设于所述按压体11的侧壁111所围成的中空柱状收容空间的端部,进而形成一端封闭一端开口的收容空间,所述第二弹簧143对应收容于所述中空柱状收容空间,其端部对应抵接所述盖体1411的内侧表面。当所述按压体11上下移动时,对应的,因为所述封装体141与所述侧壁111对应卡合固定在一起,则所述封装体141与所述按压体11同步上下移动。
所述抵接体145整体呈中空柱状,其一端对应嵌套收容于所述侧壁111配合所述盖体1411围成的收容空间的开口处。所述抵接体145包括侧壁1451、滑块1453、连接部1455及抵接部1457。所述侧壁1451围成中空收容空间,且所述抵接体145的侧壁所围成的收容空间的外轮廓小于所述按压体11的侧壁111围成的收容空间的内侧轮廓,所述抵接体145的侧壁1451与所述按压体11的侧壁111相互嵌套设置。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抵接体145的侧壁1451对应收容于所述按压体11的侧壁111围成的收容空间内。由于所述抵接体145的侧壁1451外轮廓小于所述按压体11的侧壁111的内轮廓,所以所述抵接体145对应相对所述按压体11沿着所述侧壁111围成的收容空间沿所述侧壁111延伸的方向上下自由滑动。
所述滑块1453设于所述侧壁1451的其中一侧表面,其自所述侧壁1451朝向垂直于所述侧壁111方向延伸形成。所述滑块1453对应嵌设于所述滑槽113内。当所述抵接体145相对所述按压体11上下活动时,所述滑块1453沿着所述滑槽113同步上下移动,由所述滑块1453与所述滑槽113的装配组合,使得所述抵接体145于竖直方向沿着平行于滑槽113的方向上下活动。
所述连接部1455连接所述抵接部1457及所述侧壁1451。所述连接部1455整体呈圆台状,其外部表面呈斜面过渡连接所述侧壁1451至所述抵接部1457。其中所述抵接部1457的外径轮廓小于所述侧壁1451所围成的外径轮廓。
所述抵接部1457是采用塑性材料加工而成,其端部抵接所述开关层30。所述抵接部1457的选择性按压驱动所述开关层30的导通与否。所谓选择性是指,根据外力作用施加与否和压力大小,所述抵接部1457对应在其中一种工作状态是按压抵接所述开关层30且提供足够的压力,驱动所述开关层30处于导通状态。相应的,所述抵接部1457对应在另一种工作状态时,所述抵接部1457与所述开关层30分离或者未提供足够压力的预警状态,使得所述开关层30处于非导通状态。所述第二弹簧143是金属弹簧,所述第二弹簧143弹性收容于所述封装体141与所述抵接体145之间。所述第二弹簧143的一端抵接所述盖体1411的内侧表面,另一端抵接所述抵接部1457的内侧表面。常态下,所述第二弹簧143处于自然状态或者预紧状态。当然,所述弹性体14不仅仅局限于弹簧,其还可以是其他弹性元件,凡是旨在提供缓冲作用力,满足所述按键单元1与所述开关层30弹性抵接的介质,皆属于本发明的创作宗旨,属于同样或者等同的保护范围。
所述封装体141、所述第二弹簧143及所述抵接体145共同组成所述按键单元1的弹性体14,所述弹性体14组合在一起形成可以实现所述按键单元1的按压体11与所述开关层30对应选择性抵接的不同工作状态之间的切换,进而控制所述开关层30的导通与否。
所述壳体15包括对应卡合固定在一起的上盖151和下盖153。所述上盖151与所述下盖153对应卡合固定围成收容空间收容所述按压体11、弹片12、第一弹簧13及弹性体14。所述上盖151包括通孔1511,所述按压体11上端作为按压端贯穿所述通孔1511,以供操作人员按压。所述下盖153包括贯穿孔1531及导程柱1533。所述贯穿孔1531与所述抵接体145的抵接部1457相对应。当所述抵接体145向下移动时,对应的,所述抵接部1457对应贯穿所述贯穿孔1531。所述导程柱1533与所述导程管115相互嵌套配合组装在一起,所述导程管115相对所述导程柱1533可以沿上下方向自由滑动,所述导程柱1533配合所述导程管115组合形成所述按压体11沿竖直方向上行或者下行的支撑和避免其上下行进路程发生倾斜,导致卡死或者力的分散,提高了顺滑度和触感,同时也提高了按键单元1的可靠度,延长使用寿命。所述第一弹簧13套设于所述导程管115和所述导程柱1533外侧,其一端抵接所述按压体11,另一端弹性抵接所述下盖153,所述第一弹簧13压缩夹设于所述按压体11和所述下盖153之间。
当所述按键单元1工作时,其工作原理如下:操作人员提供竖直方向压力按压所述活动体11的端部,所述活动体11向下移动,当所述抵接体1457抵接所述开关层30后,所述滑块1453沿着所述滑槽113的延伸方向向上滑动,所述弹性体14对应选择性抵压所述开关层30。因为所述第二弹簧143处于自然状态或者预紧状态,所以当所述活动体11向下移动时,带动所述封装体141同步下移,所述抵接体145的抵接部1457贯穿所述贯穿孔1531弹性抵接所述开关层30,所述抵接部1457对所述开关层30产生压力,推动所述开关层30的控制开关处于导通状态。反之,当取消外力作用时,在所述第一弹簧13的反作用力下,所述活动体11向上移动,所述抵接体145也向上移动,所述滑块1453沿着所述滑槽113朝向下方向移动,所述抵接部1457离开所述开关层30,所述开关层30在压力减小以及消失时实现断开,所述第二弹簧143恢复至原始状态,所述活动体11反弹回按压前的位置。
如此反复,实现所述按键单元1在导通与关闭两个工作状态之间切换。
在所述按键单元1中,设置所述导程管115及所述第一弹簧13位于所述按压体11的正下方或者微偏心位置,当按压所述按压体11时,对应的,其产生竖直方向的下行作用力推动所述第二弹簧143收缩;当取消按压作用力时,所述第一弹簧13对应产生竖直方向的反作用力,推动所述导程管115及所述按压体11竖直方向上行,在该过程中,产生竖直方向作用力推定所述按压体在竖直方向的上行或者下行,减少产生水平方向的分力,而引起的按压体倾斜、卡死等缺陷,提高竖直方向的按压流畅性。
请结合参阅图7和图8,其中图7是本发明提供的按键单元的组装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8是图7所示步骤S2的流程示意图。基于上述所述按键单元1的结构,本发明提供一种按键单元的组装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提供按压体11,所述按压体11包括导程管115;
步骤S2、提供弹性体14,将所述弹性体14固定于所述按压体11;
其中所述按压体11包括收容空间,所述收容空间设于所述按压体11侧面,所述弹性体14对应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所述弹性体14包括封装体141、第二弹簧143及抵接体145,所述步骤S2的具体步骤包括:
步骤S21、提供抵接体145和第二弹簧143,所述抵接体145设置有滑块1453,所述按压体11设置有滑槽113,所述抵接体145和第二弹簧143依次放置于所述按压体11的收容空间内,且所述抵接体145的滑块1453与所述按压体11的滑槽113对应嵌套配合组装;
步骤S22、提供封装体141,所述封装体141卡合固定至所述按压体11并封装收容空间的一端开口,使所述第二弹簧143对应收容于所述抵接体145与封装体141之间。
具体地,所述封装体141包括盖体1411、第一卡扣1413及第二卡扣1415,所述第一卡扣1413及所述第二卡扣1415分别对称设于所述盖体1411二相对侧,所述第一卡扣1413及所述第二卡扣1415均位于所述盖体1411的同侧,所述第一卡扣1413及所述第二卡扣1415均呈倒置“T”字型,所述第一卡扣1413及所述第二卡扣1415分别对应卡设于所述按压体11的侧壁111上,同时使得所述盖体1411对应盖设于所述按压体11的侧壁111所围成的中空柱状收容空间的端部,进而形成一端封闭一端开口的收容空间,所述第二弹簧143对应收容于所述中空柱状收容空间,其端部对应抵接所述盖体1411的内侧表面。
步骤S3、提供第一弹簧13和具有通孔1511的上盖151,所述按压体11和上盖151均倒置,所述按压体11的按压端插入所述上盖151的通孔1511中,所述第一弹簧13套设于导程管115外侧;
步骤S4、提供弹片12,所述弹片12夹设于所述上盖151与所述按压体11的侧面之间;
步骤S5、提供下盖153,所述下盖包括导程柱1533,所述下盖153倒置,将所述导程柱1533对准所述上盖151的导程管115并插入其内,且将所述下盖153扣合于所述上盖151上,至此,完成所述按键单元1的组装。
在该步骤中,由于所述导程柱1533的直径小于所述导程管115的尺寸,因此可以轻易把所述下盖153的导程柱1533插入所述导程管115的中心区域,同时保证所述第一弹簧13套设于所述导程管115外侧,不需要预先对位即可实现安装,方便且安装效率高。所述下盖153与所述上盖151可以通过卡合结构卡合固定。
相较于现有技术,在本发明的按键单元的组装方法中,设置导程柱于下盖上,设置导程管于所述按压体上,因为所述导程柱的直径小于所述导程管的尺寸,所以在组装过程中,轻易把下盖的导程柱套设于所述导程管的中心区域,同时保证所述第一弹簧套设于所述导程管外侧,不需要预先对位即可实现安装,方便且安装效率高,同时所述下盖在导程柱区域形成了封闭结构,可以防止灰尘进入。而且,将弹性体设置在按压体侧面,同时利用导程柱与导程管相互嵌套设置并相对上下自由滑动,既可以避免按压体上下行进路程发生倾斜,导致卡死或者力的分散,提高了顺滑度和触感,同时也提高了按键单元的可靠度,延长使用寿命,而且将弹性体设置在按压体侧面更方便组装。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按键单元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按压体,所述按压体包括导程管;
提供第一弹簧和具有通孔的上盖,所述按压体和所述上盖均倒置,所述按压体的按压端插入所述上盖的通孔中,所述第一弹簧套设于所述导程管外侧;
提供下盖,所述下盖包括导程柱,所述下盖倒置,将所述导程柱对准所述上盖的导程管并插入其内,且将所述下盖扣合于所述上盖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单元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提供按压体,所述按压体包括导程管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提供弹性体,将所述弹性体固定于所述按压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按键单元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体包括收容空间,所述收容空间设于所述按压体侧面,所述弹性体对应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沿竖直方向,所述弹性体的中心轴线与所述导程柱、导程管的中心轴线位于非同一直线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按键单元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体还包括侧壁,所述导程管位于所述按压体的中心位置或者微偏心位置,所述侧壁围成具开口收容空间,所述具开口收容空间设于所述导程管外侧,所述弹性体活动嵌套设于所述开口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按键单元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体包括封装体、第二弹簧及抵接体,所述抵接体设置有滑块,所述按压体的侧壁设置有滑槽;
所述提供弹性体,将所述弹性体固定于所述按压体的步骤包括:
提供抵接体和第二弹簧,所述抵接体和所述第二弹簧依次放置于所述按压体的收容空间内,且所述抵接体的滑块与所述滑槽对应嵌套配合组装;
提供封装体,所述封装体卡合固定至所述按压体并封装所述收容空间的一端开口,使所述第二弹簧对应收容于所述抵接体与所述封装体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按键单元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体包括相接设置的侧壁、连接部及抵接部,所述下盖包括贯穿孔,所述抵接体的侧壁与所述按压体的侧壁嵌套设置,所述抵接部与所述贯穿孔相对应。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按键单元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体包括盖体、第一卡扣及第二卡扣,所述第一卡扣与所述第二卡扣分别设于所述盖体二相对侧,所述第一卡扣及所述第二卡扣对应与所述按压体的侧壁卡合固定,所述封装体配合所述按压体的侧壁围成一端开口的收容空间,所述弹性体对应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所述弹性体的一端抵接所述封装体的盖体内侧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按键单元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设于所述抵接体侧面,所述滑块配合所述滑槽推动所述抵接体沿所述滑槽延伸方向上下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按键单元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提供下盖,所述下盖包括导程柱,所述下盖倒置,将所述导程柱对准所述上盖的导程管并插入其内,且将所述下盖扣合于所述上盖上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提供弹片,所述弹片夹设于所述上盖与所述按压体的侧面之间。
CN201910132967.8A 2019-02-22 2019-02-22 按键单元的组装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985997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32967.8A CN109859975B (zh) 2019-02-22 2019-02-22 按键单元的组装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32967.8A CN109859975B (zh) 2019-02-22 2019-02-22 按键单元的组装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59975A CN109859975A (zh) 2019-06-07
CN109859975B true CN109859975B (zh) 2020-09-15

Family

ID=668986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132967.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9859975B (zh) 2019-02-22 2019-02-22 按键单元的组装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859975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502792A1 (de) * 1985-01-29 1986-07-31 Ka We electronic GmbH & Co KG, 4796 Salzkotten Tastaturschaltvorrichtung
CN109148189A (zh) * 2018-10-31 2019-01-04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腕戴类设备及其按键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55496A (zh) * 2015-11-24 2016-02-24 东莞市高特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霍尔原理的led灯机械键盘开关
CN206524274U (zh) * 2017-01-22 2017-09-26 张文嵛 按键开关及采用所述按键开关的键盘
CN206650016U (zh) * 2017-04-20 2017-11-17 张文嵛 按键开关
CN208127072U (zh) * 2018-02-22 2018-11-20 张文嵛 按键单元
CN208368392U (zh) * 2018-06-19 2019-01-11 恩平市美奇音响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透光按键盖体及其简易型带灯按钮开关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502792A1 (de) * 1985-01-29 1986-07-31 Ka We electronic GmbH & Co KG, 4796 Salzkotten Tastaturschaltvorrichtung
CN109148189A (zh) * 2018-10-31 2019-01-04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腕戴类设备及其按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59975A (zh) 2019-06-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80358193A1 (en) Keyboard, key module, movable switch mechanism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movable switch mechanism
CN204088129U (zh) 按键开关、按键单元及电脑键盘
US10867762B2 (en) Keyboard key having a haptic elastic piece abutting the return spring
US8399789B2 (en) Keyboard
CN204088135U (zh) 按键开关、按键单元及电脑键盘
CN104979120A (zh) 可切换有声/无声的微动开关
US20170330704A1 (en) Key strcture
CN101754621A (zh) 滑盖式电子装置
CN109859975B (zh) 按键单元的组装方法
US20180190446A1 (en) Illuminated dual pressure sensing key
KR20190064809A (ko) 키보드 스위치
CN104299824A (zh) 可切换有声/无声的微动开关
CN203774128U (zh) 按键开关、按键单元及电脑键盘
CN204144118U (zh) 按键开关、按键单元及电脑键盘
US20120039026A1 (en) Keypad assembly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TW200727318A (en) Key and input device containing the key
CN114141564A (zh) 按钮开关
CN101740249B (zh) 按钮开关
US8143544B2 (en) Switch
WO2019161794A1 (zh) 按键单元、按键阵列、键盘及采用所述按键单元的输入装置
JP2013026093A (ja) スイッチ装置
CN103744529B (zh) 用于电脑键盘的按键单元及电脑键盘
JP3212436U (ja) キースイッチ、キーユニット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ーキーボード
CN213546181U (zh) 静音按键单元及采用所述静音按键开关的键盘
CN213583596U (zh) 按键模组、按键单元及键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91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