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851195A - 综合利用工厂废热干化污泥的系统以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综合利用工厂废热干化污泥的系统以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851195A
CN109851195A CN201910256334.8A CN201910256334A CN109851195A CN 109851195 A CN109851195 A CN 109851195A CN 201910256334 A CN201910256334 A CN 201910256334A CN 109851195 A CN109851195 A CN 10985119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desiccation
sludge
gas
liqu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25633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旭
解松源
谭瀚茗
靳琰
张珂静
何凡
姚元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njiang Sino-Thai Innova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njiang Sino-Thai Innova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njiang Sino-Thai Innova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njiang Sino-Thai Innova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256334.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851195A/zh
Publication of CN1098511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5119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Treatment Of Sludg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综合利用工厂废热干化污泥的系统以及方法。所述系统包括:湿污泥输送系统,其至少用于将湿污泥输送至污泥干化系统的干化室内;摊铺系统,其至少用于将干化室内的湿污泥摊铺在干化室内的换热地坪上;污泥干化系统,包括干化室、加热设备和排风设备;干污泥收集输送系统,其至少用于将干化室内干化后的污泥导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综合利用工厂废热干化污泥的系统以及方法,可以利用工厂50℃以上的废气及40℃以上的废水,同时利用透明材料吸收太阳能辅助污泥干化;处理后的污泥本质特性不被破坏,保留原有营养、热值,以便后续综合利用;而且,本发明提供的方法流程简单、设备简化、建设造价低廉、适合规模化应用。

Description

综合利用工厂废热干化污泥的系统以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综合利用工厂低热值废气(或汽)、低温废水对污水处理系统污泥干化的方法,特别涉及一种综合利用工厂废热干化污泥的系统以及方法,属于污水处理污泥干化和企业节能减排领域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要实现污泥的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和综合利用,达到节能减排和发展循环经济的处置目标,污泥脱水是污泥处理处置的前提,只有把污泥水份降至60%以下,资源化综合利用才有可能。污泥处理技术的关键是拿掉水份,然而污泥的特性又决定了污泥脱水处理的难度。这是因为:污泥中所含水份大致分为四类:A、间隙水;B、毛细结合水;C、表面吸附水;D、内部水。第一种称为“自由水”,后三种称为“束缚水”。这四种水除了间隙水可以以物理方式压滤以外,其它三种水表面具有强大的负电子包裹着,它不能以物理压滤析出。颗粒间的间隙水,约占污泥水份的70%;毛细水,污泥颗粒间的毛细管水,约占20%;颗粒的吸附水及颗粒内部水约占10%,污泥脱水的主要对象是颗粒间的间隙水,如图1所示:污泥脱水的难易,除与水份在污泥中的存在形式有关外,还与污泥颗粒的大小,污泥比阻和有机物含量有关,污泥颗粒越细、有机物含量越高、污泥比阻越大,其脱水的难度就越大。另外,由于污泥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脂肪及其它碳水化合物等高浓度有机物,导致污泥的粘度较大、含水率较高、固液分离性能差。
目前污泥干化的方式包括板框压缩干化、石灰干化、蒸汽加热干化等方式,板框干化可以达到60%左右,但是需要压榨周期长、后期设备耗材现如滤布、板框消耗多、运行成本较高,正常消耗是设备投资的5%;石灰干化不利于污泥干化减化原则,蒸汽加热,消耗一次能源,运行成本较高。
因此,提供一种利用工厂低热值废气,在生产企业利用地暖式建立污泥干化系统仍是业界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综合利用工厂低热值废气、低温废水干化污泥的系统以及方法,兼污泥自动输送、废热干化污泥、工厂部分消白烟等特点,同时采取集成控制、提高污泥干化自动化程度,进而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为实现前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综合利用工厂废热干化污泥的系统,其包括:
湿污泥输送系统,其至少用于将湿污泥输送至污泥干化系统的干化室内;
摊铺系统,其至少用于将干化室内的湿污泥摊铺在干化室内的换热地坪上;
污泥干化系统,其至少用于利用工厂废热对湿污泥进行加热干燥处理,污泥干化系统能够进行温度远传,便于对输送废热的介质的流量进行控制;
干污泥收集输送系统,其至少用于将干化室内干化后的污泥导出。
进一步的,污泥干化系统包括干化室、加热设备和排风设备,所述加热设备包括工业废热供给设备和传热管路,所述工业废热供给设备与传热管路的输入端连接,并至少用于向所述传热管路内提供加热介质,所述传热管路设置在干化室内,并至少用于将加热介质提供的热量传导至干化室内;所述排风设备至少用于将干化室内的气体排出。
进一步的,所述传热管路包括可供气相介质通过并进行热量交换的气相介质传热管和可供液相介质通过并进行热量交换的液相介质传热管。
进一步的,所述气相介质传热管和液相介质传热管间隔交替分布。
进一步的,所述传热管路设置在干化室的换热地坪内部并与所述换热地坪导热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换热地坪包括依次设置的绝热层、支撑层和传热层,所述传热管路设置在所述支撑层和传热层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层包括混凝土层,所述传热层包括混凝土层或导热金属层,导热金属层可以是钢板或钢架。
进一步的,所述干化室包括板房,所述板房的底面为所述换热地坪,所述板房的侧部墙体和顶部屋顶均为透光材质。
进一步的,所述工业废热供给设备包括液相介质供给设备和气相介质供给设备,所述液相介质供给设备与液相介质传热管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气相介质供给设备与气相介质传热管的输入端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液相介质包括温度在40℃以上的工业废水,所述气相介质包括温度在50℃以上的工业废气。
进一步的,所述工业废热供给设备还包括第一液气分离机构,所述第一液气分离机构的输入端与气相介质供给设备连接,所述第一液气分离机构的气相介质输出端与气相介质传热管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液气分离机构的液相介质输出端与液相介质供给设备或液相介质传热管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液气分离机构包括液气分离器,在所述液气分离器与气相介质传热管的输入端之间还设置有分气缸。
进一步的,所述液相介质供给设备和气相介质供给设备独立设置,可单独运行。
进一步的,所述排风设备包括排风机以及与排风机连接的排风管路,设置在干化室内的排风管路上形成有排风口。
进一步的,所述排风机包括负压排风机。
进一步的,所述排风管路包括复数个排列分布的排风管,每个排风管上均设置有至少一个排风口。
在一些较为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的综合利用工厂废热干化污泥的系统还包括:杀菌消毒系统,所述杀菌消毒系统至少用于向干化室内摊铺的污泥喷洒消毒液。
进一步的,所述消毒系统包括设置在干化室内的消毒液喷洒管路以及与所述消毒液喷洒管路连接的消毒液供给机构,所述消毒液喷洒管路包括复数个排列分布的消毒液喷洒管,每个消毒液喷洒管上均至少设置有一个消毒液喷头。
进一步的,所述消毒液喷洒管和排风管间隔交替分布。
在一些较为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的综合利用工厂废热干化污泥的系统还包括:废水和废气处理系统,所述废水和废气处理系统包括废水处理设备和废气处理设备,所述废水处理设备与液相介质传热管的输出端连接,并至少用于对换热后的液相介质进行净化处理;所述废气处理设备与气相介质传热管的输出端连接,并至少用于对换热后的气相介质进行净化处理。
进一步的,所述废水和废气处理系统还包括第二液气分离机构,所述第二液气分离机构的输入端与气相介质传热管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液气分离机构的气相介质输出端与废气处理设备连接,所述第二液气分离机构的液相介质输出端与废水处理设备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液气分离机构包括液气分离器。
进一步的,所述废水和废气处理系统还包括第三液气分离机构,其至少用于将排风管路导出的部分气相介质液化分离;所述第三液气分离机构的输入端与排风管路的导气出口连接,所述第三液气分离机构的气相介质输出端与废气处理设备连接,所述第三液气分离机构的液相介质输出端与废水处理设备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液气分离机构包括冷凝机构,所述冷凝机构包括容置有冷凝介质的冷凝介质循环管路;和/或;所述冷凝介质包括冷凝水。
进一步的,所述湿污泥输送系统和干污泥收集输送系统均包括皮带输送机。
进一步的,所述摊铺系统包括污泥摊铺机。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综合利用工厂废热干化污泥的方法,其包括:
提供所述的综合利用工厂废热干化污泥的系统;
至少采用湿污泥输送系统将待干化的污泥导入干化室内,并至少用过摊铺系统将待干化的污泥摊铺在干化室的换热地坪上;
利用含有工业废热的液相介质和气相介质以及外部光源照射对干化室内的待干化的污泥进行加热处理;
利用排风设备将干化室内的气体排出;并将干化后的污泥导出。
进一步的,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对待干化的污泥进行加热处理的同时采用杀菌消毒系统对待干化的污泥进行杀菌消毒处理。
进一步的,所述的方法还包括采用废水和废气处理系统对换热后的液相介质和气相介质以及排风设备导出的水汽进行净化处理。
进一步的,所述待干化的污泥的含水率为60-85%,干化后的污泥的含水率为10-50%。
进一步的,所述加热处理的时间为6-8h。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综合利用工厂废热干化污泥的系统以及方法,可以利用工厂50℃以上废气及40℃以上废水,同时利用透明材料吸收太阳能辅助污泥干化,达到以废治废的效果,消除工厂部分白烟;其次,污泥本质特性不被破坏,保留原有营养、热值,以便后续综合利用,如生产复合肥、用做锅炉燃料等;再次,本发明提供的方法流程简单、设备简化、建设造价低廉、适合规模化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污泥中水分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典型实施案例中一种综合利用工厂废热干化污泥的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典型实施案例中一种综合利用工厂废热干化污泥的系统的杀菌消毒系统和排风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一典型实施案例中一种综合利用工厂废热干化污泥的系统的干污泥收集输送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一典型实施案例中门式板房的房顶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一典型实施案例中门式板房的墙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一典型实施案例中一种综合利用工厂废热干化污泥的方法的流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案发明人经长期研究和大量实践,得以提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将对该技术方案、其实施过程及原理等作进一步的解释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系统利用工厂低热值废气将含水率60%-85%污泥干化到含水率10%-60%,间接达到工厂消白烟效果,废热综合利用,不增加固废含量,并最大限度回收废水,使污泥干化运行成本最低化、污泥资源化、稳定化、减量化、无害化综合利用。
如下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该技术方案、其实施过程及原理等作进一步的解释说明。
请参阅图2-图6,一种综合利用工厂废热干化污泥的系统,其包括:
湿污泥输送系统,其包括用于输送湿污泥的皮带输送机9,其至少用于将湿污泥输送至污泥干化系统的干化室内,
摊铺系统,其包括污泥摊铺机(图中未示出),其至少用于将干化室内的湿污泥摊铺在干化室内的换热地坪上;
污泥干化系统,包括干化室(图中未示出)、加热设备和排风设备,所述加热设备包括工业废热供给设备和传热管路,所述干化室包括板房,所述板房的底面为所述换热地坪,所述板房的侧部墙体(如图6所示)和顶部屋顶(如图5所示)均为透光材质,板房没有窗户(墙体体和屋顶可以是聚乙烯板、聚丙烯板或其他塑料透明的板材,太阳光能够透过墙体和屋顶进而使干化室内温度升高),换热地坪包括依次设置的绝热层、支撑层和传热层,传热管路设置在所述支撑层和传热层之间,其中的支撑层包括混凝土层,所述传热层包括混凝土层或导热金属层,导热金属层可以是钢板或钢架;传热管路包括可供气相介质通过并进行热量交换的气相介质传热管6和可供液相介质通过并进行热量交换的液相介质传热管7,气相介质传热管6和液相介质传热管7间隔交替分布;工业废热供给设备包括液相介质供设备、气相介质供给设备和液气分离器3,气相介质供给设备经连接组件1与液气分离器(例如可以是液气分离罐)3的输入端连接,液气分离器3的气相介质输出端经分气缸5与气相介质传热管6的输入端连接;液气分离器3的液相介质输出端经一液相介质储存罐4通过热水输送泵与传热管7的输入端连接,同时,液相介质供给设备经连接组件2与液相介质储存罐4连接;其中,液相介质包括温度在40℃以上的工业废水,所述气相介质包括温度在50℃以上的工业废气,工业废气中可能掺杂有水蒸汽,因此将工业废气先经过液气分离器3将其中的水蒸汽分离并导入液相介质储存罐4,进而进入液相介质传热管;排风设备包括排风机(例如负压排风机)13以及与排风机连接的排风管14,每根排风管14上设置有复数个排风口15,通过排风机将干化室内受热蒸发的水汽等气体排出;
杀菌消毒系统,杀菌消毒系统包括用于提供消毒液的消毒液罐(或者杀称之为杀菌液罐)10,以及与消毒液罐连接的消毒液喷洒管(消毒液喷洒管上连接有泵)11,每根消毒液喷洒管11上均设置有复数个消毒液喷头12,其至少用于向干化室内摊铺的污泥喷洒消毒液,其中,消毒液喷洒管11和排风管14间隔交替分布,不同时运行;
废水和废气处理系统,废水和废气处理系统包括废水处理设备、废气处理设备,其至少用于将传热管路中换热后的废水、废气,排风设备导出的废水、废气进行收集并进行净化处理;具体的,废水处理设备包括一个废水收集罐(废水收集罐连接有泵)8,废水收集罐8与液相介质传热管7的输出端连接,液相介质传热管7中导出的废水直接进入废水收集罐8,以及,废水收集罐8还经一液气分离器与气相介质传热管6的输出端连接,此液气分离器的液相介质输出端与废水收集罐8连接,气相介质输出端与废气处理设备连接;以及,排风设备中排风管路的气体导出出口还经一液气分离器16分别与废水处理设备、废气处理设备连接,其中液气分离器16可以是冷凝机构,经过液气分离器16排风设备导出的气体中的部分气体冷凝液化后进入废水收集罐8,剩余气体进入废气处理设备;
干污泥收集输送系统,其包括用于输送湿污泥的皮带输送机16,其至少用于将干化室内干化后的污泥导出。
液气分离器16可以是冷凝机构包括容置有冷凝介质的冷凝介质循环管路,所述冷凝介质包括冷凝水;其他两个液气分离器可以采用其他结构和原理并能实现液气分离的设备,其可以通过市购获得。
污泥处理流程,参阅图7,其中的汽水分离系统即前述液气分离机构,污水处理系统即前述污水处理设备,污泥输送系统为湿污泥输送系统;
湿污泥(含水率60%-85%)→湿污泥输送系统→污泥摊铺机→污泥干化系统(地暖式地坪(即前述换热地坪)+透明门式板房(即前述干化室)+排风系统(即前述排风设备))→干料收集输送系统(即前述干污泥收集输送系统,干污泥含水率10%-50%)→污泥外运或资源化利用。
一种综合利用工厂废热干化污泥的方法包括如下流程:
1)收集工厂污泥处理量、废气流量、温度,计算建造温室增温式干燥系统(地暖式地坪+透明门式板房+排风系统)的建造面积、排风风机负荷;
2)将收集的废气通过液气分离器使液相介质和气相介质分别进入污泥干化系统(气相介质传热管和液相介质传热管间隔分布),开始烘房;
3)待干化室内温度达到30℃以上,启动污泥输送系统、摊铺机、排风系统,将湿污泥运输并摊铺在干化室内进行加热干化处理;
4)待污泥干化指标达到,收集干化污泥至厂房内地槽皮带,经斜坡提升皮带至外运车辆;
5)待污泥干化系统运行6-8小时,启动一次杀菌消毒系统,喷洒消毒液;
6)污泥干化系统液相介质传热管内的水全部进入污水处理系统处理;
7)排风系统导出的废气经冷凝后进入污水处理系统;
采用一种综合利用工厂废热干化污泥的系统进行污泥干化时,可以包括如下过程:
a)根据废气、废水热值建设地暖式换热地坪(可用混凝或碳钢架加不锈钢板),建设密封透明材料板房(聚乙烯板或聚丙烯板其他塑料透明材料)、并根据厂房大小建设微负压系统。
b)来自各装置低热值废气进入液气分离器,分离完后,气体进入分气缸并通入地暖管,来自各工段的低温废水(小于100℃大于40摄氏度)和分离出的液体通过泵送入地暖管(本发明实施例体积的地暖管实际指传热管路,下同,进气地暖管(即指气相介质传热管,下同)和进液地暖管(即指液相介质传热管,下同)间隔排列);废气换热后进行二次液气分离,液体进入污水处理系统,少量气体进入工厂废气处理单元;换完热的液体进入废水处理系统。
c)来自污水处理过程中各阶段污泥进行物理浓缩,浓缩后水分在60-85%,经过污泥输送泵输送至污泥摊铺机,通过摊铺机进行污泥摊铺,水分到达一定阶段通过摊铺机收集污泥,是污泥进入皮带机,输送至外运车辆,送至综合利用单位。
具体的,采用一种综合利用工厂废热干化污泥的系统进行污泥干化时,可以包括如下过程:
1、确定每平方地暖每小时储热Q1(KJ/h)
铺设地暖管直径D(m):气体流速S1(米/秒,根据管径查询取中间值),水蒸气比热容C1(kJ/(kg·℃)(查表)、密度ρ1(kg/m3)、温度t1(℃);液体流速S2(米/秒,根据管径查询取中间值),水蒸气比热容C2(kJ/(kg·℃)(查表)密度ρ2(kg/m3),温度t1(℃);每平米方铺设L(米),地面热损失0.65
Q1=[C11*π*(D/2)2*S1*3600*t1*L1]0.65+[C22*π*(D/2)2*S2*3600*t1*L2]*0.65。
2、确定污泥每平方消耗热量Q2(KJ/m2)
假设每平方厚度:d(mm)污泥比热C2(1.88KJ/Kg),密度ρ3(实测kg/m3),干燥前污泥含水率x1%,干燥后x1%,进泥温度t3(℃);出泥温度t4(℃)
Q2=[C2*d/1000*ρ3*x1%*(t4-t3)]+[4.2*d/1000*ρ3*(x1%-x2%)*(100-t3)]。
3、确定每小时处理量需求地暖面积S(m2)
处理物料数量m(Kg/h)消耗热量Q3(KJ)
Q3=[C2**m*x1%*(t4-t3)]+[4.2*m*(x1%-x2%)*(100-t3)]
S=Q3/Q2
4、确定总面积S0(m2)
S0=24S/[24/(Q2/Q1)]=[24*(Q3/Q2)]/[24/(Q2/Q1)],最终面积取整。
5、建设地暖式换热器(即前述传热管路)
1)修建透明材料门式板房(门式板房即前述干化室,透明材料采用抗老化PP、PE、PC、玻璃等材料),房子不安装窗户。
2)在地面最低层做绝热处理,铺设混凝平面、铺设水暖管(即液相介质传热管,下同)和气暖管(即气相介质传热管,下同),水暖管和气暖管间隔铺设,铺设上层混凝土或碳钢架加不锈钢板,作为传热层。
3)安装废气排放风机(单台风机风量=1/2房子容积空气)及杀菌消毒系统;
4)安装导轨式摊铺机及配套设施;
5)安装分气缸、汽水分离器及配套设施;
6)安装厂房监控系统。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操作全部集成到废水处理装置DCS,采取远程控制,其中本系统中使用的传感器、数控程序以及其他零部件、设备等均可以通过市购获得。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综合利用工厂废热干化污泥的系统以及方法既可采用工厂废气(温度在50℃以上)和/或有低温废水(温度在40℃以上),干化室采用门式板房封闭材料用透明塑料可以最大限度吸收自然界能量,用于污泥干化;并且采取微负压排风设备,既可以保证排风系统能耗合理、同时加速污泥干化系统的干化效率;排风设备导出的废气经过冷凝回收,进入污水处理系统,最大限度回收来了水资源;设立消毒杀菌喷洒系统,及时消灭环境有害病菌,防止出现各类传热病毒;本排风设备采取DCS操作,减少作业人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综合利用工厂废热干化污泥的系统以及方法,可以利用工厂50℃以上废气及40℃以上废水,同时利用透明材料吸收太阳能辅助污泥干化,达到以废治废的效果,消除工厂部分白烟;其次,污泥本质特性不被破坏,保留原有营养、热值,以便后续综合利用,如生产复合肥、用做锅炉燃料等;再次,本发明提供的方法流程简单、设备简化、建设造价低廉、适合规模化应用。
应当理解,上述实施例仅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综合利用工厂废热干化污泥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湿污泥输送系统,其至少用于将湿污泥输送至污泥干化系统的干化室内;
摊铺系统,其至少用于将干化室内的湿污泥摊铺在干化室内的换热地坪上;
污泥干化系统,其至少用于利用工厂废热对湿污泥进行加热干燥处理;
干污泥收集输送系统,其至少用于将干化室内干化后的污泥导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综合利用工厂废热干化污泥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干化系统包括干化室、加热设备和排风设备,所述加热设备包括工业废热供给设备和传热管路,所述工业废热供给设备与传热管路的输入端连接,并至少用于向所述传热管路内提供加热介质,所述传热管路设置在干化室内,并至少用于将加热介质提供的热量传导至干化室内;所述排风设备至少用于将干化室内的气体排出;和/或,所述传热管路包括可供气相介质通过并进行热量交换的气相介质传热管和可供液相介质通过并进行热量交换的液相介质传热管;和/或,所述气相介质传热管和液相介质传热管间隔交替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综合利用工厂废热干化污泥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热管路设置在干化室的换热地坪内部并与所述换热地坪导热接触;和/或,所述换热地坪包括依次设置的绝热层、支撑层和传热层,所述传热管路设置在所述支撑层和传热层之间;和/或,所述支撑层包括混凝土层,所述传热层包括混凝土层或导热金属层;和/或,所述干化室包括板房,所述板房的底面为所述换热地坪,所述板房的侧部墙体和顶部屋顶均为透光材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综合利用工厂废热干化污泥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业废热供给设备包括液相介质供给设备和气相介质供给设备,所述液相介质供给设备与液相介质传热管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气相介质供给设备与气相介质传热管的输入端连接;和/或,所述液相介质包括温度在40℃以上的工业废水,所述气相介质包括温度在50℃以上的工业废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综合利用工厂废热干化污泥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业废热供给设备还包括第一液气分离机构,所述第一液气分离机构的输入端与气相介质供给设备连接,所述第一液气分离机构的气相介质输出端与气相介质传热管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液气分离机构的液相介质输出端与液相介质供给设备或液相介质传热管连接;和/或,所述第一液气分离机构包括液气分离器,在所述液气分离器与气相介质传热管的输入端之间还设置有分气缸。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综合利用工厂废热干化污泥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设备包括排风机以及与排风机连接的排风管路,设置在干化室内的排风管路上形成有排风口;和/或,所述排风机包括负压排风机;和/或,所述排风管路包括复数个排列分布的排风管,每个排风管上均设置有至少一个排风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综合利用工厂废热干化污泥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杀菌消毒系统,所述杀菌消毒系统至少用于向干化室内摊铺的污泥喷洒消毒液;和/或,所述消毒系统包括设置在干化室内的消毒液喷洒管路以及与所述消毒液喷洒管路连接的消毒液供给机构,所述消毒液喷洒管路包括复数个排列分布的消毒液喷洒管,每个消毒液喷洒管上均至少设置有一个消毒液喷头;和/或,所述消毒液喷洒管和排风管间隔交替分布。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综合利用工厂废热干化污泥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废水和废气处理系统,所述废水和废气处理系统包括废水处理设备和废气处理设备,所述废水处理设备与液相介质传热管的输出端连接,并至少用于对换热后的液相介质进行净化处理;所述废气处理设备与气相介质传热管的输出端连接,并至少用于对换热后的气相介质进行净化处理;和/或,所述废水和废气处理系统还包括第二液气分离机构,所述第二液气分离机构的输入端与气相介质传热管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液气分离机构的气相介质输出端与废气处理设备连接,所述第二液气分离机构的液相介质输出端与废水处理设备连接;和/或,所述第二液气分离机构包括液气分离器;和/或,所述废水和废气处理系统还包括第三液气分离机构,其至少用于将排风管路导出的部分气相介质液化分离;所述第三液气分离机构的输入端与排风管路的导气出口连接,所述第三液气分离机构的气相介质输出端与废气处理设备连接,所述第三液气分离机构的液相介质输出端与废水处理设备连接;和/或,所述第三液气分离机构包括冷凝机构,所述冷凝机构包括容置有冷凝介质的冷凝介质循环管路;和/或;所述冷凝介质包括冷凝水。
9.根据权利要求1述的综合利用工厂废热干化污泥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湿污泥输送系统和干污泥收集输送系统均包括皮带输送机;和/或,所述摊铺系统包括污泥摊铺机。
10.根据权利要求1述的综合利用工厂废热干化污泥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干燥室内设置了远传温度及控制系统,便于调整热水或热气流量。
11.一种综合利用工厂废热干化污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提供如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综合利用工厂废热干化污泥的系统;
至少采用湿污泥输送系统将待干化的污泥导入干化室内,并至少用过摊铺系统将待干化的污泥摊铺在干化室的换热地坪上;
利用含有工业废热的液相介质和气相介质以及外部光源照射对干化室内的待干化的污泥进行加热处理;
利用排风设备将干化室内的气体排出;并将干化后的污泥导出;
和/或,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对待干化的污泥进行加热处理的同时采用杀菌消毒系统对待干化的污泥进行杀菌消毒处理;
和/或,所述的方法还包括采用废水和废气处理系统对换热后的液相介质和气相介质以及排风设备导出的水汽进行净化处理;
和/或,所述待干化的污泥的含水率为60-85%,干化后的污泥的含水率为10-50%;和/或,所述加热处理的时间为6-8h。
CN201910256334.8A 2019-03-29 2019-03-29 综合利用工厂废热干化污泥的系统以及方法 Pending CN10985119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56334.8A CN109851195A (zh) 2019-03-29 2019-03-29 综合利用工厂废热干化污泥的系统以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56334.8A CN109851195A (zh) 2019-03-29 2019-03-29 综合利用工厂废热干化污泥的系统以及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51195A true CN109851195A (zh) 2019-06-07

Family

ID=669028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256334.8A Pending CN109851195A (zh) 2019-03-29 2019-03-29 综合利用工厂废热干化污泥的系统以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851195A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296719A (ja) * 2004-04-07 2005-10-27 Ntn Corp 排水汚泥再利用化処理システム
CN202253676U (zh) * 2011-09-26 2012-05-30 南京国能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污泥干化加焚烧装置
CN203333455U (zh) * 2013-06-26 2013-12-11 国新天汇环境有限公司 一种多层温室型热风联合太阳能污泥干化棚
CN104478191A (zh) * 2014-12-01 2015-04-01 北京高能时代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太阳能污泥干化处理装置及工艺
CN105906185A (zh) * 2016-06-21 2016-08-31 普利资环境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污泥干化处理装置
CN208414189U (zh) * 2018-03-26 2019-01-22 浙江城建煤气热电设计院有限公司 结合火电厂能源的污泥干化处置系统
CN209890473U (zh) * 2019-03-29 2020-01-03 新疆中泰创新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综合利用工厂废热干化污泥的系统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296719A (ja) * 2004-04-07 2005-10-27 Ntn Corp 排水汚泥再利用化処理システム
CN202253676U (zh) * 2011-09-26 2012-05-30 南京国能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污泥干化加焚烧装置
CN203333455U (zh) * 2013-06-26 2013-12-11 国新天汇环境有限公司 一种多层温室型热风联合太阳能污泥干化棚
CN104478191A (zh) * 2014-12-01 2015-04-01 北京高能时代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太阳能污泥干化处理装置及工艺
CN105906185A (zh) * 2016-06-21 2016-08-31 普利资环境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污泥干化处理装置
CN208414189U (zh) * 2018-03-26 2019-01-22 浙江城建煤气热电设计院有限公司 结合火电厂能源的污泥干化处置系统
CN209890473U (zh) * 2019-03-29 2020-01-03 新疆中泰创新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综合利用工厂废热干化污泥的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82049B (zh) 一种用于处理垃圾渗滤液的蒸发系统
CN100439839C (zh) 用于干燥净化站污泥的设备
CN103910399B (zh) 垃圾沥滤液处理系统
CN113443788B (zh) 一种太阳能耦合热泵的含盐废水处理系统
CN107585996A (zh) 一种高效节能环保的污泥干化系统及方法
CN103241887A (zh) 高盐废水处理回收利用的方法及装置
CN109734280A (zh) 一种基于污水源热泵的污泥干化系统及干化工艺
CN202924774U (zh) 一种废水处理系统
CN107381918A (zh) 一种污水处理及回收装置
CN106517723A (zh) 一种新型污泥干化系统
CN102381735A (zh) 半干法气体加湿除湿式海水淡化系统及方法
CN207468458U (zh) 高效节能型污泥干化装置
CN203653407U (zh) 一种利用太阳能及余热的节能污泥干化装置
CN206188618U (zh) 一种利用低温余热的污泥干化装置
CN209635926U (zh) 降膜蒸发耦合吸收式制冷高盐污水处理设备
CN206858200U (zh) 一种利用烟气余热处理高浓废水的新型蒸发浓缩系统
CN209890473U (zh) 综合利用工厂废热干化污泥的系统
CN102774915B (zh) 一种利用太阳能和热泵短流程处理餐厨垃圾的设备
CN109851195A (zh) 综合利用工厂废热干化污泥的系统以及方法
CN107021603A (zh) 一种低能耗的污泥热干化系统
CN103588379A (zh) 一种立式污泥干燥器
CN208121864U (zh) 一种温室大棚的雨水收集系统以及水资源循环利用系统
CN202116399U (zh) 用于稀土材料生产的污水处理设备
CN202744357U (zh) 一种利用太阳能和热泵短流程处理餐厨垃圾的设备
CN105621848B (zh) 泥质生物质垃圾太阳能夹层干化装置及二段式干化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